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共58页
大兴安岭不同森林群落植被多样性对土壤有机碳密度的影响
大兴安岭不同森林群落植被多样性对土壤有机碳密度的影响刘林馨;王健;杨晓杰;刘传照;王秀文【摘要】区域碳循环是全球变化研究中的核心内容,大兴安岭森林生态系统是对全球温度变化最敏感的植被类型之一,其植被多样性对土壤有机碳密度和碳循环具有重要影响,深入理解该区土壤有机碳密度分布特征对于未来区域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测试分析相结合的手段,研究了大兴安岭4种主要森林类型(针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阔叶混交林、落叶林)的植被多样性和土壤有机碳密度分布特征,并采用多因素方差分析确定植被类型和土层深度对土壤有机碳密度的交叉影响.结果表明,大兴安岭4种林型Margalef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Mclntosh均匀度指数表现为落叶林>针阔混交林>阔叶混交林>针叶混交林;Simpson优势度指数则表现为针叶混交林>阔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落叶林;Cody指数表现为落叶林>针阔混交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混交林;Sorenson指数表现为针叶混交林>阔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落叶林.土壤有机碳含量和有机碳密度均呈一致的变化规律,其中以表层土壤最高,随土壤深度的增加逐渐降低;随剖面深度的增加,土壤有机碳密度逐渐降低,以表层土壤(0~20 cm)有机碳密度最高,针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阔叶混交林、落叶林土壤有机碳密度分别占土壤剖面总有机碳密度的35.24%、31.61%、31.70%、32.39%.相关性分析表明,4种林型Margalef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Cody指数和Sorenson指数与有机碳含量和有机碳密度呈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从相关系数绝对值来看,多样性指数与有机碳含量的相关系数高于有机碳密度的相关系数.双因素分析表明,林型对有机碳含量和有机碳密度具有显著的影响(P<0.05),林型×深度的交互作用对有机碳含量具有显著的影响(P<0.05);林型和林型×深度的交互作用对Margalef丰富度指数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具有显著的影响(P<0.05);林型对Cody指数和Sorenson指数具有显著的影响(P<0.05).综合分析表明,大兴安岭林型和土壤深度对土壤有机碳密度的影响存在一定的交互作用.【期刊名称】《生态环境学报》【年(卷),期】2018(027)009【总页数】7页(P1610-1616)【关键词】大兴安岭;森林群落;植被多样性;有机碳密度【作者】刘林馨;王健;杨晓杰;刘传照;王秀文【作者单位】齐齐哈尔大学生命科学与农林学院,抗性基因工程与寒地植物生物多样性保护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6;齐齐哈尔大学生命科学与农林学院,抗性基因工程与寒地植物生物多样性保护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6;齐齐哈尔大学生命科学与农林学院,抗性基因工程与寒地植物生物多样性保护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6;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齐齐哈尔大学生命科学与农林学院,抗性基因工程与寒地植物生物多样性保护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14;X171.1生物多样性是维持生态系统持续生产力的基础,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
两种针阔混交林防火机理的研究
两种针阔混交林防火机理的研究
寇纪烈;田晓瑞
【期刊名称】《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年(卷),期】1997(19)2
【摘要】作者在杉木-火力楠混交林、马尾松-木荷混交林及对照纯林内进行标
准地调查。
并分析各标准地的可燃物载量与分布情况,从而得出防火林带和针阔混交林的防火机理①针阔混交林的林冠层和林下植彼层中易燃可燃物的生物量和有效潜能均小于对照针叶纯林,总易燃可燃物的量也低于针叶林,②与对照的针叶林相比,针阔混交林内日均温度低、日均湿度增加、风速减小。
地表凋落物的燃烧速率小,不利于火灾的发生与蔓延。
③具有丰富下木的林分抗火能力强,针阔混交林和阔叶林的抵御火灾的能力大于针叶林,④针叶树种的落叶在混交林中的分解速率快。
【总页数】8页(P11-18)
【关键词】针阔混交林;森林防火;生物防火;林分燃烧性
【作者】寇纪烈;田晓瑞
【作者单位】北京林业大学林业资源学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保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762.3
【相关文献】
1.针阔混交林的防火功能及发展措施 [J], 郝忠霞;张艳丽
2.针阔混交林的防火功能分析 [J], 李涛;吴江;胡永栋;姜涛;马志强
3.人工针阔混交林生态条件作用机理的研究 [J], 吴振铎;吴耀先;吴江;杨蔚峰;焦晓明;赵庆喜;李健
4.人工针阔混交林功能和作用机理研究 [J], 吴耀先;赵庆喜
5.针阔混交林林分结构与固碳功能耦合关系研究
——以青羊湖国有林场马尾松—南酸枣混交林为例 [J], 赵东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针叶树和阔叶树混交技术分析
针叶树和阔叶树混交技术分析廖丹丹(广西国有高峰林场六里分场,广西南宁530000)摘要:为分析针叶树和阔叶树混交技术及其应用效果,总结实践经验,对混交林营造的优点以及针阔叶树种混交特点进行简要的分析,研究针叶树和阔叶树混交营林方案设计与相关技术,制定了具体的营林方案,综合应用立地选择、科学整地、规格挖坎、苗木选择、造林密度、土壤管理、抚育管理等营林技术。
验证多树种混交模式的实际营林效果,以期为混交营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
关键词:混交林;针叶树;阔叶树;技术中图分类号:S72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7897(2023)20-0130-031问题的提出森林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积极发展林业事业,扩大森林面积,提高森林经营质量,不仅可以为社会建设提供优质木材、能源和林副产品,而且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维护自然生态平衡、促进林业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1]。
如何提高林木平均单位产材量,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生产出更多的优质木材,一直是人们的重点研究方向。
营林技术是控制建立与组成森林,保证森林质量与健康,以满足不同价值与需求的方式。
营林种植与抚育森林应充分掌握森林情况,选择最佳方式,提高林木生长质量。
传统营林模式下,大多采用纯林模式。
此种模式涉及的树木种类相对单一,对林地各种资源的利用率偏低,整体生态功能偏低,综合效益较差。
在纯林营造模式,也极易导致土壤质量的下降,影响到树木的生长状态[2]。
混交林是一种对两种或者两种以上树种进行混合种植的营林模式,具备诸多优势。
近年来,混交林营造技术开始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2混交林营造概述2.1营造混交林的优点与常见的春林营造模式相比较,混交林的整体结构十分立体、丰富,可以更好的对林地空间和光照、水土资源等予以利用,并在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等方面发挥出更为理想的效果。
通过营造混交林有利于加快森林资源结构调整进程,优化树种配置[3]。
同时,在混交营林模式下,所种植的植物类型十分丰富,可以为多种生物的生存、繁殖等提供理想的环境条件,进而逐步形成完整、复杂的食物链,不断提升森林生物的多样化水平。
河南省洛阳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含答案)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形成性调研八年级生物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仅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题1.5分,共45分)1.蕨类植物和苔藓植物只适于生活在阴暗潮湿的陆地环境中,其主要原因是()A.植物矮小,没有真正的根、茎、叶B.体内无输导组织C.生殖过程离不开水D.不能开花、结果2.2020年,科研人员在四川九寨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了珍稀濒危苔藓植物——耳坠苔。
下列关于耳坠苔的叙述正确的是()A.仔细观察其根部,可以发现根冠、成熟区等不同结构B.为提高耳坠苔的数量,可以收获其种子,进行人工繁育C.耳坠苔植株矮小主要是因为其内部没有营养组织,细胞无法获得充足营养D.耳坠苔的发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九寨沟地区空气污染程度相对较低3.下列诗句中描写的植物属于裸子植物的是()A.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B.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C.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D.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4.“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诗中描述的两种动物具有的共同特征是()A.有脊柱B.有两对翅C.有口无肛门D.呈辐射对称5.《三十六计》之第二十一计——金蝉脱壳,本意是蝉蜕皮而走,蝉蜕还挂在枝头,比喻用计脱逃使对方不能及时发觉。
“金蝉脱壳”中的“壳”指的是()A.内骨骼B.外骨骼C.皮肤D.黏液6.如图是蜥蜴、鲫鱼、青蛙的共同特征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甲可以代表卵生B.乙可以代表用肺呼吸C.丙可以代表生殖发育离不开水D.丁可以代表卵外有坚韧的卵壳7.引起胃炎和胃溃疡的幽门螺杆菌是一种细菌,下列有关幽门螺杆菌的叙述错误的是()A.单细胞生物B.没有成形的细胞核C.进行分裂繁殖D.可用芽孢繁殖后代8.如图所示是探究“食物上滋生微生物条件”的实验,一星期后用放大镜观察,有菌落的是()A.甲B.乙C.甲和乙D.丙和甲9.构成病毒的结构是()A.由蛋白质组成的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B.由细胞壁组成的外壳和由核酸构成的核心C.由核酸构成的外壳和蛋白质组成的核心D.细胞质.细胞核.细胞壁10.下列生物的分类等级中,所包含生物的共同特征最多和最少的分别是()A.界、种B.属、界C.科、目D.种、界11.某同学建立了下图所示的生物分类图,图中①②③可代表的生物分别是()A.水稻酵母菌甲流病毒B.草履虫醋酸杆菌衣藻C.水稻枯草杆菌乙肝病毒D.马尾松青霉菌醋酸杆菌12.某同学在调查校园内的植物时,把记录的植物归为两类:①杨树、樟树、睡莲等,②肾蕨、满江红等,其分类的依据是()A.是否有叶B.能否进行光合作用C.是否有根D.是否产生种子13.我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已记录陆生脊椎动物2900多种,高等植物有3万多种,居全球第三、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A.遗传多样性B.生物数量多样性C.生态系统多样性D.生物种类多样性14.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人类自己,下列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A.建立濒危动物繁育中心B.建立自然保护区C.建立动物园和植物园D.立法保护15.生物多样性包括()A.物种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B.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C.动物多样性、植物多样性、微生物多样性D.森林多样性、草原多样性、湿地多样性16.如图显示了哺乳动物和鸟类濒危或受到威胁的原因,下列对其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濒危或受到威胁的原因A.哺乳动物濒危或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是偷猎和栖息地丧失B.鸟类濒危或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是栖息地丧失C.环境污染也是导致生物多样减少的原因D.外来物种入侵对哺乳动物和鸟类无影响,不用考虑这一影响因素17.2023年5月22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主题是:“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阔叶林 针叶林
第2章人类活动对阔叶红松林的影响红松(Pinus koraiensis)是我国东北地区珍贵的乡土树种,它以优质的木材和独特的生态学及经济学价值而驰名中外。
红松除在局部地段能形成小片纯林外,多数情况下与其他针阔叶树种混生组成以红松为优势的针阔混交林,习惯称之为“阔叶红松林”或“红松林”。
阔叶红松林作为我国东北东部山区的地带性顶极生态系统,在中温带森林类型中以其建群种独特、物种丰富及含有较多的亚热带成分而著称。
2.1 阔叶红松林分布区的自然条件红松在世界上的分布并不广,自然分布区的中心在中国境内的长白山、老爷岭、完达山和小兴安岭的低山和中山地带。
日本列岛是在第三纪后半期才同我国大陆分离的,因此目前在日本的四国爱媛县东赤石山(北纬33°50')和本州福岛县枯木山(北纬37°)也有零散的红松分布;在朝鲜半岛的釜山(北纬35°)也有小面积的天然红松分布。
除此之外,红松在俄罗斯远东地区的阿穆尔州和沿海地区以及朝鲜半岛的北部都有较大面积的天然分布。
所以红松林的总分布区面积约50万km2,其中中国境内约占60%。
中国境内的阔叶红松林分布区域基本与自然植被分区上的“温带针阔混交林区域”相吻合,在地理上位于北纬40°45'~49°20'、东经124°45'~135°之间。
西北界沿黑龙江境内的爱辉县胜山林场与德都、哈尔滨一线;西南界为辽宁的开原县与铁岭县的东部山区;南界为辽宁省丹东市、沈阳一线(17世纪后退至宽甸、本溪一线);北界为小兴安岭北坡、黑龙江省孙吴县东南的毛兰顶子附近;东界为完达山的东北麓、黑龙江省的饶河县。
红松在我国的天然分布区南北幅度约1 000 km,东西约500 km,全部区域红松林面积约30万km2。
阔叶红松林区地处欧亚大陆东缘,东濒日本海,南临黄海,深受海洋的影响,具有湿润型的海洋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特征。
年降水量丰富,多达500~1 100 mm,且主要集中于生长季的6、7、8月份,这3个月的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0%~80%。
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区域
第二节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区域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区域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张广才岭、完达山和三江平原。
本区域由于受日本海的影响,具有海洋性温带季风气候,1月份平均气温多在-10℃以下,7月份平均气温在20℃以上,积温为700—3200℃,无霜期为125—150天,年降雨量为450—600毫米。
地带性土壤为暗棕壤,隐域性土壤主要是草甸土和沼泽土,其腐殖质化的强度明显大于寒温带地区。
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区域面积广大,山峦重叠,地形起伏显著,但海拔高度一般不超过1300米。
北部小兴安岭地貌和缓,海拔高度仅400—600米。
南部为完达山,山势与小兴安岭相近。
东侧老爷岭,海拔500—800米间。
西侧张广才岭海拔700—1300米间,仅其主峰大秃顶子山在1700米。
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区域内除山地外,还有三江平原,海拨在100米以下。
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区域地带性植被为红松阔叶混交林。
北部与苏联远东地区之阿穆尔、沿海地区毗邻,东南与朝鲜北部相联,共同构成远东针阔叶混交林区。
东北部又与欧亚针叶林区相联,致使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区域植被种类组成中有鱼鳞云杉、红皮云杉、臭冷杉以及兴安落叶松等耐寒植物侵入。
在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区域内一些海拔较高的山地上,植被有明显的垂直分异现象。
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区域划分为3个区7个小区。
一、小兴安岭红松阔叶混交林区小兴安岭红松阔叶混交林区位于黑龙江以南、松花江以北地区,西北部与寒温带针叶林区相连。
这里是黑龙江省红松林集中分布的地区。
地带性植被为红松阔叶混交林。
随地势的升高,植被具有垂直分布的特点。
其垂直带谱为(以朗乡天边沟为例):(1)亚高山矮曲带(1000—1080米);(2)暗针叶林带(700—1000):云杉针叶林亚带、红松云杉林亚带;(3)红松阔叶混交林带(350—700米)。
(一)小兴安岭北部红松云杉林小区小兴安岭北部红松去杉林小区北接寒温带针叶林区,植被组成中混有一定数量的欧亚针叶林区的成分,如鱼鳞云杉、兴安落叶松等。
吉林森工集团国家级森林公园生态旅游资源概述
吉林森工集团国家级森林公园生态旅游资源概述梁金花;崔玉姬【摘要】从4个方面较详细地介绍了吉林省森工集团所属八个国家级森林公园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期刊名称】《林业勘查设计》【年(卷),期】2010(000)004【总页数】4页(P67-70)【关键词】吉林森工集团;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资源【作者】梁金花;崔玉姬【作者单位】吉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吉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正文语种】中文吉林省东部林区森林面积达600余万hm2,森林覆盖率达65%以上,是天然的立体资源宝库和遗传基因库,尤其是东部长白山林区在东北乃至东北亚地区生态系统中占有重要位置,是吉林省乃至全国森林生态系统比较完整的区域之一。
1 吉林森工所属八大森林公园概况吉林森工集团所属八大森工企业均在吉林省东部长白山林区,截止到2009年7月底,吉林森工企业实现了一局一个国家级森林公园的目标。
红石和露水河国家森林公园建立较早,是于2005年正式批准建立的;泉阳泉、白石山和松江河国家森林公园是于2008年12月正式批准建立的;湾沟、三岔子和临江瀑布群国家森林公园于2009年7月正式批准建立的。
红石国家森林公园总面积28574.6hm2,森林覆盖率 84.6%;露水河国家森林公园总面积25786.94hm2,森林覆盖率95.4%;泉阳泉国家森林公园总面积4977hm2,森林覆盖率92.2%;白石山国家森林公园总面积7473.5hm2,森林覆盖率98.6%;松江河森林公园总面积6018hm2,森林覆盖率85.8%;湾沟国家森林公园总面积5732hm2,森林覆盖率84.8%;三岔子国家森林公园总面积7126hm2,森林覆盖率92.7%;临江瀑布群国家森林公园总面积4085hm2,森林覆盖率为95.8%。
吉林森工集团所属的8个国家级森林公园总面积为89773.04hm2,森林覆盖率平均为90.5%。
2 森林公园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2.1 生物景观资源2.1.1 森林植被景观①落叶阔叶林带这一林带主要分布在海拔500m以下地带,地带性树种有白桦、椴树、山杨、榆树、柞树、水曲柳、胡桃楸、色树、杂木等。
2024年高考真题 地理(湖南卷)含参考答案
2024年高考真题地理(湖南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石牌镇地处汉江之滨,古时商贾云集,舟楫繁忙,南来北往的人们路过这里都会吃上一碗豆腐。
该镇种植的黄豆富含微量元素,豆腐的制作工艺考究,口感独特。
近年来,全镇半数以上劳动力在外从事豆制品加工及相关产业,“石牌豆腐郎”远近闻名。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古时石牌镇豆腐声名远播,主要得益于()A.历史悠久B.交通便利C.宣传有力D.物美价廉2.当前有些“石牌豆腐郎”将豆制品加工企业迁回家乡发展,看重的是该镇的()①产业基础②人才优势③劳动力数量④市场需求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随着产业规模的扩大,为保障“石牌豆腐”品质,可采取的有效举措是()A.采购外地大豆B.开发新产品C.制定技术标准D.举办文化节某学者以2010年常住人口为基础,在不考虑城乡人口迁移的条件下,测算出2020年我国乡村各年龄段常住人口数量。
下图示意2020年我国乡村常住人口的测算结果与统计结果。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测算人口数量与统计人口数量差异最显著的年龄段及该年龄段两者数量差异形成的原因()A.15~21岁人口自然增长慢B.36~42岁人口自然增长慢C.15~21岁人口净流出量高D.36~42岁人口净流出量高5.图示统计人口的年龄结构可能会给乡村振兴带来的影响是()①阻碍农民增收②造成生态破坏③导致乡愁淡化④增加耕地撂荒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山西省新绛县西庄村附近盛产青石,自宋代以来形成了以石雕加工为主的传统手工业。
为保持行业的家族垄断优势,当地主要采取子承父业的技艺传承方式。
近年来,在政府扶持下,西庄村规划建设了石雕工业园。
如图示意农耕时代西庄村石雕生产的空间次序。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西庄村形成图示空间次序,是因为()A.地形地势B.河流分布C.生产流程D.宗族关系7.“精雕”选择在以厅堂为中心的院落中进行,主要是为了()A.石材堆放B.陈列展览C.技艺保密D.交流合作8.该村石雕生产由分散的家庭作坊集聚到工业园,有利于()①形成合理的功能分区②融合生产和生活空间③限制生态空间的扩张④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某大都市城市用地紧缺,道路与居民区距离较近,交通排放颗粒物对居民区有一定的影响,绿化植被可减轻此影响。
谈针叶树和阔叶树混交的探讨
谈针叶树和阔叶树混交的探讨摘要:林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发达的林业不仅是国民经济发展、国家繁荣富强的象征,也是社会文明的一个标志。
积极发展造林事业,扩大森林面积,增加森林资源,不仅可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人民生活提供术材、能源和林副产品,而且也是维护生态平衡、改造自然、防治污染、维护和美化环境,有利于农、副业生产,造福于人类的一项伟大事业。
关键词:针叶树;阔叶树;混交;探讨人工林分为单纯林和混交林两大类,从它们的优缺点而谈,单纯林虽然目的树种产量比较高,但对环境条件利用不够充分,容易引起地力衰退,一旦发生病虫为害,容易蔓延扩展。
改良土壤和防护效能较差,特剐是针叶纯林森林火险等级高。
因此,人们越来越多地开始营造混交林。
针叶树中落叶松是黑龙江省选用造林最早的树种之一,其生长速度快,成林、成材效果好,可分为兴安落叶松,长白落叶松,黑龙江省培育的重点是耐寒性强、生长快、适应性广的乡土品种兴安落叶松和长白落叶松。
落叶松是喜光的阳性树种,不耐荫,它的生长过程必须有充足的光照,不耐庇荫。
落叶松耐寒能力强,能忍耐- 50c的严寒,对土壤的适应能力强,在比较干旱瘠薄的石质山地,水湿的河答沼泽地以及泥炭质的重牯土壤上都能生长,适宜在中性土壤上生长,过酸或过碱性土壤不适于生长。
对水分条件十分敏感,喜欢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山地中下腹和缓坡地带。
浅根性树种,根系发育有较大的可塑性。
落叶松生长期长,在春季萌芽早,4月末到5月初开始放叶,高生长5月中旬开始.6月中旬生长加快,一直延续到9月上旬停止,直径生长可延至9月下旬,以后逐渐落叶。
落叶松生长快,轮伐期短,适合培育针叶用材林。
大面积落叶松纯林存在着一定弱点,如落叶松初期生长迅速,15-20年生长呈明显下降,如果采取大面积皆伐,则不利于保持水土;再如发生病虫害,蔓延非常迅速。
所以营造落叶松纯林存在很多弊病,是不可取的。
阔叶树中三大珍贵的阔叶树种黄菠萝、水曲柳、核桃楸,也是黑龙江省的乡土树种,种子资源丰富,应该大力培育和发展,近年来,黑龙扛省营造过一些人工林,但在整个造林面积中所占比例很小。
中国植被类型及分布
1北亚热带
灌木层主要由柃木属、山矾属、杜鹃属 等组成.常绿、落叶阔叶林主要分布在海 拔400~500m以下的丘陵,而在西部秦 岭可上升到1800m的中山地带,在海拔 700m以下马尾松林普遍分布.
653
2中亚热带
中亚热带的典型植被是常绿阔叶林. 组成林木层的优势种主要是壳斗科的青冈属、
641
三森林特点
本区域内天然植物资源非常丰富,但森林的 比重很少,并且多为次生林,今后本区应以恢 复森林为主,并在已有基础上大力发展经济 林.在平原地区,目前,仅在村庄、河岸、渠旁、 路边有栽培的阔叶树,常见的有槐、臭椿、 刺槐、榆、毛白杨、旱柳、梧桐、合欢、桑 树等.今后应大力发展平原林业,建立高标准 的农田林网.
656
3南亚热带
林下植物均由热带科、属种类所组成. 本地带次生林以马尾松群落为最普遍,面
积最大,它在此已属边缘分布区,过南界 即与热性的海南松相交替,越出西界则由 云南松替代.
657
2.西部半湿润常绿 阔叶林亚区域
西部半湿润常绿阔叶林亚区域的典型群 落主要由壳斗科的青冈属和栲属的一些种组 成.
北纬31°以北,常绿阔叶林逐渐向暖温带过渡, 相应出现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构成一条狭 窄的过渡带.
另一方面,从中亚热带向南移,约在北回归线附 近出现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地带.包括滇
中南、桂中南、粤中南、闽南和台湾北半部等
地.
649
三森林特征
本区域的西部地区,北倚青藏高原,没 有北亚热带存在,只可划分出中、南 两个地带.
止或逐步减少对天然落叶松林的采伐,加以
保护.
626
二、温带针阔混交林区域
一地理位置 二气候特征 三森林特点
一地理位置
亚热带针叶林及针阔叶混交林的地理分布
第五章亚热带针叶林及针阔叶混交林的地理分布亚热带的森林类型丰富常绿阔叶林是亚热带地区的代表性植被中国亚热带占全国总面积的1´óÖÂÔ¼±±Î³34o左右东界为东南沿海及所属岛屿和台湾省南北界之间纬度相距11东西界经度横跨28o¶«²¿ÎªµÍÖÐɽÔÚÕâÑù¸´ÔÓµÄÉú¾³ÏÂÔÐÓý×ŶàÖÖ¶àÑùµÄÉ-ÁÖÀàÐ͵«ÑÇÈÈ´ø±±²¿ÓÉÓÚÆøÎÂÏà¶Ô½ÏµÍÔÚº£°Î½Ï¸ßµÄɽµØÉϳ£ÂÌÓëÂäÒ¶À«Ò¶»ì½»ÁÖº®Î³£ÂÌÕëÒ¶ÁÖºÍÂäÒ¶ÕëÒ¶ÁÖͨ³£ÈÏΪÂäÒ¶À«Ò¶ÁÖÊdz£ÂÌÀ«Ò¶ÁֵĴÎÉúÀàÐÍ5ÓÉÓÚÑÇÈÈ´øµØÇø¶àɽÒò´ËÎÂÐÔÒÔ¼°º®ÎÂÐÔµÄÕëÒ¶ÁÖÏÖ´æÖ²±»ÖÐÕëÒ¶ÁÖ·Ö²¼µÄÃæ»ý´óÓÐЩÀà±ðµÄůÐÔÕëÒ¶ÁÖÊdz£ÂÌÀ«Ò¶ÁÖÆÆ»µºóµÄ´ÎÉúÀàÐÍÉÙÊý·Ö²¼ÔÚʯ»ÒÐÔÍÁÈÀÉÏÆðÔ´¹ÅÀÏÇÒ¶àÊôÖйúËùÌØÓÐÓÍɼÊô(Keteleeria)银杉属(Cathaya)扁柏属(Chamaecyparis)翠柏属(Calocedrus水松属(Glyptostrobus)以及罗汉松科的罗汉松属(Podocarpus)和陆均松属(Dacryrdium)白豆杉属等等灌木层常见的种类有樟科的山胡椒属(Lindera)杜鹃花科的杜鹃花属(Rhododendron)金缕梅科的继木属(Loropetalum)Rosa SpiraeaRubus Ilex Viburnum等等菊科温性针叶林是亚热带中山上部分布的一类针叶林下接暖性针叶林温性针叶林居于二者之间温性针叶林可分布到山顶乔木层的主要组成为松属耐寒的种类如栎属198019811981198219841984198619861987198819881989198919901990199119931995属鹅耳枥属水青冈属和石栎属针叶树还有柏属和黄杉属的树种南烛属栒子木属山胡椒属和山矾属等的种类针阔叶混交林由于与中山针叶林在种类组成上差别不大以铁杉为主的针阔叶混交林是亚热带西部亚高山和中山分布的一类针阔叶混交林生境温暖而潮湿常与栎属木荷属Machilus AlnuséÊÊôºÍÎå¼ÓÊô¹àľ²ãµÄÖÖÀà½ÏÉÙSinarundinaria²èË‘×Ӳݱ¾Ö²ÎïÏ¡ÉÙ̦޺ֲÎïÒ²½Ï¶àÓ뺮δøÒÔÀäɼÊô云杉属落叶松属Sabina¼ýÖñÊôGaultheriaɽºú½·ÊôÈ̶¬ÊôÎÀìÊô茶藨子属草本层以禾本科伞形花科马先蒿科的种类较多亚热带针叶林类型十分复杂柏木林Cunninghamia lanceolataÀäɼÁÖËÉÁÖÖÐÒÔÂíβËÉÔÚÑÇÈÈ´ø¶«²¿µÄµÍɽÇðÁêÊdz£ÂÌÀ«Ò¶ÁÖÆÆ»µºóµÄÏÈ·æÐÔµÄÉ-ÁÖÀàÐÍ大多分布在海拔500m以下如四川的马尾松林分布海拔可达 1500m Pinus taiwanensisº£°ÎÔ¼800ÍõÁ¼Æ½µÈÔÆÄÏËÉ林替代了马尾松林在云南的南部P longibianensis P林见于广西九万山环江县海拔1150m左右地段但它的适应性更广滇藏诸省分布外河南巴山松林则分布在北亚热带的中山P林是松林中分布最高的一种类型云杉林P林长叶松林在西藏吉隆出现2300mP wuningensiskwangtungensis中国的铁杉林及铁杉这类森林为亚热带地区所特有它是亚热带山地垂直带的代表类型Tsuga longibracteata´ó²¿·ÖÀà±ðµÄÌúɼÁÖÖ÷Òª·Ö²¼ÔÚÑÇÈÈ´øÎ÷²¿µÄµá´¨º£°Î·Ö²¼·ù¶ÈÔ¼2000以云南铁杉林分布海拔最高T次之在亚热带西部的亚高山地带是中国的云杉林和冷杉林的分布中心林likiangensis var. Linzhiensis)林约3000紫果云杉杉(PÇà–eÁÖAsperata)林Brachytyla)林之间在四川分布的青杄林在山地分布的海拔为2100分布高度低于各类云杉林主要分布在亚热带西部Abies georgeiµáÀäɼ林分布海拔最高4300m左右A smithii½ðÕñÖݻƹûÀäɼ林A林分布在山地海拔3200Àäɼ林A林A林A motuoensis A林分布海拔幅度为2500它们的分布下限较低A的分布海拔低约2200m A与褐叶青冈的混交林在湖南城步明竹老山分布更低为1700冷杉林的分布幅度约从1700与云杉林的分布幅度极为相似生境较差方枝圆柏(S.Saltuaria)林Convallium)林均分布四川 4000m的山地Recurva)林分布较低在西藏吉隆大果红杉(Larixpotaniniivar·Ö²¼·ù¶ÈΪ3100实际上云杉林圆柏林和红杉林都是在高山分布的重要森林类型红杉林是一种喜光的类型这几类针叶林一般认为是山地垂直带上的原生类型在亚热带低山尚有一些中国特有的森林类型Fokienia hodginsii林柏木柳杉林也是亚热带低山所常见主要在低山分布Pseudotsuga sinensis Taiwania flousianaÂöÒ¶ÂÞººËÉË뻨ɼ5462个种的排序结果马尾松林(A)BΪ0在X 2轴上处于中部位置约354在 X3轴上所处的幅度较大501308之间X4轴上分布幅度小在X4轴上这四种森林从排序图上可以看出马尾松林与杉木林在排序上很相近黄山松林总体而论它高于马尾松林这些森林主要是马尾松与阔叶树混交林1500m之间197619801981198719881988199019841990A高山松林 M丽江云杉柏木林B云南松林 N多种冷杉林 Z 柳杉林 I青杄林 U思茅松林 J云杉林 V´ó¹ûºìɼÁÖE铁杉林 Q多种油杉林F云南铁杉林 R福建柏林图5A高山松林 M丽江云杉柏木林B云南松林 N多种冷杉林 Z 柳杉林 I青杄林 U思茅松林 J云杉林 V´ó¹ûºìɼÁÖE铁杉林 Q多种油杉林F云南铁杉林 R福建柏林图5布特征均能很好反映出来Y»ªÉ½ËÉÁÖ轴上占中部偏右ÔÚX高山松林云南松林540的幅度又低于各类云杉林这几类云杉林等而多种圆柏林和大果红杉林多种冷杉林U¶àÖÖÌúɼÁÖÖг¤°úÌúɼÁÖTsuga chinensis var林与马尾松林但长苞铁杉林在X 1轴中的幅度较大X ZÌúɼÁÖ云南铁杉林有重叠现象W½ö¸ö±ð´ï 900以上574X4轴上的位置与经度结果显示X1n r P5.4+0.236Alt.156Pγ¶È˵Ã÷X1反映经度和海拔高度的关系林芝云杉林589-877 158-589 223-357 84-288 T多种冷杉林648-958 11-915 141-516 0-407U大果圆柏林317-1061 0-803 165-422 111-648V多种圆柏林5T-ANN61.874160 - 0.221751 LONG - 1.058943 LAT - 0.003465 ALTT-JUL49.025080 + 28.000950 LONG - 66.057300 LAT + 0.012237 ALTEV-ANN57.839650 + 0.291484 LONG - 0.446383 LAT - 0.000748 ALTTSUM-1054.188790 - 0.166043 LONG - 0.606871 LAT - 0.004267 ALTK3.097499 - 0.024023 LONG + 0.016566 LAT - 0.000174 ALT依此预测各类森林分布地的气候因子特征海拔高度及经度的影响很大其所在地气候条件变化很大马尾松林分布范围最广伏牛山与暖温带油松林相接西界达四川青衣江流域杉木林也广泛分布于亚热带东南部只有少数为天然林毛竹分布范围北起秦岭南坡大别山广西郁林云南麻栗坡一带马尾松林和杉木林分布地年平均气温变化在12之间281730mm8110它的分布海拔为800其气温及湿度各因子较低于马尾松林和杉木林黄山松林主要分布于台浙皖鄂等省15.66.12410ÔÚDCA的排序轴上也有所表现它是云贵高原上最重要的森林东至贵州南达云南西南部川西106o29o17.09.4Ϊ15 10½µË®Á¿ºÍÏà¶Ôʪ¶ÈµÍÓÚ¶«²¿µÄÂíβËÉÁÖ¶«²¿ÆøθßÎ÷²¿Ïà¶Ô±È½ÏÎÂÁ¹ºÍ¸ÉÔï·Ö²¼ÔÚµáÖÐÄϵÄÎÞÁ¿É½ÂöÒÔ¼°°§ÀÎɽÒÔÎ÷µØÇø·Ö²¼µØµÄÆøÎÂÒò×Ó¾ù¸ßÓÚÔÆÄÏËÉÁÖÔÆÄÏËÉÁÖÒÔÂíβËÉÁÖËù´¦·Ö²¼µØÉú¾³×îΪÎÂůÔÆÄÏËÉÁÖÒò·Ö²¼µØº£°Î×î¸ß½Åʵ¼ÊÉÏÓë»ÆɽËÉÁÖµÄÄêƽ¾ùÆøÎÂÎÞ¶à´ó²îÒì11˵Ã÷˼éËÉÁֵķֲ¼µØ¾ßÓÐκ͵Ķ¬¼¾Ïà¶Ôʪ¶È´ó华山松林也是亚热带西部分布很广的类型伏牛山以南及以西的亚热带西部山地上常与云南松林有交叉分布华山松林分布地的气温较低均气温为812Ä꽵ˮÁ¿ÒàµÍÓÚÔÆÄÏËÉÁÖÁ½ÕßµÄÆøºòÒò×ÓÔÚÒ»¶¨³Ì¶ÈÉÏÏàËÆʪ¶ÈÊÊÓ¦ÐÔÏàËÆÓйغá¶ÏɽÂöµÄ¸ßɽϿ¹ÈÇøµÄÖ÷ÒªËÉÁÖ101o 29o3800m 3400m 3000mÄêƽ¾ùÆøÎÂΪ410711710之间均低于各类松林2杉木林分布地气候因子特征 年平均 1月平 7月平 年降 年蒸 年平均 生物 湿度 潜在 森林群落 经度 纬度 海拔 气温 均气温 均气温 水量 发量 相对 年积温 温度 系数 蒸散 湿度 率 A 马尾松林 105.40- 23.10- 200.0- 13.1- -.9- 21.4- 1026.3- 1322.3- 75- 3957.4- 13.2- 5.9- .5- 119.30 32.20 1500.0 20.7 11.8 28.0 1729.1 1624.9 81 6949.3 20.6- 14.6 1.0 B 杉木林 104.30- 23.00- 300.0- 12.3- -1.2 20.7- 932.2- 1284.2- 74- 3579.6- 12.3- 9.3- .6- 118.10 33.50 1700.0 18.9 10.2 27.3 1710.3 1653.7 81 6233.3 18.9 13.6 .9 C 思茅松110.30- 25.40- 850.0- 8.5- -2.8- 19.6- 1231.7- 1375.6- 76- 2072.0- 8.6- 11.4- .4-云山青冈林 119.00 31.30 1700.0 15.6 6.1 23.9 1699.1 1562.9 80 4935.2 15.6 15.9 .7 F 华山松林 95.70- 25.00- 2000.0- 8.0- -3.0- 14.1- 764.1- 1359.3- 71- 1916.5- 8.2- 9.5- .6- 108.80 32.00 3000.0 12.6 5.2 18.5 1282.5 1597.5 75 3786.5 12.8 15.7 .9 G 油松林 106.90 29.10 1000.0- 8.3- -1.1- 16.7- 931.0- 1347.8- 74- 2053.1- 8.5- 8.9- .6- 107.20 31.90 2400.0 12.7 1.1 23.6 1126.9 1461.9 75 3810.4 12.8 14.7 .9 H 高山松林 95.30- 27.40- 2400.0- 4.1- -2.7- 9.9- 769.9- 1450.5- 70- 409.5- 4.5- 10.5- .5- 101.40 29.60 380.0 10.3 2.1 17.1 1103.7 1541.1 73 2864.0 10.5 18.3 .9 I 乔松林 95.30 29.20 1000.0- 6.3- -1.5- 12.7 778.3- 1440.8- 70- 1296.5- 6.6- 5.0- .7- 3300.0 16.4 6.4 24.4 806.5 1475.9 72 5328.9 16.4 13.6 1.1 J 长叶松林 85.20 28.90- 1800.0- 14.8- 6.1 20.9 525.4 1466.1- 68 4734.7 14.8 4.2 1.2 K 武陵松林 111.10- 29.40- 1026.0- 13.5- 2.5 23.4 1207.7 1429.7- 76 4083.6 13.5 11.1 .7 L 华南五针松林110.90 26.10- 1500.0- 13.4- 4.4 21.2 1428.5 1546.1- 77 4063.2 13.5 13.6 .6 M 巴山松林 105.70 29.70- 600.0- 16.1 4.9 25.9 1031.2 1414.9- 75 5151.7 16.1 7.4 .9表5.3 亚热带铁杉林冷杉林10续表 年平均 1月平 7月平 年降 年蒸 年平均 生物 湿度 潜在 森林群落 经度 纬度 海拔 气温 均气温 均气温 水量 发量 相对 年积温 温度 系数 蒸散 湿度 率 6云杉林 108.70 29.00 2400.0- 4.1- -4.3- 12.0- 1184.0- 1464.6- 74- 368.2- 4.5- 15.4- .4- 3300.0 8.1 -1.2 16.6 1195.0 1478.3 75 1946.1 8.3- 18.8 .5 7林芝云杉林 95.70 29.80- 3000.0- 4.5- -3.3- 11.1- 773.9- 1451.4- 70- 596.7- 4.8- 12.5- .7- 3600.0 7.2 -1.2 14.2 781.2 1460.5 70 1648.6 7.4 14.8 .8 8丽江云杉林 99.70- 27.70- 3070.0- 1.6- -5.5- 7.9- 961.1- 1482.5- 71- .0- 2.0- 14.8- .4- 100.30 29.00 4200.0 7.4 -.1 13.7 1030.6 1524.9 72 1740.9 7.7 19.0 .6 9长叶云杉林 85.20 28.90- 2300.0- 8.6- 1.3- 13.7- 531.5- 1473.7 67- 2280.2- 8.8- 6.1- 1.0- 3200.0 12.6 4.4 18.3 542.5 1487.4 68 3858.1 12.7 9.5 1.1 10紫果云杉林 102.20 29.90 3000.0- 3.3- -4.8- 10.8- 949.2- 1446.0- 72- 98.8- 3.7- 15.0- .5- 3600.0 6.0 -2.8 13.8 956.5 1455.2 72 1150.8 6.3 17.2 .6 11青杄林 102.20 31.90 2100.0 8.7 -1.7 18.3 804.5 1366.2 72 2246.3 8.9 11.1 .8 12麦吊云杉林 104.50 32.40 2500.0 6.3 -4.2 16.1 840.3 1355.0 72 1256.8 6.5 13.4 .7 13油麦吊 102.10 28.50 2400.0- 8.6- .0- 15.9- 1032.7- 1483.2- 73- 2197.0- 8.8- 13.0- .7- 2600.0 9.5 .7 17.0 1035.1 1486.2 73 2547.7 9.7 13.8 .7 14 岷江冷杉林 104.50 32.40 2800.0- -.2- -9.4- 8.5- 844.0- 1359.6- 71- .0- .1- 14.5- .4- 4000.0 5.0 -5.2 14.6 858.7 1377.9 72 730.8 5.2 19.0 .6 15冷杉林 104.50 32.40 2600.0- 1.0- -8.3- 10.0- 841.6- 1356.6- 71- .0- 1.4- 13.8- .5- 3700.0 5.8 -4.5 15.6 855.0 1373.3 72 1081.4 6.1 17.9 .7 16巴山冷杉林 109.60- 31.40 2400.0- 1.2- -8.1- 10.3- 1048.8- 1385.0- 73- .0- 1.6- 15.2- .4- 3600.0 6.5 -3.9 16.4 1063.5 1403.3 74 1301.6 6.7 19.7 .6- 17长苞冷杉林 99.70- 27.70- 3700.0- 1.1- -5.9- 7.3- 964.7- 1487.0- 71- .0- 1.6- 17.1- .4- 100.30 29.00 4300.0 4.7 -2.3 10.5 1037.3 1533.3 72 636.3 5.0 19.4 .5 18黄果冷杉林 95.70- 29.00- 3300.0- 3.8- -3.8- 10.4- 778.8- 1457.5- 70- 279.1- 4.1- 14.0- .5- 100.30 29.80 3700.0 5.5 -2.4 12.4 964.7 1487.0 72 980.3 5.9 17.1 .7 19鳞皮冷杉林 99.70- 29.00- 3600.0- 2.3- -5.0- 8.6- 783.7- 1463.6- 69- .0- 2.7- 15.5- .5- 100.30 29.80 4100.0 4.2 -3.5 10.9 968.4 1491.6 71 454.4 4.6 18.2 .6 20川滇冷杉林 101.50 29.00 3600.0- 2.3- -5.1- 8.8- 997.1- 1485.2- 71- .0- 2.7- 17.2- .4- 4000.0 4.0 -3.7 10.9 1002.0 1491.3 72 366.9 4.4 18.7 .5 21急尖长苞 97.40- 25.50- 3100.0- 1.9- -4.8- 7.5- 909.1- 1499.6- 70- .0- 2.3- 15.7- .5- 冷杉林 102.40 28.60 4300.0 8.2 1.4 13.6 1252.0 1595.2 74 2022.2 8.5 18.3 .6 22苍山冷杉林 100.10 25.60 3500.0- 5.4- -.5- 10.1- 1184.0- 1596.5- 73- 938.4- 5.8- 17.1- .5- 3800.0 6.8 .4 11.6 1187.7 1601.0 73 1464.4 7.1 18.2 .5 23墨脱冷杉林 97.40 28.60 2800.0- 3.6- -3.4- 9.6- 899.3- 1487.4- 71- 236.2- 4.0- 12.7- .5- 3900.0 8.5 .3 15.2 912.7 1504.2 71 2164.8 8.7 16.8 .7 24亚东冷杉林 88.90 27.40 3700.0- 5.4- -.6- 9.6- 752.5- 1543.5- 69- 969.8- 5.7- 13.1- .7- 4000.0 6.7 .3 11.1 756.2 1548.1 69 1495.8 7.0 14.2 .8 25资源冷杉林 110.30 26.30 1700.0- 11.6- 3.0- 19.2- 1400.8- 1542.7- 77- 3357.3- 11.8- 14.0- .6- 1900.0 12.5 3.7 20.2 1403.2 1545.7 77 3708.0 12.7 14.8 .6 26喜马拉雅 85.20 28.90 2800.0 10.4 2.7 15.8 537.6 1481.3 68 2981.5 10.6 8.0 1.0 冷杉林27梵净山 108.60 27.90 2218.0 9.6 .6 17.6 1252.5 1498.2 75 2537.8 9.8 15.0 .6 冷杉林28大果圆柏林 88.90- 27.40- 3000.0- 1.5- -7.0- 9.2- 743.9- 1414.0- 69- .0- 1.8- 10.5- .5- 100.60 31.30 3900.0 9.8 2.7 14.6 821.8 1535.9 70 2723.0 10.0 17.4 .9 29垂枝香柏林 85.20 28.90 2700.0 10.8 3.0 16.3 536.4 1479.8 68 3156.8 11.0 7.6 1.1 30方枝圆柏林 100.20 30.00 3800.0 2.7 -5.2 9.8 896.3 1455.5 71 .0 3.1 17.2 .5 31塔枝圆柏林 101.00 31.00 4000.0 1.1 -7.1 8.7 854.3 1425.3 70 .0 1.5 18.0 .5续表 年平均 1月平 7月平 年降 年蒸 年平均 生物 湿度 潜在 森林群落 经度 纬度 海拔 气温 均气温 均气温 水量 发量 相对 年积温 温度 系数 蒸散 湿度 率 32密枝圆柏林 97.10 31.10 3200.0- 2.2- -6.0- 9.4- 728.6- 1411.0- 69- .0- 2.5- 13.5- .6- 3900.0 5.2 -3.6 13.0 737.2 1421.7 70 882.4 5.5- 16.1 .7 33大果红杉林 97.40- 27.70- 3140.0- .1- -7.3- 6.8- 896.3- 1455.5- 70- .0- .6- 15.1- .4- 100.20 30.00 4400.0 7.1 -.4 13.4 1029.6 1523.7 72 1618.2 7.4 19.5 .6 铁杉与阔叶树混交林及其纯林是亚热带山地代表性类型落叶阔叶混交林之上长苞铁杉主要分布在亚热带东部海拔700ÔÚÕãÏæ¹ð¾ùÓзֲ¼1711600mm 8015ÄÏ·½ÌúɼÁÖ¼°ÆäÓëÀ«Ò¶»ì½»ÁÖ1900m 14Ϊ-0410Äê½µÓêÁ¿Îª1180相对湿度为75ÌúɼÁÖÖ÷Òª·Ö²¼ÔÚ´¨Î÷º£°ÎÔ¼2000但在武夷山分布海拔较低仅1000根据样地资料估测764419101250mm14云南铁杉林及其与阔叶树混交林滇西北和滇中南的地上3200m之间1018年降水量变化幅度大1270mm为915µ«ÉÔ¸ßÓÚºóÕß²ØÒ»´øµÄºá¶ÏɽɽÇøÂóµõÔÆɼÁÖ3200mÁÖµØʪÈó¶àÎí¹±¸Âɽ¶«Æ¼°ÇØ°ÍɽµØµÄ¾Ö²¿µØÇøÕâÈýÀàÔÆɼÁÖ·Ö²¼ÇøÏÁ·Ö²¼µØÆøÎÂÏà¶Ô½Ï¸ß12之间4181000mm左右仅为540mm 左右为68是其它云杉林所不及10Ö÷Òª¼ûÓÚ´¨Î÷±±²¿ÉÂÎ÷Äϲ¿µÈµØÏò¶«¾-Ã×ÂØɽÖÁÇØÁëÒÔÎ÷µÄÇØ°ÍɽµØ×ϹûÔÆɼÁÖÖ÷Òª¼¯Öзֲ¼ÔÚ´¨Î÷±±µÄẽ-ºÍ´ó¶ÉºÓÉÏÓÎ䬺ÓÉÏÓεØÇøÁÖÖ¥ÔÆɼÁÖÖ÷Òª·Ö²¼ÔÚÎ÷²Ø¶«Ï²ÂíÀ-ÑÅɽ±±²¿º£°Î3000ÔÆɼÁÖËüÃÇÔÚɽµØ·Ö²¼º£°ÎΪ 2400年平均气温为 3882161200mm 75ÆøνϵÍΪ12川西云杉林分布海拔为 3100川西云杉林是青藏高原东缘云杉林中分布地域最广分布范围为东经约97北纬29布范围东起川西的马尔康南起川西的稻城分布海拔高度为3200丽江云杉林是云杉林中分布较南的一类西藏东南部与四川西南的交汇处海拔分布高度为3100藏东南分布海拔较低为2500这二类云杉林分布地年平均气温为1751141000mm7219´ÓÒÔÉϸ÷ÀàÔÆɼÁÖµÄÆøºòÒò×ӵı仯γ¶È多种冷杉林的分布主要在川黔唯资源冷杉林见于亚热带东部的湖南Abies beshanzuensisÔÚÑÇÈÈ´øÎ÷²¿ÓлƹûÀäɼÁÖÄ«ÍÑÀäɼÁÖÀäɼÁֺͰÍɽÀäɼÁÖ4000m之间在川西南以及西藏左贡均有分布分布海拔在3300年平均气温为3.82412相对湿度为7017106Ä«ÍÑÀäɼÁÖÄêƽ¾ùÆøÎÂΪ1.00.315.68.7Ä꽵ˮÁ¿Îª 840湿度系数为13岷江冷杉林分布范围较大青衣江的上在甘肃的白龙江在2800°ëÒõÆ·ֲ¼³£¼ûÓÚº£°Î2800Äêƽ¾ùÆøÎÂΪ-0.2-5.214.6鳞皮冷杉分布海拔稍高为3600年平均气温为2.3-3.510.9970mm711810 4.6ʪ¶ÈÉÔ¸ßÒÔÇØ°ÍɽµØΪÖÐÐÄÑØ´ó°Íɽ²¢ÓÉÇØÁëÑÓÉìÖÁºÓÄϵķüţɽÓɱ±ÏòÄϺ£°ÎÖð½¥ÉÏÉý2100mÉñÅ©¼ÜΪ 2500至四川大巴山一带为 2400分布地平均气温约 1.2-3.916.4相对湿度为7320Ç°ÕßÖ÷Òª·Ö²¼ÔÚÇà²Ø¸ßÔ-¶«ÄϱßÏß¼°ºá¶ÏɽÂöÖзֲ¼´¹Ö±¸ß¶ÈΪ2900以3500°ëÒõÆÂÉú³¤×îºÃ´¨µáÀäɼÁÖÊÇËÄ´¨Î÷Äϲ¿ºá¶ÏɽÂöÄ϶ËÓëµáÎ÷±±µØÇøµÄÒ»ÖֱȽÏÌØÊâµÄÀäɼÁÖ分布区较窄长苞冷杉林和川滇冷杉林分布地年均气温为1.1-2.31030mmΪ17-20´¦ÓÚº£°Î½ÏµÍϲÂíÀ-ÑÅÀäɼÁÖ×ÔÑų²Ø²¼½-´ó¹ÕÍäÒ»´ø分布4500m根据这二类在海拔高度2200646718左右喜马拉雅冷杉林较少为537mm0湿度系数为1575台湾冷杉分布在台湾中央山脉如南湖大山玉山分布地的年平均气温为468̨ÍåÀäɼPicea morrisonicolaÏòÄϹý¹ØɽֹÓÚ±°ÄÏÖ÷ɽ·Ö²¼µØÄêƽ¾ùÆøÎÂΪ484000mm»ÆÍþÁ®²ØµÄɽµØÉϲ¿4000mºá¶ÏɽÂö¸ßº£°ÎµØÇøÑôÆÂÉÏÄͺ®·Ö²¼×î¸ßµÄÉ-ÁÖÀàÐÍÔڲض«ÄÏ4200m3600m10 2.71510822mm7017¸ÊËණÄϲ¿ÖÁÔÆÄÏÎ÷±±²¿3700m(4300m)的阳坡也有分布垂枝香柏(Sabina pingii)林见于横断山脉南部川常呈零星小块状分布于海拔 3000ËþÖ¦Ô²°ØÁÖ½ö¼ûÓÚËÄ´¨Î÷²¿µÄ´ó¶ÉºÓ·Ö²¼º£°ÎΪ3200·½Ö¦Ô²°ØÁÖConvallium)林和塔枝圆柏林分布地年平均气温为1.1-3.613890mm71´¹Ö¦Ïã°ØÁÖ·Ö²¼º£°ÎÔÚ3000m以下这是圆柏林中分布地气温较高的一种类型3500m山地亚热带落叶针叶林以大果红杉林为代表分布海拔最高的森林滇中分布海拔为3100它与云冷杉林大果红杉林分布地的年平均气温为073413641030mm7219油杉林及其与阔叶树构成的针阔叶混交林黔滇油杉林分布于滇黔等省山地分布在海拔750·Ö²¼ËûÄêƽ¾ùÆøÎÂΪ9.46251280mm7512.8Ìú¼áɼ林主要分布在川湘1200m的低中山152.726相对湿度为749铁坚杉林在湖北当阳丘陵地区海拔180»Æ³ÇÒâµÈK林分布在贵州江南油杉林除在亚热带西部分布外这几类油杉林的气候因子比较相似云杉林等云杉林圆柏林和大果红杉林分布地气候因子特征 年平均 1月平 7月平 年降 年蒸 年平均生物 湿度 潜在森林群落 经度 纬度 海拔 气温 均气温 均气温 水量 发量 相对 年积温 温度 系数 蒸散 湿度 率A 铁坚杉林 105.90 31.70 600.0- 12.2- .7- 22.7- 903.1- 1348.8- 74- 3602.8- 12.2- 7.0- .9- 1200.0 14.8 2.7 25.8 910.4 1357.9 74 4654.7 14.8 9.2 1.0B 江南油杉林 105.80 25.00 940.0 17.4 8.7 24.4 1352.4 1575.5 77 5681.9 17.4 9.8 .8C 滇油松林 102.60- 25.00- 750.0- 9.4- .1- 17.4- 973.0- 1431.4- 73- 2493.6- 9.6- 6.8- .7- 104.20 29.30 2300.0 16.2 5.7 25.3 1279.4 1593.7 75 5211.1 16.2- 12.8 1.0D 柔毛油杉林 109.10 26.20 480.0 18.1 8.3 26.5 1358.9 1527.8 78 5958.5 18.1- 9.0 .8E 福建柏林 106.20- 25.00- 470.0- 14.1- 4.2- 21.9- 1146.0- 1470.1- 75- 4352.2- 14.2- 10.1- .5- 118.60 28.30 1385.0 17.5 7.7 26.2 1685.4 1571.7 81 5653.3 17.5 14.2 .8F 银杉林 110.30- 26.00- 950.0- 13.5- 4.3- 21.5- 1391.6- 1531.3- 77- 4065.8- 13.6- 11.2- .6- 113.60 26.30 1450.0 15.8 6.3 24.1 1509.6 1547.0 78 5022.9 15.9 14.3 .7G 穗花杉林 113.60 26.00 1400.0- 12.6- 3.6- 20.6- 1509.6- 1547.0- 78- 3715.2- 12.7- 14.3- .5- 1600.0 13.5 4.3 21.6 1512.0 1550.1 78 4065.8 13.6 15.0 .6在亚热带东部的低山常分布有相木林湘西川东和桂北为其分布中心一般分布海拔在500m 以下分布地年平均气温约17左右左右相对湿度为77·Ö²¼ÔÚËÄ´¨ÑǸßɽµÄẽ-°Ø(Cupressas )林分布地年平均气温为 7-11,7月平均气温为14-19相对湿度为72-73巨柏(C.Gigantea )疏林是西藏特有的一类柏木林分布海拔为3000它的分布处于森林与山地草原的过渡地带,1月平均气温约-1.6--0.6,年降水量约750mm 左右云杉林圆柏林和大果红杉林分布地气候因子特征 年平均 1月平 7月平 年降 年蒸 年平均生物 湿度 潜在森林群落 经度 纬度 海拔 气温 均气温 均气温 水量 发量 相对 年积温 温度 系数 蒸散 湿度 率A 巨柏林 94.30 29.50 3000.0- 6.3- -1.6- 12.7- 754.7- 1461.7- 70- 1297.0- 6.5- 12.1- .7- 3300.0 7.6 -.6 14.2 758.4 1466.3 70 1823.0 7.8- 13.2 .8B 柏木林 109.40- 28.50- 300.0- 16.6- 5.6- 26.3- 1189.7- 1433.0- 77- 5346.8- 16.6- 7.9- .9- 109.80 29.00 500.0 17.5 6.4 27.3 1213.8 1451.9 77 5697.4 17.4 8.7 .9C 岷江柏林 100.30 29.00 2000.0- 6.9- -1.4- 14.0- 943.9- 1461.1- 72- 1506.3- 7.1- 10.7- .6- 3000.0 11.3 2.0 19.1 956.2 1476.4 73 3259.5 11.4 14.5 .8D 柳杉林 116.40- 25.00- 980.0- 13.6- 3.3- 21.9- 1524.7- 1497.4 79- 4106.5- 13.7- 14.0- .5- 117.40 27.30 1320.0 15.4 6.2 23.7 1653.9 1578.0 80 4839.3 15.5 15.3 .5E 黄杉或黄杉 104.20- 26.80- 540.0- 11.0- 2.7- 17.9- 1192.1- 1435.9- 75- 3137.8- 11.2- 8.9- .7- 马尾松林 109.80 29.00 2210.0 16.1 4.9 26.0 1202.8 1507.3 76 5126.9 16.1 13.5 .8F 秃杉如银杉林在川湘桂个别山地的悬崖之顶和山脊上分布2600m的山地贵州东南部雷公山东坡海拔800̨ÍåÌúɼ2600m处福建柏林为中国特有的珍贵树种赣湘桂等地1400m刘玉成等表55»ÆɼÁÖºÍÁøɼÁֵķֲ¼µØÆøºòÒò×ÓÌØÕ÷Èç±í5ÁøɼÁÖ·Ö²¼µØÆøÎÂÓë°ØľÁÖµÄÏà±È1月和7月平均气温较低湿度系数均稍高降水量稍低19874 亚热带针叶林的地理分布及主要植物种类组成51 松林 马尾松它可以是纯林或与杉木乔木层除建群种马尾松外黄杉等如短柄枹树QLiquidambar formosana Pistacia chinensisºÜ¶à³£ÂÌÀ«Ò¶Ê÷ÖÖÇÖÈëCyclobalanopsis glauca Castanopsis eyrei Castanea henryi Lithocarpus glaberLoropetalum chinensis Rhododendron simsii Euryaalata²Ý±¾²ãÖ÷ÒªÒÔ¸ÃÀàÖ²Îï×îΪ³£¼ûDicranopterisdichotoma Woodwardia japonica Stenoloma chusanumÒòµØ¶øÒìÈçÎå½Úâ荩草白茅表5·²ÎïÖֵĶà¶ÈµÈ¼¶Îª1者均不在各表中列出黄山松(Pinus taiwanensis)林的植物种类组成不如马尾松林丰富白栎甜槠林下灌木种类较少短尾越桔(Vacciniium carlesiiÓв¤²Ë½ð·¢²Ý(Pogonatherum paniceum)旱茅(Eremopogon delavayi)等其它大部分植物与马尾松林很相似黄山松林在台湾山地分布很广3200m郁闭度不大常见种类有台湾果松(Pinus armandii varGlabra)混生在其中台湾高山杜鹃(Rhododendron taiwanalpinumHugeria lesiostenonYushania nutakayamaensisÆäËü³£¼ûµÄÓÐ̨ÍåèÝ޼«(Veratrum formosana)。
针阔混交林培育技术规程
针阔混交林培育技术规程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针阔混交林作为一种林业经营模式,是指在一定范围内同时种植针叶树和阔叶树,旨在充分利用森林生态系统,提高各种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日益关注,针阔混交林的培育技术备受关注。
本文旨在探讨针阔混交林的培育技术规程,通过对相关研究和实践经验的总结,为针阔混交林的合理规划和科学培育提供指导。
本文内容共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在引言部分,我们首先对针阔混交林的概念进行了简要介绍,阐述了其作为一种林业经营模式的重要性和意义。
接着,我们对本文的结构进行了说明,概述了各部分的内容和相互之间的关系。
最后,明确了本文的目的,即为针阔混交林的培育提供技术规程,促进森林经营的可持续性发展。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希望能够挖掘针阔混交林的潜力,合理利用其生态功能,达到优化森林资源配置、提高生态系统服务能力的目标。
同时,我们对未来针阔混交林的发展进行了展望,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建议,希望能够引起更多人对该领域的关注和研究。
通过深入研究和实践,我们相信针阔混交林的培育技术规程将不断完善,为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方面:文章结构部分旨在介绍整篇文章的组织结构和各个部分的内容安排,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的逻辑结构和主要内容。
本文按照如下结构展开:引言部分主要对本篇文章的主题进行概述,并介绍文章的结构安排和目的。
在概述部分,将简要介绍针阔混交林的背景和重要性,引起读者的兴趣。
在文章结构部分,将详细阐述本文的章节划分和各个部分的主要内容,为读者提供组织性的导读。
正文部分主要包括针阔混交林的意义和培育技术。
在针阔混交林的意义部分,将介绍针阔混交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意义,包括其对生态环境的改善、资源利用的优化以及经济发展的促进等方面。
在针阔混交林的培育技术部分,将详细介绍针阔混交林的培育方法、技术要点、技术流程等内容,包括针阔树种的选择、种植方式和管理措施等方面,以便读者了解针阔混交林的具体培育技术。
主要陆地植被类型(3.4)
世界主要植被类型
第三节 温带的植被类型
主要的地带性植被有夏绿阔叶林、针叶林、针阔混 交林、草原、荒漠植被。
一、夏绿阔叶林(summergreen broad-leaf forest) (一)环境特征
气候:湿润半湿润的温暖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湿润 气候 季节分明,夏季暖热而冬季冷凉或寒冷 一年有4—6个月的温暖生长季节和适宜的降水 最热月均温13—23℃,最冷月均温大多在0℃以下, 年。降水量500—700mm,有的可达1000 mm,大部分 在温暖季节降雨。 土壤:棕壤和褐土(淋溶土)
(二)苔原植被的一般特征
1、种类组成贫乏 植物种数约100—200种,其南部地区可达400—500 种。没有特殊的科,最典型的科是杜鹃花科(如越桔、 乌饭树)、杨柳科(极柳)、莎草科、禾本科、毛茛 科、十字花科和菊科。苔藓和地衣也很典型。 2、群落结构简单 层次少而且不明显,可分出1—2层,最多不超过3 层,即矮小灌木层、草本层和苔藓地衣层。 其中苔藓地衣层在群落中起着特殊的作用——灌木 和草的根和茎的基部以及更新芽隐藏在苔藓、地衣层 中受到保护。
(三)分布
温带草原分布于温带内陆半干旱半湿润地区。世 界上的温带草原主要集中分布在三个区域:(图 ) 一是欧亚草原区,它从欧洲的匈牙利和多瑙河下游 起向东一直延伸到我国东北境内,形成长达 8000 多公 里的东西向的草原带; 斯提帕(Steppe) 二是北美草原区,它分布于北美中部,当 地称普 列利(Prairie) 在北美草原区自东向西随着干燥度的增加草原发生 明显的变异,依次为高草普列利——混合普列利——矮草 普列利。 三是南美草原区,它主要分布于阿根廷和乌拉圭境 内,当地称潘帕斯(Pampas) 。
针叶林
哺乳类有驼鹿、马鹿、狼獾、貂、猞猁、松鼠、花鼠。鸟类有松鸡、榛鸡、三趾啄木鸟、交嘴雀、松鸦、载菊等。两栖类仅有北美的雨蛙,数量较多。爬行类十分贫乏,只有欧亚大陆的极北蝰和胎生蜥蜴为典型代表。针叶林下地面发育的腐殖质层中包含有螨、弹尾虫、线虫和大量昆虫幼虫等土壤动物。针叶林是世界上最大的生物群落,在西伯利亚和加拿大一些地区受人类干扰不大。但伐木和对毛皮兽的狩猎,对动物群落已造成一定危害。
编辑本段树种
1.华北落叶松林
分布于关帝、管涔、五台、恒山、太岳山等山地,海拔l600—2000米的阴坡、半阴坡。林下灌木稀疏,草本植物以苔草为主。
2.白杄、青杄林
白杄、青杄林 分布于五台、关帝、管涔及桓山等,海拔 l500—2300米的阴坡。白杄、云杉除纯林外,常与青杄(细叶云杉)混生。青杄较白杄分布稍低,并伴生有白桦、山杨等。灌木种类较少,草本层不发达,藓类植被茂盛。白杄树是我省中山地区造林优良树种。
6.侧柏林
多见于省内中、南部800—l300米的低山地区,群落结构成分简单。林下灌木稀疏.草本以苔草为主。侧柏喜阳耐瘠薄,作为绿化,水保,美化环境的树种。
7.山松林
华山松林是省内南部暖温带山地的针叶林,分布于中条山等地,海拔 l400—l900米的阴坡、半阴坡、半阳坡或山脊。华山松经济价值较高,种籽含油丰富,可供食用。
3.合臭冷杉的华北落叶松、白杄、青杄林
为五台山特有类型,分布于海拔 l,800—2,400米的山地阴坡、半阴坡。林内阴暗潮湿,适宜臭冷杉生长。林下灌木稀疏,草木以苔草为主藓类植物发达。
4.油松林
油松林是华北地区温性针叶林的代表类型,分布广泛,凡海拔800—2,000米的低中山 针叶林
编辑本段针叶林动物群
临安不同森林类型混交度的对比研究
临安不同森林类型混交度的对比研究杜秀芳;汤孟平;郦青;沈钱勇;杨帆【摘要】根据2004年临安区森林资源监测的样地数据,采用基于Voronoi图的混交度,并结合方差分析,对临安区不同森林类型的混交度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单木水平上,人工林和天然林混交度等级从低到高依次为针叶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天然针叶林中,由于存在杉木和马尾松同种聚集现象,杉木和马尾松在单木零度和低度混交的比例较大为71.9%;人工针叶林中,杉木在单木零度混交占91.14%;人工阔叶林中,存在山核桃纯林,山核桃在单木零度混交中占的比例高达95.56%.在林分水平上,各森林类型不存在极强混交现象.天然林和人工林中,针阔混交林比针叶林和阔叶林有更高的林分混交度,而且混交度值域范围比较集中,说明针阔混交林树种相互隔离程度较高.人工阔叶林中,林分的零度混交全部出现在山核桃纯林;人工针叶林中,林分的低度混交则以杉木纯林为主;人工针阔混交林的林分中度混交比例最大为80%,主要是黄山松、马尾松、杉木和其他软阔叶树种等组成的混交林.【期刊名称】《西南林业大学学报》【年(卷),期】2019(039)003【总页数】8页(P101-108)【关键词】临安;针阔混交林;阔叶林;针叶林;混交度【作者】杜秀芳;汤孟平;郦青;沈钱勇;杨帆【作者单位】浙江农林大学省部共建亚热带森林培育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杭州311300;浙江农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浙江杭州 311300;浙江农林大学省部共建亚热带森林培育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杭州 311300;浙江农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浙江杭州 311300;浙江农林大学省部共建亚热带森林培育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杭州 311300;浙江农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浙江杭州 311300;浙江农林大学省部共建亚热带森林培育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杭州 311300;浙江农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浙江杭州 311300;浙江农林大学省部共建亚热带森林培育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杭州 311300;浙江农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浙江杭州 311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58混交度是对象木与对象木周围的最近邻木为不同树种时的个体占总体的比例[1-3],是描述林分树种相互隔离程度的指数[4]。
知识扩展: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一般特点
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一般特点我国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在全世界占有十分独特的地位。
1990年生物多样性专家把我国生物多样性排在12个全球最丰富国家的第8位。
在北半球国家中,我国是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国家。
我国生物多样性的特点如下。
1.物种高度丰富我国有高等植物3万余种,仅次于世界高等植物最丰富的巴西和哥伦比亚。
2.特有属、种繁多我国高等植物中特有种最多,约17300种,占全国高等植物的57%以上。
581种哺乳动物中,特有种约110种,约占19%。
尤为人们所注意的是有活化石之称的大熊猫、白鳍豚、水杉、银杏、银杉和攀枝花苏铁,等等(表4)。
表4 中国动物、植物部分门类特有种(或属)统计表3.区系起源古老由于中生代末我国大部分地区已上升为陆地,在第四纪冰期又未遭受大陆冰川的影响,所以各地都在不同程度上保存着白垩纪、第三纪的古老残遗成分。
如松杉类植物,世界现存7个科中,我国有6个科。
动物中的大熊猫、白鳍豚、羚羊、扬子鳄、大鲵等都是古老孑遗物种。
4.栽培植物、家养动物及其野生亲缘种的种质资源异常丰富我国有数千年的农业开垦历史,很早就对自然环境中所蕴藏的丰富多彩的遗传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培植繁育,因而我国的栽培植物和家养动物的丰富度在全世界是独一无二、无与伦比的。
例如,我国有经济树种1000种以上。
我国是水稻的原产地之一,有地方品种50000个;是大豆的故乡,有地方品种20000个;有药用植物11000多种等等。
5.生态系统的类型丰富我国具有陆生生态系统的各种类型,包括森林、灌丛、草原和稀树草原、草甸、荒漠、高山冻原等。
由于不同的气候、土壤等条件,又进一步分为各种亚类型约600种。
如我国的森林有针叶林、针阔混交林和阔叶林;草甸有典型草甸、盐生草甸、沼泽化草甸和高寒草甸等。
除此之外,我国海洋和淡水生态系统类型也很齐全。
6.空间格局繁复多样我国地域辽阔,地势起伏多山,气候复杂多变,从北到南,气候跨寒温带、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生物群落包括寒温带针叶林、温带针阔叶混交林、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热带季雨林。
文成县森林资源动态变化特征及规划发展建议
文成县森林资源动态变化特征及规划发展建议李㊀沛∗(福建省林业勘察设计院,福州350001)[摘㊀要]㊀基于文成县第四次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数据,对该地区森林资源的动态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㊂结果表明:文成县在调查间隔期内,土地绿化程度逐步提升,森林覆盖率和林木绿化率分别达到了71.7%和72.85%;乔木林面积占比减少了3%,但蓄积年平均增加了6.29%㊂特殊灌木林面积占比增加了3%;防护林㊁特用林㊁用材林㊁经济林的面积之比由前期的30ʒ2ʒ64ʒ4变为本期的50ʒ2ʒ42ʒ6,蓄积之比由前期的38ʒ4ʒ58ʒ0变为本期的57ʒ3ʒ40ʒ0;各优势树种和各龄期树种的单位面积蓄积量均有不同程度增加,表明森林质量在逐步提高㊂针对调查结果,提出了一些森林规划发展建议,可为类似地区提供借鉴㊂[关键词]㊀森林资源;动态变化;覆盖率;绿化率;蓄积;面积;质量中图分类号:S757.2㊀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㊀㊀文章编号:1009-3303(2023)01-0024-04 Dynamic Change Characteristics of Forest Resources and Planning andDevelopment Suggestions in Wencheng CountyLi Pei∗(Fujian Forestry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Fuzhou350001,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data of the fourth forest resources planning and design survey in Wencheng County,the dy-namic change characteristics of forest resources in this area were analyz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during the sur-vey interval,the degree of land greening increased gradually,and the forest coverage rate and forest greening rate reached71.7%and72.85%respectively;The proportion of arbor forest area decreased by3%,but the annual av-erage volume increased by6.29%.The proportion of special shrub area increased by3%;The area ratio of shelter for-est,special forest,timber forest and economic forest changed from30ʒ2ʒ64ʒ4in the previous period to50ʒ2ʒ42ʒ6in the current period,and the storage ratio changed from38ʒ4ʒ58ʒ0in the previous period to57ʒ3ʒ40ʒ0in the current peri-od;The volume per unit area of dominant tree species and tree species at various ages increased to varying degrees, indicating that the forest quality is gradually improving.According to the survey results,some suggestions on forest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are put forward,which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similar areas.Key words:Forest resources;dynamic change;coverage;greening rate;accumulation;the measure of area;quality1㊀文成县基本概况文成县位于浙江省南部山区,飞云江上游, 119ʎ46ᶄ~120ʎ15ᶄE㊁27ʎ34ᶄ~27ʎ59ᶄN之间,地貌以中低山为主,最高海拔1362m,境内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8.1ħ,一月平均气温8ħ,七月平均气温为28.7ħ,极端最高气温40.8ħ,无霜期285d㊂年降雨量1884.7mm,年日照1842.1hr㊂文成县土地共分为5个土壤类型,其中森林土壤以红壤㊁黄壤为主,占比分别为49%和47.1%,红壤主要分布在海拔600m~800m以下的中东部,黄壤主要分布在海拔600m~800m以上的西北部与南部的低山地区㊂全县主要植被类型有马尾松林㊁黄山松林㊁常绿阔叶林㊁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㊁针阔混交林㊁柳杉林㊁竹林㊁经济林㊁山地灌丛等[1]㊂2㊀调查目的与任务在21世纪初期(2005年前后)已对文成县开展了第三次森林资源调查,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文成县森林资源发生一定变化,为了查清全县森林㊁林地和林木资源的种类㊁数量㊁质量与分布,有序开展林地 一张图 变更调查㊁林业发展实绩考核㊁森林生态建设绩效考核等建立新的资源数据库,同时也为制定县域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㊁林业发展规划㊁实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㊁指导和规范森林科学经营提供基础信息,推动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作者简介:李沛(1990-),男,福建福州人,汉族,研究生学历,工程师,主要从事森林经理㊁森林资产评估等工作,Email:peiqi3899746@㊂提供决策依据,文成县决定开展第四次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又称 二类 调查)㊂本次调查的主要任务是:①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小班调查,查清查实全县森林㊁林地和林木资源的种类㊁数量㊁质量与分布;②进一步核实公益林地㊁林地保护等级情况;③分析森林资源现状与动态,提出森林资源培育㊁保护与利用建议;④建立森林资源档案,探索建立以图管地㊁图库一一对应的规划设计调查技术体系;⑤研究利用平板电脑野外采集系统无纸化小班调查技术;⑥建立森林资源地理信息系统,实现森林资源信息获取㊁存储㊁查询㊁统计㊁分析的自动化[2-5],二次调查流程示意见图1㊂图1㊀二次调查流程注:1亩ʈ666.7m23㊀本次调查总体概况根据本次调查结果,文成县森林覆盖率为71.70%,林木绿化率为72.85%,分别较前期调查上升1.46%和1.85%㊂全县土地总面积为194.469万亩,林地面积145.211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74.67%;非林地面积49.2581万亩,占25.33%㊂林地分为森林㊁疏林㊁一般灌木林㊁未成林造林㊁苗圃㊁迹地和宜林地,占比分别为96.06%㊁0.05%㊁0.08%㊁2.52%㊁0.06%㊁0.5%和0.77%㊂森林又可划分为乔木林㊁竹林和特殊灌木林,占比分别为89.21%㊁4.95%和5.84%;根据经营目标的不同,又可将全县森林资源划分为防护林㊁特用林㊁用材林㊁经济林四大林种,其中防护林面积701800亩,占森林总面积的50.33%,特用林面积22961亩,占森林面积的1.65%,用材林面积587943亩,占森林面积的42.17%,经济林面积81577亩,占森林面积的5.85%㊂文成县森林资源总体特点:(1)土地绿化程度较高,森林质量有所提高;(2)分类经营卓有成效,特色产业基地面积逐步提高;(3)集体林占绝对优势,龄组结构不尽合理;(4)资源分布不均,国有集体森林质量相差较大㊂4㊀森林资源动态变化4.1㊀森林面积蓄积动态变化森林面积由前期的1356635亩增至本期的1394281亩,净增37646亩,年均净增3422亩,年均净增率0.25%㊂乔木林㊁竹林和特殊灌木林其中文成县森林面积动态变化情况见表1㊂从表1中可知:全县森林面积构成中,乔木林㊁竹林㊁特殊灌木林的面积之比由前期的92ʒ5ʒ3变为本期的89ʒ5ʒ6,乔木林面积比例略有下降,竹林面积比例基本保持不变,特殊灌木林面积比例有所增加㊂其中:乔木林面积由前期的1243535亩增加到本期的1243888亩,净增353亩,年均增加32亩;竹林面积由前期的63603亩增加至本期的69026亩,净增5423亩,年均净增493亩,年均净增率0.74%;特殊灌木林面积由前期49497亩增加至本期的81367亩,净增31870亩,年均净增2897亩,年均净增率4.43%㊂森林蓄积由前期的2919036m3增加至本期的6009300m3,净增3090264m3,年均净增280933m3,年均净增率6.29%㊂表1㊀文成县森林面积蓄积变化动态表项目调查时间前期本期前后期之差前后期年平均差年均净增率/%合计面积/亩135663513942813764634220.25蓄积/m3291903660093003090264280933 6.29乔木林面积/亩1243535124388835332蓄积/m3291903660093003090264280933 6.29竹林面积/亩636036902654234930.74特灌林面积/亩4949781367318702897 4.434.2㊀林种结构动态变化间隔期内,各林种结构的动态变化特征见图2㊂从图2中可知:森林各林种中,防护林㊁特用林㊁用材林㊁经济林的面积之比由前期的30ʒ2ʒ64ʒ4变为本期的50ʒ2ʒ42ʒ6,其中:防护林面积增加292079亩,年平均增加4.78%,特用林面积减少3005亩,年均减少1.12%,用材林面积减少283761亩,年均减少3.53%,经济林面积增加32333亩,年均增加4.49%㊂蓄积之比由前期的38ʒ4ʒ58ʒ0变为本期的57ʒ3ʒ40ʒ0,其中:防护林蓄积增加2326807m3,年平均增加9.3%,特用林蓄积减少35628m3,年均增加2.28%,用材林蓄积减少731208m3,年均增加3.25%,经济林蓄积减少2300亩,年均减少16.2%㊂全县森林中防护林的面积所占比重由前期的30.20%升至本期的50.33%,其蓄积所占比重由前期的38.07%增至本期的57.70%㊂防护林面积蓄积的增加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省级公益林扩面增加的面积林种基本为防护林;二是现有公益林范围内的乔木林经自然生长蓄积得到大幅度增长㊂㊀㊀(a)树种面积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b)树种蓄积图2㊀文成县林种结构动态变化特征4.3㊀森林资源质量动态变化文成县各优势树种单位面积蓄积动态变化特征见表2㊂1999年前,文成县森林资源质量始终在低位徘徊,乔木林单位面积蓄积处于2.0m3/亩以下,从本次调查结果来看:与2005年相比,森林质量有所提高,主要体现在:乔木林单位面积蓄积由前期2.35m 3/亩增加到4.83m 3/亩;平均胸径(有蓄积乔木林)由前期9.9cm 增加到12.3cm;乔木林郁闭度0.56上升到0.66;在乔木林树种类型结构中,针叶林㊁阔叶林㊁针阔混交林蓄积比例由前期的80ʒ15ʒ5变为本期的55ʒ18ʒ27,树种类型结构朝着有利于充分发挥森林生态效益的阔叶化方向变化㊂间隔期内各优势树种组单位面积蓄积均增长,其中:针叶林增长最多,每亩净增2.46m 3,阔叶林增长最少,每亩净增1.58m 3㊂表2㊀文成县各优势树种单位面积蓄积动态变化特征(单位m 3/亩)优势树种调查时间前期本期前后期之差前后期年均差年均净增率平均 2.35 4.83 2.480.23 6.41针叶林 2.39 5.34 2.950.27 6.99阔叶林 2.25 3.83 1.580.14 4.61针阔混交林2.044.742.700.257.37文成县各树龄组单位面积蓄积变化动态特征见表3㊂从表3中可知:本次调查的各树龄单位面积蓄积量相比前次调查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幼龄林由1.05m 3/亩增加至3.05m 3/亩,平均净增率为8.78%,中龄林由1.75m 3/亩增加至4.47m 3/亩,平均净增率为8.04%,近熟林由3.04m 3/亩增加至5.66m 3/亩,平均净增率为5.52%,成熟林由4.85m 3/亩增加至7.93m 3/亩,平均净增率为4.38%,过熟林由8.65m 3/亩增加至10.46m 3/亩,平均净增率为1.67%㊂表3㊀文成县各树龄组单位面积蓄积变化动态特征(单位m 3/亩)树龄调查时间前期本期前后期之差前后期年均差年均净增率幼龄林 1.05 3.05 2.000.188.78中龄林 1.75 4.47 2.720.258.04近熟林 3.04 5.66 2.620.24 5.52成熟林 4.857.93 3.080.28 4.38过熟林8.6510.461.810.161.675㊀规划发展建议为提升文成县森林资源质量,结合本次调查结果,提出如下规划发展建议[6-10]:(1)严格林地保护管理,强化林地保护措施;(2)助推森林彩化建设,提升森林景观水平;(3)加快产业融合发展,优化林业发展结构;(4)依靠科技创新应用,加强病虫害预治;(5)构建一体化监测体系,健全森林资源长效机制;(6)发展森林康养,践行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理念㊂6㊀结论对浙江省文成县开展了第四次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结合调查数据对森林资源的动态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文成县森林覆盖率达到71.7%,林木绿化率达到72.85%,较前期调查分别上升1.46%个1.85%,土地绿化程度较高,森林质量有所提高㊂(2)乔木林㊁竹林㊁特殊灌木林的面积之比由前期的92ʒ5ʒ3变为本期的89ʒ5ʒ6,乔木林的占比有所降低,但乔木林的蓄积由2919036m 3增加至本期的6009300m 3,年平均增幅达到6.29%㊂(3)防护林㊁特用林㊁用材林㊁经济林的面积之比由前期的30ʒ2ʒ64ʒ4变为本期的50ʒ2ʒ42ʒ6,蓄积之比由前期的38ʒ4ʒ58ʒ0变为本期的57ʒ3ʒ40ʒ0㊂(4)在调查间隔期内,文成县优势树种单位面积蓄积和各树龄蓄积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表明文成县森林资源质量在向好的方向发展㊂参考文献[1]赵锦泉,吴谷汉,胡建铭.浙江省文成县森林风景资源保护和利用探讨[J ].华东森林经理,2020,34(4):7-10,15.[2]丁瑞泉.森林资源调查工作的重要性及优化措施[J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22(4):60-61.[3]吴颖.地理信息系统在森林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 ].温带林业研究,2022,5(1):18-20,70.[4]石博.关于无人机遥感在森林资源调查中的运用分析[J ].林业科技情报,2021,53(04):27-29.[5]赵兴强,梁丽华.基于信息技术的森林资源调查体系分析[J ].南方农业,2021,15(27):230-231.[6]李锐,杜志.武穴市森林资源动态分析与评价[J ].湖北林业科技,2022,51(1):24-27.[7]黄志业.浦北县森林资源动态变化分析[J ].热带林业,2021,49(4):22-25.[8]王志婷,戚俊兴.蒙自市森林资源潜力分析及林业发展建议[J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20,43(6):32-33.[9]隆雨薇,周丹,施虹健,等.夷陵区森林资源动态分析与发展建议[J ].湖北林业科技,2020,49(4):80-82.[10]武旭.盐津县森林资源动态变动分析及发展建议[J ].林业建设,2019(3):36-39.来稿日期:2022-06-02。
第七节五裸子植物详解演示文稿
第56页,共127页。
(二)中国被子植物面临的威胁
• 中国人口众多,开发历史悠久,在被子植物 中,材质优良的森林树种和药用,经济植物 从来就是开发的重要对象,
• 因此中国被子植物的物种多样性受到严重破 坏,
第8页,共127页。
• 华中,华南和华东地区天然针叶林多被砍伐, 代之而起的是人工马尾松林,杉木林和柏木 林。
• 随着各类天然林的采伐和破坏,原有生态环 境发生改变,加快了林下生物消失和濒危的 速度。
• 同时,具有重要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的裸子 植物也遭到严重破坏,
第9页,共127页。
• 如攀枝花苏铁,贵州苏铁,多岐苏铁和叉叶 苏铁均在新发表或新的分布点发现后就遭到 大肆破坏。
• 中国地域广大,物种丰富,家底更不清楚
第70页,共127页。
• 据已知材料:中国的无脊椎动物种数一般约 占世界的10%左右。有的类群由于多系世界 种,或一些生活在海洋中的类群,较少受地 理隔阻,而且国人多这些类群调查的较清楚, 因而所占比例较高。
黄芪
第62页,共127页。
草苁蓉
肉苁蓉
第63页,共127页。
双蕊兰
人参
第64页,共127页。
望天树
蚬木
第65页,共127页。
见血封喉(毒箭木)
梭梭
第66页,共127页。
(三 )大力加强对中国被子植物的保护
• 被子植物在大型植物中数量最多,而且与人类的衣食,医 药,工业原料等关系最为密切。
• 所以其所组成的针叶林常作为优先采伐的对 象,使得该资源正强烈受到人类活动的威胁
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
区域 综合 开发 与可 持续 发展
第 二 节 农业 与区 域可 持续 发展 以 东北 地区 为例
理解教材新知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三
把握热点考向
应
1.概括法记忆自然环境
山环水绕,沃野千里;自南
向北,暖、中、寒温带;东 南向西北,降水递减;最大 林区,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 分布有冻土和沼泽。 2.顺口溜记忆土地开发与治理 平、肥、连片数量多,黑土开发引冲刷,土层变薄
)
解析:东北耕地面积广大,约占全国耕地的1/5,大部分 地区是有机质含量很高的黑土、黑钙土,生产力较高, 是我国肥力最高的土壤之一。东北平原地势平坦,宜农 荒地多,耕地集中连片分布,非常适于机械化作业。
答案:D
1.全国重要的农林基地 (1)农业结构完整,其中农业以 耕作业 占主导地位,
农作物以小麦、玉米、 大豆 为主,是我国重要的
2.教材P91图4-2-5
本图旨在说明东北地区宜农荒地的分布,进而说明东
北地区土地资源的优势。阅读本图应明确以下几个问题: (1)东北地区的荒地主要分布在哪里? 提示:东北地区是我国宜农荒地最多的地区之一, 本区可供开垦的荒地面积超过600万公顷。从图中可看出,
荒地以黑龙江省为最多,其次分布在内蒙古兴安盟、呼伦
宁三省及内蒙古自治区的东部。
(2)图中反映出东北地区怎样的地貌特征?主要的河 流有哪些? 提示:东北地区呈马蹄形,其西、北、东三面分别 被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地环绕;中部是广阔的 东北平原,形成“山环水绕、沃野千里”的基本特征。 主要河流有:松花江、嫩江、乌苏里江、鸭绿江、辽河、 黑龙江等。
生产条件 具体表现 耕地广阔且集中连片分布 自然 土地 条件 资源 土壤肥沃,黑土、黑钙 土分布广泛,土层深厚 宜农荒地多 影响 适合大规模机 械化作业 有机质含量高, 有利于农业生产 后备土地资源 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