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刑法概述.ppt.Convertor
《刑法学》刑法概述 ppt课件
![《刑法学》刑法概述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a11fe1f31126edb6f1a1043.png)
但书
但书:在一款中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思时,有 的条文用“但是”将前后段连接起来,从“但是” 开始的后段文字,学理上称之为“但书”。
补充性但书 例外性但书 限制性但书
种类
ppt课件
16
补充性但书:但书后段的内容是对前段内容的补充。 例如: 第十三条 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 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 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 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 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 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 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 的,不认为是犯罪。
ppt课件
33
例题
• 【多选】全国人大常委会有关解释规定:“刑法第二百二 十八条、第三百四十二条、第四百一十条规定的‘违反土地 管理法规’,是指违反土地管理法、森林法、草原法等法律 以及有关行政法规中关于土地管理的规定。这一解释 ( ) • A 立法解释 B 有权解释 • C 学理解释 D 类推解释
ppt课件 21
(2)1980年1月-1997年10月为第二个阶段 • 1979年刑法较为粗放,很快显滞后性,期间制 定了严打决定和若干单行刑事法规。 • 1997年八届人大常委会,以24部单行刑法为依 据,通过了1997年刑法(新刑法)。 • 弊端: • 体系上的零乱,不便于掌握;法律适用上的矛 盾;本身的局限;跟不上形势的变化如:投机倒把 罪、证券犯罪、计算机犯罪、黑社会性质犯罪、洗 钱犯罪以及反革命罪;口袋罪--投机倒把罪、渎职 犯罪和流氓罪; • 法定刑高低不恰当;类推制度存在的现实状况。
ppt课件
34
ppt课件 8
刑法的概念与种类
刑法-第一章 刑法概说27页PPT
![刑法-第一章 刑法概说27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d19cffd3f524ccbff12184ff.png)
甲某看到一辆自行车没有上锁,心想弟弟 正好缺辆自行车,就趁人不注意时,将该车骑 回家,送给弟弟使用。该自行车价值150元。 甲某的行为:
A、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犯罪;
B、情节轻微,免予刑事处罚;
C、构成治安管理处罚法中的偷窃行为,应当 给予治安处罚;
D、构成盗窃罪,可以单处罚金。
民共和国刑法》,于2019年10月1日起施 行。
1. 2019年12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一)》 2. 2019年8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二)》 3.2019年12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三)》 4.2019年12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四)》 5.2019年2月28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五)》 6. 2019年6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六)》 7.2009年2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七)》 8.2019年2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
助或者专项基金的财产。
在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集体企业
和人民团体管理、使用或者运输中的私人财产,
以公共财产论。
第四节 刑法的体系和解释
一、刑法的体系 1、概念:刑法的体系是指刑法的组成和结
构。 2、⑴总则(第一编)、分则(第二编)、
附则 ⑵编、章、节、条、款、项 ⑶总则与分则:一般与特殊,抽象与具
泛。 2、刑法的强制性最为严厉。
3、规定内容的特定性。 4、刑法具有补充性。 5、刑法是其他法律的保障法。
第二节 刑法的创制和完善
一、刑法的创制 1979年刑法: 1979年7月1日通过,1980
年1月1日生效。 二、刑法的完善 2019年3月14日通过了新修订的《中华人
刑法总论(课堂PPT)
![刑法总论(课堂PPT)](https://img.taocdn.com/s3/m/a64e966a0242a8956bece4f2.png)
▪ 两个条件: ▪ A、犯罪较重——法定最低刑为3年以上有
期徒刑的; ▪ B、犯罪地国的法律也规定为犯罪的,体现
了“双重犯罪原则”。
25
▪ 4.普遍原则 ▪ 普遍原则又称世界法原则,是为了维护国
际社会的公共秩序,保护国际社会的共同 利益,对于国际公约所规定的国际性犯罪, 无论犯罪人国籍如何、犯罪地在何处,各 个国家均可以适用本国刑法进行刑事追究; 如果抓获犯罪人的国家不适用自己国家的 刑法进行刑事追究,就应当将犯罪人引渡 至其他相关国家。
43
▪ 2、司法解释。最高司法机关所作的解释。 在我国是指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 院作的解释。凡涉及审判过程中应用法律 问题,由最高人民法院负责解释。凡涉及 到检察业务适用法律时,由最高人民检察 院负责解释。两家可以联合解释。值得引 起思考的是检察机关应当不应当享有解释 权,同学们可以研究。
▪ 立法解释和司法解释都是有效解释,但两 者解释的效力不同。发生冲突时,后者无 效。
44
▪ 3、学理解释。有国家宣传机构、社会组织、 科研部门、学者、专家及司法工作者所作 的解释。这种解释不具有法律效力。但不 可轻视之,它可以推动刑事立法和司法, 为立法提供理论支撑、为司法提供参考。
45
案例
▪ 卞某,23岁,外国人,系某国在中国某大学的留 学生。
▪ 04年某日,卞某遭到另一外国留学生安某拳打后, 蓄意报复。次日,卞某手持木棍到安某寝室敲门。 安某将门打开后,卞某用木棍击打安某。安某挣 脱后,会同该校本国留学生翁某、风某、莫某等 7人,与卞某殴斗。在厮打过程中,卞某手持的 木棍被打掉,卞某随手用尖型菜刀乱刺,刺中对 方留学生翁某上腹,创伤透入胸腔,将肝脏切成 局部破损,经抢救无效,翁某于次日死亡。
刑法学课程课件第一章-刑法概述
![刑法学课程课件第一章-刑法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5b3c7551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d5.png)
总则:刑法的任务、基本原则和适用 范围;犯罪;刑罚;刑罚的具体运用; 其他规定
刑
(468个)分则:危害国家安全罪(12);危 害公共安全罪(52);破坏社会主义市场
法
经济秩序罪(108);侵犯公民人身权利、
民主权利罪(42);侵犯财产罪(13);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136);危害国防利
益罪(23);贪污贿赂罪(14);渎职罪
我国刑法制定的法律根据 —— 宪法 (二)我国制定刑法的实践根据——我国同犯罪作斗
争的司法实践经验和实际情况 二、刑法的任务
刑法第2条规定 ,包括惩罚和保护两个方面 ,具 体体现为四个方面。
第三节 刑法的体系和解释
一、刑法的体系 刑法的体系就是指刑法的组成和结构。 刑法分总则、分则和附则三个部分。其中总 则、分则各为一编,在编之下,再根据法律规 范的性质和内容有次序地划分为章、节、条、 款、项等层次。
案例
1.甲绑架了乙的儿子丙后,前往乙的住处, 以杀害丙相威胁,要求乙交付财物;
2.甲将路人乙女的孩子突然抱起,将刀架在 孩子的脖子上,威胁乙女交付财物,否则杀 害孩子。
刑法法条
《刑法》第二百三十九条 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他人的,或者绑
架他人作为人质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 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 较轻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 处罚金。 第二百六十三条 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 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实质定义则力求“在定义中揭示其阶级实质” 。一般 表述为:“刑法是掌握国家政权的统治阶级,为了维 护其政治上、经济上的统治,以国家的名义规定什么 行为是犯罪并应给以什么样的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 和。”
广义刑法是指一切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规 范的总和,即包括刑法典、单行刑法和附属刑法。
《刑法》完整课件(精品课件).ppt
![《刑法》完整课件(精品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31134ac46bec0975f465e2a6.png)
刑事 责任
饭中。邓某吃饭后在午睡时毒发身亡。经查, 何某在作案时正好是14岁生日这一天。
年龄 问题:14周岁生日当天投毒杀人的该不该定罪?
精品ppt课件,下载后可编辑
第二节 犯罪
二、犯罪构成 犯罪主体
自然 人主
体
பைடு நூலகம்
分析:根据我国刑法第17条的规定,不满14
周岁的未成年人属于完全不负刑事责任的年龄 阶段,对于其所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一律 不追究刑事责任。根据有关司法解释,刑事责
令其停车。被告人不仅不停车,反而加速行驶,中
途两次急刹车,将贾某摔下。李某见贾某被摔后,
不仅不停车,反而驾车离开现场。贾某被摔成重型
闭合性颅脑损伤,抢救无效而死亡。
精品ppt课件,下载后可编辑
罪过
第二节 犯罪
二、犯罪构成 犯罪主观方面
问题:李某的行为是故意杀人吗?
分析:李某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李某
行为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 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醉酒的人犯罪, 应当负刑事责任精品。ppt课”件,下载后可编辑
第二节 犯罪
二、犯罪构成 犯罪主观方面
概念
犯罪主体对于他所实施的危 害行为及其危害结果所抱的心理 态度。包括罪过、犯罪目的和犯 罪动机等因素。
精品ppt课件,下载后可编辑
精品ppt课件,下载后可编辑
第二节 犯罪
二、犯罪构成 犯罪客体
犯 是刑法所
罪 保护的而
客 体
为犯罪行 为所侵害 的社会主
概 义社会关
念 系。
犯罪客体是刑法 所保护的那一部 分社会关系。
犯罪客体是犯罪 行为所侵害的社 会关系。
正正 确确 定量 罪刑
第一章 刑法概述
![第一章 刑法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7f61267bb84ae45c3b358c8e.png)
3.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 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
4.维护社会秩序和经济 秩序
第一章 刑法概述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法学院 李怀胜
第四节 刑法的体系和解释
一、刑法的体系
刑法的体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刑法体系,是指刑法的各种渊源及其相互关系; 狭义的刑法体系,一般是指刑法典本身的组织和结构。
现行刑法典从总体上分为总则、分则和附则三个部分。其 中总则、分则各为一编,编之下,又根据法律规范的性质和内 容有次序地划分为章、节、条、款、项等层次。
司法机关对刑法含 义所作的解释。了 解解释主体、解释 依据、解释权限、 解释效力
非有权机关或 个人对刑法含 义所作的解释。 作用。
第一章 刑法概述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法学院 李怀胜
第四节 刑法的体系和解释
2.解释的分类标准二:以解释的方法为标准
文理解释,就是 对法律条文的字 义,从文理上所 作的解释,包括 对单词、概念、 术语等,从文理 上加以解释。
1
2
3
4
-----不间断修补阶段
第一章 刑法概述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法学院 李怀胜
第二节 刑法的创制和演进
了解几组数据 刑法通过时间: 1979年刑法:1979年7月1日五届全国人大第二次 会议通过,1980年1月1日施行 1997年刑法:1997年3月14日八届全国人大第五次 会议通过,1997年10月1日施行 注意:中国只有一部刑法
2.款:有的条文 只有一款,如 果条文包含数 款,则第2款、 第3款、第4款 等均以另起一 行来表示。
4.段:有的条文在 3.项:在款的下 同一款里包含有两 面,如果用(一)、 个或两个以上意思, (二)、(三)等基 这在学理上称之为 数号码的,则 前段、后段,或者 为项。 前段、中段、后段, 或者第一段、第二 段、第三段„„。
中职教育-刑法总论(北大版)课件:第1章 刑法概说.ppt
![中职教育-刑法总论(北大版)课件:第1章 刑法概说.ppt](https://img.taocdn.com/s3/m/f1c65764856a561253d36f6a.png)
第一章 刑法概说
第一节 刑法的概念和性质 第二节 刑法的创制和完善 第三节 刑法的根据和任务 第四节 刑法的体系和解释
第一节 刑法的概念和性质
一、 刑法的概念 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
广义刑法是指一切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规 范的总和。它不仅仅指刑法典,还包括单行刑法以及非 刑事法律中的刑事责任条款(也称附属刑法)。
国刑法的任务包括惩罚和保护两个方面: 惩罚犯罪是手段,保护人民是目的。
4
第四节 刑法的体系和解释
一、刑法的系
刑法的体系就是指《刑法》的组成和结构。 刑法总则:关于犯罪、刑事责任、刑罚的一
般原理原则的规范体系。 刑法分则:关于具体犯罪和具体法定刑的规
范体系。 刑法附则即刑法第452条,规定修订后的刑
法开始施行的日期。
6
二、 刑法的解释
刑法的解释就是对刑法规范含义的阐明。 按解释的效力刑法的解释可分为立法解释、司法
解释和学理解释 。 按解释的方法刑法的解释可分为文解释和论理解
释。
1. 文理解释:对法律条文的字义,包括单词、概念、术 语,从文理上所作的解释。
2. 论理解释:按照立法精神,联系有关情况,从逻辑上 所作的解释。论理解释又分为当然解释、扩张解释和 限制解释。
狭义刑法即指系统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刑法典。
二、刑法的性质
刑法的阶级性质 刑法的法律性质
2
第二节 刑法的创制和完善
一、刑法的创制 二、刑法的完善
3
第三节 刑法的根据和任务
一、刑法的根据 (一) 制定刑法的法律根据 (二) 制定刑法的实践根据 二、 刑法的任务 从我国《刑法》第2条规定可以看出,我
刑法学概述.ppt
![刑法学概述.ppt](https://img.taocdn.com/s3/m/80bba0fbcfc789eb162dc889.png)
22
第四节 刑法的体系和解释
一、刑法的体系 二、刑法的解释
23
一、刑法的体系
我国刑法体系,是指各种刑法规范 有规律、有顺序、有联系地排列,组成 统一的整体。
24
“但书”
1.补充性“但书” 2.例外性“但书” 3.限制性“但书”
25
补充性“但书”
第十三条 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 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 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 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 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 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 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条: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 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 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 犯,应当从重处罚,但是过失犯罪除外。
27
限制性“但书”
第七十三条 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 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二个月。
28
二、刑法的解释
就是对于刑法规范含义的阐明。
15
第三节 刑法的目的和任务
一、刑法制定的目的和根据
17
1.刑法制定的目的-
惩罚犯罪保护人民 刑法的目的不能只是保护人民
2.刑法制定的根据
“自从有刑法存在,国家代替受害人施行报复开始, 国家就承担着双重责任:正如国家在采取任何行为时, 不仅要为社会利益反对犯罪者,也要保护犯罪人不受受 害人的报复。现在刑法同样不只反对犯罪人,也保护犯 罪人,它的目的不仅在于设立国家刑罚权力,同时也要 限制这一权力,它不只是可罚性的缘由,也是它的界限, 因此再现出悖论性:刑法不仅要面对犯罪人保护国家, 也要面对国家保护犯罪人,不单面对犯罪人,也要面对 检察官保护市民,成为公民反对司法专横和错误的大宪 章。”
《刑法》完整 ppt课件
![《刑法》完整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32260f677232f60ddcca1f6.png)
《刑法》
2018.5.30
《刑法》完整
第一节 刑法概述 第二节 犯罪 第三节 刑罚 第四节 几种常见的犯罪及其处罚 第五节 几种常见职务犯罪
《刑法》完整
一、刑法的概念 二、刑法的基本原
则 三、刑法的效力范
围
《刑法》完整
一、刑法的概念
概 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
念
罚的法律。
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的范围
特
更加广泛
点
刑法的强制性最为严厉
《刑法》完整
二、刑法的基本原则
案例:甲系某县机械厂职工,与女工乙在同一车
间上班。两人有不正当的关系,但两人都已结婚,也 不想离婚。两人的奸情后来被乙的丈夫发现,并向该 县法院告发。经该县法院审理,以通奸罪判处甲有期 徒刑一年。甲不服判决,提起上诉。
问题:通奸是不是犯罪?
《刑法》完整
一、犯罪的概念
犯 罪
犯罪是危害社会的行为,即具有 社会危害性。
的 犯罪是触犯刑律的行为,即具有
特
刑事违法性。
征 犯罪是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即具有应受惩罚性。
《刑法》完整
二、犯罪构成
案例:某甲是一个瘦削脸庞的男青年,23
岁,精神正常,在元旦的晚上,隐藏在僻静 的胡同里,当他发觉一个妇女,手提黑色皮 包,匆匆从胡同口走过来,他就迎上去,一 拳把那妇女打倒,抢得皮包后撒腿就跑。
《刑法》完整
二、刑法的基本原则
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刑法第4条规定:“对任何人犯罪,在适
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 律的特权。”
刑法面前人人平等,是指对任何公民,不论其民 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 程度、财产状况等有何不同,都应当一律平等地适用 刑事法律的有关规定。包括:定罪上平等、量刑上平 等、行刑上平等三个方面的内容。
刑法各论PPT 第一编 第一章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刑法各论PPT 第一编 第一章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https://img.taocdn.com/s3/m/466bb9fa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61.png)
民主权利罪
第一节 概 述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是 指故意或者过失地侵犯他人人身权利 或其他与人身权利直接有关的权利, 以及非法剥夺、妨害公民自由行使管 理国家事务和参与社会政治活动等各 项权利的行为。
一、保护法益
本章罪侵害的法益是个人的人身权利 和民主权利,以及与人身直接相关的 婚姻家庭权利。
(五)处罚
根据刑法第232条的规定,犯本罪的, 处死刑、无期徒 刑或者10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3年以 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二、过失致人死亡罪
过失致人死亡罪,是指由于过失而导致他人死亡的行为。 (一)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由于过失而导致他人死亡的行为。 (二)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是过失,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 信的过失。不是因为过失,而是不能预见的原因引起死 亡结果的,属于意外事件,不成立本罪。 (三)认定 1 过失致人死亡,刑法另有规定的处理 2 过失致人死亡罪与其他犯罪的界限 (1)疏忽大意致人死亡与意外事件的界限 (2)过于自信致人死亡与间接故意杀人的界限 (四)处罚 根据刑法第233条的规定,犯本罪的,处3年以上7年以 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 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四、过失致人重伤罪
过失致人重伤罪,是指因过失造成他人身体健康受到严 重伤害的行为。 (一)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因过失造成他人身体健康受到严 重伤害的行为。 (二)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是过失。在疏忽大意过失的情况下,行 为人违反了结果预见义务和结果避免义务。在过于自信 过失的情况下,行为人对危害结果已经有所预见,但是 没有能够切实防止重伤结果的发生,其违反的是结果避 免义务。 (三)处罚 根据刑法第235条的规定,犯本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 刑或者拘役。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刑罚概说
1
我国刑法的基本内容
重点:
刑法的概念和性质
刑法的体系和解释
2
第一节刑法的概念和性质
(一)刑罚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
1、罪刑关系指什么?
“罪刑关系”即是刑法全部内容缩影。
犯罪与刑事责任是一种必然的逻辑关系。
2、刑事关系和刑罚是什么关系?
犯罪后必然承担刑事责任,但不一定收到刑法处罚,因为承担的刑事责任可以是非刑罚处理方法。
3、我国法律体系中的三种责任形式
民体、行政体、刑体
3
(二)刑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一个国家制定的所有涉及什么时犯罪以及对犯罪如何惩罚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包括:刑法典、单行刑法和刑法的法律规范总和
A、单行刑法:规定某一种或者某几种犯罪及其刑事责任和刑罚的专门性法律。
B、附属刑罚则指行政、民事、经济和社会等非刑事法律中的刑事规范。
狭义:刑法典。
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刑事法律。
4
(三)刑法的性质
1、阶级性质
2、法律性质
a、特定性
b、严厉性
c、广泛性
d、保障性
5
第二节刑法的创制和完善
(一)、刑法的创制
1、1950年-1963年写出刑法草案33稿
2、1976年-1979年在33稿基础上修订
2、1979年7月1日通过第一部刑法典
标志着中国从此进入刑事规范法典化的时期
4、1980年1月1日施行
评价:A、简略粗略B、受前苏联的影响
6
(二)刑法的完善
1、1981年-1985年:23个单行刑事条例+107个刑事法律中的附属刑罚
2、1993年-1997年全面系统修改
1997年10月1日新刑法典实施
刑法修订后的鲜明特色:
A实现刑罚的统一性和完备性
B贯彻刑事法治原则和刑法保障功能
C立足本国国情与适当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相结合
7
第三节刑法的根据和任务
(一)、根据:
依照我国《刑法》第一条规定,制定刑法的根据包括法律根据和实践根据
(二)、任务:
第2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任务,是用刑罚同一切犯罪行为作斗争,以保卫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保护国有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工作秩序、教科研秩序和人民群众生活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8
刑法的两大任务:
1.确定犯罪,惩罚犯罪
2.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保卫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经济秩序,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维护社会秩序、生产秩序、工作秩序、教科研秩序和人民群众的生活秩序。
9
第四节刑法的体系和解释
一(一)刑法的体系:刑法的形成和结构
A、总则、分则
关系:分则和总则相互依存、密不可分。
是一般与特殊、具体与抽象的关系。
总则指导分则,分则是总则原理、原则的具体体现。
B、刑法体例:章、节、条、款、项
C、总则:共101条
D、分则:共350条,十大类犯罪
10
(二)但书:
1、“但书”是前一段的补充
《刑法》第13条
2、“但书”是前一段的例外
《刑法》第15条
3、“但书”是对前段的限制
《刑法》第21条第2款
11
二、刑法的解释
1、刑法的解释:刑法规范含义的阐明
2、从解释效力分类
A、立法解释:指立法机关对刑法条文中的用语和规范本身的含义所作的阐释和说明。
B、司法解释: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法院对审判、检察工作中,如何具体运用
刑法规范的问题进行的解释。
C、学理解释:由国家宣传机构、社会组织、教育科研单位或者专家学者从学\理上对刑法含义作出解释。
无法律效力
12
3、从解释的方法分类
A、文理解释:就是对法律条文的字义,包括单词、概念、术语,从文理上所作的解释
B、理论解释:就是对按照立法精神,联系有关情况,从逻辑上所作的解释。
理论解释又可以分为
a当然解释
b扩张解释
c限制解释
d其他解释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