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卡奇的“总体性”原则探析
从卢卡奇的总体性思想看资本主义物化的消除.
2007.9理论界□ 王永战从卢卡奇的总体性思想看资本主义物化的消除卢卡奇认为 , 资本主义制度下普遍存在的物化现象造成了人们的物化意识 , 使人们用直接性的观点孤立地对待局部事实 , 割裂客体与主体的关系 , 抹杀了人们的主体性意识。
他认为 , 人们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即总体性的辩证法思想方法 , 深入批判物化现象和物化意识 , 最终克服和消除物化 , 从而达到全人类的共同解放。
那么怎样运用总体性的辩证方法来消除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物化呢 ?一、作为马克思主义实质的总体性辩证方法卢卡奇认为 , 马克思主义的实质并不是它的现存结论 , 它的实质是它的辩证方法。
他认为 ,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实质上是一种总体性的辩证法 , 它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和资产阶级思想方法的决定性差别所在。
他认为 , 总体性就是指所有存在的东西都是处于相互联系之中 , 个别的东西总是寓于整体之中 , 寓于那种揭示出矛盾关系的中介范畴之中。
总体性的范畴就是要求我们着眼于全体、整体 , 而不是从局部、个别出发。
他认为 , 整体并不是部分的机械相加 , 其作用和价值也不等于部分之和。
总的说来 , 总体性范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规定性 :首先 , 总体性是一种整体统帅局部的原则。
卢卡奇认为 , 整体具有优于部分的地位 , 部分不能孤立地说明自己 , 它们的意义只有在与整体的关系中才能显示出来 , 因为部分的性质是由整体来规定的。
总体性保留了个体的特殊性存在和其相对独立性 , 但最重要的是它再现了事物的整体联系。
他认为 , 资产阶级正是由于不能运用总体性的方法来分析资本主义社会 , 因而把资本主义社会内部无法忽视的矛盾看作是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无关的表面现象 , 看不到资本主义的暂时性 , 从而把资本主义看成是永恒的东西。
其次 , 它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辩证法。
卢卡奇认为 , 社会历史的总体性辩证法体现为主客体的相互作用与统一。
卢卡奇的总体性辩证法
卢卡奇的总体性辩证法
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基本原理之一。
卢卡奇在他的《总体辩证法》中提出了关于总体辩证法的观点,由此构建了概念的系统、
有明确的逻辑结构和统一的理论体系。
首先,卢卡奇强调要以实践为起点,以复杂和不断变化的实践,坚持辩证法原则,即
统一和对立统一相结合。
例如,从实践出发,辩证法必须从“爱因斯坦空间”和“崩溃者
空间”中运用思维,即要准确地把握和分析不同的事态,要发挥其在统一方面的作用,以
此获得更加全面的理解。
同时,要认识到某些事态的不同,从而可以对这些事态的不同寻
求最佳的解决方案。
第二,卢卡奇认为,总体辩证法也应该以实践关系为根据,来建立概念的系统,其中
有唯物辩证法、历史辩证法、社会辩证法和伦理辩证法。
卢卡奇指出,唯物辩证法反映了
物质客观存在的多样性与有机统一,历史辩证法则体现了社会发展的多样性和有机共存,
社会辩证法表达了社会联系的多样性与有机一致,伦理辩证法则将系统性抽象出来,探讨
人类关系的多样性与有机统一。
最后,卢卡奇认为,辩证法的运用应当延伸到对其他思想的审视,因此他提出了“思
想的和平”的概念,以充分发挥辩证法的作用,消弭思想之间的矛盾,促进哲学的发展。
总的来说,卢卡奇在《总体辩证法》中提出的辩证法的实践观点,是一种物质、历史、社会和伦理思考方式,消弭了矛盾和偏见,实现思想的和平,并且能够为马克思主义哲学
思想和具体实践提供更加科学和全面的理论指导。
《卢卡奇总体性思想研究》范文
《卢卡奇总体性思想研究》篇一一、引言卢卡奇是二十世纪重要的哲学家和社会理论家,他的总体性思想对当代思想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体性思想强调从整体、系统的角度去理解社会现象和人类行为,以超越传统的二元对立思维模式。
本文旨在探讨卢卡奇的总体性思想,分析其理论内涵、应用领域及现代意义。
二、卢卡奇总体性思想的内涵卢卡奇的总体性思想主要体现在其哲学思想和社会理论中。
他主张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去理解社会现象和人类行为,认为每个事物都应被视为一个相互关联的复杂系统。
在总体性思想的指导下,卢卡奇提出了以下几个核心观点:1. 强调事物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依赖性。
他认为事物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关系,每个事物都是其他事物的组成部分或影响因素。
2. 反对二元对立思维模式。
卢卡奇认为传统的二元对立思维模式过于简单化,无法全面理解社会现象和人类行为。
相反,他主张从多维度、多层次的角度去理解事物。
3. 重视历史性和时代性。
他认为社会现象和人类行为都是历史和时代的产物,应该将它们置于特定的历史和时代背景中去理解。
三、卢卡奇总体性思想的应用领域卢卡奇的总体性思想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社会学领域。
卢卡奇强调社会现象和人类行为的整体性、系统性和相互关联性,对于研究社会结构、社会关系和社会变迁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 文化研究领域。
总体性思想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地理解文化现象和文化传统,从而深入探讨文化的内在价值和意义。
3. 经济学领域。
总体性思想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把握经济发展的全局性和长期性,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四、卢卡奇总体性思想的现代意义卢卡奇的总体性思想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它有助于我们超越传统的二元对立思维模式,从多维度、多层次的角度去理解事物。
这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认识世界,避免片面性和极端化的思维倾向。
其次,总体性思想强调事物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依赖性,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人类社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卢卡奇的总体性思想解读
变世界 。” 卢卡奇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定 位为改变世界 的哲学 。
为“ 要正确 对待具体 的 、 历史 的辩证法 , 若不 比较详 细地考察这
一
方法 的创始人黑格尔及其与 马克思 的关系是办不到 的” , 并
且认为总体范畴来 自黑格尔 , 即“ 整整一系列经常使用 的有 决定
意义 的范畴都是直接来 自黑格尔 的《 逻 辑学 》 ” 『 1 1 4 3 , “ 总体范畴 , 整 体对各个部分 的全面性 、 决定性 , 是马克思取 自黑格尔并独创性
变 成物质力量 ’ 的意义 上。更重要 的是需要发 现理论和掌握群 众 的方法 中那些 把理论 、 把辩 证法变为革命工具 的环节和规定
性 。还必须从方法 以及方法 与它 的对象 的关 系中抽 出理论 的实 际本质” 。 这里 , 卢卡奇的意思包 括三层涵义 : 第一 , 理论由群 众 掌握才能变成 物质力量 , 变成现实 ; 第二 , 要重视方法 中的环 节 和规定性 , 要注意 中介 的作用 ; 第三, 要从 方法及其对象 中抽
地改造成为一 门科学 ” 口 1 9 4 。所 以说 , 卢卡奇 的总体 范畴来 自于黑
格尔 , 体现 了其思想是 由黑格尔向马克思的过渡 。
基金项 目: 本文为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2 0 1 2年度 后期资助项 目( 项 目编号: 1 2 F Z Z O 0 4) 的部分成果。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 0 5 — 0 5
作者简介 : 李荣亮 ( 1 9 8 1 一) 男, 山东 临沂人 , 南开大学哲学 院讲师 , 马克思 主义哲学博士 , 主要研究政治哲学和教育哲学。
格 奥尔 格 ・ 卢 卡奇 ( C e o r g L u k a c s , l 8 8 5 —1 9 7 1 ) 是 匈 牙利 著 名 的哲学家和文学批评家 , 西方马克思 主义 理论 的奠基人 。 他的
浅析卢卡奇“总体性”思想
浅析卢卡奇“总体性”思想发布时间:2021-07-07T13:59:21.103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10期作者:兰涛[导读] 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卢卡奇以总体性这一核心范畴审视和诠释了马克思的辩证法,试图从哲学的角度来克服资本主义物化危机。
兰涛三峡大学科技学院湖北省宜昌市 40000【摘要】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卢卡奇以总体性这一核心范畴审视和诠释了马克思的辩证法,试图从哲学的角度来克服资本主义物化危机。
因此,卢卡奇的总体性思想不仅是一种方法论,更是对人实现自身完整统一的理论范畴。
总体性思想深刻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批判性,不仅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还对当代哲学的研究和我国政治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总体性范畴方法意义卢卡奇卢卡奇用总体性范畴来把握现实社会和历史的哲学主张,为我们全面地认识世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提供了新的视野。
其总体性范畴的提出,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是一个具有时代意义的重大突破,“它是青年卢卡奇结合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无产阶级斗争的实践,以及在对黑格尔哲学和马克思哲学研究的基础上,系统研究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思想成果”。
[1]一、总体性思想在哲学理论发展中的贡献卢卡奇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个突出强调总体性辩证法地位的人。
总体性思想作为马克思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而言,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卢卡奇提出并强调把总体性辩证法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正统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总体性哲学的内涵。
首先,总体性范畴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发展与突破。
“它否定了自然辩证法和模写说,把以‘辩证法’为核心的哲学与实证科学对立起来,进而把‘唯物主义’加以限定化。
”[2] 总体性思想是卢卡奇围绕着“物化”这一核心范畴,对‘整体性’范畴进行了深入思考和分析,作出了“辩证法归根到底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3] 的重要论断,从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辩证法的科学内涵。
“总体性”视角下卢卡奇物化理论的三重意蕴
“总体性”视角下卢卡奇物化理论的三重意蕴卢卡奇的物化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其核心理念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对于物质世界的基本形式化过程。
卢卡奇将物化分为三种不同的层次,即物的存在、物的交往和物的性质,这三个层次综合构成了物化的总体性。
卢卡奇所指的物的存在层次是指物体在社会实践中被人们感知、存在和对待的过程。
物的存在不仅仅是指物体在客观世界中的存在,更重要的是人们对于物体在社会实践中的感知和理解。
人们对于一张桌子的感知并不仅仅局限于该桌子的物理形态,还包括了人们对于桌子在社会实践中的功能和作用的理解。
物的存在层次是人们对于物体在社会实践中所具有的意义和价值的感知和理解。
卢卡奇所指的物的交往层次是指人们通过社会实践与物体进行相互作用的过程。
在这个层次上,物体不仅仅是作为被动的客体存在,而是可以与人们发生相互作用和交往。
人们通过与物体的交互作用来实现自己的目标和需求,同时也通过这种交互来改变和塑造物体的形态和性质。
人们通过使用工具来改变和利用自然界的资源,通过使用交通工具来改变和扩展自己的活动范围等。
物的交往层次是人们通过社会实践与物体进行互动和交流的过程。
卢卡奇所指的物的性质层次是指物体在社会实践中所具有的特定性质和属性。
物的性质不仅仅是对于物体形态和功能的描述,还包括了人们对于物体所赋予的意义和价值。
一把刀不仅仅是一个具有切割功能的物体,更是象征着权力和权威的工具。
物的性质层次是人们赋予物体特定意义和价值的过程。
卢卡奇的物化理论从“总体性”视角出发,旨在揭示人们与物体之间的关系和互动方式。
物的存在、物的交往和物的性质三个层次综合构成了物化的总体性,是人们对于物体在社会实践中的感知、理解和利用的基础。
卢卡奇物化理论的三重意蕴为我们理解和分析社会实践中人们与物体之间的关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框架,对于研究社会变革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卢卡奇“总体性”范畴提出原因之评析
21 0 0年 1月
孝 感 学 院 学 报
J 0URNAL oF XI AOGAN UNI VERSI TY
VO I. O N (.1 3 )
J AN. 0 0 2 1
卢卡奇“ 总体 性 ” 畴 提 出 原 因 之评 析 范
赵 志 浩
(南 开 大 学 哲 学 系 , 津 3 0 7 ) 天 0 0 1
是 需要 被扬弃 的存 在 。 辩证 法是 什 么? 我们 不 可 能 、 不 必 要 用 一 也 般 的描述 或范 畴来定 义辩 证 法 , 在 哲学 中 , 别 但 特
是 近代哲 学 , 证 法 表 达 了尽 可 能 把 握 人 类 思 维 辩
和实 践领 域 的最一般 规 律 的企 图 。人类 思维 总是 尽可 能地 去把握 最 高的 原则 、 法则 , 以及 最一 般 的
是 包含 在 资本 主 义 世 界 体 系 中 的 总 体 的一 部分 。 把 其 中 的任 何 一 项 抽 出来 单 独 理解 , 将 失 去 它 都 原 本 的鲜 活含 义 。马克思 对 资本 主 义 的商 品进 行
去 把握 , 而作 为 整个 运 动过 程 的任 何 一 个 部 分 都
原 因。 卢 卡 奇 受 黑 格 尔 影 响 较 大 , 黑 格 尔 的 辩 证 法 中表 述 了“ 在 真理 是 总体 ” 的思 想 , 证 法是 力 图把 握 世 界 总 辩 体 而 提 出的 。 马 克 思 在《 本 论 》 资 中表 述 了资 本 主 义 商 品世 界 的 生产 过 程 , 资本 主 义 社 会 成 了 以 物 的 依 赖 关 系
向外扩 张的趋 势 , 类 思 维 的这 种 倾 向性 时 刻 在 人
“总体性”视角下卢卡奇物化理论的三重意蕴
“总体性”视角下卢卡奇物化理论的三重意蕴卢卡奇是意大利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文艺批评家,他在文艺领域的物化理论对于社会与文化研究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卢卡奇的物化理论主要是从总体性的视角出发,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文化生产和消费过程,揭示了其中的权力关系和意识形态的影响。
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具有三重意蕴。
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强调了社会关系和文化生产之间的相互作用。
在他看来,文化生产是社会生产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不仅仅是产品的生产,更是一种社会关系的表现和生产。
卢卡奇认为,文化生产是由特定的社会关系和社会意识形态所决定的,它既受到经济基础的影响,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构成了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文化生产受到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制约,同时也为这种经济体系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合理化的意识形态。
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强调了意识形态的作用和塑造。
在他看来,意识形态是一种虚构的意识和价值体系,它不仅仅是被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所塑造,也可以是被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所塑造。
卢卡奇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意识形态通过文化生产和消费的方式对人们的意识进行操控,使人们接受和认同资本主义的价值观念,并将其视为合理和正常的生活方式。
这种意识形态的塑造不仅仅体现在经济领域,也渗透到社会、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
卢卡奇认为,要实现社会变革和解放,就需要揭示意识形态的虚假和欺骗性,唤醒人们对于现实的认识和反思。
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强调了社会变革的可能性。
在他看来,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物化过程是一种被动和剥削性的过程,它将人们的创造性和个性化压抑和剥夺。
卢卡奇认为,人类社会是可以改变的,人们可以通过社会变革和抵抗来摆脱物化的束缚。
他提倡以人的自由和解放为中心的社会变革,通过消除物化的关系和意识形态的束缚,实现人类的全面发展和自由意志的实现。
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在总体性的视角下揭示了文化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权力关系和意识形态的作用。
它强调了社会关系和文化生产的相互作用,意识形态对于人们意识和价值观念的塑造,以及社会变革和解放的可能性。
“总体性”视角下卢卡奇物化理论的三重意蕴
“总体性”视角下卢卡奇物化理论的三重意蕴
卢卡奇(Antonio Gramsci)物化理论是意大利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卢卡奇在20世纪20年代提出的理论,主要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物质化过程,以及这一过程对于人的自
由意志和想象力的压抑。
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可以从“总体性”视角来解读,即从社会、经
济和政治等多个方面来分析其三重意蕴。
从社会结构的角度来看,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强调了社会的阶级划分和不平等问题对于
人的物化过程的影响。
卢卡奇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由于对劳动者财富的剥夺和剥削,劳动者逐渐成为商品的“生产者”和被商品支配的“消费者”。
这种将人物化为商品的过
程导致了社会的阶级分化和不平等,促使人们失去了平等和自由的意识和能力。
从政治结构的角度来看,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强调了强权政治对于人的物化过程的影响。
卢卡奇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政治权力被寡头垄断,人们的政治参与和话语权被剥夺,人们的意志和想象力被压抑和束缚。
这种政治上的压迫和限制造成了人们对于自由和真实
政治的渴望和追求,同时也加剧了人的物化过程。
卢卡奇的物化理论从“总体性”视角出发,分析了社会、经济和政治等多个方面对于
人的物化过程的影响。
这一理论强调了社会结构、经济结构和政治结构对于人的自由意志
和想象力的压抑,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物化过程所带来的社会和个体的困境和失去。
通过对物化理论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思考当代社会中人的困境和自由意志的回归。
浅析卢卡奇早期的“历史”与“总体性”
浅析卢卡奇早期的“历史”与“总体性”卢卡奇(Antonio Gramsci,1891-1937)是20世纪伟大的意大利马克思主义者,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学和文化理论等领域都有重要的贡献。
卢卡奇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深刻研究,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思想观点,对当代世界的影响力十分深远。
本文将从卢卡奇早期的“历史”与“总体性”两个概念入手,浅析其思想思想体系。
我们来看卢卡奇的“历史”观。
在卢卡奇看来,历史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历史的发展是由人们的实践活动和意识形态的变化共同推动的。
他认为,历史并不是简单的线性推移,而是一个复杂的、多维度的过程。
在《历史、哲学与文学》一书中,卢卡奇提出了历史的“瞬间/断裂”概念,认为历史的发展并非一成不变的线性进程,而是由多个瞬间和断裂组成的。
在这些瞬间和断裂中,历史发生了质的飞跃,不同的力量、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之间发生了激烈的碰撞和冲突。
卢卡奇的“历史”观强调了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分析,他在《监狱笔记》中指出:“历史是一种完整的和统一的现实性,它是由最简单的实践关系积累和凝结起来的。
”他提出了对历史的“诗化”处理,并尝试用艺术的方式来探讨历史现实,同时表达对历史的独特理解。
这种历史的“诗化”处理,可以让人们更深入地理解历史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同时也能够激发人们对历史的反思和思考。
卢卡奇的“总体性”观念也是其思想的核心之一。
在《监狱笔记》中,他指出:“我不相信‘哲学的总体性’是专有名词,不仅不是必要的,而且实际上是不存在的。
”他认为,总体性应当是一种绝对的和具体的存在,是一种经验的积累和融合。
在卢卡奇看来,总体性并不是一种抽象的观念,而是一种对社会现实的具体分析和理解,是一种深入到社会现实内部的能力。
总体性观念在卢卡奇的思想中占据了重要地位,成为了他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独特标志。
卢卡奇的“总体性”观念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对社会现实的整体性把握,二是对社会状况的全面考量。
浅析卢卡奇的总体范畴
定 国 才 能 的 文 臣 。 在 宋 初 表 现 的 尤 为 突 出 。宋 代 的 开 困 皇 帝 是 武 将 出 身 ,但 为 了长 治 久安 的统 治 , 在 建 国 之初 他 即有 “ 酒 释 兵 权 ” 杯 之 举 。 随 着 中央 集 权 的 强 化 , 文 官 政 治 逐 渐 定 型 ,军 事 将 领 的分 权 皆 受 文 官 的节 制 , “ 相 须 用 宰 读 书 人 ”遂 成定 制 :
学教育
囡圜圆 圆
浅 析卢 卡 奇 的 总体 范 畴
圃 顾 博
( 哈尔 滨 师 范 大 学 ,黑 龙 江 哈 尔 滨 1 0 2 ) 0 5 5
【 摘 要】 本 文 从 现 实 的视 角 去 阅读 卢 卡 奇 的 《 史 与 阶 级意 识》 一 书 ,分 析 近 代社 会 的 片面 性 和 近 代 历
素 质 要 求 的 主 要 方 面 。 这 两 个方 面 有 时 互相 补 充 ,有 时 瓦 相 矛 盾 : 如 ,庸 玄 宗 爱 好 音 律 ,就设 立 音 乐 学 院 号称 “ 同 ” 梨 ,这 虽 然 是 统 治 者 的 “ 观需 求 ” 主 ,但 也是 当时 太 平 盛 世 中 人们 的 “ 观 需 求 ” 客 , 这 两 类 需 求 得 到 凋 和 ,客 观 促 : 进 了音 乐 的 发 展 :可 以说 ,在 整 个 封 建 幸 会 ,对 人 的素 质 的 要 求 _ 卜 大 致 一样 ,住 “ 世 ” 与 “ 治 乱世 ” 略 有不 同 。存所 渭的 “ 世 ” 乱 ,如 南 北 朝 、五 代 时 期 , 由 于政 局 比 较 复 杂 ,统 治 者 的 要 求 也 千 差 万 别 但 正 是 冈 为 这 种 差 别 ,使 当 时 人 才 的需 求 出 现 了血 彩缤 纷 的 局 面 。从 南 』 朝 和 五 代 的教 育 可 七 以 看 出 这 一 点 据 《 国教 育 发 中 展 史》 介 绍 ,魏 晋 偏 重 文学 知识 , 前 秦 重 律 学 知 识 、刘 宋 重 史 学 知 识 、北 周 重 校 书修 书 知 识 。 在 所 谓 的 “ 世 ” 也 就 是 全 围一 统 的 治 情 况 下 ,对 人 的 素 质 的 要 求 大 致 相 同 。 一 般 来 讲 ,在 开 围 初 年 , 比较 偏 向 于 能 冲 锋 陷 阵 的 武 将 , 取 得 天 下 后 又 比 较 偏 向 于有 安 邦
“总体性”视角下卢卡奇物化理论的三重意蕴
“总体性”视角下卢卡奇物化理论的三重意蕴卢卡奇(Lukács)是20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代表之一,其物化理论被认为是其最为重要的贡献之一。
物化理论是卢卡奇对当时资本主义社会所面临问题的深刻分析,在这一理论框架下,他试图揭示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异化与物化现象,并对此进行深入解读。
对于卢卡奇的物化理论,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视角来进行分析,其中“总体性”视角则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这一视角下,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可以被阐释为具有三重意蕴,这些意蕴不仅仅局限于个体层面,更涉及到社会整体、历史发展以及文化传承等方面。
本文将从“总体性”视角下具体分析卢卡奇的物化理论的三重意蕴。
从社会总体的角度来看,卢卡奇的物化理论意味着对资本主义社会整体结构的深刻洞察。
在这一理论框架下,卢卡奇指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人的异化和物化现象,并将其归因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商品经济的特殊性。
从整体的角度来说,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可以被视为他对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特征的深刻剖析,其中包括商品经济的普遍性、异化的根源与机制等方面。
这种对社会总体结构的分析既是对资本主义社会本质的透视,也是对当代社会矛盾和问题的深刻反思。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卢卡奇的物化理论也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意蕴。
在他看来,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和物化现象并非是孤立的现象,而是与历史发展的进程息息相关。
在这一理论框架下,卢卡奇试图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和物化现象是如何在历史进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并将其置于历史发展的大背景下进行分析。
卢卡奇的物化理论不仅仅是对当代社会问题的研究,更是对历史发展规律的探寻和深入思考。
这种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对物化理论的分析,为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
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看,卢卡奇的物化理论还蕴含着对文化传统和理论传承的重要意义。
在卢卡奇看来,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和物化现象不仅仅是经济和社会结构的问题,更是涉及到文化和理论传统的重要影响。
卢卡奇的总体性辩证法探析
卢卡奇的总体性辩证法探析寇瑶2012摘要:卢卡奇针对第二国际中普遍不重视辩证法,而流行经济决定论、命定论等错误的思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质是方法即辩证法的观点。
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中着重论述了他的总体性辩证法思想,同实证主义自然科学的方法相区别,总体性是一种具体的总体,是一种历史的总体,是一种认识和把握历史的方法,总体性包含着整体和部分的统一,理论和实践的统一,主体和客体的统一。
卢卡奇对辩证法的理解基本符合马克思的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卢卡奇;总体性;辩证法中图分类号:B5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90X(2012)12-084-03作者: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博士生,西安工业大学思政部教师;陕西,西安,710049《历史与阶级意识》是卢卡奇反思西欧发达资本主义社会无产阶级革命失败的理论产物,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修正主义、教条主义和机会主义盛行的氛围中,他试图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实质。
他矛头直接指向第二国际那些所谓“正统”的理论家们。
他认为当时欧洲无产阶级革命没有取得成功的原因不是因为革命的客观条件不成熟,而主要是无产阶级政党不能领悟和遵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用正确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工人阶级头脑,从而造成了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危机。
而这样的失误主要是由以伯恩斯坦为主的第二国际理论家们丢掉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
因此,卢卡奇认为革命要取得成功,首先必须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实质,用马克思主义的真正理论武装工人阶级,从而冲破资产阶级的“物化意识”,形成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而这些都迫切需要重新认识和研究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树立起“总体性”思想,卢卡奇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理解为方法,即辩证的方法。
《历史与阶级意识》的副标题即“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研究”就说明了这一点。
总体性辩证法的提出是出于对现实的批判,是为了批判第二国际对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的理解,重新树立马克思辩证法权威的一种理论探索。
青年卢卡奇的总体性思想探析的开题报告
青年卢卡奇的总体性思想探析的开题报告
标题:青年卢卡奇的总体性思想探析
背景:
卢卡奇(1921-1979)是二十世纪著名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他的总体性思想在当今哲学界仍有重要影响。
尤其是他对现代社会的批判性思考,对当代社会的思想活动有着深远的影响。
问题:
本文将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分析:
1. 青年卢卡奇是如何形成其总体性思想的?
2. 卢卡奇的总体性思想在哲学界和社会思想中的影响是什么?
方法:
本文将采取文献研究方法和理论分析方法。
首先,梳理和分析卢卡奇的主要著作,了解他的思想演进过程,进而深入解读其总体性思想的内涵。
其次,通过文献研究、概念分析等方法,理论分析卢卡奇总体性思想的形成和影响。
预期结果:
预计本文将阐述青年卢卡奇如何在批判当代社会中逐渐形成其总体性思想,以及这一思想对哲学界和社会思想产生的深远影响。
其中将重点讨论卢卡奇对现代社会的价值、人类解放以及实践主义思想的贡献,以及这些思想如何在当代社会中得到应用。
关键词:卢卡奇、总体性思想、批判、哲学、社会思想。
卢卡奇的_总体性_范畴探讨
第28卷第4期2010年8月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 OURNAL OF HENAN UN I V ER SITY OF S C IENCE AND TEC HNOLOGY (S OCIAL S C IENCE)Vol 28 N o 4Aug 2010思想发见卢卡奇的 总体性 范畴探讨潘宜协(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北京100875)摘 要: 总体性 范畴是卢卡奇 历史与阶级意识 一书中具有核心地位的范畴。
卢卡奇把这个范畴贯穿到了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研究当中,认为它是马克思方法的本质。
卢卡奇的 总体性 范畴主要具有整体性、现实性、具体性以及历史性等特点。
卢卡奇的一方面在马克思主义中恢复了 总体性 的重要地位,重新引起了对资本主义现实的批判,另一方面又存在着矫枉过正的问题,背离了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路线。
关键词: 卢卡奇;总体性;辩证法中图分类号:B5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910(2010)04-0036-04收稿日期: 2010-03-25作者简介: 潘宜协(1983-),男,福建晋江人,博士生,从事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研究。
当卢卡奇说 不是经济动机在历史解释中的首要地位,而是总体的观点,使马克思主义同资产阶级科学有决定性的区别 [1]76时,这种判断式的语气令我们可以明显看出, 总体性 这个范畴在卢卡奇对马克思主义进行的理论探索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尽管作出这个判断时的青年卢卡奇在很多方面存在着后来他自己也承认的错误,但他对 总体性 范畴之重要性的坚持是始终不变的。
他在1967年版的 历史与阶级意识 中再次确认了这一点: 历史与阶级意识 的重大成就之一,在于使那曾被社会民主党机会主义的 科学性 打入冷宫的总体范畴,重新恢复了它在马克思全部著作中一向占有的方法论的核心地位。
[1]15在 历史与阶级意识 一书中,卢卡奇力图把 总体性 范畴运用到对问题的分析讨论中。
“总体性”视角下卢卡奇物化理论的三重意蕴
“总体性”视角下卢卡奇物化理论的三重意蕴
卢卡奇是20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提出了物化理论,具有深刻的社会批判意义。
从“总体性”视角出发,可以分析出卢卡奇物化理论的三重意蕴。
首先,“总体性”视角指的是对社会形态整体的关注和分析。
卢卡奇物化理论强调了
人类社会存在着两种不同的形态:虚幻的意识形态和实在的物质形态。
他认为,资本主义
社会的物化现象不仅存在于生产领域,还涉及到文化、艺术甚至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人
们的意识受到了大众传媒、宣传机构等的影响,使得他们对社会现实的认知和感知失去了
自主性和创造性,从而进一步加剧了物化现象的存在。
其次,在“总体性”视角下,卢卡奇物化理论还强调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异化问题。
他认为,物化现象的存在与社会劳动分工的加剧有着密切的关系,工人不再全面参与生产,而是只负责生产过程中细小琐碎的环节,面对自己所生产的商品也只是像机器一样的加工
和操作,最终导致了对生产物与生产者之间的失去了联系,从而进一步加剧了劳动与产品
之间的关系异化。
最后,从“总体性”视角出发,卢卡奇物化理论还强调了社会统治问题。
他认为,物
化现象不仅是单纯的出于经济利益的追求,更是资本家阶级对劳动者与被剥削阶级的操纵
和控制。
通过生产出大量形式化的商品,资本家掌握了对社会的控制,从而维持了资本主
义制度的持续存在。
总之,基于“总体性”视角,卢卡奇物化理论涵盖了社会形态整体分析、现实的异化
问题以及社会统治问题等三个层面的关注。
这一理论的提出无疑提供了一种不同于传统马
克思主义的视角,增强了对当代社会现象的理解和批判。
浅析卢卡奇早期的“历史”与“总体性”
浅析卢卡奇早期的“历史”与“总体性”
卢卡奇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对社会历史的研究有着深入的探索和
思考。
在他早期的著作中,最为突出的主题是“历史”与“总体性”。
首先,卢卡奇从历史的角度,对人类社会历史进行了深入的探索。
在其著作《经济学
与哲学论文集》中,他提出了“万物共同存在,唯历史之不同”这一哲学命题。
这表明了
卢卡奇认为历史是一种独特而不可复制的现象,每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历史发展轨迹。
他
认为历史是在特定的社会结构和生产力的基础上发展的,并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产生了不同
的社会形态,这些社会形态包括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
他的这
种历史发展观不仅影响了西方国家的历史理论,而且对中国历史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此外,卢卡奇强调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这是他关于社会历史的重要思想之一。
他认为,社会历史是由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化所决定的。
在卢卡奇看来,任何社
会制度都有其历史的局限性和发展阶段性,因此在理论和实践中,人们都需要充分考虑历
史的独特性和特殊性。
这种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深刻地指出了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具
有很现实的意义。
总之,卢卡奇早期的著作中,对“历史”与“总体性”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提出了一
系列富有深刻性和启示性的理论。
这些理论对理解社会历史、认识社会规律、促进社会发
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为后来的学者和研究者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基础。
卢卡奇
浅析卢卡奇的总体性理论摘要:著名的匈牙利哲学家、文学理论家捷尔吉·卢卡奇,在20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演进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
1923年,他以著名的《历史和阶级意识》开启了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被誉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和奠基人。
影响卢卡奇理论思想的核心是其总体性辩证法思想,卢卡奇提出的总体性理论概括了有关社会与自然、总体与部分以及历史发展过程的社会整体性。
然而这一理论对于我们研究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具有启示作用,有助于我们正确地把握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核心。
关键词:卢卡奇总体性历史与阶级意识一、总体性理论的提出正如佩里·卢森堡所说,西方马克思主义产生于对20世纪初无产阶级革命失败经验教训的总结。
在探讨无产阶级革命失败的原因时,卢卡奇等人提出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主要观点,并把无产阶级革命失败的关键原因归结于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的丧失,即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发生了异化。
那么什么是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异化?就是无产阶级丧失了总体地、全面地把握问题的能力。
他把唤醒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的主要途径,归结为如何让无产阶级重新获得总体把握问题的能力。
为此卢卡奇提出总体性这一理论原则,试图通过恢复总体性来克服无产阶级的物化,唤醒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
二、卢卡奇总体性思想的基本内容卢卡奇把无产阶级意识归为把握总体性地范畴,即全面把握现实的方法。
总体性范畴把社会现实作为一个有机的总体,把握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和发展方向。
根据其的论述,总体性观点的基本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1、总体性范畴是个概括了社会、自然相互作用、相互区别、普遍联系的哲学范畴。
正如卢卡奇在《罗莎·卢森堡的马克思主义》一文中所言,“总体性范畴即整体完全优于各部分,是马克思从黑格尔那里获得的那种方法的本质,马克思卓越地把这种方法改变成一种全新的科学基础。
”①卢卡奇把它看成是马克思创立全新科学的根本方法,看作是无产阶级科学的精华,给予整体性范畴以世界观、方法论上的哲学意义。
评卢卡奇的总体性范畴
评卢卡奇的总体性范畴赵桂琴总体性是卢卡奇在《历史和阶级意识》一书中论述的核心范畴之一。
在1967年《历史和阶级意识》再版序言中,卢卡奇对该书进行了深刻的理论反思,对其中的一些观点作了自我批判,但对总体性范畴却进一步加以肯定。
他说:‚毫无疑问,《历史和阶级意识》的伟大成就之一,在于使那曾被社会民主党的机会主义者们的‘科学主义’打入冷宫的总体性范畴重新恢复了客观存在在马克思全部著作中所占的核心地位。
‛如果说,总体性范畴是卢卡奇潜心研究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实质的重要结论,那么,它也是卢卡奇辩证法思想的真髓。
因此,总体性范畴在《历史和阶级意识》一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我们把握卢卡奇辩证法思想的枢纽之所在。
那么,如何评价卢卡奇的总体性范畴呢?这就是本文所探讨的问题。
首先,总体性理论认为马克思主义的之前质仅仅是方法。
马克思主义的实质究竟是什么?这是生活在本世纪二十年代的卢卡奇长期苦苦探索的问题,针对第二国际的修正主义者如伯恩斯坦之流把马克思主义庸俗化的思潮,卢卡奇严肃地指出:‚正统马克思主义产东意味着无批判地接受马克思的各种研究成果,他不是对这一个或那一个命题的信仰,也不是对‘圣书’的注释,恰恰相反,正统仅仅是指方法,‛显然,卢卡奇认为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质,而不是某个现成的理论结论和对‚经典著作‛的注释,这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必须随着实践的深入而不断丰富,‚即使新的考察完全驳倒了马克思的每个个别命题,而每个严肃正统的马克思主义者仍可以毫无保留地接受现代所有科学的新发现,放弃马克思的全部命题,而无须放弃他的马克思主义正统,‛所谓‚马克思主义正统‛,即马克思主义仅仅是指方法。
那么,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究竟是什么呢?卢卡奇认为就是总体性方法。
他说:‚构成马克思主义和资产阶级思想之间的决定性区别的,不是历史解释中经济动机的优先性,而是总体性的观点,整体性范畴,整体对部分的优先性,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方法的实质呢?……总体性范畴的首要地位是科学中的革命原则的体现‛那么总体性为什么能够成为马克思主义辩证方法的实质呢?卢卡奇认为这是由总体性范畴的特征和本质决定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卢卡奇的“总体性”原则探析
作者:娜仁高娃
来源:《文存阅刊》2018年第25期
摘要:“总体性”原则是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向我们传达的一个重要信息。
他把历史看作是马克思主义的本体论,把自然辩证法置于马克思哲学之外,辩证法在历史的视野中传播,并随着主体本身的活动而日益丰富,形成了“综合辩证法”。
传统的自然、社会和思维系统被卢卡奇压缩为历史和人类的框架。
关键词:总体性;本体;直接性;中介
1. 卢卡奇‘总体性’方法的实质是辩证法
在《历史与阶级意识》的开头,卢卡奇指出“正统马克思主义”并不意味着对马克思各种研究成果的不批判被接受,它不是对这个或那个的“信仰”,也不是对“圣书”的注释,相反正统只是指方法。
这种方法就是辩证法,从这一点来看,马克思的辩证法概括为总体性。
他说:“总体性范畴,总体性对各个部分的全面的、决定性的统治地位,是马克思取自黑格尔并独创性地改造成为一门全新科学的基础的方法的本质。
”[1](p77)并且,“总体性范畴是科学中革命原则的支撑者”。
[1](p77)在这里,盧卡奇提出了“总体性”的思想,认为总体性是马克思辩证法乃至整个马克思理论的精髓和核心。
卢卡奇认为,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最本质的特征是总体性的完全丧失,这导致科学不能把握整个现实。
其根源在于德国古典哲学本身是源于“意识的物化结构”,所以也被物化了,它是物化的思辨表达,它不能超越物化的社会基础去真正发现历史的主体。
因此,资产阶级越来越失去了从思想上把握整个社会的可能性,从而失去了领导社会的使命。
同时,卢卡奇认为辩证的历史方法有可能将黑格尔的方法转化为马克思主义。
当然,这取决于“这个阶级有能力从自己的生存基础出发,在自己身上找到同一的主体——客体,行为的主体、创世的‘我们’,这个阶级就是无产阶级。
”[1](p232)卢卡奇强调:“只有无产阶级才能洞察社会现实的总体并从总体上变革它”。
因此,无产阶级与历史的主体和客体是一样的,因为根据其性质,只有无产阶级才能把社会作为一个具体的整体。
无产阶级既是历史进程的起因,也是历史进程的结果。
既是历史过程的动力,这也是它的反映。
马克思主义是在扬弃物化的过程中建立总体性的。
在这一点上,卢卡奇通过扬弃资产阶级物质化意识,确立无产阶级作为历史的主体和客体的统一。
2. 卢卡奇的‘总体性’表现为统一的社会现实
在卢卡奇看来,整体是一个统一的社会现实,由内部相互作用和相互决定的部分组成,整体概念强调了统一在社会现实的各个部分中的决定性作用。
这意味着强调整体的逻辑优先性和主体意识对整体的重要性。
卢卡奇认为,主观意识的参与和一般经验与事实的叠加,将主体与
认识对象分离开来,进入旧唯物主义的直觉否定论。
批判唯物主义的反思理论,就是克服认识的直观性。
卢卡奇说“我们重说一遍:总体的范畴绝不是把它的各个环节归结为无差别的统一性、同一性。
只有在这些环节彼此间处于一种动态的辩证关系,并且被认为是一个同样的动态的和辩证的整体的动态的辩证的环节。
”[1](p61)所以总体性理解的过程是从抽象到具体,不是在思维过程中的抽象或分析,而是合成孤立和分散的事实,并在脑海中重新出现。
那么,如何认识到孤立和分散的事实上升到整体的事实呢?卢卡奇将“直接”和“中介”两种类型引入,并把它们视为现实对象辩证发展的两个互补环节。
卢卡奇对“中介”概念作了新的解释,他说,“中介”不是主观上对外界施加的对象,它不是一种价值判断或“应该”,它只表明它们是真实的客观的结构。
这就是说,“中介”不仅克服了经验世界的直观性而且是事物本身固有的客观特性。
它是事物内部的某种特殊的自身联系,没有这些特定的联系,事物本身就不再是一个整体了。
因此,“中介”对整体来说至关重要。
可以看出,卢卡奇要说明这样一个道理:直接的现实事物不仅是静止的,是过程的一个方面,而且它本身是呈现出自身固有的结构的系统,这个系统内部的组织结构性使系统存在自我发展、自我更新的能力。
这些结构决定了他们内在和外在生活的客观属性。
显然,卢卡奇用“现实事物的结构”取代了矛盾,用“历史的整体历史”取代了运动和发展的特点,而“具体的整体”取代了普遍联系的特征。
因此,在卢卡奇看来辩证法不再是几个规则的组合,而是一个有机整体。
因此,这种统一的、普遍的历史辩证法被用来指导实践。
卢卡奇对辩证法的论述与当今的系统论非常相似,与马克思哲学的教条主义和僵化的理解有很大的不同。
与后者相比,卢卡奇的这种论述更符合马克思的思想。
同时,整体性要求把社会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考察,辩证法的目的是把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来解释。
我们不仅要把握这一部分,还要把握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和发展趋势。
卢卡奇主张“事实”不应仅仅被解释为事实,而应被解释为“现实”。
事物和现象只有在一个具体而整个历史过程可以正确理解。
由此可见,卢卡奇把整体性作为把握社会现实的必由之路,强调在理解和把握整体性的过程中,必须注意主体和客体在过程中的相互作用和发展过程。
这才是总体性方法的真义。
参考文献:
[1] 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2] 张西平.历史哲学的重建[M].上海:三联书店,1997.
[3] 肖前.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作者简介:
娜仁高娃(1979年—),女,内蒙古兴安盟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