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资面试-初中化学题本梳理讲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专项一元素化合物 (1)

初中《认识氧气的性质》 (2)

《认识氧气的性质》教案 (4)

专项二概念原理(实验) (7)

初中《分子的性质》 (8)

《分子的性质》教案 (10)

专项三概念原理(推导) (13)

初中《溶液的组成》 (13)

《溶液的组成》教案 (15)

专项四化学技能(用语、计算) (18)

初中《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19)

《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教案 (21)

专项五化学技能(操作) (23)

初中《净化黄泥水》 (25)

《净化黄泥水》教案 (27)

专项一元素化合物

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一般采用“边讲边实验法”及“对比迁移法”进行。

在教学中教师尽可能把一些实验引入课堂中,采用“边讲边实验法”进行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这种方法是教师在传授某种物质的性质时都要尽可能多地让学生接触实物,教师演示实验时,要求学生注意观察,提出问题,启发学生自觉观察的积极性,并要求观察时认真细致,逐步培养观察能力。有条件的要在演示实验后,再让学生亲自做一遍实验。

当学生逐步掌握了一定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以后,教师可用“对比迁移法”引导学生理解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内在联系,理解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制法和用途间的联系。中学化学中各种元素化合物的知识可以根据其组成、性质进行分类,每一类中都有典型的代表,对典型代表物质的掌握程度极大地影响对同一类别其他物质的学习。从学习类型上来看,这叫做学习迁移,也就是常说的“举一反三”。

初中阶段应用“对比迁移法”的案例:在开展“生活中常见的盐”的教学时,通过对比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学生可以推断碳酸钠与盐酸发生怎样的反应,由此实现知识的迁移。

元素化合物知识在课堂教学中的方法策略:

(1)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创设学习情境;

(2)充分发挥实验的功能,增强感性认识;

(3)重视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形成知识网络;

(4)凸显认识物质性质的思路与方法,发挥基础理论的指导作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初中《认识氧气的性质》

一、题本

中小学教师资格面试备课纸

准考证号:12345678901234姓名:张三疯所在考场:

考点:初中化学抽题时间:XX年XX月XX日-

1.题目:认识氧气的性质

2.内容:

[活动与探究]

在老师的帮助下,进行以下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并通过分析得出相应结论。

1.木炭的燃烧:用坩埚钳夹住木炭,在空气中点燃后,再将点燃的木炭放入燃烧匙,由上而下缓慢伸入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中(图2-4)。

2.蜡烛的燃烧:将蜡烛固定在燃烧匙内,在空气中点燃。将燃着的蜡烛由上而下缓慢伸入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中(图2-5)。

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在螺旋状的细铁丝末端系上火柴梗,用坩埚钳夹住铁丝并点燃末端的火柴梗,待火柴梗即将燃尽时,将它们由上而下缓慢伸入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中(图2-6)。预先在集气瓶底加入少量水(或铺满少量沙子),防止反应生成的固体物质溅落瓶底,致使集气瓶炸裂。

2-1实验记录

实验名称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木炭的燃烧

蜡烛的燃烧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实际上是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无色的二氧化碳气体。但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剧烈。

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与木炭的燃烧情形相似,蜡烛在氧气中的燃烧也要比在

空气中剧烈得多。

一般情况下,铁丝不能在空气中燃烧。但在氧气中,铁丝却能发生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固体。

通过上面的实验可以发现,可燃物在氧气中燃烧通常比在空气中剧烈。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许多物质可以与氧气发生反应。

3.基本要求:

(1)要求配合教学内容有简单的板书设计。

(2)教学过程中要有课堂互动环节。

(3)请在十分钟内完成试讲。

二、教案范例

《认识氧气的性质》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能够书写氧气与碳、硫等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区分氧化反应、化合反应。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操作,提高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及综合分析能力;初步学会通过实验来研究物质及其性质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对化学学习更加感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氧气的化学性质。

【难点】通过实验探究氧气的化学性质。

三、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情境导入

【提出问题】假如你去攀登喜马拉雅山,你将准备哪些必用品?为什么?

【学生回答】

①厚衣服。因为高海拔地区冷,要做好保暖。

②登山绳、防滑鞋。因为可能会遇到峭壁等,还要防止在雪地上摔跤。

③氧气。因为山顶空气稀薄,需要携带氧气供给呼吸。

……

【教师引导】从同学们的回答中我们已经知道氧气是一种能够供给呼吸的气体,那么氧气还有没有其他的化学性质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

第二环节:新课教学

1.木炭与氧气的反应

【教师实验】将木炭在空气中点燃,再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请学生对比实验现象有何不同?解释原因?

【学生回答】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更剧烈。说明氧气是一种能支持燃烧的气体。

【教师实验】向集气瓶中加入澄清的石灰水,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学生回答】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了。

【教师讲授】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木炭和氧气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板书:碳+氧气二氧化碳)

2.蜡烛与氧气的反应

【教师实验】将蜡烛固定在燃烧匙内,在空气中点燃。将燃着的蜡烛由上而下缓慢伸入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中,稍候,向集气瓶中倒入澄清石灰水震荡。观察实验现象,判断产物。

(小组探讨产物是什么,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回答】蜡烛在氧气中燃烧更加距离,集气瓶内壁有水珠出现,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水。澄清石灰石变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生成。

【教师引导】用文字表达式表示蜡烛的燃烧:蜡烛+氧气二氧化碳+水

3.铁丝的燃烧

【教师引导】非金属木炭、硫磺都可以与氧气发生反应,那么金属是否也能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

【播放视频】铁丝在空气中与在氧气中的对比燃烧实验,观察实验现象。

【学生回答】铁丝在空气中加热发红但是没有燃烧。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发出耀眼的白光,并且生成黑色固体。

【教师引导】生成的黑色固体是四氧化三铁,并且反应会放出大量的热。对比前两个实验写出文字表达式?

【学生回答】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提出问题】为什么铁丝与氧气反应实验时,铁丝要是螺旋状的?为什么要在瓶底放一些水?

【学生回答】螺旋状可以增大受热面积,使铁丝持续燃烧;在瓶底加少量水是为了防止生成的固体物质溅落在瓶底导致集气瓶炸裂。

4.氧气的助燃性

【提出问题】观察以上三个实验,木炭、蜡烛、铁丝在空气和在氧气中的反应现象,推断氧气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