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部编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进度和教学设计课题资料
小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全册教案:法制教育课堂教学设计
小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全册教案:法制教育课堂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明白规则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3.掌握遵守规则的必要性和意义。
二、教学准备1.教材:小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全册。
2.课外资料:学生父母的职业、人民警察工作环境照片等。
3.教学材料:PPT课件、图片、视频等。
4.活动准备:调查小组、生活场景摆放、角色扮演等。
5.评价方法:听力、课堂讨论、教师点评等。
三、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出示“交通安全法”、“儿童安全教育法”等法律条文,引导学生了解法律的内容及作用。
2.引入教师讲述社会规则的意义,提出生活中或日常生活、校园生活中常见的规则,以及守护规则的人民警察。
同时结合家乡、父母的职业向学生介绍社会中的规则和法律。
3.习教师发放“小小举报员锦旗”,引导学生用心观察身边的环境、人、物品等,发现身边存在的不符合社会规则的行为,并利用手机、照相机等工具收集证据,填写举报表完成为班级、学校服务的行动。
4.调查分组对校园或社区中的规则进行调查,用图片、视频、自然物等呈现出来。
教师针对调查结果,与班级一起讨论合理、不合理、违规、如何遵守规则,并学会发现违法行为,并认识到自身作为学生应如何遵守校规和法律规则。
并引导同学们找到困境和问题,让他们提出对社会规则和法律法规的自己的想法或提出解决的方法。
5.角色扮演学生们结合学习、调查,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更加深入地感受社会规则、法律的实际运用,提高学生对社会规则和法律的认识和了解。
6.反思为班级同学们出具反思卡片,让学生反思遵守社会规则的重要性、自身在遵守规则中的不良行为、应该如何严格要求自己遵守规则等方面进行反思探讨。
通过反思让学生受益终身的积极意识树立起来。
四、练习与巩固1.每周分部门巡查社会中的法律使用情况。
2.每月举办警察探营活动。
3.定期查看学生举报行动,回顾前期调查结果,检查学生对社会规则的认识和学习掌握情况。
五、教学评价1.听力测试:了解学生对社会规则的理解和掌握。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学计划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学计划部编版小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性课程。
1.生活性本课程遵循儿童的生活的逻辑。
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的生活的主题活动和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2.开放性本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世界,重视地方、学校、教师与儿童的创造性。
课程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对儿童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以及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时间可以在与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的配合和连接中单性的延展;评价关注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
3.活动性本课程的呈现形式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它实践活动。
课程目标主要是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的。
活动是教和学的共同的中介。
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儿童的活动,而非单纯的只讲教材,儿童更多地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一年级的学生,整体看他们活泼好动,大多数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对人有礼貌,热爱关心班级集体,学习勤奋。
但很多孩子在家里被家人过分溺爱,或多或少地有一些不良习气,部分同学对他人的尊敬,对集体荣誉的珍惜趋于表面化,为了做给别人看而做,行动上缺乏自主性,在处理人际关系中意识狭隘。
在新学期中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思想不断提高,自觉行动,形成良好的习惯。
三、整体教学目标情感与态度爱亲敬长、爱集体、爱家长、爱祖国。
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
自信、诚实、求上进。
行为与习惯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劳动习惯。
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遵守纪律,乐于参与有意义的活动。
知识与技能掌握自己的生活需要的基本生活知识和劳动技能。
初步了解生活中的自然、社会、常识。
了解有关祖国的初步知识。
过程与方法体验提出问题、探究问题的过程。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我的好习惯》第4课《不做小马虎》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我的好习惯》第4课《不做小马虎》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不做小马虎》这一课旨在帮助一年级学生认识到马虎的不良后果,并学会如何养成好的习惯,提高自己的注意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理解到细节的重要性,并掌握一些避免马虎的方法。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于身边的事物充满好奇,也容易受到身边环境的影响。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需要教师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帮助他们集中注意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马虎的不良后果。
2.培养学生集中注意力的习惯。
3.让学生学会一些避免马虎的方法。
四.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理解马虎的不良后果。
2.培养学生良好的注意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各种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到马虎的不良后果。
2.游戏教学法:通过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玩乐中学会集中注意力。
3.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避免马虎的方法。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情境材料,如图片、故事等。
2.准备的游戏教具,如拼图、卡片等。
3.准备讨论话题,如“你平时是怎么避免马虎的?”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张图片或一个小故事,引导学生认识到马虎的不良后果。
如:展示一张图片,图片中的孩子因为马虎而丢失了重要的东西,让学生想象如果是自己,会感到多么难过。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些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看到马虎的具体表现。
如:展示一些学生的作业,指着其中的错误说:“这些错误都是因为马虎造成的,如果我们能更加细心,就能避免这些错误。
”3.操练(10分钟)通过游戏或练习,让学生实际操作,学会如何集中注意力。
如:开展一个拼图游戏,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拼图,培养学生专注力。
4.巩固(5分钟)让学生分享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避免马虎,大家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如:一个小讨论,让学生谈谈自己平时是怎么避免马虎的,有哪些好方法可以和大家分享。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第3课《我不拖拉》教学设计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第3课《我不拖拉》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我不拖拉》是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第3课的一节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认识到拖拉的不良后果,引导学生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做到守时、不拖延。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有趣的故事和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在思考和实践中认识到拖拉的危害,学会克服拖拉的习惯。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习惯养成的关键期,他们对于拖拉的认识和理解还比较模糊,但已经有了一定的自我认知和自我控制能力。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存在拖拉的现象,对于如何合理安排时间,克服拖拉有一定的需求。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拖拉的不良后果,知道守时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做到守时、不拖延。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认识拖拉的不良后果,理解守时的重要性。
2.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克服拖拉的习惯。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动的场景,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拖拉的危害,学会克服拖拉。
2.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围绕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能力。
3.游戏教学法:通过趣味性的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克服拖拉。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故事材料和问题,用于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2.设计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合理安排时间。
3.准备PPT或其他教学辅助工具,用于展示教材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或其他教学辅助工具,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我不拖拉》。
2.呈现(10分钟)讲述一个有关拖拉的故事,让学生了解拖拉的不良后果。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有拖拉的现象?拖拉会给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哪些影响?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如何克服拖拉,做到守时?每组提出一些建议和方法,分享给大家。
游戏:时间管理大师。
学生分组进行游戏,通过游戏让学生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克服拖拉。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8课《大自然,谢谢您》教学设计
3. 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珍惜人们的劳动成果,珍惜大自然的礼物,跟大自然和谐相处。
环节四:
阅读绘本
体会自然
1.绘本故事:你们知道吗?大自然不仅给我们带来快乐,还会用语言向我们传递讯息呢!(出示30-33页绘本《大自然的语言》)
2. 课后实践:小朋友们,大自然的语言随处可见,你还听懂了大自然的哪些语言呢? 听听这几位小朋友怎么说?
最后,让我们用一首儿歌结束今天的学习,老师读一句,你们跟着读一句。
(出示儿歌)
学生读儿歌
以读儿歌的形式,提高学生兴趣,把学生带到一个浪漫的境界,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快乐并懂得感恩大自然
达标检测
利用节假日走进大自然,找一找还有大自然馈赠我们的礼物?用你最喜欢的方式把它记录下来!
板书
设计
教学反思
本课主要涉及了三条线索:第一,熟知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来源于自然界的馈赠;第二,通过一年四季的户外活动,感受大自然带给我们的快乐;第三,引导学生认识到人类用自身的勤劳与努力回报大自然的馈赠,激发学生的感恩之心,培养学生健康生活的情趣。围绕三条线索,教师设计了基本问题:“大自然带给我们什么?”“我们该怎么感谢?”从而将课文的框架脉络通过其余的小问题得以建构。而这些问题正是围绕每一课的课时目标而设计,从课时目标出发设计评价要求,构建相应的教学活动,形成“以终为始”的教学设计。
1.学生观看视频《小米粒的自述》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制教学计划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制教学计划
本学期的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以《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为指导,旨在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懂法守法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本学期的教学目标是:
1. 认知国家象征及标志,初步建立规则意识。
2. 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自觉遵守规则的好处,并培养他们的自觉意识。
3.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多种方式让他们体验到自觉遵守规则带来的好处。
4. 培养学生正确的法律意识,初步建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
本学期的教学重点是:
1. 认知国家象征及标志,初步建立规则意识。
2. 培养学生正确的法律意识,初步建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
本学期的教学措施是:
1.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并展示自己的作品。
3. 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规则和法律,培养他们的生活能力。
4. 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规则和法律。
总的来说,本学期的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以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懂法守法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目标,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规则和法律,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法律意识。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12课《干点家务活》教案教学设计 (5)
《干点家务活》教案教学目标:1.感受做家务的乐趣,懂得小学生应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2.启发和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家务劳动技能。
3.增强学生家庭责任感,鼓励学生能够用自己做家务的行动表达对家人的爱。
教学重点:1.感受做家务的乐趣,懂得应该做力所能及的家务。
2.启发和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家务劳动技能。
教学难点:增强学生家庭责任感,鼓励学生能够用自己做家务的行动表达对家人的爱。
教学准备:课前向家长问卷调查:会做哪些家务、常做哪些?家长支持度?教师:ppt、视频、袜子、苹果卡片、课题卡片、小云雀。
学生:校服、袜子。
教学过程:一、了解家务活的繁多1.师:小朋友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2课——干点家务活。
师出示课题:干点家务活。
我们一起读课题。
通过课堂学习和课后作业,我们要评选出咱们班的家务小能手,你们愿意争当这个小能手吗?2.那我们先来做一个小游戏,热热身?游戏的名字叫:猜一猜,贴一贴。
PPT出示劳动工具。
(扫把、拖帕、洒水壶)①这是什么?它是用来做什么的呢?课前,老师把写着扫地的卡片交给了一位经常在家里扫地的同学保管,现在我们一起叫卡片的名字。
(生喊)拿着卡片的同学请你回答。
(生答)请把卡片贴到黑板上的家庭树上。
②出示劳动工具。
(洗碗巾、电饭煲、锅铲)这是什么?你家里谁用它来做什么?我们一起叫出卡片来。
快快把它贴到我们黑板上的家庭树上。
③出示劳动工具(洗衣机、衣架)这是什么?谁用来干什么的?他们用什么时间做这些家务活呢?3.一个家庭的家务活远远不止这些,还有很多很多,你知道还有哪些家务活吗?生答(师贴苹果)4.刚才听同学们说到,家务活大多是大人们在做,那你们是家中的小主人,你们做家务吗?做过哪些家务?(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问出以下问题。
)①你是自己主动提出帮爸爸妈妈做的,还是爸爸妈妈要求你去做的呢?能主动为爸爸妈妈分担家务,你真是一个体贴父母的好孩子。
我相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后,你学会了一些做家务的方法,你也会主动为大人们分担家务的。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16课《大家一起来合作》教学设计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16课《大家一起来合作》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大家一起来合作》是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16课的主题。
本课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合作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学会与他人合作,培养良好的合作习惯。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合作的故事、合作的游戏、合作的实例等,通过这些内容,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合作的力量,体验合作的快乐。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强,喜欢游戏,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
他们已经具备一定的合作经验,但在合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不愿意分享,合作意识不强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以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有趣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体验合作,感受合作的重要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合作的重要性,学会与他人合作,培养良好的合作习惯。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游戏、合作完成任务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体验合作的快乐,增强团队意识,培养集体荣誉感。
四. 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学生了解合作的重要性,体验合作的快乐,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难点:引导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在合作中培养良好的合作习惯。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讨论教学法等,以学生的实际经验为基础,通过有趣的活动,引导学生体验合作,感受合作的重要性。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如PPT、故事课件、合作游戏等。
2.准备教室环境,确保教学活动顺利进行。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有趣的谜语,引发学生对合作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合作吗?合作的力量到底有多大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下。
”2.呈现(10分钟)通过一个合作的故事,让学生了解合作的重要性。
故事讲述一个小镇上的孩子们通过合作种树,最终使小镇变得更加美丽。
引导学生讨论:故事中的孩子们是如何合作的?他们合作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他们是如何解决的?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一个合作游戏,如“接力赛跑”。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7课《可爱的动物》教学设计
3只羊的故事《3 只羊的故事》1. 从前有三只羊,它们可不是一般的羊哦!就像你和你的小伙伴一样,各有各的性格。
那只小白羊呀,特别活泼,整天蹦蹦跳跳的,就像个小疯子似的!有一天,它们一起出门玩耍,哎呀,这一路上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儿呢?2. 它们来到了一条小河边,河水哗啦啦地流着。
小黑羊看着河水,有点害怕,说:“这水这么急,咱咋过去呀?”小灰羊却拍拍胸脯说:“怕啥,直接过呗!”这时候,小白羊眼珠子一转,想出了个办法,难道你不想知道是什么办法吗?3. 只见小白羊跑到旁边找了几块大石头,放在河里,嘿,一下子就成了一座小桥!它们欢欢喜喜地过了河。
走着走着,遇到了一片大草地,绿油油的,像一大块柔软的地毯,它们兴奋地在草地上打滚,你能想象那欢乐的场面吗?4. 正玩得起劲呢,突然来了一只大灰狼,那大灰狼张着血盆大口,可吓人了!小黑羊吓得直哆嗦,小灰羊也有点慌了神,这可咋办呀?这时小白羊站出来,大声说:“别怕,我们一起对付它!”这多勇敢啊,你说是不是?5. 三只羊紧紧地靠在一起,对着大灰狼摆出了战斗的架势。
大灰狼一看,哟,这还不好对付呢,就灰溜溜地跑了。
它们三个高兴地欢呼起来,哈哈哈,胜利啦!这难道不是很了不起吗?6. 经过这次冒险,它们的感情更深了。
有一天,小灰羊生病了,躺在羊圈里一动不动。
小白羊和小黑羊急坏了,赶紧找来了兽医,看着小灰羊难受的样子,它们心里也不好受,就像你看到好朋友生病时一样担心,对吧?7. 过了几天,小灰羊终于好起来了,它们又可以一起愉快地玩耍啦!它们在山坡上吃草,那悠闲的样子,真让人羡慕呀。
它们还约定以后要一直在一起,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不分开,你觉得它们能做到吗?8. 后来呀,它们慢慢长大了,还生了好多小羊宝宝。
看着小羊宝宝们活蹦乱跳的样子,它们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就像你的爸爸妈妈看到你成长一样开心,这种感觉多奇妙呀!9. 这就是那三只羊的故事,它们的故事是不是很精彩呀?我觉得它们真的很勇敢、很团结,也很有爱。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7 可爱的动物》教学设计4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7 可爱的动物》教学设计4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七课《可爱的动物》旨在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各种动物,培养学生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意识。
本节课通过生动的图片、有趣的故事和丰富的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动物的独特之处,从而激发学生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对动物充满好奇,喜欢观察和了解各种动物。
他们在生活中已经接触过一些常见的动物,但对动物的特点和习性了解不够深入。
此外,学生对于保护动物的概念还比较模糊,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提高他们的保护意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各种动物的特点和习性,提高学生对动物的认知水平。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各种动物的特点和习性。
2.难点:培养学生关爱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故事、图片和实物,营造有趣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实践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实践教学法:学生进行观察、调查和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各种动物的图片、视频和实物模型,以便在课堂上展示和讲解。
2.准备相关的故事和案例,以便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
3.准备作业和测评题,以便巩固所学知识和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或实物模型,引导学生关注各种动物,激发学生对动物的好奇心和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相关的故事和案例,引导学生了解动物的特点和习性,让学生感受到动物的独特之处。
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观察、讨论和实践,让学生深入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和需求。
例如,让学生观察动物的图片,讨论动物的特点,或进行动物保护实践活动。
部编人教版小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及反思(全册)
部编人教版小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及反思(全册)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 (全册)12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因此本册教材是培养儿童能够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
1.让学生知道生活中需要养成哪些好习惯。
培养孩子讲卫生、珍惜粮食、做事不拖拉等生活习惯。
2.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学校生活的快乐。
了解自己的成长进步,获得成就感;懂得有烦恼是正常,并能及时解决自己的烦恼;努力向优秀进发。
3.通过观察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培养学生养成遇到不明白的问题要动脑筋,认真思考的好习惯。
4.引导学生认识到朋友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人,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学习的好习惯和主动关心、帮助同学的态度。
5.通过各种活动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和其他科学尝试。
6、能在老师的帮助下,总结、提升获得的经验和信息。
二、教学资源分析《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性质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生活型综合课程。
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生活性(2)开放性(3)活动性。
教材力求体现思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现实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和活动性原则。
教材将以主题单元形式展开,并重点突出以下特征:1.从儿童真实生活出发实现学科内容的整合教材不是从传统德育的规范体系或德目体系展开学习内容,而是着眼于儿童现实生活的整体性,从学生生活原型出发,重新融入儿童生活之中,有机整合为学习主题。
2.强化教材的生活指导职能。
教材试图“以适应儿童现实生活为起点,帮助儿童实现高质量的幸福生活”作为一以贯之的编写线索和基调,围绕“如何发展儿童判断、选择、适应、超越的能力,以争取个人幸福、社会有用性和更广泛的人类福祉”的生活教育主题,突出教材的生活指导意识,发展儿童对幸福生活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
一方面通过现实情景的捕捉和再创造,让儿童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快乐,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另一方面通过引入儿童生活中的典型问题,鼓励儿童自己在探寻问题解决方案过程中,参与生活、创造生活,展示儿童多样化的个性和丰富的智慧,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5课《风儿轻轻吹》教案
4、师:李老师把这些自护方法编成了一首小儿歌,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展示儿歌,师生齐读)
1、辨识不同类型的风的特点
2、观看台风相关视频,感受台风的破坏力
3、自由发言,说说观看视频的直接感受。
4、小组合作,讨论遇到台风的时候该怎么办并汇报展示。
2、师:好!那就让我们动手玩一玩,感受风带来的快乐。(板书:感受风)
3、明确活动要求:①站在桌子四角,用嘴吹,想办法让小球经过桌子的中点。②控制好风力,不能让球掉在地上。③按顺序依次吹。④游戏过程中,请保持安静。
4、师:风能吹动小球,风还能帮我们做什么呢?不着急,李老师给大家变个魔术。
5、(拿出准备好的香水,往自己的身边喷一点,做闻的动作)
5、观看防台风知识视频,了解台风天自护的方法。
6、跟随教师的引导,读《防风歌》,学习防风知识。
引导学生认识自然界中不同类型的风的特点,着重通过视听结合、自主讨论与教师点拨的方式,加深对台风的认识,了解台风天气下的自护办法。
总结与提升
1、师:同学们,除了这些自护方法,这节课,你还收获了什么?(自由发言)
1、自由发言,说一说“风在哪儿?”
2、观察风筒、风扇,回答教师问题。
联系实际,认识自然界及生活中关于“风”的现象。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感受风
1、师:风产生于空气的流动,风是无处不在。它不仅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还可以给我们的学习带来快乐呢。(用嘴吹动小球展示给学生看)看,风让小球动起来了,你们想玩一玩吗?
师:嗯,真香!你们闻到了吗?(生:没有)怎么办?让风来帮帮我们吧!(开动风扇,在风扇前喷洒香水)
师:闻到了吗?(生:闻到了)在这里,风可以帮我们做什么?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可爱的动物》 教学设计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可爱的动物》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可爱的动物》是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的一课。
本课通过介绍各种可爱的动物,让学生了解动物的特点和生活习性,培养学生的爱心和保护意识。
教材中包含了多种动物,如熊猫、小鸟、小鱼等,以及与动物相关的趣味故事和活动建议。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对动物充满好奇,喜欢观察和模仿动物。
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知道一些常见的动物名称和特点。
但他们对动物的了解还比较片面,缺乏深入的认识。
此外,学生们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还有待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各种可爱的动物,知道它们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2.培养学生关爱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3.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认识和了解各种可爱的动物。
2.培养学生关爱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趣味故事和真实情境,引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3.实践教学法: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包含各种可爱的动物图片、视频和趣味故事。
2.教学卡片:印有各种动物的图片和名称。
3.教学道具:如熊猫玩偶、小鸟模型等。
4.活动材料:如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趣味故事引入课题,如“熊猫请客”的故事,引发学生对动物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各种可爱的动物图片和视频,让学生观察和欣赏,同时引导学生关注动物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动物特点的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分享。
然后进行“动物猜谜”游戏,巩固学生对动物的认识。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如制作动物卡片、绘制动物图画等,巩固所学内容。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关爱动物,保护生态环境,进行小组讨论和分享。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我的好习惯》教学设计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我的好习惯》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我的好习惯》共3个课时,分别是《我有个好习惯》、《我的好习惯手册》、《养成好习惯》。
本单元旨在让学生认识到好习惯的重要性,并通过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材内容丰富,贴近学生生活,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针对性。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习惯养成的关键期,他们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善于模仿。
但同时,他们的自控能力较弱,需要老师在教学中进行耐心引导。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形成了一些好习惯,但还需要进一步巩固和提升。
此外,学生个体差异较大,教学过程中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好习惯的重要性,自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培养学生自我反思、自我评价的能力,学会用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
3.提高学生与他人沟通、合作的能力,培养团队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理解好习惯的意义,认识到好习惯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在生活中主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好习惯的价值。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讨论,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3.榜样示范法:老师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好榜样。
4.激励评价法:及时表扬学生的好习惯,激发学生的自信心。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教学材料,如PPT、视频、图片等。
2.准备好习惯手册,让学生课前填写。
3.准备奖品,用于激励学生。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好习惯的图片,如按时起床、认真读书等,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好习惯?好习惯对我们有什么好处?2. 呈现(10分钟)通过视频或故事,让学生了解好习惯的重要性。
例如,讲述一个因为养成好习惯而取得成功的故事,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好习惯的力量。
3. 操练(10分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填写好习惯手册。
同时,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好习惯,让大家一起学习、进步。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部编版《我们在一起》教学设计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部编版《我们在一起》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我们在一起》是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部编版教材中的一课,主要讲述的是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的品质。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团结协作的重要性,能够在生活中主动帮助他人,体验到团结协作带来的快乐。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模仿能力,但自控能力较差,对于抽象的道理理解能力有限。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团结协作的含义,认识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主动帮助他人,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集体,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的品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使学生理解团结协作的重要性,培养学生主动帮助他人的习惯。
2.难点: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团结协作的精神,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分组讨论法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课件、教具,如图片、视频等。
2.准备课堂活动所需道具,如拼图、接力棒等。
3.准备分组讨论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故事,让学生初步感受团结协作的力量。
教师讲述故事,并提出问题:“你们觉得故事中的同学们做得怎么样?如果是你们,你们会怎么做?”引导学生思考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一组图片,展示在不同场景中,人们通过团结协作解决问题的情况。
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这些图片中有哪些人和事让你感受到团结协作的力量?他们是如何做到团结协作的?”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课堂游戏,如接力跑、拼图等,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主动帮助同伴,共同完成任务。
4.巩固(5分钟)教师提问:“通过刚才的游戏,你们觉得团结协作的重要性如何?”引导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回答问题,巩固所学内容。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我们爱整洁》优秀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我们爱整洁》优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我们爱整洁》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的内容。
本课主要让学生认识到整洁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热爱整洁、保持环境整洁的良好习惯。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有趣的故事和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使学生理解整洁的意义,学会自己整理物品,保持环境整洁。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我管理能力,但对整洁的认识还不够深刻。
他们好奇心强,喜欢生动有趣的活动,对于图片、故事等教学资源有较高的兴趣。
此外,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能力较强,适合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学习。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整洁的重要性,学会自己整理物品,保持环境整洁。
2.培养学生热爱整洁、保持环境整洁的良好习惯。
3.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自己整理物品,保持环境整洁。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热爱整洁、保持环境整洁的良好习惯。
五. 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通过设置生动有趣的情景,引导学生体验整洁的重要性。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之间进行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实践教学法:让学生动手实践,学会自己整理物品,保持环境整洁。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课件等教学资源。
2.教室环境布置,如桌椅整齐、地面干净等。
3.学生分组,准备小组合作学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邋遢的小猪》,引导学生思考整洁的重要性。
学生分享自己对整洁的认识和感受。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些图片,如整洁的教室、干净的衣物等,让学生观察并说出整洁的好处。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是否保持了整洁。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一个整洁的任务,如整理书包、教室等。
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整洁的重要性,学会自己整理物品。
4.巩固(5分钟)教师提问:什么是整洁?为什么我们要保持整洁?学生回答,教师点评并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我们爱整洁教学目标:1、教育学生初步懂得什么叫整洁,人和环境为什么要整洁。
2、培养学生爱整洁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平时生活中如何做才算整洁,培养学生爱整洁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已经是小学生了,很多事情已不需要爸爸妈妈帮助了。
能告诉大家,你每天起床后都做了些什么吗?二、学习新课:1、在家爱整洁。
⑴出示课件,领会“整洁”的含义。
示:这块手帕干净吗?这一块呢?这个书包不仅外面脏,再看里面的书本放得怎样?我们说:这个书包不干净、不整洁。
影片:这个小朋友的家干净又整齐。
我们说:他的家很整洁。
⑵了解“按时”的含义。
⑶提问:起床后,你做些什么事?怎样做的?2、在学校爱整洁。
(1)了解学校环境整洁的内容与保持环境整洁的方法。
(2)扫教室的步骤是怎样的?(3)为什么要先开窗户,再洒水、擦黑板、扫地、抹桌椅?三、反馈检测1、游戏。
比赛穿衣、系鞋带。
请四位同学脱掉外衣,解开鞋带,看谁最先穿好衣服、系好鞋带。
2、思考题。
说一说怎样才算整洁?你做得怎样?教学总结希望大家都能养成爱整洁的好习惯。
2、我们有精神活动一:绘本故事《谁精神?》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看绘本故事吗?我们今天一起来看一篇很有趣的绘本故事——《谁精神?》(教师指导学生看懂绘本中的每一幅图,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理解。
)师:同学们,看完了这个绘本故事,你们有什么想法?请说一说。
(学生如果真正看懂了绘本,就一定会说出很精彩的体会。
)师:漂亮、声音响亮、姿势好,这些是有精神的表现吗?(学生一旦理解了绘本故事,他们的发言很可能是我们意想不到的。
)师:对,这些是有精神的表现,但是只有这些还不够。
只有由内而外的“有精神”才是真正的精神。
点评:最智慧的教育是被教育者不知道你在教育他。
一上课就看绘本故事是让一年级小学生很开心的事。
绘本和游戏一样会让孩子自动卷入,而且还不觉得疲劳。
当他们看完绘本之后,故事中的深奥之处就自然明白了。
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就进入到了教学的最难点部分。
编者编写绘本的意图是对正文教材的补充和丰富,但是教师根据实际情况,不按常理出牌,把绘本当正文教,教得又是这么自然,这么合理,很难得。
上述教学的好处还不仅如此,因为这一部分教学完之后,学生对内在精神都理解了,难道还要再进行外在精神的教学吗?所以第一个环节就可以省去了,事半而功倍!活动二:有精神才好师:请同学们看看教材第8 页上的第一幅图,说一说,坐姿不端正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危害。
师:请大家再看教材第8 页的第二幅图,想一想,走路垂头丧气、弓腰、驼背的人会给你什么感觉。
师:如果我们走路时垂头丧气、弓腰、驼背,别人会怎么看我们呢?点评:这位教师在教学中不仅仅利用了教材中的对比图,还运用换位思考的方法,引起学生的共情,能够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我不拖拉教学目标:1、让学生养成不拖拉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能够坚持做到今日事今日毕,不拖拉。
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师:同学们,今天上课前我们先来听一个故事。
(播放《拖拉鸟》的故事,故事只讲到拖拉鸟的窝一直还没有搭好。
)师:同学们,听了这个故事,大家知道这只鸟为什么叫“拖拉鸟”了吗?大家喜欢这只名叫“拖拉鸟”的鸟吗?为什么?师:同学们真棒!大家发现,只要经常将“不急”“明天”“等一下”“还没完”关在嘴边的人,都跟这只鸟一样,有做事拖拉的毛病。
那么,拖拉的毛病会带来什么问题呢?大家猜一猜,“拖拉鸟的”的故事的结尾会怎样?生:学生思考回答。
师:请问,如果你是这只“拖拉鸟”,此时此刻你的心里是怎么想的?生:学生思考回答。
师:是的!做事情拖拖拉拉确实很有可能危害到自己的生命安全!如果生活中的人们也像拖拉鸟一样,结果会怎样呢?(出示教材中的两张图) 生:学生思考回答。
师:拖拉会害了自己。
(播放图片:1、病人生命垂危,医生抢救;2、居民楼失火,消防员救火;3、农民播种;4、警察抓小偷;5、运动员比赛)生:学生同桌讨论,如果他们拖拉了,会产生什么后果?师:所以,无论做什么职业,拖拉都有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
师:同学们,我这里有一个好伙伴能告诉大家“不拖拉”的小窍门。
你们知道这个伙伴是谁吗?请大家猜一猜—小小圆形运动场,三个选手比赛忙,忙的路程没长短,用的时间不一样。
生:小闹钟。
4、不做“小马虎”教学目标:知识技能:让学生明白学习、做事时马虎的害处。
过程方法:培养认真、细心的好习惯。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养成做事认真的好习惯,做一个做事、学习不马虎的好孩子。
教学重点:知道做事粗心、马虎、无耐心是不良习惯,掌握克服不良习惯的本领。
教学难点:让学生在平时生活中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预习提纲1. 马虎给我们生活带来哪些麻烦?2. 怎样避免马虎发生?(1)做题时养成检查的好习惯。
(2)做事情时要仔细。
教学过程:一、导入《小马虎的故事》请同学们谈体会。
导入:不做“小马虎”。
二.学习新课1.看43页图,从“小画家”的画中,你能找出多少错误?指名学生回答。
2.找一找,你身边有“小馬虎”吗?(1)忘带书(2)试卷忘写名字(3)考试时丢题、丢分……同桌交流,班级汇报。
三、教学反馈.讨论:怎么样避免马虎的发生呢?(1)4人一组讨论(2)汇报讨论结果四、总结让我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跟“小马虎”告别!做事一定要认真,马马虎虎可不行。
5、风儿轻轻吹教学目标:1、感受风的不同特征,初步知道风产生于空气的流动。
2、观察与风有关的一些生活现象,了解并体会风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影响以及风的利用。
教学难点:感受风的不同特征以及风的产生。
教学重点:初步知道风产生于空气的流动。
课前准备:1、制作风车的工具和用品。
2、收集一些可以表现风存在的物品:小手绢、羽毛、扇子、蜡烛等。
教学目标:1、感受风的不同特征,初步了解风的形成。
2、画出风的感受。
活动过程:一、猜谜导课,激发兴趣树儿见它把头摇,苗儿见它就弯腰。
水儿见它浪花起,云儿见它快快跑。
风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一起到外面去找一找风好吗?二、找风组织学生到操场上去游戏并观察1、从哪些方面可以感受到风的存在?(树枝摇晃、红旗飘扬、手绢飘动、头发飞扬)2、风吹到身上是什么感觉?三、造风四、让学生玩一玩吹羽毛、扇扇子、吹蜡烛等游戏。
(体会利用空气流动产生风的原理)四、画风刚才,我们不仅找到了风,还学会了制造风,现在就让我们来画一画风,看看谁的画最能表现风。
1、小组交流2、全班交流五、结束新课。
6.花儿草儿真美丽教学目标:1.通过认识植物来欣赏大自然的美,亲近大自然,了解并爱护花儿草儿这样的小生命。
2.对自然界有好奇心、共在感,乐于探索。
3.能够在与大自然相处时保护自己。
教学重难点:重点是培养学生与自然共在的情感,难点是通过以往领悟对生命的理解。
教学过程:一、寻找植物,记录美丽除了人类,在我们身边,还有许多生命存在,比如植物。
也许它们就在我们的房间里、阳台上,也许在我们的校园、小区、公园、山村、树林、田野等地方。
二、交流体验,发现生命地球是我们的家园,它是目前我们所知道的宇宙中唯一的有生命的星球,在这个美丽的星球上共同生活着许许多多的植物。
在我们身边,植物无处不在,你们在身边寻找到哪些植物?把你所见。
所闻、所感和大家交流一下,好吗?三、爱护花和草通过“这样做对吗”的情境辨析来指导学生爱护花草的行为四、花草面前要小心1、教师引导学生谈一谈自己曾经遇到过的或听说过的因与植物接触而受伤的事情2、指导学生如何避这样的伤害发生五、花儿为什么会有万紫千红的美丽色彩?花有各种美丽鲜艳的色彩的原因是由于花瓣的细胞液中存在着色素。
有一些花的颜色是红的、蓝的或紫的,这些花里含有花青素。
花青素遇到酸就变红,遇到碱就变蓝。
还有一些花的颜色是黄的、橙黄的、橙红的,是由于它们的花瓣中含有“胡萝卜素。
又由于胡萝卜素有六十多种,因而含有胡萝卜素的花也就五颜六色。
白色的花什么色素也没有。
它看来是白色的,那是因为花瓣里充满了小气泡的缘故。
7、可爱动物活动目的:通过活动的开展,让学生了解常见动物的特性。
活动一:猜动物,找朋友。
一、激发兴趣:同学们,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好多可爱的小动物(拿出一种玩具给大家看),但一定是最聪明的孩子才能得到它。
二、活动1、教师提示:描叙的同学要善于观察,不但要讲动物的外形,还要讲他的生活习性。
活动开始,两位同学为一组上台。
一位蒙住眼睛,另一位拿起一个小动物玩具模型,描述小动物的外形和习性。
蒙住眼睛的同学猜是什么动物。
猜中的同学给大家介绍经验:是怎样猜着的,有什么窍门。
2、讲每个人准备的有动物的图随机贴在每位参与者的后背上,每位同学并不知道自己的后背贴的是什么动物,根据一些线索,来确定自己所代表的动物。
教师可以鼓励同学之间互相提问,但彼此每次之猛提一个问题,答案只能是“是”、“不是”、“不能”。
所提问题应针对动物的特点来提。
三、活动延伸:请同学们在课外查阅资料,把自己熟悉的小动物描述得更加具体、更加生动,写在日记本上。
活动二:动物尾巴的功能一、导入。
老师知道,小朋友们可喜欢小动物了。
谁能说说,你最喜欢什么动物?图片,让学生说说松鼠尾巴的功能。
松树的尾巴作用可大了!今天,我们来讲讲动物尾巴的功能。
(揭题)看谁讲得多,看谁学问大。
二、活动。
1、讲述尾巴的功能。
出示某种动物的图片:谁能说说这是什么动物?他的尾巴有什么作用?(1)这是老虎。
他的尾巴能当武器。
(2)这是鱼。
鱼的尾巴作为舵来掌握游动的方向。
2、连线。
长颈鹿的尾巴吸引注意力雄孔雀的尾巴报警器。
三、活动总结:通过今天的活动,我们知道动物的尾巴有各种各样的作用,比如:平衡身体、当武器、传递信息等。
8、大自然,谢谢您一、导入:上节课我们对动物有了一定的了解,今天我们再来看看植物朋友,对他们进行一番了解。
二、看图:1、出示插图:走,让我们到植物王国去看看,说说看,你都认识哪些植物?2、学生说说涂上有哪些植物使自己已经认识的,并向同学们介绍一下你已经认识的植物。
三、讨论交流。
1、小组讨论:你还对那些之物有所了解?2、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进行全班的交流。
四、植物的家1、出示图:图上画了什么地方?2、你知道植物的家在哪里吗?学生根据自己在课前查找的资料进行交流。
3、教师小结:植物四海为家,地球上到处都有职务,到处都是植物的家。
五、活动:找找看,你家周围有哪些植物?1、在你家附近有一些什么植物?你平时注意观察了吗?说说看。
2、小组活动:想办法把这些植物留住。
教师提示:我可以在本子上贴上捡到的花和叶子。
除了在本子上贴,还有什么办法来记录自己的观察所的呢?要求:在活动中要爱护职务,不随意攀摘树叶和花朵,只捡落叶和花作材料。
六、交流:你知道植物对于我们来说有什么用吗?如果地球上的植物都没有了,人类会怎么样呢?七、课堂小结:动植物与人一样是大自然中的一员,保护动植物是我们人类义不容辞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