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陶《软陶艺术的魅力》欣赏课
试论软陶工艺的制作与魅力

54艺术论丛试论软陶工艺的制作与魅力丁伟锦州瑞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摘要:软陶是一种人工的低温聚合粘土,最早起源于欧洲,传入中国后因其丰富的色彩,千变万化的造型和精湛的工艺受到人们的喜爱,同时软陶也因其极强的可塑性、强烈的装饰性、广泛的用途等开始改变人们的消费行为和习惯。
[1]软陶作为一种新型的工艺材料,从服装配饰、家居饰品到儿童玩具,软陶的应用领域也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不断的拓展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软陶所表现出来的不可思议的艺术表现力让人惊叹。
本文就软陶工艺的概况做了简要分析,为了让更多的人认识这一工艺,就软陶工艺的制作和创意进行了阐述,最后通过对软陶艺术的特点,将软陶艺术的魅力跃然纸上。
关键词:软陶;制作工艺;艺术魅力一、软陶工艺的概况软陶又叫塑泥,起源于欧洲,但它并不是陶土类,而是一种PVC人工低温聚合材料,造型能力极强,是专业雕塑材料之一。
软陶在1933年发源于德国,据说一位玩具制造商的女儿在一次偶然的实验中发现了它,并将它推向市场,当时主要用于制作玩偶的头部。
1948年,软陶制作艺术家在陶泥里增加颜色,改变了软陶只有白色粘土的历史。
软陶材料颜色丰富,看上去像橡皮泥,但它的柔韧性和延展性非常好,是一种集陶土、纸粘土、雕塑油泥、橡皮泥优点于一身的新型手工艺材料。
软陶的可塑性很强,而且不同颜色的软陶可以相互组合、塑造成各种千变万化的图案。
软陶不但可以捏塑形状,而且经过烘烤之后,将硬化成型并且永不变形,色泽亮丽且防水、不易碎,具有长久保存价值,兼具生活实用性由于它具有高度延展性和可塑性,可充分满足人们的创造欲,并且操作简单,只用家用烤箱烤制即可成型。
因此,软陶作为一种新型时尚的工艺形式开始进入到我们的生活之中。
其市场价值也越来越大,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成为一种时尚的新型消费品。
二、软陶工艺的制作与创意方法随着人们娱乐方式的转变和软陶在国内的风靡,渐渐的涌现出许多软陶DIY爱好者,在服饰配件上快加入软陶的元素进行DIY创新。
《指尖的艺术——陶艺的魅力》

《指尖的艺术——陶艺的魅力》
在众多琳琅满目的手工艺品中,陶艺作品尤其引人注目。
它们并非机械复制,而是出自一双双巧手的匠心独运,是名副其实的“指尖的艺术”。
陶土,这原始而质朴的材料,在陶艺家的手中仿佛有了生命。
陶艺家们首先细心地揉捏陶土,通过手指与泥土的亲近接触,感知其温度与湿度,用心倾听其声音。
随着旋转的陶轮,陶土慢慢成型,杯、碗、壶等各种形态逐渐在指尖下诞生,每一道弧度、每一道线条都凝聚着创作者的灵感与情感。
随后是精心雕刻与装饰的过程,或是朴素无华的质感,或是繁复精细的纹饰,无不体现出陶艺家们对美的追求与理解。
经过高温的洗礼,原本普通的陶土最终转化为质地坚硬、色泽温润的瓷器,其上承载的图案与形状仿佛述说着一个个耐人寻味的故事。
陶艺的魅力,不仅在于成品的艺术美感,更在于其创作过程中的专注与耐心。
这是一种时间与手艺的对话,一种情感与材料的交融,是实实在在的指尖的艺术。
每一款陶艺作品都独一无二,它们是陶艺家们心血的结晶,是生活的诗意,也是历史的记忆,永恒地传递着手工艺术的温度与灵魂。
《魅力陶艺世界》(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综合实践活动五年级下册

《魅力陶艺世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陶艺的基本知识,感受陶艺的魅力,培养对陶艺的兴趣。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4.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珍惜传统文化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陶艺的基本知识:陶艺的历史、分类、制作工艺等。
2. 陶艺的制作方法:手捏法、泥条盘筑法、拉坯法等。
3. 陶艺作品欣赏:分析优秀陶艺作品的艺术特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陶艺的基本知识和制作方法。
难点:陶艺作品的创作和烧制。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陶艺制作工具、陶艺作品图片、课件等。
2. 学具:陶土、陶瓷颜料、画笔、刻刀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陶艺作品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了解陶艺的基本知识。
2. 新课内容:讲解陶艺的分类、制作工艺,让学生了解陶艺的制作方法。
3. 实践操作:分组进行陶艺制作,让学生亲自动手,体验陶艺的魅力。
4.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陶艺作品,互相评价,提高审美能力。
六、板书设计1. 课题:《魅力陶艺世界》2. 内容:陶艺的基本知识陶艺的制作方法陶艺作品欣赏3. 教学过程:1. 导入2. 新课内容3. 实践操作4. 作品展示与评价七、作业设计1. 创作一幅陶艺作品,要求造型美观,富有创意。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让学生了解陶艺的基本知识、制作方法,亲自动手创作陶艺作品,培养学生对陶艺的兴趣和热爱。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强调团队合作意识。
通过作品展示与评价,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但在实践操作环节,部分学生完成作品的速度较慢,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在陶艺教学过程中,实践操作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通过亲自动手创作陶艺作品,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陶艺的基本知识和制作方法,培养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
试论软陶工艺的制作与魅力

试论软陶工艺的制作与魅力软陶是一种传统的陶艺工艺,源于中国的古代土纸技艺。
软陶制作的材料主要是黏土和纤维,并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工艺,如揉搓、拉面、塑形、晾晒等。
软陶的魅力在于其独特的质感和精致的纹饰,凝结了制作者的智慧和艺术才华。
软陶的制作过程是一个精细而复杂的过程。
黏土需要经过筛选和湿润处理,以去除杂质和增加其黏合度。
接下来,制作者会将黏土揉搓成坯体,通过不断的揉搓以及拉面的过程,使黏土变得柔软且具有延展性。
然后,制作者会用手或工具将黏土塑形成各种形状,如器皿、雕塑等。
软陶制作的关键在于纹饰的处理。
制作者可以利用各种工具在黏土上刻画出各种图案和纹理,如花纹、凹凸纹等。
这些纹饰不仅使作品更具艺术感,也增加了作品的观赏性。
制作者还可以利用不同的技法,如切割、印花、镂空等,为作品增加层次感和立体感。
软陶的制作需要耐心和细致的态度。
在干燥过程中,制作者需要注意控制湿度,并及时补水,以保持作品的完整性。
在晾晒过程中,制作者也需小心谨慎,以免作品变形或开裂。
作品需要进行烧制,以增强其硬度和耐久性。
软陶作品展示出的魅力在于其质感和纹饰的细腻程度。
软陶作品在形状上可以是圆润、柔和的,也可以是线条分明、清晰的,每一件作品都透露着制作者对材料的熟悉和对艺术的追求。
软陶作品上的纹饰也是其独特之处,纹理的处理使作品更具立体感和层次感,图案的选择和刻画使作品更具观赏性和艺术性。
软陶作品的魅力还在于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特色。
软陶这种陶艺工艺源于中国,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
软陶作品常常可以看到中国传统的图案和纹饰,如花鸟、山水等,这些图案不仅展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特点,也传承了中国陶艺的精髓。
软陶工艺的制作过程复杂而精细,凝结了制作者的智慧和艺术才华。
软陶作品展示出的质感和纹饰的细腻程度,以及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特色,都使其具备了独特的魅力。
软陶工艺不仅是一种传统的陶艺工艺,也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通过观赏软陶作品,人们可以感受到制作者的用心和艺术情怀。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6课 软陶乐趣|辽海版

教案标题: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6课软陶乐趣|辽海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软陶的基本特性,掌握软陶的基本制作技巧。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的情感,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1. 软陶的基本特性及制作技巧。
2. 学生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1. 软陶的制作技巧。
2. 学生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软陶、工具、烤箱、课件等。
2. 学生准备:彩笔、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软陶作品,引导学生观察、欣赏,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学生分享观察到的软陶作品的特点,如颜色、形状等。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教师介绍软陶的基本特性,如颜色丰富、可塑性高、烧制后变硬等。
2. 教师演示软陶的基本制作技巧,如揉、捏、拉、剪等。
3.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学习软陶的基本制作技巧。
三、实践环节(20分钟)1. 教师出示课件,展示软陶作品的设计思路和制作步骤。
2. 学生根据设计思路和制作步骤,动手制作自己的软陶作品。
3.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10分钟)1. 学生将自己的软陶作品展示给大家,分享创作心得。
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自评、互评,评选出优秀作品。
3.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软陶的基本特性和制作技巧。
2. 学生分享本节课的收获和感受。
六、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学生利用家中的废旧物品,尝试制作环保软陶作品。
2. 家长协助学生完成作品,并拍照上传至班级群。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让学生了解软陶的基本特性和制作技巧,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指导和鼓励,使他们在美术课堂上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
小学综合实践《魅力陶艺世界》教案

小学综合实践《魅力陶艺世界》教案魅力陶艺世界:“挥洒创造,品味艺术”的小学综合实践教案一、引言陶艺作为一门古老而源远流长的艺术形式,具有独特的吸引力和触动力。
通过陶艺实践,学生可以培养动手能力、想象力、创造力以及审美能力。
本教案旨在通过小学综合实践课程,让学生了解陶艺的世界、体会陶艺的魅力,并亲自创作一件属于自己的陶艺作品。
二、教学目标1. 了解陶艺的发展历史和基本工艺原理;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力和创造力;3. 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欣赏水平;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三、教学过程1. 概述陶艺的发展历史和意义(10分钟)在教学开始之前,向学生简要介绍陶艺的悠久历史以及陶器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可以通过展示图片或实物,向学生展示不同历史时期的陶器,让学生感受陶艺的独特魅力。
2. 陶艺基础知识讲解(15分钟)介绍陶器的基本制作工艺和相关术语。
包括制作陶器所需的材料、工具以及不同工艺的区别。
让学生了解陶器的制作过程和各个环节的重要性。
3. 观摩陶艺作品(20分钟)通过观摩陶艺师傅的示范,展示一些经典的陶艺作品。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作品的形态、纹饰和装饰等细节,启发学生对陶艺的审美思考和艺术欣赏。
4. 动手实践:陶艺创作(60分钟)a) 分组制作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由5-6名学生组成。
每个小组配备一块陶土和所需的制作工具。
老师向学生介绍陶土的特点和制作方法,并提供一些简单的造型示范。
b) 创作自由发挥每个小组根据自己的想象和灵感,用陶土进行创作。
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和表达自己的创意。
5. 作品展示和分享(20分钟)每个小组完成作品后,进行作品展示和分享。
要求学生简短地介绍自己的作品创意和设计灵感。
其他学生可以就作品进行评价和提出建议。
6. 陶艺作品鉴赏(20分钟)通过对学生作品的鉴赏,引导学生学习欣赏陶艺作品的方法和要点。
重点强调作品的创意、造型和装饰等方面,帮助学生发展审美观和艺术品鉴水平。
试论软陶工艺的制作与魅力

试论软陶工艺的制作与魅力软陶,是一种古老的手工艺品制作技艺,它源自于中国古代,是一种以黏土为主要原料,通过手工捏制、塑造、干燥、烧制等工艺而成的陶艺品。
软陶具有非常高的艺术价值和实用性,因为它可以展现出制作者的个性和创造力,同时又可以用于日常生活中,如茶具、花瓶、陶盆等。
软陶工艺的制作过程需要细致的技巧和耐心,同时也是一项能够让人沉浸其中的艺术创作,它所展现出的美丽和独特魅力吸引了许多人的眼球。
软陶工艺的制作过程主要分为选料、捏制、干燥、装饰和烧制五个步骤。
首先是选材,软陶所用的原材料主要是黏土,这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制作工序才能够成为软陶所需要的材料。
选择好的原料对于软陶的制作非常重要,因为它直接影响到软陶制品的质地和色泽。
接下来是捏制,这是软陶制作中最基本的技艺,根据设计图纸或者自己的想法来捏制出所需要的形状。
捏制的过程需要一定的技巧和耐心,因为捏好的形状很容易被捏坏,而且还需要不断的调整,直到达到理想的效果。
然后是干燥,软陶制品需要通过自然风干才能够进行下一步的工序,通常这个过程需要几天到几个星期的时间,具体的时间长短取决于制品的大小和湿度。
在装饰这一步骤,制作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进行创作,可以进行上釉、彩绘、雕刻等工艺,以增加软陶制品的艺术性和观赏性。
最后是烧制,软陶制品需要放入窑内进行高温烧制,这一步骤需要非常小心谨慎,有时候一点点的疏忽都可能导致整个制品的失败。
烧制的温度和时间需要根据具体制品和窑炉的情况来进行调整,烧好的软陶制品才算是真正完成。
软陶的魅力在于它所展现出的艺术性和观赏性。
软陶制品因为其天然的材质和精美的工艺,通常都会给人一种质朴、自然的感觉,这与当今社会的快节奏、高科技的生活方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软陶制品在传统的制作工艺和现代的审美理念之间寻找到了一个完美的平衡点,它既具有古朴的风情,又不失时尚的气息。
软陶制品通常都透露着一种淡雅、清新的氛围,这种氛围往往能够为人们带来一种舒适、愉悦的心情,让人们在疲惫的生活中得到一丝慰藉。
软陶软陶艺术的魅力欣赏课

软陶软陶艺术的魅力欣赏课Revised by BLUE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2,2020.《软陶艺术的魅力》(欣赏课)教学目标:1、让学生知道陶文化是我国一项悠远的民间艺术培养其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
2、认识软陶,感受软陶的特点及性能。
3、欣赏软陶作品,感受软陶的艺术魅力。
教学重点:对软陶基本知识的了解与掌握。
教学难点:对软陶作品的赏析。
教具准备:软陶图片资料、软陶作品、软陶材料。
学具准备:查找的软陶资料、软陶材料、刀片。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讲授新课导言:今天我们接触一样很好玩、很有趣的东西,它是什么呢就是老师手里的软陶。
当你拿在手里,一定会喜欢上它。
因为用它能做出好多我们自己喜欢的小形象。
看看老师的这些作品最吸引你们的地方在哪呢这些花纹都是用手捏出来的,神奇不神奇你们想玩一玩吗讲授1、学生动手实践,感受软陶的性能。
现在,你们拿块土玩一玩,看看有什么奇特的总结:软陶是油性陶土,有较强的可塑性和延展性。
做出的形象经过烤制后会变得很坚硬,能成为永久的艺术品。
2、欣赏软陶作品,让学生感受软陶艺术的无穷魅力。
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图片,上面都是软陶作品,你们仔细欣赏一下,看看用软陶能做什么总结:软陶能做好多形象,小到一个发卡、挂件,大到立体造型、壁画都能用它来表现。
可以说没有做不到的,就怕想不到。
3、赏析作品,谈感受。
三、结束语:软陶作品看起来很漂亮,做起来可没那么容易。
要有一定的基本功练习才行。
所以同学们千万不要着急,先从最基本学起,只要我们坚持下去,相信大家在软陶学习上一定能成功!四、教学反思:第一次接触软陶,孩子们感到很新奇,也很神秘。
所以学习兴致很浓。
从认识软陶一动手体验一作品欣赏,每个学习过程表现的都很积极、主动。
学生们能够了解和掌握软陶的基本知识和性能及特征。
特别是在让学生自己动手玩软陶时,那洋溢在孩子们脸上灿烂的笑容告诉我,学生们真的喜欢它,对软陶真的很感兴趣。
辽海2011版四年级美术上册《软陶乐趣》说课稿

辽海2011版四年级美术上册《软陶乐趣》说课稿一、教材信息•教材名称:辽海2011版四年级美术上册•课题名称:《软陶乐趣》•适用年级:四年级•上课时间:45分钟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软陶的概念和制作方法。
–掌握软陶制作的基本技巧和工具使用。
–能够使用软陶制作简单的艺术品。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空间想象力。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热爱。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艺术欣赏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介绍软陶的特点和制作方法。
–指导学生进行软陶制作,培养其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使用软陶制作简单的艺术品。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空间想象力。
四、教学准备1.教学工具:–软陶:各种颜色的软陶适量。
–刀具:小刀和尖刀。
–容器:用于放置软陶和工具的容器。
–台面保护:用于保护课桌的塑料或报纸。
2.教学环境:–教室内设置工作区域,每个学生有足够的个人空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向学生简要介绍软陶的概念,让学生了解软陶是一种特殊的手工艺术材料,可以用来制作各种艺术品。
鼓励学生对软陶感兴趣,并预告今天将要开展的软陶制作活动。
2. 演示与讲解(10分钟)•使用投影仪或黑板,给学生展示一些软陶制作的样品,如小动物、花朵等。
•介绍软陶的基本制作方法:将软陶揉搓柔软,然后塑造成想要的形状。
讲解软陶的基本工具使用方法,如小刀可以用来切割、修饰软陶,尖刀可以用来雕刻细节等。
3. 实践操作(25分钟)•分发软陶和工具给每位学生,并告诉他们今天的任务是制作一个自己喜欢的动物形象。
•引导学生从动物的形态特征出发,思考如何使用软陶来呈现。
•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造型和创意,同时指导他们注意软陶在不同温度下的变化。
•在制作过程中,引导学生探索软陶的可塑性和创意性,让他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创作出自己独特的作品。
•教师可以给予学生一些指导和建议,并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
试论软陶工艺的制作与魅力

试论软陶工艺的制作与魅力软陶,又称陶泥,是一种以陶土为原料,经过烧制成型的手工工艺品。
软陶工艺源自中国古代,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如今已成为一种受人喜爱的手工艺品,并且在现代社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软陶的制作过程复杂且耗时,但成品却具有独特的魅力,深受人喜爱。
本文将详细探讨软陶工艺的制作过程及其魅力所在。
软陶工艺的制作包括原料准备、成型、干燥、彩绘、烧制等一系列工序。
选取优质的陶土作为原料,经过一系列的加工处理,使其成为柔软易塑的状态。
然后,艺人利用手工雕刻或模具成型,将陶泥塑造成各种形状的器物或雕塑。
在成型的在陶泥表面进行刻画、雕琢或描绘,以增加作品的艺术性与观赏性。
随后,待作品干燥后,再进行彩绘,使其色彩更加绚丽多彩,富有个性。
将作品放入窑炉中进行烧制,在高温下将陶泥烧成坚硬的陶瓷制品,使其具有耐久性。
这一系列的制作过程需要艺人细心耐心的操作,因此软陶作品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性,更具有独特的手工感与温暖感。
软陶作品的魅力主要体现在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实用性与情感表达三个方面。
软陶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每一件软陶作品都是由艺人亲手塑造而成,因此在形态、色彩与纹饰方面均具有浓厚的个人风格与艺术感。
软陶作品以其柔和的线条、真挚的情感、独特的审美价值,吸引着无数人的目光,成为了他们家居或办公空间中不可或缺的装饰品。
软陶作品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虽然软陶制品在烧制后成为了陶瓷,但由于其制作工艺的特殊性,软陶制品相对于一般的陶瓷制品更具有韧性与耐磨性,因此可以应用于餐具、茶具、花器等实用器物的制作,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增添了美感与趣味。
软陶作品具有情感表达的功能。
软陶作品多为艺人亲手制作,因此在其中蕴含了艺人对生活与情感的表达。
软陶作品不同于机械化的制品,它们富有韵味、温暖而有生命力,成为了人们情感的寄托与表达。
软陶工艺制作不仅仅是一种手工技艺,更是一种对生活情感的表达。
它的核心在于艺人对艺术的追求与对生活的热爱。
通过软陶工艺作品,我们可以感受到艺人对生活的理解与表达,在他们的作品中融入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对爱情的渴望、对生活的热爱等丰富的情感。
优质课一等奖小学综合实践《魅力陶艺世界》

泥条盘筑制作过程:
1、准备泥料:将练好 的泥料取一小块, 先揉成团,再划切成圆形或任意您想要 的形状作为底板;
2、搓泥条:再切下一条泥,用手掌均匀 地搓动。这个动作看似简单,其实想达到 粗细均匀、软硬适中的程度是需要反复练 习的;
3、开始盘筑:先用毛笔将底片边缘均匀 的沾上水,再将泥条沿着同一个方向按 压堆叠在一起,边旋转转盘边按压,既 要压的紧实又不能压变型了,力度的掌 握是关键;
4、正形整理:在盘筑到一定高度的 时候需要用木拍子对外形进行拍实、 矫形;
5、装饰:根据您心中所想,装饰你 喜欢的图案。
想一想 如何将已成型的陶器
装饰得更漂亮?
陶器的装饰方法
一 、刻、印压 二、 贴花 三、 画、嵌花 四、 镂空
一、刻、印压
二、贴花
魅力陶艺世界
现代生活中的陶泥制品
我们现代生活 中的陶泥制品 还真是不少呢
?
作品欣赏(一)
作品欣赏(二)
作品欣赏 (三)
陶艺制的成型手法
1、手捏成型 2、泥片成型
3、泥条成型
陶泥的制作 秘诀
1、手捏成型
2、泥片成型
3、泥条成型
小组合作——
运用所学方法创作陶艺作 品 比一比谁的作品更有创意
人美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17. 软陶的魅力》【市一等奖】优质课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初步了解软陶黏土的特点,性质。
掌握轻粘土制作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利用很多轻粘土的颜色,分别制作不同的作品,通过小组讨论分工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在参与制作轻粘土的过程中,对创意美工活动产生兴趣,学会欣赏自己和他人的作品,培养学生观察力,动手能力,以及感受美,发现美,与创造美出更精美的作品。
2学情分析我所任班级为七年级一班,学生25人。
学生在七年级之前就具有捏制粘土的经验,所以在制作过程中稍加提醒注意事项即可。
体验超轻粘土这种材料的特点,通过制作,培养学生制作兴趣. 利用超轻粘土让学生自己构想所要捏制的主题,经由此活动引发其对艺术的兴趣及创作能力。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教师讲授、指导少而精,尽量让学生多练、多动,多给学生时间以发挥创作空间。
学生每人一套轻粘土工具,根据小学美术教材,师生共同设计活动方案。
3重点难点重点:学生掌握黏土的制作方法难点:学会几种颜色黏土混色的制作。
4教学过程4.1 第一学时4.1.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初步了解软陶黏土的特点,性质。
掌握轻粘土制作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利用很多轻粘土的颜色,分别制作不同的作品,通过小组讨论分工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在参与制作轻粘土的过程中,对创意美工活动产生兴趣,学会欣赏自己和他人的作品,培养学生观察力,动手能力,以及感受美,发现美,与创造美出更精美的作品。
4.1.2学时重点重点:学生掌握黏土的制作方法4.1.3学时难点难点:学会几种颜色黏土混色的制作。
4.1.4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欣赏激趣、诱发问题出示课前制作好的轻粘土作品,提问:1、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吗?(香蕉、苹果、草莓、葡萄、小猫、章鱼、蜗牛、小兔)2、这些物品用什么做的吗?(轻粘土)3、谈一谈章鱼的造型特点。
活动2【讲授】探究设计感受新知二、让学生自己感受,摸一摸,捏一捏,分析黏土优缺点优点:有鲜艳的色彩、芳香的气味,易于塑造等特点。
小学美术辽海版 四年级上册 第16课《软陶乐趣》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美术辽海版四年级上册第16课《软陶乐趣》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1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软陶作品,让学生感受软陶艺术中花纹装饰的魅力。
2、观察福字的结构,分析制作方法。
3、让学生学会复杂花条的制作思路,培养其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
2学情分析软陶艺术课程作为校本课程走进小学课堂,不仅丰富了学校的课程建设,同时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更提升了学生的艺术素养。
本课向大家展示了软陶艺术中最富魅力的部分——花纹装饰。
通过欣赏,让学生感受它丰富的变化与奇妙的组合,领略它的风采。
进而以“福”字花条为例,层层递进,深入浅出地分析讲解其制作方法,期间适当运用了动画视频,更直观形象的展现了“福”字花条的神奇演变,之后教师的演示又为学生的实践提供了技术支持,相信同学们会出色地完成创作,体验成功的快乐!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福字花条制作的方法。
【教学难点】福字花条结构的把握。
4教学过程教学活动1【讲授】软陶艺术之魅力——花条制作的趣味体验【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集中学生注意力,激情投入。
二、讲授新课1、语言导入,图片赏析。
同学们都知道,软陶艺术中最富魅力的就是花纹装饰。
因为它的存在,才使得我们的作品熠熠生辉。
大千世界形形色色的事物,我们都可以通过这样小小的软陶表现出来,创造出来。
也可以通过不同的揉捏、分割、不同的排列组合形成千变万化的图案、花纹,这就是软陶的神奇之处,它的魅力所在。
2、复习巩固,做好铺垫。
在之前的软陶课中我们已经接触过简单的花条制作的技法,你们还记得吗?下面,就让我们重温一下吧!(出示课件) 学生回顾:卷心法圈圈法夹片法3、图片展示,分享主题。
人美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17. 软陶的魅力》【市一等奖】优质课

时间为3小时左右。 6.作品完成后可以保存4到5年不变质不发霉。 7.原材料容易保存,在快干的时候加一些水保湿,又能恢复原状了。
三、用途
手工艺捏塑素材: 适用于玩偶、公仔、胸针、 发饰、浮雕壁饰、镜框 仿真花等的制作。
谨记:黏土不能放入嘴中哦!
四、注意事项
1、产品使用前要充分揉捏。 2、产品使用后要密封保存, 避免阳光直射。
3、产品使用时表面如有干硬 状请喷洒少许水。
4、产品喷洒水时如有掉色请 继续揉捏,使粘土吸收掉色。
5、产品制作完成后请自然干 燥,无需加热干燥。
五、基本形状及方法
1·球形 这是基础中的基础,几乎所有的粘土作品都会用是十分常用的一种形状,首先做一个球形,然后如图用双手成“V形”将一 端搓长。
3·梭形 制作出水滴形状后,在水滴的另一端用同样的方法再搓一下即可。 4·正方体 还是先做出球状,再用双手的食指和大拇指,捏平圆球的四周,使之呈正方形。
超轻黏土
主讲人:李玥
一、认识超轻黏土
一种流行于欧美、日韩等国家的软雕塑材料。原料主 要是纸纤维。
超超轻纸黏土成分: 发泡粉、水、纸浆、 糊剂。
二、特性
1、超轻、超柔、超干净、不粘手、不留残渣。 2、颜色多种,可以用基本颜色按比例调配各种颜色,混色容易,易操作。 3、作品不需烘烤,自然风干,干燥后不会出现裂纹。 4、与其它材质的结合度高,不管是纸张、玻璃、金属、还是蕾丝、珠片都有极佳的密合度。
同样方法,反复捏平正方形的六个面,最后固定为正六面体形状。
5·圆柱 体依然还是先做成球状,再将双手合在一起,夹住圆球反复揉搓,最后食指和 大拇指按平两端即可。
(参考课题1)感受陶艺的魅力-沪少版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参考课题1:感受陶艺的魅力-沪少版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陶艺的历史和文化背景;2.掌握陶艺制作的基本技巧;3.增强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4.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陶艺的历史和文化背景1.介绍陶艺的概念和发展历程;2.讲解不同地区陶艺的特点及代表作品;3.学习陶艺的文化背景和艺术价值。
2. 陶艺制作的基本技巧1.了解陶艺制作所需的材料和工具;2.学习基本的捏、拉、压等陶艺技法;3.制作基本的陶艺器物,如杯子、碗碟、花瓶等。
3. 增强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1.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2.引导学生设计和制作具有创意和特色的陶艺作品;3.指导学生在制作过程中注意安全和卫生。
4.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1.欣赏陶艺家的作品并了解其作品的艺术特点;3.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对美的感知能力。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陶艺的历史、文化背景和制作技巧来培养学生的知识和理论素养;2.演示法:通过老师的实际演示来直观地展示陶艺的制作过程;3.实践法:通过让学生亲自制作陶艺作品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4.欣赏法:通过欣赏陶艺家的作品来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四、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了解陶艺的历史和文化背景1.介绍陶艺的概念和发展历程;2.讲解不同地区陶艺的特点及代表作品;3.学习陶艺的文化背景和艺术价值。
第二课时:学习陶艺制作的基本技巧1.了解陶艺制作所需的材料和工具;2.学习基本的捏、拉、压等陶艺技法;3.制作基本的陶艺器物,如杯子、碗碟、花瓶等。
第三课时:增强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1.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2.引导学生设计和制作具有创意和特色的陶艺作品;3.指导学生在制作过程中注意安全和卫生。
第四课时: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1.欣赏陶艺家的作品并了解其作品的艺术特点;3.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对美的感知能力。
五、教学评价1.学生在学习陶艺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方面有了一定的了解;2.学生学会了基本的陶艺制作技巧并制作了具有一定特色的作品;3.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得到了提高;4.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得到了加强。
(参考课题1)感受陶艺的魅力-沪少版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感受陶艺的魅力-沪少版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参考课题1)一、教学目标1.了解陶艺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2.掌握基本的陶艺手法和技巧。
3.培养学生的绘画和造型能力。
4.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点1.了解陶艺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2.掌握基本的陶艺手法和技巧。
三、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的绘画和造型能力。
2.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四、教学准备1.讲台2.PPT3.陶瓷泥4.陶车5.陶轮6.陶刀7.陶瓷工具8.水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1.讲师通过PPT介绍陶艺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引导学生产生对陶艺的兴趣。
2. 示范与实践(30分钟)1.老师向学生展示如何使用陶瓷泥和陶轮,讲解基本的陶艺手法和技巧。
2.学生按照老师的示范,进行实践练习。
3. 指导与反思(15分钟)1.老师根据学生的实践情况,进行指导与点评,提出改进意见。
2.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反思,提出改进意见。
4. 展示与分享(10分钟)1.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展示,分享自己的心得和体会。
2.老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点评。
5. 结束语(5分钟)1.老师总结本次授课内容,强调陶艺对学生创造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性。
2.学生回答老师的问题,巩固学习内容。
六、教学评估1.学生的陶艺作品评分。
2.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反思。
3.学生的课堂表现评分。
七、教学扩展1.利用在线资源,了解国内外陶艺大师的作品和作品背后的故事,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文化素养。
2.利用文化课和语文课的资源,探究历史和文化背景对陶艺的影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八、教学心得本节课的设计旨在提高学生对陶艺的认识和掌握基本陶艺手法和技巧,较好地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通过此次授课,我发现学生对于艺术类课程有很大的兴趣和投入,但同时也有着理论和实践能力的差距。
在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中,我将更注重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软陶艺术的魅力》(欣赏课)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陶文化是我国一项悠远的民间艺术培养其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
2、认识软陶,感受软陶的特点及性能。
3、欣赏软陶作品,感受软陶的艺术魅力。
教学重点:
对软陶基本知识的了解与掌握。
教学难点:
对软陶作品的赏析。
教具准备:
软陶图片资料、软陶作品、软陶材料。
学具准备:
查找的软陶资料、软陶材料、刀片。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导言:
今天我们接触一样很好玩、很有趣的东西,它是什么呢就是老师手里的软陶。
当你拿在手里,一定会喜欢上它。
因为用它能做出好多我们自己喜欢的小形象。
看看老师的这些作品最吸引你们的地方在哪呢这些花纹都是用手捏出来的,神奇不神奇你们想玩一玩吗
讲授
1、学生动手实践,感受软陶的性能。
现在,你们拿块土玩一玩,看看有什么奇特的
总结:软陶是油性陶土,有较强的可塑性和延展性。
做出的形象经过烤制后会变得很坚硬,能成为永久的艺术品。
2、欣赏软陶作品,让学生感受软陶艺术的无穷魅力。
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图片,上面都是软陶作品,你们仔细欣赏一下,看看用软陶能做什么总结:软陶能做好多形象,小到一个发卡、挂件,大到立体造型、壁画都能用它来表现。
可以说没有做不到的,就怕想不到。
3、赏析作品,谈感受。
三、结束语:
软陶作品看起来很漂亮,做起来可没那么容易。
要有一定的基本功练习才行。
所以同学们千万不要着急,先从最基本学起,只要我们坚持下去,相信大家在软陶学习上一定能成功!
四、教学反思:
第一次接触软陶,孩子们感到很新奇,也很神秘。
所以学习兴致很浓。
从认识软陶一动手体验一作品欣赏,每个学习过程表现的都很积极、主动。
学生们能够了解和掌握软陶的基本知识和性能及特征。
特别是在让学生自己动手玩软陶时,那洋溢在孩子们脸上灿烂的笑容告诉我,学生们真的喜欢它,对软陶真的很感兴趣。
虽然第一次欣赏软陶作品,但让他们谈感受时还能站在自己的审美角度和欣赏水平进行交流,有时一些观点和看法还很有见地,整个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达到了预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