《草原放牧》说课稿

合集下载

草原放牧[5篇范文]

草原放牧[5篇范文]

草原放牧[5篇范文]第一篇:草原放牧第一节音乐与人生教学目标通过对两部音乐作品《草原小姐妹》(草原放牧)和《第六悲怆交响曲》(第四乐章)的欣赏,帮助学生初步认识:音乐要素的基本内容和艺术作用;怎样鉴赏音乐;音乐与人生的关系。

重点和难点《草原放牧》第一主题、《第四乐章》第一主题的曲调,体验不同的情感,理解音乐是如何通过要素来表达情感的。

教学方法欣赏法、谈话法、表演法等。

相关准备多媒体设备、《音乐与人生》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教师演示本课课件,出示课题,聆听背景音乐,营造课堂气氛。

二、问题探究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四页散文,让学生思考: 从这段散文的阅读中,你怎样看待音乐与人生的关系?2、分组讨论:音乐与人生的关系。

三、作品鉴赏(一)《草原小姐妹》之《草原放牧》1、作品介绍教师: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作于1972年春,创作这部作品的目的是:尝试使用我国传统的民族乐器琵琶作为主奏乐器与西洋管弦乐队结合,来表现社会主义革命的现实题材。

作品是根据蒙族少年龙梅和玉荣在暴风雪中保护公社羊群的真实故事写成的,表现了她们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3、局部欣赏“引子”(1)提问:什么主奏乐器?为何要用这种乐器表现小姐妹的形象?(2)学生:圆号,小姐妹的主导动机,能很好的塑造英雄形象。

“第一主题”(1)听、思考:音乐刻画小姐妹怎样的形象?说明理由。

(2)学生:小姐妹天真、活泼、乐观、富有朝气的少年形象以及她们勤劳放牧的生活情景。

“第二主题”(1)听并思考:用了怎样的音色、速度、节奏?音乐的形象特征是怎样的?(2)教师点评:缓慢的速度、宽广的节奏、起伏的旋律、柔和的音色和力度,表现了草原美丽的景色和主人公对大草原的热爱之情。

琵琶“唱”着气息宽广而悠长的歌,它形象地模仿了蒙古族民歌手的歌唱方法和马头琴的演奏方法,突现了鲜明的蒙古民族的音乐风格(二)《第六悲怆交响曲》(第四乐章)1、简介作品、作者(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投影文字、图片,要求在阅读后能作信息整合、评价。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音乐《欣赏 草原放牧》说课稿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音乐《欣赏 草原放牧》说课稿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音乐《欣赏草原放牧》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草原放牧》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材中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以我国广袤的草原为背景,描绘了牧民们在草原上放牧的情景,歌曲旋律优美,歌词朴实,富有感染力。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了解我国的草原文化,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同时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歌唱技巧。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学会了识谱、唱歌和简单的音乐欣赏。

但在这个年龄段,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对于歌曲的理解和感悟能力还不够成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深入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熟练地唱出《草原放牧》这首歌曲,了解歌曲的背景和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演唱、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歌唱技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草原的美丽,体会牧民们的生活,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熟练地唱出《草原放牧》这首歌曲,掌握基本的音乐欣赏方法。

2.难点:歌曲中的高音部分和节奏变化,以及如何深入理解歌曲的情感内涵。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聆听、演唱、讨论、示范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他们的音乐素养。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歌曲、图片,以及实物模型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内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图片和文字的形式,介绍草原的美丽和牧民的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聆听:播放《草原放牧》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3.学唱: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纠正发音和音准,帮助学生掌握歌曲的基本旋律。

4.讨论:分组讨论歌曲中的意境和情感,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歌曲。

5.表演:分组进行歌曲表演,鼓励学生发挥创意,表达对草原的热爱。

6.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曲的特点和情感表达。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歌曲名称《草原放牧》、歌曲特点(如旋律、节奏等)和歌曲情感内涵。

最新草原放牧教案(

最新草原放牧教案(

最新草原放牧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地理教材《地理·必修3》第二章“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具体内容为第二节“草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重点讨论草原放牧活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草原放牧的基本概念、类型及其对草原生态环境的影响。

2. 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草原资源利用与保护的能力。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他们对草原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的重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草原放牧对环境的影响,草原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

教学重点:草原放牧的基本概念、类型,以及草原资源利用与保护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地图、投影仪、PPT课件。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草原风光图片,引发学生对草原的思考,为新课学习营造氛围。

2. 讲解草原放牧的基本概念、类型(1)草原放牧的概念及分类(2)不同类型草原放牧的特点及分布3. 分析草原放牧对环境的影响(1)过度放牧导致的草原退化、沙化现象(2)草原火灾、草原鼠害等自然灾害4. 讲解草原资源利用与保护(1)合理放牧,控制载畜量(2)实施草原生态保护工程,恢复草原植被(3)推广草原科学利用技术,提高草原生产力5.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我国草原资源利用与保护的成功经验。

6.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关于草原放牧的地理题目,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

7.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关于草原放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1. 草原放牧的基本概念、类型2. 草原放牧对环境的影响3. 草原资源利用与保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草原放牧的概念、类型及对环境的影响。

(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我国草原资源利用与保护的认识。

2. 答案:(1)草原放牧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利用草原植被为家畜提供食物的放牧活动。

草原放牧分为天然草原放牧和人工草地放牧。

草原放牧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有草原退化、沙化、火灾、鼠害等。

最新草原放牧教案(

最新草原放牧教案(

最新草原放牧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生态学》教材第四章第一节“草原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主要内容包括草原的定义、分类、放牧对草原生态系统的影响以及草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草原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掌握草原的分类及特点。

2. 了解放牧对草原生态系统的影响,提高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

3. 学会分析草原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合理利用与保护草原的措施。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放牧对草原生态系统的影响及草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重点:草原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分类及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草原景观图、放牧模型。

2.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草原景观图,引导学生关注草原生态系统。

2. 新课导入:(1)讲解草原的定义、分类及特点。

(2)分析放牧对草原生态系统的影响。

3. 实践情景引入:(1)展示放牧模型,让学生观察不同放牧强度对草原的影响。

(2)分组讨论:如何合理利用与保护草原资源?4. 例题讲解:(1)某草原地区,过度放牧导致草原退化,请分析原因及解决办法。

(2)如何制定草原生态保护措施?5. 随堂练习:(1)判断题:草原生态系统具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

六、板书设计1. 草原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定义、分类、特点2. 放牧对草原生态系统的影响3. 草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草原生态系统的分类及特点。

(2)结合实际案例,分析放牧对草原生态系统的影响。

2. 答案:(1)见教材第四章第一节。

(2)示例:过度放牧导致草原植被破坏,土壤侵蚀加剧,生态环境恶化。

解决办法:合理确定载畜量,实施轮牧制度,加强草原植被恢复与保护。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是否成功引导学生关注草原生态保护问题?2. 拓展延伸:(1)研究草原生态系统的其他方面,如草原火灾、气候变化对草原的影响。

(2)探讨草原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草原放牧说课稿

草原放牧说课稿

草原放牧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草原放牧》。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草原放牧》是人教版小学音乐教材中的一首欣赏曲目,它是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的第一部分。

这首乐曲以蒙古族少女龙梅和玉荣在暴风雪中保护羊群的动人事迹为题材,具有浓郁的蒙古族音乐风格,旋律优美、节奏明快,生动地描绘了草原的美丽景色和小姐妹与暴风雪英勇搏斗的情景。

通过欣赏这首乐曲,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蒙古族音乐的独特魅力,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____年级的学生。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和感知能力,对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

但是,他们对于音乐的理解和欣赏能力还比较有限,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引导和启发。

此外,由于学生的生活环境和文化背景不同,对于蒙古族音乐的了解可能相对较少。

因此,在教学中要通过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蒙古族的音乐文化和风俗习惯。

三、教学目标基于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听辨出乐曲的主题旋律,了解琵琶协奏曲的演奏形式,感受蒙古族音乐的风格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聆听、模仿、律动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表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蒙古族音乐文化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聆听乐曲,感受乐曲的音乐形象和蒙古族音乐的风格特点。

教学难点:听辨乐曲的主题旋律,并能够随着音乐哼唱。

五、教法与学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了以下教法和学法:1、教法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草原放牧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音乐的魅力。

直观演示法:运用多媒体等手段,让学生直观地欣赏乐曲,感受音乐的形象。

草原放牧说课稿

草原放牧说课稿

草原放牧说课稿草原放牧说课稿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说课稿,编写说课稿是提高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

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草原放牧说课稿,欢迎阅读与收藏。

一、设计理念:音乐教育有着与其他学科不同的教学方法。

主要体现为:从感性入手,采用体验的方式,以情动人,以美感人,重视教育的潜效应。

《草原放牧》是琵琶协奏曲《草原英雄小姐妹》中的一段音乐。

琵琶协奏曲《草原英雄小姐妹》与钢琴协奏曲《黄河》、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并称为我国的三大协奏曲。

琵琶协奏曲《草原英雄小姐妹》是依据动画片《草原英雄小姐妹》中的主题歌《草原赞歌》编创而来的。

本课欣赏的《草原放牧》这段音乐表现了龙梅和玉荣这对小姐妹欢乐放牧的情景。

新的时期重温英雄小姐妹的事迹对促进当代儿童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

根据本课的特点,结合音乐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我设计教学目标如下:二、设计目标:1、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兴趣,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2、知识目标: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乐曲的情绪、情感及表现内容,初步了解民族乐器——琵琶。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和音乐感知能力。

教学重点:本课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对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兴趣,发展学生的音乐想象力、感知力和音乐鉴赏能力。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乐曲的情绪、情感及所塑音乐形象。

三、设计过程:(一)欢乐舞蹈渗透主题教学活动伊始,我设计了以电影《草原英雄小姐妹》主题歌《草原赞歌》为伴奏的一段简单的蒙古族舞蹈,与同学们一起欢乐舞蹈,同时利用心理学无意注意的原理,渗透主题,加深学生对主旋的注意。

(二)创设情景引入主题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教育方式的创新,追求一种无权威的学习机制,追求一种自由、和谐、双向交流的教学分为。

我首先将感情的纽带抛给学生,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形势了解了蒙古族的风土人情,既体现了学科综合的基本理念,又为教学营造出了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

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第4课《草原放牧》说课稿

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第4课《草原放牧》说课稿

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第4课《草原放牧》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草原放牧》是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第四课的一首教学曲目。

这首歌曲描绘了草原上牧童们放牧的场景,歌词生动有趣,旋律优美流畅。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感受草原的风光,体验牧童的生活,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能够认识简单的音符和简单的节奏。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草原文化和牧童生活较为陌生,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讲解来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这首歌曲。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正确地演唱《草原放牧》,理解歌曲的内容和情感。

2.培养学生对草原文化和牧童生活的兴趣和热爱。

3.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观念。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草原放牧》,理解歌曲的内容和情感。

2.教学难点:歌曲中的一些特殊音阶和节奏,以及对于草原文化和牧童生活的理解。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讲解法,教师详细讲解歌曲的背景、内容和情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歌曲。

2.采用示范法,教师正确地演唱歌曲,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榜样。

3.采用分组练习法,让学生分组演唱歌曲,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4.利用多媒体手段,播放与草原和牧童生活相关的图片和视频,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歌曲的内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展示草原和牧童的图片,引起学生对草原文化和牧童生活的兴趣,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讲解:教师详细讲解歌曲的背景、内容和情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歌曲。

3.示范:教师正确地演唱歌曲,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榜样。

4.练习:学生分组演唱歌曲,教师进行指导和纠正。

5.展示:学生分组进行演唱展示,评价彼此的演唱效果。

6.总结:教师对学生的演唱进行点评和总结,强调歌曲的重点和难点。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歌曲的曲谱、歌词和重要的音乐符号。

在曲谱上标出歌曲的重点和难点,用不同颜色的粉笔进行标注,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草原放牧教案20231003142100

草原放牧教案20231003142100

草原放牧教案20231003142100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初中地理》教材第七章第二节《丰富多彩的牧区》,详细内容主要围绕我国草原放牧业的发展情况、生态环境特点以及合理利用与保护等方面进行讲解。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草原放牧业的基本情况,掌握草原生态环境的特点。

2. 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草原放牧业中的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学生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培养其热爱大自然、珍惜资源的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草原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合理利用。

教学重点:草原放牧业的发展状况、生态环境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地图、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草原风光图片,引发学生对草原的向往之情,提出问题:“你们知道我国的草原放牧业吗?它有什么特点?”2. 自主学习:让学生翻阅教材,了解草原放牧业的基本情况。

3. 讲解与互动:教师结合地图和多媒体课件,详细讲解草原放牧业的发展状况、生态环境特点,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环境保护与合理利用。

4.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草原过度放牧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的案例,让学生讨论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5.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关于草原放牧业的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6.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教材后的练习题,及时检验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1. 草原放牧业发展状况生态环境特点2. 生态环境保护与合理利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教材内容,思考如何保护草原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2. 答案:合理规划放牧区域,避免过度放牧;推广科学养殖技术,提高草原利用率;加强草原执法,打击非法开垦草原;提高草原植被覆盖率,恢复草原生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草原放牧业的了解程度如何?教学难点是否得到突破?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我国其他地区的草原放牧业,了解其发展状况及面临的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草原放牧》的教案设计

《草原放牧》的教案设计

《草原放牧》的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草原放牧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让学生了解草原生态系统的特点和保护的重要性。

1.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草原放牧场景的能力。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草原生态系统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培养学生对农民劳动的尊重和感激之情。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题:草原放牧的基本概念2.2 课题:草原生态系统的特点和保护2.3 课题:草原放牧对生态系统的影响2.4 课题:农民劳动与草原放牧第三章:教学方法3.1 观察法:组织学生观察草原放牧场景,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的能力。

3.2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草原放牧的影响和保护措施,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3 实地考察法:组织学生参观草原牧场,亲身感受草原放牧的实际情况。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草原放牧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4.2 讲解草原放牧的基本概念和意义,引导学生了解草原放牧的重要性。

4.3 分析草原生态系统的特点和保护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草原放牧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4.4 组织学生进行观察和描述草原放牧场景,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课堂参与度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包括发言、讨论等,评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5.2 观察和描述评价:评价学生对草原放牧场景的观察和描述能力,包括观察到的细节和描述的准确性。

5.3 小组讨论评价: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分析问题和提出解决方案的能力。

第六章:教学内容6.1 课题:草原放牧的传统习俗与文化6.2 课题:草原放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6.3 课题:可持续发展与草原放牧6.4 课题:草原放牧与动物福利第七章:教学方法7.1 案例分析法:提供草原放牧的相关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7.2 小组合作法:组织学生分组合作,共同探讨草原放牧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草原放牧》说课稿

《草原放牧》说课稿

ﻫ音乐学院说课稿课题:《草原放牧》专业:音乐学年级:2013级 1 班姓名:王俊豪学号:201指导老师:杨波《草原放牧》说课稿尊敬得各位领导、各位评委老师、亲爱得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得题目就是《草原放牧》.本节课我将围绕说教材、说学情、说学法、说教法、教学过程这几个方面来对本节课得设计进行说明:一、说教材1、说大纲;根据大纲要求,本单元旨在引导学生认识以下三个问题.即:音乐要素得基本内容及艺术作用;怎样鉴赏音乐;音乐与人生得关系.这三个问题,不仅对学生学习音乐鉴赏具有基础性,指导性得意义,而且对学生形成健康向上得音乐审美观,形成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用音乐来提高生活质量等,都具有十分重要得意义。

2、教材分析;《草原放牧》选自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由著名得作曲家吴祖强与王燕樵联合创作由著名琵琶演奏家刘德海演奏。

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系用独奏得民族乐器与西洋管弦乐队协同演奏,不仅具有鲜明得民族风格,还有着丰富得表现力。

这部作品就是根据蒙古族孩子龙梅与玉荣小姐妹为了保护集体得羊群而与暴风雪搏斗得英雄事迹写成,颂扬了祖国新一代热爱社会主义、热爱集体得崇高思想与美好心灵.全曲共分五段,《草原放牧》为其中得一段。

本曲得第一主题取材于童话片得主题歌音调,旋律灵活跳荡,速度较快,具有舞曲特点,刻画了姐妹俩欢快活泼得放牧情景。

第二主题用了一首内蒙古歌曲得旋律片段,音调宽广起伏,气息悠长,速度缓慢,这就是对美丽得家乡与幸福生活发自内新得赞美。

3、教学目标:通过欣赏,使学生对协奏曲体裁得音乐作品有所了解。

对蒙古族“短调",“长调”歌曲体裁有所了解,从而加深对音乐得体会。

通过欣赏乐曲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对音乐得理解能力与分析音乐作品得能力,培养她们得想象力与创造力。

1、4、教学重点有两个:一就是了解琵琶协奏曲,了解蒙古族“短调",“长调”音乐特点.二就是熟悉《草原放牧》这首乐曲,从而激发学生热爱音乐,热爱民族得思想情感。

《草原放牧》的教案设计

《草原放牧》的教案设计

《草原放牧》的教案设计第一章:草原放牧简介1.1 教学目标了解草原放牧的基本概念和历史背景。

掌握草原放牧的主要特点和意义。

理解草原放牧对畜牧业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1.2 教学内容草原放牧的定义和起源。

草原放牧的特点和重要性。

草原放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介绍草原放牧的基本概念和历史背景。

利用多媒体展示草原放牧的场景,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分组讨论,探讨草原放牧的特点和意义。

第二章:草原放牧的畜牧业技术2.1 教学目标掌握草原放牧的畜牧业技术要求和操作方法。

了解草原放牧中的饲料选择和管理。

学会草原放牧中的畜牧业管理和保护措施。

2.2 教学内容草原放牧的畜牧业技术要求和操作方法。

饲料选择和管理的方法。

畜牧业管理和保护措施的实践技巧。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草原放牧的畜牧业技术要求和操作方法。

实地考察草原放牧场,观察和体验饲料选择和管理。

案例分析,讨论畜牧业管理和保护措施的实际应用。

第三章:草原放牧的生态环境影响3.1 教学目标理解草原放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掌握草原放牧的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措施。

分析草原放牧对生态系统平衡的作用。

3.2 教学内容草原放牧对生态环境的正面和负面影响。

草原放牧的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措施。

生态系统平衡与草原放牧的关系。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介绍草原放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利用多媒体展示草原放牧对生态环境的正负面影响。

小组讨论,探讨草原放牧的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措施。

第四章:草原放牧的文化与传统4.1 教学目标了解草原放牧的文化背景和传统习俗。

掌握草原放牧在各地域的文化特色。

分析草原放牧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影响和传承。

4.2 教学内容草原放牧的文化背景和传统习俗。

各地域草原放牧文化的特色。

草原放牧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影响和传承。

4.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介绍草原放牧的文化背景和传统习俗。

实地考察草原放牧地区,了解当地的文化特色。

小组讨论,探讨草原放牧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影响和传承。

草原放牧说课稿

草原放牧说课稿

草原放牧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草原放牧》。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草原放牧》是人教版小学音乐教材中的一首乐曲,这首乐曲旋律优美,节奏明快,具有浓郁的蒙古族音乐风格,生动地描绘了蒙古族少年在草原上放牧的情景。

通过欣赏和学习这首乐曲,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蒙古族音乐的独特魅力,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素养。

二、学情分析我所授课的对象是_____年级的学生,这个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和技能,对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

但是,他们对于蒙古族音乐的了解还比较有限,对于音乐的感受和理解能力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式来感受和体验音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蒙古族音乐的特点,掌握乐曲的节奏、旋律和演奏形式,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乐曲所表达的内容和情感。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聆听、欣赏、演唱、演奏等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受蒙古族音乐的魅力,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乐曲的节奏、旋律和情感,理解乐曲所表达的内容。

2、教学难点:让学生掌握蒙古族音乐的特点,能够用自己的方式表现乐曲的情感和意境。

五、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草原放牧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音乐的魅力。

2、聆听欣赏法:让学生反复聆听乐曲,感受乐曲的节奏、旋律和情感变化。

3、合作探究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共同分析乐曲的特点和表现手法。

4、实践体验法:让学生通过演唱、演奏等方式亲身体验音乐,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

草原放牧说课稿

草原放牧说课稿

草原放牧说课稿 Revised by Liu Jing on January 12, 2021音乐学院说课稿课题:《草原放牧》专业:音乐学年级:2013级 1 班姓名:王俊豪学号: 201指导老师:杨波《草原放牧》说课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草原放牧》。

本节课我将围绕说教材、说学情、说学法、说教法、教学过程这几个方面来对本节课的设计进行说明:一、说教材1、说大纲;根据大纲要求,本单元旨在引导学生认识以下三个问题.即:音乐要素的基本内容及艺术作用;怎样鉴赏音乐;音乐与人生的关系.这三个问题,不仅对学生学习音乐鉴赏具有基础性,指导性的意义,而且对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音乐审美观,形成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用音乐来提高生活质量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教材分析;《草原放牧》选自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由着名的作曲家吴祖强和王燕樵联合创作由着名琵琶演奏家刘德海演奏。

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系用独奏的民族乐器和西洋管弦乐队协同演奏,不仅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还有着丰富的表现力。

这部作品是根据蒙古族孩子龙梅和玉荣小姐妹为了保护集体的羊群而与暴风雪搏斗的英雄事迹写成,颂扬了祖国新一代热爱社会主义、热爱集体的崇高思想和美好心灵。

全曲共分五段,《草原放牧》为其中的一段。

本曲的第一主题取材于童话片的主题歌音调,旋律灵活跳荡,速度较快,具有舞曲特点,刻画了姐妹俩欢快活泼的放牧情景。

第二主题用了一首内蒙古歌曲的旋律片段,音调宽广起伏,气息悠长,速度缓慢,这是对美丽的家乡和幸福生活发自内新的赞美。

3、教学目标:通过欣赏,使学生对协奏曲体裁的音乐作品有所了解。

对蒙古族“短调”,“长调”歌曲体裁有所了解,从而加深对音乐的体会。

通过欣赏乐曲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和分析音乐作品的能力,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1、 4、教学重点有两个:一是了解琵琶协奏曲,了解蒙古族“短调”,“长调”音乐特点。

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放牧》说课稿

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放牧》说课稿

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放牧》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放牧》是一首一年级下册的小学音乐教材,歌曲描绘了孩子们在草原上放牧的情景,歌词简洁易懂,旋律欢快优美。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歌曲采用了简单的节奏和音程,适合一年级学生的学习水平。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对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喜欢通过唱歌、跳舞等方式来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热爱。

这一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强,好动,善于模仿,对于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反应积极。

然而,他们的音乐基础知识和音乐表达能力还不够成熟,需要教师的耐心引导和培养。

三. 说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放牧》,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他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提高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演唱、演奏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音乐技能。

3.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简单的节奏和音程,能够熟练地演唱《放牧》,了解一些基本的音乐知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放牧》,掌握简单的节奏和音程。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主题,培养他们的音乐表达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分组合作教学法和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音响设备、钢琴等教学工具,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视听感受,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歌曲。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播放草原的图片和声音,引导学生进入草原放牧的情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教师介绍歌曲《放牧》的背景和作者,让学生对歌曲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3.学唱歌曲: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学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节奏和音准。

4.分组演唱:学生分组演唱歌曲,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5.音乐活动: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音乐活动,如编排歌曲舞蹈、创作歌曲等,提高他们的音乐表达能力。

6.总结: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总结课堂教学。

2023年草原放牧教案(5篇

2023年草原放牧教案(5篇

2023年草原放牧教案(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生态与环境保护》教材第四章“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第三节“草原生态系统的放牧”,详细内容包括草原生态系统的特点、放牧对草原生态系统的影响、合理放牧的原理及措施。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草原生态系统的基本特点,理解放牧对草原生态系统的影响。

2. 培养学生运用生态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3. 使学生掌握合理放牧的方法和措施,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放牧对草原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合理放牧的原理。

教学重点:草原生态系统的特点、合理放牧的方法和措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草原生态系统模型、放牧情景图片。

2. 学具:学习手册、笔、草稿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草原风光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草原生态系统,提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教学内容讲解:(1)草原生态系统的特点:讲解草原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生产力、稳定性等。

(2)放牧对草原生态系统的影响:分析过度放牧、不合理放牧对草原生态系统的危害。

(3)合理放牧的原理及措施:介绍合理放牧的原则、方法,如轮牧、控制放牧强度等。

3.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草原放牧的实例,让学生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4. 例题讲解:讲解如何根据草原生态系统的特点,制定合理放牧计划。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一个草原放牧方案。

六、板书设计1. 草原生态系统的特点2. 放牧对草原生态系统的影响3. 合理放牧的原理及措施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设计一个草原放牧方案。

2. 答案:方案需包括草原类型、放牧动物种类、放牧时间、放牧强度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我国草原生态环境现状,了解相关政策法规,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组织学生参观草原生态系统,实地了解放牧情况,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草原放牧说课稿

草原放牧说课稿

草原放牧说课稿一、说教材《草原放牧》是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篇精读课文,位于第五册第四单元。

本文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草原上放牧的壮观场景,通过讲述小主人公与牧民一起放牧的经历,展现了草原的美丽风光、牧民的生活习俗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主题。

在教材中,本文具有以下作用和地位:1. 内容丰富,描绘了草原的自然风光,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观念。

2. 以小主人公的视角进行叙述,贴近学生生活,易于引起学生共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3. 本文是本单元的开篇课文,承担着引领学生走进草原、了解草原文化的重任。

4. 通过学习本文,学生可以掌握一定的描写方法和表达技巧,提高写作水平。

1. 描述草原的自然风光,如天空、草地、牛羊等。

2. 叙述小主人公与牧民一起放牧的经历,展现牧民的生活习俗。

3. 通过小主人公的所思所感,表达对草原的热爱和对牧民生活的向往。

二、说教学目标学习本课,学生需要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词语的意思,并能运用。

(3)了解草原的自然风光和牧民的生活习俗。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课文,感受作者描绘草原风光的优美语句,提高审美能力。

(2)学习作者通过具体事例来表达情感的方法,提高写作水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观念。

(2)体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说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掌握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词语的意思,并能运用。

(3)感受草原的自然风光和牧民的生活习俗。

2. 教学难点:(1)学习作者通过具体事例来表达情感的方法。

(2)理解课文所表达的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主题。

四、说教法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草原放牧》这篇课文,我采用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情趣。

四年级上册音乐说课稿-第二单元草原放牧∣人教新课标(2023秋)

四年级上册音乐说课稿-第二单元草原放牧∣人教新课标(2023秋)
-团队协作: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合唱、分组练习,指导他们如何相互倾听、协调,以达到良好的团队协作效果。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草原放牧》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有没有想象过在辽阔的草原上放牧的场景?”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草原音乐的奥秘。
3.学习音乐基础知识:复习音符时值、音名、音高,巩固学生对音乐基础知识的掌握。
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通过合唱、分组练习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本节课旨在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和音乐素养。
二、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通过学唱《草原放牧》,让学生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提高音乐听觉敏感度,培养音乐审美能力。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草原音乐的基本概念。《草原放牧》是一首描绘草原生活的歌曲,它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风格。这首歌曲的旋律优美、节奏明快,能够让我们感受到草原的广阔与牧民的豪情。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草原放牧》这首歌曲的具体内容。通过分析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歌词,了解草原文化如何在音乐中体现。
2.增强学生的文化理解力:结合草原文化背景,让学生了解并感受草原风土人情,提升对不同文化的尊重与包容。
3.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与创造力:在学习过程中,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歌曲情感,激发创新思维,提高音乐表现力。
4.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合唱、分组练习等形式,使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培养团队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举例:《草原放牧》中的某些旋律跳跃较大,学生需重点练习音准,以确保演唱时的准确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乐学院说课稿
课题:《草原放牧》专业:音乐学
年级:2013级 1 班
*名:***
学号:*********** 指导老师:**
《草原放牧》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草原放牧》。

本节课我将围绕说教材、说学情、说学法、说教法、教学过程这几个方面来对本节课的设计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1、说大纲;根据大纲要求,本单元旨在引导学生认识以下三个问题.即:音乐要素的基本内容及艺术作用;怎样鉴赏音乐;音乐与人生的关系.这三个问题,不仅对学生学习音乐鉴赏具有基础性,指导性的意义,而且对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音乐审美观,形成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用音乐来提高生活质量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教材分析;《草原放牧》选自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由著名的作曲家吴祖强和王燕樵联合创作由著名琵琶演奏家刘德海
演奏。

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系用独奏的民族乐器和西洋管弦乐队协同演奏,不仅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还有着丰富的表现力。

这部作品是根据蒙古族孩子龙梅和玉荣小姐妹为了保护集体的羊群而
与暴风雪搏斗的英雄事迹写成,颂扬了祖国新一代热爱社会主义、热爱集体的崇高思想和美好心灵。

全曲共分五段,《草原放牧》为其中的一段。

本曲的第一主题取材于童话片的主题歌音调,旋律灵活跳荡,速度较快,具有舞曲特点,刻画了姐妹俩欢快活泼的放牧情景。

第二主题用了一首内蒙古歌曲的旋律片段,音调宽广起伏,气息悠长,速度缓慢,这是对美丽的家乡和幸福生活发自内新的赞美。

3、教学目标:通过欣赏,使学生对协奏曲体裁的音乐作品有所了解。

对蒙古族“短调”,“长调”歌曲体裁有所了解,从而加深对音乐的体会。

通过欣赏乐曲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和分析音乐作品的能力,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1、4、教学重点有两个:一是了解琵琶协奏曲,了解蒙古族“短调”,“长调”音乐特点。

二是熟悉《草原放牧》这首乐曲,从而激发学生热爱音乐,热爱民族的思想情感。

5、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欣赏习惯,学会欣赏音乐,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二、聆听《草原放牧》,感受形式要素。

三、说教法说学法
高一的学生,有很好的想象力和判断力,知识结构完整、有一定的艺术修养。

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紧紧围绕教学目教学重点,我选用的教法是参与互动式教法,
在讲授音乐理论知识的时候,尽量的结合作品,通过让学生听,看,参与体验,互动交流等形式来实现我教学的目的。

在导入中,我用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引起讨论,最后总结,从而达成与学生的互动.总之,在这一单元的教学中,我会让学生感到学习音乐的乐趣,也能从乐趣中学习到一些音乐知识.
四、说教学过程
本单元主要是通过几首音乐作品来说明音乐要素的形式和作用,下面我主要说第一课时的教学过程,在这一课中我主要采用对比聆听
法,讲授法,谈话法,练习法等.
1)导入:通过欣赏两首歌曲。

《吉祥三宝》、《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以律动的方式导入,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并音乐与人生有什么关系?设计意图是引起学生的思考。

2)认识音乐鉴赏的相关知识,首先是课堂提问,之后便是初步学习音乐要素及少数民族族音乐特点,与器乐介绍.最后把蒙古族的长调短调的对比作重点讲解。

3)鉴赏《草原牧歌》;这一环节也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先完整聆听,再对比聆听.这一部分的设计意图是指导学生参与鉴赏实践活动.第二部分是对比聆听这首曲子.学生通过学习聆听音乐体验不同主题带来的不同情绪。

播放《草原放牧》第一主题,第一主题刻画“小姐妹”天真、活泼、乐观,富有朝气的少年形象。

“短调”色彩的旋律。

第二主题表现“小姐妹”的内心世界:她们热爱家乡,热爱草原,热爱祖国。

“长调”色彩的旋律。

这部分应用的主要的教学方法是感知法,设计意图是加深音乐记忆,培养和激发持久兴趣.
四、拓展感受,再次完整聆听《草原放牧》思考“拓展与研究”第1、
2、5题和第3题有关《草原放牧》的项目。

完整播放音乐,学生思考后提问回答,教师做以鼓励为主的补充和评价,并做好记录,作为形成性评价的材料之一。

这部分主要应用的是谈话法,设计意图是让学生通过做题,认识到自己的进步,培养学习鉴赏音乐的信心。

五、小结:
总的来说,这是一堂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的一堂课,教师主要
通过学生的参与体验互动和聆听教学法讲解教学法,感悟教学法,课堂提问法与练习法来加深学生的学习内容,从而让学生对音乐鉴赏产生兴趣.
六、布置作业:课后听一听交响乐《第六悲怆交响曲》。

以上就是我的说课内容,如有不足之处,请各位领导、评委老师指正,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