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一大师的生平

合集下载

李叔同

李叔同

一介肉身,被浮尘的光芒环绕,始终无法 昧却坚毅出世的本性,他将上天赐予的, 令世人艳羡的才华一同带给沙门,是佛门 未有之幸,律宗获得了无价奇珍。秋虫凋 哝,肤体衰竭,而大德与智慧 ,却已如莲 花般,愈弥愈香,今昔友人,师生,半生 知己,未逢之人,又有谁人不叹服敬 之。 多少年以后,我们看到数十年前的那 屡青衫和直裰在夜空中迎风而立。也许他 留下的舍利只是佛子和所有虔诚相佛的人 们,心中的圣物,而我等大众,得到的是 那无数首脍炙人口的词曲,惊艳的绘画, 和那道在人生长路中的明朗月光。一轮明 月,映耀天心,悲欣交集,大爱何言?
《一轮明月》剧照
图片欣赏
一轮明月
他,至孝孩儿,乡关何处? 他,红尘才子,情缘何依? 他,热血男儿,路在何方? 他,敬业夫子,出家何为? 他,弘法高僧,因缘何求? 他,文章惊海内,诸艺撼古今
弘一法师(1880-1942年),享年62.俗 姓李,名息,幼名成蹊,取“桃李不 言,下自成蹊”之意。学名文涛,字 叔同。法号弘一,世称弘一大师。祖 籍浙江平湖,清光绪六年(1880年) 九月二十日生于天津河东地藏庵一官 宦富商之家。1942年10月13日圆寂于 泉州。
张爱玲:“不要认为我是个高傲的人,我从 来不是的,至少,在弘一法师寺院转围墙外 面,我是如此的谦卑。”
弘一法师:为人至此,本已无多言,一生行止,无论是哪 个阶段是人生的巅峰。少年大志,中年大才,晚年大德, 所遇遭际,为多数俗子所钦羡。而其智勇,除夏君,丰 仁,质平等生平知己,又得几人了解。世人无其才华, 亦无法理解其胸襟。当雪子的长发和脸庞最后一次在眼 前浮现的时候,万般不忍,也止不住踏入寺门的步伐。 尘世间的爱恋柔情无限,却湮没不住对众生的大爱,对 智慧的渴求。人本非无情,又何况弘一。空门一道,并 非一切寂寞,割断人间烟火,而是为了让世间芸芸众生 祈福。默守戒律,不是求一身的解脱,而是为了灵魂在 脱度众生的苦难中得到升华。最终一个历尽了人世繁华 的凤凰随着虎跑寺的钟声里涅磐 ,一个崭新,对宇宙 无限渴望热爱的生命,在大势至圣诞的梵音中降生,直 到永远。对人生,对亲情,对祖国的爱融入到心中的佛 法深处,从此一生为世人,为众生奔波。

弘一大师的五句话

弘一大师的五句话

弘一大师的五句话摘要:1.弘一大师简介2.弘一大师的五句话概述3.详细解释五句话的内涵4.总结与启示正文:弘一大师,原名李叔同,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和佛教居士。

他精通文学、艺术、音乐等多个领域,曾在多所学校任教,后剃度为僧,成为一代高僧。

他的智慧和教诲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今天,我们将通过弘一大师的五句话,来领略他的智慧。

1.“人生如梦,我努力向前。

”这句话道出了弘一大师对人生的理解,他认为人生如梦,一切都是过眼云烟。

但他并没有因此消极遁世,而是努力向前,积极面对生活。

这也启示我们,在短暂的人生中,要有目标,有追求,努力奋斗。

2.“知者悲,强者恕,勇者百折不挠。

”这句话概括了弘一大师的人生观。

知者悲,是指有智慧的人对世界和人生有深刻的认识,因此会产生同情和悲悯之心。

强者恕,是指内心强大的人能够宽容和谅解他人。

勇者百折不挠,是指勇敢的人面对困难和挫折,会坚持不懈地努力。

3.“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之困。

”这句话强调了学习和教育的重要性。

只有通过学习,我们才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而教育他人,也会让我们发现自己的困惑和不足。

因此,我们应当珍惜学习的机会,努力提高自己,同时也要勇于教育他人,教学相长。

4.“道法自然。

”这句话体现了弘一大师的道家思想。

他认为,一切事物都应顺应自然,不强求,不执着。

只有顺应自然,才能达到内心的和谐与平静。

这也启示我们,在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不要忘记关注自己的心灵,寻求内心的宁静。

5.“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这句话摘自《金刚经》,是弘一大师最为喜爱的一句话。

他认为,一切事物都是无常的,都是因缘而生、因缘而灭。

因此,我们应当看淡一切,不要执着于任何事物。

通过这五句话,我们可以看到弘一大师的智慧和胸怀。

他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哲学观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弘一法师

弘一法师

《弘一法师诗词选》弘一(李叔同)2009-05-12 14:57弘一法师(李叔同)(1880-1942)弘一法师,俗名李叔同,又名李息霜、李岸、李良,祖籍浙江省平湖县,清光绪六年农历九月二十日出生在天津。

父亲李世珍是名进士,与直隶总督李鸿章同年会试,是挚友。

李世珍官任吏部主事,又是天津最大盐商,兼营银号,家财万贯。

李叔同为其三姨太所生,五岁那年父亲去世。

他是在长兄文熙和母亲教导、关怀下成长的。

李叔同七岁就有日诵五百,过目不忘的本领。

九岁学篆刻,就在这一年,他看到一个戏班演出,激起他对京剧的兴趣。

“二十文章惊海内”,当其长成青年,便已在诗词歌赋、金石书画方面有了广博的知识和造诣。

从日本留学归国后,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

李叔同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于一身,在多个领域,开中华灿烂文化艺术之先河。

他是第一个向中国传播西方音乐的先驱者,所创作的《送别歌》,历经几十年传唱经久不衰,成为经典名曲。

其卓越的艺术造诣,先后培养出了名画家丰子恺、音乐家刘质平等一些文化名人。

剃度为僧后,法号弘一。

他苦心向佛,过午不食,精研律学,弘扬佛法,普渡众生出苦海,被佛门弟子奉为律宗第十一代世祖。

他为世人留下了咀嚼不尽的精神财富,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是中国绚丽至极归于平淡的典型人物。

太虚大师曾为赠偈:以教印心,以律严身,内外清净,菩提之因。

赵朴初先生评价大师的一生为:“无尽奇珍供世眼一轮圆月耀天心。

”是中国传统文化与佛教文化相结合的优秀代表,是中国近、现代佛教史上最杰出的一位高僧。

·李叔同诗词选·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杯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早秋十里明湖一叶舟,城南烟月水西楼,几许秋容娇欲流,隔著垂杨柳。

远山明净眉尖瘦,闲云飘忽罗纹绉,天末凉风送早秋,秋花点点头。

弘一大师

弘一大师

弘一大师弘一法师,原名李叔同,中国现代画家、书法家、音乐家、戏剧家。

名文涛,别号广候、漱同。

出家后法名演音,号弘一法师。

1880年10月23日生于天津,1942年10月13日卒于福建省泉州市。

原籍浙江平湖,从祖辈起移居天津。

父李筱楼,道光甲辰进士,官吏部尚书,曾经是盐商,后从事银行业。

母亲姓王,为李筱楼侧室,能诗文。

李叔同5岁丧父,在母亲的抚养下成长。

1901年南洋公学,受业于蔡元培。

1905年东渡日本留学,在东京美术学校攻油画,同时学习音乐,并与留日的曾孝谷、欧阳予倩、谢杭白等创办《春柳剧社》,演出话剧《茶花女》、《黑奴吁天录》、《新蝶梦》等,是中国话剧运动创始人之一。

1910年李叔同回国,任天津北洋高等工业专门学校图案科主任教员。

翌年任上海城东女学音乐教员。

1912年任《太平洋报》文艺编辑,兼管副刊及广告,并同柳亚子发起组织文美会,主编《文美杂志》。

同年10月《太平洋报》停刊,应聘任浙江两级师范美术主任教习。

在教学中他提倡写生,开始使用人体模特儿,并在学生中组织洋画研究会,乐石社、宁社,倡导美育。

1918年8月19日,在杭州虎跑寺剃度为僧,云游温州、新城贝山、普陀、厦门、泉州、漳州等地讲律,并从事佛学南山律的撰著。

抗日战争的爆发后,多次提出“念佛不忘救国、救国必须念佛”的口号,表现了浓厚的爱国情怀。

李叔同多才多艺,诗文、词曲、话剧、绘画、书法、篆刻无所不能。

绘画上擅长木炭素描、油画、水彩画、中国画、广告、木刻等。

他是中国油画、广告画和木刻的先驱之一。

他的绘画创作主要在出家以前;其后多作书法。

由于战乱,作品大多散失。

从留存的《自画像》、《素描头像》、《裸女》以及《水彩》、《佛画》等可窥见一斑。

《自画像》估计是出国前所绘,画风细腻缜密,表情描写细致入微,类似清末融合中西的官廷肖像画,有较高写实能力。

《素描头像》是木炭画,手法简练而泼辣。

《裸女》受其师黑田清辉影响,造型准确,色彩鲜明丰富,有些接近于印象主义,近看似不经意,远远看晶莹明澈。

弘一法师(李叔同)生平简介

弘一法师(李叔同)生平简介

弘一法师(李叔同)生平简介展开全文弘一法师简介李叔同(1880—1942),又名李息霜、李岸、李良,谱名文涛,幼名成蹊,学名广侯,字息霜,别号漱筒。

是著名音乐、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

从日本留学归国后,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后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

后被人尊称为弘一法师。

1913年受聘为浙江两级师范学校音乐、图画教师。

1915年起又兼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音乐、图画教师。

南京大学历史上第一首校歌就是由他谱曲的。

弘一法师杰出贡献在中国近百年文化发展史中,弘一大师李叔同是学术界公认的通才和奇才,作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他最早将西方油画、钢琴、话剧等引入国内,且以擅书法、工诗词、通丹青、达音律、精金石、善演艺而驰名于世。

中国僧俗两界闻名于世弘一法师, 在近代文艺领域里无不涉足,诗词歌赋音律、金石篆刻书艺、丹青文学戏剧皆早具才名。

而他在皈依佛门之后,一洗铅华,笃志苦行,成为世人景仰的一代佛教宗师。

他被佛教弟子奉为律宗第十一代世祖。

他传奇的一生为我国近代文化、艺术、教育、宗教领域里贡献了十三个第一,堪称卓越的文艺先驱,他爱国的抱负和义举更贯穿于一生。

大师的懿行在当代清晰可寻,天津、上海、嘉兴平湖、泉州、厦门、成都、温州、漳州、惠安、安海、青岛、台北等全国许多市区、寺庙建有李叔同弘一法师纪念馆堂、设立大师塑像,成为城市名片、旅游景点,供人们祭奠瞻仰、参观学习。

1918年,弘一法师38岁出家,1942年62岁圆寂于福建泉州开元寺。

依据有关他的大量史料和传记,吾认真地进行了有据可考的总结,弘一法师可成就中国近代历史第一的则有十三个之巨。

谨敬列如下:一、1906年考入日本东京最高美术学府学习西洋绘画,主持创办中国第一个话剧社团“春柳社”。

二、1906年主编中国第一本音乐刊物即《音乐小杂志》介绍西洋音乐和自己创作的歌曲到国内发行。

三、1907年组织中国第一部话剧《茶花女》在日本东京为国内赈灾义演,主演茶花女传为佳话,开中国话剧先河。

李叔同简介

李叔同简介

弘一法师(1880-1942)俗名李叔同,浙江平湖人,生于天津。

既是才气横溢的艺术教育家,也是一代高僧。

“二十文章惊海内”的大师,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于一身,在多个领域,开中华灿烂文化艺术之先河。

他反中国古代的书法艺术推向了极至,“朴拙圆满,浑若天成”,鲁迅、郭沫若等现代文化名人以得到大师一幅字为无尚荣耀。

他是第一个向中国传播西方音乐的先驱者,所创作的《送别歌》,历经几十年传唱经久不衰,成为经典名曲。

同时,他也是中国第一个开创裸体写生的教师。

卓越的艺术造诣,先后培养出了名画家丰子恺、音乐家刘质平等一些文化名人。

他苦心向佛,过午不食,精研律学,弘扬佛法,普渡众生出苦海,被佛门弟子奉为律宗第十一代世祖。

他为世人留下了咀嚼不尽的精神财富,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是中国绚丽至极归于平淡的典型人物。

太虚大师曾为赠偈:以教印心,以律严身,内外清净,菩提之因。

赵朴初先生评价大师的一生为:"无尽奇珍供世眼一轮圆月耀天心。

"被丰子恺称为“文艺的园地,差不多被他走遍了”的李叔同,由于佛缘成熟而走上了世俗眼光中的“消极”(佛法是入世的、积极的、而非消极厌世的,所谓“佛法不离世间觉,出世寻佛法,如同觅兔角”)人生之路,1918年,剃度于杭州虎跑定慧寺,遁入空门,成为一个名“演音”、号“弘一”的僧人。

一名曾经所谓纯正且优秀的艺术家,穿上百衲衣后,从观念到行动皆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放下尘缘,超然物外,几乎搁置了所有的艺术专长,耳闻晨钟暮鼓,心修律宗禅理,艺术家的李叔同变成了佛教家的弘一法师。

诸艺俱疏,唯有书法一事未能让弘一割舍(以书法表佛法),伴他直至圆寂于泉州不二寺。

在弘一60余年的生命历程中。

至少有50年的翰墨活动。

由此可见,书法早期在他心目中占有的地位了。

弘一习书始于少年,初学篆书,从津门名士唐敬严学习书法篆刻,打下了扎实的功底。

再写隶书,后入楷、行、草诸体,尤对六朝碑版精心揣摩,认真临写,形成他劲健厚重的书风。

李叔同

李叔同

李叔同(1880-1942)名文涛,别号息霜,法号弘一,祖籍平湖,生于天津,出身进士门第,盐商家庭。

工诗词,对石鼓文有研究,擅长书画、篆刻。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随母徙居上海,更名成蹊,就读于南洋公学,与新学界人士袁希濂、许幻园等创立"城南公社"。

二十七年三月,与僧人黄仰宗、画家任伯年、书法家高邕之等组织"上海书画公会",出版《李庐印谱》、《李庐诗钟》。

二十八年秋,补行庚子、辛丑并科乡试,他以嘉兴府平湖县监生资格,赴杭应试,未中举。

回南洋公学继续就读,三十年毕业,与穆怒斋等人组织"沪学会"。

三十一年秋,东渡日本留学,学习绘画和音乐,三十二年加入同盟会,在日本戏剧家藤泽浅二郎指导下,与曾孝谷等人发起组织"春柳社"。

翌年春,在东京演出《茶花女》、《黑奴吁天录》,饰《茶花女》女主角玛格丽特。

宣统二年(1910)回国,在天津直隶模范工业专门学堂任图画教员,不久,离津到上海,在城东女学堂当音乐教员。

翌年三月,加入"南社"。

民国元年(1912)春,先后受聘为《太平洋报》、《文美杂志》编辑。

由于他擅长国画和音乐,先后在浙江两级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执教7年。

在此期间,所编《春游》、《早秋》等歌曲,引用外国歌曲配新词作教材,对中国早期艺术教育有开创之功,还培养了一批美术、音乐人才,其中有著名画家丰子恺、音乐家刘质平等。

民国7年8月,李叔同在杭州虎跑大慈寺削发出家,法名演音,号弘一。

芦沟桥事变后,他寄迹于苏、浙、闽寺宇之间,宏扬佛学与爱国相结合,淳朴笃实,不交权贵。

在所居地题"殉教堂"三字,表示"以护法故,不怕炮弹"。

42年10月13日在福建泉州不二祠圆寂。

遗著有《戒本羯磨随讲别录》、《互戒相经笺要》等。

后被佛门弟子尊为"重兴南山律宗第十一代祖师",驰誉中外。

弘一法师生平简介

弘一法师生平简介

弘一法师生平简介弘一法师(1880-1942年),俗姓李,名息,学名文涛,又名成蹊、广侯,字叔同、息霜,号漱筒、演音等,别署甚多。

祖籍浙江平湖,清光绪六年(1880年)九月二十日生于天津河东地藏庵(今河北区粮店街陆家胡同)一官宦富商之家。

1942年10月13日圆寂于泉州。

幼名成蹊,取“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之意。

学名文涛,字叔同。

法号弘一,世称弘一大师。

李叔同是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前驱,近代史上著名的艺术家、教育家、思想家、革新家。

作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早期启蒙者,他一生在音乐、戏剧、美术、诗词、篆刻、金石、书法、教育、哲学、法学等诸多文化领域中都有较高的建树,并先后培养了一大批优秀艺术人才。

名画家丰子恺、音乐家刘质平等文化名人皆出其门下。

其父李筱楼,曾任吏部主事,后辞官经营盐业与钱庄,为津门巨富。

文涛5岁失父。

13岁知篆书,15岁能诗,17岁善治印,18岁与茶商女俞氏成婚。

戊戌变法失败时,有人说他是“康梁同党”,他遂携眷奉母南下,避居沪上城南草堂,加入城南文社。

22岁入南洋公学,从蔡元培受业。

课余参加京剧演出,还为沪学会补习科作《祖国歌》,并编有《国学唱歌集》。

光绪三十二年,为求救国之道,东渡日本留学。

到日本后,肄业于东京美术专科学校,主修油画,兼攻钢琴。

在日期间李叔同在由留日学生出版的《醒狮》杂志上发表文章,加入“随鸥吟社”并与本田种竹、森槐南、日下部鸣鹤等交流。

课余热心于话剧艺术活动,联合留东同学组织“春柳剧社”。

在校期间还参加“白马会”第12回展(1909年春)、第三回展(1910年春)。

在东京,他创办音乐期刊——《音乐小杂志》,发表所创作的歌曲多首。

1906年10月4日的日本的“国民新闻”报曾刊登关于李叔同的访问记以及肖像照片。

在写生课时,敢于冲破封建礼教的藩篱,被誉为我国新文化运动启蒙时期的急先锋。

宣统三年(1911年),文涛学成归国,先执教于天津高等工业学堂,任图案教员,后转到上海城东女学,讲授国文和音乐。

弘一法师

弘一法师

作为高僧书法,弘一与历史上的一些僧人艺术家存有差异,如智永和怀素,尽管身披袈裟,但似乎他们的一生并未以坚定的宗教信仰和恳切实际的宗教修行为目的,他们不过是寄身于禅院的艺术家,“狂来轻世界,醉里得真知”,这完全是艺术家的气质与浪漫。八大山人笔下的白眼八哥形象,讽刺的意味是显而易见的,他的画作实在是一种发泄,是入世的,并未超然。比之他们,弘一逃禅来得彻底,他皈依自心,超然尘外,要为律宗的即修为佛而献身,是一名纯粹的宗教家。
被丰子恺称为“文艺的园地,差不多被他走遍了”的李叔同,由于种种原因而走上了世俗眼光中的消极人生之路,1918年,披剃于杭州虎跑定慧寺,遁入空门,做了一个名“演音”、号“弘一”的僧人。一名曾经纯正而且优秀的艺术家,穿上百衲衣后,从观念到行动皆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断绝尘缘,超然物外,几乎废弃了所有的艺术专长,耳闻晨钟暮鼓,心修律宗禅理,艺术家的李叔同变成了宗教家的弘一法师。
16、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
17、逆境顺境看襟度,临喜临怒看涵养。
18、大着肚皮容物,立定脚根做人。
19、事当快意处须转,言到快意时须住。
20、花繁柳密处拨得开,方见手段。风狂雨骤时立得定,才是脚根。
21、心思要缜密,不可琐屑。操守要严明,不可激烈。
22、事不可做尽,言不可道尽。
有才而性缓定属大才 有智而气和斯为大智
处逆境心需用开拓法 处顺境心要用收敛法
以冰霜之操自励则品日清高 以穹隆之量容人则德日广大
以切磋之谊取友则学问日精 以慎重之行利生则道风日远
居处必先精勤乃能闻志
行欲徐而稳立欲定而恭 坐欲端而正声欲低而和
凡为外所胜者皆内不足 凡为邪所夺者皆正不足
意粗性燥一事无成 心平气和千祥(马加并) 集

弘一大师传

弘一大师传

弘一大师传弘一大師傳陳慧劍著作者簡介:居士一九二五年生於大陸江蘇,一九四八年皈依佛門,專精佛學與歷代高僧研究,於一九九四年創辦弘一大師紀念學會。

一生發表多篇學術論文及《弘一大師傳》、《當代佛門人物》等二十餘部著作;曾獲國家克難英雄獎、中山傳記文學獎等。

一、降生一八八?年九月二十日生於天津富裕銀行家庭。

父親李筱樓,清同治進士,曾官吏部,後改營鹽業,家道頗豐,研究禪宗,設義塾,創濟社,樂善好施。

妻妾多人,第五姨太太王氏,為李叔同生母。

李叔同有異母兄弟三人,長兄早夭,次兄文熙:又名桐岡:,懸壺濟世,為天津有名中醫,掌管家中事業。

叔同排行老三,,學名文濤,名號眾多。

二、父死父篤信佛教,五歲,父卒,看見父親走得輕鬆自然,看見學法老和尚莊嚴聖潔的法相升起崇敬之思。

三、出岫1由兄長啟蒙五年,又接受五年經院教育,可說是受到紮實的儒學教育。

聰明伶俐敏感。

十六、七歲時曾從名士趙幼梅學填詞,從唐育厚學書法,篆字尤為專精。

2母親地位低落,使他備感壓力,心靈極為苦悶。

3不喜兄長道貌岸然說一套做一套。

四、南遷1如一朵出岫的雲,帶著曼妙與山林野性的氣息。

金石書襪詩詞歌賦吹拉談唱樣樣會,尤其他的字更具特色。

2遺傳與庶子的形勢加速他精神領域上的豐收。

3十八歲從母命娶俞氏,第二年戊戌政變,奉母遷居上海。

加入由袁希濂、許幻園等組戎的「城南文社」,初試啼聲,展現寫作才華。

4很有愛國意識。

五、本色1沉醉在上海的文化沙龍與十里洋場。

結識藝妓朱慧百、李頻香、楊翠喜、謝秋雪、金哇兒等人2二十二歲,入蔡元培主持之「南洋公學」,名字改為李戎蹊,瘦桐為別號。

六親情母鬱積而死。

他看穿世上一部分的情愛。

七上野(一)1單身入日「上野美術專門學校」。

改名李哀2愛上鋼琴、戲劇、結識誠子。

P81七上野(二)與誠子譜出戀情。

八上野(三)1籌辦春柳社,演過茶花女、黑奴籲天錄、孤星淚。

非常入迷。

也帶動中國戲劇的興起。

2不茍言笑表情嚴肅。

既浪漫又寡情。

P102 3不喜他人干擾既定行事。

人物专题——弘一法师 李叔同

人物专题——弘一法师 李叔同

• 他一生做人确是凡事认真而严肃的。他要学 一样就要像一样,要做什么就要像什么。古 人有话说:“出家乃大丈夫事,非将相之所 能为”。马一浮曾有诗挽他说:“苦行头陀 重,遗风艺苑思。自知心是佛,常以戒为 师”,读此可谓如见其人。 • 先生走了,他的人格魅力还在,如风常 拂,如月明澈
• 故事:

1.弘一法师深恐堕入名闻利养的陷阱,他律己极严, 生怕接受了许多善男信女的礼拜供养,变成个“应酬的 和尚”,因此每到一处,他必定先立三约:一、不为人 师;二、不开欢迎会;三、不登报吹嘘。 • 他日食一餐,过午不食。素菜之中,他不吃菜心、 冬笋、香菇,理由是它们的价格比其它素菜要贵几倍。 除却三衣破衲,一肩梵典外,他身无长物,一向不受人 施舍,挚友和弟子供养净资,也全都用来印佛经。 • 夏丏尊先生曾赠给他一架美国出品的真白金水晶眼 镜,他也送给泉州开元寺,以拍卖所得的五百元购买斋 粮。 • 弘一法师对重病视若无事,工作如故,他曾对前 往探病的广洽法师说:“你不要问我病好没有,你要问 我有没有念佛。”他这样虔敬的宗教情怀岂是常人可及? •
• 弘一法师留给明天的是善心与禅意,弘一法师留给 后人的是人间至善至美的善的境界。 • [片断四] • 平常心,敏感心(潍坊) • 平常者,平静也;敏感者,机敏也。 • 人生难得有一颗平常心,弘一法师作为方外之人, 自然更有一颗平常心。平日的他看庭前花开花落, 观天外云卷云舒,生活上保持着”淡有淡的滋味, 咸有咸的味道“,可谓宠辱不惊,恬淡闲适,但他 的心又是敏感的。每次到学生丰子恺家做客,他总 是先轻摇藤椅,让里面的小虫走避,然后才安然落 座。法师平常心外更有一颗敏感的心,敏感来自何 处?来自对天地万物的尊重,来自对万物生灵的怜 悯。 • 法师的心可谓平常也,但法师的敏感之心足以光照 青史,惠泽万世。

弘一大师李叔同

弘一大师李叔同

弘一大师李叔同:半世潇洒半世僧—文:谢和琛我我我不是结吧2012-06-27 09:19:52“少年时做公子,像个翩翩公子;中年时做名士,像个名士;做话剧,像个演员;学油画,像个美术家;学钢琴,像个音乐家;办报刊,像个编者;当教员,像个老师;做和尚,像个高僧。

”——丰子恺《我的老师李叔同》“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斛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淡淡的笛音吹出了离愁,幽美的歌词写出了别绪,听来让人百感交集。

这首广为传唱的歌曲就是李叔同的代表作。

李叔同被丰子恺称赞为“文艺的园地,差不多被他走遍了”,后来他遁入空门,法号弘一。

1942年10月的一天下午,泉州的温陵养老院的晚晴室中,沉疴久病的弘一法师临终弥留之际,他挥毫作书“悲欣交集”四字后右肋而卧,安详圆寂,走完了他辉煌而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

四个字中蕴含了他对人生的多少难以言传的感慨,至今谁又能说得清呢?传奇的身世弘一法师李叔同,祖籍浙江平湖,1880年出生于天津。

父亲李筱楼是同冶时期的进士,曾官吏部。

李叔同排行第三,幼名成蹊。

他五岁时。

73岁的老父因病去世,母亲王氏是父亲四个妻子中最小的妾室,时年25岁。

就这样,一个身卑位贱的年轻寡妇带着幼年的挛叔同,在这样一个中国传统的旧式大家庭中艰辛度日。

因此,依母教养成人的李叔同对母亲终生孝敬和怀念。

也许正是李叔同幼年丧父的悲苦和“庶出”身份的低微,小时候的李叔同就显出不同于人的特殊性情:他常常趋于偏激。

他从小就喜欢养猫,甚至爱猫如痴。

不仅养了许多只,并且敬猫如同敬人。

直到他十几年后去日本留学,仍未改变自己奇特的个性。

一次,他竟突然专门给家里发了一封急电,询问自己养的那些猫是否平安。

李叔同幼年聪慧过人,五岁便跟随母亲习诵古诗格言,六七岁时即攻读《昭明文选》,居然能朗朗成诵,人多异之。

八九岁时,他的侄媳曾与当地居士学习佛教《大悲咒》、《往生咒》等,他从旁听之,不久也能背诵。

弘一大师-李叔同介绍

弘一大师-李叔同介绍

人格风范1
• 他的弟子丰子恺更以「温而厉」来形容他 认真的教学态度:「李先生从不骂人,从 不责备人,态度谦恭。」学生却个个「真 心怕他,真心学习他,真心崇拜他。」因 为他是「一位注重人格感化的教育家」。
人格风范2
• 西湖毓秀的山水,给了他很大的艺术灵感,这一 时期,可以说是他学堂乐歌创作的黄金时期,创 作了许多淡雅脱俗、意境深邃的歌曲,不仅启迪 了当代人们美的情操,也感染了后人。然而艺术 家的灵心,使他善感生命的朱华易消,众生的病 苦倩谁扶持?杭州佛寺的晚钟和生命庄严的钟声 同时响起,他,渴望另一层次的追寻。一九一五 年的创作歌曲「月」:「仰碧空明明,朗月悬太 清」,最能体现这种仰望清凉的内心变化!
美的足迹7
• 《旅愁》的歌词是这样写的:

西风起 秋渐深 秋容动客心 独自惆怅叹飘零 寒光照孤影
忆故土 思故人 高堂念双亲 乡路迢迢何处寻 觉来归梦新
• 而李叔同的《送别歌》歌词是:

长亭外 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 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 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瓢浊酒尽余欢 今宵别梦寒
聆听人籁
弘ㄧ大师-李叔同
其人生平1
• 祖籍:浙江省平湖县 • 出生:清光绪六年(1880年)农历九月二十日出
生在天津 • 家世:父亲李世珍是名进士,与直隶总督李鸿章
同年会试,是挚友。李世珍官任吏部主事,又是 天津最大盐商,还兼营银号,家财万贯。李叔同 为其三姨太所生 • 字号:名文涛,号广侯、叔同,出家法名演音, 号弘一法师。 • 在李叔同5岁那年,他父亲去世了。他是在长兄文 熙和母亲教导、关怀下成长的。

美的足迹3
• 早年入南洋公学,受教于蔡元培,后东渡日本, 在东京美术学校攻读油画,学习音乐,并创办 「春柳剧社」,是中国话剧运动创始人之一。返 国后,历任天津北洋高等工业专门学校、上海城 东女学音乐、浙江两级师范学校音乐图画教授等 职。提倡写生,开始使用人体模特儿。民国七年, 于杭州虎跑寺剃度?僧。李氏多才多艺,能诗文、 词曲、话剧、绘画、书法、篆刻,其书风秀丽, 严谨而明净、安祥。着有《李庐印谱》、《晚清 空印聚》等。

弘一法师故事

弘一法师故事

弘一法师(大师李叔同)弘一法师,一个文化贵族,一个精神贵族。

在他身上。

博雅的知识教养,淡泊的人生态度,纯粹的精神追求,严谨的生活仪轨,浓烈的社会情怀,独立的精神取向,体现了中国文化传统对个体价值和精神自由的尊重,也体现出传统知识精英注重道德修养、注重社会责任的文化性格。

大师的一生。

展示了一个精神贵族对理想与信念执著的守望,也从一个角度诠释了人生最根本的价值和意义,实则成为那个时代一个特定的文化符号,永久地定格在后人的记忆中。

大师已去,留下的只是一个渐行渐远的背影。

他以生命谱写的中国传统贵族精神的挽歌,已经成为旷世绝唱。

然而,时间长河的流逝,非但不能拉开今人与大师的距离,反而让我们更真切地感受到他的存在。

弘一大师的前世今生,演绎了一个真正的贵族故事。

(弘一法师,俗名李叔同,他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前驱,卓越的艺术家、教育家、思想家、革新家,是中国传统文化与佛教文化相结合的优秀代表,是中国近现代佛教史上最杰出的一位高僧,又是国际上声誉甚高的知名人士。

李叔同是“二十文章惊海内”的大师,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于一身,在多个领域,开中华灿烂文化艺术之先河。

同时,他在教育、哲学、法学、汉字学、社会学、广告学、出版学、环境与动植物保护、人体断食实验诸方面均有创造性发展。

南京大学历史上第一首校歌——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校歌就是由他谱曲的,所创作的《送别歌》,历经几十年传唱经久不衰,成为经典名曲。

卓越的艺术造诣,先后培养出了名画家丰子恺、音乐家刘质平等一些文化名人。

他苦心向佛,过午不食,精研律学,弘扬佛法,普渡众生出苦海,被佛门弟子奉为律宗第十一代世祖。

他为世人留下了咀嚼不尽的精神财富,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是中国绚丽至极归于平淡的典型人物。

太虚大师曾为赠偈:以教印心,以律严身,内外清净,菩提之因。

赵朴初评价大师的一生为:“无尽奇珍供世眼,一轮圆月耀天心。

”林语堂:“李叔同是我们时代里最有才华的几位天才之一,也是最奇特的一个人,最遗世而独立的一个人。

弘一大师李叔同简介

弘一大师李叔同简介

弘一大师李叔同简介李叔同,從風流高富帥到空門高僧張愛玲曾經說過,不要認為我是個高傲的人,我從來不是的,至少在弘一法師寺院圍牆的外面,我是如此地謙卑。

弘一法師,在俗時的名字叫李叔同,青年時是一個進出名場、瀟灑無羈的風流才子,後半生成為芒鞋布衲、苦修律宗的空門高僧。

他被林語堂譽為那個時代最有才華的天才之一,也因為其劇變的人生軌跡,而被世人視作是一個傳奇。

1918年的春天,一個日本女人和她的朋友,尋遍了杭州的廟宇,最終在一座叫虎跑的寺廟裡找到了自己出家的丈夫。

38歲的他原來是西湖對岸,浙江省立第一師範學校的教員,不久前辭去教職離開學校,在這裡落髮為僧。

十年前他在日本留學時與妻子結識,此後經歷了多次的聚散離合,但這一次已經是最後的送別,丈夫決定離開這繁華世界,皈依佛門。

幾個人一同在岳廟前臨湖素食店,吃了一頓相對無言的素飯,丈夫把手錶交給妻子作為離別紀念,安慰她說,你有技術,回日本去不會失業。

岸邊的人望著漸漸遠去的小船失聲痛哭,船上的人連頭也沒有再回過一次。

這是1957年3月7日,登載在《文匯報》上的文章,《我也來談談李叔同先生》,文章出自叔同老友,近代教育家黃炎培先生之手,寫的是他親眼所見,朋友與妻子訣別的一幕。

五年前,李叔同創作了歌曲《送別》,歌詞意境之高,讓人歎服。

但沒想到,這些文字竟在五年後一曲成讖,成為如今已是弘一法師的李叔同,與妻友別離一幕最合適的註腳。

這位被譽為現代中國文化正待從他腳下走出,婉約清麗一途的藝術大師,悄然在杭州虎跑寺以盛年出家,他遁入空門的決定,在當年震動了整個中國知識界。

1880年10月23日,李叔同出生於天津市三岔河口附近一戶富有的鹽商之家。

李叔同系父親第五個姨太太王氏所生,幼名成蹊,學名文濤。

成家後,李叔同攜母親妻兒定居上海,憑藉著詩書的才華,弱冠之年的李叔同,很快成為上海灘上的名流。

他風流不羈,與藝伎坤伶過從甚密,時稱「天涯五友」。

在多年以後,回顧那段風流的歲月,李叔同寫下了這樣兩句詞,二十文章驚海內,畢竟空談何有,這兩句詞寫於1905年,李叔同人生的第一個重大轉折,就發生在這一年。

弘一大师断食日记

弘一大师断食日记

弘一大师断食日记弘一(1880—1942),俗名李叔同,号息霜。

其父是天津的银行家,十分富有。

李自幼聪明过人,国学根底深厚。

他的诗词、书画、金石,无一不精,先风行天津文坛,又左右上海南社。

他在音乐、戏剧方面造诣甚深。

早年就学南洋公学,又留学日本学习油画,在东京创办“春柳社”,主演茶花女。

回国后先在天津教西画,后到上海接任《太平洋报》编辑,组织“文美会”,刨办“文美杂志”。

1912年7月,他受聘于浙江第一师范,任音乐、美术教师,培养出丰子恺、刘质平等艺术大家。

1916年,他利用假期去大慈山虎跑寺断食二十一天,经验了他人生的一个重大转折。

李叔同本是挥金如土的风流公子,早年出入雅士、名妓之间。

但在虎跑寺断食之后,他的整个气质发生变化,前后判若两人,并于1918年毅然出家,削发为僧。

出家之后,他食粗茶淡饭,披补丁袈裟,严守戒律,创设“南山律学院”。

1942年十月十三日,弘一大师取吉祥卧式,安然圆寂。

李叔同在浙江师范主教音乐、西画,已经五年了。

校园里,到处可以听到他自己创作的《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崖,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杯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这首歌唱遍了大江上下,长城内外。

1916年的阳历年假开始之后,李叔同断然做出决定,到大慈山虎跑寺断食二十一天。

陪他去的是校工闻玉。

几天前,他曾看过一篇文章,介绍断食的方法:第一周食量逐渐减少,第二周不食人间烟火,第三周食量逐渐增加,恢复正常。

他写下断食日记,详细记载下这一段不寻常的经历。

下面是他亲自写下的断食日记,我们可以从中领略这位出世大师的这一段人生经历:丙辰十一月二十九日(民国五年):断食换心,是一种科学的,也是哲学的试验。

弘一大师告诉闻玉,断食中,不会任何亲友,不拆任何函件,不问任何事务。

家中有事,由闻玉答复,处理完毕,待断食期满,告诉我。

断食中尽量谢绝一切谈话。

整天定课是练字,作印、静坐,三个段落。

食量:早餐一碗粥,中餐一碗半饭,一碗菜;晚餐,一碗饭及小菜,这是平日三分之二的食量。

从风流才子到一代高僧:弘一法师李叔同简介

从风流才子到一代高僧:弘一法师李叔同简介

从风流才⼦到⼀代⾼僧:弘⼀法师李叔同简介 弘⼀法师,在俗时的名字叫李叔同,青年时是⼀个进出名场、潇洒⽆羁的风流才⼦,后半⽣成为芒鞋布衲、苦修律宗的空门⾼僧。

他被林语堂誉为那个时代最有才华的天才之⼀,也因为其剧变的⼈⽣轨迹,⽽被世⼈视作是⼀个传奇。

林语堂:“李叔同是我们时代⾥最有才华的⼏位天才之⼀,也是最奇特的⼀个⼈,最遗世⽽独⽴的⼀个⼈。

” 张爱玲:“不要认为我是个⾼傲的⼈,我从来不是的,⾄少在弘⼀法师寺院围墙的外⾯,我是如此地谦卑。

” 在中国近百年⽂化发展史中,弘⼀⼤师李叔同是学术界公认的通才和奇才,作为中国新⽂化运动的先驱者,他最早将西⽅油画、钢琴、话剧等引⼊国内,且以擅书法、⼯诗词、通丹青、达⾳律、精⾦⽯、善演艺⽽驰名于世。

1918年的春天,⼀个⽇本⼥⼈和她的朋友,寻遍了杭州的庙宇,最终在⼀座叫虎跑的寺庙⾥找到了⾃⼰出家的丈夫。

38岁的他原来是西湖对岸,浙江省⽴第⼀师范学校的教员,不久前辞去教职离开学校,在这⾥落发为僧。

⼗年前他在⽇本留学时与妻⼦结识,此后经历了多次的聚散离合,但这⼀次已经是最后的送别,丈夫决定离开这繁华世界,皈依佛门。

⼏个⼈⼀同在岳庙前临湖素⾷店,吃了⼀顿相对⽆⾔的素饭,丈夫把⼿表交给妻⼦作为离别纪念,安慰她说,你有技术,回⽇本去不会失业。

岸边的⼈望着渐渐远去的⼩船失声痛哭,船上的⼈连头也没有再回过⼀次。

这是1957年3⽉7⽇,登载在《⽂汇报》上的⽂章,《我也来谈谈李叔同先⽣》,⽂章出⾃叔同⽼友,近代教育家黄炎培先⽣之⼿,写的是他亲眼所见,朋友与妻⼦诀别的⼀幕。

五年前,李叔同创作了歌曲《送别》,歌词意境之⾼,让⼈叹服。

但没想到,这些⽂字竟在五年后⼀曲成谶,成为如今已是弘⼀法师的李叔同,与妻友别离⼀幕最合适的注脚。

《送别》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阳⼭外⼭。

天之涯,地之⾓,知交半零落。

⼀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弘一大师李叔同的生平集艺术家、革命者、与苦行僧之成,其超妙的英才、焕发的风仪、卓绝的悲愿、护教的虔诚,恰恰和二十世纪西方良心的代表——赤道非洲史怀哲医生,形成一种极堪玩味的巧合。

春风桃李,名满艺林,他的前半生,已然充满了天纵奇才的漫天霞彩;他的后半生,更是迥然超乎世人的想像之外,映现出一种庄严而圣洁的光辉,照耀着那个时代,也照耀着万千人们的心灵。

李叔同系出名门,五岁丧父,家境富裕;才华仪容,均有得天独厚之处,对于词章、金石、书画、戏曲等艺术,皆能灵思入神,妙语非凡,弱冠时即已名动京邑,为当时的艺苑名流交相推重。

事实上,他在艺术上的成就,后来于他自己眼中,固如白云过隙,殊不足道;在我们后人看来,却委实有其鲜明突出的地位。

即以词章而论,迄今仍风靡大众,属于格调高绝的一些艺术歌曲,如“送别”、“忆儿时”,歌词即是出自他的手笔: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春去秋来,岁月如流,游子伤飘泊。

回忆儿时,家居嬉戏,光景宛如昨,茅屋三椽,老梅一树,树底迷藏捉……其情韵之缠绵,吐属之自然,文采之优美,是任何曾唱过或听过这些名歌的人,都能深深体会的。

既负出尘的姿仪,复挟不羁之才情,翩翩少年,倜傥风流。

李叔同的早年,也曾留下许多人人艳羡的韵事,如愈家女、苹香的感情生活等等……走马章台,折柳平康,厮磨金粉,儇依红颜,诸般旧日才子优为之事,无不目击身经。

可是,温柔乡是羁糜不了真正的有心人的,而李叔同抱负宏深,志岂在此呢?生母王太夫人于其二十几岁病逝,李叔同,哀痛万状,改名李哀,终于他东渡日本,进入东京国立美术专校深造,远离了那个少年荒唐的十丈红尘之地,行前一阕金镂曲,已淋漓地表露了他忧国的心绪与深沉的体悟,伏下了后来毅然出家普救众生的意愿:二十文章惊海内,毕竟空谈何有!听匣底苍龙狂吼。

长夜凄风眠不得,度群生那惜心肝剖!是祖国、忍孤负?对于辛亥革命的成功,他感到异常的欢欣和鼓舞:皎皎昆仑,山顶月,有人长啸。

看叶底宝刀如雪,恩仇多少!双手裂开鼷鼠胆,寸金铸出民权脑。

算此生,不负是男儿,头颅好。

荆轲墓,咸阳道;聂政死,尸骸暴。

尽大江东去,余情还绕。

魂魄化作精卫鸟,血花溅作红心草。

看从今,一担好山河,英雄造。

他的这首《满江红》和岳飞的那首《满江红》一样,力透纸背、义薄云天。

他无疑是剑胆琴心的高手,挥动如椽巨笔,哪怕一生只挥动这样一次,一生只铸下这样一首伟词,也足够了不起了!出国之后,他联合留日同学创组“春柳剧社”于东京,为中国新剧之策源人,曾表演“茶花女”、“黑奴吁天录”等新剧,自任主角,演艺精湛,一时名噪海外,四方侧目;但这等成就,于多才多艺的李叔同而言,也不过是其个人生命力的又一流露而已。

以他天性中澎湃的热情,爱国的挚诚,与忘我的情操,使他在日本时即已参加了一心救国的革命志士的行列,成为同盟会的老会员。

归国之后,他加入当时才士云集的文学革命机关——“南社”,作诗撰文,孜孜不息,鼓吹民族精神,对于当时的知识分子影响极大。

辛亥鼎革,陈英士创办《太平洋日报》于沪上,从事唤起民众启蒙社会的工作,李叔同主持笔阵,兼领编务,当时他所刊行的诗论、政评、诗歌、小说,皆能开风气之先,成为万人瞩目的焦点,一时从游诸人,均为并世俊逸。

例如身世凄美诗才旷世的一代诗僧苏曼殊,就是于他主编的文艺栏上崭露头角的。

李叔同除致力革命鼓吹外,并尽心于教育工作,他于音乐绘画文学各方面,造诣既深,执教又勤,加以人格感化动人至深、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精神,所以确实造成了不少人材,后来新文学初期的健将,有不少根底最深的,即是来自他的门下。

其时他虽已从一位风采照人的翩翩公子,转变为一个“恂恂儒雅的布衣君子”,可是盛名远播,正如中天旭日,隐然为当时艺坛第一人。

就在这时候,在三十九岁那一天,他因某种因缘,抛弃了一切世俗的声名成就,割舍了一切世俗的亲情牵挂,于杭州虎跑寺剃度出家,成了一名和尚。

一代名流归佛法,早年令问动江湖?从此以后,他完全走上了另一条路子,开始了他后半生的生涯,使他不但成为近代中国有数的高僧,而且成为近代中国绝无仅有的完人之一。

出家之后的李叔同,法名演音,字弘一,世称弘一大师。

狷介如白鹤,和煦如春风。

他芒鞋破衲,独来独往,千山云水,行无定踪。

二十余年来,足迹踏遍了南中国苦难的大地,过的是最清贫的生活,作的是最根本的努力,与过去多采多姿的艺术家风范,轰轰烈烈的革命岁月,形成了截然不同的对照。

弘一大师出家后,一直飘逸地过着清苦的行脚生活,他律已至严,治学至勤,操行至苦。

可是,他本身虽然自奉极俭,一丝不苟,待人却又无微不至,惠贫济病,无时不忘,完全以天下苍生为已任;为感化世俗而讲经说法,则虽精疲力竭,唇焦舌敝,也从不以为苦;当真是“最后一滴血,也无不愿输诸众生,而毫无吝惜。

”弘一大师就这样一肩梵籍,两袖清风,为了他心目中一种永恒的宏愿,而贡献出整个生命。

他在佛教界的地位至高,可是他一直不理不闻,不受供养,不蓄徒众,默默地以平实的作风,为扎根而努力,习劳习也,克勤克俭,至垂老而不渝。

我们看他在佛门,选择戒行最严、自律最苦的律宗,作为毕生献身的方向,不得不承认,他是想以一已人格的感化,来改革中国的宗教风气,变化一般教民的气质;我们看他对社会,一迳行慈施善,怜弱济贫,对于乞丐流氓疲癃残病,照顾拂恤周微不至,不得不承认,他一直在默默地为社会做着实质的工作,持久的贡献。

从金粉繁华的名利场中走来,在那寂天寞地的深山荒野中,粗犷无识的下层贫民间,呕心沥血,弘道护众,二十载于斯,落落自得,其雪志冰操,又岂是当时那些显赫不可一世的名流学人,可以想像于万一的呢?他从事一种自下而上,自远而近的恒久努力,以社会大众为目标,以身体力行为号召,直接进行“普救众生”的工作。

所以弘一大师的出家,实质上是积极的介入,热情的投注,全心全力地献身社会。

“半壁东南胡马过,天涯托钵泪痕多;故都战火惊孤鼠,荒榭劫灰罩薛萝”!在这样一种邦国殄卒的情境下,进行如此孤注的扎根工作,他的苦心孤诣,的确是不易使人理解的。

弘一大师为什么薄盖代艺名如浮云,舍天纵英才而不惜,毅然走出家苦行的路子呢?迄今为止,尚无人作过确切不移的解释。

至于有人以“沧桑幻灭”、“人世无常”之类的说法,来推论大师的用心,似也未免过于笼统,不能使人完全信服。

通常,我们对于人的看法,大约分为二种;一是平凡的,一是不平凡的。

或者就行为说,也可分为一是恋世的,一是厌世的。

厌世的人,则指消极的一面;恋世者,则指积极的一面。

且把厌世者,又多看成是某些教徒(甚至说,就指宗教)。

事实上,他们是否真的厌世,或者说,“世”是否可厌,又是否可恋,一般人并不清楚,尤其是有些超世俗的思想家,和佛教一部分特殊的宗教行为,只因为他们对人生抱有一种特别的看法,于是也就使一些不大了解个中深义的人,冠以“厌世”这种名词。

当然“厌世”并不是坏的批评,但对若干有超特思想行为表现的人,却不是正确的批评。

就我了解这两个概念的意义来说,觉得只可就人生浮泛面的“感性”上言,而不可作指评人生深奥一面的“理性”而言。

感情的人生有痛苦,有快乐,有悲欢离合;因其有痛苦和快乐,于是便有厌弃和贪恋的相对表现。

看透了世事沧桑,人生无常,自易掀起厌世之感;而若平生得意,欢场可求,则又不免频生贪恋之情。

此两面均露在人生浮泛的一面,也正是芸芸众生表现现实的一面。

人的生命,通常也可分为两种;一是自然的生命,一是真实的生命。

悲欢、离合、痛苦、快乐,只存于自然的生命,而不存于真实的生命,自然和真实,固不可将其绝对的分离,但真实的生命却又绝不是自然的生命。

尽管真实的生命,又必有待自然的生命去发掘、求证,然两者的价值及其意义,却又相距千里之遥。

弘一大师的生平,就一个现实社会的观点看,我们将对这位卓有成就的艺术家李叔同之出家,感觉是一种乖离。

因为只要他愿意,他便可在艺术的生涯上,创造出不朽的精神,做一个中国的贝多芬、舒伯特或萧邦,这足可以为他的生命放出无限的光辉。

然而,当他正要臻至此一境界时,却像他手下的琴键,未待曲终,便嘎然而止,这叫世俗的一般人如何能理解呢?尤其是当他把乐谱和琴声搁下,换来的又并不是叫人有另一种叫好的表演,而是一领使现代社会人士最起冷漠感的僧衣。

这突起的转变,在他个人的生命上,固是一奇峰突出,天地顿分,他抛弃了一切,世誉名利,亲友门上,以一个多情的艺术家说,这是何等的绝断?这除了遭受人生重大刺激,因而愤世嫉俗外,还有何可以形容呢?谓其是厌世遁尘,应该是得当的批评。

可是,假如对于弘一大师出家后的言行,作一精细的察看,则又知所断者全非。

他之放弃艺术家,不仅是没有厌弃世间,舍弃亲友;相反的,且更接近世间,一个真实的世间;也更获得了生命,一个真实的生命。

这生命不是一般社会观念所能理解的,也不是某些只知格物而不能穷理的学者们所可理解的。

不能理解的原因,就在于他们把人生的意义看得太现实化和人文化了。

他们以为生命的完成,只在于投注客观社会的存在关系之表现,而忽略了人之内在的主体的反省与超越。

作为一个成功的艺术家,其心灵必然的会有异于常人的敏锐;有了此一敏锐,便对自我生命的奥妙,宇宙的奥秘,也必然地会发生深刻的怀疑。

由于其怀疑,便将引起他不断的去探索追究。

他既懂得把握他的生命去创造艺术,也必会懂得生命的境界有无限的深邃,他能不满足于自己所达到的生命境界,也就自然地会想到,须要作更深一层之努力。

由于此种努力,遂使他领悟到了还有一个更超越于艺术精神的生命存在。

此生命是自觉的,又是绝对和普遍的,但必须要以身力行,始可亲证那生命的堂奥。

因此,他为了把握这更高一层的生命境界,乃毅然地诀别了周遭的一切,而走向了那西子湖畔的定慧道场。

从人我差别走向诸法平等界的李叔同,打破了原有私情的狭小藩篱;献生于全众生界的李叔同,才可跨入真实世界的边际。

这理由要细说,实在极深极广,非一短文可详尽管佛教的思想,非只此一类型,然而从小向大,由凡转圣,对某一类特别根机的人来说,却是必须的过程。

就追究生命的本质而言,我们也应如是了解:生命的层次,可分为三类——第一层是本能的自然生命,第二层是文化的道德生命,第三层是内在的自觉的生命。

前二者可从“我”的观念认取,也可从客观的事实上去认取(如从父子亲情的关系,可以体认自然生命的价值;从文化、艺术、事业、功勋、伦理、道德等等可以体会文化道德生命的价值)。

但第三层却须要从否定一般观念中的自我才可领会。

故此,跨入此层境界的人物,其行为表现势无法再顺世间的私情观念造作(此中仍有顺而不顺,不顺而顺的微细密意及境界在)。

五十六岁时,弘一法师即对自己的后事有明确的处分,其弟子传贯有绘貌传神的描述:“师当大病中,曾付遗嘱一纸予贯云:‘命终前请在布帐外助念佛号,但亦不必常常念。

命终后勿动身体,锁门历八小时。

八小时后,万不可擦体洗面。

即以随身所著之衣,外裹破夹被,卷好送往楼后之山坳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