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量法测定 灰分 原始记录

合集下载

粉煤灰检测原始记录

粉煤灰检测原始记录

洛阳创世建材有限公司
粉煤灰检测原始记录
送样日期:检测日期:温度:℃湿度:% 1 含水率
称量(g) 蒸发皿重(g) 烘后皿+试样重(g) 含水率(%) 2 三氧化硫
称量(g) 恒重坩埚重(g) 坩埚+试样重(g) 三氧化硫(%) 3 烧失量
称量(g) 恒重坩埚重(g) 灼烧后坩埚+试样重(g) 烧失量(%) 4 氯离子
称量(g) 空白消耗硝酸汞体积(ml) 试液消耗硝酸汞体积(ml) 氯离子含量(%) 5 氧化钙
称量(g) T CaO消耗EDTA(ml)氧化钙含量(%) 6 游离氧化钙
称量(g) 消耗苯甲酸-无水乙醇溶液体积(ml) 游离氧化钙(%) 7 细度
称量(g) 45 m筛筛余(g) 细度(%)
8 需水量比
称量(g) 基准胶砂受检胶砂需水量比(%)
标砂750g
基准:水泥250g
受检:水泥175g
粉煤灰75g
用水量(ml) 流动度(mm) 用水量(ml) 流动度(mm)
9 28d强度
活性指数
称量(g) 对比胶砂抗压强度(MPa) 试验胶砂抗压强度(MPa)
活性指数(%)
H28=(R/R0)×100 标砂1350g
水225ml
对比:水泥450g
试验:水泥315g
粉煤灰135g R0= R=
10 安定性雷氏夹沸煮后
增加距离(mm)
试样1:试样2:平均:
检测依据:
实验后仪器设备状况:
校核:检测:。

炭黑及灰分检验原始记录

炭黑及灰分检验原始记录
样品名称 型号/牌 号 批号 炭黑含 量平均 值(%) 灰分含 量平均 值(%) 日期
炭黑及灰分含量检验原始记录 1# 干燥后石 样品重 石英舟和样品 石英舟和样品 炭黑含量 灰分含量 英舟重量 量m1 550℃热解后 900℃煅烧后 c1(%) c2(%) m(g) (g) 重量m2(g) 重量m3(g) 2# 干燥后石 样品重 石英舟和样品 石英舟和样品 炭黑含量 灰分含量 英舟重量 量m1 550℃热解后 900℃煅烧后 c1(%) c2(%) m(g) (g) 重量m2(g) 重量m3(g) 3# 干燥后石 样品重 石英舟和样品 石英舟和样品 炭黑含量 灰分含量 英舟重量 量m1 550℃热解后 900℃煅烧后 c1(%) c2(%) m(g) (g) 重量m2(g) 重量m3(g)
备注:检验方法及计算公式参照GB/T13021-1991 样品名称 型号/牌 号 批号 炭黑含 量平均 值(%) 灰分含 量平均 值(%) 日期 1# 干燥后石 样品重 石英舟和样品 石英舟和样品 炭黑含量 灰分含量 英舟重量 量m1 550℃热解后 900℃煅烧后 c1(%) c2(%) m(g) (g) 重量m2(g) 重量m3(g) 2# 干燥后石 样品重 石英舟和样品 石英舟和样品 炭黑含量 灰分含量 英舟重量 量m1 550℃热解后 900℃煅烧后 c1(%) c2(%) m(g) (g) 重量m2(g) 重量m3(g) 3# 干燥后石 样品重 石英舟和样品 石英舟和样品 炭黑含量 灰分含量 英舟重量 量m1 550℃热解后 900℃煅烧后 c1(%) c2(%) m(g) (g) 重量m2(g) 重量m3(g)
日期
干燥后石 样品重 石英舟和样品 石英舟和样品 炭黑含量 灰分含量 英舟重量 量m1 550℃热解后 900℃煅烧后 c1(%) c2(%) m(g) (g) 重量m2(g) 重量m3(g)

面粉检验原始记录

面粉检验原始记录
W-试样重,g
W1-坩埚+灰分重,g
M-试样水分百分率,%
W1-W0
公式:灰分(干基)%= ×10000
W(100-M)
计算结果:
报出结果:
2、粗细度

检 测 次 数
1
2
W-试样重,g
W1-筛上留存粉重,g
W1
计算公式:留存物%= ×100
W
计算结果:
报出结果/标准要求
/
报出结果:
3、气味、口味
4、加工精度
邢台县豫东白云面粉厂
小麦粉检验原始记录
№:共1页第1页
样品名称
小 麦 粉
样品批号
规格型号
使用仪器及检定证书号
检验环境
标准规定/实际条件
方法标准
项目及判定
GB/T5504 GB/T5505 GB/T5507 GB/T5509 GB/T5492
1、灰分
(%)
检 验 次 数
实 测 值
1
2
W0-坩埚空重,g
5、水分

W0-空盒重,g
W1-烘前试样+盒重,g
W2-烘后试样+盒重,g
W1-W2
计算公式:水分%= ×100
W1-W0
计算结果:
报出结果/标准要求
/
检验员签字:
小麦粉检验原始记录
邢台县豫东白云面粉厂

粉煤灰质量检测原始记录

粉煤灰质量检测原始记录
试样质量(g)
瓷坩埚质量(g)
灼烧后试料+瓷坩埚质量(g)
灼烧后试料的质量(g)
烧失量质量百分数(%)
烧失量平均值(%)
1
2
3
需水量比
名称
流动度(mm)
用水量(ml)
需水量比(%)
底面最大扩散直径
与其垂直直径
平均值
试验样品
对比样品
三氧化硫(基准法)
序号
称量器皿质量(g)
试样+称量器皿质量(g)
试样质量(g)
称样+称量器皿质量(g)
0.045mm筛余量+称量器皿质量(g)
称样(g)
0.045mm筛余量(g)
校正系数
筛余百分率(%)
含水量
称量器皿质量(g)
称样+称量器皿质量(g)
称样(g)
烘干后试样+称量器皿质量(g)
烘干后试样质量(g)
含水量(%)
烧失量(基准法)
序号
称量器皿质量(g)
试样+称量器皿质量(g)
抗压强度平均值(MPa)
活性指数(%)
检测结果
复核:检测:
出厂日期
出厂编号
取样日期
样品编号
代表数量
(吨)
检测项目
□游离氧化钙 □活性指数
检测方法
评定依据
检验设备
试验室环境条件
温度(℃)
湿度(%)
游离氧化钙(乙二醇---水浴振荡分析法)
称量器皿质量(g)
称样+称量器皿质量(g)
称样G(g)
苯甲酸对氧化钙的滴定度T(g/ml)
滴定消耗的甲酸体积V(ml)
游离氧化钙含量(%)

粉煤灰检测原始记录1

粉煤灰检测原始记录1
烘干前皿+试样质量(g)
烘干前试样质量(g)
烘干后皿+试样质量(g)
水质量(g)
含水率(%)
安定性(雷氏法)
沸煮前距离A(mm)
沸煮后距离C(mm)
沸煮后增加距离(mm)
试验前后仪器设备情况
1
2
1
2
1
2
平均值
活性指数
对比胶砂
破坏荷载(kN)
抗压强度(MPa)
试验胶砂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破坏荷载(kN)
抗压强度(MPa)
试样质量(g)
灼烧后瓷坩埚+试样质量(g)
灼烧后试样质量(g)
SO3含量(%)
平均值(%)
细度(45μm方孔筛筛余)
试样质量(g)
筛余质量(g)
筛余(%)
筛余平均值(%)
需水量比(%)
对比胶砂
试验胶砂
需水量比(%)
备注:
用水量(ml)
流动度(mm)
用水量(ml)
流动度(mm)
含水率(%)
蒸发皿质量(g)
活性指数(%)
校核:检测:
粉煤灰检测原始记录(一)
委托单位:
工程名称:
环境温度:
生产厂家:
种类及等级:
检测编号:
检测依据:
送样日期:
检测日期:
烧失量(%)
瓷坩埚质量(g)
瓷坩埚+试样质量(g)
试样质量(g)
灼烧后瓷坩埚+试样质量(g)
灼烧后试样质量(g)
烧失量(%)
平均值(%)
SO3含量(%)
瓷坩埚质量(g)
瓷坩埚+试样质量(g)

粉煤灰检测原始记录2

粉煤灰检测原始记录2
粉煤灰检测原始记录(二)
工程名称:
委托单位:
生产厂家:
送样日期:
种类及等级:
检测日期:
检测依据:
检测编号:
标准稠度用水量
试样质量(g)
用水量(ml)
标准稠度用水量(%)
流动度比
对比胶砂
试验胶砂
流动度比(%)
用水量(ml)
流动度(mm)
用水量(ml)
流动度(mm)
均匀性
试样质量(g)
筛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质量(g)
筛余(%)
抗压强度比
对比胶砂
28d破坏荷载(kN)
28d抗压强度MPa)
试验胶砂
28d破坏荷载(kN)
28d抗压强度MPa)
抗压强度比
比表面积测定
被测试样密度
第一次读数
(mL)
第一次读数温度(℃)
试样质量(g)
第二次读数(mL)
第二次读数温度(℃)
排开的体积(cm3)
被测试样密度(g/cm3)
平均值(g/cm3)
比表面积
试料层体积(cm3)
试料层空隙率
试样质量(g)
试验温度(℃)
K值
被测试样比表面积(m2/kg)
平均值(m2/kg)
备注
试验前后仪器设备情况
校核:检测:

重量法测定 灰分 原始记录

重量法测定   灰分  原始记录
坩埚和灰分的质量m1(g)
坩埚和试样的质量m3( g )
烘后质量m4( g )
测定结果
(g/100g)
报出结果(g/100g)
检测人: 校核人: 审核人:
重量法测定灰分原始记录第页共页检测项目灰分检测开始时间年月日检测依据gb500942016第一法检测结束时间年月日检测方法食品中总灰分的测定温度及相对湿度仪器型号及名称me204e电子天平仪器编号004sx3512x马弗炉008dhg91013a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010样品处理情况依gb500942016对样品进行处理计算公式100x试样中灰分的含量单位为克每百克g100g以试样质量计m1坩埚和灰分的质量单位为克g
重量法测定灰分原始记录
第 页 共 页
检测项目
灰分
检测开始时间
年月日
检测依据
GB5009.4-2016第一法
检测结束时间
年月日
检测方法
食品中总灰分的测定
温度及相对湿度
℃%
仪器型号及名称
ME204E电子天平
仪器编号
××/××-004SX来自-5-12X马弗炉××/××-008
DHG-9101-3A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
××/××-010
样品处理情况
依GB5009.4-2016对样品进行处理
计算公式
*100
X——试样中灰分的含量,单位为克每百克(g/100g)以试样质量计
m1——坩埚和灰分的质量,单位为克(g);
m2——坩埚的质量,单位为克(g);
m3——坩埚和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
试样中灰分含量≥10g/100g时,保留三位有效数字;试样中灰分含量< 10g/100g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相对偏差不得超过5%

粉煤灰检测原始记录

粉煤灰检测原始记录
平均值(%)
1
2
放射性
比活度
CRa
CTh
Ck
内照射
1Ra=CRa /200
外照射
1r=CRa/370+CTh/260+ Ck/4200
氯离子
编号
Tcl-(mg/mL)
V5(mL)
V6(mL)
m(g)
ωcl-(%)
平均值(%)
1
2
记录说明
ωfcao=(Tcao×V40×0.1)/m47
ωcl-=Tcl-(V6-V5)/(m×1000)×100
水/mL
对比胶砂
450
-
1350
225
试验胶砂
315
135
1350
225
试样7天抗压强度R7(Mpa)
对比样7天抗压强度R07(Mpa)
单个值
平均值
A7(%)
试样28天抗压强度R28(Mpa)
对比样28天抗压强度R028(Mpa)
单个值
平均值
A28(%)
记录说明
A7=(R7×100)/ R07
A28=(R28×100)/ R28
烘干时间:至恒重
含水率W(﹪)
W=[(m0-m1)/m0]×100
需水量比
胶砂种类
水泥(g)
粉煤灰(g)
标准砂(g)
用水量L1(mL)
需水量比X(%)
对比胶砂
250
/
750
125
试验胶砂
175
75
750
三氧化硫
编号
试料重m11(g)
烧后重m12(g)
三氧化硫质量分数Wso3(%)
平均值(%)

总灰分检验记录

总灰分检验记录

总灰分检验记录
仪器设备名称:电子天平(□FA2004B ) 箱式电阻炉(□SX 2-2.5-10) 检验步骤:
1 坩埚恒重:取适宜的瓷坩埚置箱式电阻炉中,在 550 ℃±25 ℃下灼烧5h ,冷却至200℃左
右,取出,放入干燥器中冷却30min ,准确称量。

重复灼烧至前后两次称量相差不超过0.3mg 。

2 称样:取两份平行测定,分别记为X 1、X 2,各精密称取粉碎后的样品(过二号筛)
3 g (精确
至0.001 g )。

3 灰化:试样先在电热板上以小火加热使试样充分炭化至无烟,然后置于箱式电阻炉中,在550℃
±25℃灼烧4 h 。

冷却至200℃左右,取出,放入干燥器中冷却30 min ,称量前如发现灼烧残渣有炭粒时,向试样中滴入少许水湿润,使结块松散,蒸干水分再次灼烧至无炭粒即表示灰化完全,方可称量。

重复灼烧至前后两次称量相差不超过0.3mg 。

4标准规定:总灰分≤6.0%
6 计算:
m 3- m 1
X = -----------×100% m 2 检验人: 复核人:。

测定 电导灰分 原始记录

测定   电导灰分   原始记录
计算公式
C-电导灰分,单位为克每一百克(g/100g);
C1-31.3g/100mL糖液在20℃时的电导率,单位为微西每厘米(μS/cm);
C2-溶糖用蒸馏水在20℃时的电导率,单位为微西每厘米(μS/cm);
温度校正:
C20.0-在20.0℃时糖液的电导率,单位为微西每厘米(μS/cm);
Ct-温度为t℃时糖液的电导率,单位为微西每厘米(μS/cm);
测定电导灰分原始记录
第 页 共 页
检测项目
电导灰分
检测开始时间
年月日
检测依据
GB/T317-201测方法
/
温度及相对湿度
℃%
使用仪器及型号
CON500电导率仪
仪器编号
××/HY-012
电子天平
××/HY-004
样品处理情况
按GB317-2018和GB/T35887-2018对样品进行处理
Ct(μS/cm)
t (℃)
X (%)
检测人: 校核人: 审核人:
t-测定糖液电导率时糖液的温度,单位为摄氏度(℃)
以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表示,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样品编号
C1(μS/cm)
C2(μS/cm)
Ct(μS/cm)
t (℃)
X (%)
检测人: 校核人: 审核人:
测定电导灰分原始记录
第 页 共 页
样品编号
C1(μS/cm)
C2(μS/cm)

1粉煤灰检验原始记录表

1粉煤灰检验原始记录表
沸煮后雷式夹指针尖端增加距离 平均值(mm)
检验:
校核:
作业表格
粉煤灰检验原始记录表
XDZJ.ZYBG.09.001
检验编号
样品等级
生产厂家
收样日期
样品状态
试验环境
℃, %RH
试验日期 试验设备
检验依据 GB/T 1596-2017
负压筛析仪;天平;流动度跳桌;高温炉;分析天平;雷氏夹膨胀测定仪;沸煮箱
检 验结果
检验项目


备注
金属盒重量(m0,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金属盒+湿样重量(m1,克)


烘干后金属盒+干样重量(m2,克)

含水量计算公式
W=(m1-m2)/(m1-m0)×100%
平均结果值(%)
烘干样品重量(m1,克)

筛余重量(m2,克)

细度计算公式
F=m2/m1×100%
平均结果值(%)
坩埚重量(m0,克)

坩埚+样品总重(m1,克)

灼烧后坩埚+样品总重(m2,克)

烧失量计算公式
LOI=(m1-m2)/(m1-m0)×100%
平均结果值(%)
需 水 量 比
安定性 (C 类粉 煤灰)
样品需水量(W1,ml)
对比样品需水量(W2,ml)
需水量比=W1/W2×100%
平均结果值(%)
沸煮前雷式夹指针尖端距离 (A,mm)
沸煮后雷式夹指针尖端距离 (C,mm)
沸煮后雷式夹指针尖端增加距离 (C-A,mm)

粉煤灰检测原始记录

粉煤灰检测原始记录
(%)
备注
ω=[(m 1 -m 0 )/m 1 ]╳100
含水量
烘干前样品质量ω1
(g)
烘干后样品质量ω0
(g)
含水量ω
(%)
备注
ω=[(ω1 -ω0 )/ω1 ]╳100
SO3含量
试样重量m
(g)
灼烧后沉淀的重量m1
(g)
SO3含量ω
(%)
备注
ω=[( m 1╳0.343)/ m]╳100
安定性
(C类粉煤灰)
雷氏法
编号
1#
2#
平均值
(mm)
饼法
增加距离
(mm)
结论
校核:主检:
水泥
(g)
粉煤灰
(g)
标准砂
(g)
加水量
(mL)
流动度
(mm)
需水量比X
(%)
对比胶砂
250
--
750
125
试验胶砂
175
75
750
L 1 =
表观密度
次数
第一次读数
(mL)
第二次读数
(mL)
排开体积
(mL)
密度
(kg/m3)
平均值
(kg/m3)
1
2
烧失量
灼烧前质量m1
(g)
灼烧后质量m0
(g)
烧失量ω
粉煤灰检测原始记录
生产厂家
委托编号
品种规格
检测日期
环境条件
检测依据
检测设备
设备名称
负压筛析仪
高温电阻炉
干燥箱
雷氏夹
跳桌
设备编号
08621
087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坩埚和灰分的质量m1(g)
坩埚和试样的质量m3( g )
烘后质量m4( g )
测定结果
(g/100g)
报出结果(g/100g)
检测人: 校核人: 审核人:
相对偏差不得超过5%
样品编号
试样取样量m(g)
坩埚质量m2( g )
坩埚和灰分的质量m1(g)
坩埚和试样的质量m3( g )
烘后质量m4( g )
测定结果
(g/100g)
报出结果(g/100g)
检测人: 校核人: 审核人:
重量法测定灰分原始记录
第 页 共 页
样品编号
试样取样量
m(g)
坩埚质量m2( g )
××/××-010
样品处理情况
依GB5009.4-2016对样品进行处理
计算公式
*100
X——试样中灰分的含量,单位为克每百克(g/100g)以试样质量计
m1——坩埚和灰分的质量,单位为克(g);
m2——坩埚的质量,单位为克(g);
m3——坩埚和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
试样中灰分含量≥10g/100g时,保留三位有效数字;试样中灰分含量< 10g/100g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重量法测定灰分原始记录
第 页 共 页
检测项目
灰分
检测开始时间
年月日
检测依据
GB5009.4-2016第一法
检测分的测定
温度及相对湿度
℃%
仪器型号及名称
ME204E电子天平
仪器编号
××/××-004
SX3-5-12X马弗炉
××/××-008
DHG-9101-3A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