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2)

合集下载

【名校试题】山东省2020届高三3月模拟检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名校试题】山东省2020届高三3月模拟检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平度市教研室2020届模拟高三历史检测题一、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

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答案填在答题卡内。

)1.明堂,最早在传说时代出现,专门用来祭祀西周时“明堂”一般都建于城南,即所谓“布政之宫,在国之阳”,“明正教之堂”,是为“天子之庙”,利用祭天的手段来辅佐君王统治。

西周设立“明堂”的意义在于A.王权披上神圣外衣 B.借助神权巩固皇权C.表明天子至高无上的权威 D.彰显周天子的“天下大宗”地位2.关于中国画,现代画家潘天寿先生说过:“水墨画,能浓淡得体,黑白相用,干湿相成,则百彩骈臻,虽无色,胜于有色矣。

无色在其中,胜于青黄朱紫矣。

”下列思想主张与该创作精神相符的是A.祸兮,福之所倚。

福兮,祸之所伏”B.“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C.“兼相爱,交相利”D.“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3.汉朝时期逐渐形成宫省制度,中央政府官员分成中朝官(也称宫中官)、省内官(也称禁省官)和外朝官(也称外廷官)三大系统,汉武帝开始,宫中官、禁省官较多参与机要,这一变化A.标志着古代官僚政治走向成熟 B.强调集体议决以防止大臣专权C.揭示出解决君相矛盾的必然走向 D.有利于中枢权力体系的日趋完备4.相传,东汉黄香,年九岁,失母,思慕憔悴,乡人称其孝。

躬执勤苦,事父尽孝。

夏天暑热,扇凉其枕;冬天寒冷,以身暖其被席。

太守刘护闻而召之,并署“门下孝”这反映出A.孝道开始受到时人的推崇 B.统治者重视对社会人伦秩序的维护C.儒家文化升级为官方形象代表 D.儒家伦理道德对人性的束缚5.宋代出现了专门从事某种营生的中介性行业。

在农村的土地经营之中,出现了充当地主与佃户之间媒介的“业主”;在商业领域,出现了联结客商与铺户的中介经纪人。

这说明宋代A.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B.人身依附关系松弛C.社会结构根本变化 D.重农抑商政策改变6.明“自文成而后,学者盛谈玄虚,遍天下皆禅学”,而明代学者高攀龙曾言“事即是学,学即是事,无事外之学,学外之事也。

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试题

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试题
A.官方哲学理学束缚人们的思想B.正统观念影响人们的价值判断
C.三国故事受到人民群众的喜爱D.小说成为传播市民文化的载体
24.浦江郑氏家族,历经宋、元、明三朝,十五世同居共食达三百六十余年。因孝义治家的大家庭模式和传世家训《郑氏规范》,朱元璋赐封其为“江南第一家”,并在明代的法律中引入《郑氏规范》的内容。据此可知
2.有学者指出,西周是以一个“小邦周”的身份灭了“大邦殷”的,武王面临着人多势众的殷遗民的严重威胁,在夜不能寐的情况下而采纳了周公提出的“使其各居其居,田其田;无变旧新,唯仁是亲”政策而始行分封的。由此可见,周初分封制
A.深受儒家“仁政”理念的影响
B.是收揽民心的安抚怀柔政策
C.借鉴了商王朝统治的经验教训
C.顽固坚持“天朝上国”的传统观念D.尚未形成近代国家利益观念
32.如图是英国漫画家吉尔雷创作的漫画《在北京朝廷接见外交使团》,该画于1792年9月出版,经常被引用以形容中国乾隆皇帝面对单膝跪地的马戛尔尼时高傲、自大、不屑的样子。而马戛尔尼使团访华发生在1793年,且单膝跪地是当时欧洲王宫标准的觐见礼。这表明( )
A.反映了先进生产技术的普遍使用B.印证了汉朝社会矛盾突出的事实
C.提供了研究古代文化的相关史料D.体现山西艺术创作水平日臻成熟
7.汉武帝“独尊儒术”后形成了德主刑辅、先礼后刑 法律观念。东汉末年,在法律思想上出现了刑、礼比较的争论。曹操不单纯强调刑为先或礼为先,主张“治定之化,以礼为首;拨乱之政,以刑为先”。这反映了东汉末年
哈师大附中2020级高三上9月月考
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每题1.5分,共40题)
1.下图为商代王位传承示意图。图中横箭头表示兄弟关系,竖箭头表示父子关系,斜箭头表示堂兄弟或叔侄关系,数字表示即位顺序。该图示内容表明商朝

山西省吕梁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历史试题

山西省吕梁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历史试题

2024-2025学年吕梁市高三年级阶段性测试历史试题(本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3.考试作答时,请将答案正确地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I卷本卷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赎刑是我国古代法律规定的犯人可以用财物折抵刑罚的制度。

这项制度产生于西周,春秋战国时期得到了广泛应用。

这反映了这一时期A.礼乐制度的破坏B.社会经济的发展C.君主集权的强化D.耕战思想的萌生2.春秋战国时期,游侠作为士阶层中尚武的特殊社会力量,活跃在社会的诸多领域。

司马迁认为“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而班固认为其“下逾上,贱凌贵”、“以匹夫之细,窃生杀之权,其罪以不容于诛”。

造成这种评价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主流思想的演变B.个人旨趣的区别C.学术观点的分歧D.生活态度的不同3.下表为山西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统计表。

据表中信息推测,甲处最可能是时期古建筑古墓葬古遗址石窟寺及石刻甲08510乙15701丙17142丁246322A.史前B.先秦C.魏晋南北朝D.明清高三历史第1页(共8页)4.图1为唐朝岭南道怀集百姓在缴纳庸调时,由地方官折纳成银饼上交朝廷。

图1可以用来说明当时“庸调银拾两”→“怀集县”:今广东怀集县→“开(元)十(年)”(722)“专当官令王文乐,典陈友匠高童”校重量所加的补疤图1怀集庸调银饼A.政府力图缓解安史之乱后的财政危机B.赋税征收的手段具有灵活性C.税收制度强化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D.江南地区经济发展态势良好5.“特奏名”制度,指的是政府对科考多次落第者,经许可附试,特赐本科出身。

北宋实行“特奏名”,对于河北、河东、陕西三路士人特别优待。

江苏省无锡市普通高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必修一二)【人教版】

江苏省无锡市普通高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必修一二)【人教版】

无锡市普通高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调研考试历史试题注意事项及说明: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1.本试卷共6页,包含选择题(第1题~第20题)、非选择题(第21题~第25题)两部分。

本卷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考试结束后,只需交答题卡。

2.答题前,请您务必将自已的学校、班级、姓名、考试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填写答题卡: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枢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作答其他题目,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簋是古代青铜或陶制盛食物的容器,在祭祀和宴飨时与鼎配合使用。

西周规定天子八簋,诸侯六簋,卿大夫四簋,士二簋。

这实质上反映了A.分封制卞的实物配给B.宗法制下的内外亲疏C.奴隶制下的等级秩序D.封建制下的君主独裁2.有学者指出,中国古代史上几次导致王朝覆灭的重大农民起义几乎都首发于黄河流域,这垦是小麦种植最悠久的地区,由于耕作条件不良,一旦土地兼并,往往导致农民起义;而水稻的种植区则相对泰平,因为南方有相对稳定的农业生态系统。

这种观点A.违背基本的唯物史观B.体现独特的历史解释C.忽视一定的时空逻辑D.缺乏科学的家国情怀3.据《梦溪笔谈》记载,张咏任崇阳知县时,因“民不务耕织”而唯以植茶获利,遂下令将茶树全部砍掉,改种桑麻。

有人人市买菜,他怒斥:“汝村民皆有土田,何不自种而费钱买菜?”这反映出A.小农经济的思维方式根深蒂固B.专卖政策阻碍了农产品商品化C.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极为缓慢D.土地税是官员升迁的主要依据4.钱穆说:“(明代)皇帝有事交付与太监,再由太监交给内阁。

内阁有事,也同样送太监,再由太监上呈与皇帝。

北京市海淀区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北京市海淀区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海淀区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中练习高三历史2020. 11第一部分本部分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公元前548年)记载,郑国子产对晋人说,西周时期“天子之地一圻(方千里),列国一同(方百里)”,而“今大国数圻矣,若无侵小,何以至焉?”子产所说“今大国数圻”的原因可能是①周天子的再次分封②大国对周边荒地的开拓③土地私有制的确立④大国通过战争兼并土地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2.鲁国进攻邻国邾娄,当时的霸主晋文公进行干预,于是鲁昭公前往晋国解释,在边界被拒绝入境,碰壁而返。

国君出访他国未能入境,只有因病而返是合“礼”的解释,因此《春秋》将此事记成“公有疾,乃复”。

据此可得出①《春秋》的相关记载未确切反映历史真实②“春秋笔法”寓褒贬于“微言大义”中③孔子修《春秋》突显出对礼制的维护④鲁国企图对晋国的霸主地位进行挑战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3.成书于战国中期的《黄帝四经》是“黄老学”的代表作。

下表为《黄帝四经》的主要内容,由此可知A.黄老学是以儒家为其内核的思想流派B.黄老学反对道家“清静无为”的主张C.黄老学为秦统一和以法治国奠定基础D.黄老学体现了对诸子百家的吸收融合4.秦始皇从统一的第二年起至去世前,十年间五次巡行全国,最长的第五次巡行费时七个月,四次到达碣石(今河北昌黎)离官,在琅琊台刻石上留下了“今皇帝并一海内,以为郡县,天下和平”的颂词。

秦始皇的出巡A.耗费民力,导致了秦的灭亡B.宣扬国威,巩固了统一局面C.深人民间,了解了民生疾苦D.御驾亲征,收复了东方失地5.汉初,宰相多由开国功臣担任,如萧何、陈平、曹参等,连皇帝都对他们非常尊敬,其他官吏更是恭谨从命。

那时的宰相非有大过则不能轻易更换,萧何、曹参、陈平、灌婴、申屠嘉等都是终老相位的。

这一现象说明A.皇帝怠惰政事,大权旁落B.宰相地位崇高,权力很大C。

2023届四川省德阳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考试历史试题

2023届四川省德阳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考试历史试题

德阳市高中2020级第一次诊断考试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3.选择题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合乎要求的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卷上、草稿纸上和答题卡的非答题区域内均无效。

4.非选择题作答:用合乎要求的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上、草稿纸上和答题卡的非答题区域内均无效。

5.本试卷满分100分,90分钟完卷。

第Ⅰ卷 (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据《左传》记载,公元前537年,鲁昭公去晋国朝见时,无论是郊外慰劳或者赠送、赂财物,都符合外交的礼仪。

但晋国大夫女叔齐却说,鲁昭公治理不好国家,却还在学习礼仪,这只能算是仪式,“不可谓礼”。

据此可知,当时A.外交活动更趋规范B.礼乐观念得到延续C.各诸侯国维护周礼D.治国理念崇尚德治.2.《礼记·月令》记载了先秦时期对于官吏收获渔产的具体规定,季夏时节才能让渔师收取蛟、鼍、龟、鼋;又说孟冬之时命令渔师、水虞收取水泉池泽的贡献;仲冬之时命渔师开始打鱼。

这些规定A.保证了政府财政收入B.有利于提高渔业生产力C.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D.旨在与民争夺川泽资源3.西汉初期的郡国守相注重对一个地区的军事控制与监察,对县级政权并不行使日常行政指导方面的职权。

景帝、武帝以后,郡国守相开始积极干预地方民政,甚至侵夺县道令长的职权。

这说明A.中央集权不断强化B.郡国并行制度消亡C.监察机构权力膨胀D.行政效率得到提高4.图1是出土于四川省绵阳市双包山汉墓的经脉漆人。

该漆人裸体直立、造型美观,表面绘制的经脉循行径路,既与《黄帝内经》的记载相似,又存在不少差异。

该漆雕A.构造完整地还原了人体结构B.制作源于漆器工艺者的想象C.使用体现了民众的生活旨趣D.价值应与医学文献互相印证5.东汉末年,曹操重用了一大批儒学之士或有儒学背景的官吏,却又在“求才三令”中,将“负污辱之名,见笑之行,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等作为取才的标准。

山东省泰安肥城市2020届高三历史适应性训练试题二【含答案】

山东省泰安肥城市2020届高三历史适应性训练试题二【含答案】

山东省泰安肥城市2020届高三历史适应性训练试题(二)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座号、考号填涂在相应位置。

2. 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

3. 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字体要工整,笔迹要清楚。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春秋时期敬姜在《论劳逸》中指出:“夫民劳则思,思则善心生;逸则淫,淫则忘善;忘善则恶心生。

”清初教育家颜元认为:“吾用力农事,不遑食寝,邪妄之念,亦自不起”。

上述思想A.表明了统治阶级对劳动的重视B.意识到劳动对品德养成的重要性C.反映了对劳动作用的不同认识D.体现了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观念2.秦代的基层组织最初是乡、里,后来增加了亭。

汉代在此基础下又实行什伍制,令“五家为伍,十家为什”。

这种做法A.提高了国家动员能力B.减轻了民众赋税负担C.强化了人身依附关系D.导致了冗官问题出现3.宋代出现了经过严格校勘的“善本”。

校勘人员往往是博通之才,要遵守严格的工作流程和方法。

在刻版、纸张、字体、版式、装帧上,宋版书都有独树一帜的创造,因而后世收藏界有“一叶宋版一两金”的说法。

这说明了宋代A.市井文化的空前繁荣B.理学家重新诠释儒家经典C.精致典雅的士人文化D.活字印刷品存在数量稀少4.明末以来,随着运河沿岸经济的发展,天津的杨柳青年画所用的纸、笔、颜料多来自南方,内容也常见南方元素,比如《采茶妇》(右图)。

山东聊城、江苏扬州、浙江余姚等地也是类似的年画产区。

这反映了A.民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B.资本主义萌芽扩展到北方C.交通带动了经济重心转移D.商旅往来促进了文化交流5.鸦片战争后,随着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中国传统行业出现“异化”状况,如棉纺织业、造船业日益衰落,而制茶、缫丝等传统行业却获得较快发展。

福建省龙岩市2020届高三历史3月教学质量检查试题含解析

福建省龙岩市2020届高三历史3月教学质量检查试题含解析

福建省龙岩市2020届高三历史3月教学质量检查试题(含解析)(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300分)第Ⅰ卷选择题1.如图是1975年出土于陕西省岐山县董家村的西周铜器窖藏五祀卫鼎。

腹内壁铸铭文207字,记录了西周中期的一件土地诉讼事件。

该铭文A. 需与文献记载相印证才能体现它的证史价值B. 可为后人提供研究西周社会状况的重要史料C. 作为实物史料不可能反映铸鼎者的价值取向D. 其最主要价值在于可研究我国早期文字演变【答案】B【解析】【详解】铭文是一手史料,研究价值极高,可为后人提供研究西周社会状况的重要史料,B正确;文物史料价值高于文献记载,因此不需要文献印证,排除A;鼎是礼器,其所刻铭文有一定的价值取向,C排除;其价值是多样的,除文字演变外,在青铜器铸造、周代典章制度等方面也有史料价值,D排除。

2.汉代传承儒家经典出现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两大学派。

今文经学视孔子为教育家、政治家,六经是孔子“托古改制”的工具。

古文经学家视孔子为史学家,六经都是前代的史料,孔子只是前代文化的保存者。

今文经学在西汉受到尊崇,主要原因是它A. 反映了儒生改变地位的愿望B. 适应了现实政治的需要C. 指明了教育发展的未来方向D. 提倡了经世致用的主张【答案】B【解析】【详解】今文经学提倡“托古改制”,有浓厚的政治倾向,适应了当时政治需要,因此选项B正确;古文经学和今文经学的研究者都是儒生,但是只有今文经学受到重视,因此A不是主要原因,排除;教育方向不是今文经学主要关照领域,排除C;经世致用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D。

3.南宋初年,政府加强农业管理,清理土地,规范赋税,出现了土地赋税造册制度。

明朝建立后清丈土地,核定天下田赋,其数额记入《黄册》即户口册中,其后进一步将全国的土地详细登记,编制成《鱼鳞图册》。

可见明代A. 开始实行以资产为标准的税制B. 土地清理与户籍管理相分离C. 基于土地的赋税管理逐步规范D. 赋税种类由繁多到逐渐减少【答案】C【解析】【详解】明代既有土地册,也有户口册,而且均立足于核实基础上,可见其赋税管理逐步规范,C正确;唐代两税法以资产为标准,排除A;“明朝建立后清丈土地,核定天下田赋,其数额记入《黄册》即户口册中”可知,户口与土地结合,排除B;D与题无关,排除。

河南省中原名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质量考评(12月)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河南省中原名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质量考评(12月)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中原名校2019—2020学年上期第五次质量考评高三历史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在周以前,人们认为天命是统治者权力的来源。

周公旦总结商代灭亡的历史教训时提出天命不常的观念,并把人事作为天命的补充。

孟子继承了周公的思路,其引用《尚书·泰誓》的话说:“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由此可知孟子A.认为君主运用权力要符合民意B.开启了后世民本思想的先河C.以广大民众利益为根本出发点D.思想符合专制集权统治需要2.下面是战国秦汉时期我国西南地区早期铁器类型表。

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兵器使用引发西南地区的争霸战争B.西南地区农业已经实现精耕细作C.铁器的使用和推广有利于社会发展D.西南地区冶铁技术水平大大提高3.据《史记》记载,汉武帝时,只要有学问或有艺能,没有门第身份的限制,朝廷选官不拘一格,唯才是举。

朝廷的这种做法A.提升了社会文化水平B.阻碍了世家子弟入仕C.展现了积极进取风貌D.奠定了汉代盛世局面4.南朝时,中书省代皇帝草拟诏敕,号称典掌机密,其长官中书监、中书令及副职中书侍郎多由宗室亲王和门阀士族担任,虽“清贵华重”,但“无事任”。

中书省事务实际上由出身不高、职级更低的中书通事舍人主持,故有“舍人省”之说。

这一现象说明当时A.三省体制已初步形成B.十族政治日渐式微C.统治者力图加强集权D.中央机构陷入混乱5.朱熹曾说:“天地中间,上是天,下是地,中间有许多日月星辰、山川草木、人物禽兽,此皆形而下之器也。

然这形而下之器之中,便各自有个道理,此便是形而上之道。

所谓格物,便是要就这形而下之器,穷得那形而上之道理而已。

”这表明朱熹的思想A.具有唯物主义色彩B.实现了儒学的思辨化C.体现了经世致用思想D.包含一定的科学因素6.明朝初年,政府把工匠分为轮班工匠和住坐工匠两种。

轮班指各地的工匠轮流赴京服役,以三年为一班,期限三个月,役毕回家;住坐指工匠每月上十天工,其余时间可自由支配。

湖北省沙市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双周练试题(含答案)

湖北省沙市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双周练试题(含答案)

湖北省沙市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双周练试题考试时间:2019年8月8日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题1.5分,共48分)1.先秦诸子百家既相互辩难,也相互影响。

儒家与法家主张的共通之处是()A. 重农抑商B. 强调制度与秩序C. 厚古薄今D. 重视道德与人伦2.在有关惩治腐败问题上,甲说:“不用管腐败问题,生产力水平提高了,腐败现象就自然没有了。

”乙说:“一定要依法严惩严管腐败问题,抓一个腐败分子就杀一个。

”丙说:“对腐败分子,要用‘德’和‘礼’来教育感化。

”丁说:“要从平民百姓中挑选有能力的人去治理腐败。

”和上述四位同学的说法相吻合的思想是()A. 儒、道、法、墨B. 道、儒、法、墨C. 儒、法、道、墨D. 道、法、儒、墨3.中国古代的社会结构中存在着君臣、君民两个基本关系。

(孟子)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

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这反映出()A. 孟子立论的基础是儒家的道德体系B. 在君臣关系上孟子与孔子的观点截然不同C. 在君民关系上孟子秉承了孔子“礼”的学说D. 孟子用“民本主义”思想阐释君臣关系4.汉武帝“独尊儒术”、李贽批判孔子、康有为尊孔子为改革先师、袁世凯“尊孔复古”、新文化运动中“打倒孔家店”、“文革”中的“批林批孔”、当前的“孔子热”,既是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反映,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孔子的命运。

以下各项中,能够用来解释孔子“命运”的比较科学的观点是()A.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B. “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C. “历史就是过去的人和事”D. “历史就是昨天与今天永无休止的对话”5.《荀子·王霸》曰:“岁终奉其成功,以效于君,当则可,不当则废。

”商鞅之法推行“战斩一首者,赐爵一级,欲为官者五十石官。

”这表明战国时期A. 社会流动性加快B. 实用人才得到重用C. 官僚政治已出现D. 兼并战争作用明显6.发端于先秦时期的道家和儒家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留下了深刻的烙痕。

四川省泸州市2020届高三历史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一模)试题(含解析)

四川省泸州市2020届高三历史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一模)试题(含解析)
11.1848 年 7 月,英国历史上著名的幽默画报《庞奇》刊登了一幅名为《肮脏的“泰晤士老 爹”》的漫画(见如图),将泰晤士河描绘成一个外表污秽的“流浪汉”。该漫画说明
A. 工业发展应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B. 先污染后治理的文明历程不可以逆转 C. 工业化必然伴随着环境破坏 D. 作者对工业革命持否定态度 【答案】A 【解析】 【详解】漫画《肮脏的“泰晤士老爹”》反映的是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对环境的严重破坏, 说明工业发展应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故答案为 A 项;B 项本身说法错误,且漫画信息 不能反映,排除;C 项中的“必然”说法绝对,排除;作者指出工业革命对环境的污染,并 非全盘否定工业革命,排除 D 项。 【点睛】漫画类选择题,是高考中常见的一种题型,它主要考查信息解读、分析理解、比较 辨别、归纳推理等能力。准确判定主题喻意,是解答历史漫画题的关键。解答此类试题需要 注意的问题有:(1)读懂历史漫画的内涵,清晰了解当时的政治、经济、人文等方面的历 史信息。(2)深刻领会其通过造型夸张手段和丰富想象力反映出的事件内在本质特征。 12.南北战争后到 19 世纪末,历届美国政府基本上实行了高关税政策。棉纺织品的进口税率 由 35%提高到 60%,棉线进口税率从 30%提高到 60%,亚麻税率从 30%增为 60%,另外对
项不符合史实,排除。
【点睛】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贸易的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意大利的一
些商业城市衰落了,大西洋沿岸的一些城市发展起来,从而对文艺复兴的进程也产生了影响。
10.据统计,在 1831 年英国有选举权的人约占成年人口的 4.4%,英国符合选举资格的农村选
民约占农民总数的 4%,城镇选民约占城市居民总数的 1%多一点。这说明英国
【详解】从示意图可以看出,长江流域人口所占比例日益提高,在宋朝时期超过全国人口一

湖北省随州市第二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双周考历史试题

湖北省随州市第二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双周考历史试题

随州二中2020届高三第一次双周考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第Ⅰ卷(48分)本卷共32个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左传》记载有“周之宗盟,异姓为后”;“凡诸侯之丧,异姓临于外,同姓于宗庙,同宗于祖庙,同族于祢庙”。

此外,天子和诸侯还经常举行“合族之食”的典礼。

材料反映了A.民间的宗法关系比较浓厚 B.利用宗族关系来维护政治认同C.同姓与异姓诸侯权利相同 D.分封制是维系西周统治的基础A.一夫多妻制开始盛行 B.周王室通过政治联姻维系统治C.周文化传播范围扩大 D.周天子天下共主地位得到加强3.周代爵制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对畿外和畿内诸侯而言的“公、侯、伯、子、男”;二是对周王室和各诸侯国内部官员而言的“公、卿、大夫、士”。

战国时期,各国去爵号而称王,并在原有爵称基础上增加了新的爵名。

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 等级秩序的血缘化B. 中央集权遭受地方冲击C. 周王室的日益衰微D. 授爵方式方法发生变化4.殷商晚期,商王的配偶逐渐有了妻妾之分。

在此基础上,西周将其进一步严格化,并将其由天子、诸侯推广到卿大夫、士等各级贵族阶层。

这一变化A. 强化了天子权力B. 有利于加强政权稳定性C. 降低了女性地位D. 标志着贵族政治的形成5.有学者认为,秦汉以来的“国”与“家”是相通的,“孝”和“忠”是一致的,作为生产和生活单位以及社会细胞的“家”同作为上层建筑的统治机构的“国”,在长期的历史条件和时期内有效结合起来,形成“家国一体”的治理模式。

据此可知,该治理模式A. 是以宗法制的存在为前提条件B. 促进了各地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C. 有利于封建大一统局面的延续D. 确保了皇权在基层社会的独尊地位6.下图为西汉初年中央和诸侯王国所管辖的行政区和人口统计表。

2020届北京市丰台区高三二模历史试题(解析版)

2020届北京市丰台区高三二模历史试题(解析版)

丰台区2020年高三年级第二学期综合练习(二)高三历史第一部分(选择题)1.周武王灭商后,封商纣王之子武庚于殷地,称邶国。

史书记载“殷民大悦”。

后武庚叛乱被杀,原来属于武庚的封地被一分为二,一部分封给未参加叛乱的纣王之兄微子启,国号宋(见如图)。

这样做的目的是A. 强化血缘认同B. 维护社会稳定C. 实现贵族平等D. 加强直接管理【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原来属于武庚的封地被一分为二,一部分封给未参加叛乱的纣王之兄微子启”的做法,既可削弱异姓诸侯的势力,又可起到笼络人心的作用,这样有效地加强了周天子的统治,维护了社会的稳定,故选B;宋是异姓诸侯,与周天子直接没有直接的血缘关系,无法得出A项结论,排除;材料中周天子的做法是在削弱先代贵族的势力,而非实现平等,排除C;周朝实行的是间接管理,而非直接管理,排除D。

2.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器牛耕的使用,社会生产力发展,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增强。

下列主张反映这一社会状况的是A. 克己复礼B. 道法自然C. 制天命而用之D. 以刑止刑【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制天命而用之的意思是不能消极地顺从自然,而要主动地控制和利用它,而控制和利用的前提就是人改造自然能力的增强,故选C;克己复礼指的是要约束自己,使每件事都归于周代的“礼乐制度”,这种回到过去的主张显然是不符合生产力不断提高的发展趋势的,排除A;道法自然强调无为而治,态度较为消极,这显然和人们改造自然能力的增强是不匹配的,排除B;以刑止刑的主张解决的是社会治安问题,与人们改造自然能力的增强是没有关联的,排除D。

3.下面材料摘自唐朝刘知几撰写的《史通》。

该资料蕴含的史学原则有①秉笔直书②言之成理③效法古人④重视证据A. ①②B. ②③C. ①③D. ①④【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仗气直书,不避强御”反映的史学原则是秉笔直书,材料“采彼家人”“访诸故老”反映的史学原则是重视证据,故选D;材料均未涉及言之成理和效法古人的原则,ABC均含有错误选项,排除。

福建省龙岩市2020届高三3月教学质量检查文综历史试题(原卷版)

福建省龙岩市2020届高三3月教学质量检查文综历史试题(原卷版)

龙岩市2020年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检查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300分)第Ⅰ卷选择题1.如图是1975年出土于陕西省岐山县董家村的西周铜器窖藏五祀卫鼎。

腹内壁铸铭文207字,记录了西周中期的一件土地诉讼事件。

该铭文A. 需与文献记载相印证才能体现它的证史价值B. 可为后人提供研究西周社会状况的重要史料C. 作为实物史料不可能反映铸鼎者的价值取向D. 其最主要价值在于可研究我国早期文字演变2.汉代传承儒家经典出现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两大学派。

今文经学视孔子为教育家、政治家,六经是孔子“托古改制”的工具。

古文经学家视孔子为史学家,六经都是前代的史料,孔子只是前代文化的保存者。

今文经学在西汉受到尊崇,主要原因是它A. 反映了儒生改变地位的愿望B. 适应了现实政治的需要C. 指明了教育发展的未来方向D. 提倡了经世致用的主张3.南宋初年,政府加强农业管理,清理土地,规范赋税,出现了土地赋税造册制度。

明朝建立后清丈土地,核定天下田赋,其数额记入《黄册》即户口册中,其后进一步将全国的土地详细登记,编制成《鱼鳞图册》。

可见明代A. 开始实行以资产为标准的税制B. 土地清理与户籍管理相分离C. 基于土地的赋税管理逐步规范D. 赋税种类由繁多到逐渐减少4.明清时期江南丝织品的输出,“北趋京师;东北并高句丽、辽、沈;西北走晋、绛,逾大河,上秦、雍、甘、凉;西抵巴蜀;西南之滇、黔;南抵五岭、湖湘、豫章、南浙、七闽,溯淮、泗,道汝、洛。

”据此推知,该时期A. 已形成重要商品的市场网络B. 长途贩运推动工商市镇兴起C. 农产品商品化受到地域限制D. 水运成为货品运输主要形式5.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清政府鉴于“钱荒尤甚,银价日短”的局面,允许沿江沿海各省开局铸铜元。

各省为获铜元余利遂争相鼓铸。

此举A. 有效解决了中央财政危机B. 增强了地方的独立性C. 促使了旧经济结构解体D. 推动了金融业现代化6.1912年5月,设立在外国租界内的《民权报》主笔因发文批评袁世凯阴谋篡权,而被租界当局拘捕,的并“依照中华民国新刑律第二百一十七条”加以处罚。

河北省部分重点高中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河北省部分重点高中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河北省部分重点高中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西周晚期至春秋时期,戎狄蛮夷内徙,形成了各族交错杂处的局面。

孔子认为周文化优越于其他文化,因而强调“裔不谋夏,夷不乱华”,同时,他还认为夷狄是可以教化的,主张“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既来之,则安之”。

孔子这一思想( ) A.体现民族平等思想 B.维护了周文化主流地位C.蕴含着大一统理念D.孕育了华夏认同的观念2.东汉樊宏(刘秀的舅舅)的庄园有“田三百顷,广起庐舍,高楼连阁,波陂灌注,竹木成林,六畜放牧,鱼赢梨果,檀棘桑麻,闭门成市,兵弩器械,资至百万”,“其营理产业,物无所弃,课役童隶,各得其宜”。

据此可知,东汉庄园经济( )A.缓和了社会阶级矛盾B.阻碍了自耕农经济的发展C.动摇了郡国制的基础D.提升了豪强地主政治地位3.唐初,中书省的长官中书令(二人)、门下省的长官侍中(二人)和尚书省的长官左、右仆射都是宰相,一起在门下省的政事堂共议国政。

为弥补宰相的缺额或增加宰相的人数,皇帝往往指定自己信任的和品级较低的官员参加政事堂会议。

唐初此举( ) A.助推决策权和执行权的分离 B.导致了国家权力机构臃肿C.降低了朝廷政令的执行效率D.加强了皇帝对朝政的控制4.朱熹提出了著名的“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

朱熹说:“人欲中自有天理。

”又说:“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

”其体现的主旨是( )A.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B.主张克制过度的欲望C.建立社会伦理道德秩序D.张扬自我的人生态度5.下表是中国古代较大区域人口比重的演变(以合计数为100)。

这说明( )C.农耕文明向边疆延伸D.国家版图的日益拓展6.经李鸿章批准,轮船招商局的创办章程第一条赫然写道:“(中国)轮船之有商局,犹外国之有公司也”。

晚清官员盛宣怀指出轮船招商局“实系已成之公司,从前称公局者,即系公司之谓也”。

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原卷版)

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原卷版)

2020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历史部分1.商人不仅沿袭了夏人创造的青铜合范铸造技术,而且维承和发展了青铜礼制以及铸刻族徽的文化习俗。

周族则通过与夏人和商人联姻实现了彼此血终上的融合认同。

春秋早期,单一家族组织的族徽最终消亡。

上述变化反映了A. 礼乐制度得到了传承B. 分封制成为核心制度C. 宗法制度的逐渐形成D. 夏商周三族融为一体2.以“大汉”“皇汉”“圣汉”“强汉”自称的汉代“虽然也有边患,但魄力究竞雄大,人民具有不至于为异族奴隶的自信心,或者竟毫未想到,绝不介怀。

”这反映出A. 政治大一统的局面B. 发达的农耕文明C. 鲜明的文化自信力D. 独尊的儒学思想3.魏晋前的四百年里,对良吏的评价标准以施行仁政与打击犯罪相并举。

魏晋以降,政治环境的动荡与财政的紧张使统治阶层难以实行有效的吏治,对贪婪聚敛的行为也不加控制,吏治每况愈下,廉洁作为良吏的特征表现的明显。

良吏群体特征的变化A. 体现明显的时代特征B. 催生门阀士族的制度C. 导致选官制度的改革D. 造成社会局势的动荡 4.明万历年间,传教士罗明坚认为在教义和仪式上与天主教颇同的佛教,是天主教在中国得到传播和深入到中国文化内部的结合点;而传教士利玛窦认为只有寻求与中国上层即士大夫的理解、共识和支持,基督教才能得到广泛传播。

上述观点 有助于A. 促进中西方文化的交流B. 减缓西方列强对华的侵略C. 传播西方最先进的科技D. 打破中国闭关锁国的政策5.1907年5月,光复会首领徐锡麟刺杀安徽巡抚恩铭,率领学生军起义,失败被杀; 1908年10月,熊成基带安徽新军一部分突破安庆, 举行起义,结果失败。

他们的行动表明长江一带的新军A. 成为同盟会依靠的革命武装B. 受到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C. 不满清政府的铁路国有政策D. 深感民族危机加深的严重6.1927年2月10日,国民党二届三中全会在汉口召开,会议决定裁撤中央常务委员会主席、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军事政治学校校长职务等;会议决议军事委员会对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负责,其下达的命令必须有军委主席团四人签字方才有效:国民革命军总司令由军委提名,由国民政府任命。

2020届安徽省江淮十校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试题(11月) 历史

2020届安徽省江淮十校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试题(11月) 历史

江淮十校2020届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2019.11 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周礼》提出要用六种传统习俗教民安居,其中在墓葬方面要求“坟墓按族分布”,其体现了周朝A.生活极具迷信色彩B.王权实现高度集中C.分封制度全面推行D.重视维护血缘关系2.秦法规定:“布袤八尺,福(幅)广二尺五寸。

布恶,其广袤不如式者,不行。

”汉法也规定:“贩卖缯布不盈二尺二寸者,没人之。

能捕告者,以畀(给予)之。

”材料反映出秦汉时期A.注重立法规范市场秩序B.商品市场秩序比较混乱C.通过立法确保产品质量D.政府鼓励发展商品经济3.西汉末年以后,豪强地主建立了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田庄,田庄内部自给自足。

考古发现在东汉豪强地主的墓中有许多陶风车、陶水井、短辕一牛挽犁画像石、曲柄锄石刻、水利灌溉模型等陪葬品。

这主要说明A.田庄威胁个体经济发展B.汉代的土地兼并十分严重C.汉代厚葬风气比较盛行D.田庄经济具有一定进步性4.唐朝时期,为加强对地方监察,曾设立十道按察区(后增至十五道),由于部分按察使由驻在州刺史担任,故而监察事务与地方事务融为一体,“道”逐渐成为地方一级行政区划。

材料表明A.加强对地方监察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B.监察官不能由地方行政官员兼任C.监察制度变革推动了地方机构的调整D.行政官员兼任监察官成历史趋势5.据史料记载,公元8-10世纪时,每年进入广州的外国人超万人次,广州出现了专门供外国人居住、经商的“蕃坊”,还出现了一些将舶来的商品进行加工的新型行业。

据此可知,这一时期A.海上丝绸之路形成并得到发展B.中国南方的经济开发向深度发展C.中国的海外贸易地域更加辽阔D.广州外贸发达已成为国际化都市6.有学者指出,从唐朝到宋朝,控制中国社会的中坚力量,由隋唐之初的世家大族,到北宋时期的科举文官,再到南宋时期的地方士人精英,这种转变历程不可谓不深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本试卷分为I卷(选择题)和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48分)本部分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西周分封诸侯,在武王时期即已开始,大规模分封在成王和其子康王时期。

康王之后,分封机会减少,太子以外的各子多留在朝中为卿、大夫。

这反映康王之后的西周A.宗法血缘纽带更加牢固 B.分封制度日益走向瓦解C.王室成员受到严密防范 D.嫡庶长幼地位依然有别2.《考工记》是记述先秦时期官营手工业各工种规范和制造工艺的文献。

据该书记载,春秋时期“郑之刀,宋之斤,鲁之削,吴粤之剑,迁乎其地,而弗能为良”。

由此可知,当时的手工业A. 工艺分工日益精细B. 产品种类非常丰富C. 地域特色较为明显 D . 生产管理特别严格3.东汉中后期,皇帝早卒者较多,嗣君年幼,外戚得以擅权;至嗣君成年,则依靠亲信宦官翦除外戚实力,宦官专权局面随之而起。

由此,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局面出现。

这主要是由于A.君主专制体制得到加强 B.外朝官僚机构作用弱化C.君主软弱权臣有机可乘 D.豪强大族左右政治局势4.武则天在其身后的千余年间,主要是受批判和责难的;新文化运动时期,她得到了较高的评价;建国后,史家对其评价有褒有贬,但是一分为二的分析得到了较为普遍的认同,由此可知,历史人物的研究A.视角不同导致结论有别B.时间愈久真相愈加清晰C.观点越多越易达成共识D.需要迎合特定政治要求5.宋代官员的选任,有科举取士、恩荫补官、学校考选、吏员出职、杂色补官以及摄官转正等途径。

当时多数官员是以科举和恩荫补官入仕,其中又以后者居多,相对于进士出身者,这些人被认为“无出身”,在任官升迁等方面受到诸多限制,少有能跻身高层者。

这表明,宋代选官A.坚持文治方针又注重社会实际B.兼顾世家大族与庶族地主利益C.坚持多元选任不看重家世出身D.强调候选者的品德及工作实绩6.北宋初年,宋太宗曾下诏令江南诸州种植原产北方的粟、麦、黍、豆,江北诸州“就水广种粳稻”。

真宗时期,又“以江淮、两浙稍旱即水田不登”,从福建调拨旱稻占城稻种子,到三地播种。

这些措施A. 推动了经济重心的南移B. 加快了粮食品种的研发C. 体现了重视农业生产D. 促进了南北商品的流通7.元明以前,朝廷常将德高望重的老人封为“三老五更”,并举行尊老养老大礼,皇帝要亲自跪拜执爵进酒。

元明以后已无此礼,清乾隆皇帝曾试图恢复,然而大臣以无人敢受此礼为由劝止。

这表明A. 中国具有尊老养老的传统B. 君尊臣卑观念不断发展C. 帝王重视以忠孝教化百姓D. 儒学主流地位受到冲击8.浙江、江西和苏松地区是明朝赋税收入的主要来源,基于此,明政府规定户部官员不得任用上述地区之人。

这反映了当时A.选官任官注重地域间的均衡B.限制地方官与宗族势力勾结C.经济发展状况影响官员升迁D.防范官员舞弊实行职务回避9.明末清初,佛山镇、汉口镇、景德镇和朱仙镇的民营工商业特别发达,被称为“天下四大镇’。

清代前期,不少有眼光的富户纷纷“遣子弟学工艺、佐懋迁(懋迁:贸易)”于此,使其点为四所巨大的“工商学院”。

据此可知,当时的四大镇A.经济的辐射引领作用较为显著B.民营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宽松C.教育事业的发展得到大力支持D.工商业者的社会地位得到提10.据学者研究,清代安徽知县的平均任期如表1所示,全国的情况也大致如此。

由此可知,清代知县的任期状况A.受制于列强的外来压力B. 不利于地方的长远发展B.确保了地方吏治的清明 D. 推动了回避制度的完善11.洋务运动初期.军事工业生产的产品不经过市场流通而直接调拨各省。

19 世纪80年代后,沿海各省中哪一省需配备兵船就由该省筹款;江南制造总局和天津机器局等企业,如果所产某种武器的售价高于国际市场价格过多,就会停止生产。

这说明洋务运动期间的军事工业A. 使沿海军事力量布局平衡B. 无法完全规避价值规律制约C. 高度关注企业的生产成本D. 逐渐由官办向官督商办转变12.据统计,从1919年5月到1920年12月,前后有20批青年学生赴法勤工俭学,总数达到1900人次左右。

各省频频举办欢送会和“出国指导讲座”,大型报刊也纷纷报道,掀起了一股赴法勤工俭学的热潮。

这表明当时A. 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的传播B. 新文化运动促进全民族觉醒C. 五四运动激发青年探求真理D. 向西方学习成为社会的共识13.在近代史上,有些西方国家故意模糊公司与政府部门之间的区别,例如,俄国的东省铁路公司竟然获得了中国铁路沿线一定范围内的司法会审权,日本的满铁竟然拥有在中国境内收税的特权。

这一现象反映出A.列强驻华外交机构执行能力较弱B.近代西方企业追逐利润不择手段C.上述公司成为国家政策的执行者D.侵华导致西方国家政企职责混乱14.《中国的一日:1936年5月21日》记载:上海租界的小巡捕今天开会新学到的第一件事是认识了一种花——樱花,这种花他之前从没见过,可是碧眼黄发的洋大人告诉他,一旦看到门前挂着类似图案木板的住宅,一定要多加留意,特别保护。

这反映了A.租界注重保护各国侨民B.日本侵华势力日益增强C.日本攫取了领事裁判权D.侵华列强利益日趋一致15.1945年9月27日,国民政府财政部将法币与汪伪政权货币的兑换率定为1:200。

历史学家黄仁宇曾回忆说,他从昆明飞上海前领取了薪俸,一下飞机就发现手中的法币突然成了硬通货,在重庆只能购买2根油条的法币,到了上海竞可以在上好的酒楼摆上两桌酒席。

这说明A.沦陷区国民财富迅速缩水B.政府抑制全国法币发行C.上海法币大量回流到重庆D.官僚资本遭受沉重打击16.随着罗马法的逐渐发展,除了契约内容之外,当事人是否尽到了诚信义务也开始进入到司法审判的考虑当中。

相对于机械性的严法诉讼,诚信诉讼既要求审判员理性的审判,也要求当事人禀有诚实善良的心态。

这说明罗马法A.坚持中庸审判原则B.体现人文主义精神C.审判程序十分完善D.赋予公民平等权利17.据记载,当达·迦马航行到印度后,一位印度王公问他是否带来了一些商品,他回答说“总数不多,是样品”,并请求准予把货物从船上卸下来。

这反映达·迦马此行的目的是A. 加强经济文化交流B. 积极抢占海外地盘C. 追求丰厚商业利益D. 谋求控制印度王室18.宗教改革时期的漫画是宗教改革家宣传其主张的主要工具,当时一次可以印数万张,每张的价格低至几芬尼(相当于一对香肠或者几瓶脱麦芽酒的价格),这些漫画引发民众(对天主教会)广泛的议论。

这说明A. 宗教宣传局限于大众聚集地B. 宗教改革主要面向社会的基层C. 价格革命提升民众生活水平D. 印刷术的发展推进了宗教改革19.1689年《权利法案》基本上是重申英国人“自古就有的权利”,比如议会必须定期召开,征税权属于议会等。

从表面看似乎没什么新意,但事实上却是政体制度上的一次革命。

材料中所说的“革命”是指A. 君主制在英国被推翻B. 议会开始要求制约王权C. 责任内阁制的确立D. 国王从议会手中接过王冠20.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将选举权赋予新兴的中产阶级;1867年让工人阶级的主体享有选举权:1884年实现了成年男子的普选权;到1928年所有成年人均获得了平等的选举权。

这表明英国A.议会主导民主改革进程B.政治体制改革渐进完成C.民众民主意识不断增强D.议会改革深受国际影响21.小铁片也有大文化,相较“蓝底白字”的中国车牌照,美国各州的汽车牌照设计(图2)色彩纷呈,五花八门。

这从侧面反映出美国A.联邦制国家结构形式特点 B.邦联制下的松散无序状态C.交通管理没有规范的秩序 D.联邦政府分权与制衡原则22.“从这污秽的阴沟里泛出了人类最伟大的工业溪流,肥沃了整个世界;从这肮脏的下水道中流出了纯正的金子。

人性在这里获得了最为充分的发展,也达到了最为野蛮的状态;文明在这儿创造了奇迹,而文明人在这儿却几乎变成了野蛮人。

”这是1835年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对英国城市曼彻斯特的评论。

对这段评论理解最准确的是A. 运用唯物史观高度肯定了工业革命创造了巨额物质财富B. 运用近现代史学范式指出了工业文明的进步性C. 运用生态史学范式指出了工业革命存在的问题D. 运用社会史学范式肯定了工业社会人们生活的改进23.对于巴黎公社的评价,有人认为它是无政府主义的实践;有人认为它是社会主义的早期实验;有人认为它是世界政治左翼运动崛起的里程碑。

这主要反映出A.巴黎公社缺乏群众基础B.评论者的意识形态不同C.无产阶级组织思想涣散D.巴黎公社未获社会肯定24.俄罗斯画家康定斯基提出:艺术家的意图要通过线条和色彩、空间和运动,不要参照可见自然的任何东西,来表明一种精神上的反应或决断。

这反映了该画家主张A. 以写实手法来塑造形象B. 创作题材取自现实生活C. 按规定的绘画原则创作D. 突破陈规充分表现自我第II卷(非选择题52分)本卷共3小题,其中第25题25分,第26题12分。

选做题15分,请考生从27、28题中任选一道题作答,共计52分。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5分)材料一明清时期的商人常常以丰厚的资金赞助社会公益事业。

他们的这种行为,有时候是自愿的,有时候却是政府摊派的,但无论哪一种情形,都显示他们的经济能力有过人之处,而这也提高了社会对他们的评价。

这一时期,不仅商人个体赞助社会公益事业,工商业行会也以集体的力量对此进行赞助,照顾同业以减轻他们生活的困难,原本就是行会组成的动机之一。

对于行会本身范围以外的公益事业,行会也做了不少,譬如在饥荒时设粥厂,疾疫流行时施药施棺,建道路、桥梁,设置救生船,建育婴堂,修养济院,修书院等。

——据梁庚尧《中国社会史》材料二徽商除了在其家乡广建县学私塾、宗庙祠堂、助学恤贫外,在经商之地也“乐助公益”,尤以救灾恤贫、修桥铺路、助建书院寺庙等最为突出。

其动机实起于“自卑情结”,也有结好地方利于经营的考虑。

明清方志中多有江南各地各阶层嫉怨徽商“精于搜括”的议论,鉴于此.徽商的“善举”,必有摆脱困境、改善形象乃至克服自己“自卑心理”等多种需求。

尽管这种行为未必一定能直接带来经济效益,但也不能说绝无经济理性的考虑。

这多少也反映商人社会地位的低下,不得不惜痛将其部分利润用于“公益”。

——据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增订本)》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明清时期商人赞助社会公益事业的历史背景。

(10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商人参与社会公益事业活动的特点,并说明其产生的影响。

(15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材料日本作家末广铁肠创作的小说《哑旅行》著于1889—1891年间,其中许多情节反映了世界近代晚期的重大历史现象,小说梗概如下:日本绅士隐太郎因慕“西文西学最合时趋”,又听得游历西洋的人都有名望,乃乘汽船从日本横滨出发,先后游历了美、英、法等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