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学案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教学设计
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本课隶属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前一课介绍了夏商周的更替——我国进入到奴隶社会,开创了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出现了早期国家。
而本课则是介绍夏商周三代的文明成就。
可以说这三代的变化发展直接影响着其后中国社会历史和文化的发展。
2.课标中与本课相关的课程内容是“了解青铜工艺的成就,知道甲骨文是已知最早的汉字。
”在本课的学习内容中,第一部分通过四羊方尊、司母戊鼎、利簋及三星堆青铜面具,从功能类型到铸造方式等方面,展示了我国夏商周时期的青铜制造业所具有的工艺高超、品种繁多、应用普遍、分布广泛等特点;而在第二、第三部分中,通过对甲骨文内容及造字特点的讲述,表明甲骨文已经具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等多种造字方法,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是中国目前已发现的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3.本课的内容分三部分:青铜器的高超工艺、甲骨文记事、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第一部分与第二、第三部分之间是并列关系;第二与第三部分之间也是并列关系。
三部分内容共同反映了夏商周时期高度发达、辉煌灿烂的文明,青铜器和甲骨文都是我国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
二、教学目标1.能够将青铜器和甲骨文置于原始社会的生产力水平下,想象其生产和创造过程,初步了解人类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是社会生活的基础,理解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推动力。
2.能够结合不同类型的史料(如图片、图表、文字说明等),描述出我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从《甲骨文字形举例》中,比较、观察得出它已具备汉字的基本结构,且很多字体至今仍在使用,对汉字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了解夏商周时期高度发达的文明,体会中华民族文明多元一体、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强大生命力,增强自身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了解青铜工艺的成就、认识甲骨文的造字特点从而理解甲骨文的地位和价值。
2.难点:将青铜器和甲骨文的成就置于特定的历史时空中理解其价值,体会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认识劳动人民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青铜器与甲骨文教案设计5篇
青铜器与甲骨文教案设计5篇一、教学内容本教案设计主要依据《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5课夏商西周的更迭,第二子目“甲骨文与青铜器”展开。
详细内容包括:1. 青铜器的起源、发展及其在夏商西周时期的应用;2. 甲骨文的发现、特点及其在汉字演变中的作用;3. 青铜器与甲骨文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夏商西周时期青铜器与甲骨文的基本知识,掌握其历史背景、发展过程和特点;2. 学会分析青铜器与甲骨文的艺术风格和文化内涵,提高审美鉴赏能力;3. 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激发对我国古代文明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青铜器与甲骨文的艺术风格和文化内涵。
重点:青铜器的起源、发展及其在夏商西周时期的应用;甲骨文的发现、特点及其在汉字演变中的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实物模型、图片、视频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商代青铜器实物模型,引导学生思考:这件实物是什么?它代表了哪个历史时期的文明?2. 讲解:详细介绍青铜器的起源、发展及其在夏商西周时期的应用;甲骨文的发现、特点及其在汉字演变中的作用。
3. 实践情景引入:播放甲骨文拓片制作过程的视频,让学生了解甲骨文的实际应用。
4. 例题讲解:分析一件青铜器和一篇甲骨文拓片,讲解其艺术风格和文化内涵。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观察青铜器和甲骨文图片,分析其特点,并回答相关问题。
六、板书设计1. 夏商西周时期的青铜器与甲骨文1.1 青铜器的起源、发展与应用1.2 甲骨文的发现、特点与作用七、作业设计图片1:商代青铜器《后母戊方鼎》图片2:甲骨文拓片《甲骨文·卜辞》2. 答案:图片1:《后母戊方鼎》是商代青铜器的代表作,其艺术风格以雄浑、庄重为主,体现了商代青铜器的宗教祭祀功能。
图片2:甲骨文拓片《甲骨文·卜辞》记录了商代时期的占卜活动,其特点是笔画简练、结构严谨,是汉字演变的重要阶段。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物模型、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青铜器与甲骨文,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青铜器与甲骨文教案
青铜器与甲骨文教案青铜器与甲骨文教案(8篇)青铜器与甲骨文教案1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比较全面地掌握夏、商、西周时期我国以青铜文明为代表的奴隶制经济发展的基本史实;了解奴隶制下奴隶的悲惨生活。
过程与方法目标:教师指导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动手上网查资料,搜集史料,体会夏、商、周青铜文明的辉煌。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筛选资料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本课,学生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及民族自豪感,增加学生学习历史和考古知识的兴趣。
树立人民创造历史的正确人生观。
二、教学重难点1、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2、青铜文明的概念三、导学过程教师讲解,学生分析讨论相结合【情景导入】老师(出示幻灯片──司母戊鼎)(提前让学生收集有关司母戊大方鼎的资料)(先对“青铜时代”进行简单介绍:)青铜时代就是人类使用青铜制作生产工具、武器及生活用具的物质文化发展阶段。
它介于“铜石并用时代”和铁器时代之间。
而在这个时代人们所创造的物质文化,便被称作“青铜文明”。
中国青铜文化的起源可以一直追溯到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而其真正的发展最高峰则出现在商朝和西周时期,尤其是商代以鼎为代表的祭祀用容器的制作最为著名。
青铜鼎的前身是原始社会的陶鼎,本来是日用的饮食容器,后来发展成祭祀的“神器”,并被笼罩上一层神秘而威严的色彩。
这件《司母戊鼎》就是此期间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甲骨文:商朝人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
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的。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自主预习】快速浏览教材,独立完成下列问题,完不成的作好标志。
(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1、在社会末期,我国已出现青铜器。
2、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著名的青铜器有和四羊方尊。
3、与商周同期,我国成都平原,也盛行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出土了大量青铜面具、大型青铜立人像等,这就是举世闻名的“ ”文化。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导学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导学案导学案课题:青铜器与甲骨文学习目标:1. 了解青铜器的发展与演变;2. 了解甲骨文的意义和用途;3. 了解青铜器与甲骨文对中国古代社会和文化的重要影响。
学前准备:1.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回顾课堂讨论的内容;2. 预习本节课的内容,了解青铜器和甲骨文的基本知识;3. 预习本课后的作业,准备相应的学习材料。
学习过程:一、引入新课1.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展示一些古代青铜器的图片和甲骨文的文字,引发学生对于古代文化的好奇心。
二、自主探究1. 学习青铜器a. 通过展示青铜器的图片和实物,介绍青铜器的特点和用途;b. 分组讨论:青铜器在古代中国的地位和作用有哪些?青铜器的制作工艺有哪些?c. 小组交流:请各小组派代表发言并整理出小组思维导图,讨论结果进行展示。
2. 学习甲骨文a. 通过展示甲骨文的图片和文字,介绍甲骨文的起源和作用;b. 进行组内讨论:甲骨文的意义和用途是什么?甲骨文的发现对于研究中国古代文字和历史有何意义?c. 小组交流:请各小组派代表发言并整理出小组思维导图,讨论结果进行展示。
三、合作探究1. 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小组的帮助下,共同完成以下任务:a. 对比青铜器和甲骨文的共同点和不同点;b. 探讨青铜器和甲骨文的重要性及其对中国古代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四、展示成果1. 让各小组派代表向全班汇报小组的讨论成果,并进行展示。
五、巩固提高1. 课堂小结:通过课堂总结,巩固学生对于青铜器和甲骨文的认识,概括出本课的重点内容,并与学生进行互动讨论。
六、作业布置1. 完成课堂作业:将探究成果整理成一篇小论文,分析青铜器和甲骨文对中国古代社会和文化的重要影响;2. 预习下节课的内容:预习下节课的内容,准备相关学习材料。
学后反思:这堂历史课主要探讨了青铜器和甲骨文在中国古代社会和文化中的重要性。
通过展示图片和实物,学生对于青铜器的特点和用途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通过展示甲骨文的文字,学生了解了甲骨文的起源和用途。
《甲骨文与青铜器》教案(5)(精选5篇)
《甲骨文与青铜器》教案(5)(精选5篇)第一篇:《甲骨文与青铜器》教案(5)《甲骨文与青铜器》教案【内容标准】知道甲骨文、金文字体,知道汉字的演变;以司母戊鼎等为例,了解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
一、内化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对甲骨文、金文的学习,明白它们的含义,学会辨认甲骨文和金文的字体,知道汉字的演变,了解今天的汉字与甲骨文的渊源关系。
通过学习司母戊鼎,了解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通过想象司母戊鼎等青铜的铸造过程及用途,培养历史想象能力。
过程与方法收集甲骨文的文字及图片,指出他们与今天文字的渊源关系,以此加深对汉字与甲骨文渊源关系的认识。
收集有关青铜器的照片、实物和有关资料,并进行展览、讲解和想象,以加深对青铜艺术这一中华文化瑰宝的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甲骨文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而商朝青铜器是上古文明世界技术方面最突出的成就之一。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中华民族的古代文化是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的历史潮流是悠久的,中华民族是有高度智慧的”,从而自发地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
二、教材分析本课是一堂专门的文化史课,着重为我们介绍了商文化的典型代表甲骨文和青铜器。
我们知道,商朝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发展时期,是当时世界上的一个奴隶制大国,商朝的文化在古代世界文化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一席,是上古文化中绚丽的瑰宝。
本课是学生了解甲骨文和青铜器、认识商文化的最重要的一课。
只有认真学好本课,学生才能比较全面地认识商朝。
同时,本课也是本教科书中第一堂专门的文化史课,学好本课,对于学好以后的文化史课会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三、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本课的重点是学会辨认甲骨文和金文,了解甲骨文和汉字的渊源关系;知道司母戊鼎,了解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
教学难点:本课的难点是如何使学生理解甲骨文和汉字的渊源关系,认识到商朝的青铜铸造业取得的辉煌成就以及由此反映出的国力盛衰问题。
三、教学流程入境生趣导入新课1.播放十运会开幕式精彩片断,内容是青铜大鼎冉冉升起,将十运会推向了高潮。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学案-2020-2021学年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学案【学习要求】(一)基本要求1.知道青铜器、甲骨文的基础知识。
2.通过分析实物史料,了解青铜文明和甲骨文的造字特点,培养学生分析思考能力。
3.通过夏、商、西周时期高度发达的文明,激发对祖国历史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
(二)发展要求搜集青铜器的图片,进一步了解我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
一、自主学习,完成学案1.商朝以后,青铜器的数量增多,种类逐渐丰富,主要用于饮食、祭祀及军事等方面,功能也由等发展到。
2.到商代后期,青铜铸造业不仅,而且组织严密,分工细致,能够铸造出大型器物。
如司母戊鼎,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出土的的青铜器,重达千克。
3.1899年,清朝人首次发现甲骨文。
4. 是最原始的造字方法,用图形、线条把物体的外形特征勾画出来。
5.阅读“青铜器的高超工艺”这部分的内容,完成下面的表格。
二、合作探究(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看图片“青铜器”结合教材回答一组:1 21.我国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青铜器的?到了夏商西周,青铜器的发展呈现什么样的趋势?2.图片1、2青铜器的名称各是什么?其中图片1有何历史地位?3.综合以上内容总结商周青铜器的制作特点有哪些?主要用途是什么?(二)、甲骨文记事与造字特点1.甲骨文的含义是什么?2.甲骨文在当时社会起什么样的作用?3.甲骨文最早出土于什么地方?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4.甲骨文采用哪些造字方法?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甲骨文距今约3600 多年的历史。
那时候的统治者迷信鬼神,其行事以前往往用龟甲兽骨占卜吉凶,以后又在甲骨上刻记所占事项及事后应验的卜辞或有关记事,其文字称甲骨文。
自清末在河南安阳殷墟发现有文字之甲骨,整整100 年了, 目前出土数量在15 万片之上,大多为盘庚迁殷至纣亡王室遗物。
以出至殷墟,故又称殷墟文字;因所刻多为卜辞,故又称贞卜文字。
甲骨文目前出土的单字共有4500 个, 已识2000 余字, 公认千余字。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 上册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教案设计
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甲骨文、金文等字体,知道汉字的演变;以司母戊鼎为例,了解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通过了解汉字的演变,培养学生从点到线寻找历史规律的能力;通过对司母戊鼎等青铜器的铸造过程或用途的想象,培养学生历史想象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甲骨文——汉字,汉字——甲骨文”的正反两方面的推理论证活动,增强对今天的汉字与甲骨文的渊源关系的认识;积极开展收集青铜器相关图片及有关资料的活动,通过展览、讲解、想像,加强对青铜艺术这一中华文化瑰宝的认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能真实地感受到“中华民族的古代文化是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的历史是悠久的,中华民族是高度智慧的”,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加强振兴中华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青铜器与甲骨文难点:从青铜器与甲骨文认识夏商西周的灿烂文明三、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情景教学法、讲授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夏商西周时期是中国早期国家产生和发展的重要阶段,创造了灿烂的文明,青铜器和甲骨文反映了当时高度发达的文明。
青铜器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又具有怎样的高超工艺?甲骨文记事的内容及其造字特定又是什么呢?(二)、讲授新课(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1、青铜器:青铜器是铜、锡、铅熔化后按照一定比例合成合铸而成的器具,颜色为青绿,故称“青铜”。
最早出现在原始社会末期;用途:饮食,祭祀,军事2、我国青铜器的发展经历了的阶段:(1)、出现:原始社会后期地点:我国的甘肃、青海、陕西、河南、山西、山东、辽宁、安徽等地出现了铜器。
代表:距今4000多年的甘肃齐家文化遗址出土了铜镜。
甘肃齐家文化遗址出土的铜镜(2)、发展——商朝以后(数量增多,种类逐渐丰富),主要用于饮食、祭祀及军事等方面。
礼器是王公贵族象征身份地位乃至国家权力的代表性器物食器:乐器:兵器酒器生产工具繁荣丰富商朝以后,青铜器的功能也由食器等发展到礼器,成为王公贵族象征身份地位乃至国家权力的代表性器物,礼器的数量反映了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教案
历史价值
艺术价值
甲骨文书法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其 线条瘦劲挺拔,字形大小错落有致, 章法疏密得当,展现出古朴典雅的艺 术风格。
记录了商周时期的社会生活、政治经 济、文化艺术等方面的信息,是研究 古代历史文化的重要资料。
甲骨文的破译与传承
破译过程
自甲骨文发现以来,众多学者致力于其破译工作。通过对比研究、分析字形结构等方法, 逐渐解读出大量甲骨文单字和词组。
研究成果
目前已识别的甲骨文单字约1500个,能够解读部分卜辞和记事刻辞的内容。这些成果为 我们了解古代社会提供了宝贵的信息。
传承与保护
为传承和弘扬甲骨文文化,国家和社会各界积极采取措施,如建立甲骨文数据库、举办甲 骨文书法展览、推动甲骨文进校园等。同时,加强文物保护工作,确保甲骨文的安全与完 整。
04
青铜器与甲骨文的关系
青铜器与甲骨文都是古代文明的重要遗产,二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青铜器上的铭文往往使用甲骨文书 写,为我们了解古代历史和文化提供了重要线索。
难点解析与答疑
要点一
青铜器铸造工艺
青铜器的铸造工艺十分复杂,需要经 过制模、翻范、浇铸、修整等多个步 骤。其中,制模和翻范是铸造过程中 的关键环节,对于器物的造型和精度 有着重要影响。
青铜器的定义与分类
青铜器定义
青铜器主要是指先秦时期用铜、锡合 金制作的器物,简称“铜器”。
青铜器分类
包括有炊器、食器、酒器、水器、乐 器、车马饰、铜镜、带钩、兵器、工 具和度量衡器等。
青铜器的发展历程
01
02
03
萌芽期
距今4500-4000年龙山文 化时期,相当于尧舜禹传 说时代。古文献上纪载当 时人们已开始冶铸青铜器 。
甲骨文作为古代汉字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这些文化内涵通过青铜器这一载体得以传承和发 扬,使得青铜器不仅具有实用价值,更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例如,青铜器上的铭文常常涉及到古代的政治制度 、宗教信仰、思想观念等方面,为我们了解古代社会提供了重要的窗口。
第五课青铜器与甲骨文教案
七年级历史第五课《青铜器与甲骨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夏商西周青铜制造业的基本史实和特点,以及著名的青铜器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的历史和工艺特点。
2.让学生了解甲骨文发现的基本史实和影响,以及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3.通过观察、想象、归纳概括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4.通过学习本课,让学生认识到夏、商、西周时期高度发达的文明,理解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强大生命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青铜器的高超工艺a. 青铜器的起源与发展b. 夏商西周青铜制造业的主要用途和工艺特点c. 著名的青铜器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的介绍2.甲骨文的记事a. 甲骨文的发现与辨认b. 甲骨文的主要内容与用途3.甲骨文的造字特点a. 甲骨文的字形结构特点b. 甲骨文的造字方法与演变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青铜器和甲骨文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这些文物是什么时期的?它们有什么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学生活动:阅读相关史事内容,了解夏商西周青铜制造业的发展历程、主要用途和工艺特点,以及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的历史和工艺特点。
同时,通过展示甲骨文的实物和图片,让学生了解甲骨文的发现过程和主要内容,并思考甲骨文的造字方法和演变过程。
3.教师讲解:在讲解过程中,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通过展示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青铜器和甲骨文的历史和特点。
同时,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互相交流、互相学习。
4.学生讨论:分组讨论夏、商、西周时期青铜制造业和甲骨文对中国古代文明的影响,以及它们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教师指导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发言。
5.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青铜器和甲骨文的重要性和影响。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历史事件或文化现象,撰写一篇小论文,介绍其背景、内容和影响。
四、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在教学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参与情况,观察学生是否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是否能够认真听讲、积极思考。
部编本七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教案
部编本七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教案写教案就不能千篇一律,要发挥每一个老师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所以老师的教案要结合自己的特点,因材施教,知道什么是甲骨文,了解甲骨文与汉字的关系;认识司母戊鼎,了解青铜工艺。
培养学生搜集文物并进行研究的兴趣;培养学生鉴赏能力和想象能力。
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部编本七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教案,供您参考,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教案栏目查看。
篇一:青铜器与甲骨文一.课标内容:知道甲骨文,金文等字体,知道汉字的演变;以司母戊鼎为例,了解中国古代青铜工艺成就。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知道什么是甲骨文,了解甲骨文与汉字的关系;认识司母戊鼎,了解青铜工艺。
培养学生搜集文物并进行研究的兴趣;培养学生鉴赏能力和想象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材料分析,了解甲骨文与汉字的关系;通过搜集资料,了解司母戊鼎;通过文物欣赏,培养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甲骨文;司母戊鼎(2)难点:汉字的演变;青铜工艺四.教学过程:1导入:播放《王懿荣与甲骨文》FLASH动画,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一下甲骨文和同一时期闻名于世的青铜器。
2自学探究:(1)什么是甲骨文?什么是金文?(2)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何时?(3)青铜器是怎样制造出来的?(4)目前我国已发现的最大青铜器是什么?(5)青铜时代是指我国的哪几个朝代?3合作探究:(1)材料分析:分析甲骨文与汉字的关系,了解甲骨文是现代汉字的起源。
(2)趣味识字:展示一组甲骨文,请同学试着写出相应的现代汉字。
(3)推理想象:想象青铜器的制作过程;推理青铜器为什么没有大量用于农业生产?(4)重点介绍:上讲台展示课外搜集到的司母戊鼎资料;出示图片,设置情境题“假如中国历史博物馆聘请你当解说员,请你用一分钟左右的时间向参观者介绍司母戊鼎”(5)文物欣赏:出示一组青铜器图片(四羊方尊;铜象尊;大盂鼎;西周散氏盆)说一说他们各有何用途?美在什么地方?五.教学后记:1.课文很多生僻字,应该帮助学生注音。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上 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学案(包含答案)
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预习笔记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出现:原始社会后期,我国出现了铜器,如距今约4000多年的甘肃地区________文化出土了铜镜。
用途:________以后,青铜器的数量增多,种类逐渐丰富,功能也由食器等发展到礼器,礼器的数量反映了________的大小和严格的________界限。
工艺: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制作工艺高超,在铸造技术上,采用“________法”,如著名的司母戊大方鼎。
二、甲骨文记事甲骨文是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
1899年,清朝人________首次发现甲骨文。
________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影响。
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________开始。
三、甲骨文的造字特点甲骨文使用象形、________、会意、形声等多种造字方法。
其中________是最原始的造字方法。
现代汉字很多都是________。
甲骨文已经具备________的基本结构,是汉字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阶段。
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知识点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在原始社会末期,我国出现了铜器,如:距今4000多年的甘肃齐家文化遗址出土铜镜。
青铜器数量增多,种类逐渐丰富,主要用于饮食祭祀及军事等,功能也由食器发展到礼器。
礼器的大小和数量反映了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
青铜器制作工艺高超,铸造技术上采用“泥范铸造法”。
商代后期,青铜铸造业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组织严密。
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重的青铜器。
二、甲骨文记事甲骨文是中国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
发现时间:1899年。
发现者:王懿荣。
规模:至今出土已有16万片,其中商代有字的甲骨10余万片,单字有4500个左右,已经识别的有1500多字。
记载内容:涉及祭祀、战争、农牧业、管制、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
地位: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部编版历史学案六年级上册第5课《青铜器和甲骨文》
《青铜器和甲骨文》学案郭霞孟利华一、【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教材找到夏、商、西周时期我国以青铜文明为代表的经济发展的基本史实及甲骨文发现的意义。
2.通过学习和思考,归纳青铜器高超工艺的主要情况及特点、甲骨文的特点及意义,培养归纳、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
3.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认识到:我国夏、商、西周时期的文明辉煌灿烂源远流长一脉相承表明我国古代文明具有极其强大的生命力。
二、【学习重难点】重点:青铜器的高超工艺和甲骨文难点:正确理解甲骨文的造字方法三、【学习内容】问题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阅读教材p23—p24,回答以下问题。
1、出现的时间:。
地点:。
如距今约4000多年的甘肃地区________文化出土了铜镜。
2、商朝以后青铜文化发展的特点:、、。
青铜器用途:,礼器的数量反映了________的大小和严格的________界限。
3、工艺方法: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制作工艺高超,在铸造技术上,采用“________法”,商周时期代表工艺品:。
问题二:甲骨文记事。
阅读教材及观察图片p24—p25,回答以下问题。
甲骨文的定义:。
甲骨文的发现:,甲骨文的意义:(1)(2)问题三: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阅读教材及观察图片p25,回答以下问题。
甲骨文造字方法:。
其中最原始的造字方法是:。
现代汉字很多都是________。
甲骨文已经具备________的基本结构,是汉字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阶段四、【学习诊断】1、图片是学习历史的重要途径,下图的展品出自中国古代的( )A.商周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2、下列反映西周历史的电影场景,明显不符合...史实的是( )A.周王使用青铜器祭 B.奴隶使用铁农具劳动生产C.王宫中摆放着一玉器 D.都城镐京商业繁荣3下图是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建筑“东方之冠”据说它的创意来源于中国古代青铜器皿文化。
请问,出土于我国河南,代表了商朝青铜器典型风格的是( )A.司母戊鼎 B.青铜立人 C.青铜神树 D.四羊方尊4、西周时期,周王对墓葬用品的规定严格,如:用鼎制度就明确规定为“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西周社会呈现等级森严的特征 B.西周社会的腐败现象严重C.西周手工业中冶铜业十分落后 D.西周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知识点2甲骨文记事5、清朝末年,河南安阳的农民从地下挖掘出刻有符号的龟甲、兽骨,当作“龙骨”卖给中药店作药材。
青铜器与甲骨文教案
第 5 课青铜器与甲骨文[教学目标]1.学问与技能(1)把握夏、商、西周时期以青铜器铸造业为代表的奴隶制经济进展的根本史实。
(2)通过学习和思考本课所表达的夏、商、西周时期经济进展的状况,提炼“青铜文明”的本质特征及概念,培育归纳、概括历史学问的力气。
(3)把握甲骨文字体和甲骨文的造字特点,理解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根本构造。
2.过程与方法(1)多媒体演示:通过多媒体平台呈现众多的青铜器,使学生对青铜器有切身的体验与感知;并在这一根底上引导学生归纳出青铜器制作的特点,加深学生对夏、商、西周青铜器“工艺超群”的理解。
(2)引导学生探究和争论历史。
如:分析常见汉字的构成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生疏夏、商、西周时期青铜文明辉煌绚烂,全面发展,而且一脉相承,源远流长。
(2)感悟到我国历史文化的悠久,从而宠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增加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念。
(3)通过合作学习等形式,学会相互帮助,在活动中获得学问,培育团结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青铜器的超群工艺、甲骨文。
难点: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教学设计思路]1.教材分析本课主要学习三目内容:青铜器的超群工艺、甲骨文记事、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第一目与其次、第三目之间是并列关系,分别介绍青铜器与甲骨文;其次与第三目之间也是并列关系,分别介绍甲骨文记载的内容和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三目内容反映了夏商周时期高度兴盛、辉煌绚烂的文明,青铜器和甲骨文是我国劳动人民勤劳和才智的结晶,构成了本课的主干学问。
青铜制造业是当时文明的典型代表,具有工艺超群、品种繁多、应用普遍、分布广泛等特点。
司母戊鼎是超群的青铜器制作工艺的代表。
甲骨文的内容格外丰富,涉及社会生活的很多方面,是已经觉察的中国古文字中年月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甲骨文已经具备了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多种造字方法,已经具备了汉字的根本构造,是汉字形成与进展的重要阶段。
由此可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头。
青铜器与甲骨文教案设计5篇
青铜器与甲骨文教案设计5篇青铜器与甲骨文教案篇1教学重点:要求知道甲骨文和金文等字体的区别,了解汉字的演变;知道司母戊鼎,了解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
教学难点:如何理解甲骨文和汉字的渊源关系,怎样认识商朝青铜铸造业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搜集相关的甲骨文资料,并掌握它与今天汉字的渊源关系。
2根据教学内容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1)音乐资料,F4演唱的《流星雨》;(2)影像资料,包括甲骨文青铜器的图片,“中国入世申奥成功中国足球队出线”的剪辑录像资料;(3)游戏活动中需要的猜谜字牌。
学生准备1搜集甲骨文青铜器的相关资料并掌握相关知识。
2搜集日常生活中由铜锡铅制成的物品。
3课前学会书写较为简单的甲骨文。
教学方法:1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
鉴于本课教学内容较少形式较为单一的特点,针对不同的教学环节设计了相关的游戏内容,以此调动学生的兴趣。
此设计力图体现“人本思想”,将人的喜悦,人的感受放到第一位,使学生体味学习的乐趣发现的乐趣。
2启发讨论式教学方法。
在具体操作中,教师注意“启”的适度性原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归纳能力,以此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的培养。
3多媒体多信息渠道教学方法的应用:(1)从影音像多角度切入情境,使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2)多种教学方式的穿插使用,包括猜字游戏解答数学题判断正误模拟空间评选最佳工程总监等环节。
青铜器与甲骨文教案篇2【认定目标】1知道甲骨文和金文,了解今天的汉字与甲骨文渊源关系。
2学习司母戊鼎,了解中国古代青铜艺术的成就。
【预习检测】1.商朝时期,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叫做。
2.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就是从开始的,我们今天的汉字就是从发展而来的。
3.殷墟出土的商朝青铜器,是目前世界上最大已发现最大的青铜器。
【共同探究】1.猜猜下面的甲骨文字,你能说说甲骨文与今天的汉字有什么渊源关系吗?2.学习小组疑点难点:【归纳整理】请你自己设计一个表格,把本课的内容填在表格内。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教案(附学案)
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学习目标】1识记夏、商、西周时期我国以青铜文明为代表的经济发展的基本史实及甲骨文发现的意义2.通过学习和思考归纳青铜器高超工艺的主要情况及特点;甲骨文的特点及意义培养归纳、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
3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认识到:我国夏、商、西周时期的文明辉煌灿烂源远流长一脉相承表明我国古代文明具有极其强大的生命力。
【学习重点】青铜器的高超工艺及甲骨文的历史渊源与影响。
【学习难点】青铜器的高超技艺。
问题激趣导入新课。
解读学习目标要求学生划记其中的关键词明确学习目标。
【方法指导】方法指导一:要求学生识记自学互研部分第1题的基础知识点。
第2题从当时青铜器的功能来分析。
第3题从延续的表现来总结。
方法指导二:第4题对比原始社会的生产状况从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方面来分析。
方法指导三:知识模块一可以用文物大鉴赏的方式进行展示假设你是一名文物鉴赏专家向广大观众介绍一下商周的青铜工艺;知识模块二可采取情景短剧的形式进行展示。
【教学过程】情景导入生成问题观看“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的图片思考:这些青铜器是何时制作的?自学互研生成新知知识模块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自主阅读课本P23~24内容完成第1~3题。
1青铜器的高超技艺出现在什么时候?该时期青铜器的特点是什么?著名青铜器的代表有哪些?商朝。
生产规模大品种多工艺精美。
司母戊鼎四羊方尊。
2青铜器有哪些功能?在发展过程中有什么变化?(1)主要用于饮食、祭祀与军事。
(2)由食器等发展到礼器成为象征王公贵族身份地位乃至国家权力的代表性器物礼器的类型和数量反映了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
3简述青铜器高超的工艺过程。
1)准确掌握铜、锡、铅的比例。
(2)铸造技术——“混范铸造法”。
(3)工艺流程:制模→制作纹饰→翻制泥范→高温焙烧→烧注金属液体→加工修整。
(4)根据器物的大小制作不同的泥范再合范烧注铜液。
知识模块二、三甲骨文记事及甲骨文的造字特点自主阅读课本P24~25内容完成第4题。
部编七上历史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学案
导学案班级姓名第组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一、学习目标1.掌握夏、商、西周时期我国以青铜文明为代表的奴隶制经济发展情况;了解奴隶的悲惨境遇。
2.通过观察图片,总结甲骨文、金文、大篆的演变趋势,培养观察、想象和概括能力。
3.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到我国夏、商、西周时期的奴隶制文明辉煌灿烂,源远流长,一脉相承,表明我国古代文明具有极其强大的生命力。
二、自主预习1.商朝以后,青铜器的数量增多,种类逐渐丰富,主要用于饮食、祭祀及军事等方面,功能也由等发展到。
2.到商代后期,青铜铸造业不仅,而且组织严密,分工细致,能够铸造出大型器物。
如司母戊鼎,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出土的的青铜器,重达千克。
3.1899年,清朝人首次发现甲骨文。
4. 是最原始的造字方法,用图形、线条把物体的外形特征勾画出来。
三、合作探究1.阅读“青铜器的高超工艺”这部分的内容,完成下面的表格。
2.夏商周时期青铜业制造特点?四、随堂演练1.商朝的青铜器种类繁多,工艺精湛。
下列各项匹配错误的是()。
导学案A.酒器——尊 B.食器——鼎 C.兵器——钺 D.礼器——戈2.商朝的青铜铸造业高度发展,青铜工艺十分精湛。
青铜器是哪三种金属的合金()A.铜、铁、锡 B.金、银、铜C.铜、锡、铅 D.铁、锡、铅3.四羊方尊结构精巧、制作精细,是青铜器中的精品,它出土于()A.四川广汉 B.河南安阳C.陕西西安 D.湖南宁乡4.下图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建筑“东方之冠”。
据说它的创意来源于中国古代青铜器皿文化。
请问,出土于我国河南,代表了商朝青铜器典型风格的巨鼎是()A.司母戊鼎 B.青铜 C.铁刃铜钺 D.四羊方尊5.通过甲骨卜辞、殷墟等遗物、遗迹,可以了解()。
A.夏朝历史 B.商朝历史C.西周历史 D.春秋时期历史6.将下列画线的部分改正过来中国文字起源很早,我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是从夏朝开始的。
人们把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称为“甲骨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夏、商、西周青铜制造业的基本史实和特点,知道著名的青铜器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
2.了解甲骨文发现的基本史实和影响,知道甲骨文的造字特点,认识到甲骨文是中国汉字的来源。
3.通过学习,初步认识、理解夏、商、西周时期高度发达的文明,明确中华民族文明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强大生命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
【重点难点】
1、重点:青铜器的高超工艺,甲骨文的地位,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2、难点: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自主学习】
1.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1)出现:_______后期,我国出现了铜器。
(2)发展:_______以后,青铜器的数量增多,种类逐渐丰富。
(3)用途功能:主要用于饮食、_______及军事等方面,功能也由_______等发展到_______。
(4)高超的制作工艺:工匠已准确地掌握了_______、_______、_______比例,用来制造不同用途的器具。
采用“_______”,经过制模、雕刻纹饰、翻制泥范、高温焙烧、浇注金属液体、加工修整等工艺制成。
(5)典型代表:_______后期铸造的_______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
2.甲骨文
(1)含义:中国_______时期刻写在_______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
(2)发现:1899年,清朝人_______首次发现甲骨文。
(3)影响: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_______朝开始。
(4)造字方法——_______、指事、_______、形声等。
【合作探究】
1、商周青铜铸造的特征有哪些?
2.甲骨文的出现有什么重要意义?
3.甲骨文与汉字是什么关系?
【当堂达标】
1.小明暑假到首都博物馆参观时,在材料介绍上发现,商周时期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你能告诉小明此时青铜器的生产有什么特点吗()
A.种类丰富,数量众多,制作工艺高超
B.生产规模小,工艺一般
C.数量多,质量则一般
D.生产规模大,数量少,精益求精
2.大量精美青铜礼乐器形成的青铜礼器时代,是中国青铜文化的特色。
商周时期,青铜器主要用于()
①饮食方面②军事方面③祭祀方面④外交方面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假如请你回到三千多年前的青铜时代,当一名监制青铜器的官员,如果你想要铸造一件大型青铜器,其工艺生产环节的先后顺序应该是()
A. 制范——制模——注液——铸造
B. 制模——制范——注液——铸造
C. 铸造——注液——制范——制模
D. 制模——铸造——注液——制范
4.通过“甲骨卜辞”“司母戊鼎”“殷墟”等遗物、遗迹,可以了解()
A.夏朝历史
B.商朝历史
C.秦朝历史
D.汉朝历史
5.下列关于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残片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是文字的雏形②具备汉字的基本结构③今天的汉字是由它发展来的④是研究商朝历史的珍贵资料⑤在清朝末年被发现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
6.清代的金石学家王懿荣第一个发现“甲骨”上刻有明显的“符号”,并断定为商代,使蒙尘三千多年的“符号”免于泯没。
这种符号应是()
A、刻画符号
B、甲骨文
C、金文
D、小篆
7.发现于河南安阳的甲骨文,商朝的下列哪些活动有可能记载在这些文字中()
①祭祀②官制③刑法④旅游⑤战争
A、①②④⑤
B、①②③⑤
C、②④⑤
D、①③④⑤
8.由于文字的产生,历代文明才能通过文字世代流传,甲骨文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它以哪一种造字方法为主()
A、形声
B、指事
C、会意
D、象形
9.观察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片中的文字叫什么?这种文字的载体是什么?
(2)这种文字记载的内容包括哪些方面的?
(3)这种文字有哪些构字方法?
(4)这种文字与今天我们使用的汉字有何联系?
【我的收获】
参考答案
【自主学习】
1.(1)原始社会(2)商朝(3)祭祀食器礼器(4)铜锡铅泥范铸造法(5)商朝司母戊鼎
2.(1)商朝龟甲(2)王懿荣(3)商(4)象形会意
【合作探究】
1.(1)普遍使用青铜铸造技术。
陶范铸造技术是中国古代青铜铸造的主流,并成为中国青铜冶炼史上的一大特色。
(2)已能较好地掌握合金的比例,懂得青铜调剂的比例与性质的关系。
青铜调剂比例的合理掌握,大大提高了青铜器具的使用效果,也为青铜器具的广泛使用提供了可能。
(3)青铜器具用途广泛,种类繁多,广泛地应用于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
(4)商周青铜器造型独特、纹饰瑰丽,集工艺、美术于一体,是古代世界的艺术瑰宝。
每一件青铜器具都是一件杰出的工艺品,反映了制作者具有高超的工艺技巧和艺术匠心。
2.商代的甲骨文已是一种相当成熟的文字,今天的汉字就是从它发展而成的,对我国文明的发展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这是我国文明史的开始。
3.现代的汉字很多都是形声字,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
很多字体至今仍在使用,甲骨文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
【当堂达标】
1.A
2.A
3.B
4.B
5.B
6.B
7.B
8.A
9.(1)甲骨文。
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
(2) 包括祭祀、战争、农牧业、数学、地理、官制、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方面的内容。
(3) 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等。
(4) 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很多字体至今仍在使用,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