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微信新媒体,消除杂音噪音
发挥媒体在参与社会治理中的作用
672019 / 04期Column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要“打造新时代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地市级新闻主流媒体作为地方党委政府的“喉舌”,应在社会治理和创新中发挥重要作用,为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贡献媒体力量。
参与社会治理是媒体职责和时代要求媒体是社会责任的承担者,在正确导向、传递信息、提供服务、繁荣发展文化、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等方面担负重要作用。
新形势下,新闻主流媒体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方面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而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为媒体履行社会责任提出了更多更高要求。
新闻舆论工作与党的执政地位紧相连。
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习近平总书记对新闻舆论工作性质作用的新定位,使新闻舆论工作与党的执政地位紧密联系在一起,直接服务于党的执政大业。
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离不开新闻舆论工作,新闻舆论工作是治国理政、安邦定国的重要内容和手段。
十九大对社会治理提出新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大力推进社会治理新实践,从理论上把“社会管理”上升到“社会治理”,从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到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强调“要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并特别就“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进行专门部署,彰显治理方式从单一行政手段向多种手段并用发展,意味着社会治理由过去政府一元化管理体制转变为政府与各类社会主体多元化协同治理体制,凸显了公众参与在社会治理中的基础性地位。
媒体是参与社会治理的主体。
党领导下的新闻媒体,是意识形态的前沿阵地,是党实现政治宣传和思想引领的舆论基础和主阵地,是参与社会治理的主体。
媒体既要积极搭建社会与政府互动的平台,通过新闻舆论服务公共领域,又要善用思想的力量引导社会和谐。
媒体变革丰富了参与社会治理的功能传统媒体时代,受时间和版面空间的制约,公众参与社会表达的平台相对狭窄,形式相对单一。
随着互联网深度介入人民生产生活,一方面,公众的主体意识和表达欲望空前高涨;另一方面,新技术和新设备不断带来新的互动关系与新的连接模式,为公众表达提供了立体多样的平台和空间。
消除噪音的方法有哪些
消除噪音的方法有哪些消除噪音的方法有很多种,可以从源头抑制噪音的产生,也可以从接收端加强信号的清晰度。
下面从不同的角度来介绍一些消除噪音的方法。
1. 声音源头处理:- 使用降噪设备:例如使用降噪话筒、降噪耳机等设备,通过主动抵消环境噪音,提高音频的清晰度。
- 降低对话声音:采用对话声音的轻声技术,可以减少声音的传播距离,减少噪音的影响。
- 隔离声源:将噪音源与接收源进行物理隔离,例如使用隔音材料、隔音屏等,减少噪音对接收源的影响。
2. 信号调整技术:- 噪音滤波:通过滤波器、陷波器等电子设备,对信号进行处理,去除频谱中的噪音成分,提高信号的质量。
- 信噪比提升:通过使用信号增益器、放大器等设备,将信号放大到一定程度,使噪音对信号的影响相对减小。
- 动态范围压缩:使用动态范围压缩技术,将较大幅度的音频信号压缩到较小幅度,使噪音对信号的干扰减少。
3. 数字信号处理技术:- 自适应滤波:通过自适应滤波算法,根据实时噪音信号对原始信号进行滤波处理,削弱噪音成分,提高信号的清晰度。
- 谱减法:通过对频谱进行分析,将噪音成分从频谱图中减去,以恢复原始信号。
- 实时噪声估计:通过算法对环境噪音进行实时估计,然后根据估计结果进行相应的信号处理,减少噪音对信号的影响。
4. 软硬件设备优化:- 使用陶瓷、塑胶等材料作为隔音材料,减少噪音的传播和反射。
- 合理设计机械结构,减少机器共振和振动引起的噪音。
- 优化设备的电源供应系统,提高供电的稳定性和纯净度,减少电源噪音对设备的影响。
- 使用高质量的电缆和连接器,减少信号传输过程中的干扰和噪音。
5. 环境改善:- 控制噪音源的位置和分布,使其尽量远离接收源。
- 安装隔音设备或隔音材料,如隔音窗帘、隔音板等,减少外部噪音进入室内。
- 调节室内的声学环境,例如使用吸音材料、声音反射板等,改善室内的声学品质。
总结起来,消除噪音的方法可以通过处理声音源头、调整信号、使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优化软硬件设备、改善环境等多方面入手。
关于运用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
关于运用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随着新媒体的持续深入发展,新媒体对人们的学习、生活、工作、娱乐等各个方面产生广泛而深入地影响,“春雨润物细无声”般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标准、思维方法、价值取向。
运用好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既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也是一个重要的机遇。
一、运用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意义新媒体所具有的互动性与便捷性、海量性与共享性、数字性与虚拟性、多媒体与超文本、个性化与社群化等特点,让人们的交往变得更加简单容易,获得信息的方式变得更加灵活快捷,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信息传播者和受众之间的互动更广泛、更深入,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行为模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新媒体的使用已成为公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据调查,56.4%的调查对象新媒体使用频繁,57%每天使用新媒体时间超过2小时。
同时,公众对采用新媒体参与政治活动保有较高热情。
大部分受访者认为网络媒体是了解党政方针政策的好工具,他们偏好使用网络媒体了解党委政府工作信息。
但目前,不少单位和部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主要还是采用上党课、开会读报、传达文件等传统手段,使用新媒体形式进行相关工作业务不熟,进而造成群众满意度不高。
因此,探索如何利用互联网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新形势下,我们必须更加务实和创新的精神开展好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以积极主动、开放包容的态度面对新媒体,趋利避害,化弊为利。
二、新媒体时代基层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创新研究(一)运用新媒体做好思想政治工作,首先要抢占主流思想传播阵地。
任何宣传思想阵地,正面的、主流的、科学的东西不去占领,反面的、非主流的、伪科学的东西就会占领。
必须牢固树立新媒体“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的阵地意识,充分发挥其覆盖面广、传播迅捷、参与程度高等优势,利用新媒体大力宣传社会主流价值,在复杂的社会舆论中唱响社会主旋律,有效引领和整合社会舆论,用正面声音占领网上阵地。
如何应对音频中的噪音和杂音修复
如何应对音频中的噪音和杂音修复音频中的噪音和杂音是我们经常会遇到的问题,它们会影响音频的质量和清晰度。
在进行音频修复时,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来应对噪音和杂音,以保证音频的准确性和可听性。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音频修复方法,帮助您解决噪音和杂音问题。
一、使用降噪软件降噪软件是一种常见的音频修复工具,它可以通过滤波和信号处理技术来减少或去除音频中的噪音和杂音。
通常,这些软件会根据噪音的频谱特征,对音频信号进行频率滤波,减少噪音对原始音频的影响。
一些专业的降噪软件还提供了一些高级功能,比如自适应降噪和智能降噪,可以更精确地修复音频。
二、使用音频编辑软件音频编辑软件也是一种常见的噪音和杂音修复工具。
这类软件通常提供了一系列的音频效果和滤波器,可以用于修复音频中的噪音和杂音。
我们可以使用这些工具来调整音频的音量、消除杂音、去除破音等。
使用音频编辑软件时,需要在实际操作中根据音频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以达到最佳的修复效果。
三、录制环境优化在录制音频时,我们可以通过优化录制环境来减少噪音和杂音的产生。
首先,选择一个安静的录音地点,避免噪音干扰。
其次,使用高品质的录音设备,可以提高录音的灵敏度,使得录制的音频更加清晰。
此外,对于特定类型的噪音,比如电流噪音和电磁干扰,可以使用屏蔽设备或隔离器来降低其影响。
四、使用滤波器滤波器是一种常见的噪音和杂音修复工具,它可以通过选择性地抑制或放大特定频率的信号来减少噪音和杂音的干扰。
在修复音频时,我们可以使用低通滤波器来去除高频噪音,或使用高通滤波器来去除低频噪音。
此外,还可以使用带通滤波器和带阻滤波器来修复特定频率范围内的噪音和杂音。
五、声音修剪和淡入淡出除了使用滤波器和音频效果,修复音频中的噪音和杂音时,还可以通过修剪和淡入淡出等技术来改善音频的质量。
我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对音频进行切分,删除噪音和杂音的部分,以保证音频的清晰度。
同时,通过添加淡入淡出效果,可以让音频的开头和结尾更加平滑,减少突兀的声音变化。
如何利用新媒体推广环保意识
如何利用新媒体推广环保意识在当今数字化时代,新媒体已经成为了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其影响力日益扩大。
利用新媒体推广环保意识,不仅能够快速、广泛地传播环保理念,还能激发公众对环境保护的关注和行动。
以下是一些利用新媒体推广环保意识的有效方法。
一、社交媒体平台的运用社交媒体平台如微信、微博、抖音等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体,是推广环保意识的绝佳场所。
1、建立官方账号环保组织、机构或个人可以在各大社交媒体平台上建立官方账号,定期发布环保相关的内容。
这些内容可以包括环保知识科普、环保活动宣传、环保新闻报道等。
通过持续不断地输出有价值的内容,吸引用户关注,逐渐形成一个稳定的粉丝群体。
2、发布吸引人的图文和视频在社交媒体上,图文并茂和生动有趣的视频往往更能吸引用户的注意力。
可以制作精美的环保主题图片、海报,或者拍摄引人入胜的环保短视频。
例如,展示美丽的自然风景,对比环境污染前后的景象,讲述普通人的环保故事等。
同时,要注意图片和视频的质量,以及文案的简洁明了和富有感染力。
3、发起话题和互动通过发起与环保相关的话题,如“环保行动从我做起”“拒绝一次性塑料制品”等,引导用户参与讨论和分享自己的环保经验。
可以设置一些有趣的互动环节,如环保知识问答、环保挑战等,鼓励用户积极参与,提高他们对环保问题的关注度和参与度。
二、网络直播与线上讲座网络直播和线上讲座具有实时性和互动性强的特点,能够让观众更直观地了解环保知识和理念。
1、举办环保主题直播可以邀请环保专家、学者、志愿者等进行直播,分享环保经验、讲解环保政策、介绍环保技术等。
在直播过程中,设置观众提问环节,及时解答观众的疑问,增强与观众的互动。
2、开展线上讲座利用在线会议平台,组织环保线上讲座。
讲座的内容可以涵盖环保法律法规、生态保护、节能减排、垃圾分类等多个方面。
提前宣传讲座的时间、主题和嘉宾,吸引更多的人报名参加。
三、环保主题的网络游戏和应用程序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开发环保主题的游戏和应用程序也是一种创新的推广方式。
如何利用新媒体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如何利用新媒体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在当今社会,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问题。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新媒体逐渐成为传播信息、影响公众观念的重要力量。
那么,如何有效地利用新媒体来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呢?新媒体为环保意识的传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和广阔的平台。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新媒体的特点和优势。
新媒体具有传播速度快、覆盖范围广、互动性强等特点。
通过社交媒体、网络视频、移动应用等多种形式,环保信息能够在瞬间传递到世界的各个角落,触达不同年龄、地域和社会背景的人群。
利用社交媒体平台是提高公众环保意识的重要途径之一。
像微信、微博、抖音等社交媒体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体。
环保组织、机构和个人可以通过开设官方账号,发布环保知识、活动信息、案例分享等内容。
例如,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环境污染的现状和危害,引起公众的关注和警觉;或者分享一些简单易行的环保行动,如垃圾分类、节约水电等,鼓励公众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参与。
制作和传播环保主题的短视频也是一种有效的方式。
短视频以其生动、直观、简短的特点,能够迅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可以通过拍摄环保纪录片、创意短片等,展示美丽的自然景观受到破坏的过程,以及人们为保护环境所做出的努力。
同时,利用短视频平台的算法推荐机制,将这些内容精准推送给对环保感兴趣的用户,进一步扩大传播范围。
开发环保相关的手机应用程序也是不错的选择。
这些应用可以提供环保知识的学习、环保活动的报名参与、个人环保行为的记录和跟踪等功能。
比如,有些应用可以计算用户的碳足迹,帮助用户了解自己的行为对环境的影响,并提供相应的减排建议。
还有一些应用会推送当地的环保活动信息,方便用户参与到实际的环保行动中。
利用新媒体进行环保教育也是至关重要的。
可以开设线上环保课程、讲座,邀请专家进行直播讲解,让公众能够随时随地获取专业的环保知识。
同时,设置在线问答、讨论区等互动环节,鼓励公众提出问题、分享观点,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新媒体还可以促进公众参与环保监督。
声音怎么能消除噪音的方法
声音怎么能消除噪音的方法
消除噪音的方法有很多种。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方法:
1. 使用降噪耳机或耳塞:这些设备使用技术来识别并减少周围噪音的影响,可以提供比较良好的音频体验。
2. 使用噪音消除软件:一些应用程序和软件可以通过分析音频信号并减少噪音来改善声音质量。
这些软件通常用于音频编辑或音频播放器中。
3. 改善录音环境:如果你在录制声音或进行通话,尽量选择一个安静的环境。
关闭电器设备,确保房间较为隔音,使用厚重的窗帘或挂起吸音材料都可以帮助减少噪音。
4. 使用滤音器:有一些设备和软件可以添加滤音器效果,过滤掉特定频率范围内的噪音。
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背景噪音的干扰。
5. 调整麦克风设置:如果你在使用麦克风,尝试调整麦克风的设置。
你可以调整增益、方向性设置或使用风屏等附件,以改善录音的质量并减少周围噪音的影响。
6. 听力保护:保持耳朵的健康非常重要,尤其是在暴露于长时间或高强度噪音的环境中。
使用耳塞或耳罩来保护你的听力,避免长期的噪音暴露。
这些方法可以作为起点,但是也要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最适合的方法。
善用新媒体 传播正能量
别把 “ 纱 窗”当 “ 围墙”
《 关 于加强 网络 信息 保护的决定 》 一经审议通过 , 就 在全社 会引起 了热烈反 响。 许 多专家和 网民都认为 , 《 决定 》 有利 于建 立起 规范 网络秩序 、 保 护公 民合法 权益的基本 规则 , 非常必要 ,
非常及 时。 同时也有人 担心其是 否会 影响 自由表达 、 影响 网上 反 腐? 这种担心是对 立法保护 网络信息 的误读。
展, 提高全 民族 网络安全意识 , 利 国利 民”。 (《 经济 日 报 》)
2 0 1 3 年 社交 网络 发展 的六大趋势
《 哈佛商业评论 》 指出了社交 网络发展的六大趋势 :
1 、 内容经济。 内容对 于各大公 司而言依 旧是 2 0 1 3年最有 价 值的资产。
我们今天怎样做媒体
联网来说 , 可谓注入 了一股鲜活的正能量 。
人人都用互联 网, 迅速 崛起 的网络 已经成为我们工作 和生 活 不可或缺的 “ 信息之窗” 。 从打开的窗子里透进了令人愉悦 的 “ 新 鲜空气 ” , 同时也飞进 了不少 “ 蚊子苍蝇”, 诸如个人信息屡遭 盗
卖、 造谣诈骗 、 网络水军等等, 已成 网络一大公害, 令人极其厌恶 。 《 决定 》 的出 台, 相 当于为互 联网安装上 了迫切需要 的一 扇 “ 纱窗 ”。它针对 网络信息保护 面临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 节 , 以
的用户希望你 产生 的内容是为移 动 +社 交而存 在 。 I n s t a g r a m 就
是最好 的代表。
4 、 智能传感器 。 它将存在于各个地方 , 我们 的家 、 交通工 具 、
甚至衣服里 。 就像你想给花浇水 , 你发送一条 T w i t t e r 就能完成 。
广播新闻的声音处理与音频特效运用技巧
广播新闻的声音处理与音频特效运用技巧在广播新闻中,声音处理和音频特效的运用对于提升新闻质量和吸引听众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声音处理和音频特效的常见技巧和应用。
一、声音处理技巧1. 音量控制:在新闻报道中,音乐、配音和采访等音频元素需要合理控制音量。
可以使用音量标准化的工具,确保不同片段的音频音量一致,避免听众的听觉疲劳。
2. 去除噪音:采访和现场报道经常伴随着各种噪音,如风声、背景杂音等。
在制作过程中,可以使用去噪软件来消除这些噪音,使听众能够更清晰地听到主要内容。
3. 平衡音频:有时候,新闻报道中不同音频元素之间的音量差异较大,这会造成听觉上的不适。
通过使用均衡器等工具,可以调整不同音频元素的音量和频率,让它们更加平衡。
二、音频特效运用技巧1. 混响效果:混响效果可以为广播新闻增添一种空间感,使听众感觉像置身于不同的环境中。
在配音或采访中适当地添加一些混响效果,可以增加声音的明亮度和逼真度。
2. 延迟效果:延迟效果可以为广播新闻的音频增加一种复杂而多样的层次感。
在配乐中添加一些延迟效果,可以打造出独特的音频氛围,吸引听众的注意力。
3. 音效应用:广播新闻中的音频特效可以用来营造气氛,例如使用雨声、车流声等效果来增加真实感。
合理应用这些音效可以让听众更好地融入到新闻报道的场景中。
三、案例分析以某新闻广播节目为例,该节目通过合理运用声音处理和音频特效技巧,提升了节目的质量和吸引力。
在采访环节中,主持人使用了去噪软件,将背景噪音降低到最低程度,使得受访者的声音更加清晰可听。
此外,为了增加听众对受访者的关注度,采用了适当的延迟效果,使得受访者的声音在空间上更具层次感。
在新闻叙述环节中,通过合理控制音量和平衡,使得配乐和旁白的声音相得益彰,不会互相干扰。
同时,使用了适量的混响效果,为节目增添一种沉浸感。
在节目开头和结尾的音频特效中,运用了一些环境音效,如鸟鸣声和海浪声,让听众感受到自然的氛围,增加了听众的参与感。
常用降噪措施
常用降噪措施降噪是指在信号中去除或减少不需要的干扰,以提高信号的质量和可读性。
在各种领域中,如音频处理、图像处理、语音识别等,降噪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降噪措施,包括软件降噪和硬件降噪。
软件降噪措施软件降噪是在信号处理的过程中使用算法和技术来消除或减少噪声的影响。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软件降噪措施:1. 滤波器滤波器是一种常见的降噪方法,通过选择合适的滤波器类型和参数,可以抑制噪声信号的干扰。
常见的滤波器类型包括低通滤波器、高通滤波器和带通滤波器。
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和需求,可以选择适当的滤波器来降低噪声的干扰。
2. 调整信号增益通过调整信号的增益,可以使信号的强度适应整个动态范围,从而减少噪声的影响。
这种方法常用于音频处理和语音识别等领域,通过增大信号的幅度,可以有效地降低噪声的相对影响。
3. 频谱修复频谱修复是一种通过分析信号的频谱特征,恢复信号原有的频谱分布,并抑制噪声的方法。
这种方法常用于音频处理和图像处理等领域,通过对信号频谱的分析和处理,可以有效地去除噪声的干扰。
4. 去混叠技术混叠是指在采样信号的重构过程中,由采样频率和信号频率之间的不匹配导致的混叠现象。
去混叠技术是一种通过在盲信号重构过程中选择合适的算法和技术,减少或消除混叠现象的方法。
这种方法常用于数字音频处理和图像处理等领域。
硬件降噪措施硬件降噪是通过改善设备的硬件结构和性能来减少噪声的干扰。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硬件降噪措施:1. 信号隔离信号隔离是一种通过物理隔离的方式,将噪声信号与待处理信号分开,从而减少噪声的干扰。
常见的信号隔离方法包括电磁屏蔽、地线隔离和信号电路的设计等。
通过信号隔离技术,可以有效地降低噪声引入到待处理信号中的可能性。
2. 声学隔离声学隔离是一种通过改变环境的声学特性,减少外界噪声对待处理信号的干扰的方法。
常见的声学隔离措施包括使用隔音材料、设计声学隔离间和使用声学屏蔽罩等。
通过声学隔离技术,可以有效地降低噪声对待处理信号的影响。
解决音频噪音过大的方法
解决音频噪音过大的方法在现代社会中,音频噪音成为了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问题之一。
无论是在工作场所、家庭生活还是娱乐活动中,噪音都会对我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不利影响。
因此,寻找解决音频噪音过大的方法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方法来应对音频噪音问题。
一、环境隔离环境隔离是解决音频噪音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
通过改善环境,减少外界噪音的干扰,可以显著提升音频的质量。
在家庭生活中,可以采用隔音窗、隔音门等措施来减少来自街道、邻居等外界噪音的传入。
在工作场所,可以通过设置隔音墙、使用隔音耳机等方式来降低噪音水平。
此外,合理规划家居布局,选择低噪音的家电设备,也是改善音频环境的有效手段。
二、使用降噪设备降噪设备是解决音频噪音问题的一种常见方法。
降噪耳机、降噪麦克风等设备可以有效地减少外界噪音的干扰,提供更清晰、更纯净的音频体验。
降噪耳机通过内置的降噪芯片,可以实时分析外界噪音并产生反向声波,从而抵消噪音的影响。
降噪麦克风则通过特殊的设计和技术,可以有效地过滤掉环境噪音,保证录音的质量。
使用这些降噪设备,可以在不改变环境的前提下,获得更好的音频效果。
三、优化录音设备在音频制作过程中,选择合适的录音设备也是解决噪音问题的重要环节。
优质的录音设备具备良好的噪音控制能力,可以提供更清晰、更准确的音频效果。
对于专业音频制作人员来说,选择高品质的麦克风、音频接口等设备是关键。
而对于普通用户来说,选择一款性能稳定、噪音控制良好的录音设备,如智能手机、数码相机等,也可以得到较好的音频效果。
四、后期处理后期处理是解决音频噪音问题的一种常用方法。
通过使用音频编辑软件,可以对录音进行降噪处理,去除噪音干扰,提升音频的质量。
常见的降噪软件有Adobe Audition、Audacity等,它们提供了各种降噪滤波器和修复工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噪音处理。
在使用后期处理软件时,需要注意合理调整参数,避免过度降噪导致音频失真或质量下降。
短视频中的声音处理与调整方法
短视频中的声音处理与调整方法随着社交媒体和短视频平台的兴起,短视频制作已经成为了一种风靡全球的潮流。
在短视频中,不仅仅视觉呈现重要,声音的处理与调整同样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短视频中常用的声音处理与调整方法,帮助您制作出更加精彩的短视频作品。
一、音量调整音量是短视频中最基本、也是最常用的声音调整方法之一。
在短视频制作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需要调整音频的整体音量。
如果声音过小,可能会导致用户无法听到清晰的音频信息;如果声音过大,可能会给用户带来不适的体验。
因此,在剪辑和编辑短视频时,要合理地调整音频的音量大小,确保声音与画面的平衡。
二、降噪处理短视频制作环境通常多样,其中可能存在噪音等各种干扰因素。
为了提高声音的质量,减少噪音的影响,我们可以利用降噪处理的方法。
常见的降噪处理方法包括软件降噪和硬件降噪。
通过降低噪音对声音的干扰,可以提高声音的清晰度和纯净度,增强用户的听觉体验。
三、音色调整音色是声音的一个重要特征,不同的音色会给人不同的感觉。
在短视频制作中,我们可以根据需要对音色进行调整,以达到更好的表现效果。
例如,对于某些悬疑或恐怖类的短视频,我们可以通过调整音色来增强恐怖感;而对于一些轻松愉快的短视频,我们可以通过调整音色来增添欢快感。
音色调整可以通过音频编辑软件来实现,根据具体需求进行处理。
四、音效添加音效的添加可以给短视频增添趣味和丰富性。
通过添加合适的音效,可以使得短视频更加生动有趣,增强用户的视听体验。
常见的音效包括自然音效(如鸟叫、水流声等)和特效音效(如闪电声、爆炸声等)。
在选择音效时,要考虑音效与画面的契合度,并注意控制音效的大小和时机,以避免过度叠加或不足的情况。
五、语音处理某些短视频可能需要添加配音或解说,此时我们可以使用语音处理技术来对录音进行优化。
语音处理可以包括去除噪声、提高清晰度、调整音色等方面的处理。
通过语音处理,可以使得配音或解说更加清晰、动听,提高短视频的专业性和吸引力。
用好微信新媒体,消除杂音噪音——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如何筑牢
作者: 韩飞
作者机构: 鞍山师范学院
出版物刊名: 人民论坛
页码: 114-115页
年卷期: 2016年 第15期
主题词: 微信新媒体 高校意识形态安全 解决途径
摘要:在西方意识形态进行网络渗透的背景下,境外敌对势力利用微信争夺我国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对我国高校意识形态安全产生严重冲击,使高校掌控意识形态领导权的难度不断增大。
因此,在微信新媒体背景下,如何有效规避风险,制订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工作方案,探寻高校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的解决路径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如何利用新媒体平台宣传环保理念和行动
如何利用新媒体平台宣传环保理念和行动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新媒体平台已经成为了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
利用这些平台来宣传环保理念和行动,能够更广泛地触达受众,激发公众对环境保护的关注和参与。
以下是一些有效的方法和策略。
一、选择合适的新媒体平台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不同新媒体平台的特点和用户群体,以便选择最适合宣传环保的平台。
1、社交媒体平台微信: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体,可以通过公众号、朋友圈等方式传播环保信息。
公众号可以发布深度的环保文章、案例分析和活动通知;朋友圈则适合分享个人的环保行动和心得,引发身边人的共鸣。
微博:信息传播速度快,话题热度容易形成。
通过创建环保话题、发布短而有力的环保观点和图片,能够吸引大量用户的关注和讨论。
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以生动直观的视频内容为主,适合展示环保项目的成果、环保行动的过程以及有趣的环保创意,吸引年轻用户的目光。
2、知识分享平台知乎:用户对专业知识有较高的需求和关注度。
可以通过撰写专业的环保科普文章、回答相关问题,树立在环保领域的权威形象。
小红书:以生活方式分享为主,适合推荐环保产品、分享环保生活小窍门和经验。
二、制作吸引人的内容有了平台,优质的内容是吸引用户的关键。
1、视觉内容图片:使用高清、有冲击力的环保主题图片,如美丽的自然风光被破坏的对比图、环保行动中的感人瞬间等。
视频:制作精美的环保宣传片、纪录片或者有趣的环保短视频。
可以包括环保志愿者的工作场景、环保项目的进展、生态系统的恢复等内容。
信息图表:将复杂的环保数据和信息以简洁明了的图表形式呈现,便于用户理解和传播。
2、文字内容故事性叙述:讲述环保人物的故事、环保项目背后的感人经历,让用户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科普文章: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环保概念、原理和技术,提高公众的环保知识水平。
行动呼吁:明确提出具体的环保行动建议,如减少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垃圾分类等,让用户知道自己可以如何为环保做出贡献。
三、开展互动活动互动能够增强用户的参与感和粘性。
田舒斌:新媒体生态已成为人类生存环境的一部分
田舒斌:新媒体生态已成为人类生存环境的一部分新媒体新生态链光速般延伸,改变了原有的媒体生态体系。
美国皮尤研究中心发布的2014年全球新闻媒体状况报告也明确指出,数字化已在新闻领域爆发,新的科技知识,新的资金和高级人才正在向新媒体业涌入。
可以说,新媒体生态对于人类来说,已经像水和空气一样,成为我们生存环境的一部分。
新华网总裁田舒斌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今天在浙江乌镇正式举行。
新华网总裁田舒斌在分论坛“新媒体新生态”上发言,以下是全文内容:倘若大家有空闲回味一下新媒体诞生之前我们获取信息的形态,再感知一下当下新媒体带来的快意与莫名的挤压感,我们有必要思考一个问题:新媒体生态究竟如何影响了几乎每个人的生活?以往,当重大事件发生后,我们会去看每天定时播报的电视新闻或定时发行的报纸,或者走家串户时偶尔聊起发生的既定事实,而这些经常是事件发生了几小时甚至几天之后。
而今天,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事件亲历者能在当场发出信息,瞬间传遍世界每个角落,信息消费已经越来越即时化。
有机构统计数据,全球50%的社交网络用户会进行新闻故事、图片或者视频的分享,每10个美国成年人中就有3个会通过Facebook获取新闻;而中国在社交平台上分享新闻的用户则高达78.5%。
显而易见,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在新技术催生下迅速崛起,其势头如风卷残云。
从门户、搜索、社交网站到视频和移动互联网,新媒体高速度成长、加速度裂变。
新媒体改变了信息流通的路径,重构了信息传播结构,社交媒体、自媒体与传统主流媒体的用户规模迁徙流转,社交、分享与信息传播如影随形,媒体属性加快泛化,受众体验趋向泛对象化,民众传媒素养快速提升,催生这种传播景观呈现的因素越来越清晰,这就是云计算、大数据、智能终端、多元传播介质以及社交关系传播、移动化传播等交织、融合而产生的新媒体新生态链。
新媒体新生态链光速般延伸,改变了原有的媒体生态体系。
美国皮尤研究中心发布的2014年全球新闻媒体状况报告也明确指出,数字化已在新闻领域爆发,新的科技知识,新的资金和高级人才正在向新媒体业涌入。
辅导员“人生导师”角色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
管理智慧辅导员“人生导师”角色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南宁职业技术学院黄维【摘要】本文阐释高校辅导员“人生导师”这一角色的时代内涵,提出辅导员“人生导师”角色的实现路径,认为要坚持受教育者先受教育以增强对学生成长成才“导”的本领,要注重思想政治引领以把握对学生成长成才“导”的方向,做到统筹兼顾以明确对学生成长成才“导”的内容,通过言传身教以增强对学生成长成才“导”的实效。
【关键词】辅导员人生导师时代内涵实现路径【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0-9889(2023)36-0095-04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等院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
2006年教育部印发《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要求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
作为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辅导员要努力成为学生的信仰之师、成长之师和品行之师,在具体实践中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的理念,并注重思想引导、情感疏导、学习辅导、行为教导和就业指导。
梳理导师的职责,明晰辅导员“人生导师”的时代内涵,对辅导员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履行学生成长成才“人生导师”职责具有重要意义。
一、关于“导师”的阐释及角色要求导师(Hierophant)一词源自希腊语,原义是指古希腊主祭司,他们是知识和道德的传播者,是诊疗人世伤痛的行医人,主要工作是在神秘宗教庆典上呈上圣物,并对初入教者解释秘义,“导师”一词象征着知识和智慧。
通过查询《辞海》等资料可知,对“导师”一词可进行如下解读。
一是佛教用语,导引众生入于佛道者的通称,系引导众生的人生导师;二是指引路人,能在政治、思想、学术或某种知识上进行指导,为某种事业指明方向的人物;三是能指导学生研究学术并且担负训育责任的老师,既在学术上也在思想上给予学生引导,主要包括班导师、研究生导师等。
班导师对学生的学业、行为、品德等各方面都负有辅导的责任。
手机APP的音频与视频处理技术
手机APP的音频与视频处理技术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人们对多媒体内容的需求不断增加,手机APP的音频与视频处理技术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针对手机APP的音频与视频处理技术进行探讨,并分析其在不同应用场景中的应用。
一、音频处理技术随着手机用户对音频体验的要求提高,手机APP的音频处理技术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现在,手机APP可以通过各种技术对音频进行降噪、增强、混音等处理,提供更好的音频效果。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音频处理技术。
1. 音频降噪技术在拍摄视频或录制音频时,常常会遇到噪音干扰的问题。
为了提高用户体验,手机APP可以使用音频降噪技术来减少或消除噪音。
这种技术可以通过分析音频信号的频谱特征,然后根据降噪算法对噪音进行过滤,从而得到更清晰的音频效果。
2. 音频增强技术在一些娱乐和教育类手机APP中,音频增强技术被广泛应用。
这种技术可以通过调整音频信号的频谱特征,增加某些频段的能量,从而提升音频的音质和音量。
通过音频增强技术,用户可以享受更加清晰、生动的音频效果。
3. 音频混音技术在一些音乐制作和娱乐类手机APP中,音频混音技术被用于将多个音频轨道进行合成,生成一个完整的音频文件。
通过混音技术,可以调整音频的音色、音量和平衡,使得音频效果更加丰富和动听。
二、视频处理技术随着手机摄像功能的不断提升,手机APP的视频处理技术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现在,手机APP可以通过各种技术对视频进行滤镜、剪辑、合成等处理,提供更加出色的视觉效果。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视频处理技术。
1. 视频滤镜技术视频滤镜技术可以对视频进行颜色调整、滤镜叠加等处理,使得视频看起来更加艺术和有吸引力。
比如,通过添加黑白滤镜可以给视频增加复古的感觉,而通过添加日落滤镜可以使得视频色彩更加温暖。
2. 视频剪辑技术视频剪辑技术可以对视频进行裁剪、拼接、切换等处理,实现对视频的灵活编辑。
通过视频剪辑技术,用户可以将多个视频片段剪辑成一个完整的视频,添加过渡效果使得视频切换更加自然流畅。
如何应对网络舆论噪音
的 、偏激 的 网络 舆 论噪 音也 在 传统 媒
“ 关 ”机制 严 重缺 失 的情 况 ,使一 体媚 俗 、媒 体 喧哗 、媒 体 消 费主 义 等 把
体 中得到 广 泛传 播 ,如对某 一特 定 社 切 错 误信 息或 强 烈情 绪化 的 意见 ,只 现 象愈 演愈 烈 ,其结 果是 ,在 为 传统
其 负面影 响的 一些思路 。
关 键 词 :新 媒 体 环 境 谣 言 噪 音 舆 论 引 导
近 年 来 ,作 为便捷 的信 息传 播 和 问题 ,以至于 酿 成危 机事 件 ,威 胁社
当然 ,就 目前 的 现实 条件 而 言 ,
舆 论引导 平 台 ,网络 新 兴媒 体 的快 速 会 稳 定 。可 以说 ,无 论从 舆 论传 播 的 无 论人 力上 、技术 上 ,还 是信 息 价值 发展 使社 会 公 共话语 空 间 不断 拓展 。 角度还 是 从信 息 传播 的 角度 看 ,网络 的标 准 上 ,对 网络 上 所有 信 息进 行 令
的发 源地 。分析 当前 舆 论噪音泛 滥 的 当前摆 在 舆论 传播 者 、媒 体管 理 者 面
前 最突 出 、最 紧 要的 重大 课题 。 1 “ 关 人 ” 环 节缺 失是 网络 . 把
在 这 样 的 背 景 下 ,舆 论 热 点 传 原 因 ,主 要有 以下三个 方 面 。
I u ,网络 匿 名 、开放 的特 征 ,也 使 媒 体 客观 上 为有 害信 息 的传 播提 供 了 面 把关 也 存在 很 大难 度 。因此 ,如 何 -, Jl 网络 舆论 场 呈现 理性 与非 理性 共 存 、 思辨 与喧哗 混 杂的复 杂性 和难控 性 。 便 利 ,并 已经 成 为我 国 舆论 噪 音形 成 强 化 网络 媒体 的 “ 关人 ”环 节 ,是 把
落实“三个坚持”_做到人民至上
中学、学中干,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在突出矛盾的破解中、在与群众一起摸爬滚打中,砥砺品质、增长才干。
向先进学。
积极向先进地区学习先进理念、先进经验,向先进人物学习工作作风、优秀品质。
巧用“减法”,减少虚功,大兴实干之风。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具有务虚的特点,宣传思想文化干部干工作必须虚实结合、务求实效。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服务对象在基层,工作主体是人民,在开展理论宣讲中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群众说清楚讲明白,在实施基层文化惠民工程中要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在文明创建中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
坚持深入基层。
结合正在开展的“走基层、找问题、想办法、促发展”和“四下基层”活动,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
坚持创新活动载体。
常态化开展周末志愿行、文明实践“百姓宣讲”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将有意义的内容和有意思的形式有机结合,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融入百姓日常生活。
常做“乘法”,乘势而上,开启创新之门。
做好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创新。
抓好理念创新。
新时代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要适应新媒体传播模式的时效性、交互性和多维性等特点,树立互动式传播与可视化传播相结合的理念,打造媒介深度融合的宣传新范式。
抓好手段创新。
当前,数字技术方兴未艾,可以通过数字化赋能文明城市创建,对非遗传承保护项目进行数字化记录,开发创文督查随手拍的小程序等。
抓好思维创新。
要提高创新思维能力,创新工作方法,形成一批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可示范的宝贵经验和典型案例。
善做“除法”,消除杂音,唱响时代之音。
当前,我国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时期,宣传思想文化干部要发扬斗争精神,筑牢意识形态安全防线。
加强正面宣传。
加强议题设置,开展主题宣传、成就宣传、典型宣传,让正能量更强劲、主旋律更响亮。
抵制错误观点。
对重大政治原则和大是大非问题,必须头脑清醒、旗帜鲜明、态度坚决,确保意识形态绝对安全。
遏制恶意炒作。
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媒体,守住思想舆论主阵地,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激发人民向上向善的精神力量。
公共危机下新媒体的信息噪音及解决方法
第11卷第10期Vol.11 No.1059前义愤填膺的事情很快与他们无关,苦苦坚持的只有当事人自己。
但无论不实的报道最终有没有反转,当事人受到的伤害永远无法弥补。
因此,新闻舆论工作者要做好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10]牢记党性和人民性先行,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原则,保持谨慎、坚守原则。
参考文献:[1] 冀君姣,蔡中宏.“低级红”与“高级黑”现象的成因分析及对策探讨[J].理论建设,2019(04):108-112.[2] 习近平强调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DB/OL].中国新闻网,http:///gn/2018/08-22/8607499.shtml,2018-08-22.[3] 抗击新型肺炎疫情下故事性报道的情感动员[DB/OL].蚁坊软件,https:///daily-report/20200205 163459,2020-02-05.[4]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产生强烈反响[DB/OL].新华社,http:////politics/2016-02/21/c_1118109991.htm,2016-02-21.[5]眼科专家谈“女童眼睛被塞几十片纸片”:不科学[DB/OL].凤凰网资讯,https:///c/7ruv9OFLxQ9,2019-11-26.[6]由2020年抢米事件引起的谣言传播和辟谣效果的相关舆情现象思考[DB/OL].蚁坊软件,https:///hot-comment/20200403175218,2020-04-03.[7] 王利彬.浅谈新媒体时代新闻记者的职业素养[J].电视指南,2017(05):121.[8] 强月新,徐迪.我国主流媒体的公信力现状考察——基于2015年问卷调查的实证研究[J].新闻记者,2016(08):50-58.[9] 陈力丹.舆论学 舆论导向研究[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26-51.[10] 童兵.人民日报大家手笔:新闻舆论工作者的时代定位[DB/OL].人民网,http:///GB/ n1/2016/0407/c1003-28255375.html,2016-04-07.作者简介:李娇慧(1999—),女,山西沁水人,本科在读,主要从事新闻与传播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好微信新媒体,消除杂音噪音
作者:韩飞
来源:《人民论坛》2016年第22期
【摘要】在西方意识形态进行网络渗透的背景下,境外敌对势力利用微信争夺我国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对我国高校意识形态安全产生严重冲击,使高校掌控意识形态领导权的难度不断增大。
因此,在微信新媒体背景下,如何有效规避风险,制订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工作方案,探寻高校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的解决路径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关键词】微信新媒体高校意识形态安全解决途径
【中图分类号】D647 【文献标识码】A
2014年底,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十三次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要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按照习总书记的要求和基于高校新媒体条件下意识形态面临的问题,鞍山师范学院和辽宁社会科学院组成了课题组,选取了几个省份的多所高校,十个专业,大一至大四年级1000名在校学生,对微信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问题和解决办法进行调查研究。
微信环境下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工作面临全新问题
一是微信新媒体给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带来严峻挑战。
调研数据显示,当被问及“你是否非常喜欢使用智能手机包括微信通讯工具”时,回答“非常喜欢”的学生占59%;在回答“你对利用微信传播的境外信息内容是否感兴趣”时,回答十分感兴趣的学生占36%;在被问及“喜欢浏览微信媒体传播的哪些信息”时,回答“外媒资讯”的占42%;在被问及“你认为境外敌对势力会利用高校学生的哪些特点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时回答“身心不够成熟”占54%,回答“冲动爱国情绪和狭隘民族情结”占45%。
由此可见,微信新媒体在较短的时间内吸引了大量的大学生用户群体,其多层级病毒式的信息传播机制,使信息传播速度以几何倍数的方式迅速攀升,给网络信息监管带来巨大困难;微信熟人交际圈的特性大幅提升了信息的“转发率”和“可信度”,高校学生放松警惕的同时容易被虚假信息迷惑和掌控。
部分民粹公共知识分子在朋友圈大肆宣扬西化的政治理念言论,随时都在对冲高校的思想战场,导致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变得异常激烈和复杂;微信沟通的“矩阵模式”已经颠覆了社会意识形态传统的构建模式,给我国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带来严峻挑战。
二是微信新媒体成为西方反华思潮向高校渗透的重要媒介。
境内外敌对势力利用微信新媒体监管盲区,不断向高校进行有组织性和计划性的反华宣传。
调研数据显示,39%的学生喜欢利用微信浏览境外信息”,而仅有7%学生认为“微信传播的境外信息应提高警惕”;48%的学生接收过“煽动不良民族情绪”的信息,36%的同学接收过“针对国家敏感问题发布的各式集会、游行等串联指令”;31%的同学接收过“传播虚假消息,夸大、歪曲炒作与学生切身利益相关的
问题;29%的学生接收过散布“我国意识形态终结”,鼓吹“全球共同价值”和“宣扬西方政治思想和生活方式”的信息;11%的学生接收过“攻击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否定我党历史、路线及方针政策,损害国家民族形象”的信息。
三是微信新媒体成为冲击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渠道。
调研数据显示,在被问及“你认为境外敌对势力会利用高校学生的哪些特点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时,回答“身心不够成熟”占54%,回答“冲动爱国情绪和狭隘民族情结”占45%;42%被测试学生喜欢浏览外媒资讯信息,仅有8%的学生喜欢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信息。
由此可见,境内外势力利用微信不断影响大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自信和认同,主要表现为:一是用蛊惑人心的方式极力宣传西式的拜金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二是用歪曲事实、混淆黑白的方式,诋毁我国传统文化核心价值;三是大力宣扬西方民主、自由、人权、政治价值观并恶意抨击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方略。
长此以往,青年学生将会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自豪感和认同感产生动摇,进而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立。
微信环境下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的有效路径
第一,提升高校网络阵地防御能力,牢牢掌控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首先,国家有关部门应该针对高校意识形态特点,有针对性地建立国家层面的微信公共平台,牢固掌控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
高校要充分重视微信公众平台的价值,利用高校对学生管理便捷的优势掌控学生微信群体,选取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承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信息定期传送,以便有效掌控高校学生微信群体,使高校学生读懂“中国故事”、听懂“中国声音”,确立共产主义信念,建立正确人生价值坐标。
其次,各高校要培养“权威专家型”校园微信发言人,针对学生关注的国际突发性事件、社会热点问题及学生关注敏感性问题,有针对性的答疑解惑,对学生进行不良信息疏导,积极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进程中的问题,共同构筑高校意识形态防御阵地。
第二,加强学生教育引导工作,构筑防范意识形态渗透人文环境。
首先,各高校要开设有关媒介素养和网络安全教育课程,列举实例揭露虚假信息,并对虚假信息追根溯源,让学生对媒介舆论有清晰和理智的认识。
教会学生如何辨别被包装和美化的西方政治理念和普世价值,认清境外敌对势力潜移默化利用微信新媒体俘获大学生来达到破坏我国政治社会稳定的目的。
其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强化学生爱国主义教育。
高校校园文化是大学的精神支撑和宝贵财富,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是我们抵御西方反动意识形态渗透的环境屏障。
因此,要引导大学生在使用微信的过程中,自觉接受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引领。
通过大力弘扬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先进文化和以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为根基的爱国主义精神,共同构筑防范西方意识形态网络渗透的人文环境。
第三,强化微信新媒体监管力度,营造高校意识形态建设协作氛围。
首先,国家有关部门应该建立包括各高校在内的立体化微信监督管理体系。
学生工作部门和教师队伍在不断做好对微信不良信息的监管工作的同时建立“微信班级”,以班级为单位与学生进行“微信群”捆绑,“微信班级”的建立不仅从源头上打破课堂教育的时空限定性,又可以将微信交互性信息活动平
台建立在班级之上,在不断提高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效率的同时,实现对高校学生微信监管的单位化和立体化。
其次,高校相关部门要与政府、微信运营商充分协作,建立切实有效的微信意识形态安全预警系统和应急预案。
微信运营商要加大监管力度,扩大监察范围,要提高微信公众平台的申请条件,严格申请资质审查机制,及时修补程序漏洞。
高校相关部门要充分做好校园微信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的应急预案,将校园突发网络安全问题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
第四,构建微信新媒体法治体系,确保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消除杂音。
首先,国家有关部门应该贯彻依法治国,尽快出台法律法规,完善微信法治环境。
国家立法部门要根据微信新媒体发展现状填补立法空白,对微信监管做到有法可依。
各级政府和高校要根据国家法律制定符合地方特点的,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微信监管规章制度。
确保凭借国家强制执行力,形成对高校微信环境安全的超强约束力。
其次,高校应制定严格的惩戒措施,对在校园内散布、传播不良舆论的教师和学生严惩不贷。
校园微信管理者、自愿者要发动广大师生进行监督举报,尽快建立覆盖面广、立体化的师生监督体系,一经发现西方敌对势力利用微信等网络媒体煽动学生,立即移送司法部门严肃惩处。
(作者单位:鞍山师范学院)
【注:本文系2014年辽宁省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微信环境下辽宁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研究项目号:L14AWJ001)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①北京日报评论部:《意识形态领域斗争要敢于亮剑》,《北京日报》,2013年9月2日。
②李殿仁:《高度重视网络意识形态安全》,《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6月17日。
责编/高骊温祖俊(见习)美编/王梦雅(见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