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学前教育理论
国外学前教育理论
国外学前教育理论学前教育是指针对3至6岁儿童进行的早期教育,其在孩子们的学习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国外学前教育理论在引领儿童发展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我们探索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学前教育提供了借鉴。
一、发展幼儿主动性国外学前教育理论强调培养幼儿的主动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芬兰的学前教育系统中,强调让幼儿自主选择自己的学习内容,根据他们的兴趣和需求进行学习活动。
这样的做法有助于培养孩子们对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重视社交与合作国外学前教育理论注重培养幼儿的社交技能和合作精神。
在瑞典的学前教育中,教师们鼓励幼儿参与团队合作的游戏和活动,培养他们的交往能力、合作精神和情感表达能力。
这种注重社交与合作的教育理念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增强他们的社交能力,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
三、注重感官体验与实践国外学前教育理论强调让幼儿通过感官体验和实践来认识世界。
在美国的学前教育中,教育者通过布置各种教育游戏和实践活动,让幼儿在实践中学习,通过感官刺激来认识和探索世界。
这种注重感官体验和实践的教育方法有助于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帮助他们主动地获取知识和经验。
四、重视家庭与学校的合作国外学前教育理论强调学校与家庭的合作,认为教育是家庭和学校共同肩负的责任。
在荷兰的学前教育中,学校会邀请家长到学校参与活动、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并提供家庭教育培训,让家长更好地参与到孩子的教育过程中。
这种重视家庭与学校合作的理念有助于加强家庭和学校之间的沟通和信任,共同促进幼儿的发展和成长。
总之,国外学前教育理论在幼儿教育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
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教育理念和经验,结合我国国情,探索出适合中国幼儿发展的学前教育模式,为幼儿提供更优质的教育环境和学习机会。
只有不断改进和创新,我们才能更好地培养我国幼儿的综合素质,为他们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
国外学前教育理论
国外学前教育理论国外学前教育理论,那可真是一个充满新奇和启发的领域。
咱先来说说蒙台梭利教育法。
蒙台梭利认为,儿童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内在生命力”,教育就是要激发和促进儿童的“内在潜力”。
这让我想起之前在幼儿园观察到的一个有趣场景。
有个小朋友叫明明,他在自由活动时间,对一套积木产生了浓厚兴趣。
老师没有过多干涉,只是在旁边观察。
明明一开始只是随意摆弄,但渐渐地,他开始尝试搭建一些简单的形状,从歪歪扭扭的小塔到有模有样的小房子。
这过程中,明明全神贯注,那种专注和投入的神情,仿佛整个世界就只有他和那些积木。
老师的不打扰,其实就是遵循了蒙台梭利教育法中让孩子自由探索、自主学习的理念。
瑞吉欧教育理念也很有意思。
它强调儿童的一百种语言,也就是说,儿童通过各种方式来表达自己,不仅仅是说话、写字,画画、手工、肢体动作等等都是他们表达的方式。
我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件事,幼儿园组织了一次户外活动,去公园观察春天。
回来后,孩子们要用自己的方式展示他们眼中的春天。
有的孩子画了五彩斑斓的画,有的孩子用彩纸拼贴出了花朵和蝴蝶,还有个小朋友特别有趣,她用树枝和树叶搭了一个小小的“春之屋”。
这种多元化的表达方式,让每个孩子的个性和创造力都得到了充分展现。
华德福教育呢,则更注重培养孩子的心灵和想象力。
记得有一次,幼儿园举办了一场小小的童话剧表演。
老师没有给孩子们准备华丽的服装和道具,而是让他们自己发挥想象,用简单的材料创造出角色需要的东西。
有个小朋友把一块旧布围在身上,就变成了仙女的长袍;另一个小朋友把纸筒涂成彩色,当成了魔法棒。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的想象力像长了翅膀一样,飞得又高又远。
高瞻课程模式强调主动学习,让孩子们在活动中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有一回,幼儿园的小朋友们在玩搭积木的游戏,有一组小朋友想要搭一座高高的城堡,可是积木总是倒塌。
他们没有放弃,一次次尝试,还互相讨论怎样才能让城堡更稳固。
最后,他们发现把大的积木放在下面,小的放在上面,并且要让每一块积木都摆放整齐,城堡终于搭成功了。
国外学前教育理论
国外学前教育理论学前教育是指为3岁到6岁儿童提供教育和培养的教育体系。
在国外,学前教育理论和实践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并形成了一些重要的理论。
本文将介绍一些国外学前教育的重要理论,包括蒙台梭利教育、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和皮亚杰的幼儿认知发展理论。
蒙台梭利教育是一种以自由探索和自主学习为核心的学前教育方法。
蒙台梭利认为,孩子在特定的环境中可以通过主动触摸、感知和实践来获取知识和技能。
因此,学前教育应该提供一个富有刺激和有序的环境,让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进行学习。
蒙台梭利教育强调孩子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认为孩子在活动中培养自我学习的能力和创造力。
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认为,孩子的学习和发展是通过他们与他人的交互行为和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而实现的。
维果茨基指出,孩子在与他人合作和互动中,通过语言和文化符号的使用来逐渐获得知识和能力。
因此,学前教育应该提供一个有机会参与社区和群体活动的环境,让孩子与其他儿童和成年人共同学习和探索。
皮亚杰的幼儿认知发展理论强调孩子在学前阶段的认知发展。
皮亚杰认为,孩子的认知能力通过与物体和环境的互动中逐渐建立和发展。
他提出了“适应方案”和“认知结构”的概念,认为孩子通过反复的运动和感官经验,逐渐建立起对物体和概念的认知结构。
学前教育应该提供一个可以让孩子通过自己的探索和实践活动来构建知识的环境。
除了以上的几个重要理论外,国外学前教育还涉及到课堂管理、评估和教师角色等方面的讨论。
例如,布鲁纳和维态提出的“社区建构主义”理论强调了学前班级中孩子之间的合作和交流,以及教师和家长之间的合作。
而在评估方面,国外学前教育更注重对孩子全面发展的评估,包括认知、情感、社交和身体等方面。
总结起来,国外学前教育理论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教育思路和实践经验。
蒙台梭利教育、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和皮亚杰的幼儿认知发展理论等重要理论为学前教育提供了多种有效的教育方法和策略。
同时,国外的学前教育还注重课堂管理和评估等方面的讨论,促进了学前教育的发展和提高。
学前教育学的关键理论
学前教育学的关键理论学前教育学是关于儿童0至6岁之间发展与教育的学科,它研究的核心是儿童的发展特点、教育方法和教育环境的设计。
学前教育学的发展离不开一些关键理论的支持,这些理论为学前教育的实践提供指导和依据。
本文将介绍学前教育学的几个关键理论。
一、儿童发展理论儿童发展理论是学前教育学中最为重要的理论之一。
它主要阐述儿童在不同发展阶段的身体、认知、情感、社会等方面的特点和规律。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理论是著名的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他认为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通过适应和认知结构的不断重组来构建对世界的认知。
这个理论帮助学前教育工作者更好地了解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为设计合适的教育活动提供了理论基础。
二、游戏理论游戏理论是学前教育学中另一重要的理论。
游戏是儿童最主要、最自发的活动形式之一,通过游戏儿童能够获得丰富的经验和学习机会。
俄罗斯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了著名的“区间发展理论”,他认为游戏在儿童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能够促进儿童认知、语言、社交等多个方面的发展。
学前教育的实践中要充分利用游戏的力量,为儿童提供积极、丰富的游戏环境。
三、教育环境理论教育环境理论强调教育环境对儿童的发展和学习的重要影响。
其中最有影响力的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布伦达·毕鲁斯坦的生态系统理论。
她认为儿童的发展受到多个层面的影响,包括家庭、学校、社区等层面的因素。
这个理论提醒学前教育者要关注和设计有利于儿童发展的教育环境,为儿童提供丰富的经验和支持。
四、亲职教育理论亲职教育理论强调家庭教育对儿童发展的重要性。
最有影响力的理论之一是美国心理学家珍妮·兰斯福德的早期教育理论。
她认为家庭是儿童最早、最主要的教育环境,父母在儿童早期发展中的角色至关重要。
亲职教育理论提醒父母要关注儿童的发展需求,提供贴心的关爱和适当的教育支持。
总结:学前教育学的关键理论包括儿童发展理论、游戏理论、教育环境理论和亲职教育理论。
这些理论为学前教育的实践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和支持。
著名学前教育家的理论和著作
著名学前教育家的理论和著作1.福禄贝尔(FriedrichFröbel)福禄贝尔是19世纪德国的哲学家、教育学家,他的工作对现代学前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福禄贝尔认为,教育应该与儿童的天性相结合,他提出了“游戏是儿童的工作”这一观点,强调了游戏在儿童认知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
他的著作《幼儿园教育学》(“GrundsätzederKindergartenpädagogik”)中,福禄贝尔阐述了幼儿园的基本原则和目标。
他提倡通过“恩物”(“Gegenstände”)和“作业”(“Arbeit”)来引导儿童的学习。
恩物是一系列精心设计的玩具和教具,它们都是根据儿童的发展阶段设计的,旨在通过游戏帮助儿童自我发现和自我教育。
作业则是指儿童在幼儿园中的日常活动,如整理物品、清洁环境等,这些活动旨在培养儿童的自我照顾能力和责任感。
福禄贝尔还强调了园丁(Kindergartenteacher)的角色,他认为园丁应该是一个富有爱心和耐心的人,能够理解儿童的心理和发展需求,为儿童提供一个安全、和谐的学习环境。
2.蒙台梭利(MariaMontessori)蒙台梭利是意大利医生、教育家,她的教育方法同样对全球学前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
蒙台梭利教育法强调儿童的自发学习过程,她认为儿童是积极的参与者,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
蒙台梭利的著作《蒙台梭利教学法》(“TheMontessoriMethod”)中,她详细介绍了自己的教育理念和实践。
蒙台梭利教育法包括一系列特制的教具,这些教具旨在帮助儿童通过感官体验来学习。
例如,蒙台梭利计数棒可以帮助儿童理解数字和基本的数学概念,而色彩和形状的认知教具则有助于儿童发展视觉和触觉感知能力。
蒙台梭利还强调了一个准备好的环境(“preparedenvironment”)的重要性,这个环境应该满足儿童的自然需求,包括适宜的家具、材料和规则。
在这样的环境中,儿童可以自由选择活动,按照自己的节奏学习和成长。
学前教育的理论基础
学前教育的理论基础学前教育的理论基础是指支撑学前教育实践的重要理论体系,其中包括了蒙台梭利教育、皮亚杰理论、维果茨基理论等。
这些理论体系对于理解幼儿发展规律、设计教育活动以及指导教师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以下将对这些理论进行介绍和分析。
1. 蒙台梭利教育蒙台梭利教育理论是由意大利教育家玛利亚·蒙台梭利提出的,其核心理念是“尊重儿童”。
蒙台梭利认为,儿童是活跃的、自主的学习者,应该给予他们足够的自由和尊重,创造一个有序、自由、启发性的学习环境。
蒙台梭利教育注重培养儿童的独立性、自信心和自律能力,强调通过感官体验和实践活动来促进儿童的发展。
教师在蒙台梭利教育中扮演着引导者和观察者的角色,通过观察儿童的行为和表现,为其提供适当的教学活动和材料,激发其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2. 皮亚杰理论瑞士心理学家让·皮亚杰提出了以儿童认知发展为核心的理论体系。
皮亚杰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经历了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特征和规律。
皮亚杰的理论强调儿童是主动探索者和积极构建者,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与环境的互动来逐步建构知识结构。
教育者在皮亚杰理论中应该尊重儿童的发展水平和兴趣,提供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和问题,激发其思维和创造力。
3. 维果茨基理论苏联心理学家列夫·维果茨基提出了著名的社会文化理论,强调了社会性和文化性对于儿童认知发展的重要影响。
维果茨基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是在社会交往和文化传承的过程中进行的,社会文化环境对儿童的认知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维果茨基的理论强调了教育者和同伴的角色,认为教育者应该为儿童提供具有社会文化意义的学习机会和活动,通过与他人的合作和交流来促进儿童的认知发展。
综上所述,蒙台梭利教育、皮亚杰理论和维果茨基理论是学前教育的重要理论基础,它们都强调了儿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注重了儿童的发展过程和环境的作用。
教育者可以根据这些理论的指导,设计适合儿童发展水平和需求的教育活动,为其全面发展提供更有效的支持和指导。
第二章 著名的幼儿教育思想
原理
强调游戏对幼儿的作用通过游戏让幼儿发展,将游戏运用到教学中去
游戏 理论
①(地位)福禄贝尔是第一个阐明游戏教育价值的人。 与福禄贝尔家庭有关,父亲
是宗教,福禄贝尔也认为玩
②制作的玩具取名为“恩物”,意为‘神恩赐之物’。 具是神恩赐的。
③游戏是儿童内部存在的自我活动的表现。 通过游戏发展自我需求,自我活动表现
幼儿 ①良好的秩序是蒙台梭利引以为豪的“儿童之家”特征之一。
的自 ②教师在为幼儿的自由发展创造条件的同时,也要设置必要的纪律。
由和 ③自由、工作、秩序是蒙台梭利为幼儿营造的三根主要支柱。
作业
的组
织相
结合
原则
重视 ①她认为 3~6 岁是儿童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幼儿的各种感觉先后处于
感觉 敏感期。
(感 ②专门设计教具,教具特点是简单,幼儿能自我纠正错误,教师容易掌握
幼儿 自我 学习 的法 则 重视 教育 环境 作用
①视教育为促进幼儿内在力量自然发展的过程,强调幼儿自由活动,允许幼儿个别 学习活动。 ②蒙台梭利教育原理以“儿童生命”为其出发点,是关于“生命”的原理。
强调孩子在学习过程当中有内部要求,并且这个内部要求是不一样的,每个孩子的 需求、学习内容进程不一样,因此强调幼儿自由活动、个别活动。
在蒙台梭利教育中,一个有准备的环境是关键(好的环境有一下特点:) (1)自由发展的环境,有助于儿童创造自我和自我实现。
环境中的材料由幼儿自己选择、决定
(2)有秩序的环境,儿童能安静而有规律的生活。
强调蒙氏教具操作有规则
(3)生机勃勃的环境,幼儿充满生机欢乐,精神饱满的活动。
因为幼儿是自由活动的,不是老师要求的
官)教 指导时机。
学前教育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五)福禄培尔 (F.W.A.Froebel,1782— 1852)
德国著名的幼儿教育家,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个社 会性学前教育机构——幼儿园(Kindergarten), 被誉为“幼儿园之父” 。 ◇代表作:《人的教育》(提出了完整的幼儿教育 理论,包括教育与儿童发展的关系、儿童教学原 则、教具开发等思想 )
第二章
学前教育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国外学前教育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一、学前教育思想的萌芽 ◆时间: 远古时期至17世纪初(学前教育思想的
孕育期)
◆主要特征:
学前教育思想散见于各种哲学、政治学和社会学 等著作中,未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代表人物: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昆体良
(一)柏拉图(Plato,公元前427~前347年)
(二)洛克(J.Locke,1632~1704)
17世纪英国著名的哲学家、政治家和教育家,提出了 绅士教育的思想体系。
◇代表作:《教育漫话》 ◇主要学前教育思想: 1. 学前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绅士。 (基于“白板说”的理念,认为幼儿的心灵是“可 以随心所欲地做成什么式样 ” ,因而重视学前 教育)
◇主要学前教育思想:
1.教育与儿童发展 (1)统一的原则 (2)教育顺应自然,坚持辩证的发展观 (3)创造性活动 (4)重视社会参与
2.儿童教学原则 (1)自我活动 (2)实物教学 (3)游戏教学
3.特色教具——恩物的开发及应用 (1)恩物 • “恩物”是福禄培尔创制的一套供儿童使用的学习材料, 目的是让幼儿逐渐认识自然的规律。 • “恩物” 包括各种柔软的彩色线球、木球、立方体、圆 柱体和木板等20种积木。 (2)作业 • →“作业”则是指教师指导幼儿利用各种材料进行的各种 结构或制作活动,目的在于将恩物的知识运用于实践。 • 作业的材料包括粘土、沙子、纸张和纸板等。
学前教育的教育理论学前教育的教育理论包括了许多著名的教育家的理论如蒙台梭利教育维果茨基教育等
学前教育的教育理论学前教育的教育理论包括了许多著名的教育家的理论如蒙台梭利教育维果茨基教育等学前教育的教育理论涵盖了许多著名的教育家的理论,比如蒙台梭利教育、维果茨基教育等。
这些理论为学前教育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和支持。
本文将分析和探讨这些教育理论的核心要点,以及对学前教育实践的影响。
一、蒙台梭利教育理论蒙台梭利教育理论源于意大利医生蒙台梭利的教育实践和研究。
蒙台梭利强调儿童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和个体差异。
她认为,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的学习节奏和兴趣,应当被尊重和支持。
蒙台梭利教育注重培养儿童的感官训练和自我学习能力,通过提供特定的教具和环境,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这种理论强调了儿童在自主探索中的发展和成长。
二、维果茨基教育理论维果茨基教育理论是苏联教育家列夫·维果茨基的主要贡献。
维果茨基认为,儿童的学习和发展离不开社会互动和合作。
他提出了“区域性理论”,强调通过社会互动和与他人合作来促进儿童的学习和发展。
维果茨基认为教师应当在学习活动中担任指导者的角色,通过提供适当的支持和引导,帮助儿童充分发挥潜能。
这种理论强调了儿童与环境以及他人的互动对学习的影响。
三、蒙台梭利教育理论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蒙台梭利教育理论在学前教育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蒙台梭利的教育方法注重环境的准备和安排,提供了有序和激发学习的教具和材料。
学前教育机构通常会根据蒙台梭利教育理念设计和布置教室环境,以促进儿童的感官训练和自主学习。
此外,教师在蒙台梭利教育中扮演的角色是观察者和引导者,注重发现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并提供适当的教育资源和指导。
蒙台梭利教育理论的实施有助于培养学前儿童的自主性和自学能力。
四、维果茨基教育理论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维果茨基教育理论也被广泛应用于学前教育实践中。
学前教育机构通常强调社会互动和合作的重要性,为儿童创造合作学习的机会和环境。
教师在维果茨基教育中扮演的角色是指导者和支持者,注重参与儿童的学习活动,提供合适的问题和挑战,引导儿童与他人进行合作和交流。
福禄贝尔的学前教育理论及其在幼儿园的应用-最新教育文档
福禄贝尔的学前教育理论及其在幼儿园的应用福禄贝尔作为德国的教育家福禄贝尔作为德国的教育家,,但他的影响却是世界性的但他的影响却是世界性的,,特别是他的学前教育思想。
福禄贝尔的教育思想在解放以前传人我国,直接或间接地对我国幼儿教育发生了影响。
那些符合幼儿发展的一般特点或利于儿童发展的思想理论展的一般特点或利于儿童发展的思想理论,,没有时代和时间的局限,直到今天仍然被人们肯定或运用。
然而随着国情的变化和发展,关于福禄贝尔的教育理论在当今幼儿园的应用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已经旧貌换新颜上都已经旧貌换新颜,,值得进一步探究。
值得进一步探究。
一、关于福禄贝尔的主要教育思想一、关于福禄贝尔的主要教育思想1、教育顺应自然、教育顺应自然福禄培尔基于性善论福禄培尔基于性善论,,把教育顺应自然作为儿童教育的基点和中心。
教育顺应自然的思想贯穿了他的教育思想的始终。
和中心。
教育顺应自然的思想贯穿了他的教育思想的始终。
""自然"主要包括两层含义主要包括两层含义::一方面是指大自然一方面是指大自然;;另一方面是指儿童的天性天性,,即生理和心理特点。
在论述教育顺应自然时在论述教育顺应自然时,,自然主要指后者。
者。
在福禄贝尔看来在福禄贝尔看来,,教育应当顺应自然的发展教育应当顺应自然的发展,,人应当像自然那样按照其本性自由健康发展。
福禄贝尔认为教育应当顺应儿童的活动本能和兴趣需要的活动本能和兴趣需要,,这并不意味着放任儿童自流、任其发展任其发展,,而是指教师、父母和其他成员应为儿童提供发展的条件和空间而是指教师、父母和其他成员应为儿童提供发展的条件和空间,,运用正确而行之有效的手段运用正确而行之有效的手段,,顺应儿童的自然性向顺应儿童的自然性向,,促使儿童健康、茁壮的成长。
据此康、茁壮的成长。
据此,,他明确提出幼儿园的主要任务是增强儿童的体质童的体质,,发展他们的感官发展他们的感官,,扩大对周围生活的认识扩大对周围生活的认识,,发展语言和创造力创造力,,养成儿童在同伴中过集体生活的习惯养成儿童在同伴中过集体生活的习惯,,养成他们守秩序和初步自我照料的习惯以及进行初步的道德教育等。
东西方学前教育的不同
从出生到5岁(2~2.5岁时达到顶峰)
感觉的敏感期
1岁多到4岁左右
秩序的敏感期
在出生后2个月到8岁
语言的敏感情
从出生到6岁
动作的敏感期
二 中国学前教育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一)中国学前教育理论的萌芽
1.古代胎教理论 古人有言:“古人为教,方其子在胞胎之中,己谨其所感” 胎教之道,书之玉版,藏之金柜,置之宗庙,以为后世戒。
王守仁强调教育遵循儿童天性
(二)中国学前教育理论的诞生
1.陈鹤琴的学前教育思想 他是“活教育”思想的发起者。“活教育”目的是“做人,做中国人,
做现代中国人”。还设计“五指活动”,在教育方法上,强调“做中教, 做中学,做中求进步”。 2.张宗麟的学前教育思想
提出将幼稚教育运动转向劳苦大众的队伍,提出平民子女也应受 到教育。
第一时期
出生至7岁
儿童出生前的胎教
出生至5岁的婴幼儿教育
第二时期
7~14岁
5~7岁的儿童教育
第三时期
14~21岁
• (二)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时期的学前教育理论 1.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
顺其自然,继承亚里士多德的“效法自然”原则 注:夸美纽斯的母育学校指学前教育
年龄 0~6岁 6~12岁 12~18岁 18~24岁
教育机构 母育学校 小学 拉丁学校 大学
2.卢梭的教育思想
首要目标是保护儿童的善良本性,主张教育要与儿童天性的 自然发展一致起来。
发展阶段 0~5岁 5~12岁 12~15岁 15~20岁
教育重点 身体养护 体育,经验,感官的教育 知识教育 道德,宗教,情感的教育
国外学前教育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主要教育代表作:
《爱弥儿》
卢梭--《爱弥儿》
➢ 性善论,两种先天存在的自然感情:自爱心、怜悯心 ➢ 感觉论,感觉是知识的来源 ➢ 自然教育-培养自然人、自然后果法
(一)教育目的:让儿童“回归自然” • “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
全变坏了”
• “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 打乱了这个次序,就会造成一些果实早熟,他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 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就是说,我们将造就一些年纪轻轻的博 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
(二)根据儿童自身发展特点,将儿童发展
划分为四个阶段:
婴儿期(0-2岁):以身体养护和锻炼为主 儿童期(2-12岁):“理性的睡眠时期”——以感官教育为主 少年期(12-15岁):主要进行知识学习与劳动教育 青年期(15-20岁):以道德教育为主
——《理想国》 • “先入为主,早年接受的见解根深蒂固。”
(二)重视优生优育和儿童公育
• 婚配:最好的男子配最好的女子 • 胎教:女子怀孕以后应接受胎教训练 • 出生后:健康婴儿送入公共机关供养,专职保姆抚养,实行儿童公
育
(三)重视道德教育
• 智德统一
(四)教育内容
• 故事、寓言、诗歌、音乐、体育锻炼 • 游戏 • 慎选教材
三 现代学前教育思 想的发展与变革
三、现代学前教育思想的发展与变革
◆时间: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 ◆主要特征:
正规的社会性幼儿教育机构建立并逐步发展,幼儿教育理论从 教育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与幼儿教育实践同步。 ◆代表人物及流派:蒙台梭利 、精神分析学派、行为主义学派、认 知发展学派和人类发展生态学
国内外早期教育理念和发展趋势
1、早教历史发展概要欧美学前教育教学发展经历了:福禄贝尔“幼儿园”的启始及传统自然教学→蒙特梭利与皮亚杰教学系统的兴起→感觉统合与布鲁纳学习理论修正蒙氏及皮亚杰开0-3岁早教先河→优化脑建构、开发脑功能的四个阶段。
我国早教事业发展现处第二阶段的中期和第三个阶段的早期。
第一个阶段:福禄贝尔“幼儿园”的启始及传统自然教学福禄贝尔是幼儿园的创始人,不仅对于幼儿教育的理论与实际均有极大的贡献,而且对于整个教育的影响亦极为深远。
他这种对儿童的垂爱与关怀,使全世界的儿童深受其惠;故世人尊称他为「幼儿之父」。
时至今日,幼儿教育已被公认为整个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并且也已成为绝大部份儿童幼年的必经教育阶段。
第二个阶段:蒙特梭利与皮亚杰教学系统的兴起Maria Montessori (1870-1952)她是意大利第一位女医学博士,她从儿童临床医生起步,成为一位著名的开发儿童早期智力与人格培养的教育家。
蒙特梭利把科学带进幼儿教育领域,是一位伟大的幼儿教育思想家与改革家。
提出“尊重儿童”“敏感期”“等一系列理论和教学改革。
她为儿童创造一个适宜的学习环境,根据儿童身材、体力和心理发展特点,设计和制作感觉和运动训练的多层次的系列教具,供儿童独立操作、自动练习、自我调整、自行修正和自我教育。
缺点缺少童趣。
缺少想像和创造力,呆板----尊重蒙氏超越蒙氏三优开智对蒙氏教育的进行了认真地研究和实践者,可以说蒙氏宝宝有的一些动作能力,认知能力及情商和智商学习,在三优开智智慧宝贝课程里都能见到.三优开智“平等尊重、互动共赢”的儿童理念就来源于蒙氏教育爱和自由的影响!但是由于蒙氏所处的时代环境和蒙氏长期是对智障儿童的教育,所以蒙氏教育的缺点缺少童趣、缺少想像和创造力,呆板----皮亚杰(1896-1980)他的认知发展理论是近代认知心理学中最重要的理论之一。
皮亚杰是世界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发展心理学的奠基者,他的“发生认识论”对儿童教育有着深远的影响。
学前教育理论流派
第二节
我国学前教育思想家
一、 陶行知的学前教育思想
创设了中国第一所乡村幼稚园——燕子矶幼儿园 1.幼稚教育尤为根本之根本 2. 幼儿教育应面向大众 3. 幼儿教育应解放儿童的创造力 4. 教育内容 5. 幼儿教育的教学方法:教学做合一 怎样做就要怎样学,怎样学就要怎样教 做中教,做中学 教育的本质,就是教人做事 6. 开办师资培训 奉献精神; 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以身作则,自化化人的精神; 不断开拓,勇于创造的精神;
(2)教育的内容 ①日常生活练习 ②感觉教育 ● 应该重视视、听、触觉特别是触觉的训练
● 把握感觉教育的适宜时期
● 感觉教育的刺激应该孤立化 ● 感觉训练有具体的步骤和程序-----“三段式”
命名;确认;记忆;
③语言教育 读的教育 ④数学教育 ⑤文化科学教育 写的教育
(3)蒙台梭利教育的方法 ①有准备的环境 秩序 自由 真实与自然 美感与安全 ②教师——导师 环境的提供者 示范者 观察者 支持者和资源者 ③教具——工作材料 刺激的孤立性 操作的顺序性 工作的趣味性 教育的自动性
(2)现代智力理论: 智力是在某种社会和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下,个体用以解决 自己遇到的真正难题或生产及创造出有效产品所需要的能力。 2、智力的性质 ● 多元的――智力不是一种能力而是一组能力, 言语-语言能力 音乐-节奏智力 逻辑-数理智力 视觉-空间智力 身体-动觉智力 自知-自省智力 交往-交流能力; ● 基本结构也是多元的;
三、现代学前教育理论
(一)蒙台梭利教育理论 1、蒙台梭利的儿童观 (1)儿童具有“吸收的心智” (2)儿童发展具有敏感期 A 感觉发展敏感期 B 语言发展敏感期 C 秩序感发展敏感期 D 肢体协调发展敏感期 E 群性发展敏感期 (3)儿童发展是在工作中实现的 2、蒙台核利教育方案 (1)教育目的 ①帮助儿童形成健全人格 ②建设理想的和平社会
学前教育理论代表人物及思想著作
学前教育理论代表人物及思想著作1.中:贾谊的《新书》、《大戴礼》与《礼记》、颜之推的《颜氏家训》、司马光的《家范》、朱熹的《童蒙须知》、《小学》重视胎教;重视儿童出生后的家庭教育、早期教育,从小教儿童日常生活的习惯、礼节和常识。
2.外: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理想国》、《法律篇》(1)柏拉图是在西方教育史上最先论述了儿童优生优育的问题;(2)柏拉图提出从学前期起,由国家对男女儿童进行公共教育;(3)柏拉图重视学前期的教育;(4)柏拉图重视游戏、体育、唱歌、讲故事等活动。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政治论》、《伦理学》(1)从出生起每7年划为一个自然段;(2)婴儿应以含乳分最多的食物进行抚育;(3)一切为儿童所能掌握的运动都很有益;(4)使儿童在幼年习惯于寒冷;(5)5岁前不应要求儿童学习课业或工作,以免妨碍其发育;(6)活动的方法很多,游戏就是其中的一种。
二、萌芽阶段十六世纪后,在一些教育论著中,包括有对学前教育的论述,随着教育学的建立,学前教育理论也逐渐丰富起来。
1.教育家及论著(1)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母育学校》、《世界图解》(2)英国哲学家洛克的《教育漫话》(3)法国启蒙思想家、教育家卢梭的《爱弥儿》(4)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的《林哈德和葛笃德》、《葛笃德是怎样教育她的子女的》、《母亲读物》(5)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2.他们对学前教育理论的建树:(1)提出尊重儿童、热爱儿童、按照儿童的特点发展儿童的个性的观点,主张学前教育应有特殊的内容和方法。
(2)提出教育必须适应自然,使儿童的一切内在能力和谐地发展起来。
(3)系统地提出了家庭教育的完整体系(4)重视儿童主动参加活动,发展感官,获得直接经验,并提出直观的教学方法。
三、初创阶段从十八世纪后期到十九世纪,学前教育学从普通教育学中分化出来,开始形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初步发展起来。
德国教育家福禄贝(培)尔的《人的教育》、《幼儿园教育学》、《慈母游戏与儿歌》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罗伯特欧文的《新社会观》、《论人类性格的形成》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四、发展阶段十九世纪至今学前教育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形成以后,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得到迅速发展。
杜威学前教育理论
杜威的思想也涉及 到了这个问题
他认为,教育技术 可以帮助儿童更好 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提高学习效果
例如,他提倡使用活 动式教材、教学器具 和实验设备等,让儿 童通过观察、操作和 实验等方式学习
此外,他还提倡使用 幻灯片、电影、录音 等现代媒体手段,将 知识以更生动、形象 的方式呈现给儿童
15
早期教育与职业准备
杜威认为,教师在教育中扮演着 重要的角色
他主张教师应该是儿童的朋友和 指导者,了解儿童的需求和兴趣,
尊重他们的个性和创造力
74%
30000
同时,他还强调教师应该是教育 的研究者和反思者,不断探索和 创新教育方法,提高教育质量
8
学校与社区的关系
学校与社区的关系
杜威认为,学校应该与社区建立紧密的 联系,通过与社区的合作和交流,提高 教育的实践性和社会价值
以更好地服务于当今的学前教育事业
10
教育公平与普及
教育公平与普及
杜威深知教育对于个体 和社会的重要性,因此 他强调教育的公平和普 及
他主张教育应该面向所 有儿童,不论他们的社 会背景、经济状况或种 族
他相信,每个儿童都有 潜力和能力去学习和成 长,教育者有责任为每 个儿童提供平等的教育 机会
11
4
19
教育改革与实验学校
教育改革与实验学校
1
杜威是一个积极的教育改革者,他认为教育应 该不断改革和完善
2
他主张通过实验和教育实验来验证和改进教育
理论和方法
3
他创办了实验学校,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教育 实验,为推动教育改革做出了重要贡献
20
教育与美好生活
教育与美好生活
-
THANKS
杜威学前教育理论
学前教育理论代表人物及思想著作
学前教育理论代表人物及思想著作1.中:贾谊的《新书》、《大戴礼》与《礼记》、颜之推的《颜氏家训》、司马光的《家范》、朱熹的《童蒙须知》、《小学》重视胎教;重视儿童出生后的家庭教育、早期教育,从小教儿童日常生活的习惯、礼节与常识。
2.外: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理想国》、《法律篇》(1)柏拉图是在西方教育史上最先论述了儿童优生优育的问题;(2)柏拉图提出从学前期起,由国家对男女儿童进行公共教育;(3)柏拉图重视学前期的教育;(4)柏拉图重视游戏、体育、唱歌、讲故事等活动。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政治论》、《伦理学》(1)从出生起每7年划为一个自然段;(2)婴儿应以含乳分最多的食物进行抚育;(3)一切为儿童所能掌握的运动都很有益;(4)使儿童在幼年习惯于寒冷;(5)5岁前不应要求儿童学习课业或工作,以免妨碍其发育;(6)活动的方法很多,游戏就是其中的一种。
二、萌芽阶段十六世纪后,在一些教育论著中,包括有对学前教育的论述,随着教育学的建立,学前教育理论也逐渐丰富起来。
1.教育家及论著(1)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母育学校》、《世界图解》(2)英国哲学家洛克的《教育漫话》(3)法国启蒙思想家、教育家卢梭的《爱弥儿》(4)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的《林哈德与葛笃德》、《葛笃德是怎样教育她的子女的》、《母亲读物》(5)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2.他们对学前教育理论的建树:(1)提出尊重儿童、热爱儿童、按照儿童的特点发展儿童的个性的观点,主张学前教育应有特殊的内容与方法。
(2)提出教育必须适应自然,使儿童的一切内在能力与谐地发展起来。
(3)系统地提出了家庭教育的完整体系(4)重视儿童主动参加活动,发展感官,获得直接经验,并提出直观的教学方法。
三、初创阶段从十八世纪后期到十九世纪,学前教育学从普通教育学中分化出来,开始形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初步发展起来。
德国教育家福禄贝(培)尔的《人的教育》、《幼儿园教育学》、《慈母游戏与儿歌》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罗伯特欧文的《新社会观》、《论人类性格的形成》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四、发展阶段十九世纪至今学前教育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形成以后,在理论与实践上都得到迅速发展。
第五节--国外学前教育理论的形成与发展(2)
南京华东信息工程技工学校
教
案
本
教师:
科目:学前教育学
授课班级:
课题:第二章学前教育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节国外学前教育的形成与发展。
教学目的要求:了解中外学前教育理论的发展历史,掌握学前教育理论的基本观点,科学把握现代典型学前教育方案的基本观点。
教学重点、难点:政治、经济对教育的影响作用。
教育对政治经济的反作用。
授课方法:讲授、讨论
教学参考及教具(含多媒体教学设备): PPT课件
授课执行情况及分析:本周课时按时按量完成,学生在上一单元知识的基础上,更为深入的了解国内外学前教育的现状和特点。
板书设计或授课提纲
教案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外学前教育理论发展
一、学前教育理论的孕育阶段(远古—17世纪初)
(一)柏拉图(前427—前347)的学前教育思想
1.主张胎教。
2.主张为幼儿设立国家养育院。
3.主张对幼儿实施音乐、文学、故事、体育、游戏等方面的教育。
(二)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的学前教育思想
1.提出年龄分期,并指出了每个年龄段的教育重点。
2.主张教育儿童以正当的快乐作为自身的快乐,学会节制。
(三)昆体良(约35-114)的学前教育思想
1.重视家庭教育,关注家庭环境对幼儿的影响。
2.重视儿童早期教育。
儿童的知识学习应尽早开始,主张教儿童识字、书写和阅读,以及双语教育。
3.幼儿教师应多鼓励儿童、赞扬儿童。
4.要让儿童在游戏中学习,反对体罚,根据儿童天赋因材施教。
二、学前教育理论的萌芽阶段(17世纪初—19世纪中期)
(一)夸美纽斯(1592—1670)的学前教育思想
1.首次将“母育学校”纳入他所构想的学制中。
2.为“母育学校”制定了一套教育计划,编写了《世界图解》的幼儿教材。
3.就幼儿各方面的发展提出具体意见。
就体育方面,主张让孩子愉快并有规律地生活,给孩子活动的自由。
在德育方面,提倡让孩子学习有关德行的初步知识,并养成好的习惯,从而成为一个有理性的人。
在智育方面,认为智育的中心任务就是训练孩子的感觉。
在劳动方面,他要求训练孩子从事最基本的手工艺劳动。
(二)洛克(1632—1704)的学前教育思想
1.在绅士教育体系中,德育最重要。
在德行的培养方面,他反对父母溺爱、放纵子女,主张对儿童慎用体罚与训斥,正确地运用奖励培养良好的行为举止。
2.“白板说”。
他认为,人心中没有天赋的观念,人生来就如一块白板,理性和知识都从经验中来。
(三)卢梭(1712—1778)的学前教育思想
1.教育要顺其自然。
儿童的天性是善的,教育应顺应儿童的天性。
2.教育是随生命的开始而开始的。
应亲自教养孩子,努力提高孩子的体质,让孩子进行体育锻炼,训练孩子的感官和语言。
3.首次提出“发现法”。
主张进行直观教学,让孩子在活动中自然成长。
(四)欧文(1771—1858)的学前教育思想
1.重视人的性格形成和性格教育。
2.提出用科学而非宗教或迷信来教育儿童。
3.重视幼儿教育,主张设立幼儿学校。
三、学前教育理论的形成与发展阶段(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
(一)福禄贝尔(1782—1852)的学前教育思想
1.婴儿期的教育应以养护为主,发展其动作和感觉。
幼儿期是“真正的人的教育”开始的时期。
2.倡导自由教育。
所有真正的教育,就是一种自导的、帮助儿童内部发展的过程。
3.儿童有活动、创造、艺术和宗教四种本能;蕴藏着自然性、人类性和神性三种特性。
4.建立以活动和游戏为主要内容的一整套完整的课程。
5.幼儿教育方法有三种:让儿童在自由、自主的活动中发展;在游戏中发展;充分利用恩物,在操作恩物中发展。
6.承认游戏的教育价值,并将游戏列入课程之中。
(二)爱伦•凯(1849-1926)的学前教育思想
1.倡导自由教育。
主张按照卢梭的自然教育原则改革教育,尊重儿童的人格,自然地促进儿童在智力、道德、创造力方面充分发展,培养富有主动精神和创造精神的“新人”。
2.理想的教育应该尽量减少外来的干涉和压制,任儿童的内在潜力自然发展。
3.理想的学校应当以儿童为中心,校内充分设立手工场,便于儿童进行多种独立活动,发展儿童的各种能力。
4.教师的责任不是灌输给儿童教科书中的知识,而是为儿童创造一个适宜的环境。
5.反对体罚。
6.推崇家庭教育。
父母要掌握育儿知识,父亲也应该承担教育幼儿的责任;
主张为孩子提供精选的图书;
反对包办代替,鼓励孩子自理和培养他们自己动手的能力;
反对体罚,主张仔细体察孩子的心灵,提供适合他们身心特点的教育;
提出优生的理念。
(三)杜威(1859—1952)的学前教育思想
1.教育的本质在于“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和“教育即经验的连续不断的改造”,并由此提出“从做中学”的教育基本原则。
2.婴幼儿具有巨大的可塑性。
3.学前儿童的教育内容以游戏活动为主。
4.倡导“儿童中心论”。
5.必须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来施教,反对过早地、过多地让幼儿学习文化。
(四)蒙台梭利(1870—1952)的学前教育思想
1.儿童的心理发展是天赋能力的自然表现,儿童发展具有独特的心理胚胎期、肉体化过程、潜在能力和吸收性心理。
2.学前教育有两个目的:一是生物的目的,即帮助个人自然发展;二是社会的目的,即使个人适应并利用环境。
3.教育要使每个儿童的潜能,在一个有准备的环境中得到自由的发展。
4.真正科学的教育学的基本原则是给学生以自由,即允许儿童按其本性个别地、自发地表现。
5.真正纪律对儿童来说是主动的,是建立在儿童的自由活动之上的。
6.重视幼儿的感官教育和读、写、算,主张幼儿在自由自发的活动中训练各种感官和学习读、写、算。
四、学前教育理论繁荣阶段(20世纪至今)
(一)皮亚杰(1896—1980)的认知发展理论与学前教育思想
1.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主要观点
(1)儿童是通过与物体的相互作用,在与同伴和成人的相互交往中学习的。
(2)儿童的认识发展是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
(3)0-15岁儿童的心理发展分为感知运动阶段(0-2)、前运算阶段(2-6、7)、具体运算阶段(6、7-11、12)和形式运算阶段(11、12-14、15)。
2.皮亚杰学前教育思想
(1)教育应顺应配合儿童的认知发展顺序。
(2)课程的编制、教材、教法都需要符合儿童年龄特征和认知发展阶段。
(3)教师应以儿童为中心,重视儿童的兴趣与需要,积极发展儿童的主动性。
(4)儿童的学习必须是一个主动的过程,且儿童主动学习必须通过活动和具体事物进行学习。
(二)维果茨基(1896-1934)的社会文化历史发展理论与学前教育思想
1.维果茨基社会文化历史发展理论主要观点
(1)维果茨基认为心理机能有两种,即与生具有的低级心理机能和高级心理机能。
(2)个体在与周围人的交往中形成各种高级心理机能。
(3)高级的心理机能是外部活动不断内化的结果,是社会文化历史发展的产物。
2.维果茨基的学前教育思想
(1)儿童的教学可以定义为人为的发展。
(2)学前儿童是按照他们自己的大纲进行学习的。
(3)学前儿童的教育必须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
(4)教学必须以儿童的成熟和发育为前提,重视儿童学习的最佳期限。
(5)提出“最近发展区”。
教学应建立在正在形成的心理机能之上,走在心理机能成熟的前面。
(三)布朗芬布伦纳(1917-2005)的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与学前教育思想
1.布朗芬布伦纳的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主要观点
(1)个体在发展过程中并非是孤立的存在,而是能动地与周围的环境相互依赖、相互依存、相互作用。
(2)影响个人成长的环境分为五个系统,即微观系统、中间系统、外在系统、宏观系统和时间系统。
这些环境系统直接或间接地以各种方式影响个体的发展。
2.布朗芬布伦纳的学前教育思想
(1)教育儿童过程中,应注重家庭与学校的合作和教师与家长的合作。
(2)父母在儿童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3)社会应承担起教育家长的责任,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教育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