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概论 第二章 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讲课稿).
中国文化概论课件第2章--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
一、农耕自然经济是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
1. 农耕文明的发祥地及其重心南移 ❖ 发祥地:黄河、长江流域
❖ 重心南移:黄河中下游→长江中下游和江南
2. 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长期对垒与融合
❖ 长期对垒:中原农耕人被动防御,游牧人常取攻势
❖ 通过迁徙、聚合、战争、和亲、互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等形式为中介, 实行经济文化的互补和民族的融合
❖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的游牧人,从农耕人那里 学习先进的生产方式、政治制度和文化技术,促使其 自身社会形态的变化
3. 农耕自然经济体制下的多元化经济成分
❖ 纵:保留着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的经济成分。 远古的村社经济残余,到宋元明清时期演变 为乡族经济;三代以来的奴隶制经济残余, 也长期存在;贵族分封制度,历代不绝(明 代藩王勋戚经济)
需要
❖ 缺乏独立发展的性格,特别是历朝奉行的“重农抑商政 策,加强其依附性
4. 中国传统社会所达到的经济发展水平
三、中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难以产生的原因
1. 社会经济既早熟而又不成熟 2.稳定与战乱、人口增长与生产发展的周期性失调 3. 上层建筑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钳制和束缚 ❖ 经济剥削 ❖ 意识形态的保守性
❖ 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布局也十分不利于商品经济及新 因素的成长
四、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基本特点及其对文化 发展的影响
1. 农耕经济的持续性与中国文化的延续力 2.农耕经济的多元结构与中国文化的包容性 3.农耕经济的早熟与中国文化的凝重性
❖ 横:不仅仅以农业生产为界限,而是包含着 手工业、商业等多方面的经济成分
4. 内敛型的海洋贸易
❖ 以农耕经济为主体的中华文明是一种主张和 平自守的内向型文化,缺乏开拓海洋事业的 进取精神
《中国文化概论》教学课件
第三,欧洲的君主专制在维护封建贵族利益 的同时,也鼓励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而中 国的君主专制制度则极力维护农耕经济,压 制工商业发展。“重农抑商”发展农业,抑 制商业。
二、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
第一,以武力为先导,控制宗教势力,专制时 间漫长; 第二,农耕经济基础稳定; 第三,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走向极端 ; 第四,对人身控制严密。
绪 论
一、文化的涵义: “文”的本义是指各色交错的纹理,并由此逐渐 演化出许多引申意义:其一,引申为文字、文章。 在此基础上又引申为诗词曲赋。其二,引申为古 代的礼乐制度,在此基础上又引申为法令条文。 其三,引申为精神修养,在此基础上又引申为文 彩。其四,在礼乐制度和修养的基础上还引申为 美、善、德行之义。总之,“文”在古人心目中, 起初指纹理,后来又引申出近十几种引申义。其 中,文字、文章、修养、德行与现在人们理解的 “文化”一词的意义最为接近。
第二,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形成和延续的影 响 第三,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多样性的影响: 首先,我国的地理环境有强烈的地域性, 不同地区的人形成了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思想 观念。 其次,地理障碍对文化的传播也有很大 的影响,也使中国的不同地区所受到的外来 文化影响和影响程度各不相同。 第四,地理环境对开放与封闭的影响:
第三节 专制制度与中国社会政治结构
一、中国与欧洲政体的差异 第一,欧洲王权一开始就有一个宗教势力与之抗 衡,从古代埃及、罗马一直到中世纪,宗教势力 对王权形成巨大的冲击,而中国的神职人员只是 统治者的奴仆,宗教常常为统治者服务。因此, 中国的王权没有与之相抗衡的阻力,能够长期延 续。 第二,欧洲多元经济结构(尤其是工商业海上 贸易),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成长,人们 的眼界开阔,民主意识强,因此冲击了王权专制, 而中国的农耕经济使专制传统得以发扬光大。
中国文化概论第二章
彩陶罐
白衣彩陶钵
龙山文化龙山文化黑陶.flv
A、地区:泛指中国黄河中、下游地区约当新 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类文化遗存。铜石并用 时代文化。 B、命名:山东章丘龙山镇而得名,距今约 4350─3950年。 C、分布: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等省。
D、工艺:磨光黑陶,质量更精,烧出了薄如蛋壳的器物, 表面光亮如漆,是中国制陶史上的鼎峰时期。
南移原因和进程
• 秦汉统一:南北文化易于交流 • 汉晋:战乱频繁,农业生态环境恶化,而江南战乱较少。
• 隋唐:经济重心南移 “苏杭熟、天下足”
总结
中国经济重心南移进程: 唐中期以前,中国的经济重心在黄河流 域,魏晋以来随着大批中原人口的南迁, 江南得到开发。唐安史之乱之后,江淮地 区成为重要的经济区,宋代以来,南方已 经取代北方成为经济中心。
龙山文化蛋壳陶高柄杯 龙山文化黑陶蛋壳罐
龙山文化早期蛋壳陶杯
河姆渡文化
A、命名:长江流域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文化, 第一次发现于浙江余姚河姆渡,因而命名。 B、分布:杭州湾南岸的宁绍平原及舟山岛
C、工艺:
• 骨器、干栏式建筑(河姆渡发现为最早) 、
农具大量使用耒耜、
耒耜 • 耒:为木制的双齿掘土工 具,起源甚早。 • 耜:为木制的铲状耕田工 具,西周时为人们普遍使 用 • 在铁器出现之后,木耒、 木耜也开始套上铁制的刃 口
2、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对垒
• 农耕与游牧这两种经济类型和生产方式,决定了古代的军 事格局是经济文化先进的中原农耕人处在被动防御状态, 而经济文化落后的游牧人常取攻势。 • “往来转徙,时至时去。”(《汉书· 晁错传》) • “修障塞,饬烽燧,屯戍以备之边。” (桓宽《盐铁 论》)
3、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融合
完整版 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课件及课后习题答案_.pptx
德修养,成为礼仪之邦;其负面影响是使三纲五常的伦理说教,“存理灭欲”修身养性和排外心理等 成 为中国文化健康发展的障碍。 2 是中国社会结构的专制型特征导致中国文化形成政治型范式。其正面价值是造就了中华民族的整体观念、 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和民族心理上的文化认同;其负面价值是使国人存有严重的服从心态,对权威和权 力迷信,缺乏个人自信心。 3 是宗法与专制相结合,在政治上表现为儒法合流,在文化上反映为伦理政治化和政治伦理化,突出地 表 现为内圣外王的心态,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和追求。
对 工商业经济剥削保守不前平均主义商者依附) 第三章 中国文化依赖的社会政治结构
一 在宗法制度影响下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特征是什么?
宗法制度影响下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特征有四:一是家天下的延续,一部中国史,就是一 部家族统治史;二是封国制度不断;三是家族制度长盛不衰;四是家国同构。(简记:家族国构) 二 中国君主专制制度有些什么特点? 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有四:一是以武力为先导,控制宗教势力,专制时间漫长;二是经济基础稳固, 土地国有和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维护了专制者的统治;三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走向极端,以皇帝与以丞相 为首的百官共同决策的机制逐步被皇帝独断所取代;四是对人身控制严密。(简记:武控长经基固专极端
众和腐蚀国家政治的重要因素;
3 经济剥削,特别是对工商业经济的剥削; 4 保守的社会意识形态,导致社会安于现状,缺乏远见和开拓精神; 5 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布局导致商业对政府的依赖性和商人性格的封建依附性; 6 是为了一视同仁而对富庶地区进行剥削也阻碍了先进地区的商品经济发展。(简记:官僚体系的剥削
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PPT 38页)
行业
青 铜 冶 炼
朝代 夏 商
西 周
成就
世界地位
青铜冶炼开始
青铜铸造技艺臻于 技艺规模居于上
成熟
古世界前列
湖北大冶铜绿上古
铜矿
古代冶炼技术已
数量多,种类齐备, 达到较高水平
技艺精湛
行业
冶 铁 业
朝代 春秋 战国 汉代
南北 朝
北宋
成就
世界地位
冶炼生铁和块炼钢 世界冶铁史上的奇迹
(木炭)
炒钢和铸铁脱碳钢 世界上最早发现和使 (用煤做燃料) 用煤的国家
清
粉彩和珐琅彩
❖ 秦始皇陵铜车马
西 汉 宫 灯
核舟
台 北 故 宫 所 藏 玉 雕
翡 翠 玉 白 菜
第三节 中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难以产 生的原因
❖ 社会经济既早熟而又不成熟
土地与农民的相对自 相对早熟导致的思想保守
❖ 稳定与战乱、人口增长与生产发展的周期性 失调
王朝的初期繁荣与后期腐败 人口增长率与物质资料增长率的矛盾
❖ 棉花、桑蚕等经济作物
❖ 内敛型的海洋贸易(不是主要成分)
第二节 中国传统自然经济 的发展阶段和形态
❖ 一、土地所有制是农耕社会经济发 展阶段的最显著标志。
1、远古时代:氏族共有; 2、殷商西周:土地国有的自然经济;
❖《诗经·小雅·北山》:“溥天之下, 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井田制 、集体耕作、铜石并用
中国文化概论
第二章 中国文化植根的 经济基础
第一节 农耕自然经济是中国古代社会 经济的主体
❖ 农业是古代中国最基本的经济形式。中国古 代重大文明成就,都是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 取得的。
夫民之大事在农, 上帝之粢盛于是乎出, 民之蕃庶 于是乎生, 事之供给于是乎在, 和协辑睦于是乎兴, 财用蕃殖于是乎始, 敦庞纯固于是乎成。”(国 语·周语)
《中国文化概论》课后习题 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修订版)张岱年第一章 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 (2)第二章 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 (2)第三章 中国文化依赖的社会政治结构 (3)第四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 (3)第五章 中国的多民族文化融合和中外文化交汇 (5)第六章 中国语言文字 (5)第七章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 (6)第八章 中国古代教育 (7)第九章 中国古代文学 (7)第十章 中国古代艺术 (8)第十一章 中国古代史学 (8)第十二章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 (8)第十三章中国古代宗教 (10)第十四章中国古代哲学 (11)第十五章中国文化的类型和特点 (11)第十六章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12)第十七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系统 (13)第十八章中国传统文化向近代的转变 (15)第十九章 建设社会主义的中国新文化 (15)绪论一 为什么说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指:人化或人类化,即人类主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界客体而逐步实现自身价值观念的过程。
其体现即有自然面貌、形态、功能的不断改观;也有人类个体与群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和完善。
二 怎样理解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的联系和区别?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的生存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又被称为大文化。
狭义的文化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主要是心态文化,又称“小文化”。
书本绪论为什么说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三 文化结构的四层次包括哪些内容?对文化的结构解剖,有两分说,即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有三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精神三层次;有四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风俗习惯、思想与价值。
有六大子系统说,即物质、社会关系、精神、艺术、语言符号、风俗习惯等。
(注意:这里还是记住为好,六大系统可简记为:社语俗物精艺)四 怎样认识和评价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的结晶,具有历史性和现实性,不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代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
第一章第二节 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
一、农耕经济是古代社会经济主体
中国的农耕经济正是这样包容着商业、手工业等多种经 济成分,促进着中华民族政治、经济、社会稳定持续的发展。
日升昌记票号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世界遗产
二、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冲突与融合
• •
一般说来,在中国大陆上,以东北的大兴安岭东 麓—辽河上游—阴山山脉—鄂尔多斯高原东缘及西藏高原 为分界线,形成了农耕经济和游牧经济两个不同的经济区 域。 • 为了抵抗游牧民族不断发动的军事战争,历代帝王往 往通过应战、和亲、互市等方式进行解决, 甚至修筑万 里长城进行被动防御。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的战争与交锋, 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一、农耕经济是古代社会经济主体
•
自殷商时期,伴随着商品交换,古代商业得以初步发 展。《淮南子·齐俗训》曰:“尧之治天下也,水处者渔, 山处者木,谷处者牧,陆处者农,地宜其事,事宜其械, 械宜其用,用宜其人……得以所有易其所无。”说明在尧 帝时代这种以交换为目的的商品交易就出现了,这就是古 代商业的萌芽。后来,尽管朝代不断更迭,但,并没有影 响自然经济中的商业成分逐渐发展壮大起来。直到明清时 期,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但因为统治者重农抑商的政 策,使中国的资本主义始终没有发展起来。
中 国 传 统 文 化
第 一 章 中 国 传 统 文 化 植 根 的 土 壤
第二节 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
内容提要:
中国古代社会的经济主体是农耕经济, 是一种以自给自足的农业生产为主的自然经 济,其生产目的是为了满足生产者或经济单 位本身的需要,是与商品经济相对而言的。 农耕经济是中国传统文化赖以生存的主要经 济基础。
隋唐时期的筒车、曲辕犁、翻车
一、农耕经济是古代社会经济主体
中国文化概论【教案】
《中国文化概论》教学大纲绪论教学目的: 通过绪论的学习,使学生明确中国文化的概念,涉及范围,基本宗旨以及学习的目的、意义和方法。
认识学习的重要性,端正学习态度,为以后内容的学习奠定基础。
教学重点: 中国文化的基本概念教学难点: 对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的认识课时分配: 2课时教学内容:一、"文化"的涵义(一) "文化"界说文化概念的界定,是个复杂的问题。
到目前为止,国内外有许多不同的看法。
要说明"什么是文化",并不是一个经院式的学究问题,而是一个牵涉理论和实际两方面的具体问题。
"文化"一词早在中国古代汉语中就已经存在。
"文"的本义,指各色交错的纹理。
"化",本义为改易、生成、造化。
指事物形态或性质的改变。
同时又引申为教行迁善之义。
"文化"在中国古代本指"以文教化",与武力征服相对应,即所谓"文治武功"。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是文化的原始提法。
中国文化一开始就有一种精神和人文的指向。
而西方语言中的文化一词与汉语的文化有相近的一面,又有相异之处。
英语中的Culture和德语中的Kultur均由拉丁语的Cultura转化而来。
拉丁语系的Cultura则是从对物质文化的解说开始的。
文化作为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宽广的多维概念,是由近代欧洲人开创的。
(二) 文化的定义凡是超越本能的人类有意识的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活动其结果,都属于文化;或者说,"自然的人化"即是文化。
二、文化的分类与基本结构文化犹如一具血肉丰满的肌体,它的内容十分丰富,且其内涵外延差异较大。
为了深入了解文化的概念,将其分成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
(一) 广义文化指人类社会、历史生活的全部内容。
也称"大文化"。
(二) 广义文化的结构层1、物态文化层由人类加工自然创制的各种器物,即"物化的知识力量"构成的。
2012IPA对外汉语广辅导《中国文化概论》笔记: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
中国⽂化植根的经济基础这⼀章的内容要注意从整体上把握,经济基础是⽂化发展的重要动⼒所在,如何影响⽂化发展,这个问题弄清楚了,本章的要点也就有了。
整个《中国⽂化概论》的学习和复习都要注意这⼀点,切忌断章取义,机械地记忆。
第⼀节农耕⾃然经济是中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1、⾃然经济就是封闭式的⾃给⾃⾜。
2、农耕⾃然经济是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它是由东亚⼤陆得天独厚的⾃然条件和地理⽣态环境孕育的。
3、三代时期,农耕业已经成为中原华夏民族社会⽣活资料的主要来源,春秋战国时期,政治家们为了⽃争⽽进⾏的改⾰,⽆不与促进农耕经济联系在⼀起,如商鞅的“耕战”政策。
4、农耕⽂明是指以农耕经济为主体的经济⽣产形态⽽逐步形成的⼈类⽂明。
5、中国的农耕⽂明同时发祥于黄河、长江流域。
由于黄河流域更适合于农耕,故农业⽣产⾸先在黄河中下游得到发展,黄河中下游地区⾃然成了中国上古时代的政治、经济和⼈⽂中⼼。
随着铁制农具和⽜耕的发展,农耕区域才逐渐向⼟肥⽔美的长江流域扩展。
6、隋唐以后,长江中下游成为中国的经济重⼼。
“东南财赋”和“西北甲兵”共同构成了唐以后历代社会政治稳定的基本格局。
7、在中国历,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既有长期的对垒,也有相互的融合。
经济⽂化先进的中原农耕⼈常处于被动防御的状态,⽽经济⽂化落后的游牧⼈常取攻势。
在对垒的同时,两种民族也在实⾏经济⽂化的互补和民族的融合。
8、农耕与游牧作为东亚⼤陆两种基本的经济类型,是中华⽂明的两个彼此不断交流的源泉,历经数千年的相互融合、互为补充,形成了中华⽂化。
9、中国农耕经济体制下的经济成分是多元化的,从纵的⽅⾯讲,它始终保留着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的经济成份;从横的⽅⾯讲,它是与⾃给⾃⾜的⾃然经济联系在⼀起的。
10、中国的农耕经济并不仅仅是农业⽣产,它还包含着⼿⼯业、商业等多⽅⾯的经济成份。
到了封建社会晚期,商品性农业和为市场⽽⽣产的⼿⼯产品更在农家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
11、以农耕经济为主的中华⽂明是⼀种主张和平⾃守的内向型⽂化。
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及外国文化课件课后习题答案_完整版
绪论一为什么说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在文化的创造与发展中,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而文化便是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在实践中的对立统一物。
文化是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活动,它同时改造着“改造者”自身,即实践着的人。
人创造了文化,同样文化也创造了人。
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指:人化或人类化,即人类主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界客体而逐步实现自身价值观念的过程。
其体现即有自然面貌、形态、功能的不断改观;也有人类个体与群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和完善。
三文化结构的四层次包括哪些内容?1,物态文化层:由人类加工自然创制的各种器物,即“物化的知识力量”是文化创造的基础2,制度文化层: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各种社会规范,社会组织3,行为文化层:人类在社会实践,尤其是在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习惯性定势4,心态文化层:由人类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长期孕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是文化的核心部分社会心理:人们日常的精神状态和思想面貌,是尚未经过理论加工和艺术升华的大众心态心态文化基层意识形态社会意识形态:经过系统加工的社会意识高层意识形态第二章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一中国传统社会的农耕经济有哪些特点?1,持续性2,中国农耕经济体制下的经济成分是多元化的纵:它始终保留着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的经济成份横:它是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联系在一起的。
中国的农耕经济并不仅仅是农业生产,它还包含着手工业、商业等多方面的经济成份。
到了封建社会晚期,商品性农业和为市场而生产的手工产品更在农家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
3,早熟性第三章中国文化依赖的社会政治结构一在宗法制度影响下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特征是什么?1,家天下的延续①宗法制度的本质是家族制度的政治化②这种家天下的思想不仅统治者有,还深深地影响到广大的民众举例:西汉末年农民起义时为反对王莽的新朝,都去找西汉皇室的后裔作为自己的旗帜:绿林找来刘玄,赤眉找来刘盆子③家天下的主要特点就是一姓家族统治一个朝代④嫡长子继承制这一西周宗法制的主要内容,历代皆沿袭下来2,封国制度不断中国历史上不少严重的封王反叛,封国制度依然存在是宗法关系严重存在造成的,封国之王与皇帝为同姓,是一个血缘家族3,家族制度长盛不衰①战国战争频繁家族动荡变化较大,但超越姓氏的家族本身却依然在发展②汉代较长时间的安定环境一些强宗豪右迅速发展起来③魏晋南北朝战乱不断家族制度却有进一步的发展江北江南都有大姓出现了豪门与寒门的区分豪门大族为了防止寒门的混入,十分重视家谱和族谱的编写④家族制度延续到清代,甚至民国时期,也没有衰亡的迹象族权是从父系氏族社会家长制演化而来的,它既是政权的补充,政权所无法起到的特殊社会作用。
中国文化之中国文化根植的经济基础ppt课件
完整版ppt课件
龙山文化遗址
6
一、农耕文明的发祥地及其重心转移
(一)唐中期以前,中国的经济重心在黄河流域,魏晋以来随着大批中 原人口的南迁,江南得到开发。
第一,黄河流域细腻而疏松的黄土层较适宜于远古木石铜器农具的耕作, 所以农业生产首先在黄河中下游达到较高的水平,使黄河中下游地区 自然成了中国上古时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二)殷商西周时期,是土地国有的自然经济阶段。 (三)东周之后,土地私有化和个体生产形态的逐渐形 成。
东周以后直到清代,封建的土地私有化和家庭个体生产 经营制,在我国历史上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
完整版ppt课件
20
二、地主、自耕农、皇帝三阶层之间的经济关系
(一)地主与皇帝在特权、地位上的相互依赖与对 地租的争夺。
族之间的战争与争锋,客观上促进了经济文化的 互补和民族的融合。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的对垒, 往往以迁徙,聚合,和亲为结局。
完整版ppt课件
12
完整版ppt课件
13
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
完整版ppt课件
14
完整版ppt课件
15
三、农耕自然经济下的多元化经济成分
中国古代的经济状况有如下特点: (一)自然经济占主体,小农经济力量突出。 (二)西汉以前商品经济发达,但汉武帝实行主要的商品 国家垄断之后,商品经济失去了它的个性,难以起到解体 自然经济的作用。 (三)国家对土地等主要经济成分控制能力很大。 (四)伴随着政治的治乱,经济显示出突出的周期性破坏 与复苏的循环。 (五)自然经济始终占据统治地位。
——《中国古代造船工程技术成就》(中国国学网)
完整版ppt课件
28
充分和灵巧地利用风力,是我国古代船舶技术高度 发展的标志之一 ……秦汉造船遗址,汉代楼船,以及高效 率推进工具橹的出现、船尾舵的出现和风帆的使用,说明 我国古代造船技术到汉代已经成熟了。
完整版 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课件与课后习题答案
书本绪论一为什么说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指:人化或人类化,即人类主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界客体而逐步实现自身价值观念的过程。
其体现即有自然面貌、形态、功能的不断改观;也有人类个体与群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和完善。
二怎样理解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的联系和区别?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的生存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又被称为大文化。
狭义的文化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主要是心态文化,又称“小文化”。
书本绪论为什么说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三文化结构的四层次包括哪些容?对文化的结构解剖,有两分说,即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有三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精神三层次;有四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风俗习惯、思想与价值。
有六大子系统说,即物质、社会关系、精神、艺术、语言符号、风俗习惯等。
(注意:这里还是记住为好,六大系统可简记为:社语俗物精艺)四怎样认识和评价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的结晶,具有历史性和现实性,不是博物馆里的列品,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代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
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一历史上哪些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过较大的影响?举例说明。
1 黄河中下游一带是是中国历史上百姓生存和繁衍的最适宜地区,在中国占主导地位的传统文化,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是建立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的,它们形成于农业区,也随着农业区的扩大而传播。
农业文明对中国文化的延续性起了很大的作用。
2 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多样性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地理障碍对人类活动、特别是交通运输的影响。
不同的地理环境与物质条件,形成了不同人群的不同生活方式与思想观念,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外来文化影响。
第二章、中国文化根植的经济基础
②河姆渡文化 A、命名:长江流域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文化, 第一次发现于浙江余姚河姆渡,因而命名。 B、分布:杭州湾南岸的宁绍平原及舟山岛
C、工艺: 骨器、干栏式建筑(河姆渡发现为最早) 、 农具大量使用耒耜、
耒耜 耒:为木制的双齿掘土 工具,起源甚早。 耜:为木制的铲状耕田 工具,西周时为人们普 遍使用 在铁器出现之后,木耒、 木耜也开始套上铁制的 刃口
D、工艺:磨光黑陶,质量更精,烧出了薄 如蛋壳的器物,表面光亮如漆,是中国制陶 史上的鼎峰时期。
蛋壳黑陶高柄杯
2.长江中下游和钱塘江流域:
早期农耕文明: 屈家岭文化遗存、河姆渡文化遗存
①屈家岭文化 A、发现:湖北省京山县发掘了屈家岭遗址, 发现该遗址是一处以灰陶为主的文化遗存 B、工艺:灰陶为主,黑色次之,另有少量红 陶及桔黄色陶。陶器器表多素面,有纹饰的 较少。
②个体生产演进 集体生产的农耕传统 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生产。 “男子力耕,女子纺织” 男耕女织,以织助耕,以工 助耕,以商助耕的自给自 足家庭小农业在经济中占 主导
与此经济适应的政治体制:
→国家开始向个人生产者征税或劳役
(国家和个人)
土地私有化和个体家庭经济的成长,土地成 为社会各阶层猎取的目标。 →个体家庭经济逐渐分化为地主和农民 (地主阶层和农民阶层)
②商周时期,我国的城市商贸易已有了一定的 发展,并已开始使用货币。 中国是世界上使用货币最早的国家之一。
③春秋:各国都城均设置了市场。
《左传》、《国语》:当时有“羊肆”、 “米市”。 ④战国:商业都市崛起
2.商品经济缺乏独立发展的性格 中国古代商品经济是为了补充农耕经济的 不足和满足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的需要而产 生和发展的。 中国历朝奉行的“重农抑商”政策,更加 强了商品经济的依附,从而使它的发展随着 封建社会的变迁而呈现出波浪式前进的特点。
(完整word版)中国文化概论(张岱年版)
书本绪论为什么说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一为什么说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 ?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指:人化或人类化,即人类主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界客体而逐步实现自身价值观念的过程。
其体现即有自然面貌、形态、功能的不断改观;也有人类个体与群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和完善。
二怎样理解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的联系和区别?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的生存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又被称为大文化。
狭义的文化排除人类社会一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主要是心态文化,又称“小文化”。
三文化结构的四层次包括哪些内容?对文化的结构解剖,有两分说,即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有三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精神三层次;有四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风俗习惯、思想与价值。
有六大子系统说,即物质、社会关系、精神、艺术、语言符号、风俗习惯等.(注意:这里还是记住为好,六大系统可简记为:社语俗物精艺)四怎样认识和评价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的结晶,具有历史性和现实性,不是廨物馆里的陈列品, 传纽文化所蕴含的、代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一方面貝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
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一历史上哪些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过较大的影响?举例说明.1黄河中卜游一带是是中国历史上百姓生存和繁衍的垠适宜地区,在中国占主导地位的传纽文化,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是建立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的,它们形成丁•农业区,也随着农业区的扩大而传播。
农业文明对中国文化的延续性起了很大的作用。
2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多样性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地理障碍对人类活动、特别是交通运输的影响。
不同的地理环境与物质条件,形成了不同人群的不同生活方式与思想观念,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外来文化影响。
中国文化根植的经济基础培训讲义(PPT72页)
二、东周之后土地私有化和个体生产形态的演进
春秋战国时 期各国实行 变法和改革, 封建土地所 有制逐渐建 立,土地私 有化。
• 东周以后,士人、农夫可以依靠军功而 取得土地
• 春秋时期:土地买卖出现 • 集体生产——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生产
形态,形成男耕女织的家庭农业
• 国家向个体生产者征收赋税徭役 • 地主、农民——地主经济、农民经济 • 唐代均田制破坏后,土地私有进一步深
包括手工业、水利、采矿、冶铁、纺织、造船、建筑、贸易等。 中国历史的早熟却未能促成它的成熟发展,相反却凝重了传统农耕经济的保守性和坚固性。 春秋时期:土地买卖出现 二、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长期对垒和融合 包括手工业、水利、采矿、冶铁、纺织、造船、建筑、贸易等。 原因之三,上层建筑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箝制。 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发展阶段和形态 中国古代北方游牧经济为主,其他地区以农耕经济为主。 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基本特点及其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原因之一,社会经济既早熟又不成熟。 第三节 中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难以产生的原因 二、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长期对垒和融合
化
自东周以后至清代,基本上都 是每个家庭内,男耕女织,以 织助耕,或以工助耕、以商助 耕的自给自足的家庭小农业, 是典型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东周以后直到清代,封建的土 地私有化和家庭个体生产经 营制,在我国历史上一直延 续了两千多年。
三、商品经济的波浪式前进
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对农耕经济具有依附性, 缺乏独立性,因此商品经济的变迁呈现出 波浪式前进的姿态。
第二章 中国文化根植的经济基础
上层建筑促进农耕经济的发展、长期持续性 二、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长期对垒和融合 国家向个体生产者征收赋税徭役 国家向个体生产者征收赋税徭役 第三节 中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难以产生的原因 农耕经济为主体的中华文明是一种主张和平自守的内向型文化,缺乏开拓海洋事业的进取精神,因此,尽管我国东南面临的是辽阔浩 瀚的海洋,但我们没有充分利用沿海的优势,发展向外扩展的外向型经济。 中国农耕经济既早熟又不成熟的基本特点,造成了中国文化的凝重性。 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之间的战争与争锋,客观上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互补和民族的融合。 中国文化包容了不同区域的文化,又促使不同区域的文化相辅相成,渐趋合一。 西周时期:分封,土地国有 上层建筑促进农耕经济的发展、长期持续性 中国历史的早熟却未能促成它的成熟发展,相反却凝重了传统农耕经济的保守性和坚固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第一节农耕自然经济是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一、农耕文明的发祥地及其重心南移中华文明以农耕文化为主体1、时间早。
早在四五千年前,兴起于黄河中游地域的新石器文化——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已经展现了华夏民族的先从渔猎而向农耕生产过渡的历史风貌。
神农氏,禹、公刘三代时期,农耕业已经成为中原华夏民族社会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古代诗歌的记载,反映了这一时期先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繁忙景象,所谓“同我妇子,磕彼南亩,田俊至喜”(《诗·豳风”;“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王世纪·击壤之歌》,即是其生动写照。
2、地域广。
黄河流域(粟作区)、长江流域(稻作区)3、生态适宜气候适宜、土壤肥沃东亚大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生态环境,孕育了华夏民族以农耕经济为主体的经济生产形态。
《论语·宪问》称“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史记》称赞周人的先祖公刘“务耕种,行地宜,……民赖其庆,百姓怀之,多徙而保归焉。
扁道之兴,自此始”。
农耕与部族的兴衰紧密相连。
二、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长期对垒与融合当黄河流域以南农耕文明日益发展的时候,中国的西北部地区,正繁衍生存着剽悍善战的游牧民族,他们世代“逐水草迁徙,毋城郭常处耕田之业”(《史记·匈奴传》,依靠畜牧、狩猎为生。
流徙不定的游牧生活,促使他们经常南下劫掠,“利则进,不利则退”(《史记,匈奴传》,给中原的农耕民族造成很大的威胁。
而当某一游牧部落出现了具有政治远见和号召力的领袖,游牧人短暂的经济劫掠便可能发展成为大规模的征战,甚至入主中原,建立起混一游牧区和农耕区的王朝。
1、中原地区――农耕中原农耕民族的生活方式是建立在土地这个固定的基础上,稳定安居是农耕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
但农耕与游牧这两种经济类型和生产方式,决定了古代中国的军事格局是经济文化先进的中原农耕人处在被动防御状态。
2、西北地区――游牧北方的游牧民族虽然在整个社会发展水平上处于较低层次,但他们勇猛善战、粗犷强劲,富于流动性,善于吸取从远方带来的异域文化,成为中原稳健儒雅的农耕文化的补强剂。
战国时期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和汉唐时期开辟通西域的丝绸之路,是中原农耕文明博取游牧文明的精妙结晶。
3、二者不断融合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的游牧人,从农耕人那里学习先进的生产方式、政治制度和文化技术,促进其自身社会形态的变化。
促进了中原华夏农耕经济的周边扩展和多元交汇。
农耕与游牧作为东亚大陆两种基本的经济类型,是中华文明的两个彼此不断交流的源泉,他们历经数千年的相互融合、互为补充,汇成气象恢弘的中华文化。
三、农耕自然经济体制下的多元化经济成分1、从纵的方面讲中国农耕经济的发展,始终保留着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的经济成分。
远古时代的村社经济残余,到宋元明清时期演变为乡族经济,由此而产生的乡族组织和宗法观念,对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再如三代以来的奴隶制经济残余,亦长期并存于农耕经济之中,直至明代,江南“富家大族役使小民,动至千百,至今佃户苍头有至千百者”②。
贵族分封制度,虽然从秦汉以后基本衰落,但晚至明代仍然沉渣泛起,藩王勋戚经济成为明代社会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从横的方面来考察华夏民族“早出暮入、耕稼树艺”的农耕经济,是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联系在一起的。
中国的农耕经济并不仅仅是以农业生产为界限,而是包含着手工业、商业等多方面的经济成分。
士、农、工、商的社会分工由来已久,并且不时相互变换。
中国的个体家庭经济,很早就与市场有着一定的联系,是一种多元化的古代农耕经济结构。
3、到了封建社会晚期,商品性农业和为市场而生产的手工产品更在农家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
明清之际的长江下游三角洲地区,社会经济比较发达,棉花、桑蚕的生产,是农家经济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地产木棉,衣被天下,而民间赋税,公私之费,亦赖并济”(顾炎武:《肇域志·江南九》。
以食租为特征的中国曩主,在广治田产的同时,也对工商业生产有浓厚的兴趣,“乡落夫姓,居货而贾者,数不可纪”(《嘉靖江阴县志·市集》。
中国农耕经济就是这样包容着工商业等多种经济成分,扩充了内部的活动空间,使自己始终保持着一定的再生能力,适应时代的变化,从而维系着中华农耕文明的长流不息,历久弥新。
四、内敛型的海洋贸易在中国大陆广阔农耕区的东南面,有浩瀚的大海。
海洋事业的开拓,是促进欧洲文明特别是近代文明高度发展的有力杠杆。
然而,以农耕经济为主体的中华文明是一种主张和平自守的内向型文化,缺乏开拓海洋事业的进取精神,因此,虽然中华民族早就有了出色的航海能力,但由此而产生的海洋贸易,不是向外扩展的外向型经济,而是一种内敛型的经济,它是作为农耕经济的一种补充形式而存在。
第二节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发展阶段和形态一、殷商西周:土地国有的自然经济阶段土地是农耕社会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土地所有制是农耕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的最显著标志。
远古时代,土地属氏族村社共有。
夏、商、西周时期,这种原始的土地共有意识演变成“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小雅·北山》的观念,土地属于国家所有。
诸侯贵族只有土地的使用权,而无所有权。
周天子可随时把土地收回,或转赐别人,拥有土地的最终所有权。
“三代以上,虽至贵巨富,求数百亩之田贻子及孙,不可得也”(张英:《恒产琐言》。
在土地国有制下,农业生产以集体劳动为主,殷周时期土地国有和集体耕作制,是与那一时代生产工具铜石并用的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相适应的,也是在氏族公社解体,进入初期阶级社会,血缘贵族保留土地公有制外壳,并继续实行集体生产的一种经济制度。
到了西周后期,土地国有制出现某些瓦解的迹象,奴隶制度逐渐出现了瓦解的征兆。
二、东周以降土地私有化和个体生产形态的演进东周以后,随着牛耕和铁制农具的使用,农业生产力进一步提高,土地国有形态走向瓦解,井田制破坏,变“公田”为“私田”的现象普遍出现,土地买卖也开始出现,打破了世袭贵族土地所有制时期“田里不鬻”的老例。
东周以后的土地私有化进程,也打破了以往那种集体生产的农耕传统,而向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生产形态过渡。
一个家庭内,“男子力耕”,“女子纺绩”,“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汉书·食货志》。
这种男耕女织、以织助耕,或以工助耕、以商助耕的自给自足型的家庭小农业,逐渐在中国的农耕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与此相适应的政治体制,则是国家直接向个体生产者征收赋税徭役。
春秋战国时出现的“相地而衰征”和“初税亩”,就是政府对个体土地所有者建立统制经济关系的开始。
而这千千万万个向国家政府承担赋役义务的个体生产家庭,成为秦汉以后中国大一统国家政体的坚实基础。
三、商品经济的波浪式前进1、商业交换活动贯穿于整个封建社会商业交换活动以及由此而出现的商品生产、商人资本、城市货币经济等,伴随着中国的农耕经济而贯穿于整个封建社会。
东周以后与自然经济相对立的商品交换也悄然出现。
虽然这种商品交换是作为农耕经济的一种补充形式而存在的,但是与西欧封建社会相比,中国古代的商品经济具有发达较早的特点。
.西方封建社会最具代表性的自然经济单位是领主庄园,领主庄园内不仅拥有从事农业生产的农奴,而且拥有从事各种手工业生产的农奴手工业者,因此“每一座封建庄园都自给自足,……没有商业来往和交换,用不着货币”。
中国则不同,地主占有的剩余劳动主要是谷物地租,手工业品和农产品的加工制品极其有限,这样就使地主经济不可避免地要与市场发生较多的联系,以解决消费品的不足。
广大的个体农民局限在小块的土地上,生产手段更为有限,他们只能通过出卖剩余农产品而换取其他生产生活必需品。
这种商业交换活动以及由此而出现的商品生产、商人资本、城市货币经济等,伴随着中国的农耕经济而贯穿于整个封建社会。
2、中国古代商品经济的特点。
中国古代商品经济是为了补充农耕经济的不足和满足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因此,这种商品经济缺乏独立发展的性格;特别是中国历朝奉行不渝的“重农抑商”政策,更加强了商品经济的依附性,从而使它的发展随着封建社会的变迁而呈现出波浪式前进的姿态。
当农耕经济较为繁荣,政治较为清平之世,商品经济也随之繁荣,而当农耕经济走入低谷,政治腐败混乱之际,商品经济的发展也受到严重的破坏。
商品经济对于农耕经济的依附性格,又促使工商业者的普遍归宿,是最终回到经营土地的老路上去,促使地主、商人和官僚三位一体的结合。
这种性格,大大削弱了商品经济对于农耕自然经济的腐蚀瓦解作用。
但就总的趋势而言,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土地私有化的深入,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呈现出整体上升的趋向。
而这种不断进步的商品经济,推动了多元化封建经济的繁荣和更新,对旧的生产体制也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力量。
正因为如此,到了明清两代,中国传统自然经济进入了一个承前启后的变动时期。
四、中国传统社会所达到的经济发展水平至16世纪前后,中国传统的社会经济得到了充分的发育,繁荣富庶;中国的农耕文化,仍然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值得自豪。
1、中国的农业曾为为世界最强中国的农业,经历了五千多年的风风雨雨,聪明务实的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过程中积累了极为丰富的农业生产技术,彤成了富有东方特色的农业科学,其中尤以精巧农具、培育良种、多种经营、集约耕作和充分利用自然力而著称于世。
铁犁的使用,轮作复种技术的推广,远远早于欧洲各国。
蚕桑和茶叶的发展,曾令世界倾羡不已。
中国人民为世界农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2、中国的手工业生产,也曾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灵巧的工艺品,精美的纺织品,长期风靡于世界市场。
造船业的发达,使中国人最早开辟了亚非两大洲之间的海上交通。
冶炼业的久盛不衰,为中国农具的改进和货币的流通创立了坚实的基础。
炼丹术等化学知识的积累和不断丰富,使古代中国在瓷器、漆器、酿酒、染色、兵刃、食品等方面的制造技术也相应取得突出成就。
而指南针、造纸术、火药和活字印刷,被称为是对人类历史进程发生革命性作用的“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奉献给世界文明的伟大科技成果。
3、商品货币经济的繁荣也是西欧中世纪所无法望其项背的。
战国时的城市,就已有“人肩摩。
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战国策·齐策一》的盛况;唐宋时期的长安、开封、杭州、泉州、广州等城市,都是闻名世界的大城市;而明清两代的城乡工商业集镇,更是遍布全国,“百货毕集”(《吴江县志·市镇’》。
长距离的商品贩运,很早就打破地域性的限制,各地商品货物,可谓“无远不届”,形成了全国性的商业联系。
货币的大量使用,与西欧中世纪货币“几乎没有地位”的局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纸钞的使用,更是中国对于世界货币发展史的一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