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四单元 阅读 13 短文两篇 谈读书》教案_1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读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积累字词,学会运用。

(2)理清两文的论证思路,把握其内容。

(3)理解两文的读书观,进一步增强对读书的目的、方法和作用的认识。

(4)分析理解两文的论证方式及方法,揣摩精练有力的语言,体会其表达效果。

教学本文宜采用“批注式阅读法”和“比较阅读法”。课堂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指导点拨,组织学生互动合作,讨论探究,在思维的碰撞交流中,自主评价、独立判断。

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激发学生读书热情,培养正确的读书观,充分享受和汲取人类文化成果,做一个精神富有的人。

教学重点

1、理解两篇文章的观点,掌握其论证方法。

2、学习运用比较阅读法。

教学难点

1、理清培根《谈读书》的论证思路。

2、如何理解“不求甚解”?为什么不少人批评“不求甚解”的读书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十年寒窗,伴着馥郁的书香,我们一天天长大。请你坦诚地告诉大家:你喜欢读书吗?你读过哪些书?读书的过程中你有哪些感悟?(学生自由谈)现在我们看看,在《谈读书》一文中,培根给我们谈了些什么?

二、整体感知

1、积累的生字生词,投影显示。

藻饰(zǎo):修饰文辞。狡黠(xiá):狡诈。诘难(jiénàn):诘问,为难。滞碍(zhì):不通畅。味同嚼蜡:形容文章或说话枯燥无味。吹毛求疵:细致到烦琐挑剔的地步。寻章摘句:搜寻、摘取文章的片断、词句,指读书局限于文字的推求。

2、学生交流初读课文的感受。

三、精读课文,理请论证思路

1、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谈读书?提示:要理清作者的思路,运用学过的知识归纳、总结。学生自己批注,讨论明确:文章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去理解:

2、第一层:(从开头到“全凭观察得知”)阐述读书的正确目的。(1)先从正面说,读书有三种不同目的:怡情、傅彩和长才。(学生集体回答)重点阐述了读书的好处。(2)后从反面指出读书的三种偏向,并论述读书和经验的关系:(学生通过看书迅速作答)(3)最后指出,只有明察事理的人才能够读书、用书,而用书的智慧是在观察生活中得来的。(4)提问体会句子含义及作用。文章开头的第一句话,运用的是排比说理。(5)提问体会论证方法: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体会:培根在其作品中往往采用这种手法,显出其文笔老练,说理透彻。又如:“德行犹如宝石,朴素最美。”“声名犹如大河,空虚无物者浮,实学有才者沉。”……这种比喻的运用,使其文章更显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3、第二层:(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始能无知而显其有知)阐述读书的方法。(1)本层第一句,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明确:这一

句指出读书要仔细推敲细思,反对故意挑刺,迷信书本和仅限于文字推求。延伸:孟子“尽信书不如无书”。(2)对不同的书,作者又主张怎样?明确:学生找出语句,明确作者主张采用不同的读书方法。(3)找出文中作者提倡把读书和讨论、作文、做笔记结合起来的那些句子。 4、第三层:(读史使人明智~结尾)阐述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各种缺陷。分两个小层理解:(1)作者在这一层举了一系列的例子,目的是论述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体会其说理方法。明确:排比说理、归纳说理。(正面指出)(2)作者进一步指出,人的精神上的缺陷,可以用读书来弥补,就像身体百病,可以用运动驱除一样。(反面指出)论证方法:对比论证、举例论证。

四、学习论证方式像这种论证方式,叫做立论。所谓立论,就是正面提出观点,逐层论证。《事物的正方式,叫做驳论,即先树立批驳的靶子,在批驳别人观点确答案不止一个》和《要有格物致知精神》都是这类文章。与之相对应的一种论证的过程中阐述自己的主张。我们即将学习的《不求甚解》和《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都是驳论文,区分的关键就看在文章的开头是否有一个作为靶子的错误观点。

五、品味文章语言黑格尔说过:“他(培根)的著作虽然充满着最美妙、最聪明的言论,但是要理解其中的智慧,通常只需付出很少的理性努力,因此他的话常常被人拿着当作格言。”英国文学家雪莱也说:“他的文字有一种优美而庄严的韵律,给感情以动人的美感,他的论述中有超人的智慧和哲学,给理智以深刻的启迪”。下面,请同学们找出自己喜欢的语句交流,说明理由。过渡:前文重点谈读书的益处,该怎样读书呢?有人说,读书要“咬文嚼字”也有人说应“不求甚解”,你知道“不求甚解”该怎么理解吗?我们看看马南政邨的驳论《不求甚解》,看看他是怎样理解的。

六、指导学生自读《不求甚解》 1、教师设计相关问题指导学生自读,掌握本文的论证思路、方法,正确理解作者的观点。多媒体显示:(1)“不求甚解”是何意?作者是如何理解“不求甚解”的?(2)请谈谈本文的论证思路。(3)本文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4)为什么不少人批评“不求甚解”的读书方法?学生讨论明确答案。 2、比较阅读两篇文章:学生自由选点,比较两文的异同。示例:语言风格不同。《谈读书》语言风格平易流畅,灵活地穿插比喻、排比、类比的修辞手法,充分随意的特点。《不求甚解》语言平易亲切,娓娓而谈,用语简约,生动形象。论证方式不同。《谈读书》是议论,《不求甚解》是驳论。论证方法略有不同。

七、拓展延伸请同学们用“别人都说……而我觉得……。因为……”的句式说一段话,运用驳论。

八、小结两篇文章,思路清晰,论证方法灵活多样,有理有据,是议论文中不可多得的精品。明晓读书的意义,掌握立论和驳论,是学习本文的收获。同学们学到了么?

九、作业

1、自创一则关于读书的格言。

模仿《谈读书》写一篇交友的文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