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工作的质量保证..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 • • 系统误差 (1) 特点 a.对分析结果的影响比较恒定 b.在同一条件下,重复测定重复出现 c.影响准确度,不影响精密度; d.可以消除。
(2)分类
• 定值系统误差:大小和方向保持不变的 系统误差 • 变值系统误差:大小和方向按确定的规 律变化
(3)产生原因
a.方法误差——选择的方法不够完善 例:HPLC检测时,流动相对检测波长有一 定吸收值;原子吸收光谱测定金属元素时, 原子化温度过高使待测物质离子化。 b.仪器误差——仪器本身的缺陷 例:滴定管,容量瓶未校正;分光光度计波 长精度不达标。
第二份试样
RE2%=+0.0002 ÷ 0.0020 × 100% = +10%
结 论
1.精密度好是准确度好的前提; 2.精密度好不一定准确度高(系统 误差)。
7
第三节 分析数据的处理
• • • • • • • • 一、有效数字 (一)、有效数字的定义及应用 (二)、有效数字的意义及位数 (三)、有效数字各种类型的确定 1、实验中有效数字的类型 2、0的作用 3、改变单位,不改变有效数字位数 4、注意点
本节重点要掌握的内容
1. 有关误差的基本概念;
2. 误差与数据处理的基本计算方法; 3. 有效数字的概念;
4. 了解分析过程中产生误差的原因和
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 5. 在实验和作业中,正确处理、表述
和评价分析结果。
第三章 分析数据的处理和分 析工作质量保证
卫生检验的目的是对各种卫生样
品中某些组分的含量进行测定,从而
• 精密度与偏差
• 精密度:相同实验条件下,同一样品多次平行测定时, 气分析结果间的一致程度
• 以偏差来衡量精密度 • 绝对偏差—测量值与其平均值之差 • 平均偏差—各单次测量值绝对偏差的绝对值的 平均值 • 相对平均偏差—测量值的平均偏差与测量值的 平均值之比 • 标准偏差—各测量值的绝对偏差求平方和 • 相对标准偏差—测量值的标准偏差与其平均值 之比 • 平均值的标准偏差
设法确定或估计出来。
• • • • • • • •
随机误差 (1) 特点 a.不恒定 b.难以校正 c.服从正态分布(统计规律) (2) 产生原因 实验室条件变化 分析者操作水平细微变化
(3) 规律:对称性,单峰性,有界性
对称性:绝对值相等的正、负误差出现的 几率相同,可互相抵消 单峰性:小误差出现的机会多,大误差出 现的机会少
测量结果的相对误差为测量值相对误差指数倍
2. 随机误差
测量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测量值标准偏差的指数倍
对数运算中误差的传递 1. 系统误差
测量结果的绝对误差为测量值相对误差的倍数
2. 随机误差
测量结果的标准偏差为测量值相对标准偏差的倍数
第二节 准确度与精密度
• 准确度与误差 • 准确度:被测组分的测量值与其真值之 间的符合程度 • 以误差来衡量准确度 • 绝对误差—测量值与真值之间的差值 • 相对误差—测量值与真值之比
有界性:误差的绝对值大小不会超来自百度文库一定
限制
随机误差出现的几率有其绝对值大小有关
3.过失误差
与实际明显不符的误差,主要是由于实验人 员粗心大意所致,如读错,测错,记错等都 会带来过失误差。含有粗大误差的测量值称 为坏值,应在整理数据时依据常用的准则加 以剔除。
误差的传递
• 每个测量值中包含的误差通过一定形式的运算,都会 包含在最终的结果中
分析过程,对实验数据进行正确处理
。
第一节 误差的分类与来源
• • • • • • • • • 一、误差的分类 根据误差的性质和来源可将误差分为: 1)系统误差 确定性,经常性的因素引起的误差 2)随机误差 偶然的,非确定性因素引起的误差 3)过失误差 疏忽大意或工作失误
各类误差的特点及产生的原因
c.试剂误差——所用试剂有杂质. 例:去离子水不合格;试剂纯度不够;强氧化剂长 期放置被氧化污染。
d.主观误差——操作人员主观因素造成 例:对指示剂颜色辨别偏深或偏浅;滴定管读数不 准。
由于系统误差是测量误差的重要组成部分 ,消除和估计系统误差对于提高测量准确度 就十分重要。一般系统误差是有规律的。其 产生的原因也往往是可知或找出原因后可以 清除掉。至于不能消除的系统误差,我们应
为各种卫生评价、卫生法规和卫生标 准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为了能够正确评价这些情况,要求
测定的结果必须准确可靠。然而在分析 过程中,由于受分析方法、仪器、试剂
以及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等因素的影响
,致使测得值与与真实值之间存在一定 差值,这个差值称为误差(error)。
为了减小误差,提高分析结果的
准确度,必须了解分析过程中各种误 差的来源及其规律,正确设计和控制
2. 随机误差
测量结果的标准偏差为各测量值标准偏差的平方和
• • • •
•
乘除运算中误差的传递 1. 系统误差
测量结果的相对误差为各测量值相对误差之和
2. 随机误差
测量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的平方为各测量值相对标准 偏差的平方和
• • • • • • • • • •
指数运算中误差的传递 1. 系统误差
(一)、有效数字的定义及应用
定义:可测量的准确数据 + 最后一位可疑数字
在科学实验中,不仅要准确地测定各种数据,而 是还要正确地记录和计算。分析结果的数值不仅 表示试样中被测成分含量的多少,而且还反映了 测定的准确程度。所以,记录实验数据和计算结 果应保留几位数字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不能随便 增加或减少位数。
3、准确度和精密度的关系
两者的关系是:
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
先决条件,精密度差,
所测结果不可靠,
就失去了衡量准确度的前提。
精密度高不一定准确度高;两者的
差别主要是由于系统误差的存在。
3. 准确度与精密度的关系 :
x1
x2
x3
x4
6
例1、用分析天平称样,一份 0.2034 克,一
份 0.0020 克,称量的绝对误差均为 +0.0002 克,问两次称量的 RE% ? 解:第一份试样 RE1%=+0.0002 ÷ 0.2034 × 100% = +0.1%
• 传递规律
• • • • • • • 相对误差 EA/A 绝对偏差: P27 被测组分测量值与其平均值之差 标准偏差:P27 各测量值绝对偏差的平方和 相对标准偏差:P28 测量值的标准偏差与其平均值之比
• • • •
•
加碱运算中误差的传递 1. 系统误差
测量结果的系统误差为各测量值绝对误差之和
(2)分类
• 定值系统误差:大小和方向保持不变的 系统误差 • 变值系统误差:大小和方向按确定的规 律变化
(3)产生原因
a.方法误差——选择的方法不够完善 例:HPLC检测时,流动相对检测波长有一 定吸收值;原子吸收光谱测定金属元素时, 原子化温度过高使待测物质离子化。 b.仪器误差——仪器本身的缺陷 例:滴定管,容量瓶未校正;分光光度计波 长精度不达标。
第二份试样
RE2%=+0.0002 ÷ 0.0020 × 100% = +10%
结 论
1.精密度好是准确度好的前提; 2.精密度好不一定准确度高(系统 误差)。
7
第三节 分析数据的处理
• • • • • • • • 一、有效数字 (一)、有效数字的定义及应用 (二)、有效数字的意义及位数 (三)、有效数字各种类型的确定 1、实验中有效数字的类型 2、0的作用 3、改变单位,不改变有效数字位数 4、注意点
本节重点要掌握的内容
1. 有关误差的基本概念;
2. 误差与数据处理的基本计算方法; 3. 有效数字的概念;
4. 了解分析过程中产生误差的原因和
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 5. 在实验和作业中,正确处理、表述
和评价分析结果。
第三章 分析数据的处理和分 析工作质量保证
卫生检验的目的是对各种卫生样
品中某些组分的含量进行测定,从而
• 精密度与偏差
• 精密度:相同实验条件下,同一样品多次平行测定时, 气分析结果间的一致程度
• 以偏差来衡量精密度 • 绝对偏差—测量值与其平均值之差 • 平均偏差—各单次测量值绝对偏差的绝对值的 平均值 • 相对平均偏差—测量值的平均偏差与测量值的 平均值之比 • 标准偏差—各测量值的绝对偏差求平方和 • 相对标准偏差—测量值的标准偏差与其平均值 之比 • 平均值的标准偏差
设法确定或估计出来。
• • • • • • • •
随机误差 (1) 特点 a.不恒定 b.难以校正 c.服从正态分布(统计规律) (2) 产生原因 实验室条件变化 分析者操作水平细微变化
(3) 规律:对称性,单峰性,有界性
对称性:绝对值相等的正、负误差出现的 几率相同,可互相抵消 单峰性:小误差出现的机会多,大误差出 现的机会少
测量结果的相对误差为测量值相对误差指数倍
2. 随机误差
测量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测量值标准偏差的指数倍
对数运算中误差的传递 1. 系统误差
测量结果的绝对误差为测量值相对误差的倍数
2. 随机误差
测量结果的标准偏差为测量值相对标准偏差的倍数
第二节 准确度与精密度
• 准确度与误差 • 准确度:被测组分的测量值与其真值之 间的符合程度 • 以误差来衡量准确度 • 绝对误差—测量值与真值之间的差值 • 相对误差—测量值与真值之比
有界性:误差的绝对值大小不会超来自百度文库一定
限制
随机误差出现的几率有其绝对值大小有关
3.过失误差
与实际明显不符的误差,主要是由于实验人 员粗心大意所致,如读错,测错,记错等都 会带来过失误差。含有粗大误差的测量值称 为坏值,应在整理数据时依据常用的准则加 以剔除。
误差的传递
• 每个测量值中包含的误差通过一定形式的运算,都会 包含在最终的结果中
分析过程,对实验数据进行正确处理
。
第一节 误差的分类与来源
• • • • • • • • • 一、误差的分类 根据误差的性质和来源可将误差分为: 1)系统误差 确定性,经常性的因素引起的误差 2)随机误差 偶然的,非确定性因素引起的误差 3)过失误差 疏忽大意或工作失误
各类误差的特点及产生的原因
c.试剂误差——所用试剂有杂质. 例:去离子水不合格;试剂纯度不够;强氧化剂长 期放置被氧化污染。
d.主观误差——操作人员主观因素造成 例:对指示剂颜色辨别偏深或偏浅;滴定管读数不 准。
由于系统误差是测量误差的重要组成部分 ,消除和估计系统误差对于提高测量准确度 就十分重要。一般系统误差是有规律的。其 产生的原因也往往是可知或找出原因后可以 清除掉。至于不能消除的系统误差,我们应
为各种卫生评价、卫生法规和卫生标 准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为了能够正确评价这些情况,要求
测定的结果必须准确可靠。然而在分析 过程中,由于受分析方法、仪器、试剂
以及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等因素的影响
,致使测得值与与真实值之间存在一定 差值,这个差值称为误差(error)。
为了减小误差,提高分析结果的
准确度,必须了解分析过程中各种误 差的来源及其规律,正确设计和控制
2. 随机误差
测量结果的标准偏差为各测量值标准偏差的平方和
• • • •
•
乘除运算中误差的传递 1. 系统误差
测量结果的相对误差为各测量值相对误差之和
2. 随机误差
测量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的平方为各测量值相对标准 偏差的平方和
• • • • • • • • • •
指数运算中误差的传递 1. 系统误差
(一)、有效数字的定义及应用
定义:可测量的准确数据 + 最后一位可疑数字
在科学实验中,不仅要准确地测定各种数据,而 是还要正确地记录和计算。分析结果的数值不仅 表示试样中被测成分含量的多少,而且还反映了 测定的准确程度。所以,记录实验数据和计算结 果应保留几位数字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不能随便 增加或减少位数。
3、准确度和精密度的关系
两者的关系是:
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
先决条件,精密度差,
所测结果不可靠,
就失去了衡量准确度的前提。
精密度高不一定准确度高;两者的
差别主要是由于系统误差的存在。
3. 准确度与精密度的关系 :
x1
x2
x3
x4
6
例1、用分析天平称样,一份 0.2034 克,一
份 0.0020 克,称量的绝对误差均为 +0.0002 克,问两次称量的 RE% ? 解:第一份试样 RE1%=+0.0002 ÷ 0.2034 × 100% = +0.1%
• 传递规律
• • • • • • • 相对误差 EA/A 绝对偏差: P27 被测组分测量值与其平均值之差 标准偏差:P27 各测量值绝对偏差的平方和 相对标准偏差:P28 测量值的标准偏差与其平均值之比
• • • •
•
加碱运算中误差的传递 1. 系统误差
测量结果的系统误差为各测量值绝对误差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