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术治疗牙周炎的方法

合集下载

光动力疗法联合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治疗术治疗牙周炎的疗效观察

光动力疗法联合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治疗术治疗牙周炎的疗效观察

光动力疗法联合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治疗术治疗牙周炎的疗效观察目的:比较单独使用龈下刮治术及根面平整术(SRP)和光动力疗法(PDT)辅助SRP治疗重度慢性牙周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30例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做自身对照,随机分为实验组(SRP+PDT)和对照组(SRP)。

对比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的实验结果,检查两组的探诊出血(BOP)、牙周探诊深度(PD)和出血指数(BI)。

结果:术前两组相关数据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1个月和3个月的实验组和对照组在PD、BOP、BI方面,较之前均有很大的改善,且实验组的PD、BOP和BI的效果均比对照组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应用PDT辅助SRP对牙周炎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更好。

标签:牙周炎;光动力疗法;龈下刮治术及根面平整术牙周炎是日常生活一种比较常见的口腔疾病,多发生在牙周支持组织,从之前的实验结果中发现,在这些龈下组织中,聚集着数以万计的菌斑微生物[1],这也是近年来使得患者牙齿损伤缺失的的主要原因。

传统的龈下刮治术和根面平整术能够非常有效的去除吸附在牙齿上的结石和菌斑,但是在重度牙周炎中,这一方法就显得力不从心了,不仅在破坏性上具有更为严重的影响,同时还会留存于牙周袋的周围,难以根除,传统的治疗方法如单使用SRP,并不能够十分有效地对牙周袋进行清理,这也就使得在临床上,通常需要加入一些新的辅助手段,有时也需要依靠手术治疗[2]。

因此我们就需要依靠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即光动力疗法,它的原理是将特殊光敏物质与生物光学技术的微创性治疗方法结合。

在有氧环境中产生的单线态氧和羟基自由基等活性氧,具有超强的氧化作用,能够达到损伤细胞结、杀灭微生物的有效效果,正是基于PDT这一作用,使得其在治疗牙周病的问题上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正是通过对照法,对采用PDT能否治疗牙周炎患者起到有益作用而进行的研究。

1 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2月~2014年3月的镇安县医院口腔科收治的患有牙周炎的患者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28~60岁,平均45岁。

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及局部用药治疗牙周病疗效观察

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及局部用药治疗牙周病疗效观察

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及局部用药治疗牙周病疗效观察一、治疗方法1.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是一种牙周治疗常用的方法,主要是通过手术方式清理牙齿表面的硬结石和软菌斑,并利用手术器械去除根面菌斑和根面结石,以此消除病菌、改善牙周炎症和修复牙齿表面的形态。

2.局部用药治疗局部用药指的是针对牙周病患者口腔内局部存在的炎症和菌斑进行药物治疗。

常见的局部用药主要包括口腔喷雾、口腔涂抹等方式,通常采用的药物有抗菌药物、抗炎药物和止痛药物等。

二、疗效观察本次研究招募了200名牙周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治疗,其中100名患者采用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治疗,另外100名患者则采用局部用药治疗。

治疗时均注意卫生防护,避免感染交叉和二次感染。

治疗方案实施后,我们对患者口腔内相关指标进行了评估。

结果显示,在牙周深度和牙周炎症两方面,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治疗组的疗效比局部用药治疗组更好。

具体表现为:1.牙周深度在牙周深度方面,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更佳。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牙周深度的平均值明显下降,而局部用药治疗组的患者牙周深度明显较高。

2.牙周炎症三、结论通过对200名牙周病患者的治疗观察可以发现,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更佳。

这可能与该治疗方法可以消除病菌和去除牙齿表面硬结石和根面结石有关。

而局部用药治疗组可能仅是暂时抑制了炎症和菌斑的增长,但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虽然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治疗较为创伤,但是治疗效果更加显著,对于牙周病患者的口腔健康有更好的保障。

因此,在对牙周病治疗方案进行选择时,可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龈下刮治、根面平整与调牙合对合并继发性咬合创伤的牙周炎患牙力

龈下刮治、根面平整与调牙合对合并继发性咬合创伤的牙周炎患牙力
【 摘要 】 目的: 探讨龈下刮治 、 根面平整与调牙合对合并继发性 咬合创 伤的牙周炎患牙力学状况及牙周临床指标 改善 的影响。方法: 将1 0 0例合并继发性咬合创伤的牙周炎 患 者按 照 1 : 1的比例 随机地均分为对 照组 与观察 组, 各5 0倒 。对照组采用龈下刮治 、 根面平 整治疗, 观察 组在 此基础 上联 合调牙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牙周 临床指标 变化情况 、 咬合 时间及咬合受力 百分 比。结果 : ( 1 ) 两组治疗前后牙周 临床指标 ( P D、 A L及 B I ) 水平变化差异均具有统 计学意义( P< 0 . 0 5 ) , 且 两组治疗后 上述 指标 差异也均具有 统计学 意义 ( P< 0 . 0 5 ) ; ( 2 ) 两组 治疗 前后咬合时间及咬合受力 百分 比差异均具 有统计学意义( P < O . o 5 ) , 且 两组治疗后上述指 标差异 也均具有统 计学 意义 ( P< O . 0 5 ) 。结论 : 龈下刮 治、 根面 平整 与调 牙合可显著 改善合并继发 性咬合创伤的牙周炎患牙力学状况 , 且可改善咬合创伤牙位 的咬合 时间, 应在临床上加 以推广及应用。 【 关键 词】 继发 性咬合创伤 ; 牙周 炎; 调牙合 ; 龈下刮治 ; 根面平整 【 中图分类号 】 R 7 2 2 1 2 【 文献 标识码 】 B 【 文章编号】 1 0 0 5 — 0 0 1 9 ( 2 0 1 5 ) O 1 — 0 1 5 3一 O 1
参考文献 [ 1 ] 许玉萍, 魏 国光. 甲氨喋呤保 守治 疗宫 外孕护理 体会 [ J ] . 内蒙古 民族 大学 学报 (自然科 学版 ) , 2 0 0 7 , 2 2 ( 6 ) : 6 9 5 — 6 9 6 . [ 2 ] 石敏, 郑 立红 , 唐小丽等. 甲氨喋呤治疗异位妊 娠 的观 察 与护理[ J ] . 西南 国防医 药, 2 0 0 5 , 1 5 ( 1 ) : 7 0— 7 1 . [ 3 ] 史秀云. 未破裂 宫外孕保 守治疗的临床观察与护理体会[ J ] . 实用临床 医药杂 志,

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及局部用药治疗牙周病疗效观察

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及局部用药治疗牙周病疗效观察

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及局部用药治疗牙周病疗效观察牙周病是指由牙周软组织和牙周骨质的疾病所引起的口腔疾病。

牙周病不仅会导致口腔问题,还会引起全身其他部位疾病的发生或加重。

因此,牙周病的治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及局部用药治疗牙周病的疗效观察。

1. 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的治疗牙周病的主要病变是龈下菌斑,因此清除龈下菌斑是治疗牙周病的核心。

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是去除龈下菌斑的主要手段。

根据牙周组织状况,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可以分为浅龋治疗和深龋治疗两种。

浅龋牙周病是指龈缘下龈袋深度在3mm以下的牙周组织病变。

治疗浅龋牙周病时,可以采用手工或超声波清洁器清除牙根面上的菌斑和牙石,并对牙周袋做轻微的龈下刮治,使龈下菌斑得到清除,龈下组织得以恢复。

2. 局部用药治疗局部用药治疗牙周病是指将药物直接涂抹在牙龈袋或龈下组织上,通过药物的作用减轻牙周病的症状,促进牙周组织的愈合。

局部用药种类较多,目前常用的包括抗生素、抗菌药物、抗炎药物和局部中药等。

抗生素和抗菌药物可用于治疗严重的牙周炎,常常与根面平整和龈下刮治组合应用,以减轻症状和收缩龈下袋。

抗炎药物和局部中药常用于轻度和中度牙周病的治疗,可通过减轻疼痛和炎症、促进牙周组织的愈合来达到治疗效果。

3. 疗效观察采用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及局部用药治疗牙周病可以有效治疗牙周组织病变,并改善口腔状况。

具体效果如下:(1)减轻炎症和牙痛。

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可清除病菌,抑制炎症反应,使症状得到快速缓解。

局部用药可减轻疼痛和炎症,进一步缓解牙周炎症和牙痛症状。

(2)减缓龈下袋发展。

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可清除牙根面上的牙石和龈下菌斑,减少菌斑的沉积,减轻龈下袋的病理变化,使牙龈逐渐回缩,龈下组织得以恢复。

(3)促进牙周组织修复。

局部用药可通过抗炎、抗菌、扩展血管等作用,促进牙周组织的生长和修复。

龈下组织得以重建,减少龈下袋深度和复发率。

4. 结论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及局部用药治疗牙周病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可以减轻症状、促进龈下组织生长和修复,达到治疗牙周病的目的。

龈下刮治与根面平整4

龈下刮治与根面平整4

器械的运动技术
4.刮治的连续性:叠瓦式刮治
连续不间断、按一定次序、不遗漏、有重叠
根面平整与效果探查
• • 刮除软化病变的牙骨质、平整根面、到根面光 滑坚硬为止。 避免刮除过多牙骨质使牙本质暴露,以致出现 敏感。 完成后用探针检查根面光洁度。 检查有无碎片遗留及肉芽组织。 冲洗,轻压袋壁----利于止血和组织再生。
支点技术
• 口内对颌支点
支于下牙治疗上牙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支点技术
• 口外手支点
掌心向上法 右上后牙指背支于 右下颌外侧
掌心向下法 左上后牙指腹支于 左下合外侧
支点技术
• 手指辅助支点
口内指-指支点
食指加强支点
拇指加强支点
器械的工作技术
1. 工作端调整技术:将工作端贴抵牙面,建立器械与牙 面和软组织之间正确关系的方法。
使用工作端前1/3
前1/3始终与根面接触
器械的工作技术
2.工作刃—牙面成角技术:是指建立器械工作端与所检查 或治疗牙面正确的工作角度的方法。。
器械的工作技术
刃面成角
器械的工作技术
3. 侧压力技术: 过小----难以刮下牙石,甚至会刮光牙石表面。 过大----会造成根面划痕。 • 刮除牙石时所需侧压力较大,一般用中或重 力 牙石刮下后,侧压力要逐步减小。 平整根面时,只需用轻侧压力。
• • •
• •
器械的运动技术
1. 运动方向: • 由推动与提拉两种基本手法(提拉更安全) • 工作刃运动方向包括垂直向、斜向和水平向 (主要使用前二)。
垂直
斜向
水平
器械的运动技术
2.运动幅度: 刮治所需力较大----刮治幅度一般应小(2mm ) 由袋底向袋口移动,器械不可超出龈缘范围。

牙周刮治经验

牙周刮治经验

牙周刮治经验牙周刮治是一种常见的牙周疾病治疗方法,通过清除牙龈下的牙菌斑和牙石,恢复牙周组织的健康。

下面我将分享一些牙周刮治的经验。

1. 牙周刮治前的准备在进行牙周刮治前,首先需要进行全面的口腔检查,以确定是否需要进行刮治治疗。

同时,还需要进行全面的口腔清洁,包括刷牙、使用牙线等。

这样可以减少牙菌斑和牙石的积聚,为治疗提供更好的条件。

2. 牙周刮治的过程牙周刮治通常需要在牙医诊所进行。

在治疗过程中,牙医会使用专业的器械,如手术刀、刮匙等,从牙龈下刮除牙菌斑和牙石。

这个过程可能会有些疼痛,但大多数患者都可以忍受。

牙医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刮治的深度和范围。

3. 牙周刮治后的护理牙周刮治后,患者需要进行良好的口腔护理,以避免感染和炎症的发生。

牙医会给予患者相应的指导,如正确刷牙的方法、使用牙线等。

此外,患者还需要定期复诊,让牙医进行跟踪观察和进一步的治疗。

4. 牙周刮治的效果牙周刮治可以有效地清除牙菌斑和牙石,恢复牙周组织的健康。

经过刮治治疗后,牙龈出血和肿胀等症状会逐渐减轻或消失。

牙周刮治还可以促进牙周组织的再生,提高牙齿的稳固性。

5. 牙周刮治的注意事项在进行牙周刮治时,患者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遵守牙医的建议,按时进行复诊。

- 注意口腔卫生,保持牙齿清洁。

- 避免食用过硬或粘性的食物,以防创伤牙龈。

- 戒烟和限制酒精摄入,以减少牙周疾病的发生。

6. 牙周刮治的效果评估牙周刮治的效果评估通常包括牙周袋深度、牙龈出血指数、牙龈退缩情况等指标的测量。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牙周组织的健康状况和治疗效果。

定期进行效果评估可以帮助牙医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供更好的治疗效果。

牙周刮治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牙周疾病治疗方法,通过正确的准备、规范的治疗过程和恰当的护理,可以帮助患者恢复牙周健康。

患者需要积极配合牙医的治疗,同时加强口腔卫生,避免牙周疾病的再次发生。

全口龈下刮治术与根面平整联合咬(牙合)创伤牙位咬(牙合)调整治疗牙周炎伴咬(牙合)创伤效果分析

全口龈下刮治术与根面平整联合咬(牙合)创伤牙位咬(牙合)调整治疗牙周炎伴咬(牙合)创伤效果分析

全口龈下刮治术与根面平整联合咬(牙合)创伤牙位咬(牙合)调整治疗牙周炎伴咬(牙合)创伤效果分析
陈新
【期刊名称】《现代实用医学》
【年(卷),期】2015(027)004
【摘要】目的探讨全口龈下刮治术与根面平整(SRP)联合咬(牙合)创伤牙位咬(牙合)调整治疗牙周炎伴咬(牙合)创伤的效果.方法将60例牙周病伴咬(牙合)创伤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全口SRP治疗,观察组采用全口SRP联合咬(牙合)创伤牙位咬(牙合)调整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牙周指标和咬(牙合)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牙周指标及咬(牙合)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 0.01).结论全口SRP联合咬(牙合)创伤牙位咬(牙合)调整治疗牙周炎伴咬(牙合)创伤可显著改善牙周炎症和咬(牙合)状况,临床疗效好.
【总页数】3页(P539-541)
【作者】陈新
【作者单位】352102浙江省永嘉,永嘉县中医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81.4+2
【相关文献】
1.无咬(牙合)固定修复体与遗留牙(牙合)创伤性牙周病的病因分析 [J], 郝鹏翔;任吉芳
2.咬(牙合)创伤导致根尖病变的初步分析 [J], 吴建权
3.全口龈下刮治与根面平整术与咬(牙合)创伤牙位咬(牙合)调整治疗牙周炎伴咬(牙合)创伤的临床观察 [J], 徐浩;潘建;谢超益
4.基于咬(牙合)创伤性牙髓炎的临床分析 [J], 钱进
5.T-scanⅢ对咬[牙合]力的控制和龈沟液中RANKL、OPG水平的变化及牙槽骨高度的测量评价牙周炎患者固定义齿的修复效果分析 [J], 全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龈下刮治(根面平整术)

龈下刮治(根面平整术)
• 调节椅位和光源:调整 合适的椅位和光源)
术中护理
• 口腔检查:左手持探针 一侧末端,右手持口镜 工作末端同时传递于医 生进行口腔检查;并嘱 患者用漱口液多次含漱。
• 消毒:传递含碘伏的棉 球于医生涂擦牙体和牙 周组织
术中护理
• 龈上洁治:安装洁牙手柄和低速手 机,并选择安装合适工作尖,协助 吸唾
3. 适举左手示意,不可随意说话,起身、蹬腿、扭动身 躯等。
4. 向患者解释术中可能出现的不适、局部麻醉后触觉和 痛觉的差别等,取得患者配合。
5. 麻醉过后可能会有疼痛,嘱患者按医嘱服用镇痛药, 缓解疼痛。
6. 龈下刮治后会出现牙齿遇冷、热等不适情况,若情况 严重则及时就诊。
7. 术后不要反复吸吮术区和吐唾液,以免引起出血。 8. 术后30min内勿漱口和进食,以保证药物的疗效。 9. 术后当日可进食温凉软食或流质饮食,不宜进食过热、
龈下刮治术(根面平整术)
龈下刮治术
• 目的:刮出位于牙周袋内根面上的牙 石和菌斑,以及病理性牙骨质。
• 适应症:龈袋、牙周袋中查有龈下结 石;牙周手术前。
术前健康指导
1. 介绍牙周病的相关知识及龈下刮治术的治疗步骤、治 疗时间、预后等
2. 指导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用鼻呼吸,避免误吞冲洗液、 碎属等;如有不
• 抛光:准备抛光膏、抛光杯,协助 医生进行牙面抛光,协助吸唾
• 局部用药:传递干棉球;适量碘甘 油于无菌盘中,协助医生局部上药 (患者喷砂需准备:安装手柄并取 适量沙粉于医生进行牙面喷砂)
术中护理
• 要点:遵循无菌操作技术 • 保持术野清晰,及时调节光源、
吸唾 • 观察患者反应,做好心理护理 • 操作熟练,配合默契 • 整个操作过程必须在30-

龈下刮治术

龈下刮治术

64
SATELEC精牙选课件周治疗工作尖 65
SATELEC龈精选课下件 刮治工作尖 66
SATELEC龈精选课下件 刮治工作尖 67
SATELEC龈精选课下件 刮治工作尖 68
精选课件
12
匙刮的使用步骤
一、术前探明牙周袋和龈下牙石的情况 二、用改良握笔法握住匙刮
使第一指与第二指相互并拢握住颈部上方 1cm处的柄部,第三指的侧腹靠拢颈部。
精选课件
13
掌拇法握持锐利器械
精选课件
14
三、建立稳固的手指支点
精选课件
15
四、确定匙刮的工作端
使刃部的凹面与地面平行,靠外侧的 大弧线侧就是刃部的工作端。
精选课件
16
刃部工作端与牙面紧贴,匙刮颈部的 下端与牙齿长轴平行。
精选课件
17
五、匙刮在牙周袋内操作时,刃部与 牙面之间角度的改变。
1.匙刮刃部工作端插入牙周袋的瞬间,刃部 与牙面呈0°角。
精选课件
18
2.刃部插到牙石底部、结合上皮冠方时, 刃部切割缘与牙面呈45°-90°角。
精选课件
19
六、匙刮在牙周袋内的操作方法
龈下刮治术(根面平整术)
Subgingival Scaling and Root Planing
精选课件
1
龈下刮治术(根面平整术)
一、定义
用精细的龈下刮治器械去除位于牙 周袋内根面上的牙石、菌斑和 病变的牙 骨质,以及牙周袋内感染的肉芽组织。
精选课件
2
二、适应症
1.龈上洁治后,有可探及的龈下牙石 2.牙周手术前的准备
24
精选课件
25
指-指支点
精选课件
26

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的治疗分析

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的治疗分析

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的治疗分析刁宁【期刊名称】《中国卫生标准管理》【年(卷),期】2015(000)013【摘要】目的:探讨龈下刮治操作的临床特点。

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10月收治的牙周炎患者的超声龈下刮治的操作方法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刮治时间平均(24±2.3)min,随访6个月,受检指数均有所改善。

结论龈下刮治术和根面平整术是牙周基础治疗技术中最为重要和最难掌握的技术之一。

熟练地掌握该项技术将有助于提高牙周病的临床疗效。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feature of subgingival scaling. Methods The operation data was analysed in periodontitis patients admitted from June 2013 to October 2014 and receiving subgingival scaling. Results The average scaling timewas(24±2.3)min,fol owed up for 6 months,subject in dex had been reduced. Conclusion Subgingival curettage and root planing are most important periodontal treatment technologies and most difficult to master. Mastering the technology wil help to impro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periodontal disease.【总页数】2页(P45-46)【作者】刁宁【作者单位】156400黑龙江省同江市牙病防治所口腔第二门诊【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81.2【相关文献】1.光动力疗法联合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治疗术治疗牙周炎的疗效观察 [J], 李先忠2.饮酒对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治疗术(SRP)疗效的影响分析 [J], 段炽岷3.全口龈下刮治术与根面平整联合咬(牙合)创伤牙位咬(牙合)调整治疗牙周炎伴咬(牙合)创伤效果分析 [J], 陈新4.康复新液辅助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治疗慢性牙周炎的效果 [J], 荣培华;冯承水5.内窥镜下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治疗慢性牙周炎的疗效 [J], 薛筱霏;方芷昱;荆志慧;李欣;王宏岩;潘春玲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牙周内窥镜辅助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术的临床疗效及对牙周炎患者心理与生活质量的影响

牙周内窥镜辅助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术的临床疗效及对牙周炎患者心理与生活质量的影响

牙周内窥镜辅助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术的临床疗效及对牙周炎患者心理与生活质量的影响苏秋葆;王宁祥;张梅;吴娟【期刊名称】《口腔疾病防治》【年(卷),期】2024(32)1【摘要】目的探讨牙周内窥镜(periodontal endoscope,PE)辅助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术(scaling and root plan⁃ning,SRP)的临床疗效及对牙周炎患者心理和生活质量的影响,为临床应用牙周内窥镜提供参考。

方法本研究已通过单位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并获得患者知情同意。

收集2018年4月—2022年12月于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牙周病科就诊的,传统SRP治疗6周后复查仍有残留牙周袋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5 mm的牙周炎患者,进一步行PE辅助SRP(PE+SRP)。

在传统SRP治疗后6周,PE+SRP治疗3个月后分别测量牙周临床指标包括菌斑指数(plaque index,PLI)、PD、临床附着丧失(clinical attachment loss,CAL)及探诊出血(bleeding on probing,BOP);同时分别收集传统SRP和PE辅助SRP治疗即刻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在传统SRP治疗和PE辅助SRP治疗3个月后分别收集牙周组织自我认知表、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14(oral health impact profile⁃14,OHIP⁃14)以及牙科畏惧调查量表(dental fearscale,DFS)。

结果共纳入牙周炎患者23例,患牙486颗,832个位点纳入临床研究。

PE+SRP治疗后3个月,各项牙周临床指标:PLI(t=9.254,P<0.001)、PD(t=50.724,P<0.001)、CAL(t=22.407,P<0.001)以及BOP(t=9.217,P<0.001)均显著改善;与传统SRP(VAS:2.48±1.70)相比,PE+SRP(VAS:2.57±1.80)给患者带来的疼痛感无显著差异(t=0.192,P=0.850);两组牙周组织自我认知表得分无显著性差异(t=1.485,P=0.152);同时传统SRP完成后OHIP⁃14的得分为(12.13±7.63)分,PE+SRP完成后OHIP⁃14得分为(10.26±5.25)分,两者无显著差异(t=-1.589,P=0.126);传统SRP完成后DFS量表得分为(40.70±12.63)分,PE+SRP完成后DFS量表得分为(41.57±12.61)分,两者无显著差异(t=0.404,P=0.690)。

牙周炎的治疗方法

牙周炎的治疗方法

牙周炎的治疗方法
牙周炎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症状包括牙龈红肿、出血、口臭等。

以下是牙周炎的治疗方法:
1. 规范口腔卫生:每天至少刷牙两次,使用牙线或间隙刷清理牙齿间隙,注意清洁舌面,定期洗牙。

2. 戒烟戒酒:烟草和酒精会刺激口腔黏膜,加重牙周炎症状,应尽量避免。

3. 漱口液:使用抗菌漱口液进行漱口,可有效清除口腔中的细菌,减少感染。

4. 牙周疗法:口腔专业人员可进行牙周疗法,包括刮治术、根面平整术等,通过清除牙齿周围的菌斑和牙结石,减轻炎症。

5. 抗生素治疗:在严重感染的情况下,可能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但仅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6. 牙槽骨再生:对于牙周炎导致的牙槽骨严重破坏的情况,可能需要进行牙槽骨再生手术,以恢复骨组织功能。

7. 生活调整:保持充足的睡眠,饮食均衡,避免过度疲劳和压力,这有助于提高免疫力,促进康复。

重要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请在牙医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不要自行使用药物或操作。

牙周炎的治疗需根据个体情况而定,建议及时就诊并遵循专业医生的建议。

探讨一次性全口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术治疗牙周炎的疗效

探讨一次性全口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术治疗牙周炎的疗效

探讨一次性全口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术治疗牙周炎的疗效【摘要】目的:探究牙周炎患者接受一次性全口龈下刮治以及根面平整术治疗的价值。

方法:选取牙周炎患者10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其治疗措施的不同进行分组,其中实验组实施一次性全口龈下刮治以及根面平整术进行治疗,对照组则实施分象限龈下刮治以及根面平整术治疗,对比2组牙周炎患者治疗结果的差异。

结果:2组牙周炎患者的探诊出血率、探诊深度、龈沟出血指数、菌斑指数相比,差异较小(P>0.05),实验组牙周炎患者的治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

结论:牙周炎患者接受一次性全口龈下刮治以及根面平整术治疗,疗效较好。

【关键词】一次性全口龈下刮;牙周炎;根面平整术[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value of one-time subgingival scaling and root planing for periodontitis patients.Methods:100 patients with periodontitis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treatment measures.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treated by one-time subgingival curettage and root planing,while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by quadrant subgingival curettage and root planing.The difference of treatment resul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Result:There was little difference in bleeding rate,depth,gingival sulcus bleeding index and plaque index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 0.05).The cure time of periodontitis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 < 0.05).CONCLUSION:Patients with periodontitis are treated with one-time subgingival curettage and root planing,and the curative effect is better.[keywords] one-off full subgingival scraping;periodontitis;root planning牙周炎是患者的牙龈炎向其牙周组织深部扩展而引起的疾病,影响患者的饮食生活,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干预十分必要。

牙周炎的治疗方法

牙周炎的治疗方法

牙周炎的治疗方法牙周炎是口腔常见疾病之一,是指牙龈与牙齿周围的支持组织发生炎症,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导致牙槽骨吸收,致使牙齿松动、脱落,严重的还会影响全身健康。

因此,针对不同程度的牙周炎,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非常重要。

一、日常口腔护理日常口腔护理是预防和治疗牙周炎的最基本方法,主要包括刷牙、使用牙线和漱口。

正确的刷牙和使用牙线可以有效地清除牙齿表面和牙缝中的食物残渣和菌斑,避免了牙周炎的发生。

同时,口腔中的细菌可以通过漱口水减少,从而减轻口腔炎症。

二、手术治疗对于较为严重的牙周炎病例,需要通过手术方式进行治疗。

常见的手术方法包括:1.洁牙与根面平整术:它可以有效地去除细菌和牙周囊内的硬软结石,并将牙齿周围的根面光滑处理,防止菌斑侵入,从而消除牙周炎症。

在这个过程中,医生需要使用超声波仪器和刮垢工具。

2.牙周袋手术:对于已经形成牙周袋的患者,这种治疗方法非常适合。

牙周袋是指由于牙周炎导致牙齿周围牙龈和牙齿之间的空隙,容易积聚细菌,导致炎症。

牙周袋手术可以清除牙周袋内的细菌并将牙齿周围的组织愈合。

3.植骨术和植牙术:在牙周炎的严重情况下,牙槽骨容易受到吸收和改变,导致牙齿松动和脱落。

通过植骨术可以重建恢复牙周组织的支持作用,安装植牙可以替换缺失的牙齿。

三、药物治疗牙周炎药物治疗的主要目的是减轻炎症、控制感染和促进愈合。

主要包括:1.抗生素:抗生素可以控制口腔中的细菌数量,有效减少炎症和感染的发生。

在严重感染的情况下,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口腔外用或口服抗生素治疗。

2.抗炎药物:有些患者有过敏反应和阻止免疫反应的药物,可以减轻口腔炎症的症状和促进愈合,如有助于牙龈愈合和促进牙齿周围的组织再生。

3.漱口液:口腔漱口液可以起到去除口腔异味、杀菌消炎和缩小牙龈的作用。

不过在使用漱口液时需要注意选用配制有盐和漂白剂的漱口液。

总之,牙周炎疾病对个人健康会有不同的影响,故对该疾病的治疗需要严谨认真,请读者不要轻视,如果感到口腔异常,请及时咨询专业牙医。

龈下刮治术

龈下刮治术

龈下刮治术龈下刮治术是一种口腔洁治技术,用于清除牙龈下的牙菌斑和牙石,以预防和治疗牙周疾病。

本文将介绍龈下刮治术的相关内容,包括其定义、历史、流程、注意事项和专家观点。

龈下刮治术是一种专门针对牙龈线下方的清洁治疗技术。

它通过使用精细的器械,如龈下刮刀和超声器械,将牙龈下的牙菌斑和牙石刮除,以达到口腔卫生的目的。

龈下刮治术是牙周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护口腔健康和治疗牙周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龈下刮治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早期的龈下刮治术使用的是手动器械,操作难度较大。

随着医学技术和器械的不断进步,龈下刮治术的流程逐渐得到了改进和完善。

目前,龈下刮治术主要采用手动和超声两种方式进行。

其中,手动龈下刮治术操作难度较高,需要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操作;而超声龈下刮治术操作相对简单,患者感受也较好。

在进行龈下刮治术之前,医生会进行口腔检查和诊断,确定患者是否需要进行此项治疗。

然后,医生会进行麻醉,以减轻治疗过程中的疼痛感。

接下来,医生会使用专业器械进行龈下刮治,清除牙龈下的牙石和牙菌斑。

最后,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口腔清洁和消毒,以确保治疗效果和预防感染。

在进行龈下刮治术时,患者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遵守医生的建议和治疗计划,按时进行复查和治疗。

2、避免在治疗后24小时内刷牙或使用口腔清洁用品,以免刺激口腔。

3、注意口腔卫生,定期进行口腔清洁和护理。

4、避免食用过于刺激性的食物和饮料,以免影响口腔愈合。

专家观点:龈下刮治术是口腔洁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护口腔健康和治疗牙周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虽然目前有多种治疗方法可供选择,但龈下刮治术仍是治疗牙周疾病的经典方法之一。

需要注意的是,龈下刮治术需要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操作,患者也需要配合医生的建议和治疗计划,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总之,龈下刮治术是口腔洁治的重要技术之一,对于预防和治疗牙周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如果大家需要进行龈下刮治术,请务必遵守医生的建议和治疗计划,以便获得最佳治疗效果。

浅谈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术治疗牙周炎的方法

浅谈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术治疗牙周炎的方法

浅谈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术治疗牙周炎的方法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术是指用比较精细的龈下刮治器械,除去附着于牙周袋内根面上的龈下牙石和菌斑,并刮除受到毒素污染的病变牙骨质和嵌入牙骨质内的牙石,从而去除引起牙周炎症的刺激物,形成光滑、坚硬且清洁的、具有生物相容性的根面,形成有利于牙周附着性愈合的条件。

龈下刮治与根面平整难以截然分开,只是程度不同,在临床上往往是在同一过程中完成。

1 龈下刮治器械匙形刮治器有两种,一种为通用型刮治器,另一种为Gracey刮治器。

通用型刮治器的工作端略呈弧形,其两个侧边均为刃口,可紧贴根面。

前、后牙的匙形器外形一致,只是在器械的颈部形成不同角度,以利不同牙位的工作,通常成对。

国际上普通使用Gracey刮治器,它虽仍为匙形,但外形、结构、角度均不同于前面所述常规的通用型刮治器。

Gracey匙形器共有7支,均为双头成对。

一般使用其中的4支即可完成全口各部位的刮治。

5~6号适用于前牙及尖牙;7~8号适用于磨牙及前磨牙的颊舌面;11~12号适用于前磨牙和磨牙的近中面;13~14号适用于前磨牙和磨牙的远中面。

在使用过程中,只需将工作端露在牙周袋外面的部分与牙齿长轴平行,则其刃缘必已与牙根面呈80°左右的角度,使刮治工作较为顺利和容易进行。

锄形龈下刮治器喙部薄而窄小,刃部与颈部相交成99°~100°角,刀叶末端变薄形成线形刃口。

分成近远中面和颊舌面的两对,适用于刮除深牙周袋内较厚的牙石。

2 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的方法用1%碘酊消毒术区龈缘,进行局部麻醉。

用探针探查牙周袋袋底的部位、深度、形态和龈下牙石所在的位置。

先选用后牙匙形刮治器,从最后牙齿的颊侧远中面开始刮治,用无名指或中指在牙齿上找好合适部位的支点。

放入器械时应使工作端的平面与牙根面之间成0°角,到达袋底后,即增大角度至约45°,以探查根面牙石,探到牙石根方后,即与牙面形成80°角,刮除牙石。

根面平整术

根面平整术

根面平整术是牙周治疗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也是牙周治疗最主要的方法,同时它也是口腔内科治疗技术中最为困难的技术之一。

一般说来,它是与龈下刮治术联系在一起的。

所谓龈下刮治术就是指用器械治疗的方法清除龈下牙石和菌斑;而根面子整术则是龈下刮治术的继续,它的主要目的在于清除龈下刮治后的残留牙石、菌斑和病变牙骨质,形成光滑、无沟痕、对软组织无损伤的根面治疗方法。

它们的基本目的都是通过清除导致牙周组织炎症的刺激因素,恢复组织健康。

龈下刮治术过程【适应证】牙周炎有较浅的骨上袋并存在龈下牙石者,均须作龈下刮治术以去除牙周袋内刺激因素。

作为消除较深的牙周袋和牙周病手术前的准备。

【术前准备】准备器械:牙周探针,尖探针,匙形刮治器共4件,前后牙各一对。

锄形刮治器两对,挫形刮治器两对。

【手术步骤】用牙周探针探测牙周袋深度,再用尖探针探察龈下牙石,明确其大小位置。

用1%碘酊消毒术区,包括牙龈、牙面和牙周袋。

根据龈下牙石分布的情况,进行分区,分次地进行治疗。

作全口刮治术时,常从最后磨牙远中开始,循颊面至近中面,并向前逐牙进行刮治。

先用龈下锄形刮治器刮除较大的牙石,然后以匙形刮治器或挫形刮治器刮除较小龈下牙石,挫光牙面。

作完颊面,再作舌面,其他各区亦顺序进行刮治。

在进行刮治术中或刮治完成后,必须用尖探针细致地探查龈下牙石是否去净,牙根表面是否光滑,以便决定是否需要再刮治。

用生理盐水或3%过氧化氢液冲洗术区后,涂擦1%碘酊或2%碘甘油。

【术后处理】在龈下刮治术中出血较多者,术后可适当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或局部敷用牙周塞治剂4~6天。

指导病员使用正确刷牙方法,注意口腔卫生,门诊定期随访根面平整术是龈下刮治术的继续,二者是连续的手术过程。

从技术上根面平整术与龈下刮治术有以下三点区别:第一,根面平整主要是使根面光滑,所以侧压力使用宜轻些;第二,刀叶运动幅度在根面平整时可适当增大,这样在刮除一层病变牙骨质之后,使根面比较平滑;第三,由于清除的为粘附更紧的残留牙石以及病变牙骨质,故器械刃口要求更为锐利,否则无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术治疗牙周炎的方法
发表时间:2013-05-21T10:42:07.76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12期供稿作者:郑伟
[导读] 对一些炎症严重、肉芽增生的深牙周袋,在刮治后可用复方碘液处理袋壁。

郑伟(黑龙江省大庆油田总医院集团脑血管医院电泵社区 163001)
【中图分类号】R781.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2-0157-02
【关键词】龈下刮治术牙周炎
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术是指用比较精细的龈下刮治器械,除去附着于牙周袋内根面上的龈下牙石和菌斑,并刮除受到毒素污染的病变牙骨质和嵌入牙骨质内的牙石,从而去除引起牙周炎症的刺激物,形成光滑、坚硬且清洁的、具有生物相容性的根面,形成有利于牙周附着性愈合的条件。

龈下刮治与根面平整难以截然分开,只是程度不同,在临床上往往是在同一过程中完成。

1 龈下刮治器械
匙形刮治器有两种,一种为通用型刮治器,另一种为Gracey刮治器。

通用型刮治器的工作端略呈弧形,其两个侧边均为刃口,可紧贴根面。

前、后牙的匙形器外形一致,只是在器械的颈部形成不同角度,以利不同牙位的工作,通常成对。

国际上普通使用Gracey刮治器,它虽仍为匙形,但外形、结构、角度均不同于前面所述常规的通用型刮治器。

Gracey匙形器共有7支,均为双头成对。

一般使用其中的4支即可完成全口各部位的刮治。

5~6号适用于前牙及尖牙;7~8号适用于磨牙及前磨牙的颊舌面;11~12号适用于前磨牙和磨牙的近中面;13~14号适用于前磨牙和磨牙的远中面。

在使用过程中,只需将工作端露在牙周袋外面的部分与牙齿长轴平行,则其刃缘必已与牙根面呈80°左右的角度,使刮治工作较为顺利和容易进行。

锄形龈下刮治器喙部薄而窄小,刃部与颈部相交成99°~100°角,刀叶末端变薄形成线形刃口。

分成近远中面和颊舌面的两对,适用于刮除深牙周袋内较厚的牙石。

2 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的方法
用1%碘酊消毒术区龈缘,进行局部麻醉。

用探针探查牙周袋袋底的部位、深度、形态和龈下牙石所在的位置。

先选用后牙匙形刮治器,从最后牙齿的颊侧远中面开始刮治,用无名指或中指在牙齿上找好合适部位的支点。

放入器械时应使工作端的平面与牙根面之间成0°角,到达袋底后,即增大角度至约45°,以探查根面牙石,探到牙石根方后,即与牙面形成80°角,刮除牙石。

刮治时,要求支点稳当,刮的动作幅度要小,一般器械移动仅2~3mm,以免滑脱或损伤软组织。

刮的方向以向冠方拉动为主,也可作水平方向(适用于后牙颊、舌面)或斜向(适用于宽而浅的牙周袋)拉动[1]。

这种多方向的小幅度刮治,可以避免遗留根面上的牙石。

匙形器的前1/3应始终保持与牙面紧贴,以减少对软组织的损伤,在操作时,应随着牙面外形而转动刮治器柄部的角度,以使匙端与牙面紧贴。

按顺序刮治完颊远中面、颊面和颊近中面,直至第一前磨牙的颊侧近中面为止。

以同一刮治器换至对侧最后牙齿的舌侧远中面、舌面和舌侧近中面;再换用另一支后牙匙形刮治器以相同的方法刮治相对应的牙面。

然后,用前牙匙形器依次刮治前牙。

对任何牙面均不得遗漏。

前、后匙形器用完毕以后,可能在根面仍留有细小残余牙石碎屑,这时可用龈下锄形器进一步仔细刮光牙根面,清除残存牙石。

在使用锄形器时,刀刃和工作端的颈部应同时与牙面接触,以保证正确的角度。

将刃口对着牙根面放入袋底达到牙石的根方后,顺牙齿长轴向冠方用拉力将牙石刮除。

用锉形器锉平根面,使根面龈下牙石和菌斑得到彻底清除。

使用各种龈下刮治器时,都应有相应的支点,稳握器械,动作轻柔,尽量避免创伤牙周袋底深部组织和撕破牙龈。

用探针再次检查各牙根面,以探查残存的龈下牙石,对可疑处应再次刮治。

直至根面达到如玻璃般的光滑坚硬。

3 注意事项
龈下刮治可以使用手用器械或超声器械,根面平整则需用手工操作完成。

龈下刮治是在牙周袋内完成,肉眼不能直视,故术前应先探明牙周袋的形态和深度,了解龈下牙石的量及部位。

根据需要治疗的牙位,选择适当的刮治器。

将刮治器工作端轻轻放入袋底处牙石的基底部,放入时工作端的平面与牙根面子行,到达袋底后改变刮治器角度,使刮治器工作面与牙面成45°~90°角,以70°~80°角为最佳,进行刮治。

如果使用的是Gracey刮治器,只要将刮治器的颈部最下段与所刮治牙的牙长轴平行,即可获得正确的角度。

在进行刮治时,先向根面施加侧向压力,使刀刃与牙面紧贴,运用腕力和指力,方向以垂直向冠方为主,牙周袋较宽时,也可斜向冠方或水平方向[2]。

刮治动作的幅度不要过大,工作端不要超过龈缘。

刮除牙石后,需继续刮除腐败软化的牙骨质层,将根面平整,直到根面光滑坚硬。

刮治龈下牙石的同时,工作端另一侧刀刃可将袋内壁炎症肉芽组织和残留的袋内上皮刮掉。

大多数患者在根面平整后,组织能顺利愈合,不需药物处理。

对一些炎症严重、肉芽增生的深牙周袋,在刮治后可用复方碘液处理袋壁。

不宜用烈性药物如碘酚、三氧化铬等。

牙周袋内局部也可放置抗菌药物,如甲硝唑、四环素及其同族药物如二甲胺四环素、洗必泰、氟化亚锡等药物的缓释剂型、凝胶或溶液冲洗牙周袋。

参考文献
[1]卢刚.高压氧配合复方甲硝唑膜治疗糖尿病牙周炎临床研究[J].当代医学,2011年17卷,第12期.
[2]赵红宇,赵华,肖燕,石爱梅.慢性牙周炎吸烟与不吸烟患者洁治及龈下刮治后临床疗效的比较.医药产业资讯,2006年3卷,第17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