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新课改模式下的小组合作学习1

合集下载

新课改下的小组合作学习

新课改下的小组合作学习

新课改下的小组合作学习作者:苗淑云来源:《中国校外教育·综合(上旬)》2014年第14期摘要:新课改下,在教学中要不断总结得失,摒弃看起来热闹华而不实的表面合作。

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和学科知识的特点来设计课堂,通过不断地指导,长期的熏陶,积极引导学生吸收、内化知识,以适应新课程教学。

关键词:新课改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一、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传统的教育体制,受“分数至上”思想的影响,为了追求高分,课堂以教师讲授为主,师生间缺乏充分理解与沟通,学生缺乏合作意识与交往技能,适应社会的能力不高,培养了一批高分低能的“人才”。

此形势下,我们所有的教育者都有共同的追求高效率学习,因此,新一轮课程改革应运而生,它十分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强调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倡导学生主动求知主动探索发现有关知识。

然而,每个人的精力毕竟有限,短时间内学生如要想最大限度获取信息资源和信息交互量,仅靠老师的讲授和单一的师生交流还不够,因此,小组合作学习逐渐走进我们的课堂。

由于它在改善课堂气氛、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协作精神以及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等方面实效显著,因此,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被广泛地运用于日常教学中。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优点1.小组学习是一种积极有效的学习策略,学生在合作学习小组中,通过与同伴的共同努力,提出问题、确定目标、制订方案、收集信息资料并进行分析处理、寻找问题的答案或结论。

2.更有利于研究性学习的认知、情感和技能目标的均衡达成,学习是认知的过程,也是满足学习者心理需求的过程。

小组合作学习是同学之间互教互学、彼此交流知识的过程,也是互爱互助、相互沟通情感的过程。

3.学生的主体地位更为突出,教师对学习过程的干预和控制降低到最低限度,仅仅在必要时给予学生以研究方法和学习条件方面的支持而已。

4.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社会合作精神与人际交往能力。

当今社会,很多的工作性质都要求工作人员要有良好的团对精神和合作品质。

新课程模式下的小组合作学习

新课程模式下的小组合作学习

新课程模式下的小组合作学习随着国家新课程标准的颁布,随着我县新一任领导特别是赵局长、任局长领导的上任,我县的课改工作犹如一缕缕春风吹遍校园,吹进每个教师的心里。

以任局长为龙头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目标教学法的推广,更是为我们的广大教师提供了一个大展身手的广阔平台,同时也给我们原有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更加严峻的挑战和考验。

在领略新课改新的教学模式带给我们翻天覆地变化的同时,也常常使我感觉囊中羞涩、捉襟见肘,对年过三十的我来说,仅靠那一点薄薄的底子、对教材把握的一点灵感、积累的那一点经验已无法适应这改革的春潮了。

而对新课程标准新的教学模式下小组合作学习的认识和实施更是值得思考和探讨。

以下是本人结合实际教学活动及对新课程标准学习中对小组合作学习的一些收获和感悟。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而小组合作学习则是一种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促进学生之间的共同进步。

通过合作学习还可以弥补个人思维狭小单一的缺陷,有利于培养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同时,还可以给每个学生提供展示自我和锻炼自己的机会,增强学习自信心,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交往能力。

在认识到合作学习的重大意义之后,使我越发的认识到,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势在必行。

从小学低年级开始,就应该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合作学习,在指导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逐步学会倾听,学会交流,学会与同学相互学习,最终培养出学生良好的合作能力。

而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特别是课堂上的所谓小组合作还多流于形式,这样的小组合作不就是一种走形式的敷衍化吗。

其次,小组合作的评价和奖赏还只重整体,而轻个体:第三小组表现不错,掌声送给他们;男生表现不错,女孩子可要加油了等。

小组合作学习以小组团体的成绩作为评价的标准虽然是正确的,老师看似也节省了不少时间,但在很大程度上不仅忽略了个体的发展,还打击了一些优秀孩子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新课改——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新课改——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新课改——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一、转变学生的学习理念。

转变学生的学习理念。

要求各小组每天轮流在黑板上写一句能够激励学生自主学习的格言,培养学生的自信心、1、要求各小组每天轮流在黑板上写一句能够激励学生自主学习的格言,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积极性、主动性,解决学习动力问题。

积极性、主动性,解决学习动力问题。

2、通过家长会宣传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意义,让广大家长积极支持学生参与合作学习。

通过家长会宣传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意义,让广大家长积极支持学生参与合作学习。

3、班内设置一些合作学习的标语,各小组的口号等营造浓厚的合作学习氛围。

班内设置一些合作学习的标语,各小组的口号等营造浓厚的合作学习氛围。

4、通过黑板报的栏目小组大擂台”,营造出快乐和谐高效的氛围。

通过黑板报的栏目小组大擂台”营造出快乐和谐高效的氛围。

二、提高合作学习的技巧。

给学生介绍一些关于合作学习的规则和要求。

提高合作学习的技巧。

给学生介绍一些关于合作学习的规则和要求。

1、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自学的方法、探究的方法、收集信息的方法。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自学的方法、探究的方法、收集信息的方法。

2、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给学生成对合作学习如何互帮互助,做到你说我听、我背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给学生成对合作学习如何互帮互助,做到你说我听、你听、你做我检查。

教给学生四人合作学习如何讨论,解决疑难问题,四人合作学习如何你听、你做我检查。

教给学生四人合作学习如何讨论,解决疑难问题,展示、辩论和竞赛。

展示、辩论和竞赛。

3、每周组织一次“学习小组长沙龙”,旨在充分调动小组长的极性和提升组长管理水平。

每周组织一次“学习小组长沙龙”旨在充分调动小组长的极性和提升组长管理水平。

附1:某班课堂合作学习基本技能细则课堂合作学习的基本技能主要有以下十项:课堂合作学习的基本技能主要有以下十项:十项(一)听取1.听人发言要专心。

.努力听懂别人的发言,边听边思考他的答复有没有道理,对与否。

课改小组合作学习计划

课改小组合作学习计划

课改小组合作学习计划一、背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为了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提高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效果,我校决定开展课改小组合作学习计划。

希望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提高教师们的教学水平和能力,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学服务。

二、目的1. 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2. 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提升教育教学效果。

3. 增强教师间的交流合作,形成团队意识和精神。

4. 促进学校各个学科的教师之间的合作,共同促进学科的发展。

三、对象全校教师四、计划内容1. 激励机制建设为了激励教师全力投入到小组合作学习计划中,学校将建立一套完善的激励机制,包括奖励制度、评优制度、晋升制度等。

通过这些激励手段,营造出一个有利于教师积极参与学习的氛围。

2. 学习内容设计根据学校的教学实际情况,设计相应的学习内容,既涵盖了学科知识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提升,又能够提高教师们的教育教学水平。

学习内容将从课程设计、教学方法、学生评估等多个角度展开,旨在全面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3. 学习形式组织学习形式采用小组合作,每个小组由3-5名教师组成。

每个小组设立组长一名,负责小组的学习安排和工作分配。

学习形式采用集中学习和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式,既有老师集中授课互相分享,又有自主学习时间,让教师们能够更好地吸收所学内容。

4. 学习方法指导学校将邀请专业的教育培训组织为教师们提供学习方法指导。

通过专业的培训指导,提高教师们的学习方法,增加学习的效果,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5. 教学方法分享学习内容将涵盖教学方法的分享和交流,让教师们能够学习到来自不同学科的教学经验和方法,开拓自己的教学视野,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6. 效果评估和总结学习计划结束之后,将对学习效果进行评估,并进行总结,发现问题和不足,为下一次的学习做好准备。

七、计划实施1. 制定学习计划学校将邀请学科主管领导和教学专家组成工作小组,制定小组合作学习计划。

新课程改革下如何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新课程改革下如何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新课程改革下如何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摘要:新课程改革后,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已经成为教师的共识。

小组合作学习能够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系统的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的成绩作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

”有效的合作学习对学生的智力、情感以及培养社会合作精神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本文从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误区、应对策略等方面阐述如何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关键词:课程改革;小组合作一、目前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误区1.小组活动注重形式,缺乏实质性合作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主要是以教师为主,教师的讲课占据主导地位。

提倡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后,有的教师形式上是发动学生但实质上还是以教师为中心,只是形式上用小组但未真正发挥小组的作用。

往往是课堂教学无法进行时,教师会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

成绩稍好的学生能够按照教师的要求展开讨论,在小组内发表自己的看法。

但也有的同学自由散漫,不能很好的利用老师给的时间,而是谈论一些和教学无关的内容。

教师用小组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完成教师预想的设计内容,形式上是开展了小组讨论,表面上看热热闹闹,实际上学生并没有进行深入的思考,收获甚微,这种小组讨论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小组合作学习。

2.把课堂完全交给学生缺乏教师引领有的教师课前准备工作做得很充分,按组分配好了任务。

上课时把任务交给各组来完成。

然而在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时,有的教师是在一边耐心等待。

有的教师则是在各学习小组间蜻蜓点水的游走,并没有深入到小组中去,因此对小组讨论的情况缺乏了解。

当讨论时间结束后,教师让学生按组进行展示,展示完毕后课堂教学活动也就结束了。

教师对学生的发言没有做出评价,也就缺乏了思想的升华。

让学生参与课堂这种理念是正确的,同样教师对学生展示内容作出评价,老师的精讲也是不可或缺的。

3.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组内分工不明确,学生合作意识差当教师布置好学习任务时学习成绩相对好的学生能够主动的参与到小组讨论中去,而一些学习成绩不太好基础差的学生则处于游离状态。

新课改下的小组合作学习

新课改下的小组合作学习

新课改下的小组合作学习
关王庙中心校梵王寺小学王海军
新的课程改革更加注重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合作从同伴获得有用
的知识来填补自身知识和能力的不足。

那么教师应该加强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呢?我觉得应从
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分组合理。

小组合作学习不一定要按座位就近的原则,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组合原则。

1、自由组合。

氛围宽松,孩子天性发挥充分。

(如对优美词句的赏析,可采用这种方法。


2、前后搭配。

(对于内容难易适中,不便走动时可采用。


3、互补组合。

(根据知识和能力的不同来组合。


二、引导及时。

由于小学生年龄小,自主能力差,采取合作学习时,需要教师精心组合及时引导。

避免学生
在互相争执和拖延中浪费宝贵的时间。

所以必须重视引导。

1、引导学生友善合作。

2、引导学生善于倾听。

3、在学习程序上引导。

三、方法多样。

1、运用多种直观、形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手段再现情境,为合作学习创设良好的
学习基础。

2、学生在合作学习遇到障碍时教师要及时点拨。

3、学生合作学习暂告一段落时,引导学生总结知识,梳理思路。

合作学习固然是一种好的学习模式,但内容决定形式。

不是每堂课都适合用这种形式。

所以
我们教师要根据具体教学内容来确定是否用这种形式,不然效果不佳。

新课改下的小组合作学习

新课改下的小组合作学习

新课改下的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既古老又年轻的小学生学习方式在新课改实验中仍占课堂教学的重要地位。

它使学生优势互补,形成良好人际关系,促进学生个性健全发展的特点,被广大教师认同和采用。

但是在教学实践中,真正要将合作学习的作用发挥得恰到好处,我觉得必须做到以下四个“明确”:一、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的目标只有明确了学习目标,小组合作学习才会有的放矢。

如我引导学生学习《詹天佑》一文时,牢牢把握了本节课合作学习的目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学生在初读课文后,感叹詹天佑的聪明才智和创新才能,我顺势引导学生:“再仔细读读课文,看看詹天佑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接受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任务的?詹天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画出有关的语句在小组里合作交流。

”学生围绕这一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大家结合文中叙述的有关语句,理清詹天佑是怎样克服种种困难勘测线路的,同时也了解了詹天佑卓越的政治才能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

这一明确目标的提出,使学生紧紧抓住要解决的问题,合理分工,开动脑筋,畅所欲言,发挥集体智慧的结晶,在有效的时间内成功地完成了读书质疑、合作释疑、自主获取知识的任务。

二、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的重、难点明确了学习目标之后,我们还需要认真考虑这次小组合作学习的重、难点。

那么,哪些内容有必要开展小组交流、讨论呢?一是有关课文的重点、难点内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学生自主地探究,解决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如在《将相和》一文中,廉颇跟蔺相如不和的原因是什么?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和负荆请罪这三个小故事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联系?这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所在。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解决这一难点,我引导学生展开小组合作讨论,帮助学生体会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从而进一步联系实际,让学生认识到怎样从和谐自我走向和谐社会。

二是可以捕捉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展开小组合作学习。

在教学《草船借箭》时,有一个合作小组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周瑜知道在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好吗?”提问的学生话音刚一落,其他小组的学生就回应到:“知道”,“不知道”……笔者意识到学生提出了很有价值的问题,立刻引导学生展开小组探究。

新课改下的小组合作学习

新课改下的小组合作学习

新课改下的小组合作学习作者:梅龙友来源:《新课程·上旬》2012年第08期通过骨干教师的培训并坚持用这种方式进行教学,我在教学中得到了一些感受,并积累了一些经验,下面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教师的顾虑教师经常担心教学时间的安排及学生成绩是否下滑等,作为教师有这种担心也是正常的,因为我们还没有去尝试,尝试的结果是要时间的,但我相信这种结果一定是甜蜜的,这也许就是我这几天来心灵上的变化,我会一直延续下去,并且坚定不移。

的确,要搞好一堂课,教师必须发挥聪明才智以及艰苦奋斗的精神,课堂改革不是搞得热闹,而是有它的教学规律性,首先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1)客观评价;(2)有责任心;(3)有恒心;(4)有奉献精神。

二、预学案的编制编制学案:(1)要有目标,体现三维,主体是学生,过程与方法:要达目标用什么方法(如看书、自习、小组讨论等),教师层面(教师如何教),学生层面(教会学生什么方法)。

(2)内容设置与问题设置,如何调整学案,第一看课标要求,第二看考纲要求,前面有要求,后面有题目,再将问题进行拓展,若本知识为考点,则有拓展题,拓展至高考要求,教案中要有所体现,编制导学案要注意层次性,“了解与理解”是全班同学均要完成的,“掌握”这一目标要注意层次性。

我想方法有以下几种:1.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对本组老师所编制的学案进行第二次备课,可在上面进行更改,每个教师编制的学案是资料性质的,作为教师要充分利用好它,作好补充与删减,弄好后交科代表去更改即可,这样适合你班的预学案就产生了。

2.金太阳的预学案,它的特点更鲜明,容量大,资料性质体现得更明显一些,考点体现得更好,我们编制学案就可对它进行调整,从而快速生成一个预学案。

3.利用网上资料进行预学案编制,如,高考资源网,第二教育网,做好精选工作,(理论与题的选取)。

不管是用哪一种方式,均要遵循以下原则,这就是前有目标,后有问题,问题后面有应用,这里的问题就是理论探讨,紧跟应用是检查学生的掌握程度。

新课改下的小组合作学习_梅龙友

新课改下的小组合作学习_梅龙友

2012-08教改聚焦创新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其主体作用,让其创作思维动起来,这样才能创造出无限的精彩。

创作一件完美的艺术作品,是需要经过反复推敲修改的,修改就需要教师及时指导。

如,在职校美术教学中,手工课所占比重也很大。

以往,我们示范作业时,教师边讲边示范,但终因作品小、学生多、遮挡视野、前后不连贯等原因,很多学生无法清楚而完整地看到整个演示过程,因而有一部分学生不会做或不想做,甚至提不起创作兴趣。

但我们如果运用实物投影仪或者电脑拼图,这个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学生通过画面,能清楚地看到教师整个演示过程。

同样,优秀学生也可以上台尝试作业或演练,或将作品通过投影仪进行展览,并让学生自己讲解、自我评价,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积极性和能动性,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使手工课真正成为学生自己动手创作的课。

总之,我们职校美术教师应通过熟练运用电脑,激发学生创造动机,给学生广阔的想象空间,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

(作者单位青海省格尔木市职业技术学校)新课改下的小组合作学习文/梅龙友通过骨干教师的培训并坚持用这种方式进行教学,我在教学中得到了一些感受,并积累了一些经验,下面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教师的顾虑教师经常担心教学时间的安排及学生成绩是否下滑等,作为教师有这种担心也是正常的,因为我们还没有去尝试,尝试的结果是要时间的,但我相信这种结果一定是甜蜜的,这也许就是我这几天来心灵上的变化,我会一直延续下去,并且坚定不移。

的确,要搞好一堂课,教师必须发挥聪明才智以及艰苦奋斗的精神,课堂改革不是搞得热闹,而是有它的教学规律性,首先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1)客观评价;(2)有责任心;(3)有恒心;(4)有奉献精神。

二、预学案的编制编制学案:(1)要有目标,体现三维,主体是学生,过程与方法:要达目标用什么方法(如看书、自习、小组讨论等),教师层面(教师如何教),学生层面(教会学生什么方法)。

(2)内容设置与问题设置,如何调整学案,第一看课标要求,第二看考纲要求,前面有要求,后面有题目,再将问题进行拓展,若本知识为考点,则有拓展题,拓展至高考要求,教案中要有所体现,编制导学案要注意层次性,“了解与理解”是全班同学均要完成的,“掌握”这一目标要注意层次性。

新课改学习材料一:小组合作

新课改学习材料一:小组合作

合作学习语文课堂教学始终坚持实用主义,坚持以新教学设计为抓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主轴,以思维为主攻,训练为主线。

新教学设计推行了,就要真正用好它,为课堂教学助力。

其中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改的基本做法。

能发挥自学(独学)、对学(两名学习同等学习程度的学生合作学习)、组学也可称为群学(小组内不同程度学生的合作学习)的作用,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合作意识,提高课堂效率,实现小组约束、相互交流、相互补充、以好带差。

运用得当,可以引入竞争机制,实现因材施教,共同提高。

一、小组组建1.小组人数:以4—6人为宜。

人数逢单时,个别小组可以5人。

2.桌位的排列可以按常规座位排列,小组需要合作时,第一、三、五排同学转向后,就分别与二、四、六排的学生组成合作学习小组。

这种排法,排数要尽可能逢双。

桌位也可以纵向排列(略)。

教室座位如果是7列,可以按2、3、2列组合分区,如果是8列,可以按2、3、3列组合分区。

如:注:1.组长可以安排在A位置,让全体老师进了教室,就知道哪个是组长。

2.如果是8个小组,中间第五组的位置可以留下一块空间,作为展示活动区。

3.小组人员的构成方法(1)分组原则:“组间同质(同等资质),组内异质(不同资质)”每组由“好中差”构成(6人组依成绩按2好2中2差组建,4人组按1好2中1差组建),实现组间平衡,组内有差异。

“组间同质”为小组间展开公平竞争创造条件。

“组内异质”为结对互助合作奠定了基础(有的提倡同质结对,也可以差异结对)。

在保证“同质”的情况下,小组学生要考虑性别、性格、科目平衡、学习能力等因素,可以征求组长意见,让非正式群体中关系较好的学生安排到一个小组,每组分配一到两名活跃分子。

(2)组长确定。

4人组确定1个组长,6人组可以确定2个组长(一正一副,或一文一理)。

组长成绩最好是优秀,也可以用管理能力较强、成绩良好的学生;不可以用成绩中下的学生担任组长。

二、文化建设1.组名:第几组,也可专用名称(如:高山、海洋等)小组可以有“口号”(如:山高人为峰、海纳百川等)2.职责组长职责:召集时间,检查、交流、评价、汇报,确定展示。

新课标下的小组合作学习

新课标下的小组合作学习

浅谈新课标下的小组合作学习高二数学组陈强一、选择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理由1、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本次课程改革积极倡导的有效学习方式之一,使学生的主体地位更为突出,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社会合作精神与人际交往能力,具有改善课堂内的社会心理氛围,创造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环境,促进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以及形成学生良好非认知品质,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等优点。

2、普通高中历史选修课是供学生选择的学习内容,旨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而且相对必修课程而说,教学时间相对充裕。

因此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式的选择都可以相对灵活些,适合在深度、广度上作进一步的拓展。

同时,《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这个模块选取的是在中外历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的一些改革,每一个单元内容的知识结构很相似,这也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很多方便。

3、经过前面三个模块的学习,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历史素养,在前三个模块的学习中,我一直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应该说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同时,学生已进行了两到三个课题的研究性学习,对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并不陌生,甚至可以说掌握了一些小组合作学习的技巧。

4、经过一年多的相处,师生关系已非常融洽,我对大部分学生的学习能力、兴趣爱好、性格特点了解比较清楚,这样更有利于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进程的有效调控和指导。

学生对我的教学风格也已完全适应,即使是大动作的变革也不会使他们感觉唐突和陌生。

二、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目标: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学生学习方式。

通小组合作学习,将学生个体间的学习竞争关系改变为“组内合作”、“组际竞争”的关系,将传统教学中的师生之间单向或双向交流改变为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将学生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学习。

从而真正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2、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合作学习中,学生们通过表达自己的意见,同时了解别人的想法,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拓广思维空间,学生学会用不同的方式探索和思考问题,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所收获。

新课改下的小组合作学习

新课改下的小组合作学习

新课改下的小组合作学习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西苑中学李艳我国新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成为我们新一轮课改所倡导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模式。

如何有效的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成为目前中小学英语教学中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

为了响应北川县教体局“轻负担,高质量,建模式”的号召,我们西苑中学在学习借鉴山东“杜郎口模式”、潍坊昌乐二中“271高效课堂”的基础上,从去年开始在全校范围内推广小组合作学习,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

一、科学、合理地分组时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

教师应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根据学生学业水平、个性特征、能力倾向、兴趣爱好等方面进行分组,其目的是在小组内形成互补。

每组以4——6人为宜,组间实力基本相当。

各小组确定一名小组长,选拔组长的标准是要具备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能团结帮助组内其他同学,学习成绩较好,富有奉献精神。

划分出的每一个小组都应该是全班的缩影或截面。

二、全面.恰当的运用是小合作组学习的关键。

1.小组合作学习在预习新课中的运用。

教师把要预习的内容及要求提前告诉学生,如在教学Go for it!九年级Unit 1前,可以给学生布置以下的任务:Please write down how you study for a test.Give the simple reasons.Then discuss in groups and fill in the chart.各小组讨论后将无法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交给老师,以便老师在课堂上有针对性的讲解。

2.小组合作学习在听力教学中的运用。

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练习英语听力的主要途径是在课堂上听听教本附带的磁带,长此以往,学生们的听力水平可想而知。

这时小组合作学习就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常常可以采取组长听写单词、组员两两问答、小组表演对话、听值日生汇报等形式进行听力训练。

3.小组合作学习在口语教学中的运用。

新课程标准下的合作学习

新课程标准下的合作学习

新课程标准下的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一个小组里共同合作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

在新课程标准下,合作学习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学习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本文将从合作学习的定义、特点和意义,以及新课程标准下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和教学方法进行深入分析。

一、合作学习的定义和特点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里共同合作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生都承担着一定的责任,它要求学生在小组里相互协作、相互支持,共同解决问题,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

因此,合作学习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学习者之间的互动性强。

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合作等方式进行学习,从而增加了学习者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促进了学习的深入和有效性。

2、学习者之间的合作性强。

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需要相互合作、相互协作,通过讨论、合作完成学习任务,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协调能力。

3、学习者之间的主动性强。

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自由地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和主体性。

4、学习者之间的积极性强。

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会积极地参与讨论、合作,从而增强了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总之,合作学习是一种促进学生交流、合作、积极参与和主动学习的学习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素质。

因此,合作学习在新课程标准下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推广。

二、新课程标准下合作学习的意义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创新”的目标,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习的主动性。

因此,在新课程标准下,合作学习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具有以下几点意义:1、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交流、合作等方式进行学习,从而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和活跃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相互借鉴、相互帮助,从而促进了学习的深入和有效性,提高了学习的效果和质量。

新课改下的小组合作

新课改下的小组合作

新课改下的小组合作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既古老又年轻的小学生学习方式在新课改实验中仍占课堂教学的重要地位。

在新课改浪潮的推动下小组合作已经深入到每一堂教学活动中了。

它使学生优势互补,形成良好人际关系,促进学生个性健全发展的特点,被广大教师认同和采用。

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本次课程改革积极倡导的有效学习方式之一,因其具有使学生优势互补、形成良好人际关系,促进学生个性健全发展的优点,越来越多的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这一方法。

但是在教学实践及听课活动中发现,真正要将小组合作学习行之有效地开展,绝非易事,还存在很多问题,表现为:1、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失去实效性。

一些教师为了体现新的教学理念,为了培养所谓的合作意识,不管内容有没有合作的价值,时机是不是成熟,提出一个问题,就让小组合作讨论,造成摆样子的现象。

有的小组成员都在七嘴八舌说个不停,看上去积极参与热闹非凡,实际上次序混乱没有中心。

有的合作小组成了少数尖子学生表演的舞台,学困生则往往被忽视,无形中失去了思考、发言、表现的机会。

这样会使学生对合作失去兴趣,使合作失去实效性。

2、合作小组设置不合理。

受教学条件、人数太多的限制,绝大多数合作还停留在同桌合作、或是前后桌合作等形式上,忽略了合作小组成员的兴趣爱好、学习能力、表达能力、思维能力等的合理组合,导致小组之间能力悬殊,达不到合作的效果。

有的小组成员之间没有明确的分工,只是大家围在一起针对问题发表着自己的意见,对讨论过程中的结论、问题等缺少记录、比较、分析,因而讨论难以深入,讨论的问题也仅仅停留在学生自己个人的见解上,得不到互补的作用,失去合作的意义。

3、合作学习的时间分配不合理。

一方面,讨论之前缺少让学生思考的过程,有时候老师在出示思考题后,让学生小组讨论,随即就让学生交流汇报,使学生在毫无思想准备的前提下匆忙开始讨论,根本没有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由于学生的思维没有完全打开,很容易造成“人云亦云”的现象,使一部分学生产生依赖心理,影响了他们思维能力的发展。

新课改下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新课改下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浅谈新课改下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一、问题的提出新课程改革倡导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很多班级进行了小组合作学习教学,但是在平时的观察中发现,很多小组合作还只是停留在形式上。

往往是老师一宣布小组讨论,学生四人一组,五人一队,教室里嗡嗡声四起。

有的翻课本,有的查资料,有的辩论,个别学生干脆坐着不动,因为没有人愿意跟他合作,结果合作时间很快闹哄哄着过去了,学生们还无法安静。

站起来发言的同学一张口仍然在说“我怎么样”,而不是“我们小组怎么样”,没有把个人融入团队,更多的是个人意见,像这样的小组合作,学生之间没有相互合作,没有共同任务中的探讨和个人责任,更没有对成员完成任务进行总结和评估。

问题的症结到底出在哪里?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我认为主要是:1、教师没有对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进行有效的指导,缺乏有效的操作策略,没有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

2、学生不会交流,没有“规则”意识。

学生既不懂如何表达自己思想,也不会倾听别人的诉说并积极响应。

3、教师忽视了合作后期的强化工作,致使学生合作能力得不到均衡培养。

二、什么是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将班级学生按照一定的要求组合成若干学习小组,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参与、自主探究并自觉完成学习任务的学习活动。

它以学习目标和任务为导向,以设疑、引导、体验、比较、探究为基本方式,讲究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有机结合。

它将班级授课制条件下学生个体间的学习竞争关系转变为“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关系。

它将传统教学教师间的单向交流,改变为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

小组合作学习可使每个学生平等地参与学习,并有充分的发言和表现自己的机会。

它是同学之间互教互学、彼此之间交流信息的过程,也是互爱互助、情歌交融、心理沟通的过程。

三、问题的解决要让小组合作学习这一形式发挥实效,切实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教师必须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操作策略:(一)优化小组结构,合理确定分工。

教师对全班学生的分组要进行认真的研究设计,最好按异质分组,就是说每个组中成员的组织能力、学习能力、学习成绩、思维活跃程度、性别等都要均衡。

新课改下的小组合作学习

新课改下的小组合作学习

生生互动 m 就有 ,不 同时 问、不 『 司背景 的互动形式 、互动特 点都不同。 互动教学模式 的直接理 沦依据 是交际教学法 。 “ 它强调语 言的多种用途和学习 的多种 目的 , 强调教 学应以人为本 , 课堂组织应 以学生为 主,教师的责任是给 学生提供交际情景 、 场合 , 帮助学 生创造性 地 、自由地表达 ,交流 自己的意念 和思想 。”也就是 说,互动不只是传递信息 的过程 ,更是整理信息 、理解信息 和加工信息的过程 。真正的互动信息走向应该是多维的 ,即从 教师到学生 ,从 学生到教师 , 从学 生到学 生等 互动教学模式不仅具有反馈和双 向瓦动 的特点 , 学生甚 至可能直接获取老师没有讲授 的外部信 息。因此 , 学 生的主体性 即主动 性 、自主性 、独立性就得 以充分 的发展 。 学 习要有 一 个交 流的平 台,才能更好地进步 、 提高 。因此学生 与学生之间 的互动 , 也是不可或缺 的, 而教师就要给学生提供一个互动的舞 台。 在 课堂 上, 可以组织学生分小组 讨沦,然后冉派代表发 高 ‘ ; 或是组织演讲或辩论 比赛 .让 学生在 比赛 巾交流 ;或是让学生互改作文 ,在改作文中交流。在课后 ,引导学 生 与学生之间互相交 流学 习经验 、学习心得 ,互相帮助 ,共同进步
参 考 文 献
“ 预习一听 课一 复习” 是学 生学习知识 的三个重要环节。而生本互动就是 处于第一 个环节 。 有好 些学 生反映 , 在课堂 』 二 听不 明白老师讲 的内容 ,或者是 听起来感觉很陌生 , 那都是 为他们没有 和课本互 动起来 , 所 以生本互 动是学 生 与教师 互 . 动的重要前提 。对 于学习基础好 、 学 习自觉性较强 的学生来 说,他 们不川教师引 导,也会: 蔓 动去预习课文。但是 ,对于学习基础较差 ,自控力义

谈谈新课改下的小组合作 3页 精品

谈谈新课改下的小组合作 3页 精品

谈谈新课改下的小组合作第一部分;学生作文我要做一号我是一名不爱学习的学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的数学成绩就没及格过。

反正只记得从小爸爸妈妈就说我笨蛋、上学就是为了长个子,老师更是说我榆木疙瘩、不开窍,于是我干脆让他们如愿以偿,干脆就不学数学,一上课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反正就是不听讲、不做作业,老师逼急了照抄完事。

转眼之间我升入七年级,教我们数学的老师很年青,还是班主任,看样子凶巴巴的,不过我依然不学。

可是上课不到一个月,老师说要改变上课方法,说要分组教学,并且先让我们自学,并选出学习组长,然后让组长教我们。

我想:几年了,老师都没教好,换成组长讲能讲好?管他呢,反正我没什么意见,组长哪管得了我。

不过每当自学的时候,陈老师来回在教室里转悠,我倒规矩了不少。

又过了几个星期,在一次数学课上,老师说了一番话让我难忘:“我是一个比较懒的人,很多事情我不想去干,但是我又是一个爱想办法的人,因此我就想了一套懒办法:从今天开始,我们的数学课换一种方式去上。

经过我一个月来的培训,我培养了十三个小老师,他就是我们班十三个小组的组长,以后大家的学习就靠这些组长了,我只把学习任务分配给大家就靠大家了。

”我心想这还真是一个懒老师!“不过我有几点要给大家说明一下:我们每一组的四个人,根据学习程度分别变为一、二、三、四号,每次学习都由同学们先自学,然后大家在组长带领之下进行交流,交流的顺序从四号开始,四号答不上来接着是三号、二号、一号,一号负责在小组之内讲解疑难,对于都不会的问题留下,在全班交流时提出来,最后由老师讲解。

还有一点就是我的任务除了给大家解疑之外,还要在大家自学、小组合作、全班交流时、评选出优秀学员和优胜小组。

而且重点检查每一组内四号同学的表现情况。

”老师说完之后就开始分组,我理所当然就成了本组内的四号同学。

课下我们的组长给我们说,老师以后提问问题、小测验都是先让四号同学回答,四号同学答对得分最多,一号同学答对得分最少,并郑重的给我说:“咱们这一组表现的怎样就看你了,你可是我们这一组的关键人物,以后如果有什么问题不会尽管问我。

新课程下的小组合作学习姚

新课程下的小组合作学习姚

新课程下的小组合作学习1、优化合作前的准备,奠定成功的基础(1)优化合作学习的组合结构。

小组不是三四个学生的简单组合,也不是前后桌同学的简单组合。

要对全班学生进行认真的研究设计,按照异质分组的原则,根据学生的组织能力、学习能力、学习成绩、思维活跃程度、性别等对每个学习小组进行好中差三类学生的合理配置,以利于形成优等生主动帮助中差学生,中差学生主动向优等生学习的学习环境。

在此基础上每组民主推选组长,落实组长职责。

(2)明确合作与学习的任务每次活动教师首先必须给学生以明确的任务,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有章可循,避免讨论的随意性;各小组长在组内要确定每个成员的分工,负责协调好交流和讨论的组织工作,使成员都参与进来;各成员要明确自己的任务,学会探究的方法,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3)优化合作学习方案教学的一切出发点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教师必须深入钻研教材,研究学生实际,科学设计方案。

教学设计应该遵循“一切为学生的学习需要”这一宗旨,“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

”。

一是要创设合作学习的情境,诱导学习动机;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融洽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个性,相信学生的潜力;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大胆探索。

二是要设计好每个环节,激发兴趣,循序渐进,扎实推进,有效利用好课堂。

三是问题设计要三性:探究性、层次性、开放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进来,让每个成员都能“跳起来摘到苹果”。

2、优化合作流程,提高学习效益我们强调合作学习并不是说整个课堂都永远在学生的合作活动中进行,但毫无疑问,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理应成为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就合作学习的操作来看,笔者以为其流程可作这样的表述:自主学习——合作活动——成果展示——评价激励。

自主学习——这一环节往往被人忽视,其实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这是给学生以独立的思维空间和时间。

个体的思维往往带有独特性,学生自身的感受由于其个体阅历、体验的差异带有主观倾向,学生对某个问题的探究过程也会有所不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程理念下的小组合作学习实施误区与组织策略(西华初中王平)(本文在2011年甘肃省中学教育教学论文评比活动中荣获甘肃省教育科学研究所颁发的三等奖)初中数学新课程走进我们校园,走进师生生活已有一段时间了,在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下,教师、学生以及课堂教学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本次课程改革要“改变课程实施中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新课程改革的这一目标被人们简略地称之为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即“自主、探究与合作”。

新课程标准把“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提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成为新课程改革积极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

一、课堂合作学习的实施现状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许多老师满腔热情的引入小组合作学习,但是人们更多地将合作能力的培养、合作学习方式的实施窄化成了对课堂教学行为改变的追求:变教师讲授为小组讨论,变个别提问为小组汇报,变课堂桌椅的“秧田式”排列为“圆桌会议式”摆放……我们教师热衷于一些操作层面的内容,如合作学习小组人数的多寡、分组有哪些原则、班级人数较多怎么办等。

导致许多时候合作学习徒有形式,而没有实效。

下面是我校数学课堂中的几个典型现象:[现象1]学生虽然团团坐,6——8个人在一起,但小组里往往成为优等生、组长的“一言堂”,他们的意见和想法包办了其余小组成员。

后果:整个小组没有全员参与,容易挫伤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自觉不自觉地成了陪衬,使参与流于形式,不能真正发挥每个学生的主体作用,导致两极分化严重,失去了合作的意义。

[现象2]教师在设置的合作学习环节中,没有把合作任务、要求布置清楚,加上学生合作技能欠缺,不能围绕重点积极有效地讨论,你说你的,我说我的,各行其道,谈论与学习无关的话题,争执、吵闹,加上班额过大,教师难以全面顾及。

后果:课堂秩序混乱,教师难以驾驭,教学活动不能正常进行,合作讨论完全失去了意义,教师对教学方式本身产生怀疑,进而排斥,又返回老路。

[现象3]学生虽然进行了合作交流,但由于教师没有正确理解合作的要旨,把一些毫无讨论价值的问题交给学生讨论,纯粹是浪费时间,也有一些确有合作必要的问题,但问题一出现,教师就立即组织小组合作交流,而不引导学生先自行探究,深入思考。

后果:教师组织学生合作学习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显示课堂形式的多样和课堂表面气氛的热烈(有人听课更甚),学生没有真正深入探究、参与讨论,不利于勤于思考习惯的养成,教学目标难以达成,费时多,成效微,是一种典型的形式主义。

[现象4]一般情况下,教师所提出的讨论问题的难易程度应和所给讨论时间成正比。

难一点,有价值的问题应多给点时间,反之则少给点时间,这样既保证讨论的有效性,又不至于浪费时间。

但在课堂实践中往往不是做得很好,多数情况是讨论时间给得不够,刚一开锣,就草草收场,教师急于归纳总结。

之所以这样做,还是因为教师观念陈旧,怕耽误教学时间,完成不了自己设计好的教学计划。

后果:合作学习只成为课堂教学的一种插花点缀,学生没有足够的合作交流时间,对问题的探究浅尝辄止,这样不单单会给学生留下遗憾,还会浇灭他们创造性学习的热情,滋生敷衍了事的不良习惯,使参与流于形式,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有效课堂合作学习的组织策略综观以上几种现象,我们教师只注意了合作学习形式——让学生分组围聚在一起学习,却忽略了合作学习的实质——通过合作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培养良好的合作品质和学习习惯。

那如何使小组合作学习成为有价值、有成效的活动呢?我认为教师应采取以下一些组织策略:(一)认真学习课改的新理念,不断实践、总结、反思从以上几种现象,不难看出有很多是因为我们教师新、旧理念“打架”造成的,我们跳不出过去的教学的圈子,怕搞合作学习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另一方面,我们的学生的学习习惯、自主学习的意识与精神对我们实施小组合作学习造成一定的困难。

但我认为,新课程是新观念和新实践的结合,这个过程需要磨合,开始出现一些不适应是正常的,但是想要尽快进入状态,就要在理念与实践结合的前提下,不断总结,不断反思,从中汲取好的做法发扬光大。

(二)科学分组,合理分工科学分组,合理分工是小组合作学习顺利开展,发挥小组学习功能的前提。

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智力水平、认知基础、学习能力、心理素质、个性特点、男女性别等进行综合评定,然后按照“异质同组,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分组,每小组4~6人为宜。

这样既能保证优势互补,又便于开展公平竞争。

教师还要根据学习内容的不同、学生的特长、个性差异合理分工,也可以由合作小组的成员民主协商,自行分工,充分发挥小组成员的作用与优势,保证合作学习活动顺利实施。

在进行合理分工的同时,还要选好组长,组长是一个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是老师的小助手,选好组长直接关系学习活动的效率和成败。

我们可以采取个人自荐、组内表决的方法选组长,并对小组长宣布职责及相关要求,组织形式多样的小组长培训活动。

在参与全班和小组合作交流中,小组成员轮流发言,消除优等生、组长的权威,体现地位平等与机会平等,培养学生的平等参与意识。

另外,考虑到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是有限的,同一形式使用时间过长,次数过多后,就会失去新鲜感,降低学习兴趣,所以合作小组应该至少每学期调整一次,以便让学生有更宽的交往空间。

(三)精心设计、有效讨论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我们教师在集体备课和自行备课时要做大量的课前准备工作,要了解学生特点、吃透教材,对是否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进行正确的判断。

要对合作内容、自主学习、环境氛围、交流反馈、评价激励等各个方面进行系统的设计,特别是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讨论时,要把握教材的重难点,有针对性的讨论,为了避免讨论成为学优生、组长的个人表演,可以丰富讨论的形式。

如:讨论前,小组成员先独立思考,把想法写下来,再分别说出自己的想法,然后讨论,形成集体意见。

也可以每人独立思考,由小组长决定一位成员陈述自己意见,大家再发表见解,更可以互相提问,再共同讨论。

这样的讨论使小组合作学习更具实效性,充分发挥学生之间优势互补。

(四)善于把握合作时机,使学生积极、有效地合作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教学内容的需要,选择最佳时机,积极、有序、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

1、在重点、难点处。

教学的重点难点往往是学生理解掌握的难点,在这些地方加强合作,有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例如:《平方差公式》一节中,经历平方差的推导过程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如何归纳出公式是教学的难点。

在教学中,教师先出示四道计算题:(1)(1+2X)(1-2X)(2)(2a+3)(2a-3)(3)(100+1)(100-1)(4)(X-6)(X+6)教师先让学生求出答案,再启发:大家自己找一找,这4个题存在什么规律?经过几分钟后,再组织学生合作交流,教师深入到每个小组,针对不同情况加强引导,然后各组中心发言人代表本组与全班同学交流,最终推导出平方差公式。

这里,教师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待时机成熟后再合作探究,然后组间交流,较好地发挥了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效能。

2、在迷惑、混沌处。

教学过程中,当学生思维处于混沌、迷惑状态时,组织学生相互交流、辩论,有助于澄清概念,加深理解。

例如:在《多项式除以单项式》一节中,教师提出问题:(ad+bd)÷d 应该怎么做?用学过的知识能否解决,怎样转化?引导学生思索,随之展开讨论,然后各组拿出讨论结果,再组间交流、辩论……学生在激烈的语言交流中“学他”和“自检”,经历由模糊到清晰,螺旋渐进,分化整合的过程,最终形成准确、清晰的建构。

3、在深化、拓展处。

深化、拓展处是再创造的生长点之一,往往具有开放性和综合性,此时进行合作,有助于扩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灵感,形成独特的认识。

例如:在《平方差公式》一节中,在学生发现了平方差公式后,教师组织学生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利用平方差公式自编应用题,看哪组编得又快又多又好。

在讨论过程中,教师会发现学生积极主动,编出了不少有特点的题目,但思维角度基本相同,于是便提醒学生从多角度来编题,这样就使学生在发散性思维过程中,不仅关注流畅性,还关注变通性,更关注独创性。

(五)倡导、鼓励竞争与挑战,激发小组合作动力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每个小组组员都要有奋斗目标,挑战对象,组与组之间要相互挑战,互相监督、互相竞争,利用是否完成目标,是否挑战成功,争座位,争全级排名的方式来激发各小组成员的斗志和竞争意识,激发各小组的团结协作意识与精神。

(六)科学评价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

对合作学习评价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评价小组的整体情况,当然也必然会有个人评价与小组评价,自我评价与同伴评价,学生评价与教师评价。

在评价过程中,我们不仅仅要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更应关注学生合作的过程;不仅仅评价对每个学生的参与情况,更应关注小组的整体情况;不仅仅评价发言学生的答案是否正确,更应关注学生在表达自己的观点、倾听同学的发言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态度;不仅仅评价学生的学习水平,更应关注他们在合作中所表现出的合作精神、投入程度、情感与态度。

教师通过评价机制,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新课程改革积极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是符合时代进步和发展的学习形式,它对促进学生积极进取、自由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将发挥积极作用。

作为教师我们要把学生当成主人,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把握最佳时机,组织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小组合作学习更有成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