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作品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品分析
一、作品分析(时代背景、表现内容、艺术特色、整体评价,任选一题,15分)
1、分析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
(1)唐代是中国绘画走向成熟的时期。
“绮罗人物”这一新的画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2)以盛唐宫廷贵族妇女生活为创作题材,描绘杨贵妃姐妹三月三日游春的场景。
(3)通过人物的主从关系,构图的前疏后紧,突出了主人公的地位,线条简劲而流动。
赋色艳丽鲜明。
人物体态丰满华贵。
画卷使人自然地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具有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
(4)开盛唐“曲眉丰颊”之画风。
表现现实生活中的妇女题材,较之前代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对后世产生很大影响。
也是工笔人物画教学中不可多得的范本之一
2、分析任伯年的《女娲炼石图》
(1)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的无能造成外国列强的肆意横行。
任何怀有爱国之心者,无不痛心疾首。
(2)取材于我国民间神话,以饱满的热情,塑造了一位中国女性英雄的形象。
(3)构思巧妙,人物情感热烈、坚定。
有意采用棱角方直,笔线爽利,近于表现山石的线条勾勒衣纹,然后略加烘染,表现一种坚硬的石质感觉,与嶙峋的山岩形成对照和呼应。
(4)托古喻今,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震撼人心的力量。
3.分析顾恺之的《洛神赋图》
(1)士大夫画家辈出,绘画题材范围扩大。
(2)根据诗人曹植的文学创作的主题思想塑造形象和安排情节。
画出了一幅哀怨缠绵的连续画图。
(3)人物神情刻画生动,主题内容突出,手法写实。
线条简练飘逸,色彩典雅鲜丽。
整个画面环境富于装饰性。
(4)体现了东晋时期中国绘画水平。
顾恺之的艺术成就对当时或后世画家具有重要影响。
4. 分析沈周的《庐山高图》
(1)“文人画”在明代最为昌盛,其中尤以山水画影响较深。
(2)专为其师陈宽而作。
以近似王蒙的笔法,集中表现了雄伟瑰丽的庐山形象。
用此来象征乃师的崇高人格。
(3)寓意深刻,想象驰骋。
布景高远深幽,山石多用披麻解索皴,浓墨点苔,墨丰笔健。
表现出庐山大气氤氲的动人形象。
(4)为文秀一类的水墨写意山水之作,也是诗画并茂、寓情于景的巨幅杰作。
5.分析阎立本的《步辇图》。
(1)唐代中央政权与边远民族的友好交往促进了政治的稳定和经济的繁荣。
(2)作品描绘的是贞观十五年唐太宗下嫁文成公主与吐蕃王松赞干布联姻事件。
(3)构图均衡,人物主次分明,形象生动,线条匀细挺拔,富有弹性。
设色浓重并适度晕染,效果单纯而明朗。
(4)作品具有历史价值,是现存有关西藏最早的一幅历史画。
阎立本是开一代画风的划时代人物。
6.分析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
(1)元代统治者的荣枯无常使许多汉族文人只得纵情于诗酒。
(2)描绘了富春江一代的秋初景色。
(3)吸收董巨披麻皴而更加简括,显示出较深的笔墨功力。
(4)堪称古代山水画中的巨作。
对后代画家具有深刻的启发和影响。
7.分析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
(1)五代南唐政权的摇摇欲坠造成许多人对前途悲观失望,故而疏狂自放以蒙蔽朝廷耳目。
(2)通过听琴、观舞、休憩、赏乐、调笑五个场面,描绘了政治上失意的官僚韩熙载尽情声色、颓唐放纵的夜宴生活。
(3)构思严谨,人物性格刻划生动而有深度。
衣纹组织严谨而又简练。
设色以浓重色调为主,配以淡彩,间隔以大块的黑白,起着统一画面的作用。
(4)除绘画史上的重要价值外,也是研究音乐史、舞蹈史、工艺史的宝贵资料。
8.分析唐寅的《孟蜀宫伎图》
(1)宫廷君王的奢侈豪华带给宫伎、歌伎的只是一种悲剧。
(2)通过四个盛装的宫伎描绘了五代后蜀孟昶的宫廷生活。
(3)诗的点缀道出了画的主题。
线条细劲、流动,设色妍丽、明快、变化十分丰富。
人物独特的造型特征,突出了宫伎弱不禁风的情态。
(4)整个作品秀润、明朗、简洁、清新。
作者饱受炎凉世态的滋味,通过宫伎的描绘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
9. 分析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1)宋初市民阶层的形成,出现了以市俗生活为中心内容的风俗画。
(2)通过郊野、汴河、街市三个段落,展现了北宋都城汴梁汴河两岸清明时节的街市景象。
(3)构图采用散点透视。
布局有序,内容丰富,主题突出。
采用线描淡彩画法,并紧密结合对象的质感特征。
(4)体现了中国古代风俗画的最高成就,对研究宋代的城市生活以及民俗、服饰、建筑、工商、交通等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10. 分析王蒙的《青卞隐居图》
(1)元朝的“世事多变”造成文人画家逃避现实、隐遁山林。
(2)描绘了浙江吴兴县西北18里许的卞山景象。
(3)立轴采用高远法构图,画出卞山自山麓至顶全貌,结构谨严,纵横离奇。
画草庐数间,点出了文人隐逸的主题。
画法先以淡墨勾石骨,再用焦墨皴擦,淡墨微染,层层加深,层次井然。
画面密而不塞,实中有虚,有深远的空间感。
(4)运用前代画家之法,创造出线繁点密,苍茫深厚的新风格。
被明代画家董其昌成为“天下第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