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规设计手册58368

合集下载

安规总则

安规总则

安规设计手册0、概论1、产品资料的安规设计要求2、安规元器件3、安规标识4、产品的安规设计要求4.1、工作电压的测量4.2、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4.3、温升4.4、抗电强度4.5、输出过载及变压器过载4.6、输出短路4.7、风扇堵转及通风孔堵塞4.8、元件故障试验5、附录5.1、附录A 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表5.2、附录B 抗电强度试验电压表5.3、附录C异常测试时变压器绕组和电感允许的温度限值0、概论应用安全标准的目的在于减少由于下列危险造成伤害或危害的可能性。

—电击;—与能量能关的危险;—着火;—与热有关的危险;—机械危险;—辐射;—化学危险。

设计者不仅要考虑设备的正常工作条件,还要考虑可能的故障条件以及随之引起的故障,可预见的误用以1、产品资料的安规设计要求1.1产品规格书:产品规格书应包括: 抗电强度的描述、输入输出线与端子的描述、冷却条件的说明(如为强迫风冷且又未自带关于产品规格书的制作和内容的具体要求如下。

1.1.1产品外形及主要规格:a.型号应为产品在市场销售的名称,而不能写成公司内部的型号,如D78的产品规格的型号应为PMA52F,b.表示范围的符号应用“-”,而不能用“~”。

这个要求也同样适用于整份规格书。

1.1.2使用环境:散热方式的自然风冷或强制风冷的条件要写清楚。

如果是强制风冷且未自带风扇,则应规定风扇的规格(型另外,环境温度要注明清楚。

注:环境温度的最大温度会影响到安规的一些测试(如温升、异常测试等),所以在客户的1.1.3电气特性:a.如果产品的初级为危险电压的二次电路(例如DC-48V输入。

如果难以判断是否为危险电压的二次电路,可注:安规上的危险电压指的是高于42.4VAC峰值或60VDC的电压。

b.额定输入电压(范围)、额定输入频率(范围)、额定输出电流(范围)、最大输入电流要清楚无误。

如C.额定电压和额定电压范围的问题:对于AC输入,额定电压可标明为100-240VAC或200-240VAC,额定电1.1.4安规及EMC特性:将“绝缘强度”一词改为“抗电强度”。

安规辅助学习手册--通用部分

安规辅助学习手册--通用部分

安规辅助学习手册(通用部分)单选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安全设施投资应当纳入建设项目概算。

(1)组织措施(2)技术措施(3)生产措施(4)安全设施(5)答案:<++><++><++><++>4<++>《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安全设施投资应当纳入(建设项目)概算。

(1)建设项目(2)生产项目(3)大修项目(4)技改项目(5)答案:<++>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教育和督促从业人员严格执行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并向从业人员如实告知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以及事故应急。

(1)心理因素(2)危险因素(3)天气因素(4)环境因素(5)答案:<++><++>2<++><++><++>《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教育和督促从业人员严格执行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并向从业人员如实告知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以及事故应急措施。

(1)救急措施(2)逃生措施(3)防范措施(4)停止措施(5)答案:<++><++><++>3<++><++>《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禁止货运机动车载客。

货运机动车需要附载作业人员的,应当设置保护作业人员的(安全措施)。

(1)组织措施(2)技术措施(3)生产措施(4)安全措施(5)答案:<++><++><++><++>4<++>《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禁止货运机动车(载客)。

安规设计流程

安规设计流程

安规设计流程
安规设计流程如下:
1.确定适用的安全标准或规范:根据产品的类型和市场定位,确定适用的安全标准或规范,例如ISO 26262(汽车电子产品)、IEC 60601(医疗器械)等。

2.风险评估:根据适用的安全标准或规范,对产品进行风险评估。

通过识别潜在的危险和风险,确定重要性和优先级。

应该对所有危险的来源进行评估,包括电气、机械、软件等。

3.定义安全目标和安全要求: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制定安全目标和安全要求,包括硬件和软件要求。

这些要求必须满足适用的安全标准或规范,同时考虑产品的使用场景和预期用户的行为。

4.进行系统设计和评估:通过设计和评估各个系统组件的安全性能来确保整个系统符合适用的安全标准或规范。

包括硬件、软件、通信等方面。

5.实施和测试:在开发过程中,应该对所有系统组件进行测试和验证,确保它们满足安全要求并符合适用的安全标准或规范。

包括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等。

6.文档编制和评审:对所有关键的文档进行编制和评审。

这些文档包括安全计划、风险评估报告、安全目标和安全要求、系统设计文档、测试计划和测试报告等。

7.审核和批准:最后,对整个安规设计流程进行审核和批准。

在审核和批准之前,所有关键的决策和文档必须得到高层管理人员的批准。

安标手册

安标手册

*****化工贸易有限公司安全标准化管理手册版本:****-AQ-M-01编写:审核:批准:2011年8月18日发布 2011年8月18日实施目录前言企业简介《安全标准化》颁布令《安全标准化》管理方针与指标及安全承诺书管理者代表任命书一、目的与适用范围二、引用文件三、术语和定义四、要求五、管理要素5.1 负责人与职责5.2 风险管理5.3 法律法规与规章制度5.4 培训教育5.5 生产设施与工艺安全5.6 作业安全5.7 产品安全与危险告知5.8 职业危害5.9 事故与应急5.10 检查与自评前言为了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及《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国发[2007]2号),《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安监总管三[2010]186号),规范公司的安全生产活动,提升公司的整体安全水平,实现公司的可持续安全发展,决定在本公司开展《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规范》的贯彻和实施。

2011年8月,本公司依据《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规范》开展安全标准化工作。

为推进安全标准化工作,本公司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按照公司计划开展工作,公司各部门负责人必须高度认识安全标准化的重要性,积极参与、认真做好本部门相关的工作。

《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规范》和安全标准化管理是采用系统化的理念实现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对于公司安全标准化管理的成果,要长期保持和持续改进。

贯彻、实施《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规范》,规范中有10个A级要素和53个B级要素组成,采用P(计划)、D(实施)、C(检查)、A(改进)动态循环的管理模式,实现企业自主管理、安全标准化管理模式,持续改进企业的安全管理绩效。

企业简介****公司为一家贸易型危险化学品经营储存单位,成立于*年*月,注册资金200万人民币,员工有*人。

办公地址位于*****:仓库位于****,占地面积为***平方米。

安规标准手册--精选.doc

安规标准手册--精选.doc

GUIDE TO MARKING OPERATION STANDARD FOR SAFETY STANDARD本手册明准作方法,其目的在于安操作内容以及按照按准作。

并描述了各个步的操作。

(本手册文,属制造技室内部料。

不清楚之敬照原文。

限于翻人水平有限;在所免。

迎随正,不甚感激!)内容1.安准的基本意⋯⋯⋯⋯⋯⋯⋯⋯⋯⋯⋯⋯⋯⋯⋯⋯⋯⋯⋯⋯⋯⋯⋯⋯⋯⋯⋯⋯⋯⋯⋯.12.安部品及安操作范⋯⋯⋯⋯⋯⋯⋯⋯⋯⋯⋯⋯⋯⋯⋯⋯⋯⋯⋯⋯⋯⋯⋯⋯⋯⋯⋯⋯⋯.12. 1 安部品⋯⋯⋯⋯⋯⋯⋯⋯⋯⋯⋯⋯⋯⋯⋯⋯⋯⋯⋯⋯⋯⋯⋯⋯⋯⋯⋯⋯⋯⋯⋯⋯⋯ (1)2. 2 安操作⋯⋯⋯⋯⋯⋯⋯⋯⋯⋯⋯⋯⋯⋯⋯⋯⋯⋯⋯⋯⋯⋯⋯⋯⋯⋯⋯⋯⋯⋯⋯⋯⋯ (2)3.操作准中安⋯⋯⋯⋯⋯⋯⋯⋯⋯⋯⋯⋯⋯⋯⋯⋯⋯⋯⋯⋯⋯⋯⋯⋯⋯⋯⋯⋯⋯⋯⋯⋯.34.安部品、安操作目⋯⋯⋯⋯⋯⋯⋯⋯⋯⋯⋯⋯⋯⋯⋯⋯⋯⋯⋯⋯⋯⋯⋯⋯⋯⋯⋯⋯⋯..44. 1 安部品确操作方法⋯⋯⋯⋯⋯⋯⋯⋯⋯⋯⋯⋯⋯⋯⋯⋯⋯⋯⋯⋯⋯⋯⋯⋯⋯⋯⋯ (4)4. 2 源初阻引操作⋯⋯⋯⋯⋯⋯⋯⋯⋯⋯⋯⋯⋯⋯⋯⋯⋯⋯⋯⋯⋯⋯⋯⋯..154. 3 安装⋯⋯⋯⋯⋯⋯⋯⋯⋯⋯⋯⋯⋯⋯⋯⋯⋯⋯⋯⋯⋯⋯⋯⋯⋯⋯⋯⋯⋯⋯⋯⋯⋯⋯..164. 4 整形⋯⋯⋯⋯⋯⋯⋯⋯⋯⋯⋯⋯⋯⋯⋯⋯⋯⋯⋯⋯⋯⋯⋯⋯⋯⋯⋯⋯⋯⋯⋯⋯⋯⋯..164. 5 其他操作⋯⋯⋯⋯⋯⋯⋯⋯⋯⋯⋯⋯⋯⋯⋯⋯⋯⋯⋯⋯⋯⋯⋯⋯⋯⋯⋯⋯⋯⋯⋯⋯⋯..174. 6 内部⋯⋯⋯⋯⋯⋯⋯⋯⋯⋯⋯⋯⋯⋯⋯⋯⋯⋯⋯⋯⋯⋯⋯⋯⋯⋯⋯⋯⋯⋯⋯⋯⋯..⋯184. 7 安全接地阻抗⋯⋯⋯⋯⋯⋯⋯⋯⋯⋯⋯⋯⋯⋯⋯⋯⋯⋯⋯⋯⋯⋯⋯⋯⋯⋯⋯⋯⋯⋯⋯..184. 8 度及阻抗⋯⋯⋯⋯⋯⋯⋯⋯⋯⋯⋯⋯⋯⋯⋯⋯⋯⋯⋯⋯⋯⋯⋯⋯⋯⋯⋯ (18)4. 9 源极性确⋯⋯⋯⋯⋯⋯⋯⋯⋯⋯⋯⋯⋯⋯⋯⋯⋯⋯⋯⋯⋯⋯⋯⋯⋯⋯⋯⋯⋯⋯..185.安部品确方法⋯⋯⋯⋯⋯⋯⋯⋯⋯⋯⋯⋯⋯⋯⋯⋯⋯⋯⋯⋯⋯⋯⋯⋯⋯⋯⋯⋯⋯⋯⋯⋯..186.作成、改⋯⋯⋯⋯⋯⋯⋯⋯⋯⋯⋯⋯⋯⋯⋯⋯⋯⋯⋯⋯⋯⋯⋯⋯⋯⋯⋯⋯⋯⋯⋯⋯⋯⋯⋯⋯..18 附:略条形印制指示一表配列表:略1.安准的基本意整个流水(从装配到包装)程中,确保投入的零部件没有坏。

安规手册

安规手册

网页P(1)1、电源额定值设备应标有电源额定值标记,标记电源的电压、频率及相应的载流量,若标记在设备的外表面,则设备在正常使用安装后,标记应仍能看清。

标记的内容:1) 额定电压或额定电压范围(V)如,220V,120V/220V/240V,220V~240V2) 电源性质符号(仅限于直流)3) 额定频率或额定频率范围,50Hz或43~65Hz4) 额定电流,mA或A如:120V/240V;2.4A/1.2A 或 100V~240V;2.8A~1.1A5) 制造厂厂名,商标或识别标记6) 制造厂规定的机型号或型号标志7) 如果设备为CLASS II,则需加入回符号。

注:区分设备类型为CLASS I 或 II的最简单方法为看设备有无接地,若有设备为I 类设备,否则为II类设备。

2、安全说明如果需要提醒注意,避免在操作、安装、维修、运输或贮存时引起危险,则应提供必要的说明书。

说明书语言为用户方可接受的语言。

3、电源插座如果设备上任何一个标准电源插座是操作人员可触及的,则在该插座附近标有标注,用以说明该插座可连接的最大允许负载及输出电压。

4、熔断器在每一熔断器座上或就近应标上标记,标出该熔断器的额定电流、熔断特性(slow,fast,time lag),和防爆特性(Low-breaking,high-breaking),如果该熔断器座能装上不同电压额定值的熔断器,则还应标出熔断器的额定电压。

例:T2.5AL,250V F3.15AH,250V对于安装在内部的熔断器,允许在维修文件中提供一个明确的包含有关说明的相互对照表。

5、配线端子保护地接线端子使用符号。

一次电源中线端子,应用大写字母N标明对于三相设备,如果相序不正确,会引起危险,则与相线相连的端子应有标记,以保证在使用任何有关的安装说明书、相序不会弄错。

标记不应标在螺钉上或在接线时可能要拆卸的其它零部件上。

6、控制装置和指示器6.1 凡影响到安全的指示器,开关和其它控制设备,其标记或安装位置应能明显地表明它们所控制的是哪一种功能。

安全标准手册

安全标准手册

安全标准化管理手册编制: 2012 年 3 月 27 日审核: 2012 年 3 月 28 日批准: 2012 年 3 月 28 日2012 年 4 月 1 日发布 2012年 4 月 1 日施行目录一、发布令 (3)二、组织机构及职责 (4)2.1组织机构图 (4)2.2各部门及有关人员的职责 (5)2.3安全标准化组织 (7)三、安全标准化要素管理职能划分. (7)四、安全标准化要素管理职能划分 (9)五、安全生产方针目标管理及主要措施 (12)5.1安全生产方针 (12)5.2方针目标管理 (12)5.3主要措施 (12)六、组织与评审 (16)七、标准化评审单位承诺声明 (18)八、法律法规清单 (19)九、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清单 (20)十、安全技术要求清单 (21)十一、安全操作规程清单 (22)一.发布令为全面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根据市安监局关于在全市工业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工作布置,我司于2011年初,根据《机械制造企业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评级标准》的要求,全面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为确保安全标准化建设在我司持续深入的开展,特制定我司《安全标准化管理手册》,以进一步规范和约束全体员工的安全行为和保持生产设备安全状态,降低公司安全风险,使我司的安全管理科学发展。

从即日起特此颁布施行。

有限公司总经理:2012年 3 月 28 日二.组织机构及职责2.1组织机构图42.2、各部门及有关人员的职责(安全标准化)2.2.1最高管理者(总经理)1)主持全面工作,作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承担安全标准化最终的责任;2)直接主管安全标准化工作或任命管理者代表;3)制定和颁布安全方针;4)批准管理目标、程序文件、管理制度和工作方案;5)批准和颁布安全标准化管理手册;6)保证安全标准化运行所需要的资源和资金配备;7)主持安全标准化自评和接受考评。

2.2.2 管理者代表(分管安全生产副总)1)组织全公司的安全标准化的实施;2)领导安全标准化工作小组工作;3)协调各部门安全标准化工作;4)向最高管理者汇报工作和决策;5)审核管理目标、程序文件、管理制度和工作方案;6)审核安全标准化管理手册;7)落实安全标准化运行所需要的资源和资金配备;8)组织安全标准化运行、持续改进、自评和考评。

安规标准手册

安规标准手册

安规标准手册(总17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GUIDE TO MARKING OPERATION STANDARD FOR SAFETY STANDARD本手册详细阐明标准作业方法,其目的在于强调安规操作内容以及按照按规标准作业。

并描述了各个步骤的实际操作。

(本手册为译文,属制造技术课实验室内部资料。

不清楚之处敬请对照原文。

限于翻译人员水平有限;误译在所难免。

欢迎随时纠正,不甚感激!)内容1.安规标准的基本意义 (1)2.安规部品及安规操作范围 (1)2.1安规部品 (1)2.2安规操作 (2)3.操作标准中安规标签 (3)4.安规部品、安规操作项目 (4)4.1安规部品确认操作方法 (4)4.2电源初级阻扰引线操作 (15)4.3安装 (16)4.4整形 (16)4.5其他操作 (17)4.6内部检查 (18)4.7安全接地阻抗 (18)4.8绝缘强度及阻抗测试 (18)4.9电源线极性确认 (18)5.安规部品确认方法 (18)6.作成、改编 (1)8附录:略条形码印制电压指示一览表配发列表:略1.安规标准的基本意义整个流水线(从装配到包装)过程中,确保投入的零部件没有损坏。

也就是说确保在整个组装过程中,正确地装配、组装组件。

1)安规部品,仅需在第一步作业中确认,以后作业中无须再次确认。

2)安规操作,于操作过程中注明。

后续操作中如有变更,再次确认并注明。

*1如为了确保生产线品质,须确认2次或3次(包括部品投入,部品插入、组装过程)。

并需将每一次确认注明于对应作标中,SST无须确认。

*2本指导内容为基本要求,如有机型需要逐步增加操作项目;以设计要求为依据。

2.安规部品及安规操作范围作标中,范围主要基于安全规定、法律、基本安全。

2.1安规部品为便于理解,范围可分为以下三类:2.1.1危及安全部品与电源初级阻扰一端直接相连部品、对安全直接有影响部品、用于电源初级阻扰的管状保险丝(见表1)。

最新安规设计手册58368

最新安规设计手册58368

安规设计手册58368安规设计手册1、产品资料的安规设计要求1.1产品规格书:产品规格书应包括: 抗电强度的描述、输入输出线与端子的描述、冷却条件的说明(如为强迫风冷且又未自带风扇,则要详细说明风扇的规格和安装位置)、完整的标签等,还应规定额定输入电压(范围)、额定输入频率(范围)、额定输出电流(范围)、最大输入电流、工作环境温度;产品规格书应对产品的安装方式或条件、保护接地方式以及安全性警告予以说明,以使公司对于用户的不规范操作带来的危害可以免除责任。

另外,产品规格书中的中英文应分开、独立。

关于产品规格书的制作和内容的具体要求如下。

1.1.1产品外形及主要规格:a.型号应为产品在市场销售的名称,而不能写成公司内部的型号,如D78的产品规格的型号应为PMA52F,而不能写成D78。

b.表示范围的符号应用“-”,而不能用“~”。

这个要求也同样适用于整份规格书。

1.1.2使用环境:散热方式的自然风冷或强制风冷的条件要写清楚。

如果是强制风冷且未自带风扇,则应规定风扇的规格(型号、尺寸大小、电气额定值、风扇转速等)和安装位置以及其它说明,此信息可在“强制风冷环境”一节中详细描述。

另外,环境温度要注明清楚。

注:环境温度的最大温度会影响到安规的一些测试(如温升、异常测试等),所以在客户的要求内应尽量将环境温度的上限值取低一些。

1.1.3电气特性:a.如果产品的初级为危险电压的二次电路(例如DC-48V输入。

如果难以判断是否为危险电压的二次电路,可询问安规工程师),且产品本身不能承受加强绝缘的抗电强度,则应在电压输入的备注栏增加说明:“本产品应由加强绝缘隔离的变压器或电池供电”。

注:安规上的危险电压指的是高于42.4VAC峰值或60VDC的电压。

b.额定输入电压(范围)、额定输入频率(范围)、额定输出电流(范围)、最大输入电流要清楚无误。

如果自然风冷、强制风冷时输出有所差异,则要详细说明。

C.额定电压和额定电压范围的问题:对于AC输入,额定电压可标明为100-240VAC或200-240VAC,额定电压范围则可以是客户指定的输入电压范围,如“85-285VAC”等。

安规总则

安规总则
安规设
计手册
0、概论 1、产品 资料的安 规设计要 2、安规 元器件 3、安规 标识 4、产品 的安规设 计要求
4.1、 工作电压 的测量
4.2、 电气间隙 和爬电距
4.3、 温升
4.4、 抗电强度
4.5、 输出过载 及变压器 过载
4.6、 输出4.7短、路 风扇堵转 及通风孔 堵塞
4.8、 元件故障 试验
C.如果输 入、输出 线有地线 (指大 地),则 此地线必 须用黄绿 线。 1.1.6标 贴: 参考本资 料的3.1 铭牌标签 1.1.7强制 风冷环境 模拟: 应详细规 定风扇的 规格(型 号、尺寸 大小、电 气额定值 、风扇转 速)和安 装位置以 及其它说 1.2 变压 器变规压格器规 格书中应 包括其所 用物料的 清单(包 含名称、 规格、制 造商、认 证编号的 信息); 对于安全 性隔离变 压器,其 初、次级 绕组出线 都就套上 绝缘套管 并穿过挡 墙
240VAC 或200-
240VAC ,额定电 压范围则 可以是客 户指定的 输入电压 范围,如
“85-
285VAC” 等。对于 DC输 入,额定 电压可标 明为“-36
- -76VDC ”、“-40 -
-75VDC” 1.1.4安规 及EMC特 性: 将“绝缘 强度”一 词改为“ 抗电强度 1.1.5机械 特a性.应:对 输入、输 出连接器 进行详细 说b明.如。果 输出有软 线,则应 写明各路 输出和软 线颜色一 一对应关 系。

如果测量 初极或次 极对地的 工作电 压,受测 点可以是 初、次极 的任意的 一点。 2、 将输 出的共同 端(或输 出的负 极)和输 入的N线 (在整流 桥前,对 于AC-DC 电源)或 输入的负 极(对于 DC-DC电 源)短接 起来,以 获取参考 电压。如 果测量对 地的工作 电压,可 将输入的 N线(对 于AC-DC 电源)或 输入的负 极(对于 D3、C-D将C示电 波器的探 头分别接 到两个受 测4、点上开。 机,将输 入电压、 频率、输 出负载调 到要求的 大小。

安全生产标准化-安全生产操作规程手册

安全生产标准化-安全生产操作规程手册

北京某热力公司安全生产操作规程文件编号版本号:第1版第0次修订审核:副总经理批准:总经理2020-02-10发布2020-02-10实施北京某热力公司发布发布令基于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标准的要求,本单位编制了安全生产操作规程手册。

本手册集中体现了本单位所有岗位及设备的操作规程。

《安全操作规程手册》经主要负责人主持会议评审通过,现予以批准发布,于2020年2月10日起实施,单位各级领导及全体员工务必认真学习领会,并严格遵照执行。

主要负责人(签字):北京某热力公司(盖章)2020年2月10日目录1 离心泵安全操作规程 (1)2 冲击电钻、电锤安全操作规程 (3)3 水处理安全操作规程 (5)4 水暖维修工操作规程 (8)5 燃气锅炉安全操作规程 (12)6 电工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18)7 手持电动工具的一般规定 (25)8 电气事故处理规程 (28)9 电气设备安全操作规程 (31)10 临时接线安全操作规程 (34)11 其他 (40)安全操作规程分册评审修订记录 (41)1离心泵安全操作规程1.1 适用范围适用我单位离心泵。

1.2 岗位存在的主要危险源及控制要求1.3 设备的使用方法或作业程序1.3.1离心泵启动前准备工作1)离心泵启动前,关闭出口阀门;2)打开压力表旋塞,再慢慢打开出口阀门,不可使电机电流过载。

3)启动前检查地脚螺栓是否有松动现象,螺栓和垫片弹性是否完好。

1.3.2运行水泵1)轴承温度不得超过规定温度。

2)水泵初用一个月内,经100小时更换润滑油,以后随时加油。

3)水泵运行时,其填料是正常漏水10—20滴/分。

1.3.3停止运行应先慢慢关闭泵的出口阀门,再停止运行。

1.4 个体防护要求以工种为基础,规定离心泵工作岗位人员需配备安全帽、绝缘手套、绝缘靴等个体防护用具,并定期检修和更新。

1.5 严禁事项1)运转中轴承温度严禁高于95℃,润滑油温度严禁高于65℃。

2)使用压力严禁得高于铭牌上规定的升压范围。

产品安规设计规范

产品安规设计规范
3.1.1 产品外形及主要规格:.......................................................................................... 7 3.1.2 使用环境:.............................................................................................................. 7 3.1.3 电气特性:.............................................................................................................. 7 3.1.4 安规及 EMC 特性:................................................................................................... 7 3.1.5 机械特性:............................................................................................................... 8 3.1.6 标贴:....................................................................................................................... 8 3.1.7 强制风冷环境模拟:............................................................................................... 8 3.2 变压器规格书:.................................................................................................................... 8 3.3 电感规格书:...................................................................................................................... 8 4、安规元器件.................................................................................................................................... 8 5、安规标识........................................................................................................................................ 9 5.1 铭牌标签:.......................................................................................................................... 9 5.2 PCB 板的标识:................................................................................................................... 9 5.3 整机的标识:....................................................................................................................... 9 6、产品的安规设计要求.................................................................................................................... 9 6.1 工作电压的测量................................................................................................................... 9 6.2、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10 6.2.1 术语解释:............................................................................................................. 10

安全操作手册模板

安全操作手册模板

安全操作手册模板第一章:引言在本手册中,我们将提供一份安全操作手册模板,旨在帮助组织和企业制定和实施安全操作规程,以确保员工和工作环境的安全。

本手册将涵盖各个方面的安全操作,包括但不限于设备操作、紧急情况处理、个人防护措施等。

通过遵循本手册所述的安全操作规程,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事故和伤害的发生。

第二章:安全操作指南2.1 设备操作在操作任何设备之前,请确保已经接受过相关培训,并熟悉设备的操作手册。

以下是设备操作的一般指南:- 确保设备处于良好工作状态,如有异常请立即报告维修部门;- 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护目镜、手套等;- 遵循设备操作程序,避免超负荷运行或错误操作;- 在操作结束后,及时清理设备并关闭电源。

2.2 紧急情况处理紧急情况可能随时发生,因此每个员工都应该了解紧急情况处理程序。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紧急情况处理指南:- 火灾:在发现火灾时,立即触发火警报警器,并按照紧急疏散计划撤离;- 气体泄漏:在发现气体泄漏时,立即通知相关部门,并按照紧急疏散计划撤离;- 人员受伤:在发现人员受伤时,立即提供急救,并通知相关部门。

2.3 个人防护措施个人防护措施是保障员工安全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个人防护措施指南:- 头部保护:佩戴安全帽,防止物体击中头部;- 眼部保护:佩戴护目镜或面罩,防止化学品或颗粒物进入眼睛;- 手部保护:佩戴手套,防止化学品或尖锐物品对手部造成伤害;- 呼吸道保护:佩戴口罩或呼吸器,防止有害气体或粉尘进入呼吸道。

第三章:安全培训和沟通3.1 安全培训为了确保员工能够正确理解和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组织应该定期进行安全培训。

以下是一些安全培训的指导原则:- 培训内容应涵盖各个方面的安全操作,包括设备操作、紧急情况处理等;- 培训应由专业人员进行,确保培训内容准确、易于理解;- 培训后应进行考核,以评估员工对安全操作规程的掌握程度。

3.2 安全沟通为了促进员工之间和员工与管理层之间的安全沟通,组织应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

安规设计规范

安规设计规范

安规设计1 一般规定1.1 电气设备必须按本技术规范制造,在规定有效期限内保证安全,不应发生危险。

电气设备采用旳安全技术按直接安全技术、间接安全技术、提醒性安全技术旳次序实现。

1.2 电气设备旳设计制造应保证产品有最大也许旳安全性,按电击防护旳措施,可设计制导致:—0类电气设备:在此类电气设备中,它旳防止电击保护依赖于基本绝缘,即它没有把可触及旳导电部分联接到安装设施旳固定布线中保护导体旳措施,万一该基本绝缘失效,电击保护则依赖于环境。

—I类电气设备: 在此类电气设备中,它旳防止电击保护不仅依托基本绝缘,并且它还包括一种附加旳安全保护措施,即把可触及旳导电部分与设备中固定布线旳保护(接地)导线联接起来,使可触及旳导电部分在基本绝缘损坏时不能变成带电体。

注:对于合用软电缆或软线旳电气设备(器具),本措施包括一根作为软电缆或软线构成部分旳保护导线.Ⅰ类电气设备可以有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部分,或者以安全特低电压运行旳部分。

—Ⅱ类电气设备:它旳防止电击保护不仅依托基本绝缘,并且它还包括一种附加旳安全保护措施,例如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不提供保护接地或不依赖设备条件。

Ⅱ类电气设备可为下列类型之一:a) 电气设备有结实旳基本上持续旳绝缘外壳,除了某些小零件,例如铭牌、螺钉、铆钉等外,外壳遮封了所有旳金属部分,这些小零件由至少相称于加强绝缘旳绝缘与带电部分隔开,这样旳电气设备称为绝缘材料外壳I类电气设备;b) 电气设备有基本上持续旳金属外壳,在此设备中所有使用双重绝缘,除了因显然不能实现双重绝缘而使用加强绝缘旳那部分外,这样旳电气设备称为金属外壳I类电气设备;e) a )和 b)组合旳电气设备。

—Ⅲ类电气设备:它旳防止电击保护依托安全特低电压(SELV)供电,电气设备中不产生高于安全特低电压旳电压。

注:以安全特低电压运行旳电气设备,其内部尚有以非安全特低电压运行旳内部电路,这种电气设备不包括在此分类中,并应符合某些附加规定。

Power supply 安规设计手册1

Power supply 安规设计手册1

n1. s Gz P w s A w W c s A O²ÅXs W w Cz o s s A²T w s O B w A bs W i A A s A t X²£~A w o s s A h t X²£~Y i C2. A o s U C Gpower cord set (plug, cable, connector), plastic enclosure, appliance inlet, appliance outlet, power switch, voltage selector switch, fuse, pcb, primary connector, X capacitor, Y Capacitor, Line chock (temperature), Isolated transformer (isolation class), photo couple, Varistor, Triple insulation wire, EMI filter, Relay, Thermal fuse, Foam, Mylar sheet, terminal block.G1. ²£~:z q –c B w q O B w qd A V;d B w W²v©O B w W²v½d A Hz;e B w q y, mA A,f p o s h q O t²ÎA h t~A p: 2φ,3φz s y W A²².z Cz p Class II, h J””ª²C2. O I Gz B w q yz B w qz²S(¨p fast, slow, time lage)z z S(¨p Low-breaking, High-breaking)dT2.5AL, 250VF3.15AH, 250V3. a O l,4. u(Neutral)®, ”N”ª.P.S.:1. ¥i H B~A O M O i H y~²V²c¡C2. ¦p q(mains)¡A h i H X V, A Hz¡C3. ¼i m i U~W4. ¼²M´i A B CT B M I3.1 i I²u Gz SELV q r Sz q y q r Sz EN60950 6.2.2z TNV q3.2 i I²u Gz ELV q r S O M I q r Sz ELV q M I q r S A H²¡B W B qB B B t D~h O Cz 2.1.3~A H t t O ELV q M I q u Cz P ELV q O M I q A H t t ja Cz M I3.3 ~P q I A K²N D P D qq e q²q M I C G n D q i W L1(-Y q e q p0.1µF h L n D)¡Cq = ¦q e(µF) X q (MΩ)¡A Y H M wq e q A i H q I p k A k q Iq I37%©A Y q A M Ai j1C N O A b M w q A q”ON”¤”OFF”C: ” Capacitance Discharge Test”¡C3.4 t A U zz T A O w t A B p u Cz C3.5 b t A U C Gz q jz jz jz u q W²vz u(¦p B O B V)3.6 l A M A A i t C t Ol A i Humidity Test Electric Strength Test M w A k p U GJ c A w20°C30°C(·~t b1°C ) A w b%~95%¤A m p C Ac A i q j(Electric Strength Test) A tu q M w q A b I H A u n S t YA Y²X n D A Y i w l C N A q wq(Corona discharge)©O q(Flash-over)¤i t Y C3.7. ¦U t A p U GA. Ga. P q s Fb. ELV q(©SELV q)¤a q s CB. Ga. M I q s a q s Fb. M I q s a SELV q Fc. q a D q K Fd. t CC. R Ga. A i²s b t l a i aM I q s A p GI. A s A~a b CII. ¤²G~P L~q u~CIII.¤ELV q a~Cb. t C3.8 p M w u q(Working Voltage)¡Gz q²W e A H T q A p r.m.s.-Ah q O i D i A true r.m.s.-Fz q d.c.¹q A i p A b Fz D i Fz b M w(clearance)¤q j q A ELV SELV q q0¡A b M w u(creepage distance)®A h qp Fz i²a s a Fz Y²L B A h B a A Pj u q Fz b t B A t u q A N R t B u Ao X q A M C²t A h N tu A b t W u q²Fz²t A u q²2I j q Ai s²~q A A b Fz²P L s t A u q²I Ls j q Fz i~q B w(nominal value)¡Fz u q(¨p TNV u a T)¡F3.9 s t j tz Y q e j t A h q e²²X IEC 60384-14:1993Y1q e Cz Y q e p t A h C q e²X IEC 60384-14:1993Y2Y4q e A O²ÅX IEC 60384-14:1981UY q e C B q e B w u t u q A2qe q e Cz Y q p j t t A h C q bu²X W 2.9.2 2.9.3n D C B2qCz i²I u Y P L s O a²ÅX W z q e q Hj t j A h i²I s²X limited current circuit n D A B b q j A~i limited current circuit C3.10 q y q(limited current circuit):q y q w q b~U A i q V X q y AM I C Y O M I q r S s A u n q y q A h rS s(operator)³B I A P y M I C3.11 a O W w GI G i I²A c a aA. ClassO a l W C i²I s A s a Ol W A Y W x A h b s W i AH i H s a A I²e d O M I qCB. Class II G L a O W w A aO D a A H t j t P M I q jCC. W w Ga. a O A i t O I Cb.a O i r S s t C Y t A h C u A Y a s u A t h i u z A Y u O A t i C A u n y ²V²c§Y i Cc. A a O s ²A N P N M I q Cd. b A a O s ²B i A D M I q h Ce.a O A P A g ²²£G k ²{H A G a O N J.1n D (¬q q p 0.6V¡A ²X n D )¡A H KG k o A v T a s Cf.a O l P W w a s q i W L0.1Ω3.12 (clearance)ªM w Gw u q t A Y i M w C u o n D A 34¡C G u o n D A 5¡C M w O ²X n D e A s I 10N O A ~I H 30N O A H A T b D p U A ²X W w C3.13 u (creepage distances)ªM w Gw u q t A i M w u A 6n D o C 3.14 d GFigure A, Two insulation system in series between mains primary circuit and user accessible circuitsUser accessible circuitAC 230 VttFigure B, One insulation system and shielding connected to PE between mains primary circuit and user accessible circuitsFigure C. PCB layout of Class I switching power supplyFigure D. working voltage high than mains voltageAC 230 Vt Metal shieldingt t tt t tFigure E, Shielding of secondary circuit with GND traceFigure F, slot inside the BCB between primary and secondary L3. 15 t p (Distance through insulation)ªM w Gt p u q t U z M w C z u q W L 50V (71Vpeal dc)«h L p n D F z R t A t p 0.4mm¡F z j t A t p b u U A O AO 0.4mm p p C W z p n D A A t A u n t O A B P ²N i l Y i A ²X U C F z R t 2h t A B h q R t n D q j Ftt tz R t3h t²A2h²X A q LR t n D q j Fz j t2h t²A h q L jt n D q j Cz j t3h t²A2h²X A q Lj t n D q j C3.16 w²v¹q:w²v¹q t w j²X U z Fz j X A B²ÅX Table 8n Dz q X T w A B²ÅX Table 8n Dz q X L q y O m A B²ÅX Table 9n Dz q X t²ÎA b p b t²Î~(µu)±p A²X Table 8n Dz q X t²ÎA b p U A²X Table8 n D C t~A q X a L q y O m A b t²Î~(µu)±p A²X Table9n D C(µ)¹L q y O m²O I(fuse)©O D i qm(non-adjustable non-autoreset electromechanical device)¡C3.17q²~n D EN 609503.17.1 u~q l Gz u~q l(«D q u l)ª²²A A U qy j p M w n j p A H T O W X~B w Cz u B y U t A u K P²A N o A T w s²A H t h i l C p Gu L A h A O bushing¡C z u u A A n A n T w H C t l a A lP²æA L j O u l A²M I Cz t²ÎP t²Îs u²q l²ÕA²²X B jq A q y C t~A²bushing strain relief¡Aq L Strain Relief Test n D C p G u²r SI A h b I P j a A i q M I O q M I C3.17.2 q uu P i A h u(Cordanchorage)¡A B q L Strain Relief Test¡C3.17.3a(¤j a)A. a u18 AWG u u A AC Inlet a l(¶H T w A²k©W)¡A t W l(ringterminal)¡CB. a A i U C i1. t X(Nut)¡A(Star toothed washer)±N q u Wl T w W(pillar or stud) W C W²k±W A B 3.0 mm H W C2. A H(screw)±N a u W lW(¦r X2H W)C 3.5 mmH W C(µ)-Y a u A P W W A h t T w C3.18 ~n D G3.18.1 ~W G²ÅX U C n D Y ia. V q A o W L 5 mm¡Cb. e b 1 mm A h Ac. o j p A T O~J I²M I q s A p8k CG²ÅX U C n D Y ia. V q A o W L 5 mm¡Cb. e b 1 mm A h Cc. p A p9A H K~i J Cd. m A A b v5d A L M I qs s b C v5d w q p10U: ²ÅX U C n n D Y ia. Lb. j p A b U C~Uz PVC A TFE,PTFE,TEP neoprenesz O L O Fz²ÅX~n D O²ÓOl Cc. i40mm²¥H U A b v-1H W sU Cd. j p A W B O A c y p12Ce. Y A j p²X15n D Cf. H²ÓA j p W L 2 mm x 2mm¡A B p0.45 mm¡CG~A T M d U A O H test pin A i I M I qr S s C3.18.2. ²c p GA. w G b U z i P M I Gz w G m10°B. j Gz~30 mm O W A I H5250 N ± 10 N w O Cz H test finger W A I H530 N ± 3 N w O Cz~q L K²y¼²K²yª50 mm¡A q500 g ± 25 g¡A²1300 mm¡Cz s~A q L70 °C¡A7 hr N c A w T w²c O X A P C3.18.3 GA. u H G o w A HF-1HF-2u A HF-2u HBF¡CA5V u V-0¡A u V-1¡A V-1u V-2¡A V-2u HB¡CB. M s Gz PCB¡G V-1H Wz FBT, CRT, YOKE¡G V-2H Wz Wiring harness¡G V-2H Wz Cord anchorage¡G HB H Wz s G V-2H W HF-2H Wz~GU z s P q l s b~p U A L U q l sY j13mm H W A O H V-1j Ah M n D p U Gp A Y A a A b L p s A²GÅA e A o w s AHB H W HBF H W Cz U z s Ga A-¤w s s W A W wi A-±K L B n p0.06 mm s A-»A A O A A m V-1PCB W IC¡A q A X L p s~C3.18 Thermal and electrical requirements3.18.1A. q l s G s W B w A M w W CB. u G t t²ÎM w(105°C¡Class A→∆T ≤ 75 K120°C¡Class E→∆T ≤ 90 K130°C¡Class B→∆T ≤ 95 K155°C¡Class F→∆T ≤ 115 K180°C¡Class H→∆T ≤ 140 KC. H y PVC u q u GT→∆T ≤ (T-25) KL→∆T ≤ 50 KD. bobbin G L w A125°C²yÀBall Pressure Test¡E. l G∆T ≤ 60 KF. i I²a G p16G. G1. t G t Normal load¡A Y b U jt C2. J q GI B w q+6%¤-10%A p B w q230V A h¬+10-10%II B w q d j M p*¦G XH. Gq A A G~A Clause 1.4.7q A pU z G G1. p G W w Tmax¡A h∆T ≤ Tmax Tmra2. p G W w∆Tmax¡A h∆T ≤∆ Tmax + 25 TmraA Tmra = s y W w A O25°C¡Aj C3.20a q y GA. a q y G17B. k G q B w q 1.06p q230V A h1.1O B w q d W Cz Class I G J q g j A q ya O l W A t J q u Wg j Cz Class II G J q j A q y W~10 cm x 20 cm j p~D A t J q u W CC. n D Gz s²A U W q t²ÎA h a q yq Cz s²A q t²ÎA h a q y G Xq Cz p A P q redundant power supply¡A h a q y q C5.21q jt A q j S A H K b L qy t a C n C5.22~p GA. G K T A²ÊA G A q l G A q l LA y q M I C A b~p U A u n y M I Y i A G n D OB CB. s u Gz F G b L F l A L p U A iy M I C F u p B.1 B.2C z G L t O A H K b L p U A Ll a t C u p C bL t A Y i q j A w Tb L t A t Cz t G b U t A C t²X A u Aq j n D A O t i H²X U C V Y i-u F-n D q j F-u A P y s L H y q M I C z G u G F H~A i o M I q s A H Uz k A w T y M I C-s b p U A N²w bm F-p Y s q u O u A A h ss A H Cz¨ä¦¡G«e-z a.b.d.¶t s u A G C U C s i G G1. u s F2. ~v T R t j t s F3. ²X 5.18.3n D A s F4. D q l~A i²t C qT l p²F5. G u X~q u/¹q l A I iL t u CG1A t B²ÅX u n D s Au A s A e o i s A A o ss u A h i G CC. Gb i p b~p U i A qB w q O B w q d WC i o p Y iw~p A p U Ga. ~p G e L h A…….µFb. i y X F d L t d u Fc. F Fd. s y J s A Fe. q f C爗 VICTRONIC TECHNOLOGY CORP. ArrayPage 30。

安全文化手册第部分生产安全操作规程规章制.doc

安全文化手册第部分生产安全操作规程规章制.doc

安全文化手册第十四部分:生产安全操作规程规章制度管理制度11、柴油发电机操作规程1.0 目的规范柴油发电机的操作程序,确保正确、安全的操作柴油发电机。

2.0 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各管理处各类柴油发电机的操作。

3.0 职责维修班负责本规程的执行、操作。

4.0 程序要点4.1发电机组未运行前进行检查4.1.1润滑部分检查润滑机油油位,保持油位在油标上下线之间,油不足时应及时加注润滑油,加油不得超过油标上限。

4.1.2燃油部分确保储油箱中有足够的燃油,以及燃油系统管路无渗漏、引擎的管路是畅通的。

4.1.3、冷却水部分检查冷却水水箱水位、水位应在散热水箱盖下约50毫米位置,换水后一定要加注防锈水(DCA60L)4瓶。

4.1.4、启动部分检查蓄电池的端电压不得低于24V、电解液面应在极板上10~15毫米,电解液面过低可加适量相同比重的电解液。

4.2、按《柴油发电机操作流程图》启动和停机4.2.1、启动开机后,观察排烟颜色是否正常,正常排烟为淡灰色,如出现黑烟、白烟、蓝烟均为不正常,应及时报告机电主管处理。

4.2.2、运行过程中,检查发电机的运转速度、电流、电压、油压、油温、水温、机器振动、响声、轴承温度、电机升温是否正常,如发现异常应及时报告机电主管处理。

4.3、停机后,检查柴油机各紧固件及连接件是否牢靠稳固,发现松动必须适当紧固。

并按要求做好相关记录。

柴油发电机操作流程图5.0 记录(无)6.0 相关/支持文件(无)2、供配电设施设备安全操作规程1.0 目的规范供配电设施设备的操作程序,确保正确、安全的操作供配电设施设备。

2.0 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辖区内供配电设施设备的操作。

3.0 职责工程部维修人员负责《供配电设施设备安全操作规程》的执行和操作。

4.0 程序要点4.1 安全操作注意事项4.1.1 操作高压设备、设施时,必须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鞋,着工作服、使用绝缘操作杆。

4.12 操作低压设备、设施时,必须穿绝缘鞋、戴绝缘手套、避免正向操作设备。

安全防护规程经典手册(doc 23页)

安全防护规程经典手册(doc 23页)

安全防护规程袖珍手册目录第一章一般规定第二章电焊工安全操作规程第三章电工安全操作规程第四章木工安全操作规程第五章架子工安全操作规程第六章气焊工安全操作规程第七章铆工安全操作规程第八章钳工安全操作规程第九章起重工安全操作规程第十章钢筋工安全操作规程第十一章模板工安全操作规程第十二章混凝土工安全操作规程第十三章起重司机安全操作规程第十四章汽车司机安全操作规程第十五章中、小型机具安全操作规程第十六章施工用电安全常识第十七章土方工程安全常识第十八章现场急救常识序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的基本方针,已写入了党的十三届五中全会文件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这一切都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的高度重视。

建筑施工业是有较大危险的行业,为了科学地组织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提高安全生产工作和文明施工的管理水平,预防伤亡事故的发生,确保职工的安全和健康,特编制此手册。

凡参加本公司工程建设的施工人员必须遵守执行。

质量安全部2001年9月10日第一章一般规定1.项目部必须建立安全责任制度,必须层层落实安全责任制,必须配备专(兼)职安全员。

2.项目部必须结合实际情况编制各工种安全操作细则。

3.工程开工以前必须对项目部全体人员进行安全交底。

4.新进场的劳动者必须进行“三级”教育,即公司教育、项目教育、班组教育。

5.进入施工现场人员,必须佩戴安全上岗证,以证明已接受过教育。

6.从事特种作业的劳动者,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资格。

坚持特殊工种持证上岗。

劳动保护用品必须佩戴齐全。

7.严禁在生产活动中穿拖鞋、高跟鞋,严禁酒后上班。

8.X射线或γ射线探伤作业区应设置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非操作人员不得进入。

9.从事腐蚀、粉尘、放射性和有毒作业人员,要有防护措施和相应的劳动保护用品,并进行定期体检。

10.从事高空作业人员要定期体检。

经医生诊断,凡患有高血压、心脏病、贫血以及其它不适于高空作业的人员,不得从事高空作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规设计手册1、产品资料的安规设计要求1.1 产品规格书:产品规格书应包括: 抗电强度的描述、输入输出线与端子的描述、冷却条件的说明(如为强迫风冷且又未自带风扇,则要详细说明风扇的规格和安装位置)、完整的标签等,还应规定额定输入电压(范围)、额定输入频率(范围)、额定输出电流(范围)、最大输入电流、工作环境温度;产品规格书应对产品的安装方式或条件、保护接地方式以及安全性警告予以说明,以使公司对于用户的不规范操作带来的危害可以免除责任。

另外,产品规格书中的中英文应分开、独立。

关于产品规格书的制作和内容的具体要求如下。

1.1.1 产品外形及主要规格:a .型号应为产品在市场销售的名称,而不能写成公司内部的型号,如D78的产品规格的型号应为PMA52,F 而不能写成D78。

b .表示范围的符号应用“-”,而不能用“ ~”。

这个要求也同样适用于整份规格书。

1.1.2 使用环境:散热方式的自然风冷或强制风冷的条件要写清楚。

如果是强制风冷且未自带风扇,则应规定风扇的规格(型号、尺寸大小、电气额定值、风扇转速等)和安装位置以及其它说明,此信息可在“强制风冷环境”一节中详细描述。

另外,环境温度要注明清楚。

注:环境温度的最大温度会影响到安规的一些测试(如温升、异常测试等),所以在客户的要求内应尽量将环境温度的上限值取低一些。

1.1.3 电气特性:a .如果产品的初级为危险电压的二次电路(例如DC-48V输入。

如果难以判断是否为危险电压的二次电路,可询问安规工程师),且产品本身不能承受加强绝缘的抗电强度,则应在电压输入的备注栏增加说明:“本产品应由加强绝缘隔离的变压器或电池供电”。

注:安规上的危险电压指的是高于42.4VAC峰值或60VDC勺电压。

b . 额定输入电压(范围)、额定输入频率(范围)、额定输出电流(范围)、最大输入电流要清楚无误。

如果自然风冷、强制风冷时输出有所差异,则要详细说明。

C.额定电压和额定电压范围的问题:对于AC输入,额定电压可标明为100-240VAC或200-240VAC额定电压范围则可以是客户指定的输入电压范围,如“85-285VAC等。

对于DC输入,额定电压可标明为“ -36 - -76VDC ”、“ -40 - -75VDC ”等形式,额定电压范围也可标明为客户指定的范围。

1.1.4安规及EMC特性:将“绝缘强度”一词改为“抗电强度”。

1.1.5 机械特性:a .应对输入、输出连接器进行详细说明。

b .如果输出有软线,则应写明各路输出和软线颜色一一对应关系。

C.如果输入、输出线有地线(指大地),则此地线必须用黄绿线。

1.1.6 标贴:参考本资料的3.1 铭牌标签。

1.1.7 强制风冷环境模拟:应详细规定风扇的规格(型号、尺寸大小、电气额定值、风扇转速)和安装位置以及其它说明。

1.2 变压器规格书: 变压器规格书中应包括其所用物料的清单(包含名称、规格、制造商、认证编号的信息);对于安全性隔离变压器,其初、次级绕组出线都就套上绝缘套管并穿过挡墙1~2mm ;规格书中应包括所有绕组的铜阻阻值;如果产品需要申请UL认证,则变压器须有变压器绝缘系统认证,且变压器所用的材料及其供应商(磁芯除外)须为其绝缘系统内的材料及其供应商。

变压器的尺寸标注不应写为“ XX MAX的格式,而应为“ XX土XX'的格式。

1.3 电感规格书:如果产品需要申请TUV认证,则需要提供各电感的铜阻阻值。

同样,电感的尺寸标注也不应写为“ XX MAX的格式,而应为“ XX± XX'的格式。

2、安规元器件安规关键性元器件应标注其厂商、规格、型号和参考位号。

对于本公司的电池产品来说,安规关键性元器件大体上指:塑胶外壳、铭牌;电芯PCB板、保险丝压敏电阻、PTC、NTC电感线材热缩管、套管、PVC片、硅胶片、绝缘片开关、温度开关;对于本公司的充电器产品来说,安规关键性元器件大体上指:塑胶外壳、铭牌;PCB板、保险丝、温度保险丝压敏电阻电感、变压器(包括bobbin 、线材、胶纸、挡墙、套管、清漆等)光耦、X电容、丫电容插座、线材热缩管、套管、PVC片、硅胶片、绝缘片、散热油风扇、继电器、开关、温度开关对于具体机型和具体所用的场合,关键元器件的判定有所不同3、安规标识3.1铭牌标签:铭牌标签通常应包括:a. 额定电压或额定电压范围。

以V为单位,电压范围用“-”隔开,多个额定电压和多种额定电压范围用“ / ”分开,女口100-120V/200-240V,交流供电还应用“〜”指明。

直流供电应用“ ”指明。

b. 额定频率或额定频率范围,频率范围用“-”隔开,多个额定频度和多种额定频率范围用“/”分开。

(直流供电除外)c. 额定输出电流或额定输出电流范围。

以mA或A为单位,电流范围用“-”隔开。

d. 制造商名称或商标。

e. 产品型号。

f. 如果是儿类(Class U)设备,应有U类设备符号“ 回”。

g. 如果已通过了认证,则应有相应的认证标志。

3.2 PCB板的标识:PCB板应丝印其厂商名称(或商标)、规格、防火级别、安规认证号等,还应丝印输入、输出(输出公共端不能用“ GND表示,而应用“ COM表示)的标识,火线(L)、零线(N)、地线(G的标识、接地的标识,保险管的标识、机型号及版本、各元器件的标识等。

所有的标识应丝印在显著的位置上,不应被遮挡住,还应清楚无误。

保险管的标识必须包括:额定电压、额定电流、位号。

如果客户或工程师有其它特性的要求(如慢熔‘ T'、快熔‘ F'、高分断率‘ H'、低分断率‘ L'等),也可标上,但工程师必须确定保险管的特性与所标特性一致。

如果电源外壳上有保险管座,操作者可直接更换,则此保险管应标识也必须包括快慢熔及高低分断率的特性。

3.3整机的标识:开关上应标识其开/关状态(on/off ),电感、变压器上应标识其规格、制造商的商标或名称。

产品外壳上各种按钮、输出端子的功能应进行标识。

4、产品的安规设计要求4.1工作电压的测量在确定工作电压时,下列所有要求都适用:a. 额定电压值或额定电压范围上限值应:-用作一次电路和地这间的工作电压;和-在确定一次电路和二次电路之间的工作电压时应考虑;和b. 未接地的一次电路可触及导电零部件应假定其是接地的;和c. 如果变压器绕组或其它零部件是接地的,即不与相对于地有确定的电位的电路连接,则应假定该变压器绕组或零部件有一点接地,由于这一点接地而产生最高工作电压;和d. 如果使用双重绝缘,则基本绝缘上的工作电压,应按假定附加绝缘为短路的状态来确定,反之亦然。

对于变压器绕组之间的双重绝缘,应假定有这样一点发生短路,由于这一点短路而在其它绝缘上产生最高工作电压;和e. 对变压器两个绕组之间的绝缘以及对于变压器绕组与另一个零部件之间的绝缘,应取两绕组上任意两点之间的最高电压以及绕组上任意一点与该零部件之间的最高电压。

注:一次电路:直接与电网电源连接的电路。

二次电路:不与一次电路直接连接,而是由位于设备内的变压器、变换器或等效的隔离装置供电或由电池供电的一种电路。

测试方法:(1)测试条件:电压:额定电压的上限或额定电压范围的上限(取较大值)频率:额定频率的上限或额定频率范围的上限(取较大值)负载:正常工作时的最大负载或负载组合中的最严重情况。

(2)测试过程:1、确定所有的受测点:受测点可以是初、次极之间的任意的两点,通常可选取变压器、光耦、丫电容初、次极之间的任意的两个插脚。

如果测量初极或次极对地的工作电压,受测点可以是初、次极的任意的一点。

2、将输出的共同端(或输出的负极)和输入的N线(在整流桥前,对于AC-DC电源)或输入的负极(对于DC-DC电源)短接起来,以获取参考电压。

如果测量对地的工作电压,可将输入的N线(对于AC-DC电源)或输入的负极(对于DC-DC电源)和地之间连接起来。

3、将示波器的探头分别接到两个受测点上。

4、开机,将输入电压、频率、输出负载调到要求的大小。

5、调节示波器并读取示波器上显示的工作电压的最大峰值和有效值。

6、将示波器的探头接到另外的两个受测点上,重复上述的步骤1到4。

7、将测得的数值记录下来。

注:确定电气间隙、爬电距离,需要用到工作电压的有效值和最大峰值。

确定抗电强度,需要用到最大峰值。

(3)判定:无。

4.2 、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设备应同时满足安规上对设备所要求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的具体数值可参考附录5。

1附录A。

下面所列出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的数值仅作一般情况下参考用,并不代表最后的实际情况。

4.2.1 术语解释:电气间隙:导电体间测得的最短空间距离。

爬电距离:导电体间测得的最短绝缘表面距离。

一般来说,爬电距离要求的数值比电气间隙要求的数值要大,布线时须同时满足这两者的要求(即要考虑表面的距离,还要考虑空间的距离),开槽(槽宽应大于1mm)只能增加表面距离即爬电距离而不能增加电气间隙,所以当电气间隙不够时,开槽是不能解决这个问题的,开槽时要注意槽的位置、长短是否合适,以满足爬电距离的要求。

4.2.2元件及PCB的电气隔离距离:(电气隔离距离指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的综合考虑)对于I类设备的开关电源(本公司的大部分开关电源均为I类设备),在元件及PCB 板上的隔离距离如下:(下列数值未包括裕量)a对于AC—DC电源(以不含有PFC电路及输入额定电压范围为100-240V〜为例)电气间隙爬电距离L 线-N 线(保险管之前) 输入-地(整流桥前) 输入-地(整流桥后) 输入-输出(变压器) 输入-输出(除变压器外) 输入-磁芯、输出-磁芯c 、对于DC — DC 电源(以输入额定电压范围为 36-76V 二为例)电气间隙爬电距离(DC+ - (DC-)(保险管之前) 0.7mm 1.4mm 输入-地(保险管之前) 0.7mm 1.4mm 输入-地(保险管之后) 0.9mm 1.4mm 输入-输出(考虑为基本绝缘) 0.9mm 1.4mm 输入-输出(考虑为加强绝缘) 1.8mm 2.8mm 输入-磁芯、输出-磁芯0.7mm1.4mm4.2.3变压器内部的电气隔离距离:变压器内部的电气隔离距离是指变压器两边的挡墙宽度的总和,如果变压器挡墙的 宽度为3mm 那么变压器的电气隔离距离值为 6m (两边的挡墙宽度相同)。

如果变压器 没有挡墙,那么变压器的隔离距离就等于所用胶纸的厚度。

另外,对于AC-DC 电源,变压器初、次间绕组应用三层胶纸隔离, DC-DC 电源,可只用二层胶纸隔离。

下列数值未包括裕量:要求的隔离距离挡墙的最小宽度AC- DC (输入电压 100-240V~, 未含PFC 电路) 6.4mm 3.2mm AC- DC (输入电压 100-240V~, 含有PFC 电路) 9.0mm4.5mmDC — DC(电压 36-76V — 2.8mm 1.4mm注:变压器的引脚如果没有套上绝缘套管,那么在引脚处的隔离距离可能也仅为胶纸加挡墙的厚度,所以变压器 的引脚需要套上绝缘套管且套管要穿过挡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