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部影像学教学经典选片
合集下载
《医学影像学胸部》PPT课件
误区二 忽视病变的动态变化。应避免方法:对同一患者 进行随访观察,了解病变的演变过程。
3
误区三
过度依赖影像学检查而忽视临床表现。应避免方 法:将影像学检查与临床表现相结合,进行全面 分析。
提高诊断准确率的建议
加强基础知识学习
熟练掌握胸部正常影像学表现及 常见病变的影像学特征。
多角度分析
从多个角度观察和分析病变,如 不同窗宽窗位、不同重建算法等。
全面了解病史和临床表现
在阅片前,应详细询问患者病史、 症状、体征等,以便对病变有初 步的认识。
观察纵隔及心脏大血管
纵隔位置、形态及密度是否正常, 心脏大血管形态、走行及密度有 无异常。
常见误区及避免方法
1 2
误区一 仅凭单一影像学表现作出诊断。应避免方法:结 合多种影像学表现及临床病史进行综合分析。
重要性
胸部影像学是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 部分,对于胸部疾病的诊断、治疗 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胸部影像学检查方法
01
X线检查
包括胸部透视、摄片等,是胸部疾病最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02 03
CT检查
采用X线束对人体某部一定厚度的层面进行扫描,由探测器接收透过该 层面的X线,转变为可见光后,由光电转换变为电信号,再经模拟/数字 转换器转为数字,输入计算机处理。
包积液
诊断要点
03
结合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进行诊断,需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
纵隔增宽
纵隔肿瘤
分类 前纵隔肿瘤、中纵隔肿瘤、后纵隔肿瘤
影像学特征
不同部位的纵隔肿瘤具有不同的影像学表现,如前纵隔肿 瘤多呈圆形或椭圆形,中纵隔肿瘤多位于心脏大血管周围, 后纵隔肿瘤多位于脊柱旁
诊断要点 结合肿瘤部位、形态、大小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进行诊断, 需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以明确肿瘤性质
3
误区三
过度依赖影像学检查而忽视临床表现。应避免方 法:将影像学检查与临床表现相结合,进行全面 分析。
提高诊断准确率的建议
加强基础知识学习
熟练掌握胸部正常影像学表现及 常见病变的影像学特征。
多角度分析
从多个角度观察和分析病变,如 不同窗宽窗位、不同重建算法等。
全面了解病史和临床表现
在阅片前,应详细询问患者病史、 症状、体征等,以便对病变有初 步的认识。
观察纵隔及心脏大血管
纵隔位置、形态及密度是否正常, 心脏大血管形态、走行及密度有 无异常。
常见误区及避免方法
1 2
误区一 仅凭单一影像学表现作出诊断。应避免方法:结 合多种影像学表现及临床病史进行综合分析。
重要性
胸部影像学是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 部分,对于胸部疾病的诊断、治疗 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胸部影像学检查方法
01
X线检查
包括胸部透视、摄片等,是胸部疾病最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02 03
CT检查
采用X线束对人体某部一定厚度的层面进行扫描,由探测器接收透过该 层面的X线,转变为可见光后,由光电转换变为电信号,再经模拟/数字 转换器转为数字,输入计算机处理。
包积液
诊断要点
03
结合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进行诊断,需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
纵隔增宽
纵隔肿瘤
分类 前纵隔肿瘤、中纵隔肿瘤、后纵隔肿瘤
影像学特征
不同部位的纵隔肿瘤具有不同的影像学表现,如前纵隔肿 瘤多呈圆形或椭圆形,中纵隔肿瘤多位于心脏大血管周围, 后纵隔肿瘤多位于脊柱旁
诊断要点 结合肿瘤部位、形态、大小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进行诊断, 需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以明确肿瘤性质
胸部影像学入门ppt课件
19
• 主动脉弓层面 主动脉弓自气管前方沿气管左壁斜向左后方走 行 ,气管右前方,主动脉的右侧为上腔静脉。 气管左后方,主动脉弓右侧为食道
ppt课件完整
20
ppt课件完整
21
• 主动脉窗层面 升主动脉在气管的右前方,其右侧为上腔静脉, 上腔静脉后方有时可见自胸椎前弯向前方走行 的奇静脉弓。气管左侧为主动脉窗内的脂肪组 织,正常时可见数个淋巴管。胸椎左前方为降 主动脉,其右侧为食道
ppt课件完整
22
ppt课件完整
23
• 气管分叉层面 在这一层面可见隆突与左右主支气管,肺动脉 干位于左主支气管的左前方,两侧肺动脉呈人 字形分叉。左肺动脉向左后方斜行,位于左主 支气管的前外方。右侧肺动脉向右后方走行, 介于升主动脉与右主支气管之间
ppt课件完整
24
ppt课件完整
25
ppt课件完整
7
右上叶支气管层面
பைடு நூலகம்
ppt课件完整
8
中间支气管层面
ppt课件完整
9
中叶支气管层面
ppt课件完整
10
下肺静脉层面
ppt课件完整
11
纵隔
ppt课件完整
12
• 分区 – 主动脉为界: 主动脉弓上区和主动脉下区 – 心脏大血管前与胸骨之间为前纵隔 – 心脏大血管所在的部位为中纵隔 – 食道前缘以后为后纵隔
ppt课件完整
3
➢ MRI对纵隔肿瘤的定位、定性价值较大, 根据流空效应有利于了解肿瘤与心脏大 血管的关系
➢ 介入放射 • 支气管动脉栓塞和灌注术对控制肺部大
出血、治疗肿瘤有重要作用 • CT引导下穿剌活检术
ppt课件完整
4
正常胸部影像学课件
正常胸部影像学
游离性胸腔积液 是指可随体位改变而在胸膜腔
内随处流动的积液,依其量的多少 分为:
1 少量胸腔积液 2 中等量胸腔积液 3 大量胸腔积液
正常胸部影像学
游离性胸腔积液
正常胸部影像学
少 量 胸 腔 积 液
正常胸部影像学
中 等 量 胸 腔 积 液
正常胸部影像学
大 量 胸 腔 积 液
正常胸部影像学
结构 肺门的影像主要由肺动脉和肺静
脉构成 表现为中肺野内带的、粗大的条
索状影像
正常胸部影像学
肺门角 右上肺门和下肺门的血 管影像之间形成的夹角
左肺动脉弓 左肺动脉分出后急 剧转向下方,形成的弓状弧形影
左侧无肺门角
正常胸部影像学
箭 头 指 示 肺 门织结构进入肺内的延续 形成影像的主要是肺动脉分支 影像表现为:自肺门向肺野呈放
正常胸部影像学
1.腺泡结节状影 指直径在4~7mm,边缘较清楚的致
密结节影,边缘清晰。常见于肺结核和 各种慢性炎症 2.粟粒状结节影
指4mm以下的小点状结节影,多数 为肺间质内病变引起。常见于粟粒性肺 结核、矽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等
正常胸部影像学
正常胸部影像学
矽 肺 所 致 增 殖 结 节
正常胸部影像学
正位胸片上位置居中,仅显示为与含气两 肺之间有相邻界面的、心脏和主动脉的影像
正常胸部影像学
思考重点:
1 纵隔内有哪些组织结构?在 正常X线胸片上应表现为什么形 状?位于何处?
2 前、中、后纵隔在什么位置 上划分?如何划分?
正常胸部影像学
不同个体的纵隔形状各异,但均为心脏大血管的投影
正常胸部影像学
正常胸部影像学
思考重点:
游离性胸腔积液 是指可随体位改变而在胸膜腔
内随处流动的积液,依其量的多少 分为:
1 少量胸腔积液 2 中等量胸腔积液 3 大量胸腔积液
正常胸部影像学
游离性胸腔积液
正常胸部影像学
少 量 胸 腔 积 液
正常胸部影像学
中 等 量 胸 腔 积 液
正常胸部影像学
大 量 胸 腔 积 液
正常胸部影像学
结构 肺门的影像主要由肺动脉和肺静
脉构成 表现为中肺野内带的、粗大的条
索状影像
正常胸部影像学
肺门角 右上肺门和下肺门的血 管影像之间形成的夹角
左肺动脉弓 左肺动脉分出后急 剧转向下方,形成的弓状弧形影
左侧无肺门角
正常胸部影像学
箭 头 指 示 肺 门织结构进入肺内的延续 形成影像的主要是肺动脉分支 影像表现为:自肺门向肺野呈放
正常胸部影像学
1.腺泡结节状影 指直径在4~7mm,边缘较清楚的致
密结节影,边缘清晰。常见于肺结核和 各种慢性炎症 2.粟粒状结节影
指4mm以下的小点状结节影,多数 为肺间质内病变引起。常见于粟粒性肺 结核、矽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等
正常胸部影像学
正常胸部影像学
矽 肺 所 致 增 殖 结 节
正常胸部影像学
正位胸片上位置居中,仅显示为与含气两 肺之间有相邻界面的、心脏和主动脉的影像
正常胸部影像学
思考重点:
1 纵隔内有哪些组织结构?在 正常X线胸片上应表现为什么形 状?位于何处?
2 前、中、后纵隔在什么位置 上划分?如何划分?
正常胸部影像学
不同个体的纵隔形状各异,但均为心脏大血管的投影
正常胸部影像学
正常胸部影像学
思考重点:
影像检查技术-胸部摄影ppt课件
胸部前弓位
【体位】 (1)患者背靠摄影架,取前后位,人体 正中矢状面对暗盒中线。 (2)两足分开,使身体站稳。手背放于 髋部,肘部弯曲并尽量向前。 (3)身体稍离开摄片架,上胸后仰,使 上背部紧贴摄影架面板,腹部向前挺出, 胸部冠状面与暗盒成15°~20°角。 (4)暗盒上缘超出肩部约7cm。 (5)暗盒置于滤线器托盘内,摄影距为 150~180cm。 (6)深吸气后屏气曝光。 【中心线】 水平方向,对准胸骨中点, 垂直射入暗盒中。
(2)暗盒上缘超出胸骨剑突, 下缘包括耻骨联合下2.5cm。
(3)暗盒置于滤线器托盘内, 摄影距离为100cm。
(4)呼气后屏气曝光。
【中心线】 对准剑突与耻骨 联合上缘连线中点垂直射入暗
膀胱区平片 (AP Bladder)
【体位】 (1)患者仰卧摄影台上,两 臂放于身旁,身体正中矢状 面垂直台面并与台面中线重 合。 (2)暗盒上缘与髂骨嵴相齐, 下缘超过耻骨联合下缘。 (3)暗盒置于滤线器托盘内, 摄影距离为100cm。 【中心线】 对准暗盒中心垂 直射入。
胶片上缘包括横膈
骨性胸廓:前部 是胸骨,上部是两块锁 骨,连接胸骨和两块肩 胛骨,12对肋骨包绕 着胸廓,后方是12块 胸椎。
呼吸系统和心脏摄影
胸部后前位 (PA Chest)
【体位】 (1)患者面向摄影架站立,前胸紧靠 暗盒,两足稍分开,使身体站稳。 (2)人体正中矢状面对暗盒中线,头 稍后仰,将下颌搁于胸片架上方。 (3)两手背放于髋部,双肘弯曲,尽 量向前。两肩放松放平内转,并紧贴 暗盒。 (4)暗盒置于滤线器托盘内,摄影距 离为150~180cm。(观察心脏时, 摄影距离为180~200cm) (5)深吸气后屏气曝光。(二次屏气) 【中心线】 水平方向,通过第6 ~ 7 胸椎,垂直射入暗盒。
胸部疾病常见影像学征象ppt课件
➢肺密度增高,血 管与支气管仍可见 ➢间质性肺炎 ➢肺出血
➢…… ➢可复性病变
弥漫性肺炎
精选课件
48
磨玻璃密度
(Ground-Glass opacity,GGO )
肺炎,薄层与厚层CT
精选课件
49
磨玻璃密度
(Ground-Glass opacity,GGO )
肺腺癌
UIP
精选课件
50
磨玻璃密度
➢平片上心影、膈 肌边缘被掩盖 ➢与心影、膈肌不 连续的肺内病变 ➢中叶、舌段、基 底段
精选课件
36
轮廓征
(Silhouette Sign)
➢轮廓征阳性、阴性 ➢其他:膈肌、主动脉结、降主动脉、SVC、 后纵隔线 ➢鉴别;曝光不足
精选课件
37
轮廓征
(Silhouette Sign)
精选课件
肺炎
38精选课件脓胸源自41肺少血征(Westermark sign )
➢局部肺血管减少、 密度减低 ➢PE、气道病变
精选课件
PE
42
肺少血征
(Westermark sign )
精选课件
PE
43
肺少血征
(Westermark sign )
精选课件
支气管闭锁
44
肺少血征
(Westermark sign )
精选课件
支气管闭锁
45
蜂窝征
(Honeycomb sign )
➢囊状影+增厚间隔 ➢肺泡与腺泡破坏+ 肺纤维化 ➢IIP(IPF) ➢胶原血管病、石 棉肺、慢性嗜酸性 肺病、药物性肺病
精选课件
IPF
46
蜂窝征
09145_医学影像学胸部PPT课件
2024/1/25
临床表现
胸闷、咳嗽、呼吸困难等
影像学表现
CT上可见纵隔淋巴结增大, 密度均匀或不均匀,增强扫描
呈环形或均匀强化
鉴别诊断
需与纵隔肿瘤、淋巴结结核等 鉴别
22
纵隔肿瘤
常见类型
胸腺瘤、畸胎瘤、神经 源性肿瘤等
2024/1/25
临床表现
胸痛、咳嗽、呼吸困难 、吞咽困难等
影像学表现
X线平片可见纵隔增宽, CT可明确肿瘤部位、大 小、形态及与周围结构
定义
膈肌肿瘤是指发生在膈肌的 良性或恶性肿瘤,较为罕见
。
分类
根据肿瘤性质可分为良性肿 瘤和恶性肿瘤;根据组织来 源可分为原发性肿瘤和转移
性肿瘤。
2024/1/25
影像学表现
X线检查可见膈肌局部肿块影 ,CT检查可更清晰地显示肿 瘤的大小、形态、密度以及 与周围组织的关系。MRI检查 对软组织分辨率高,有助于 进一步评估肿瘤的性质和范 围。
28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1/25
29
26
膈肌膨升
定义
膈肌膨升是指膈肌因先天性发育不良、外伤、感染等因素导致局部 或整体向上膨起的病变。
分类
根据膨升部位可分为单侧膨升和双侧膨升;根据病因可分为先天性 和后天性。
影像学表现
X线检查可见膈肌升高,呈弓形或波浪状改变,CT检查可更准确地显 示膈肌的形态和位置。
2024/1/25
27
膈肌肿瘤
诊断要点
结合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表现,可进行初步诊断,确诊需依靠病原学检查。
15
肺癌
2024/1/25
01
临床表现
刺激性咳嗽、血痰或咯血、胸痛、发热等。
临床表现
胸闷、咳嗽、呼吸困难等
影像学表现
CT上可见纵隔淋巴结增大, 密度均匀或不均匀,增强扫描
呈环形或均匀强化
鉴别诊断
需与纵隔肿瘤、淋巴结结核等 鉴别
22
纵隔肿瘤
常见类型
胸腺瘤、畸胎瘤、神经 源性肿瘤等
2024/1/25
临床表现
胸痛、咳嗽、呼吸困难 、吞咽困难等
影像学表现
X线平片可见纵隔增宽, CT可明确肿瘤部位、大 小、形态及与周围结构
定义
膈肌肿瘤是指发生在膈肌的 良性或恶性肿瘤,较为罕见
。
分类
根据肿瘤性质可分为良性肿 瘤和恶性肿瘤;根据组织来 源可分为原发性肿瘤和转移
性肿瘤。
2024/1/25
影像学表现
X线检查可见膈肌局部肿块影 ,CT检查可更清晰地显示肿 瘤的大小、形态、密度以及 与周围组织的关系。MRI检查 对软组织分辨率高,有助于 进一步评估肿瘤的性质和范 围。
28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1/25
29
26
膈肌膨升
定义
膈肌膨升是指膈肌因先天性发育不良、外伤、感染等因素导致局部 或整体向上膨起的病变。
分类
根据膨升部位可分为单侧膨升和双侧膨升;根据病因可分为先天性 和后天性。
影像学表现
X线检查可见膈肌升高,呈弓形或波浪状改变,CT检查可更准确地显 示膈肌的形态和位置。
2024/1/25
27
膈肌肿瘤
诊断要点
结合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表现,可进行初步诊断,确诊需依靠病原学检查。
15
肺癌
2024/1/25
01
临床表现
刺激性咳嗽、血痰或咯血、胸痛、发热等。
正常胸部影像学表现-精品医学课件
包括肺泡管、肺泡囊、肺泡及肺泡壁 肺间质:指肺的结缔组织所组成的支架和间隙,
包括肺泡间隔、小叶间隔、支气管及血管的周围组 织,正常情况下不显影
三、纵隔
➢ 胸内两肺之间的结构,包括心脏、大血管、 气管、主支气管、食管、淋巴、神经、胸腺、 脂肪等 ➢ 其特点为密度差别小,平片难以辨认详细结构, 仅以轮廓区分正常与否 ➢ 纵隔分区:九分法、六分法 ➢ 纵隔病变各病种有其特发部位
位上它将左、右胸膜腔和肺分隔。纵隔的分区,有二分法、
三分法、四分法和九分法。
二分法:以气管和肺根前面的冠状面将纵隔分为前后两个区 域。
三分法:以心和升主动脉前缘、食管前缘为标志
四分法:是解剖学分区法,以胸骨角平面将纵隔分为上、下 二区,下区又分为前、中、后三区。
九分法:放射学分法,横线_以胸骨角与第四胸椎下缘的连线 和第四肋前部至肺根下缘与第八胸椎下缘的连线,纵线同三 分法。
1.前上纵隔:2.前中纵隔3.前下纵隔,4.中上 纵隔5.中中纵隔,6,中下纵隔,7.后上纵隔,8. 后中纵隔,9.后下纵隔
纵隔九分法
➢在侧位胸片上,自胸骨柄体交 界处至第四胸椎体下缘连线以 上为上纵隔 ➢自第8胸椎下缘水平线以下为 下纵隔 ➢中间为中纵隔
➢气管大血管及心脏前缘连线之 前为前纵隔 ➢食管前壁为中后纵隔的分界
二、肺
4、肺叶、肺段、肺小叶和肺腺泡 ➢肺叶由叶间胸膜分隔而成 ➢肺的分叶及分段 ➢单个肺小叶直径1-2cm,肺小叶是肺组织的最小单 位 ➢单个腺泡直径约4-7mm,单个腺泡的实变称腺泡结 节样病变,是肺部X线上能识别的最小肺实质单位
肺叶
B1 尖段支气管
右
上 叶 B2 后段支气管
侧
B3 前段支气管
2、肺门 ➢ 构成:肺动静脉、支气管、淋巴组织 ➢ 位置:中野内带的第2-5前肋间 右肺门:分上下两部,夹角为肺门角 下部由右下肺动脉构成,其直径不超过15mm 左肺门:高于右肺门1-2cm ➢ 侧位:两肺门重叠,右侧偏前 “逗号”:前缘为上肺静脉干、后上缘为左 肺动脉弓,拖长的逗号尾巴为两下肺动脉干构成
包括肺泡间隔、小叶间隔、支气管及血管的周围组 织,正常情况下不显影
三、纵隔
➢ 胸内两肺之间的结构,包括心脏、大血管、 气管、主支气管、食管、淋巴、神经、胸腺、 脂肪等 ➢ 其特点为密度差别小,平片难以辨认详细结构, 仅以轮廓区分正常与否 ➢ 纵隔分区:九分法、六分法 ➢ 纵隔病变各病种有其特发部位
位上它将左、右胸膜腔和肺分隔。纵隔的分区,有二分法、
三分法、四分法和九分法。
二分法:以气管和肺根前面的冠状面将纵隔分为前后两个区 域。
三分法:以心和升主动脉前缘、食管前缘为标志
四分法:是解剖学分区法,以胸骨角平面将纵隔分为上、下 二区,下区又分为前、中、后三区。
九分法:放射学分法,横线_以胸骨角与第四胸椎下缘的连线 和第四肋前部至肺根下缘与第八胸椎下缘的连线,纵线同三 分法。
1.前上纵隔:2.前中纵隔3.前下纵隔,4.中上 纵隔5.中中纵隔,6,中下纵隔,7.后上纵隔,8. 后中纵隔,9.后下纵隔
纵隔九分法
➢在侧位胸片上,自胸骨柄体交 界处至第四胸椎体下缘连线以 上为上纵隔 ➢自第8胸椎下缘水平线以下为 下纵隔 ➢中间为中纵隔
➢气管大血管及心脏前缘连线之 前为前纵隔 ➢食管前壁为中后纵隔的分界
二、肺
4、肺叶、肺段、肺小叶和肺腺泡 ➢肺叶由叶间胸膜分隔而成 ➢肺的分叶及分段 ➢单个肺小叶直径1-2cm,肺小叶是肺组织的最小单 位 ➢单个腺泡直径约4-7mm,单个腺泡的实变称腺泡结 节样病变,是肺部X线上能识别的最小肺实质单位
肺叶
B1 尖段支气管
右
上 叶 B2 后段支气管
侧
B3 前段支气管
2、肺门 ➢ 构成:肺动静脉、支气管、淋巴组织 ➢ 位置:中野内带的第2-5前肋间 右肺门:分上下两部,夹角为肺门角 下部由右下肺动脉构成,其直径不超过15mm 左肺门:高于右肺门1-2cm ➢ 侧位:两肺门重叠,右侧偏前 “逗号”:前缘为上肺静脉干、后上缘为左 肺动脉弓,拖长的逗号尾巴为两下肺动脉干构成
胸部影像学ppt课件
CT图像特点:双肺斑片状、磨玻璃 样浸润阴影
左肺下叶硬化性血管瘤 (sclerosing hemangioma)CT病例
CT表现:左肺下叶圆形结节病灶, 边缘光整、密度较高似有钙化倾向, 病灶中央可见片状低密度区,至病 灶外围呈厚环形较高密度,病灶周 围可见少量纤维条索状影,且条索 状影与左后胸膜相连,局部胸膜肥 厚、粘连。
考虑:肺泡细胞癌
韦格氏肉芽肿 (Wegener's granulomatosis,WG)CT病 例
最后结果:韦格氏肉芽肿
点评:韦格氏肉芽肿肺部病变影像 表现 1. 大小不等的结节病灶与空洞病灶: 病灶分布于两肺中、下野和肺尖。 球形病灶内可出现厚壁或薄壁空洞, 可单房或多房。 2.节段性浸润:病变可为小叶或节段 性,病灶可在1~2周内缩小、消失或 有新病灶出现rimary tracheal chondrosarcoma)CT病例
胸部增强扫描示气管左侧壁发出一 不均质的肿块影,肿块向气管内外 扩展(图1、2)。其内可见钙化影 (箭头),代表软骨基质的钙化 (图3、4)。
【影像诊断】: 原发性气管软管肉 瘤
支气管扩张 (bronchiectasis)(图文)
多数病例可见细线影形成直径310mm的多边形连拱廊样纹路重叠于磨砂玻璃样密度之上这两种影像的结合表现被描述为碎石路是间隔水肿或正常小叶间隔旁肺泡腔内脂蛋白聚积的结果31肺泡蛋白沉着症pulmonaryalveolarproteinosispapct病例有模糊的结节影以肺门周围或肺下叶为主分布一些病人可见线状间质影重叠于实变区或磨砂玻璃影上hrct上磨玻璃影的边缘常较锐利似地图样
【诊断】 双侧胸腔积液并双下肺部 分肺不张,左侧气胸
左肺门下曲霉菌病
(Pulmonary aspergillosis)CT病例
左肺下叶硬化性血管瘤 (sclerosing hemangioma)CT病例
CT表现:左肺下叶圆形结节病灶, 边缘光整、密度较高似有钙化倾向, 病灶中央可见片状低密度区,至病 灶外围呈厚环形较高密度,病灶周 围可见少量纤维条索状影,且条索 状影与左后胸膜相连,局部胸膜肥 厚、粘连。
考虑:肺泡细胞癌
韦格氏肉芽肿 (Wegener's granulomatosis,WG)CT病 例
最后结果:韦格氏肉芽肿
点评:韦格氏肉芽肿肺部病变影像 表现 1. 大小不等的结节病灶与空洞病灶: 病灶分布于两肺中、下野和肺尖。 球形病灶内可出现厚壁或薄壁空洞, 可单房或多房。 2.节段性浸润:病变可为小叶或节段 性,病灶可在1~2周内缩小、消失或 有新病灶出现rimary tracheal chondrosarcoma)CT病例
胸部增强扫描示气管左侧壁发出一 不均质的肿块影,肿块向气管内外 扩展(图1、2)。其内可见钙化影 (箭头),代表软骨基质的钙化 (图3、4)。
【影像诊断】: 原发性气管软管肉 瘤
支气管扩张 (bronchiectasis)(图文)
多数病例可见细线影形成直径310mm的多边形连拱廊样纹路重叠于磨砂玻璃样密度之上这两种影像的结合表现被描述为碎石路是间隔水肿或正常小叶间隔旁肺泡腔内脂蛋白聚积的结果31肺泡蛋白沉着症pulmonaryalveolarproteinosispapct病例有模糊的结节影以肺门周围或肺下叶为主分布一些病人可见线状间质影重叠于实变区或磨砂玻璃影上hrct上磨玻璃影的边缘常较锐利似地图样
【诊断】 双侧胸腔积液并双下肺部 分肺不张,左侧气胸
左肺门下曲霉菌病
(Pulmonary aspergillosis)CT病例
胸部影像学读片2
•
③原发病灶的寻找
支气管扩张症
支气管壁的弹性组织和肌肉组织被破坏而导致 的支气管不可逆性的扩张。 少数为先天性,多数为后天性引起。 HRCT是其最佳检查方法。 先天性支气管扩张多呈囊状,是由支气管壁先天 发育缺陷所致。 后天性支气管扩张主要由支气管感染和阻塞引起
CT表现
1、 柱状支气管扩张表现为支气管壁增厚,管腔增宽。 双轨征:扩张的支气管走行和扫描平面平行时; 印戒征:扩张的支气管走行和扫描平面垂直。 2、 囊状支气管扩张 表现为支气管远端呈囊 状膨大; 成簇表现葡萄串珠状;内可有液平面。 3、 曲张形支气管扩张: 支气管径粗细不均
肺叶、肺段
Lung lobe, segment
• 肺叶,右三左二 • 肺段,右10左8
左右肺侧面观
正常胸部横断面解剖
两肺尖 肺野的横断面解剖
两上肺
气管 右上肺 左上肺
右上肺 右主支气管 右下肺
左上肺 左主支气管 左下肺
两中下肺
左上肺
右上肺 右中间支气管
心脏
左下支气管 右下肺
二、肺脓肿 Lung abscess
系化脓性细菌引起的肺坏死性炎性疾病
• 急性 • 慢性
早期为化脓性炎变,继之发生坏死液化形成 脓肿
肺脓肿X线表现
• 急性化脓性炎症阶段
肺内有大片致密影,边缘模糊,密度均匀,范围可大可 小.
• 病变中心肺组织坏死液化,出现空洞.
• 空洞内有液平,内壁略不规整.
气胸(pneumothorax) 空气进入胸腔则形成气胸
• 进入途径
壁层胸膜破坏 脏层胸膜破坏 病变引起脏层胸膜破裂 由剧咳引起脏层胸膜破裂,自发性 气胸 无肺纹的透光区。少量在肺尖;大量时,肺压向肺门 呈密度均匀的软组织影.纵隔移向健侧.膈下降,肋间隙 增宽,胸膜粘连时,可见条状粘连带影. 气胸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RI
Multiple planes No radiation Common Indication
Pancoast tumour Brachial plexus Cardiac Vascular (aorta)
Usually targeted examination (unlike CT)
Coronal
Nuclear Medicine
Variety of tests: functional rather than anatomic
V/Q specific to chest imaging Others: bone scan, gallium, WBC etc.
Ultrasound
Limited use in thorax (non cardiac) due to air in lungs
Normal Anatomy
Bone-CT Reconstruction
PA View
Clavicle
Rib
Vertebral Column
Intercostal Space
Bone Anatomy
Sternum
Rib
Heart Size
Normal is <50% on PA upright radiograph
Assess pleural effusions Mainly used for procedures
Chest Radiographs
PA (posterior to anterior) and Lateral (left)
Minimizes magnification of heart (heart closest to film)
Carina
Bifurcation
Bronchus
Left and right Lobar (RUL,RML,LUL,LLL) Segmental (8 left, 10 right)
Trachea Carina
R + L Main Bronchi
Lung Anatomy
edema Other Lung Disease: Atelectasis, Nodule Pleura Mediastinal
Other Imaging Methods
CXR-Will be discussed later
Computed Tomography MRI Ultrasound
Mainly for procedures
Nuclear Medicine
Computed Tomography
Numerous protocols/techniques depending on clinical history
Helical/spiral versus high resolution
Contrast
Renal failure Allergy
Computed Tomography
Role of CT
Main further investigation for most CXR abnormality (eg nodule/mass) or to exclude disease with normal CXR
Main investigation for certain scenarios (PE, dissection, trauma)
Portable (nearly always AP)
Supine or Erect
Specialized Views
Lordotic Lateral decubitus (for effusions, pneumothorax)
Chest Radiograph: Approach and Normal Anatomy
Foundations of Medical Practice:
Chest Imaging
Overview
Imaging Methods
CXR: Main Focus Others: Computed Tomography, MRI, Ultrasound,
Nuclear Medicine
Approach to CXR
Lateral view
Cardiac Anatomy: Right Sided Chambers
Cardiac Anatomy: Left Sided Chambers
SVC
Right Descending Pulmonary Artery
Aortic Arch
Left Descending Pulmonary Atery
Densities Anatomy and approach Technical Factors
Overview cont’d
Abnormal CXR findings
Bone Cardiovascular Airspace Disease and Silhouette Sign Interstitial Disease with emphasis on pulmonary
Retrosternal Airspace
Hilum
Scapula
Lungs posteriorly should get darker as you go down more inferiorly
IVC
Pulmonary Vessels
Airway Membranous posteriorly
THERE IS NO ONE APPROACH: BE SYSTEMATIC
Bone and Soft Tissue including abdomen Heart Mediastinum-aorta, trachea Hila Pulmonary Vasculature Lungs Pleura
Radiation Dose
Compare dose to normal background radiation (3mSv/year)
CXR PA view :3 days
CXR PA Lat :18 days
Low Dose CT :0.5 year
HRCT
:1 year
Helical CT:2-3 yea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