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古文课外阅读答案
医古文参考答案

医古文参考答案医古文参考答案古代医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源远流长,渊源深厚。
通过研究古代医学文献,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人对疾病的认识、治疗方法以及医学伦理等方面的思考。
本文将以《黄帝内经》和《难经》为例,探讨古代医学的一些观点和方法。
《黄帝内经》是古代医学经典之一,它以问答的形式呈现,内容涵盖了医学、哲学、天文学等多个领域。
其中,关于疾病的认识,黄帝内经提出了“阴阳五行”理论。
根据这一理论,人体的健康与疾病是由阴阳和五行相互作用的结果。
古人认为,人体的健康与自然界的阴阳变化密切相关,只有保持阴阳平衡,才能保持健康。
因此,古代医生在治疗疾病时,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阴阳平衡,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难经》是古代医学经典之一,它主要讲述了医学上的难题和疑难杂症的治疗方法。
古代医生在面对难治性疾病时,会运用一些独特的治疗方法。
例如,《难经》中提到了“寒热之法”。
古人认为,寒热是疾病的主要症状之一,因此,在治疗疾病时,可以通过调节体温来达到治疗的效果。
另外,《难经》还提到了“补虚泻实”、“攻邪除病”等治疗方法,这些方法都是古代医生在治疗难治性疾病时总结出来的经验。
古代医学不仅注重治疗疾病,还注重预防疾病。
在古代医学中,预防疾病的方法主要包括“调摄”和“养生”。
调摄是指通过调整饮食、作息和情绪等方面的因素,来预防疾病的发生。
古人认为,合理的饮食结构、规律的作息时间以及良好的心态对于保持健康非常重要。
另外,养生也是古代医学中的重要概念。
古人认为,通过锻炼身体、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可以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从而预防疾病的发生。
古代医学的伦理观念也值得我们思考。
在古代医学中,医生被视为“天使”或“仙人”,他们的职责是救死扶伤,治疗疾病。
古人认为,医生应该具备高尚的品德和道德修养,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此外,古代医学还注重医患关系的建立和维护。
古人认为,医生应该尊重患者的意愿,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以便更好地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
医古文部分课后练习题及课外阅读试题及答案

医古文课后练习题及部分课外练习题答案一、扁鵲過趙趙王太子暴疾而死鵲造宮門曰吾聞國中卒有壤土之事得無有急乎中庶子之好方者應之曰然王太子暴疾而死扁鵲曰入言鄭醫秦越人能活太子中庶子難之曰吾聞上古之爲醫者曰苗父苗父之爲醫也以菅爲席以芻爲狗北面而祝發十言耳諸扶而來者舉而來者皆平復如故子之方能如此乎扁鵲曰不能又曰吾聞中古之爲醫者曰俞柎俞柎之爲醫也搦腦髓束肓莫炊灼九竅而定經絡死人復爲生人故曰俞柎子之方能若是乎扁鵲曰不能中庶子曰子之方如此譬若以管窺天以錐刺地所窺者甚大所見者甚少鈞若子之方豈足以變駭童子哉扁鵲曰不然物故有昧揥而中蛟頭掩目而別白黑者太子之疾所謂尸厥者也以爲不然入診之太子股陰當溫耳中焦焦如有嘯者聲然者皆可治也中庶子入報趙王趙王跣而趨出門曰先生遠辱幸臨寡人先生幸而有之則糞土之息得蒙天履地而長爲人矣先生不有之則先犬馬填溝壑矣言未已涕泣沾襟扁鵲遂爲診之先造軒光之竈八成之湯砥針礪石取三陽五輸子容擣藥子明吹耳陽儀反神子越扶形子游矯摩太子遂得復生天下聞之皆曰扁鵲能生死人鵲辭曰予非能生死人也特使夫當生者活耳夫死者猶不可藥而生也悲夫亂君之治不可藥而息也詩曰多將熇熇不可救藥甚之之辭也(漢·劉向《說苑·辨物》)要求:1.給上文標點2.注釋文中加點號的詞語3.今譯文中加橫線的句子4.文意理解①中庶子讚揚俞柎的一段文字,反映俞柎命名的含義是什麼?②趙王所稱“糞土之息”與“犬馬”指什麼?反映古人稱謂上的什麼現象?③“亂君之治,不可藥而息也”與全文是什麼關係?参考答案:1.扁鵲過趙,趙王太子暴疾而死,鵲造宮門,曰:“吾聞國中卒有壤土之事,得無有急乎? ”中庶子之好方者應之曰:“然。
王太子暴疾而死。
”扁鵲曰:“人言鄭醫秦越人能活太子。
”中庶子難之曰:“吾聞上古之爲醫者曰苗父,苗父之爲醫也,以菅爲席,以芻爲狗,北面而祝,發十言耳,諸扶而來者,舉而來者,皆平復如故。
子之方能如此乎? ”扁鵲曰:“不能。
”又曰:“吾聞中古之爲醫者曰俞柎,俞柎之爲醫也,搦腦髓,束肓莫,炊灼九竅,而定經絡,死人復爲生人,故曰俞柎。
医古文阅读题

医古文阅读题题型:阅读题题目:顷余之旧契读孟坚汉书艺文志载五苦六辛之说而颜师古辈皆无注解渠特以问余余顾其内经诸书中亦不见其文既相别矣乘蹇且十里外飒然而悟欲复回以告予之旧契已归且远乃令载之以示来者夫五者五脏也脏者里也六者六腑也腑者表也病在里者属阴分宜以苦寒之药涌之泄之病在表者属阳分宜以辛温之剂发之汗之此五苦六辛之意也颜师古不注盖阙其疑也乃知学不博而欲为医难矣余又徐思五积六聚其用药亦不外于是夫五积在脏有常形属里宜以苦寒之药涌之泄之六聚在腑无常形属表宜以辛温之药发之汗之与前五苦六辛亦合亦有表热而可用柴胡之凉者犹宜热而行之里寒而可用姜附之热者犹宜寒而行之余恐来者不明内经发表攻里之旨故并以孟坚五苦六辛之说附于卷末(金?张从正《儒门事亲?攻里发表寒热殊途笺》)要求:1.给上文断句2.注释文中加点号的词语3.今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4.文意理解?张从正写这篇短文的原因是什么??“五苦六辛”之说有几种解释,各是什么?答案: 1.顷。
余之旧契读孟坚汉书艺文志载五苦六辛之说。
而颜师古辈皆无注解。
渠特以问余。
余顾其内经诸书中亦不见其文。
既相别矣。
乘蹇且十里外。
飒然而悟。
欲复回以告。
予之旧契已归且远。
乃令载之以示来者。
夫五者。
五脏也。
脏者。
里也。
六者。
六腑也。
腑者。
表也。
病在里者属阴分。
宜以苦寒之药涌之泄之。
病在表者属阳分。
宜以辛温之剂发之汗之。
此五苦六辛之意也。
颜师古不注。
盖阙其疑也。
乃知学不博而欲为医难矣。
余又徐思五积六聚。
其用药亦不外于是。
夫五积在脏。
有常形。
属里。
宜以苦寒之药涌之泄之。
六聚在腑。
无常形。
属表。
宜以辛温之药发之汗之。
与前五苦六辛合。
亦有表热而可用柴胡之凉者。
犹宜热而行之。
里寒而可用姜附之热者。
犹宜寒而行之。
余恐来者不明内经发表攻里之旨。
故并以孟坚五苦六辛之说附于卷末。
2.?顷:近来。
?旧契:意气相投的老朋友。
?渠:他。
?顾:察看。
?且:将近。
?飒然:突然。
?且:而且。
?阙其疑:暂缺而存疑,不主观臆测。
医古文答案2

五十三一、断句(略)二、摘引原文扼要填空。
本案正确的诊断是伏暑证,作者分析其病机是伏暑淫邪朦蔽清阳,三焦气化失宣,前医误诊为伤寒热结阳明,后医误诊为出斑。
作者效法叶天士,用香薷、豆蔻、厚朴等开达膜原,葛根升提阳明方法治疗。
三、简答:1、本案“一死两命”是因丈夫被误治而死,妻子客居外地生活无着,绝望自尽。
2、作者撰写本案的目的:一是指出大便秘结并不都是伤寒阳明腑实证,尚有各种不同的证型,须仔细分辨。
二是告戒医生应精究医理,切悟草菅人命。
五十四一、断句(略)二、简答:1、张氏据以辨证的依据是:素体劳倦伤脾、脾胃阳虚;误用寒凉药物使病情加重。
2、作者与时名者对本案病机判断的不同之处是:作者认为脾胃阳虚,不能摄血;时名者认为火盛迫血妄行。
3、本案辨治的重要经验是:注意病人体质与病史。
五十七一、断句(略)二、简答:1.此案属气虚脱证。
辩证的主要依据是忽失声仆地,痰潮如锯,眼合遗尿,六脉洪大。
治疗效法河间、东垣,泻肝火,温补脾。
2、、作者认为地域对体质有影响。
一般来说,北人气实,南人气虚,但北人居南日久,亦会致气虚。
3、撰写本案的目的是说明卒中证重在辨明虚实真假,是脱证还是闭证。
六一、断句(略)二、据文意扼要填空:何梦瑶早年以诗文显名,继而以善政著称,曾于义宁。
阳朔。
岑溪。
思恩、辽阳等地任县令、州牧之职。
因治辽阳民王洪风病事,医名渐渐显于世。
三、简答:1、“夫易……气耳”一段说明不能用《易》经之理死套医理,人体阴阳二气无尊卑善恶之分,不可偏颇。
2、“牵东补西”是批评用损阴的方法来扶阳。
3、“西池之医之著于天下也所系固不少矣”,目的是强调《医碥》刊行面世的必要。
4、文中“医言阴阳俱气耳……距邪闲正吾能已乎”一段体现了何氏的学术思想。
何氏主张阴阳平调,亦即“正虚无论阴阳均当扶,邪胜无论寒热均当抑”;补泻也没有一定之规,凡能达到平衡阴阳的方法就是补,亦即“补泻初无定名,盖视病之寒热以为去留”。
反对不问何证,概用温补。
医古文复习题答案

五、阅读理解题(阅读下面两段文章,然后按要求回答问题,共20分)(一)當塗外科醫徐樓臺,累世能治癰癤。
其門首畫樓臺標記,以故得名。
傳至孫大郎者,嘗獲鄉貢,於祖業尤精。
紹興八年,溧水縣蠟山富人江舜明,背疽發,扣門求醫。
徐云可治。
與其家立約。
俟病癒,入謝錢三百千。
凡攻療,旬日飲食悉如平常。
笑語精神,殊不衰減,唯臥起略力。
瘡忽甚痛且癢。
徐曰,法當潰膿,膿出即瘉。
是夜用藥,衆客環視。
徐以鍼刺其瘡,撚紙長五寸許,如錢緡大。
點藥插竅中。
江隨呼好痛,連聲漸高。
徐曰,銀二十五兩賞我,便出紙。
膿才潰,痛當立定。
江之子源怒,堅不肯與。
曰,元約不爲少,今夕無事,明日便奉償。
徐必欲得之。
江族人元綽亦在旁,謂源曰,病者痛已極,復何惜此,遂與其半。
時紙撚入已踰一更,及拔去。
血液交湧如泉,呼聲。
徐方詫爲痛定,家人視之蓋已斃,膿出猶不止。
不一年,徐病熱疾。
哀叫不絕聲。
但云,舜明莫打我,我固不是,汝兒子亦不是。
如是,數日乃死。
二子隨母改嫁,其家醫遂絕。
(1)给上文断句,并加以标点。
(5分)(2)解释文中加方框的词。
(1.5分)假:借助别:另外浸:渐渐(3)在文中找出两个异体字,写出其常用的规字体。
(1.5分)撚-燃減-减(4)回答下列问题:(2分)你认为徐家治痈疽的绝学失传原因是什么?从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徐家徐家治痈疽的绝学失传原因是徐家后人虽精医道,但无医德,贪财害死人命,失去作为医生救死扶伤的原则,所以后继无人。
(二)士大夫多秘所患。
而求诊以验医之能否。
使索病於冥漠之中。
辩虚实冷热於疑似之间。
医不幸而失。
终不肯自谓失也。
则巧饰遂非。
以全其命。
至於不救。
则以故药。
不效此世之通患而莫之悟也。
吾平生求医。
盖於平时默验其工拙。
至于有疾而求疗。
必先尽告以所患。
而后求诊。
使医者了然。
知患之所在也。
然后求之。
诊虚实冷热先定於中。
则脉之疑似不能惑也。
故虽中医治吾疾常愈。
吾求疾愈而已。
岂以困医为事哉(苏轼《求医诊脉说》)1、为上文断句(请统一用“。
课外阅读(医古文)精编版

医古文复习——课外阅读扁鹊传扁鹊过赵赵王太子暴疾而死鹊造.宫门曰吾闻国中卒.有壤土之事得无..有急乎中庶子之好方者应之曰然王太子暴疾而死扁鹊曰人言郑医秦越人能活太子中庶子难之曰吾闻上古之为医者曰苗父苗父之为医也以菅为席以刍为狗北面而祝发十言耳请扶而来者举而来者皆平复如故子之方能如此乎扁鹊曰不能又曰吾闻中古之为医者曰俞柎俞柎之为医也搦脑髓束肓莫..炊灼九窍而定经络死人复为生人故曰俞柑子之方能若是乎扁鹊曰不能中庶子曰子之方如此譬若以管窥天以锥刺地所窥者甚大所见者甚少均若子之方岂足以变骇童子哉扁鹊曰不然物故有昧揥..而中蛟头掩目而别白黑者太子之疾所谓尸厥者也以为不然人诊之太子股阴当湿耳中焦焦如有啸者声然者皆可治也中庶子入报赵王赵王跣.而趋.出门曰先生远辱幸临寡人先生幸而有之则粪土之息得蒙天履地而长为人矣先生不有之则先犬马填沟壑矣言未已涕泣沾襟扁鹊遂为诊之先造轩光之灶八成之汤砥针砺石取三阳五输子容祷药子明吹耳阳仪反神..子越扶形子游矫摩太子遂得复生天下闻之皆曰扁鹊能生死人鹊辞曰予非能生死人也特使夫当生者活耳夫死者犹不可药而生也悲夫乱君之治不可药而息.也诗曰多将.熇熇不可救药甚之之辞也(汉·刘向《说苑·辨物》)要求:1.给上文标点2.注释文中加点号的词语3.今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4.文意理解①中庶子赞扬俞柎的一段文字,反映俞柎命名的含义是什么?②赵王所称“粪土之息”与“犬马”指什么?反映古人称谓上的什么现象?③“乱君之治,不可药而息也”与全文是什么关系?答案:扁鹊过赵,赵王太子暴疾而死,鹊造宫门,曰:“吾闻国中卒有壤土之事,得无有急乎?”中庶子之好方者应之曰:“然。
王太子暴疾而死。
”扁鹊曰:“人言郑医秦越人能活太子。
”中庶子难之曰:“吾闻上古之为医者曰苗父,苗父之为医也,以菅为席,以刍为狗,北面而祝,发十言耳,请扶而来者,举而来者,皆平复如故。
子之方能如此乎?”扁鹊曰:“不能。
”又曰:“吾闻中古之为医者曰俞村,俞柎之为医也,搦脑髓,束肓莫,炊灼九窍,而定经络,死人复为生人,故曰俞柎。
医古文课外阅读答案

医古文课外阅读答案本资料整合中医班提供资料和网络资源而成,部分加点字词与课本上不同,请大家结合全文翻译加以理解!——12级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5班整理一扁鹊传P5扁鹊过赵,赵王太子暴疾而死,鹊造宫门曰:“吾闻国中卒有壤土之事,得无有急乎?”中庶子之好方者应之曰:“然,王太子暴疾而死。
”扁鹊曰:“人言,郑医秦越人能活太子。
”中庶子难之曰:“吾闻上古之为医者曰苗父,苗父之为医也,以菅为席,以刍为狗,北面而祝,发十言耳,诸扶而来者,举而来者,皆平复如故。
子之方能如此乎?”扁鹊曰:“不能。
”又曰:“吾闻中古之为医者曰俞柎,俞柎之为医也,搦脑髓,束肓莫,炊灼九窍而定经络,死人复为生人,故曰俞柎。
子之方能若是乎?”扁鹊曰:“不能。
”中庶子曰:“子之方如此,譬若以管窥天,以锥刺地;所窥者甚大,所见者甚少。
钧若子之方,岂足以变骇童子哉?”扁鹊曰:“不然。
物故有昧揥而中蛟头,掩目而别白黑者。
太子之疾,所谓尸厥者也,以为不然,入诊之,太子股阴当温,耳中焦焦如有啸者声然者,皆可治也。
”中庶子入报赵王,赵王跣而趋出门曰:“先生远辱幸临寡人,先生幸而有之,则粪土之息,得蒙天履地而长为人矣。
先生不有之,则先犬马填沟壑矣。
”言未已,涕泣沾襟。
扁鹊遂为诊之,先造轩光之龟,八成之汤,砥针砺石,取三阳五输;子容捣药,子明吹耳,阳仪反神,子越扶形,子游矫摩。
太子遂得复生。
天下闻之,皆曰:“扁鹊能生死人。
”鹊辞曰。
予非能生死人也。
特使夫当生者活耳。
夫死者犹不可药而生也。
悲夫。
乱君之治不可药而息也。
诗曰。
多将熇熇。
不可救药。
甚之之辞也。
【全文翻译】扁鹊路过赵国,赵太子得了疾病突然死亡。
扁鹊到宫门前问:“听说国内有丧事,该不会是突发的急病啊?”一个喜欢医学的中庶子(官员)回答说:是这样的,王太子突发重病死了。
”扁鹊说:“进去告诉赵王,郑国医生秦越郡人扁鹊能救活太子。
”中庶子诘问扁鹊说:“我听说上古的名医叫苗父,他行医的时候把菅草编成席子(铺在地上),用草编成狗,面向北面念咒语,仅仅数十句咒语,被搀扶而来的,被抬着来的,都痊愈和以往一样。
(完整)医古文试题及答案(一),推荐文档.docx

医古文及答案一、1.“ 邯,人,即下医”中,“ ”的意思是:(A 高B 尊重C 尊D 富B)2.“舍客桑君,扁独奇之”中的“奇”,可:A 奇怪B 惊奇C 使⋯⋯奇异(D)D ⋯⋯奇异3.“太尉黄琬辟”中“辟”的意思是:(A 回避B 要求C 征召C)D4.“扁乃使弟子砥石”中,“ ”的意思是:(A 研磨B 利C 害D 灸A)5.“太祖而召佗,佗常在左右”中,“太祖”是:A 号B 年号C 号D 号(C)6.“佗舍去,稍小差”中,“稍”意思是:A 稍微B 逐C 很快D 一点儿(B)7.“文懿得末疾,医不能者十余年”中,“末疾“的意思是:(B)A 微的病B 四肢的病C 体表的病D 重的病8.“得,班班可”中,“ ”的意思是:(B)A 念B 通“ ”C 回D9.“昔仲尼没而微言”中的“没” :(C)A .没有B.沉没C.死亡 D .没10.“今其要,以篇籍”中“ ”的是:(D)A .去B .减C.整D.取11.“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中“向”意思是:(B)A .一向B.从前C.向 D .才12.“省病疾,在口”中的“口”意思是:A .才能出众B.明敏C.解高明(D)D.口才敏捷13.“ 百年之寿命,持至之重器”中的“ ”意思是:(B)A .奉献B.拿着C. D .断送14.“范金揉木”中“揉”的意思是(A)A 使木材弯曲B 揉搓C 使方木D 柔15 “ 于先生郭子堂”中“ 堂”指(B)A 堂B 房C 卧房D 戒之所16 “至道流行,徽音累属”中的“属”的意思是(A)A 接B 属于C 种D 通“嘱”,嘱托17 “拯黎元于仁寿,羸劣以安者”中“羸劣”的意思是(C)A 衣食粗劣之人B 品劣之人C 体弱多病之人D 境之人18 “幸遇真,式”中的“式”的意思是(A)A 用B 通“ ”C 法式D 形式19.“去圣寖,其学精”中“寖”的意思是A 浸B 久C 逐D 已(C)20.“洪惟我后,勤哀兆庶”中的“洪”的意思是A 表副B 大德C 洪大(DD 句首气助)21.“后世有子云其余而之斤正焉”中“”的意是 A .金属之一 B.通“ ” C.帮助(D .B)22.“藏府治内,经络治外”中的“治”可解释为(A)A .主宰B .治疗C.治理 D .正常23.“因敢忘陋效颦,勉图蚊负”中“蚊负”比喻(B)A .见识浅陋B .能力小而责任重C.力不从心 D .事物繁多,数不胜数24“木敷者,其叶发”中“发”字含义为:(C)A .开放B.萌芽C.草木枝叶凋落 D .发现25.“黔首共余食,莫知之也”中“黔首”和下列词语意义不同的是:( A )A .鄙人B.苍生C.平民 D .布衣26.“圣智不能欺也”中“欺”的正确含义是:(A)A .超越B.欺骗C.诬陷D.轻视27“夫壹人向隅,满堂不乐”中“向隅”义为(A)A “向隅而泣”的缩写B 面向窗口C 面向大家D 面向医生28“谅非忠恕之道”中“谅”义为( B )A 原谅B 确实C 诚实D 正直29“偶然治差一病,则昂头戴面”中“戴面”义为(A)A 仰面B 戴面具C 戴方巾D 戴帽子30.“游学徐土,兼通数经”中,“游学”的意思是(A)A 到远方拜师学习B 旅游学习C 到各地学习D 游玩二、多项选择题31.以下词语表示“病愈”的是:(ABC)A“吾疾其遂瘳矣乎”中的“瘳”B“其后服人参膏尽数斤,病已”中的“病已”C“乃以法大吐之,吐已,病如失”中的“病如失”D“然但语及荣利事,则拂衣而起”中的“起”E“翁闻其言,涣焉无少凝滞于胸臆”中的“少”32.以下不含有偏义复词的是:(BCDE)A则依蓍龟为陈其利害。
医古文课后习题解答

扁鹊传1.怎样理解扁鹊能“视见垣一方人。
以此视病,尽見五藏癥结,特以诊胍為名耳”這幾句話?因為作者難以理解扁鹊以胍测病的高超醫技,便以扁鹊具有“视見垣一方人”的特異功能來加以解释。
2.扁鹊認為自己“非能生死人也,此自當生者,越人能使之起耳”,反映了怎樣的醫學觀?醫學能使疾病好轉舆痊愈,而不能起死回生。
這是唯物的醫學觀。
3.扁鹊提出“六不治”的具體内容是什么?它對後世有何影響?“六不治”的具體内容是:“驕恣不論於理”,“轻身重财”,“衣食不能適”,“會陽並,藏氣不定”,“形羸不能服藥”,“信巫不信醫”。
其中尤其是“信巫不信醫”反映醫學科學摆脱巫術迷信的束缚而得到獨立,由經驗學朝着理論醫學昇華,奠定中醫學術理論基礎的《素問》、《九卷》(即《靈柩》),就是在醫巫分道揚镳的前提下,總结了先秦以來醫學的實践经經舆研究成果而诞生的。
4.怎樣理解扁鹊行醫“随俗為燮”?扁鹊運用全面的醫療技術,根據各地的民俗,改燮行醫的科别,盡心盡力地為平民解除病痛。
华佗传1.“兼通數經”舆“合湯不過數種”的“數”在表意上有何不同?前者意為“多部”,表示多;後者意為“幾”,表示少。
2.怎樣理解“然本作士人,以醫見業,意常自悔”?東漢時期儒舆醫的地位有高下之不同,加上他是習儒出身,“兼通數经”;華佗生性淡泊,又“恃能厭食事”,更不願“專視”曹操。
3.本文從哪幾個方面說明華佗是“人命所縣”的人?一是華佗醫術全面而高超,從傅文所载多则醫案可見;二是曹操所患頭風,每次發作,華佗针刺即愈,而華佗被殺後,曹操“豆風未除”;三是曹操爱子倉舒病危,而華佗已被殺,遂至死於非命。
4.華佗因何原因被曹操殺害?因華佗家鄉在安徽亳縣,而到河南許昌“專视”曹操,“久遠家思歸”,便告假回家探视,並“辭以妻病,數乞期不反”,任憑曹操“累書呼,又敕郡縣發遣”,華佗“猶不上道”。
後被曹操查出“虚诈”,遂被殺害。
丹溪翁传1.“盡去而舊學,非是也”的意思是什么?惟知悌爲什么對朱震亨提出這個要求?意爲完全抛棄你過去學習的内容,因爲那些是不正確的。
医古文课后答案[3篇]
![医古文课后答案[3篇]](https://img.taocdn.com/s3/m/776fa6c7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5797f52.png)
医古文课后答案[3篇]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医古文课后答案的资料3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第1篇史称华佗以恃能厌事。
为曹公所怒。
荀文若请曰。
佗术实工。
人命系焉。
宜议能以宥①。
曹公曰。
忧天下无此鼠辈邪②。
遂考竟佗。
至仓舒病且③死。
见医不能生始有悔之之叹。
嗟乎。
以操之明略见几。
然犹轻杀材能如是。
文若之智力地望。
以的然之理攻之。
然犹不能返其恚。
执柄者之恚。
真可畏诸。
亦可慎诸。
原④夫史氏之书于册也。
是使后之人宽能者之刑。
纳贤者之谕⑤。
而惩暴者之轻杀。
故自恃能至有悔悉书焉。
后之惑者。
复用是为口实⑥。
悲哉。
夫贤能不能无过。
苟置之理矣。
或必有宽之之请。
彼壬人⑦皆曰。
忧天下无材邪。
曾不知悔之日。
方痛材之不可多也。
或必有惜之之叹。
彼壬人皆曰。
譬彼死矣。
将若何。
曾不知悔之日。
方痛生之不可再⑧也。
可不谓大哀乎。
【加点号的词语】:工:高明。
①宥:宽舒。
②邪:同“耶”,语气助词,吗。
③且:副词,将要。
生:试活命。
④原:推究的本意。
⑤谕:劝戒;告诫。
轻:轻率。
⑥口实:借口;凭据。
苟:如果。
⑦壬人:奸佞之人。
曾:竟然。
⑧再:重复,第二次。
【加横线的句子】:唉!以曹操的聪明大略、能够洞察入微的才干,尚且如此轻率地杀戮能士;以荀彧(文若)的智慧、地位和声望,又用实在的道理进行规劝,尚且不能使曹操的愤怒有所缓和而宽恕华佗,那么执掌大权之人的愤怒,就真的是令人畏惧啊!也是令人必须慎重对待的啊!《素問》,載道之書也,詞簡而義深,去古漸遠,衍文錯簡仍或有之,故非吾儒不能讀。
學者以易心求之,宜其茫若望洋,淡如嚼臘。
遂直以爲古書不宜於今,厭而棄之,相率以爲《局方》之學。
閒有讀者,又以濟其方技,漫不之省。
醫道隱晦,職此之由。
可歎也!震亨三十歲時,因母之患脾疼,衆工束手,由是有志於醫。
遂取素問讀之,三年似有所得。
又二年,母氏之疾以藥而安。
因追念先子之內傷,伯考之瞀悶,叔考之鼻衄,幼弟之腿痛,室人之積痰,一皆歿於藥之誤也。
心膽摧裂,痛不可追,然猶慮學之未明。
医古文课外阅读

医古文课外阅读答案解析《华佗传》課外閱讀1.断句史稱華佗以恃能厭事。
為曹公所怒。
荀文若請曰。
佗術實工。
人命系焉。
宜議能以宥。
曹公曰。
憂天下無此鼠輩邪。
遂考竟佗。
至倉舒病且死。
見醫不能生。
始有悔之之歎。
嗟乎。
以操之明略見幾。
然猶轻殺材能如是。
文若之智力地望。
以的然之理攻之。
然猶不能返其恚。
執柄者之恚。
真可畏諸。
亦可慎諸。
原夫史氏之書於册也。
是使後之人宽能者之刑。
纳賢者之論。
而懲暴者之轻殺。
故自恃能至有悔悉書焉。
後之惑者。
後用是焉口實。
悲哉。
夫腎能不能無過。
苟置之理矣。
或必有宽之之請。
彼壬人皆曰。
憂天下無材邪。
曾不知悔之日方痛材之不可多也。
或必有惜之之歎。
彼壬人皆曰。
譬彼死矣。
将若何。
曾不知悔之日方痛生之不可再也。
可不谓大哀乎。
2.词語注释①工:高明。
②宥:宽恕。
③生:使活命。
④原:推求。
⑤轻:轻率。
⑥口實:藉口。
⑦苟:如果。
⑧壬人:佞人,巧言諂媚的人。
⑨曾:竟然。
⑩再:第二次。
3.句子今譯嗟乎。
以操之明略見機。
然猶轻殺材能如是。
文若之智力地望。
以的然之理攻之。
然猶不能返其恚。
執柄者之恚。
真可畏諸。
亦可慎諸。
唉!憑着曹操的高明智谋和從事物的细微燮化中洞見先兆的能力,卻還像這樣轻率地殺害有才能之人;憑着荀文若智谋能力和地位名望,用明明白白的道理勸說曹操,卻還不能使曹操的愤怒消除。
掌權者的愤怒,真是可怕啊!也應當謹慎防止啊!4.文意理解①“自恃能至有悔悉書”的意思是什么?其用意何在?意為從“佗恃能壓食事”到“太祖歎曰:‘吾悔殺華佗,令此兒疆死也…全部记载在史書上。
其用意是讓後來的掌權者宽恕才能之士的刑罰,採纳賢德之人的勸告,懲罰残暴之徒轻率殺害才士的恶行。
②作者認為最大的悲哀是什么?“悔之日方痛生之不可再”,如曹操之於倉舒之死一樣。
《伤寒论》序课外阅读1.断句夫傷於寒。
有即病者焉。
有不即病者焉。
即病者骚於所感之時。
不即病者遇時而發於春夏也。
即病招之伤寒。
不即病谓之温舆暑。
夫伤寒温暑。
其类雎殊。
其所受之原则不殊也。
课外阅读(医古文)

医古文复习——课外阅读扁鹊传扁鹊过赵赵王太子暴疾而死鹊造.宫门曰吾闻国中卒.有壤土之事得无..有急乎中庶子之好方者应之曰然王太子暴疾而死扁鹊曰人言郑医秦越人能活太子中庶子难之曰吾闻上古之为医者曰苗父苗父之为医也以菅为席以刍为狗北面而祝发十言耳请扶而来者举而来者皆平复如故子之方能如此乎扁鹊曰不能又曰吾闻中古之为医者曰俞柎俞柎之为医也搦脑髓束肓莫..炊灼九窍而定经络死人复为生人故曰俞柑子之方能若是乎扁鹊曰不能中庶子曰子之方如此譬若以管窥天以锥刺地所窥者甚大所见者甚少均若子之方岂足以变骇童子哉扁鹊曰不然物故有昧揥..而中蛟头掩目而别白黑者太子之疾所谓尸厥者也以为不然人诊之太子股阴当湿耳中焦焦如有啸者声然者皆可治也中庶子入报赵王赵王跣.而趋.出门曰先生远辱幸临寡人先生幸而有之则粪土之息得蒙天履地而长为人矣先生不有之则先犬马填沟壑矣言未已涕泣沾襟扁鹊遂为诊之先造轩光之灶八成之汤砥针砺石取三阳五输子容祷药子明吹耳阳仪反神..子越扶形子游矫摩太子遂得复生天下闻之皆曰扁鹊能生死人鹊辞曰予非能生死人也特使夫当生者活耳夫死者犹不可药而生也悲夫乱君之治不可药而息.也诗曰多将.熇熇不可救药甚之之辞也(汉·刘向《说苑·辨物》)要求:1.给上文标点2.注释文中加点号的词语3.今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4.文意理解①中庶子赞扬俞柎的一段文字,反映俞柎命名的含义是什么?②赵王所称“粪土之息”与“犬马”指什么?反映古人称谓上的什么现象?③“乱君之治,不可药而息也”与全文是什么关系?答案:扁鹊过赵,赵王太子暴疾而死,鹊造宫门,曰:“吾闻国中卒有壤土之事,得无有急乎?”中庶子之好方者应之曰:“然。
王太子暴疾而死。
”扁鹊曰:“人言郑医秦越人能活太子。
”中庶子难之曰:“吾闻上古之为医者曰苗父,苗父之为医也,以菅为席,以刍为狗,北面而祝,发十言耳,请扶而来者,举而来者,皆平复如故。
子之方能如此乎?”扁鹊曰:“不能。
”又曰:“吾闻中古之为医者曰俞村,俞柎之为医也,搦脑髓,束肓莫,炊灼九窍,而定经络,死人复为生人,故曰俞柎。
医古文考试题及答案

医古文考试题及答案医学古文作为医学专业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学生来说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考试。
下面是一些医学古文考试题及答案,希望能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考试题一:阅读下面这段医学古文,并回答后面的问题。
《黄帝内经》曰:“十二经脉者,盖诸精气之枢。
”请简要解释这段话的含义。
答案:这段文字出自《黄帝内经》,其中描绘了人体的十二经脉是精气运行的关键部位。
经脉是人体内部的网络系统,精气通过经脉的运行来维持人体的正常功能。
这句话的含义是指十二经脉是连接人体各个部位的重要通道,精气通过这些经脉来调节身体的机能。
考试题二:请根据下面的古文,简要概括其内容。
《伤寒论》曰:“寒热熟而烦躁者,是阳明也。
”请简要概括这段话所表达的意思。
答案:这段文字出自《伤寒论》,它提到了一种“寒热熟而烦躁”的症状,指出这是阳明经出现问题的表现。
阳明经是人体脉络系统中的一条重要经脉,当这条经脉出现异常时,就会导致人们出现寒热交替以及情绪烦躁的症状。
考试题三:请根据下面的古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黄帝内经》曰:“身有十二节,脾为之使。
”请解释这句话的意思,并简要说明脾的作用。
答案:这句话出自《黄帝内经》,它描述了人体身体的结构由十二个节构成,其中脾脏起到调节这些节的作用。
脾脏是人体的一个重要器官,它在中医理论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脾脏的作用包括转化消化吸收的营养物质,调节体液的代谢,以及维持血液的正常循环等。
考试题四: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根据中医理论,人体的五脏对应五行,分别是什么?答案:根据中医理论,人体的五脏对应五行的关系如下:1. 心对应火元素;2. 肺对应金元素;3. 肝对应木元素;4. 脾对应土元素;5. 肾对应水元素。
考试题五:请简要说明中医理论中的“阴阳”概念。
答案:中医理论中的“阴阳”概念是指宇宙万事万物中的两种对立但又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力量。
阴阳是中医理论中最基本的理念之一,无论是人体内部的生理过程还是自然界的变化,都可以归纳为阴阳的相互作用。
医古文复习——课外阅读黄帝内经·素问

医古文复习——课外阅读黄帝内经·素问答案: 1.昔黄帝作内经十八卷。
灵枢九卷。
素问九卷。
乃其数焉。
世所奉行。
唯素问耳。
越人得其一二而述难经。
皇甫谧次而为甲乙。
诸家之说。
悉自此始。
其间或有得失。
未可为后世法。
则谓如南阳活人书称。
咳逆者。
哕也。
谨按灵枢经曰。
新谷气入于胃。
与故寒气相争。
故曰哕。
举而并之。
则理可断矣。
又如难经第六十五篇。
是越人标指灵枢本输之大略。
世或以为流注。
谨按灵枢经曰。
所言节者。
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
非皮肉筋骨也。
又曰。
神气者。
正气也。
神气之所游行出入者。
流注也。
井荥输经合者。
本输也。
举而并之。
则知相去不啻天壤之异。
但恨灵枢不传久矣。
世莫能究。
夫为医者。
在读医书耳。
读而不能为医者有矣。
未有不读而能为医者也。
不读医书。
又非世业。
杀人尤毒于梃刃。
是故古人有言曰。
为人子而不读医书。
犹为不孝也。
仆本庸昧。
自髫迄壮。
潜心斯道。
颇涉其理。
辄不自揣。
参对诸书。
再行校正家藏旧本灵枢九卷。
共八十一篇。
增修音释。
附于卷末。
勒为二十四卷。
庶使好生之人开卷易明。
了无差别。
除已具状经所属申明外。
准使府指挥依条申转运司选官详定。
具书送秘书省国子监。
令崧专访名医。
更乞参详。
免误将来。
利益无穷。
功实有自。
宋绍兴乙亥仲夏望日。
锦官史崧题。
(《灵枢》南宋·史崧序)2、①次:编次。
②得失:义偏在“失”。
③法:规范。
④标指:指明。
⑤游行:运行。
⑥不啻:不异于。
⑦恨:遗憾。
⑧世业:世代相传的事业。
⑨梃刃:棍棒刀剑。
⑩自:起始。
3.今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 3.我本平庸昏昧,自童年到壮年,潜心钻研医学,稍微懂得其中的道理,就不估量自己的浅陋,参合核对诸书,再行校正家藏旧本《灵枢》九卷,共八十一篇,增修音释,附在卷末,汇总为二十四卷。
或许能使爱好养生的人们打开书卷容易明白,全无差错。
4.文意理解①作者为何反复强调“读医书”? ②作者校释《灵枢》的严谨学风体现在哪几个方面?4.①为医者,在读医书耳。
读而不能为医者有矣,未有不读而能为医者也。
【9A文】医古文翻译答案

【9A文】医古文翻译答案大医精诚1.今以至精至微之事,求之于至粗至浅之思,其不殆哉!如果对于最精深最细微的医学道理,用最粗疏最浅显的想法去推求(探究)它,难道不危险吗?2.故医方卜筮,艺能之难精者也,既非神授,何以得其幽微?所以医术和占卜,是难以精通的技艺,既然不是神仙传授,凭什么来掌握其中深奥精细的道理呢?3.故学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不得道听途说,而言医道已了,深自误哉!所以学医的人必须广泛,彻底地探究医学的本源,精专,勤奋,毫不倦怠,不能够听信没有根据的言论,就说医理已经全部掌握了,(这样)很贻误自己啊。
4.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
如果有因为疾苦来请求救治的人,不论他地位高低,家境贫富,年龄长幼,相貌美丑,关系亲疏,汉族异族,聪明愚蠢,都要一视同仁,都要当做至亲一样着想,不能够顾虑重重,犹豫不决,考虑自身的利弊,维护品节爱惜名誉。
5.自古名贤治病,多用生命以济危急,虽曰贱畜贵人,至于爱命,人畜一也。
损彼益已,物情同患,况于人乎!夫杀生求生,去生更远。
吾今此方所以不用生命为药者,良由此也。
自古名医治病,大多使用活物来救治危急的病人,虽然说认为牲畜低贱,认为人类高贵,至于爱惜生命,人类和牲畜都是一样的。
损害对方补益自己,万物之情共同憎恨,何况对于人呢!杀害生命求得生存,背离生存之道更远。
我如今这些方子不用活物入药的原因,确实是因为这个.6.又到病家,纵绮罗满目,勿左右顾眄,丝竹凑耳,无得似有所娱,珍馐迭荐,食如无味,駚醁兼陈,看有若无。
另外到了病人家中,即使美女举目皆是,不要左顾右盼,音乐入耳,不要有高兴的样子,美味佳肴交替进献上来,吃起来如同没有味道一样,美酒同时陈列出来,看见就跟没看见一样看见。
7.志存救济,故亦曲碎论之,学者不可耻言之鄙俚也。
我内心惦记着救世济民,所以就琐碎地谈论这些道理,学医的人不要认为我的言辞粗俗而可耻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古文课外阅读答案本资料整合中医班提供资料和网络资源而成,部分加点字词与课本上不同,请大家结合全文翻译加以理解!——12级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5班整理一扁鹊传P5扁鹊过赵,赵王太子暴疾而死,鹊造宫门曰:“吾闻国中卒有壤土之事,得无有急乎?”中庶子之好方者应之曰:“然,王太子暴疾而死。
”扁鹊曰:“人言,郑医秦越人能活太子。
”中庶子难之曰:“吾闻上古之为医者曰苗父,苗父之为医也,以菅为席,以刍为狗,北面而祝,发十言耳,诸扶而来者,举而来者,皆平复如故。
子之方能如此乎?”扁鹊曰:“不能。
”又曰:“吾闻中古之为医者曰俞柎,俞柎之为医也,搦脑髓,束肓莫,炊灼九窍而定经络,死人复为生人,故曰俞柎。
子之方能若是乎?”扁鹊曰:“不能。
”中庶子曰:“子之方如此,譬若以管窥天,以锥刺地;所窥者甚大,所见者甚少。
钧若子之方,岂足以变骇童子哉?”扁鹊曰:“不然。
物故有昧揥而中蛟头,掩目而别白黑者。
太子之疾,所谓尸厥者也,以为不然,入诊之,太子股阴当温,耳中焦焦如有啸者声然者,皆可治也。
”中庶子入报赵王,赵王跣而趋出门曰:“先生远辱幸临寡人,先生幸而有之,则粪土之息,得蒙天履地而长为人矣。
先生不有之,则先犬马填沟壑矣。
”言未已,涕泣沾襟。
扁鹊遂为诊之,先造轩光之龟,八成之汤,砥针砺石,取三阳五输;子容捣药,子明吹耳,阳仪反神,子越扶形,子游矫摩。
太子遂得复生。
天下闻之,皆曰:“扁鹊能生死人。
”鹊辞曰。
予非能生死人也。
特使夫当生者活耳。
夫死者犹不可药而生也。
悲夫。
乱君之治不可药而息也。
诗曰。
多将熇熇。
不可救药。
甚之之辞也。
【全文翻译】扁鹊路过赵国,赵太子得了疾病突然死亡。
扁鹊到宫门前问:“听说国内有丧事,该不会是突发的急病啊?”一个喜欢医学的中庶子(官员)回答说:是这样的,王太子突发重病死了。
”扁鹊说:“进去告诉赵王,郑国医生秦越郡人扁鹊能救活太子。
”中庶子诘问扁鹊说:“我听说上古的名医叫苗父,他行医的时候把菅草编成席子(铺在地上),用草编成狗,面向北面念咒语,仅仅数十句咒语,被搀扶而来的,被抬着来的,都痊愈和以往一样。
你的医术能像这样吗?”扁鹊回答道“不能。
”又问:“我听说中古的名医叫俞柎,他治病的时候按着病人的后脑和脊骨,把肓莫捆上,熏灼九窍而使经络安定,让死人复活,因此称为俞柎,你的医术能像这样吗?”回答:“不能。
”中庶子说:“你的医术就这样而已,好比用苇管看天,用锥子插在地上,所要了解的东西很大,但见到的却很少(这里应该还有一句“所刺者巨,所中者少”)。
凭你的医术,难道足够去吓小孩子吗?”扁鹊说:“不对,固然有在暗处投出(东西)击中蛟头、闭着眼来分辨黑白的事情。
(但)太子的病,说是死了,我认为不是这样,进去诊断一下,太子的大腿应该还是温热的,(如果)耳朵里有噍噍像呼啸一样的声音的话,都是可以治好的。
”中庶子进去禀告赵王,赵王光着脚趋身而出说:“先生亲自远道而来拜访寡人,幸好有先生,我儿子能够蒙受天地恩德长大成人,如果没有先生,那么犬子只能够用尸身去填沟壑了。
”话没说完,泪水已经打湿了衣袖。
扁鹊于是为太子诊断,先用有光泽的鳖熬成汤,磨砺针石,插入三阳穴和五输穴,子容捣药,子明吹耳,阳仪反神,子越扶着身体,子游按摩。
太子终于醒了过来。
天下人得知这件事,都说扁鹊能让死人复活.扁鹊说:我并不能使死去的人再活过来,只是能让那些能够治愈的人活命,那些死去的人还是不能用药物使他们复活的。
悲哀的是,暴君治理国家的弊病,却不是用药物可以医治的啊。
【加点号的词语】:造:到。
得无:莫不是。
卒:通“猝”,突然。
壤土之事:指葬埋之事,即丧事。
然:是的,是这样;对。
难(nàn):发难。
菅:草。
刍:草。
祝:祈祷。
肓莫:膏肓、膈膜。
莫:通“膜”。
焦焦:象声词。
犬马:喻赵王自己。
跣:光着脚。
趋:疾行。
反神:收敛神志。
息:止息。
将:施行。
【加横线的句子】:中庶子质问扁鹊说:“我听说上古时代行医的人名叫苗父,苗父施行医术,用草作为祭席,以草作为祭牲,面向北方祈祷,只发十句祷词罢了,就是搀扶来的病人,抬着来的病人都恢复如初。
您的医术能像这样吗?”中庶子说:“你的医术不过如此,就想治疗太子之病,打个比方,犹如用竹管看天,用锥子刺地,所看的对象很大,而看到的内容却很小。
与苗父、俞柎相比,你的医术即便是小孩子也不会感到惊奇啊!”二华佗传P13史称华佗以恃能厌事。
为曹公所怒。
荀文若请曰。
佗术实工。
人命系焉。
宜议能以宥①。
曹公曰。
忧天下无此鼠辈邪②。
遂考竟佗。
至仓舒病且③死。
见医不能生始有悔之之叹。
嗟乎。
以操之明略见几。
然犹轻杀材能如是。
文若之智力地望。
以的然之理攻之。
然犹不能返其恚。
执柄者之恚。
真可畏诸。
亦可慎诸。
原④夫史氏之书于册也。
是使后之人宽能者之刑。
纳贤者之谕⑤。
而惩暴者之轻杀。
故自恃能至有悔悉书焉。
后之惑者。
复用是为口实⑥。
悲哉。
夫贤能不能无过。
苟置之理矣。
或必有宽之之请。
彼壬人⑦皆曰。
忧天下无材邪。
曾不知悔之日。
方痛材之不可多也。
或必有惜之之叹。
彼壬人皆曰。
譬彼死矣。
将若何。
曾不知悔之日。
方痛生之不可再⑧也。
可不谓大哀乎。
【加点号的词语】:工:高明。
①宥:宽舒。
②邪:同“耶”,语气助词,吗。
③且:副词,将要。
生:试活命。
④原:推究的本意。
⑤谕:劝戒;告诫。
轻:轻率。
⑥口实:借口;凭据。
苟:如果。
⑦壬人:奸佞之人。
曾:竟然。
⑧再:重复,第二次。
【加横线的句子】:唉!以曹操的聪明大略、能够洞察入微的才干,尚且如此轻率地杀戮能士;以荀彧(文若)的智慧、地位和声望,又用实在的道理进行规劝,尚且不能使曹操的愤怒有所缓和而宽恕华佗,那么执掌大权之人的愤怒,就真的是令人畏惧啊!也是令人必须慎重对待的啊!【全文翻译】书上说华佗因自恃才能而厌恶服侍权贵,为曹操所恼恨。
荀彧请求说:“华佗的医术确实高明,这关系到人命,应该考虑他医术高明而宽恕他。
” 曹操说:“何必担忧天下没有这样的鼠辈呢!”最终因为拷打而使华佗死在狱中。
直到他的爱子曹冲生病将死、他发现救治也挽救不了儿子性命的时候,才有后悔杀死华佗的叹息。
唉,凭着曹操能够洞察事物细微变化的深明韬略,然而还是如此轻易地杀掉人材。
荀彧有这样高的智谋、门第和名望,用十分明白的道理来责问他,然而还是不能使他的怒气平息。
掌权者发怒,真害怕这样的事情啊,对这样的事情也是执柄者要谨慎的啊!推究那些史学家在史册上记载这件事的原因,这是为了使后人放宽对有才能的人的刑罚,采纳贤德的人的劝告,而惩戒残暴者的轻率杀戮。
因此从华佗恃能到曹操后悔,全都详细地记载在史书上了。
后来的糊涂人,又用这作为轻易杀人的借口,真可悲啊!贤能的人不会没有过失,假如按法理处置,有的人一定会提出宽恕他的请求。
这时候,那些奸佞小人都会说:“何必担忧天下没有人材呢!”竟不知道到了后悔之时,才会痛惜人材的不可多得。
有人一定会发出惋惜人材的叹息。
这时候,那些奸佞小人都会说:“譬如他死了,又会怎么样?”竟不知道到了后悔的时候,才会痛惜被处死的人才不能够重新获得生命。
这能不说是极大的悲哀吗?拿华佗不该杀来说,是十分明白而不用多说的。
我只是担心那史书上的意义阐发不足,于是把这层意思推论而发挥罢了。
我看自曹魏以来,那些掌握死生权柄的人,因一怒就杀掉人材的情况是很多的。
我又何须写华佗的事呢?唉!不忘记以前的事情,是期望能收到劝善又惩恶的效果!但那些残暴者又拿这件事作借口来随心所欲地杀人。
孙权就说过:“曹操杀死孔融了,我对于虞翻比他强多了,怎么能比呢?”而孔融也用应劭杀孝廉来与自己做比较。
孙权是近于称霸的一流人物,孔融有高尚的美名,还都以应该惩杀为先例,更何况其他人呢?五丹溪翁传P31《素問》,載道之書也,詞簡而義深,去古漸遠,衍文錯簡仍或有之,故非吾儒不能讀。
學者以易心求之,宜其茫若望洋,淡如嚼臘。
遂直以爲古書不宜於今,厭而棄之,相率以爲《局方》之學。
閒有讀者,又以濟其方技,漫不之省。
醫道隱晦,職此之由。
可歎也!震亨三十歲時,因母之患脾疼,衆工束手,由是有志於醫。
遂取素問讀之,三年似有所得。
又二年,母氏之疾以藥而安。
因追念先子之內傷,伯考之瞀悶,叔考之鼻衄,幼弟之腿痛,室人之積痰,一皆歿於藥之誤也。
心膽摧裂,痛不可追,然猶慮學之未明。
至四十歲,複取而讀之。
顧以質鈍,遂朝夕鑚研,缺其所可疑,通其所可通。
又四年,而得羅太無諱知悌者爲之師,因見河間、戴人、東垣、海藏諸書,始悟濕熱相火爲病甚多,又知醫之爲書,非《素問》無以立論,非《本草》無以立方。
有方無論,無以識病;有論無方,何以模仿?夫假說問答,仲景之書也,而詳於外感;明著性味,東垣之書也,而詳於內傷。
醫之爲書,至是始備;醫之爲道,至是始明。
由是不能不致疑於《局方》也。
《局方》流行,自宋迄今,罔間南北,翕然而成俗,豈無其故哉?徐而思之,濕熱相火,自王太仆注文,已成淹沒;至張李諸老,始有發明。
人之一身,陰不足而陽有餘,雖諄諄然見於《素問》,而諸老猶未表章,是宜《局方》之盛行也。
震亨不揣荒陋,陳於編冊,並述《金匱》之治法,以證局方之未備,間以己意附之於後。
古人以醫爲吾儒格物致知之一事,故目其篇曰《格致餘論》,未知其果是否耶?後之君子,幸改而正諸!【加点号的词语】束手:形容毫无办法。
先子:指已死的父亲。
伯考:指已死的伯父。
考:指已死的父辈。
室人:指妻子。
顾:只是,不过。
间:区分。
翕然:一致的。
揣:估量,揣度。
格物致知:穷究事物之理而获得知识。
简称“格致”。
诸:兼词,之乎。
之,代词。
乎,语气词。
【加横线的句子】:《素问》是记述医学理论的书籍,文词简略而内容深广,由于距离著述的古代渐渐遥远,书中的衍文错简之类的错误,就会时常出现,所以如果不是我们这些儒门的念书人是不能读懂的。
学习《素问》的人如果用轻易的心理来探求它的理论,大概就像那望洋兴叹一样,觉得淡而无味,如同嚼腊一般,于是就直接认为这部古代的医书对于今天已不适宜,就厌弃它,而相继进行《局方》的学习。
间或有些读《素问》的人,又只是用它来有助于他们的方技之术,完全不仔细认真地阅读它。
医学理论的隐晦不明,是由这些方面造成的,实在令人叹息呀!七《汉书·艺文志》序及方技略P42顷,余之旧契读孟坚《汉书·艺文志》载“五苦六辛”之说,而颜师古辈皆无注解,渠特以问余。
余顾其《内经》诸书中亦不见其文。
既相别矣,乘蹇且十里外,飒然而悟,欲复回以告,余之旧契已归且远,乃令载之,以示来者。
夫五者,五脏也,脏者,里也;六者,六腑也,腑者,表也。
病在里者属阴分,宜以苦寒之药涌之、泄之;病者表者属阳分,宜以辛温之剂发之、汗之。
此五苦六辛之意也。
颜师古不注,盖阙其疑也。
乃知学不博而欲为医,难矣。
余又徐思“五积六聚”,其用药亦不外于是。
夫五积在脏,有常形,属里,宜以苦寒之药涌之、泄之;六聚在腑,无常形,属表,宜以辛温之药发之、汗之。
与前五苦六辛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