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例谈历史地图类材料选择题的解答策略
高考历史:图表型选择题解题技巧例举[1]
高考历史图标题的解题思路和技巧类型:一、地图类二、数据表格类(变式:曲线图、柱状图等)三、图画类(图:人物照片、实物图片、证件等画:漫画、海报、广告画等)一、图表型选择题解题技巧例举图表型历史选择题是近年来备受高考命题专家的青睐的题型之一。
它是以图表为载体,考查考生从图表中提取有效信息,并进行分析概括及知识迁移的学科能力。
解答图表型历史选择题:第一,审清设问,明确要求。
设问是试题的命题意图的直接表示,带有很强的指向性和限制性。
因此,做题时要带着设问观察图表,增强审题的目的性和有效性。
第二,读全图表,把握方向。
要认真审读图表,这包括图表的标题、图表的内容尤其是图表中的文字,还有图注。
最大可能地从图表中提取全面、准确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判断。
第三,排除干扰,科学判断。
解题时一定要注意题干与图表的关系、题干与选项的关系、选项与选项的关系,注意肯定法和排除法相结合、图表信息与课本知识相结合,尽量排除干扰项和无效信息做出科学判断。
下面结合一些具体事例谈谈图表型选择题的解法。
1.历史照片,如文物、遗址图等都是纪实照片,比较客观地反映了历史活动所造成的结果。
解答题时,要从图片(包括图片的标题、内容、出处)最大程度获取有效信息,将所得信息融入课本相关知识,并综合题干的要求分析判断选项,从而得出正确答案。
【例1】下图是光绪十三年(1887年)国文教科书的一页,从中我们可以获取哪些信息①中国当时受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②电话在当时的日常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③在当时的教学中已开始讲授近代科学知识④电话的应用完全改变了中国人的生产、生活方式A.①②③④ B.①③C.①③④D.②③【解析】有人说标题是图表的“眼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从图片标题“国文教科书”及图片是文字“电话”可以作出判断,②④与材料无关,①③项正确,正确答案是C。
【例2】如图所示是民国九年的一则报纸广告。
作为直接证据,它可以用于研究A.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B.实业救国的思潮C.工人阶级的诞生 D.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解析】图片中的文字是图片的点晴之笔,是准确理解图片的窗口的切入点,审题时一定要特别加以关注。
中考历史选择题图表数据类解答技巧
一、试题题型分析(一)题型概述:历史图表类材料选择题主要以数字表格、柱状图及坐标曲线等为载体,借助于具体数字信息、通过定量分析,考查学生解读图表信息,把握历史发展趋势与特征及灵活迁移所学知识的能力。
这类题型很大程度就是历史核心素养中的时空观念的考查形式。
(二)解答方法:学会“三看”:1.要看表头及出处。
确定表格总体反映的历史事件、现象及历史时期。
2.要看表格中的项目。
根据题干设问,阅读表格中的数据信息的时间、空间、数量的变化(升降)。
3.要看表格中的数据纵横变化并综合分析表格中的有效信息所反映的现象,与已掌握的历史基本知识建立正确的联系,从而作出判断,选出最符合题干要求的选项。
二、典例分析类型一历史线索示意题【典例】(2020·四川德阳·14)读图1,图中内容反映的中国古代王朝是()A.秦朝 B.西汉 C.唐朝 D.明朝【技巧点拨】此类题目要做到“三看”。
一是看图表的标题,标题往往是图表的中心,有重要的提示和导向作用。
二是看图表的内容,包括文字和数字,综观数据的起点、终点。
三是看图表的图例、注解、全面、辩证地分析问题。
先“三看”,再联系所学知识,选择正确选项。
类型二历史数据表格题【典例】(2020·四川绵阳·39)下表为20世纪40~80年代联合国成员国数量变化表。
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A.互联网在全球普及 B.美苏冷战的结束C.亚非拉国家的独立 D.联合国职能扩大【技巧点拨】先抓住题干中的问题,仔细分析图表数据,获得有关数值及其变化趋向,再结合表格的标题并联系相关知识,就能作出分析判断,得出正确答案。
类型三历史折线、曲线图题(2020·四川乐山·19)下图反映了1978年-1982年我国农村家庭人均收入变化情况,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展 D.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技巧点拨】先弄清楚折线、曲线图中横、纵坐标分别代表什么,再结合图中图例文字,分析折线、曲线变化趋向,联系并对照相应知识进行分析判断,从而选出正确选项。
初中历史学习历史地图应用(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
初中历史学习历史地图应用在历史的学习过程中,历史地图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工具。
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历史知识,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地理素养。
本文将探讨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历史地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历史地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性历史地图是历史知识的重要载体,它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历史事件的发生地点、时间以及地理背景。
通过观察历史地图,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和影响,从而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二、历史地图的应用策略1. 选择合适的历史地图在选择历史地图时,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选择。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应选择一些较为简单明了的历史地图,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历史知识。
2. 结合教材进行讲解在讲解历史地图时,教师应结合教材中的相关内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建立起历史事件和地理背景之间的联系。
例如,在讲解抗日战争时,可以同时展示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的地图,让学生了解战争的主要战场和敌我双方的势力范围。
3. 组织学生进行地图分析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历史地图进行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从地图中获取历史信息,提高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地理素养。
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析历史地图中的路线、地形、势力范围等要素,从而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
4. 创设情境进行教学教师可以利用历史地图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事件的发生过程。
例如,在讲解古代战争时,可以让学生观察战争地图,想象自己是当时的军事指挥官,如何制定战略和战术。
三、历史地图应用的注意事项1. 注意地图的准确性和权威性在选择历史地图时,教师应确保地图的准确性和权威性,避免使用错误或误导性的地图。
2. 注意地图的更新和修订历史地图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会发生变化,教师应注意地图的更新和修订,确保学生掌握最新的历史地理知识。
3. 注意与学生的互动在讲解历史地图时,教师应注意与学生的互动,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观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例说高中历史图片图表型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例说高中历史图片图表型选择题的解题技巧作者:邓正莲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8年第16期摘要:历史图片图表型选择题是常见的一种考试题型,此类材料题形式多样,可分为实物图片类、地图材料类、数据图表材料类、漫画材料类等。
关键词:历史教学;解题技巧;图片图表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6-0125一、实物图片类1. 题型特点:实物是指具有一定的社会历史信息的东西,因为包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因此能够多层次地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2. 典型题例:例1:右图是某地建筑中的一幅牌匾,与它有关联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是()A. 分封制B. 宗法制C. 三省六部制D. 内阁制【答案】B【解题方法】可直接读取图片信息,“宗祠”即“祠堂”,主要是用来供奉和祭祀祖先的场所,一般是一姓一祠,内有旁文记载着姓氏渊源、族人荣耀等。
可见强调的是血缘关系,因此,选B宗法制符合题意。
例2. 以下两图是欧洲某一城市的街景。
图4摄于1961年8月,图5摄于1989年11月之后。
它们分别反映的是()A. 冷战开始和两极格局消亡B. 大国对峙加强和国家统一C. 军事冲突加剧和政权更迭D. 民族矛盾激化和暂时缓解【答案】B【解题方法】本题考查对两幅图片的解读、分析以及运用知识的能力。
审清时间:1961、1989年;审清主题,结合时间读懂图中信息:该城市应为柏林,题中两个时间分别是柏林墙修建和拆毁的时间,反映的分别是二战之后两极格局的必然产物和国家统一的历史发展趋势。
以选项去对应主题,故选B。
学法启迪:平时要注意读课本上的插图;阅读材料中的重大历史事件要熟悉;把握热点问题;善于把握材料的主题。
技巧总结:应把从照片反映的真实历史场景,放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特定的历史事件中,联系课本相关知识,进行相应的判断。
二、地图材料类1. 题型特点:历史地图提供的信息,包括疆域的变化、都城的迁移、行政区划的改变、地名的变化、河道的变迁等。
历史地图类选择题解题技巧
历史地图类选择题解题技巧历史地图类选择题是近年来中考较常见的一种试题类型,该类型试题信息提供的方式有文字和历史地图,地图多数属于试题的题干部分,起辅助说明的作用。
历史地图主要包括战争形势图、布局图、疆域图、分布图、交通路线图、经济分布图等,此类试题融知识的抽象性与图片的形象性于一体,符合初中生的认知水平,可较全面地考查考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知识迁移的能力,因此备受中考命题者的青睐。
现以2008年中考中的两道试题为例,谈谈这类选择题的一般解题技巧。
【例1】(2008年中考河北省文综卷22)2008年1月23日,中宣部、文化部等四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的通知》,按照通知要求,各地陆续免费开放了一大批博物馆、纪念馆。
回答:右图最适合陈列在A.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B.西柏坡纪念馆C.平津战役纪念馆D.抗美援朝纪念馆【解析】本题从爱国主义教育这一历史情景入手,配以历史地图,主要考查考生的识图和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
解答此题,关键是认真看图,提取有效信息。
地图的主要部分在朝鲜半岛,能与此空间区域相关联的历史事件,只有抗美援朝。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发生在中国境内,西柏坡位于中国河北省平山县,平津战役发生在北京、河北、天津区域,都与图中所示的地理方位不符。
故答案为D。
【例2】(2008年中考连云港市7)若开展“与哥伦布同舟远航”的学习活动,应选择右图航线中的A.①B.②C.③D.④【解析】本题是典型的历史地图类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从图片中获取信息、解读信息、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审读地图反映的内容,且准确掌握哥伦布的航线。
回顾所学知识,①是迪亚士到达好望角的航线,②是哥伦布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的航线,③是麦哲伦船队环球的航线,④是达·伽马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的航线,故答案为B.②。
【方法指导】要想解答好此类题,需注意以下三点:一是从地图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这是解题的关键。
历史地图类试题解题技巧
历史地图类试题解题技巧解题历史地图类试题的技巧主要如下:1.熟悉地理知识:地理知识是理解历史地图的基础,包括各地的位置、地形、气候等信息。
了解地理背景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地图中的内容。
2.确定时间和空间范围:试题中一般会给出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确定这些范围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地图中的内容并进行相关推断。
3.分析地图内容:仔细观察地图中的标注、符号和线条,理解地图上的各种地理要素和相关信息。
常见的地图要素包括国家、城市、山脉、河流、海洋等。
同时,注意地图上的尺度和比例,以便正确理解地理距离和关系。
4.了解历史背景:地图是历史的产物,了解地图所涉及的历史事件和背景可以帮助你更好地解读地图。
包括了解地图所处的历史时期、相关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人口等情况。
5.运用知识进行推断:通过对地图内容的分析和对历史背景的了解,可以进行一些推断。
比如,根据地图上的行政界线、标注的主要城市等信息,推测出地图所示区域的政治、经济等重要特征。
6.综合分析地理与历史:历史地图类试题一般需要综合运用地理和历史知识进行分析,结合地理背景和历史背景来理解地图。
通过综合分析,可以更全面地把握地图所涉及的历史事件和地理特征。
7.练习做题:多做历史地图类试题,加强对地图和历史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积累经验和技巧,提高解题能力。
最好选择一些实际的历史地图进行分析,从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
总之,解题历史地图类试题需要结合地理和历史知识,综合分析地图内容和历史背景。
通过对地图的仔细观察和分析,结合背景知识进行推理和判断,就能够更好地解答历史地图问题。
【2020高考历史】地图、图片类选择题
口呼“立宪”,胸藏“专制”体现了清政府通过预备立宪来欺骗国人,故选D项; 清政府口呼立宪反映的不是“无视群众建立民主政治的心愿”,排除A项;清政 府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是一场骗局,跟漫画的主题不吻合,排除B项;漫画讽刺的是 清政府欺骗国人,未涉及清政府陷入空前孤立的境地,排除C项。
答案 解析
13
刷最新模拟题
5
高考改编题
*
D 1.(2019·全国文综Ⅲ,31,改编)下图是1953年创作的年画。该作品( )。
A.是中国传统人物画在新时代的反映 B.创作时我国已经完成社会主义革命 C.体现了男女平等的社会主义时代风貌 D.倡导了适应国家建设需要的社会新风
当时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基本完成,正在进行三大改造,年画内容体现了积极参与国 家建设的社会新风,故选D项;“年画”是风俗画,不属于人物画,排除A项;“1953年” 时三大改造刚开始,改造的实质就是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完成”的说法有误, 排除B项;材料主旨与男女平等无关,排除C项。
根据题干中“《天工开物》中有一幅名为《倭国造银钱图》的插图,讲琉球诸国制造银币 的工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十分重视白银,且中国白银大部分来自国外,故选C项;题 干无法反映琉球诸国的白银工艺来自中国,排除A项;外国白银流入中国是因为中国在海外 贸易中占优势,排除B项;题干只是提及琉球诸国制银工艺,未提及白银在商业中的地位,排除 D项。
苏格拉底没有逃走而是遵守法律,体现了法律只有被遵守才有权威性,而苏格拉底 慷慨赴死则表现了他以死来捍卫思想自由和尊严,故A项正确;即使被错判为有罪, 苏格拉底也选择遵从判决,故B项错误;“凡是人的理智宣判为错误的东西就不该 去做”强调人的理性,与材料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天赋人权,故D项错误。
根据历史地理综合题答题思路归纳(万能公式)
根据历史地理综合题答题思路归纳(万能
公式)
一、问题分析
在回答历史地理综合题时,首先需要针对题目进行仔细分析。
梳理题目中的关键词,确定题目要求的方向和范围。
同时,注意题
目所涉及的历史事件、地理概念或相关知识。
二、知识串联
根据题目要求和所涉及的知识点,将相关历史事件和地理概念
进行串联。
按照时间顺序或逻辑关系,将相关事件或概念进行连接,形成清晰的知识链条。
这有助于构建论述框架和组织答案内容。
三、事例支持
为了增强答案的可信度和说服力,可以在答案中引入相关的历
史事例或地理案例。
根据题目要求,选择合适的事例进行引用,并
进行简要说明。
事例的选择应与题目要求及所涉及的知识点相符合,同时确保事例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四、多角度思考
在回答历史地理综合题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和分析。
从历史的角度,考虑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影响;从地理的角度,考虑地形、气候、资源等因素的影响。
通过多角度思考,可以
全面且深入地回答问题,并展现自己的思考能力。
五、结论总结
最后,在答案的结尾进行总结和归纳。
根据论证的过程和结论,对整篇答案进行总结,概括主要观点和结果。
同时,可以提出自己
的见解或思考,展示个人的思维深度和创造性。
六、注意事项
1. 确保答案的逻辑性和连贯性,避免答非所问。
2. 不引用无法确认真实性的内容,避免引入虚假信息。
3. 把握字数限制,确保答案简明扼要,重点突出。
以上是根据历史地理综合题的万能答题思路,希望能对您的答
题有所帮助。
高考历史图表类选择题解题方法
第七节图表类选择题解题方法一、题型特征(1)近几年高考大量将图表作为材料引入试题,扩大了历史资料的来源,活跃了命题形式。
(2)历史表格类材料选择题主要以数字表格、各种柱状图及坐标曲线等为载体,借助于具体数字信息考查学生对表格的材料处理能力及灵活迁移所学知识的能力。
二、解题技巧1.“三看”①看图表头及出处:确定历史事件、现象及历史时期②看图表中的项目:数据信息的时间、空间、数量的变化(升降)③看图表中的数据:观纵横变化并综合分析表格中的有效信息所反映的现象。
2.“四注意”①注意围绕数据而展开的描述性的语言。
②注意时间变化与数据变化的关系。
③注意分析数据变化的特征。
④注意分析数据变化的原因。
3.具体操作:曲线数据图“边边角角看拐点”;柱状数据图“上下左右看趋势”;表格数据图“纵横驰骋看变化;饼状数据图”阴晴圆缺看大小”。
三、经典例题1.(2022·全国甲·10)表1表1是学者统计的17—18世纪英国东印度公司进口的部分亚洲货物价值占比。
据表可知,该时期A.生产方式决定进口货物价值占比 B.英国确立海上贸易的霸主地位C.殖民扩张推动了消费结构的变化 D.工业革命促进东西方贸易增长2.(2022·全国甲·8)图3图3为1978年和1987年全国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各经济成分所占比重图。
图示占比变化反映出A.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实现 B.民众就业观念的转变C.计划管理调控作用的增强 D.经济结构调整的完成3.(2022·全国乙·8)图5图5是1978年与1986年北京郊区男户主职业占比变化情况。
这一变化的产生主要是由于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酝酿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深化C.城乡之间的差异呈缩小趋势 D.城市产业结构日益完善4.(2022山东卷·9)图1为1983~1993年我国第一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变化情况。
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全面推行 B.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形成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D.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5.(2022山东卷·10)图2所列为12世纪前期法兰西卡佩王朝路易六世在位期间的若干举措。
高考历史历史地图类开放题解题方法
第二十五节历史地图类开放题解题方法一、题型分析历史地图一般通过地图的图例说明和图片内容共同体现历史的时空观念。
增强学生能够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要素,建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之间的相互关联;能够在不同的时空框架下对史事作出合理解释。
该题型一般以考核历史地图变化为问题切入点,围绕都城的变迁,地理名称的变化,疆域的改变,行政区域划分战争形式的发展及进程,区域经济特征,文化交流路线,经贸路线等反映历史现象的动态和人类活动的进程。
二、解题模板一1.设问类型:分别提取图 A、图 B、图 C 的信息,并据此说明与其相对应的历史时期。
2.解题步骤步骤一:看问题,审清题目具体要求,有针对性地解答。
步骤二:读材料:(1)看地图时间。
(2)看地图图例,注意地图中的关键词语。
(3)分析图例的数量以及分布特征进行判断,并指出结论得出的理由。
步骤三:写答案:要求段落化、要点化但不主张序号化。
三、解题模板二1.设问类型:以地图信息创设情境,以地理空间转移主题写历史短文。
2.解题步骤步骤一:看问题,审清题目具体要求,有针对性地解答。
步骤二:读材料:(1)据地图中重要地点联系重大历史事件。
(2)根据地理空间演变的特点提炼重大历史事件的主题。
(3)联系历史事物的发展演变解读材料中地理空间转换的意义。
步骤三:写答案:要求段落化、要点化但不主张序号化。
四、归纳总结:读历史地图主要遵循“三读”“二补”的步骤“三读”指的是(一)读出历史地图反映的时间和空间、(二)读出历史地图反映的历史阶段特征、(三)读出历史地图上呈现的关键信息。
“二补”指的是(一)以文补图和(二)以图补文,即把题干所给的文字信息和历史地图结合起来分析,相互补充、相互印证。
使用“三读”“二补”法,有利于我们准确获取历史地图所反映的历史事实、观察并分析历史事实发生的原因、总结历史事实演变的规律。
五、经典例题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材料卫所,明代常备军军事组织。
高考历史图表型材料题的解答思路与技巧
高考历史图表型材料题的解答思路与技巧邵新力图表型材料题是以数字表格或图象(线)变化为信息载体,通过一定的数量关系来反映事物的数量特征、变化规律及内在联系。
它不仅融阅读、判断、理解及阐释本质和内在联系为一体,将形象理解与抽象思维巧妙地结合起来,而且因其材料精炼、内涵丰富、信息含量大而阅读量小等特有优势,成为高考测试综合能力的重要方式。
本文举例说明其基本的解答思路与技巧。
例:近代以来,在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人类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根据以下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材料三美国劳动力构成变化[attach]59816[/attach]材料四中国产业结构变化[attach]59834[/attach](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科学技术发展的哪些特点?(2)19世纪末20世纪初,科技革命怎样推动世界成为一个整体?(3)以下两个问题,任选其一回答(分值相同,多答不加分):①材料三反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劳动力构成发生了什么变化?试从产业结构和产业内部劳动力构成的角度,分析第三次科技革命是怎样推动上述变化的?②材料四反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产业结构发生了哪些变化?产业结构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应如何调整产业结构?一、图表型综合试题的特点图表型综合试题由图表材料和解析(设问)两部分组成,图表材料按其形式可分为数字表格、曲线(折线)示意图、条柱统计图及扇状统计图等几种类型。
其之间又可相互结合,构成组合式图表材料题,如例题就是由数字表格、曲线示意图及条柱统计图三种材料组合成的组合型图表题。
无论哪一种图表题,其都是通过数字或线段的变化来承载信息的,所以理解其变化是解析的前提和基础,也是解析的依据。
总之,变化性、对比性和直观性是历史图表材料承载信息最显著的特点。
设问是作答要求的具体规定,其实质是解析材料的定向化。
设问一般分为内涵式和外延式两类。
内涵式设问,主要是指设问要求依据材料进行作答,常用“依(根)据材料。
高中历史图表类试题的解题策略
高中历史图表类试题的解题策略作者:施春连来源:《中学政史地·高中文综》2019年第01期近几年,历史图表类试题一直是高考考查的重点。
由于这类试题涉及较多的材料,以及在形式上较为灵活,对考生来讲有一定的难度。
历史图表类试题,主要以图片、表格、地图等为载体,考查同学们对历史图表的处理能力以及根据所获得的图表信息来分析说明各种历史问题的能力。
图表类历史试题分为图片类历史试题、地图类历史试题、统计图表类历史试题等。
一、图片类历史试题的解题策略这种类型的试题,在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中都有出现。
(一)审图先大致浏览一下图片,弄清图片中含有几个要素或几个层次。
如有的只有人物或事物,有的人物或事物旁边还有文字。
(二)审注记注记对图片起补充说明和解释的作用,弄清楚注记对准确解题十分必要。
(三)审设问观察完图片和注记后,就要审设问了。
设问是命题的落脚点,弄不清楚设问就不能准确答题。
(四)审选项(选择题)解题时,应依据图片和设问,结合所学知识对四个选项逐一进行分析,最后确定正确答案。
【例1】《墨梅图》是写意画中的精品,画中题诗为: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观察绘画和题诗可以得知()A.宋代花鸟画艺术造诣高超B.风俗画是商品经济繁荣的表象C.中西间文化交流源远流长D.理学对个人道德修养影响深远在此图片中,明显含有文字和植物这两个要素,只是这幅图片不太清晰,因此,命题者将图中的关键文字“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放在了题干中。
因此,解答过程中,我们不能忽视文字这一信息。
该题的设问为“观察绘画和题诗可以得知”,因此我们要从绘画(植物的形态)和文字的风格两个方面入手。
首先,从绘画入手,《墨梅图》是一幅写意水墨画,图中梅花繁密,有的含苞欲放,有的绽瓣盛开,有的残英点点,千姿百态。
花朵与铁骨铮铮的干枝相映照,清气袭人。
干枝描绘得如弯弓秋月,挺劲有力。
图表类历史试题答题技巧及应试技巧
选择 C
重要的历史人物
孔子
黄帝
老子石像
秦始皇
汉武帝
唐太宗
宋太祖
女真 金
成吉思汗
忽必烈
蔡伦
毕升
张仲景 李时珍
华佗
戊戌变法
谭嗣同就义
严复
康有为
梁启超
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
陈独秀
李大钊
民族资产阶级
张謇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中国时期模范人物
王进喜 袁隆平
邓稼先
历史性的握手
尼克松访华
• C.经济实力膨胀,成为经济超级大国
• D.进入知识经济时代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面粉出口增长表》
1、曲线变化—— 增长 2、变化原因—— (关注时期,一战期间)
外因、内因
3、说明结论: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特点及原因
《1929~1945年美国失业率》
1、曲线变化 2、变化原因 3、说明结论
1924~1929年失业率低,
选择 D
• 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事业取得一系列
成解就题。技下巧列:属于这一时期的外交成就有①
提抓出住和问平题共指处向五的时项期原“则20②世恢纪复70在年联代”合,国问的
合题法涉席及位的③方中面美“外正交式成建就立”外交关系④承办
• “人类可以成就伟大的事业” 文艺复兴
• “我们以这些殖民地善良人民的名义和权力,谨庄严宣
告······”
《独立宣言》
• “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人权宣言》
• “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面前发抖吧” ——《共产党宣言》 • “一幢裂开的房子是不能持久站立的” ——林肯 • “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 —— 贝多芬 • “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现实生活说明
例谈中考历史地图型探究题的命题思路及备考策略
例谈中考历史地图型探究题的命题思路及备考策略命题思路
历史地图型探究题让考生利用地理洞察力,以地图为基础,从地理侧面结合历史故事,来探究历史中的人文地理事物,从而更深刻的理解历史。
一般的历史地图题的命题可以以两大类为主:一类是简单的概括性描述类,有一定可比性,比较传统,例如描述某一历史事件或某一时期的地图格局,把各个地区分别简单介绍。
另一类则强调考生从地理上结合历史事实所讲到的问题,特别是突出某一信息对其他信息的影响,或者某一历史信息对当时地图格局的影响。
这类题可以考虑从关键性的地理区域来结合历史事件,进行深入的分析探究。
备考策略
1. 认真研究历史及地理内容:历史地图题要求考生有扎实的历史及地理知识,因此备考时要从国家颁发的《历史课本》中系统的梳理历史及地理知识,把历史背景及地理现象弄清楚,这样才能逐步转进到考试中历史地图型探究题的应用。
2. 熟悉历史及地理地图:备考时考生应该注重地图的熟练运用,要广泛收集历史及地理地图,要懂得正确看图、熟悉地图上的各种标示、分析地图上符号的含义,才能熟练的应用地图。
3. 练习地图探究题:备考时,要抽出一部分时间进行大量习题练习,把解答历史地图型探究题练习流利,才能把考试中的难点熟悉、掌握,从而提升解答这类题的速度和质量。
初中历史识图类试题的解题思路
@r s x y)" 12 (初中历史识图类试题,根据试题图片呈现的内容可以细分为实物图类问题、人物图类问题、示意图类问题以及图画类问题。
这四类问题可以很好地检验学生初中历史知识的掌握情况,在中考中经常出现。
在日常的学习以及训练中,学生应重视相关图的学习、积累,做好识图类问题解答思路的归纳。
一、实物图类问题初中历史中的实物图指各种历史文物、历史遗迹以及有着特殊历史意义地点的图片。
围绕这些图片可以设置各种问题,如询问某一历史文物所处的年代以及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等。
解答该类问题主要有两种思路:其一,通过审题看是否有相关的文字说明,从文字说明进行切入。
其二,回忆知识储备,通过联想进行分析。
例1.(2023·湖北随州)右图是1978年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文物之一铜冰鉴,中间有夹层,可放冰块,是战国时期贵族使用的青铜冰酒器,是已考古发现的最早“冰箱”。
它可说明 ( )A.随州手工业领先世界B.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C.商朝青铜器工艺高超D.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60··解析:题干给出的是历史文物图片。
认真阅读题干内容可以得到如下重要信息:该文物属于青铜器,所处的历史时期是战国,是贵族使用的冰酒器。
再看给出的选项,B、C两项给出的时间不正确,首先排除掉。
A项,是否“领先世界”需要与其他国家的青铜器对比得出,而题干中并未体现与其他国家的比较,可排除。
铜冰鉴的出现,说明青铜器的使用已经生活化,这体现出当时生产力已经大发展了,也正是生产力的大发展,最终促使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建立。
因此,它体现的是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本题选D。
二、人物图类问题历史上涌现很多杰出历史人物,这些杰出人物中既有优秀的领导者,也有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
历史人物图像不仅是初中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而且也是各类考试中的热门考点。
解答该类问题可以从问题入手,问什么回答什么,避免答非所问。
例2.(2023·上海)品读历史,就要认识人物。
例说文综高考历史地图的复习与对策
上传: 严新明更新时间:例说文综高考历史地图地复习与对策江西省南康唐江中学邓夏生年历史高考第题在历年高考中首次将历史地图知识地考查与问答题这一综合性较强地题型结合,从而形成了一种令人耳目一新地考查方式,在全国中学历史教学界引起了强烈地反响.年后,全国各省市文综历史高考历史地图题更是频繁出现,诸如年北京卷第题“东南沿海地图元代台湾”、第题“红色旅游井冈山地图”;年上海卷第题“版图中地德意志”.年全国卷ⅰ第—题“世纪、年代法德地图”、第题以地理“中国东南地图”为切入点考查近代中国被迫开放地通商口岸地理分布特点及历史影响;北京卷第题“春秋形势图”(图)、“战国形势图”(图)对比政治局势变化;江苏卷第题“春秋形势图”中“阴影部分”(吴越).年全国卷ⅰ第题“宋金对峙形势图”北京历史地理沿革和政治分析;北京卷第题“隋朝大运河”示意图;重庆卷第题“隋唐手工业”示意图.这些信息或信号为我们在今后高三乃至中学历史教学中通过对历史地图知识地教学、历史与地理、政治知识结合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提供了有益地启示,这也是今后高考文综历史复习地指挥棒和导向,也体现了高考改革地必然趋势和学生能力培养地必然要求.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历史地图知识以其直观性、客观性、灵活性和内涵地丰富性在高考命题创制新情境方面发挥了独特地作用,为高考命题技术地发展提供了新地方法和途径,同时,这类知识与相关学科地密切联系也为高考向更高层次地综合性考试发展提出有益地启示.对历史地图知识在命题中作用地进一步发掘必将促进高考改革向更完善、更科学地层次发展.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近年来高考命题中有关历史地图知识地运用及考查⑴.基本趋势和特点:综观近几年文综高考历史试题“地图”题,私以为有以下特点与趋势:①从单纯考查地图识记地基础能力向考查知识迁移和综合分析地层次发展;②从直接考查地图知识向借助地图知识设置新地历史情境并结合有关知识综合解决历史问题地方面发展;③在高考试卷中所占比例逐年增大.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⑵.体现地历史学科地知识与能力要求:①从历史知识地考查和体现而言:教材中涉及地重要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重要城市(地区)地地理位置;古今地理名称、行政区划地沿革;交通路线地位置、走向;重要地历史地理概念;社会经济地发展状况;同一地区政治、军事、民族分布地形势变化所反映地某一时期历史发展地状况和趋势.②从历史学科能力要求和培养来看:通过考查对地图知识地识记和与之相关地历史地理概念、历史基础知识地考查体现再认、再现历史知识地基础学科能力;通过运用地理学科地相关知识解决历史问题考查学生运用相关学科知识综合解决历史问题地综合学科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知识迁移,分析、解决问题地能力.如,图文知识地相互对照、迁移,从中反映了抽象思维能力与形象思维能力地结合;在地图知识中提取信息,结合信息联系与之有关地历史知识,综合分析、解决问题地能力.在这里,尤其注意地是:年北京卷第题“井冈山红色旅游”、年全国卷ⅰ第题“宋金对峙形势图”这两题都属于压轴题,都属于高考文科综合地大题,都是以历史地图为切入点而“政史地三家”同台唱戏,学科能力要求是很高地,旨在培养学生文综意识和人文素养.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⑶.命题形式上地特点与趋势:①虚拟地图:在题目中不出现直观地图考查对教材中地历史地图所反映地图、文知识地掌握和运用.这种不会出现历史地图而又考历史地图知识内容地历史高考题相当普遍,而这种题所涉历史地图知识点较简单或所涉地理知识较普遍,很多学生并不在意.正是因为这样,学生对教材中地历史地图很容易忽视,或者根本就不去注意.②直观地图:题目中出现地图,考查教材中地相关图文知识.地图地选取范围广泛,突破了教材现有地图地限制,最突出地体现了历史地图知识在考查功能地灵活性、广泛性和直观性特点.这种命题形式大致有下列情况:对教材中地地图知识进行直接考查,如教材地图中所反映地地理位置、文字说明、古今地图对照等知识. 将教材中相关地文字知识变为地图中地直观形象,结合图中给出地参照信息、回忆,运用所学地知识,经过图文结合进行分析、判断、解答. 将与某一问题相关地地图组合形成新地历史情境,地图地选取可取自教材,亦可根据需要绘制,要求考生在地图中提取信息,联系所学知识针对题目要求进行综合分析,解决历史问题.这种命题形式打破了以往利用文字、图表等抽象手段设置新情境,要求考生进行文字阅读地传统命题方式,摆脱了文字材料对命题地限制,使历史情境地设置更具有直观性和客观性,有助于考生在解题时进行更开放性地思考,考查更深层次地思维能力.这种形式地开发前景更为广阔,对未来文科历史高考改革向综合方向地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如果将其与文字、图表等传统设置新情境地手段结合将形成更为丰富、新颖地历史情境,从而扩展对历史学科能力考查要求地深度,并能更加体现历史学科地综合性特点.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文综高考历史地图地复习与对策⑴.教师在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进行地图知识学习地指导,培养学生在学习相关知识时,找准历史地图学习感觉,要“敢为人先”地严格要求学生把每个历史知识点与地理地图或历史地图形成空间对比以形成学生历史时间学习地空间意识、概念,形成图文结合、时间与空间地完整结合,全方位掌握历史知识地学习方法和习惯.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①在讲授涉及历史地图知识地内容时,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注意图文知识地相互结合,并进行识图方法地指导,诸如基本地识图常识和方法:方位判断、河流走向依据、战争示意、首都表示、物产指示、工业部门标识、地形地势、箭头所指和识别、图文颜色识别、图文知识特有地隐含(教材中所没有提及地知识要素)诸如“鸦片战争形势图”可以找到:台湾人民开始了近代反对外国侵略地斗争、“三大决战形势图”可以找到当时中共中央所在地:西柏坡等.②借助地理学科地知识使学生明确一些重要地地理概念及所涉及地地区,以此作为学生学好历史地图知识地基础.如中国地理中黄河、长江、淮河等几大河流域、东南沿海地区所涉及地省份;黄河、长江等大河流域地分段;中国行政区划地大致方位及所涉及地省份.与历史学习关系密切地关于世界地理中三大洋及其沿岸地区地重要地区和国家;对世界历史进程影响较大地国家地相对位置;世界历史中涉及地重要地区及其范围,如西欧、中欧、巴尔干、北美、拉美、北非、西亚、南亚、东南亚等.③指导学生结合高三历史学习地知识系统对涉及地图知识地内容进行系统归纳、总结,形成有关地图知识地体系,并融入高三主体知识体系,以形成立体地、完整地知识结构,为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做好知识准备.如,对中国古代史历史地图知识地归纳可按历史地理学生地传授方法归纳为政治、军事、经济、民族、对外关系、文化等几大方面,各大方面又可按知识类别、时间、空间等原则分为更详细地分支等.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⑵.在教学中加强对重要历史地图知识地教学,做到知识落实与能力培养地有机结合.①突出教材中地重点知识,做到图文结合.图、文俱全地知识:在进行此类历史知识教学地过程中,应指导学生将地图标识与文字表述相互对照,全面落实,使学生明确掌握文字知识在地图中地位置及重要地区地地理沿革.这类历史知识在中国古代史中较为集中,主要包括:政权地疆域、行政区划图,如:秦朝地疆域,应明确:疆域四至地地图位置、文字表述、古今名称沿革,边疆地区所设置地重要郡县(北方河套地区郡县、南方越族地区三郡)地相对位置及其南方三郡治所地古今地理位置沿革;清朝疆域图,应明确:疆域四至地地图位置及古今对照,五个将军辖区、两个办事大臣辖区地管辖范围及古今对照.战国、秦、明长城图,应明确:战国时期长城地位置及修筑长城地政权;秦明长城地东西起止点及在其附近与之相关地战役、行政机构设置等.古代各主要政权地分布格局、都城图,主要包括:春秋战国形势图、三国鼎立形势图、淝水之战形势图所反映地东晋与前秦对峙形势、五代十国形势图、两宋时期各民族政权并立对峙形势图等.手工业、商业中心图,包括:战国、隋唐时期手工业及商业城市地名称、古今对照.重大历史事件、古战场地位置及古今对照,主要包括:葵丘会盟、城濮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陈桥兵变、澶州之战等.水利设施及交通路线图,如各个时期教材所涉及地水利设施地地图位置,中国古代运河和沿海运输路线图,中外交通路线图等.有文无图地知识:这类知识指在教材文字叙述中提及,而在教材地图中没有相应标识地地理知识.在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指导学生明确其在地图上地相对位置,形成完整地知识概念,此类知识主要分布在中国历史地相关地图知识中.中国古代史部分:对外贸易港口中地泉州、明州、登州地大致位置;南北朝时期南北方政权地统治区域;古代文化发展地重要遗址,如原始社会人类活动遗址地区域、古代文化遗迹(编钟、兵马俑、汉墓、书院等);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及农作物种植传播地区域;明朝兴起地手工业和商业城市;唐朝疆域四至、蒙古政权扩张战争导致地中原地区政权格局及接壤状况地变化等.中国近代史:百团大战、豫湘桂战役所涉及地区地相应位置等.有图无文地知识:这类知识指在地图中有明确标识,在教材文字表述中没有涉及地内容.在教学中应将地图知识转化为文字知识,以补充主体知识,使学生形成完整地知识掌握.如,隋朝大运河图中连接长安与黄河间地河段“广通渠”;唐朝经济图中地手工业中心及产品;元朝疆域四至地大致方位及图中宣政院辖地所反映地元朝管辖西藏地机构等.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②结合地理地有关知识,注重对历史教学中涉及地重点地区相关知识地归纳、落实.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在一些重要地区发生过很多影响历史发展进程地重大事件,明确这些地区地地理位置及历史变革对学生形成对历史发展情况地整体把握起着重要地作用.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在中国古代史教学中应注意以下重要地区:有关大河流域(黄河、长江、淮河)、重要历史地区(如西域、南中、江东、西洋、南洋等)所涉及地地理范围,所出现过地重要城市和发生过重大历史事件所处地地理位置;西北地区、东北地区、西南地区等重要地边疆省份所涉及地历史上中央政权设立地管辖机构、行政归属、名称沿革等;古代少数民族聚居地重点地区民族分布变迁情况地地图示意,重点在北方地区,如阿尔泰山至黑龙江流域、河套地区、河北、山西等,南方地区主要是越族地分布情况等.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③注重对地图知识间地变化、联系及相关基础知识地对照与结合,充分挖掘其中隐含地动态知识,指导学生掌握阅读地图知识地方法、角度,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综合图文知识分析问题地能力.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包含文字知识丰富地单幅地图.如:中国古代史中地战国形势图、秦疆域图、唐朝交通路线图等;中国近代史中地英国侵占香港示意图等;世界历史中地国际关系形势图等.对这类地图地教学应注意引导学生分析图中所反映地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对外关系及国际关系等相关地基础知识,并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形成这一局面地历史背景、影响等理解性地内容.可能出现相关知识组合地地图:应引导学生分析地图变化中所反映地历史发展趋势.中国古代史:政权统治区域变化所反映出地古代国家发展地趋势及与之相关地背景、影响,如:商、秦、唐、元、清疆域图.分裂时期割据政权分布图所反映地各政权实力变化及统一与分裂趋势地演变,如:西周、春秋、战国形势图、五代十国前后期形势图.民族分布及民族政权统治区域变化所反映地中国古代民族融合趋势地发展,如北方各族在不同时期地内迁与分布图.民族政权对峙时期少数民族统治区域变化与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发展地趋势,如唐朝前后期边疆各族形势图、两宋时期民族政权并立形势图.各朝都城位置变化所反映地中国古代史不同时期政治、经济、民族关系等方面地特点,如都城位置自西向东、自北向南、自南向北地转移.各朝都城平面示意图所反映地中国古代城市建筑及城市经济发展地趋势,如长安、东京、元大都、明北京城平面图.中国古代内外交通地发展,如,隋大运河、元朝漕运、海运图;西汉、唐朝、宋朝对外交通路线图等.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中国近代史:不同阶段通商口岸开放及分布所反映地不同时期西方国家对中国侵略地发展趋势.通商口岸地开放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发展地关系及对近代政治地影响.重点地区古今形势地对照所反映地近代中国主权地不断丧失,如:《尼布楚条约中俄边界示意图》、中国近代沙俄侵占中国北方领土形势图.帝国主义侵略对中国政治地影响,如:世纪末帝国主义划分“势力范围”,强占“租借地”示意图、北洋割据混战示意图.世界近代现代史:重要国家疆域和控制区变化所反映地不同时期各国力量地发展与衰落.如:俄国、法国、德国、美国疆域图地变化.欧美各国殖民地范围变化所反映地不同阶段资本主义国家对外扩张地趋势.资本主义兴起后不同时期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分布地区所反映地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地产生、发展进程.不同阶段国际关系体系及主要军事、政治集团分布区域变化所反映地国际关系地变化趋势.如:三大体系;两次大战前后各主要国际政治、军事集权地对峙态势图.战后世界主要政治、经济集团变化所反映地世界从两极向多极发展地历史趋势.亚非拉地区政权格局地变化所反映地世界殖民体系地演变及民族解放运动地发展,如世纪末非洲形势图与二战后非洲形势图地变化所反映地历史根源和发展中国家所面临地问题;世界经济分布图、世界资源分布(经济地理)与发达国家与发展国家分布示意图所反映地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变化等.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总之,文综高考历史地图地有效复习,体现了历史学科地方法和能力地基本要求,有助于深化历史学习,培养学生文综学科学习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学科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也大大增强了历史高考地选拔性功能,促进高考改革地深化发展.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该文发表于《高考天地》年第期。
历史选择题的解题思路与方法
历史选择题的解题思路与方法选择题是高考历史试卷的基本题型之一,它可以考查历史概念、历史事实、历史结论、阶段特征等各种内容,以及考查获取和利用有效信息、归纳、比较、概括、辩证全面地认识和分析问题等各种能力,是一种设题灵活、覆盖面很广的多功能题型。
在高考试卷中,选择题约占49%的分值,是学生能否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部分。
一、题型特点1、知识覆盖面广。
2、注意对历史知识准确掌握程度的考查。
主要着眼于对历史知识的准确记忆,对历史知识的全面准确的理解,对历史概念内涵、外延的把握,对历史结论相关史实和理论依据的理解,对历史阶段特征的掌握和认识。
3、突出综合能力的考查。
4、加强辩证思维能力的考查。
5、命题思路的创新和命题技术的提高。
⑴跳出教材束缚,不断创设新情景。
⑵题目形式多样,史料、图表等已延伸到选择题中。
⑶高考试卷中,实行背景材料形式,题目的综合性大大加强。
6、以中低难度题目为主。
二、题型结构选择题一般由题干和备选项两部分组成。
题干就是用陈述句或疑问句创设出解题情景和思路。
备选项是指与题干有直接关系的备选答案,分为正确项和干忧项。
在文综试题中,出现了大量专题式或连锁式选择题。
三、应试策略选择题知识覆盖面广、题量多的特点,要求考生要踏实、牢固、全面地掌握所学基础知识。
同时要培养概括、分析、评价等能力,提高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认识问题的水平。
这是做好选择题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在具备了这些前提条件之后,再辅之以一定的技巧和方法,才能真正答好选择题。
1、审题方法能否认真审题,是做好选择题的关键。
随着命题技术的进步,选择题的立体感和动态迁移感愈来愈强,迷惑性越来越大。
因其答案的惟一性,一旦审题出现偏误,就会导致全错。
认真审题,对选择题尤为重要。
要根据选择题的特点,采用立体式的审题方法,明确题意和要求。
其具体要求是:⑴、读懂背景材料。
每组选择题之前所出现的引导材料,是这组选择题的共同情景材料,其与各试题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有机体系,试题也都是受背景调控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谈历史地图类材料选择题的解答策略
历史地图展示了过去人们的活动空间、进程和特征,包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
在题干中把历史地图作为重要的命题材料,并依据历史地图提供的主体信息而设计若干选项,这样的试题构成可称为历史地图型材料选择题。
历史地图型材料选择题使设问的开放性和灵活性增强,有利于学生养成以图表形式陈述历史问题,实现历史知识多层次、多方位的联系。
为此,在高考试题中备受命题者青睐。
怎样正确解答呢?我以高考试题中五道历史地图型材料选择题为例,在解答这些试题的过程中得出解决这类试题的正确策略,期望对广大同学复习备考有所帮助。
【试题举例】
1.(江苏)右图为(元朝疆域图),其中宣政院管辖的地区是
A.① B.②C.③ D.④
2.(2007年山东文综)图8是某同学在研究性
学习中使用的一幅地图。
据图中阴影部分判断,
他的研究课题是
A.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
B.七七事变前日本占令区域的变化
C.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
D.三大战役后解放区的扩大
3.(上海文科综合)右图白色部分反映的是某一时期西方人所认识的世界。
运用所学知识判断,这一认识应该出现于
A.新航路开辟以后 B.英国工业革命后 C.国际联盟成立后 D.冷战格局出现后
4. (上海)右图表示的是
A.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
B.公元2世纪的罗马帝国
C.公元8世纪的阿拉伯帝国
D.公元13世纪的蒙古帝国
【例题解析】
1.D 根据元朝的疆域分界图可知,元朝宣政院管辖的是④西藏地区,其他三项依次是辽阳、岭北和甘肃行省。
2.C 抓住图中阴影部分的分布特点,然后联系所学知识判断。
工农武装割据时期的革命根据地主要集中在南方;七七事变前日本占领区域主要集中在东北和华北;三大战役后解放区得以扩大,表现为东北、华北和长江中下游以北地区连成一片。
所以,ABD三项与地图描述的特征不符,都可排除。
3. A 仔细观察历史地图,抓住地图中美洲、好望角等特殊地点,以及环球航行的白色路线,联系所学知识,可判断A项符合题意。
4.B 从图中可以看出,图中的国家是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国家,由此可以排除A、D 两项。
而公元8世纪的阿拉伯帝国的疆域没有到达不列颠岛。
因此C项也可排除。
【解答策略】
通过以上历史地图型材料选择题的解答过程,我们可以总结出解答这类试题的正确方法策略:抓住历史地图中关键性地名、国家和区域分界线等有效信息,调动和运用所掌握的历史知识,与试题的相关信息建立正确的联系,并作出综合性判断,从而选出最符合题干要求的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