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第四卷第九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在以志怪传奇为特征的文言小说,最富有创作性、文学成就最高的是清初蒲松龄写的《聊斋志异》。
2、《聊斋志异》的故事构思特点。
蒲松龄多是有意识地结撰奇异故事,连同其中的神、仙、狐、鬼、花妖,都是出自他个人的心灵创造,个中便有所寄托、寓意。他假虚拟的狐鬼花妖故事以抒发情怀,寄托忧愤,成为主导的创作意识,他期望读者的不是信以为真,而是能领会寄寓其中的意蕴。
《聊斋志异》结构故事的一种模式是人人异域幻境,其中有入天界,入冥界,入仙境,入梦,入奇邦异国。体现了奇怪、梦幻的艺术形式化。在宗教文化及其影响的志怪传奇中,天界,冥界,仙境是人生的理想归宿和善恶裁判所,具有神秘的权威性,令人敬服、恐惧、企羡;梦是人与神灵交往的通道,预示着吉凶祸福。这一切都被形式化,多数情况是用作故事框架,任意装入现实社会或作家个人心迹的映像。
《聊斋志异》故事结构的另一模式是狐、鬼、花妖、精怪幻化进入人世间。这种幻化、变形不是神秘的,而是艺术的幻想。体系了狐鬼花妖的人情化和意向化。狐鬼形象更只是写其为狐为鬼,带有非人的特点,性情完全与常人无异。《聊斋志异》里的狐鬼花妖精怪形象,也是用作关照社会人生的。它们多数是美的、善的、给人带来温馨、欢乐、幸福,给人以安慰、帮助,可以说是寄托意愿,补偿现实的遗憾。还有一种狐鬼花妖,它们的性格、行为表现的是一种情志、意向,可以称为象征性的文学意向。神秘意识转化为审美方式,也表现于若干看似单纯记述奇闻异事的短章中,这类短章虽然是粗陈梗概,也有了意蕴,超越了单纯记述奇闻异事的笔记体。
3、《聊斋志异》的思想内容(思想价值)。
写书生科举失意、嘲讽科场考官。蒲松龄19岁进学,文名日起,却屡应乡试而不中,断绝了功名之路。他饱受考试的折磨,一次次名落孙山,沮丧、悲哀、愤懑不仅倾注于诗词里,也假谈鬼说狐发泄出来。他认为科举弊端症结在于考官昏庸,黜佳才而进雍劣。《聊斋志异》里许多篇章对科场考官冷嘲热讽,不遗余力,嬉笑怒骂,皆成文章。这些幻设的讽刺,矛头仅指向科场考官,虽然还不够深刻,单页表达出像作者一样怀才不遇的文士的愤懑心情。《聊斋志异》里众多的狐鬼花妖与书生交往的故事,也多是蒲松龄在落寞的生活处境中发出的幻影。幻想是对现实的超越,非人的狐鬼花妖形象可以不受人间伦理道德特别是所谓的“男女大防”的约束。在这里面,除了作为现实的一种补偿、对照,其中还蕴含对两性关系的企望和思索,突出了精神的和谐。
抒发公愤,刺贪刺虐,也成为《聊斋志异》的一大主题。写出了一些讥刺丑陋现象、颂扬美好德行的故事。这类篇章多数是直写现实人生,少用幻化之笔,而且是以现实的伦理道德作为美刺原则。
《聊斋志异》的狐鬼世界所展示的社会内容,作者寄托其中的幽思、憧憬,也大大地超迈前出之文言小说而独步千古了。
4、《聊斋志异》的艺术特色。
具有多种小说模式,增强了小说的艺术素质,丰富了小说的形态、类型。有以情节曲折有起伏跌宕之致取胜的篇章,也有不重故事情节、乃至无故事性的小说,似可称作性格小说。《聊斋志异》中许多优秀的作品,教之以前的文言小说,更加强了对人物环境、行动状况、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写,情节丰美。
《聊斋志异》中许多篇章带有诗化倾向。它的诗化倾向不仅表现于小说叙事中运用了诗句、诗意,还表现于许多篇章程度不同地带有诗的品格特征。作者假狐鬼抒情写意,这两个方面都决定了小说的情节、人物多是意象化的,表现的不是世俗的人生相,而是超俗的、理想化的、幻化变形的人情事理,个中寄寓着诗一般含蓄朦胧,甚至不易捉摸的内蕴。《聊斋志异》的叙事也吸取了诗尚含蓄蕴藉的特点。作者虽然用全知的视点,却时而故作含糊,造成扑朔迷离的意味。
叙事语言平易简洁,人物语言则灵活多样,并在叙事状况写人诸方面达到了真切晓畅而有意味的境界,完成了各自的艺术使命。
《聊斋志异》的人物语言所占比重大,也因人因事而多样化。在保持文言基本体式的限度内,人物语言有雅、俗之别。这都增强了文言小说的小说意味,进一步拉大了与传记文的距离,更富有生活气和趣味性。
5、(抗衡的一类,首发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6、现存最早的刻本是嘉庆八年(1803)卧闲草堂的巾箱本,56回。
7、《儒林外史》对科举制度之下文人形象塑造的价值所在。
一.命意在批判科举:《儒》假托明代故事,除楔子写元明易代时王冕故事外,正文从明宪宗成化(1465-1487)末写到神宗万历23年(1595)止;实际展示的是18世纪清中叶的社会风俗画。以知识分子的精神空虚、道德堕落、才华枯萎的生活和精神状态为题材,对封建制度下知识分子的命运进行深刻的思考和探索。
二.科举扭曲的社会和文人:小说第一回,借王冕故事“敷陈大义”,“隐括全文”,借王冕之口痛斥八股科举制度导致知识分子一味追逐功名富贵,“把那文行出处都看轻了”,使“一代文人有厄”;标举王冕不受科举制度牢笼。
(一)王冕之后,作为对比,紧接着写把科举作为荣身之路的可怜又可笑的人物——周进和范进,通过其悲喜剧讽刺科举制度:这种制度并不能选拔人才,周、范的失败和成功完全是偶然的,致力于八股致使精神空虚,知识贫乏;同时着力描写周、范命运转变中周围人物的色相,表现科举制对各阶层人物的毒害,及造成的不良的社会风气。
(二)科举制度的毒害还侵入闺阁中:鲁小姐。
(三)科举制度造成了不顾品行而疯狂追逐功名富贵的社会环境,使人性发生扭曲:使匡超人从纯朴青年而堕落成势利之徒。
(四)少数科举幸运者一旦功成名就,就无厌地贪求财富,压榨百姓,科举制度实际上成
为政治腐败的根源:出仕多为贪官污吏,如王惠;处乡多是土豪劣绅,如严贡生。
(五)暴露“代圣人立言”的道学儒生的虚伪势利:王仁、王德。
(六)寄生于举业文事,赤诚与愚昧的八股选家马纯上。
(七)科举制度的派生物:一批沽名钓誉的所谓“名士”。
1.娄三、娄四公子的莺脰湖聚会。
2.赵雪斋、胡三公子、景兰江、支剑峰等为首西子湖畔斗方名士。
3.杜慎卿等的“莫愁湖高会”。
(七)由羡慕名士而颠狂痴迷的牛浦郎。
(八)对封建文化的反思,其批判的锋芒指向封建礼教和社会习俗,如王玉辉。
8、《红楼梦》最初以八十回抄本的形式在社会上流传,本名《石头记》。甲辰本(1784),存80回,书名第一次正式题为《红楼梦》。程伟元和高鹗将《红楼梦》前八十回与后四十回合成一个完整的故事,以活字排印出来,书名为《红楼梦》,通称“程甲本”。第二年,程高二人又对甲本做了些“补遗订讹”“略为修辑”的工作,重新排印,通称“程乙本”。
9、论述《红楼梦》的悲剧世界。
宝玉和黛玉、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是全书的主线。在关系着家族兴衰的问题上,封建家长决不会让步,他们只能不顾宝玉、黛玉的愿望而扼杀他们的爱情,造成宝黛的爱情悲剧。象征着知己知心的“木石前盟”被象征着富贵的“金玉良缘”取代了。虽然宝玉被迫与宝钗结婚,“到底意难平”,最终“悬崖撒手”,造成了宝玉与宝钗没有爱情的婚姻悲剧。
大观园的毁灭。围绕着“悲金悼玉”的爱情婚姻悲剧,《红楼梦》还写出了“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女儿国”的悲剧。贾府“四春”免不了“原应叹息”的命运,史湘云命运坎坷,妙玉到头来依旧是“终陷泥淖中”等。作品没有将悲剧完全归于恶人的残暴。其中一部分悲剧是封建势力的直接摧残,但更多的悲剧是封建伦理关系中的“通常之道德、通长之人情、通常之境遇”为之而已,是几千年积淀而凝固下来的正统文化的深层结构造成的人生悲剧。大观园里的悲剧是爱情、青春和生命之美被毁灭的悲剧。作者不仅哀悼美的被毁灭,而且深刻揭示了造成这种悲剧的根源,这是对封建社会和文化进行的深刻反思,也是一种精神的觉醒。
封建大家族没落的悲剧。《红楼梦》的荣宁两府,系开国勋臣之后,正是康乾时期贵族世家的典型代表。小说以贾府的衰落过程为主线,贯穿起始、王、薛等大家族的没落,描绘了上至皇宫,下及乡村的广阔历史画面,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封建末世复杂深刻的矛盾冲突,显示了封建富贵家族的本质特诊和必然衰败的历史命运。
宝玉的人生悲剧。宝玉是个半现实半意象化的人物。作者把他对社会和人生的思考、怨恨、企盼都熔铸到贾宝玉的形象里。贾宝玉不愿走封建家庭给他规定的人生道路,但又对自己“一技无成”,“半生潦倒”感到悔恨;他希望自由自在,任性逍遥,但又“爱博而劳心”,“无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