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肝功能衰竭的防治
肝衰竭如何控制
肝衰竭如何控制文章目录肝衰竭如何控制1、肝衰竭如何控制呢内科基础治疗原则: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针对不同病因采取相应的综合治疗,并积极防治各种并发症,为肝细胞的再生赢得时间。
人工肝支持治疗:包括种类很多,目前临床最为常用的是血浆置换,其原理是通过将肝衰竭患者血浆与新鲜血浆进行置换,达到清除有害物质,补充机体必需物质,改善内环境的作用。
肝移植治疗:对于各种原因所致的中、晚期肝衰竭,经积极内科和人工肝治疗仍呈不可逆转的急性肝衰竭者应及早考虑肝移植。
2、肝衰竭如何检查2.1、肝功能检查血清胆红素水平常有明显升高,有的病人可呈迅速上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谷草转氨酶明显升高,ALT/AST<1,提示肝细胞严重损伤。
2.2、血氨检测仍为反映肝性脑病的重要指标之一,应定期检查。
2.3、肾功能检查可反映肾脏损害的程度,由于尿素是在肝脏合成的,在肝脏严重损伤时,尿素氮可不升高,血肌酐水平可更好的反映肾脏功能。
2.4、电解质测定有助于及时发现电解质紊乱。
2.5、血气分析可早期发现酸碱失衡和低氧血症,便于及时治疗。
2.6、甲胎蛋白测定在疾病的后期检测,若升高提示有肝细胞的再生。
2.7、血清胆固醇和胆固醇酯测定暴发性肝衰竭患者胆固醇有明显降低,严重者甚至降至测不到,胆固醇酯往往低于总胆固醇的40%。
2.8、血糖测定可及时发现低血糖。
2.9、血Gc蛋白测定Gc蛋白是肝脏合成的一种α球蛋白,其主要功能之一是清除坏死的肝细胞释放的肌动蛋白,在暴发性肝衰竭时Gc蛋白明显降低,若低于100mg/L提示预后不良。
3、肝衰竭如何饮食以适量的高质量蛋白、高热量为原则。
可选用瘦肉、动物肝、鸡蛋、鱼肉、禽肉以补充蛋白。
新鲜水果、果汁、蔬菜、菜汁补充维生素,食物宜新鲜、高质量。
饮食宜柔软,避免带刺的食物及芹菜、韭菜、老白菜等含粗纤维的食物。
有出血倾向者可补充凝血性食物如肉皮冻、海参、大枣汁等。
贫血者增加含铁食物如肝泥、菠菜泥、枣泥。
腹水者予利尿性食物如鲫鱼汤、羊奶、西瓜汁、冬瓜汤等,控制水分与钠盐的摄入。
急性肝衰竭_应急预案
一、预案背景急性肝衰竭是一种严重的肝脏疾病,患者表现为肝脏功能迅速下降,病情进展迅速,若不及时救治,可能导致死亡。
为提高急性肝衰竭患者的救治成功率,降低死亡率,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提高急性肝衰竭患者的早期识别和诊断能力;2. 确保急性肝衰竭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3. 降低急性肝衰竭患者的死亡率。
三、预案内容1. 早期识别与诊断(1)医护人员应提高对急性肝衰竭的警惕性,对具有疑似症状的患者,应立即进行相关检查,如肝功能、凝血功能、病毒性肝炎血清学检查等。
(2)对患者进行详细询问病史,了解有无药物、毒物、病毒感染等因素导致的肝脏损伤。
2. 急救措施(1)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给予吸氧,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2)建立静脉通道,给予快速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
(3)针对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如抗病毒治疗、解毒治疗等。
(4)预防和控制感染,合理使用抗生素。
(5)加强营养支持,给予静脉营养或肠内营养。
3. 特殊情况处理(1)肝性脑病:及时给予降颅压、抗惊厥、镇静等治疗,必要时可行人工肝支持治疗。
(2)凝血功能障碍:给予新鲜冰冻血浆、血小板等输血治疗。
(3)多器官功能衰竭:积极进行器官支持治疗,如呼吸机、血液透析等。
4. 转诊与转院(1)对于病情危重、需要进一步治疗的急性肝衰竭患者,应及时转诊至具有肝移植条件的医疗机构。
(2)对于病情稳定、适合在基层医疗机构治疗的患者,可转院治疗。
5. 人员培训与演练(1)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急性肝衰竭诊疗知识的培训,提高诊疗水平。
(2)组织医护人员进行急性肝衰竭救治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四、预案实施与监督1. 医院成立急性肝衰竭救治小组,负责预案的实施与监督。
2. 定期对预案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
3. 加强与上级医疗机构、卫生行政部门的沟通与协作,提高救治水平。
五、预案修订本预案根据实际情况和医疗技术发展,适时进行修订和完善。
急性肝衰竭的护理
on
分期
一期 (前驱期)
精神状态
轻度性格改变 和行为失常
神经体征
可有扑翼(击)样震颤
脑电图
多数正 常
二期
以意识错乱、 有明显神经体征,如腱反射亢进、
(昏迷前期) 睡眠障碍、
肌张力增高、踝痉挛及Babinski 征阳性等。扑翼样震颤存在。可出
行为失常为 现不随意运动及运动失调。
主
特征性异常
对称性θ慢 波
(Wilson病); ○ 急性闭塞性肝静脉内腔炎
(Dudd-Chiari综合)肝动脉 栓塞和化疗。
感染
感染是由细菌、真菌、病毒及寄生虫等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 感染过程中,肝脏作为全身物质能量代谢的中心而成为最易受伤的靶器官之一。 感染及脓血症,是急性肝衰竭患者的主要问题。 特别是长期呆在ICU的病人有很高的危险性,实际上也是这些患者死亡的最终原因。
药物与有毒物质
肝脏是药物在体内代谢的最主要场所,很多药物在体内发挥防治疾病作用的 同时会不可避免地影响肝脏的结构与功能,导致各种类型的药物性肝损害。 可分为剂量依赖性肝损伤(直接毒性作用,为A型药物不良反应,与药物过 量及体内蓄积有关,如扑热息痛)和 特异质性肝损伤(B型药物不良反应,取决于机体对药物的反应)。
三期 (昏睡期)
四期 (昏迷期)
以昏睡和精 神错乱为主
神志完全 丧失,不 能唤醒
各种神经体征持续或 有异常波
加重
形,对称性 θ慢波
深昏迷时,各种反射消失,肌张力 明显异常
肝衰竭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肝衰竭的治疗方法有哪些?药物治疗(1)内科基础治疗原则: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针对不同病因采取相应的综合治疗,并积极防治各种并发症,为肝细胞的再生赢得时间。
①一般支持治疗:卧床休息、严格消毒隔离、保证每日能量和液体供给、维持内环境稳定、动态监测肝功能、血生化、凝血项等变化。
②针对病因和发病机制的治疗:a病因治疗:对于乙肝病毒标志物阳性及HBVDNA阳性的肝衰竭患者,在知情同意的基础上尽早酌情使用核苷类似物如拉米夫定、替比夫定、恩替卡韦等,临床研究显示:积极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可抑制病毒复制,近期可遏制肝衰竭的炎症过程,远期可抑制炎症发作,延缓肝纤维化,降低肝癌发生;但应注意后续治疗中病毒变异和停药后病情加重的可能。
对于药物或酒精所致肝衰竭,及时停用可疑药物和严格戒酒。
b激素治疗:研究表明,糖皮质激素对降低急性肝衰竭(尤其是酒精性肝衰竭)病死率有显著效果,但糖皮质激素对HBV所致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的应用存在一定争议。
周先珊等通过对63例早期慢性重型乙型肝炎/ACLF患者的随机分组研究发现,在抗病毒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10mg/日×7天,后逐渐减量,总疗程7周)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总胆红素及凝血酶原活动度,同时不增加腹腔感染、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我们前期以30例HBV-ACLF 患者为治疗组应用甲基强的松龙,26例对照,结果提示激素可以改善患者预后。
c营养支持、促肝细胞再生治疗:为减少肝细胞坏死,促进肝细胞再生,可酌情使用促肝细胞生长素和前列腺素El(PEG1)脂质体等药物,但疗效尚需进一步确认。
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营养支持治疗,提供必需量、均衡的营养底物是肝脏再生和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我们近年来的研究提示:肝衰竭患者低代谢状态不仅是机体的自我保护机制且存活的几率大,疾病的危重期保障基本代谢需求即可,过高糖的输入和能量过多都不利于疾病的康复。
另外,任何一个疾病阶段都提倡经胃肠道营养摄入,不足部分再静脉给予。
急诊科培训急性肝功能衰竭的紧急处理
诊断标准与鉴别诊断
诊断标准
结合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结 果进行综合分析,可作出急性肝功能衰竭的诊断。具体标准 包括凝血功能异常、黄疸、肝性脑病、腹水等。
鉴别诊断
需要与慢性肝炎急性发作、药物性肝损害、自身免疫性肝炎 等疾病进行鉴别。鉴别要点包括病程长短、病因学特点、实 验室检查结果和影像学表现等。
感染预防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加强患者皮 肤和口腔护理,合理使用抗生素
,以减少感染的发生。
代谢紊乱预防
定期监测患者的电解质、血糖、血 脂等代谢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避免代谢紊乱的发生。
肝性脑病预防
降低肠道氨的产生和吸收,维持正 常的酸碱平衡,以减少肝性脑病的 发生。
心理护理在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中的作用
缓解焦虑情绪
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往往伴有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心理护理 可以帮助患者缓解这些情绪,增强治疗信心。
提高治疗依从性
通过心理护理,患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配合治疗方案,提高治疗依 从性,从而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改善生活质量
心理护理可以帮助患者调整心态,积极面对疾病和治疗过程,提高 生活质量。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
THANKS.
紧急救治与并发症处理
急诊科在急性肝功能衰竭救治中发挥着核心作用,需要迅 速采取有效治疗措施,如人工肝支持治疗、肝移植等,并 积极处理各种并发症,如感染、出血等。
多学科协作与转诊
急诊科需要与消化内科、肝病科、重症医学科等多学科紧 密协作,共同制定治疗方案并转诊患者接受进一步治疗。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人工智能辅助诊断与治疗
急诊科培训急性肝功能 衰竭的紧急处理
contents
目录
• 急性肝功能衰竭概述 • 急性肝功能衰竭紧急评估 • 急性肝功能衰竭紧急处理原则 • 药物治疗在急性肝功能衰竭中的应用 • 营养支持与并发症预防策略部署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进展方向
急性肝衰竭
黄疸出现后,消化道病症不断不缓解,而 且日趋严重。
偶见剧烈腹痛,酷似外科急腹症,有时误 诊为胆囊炎,但无外科急腹症的体征。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3〕黄疸:
黄疸出现后,血清胆红素迅速上升,每日 上升幅度往往超过19~38 mol/L。
〔3〕内毒素血症与感染:
①内毒素血症:
63%~100%的患者发生肠源性内毒素血 症,加重肝脏进一步损害,形成恶性循 环。
②感染:
并发感染的发生率高达80%,有20%~ 25%的病人有菌血症,约40%的感染为 致死性。
〔4〕代谢紊乱: ①低氧血症/组织缺氧: ②低血糖:
③电解质平衡紊乱:
④酸碱平衡失调:
〔5〕高动力循环综合征与低血压: 高动力循环综合征是AHF的主要特征之 一,表现为心输出量增加,常高出正常 者2倍,外周血管阻力降低,由此引起平 均动脉压〔MAP〕降低。
〔6〕心肺功能异常: 心功能异常:
肺功能不全与肺水肿:AHF患者常伴有肺 功能不全或水肿。
〔7〕肾衰竭: AHF常见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为30%~75
病,亦未出现腹水。 PTA≤40%~ 30% ②中期:有Ⅱ度脑病或明显腹水、出血 倾向〔出血或瘀斑〕,PTA ≤ 30%~ 20%;③晚期:有难治性并发症如肝肾 综合症、消化道大出血、严重出血倾向、
严重感染、难以纠正的电解质紊乱,或 Ⅱ度以上肝性脑病、脑水肿, PTA ≤ 20 %。
七.治疗:
早期诊断、早期综合治疗是治疗成功的关 键。综合治疗包括:①根底治疗:维持 水、电解质、酸碱及热量平衡;②去除 致病因素;③减少毒物生成〔如内毒素、 氨〕,纠正代谢紊乱;④改善肝脏血循 环及提高供氧;⑤促进肝细胞再生;⑥ 防治一切可能或已出现的并发症,如出 血、感染、脑水肿等;⑦肝移植。
肝衰竭的治疗方法
肝衰竭的治疗方法
肝衰竭的治疗方法可以根据病因和症状进行不同的处理,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 对病因治疗:针对肝衰竭的病因,如肝炎、肝硬化等进行相应的治疗,如抗病毒治疗、对症治疗等。
2. 支持性治疗:提供充足的营养支持,保持水电解质平衡,维持肝功能,可通过口服或经静脉输液等方式给予营养支持,必要时使用全胃肠外营养。
3. 药物治疗:根据病情给予相应的药物,如利尿剂、抗生素、抗凝剂等,以促进尿液排出、预防感染、防止血栓形成等。
4. 肝替代治疗:包括肝移植和人工肝支持系统。
肝移植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适用于肝衰竭无法逆转或病情危急的患者。
人工肝支持系统通过模拟肝脏的功能,清除代谢产物,维持体内稳定,但其疗效相对较差。
5. 并发症治疗:针对因肝衰竭而出现的并发症,如腹水、肝性脑病、消化道出血等进行相应的治疗,如腹水穿刺、解毒剂、止血药物等。
需要指出的是,肝衰竭是一种严重的疾病,治疗效果取决于病情的严重程度、治疗的及时性和患者的整体状况。
因此,在治疗肝衰竭时一定要及时就医,遵循医
生的专业指导,并且需要做好长期随访和康复工作。
急性肝功能衰竭的病因治疗与预防
急性肝功能衰竭的病因治疗与预防急性肝功能衰竭可发生在慢性肝病、肝中毒、其他系统器官衰竭等过程中。
肝有弥漫性病变,合成、转移、储存、解毒等相关功能降低,严重影响全身。
1.病毒性肝炎(A、B、C等):病毒性肝炎是由几种不同的嗜肝病毒(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组感染性疾病,主要是肝炎和坏死病变。
它是一种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范围广、发病率高的法定乙类传染病;部分乙型、丙型、丁型肝炎患者可演变为慢性,可发展为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细胞癌,对人民健康危害极大。
目前已确定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病毒性肝炎五种,其中甲型、戊型病毒性肝炎主要表现为急性肝炎。
乙型、丙型丁型病毒性肝炎可表现为急性肝炎或慢性肝炎,并可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细胞癌。
2.化学中毒:乙酰氨基酚、甲基多巴、硫异烟胺、异烟肼、吡嗪酰胺、利福平、氟烷、四氯化碳、水杨酸、黄磷等,可引起急性肝衰竭。
3.手术疾病:急性肝衰竭可发生在手术、创伤、休克等患者中,常发生肝硬化、阻塞性黄疸等肝功能障碍。
4.其他:妊娠(多在后3个月)Wilson急性肝功能衰竭也可发生在疾病等过程中。
1.肝性脑病:这种疾病主要是中枢神经功能障碍,主要是意识障碍。
最根本的原因是急性肝衰竭或门衰竭-身体分流,使肠道毒性物质不能被肝脏解毒或清除,或通过侧支循环直接进入身体循环,通过血脑屏障到达脑组织,导致脑功能障碍。
它通常发生在急性肝功能衰竭、肝硬化、自发或人为引起的门分流的基础上,也可发生在原发性肝癌、妊娠急性脂肪肝和严重胆道感染的基础上。
2.黄疸:又称黄胆,俗称黄胆,是血清中胆红素升高引起皮肤、粘膜和巩膜发黄的症状和体征。
一些肝病、胆囊病和血液病常引起黄疸。
3.肝臭:如果患者呼气或观察尿液时闻到烂苹果和臭鸡蛋的混合气味,或者鱼腥味带有甜味,那就是肝臭。
肝臭是严重肝病患者,尤其是肝昏迷患者在肝功能衰竭时的独特特征。
4.出血:可出现皮肤出血斑、注射部位出血或胃肠道出血等。
5.其他器官系统并发性功能障碍:常见的是肾功能减退、尿量减少,甚至急性渗功能衰竭。
急性肝衰竭治疗指南
急性肝衰竭治疗指南1.神经部分1.1颅内压监测建议:对于重症急性肝衰竭合并晚期肝脑病的患者,不建议有创颅内压(invasive intracranialp ressure,ICP)监测(有条件推荐,非常低证据级别)。
1.2急性肝衰竭高血氨的血浆置换建议:对于合并高血氨的急性肝衰竭患者,如果有条件,建议应用血浆置换(有条件推荐,低证据级别)。
1.3急性肝衰竭患者降低颅内压的方法建议:对于有发生颅高压风险的急性肝衰竭患者,建议给与高张盐(有条件推荐,低证据级别)。
1.4急性肝衰竭患者的目标体温建议:对于有发生颅高压风险的急性肝衰竭患者,不建议常规实施诱导性中度(< 34°C)低温(有条件推荐,非常低证据级别)。
1.5肝脑病的治疗建议:对于合并高血氨的重症急性肝衰竭患者,应用乳果糖、利福昔明(rifaximin,)、氟马西尼、支链氨基酸、肉毒碱、锌、益生菌和L-鸟氨酸-L-天门冬氨酸(L-ornithine L-aspartate,LOLA)的证据不足(有条件推荐,低证据级别)。
建议:对于重症慢加急肝衰竭合并明显肝脑病的患者,建议应用非吸收性双糖(有条件推荐,低证据级别)。
建议:对于重症慢加急肝衰竭合并明显肝脑病的患者,建议肠内应用聚乙二醇替代乳果糖(有条件推荐,低证据级别)。
建议:对于重症慢加急肝衰竭合并明显肝脑病的患者,建议口服利福昔明作为辅助治疗(有条件推荐,低证据级别)。
建议:对于重症慢加急肝衰竭合并明显肝脑病的患者,建议应用L-鸟氨酸-L-天门冬氨酸(有条件推荐,非常低证据级别)。
建议:对于重症慢加急肝衰竭合并明显肝脑病的患者,不建议应用静脉利福昔明、益生菌、补充锌、苯丁酸甘油(glycerol phenylbutyrate,GPB),或阿卡波糖作为辅助治疗方法(有条件推荐,非常低证据级别)。
2.感染性病变2.1上消化道出血的抗菌药物预防建议:对于合并各种上消化道出血的慢加急肝衰竭患者,建议应用抗菌药物预防(强推荐,中度证据级别)。
患儿急性肝功能衰竭诊断和治疗护理
患儿急性肝功能衰竭急性肝功能衰竭(acute hepatic failure,ALF)是指原本“健康”的肝脏突然发生大量肝细胞坏死或肝细胞功能严重受损,肝脏的合成、分泌、排泄和解毒等功能严重减弱引起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常伴发肝性脑病。
主要由肝炎病毒、非肝炎病毒感染以及药物及肝毒性物质中毒引起,进展快,病死率高,预后差。
在小儿,由于肝脏再生能力强,能生存数天至数十天就可能有肝细胞再生,故急性肝功能衰竭预后较成人略好。
一、病因儿童肝功能衰竭病因与年龄关系较大,婴儿主要是由CMV感染、遗传代谢病和胆道疾病等引起,年长儿以HBV和HAV感染为主,注意肝豆状核变性的存在。
药物/毒物性肝功能衰竭越来越得到重视,尤其是对乙酰氨基酚的广泛应用所致的ALF逐年上升,在英美国家,药物引起急性肝衰竭占首位。
危重患儿因循环衰竭、肝血管闭塞、严重心律失常、休克等造成肝脏的缺血缺氧可发生急性肝功能衰竭,需常规监测肝功能。
二、发病机制涉及致病因子与宿主易感性之间的关系,许多问题尚不清楚。
肝细胞的大量坏死,可以是病毒、毒素、药物等的直接毒性作用,也可以是免疫损伤。
对乙酰氨基酚、异烟肼等药物进入机体内形成肝细胞毒性代谢产物引起肝细胞损伤,这种损伤可能与特异性体质有关;某些因素如肝细胞再生能力减弱、肝血流灌注减少、内毒素血症、严重感染、电解质紊乱、手术、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受损等可促发肝功能衰竭。
病毒株的毒力、机体的免疫系统参与起重要作用,近年来注意到内毒素血症和细胞因子(如TNF)在发病中的作用。
ALF时肝清除内毒素功能降低,内毒素血症发生率可高达70%以上,能加重肝衰竭及诱发多脏器功能障碍。
细胞因子中研究较多的是TNF,其在ALF 中的作用主要有介导内毒素的多种生物学作用;诱导肝脏发生非特异性超敏反应,引起局部微循环障碍;可激活磷脂酶A,诱导血小板活化因子、白三烯、IL-1和IL-6等参与肝脏的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诱发细胞内自由基产生,导致细胞膜脂质过氧化和杀细胞效应;引起肝窦内皮细胞损伤而诱发DIC,与肝功能衰竭关系密切、互为因果。
急性肝衰竭能治好吗
急性肝衰竭能治好吗
一、急性肝衰竭能治好吗二、急性肝衰竭如何预防三、急性肝衰竭怎么检查
急性肝衰竭能治好吗1、急性肝衰竭能治好吗
急性肝衰竭能治好的,而且我们需要知道,这个疾病的治疗方法其实是以对症处理为主,的而且急性肝昏迷这个疾病的重点在于治黄,也就是治疗黄疸的。
而且同时需要配合软肝的药物,需要去正规医院治疗。
急性肝衰竭的病人需要软脾的治疗,而且需要利尿剂等去起到一种消除腹水的作用的,而且需要在治疗中注意改善凝血机制,同时不要给病人吃高蛋白的食物,而且从输液的方面去加强营养治疗。
急性肝衰竭的病人需要卧床休息的,而且建议病人需要调节好自己的心态,要对自己的疾病有信心的,而且如果经过医生的同意,那么病人可以适度服用五味子等中药,因为这可是护肝新要素。
2、急性肝衰竭病因
缺氧性肝损伤如持续一定时间的心力衰竭、休克所致的肝瘀血、缺氧。
毒物中毒如毒蕈中毒、臭米面中毒、四氯化碳中毒等。
各型病毒性肝炎如甲、乙、丙、丁、戊型病毒性肝炎。
也可由两种或两种肝脏以上的肝炎病毒混合或重叠感染引起。
其他如急性威尔逊氏病等。
慢性肝衰竭:多发生于慢性重症肝炎、各型肝硬化等疾病过程中。
3、急性肝衰竭怎么分类
根据病理组织学特征和病情发展速度,肝衰竭可被分为四类:急性肝。
急性肝功能衰竭的诊断及治疗——急性肝功能衰竭的诊治原则
2 3 1 肝性脑病 . .
肝性脑病 的治疗 包括 积极 去除诱 因 , 限
制蛋 白摄人 , 调节肠道菌群 , 促进肠道氨类 物质等排 出; 酌情
使用精氨酸 、 谷氨酸 、 鸟氨酸一 门冬氨酸等降氨药物 , 补充支 链 氨基酸以调节血浆支链/ 芳香族 氨基 酸比例。脑水肿 是肝 功能衰竭 最严重 的并发症 , 在控制液 体摄 人量 , 应用甘露醇 、
脏 移植 。
2 1 一般支持治疗 .
征、 肝功能变化 , 注意凝血功 能异 常和肝性脑病的早期表 现 , 注意肺部 、 口腔 和腹腔等感染 的发生 。高糖 、 低脂 、 适量 蛋 白
饮食 , 补充液体 、 维生素 和热量 ; 补充 白蛋 白、 新 静脉血滤等 方案 , 者可能效果 后
漫性血管 内凝血患者 , 可补充 新鲜血 浆 、 凝血酶原 复合物 和 肝素 ; 血小板显著减少 者可输 注血小 板 ; 有纤溶 亢进证 据 对 者 可应用氨 甲环酸或止血芳酸等抗纤溶药物 。 24 其他治疗 . 人l T肝支持 治疗 及肝 移植 是 目前 A F的 L 重要治疗措施 ; 肝干细胞移植技 术处 于研 究阶段 。
更好 。
血因子 ; 维持水 电解 质及酸碱平衡 ; 纠正低 血压或体 克。 22 针对病因治疗 . 对病毒性肝炎所致肝功能衰竭是否应 用抗病毒药物治疗 , 目前还 存在 争议。一般对 于 H V复 制 B 活跃 的病 毒性肝炎 肝功 能衰竭患者 尽早应用 核苷类 似物如 拉米夫定 、 阿德福韦醋 、 恩替卡韦等 , 但应注意后续 治疗 中病
A F至今 尚无特效 的治疗 方法 , L 以综合治 疗 为主 , 括 包
一
般支持 治疗 , 祛除病因治疗 , 防治并发症 , 人工肝支 持和肝 包 括绝对 卧床休息 ; 密切监 护生命 指
急性肝功能衰竭的处理和护理指导
定期随访:根据 病情和恢复情况, 制定合理的随访 计划
复查项目:包括 肝功能、血常规、 尿常规、腹部B超 等
注意事项:避免 剧烈运动、保持 良好的生活习惯 、注意饮食营养 均衡
心理支持:给予 患者心理支持和 鼓励,帮助其树 立信心,积极配 合治疗
感谢观看
汇报人:XX
诊断标准:符合 急性肝功能衰竭 的临床表现和实
验室检查结果
鉴别诊断:与其 他肝病、胆道疾 病、胰腺疾病等
相鉴别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03
急性肝功能衰竭的紧急处理
药物治疗
药物选择: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如N-乙酰半胱氨酸、谷胱甘肽等 剂量调整:根据患者病情和药物反应,及时调整药物剂量 药物相互作用: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避免不良反应 药物副作用:密切观察药物副作用,及时处理
病因:急性肝功能衰竭的病因包括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损伤、酒精性肝病、脂肪性肝 病等。
发病机制:急性肝功能衰竭的发病机制复杂,可能与肝脏细胞损伤、炎症反应、胆汁淤 积、肝窦阻塞等因素有关。
临床表现:急性肝功能衰竭的临床表现包括黄疸、腹水、肝性脑病、凝血功能障碍等。
疾病分期和临床表现
急性肝功能衰竭 分为三期:急性 期、亚急性期和
急性肝功能衰竭的 处理和护理指导
汇报人:XX
目录
01 单击添加目录项标题 02 急性肝功能衰竭的概述 03 急性肝功能衰竭的紧急处理 04 急性肝功能衰竭的护理指导 05 急性肝功能衰竭的康复指导
01
添加章节标题
02
急性肝功能衰竭的概述
定义和病因
定义:急性肝功能衰竭是指肝脏在短时间内严重受损,导致肝功能急剧下降,出现黄疸、 腹水、肝性脑病等症状。
急性肝功能衰竭的治疗方法
急性肝功能衰竭的治疗方法急性肝功能衰竭是原来无肝病者肝脏受损后短时间内发生的严重临床综合征,死亡率高。
最常见的病因是病毒性肝炎。
脑水肿是最主要的致死原因。
除少数中毒引起者可用解毒药外,目前无特效疗法。
原位肝移植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和肝细胞移植治疗急性肝功能衰竭处在研究早期阶段,是很有前途的新方法。
【关键词】病毒性肝炎,脑水肿,原位肝移植1.ALF的概念ALF一般是指原来无肝病者肝脏受损后短时间内发生的严重临床综合征,但其定义和命名迄今未获统一。
早在1970年,Trey等提出暴发性肝功能衰竭2.病因ALF病因复杂,在不同地区其病因不尽相同。
查明病因有助于去除病因和判断预后。
ALF的病因有:病毒(A、B、C、D、E型肝炎病毒、EB病毒、巨噬细胞病毒和疱疹病毒);药物(如扑热息痛、丙戊酸钠、异烟肼、氟烷、苯妥英钠、磺胺异乙噻二唑、甲基硫氧嘧啶、乙胺碘呋酮、戒酒硫、氨苯砜);中毒(如毒覃、四氯化碳、磷);其他(如肝豆状核变性、Budd-Chiari综合征、Reye 综合征、妊娠期脂肪肝、转移性肝癌、腔毒血症、缺血、休克、高温、低温、自身免疫性肝炎)。
所有亲肝病毒都能引起ALF。
急性病毒性肝炎是ALF最常见的原因,占所有病例的72%。
但急性病毒性肝炎发生ALF者少于1%。
Acharya 等[5]报道印度ALF 423例,由A、B、D和非A和B型肝炎引起者分别为1.7%、28%、3.8%和62%。
3.临床表现ALF的临床表现取决于病因和就诊时间。
早期可能只有恶心、呕吐、腹痛和脱水等非特异性表现,容易误诊。
随后可出现黄疸、凝血功能障碍、酸中毒或碱中毒、低血糖和昏迷等。
精神活动障碍和凝血酶原时间(PT)延长是ALF的特征。
临床上将肝性脑病分为4期:Ⅰ期表现为精神活动迟钝,存活率为70%;Ⅱ期表现为行为失常(精神错乱、欣快)或嗜睡,存活率为60%;Ⅲ期表现为昏睡,存活率为40%;Ⅳ期表现为昏迷,存活率为20%。
急性肝功能衰竭的治疗
急性肝功能衰竭的治疗傅青春作者单位35 上海上海南京军区肝病中心 急性肝功能衰竭(A LF )的理想治疗方法应当是在疾病自发恢复过程中成功促进肝再生。
尽管对肝再生的认识已颇有深度,也有不少具潜力的药物在进行临床尝试,但仍缺乏阻止A LF 病人进展的有效方法,除非急诊肝移植。
由于供体短缺和病人情况的快速恶化,内科治疗上的努力显然很重要,现阶段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1)对个别原因引起的A LF 运用特异方法进行治疗;(2)通过治疗A LF 多并发症给病人予充分的支持;(3)以随机对照临床研究的方法评估现有生物人工肝Π人工肝支持系统。
本文主要内容来自美国A LF 学组的研究成果和常规处理规范。
一、A LF 的特异性治疗1.N 2乙酰半胱氨酸(NAC)N AC 在对氨基乙酰酚诱导A LF 中的治疗作用广受关注。
已明确N AC 作为抗氧化剂发挥作用,但在疾病后期使用仍可能有效的机制尚不清楚,有推测认为N AC 可通过改善局部血流动力学和氧转运而减少多脏器衰竭的发病率。
近来,用定量核磁分光镜技术研究啮齿动物肝脏时发现,N AC 可改善三羧酸循环的代谢,而不需依赖重建谷胱甘肽储备的能力。
在肝硬化病人中抗氧化效应对改善肾功能可能很重要。
就对氨基乙酰酚中毒来说,不管何时发病都推荐使用NAC ,它能防止急性肝功能衰竭的继续发展和恶化。
在非对氨基乙酰酚引起的A LF 中尚未证实其有效性,美国A LF 学组正在进行一项200例病人的随机双盲临床试验,观察用N AC (150mg Πd )治疗三天与安慰剂对照的结果。
2.阿昔洛韦如果怀疑疱疹病毒性肝炎,应当静脉运用阿昔洛韦。
临床病史非常重要,包括高热、相应的接触史、皮疹和免疫抑制状态(怀孕、化疗后),高剂量阿昔洛韦可能有肾毒性。
3.终止妊娠妊娠急性脂肪肝可通过终止妊娠阻断肝脏的损伤,其效应来自于病理生理学状况的改善。
4.口服活性炭和静脉注射青霉素口服活性炭和静脉注射青霉素用于鬼笔鹅膏(毒磨菇中成分)中毒,但未在临床试验中作过正式评价。
急性肝衰竭的护理
肝衰竭分期:
早期:
1、极度乏力、明显厌食、频繁呕吐和顽固性腹胀等 严重消化道症状。 2、黄疸进行性加深(血清总胆红素>171umol/l或每 天上升≥17umol/l) 3、有出血倾向,30%≤凝血酶原活动度(PTA)< 40% 4、未出现肝性脑病及明显腹水。
肝衰竭分期:
中期:
在肝衰竭早期的基础上,病情进一步发展,出现以下 两条之一者: 1、出现II级或以下肝性脑病,和(或)明显腹水。 2、出血倾向明显,且20%≤凝血酶原活动度(PTA) <30%
凝血障碍和出血
常见出血部位有皮肤、牙龈、口腔粘膜、鼻粘膜,严重 的可发生消化道和颅内出血,甚至DIC。FHF时凝血机制 障碍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⑴血小板质与量的异常:FHF时血小板计数常<80×109/L, 且血小板常较正常为小。FHF时血小板减少原因:①骨髓 抑制;②脾功能亢进,在病毒性肝炎患者更明显;③被 血管内凝血所消耗。 ⑵凝血因子合成减少:凝血因子Ⅰ、Ⅱ、Ⅴ、Ⅶ、Ⅸ、Ⅹ 均在肝内合成。FHF时均减少。表现为凝血酶原时间和部 分凝血活时间延长。凝血酶原时间是判断肝细胞功能状 况的一项敏感指标。如明显延长,预示病情恶化。 ⑶DIC伴局部纤溶:FHF时肝细胞坏死物、内毒素、感染等 因素回引起DIC,输入凝血酶原复合物会加速发生DIC。
肝肾综合征
定义:肝肾综合征是肝衰竭时发生的肾功能衰竭, 特点是肾动脉收缩,肾灌注锐减,肾小球滤过率 减低,而水、钠、氮质滞留。 发生机理:可能是由于门脉高压、高动力循环、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被激活而肝脏灭活减少等因 素,使肾血管收缩,肾内宾血流分布改变,肾血 循环障碍,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肾小管缺血;内 毒素血症、肾内合成的花生四烯酸的代谢产物TXA 增加,PGE2减少,可引起肾动脉强烈收缩,肾小管 周围毛细血管内纤维蛋白沉着,肾小管坏死;血 浆蛋白降低,大量利尿致血容量下降,肾血流量 锐减;DIC使肾小管内形成血栓或出血等。 肾衰的主要表现:为少尿甚至无尿,同时血浆尿 素氮和肌酐升高,尿钠排泄减少,很快出现氮质 血症和高血氨症。预后极差。多于1-2周内死亡。
急性肝功能衰竭护理常规
急性肝功能衰竭护理常规
1、按内科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2、绝对卧床休息,腹水者取半卧位,安置单间,限制探视,做好心理护理。
3、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1)监测生命体征变化,15-30分钟巡视一次,及早发现脑水肿脑疝及其它并发症,并及时处理。
(2)观察患者神志、行为、性格、睡眠等变化。
(3)观察黄疸进展:如患者皮肤、巩膜黄染程度和尿量、尿色深浅变化。
出现食欲不振、乏力、高度腹胀、睡眠颠倒、顽固呃逆为病情加重,应及早采取治疗措施。
(4)每天测腹围,每周测体重,准确记录24小时液体出入量,定期测血电解质,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5)观察出血症状:如皮肤瘀斑、齿龈出血、鼻衄、呕吐物、排泄物颜色及量的变化等。
4、饮食宜低脂、低盐、高热量、易消化流质或半流质,避免高蛋白饮食,戒烟酒,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少量多餐,有消化道出血者禁食。
5、做好口腔、鼻腔、皮肤护理,注意饮食卫生,环境卫生,严格执行无菌技术,预防院内感染。
6、对肝昏迷患者加强安全防护,遵医嘱进行白醋或乳果糖保留灌肠,保持大便通畅,有消化道出血者,执行相应护理。
7、出院指导:保持乐观平衡心态,根据身体状况逐步增加活动量,避免重体力活动,保证生活规律,遵医嘱用药,定期复查。
护理部
2012年12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强调肝性脑病的重要性
2021/4/9山东省千佛山
11
医院
重症患者AHI/AHF的治疗
➢重症监护与综合治疗 支持治疗 针对病因和发病机制的治疗 防治并发症
➢人工肝支持治疗 ➢肝移植
2021/4/9山东省千佛山
12
医院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重症患者AHI/AHF的治疗
一般支持治疗 (1)卧床休息; (2)加强监护; (3)低脂、适量蛋白饮食; (4)积极纠正低蛋白血症; (5)纠正水电及酸碱平衡失调; (6)预防感染发生。
广泛脂肪浸润、肝功能衰竭和肝性脑病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发 病率约为孕妇的1/130,000,孕妇及胎儿死亡率分别达33.3%和 66.7%,预后较差,以初产妇和双胎妊娠多见。 • 肝移植及部分肝叶切除:肝移植早期部分患者可发生AHF,主要 与下列因素有关:(1)移植肝脏的储备功能极差;(2)急性移 植物排斥反应;(3)肝动脉血栓形成伴或不伴门静脉或肝静脉
2021/4/9山东省千佛山
6
医院
急性肝损伤 (acute hepatic injury,AHI)
为AHF的早期表现,两者是一个连续渐进的病 理生理过程,若在AHI阶段及时采取措施消除 损肝因素,则可限制肝细胞损害的程度和范围 ;若已发生的损害无限制地加重与扩散,则将 导致肝细胞广泛坏死,肝细胞功能急剧减退直 至衰竭,一旦出现肝性脑病(hepatic encephalopathy,HE)或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 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 ,MODS)则预后凶险。
人工肝支持治疗 — 肝衰竭治疗的新途径
借助体外 循环装置
血浆置换 血浆吸附 血液滤过 血浆灌流 白蛋白透析 生物装置
清除各种有害物质 补充蛋白质和凝血因子
维持内环境稳定
暂时替代 肝脏功能
肝细胞再生 肝功能恢复
2021/4/9山东省千佛山
18
医院
肝移植
是治疗危重患者肝衰竭最有效的治疗手段 美国指南
重症患者的急性 肝损伤与急性肝衰竭的诊治
山东省千佛山医院重症医学科 李涛主任医师
2021/4/9山东省千佛山
1
医院
肝脏的功能
肝脏是人体 最大的消化器官及“化学加工厂
” 肝衰竭时涉及到肝脏解毒、生物
合成及生物转换三大功能的变化 与其他器官及组织关系密切 导致肝损害的病因众多
2021/4/9山东省千佛山
2021/4/9山东省千佛山
7
医院
AHI/AHF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 临床常见的乙型肝炎与甲型肝炎引起的AHI/AHF在重症患者中非 常罕见,重症患者AHI/AHF的常见病因主要有:
• 缺血缺氧:肝脏缺血缺氧导致能量代谢障碍,钠-钾泵功能异常, 使肝细胞结构及功能受损;缺血再灌注损伤时产生大量氧自由基 也可引起肝功能损害
• 药物与有毒物质中毒:肝脏是药物在体内代谢的最主要场所,很 多药物在体内发挥防治疾病作用的同时会不可避免地影响到肝脏 的结构与功能,导致各种类型的药物性肝损害,危重患者尤为如 此。
2021/4/9山东省千佛山
8
医院
AHI/AHF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 • 创伤与手术打击:文献报道创伤后急性肝损伤的发病率为2% 47%。 机体在遭受严重创伤打击后,由于补体激活、炎症介质释放、毒 素吸收以及创伤、失血性休克和缺血再灌注损伤等一系列病理生 理变化,导致全身多脏器功能损害。肝脏是体内最大的代谢器官, 是各重要脏器中最先受损且程度最严重的靶器官之一。 • 急性妊娠脂肪肝(AFLP):AFLP是妊娠35周以后发生的以肝细胞
有待于发现,供体来源也制约了手术的开展
2021/4/9山东省千佛山
22
医院
祝大家圣诞快乐!
2021/4/9山东省千佛山
23
医院
➢急性肝衰竭患者应收入ICU,诊断明 确后立即准备肝移植
➢若判定病情凶险,应立即急症肝移植
2021/4/9山东省千佛山
19
医院
肝移植效果
• 手术后患者的1年存活率达84%,5年存活率在70%, 长期存活者身心健康,能进行正常工作、生活,参 加社会活动。
• 世界上最长存活超过30年。
• 我国12年
• 至2011年1月我院共行肝移植196例次,最长存活者 已超过11年,其中1年生存率 84.1%,3年 60.7%,5 年 57.1%。
• 凡是原无肝病或虽有肝病但已长期无症状的病人,发
生中急毒性、缺严血重缺创氧伤发、与病严手时重术间脓打毒击症、、急急性性妊药娠物脂肪与肝有毒以物及质病
毒性肝炎等原发疾病患者于病程2周内急性起病,并出 现Ⅱ级以上HE并有以下表现且能排除其他原因者,即 可诊断AHF:①极度乏力,并有明显厌食、腹胀、恶心、 呕吐等严重消化道症状;②短期内黄疸进行性加深, 总胆红素>34.2umol/L(2mg/dl);③凝血功能障碍, 出血倾向明显,INR≥1.5,PTA≤40%;④AST>2倍或 以上正常值;⑤肝脏进行性缩小。如果出现上述相关 表现但没有达到上述标准且无HE者,则可诊断为AHI。
2021/4/9山东省千佛山
20
医院
重症患者AHI/AHF的预后
大量临床研究证明单纯因AHF本身死亡者 约20%,因并发症致死者约80%。AHF预后 的评估须进行多因素综合分析,才能作 出全面、客观的判断。影响预后的主要 因素有:病因、年龄、中毒症状、生化 及血液学检查指标、HE程度、有无并发 症、肝脏大小、生化及血液学检查结果。
2021/4/9山东省千佛山
3
医院
急性肝衰竭时病理改变
➢ 组织病理特点:肝细胞呈大片坏死,坏 死面积达到肝实质的2/3及以上;或桥接 坏死,伴存活肝细胞严重变性,肝窦网 状支架可出现非完全塌陷。
2021/4/9山东省千佛山
4
医院
急性肝衰竭患者的肝脏
2021/4/9山东省千佛山
5
医院
急性肝衰竭时病理改变
2021/4/9山东省千佛山
21
医院
问题与展望
重症患者AHI/AHF依然是重症医学专业面临的重要问题 重症患者AHI/AHF的发生发展机制尚需深入研究 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肝衰竭疗效确切,但缺乏大规模、严格的随
机对照研究 人工肝尤其是生物型人工肝细胞源和生物反应器研究有待突破 肝移植技术尚有待于进一步完善,高效低毒价廉的抗排异药物尚
• 脓毒症:脓毒症(sepsis)是由细菌、真菌、病毒及寄生虫等感 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在脓毒症过程中,肝脏作为全身 物质能量代谢的中心而成为最易受损的靶器官之一,AHI/AHF可 发生在脓毒症的任何阶段。肿瘤坏死因子(TNF–α)在脓毒症级 联反应和脓毒症性肝损伤的发病机制中占有重要地位。
2
医院
急性肝衰竭 (acute hepatic failure,AHF )
多种因素(如严重感染、创伤、休克、药 物与毒物等)引起的严重肝脏损害,导致其 合成、解毒、排泄和生物转化等功能发生 严重障碍或失代偿,出现以凝血机制障碍和 黄疸、肝性脑病、腹水等为主要表现的临 床症候群。
肝衰竭诊疗指南. 中华内科杂志, 2006,45(12):1053
• 肝脏排泄功能监测;监测血清胆红素与胆汁酸水平及 色素(吲哚氰绿等)廓清试验来反应肝脏的排泄功能。
• 胆汁淤积监测:肝内、外胆汁淤积时,除了内源性的 胆红素、胆汁酸和胆固醇代谢异常外,还存在一些血 清酶试验异常 。
• 其他:肝血流量监测 、肝脏的形态学监测。
2021/4/9山东省千佛山
10
医院
AHI/AHF的诊断
• 存在问题
• 关键技术与难点*
❖缺乏代谢功能
❖缺乏理想肝细胞
❖蛋白、血浆来源紧 混合型人工肝 源
张限制应用
❖缺乏高效生物反
➢优点:整合两者优势
应器
➢关键技术与难点:二者有机结合的装置及参数等问题
2021/4/9山东省千佛山 医院
17
*Strain AJ,et al.Science,2002,295:1005-9
– 血栓。手术切除正常肝脏的70 80%可以导致AHF。
• 其他:高热等损肝因素等也可以导致AHI/AHF
2021/4/9山东省千佛山
9
医院
肝功能监测
• 肝细胞损伤监测:血清转氨酶及其同工酶 。 • 肝脏合成功能监测:血清蛋白质、凝血因子和有关凝
血试验、脂质和脂蛋白代谢产物、蛋白质代谢产物、 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及胆碱酯酶活性等 。
2021/4/9山东省千佛山
15
医院
重症患者AHI/AHF的治疗
人工肝支持治疗
非生物型 生物型 混合型
2021/4/9山东省千佛山
16
医院
生物型/混合型人工肝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
非生物型人工肝
生物型人工肝
• 优点
❖清除有毒物质 ❖补充活性物质
解毒 合成 代谢 分泌
• 优点
❖具有合成、代谢 和转化功能
2021/4/9山东省千佛山
13
医院
重症患者AHI/AHF的治疗
针对不同基础病因的药物治疗
免疫调节治疗:胸腺素α1 促进肝细胞生长:HGF 其它:调节肠道功能、改善微循环等
2021/4/9山东省千佛山
14
医院
重症患者AHI/AHF的治疗
防治并发症
(1)肝性脑病; (2)脑水肿; (3)肝肾综合征; (4)感染; (5)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