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新全国卷)高一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试题
人教版必修二第二单元复习语文试卷
![人教版必修二第二单元复习语文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fad03f8219e8b8f67c1cb9c5.png)
必修二第二单元复习 2 一、名句默写1淇水汤汤,。
2、淇则有岸,。
3、三岁为妇,。
,靡有朝矣。
4、昔我往矣,。
今我来思,。
5、,哀民生之多艰。
6、亦余心之所善兮,。
7、,余不忍为此态也8、,固前圣之所厚。
9、,集芙蓉以为裳。
10、高余冠之岌岌兮,。
11、君当作磐石,,,磐石无转移。
12、足下蹑丝履,,腰若流纨素,。
13、还顾望旧乡,,同心而离居,。
14、,悠悠我心。
15、,心念旧恩。
16、山不厌高,。
,天下归心。
17、,池鱼思故渊。
18、,复得返自然。
19、,桃李罗堂前。
,。
二、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1、箜篌..()..()2、公姥.()3、秦罗敷.()4、槌.床()5、伶俜6、威蕤..()9、磐.石()10、拊.掌()..()7、遗.施()8、纤纤11、便.言()12、踯躅..()13、鹄.舫()14、否.泰()15、赍.钱()16三、文言基础知识(1)相.见常日稀(2)及时相.遣归(3)儿已薄禄相.(4)会不相.从许(5)久久莫相.忘(6)好自相.扶将(1)府吏见.丁宁(2)渐见.愁煎迫(3)君既若见.录2.下列各句中不含偏义复词的一项是()A、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B、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C、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D、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3.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可怜体无比B、交语速装束C、叶叶相交通D、汝岂得自由E、共事二三年F、进退无颜仪G、既欲结大义H、寡妇起彷徨4.解释下列有关表时间的词A、三岁食贫()B、往昔初阳岁()C、鸡鸣外欲曙()D、初七及下九()E、寻遣丞请还()F、登即相许和()G、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四、填空1.《孔雀东南飞(并序)》选自南朝陈代徐陵编《》卷一,原题为《》。
它是保存下来的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诗,也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与北朝的《》并称为“”。
2.“乐府”是时设立的一个官署。
它的职责是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以备朝廷祭祀或宴会时演奏之用。
必修二第二单元诗歌鉴赏试题解析
![必修二第二单元诗歌鉴赏试题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b268dc3da300a6c30c229f27.png)
归园田居(其二)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地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1.此诗着意写乡居生活的宁静。前八句是怎样表现这种 宁静的?请简要分析。(4分) 正面与侧面结合的表现方法(1分): 开头四句正面写“静”,居于郊野僻巷,极少世俗 交往,白天关门独处虚室,摒弃一切世俗念头,身心俱 静;(1分) 四至八句说只同村里人来往,相见不谈尘杂之事, 只说桑麻生长的情形,这是通过侧面即外在的“动”, 来表现乡居生活内在的“静”。(2分) (或答成“前 四句以静写静,之后四句以动写静”亦可)
诸人共游周家墓柏下[五言绝律] 陶渊明 今日天气佳,清吹与鸣弹。感彼柏下人,安得不为欢。 清歌散新声,绿酒开芳颜。未知明日事,余襟良已殚。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清吹”“鸣弹”与“天气佳”相呼应,以声写静,渲染欢乐 的氛围。 B.“柏下人”表明所游地点在基地的柏树下,生与死的对照引 人深思。 C.“清歌”“绿酒”写集会时朋友之间或唱歌奏乐或饮酒作乐 的场景。 D.“余襟良已殚”以自述口吻交代了诗人为欢作乐时完全放松 的状态。 E.本诗将个人与诸人对照,结伴出游之欢乐反衬个人内心无尽 的悲哀。
归园田居(其二)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地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2.结尾四句运用了什么方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3分) 对比手法。(1分)
所种的庄稼一天天生长,开垦的土地越来越多,令 人喜悦;因而更担忧风霜雨雪到来,使庄稼受到摧残, 如野草般零落。(1分) 这一喜一惧,表现了诗人希望宁静、和平,唯恐不 能如愿以偿的忧虑情绪。(1分)(最后一点若答成 “诗人担忧腐败的战乱社会给这宁静的生活造成威胁” 也给分)
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部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部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f555743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e2.png)
2023-2024学年部编版(2019)高中语文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单选题(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3分共计3分)1.下列句中画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兵刃既接(接触、交锋)B. 金石可镂(雕刻)C.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喜爱)D.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通“授” 传授)【答案】C【解析】C项爱吝惜二、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2.(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2)下列对文中画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密与宇文化及战黎阳中矢堕马滨死追兵至独叔宝捍卫得免②使朕肉可食当割以啖尔况子女玉帛乎!2.(5)文中高祖给予秦琼什么赏赐?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A. 叔宝等驰叩贼营/门闭不得入/乃升楼拔贼旗帜/杀数十人/营中乱即斩/关纳外兵/纵火焚三十余屯/B. 叔宝等驰叩贼营/门闭不得入/乃升楼拔贼旗帜/杀数十人/营中乱/即斩关纳外兵/纵火焚三十余屯/C. 叔宝等驰叩贼/营门闭不得入/乃升楼拔贼旗帜/杀数十人/营中乱/即斩关纳外兵/纵火焚三十余屯/D. 叔宝等驰叩贼/营门闭不得入/乃升楼拔贼旗帜/杀数十人/营中乱即斩/关纳外兵/纵火焚三十余屯/【答案】B【解析】(1)“贼营”是一个词指敌人的营寨中间不可断开排除C、D两项“斩关”意思是砍断门闩“关”作“斩”的宾语中间不可断开排除A项故选B【答案】A【解析】(2)A项“擢指授予官职”错误擢为提升官职【答案】B【解析】(3)B项“秦琼与程咬金商议之后一同策马西去归降于秦王”错误从文中“于是来降高祖俾事秦王府”可知秦琼与程咬金归降的是高祖而非秦王【答案】(4)①李密和宇文化及在黎阳打仗李密中箭落马快要死了追兵到唯独(他因为)秦琼的保护得以幸免②如果我的肉可以吃就应该割下来给你吃何况是男女奴隶、美玉锦帛呢!【解析】(4)①滨通“濒” 接近快要免逃避灾难免于死亡②使如果表假设啖给……吃使动用法【答案】(5)①高祖赐予他黄金瓶②原因有二其一为秦琼不顾念妻子儿女而来归附他其二为秦琼打败尉迟敬德立有战功【解析】(5)从文中“战美良川破尉迟敬德功多帝赐以黄金瓶劳曰‘卿不恤妻子而来归我且又立功使朕肉可食当割以啖尔况子女玉帛乎!’”可知文中高祖给予秦琼黄金瓶的赏赐这是因为秦琼不顾念妻子儿女而来归附他同时打败尉迟敬德立有战功三、古诗词鉴赏(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3.(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2)请简要概括并分析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情感A. 第三句作者写景抓住了物象——凫读者由此物象的描写可品出作者的情怀B. 第四句写岸边老树着花此亦常见之景“老”与“丑”往往相连但诗人说它“无丑枝” 构思新颖C. 颔联和颈联意新语工景物描写形象生动蕴涵着浓郁的情趣D. 尾联写诗人虽然不厌烦东溪之景但归来后筋疲力尽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心中难以排遣的愁绪【答案】D【解析】(1)D项“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心中难以排遣的愁绪”错误“厌”是满足的意思“不厌”即不满足没看够还想看结合中间四句所描写的东溪美好风光来看尾联流露出来的是诗人对东溪之景的喜爱和留恋“住不得”表达出了诗人不得不回去的无奈【答案】(2)①对东溪之景的喜爱与赞美之情首联、尾联都写到了因对东溪之景的喜爱而久久不愿离去②闲适恬淡之情描写了东溪“野凫眠岸”的悠闲和“短短蒲茸”“平平沙石”清新淡远的景象寓情于景③老当益壮之情“老树着花”句写虽为老树却春花绽放、生机盎然这是作者虽暮年但壮心不已的写照【解析】(2)首联中的“坐临孤屿发船迟” 写作者因贪恋东溪的美景而迟迟不愿上船离开而尾联中的“情虽不厌住不得” 写作者虽然喜爱东溪美景但又不得不回家两句诗都表达了作者对东溪之景的喜爱与留恋之情“野凫眠岸”“老树着花”“短短蒲茸”“平平沙石” 捕捉住水乡春日最具特征的景物用简淡的笔墨略作勾勒意象生动跃然纸上寓情于景流露出作者的闲适恬淡之情“有闲意”“无丑枝”则写出了作者对野凫眠岸和老树着花的独到感受、新鲜发现含蓄地表达了作者虽至暮年但壮心不已的气概据此分析作答即可四、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4.(1)“虽然了解上述指标很重要但我们的目的要比这些宏大得多”福斯特所谓的“宏大目的”主要是指什么?4.(2)简要分析第3、4段的论述层次4.(3)大学为未来承担责任的核心是培育一种变化的文化这种文化有哪些基本作用?4.(4)《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中蔡元培也谈到了对大学的一些看法中外两位校长的很多观点都有异曲同工之妙比如蔡元培“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或三年或四年时间不为不多苟能爱惜光阴孜孜求学则其造诣容有底止”福斯特“一所大学关乎学问影响终身的学问”“四年的大学生活不过是允许自己去自由自在地探索这类根本问题的一个插曲而已”结合他们的观点谈谈你的看法【答案】对永恒做出承诺追寻传统对未来承担责任【解析】【答案】本文作者把问题放在历史中去看从而提出观点本文第三并坚定地指出其历史使命是它要特别对历史和未来负责接着从学问入手分析一所大学关乎将传统传承千年的学问并点出追寻传统的目的所在最末一句“因此……‘大学是于什么的’之核心所在了”呼应第三段开头的“精神所在” 层次分明【解析】【答案】改变个人改变世界【解析】【答案】蔡元培说“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他们对大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而不应该片面地注重分数的高低怀揣着对知识的敬畏与崇尚这也为教育者指明了一个方向要远离繁杂的利益纷争倘若教育者们拥有这样的理念与追求?何愁发现不了真理的光芒?【解析】5.(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5.(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5.(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史记》扩张了史学研究视野使非政治、非军事的卓越人物得以大量进入史书B. 《史记》创立的“书”这一体例至今仍然是史学研究的核心可谓是超越时代C. 《史记》既吸收了编年体的优点也吸收了国别体的优点体例多样内容繁杂D. 《史记》创立的纪传体体例能包容人类社会各方面的活动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答案】B【解析】(1)B项原文为“《史记》所创造的‘书’这一体例使这些既难从事中反映、亦难在传人时体现却又无比重要的内容终于在史书中有了依凭其体例为班固《汉书》继承改名为‘志’ 对后世正史影响极深远到了现代随着社会科学的兴起与‘人’的淡出这部分内容更成为当今史学研究的核心”【答案】A【解析】(2)A项无中生有文章并没有把纪传体体例同其他史书体例进行对比【答案】D【解析】(3)A项错误原文为“《史记》为后世史家崇奉影响深远除了司马迁超凡的史识和文笔之外其创立的纪传体体例无疑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因为这一体例更为全面地包罗了人类历史的诸多侧面顺应了史学的发展”B项错误说法太绝对原文为“而分布在中原地区周围的匈奴、两越、西南夷等诸少数民族的历史也终于有了系统的记载”C项错误原文为“此法不可用之太过如后世欧阳修所著《新五代史》即有重笔法而轻史实之讥”故选D五、综合读写(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6.(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6.(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6.(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 不容乐观一定不易汗牛充栋席卷天下B. 危在旦夕一定不易汗牛充栋接踵而至C. 不容乐观一成不变卷帙浩繁席卷天下D. 危在旦夕一成不变卷帙浩繁接踵而至【答案】C【解析】(1)不容乐观指实际现况不允许往好的方向想用来形容事情事态发展不好凶多吉少不利因素很多危在旦夕形容危险就在眼前结合语境选用“不容乐观”一成不变指守旧不变或固守陈法形容连一点变化都没有一定不易原指一定下来就不变更后形容事理正确不可改变结合语境选用“一成不变”汗牛充栋书运输时牛累得出汗存放时可堆至屋顶形容藏书非常多卷帙浩繁形容书籍很多或一部书的篇幅很长结合语境选用“卷帙浩繁”接踵而至指人们前脚跟着后脚接连不断地来形容来者很多络绎不绝席卷天下形容力量强大控制了全国结合语境选用“席卷天下”故选C【答案】D【解析】(2)“无尽”应放到“历代圣者”后“开阔”与“视野”的搭配及语义最为恰当故选D 【答案】B【解析】(3)“它”指代前一句的“数字阅读” 放在句首衔接紧凑陈述对象与前面保持一致故选B。
必修二第二单元测试题带答案详解
![必修二第二单元测试题带答案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3416a112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df.png)
高一语文第二册第二单元测试题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90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无误的一项是()A. 敕.令chì愚.笨yú驯.良xùn 矩.形jǔB. 逮.捕dǎi 胚.胎pēi 遴.选lín 前途未卜.pǔC. 纳.闷nà木讷.nè亲.家qìn 赐予.yǔD. 缜.密zhěn 瑰.丽guì右衽.rèn 蟾蜍..chán chú2.下列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A. 给.予jǐ给.以gěi 经纶.lún 抡.起大棒lūnB. 签.字qiān 赏鉴.jiàn 脊椎.zhuī椎.心泣血chuíC. 别.扭biè别.致bié露.丑lòu 初露.头角lòuD旋转.zhuǎn 转.型zhuǎn 契.机qì锲.而不舍qiè3.下面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 暗淡神色黯淡自行其是关心国事B. 灌输全神惯注虚无飘渺委婉含蓄C. 演变周而复始成绩辉煌糙米野菜D枯竭永葆常新千篇一律绵绵不绝4.下面词语字形无误的一项是()A. 质询苍茫勉励再接再厉B. 抱屈报复嶂碍云缭烟绕C. 漫溯缪误怠惰平心而论D. 震撼补偿按摩焦燥不安5.填在下面空缺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获奥斯卡金像奖的影片《美丽心灵》是一部人物传记片,影片主人公的纳什,因此而成为热门公众人物。
②镇坪县林业局说,“虎照”的真实性不容。
有媒体评论,“虎照”受到公众,不仅仅是摄影技术层面的社会现象,也是社会文化进步的一种表现。
③查韦斯表示,如果美国政府试图委内瑞拉的内部事务,委内瑞拉将停止向美国供油。
A. 原型置疑质疑干涉B. 原形置疑质疑干预C. 原型质疑置疑干涉D. 原形质疑置疑干预6.填在下面空缺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二重旋转对称与镜像对称是否是一回事?读者可自己。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全册同步练习与单元测试(附解析共30套)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全册同步练习与单元测试(附解析共30套)](https://img.taocdn.com/s3/m/bdbf5ffe360cba1aa811dafc.png)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全册同步练习与单元测试(附解析共30套)2018年秋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二同步练习1荷塘月色(1)(含解析)2018年秋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二同步练习2荷塘月色(2)(含解析)2018年秋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二同步练习3故都的秋(1)(含解析)…… …… 2018年秋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二同步练习25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1)(含解析) 2018年秋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二同步练习26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2)(含解析) 2018年秋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二同步检测1第1单元综合检测(含解析) 2018年秋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二同步检测2第2单元综合检测(含解析)…… …… 第一单元综合检测 (测试用时:100分钟;测试分数:100分) 第Ⅰ卷阅读题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12分)导学号 30994225 南宋时,金国的作者就嫌宋诗“衰于前古……遂鄙薄而不道”,从此以后,宋诗也颇尝过世态炎凉或者市价涨落的滋味。
在明代,苏平认为宋人的近体诗只有一首可取,而那一首还有毛病;李攀龙甚至在一部从商周直到本朝诗歌的选本里,把明诗直接唐诗,宋诗半个字也插不进。
明代中叶以后的作者又把宋诗抬出来,例如“公安派”捧得宋诗超过盛唐诗,捧得苏轼高出杜甫。
在晚清,“同光体”提倡宋诗,尤其推尊“江西派”,宋代诗人就此身价十倍。
这些旧事不必多提,不过它们包含一个教训,使我们明白:批评该有分寸,不要失掉了适当的比例感。
据说古希腊的亚历山大大帝在东宫的时候,每听到他父王在外国打胜仗的消息,就要发愁,生怕全世界都给他老子征服了,自己这样一位英雄将来没有用武之地。
紧跟着伟大的诗歌创作时代而起来的诗人准有类似的感想。
当然,诗歌的世界是无边无际的,不过,前人占领的疆域愈广,继承者要开拓版图,就得配备更大的人力物力,出征得愈加辽远,否则他至多是个守成之主,不能算光大前业之君。
所以,前代诗歌的造诣不但是传给后人的产业,而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向后人挑衅,挑他们来比赛,试试他们能不能后来居上、打破记录,或者异曲同工、别开生面。
适合新全国卷高一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试题附标准答案
![适合新全国卷高一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试题附标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f89cbe7e45c3b3566ec8b96.png)
)高一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测试题(附答案)(新全国卷分)(满分:100) 分一、基础知识(15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①15年前,法国企业开始进入波兰,到今天在华沙,家乐福、欧尚、香奈儿、雪铁龙的广告,法国电信公司的橙色标志更是尽人皆知。
②天津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使得晚清以来达官贵人、文人学士、下野政客的故居随处可见、。
③记者在市中心葡萄牙阿尔法玛旧城区看到,几乎整个街区都被烧烤烟雾所笼罩,街边烤沙丁鱼的摊位。
A.触目皆是比比皆是俯拾即是B.俯拾即是比比皆是触目皆是C.比比皆是俯拾即是触目皆是D.比比皆是触目皆是俯拾即是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最近,欧洲研究人员发现了难以解释的中微子超光速现象,违背了爱因斯坦相对论,研究人员目前对此持谨慎态度。
B.有关人士认为,巴勒斯坦成为联合国正式会员国的申请能否被通过,主要取决于美国的态度。
C. 未来20年,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加重,到2030年全国老年人口规模将会翻一番。
D. 我们并不完全否认废弃卫星没有砸中人的可能性,而是说这种可能性是非常小的。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砚亦称为研,汉族传统手工艺品之一,是中国书法的必备用具。
砚材的运用也极为广泛,其中以广东肇庆的端砚、安徽歙县的歙砚、甘肃卓尼的洮河砚、山西绛县的澄泥砚最为突出,称“四大名砚”。
①箕形砚是唐代常见的砚式,形同簸箕,砚底一端落地,一端以足支撑②初期的砚,形态原始,是用一块小研石在一面磨平的石器上压墨丸研磨成墨汁③至汉时,砚上出现了雕刻,有石盖,下带足。
魏晋至隋出现了圆形瓷砚,由三足而多足④它是由原始社会的研磨器演变而来⑤汉代刘熙写的《释名》中解释:“砚者研也,可研墨使和濡也”⑥唐、宋时,砚台的造型更加多样化A.④②⑤③⑥①B.④③⑥①②⑤C.⑤④②③⑥①D.⑤④②③①⑥4.下面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又称《诗三百》,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
高中语文必修二(人教版)检测:第二单元+4《诗经》两首+Word版含答案.doc
![高中语文必修二(人教版)检测:第二单元+4《诗经》两首+Word版含答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c9038b1b4b35eefdc9d33315.png)
4 《诗经》两首流连于《诗经》卷轴上的笔墨,是岁月窖藏而出的芬芳。
有时只需要一刻微妙的默契,一盏茶,一缕午后的阳光,一处静默的角落,一种守口如瓶的心情,便能从《诗经》淡至极美的文辞里满载一船星辉,在自由而恬雅的时空里觉察人间的清欢已如约而至。
读《诗经》,仿佛是在梳洗那一段历史的脉络。
即或关山阻隔,岁月迢迢,对于过往,我们常是仰望的姿态,但在涩暗的纸面里,与古人的心情对话,依旧刻写着真实。
历史的古桥头,有多少文字无比静默地栖迟着,有多少墨迹仍苍劲地伫立着。
当它们涩暗的纸面被时间读到,重读,深读,都像是一场对历史的回顾,对人生的思考。
我们从一卷卷典籍词章中走过,也将从一段段历史的厚重中走过,像思想的幽居者,在古典文籍中端详它流转的模样。
氓,一个对感情不忠贞的人,一个对爱情不专一的人,一个不念往日恩爱、无情无义的人,一个对家庭不负责任、始乱终弃的人。
而《卫风·氓》中的女子,在粉红的爱情里痴迷陶醉时,她纯真浪漫、柔情似水;陡然跌落至婚变的黑色深渊后她怨恨悲痛、伤心绝望;几番挣扎后,她战胜自我,勇敢决断,最终浮出水面,重新上岸,完成了心灵之河的一次胜利的穿越,为自己的人生画上了一个大大的感叹号![运用角度] “责任”“承诺”“爱情”“悲剧”“对比”等。
示例一:悲剧是把美撕碎给人看,鲁迅如是说。
氓妇正是用自己沉痛的人生经历把少女时代最美的梦想——爱情,无情地撕碎,血淋淋地展示给世人:鲜嫩的桑叶必然会枯黄飘零,忠厚的丈夫会变得无比残暴,昨天还信誓旦旦地承诺,明天就会“不思其反”,爱情之美转眼就随风而逝。
我敬佩这种撕碎,这种展示,就像敬佩德国每年都会在全国展示反映纳粹暴行的图片。
敢于正视并反思自己悲剧人生的,一定拥有坚韧强大的心灵;敢于直面并批判自己民族悲剧历史的,一定是清醒自信的国家。
正视悲剧,促人成熟。
与之相比,《孔雀东南飞》《梁山伯与祝英台》《牛郎织女》《西厢记》都太缺少这种彻底、这种决裂、这种沉痛、这种坦荡。
【附答案】高一语文必修2第二单元测试题
![【附答案】高一语文必修2第二单元测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6af5c50cbcd126fff7050bad.png)
【附答案】高一语文必修2第二单元测试题总分:150分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诗经》原来是诗,不是“经”,这在咱们今天是很明确的。
但在封建社会里,诗三百篇却被尊为“经”,统治阶级拿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
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诗三百篇是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
这些乐歌一方面用于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当作仪式的一部分或娱乐宾主的节目。
另一方面则用于政治、外交及其他社会生活,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其作用和平常的语言差不多,当然它更加曲折动人。
例如周代有一种“献诗陈志”的做法,当一些人看到国君或者同僚做了什么好事或坏事,就做一首诗献给他们,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
还有人由于个人遭受冤屈或不幸,也往往通过诗来发泄和申诉。
应该说明,“献诗陈志”是要通过乐工的演唱来献给君上或同僚的,所以卿士“献诗”总和“簪献曲”或“瞍赋”、“矇诵”并提。
《诗经·秦风·黄鸟》等,都是针对具体的现实问题而发的。
古代史传中还有一些不在三百篇之内的“徒歌”,例如《左传·宣公二年》记载宋国将军华元被郑国人提了去,后来逃回来,人民讥笑这位败军之将,做了一个歌儿对他唱。
这样的歌,从性质上说和“献诗陈志”没有什么区别。
不过士大夫献诗,是特地做了给乐工唱的;庶人的作品则先是在社会上流传,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才配上乐曲,达到统治阶级的耳中。
在外交宴会等场合,宾主各方往往通过“赋诗”来表达愿望和态度。
“赋诗”时点出现成的诗篇,叫乐工们演唱,通过诗歌的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这就叫“赋诗言志”。
这种“赋诗”往往不管原作本身的内容和意义,仅仅是把赋诗者的观点和愿望寄托在诗中某几句之上,来作比喻和暗示,所以是一种典型的断章取义。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记晋侯为了卫国一个叛臣的缘故,把卫侯羁押起来,齐侯和郑伯到晋国去说情,郑国的子展就赋《诗经·郑风·将仲子》一诗。
高一语文必修二第一、二单元试卷及答案
![高一语文必修二第一、二单元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59d3b5faf1ffc4ffe47acdc.png)
语文必修2第一二单元测试题班级:姓名:座号:成绩:第Ⅰ卷一、基础知识题(22分,每小题2分)1.下列各选项中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袅.(niǎo)娜敛裾.(jū)涸.(hé)辙煤屑.(xiè)B.霎(chà)时一椽(chuán)梵(fán)语混(hùn)沌C.愆(qiān)期杂糅(róu) 自缢(yì) 芰(jì)荷D.谣诼.(zhuó) 乘.(chéng)凉溘.(kè)死匝.(zā)道2.下列各选项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蓊郁丰姿落寞斑驳陆离没精打采B.点缀馍馍闲暇众志成城杯水车薪C.陨落青衿笙箫呦呦鹿鸣溘然长逝D.婆娑迁徒瞥见揠苗助长物事人非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空格处的词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①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
这是一条的路;白天也少有人走,夜晚更加寂寞。
②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不到十足。
③我为了这永远向着阳光生长的植物不快,因为它损害了我的自尊心。
可是我囚系住它,仍旧让的枝叶垂在我的案前。
A.幽静品尝软弱B.幽僻品尝柔弱C.幽僻赏玩柔弱D.幽静赏玩软弱4.下列各选项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中国救援队上下一心,夙兴夜寐....,克服困难,为灾区人民排忧解难,救死扶伤,赢得好评。
B.他最近的状态一直不佳,接连几次考试都不理想,屡试不爽....,心情糟透了。
C.我疲累于灰暗的天空和黄漠的平原,我怀念着绿色,如同涸辙之鲋....盼等着雨水!D.三鹿奶粉事件之后,国内各大奶制品公司纷纷信誓旦旦....地对自己产品的质量作出保证,但消费者却并不买账。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感动中国”将镜头对准生动的现实生活,聚焦于推动中国发展进步的主体力量,解读了平凡中的伟大。
B.由于《古文观止》具有特色,自问世以来,广为传布,至今仍不失为一部有价值的选本。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课时作业+第二单元+过关检测卷+Word版含答案.doc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课时作业+第二单元+过关检测卷+Word版含答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a14bf6e980eb6294dd886c91.png)
第二单元过关检测卷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丑与喜剧喜剧与丑有着不解之缘。
在喜剧发展史上,丑始终被作为喜剧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贯穿于喜剧进程中。
这是基于人类对美丑辩证关系的科学理解。
正像法国著名作家维克多·雨果说的:“滑稽丑怪作为崇高优美的配角和对照。
”“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粗俗藏在崇高的背后,恶与善并存,黑暗与光明相共。
”一般而言,丑总是与美相伴相随,相比较而存在,孤立的、纯粹的丑无疑并不具备审美价值,而当它以无害的感性形式进入喜剧世界,即被赋予积极的审美价值。
这是因为喜剧是以笑的手段去否定生活中的丑,褒扬美的艺术,是“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
喜剧的笑是通过丑获得的,其中包括恶的丑和善的丑。
一张丑怪的面孔,一个笨拙的动作,一种狼狈的姿态,一个愚蠢的字眼……都会产生滑稽感,赢得笑声,激起喜剧愉悦。
喜剧的“主角”是丑,这在传统喜剧创作中是显而易见的,《秋江》中的老艄公,开的是“螃蟹脸”,笑纹如网;《十五贯》中娄阿鼠的鼻子上涂成白色小鼠,两片膏药皮挂在太阳穴上。
丑而有趣,丑而滑稽。
喜剧主角的丑可以分为三类。
一类是内在外在都丑的作为旧制度、旧势力代表的丑类,例如贪官污吏、劣绅恶棍、腐儒蠹禄等等。
喜剧并不表现他们如何作恶、如何残害百姓,而是将其置于可笑的历史“小丑”的位置上,展示其可笑的“自炫为美”,装模作样的滑稽,逆历史潮流而动的不自量力。
艺术家在勾勒其丑态时是嘲笑、鞭挞、讥刺他们。
这些丑类不唯因了艺术刻画而成为审美的对象,而且其最终“竹篮打水一场空”——愚蠢的妄想破灭,也从另一面证实了美对丑的摧毁、美对丑的胜利。
人类得以“愉快地和自己的过去诀别”。
一类是外在、表面丑,而内在美。
丑的表象使其本质的美更加楚楚动人。
《巴黎圣母院》中面目难看的敲钟人卡西莫多真诚地同情受难的姑娘。
《七品芝麻官》中的唐知县八字眉、三角眼、胖乎乎呆墩墩,既丑又滑稽,但他刚正不阿,勇斗权贵。
2019-2020学年部编版(2019)高中语文必修下册单元测试AB卷 第二单元A卷
![2019-2020学年部编版(2019)高中语文必修下册单元测试AB卷 第二单元A卷](https://img.taocdn.com/s3/m/6a3ec6c7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46a277d.png)
2019-2020学年部编版(2019)高中语文必修下册单元测试AB卷第二单元A卷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四季京味儿北岛我要用文字重建一座城市,重建我的北京——用我的北京否认如今的北京。
在我的城市里,时间倒流,枯木逢春,消失的气味儿、声音和光线被召回,被拆除的四合院、胡同和寺庙恢复原貌,瓦顶排浪般涌向低低的天际线,鸽哨响彻深深的蓝天,孩子们熟知四季的变化,居民们胸有方向感。
我打开城门,欢迎四海漂泊的游子, 欢迎无家可归的孤魂,欢迎所有好奇的客人们。
关于北京,首先让我想到的是气味儿,随季节变化而变化。
就这一点而言,人像狗。
要不那些老华侨多年后回国,四顾茫然,张着嘴,东闻闻西嗅嗅——寻找的就是那记忆中的北京味儿。
冬储大白菜味儿。
立冬前后,各副食店门前搭起临时菜站,大白菜堆积如山,从早到晚排起长队。
每家至少得买上几百斤,用平板三轮、自行车、儿童车等各种工具倒腾回家,邻里间互相照应,特别是对那些行动不便的孤寡老人。
大白菜先摊开晾晒,然后码放在窗下、门边、过道里和阳台上,用草帘子或旧棉被盖住。
冬天风雪肆虐,大白菜像木乃伊干枯变质,顽强地散发出霉烂味儿,提示着它们的存在。
煤烟味儿。
为取暖做饭,大小煤球炉、蜂窝煤炉像烟鬼把烟囱伸出门窗,喷云吐雾。
而煤焦油从烟囱口落到地上,结成一坨坨黑冰。
赶上刮风天,得赶紧转动烟囱口的拐脖儿——浓烟倒灌,呛得人鼻涕眼泪,狂咳不止。
更别提那阴险的煤气:趁人不备,温柔地杀你。
灰尘味儿。
相当于颜色中的铁灰加点儿赭石——北京冬天的底色。
它是所有气味儿中的统帅,让人口干舌燥,嗓子冒烟,心情恶劣。
一旦借西北风更是了得,千军万马,铺天盖地,顺窗缝门缝登堂入室,没处躲没处藏。
当年戴口罩防的主要就是它,否则出门满嘴牙碜。
正当北京人活得不耐烦,骤然间大雪纷飞,覆盖全城。
大雪有一股云中薄荷味儿,特别是出门吸第一口,清凉滋润。
孩子们高喊着冲出门去,他们摘掉口罩扔下手套,一边喷吐哈气,一边打雪仗、堆雪人。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https://img.taocdn.com/s3/m/1700d77bddccda38376baf3a.png)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含模块综合测试题模块综合测评(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20世纪以前,我们都说中国文学的源头是六经。
不过,到了20世纪,随着西方文学理论传入中国,并逐渐取得了统治地位,到了20世纪50年代以后,西方学术界关于神话是文学起源的观点就居于主流地位。
神话是具有神圣性的关于神的故事,重在社会功用性,神话当然对西方文学影响很大。
那么,在中国,文学的源头究竟是神话,还是六经呢?刘毓庆认为中国文学的源头是六经。
他的理由有如下几个方面。
中国古代没有神话概念,这就意味着神话未能作为一个独立的文化形态而存在。
所谓的上古神话,其实是对上古史的一种记述方式。
徐旭生先生在《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中说:“上古时代的传说总有它历史方面的质素、核心,并不是向壁虚造的。
”当下文学史著作中所讲述的上古神话,如后羿射日、女娲补天、盘古开天、共工触山等,并不是产生在上古,而是战国以后,真正属于上古的神话很有限。
像精卫填海、夸父追日、黄帝战蚩尤等,这属于上古神话,而这些神话都有历史作内核,其实是上古史的神话化。
即使神话存在,也构不成文学之源的功能。
所谓“源”,一定要形成对“流”的规定性作用才行。
即所谓“本立而道生,源治而流清”,它要决定其“流”之巨细清浊。
只有有了“流”,“源”的意义才能成立。
尽管中国上古产生过神话,但这些神话对中国文学并没有规定性,形不成“源”的功能。
无论怎样抬高它,它也无法取得像希腊神话在欧洲文学史上那样的地位,它对中国文学发展的影响并不像研究者所说的那般巨大。
我们可以做这样的设问和思考:假如没有上古神话,中国文学是否会逊色?中国文学史是否会改变它的形态与发展方向?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个巨星如“李杜”“苏黄”“唐宋八大家”是否会出现?我想结论是很清楚的。
假如没有西方学者神话研究的理论与观念的输入,恐怕至今人们也不会意识到有神话的存在。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第二单元综合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第二单元综合测试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8d8c9c467ec102de3bd8973.png)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 2 第二单元综合测试题及答案分析高中语文必修 2 第二单元综合测试题1、以下各组字的读音完整正确的一组是()A、其黄而陨( yǔn)渐 (j īān) 车帷裳纤 (xi ān) 细剽( bi āo)悍B、黯然失色( chù)饮鸩 (zh èn) 止渴溘( kè)然纨 (wán) 素C、望风披靡 (m ǐ) 白头偕 (xi ē)老巷 (xi àng) 道镂 (l òu) 空D、夙 (s ù) 兴夜寐酾(sh ī) 酒临江垣 (yu án ) 墙鹄舫 (f āng)2、以下各组字的读音完整正确的一组是()A、踯躅( zhú)葳蕤( ru í)匪我愆( qi ān)期衣冠禽兽( guān)B、弥( mí)望细腻 ( n ì) 全身解( xi è)数搪塞( yān)塞责C、渐( ji ān)染便 (pi án) 言画蛇添足( zhu ó)王事靡盬( gǔ)D、阴暗( huì)果脯( f ǔ)涸 (h é) 辙之鲋咥( xì)其笑矣3、以下各组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执著赍钱以逸待劳青青子衿B、遵守盘石是非屈直何时可掇C、帐簿羁縻民怨沸腾前倨后恭D、伶俜邀请虎视眈眈篷筚生辉4.以下各组词语中,书写所有正确的一组是A.推委装潢斩钉截铁信口雌黄B.喋血绚丽流连忘返乘虚而入C.盘据内哄当仁不让小题大做D.斑驳车厢按捺不住恭恭敬敬5、挨次填入以下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适合的一组( )①每年三月,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都齐集北京,共商_______ 。
②连学好母语都需要花鼎力气,下苦功夫,_______学习外语呢 ?③这类移花接木的行为对国人的诚信造成了负面影响,国人也所以感觉_______受损。
A.国是况且荣誉 B.国事况且声誉C.国是况且声誉 D.国事况且荣誉6、以下各句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近来,手机上网资费全面下调,广大用户对此弹冠相庆。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检测试卷(附参考答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检测试卷(附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5c65b1b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66.png)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检测试卷(附参考答案)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检测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现代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希望孩子“孝”你还是“爱”你?XXX儒家特别强调“孝”,久而久之,孝就成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来无人怀疑,也无人敢怀疑。
可是,如果我的孩子问我:妈妈,你希望我孝顺你,还是爱你?我会选择后者:我希望我的孩子爱我,但不必“孝”我。
首先,“爱”是平等的,自由的,它与身份、地位、年龄和阶层没有关系;而一个“孝”字,就区别出了身份、地位、年龄和阶层以及上下级的关系,就我个人而言,很不喜欢这种区别,因为缺乏“平等”。
没有“平等”也无从谈“自由”。
我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个心灵缺乏自由的人。
其次,“爱”必须发自内心,是心底里真正情感的涌现,心里没有感情,是“爱”不起来的;而“孝”与内心真实的情感似乎没多大关系。
与真实的情感相比,“孝”更多的是一种责任与义务——因为你曾对我付出了,所以我现在必须“孝敬”你——如果我的孩子只是出于“责任与义务”而对我尽“孝”,却不真的爱我,说实话,我会感觉很悲哀,会认为是作为一个母亲的失败。
此外,“爱”是广阔的,而“孝”是狭义的。
一个有“爱心”的人,不仅爱父母,爱朋友,他还会爱属于他的生活,爱他所居住的环境,并因爱而怀有一份公德之心;但是,一个只有“孝心”的人,他虽然会孝敬父母孝敬家人,却不会去“孝敬”家庭外的一草一木,也不会去“孝敬”他所居住的生活环境。
从这一点来说,“孝”更多的是一种私人行为,是一种私有化的品德,而非现代社会所强调的“公德心”。
在国内时,常听到有人对孩子说:“怙恃辛劳生下了你,又辛劳养大了你,你长大了得好好孝顺怙恃”。
另外,也常听到人们感叹说“母爱是忘我的”——比较一下这二种说法,我总觉得他们是何等自相矛盾。
统编版必修二 高一语文第二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
![统编版必修二 高一语文第二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5358d3d31b765ce0508146d.png)
语文第二单元检测题一、基础积累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着.手()半晌.() 祈.祷() 刽.子手()B.顷.刻() 埋.怨() 提.防() 涔.涔()C .伺候..() 煞.尾()尸骸.()牵累.()D .罪愆.()熏陶.()阡.陌()离间.()2.下列句子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午饭后,天气更阴沉,更郁热。
低沉湿潮的空气,使人异常烦燥。
B.你们不能用迂回宛转的方法,探出他为什么这样神魂颠倒,让紊乱而危险的疯狂困扰他的安静的生活吗?C.啊,一颗多么高贵的心就这样陨落了!D.为了防止万一,我已经当机立断,决定了一个办法:他必须立刻到英国去,向他们追索延荡未纳的贡物;也许他到海外各国游历一趟以后,时时变换的环境,可以替他排解去这一桩使他神思恍惚的心事。
3.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提防..贤愚枉做天(错误地判断)..遭刑宪(防备)/你错勘B.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深,甚) /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同“糊涂”,混淆)C.念窦娥葫芦提当罪愆...(元明戏曲中常用的衬词,无义)..(罪过)/枉将他气杀也么哥D.我窦娥向哥哥..(参加科举考试)..行有句言(兄长) /上朝取应4.下列选项中,请选出与所列典故的人物或出处完全对应的一项( )东海孝妇苌弘化碧望帝啼鹃飞霜六月亢旱三年A.《说苑》《庄子》杜宇《太平御览》关汉卿B.孝妇庄周《蜀王本纪》邹衍《窦娥冤》C.孝妇苌弘杜宇邹衍窦娥D.东海苌弘邹衍杜宇窦娥5.下列选项中,破折号的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①你的生日——四月十八——每年我总记得。
②你现在没有资格跟我说话——矿上已经把你开除了。
③你发的是断子绝孙的昧心财!你现在还——④我是你的——你打的这个人的妈。
A.表示解释表示说明表示中断表示转折B.表示说明表示解释表示中断表示递进C.表示说明表示解释表示中断表示转换D.表示递进表示转换表示中断表示延续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元杂剧的四大悲剧是关汉卿的《窦娥冤》、马致远的《汉宫秋》、白朴的《梧桐雨》和郑光祖的《赵氏孤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适合新全国卷)高一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试题一、基础知识(15分)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①15年前,法国企业开始进入波兰,到今天在华沙,家乐福、欧尚、香奈儿、雪铁龙的广告,法国电信公司的橙色标志更是尽人皆知。
②天津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使得晚清以来达官贵人、文人学士、下野政客的故居随处可见、。
③记者在市中心葡萄牙阿尔法玛旧城区看到,几乎整个街区都被烧烤烟雾所笼罩,街边烤沙丁鱼的摊位。
A、触目皆是比比皆是俯拾即是B、俯拾即是比比皆是触目皆是C、比比皆是俯拾即是触目皆是D、比比皆是触目皆是俯拾即是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最近,欧洲研究人员发现了难以解释的中微子超光速现象,违背了爱因斯坦相对论,研究人员目前对此持谨慎态度。
B、有关人士认为,巴勒斯坦成为联合国正式会员国的申请能否被通过,主要取决于美国的态度。
C、未来20年,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加重,到2030年全国老年人口规模将会翻一番。
D、我们并不完全否认废弃卫星没有砸中人的可能性,而是说这种可能性是非常小的。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砚亦称为研,汉族传统手工艺品之一,是中国书法的必备用具。
砚材的运用也极为广泛,其中以广东肇庆的端砚、安徽歙县的歙砚、甘肃卓尼的洮河砚、山西绛县的澄泥砚最为突出,称“四大名砚”。
①箕形砚是唐代常见的砚式,形同簸箕,砚底一端落地,一端以足支撑②初期的砚,形态原始,是用一块小研石在一面磨平的石器上压墨丸研磨成墨汁③至汉时,砚上出现了雕刻,有石盖,下带足。
魏晋至隋出现了圆形瓷砚,由三足而多足④它是由原始社会的研磨器演变而来⑤汉代刘熙写的《释名》中解释:“砚者研也,可研墨使和濡也”⑥唐、宋时,砚台的造型更加多样化A、④②⑤③⑥①B、④③⑥①②⑤C、⑤④②③⑥①D、⑤④②③①⑥4、下面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又称《诗三百》,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
《诗经》共有风、雅、颂三个部分。
其中“风”包括五个地方的民歌。
“雅”分“大雅”“小雅”。
“颂”是祭祀乐歌。
B、《离骚》是战国时期著名诗人屈原的代表作,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
诗歌表现了诗人坚持“美政”理想,抨击黑暗现实,不与邪恶势力同流合污的斗争精神和至死不渝的爱国热情。
C、《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叙事诗,最早见于南朝陈徐陵编的《玉台新咏》,它与南北朝的《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
D、《古诗九首》,是西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选辑,最早见于《文选》。
艺术上语言朴素自然,描写生动真切,具有天然浑成的艺术风格。
5、下列加点字的意思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聘,访问,探问B、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罔,没有C、怨灵修之浩荡兮。
浩荡,荒唐,没有准则。
D、始适还家门。
适,刚刚。
二、课文内容默写。
(20分)(1)、《氓》这首诗中表现女主人公对男子违背誓言感到愤恨并决定与之绝裂的两句诗是,。
,!(2)、《离骚》中表现屈原“疾恶如仇,不同流合污”的诗句是,。
表现屈原“忧国忧民”的诗句是,。
(3)、《短歌行》中借用典故,表现作者思贤若渴的诗句是:,。
,!(4)、《归园田居》中以比喻手法表达作者思归田园的诗句是:,。
(5)、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
(《涉江采芙蓉》)(6)、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
(《采薇》(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孔雀东南飞》三、阅读鉴赏(55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王忠嗣,华州郑人。
父战死,忠嗣时年九岁,入见帝,伏地号泣,帝抚之曰:“此去病孤也,须壮而将之。
”更赐今名,养禁中。
肃宗为忠王,帝使与游。
及长,雄毅寡言,有武略,上与论兵,应对蜂起,帝器之。
试守代州别驾,大猾闭门自敛,不敢干法。
数以轻骑出塞,忠王言于帝曰:“忠嗣敢斗,恐亡之。
”由是召还。
忠嗣本负勇敢,及为将,乃能持重安边,不生事,尝曰:“吾不欲竭中国力以幸功名。
”帝方事石堡城,诏问攻取计,忠嗣奏言:“吐蕃举国守之,若屯兵坚城下,费士数万,然后可图,恐所得不雠所失,请厉兵马,待衅取之。
”帝意不快。
会董延光建言请下石堡,诏忠嗣分兵应接,忠嗣不得已为出军,而士无赏格,延光不悦。
河西兵马使李光弼入说曰:“大夫爱惜士卒,有拒延光心,虽名受诏,实夺其谋。
然大夫已付万众,而不立重赏,何以贾士勇?且大夫惜数万段赐,以启谗口,有如不捷,归罪大夫,大夫先受祸矣。
”忠嗣曰:“吾固审得一城不足制敌,失之未害于国。
吾忍以数万人命易一官哉!”延光过期不克,果诉忠嗣沮兵。
又安禄山城雄武,扼飞狐塞,谋乱,请忠嗣助役,因欲留其兵;忠嗣先期至,不见禄山而还。
数上言禄山且乱,李林甫益恶之,阴使人诬告“忠嗣尝养宫中,云吾欲奉太子”。
帝怒,贬汉阳太守,卒,年四五。
后哥舒翰引兵攻石堡,拔之,死亡略尽,如忠嗣言,故当世号为名将。
初,在朔方,至互市,辄高偿马直,诸蕃争来市,故蕃马浸少,唐军精。
迄天宝末,益滋息。
赞曰:以忠嗣之才战必破攻必克策石堡之得不当所亡高马直以空虏资论禄山乱有萌可谓深谋矣然不能自免于谗卒死放地。
自古忠贤,工谋于国则拙于身,多矣,可胜道哉!(选自《新唐书》卷六八)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此去病孤也,须壮而将之将:搀扶B、请厉兵马,待衅取之衅:时机C、延光过期不克,果诉忠嗣沮兵沮:阻挠D、李林甫益恶之,阴使人诬告阴:暗中7、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以忠嗣之才/战必破攻必克/策石堡之得/不当所亡/高马直/以空虏资论/禄山乱有萌/可谓深谋矣/然不能自免于谗/卒死放地B、以忠嗣之才战必破/攻必克策石堡之得/不当所亡高马直/以空虏资论禄山乱有萌/可谓深谋矣/然不能自免/于谗卒死放地C、以忠嗣之才/战必破/攻必克/策石堡之得不当所亡/高马直以空虏资/论禄山乱有萌/可谓深谋矣/然不能自免于谗/卒死放地D、以忠嗣之才战必破/攻必克策石堡之得/不当所亡/高马直以空虏资/论禄山乱有萌可谓深谋矣/然不能自免于谗/卒死放地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王忠嗣年纪稍大,雄毅寡言,有武略,深得皇帝器重。
担任代州别驾时,多次率领轻骑兵出塞,忠王担心他作战勇猛过早失去他,建议皇帝将其召回。
B、对于攻打石堡城,王忠嗣有所顾虑,向皇帝建言等时机成熟再来夺取。
皇帝不听劝谏,下诏书让王忠嗣协助董延光攻城,这使得董延光心里很不高兴。
C、安禄山在雄武筑城,扼守飞狐要塞,阴谋叛乱,王忠嗣识破其阴谋,多次上书说安禄山将叛乱,招致李林甫的嫉恨,因此,借机诬告王忠嗣。
D、王忠嗣有勇有谋,但由于受奸人陷害,最终死于被贬之地。
史家评论说:“自古忠臣贤良,大多善于治国,却不善于保身”。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会董延光建言请下石堡,诏忠嗣分兵应接,忠嗣不得已为出军,而士无赏格,延光不悦。
(2)忠嗣本负勇敢,及为将,乃能持重安边,不生事,尝曰:“吾不欲竭中国力以幸功名。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11分)闲居遣怀首(其一)(11分)姚合①身外无徭役,开门百事闲。
倚松听唳鹤,策杖望秋山。
萍任连池绿,苔从匝地斑。
料无车马客,何必扫柴关。
注:①姚合是玄宗时宰相姚崇的曾孙。
历官武功主簿、富平尉、万年尉。
宝应中,除监察御史,迁户部员外郎。
出为金州刺史,改杭州刺史。
后拜刑部郎中,迁户部郎中、谏议大夫、给事中。
(10)诗的中间两联是如何写环境的清幽的?(分)(1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内容分析。
(6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题。
陈省身:捷足占鳌头“冲破乌烟阔壮游,果然捷足占鳌头。
昔贤今圣遑多让,独步遥登百丈楼。
”这是杨振宁的父亲杨武之写陈省身的诗。
作为老师和证婚人,杨武之深谙陈省身的抱负与为人。
陈省身对此曾说:“誉不敢承。
然论为学态度,则知已深谛我心也。
”陈省身潜心研究数学70余年,成果累累,在二世纪全球数学家排名中,仅有两位中国人,他名列31位,华罗庚位列88。
陈省身晚年回顾自己的数学道路曾总结:“到最好的地方,找最好的老师,学习最有发展的课题。
”1930年,19岁的陈省身以“最优等毕业生”的成绩从南开大学毕业选择清华,走的正是这条路。
陈省身曾回忆:“1930年,清华决定办研究院。
我看清楚要深造必须出国留学,但家里不能供给我,所以必须要找公费。
刚巧,那年清华开办研究院,三年毕业后授硕士学位,成绩优异者可派送出国两年。
”“另一个目的,是想跟孙先生做点研究。
”“孙先生”就是孙光远教授,芝加哥大学博士,专攻“投影微分几何学”,是当时中国数学家中唯一在国外发表论文的人。
因清华研究院算学系里只有陈省身一个学生,入学第一年,陈当了系主任熊庆来的助教,给学生讲“高等数学”,实际内容是解析几何。
次年,才正式成为我国第一个数学研究生。
20世纪30年代初,可以说是中国现代数学发展最快的时期。
北大、清华由于美国退回的“庚子赔款”,学术研究得以正常进行。
1930年初,中国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时代。
清华大学由于庚子赔款,经费相对充裕,邀请了许多著名国际学者来华讲学,其中有蜚声世界的控制论创立者N维纳。
数学系也邀请国外名家来华访问,其中有汉堡大学著名的几何学家布拉希克。
布氏做了一组演讲,题目是“微分几何的拓扑问题”。
陈省身曾回忆,布拉希克的演讲深入浅出,大开眼界,使他深切考虑到去汉堡读书。
这是一次重要而关键的选择。
他主动放弃已熟习的“投影微分几何”。
他看到微分几何的正确方向是所谓“大型微分几何”,与拓扑学有密切关系,其系统研究,那时刚开始,而他还未曾入门。
“那时候的心情,是远望这一座美丽的高山,还不知如何可以攀登。
”陈省身后来形容。
“用美国退回的钱一般都去美国,去德国未免会有些周折。
”张奠宙说,彼时杨武之教授是清华数学系的负责人,多方奔走终于成行。
陈省身仅用一年半就取得博士学位。
按照派遣留学生的常规,取得博士学位至少得三年。
此后,他去了巴黎大学,追随当代几何学大师E嘉当,读常人难懂的“天书”,攀登几何学的高峰。
1937年夏,26岁的陈省身回清华任教,直升正教授。
彼时,抗日战争爆发。
清华、北大、南开合并成立联合大学,从北京撤至长沙,又西迁昆明。
次年,华罗庚从剑桥学成归来,成为教授。
战时的西南联大条件艰苦,陈与华还有一位老师同住一个房间,每人一个床,一个书桌,一个书架,一个椅子,房子很挤。
但日后陈省身回忆那段岁月时说,三个人一清早没起床就互相开玩笑。
虽然物质上艰苦,但生活很有意思。
在煤油灯下,他们萌生出“整体微分几何”和“堆垒素数论”的重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