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盛唐气象》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 盛唐气象》教学设计(4)

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 盛唐气象》教学设计(4)

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盛唐气象》教学设计(4)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盛唐气象》主要介绍了唐朝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本课内容对于学生来说较为陌生,需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唐朝的繁荣景象。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了解了隋朝的建立和灭亡,对于中国古代历史有一定的认识。

但唐朝作为一个繁荣的时期,学生对其了解相对较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唐朝的繁荣景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容,认识唐朝的繁荣景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唐朝的繁荣景象及其原因。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料,为学生营造生动有趣的学习氛围。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3.合作探究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合作中思考,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提前准备相关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料,制作PPT。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唐朝的基本情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资料,展示唐朝的繁荣景象,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唐朝会出现这样的繁荣局面?2.呈现(10分钟)学生自主学习教材,了解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教师通过PPT呈现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知识点,引导学生学习。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唐朝繁荣的原因。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进行互动交流。

4.巩固(10分钟)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课后练习题。

教师巡视课堂,解答学生疑问。

5.拓展(10分钟)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唐朝的文化成就。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盛唐气象》教案11篇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盛唐气象》教案11篇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盛唐气象》教案11篇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盛唐气象》教案 (1)1.通过本次习作指导,教会学生“表现人物的精神世界”的方法。

2.体会细节描写对于塑造人物的特殊表达效果。

3.培养学生养成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善于积累的习惯,并鼓励学生将观察到的信息有创意地表达出来。

1.教会学生“抓住细节描写人物”的方法。

2.有创意地表达,通过恰当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方式反映人物个性。

导入写作文题展示写作指导思路点拨佳作示范1课时大千世界,人海茫茫。

走在大街上,人们步履匆匆,擦肩而过,一张张鲜活的面孔如花瓣一般,在我们的面前闪过。

那么如何将一张张表情各异的面孔定格,化作永恒的一瞬呢?画家可以用颜料去画,摄影师可以用相机去拍,而我们所能做的,就是用手中的笔去描绘。

俗语说:“画龙画虎难画骨。

”意思是说,无论画人还是画虎,要画出虎和人的外形是比较容易的,但要画出虎和人的内在精神却不太容易。

那么,如何才能将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呢?[设计意图] 写出人物的精神,激发学生的兴趣,知道观察人物要抓住特征,导入新课。

以“我的好朋友”为题,写一篇以记人为主的文章,不少于200字。

一、抓住典型细节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的描写之中。

细节,指人物、景物、事件等表现对象的富有特色的细枝末节。

它是记叙文情节的基本构成单位。

细节描写中,主要抓住肖像、心理、动作、语言、神态细节进行描述。

1.肖像细节描写。

照片激趣:你觉得照片上的老人的身份是什么?你为什么认为是这样的?〔明确〕肖像描写的作用不止在于画出这个人的外部面貌,更是为了以形传神,通过人物的外部特征揭示性格特点(表现人物的身份、性格和生活际遇)。

课文范例:(作家笔下人物猜测)(1)外貌描写黄里带白的脸,瘦得教人担心;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牙黄羽纱的长衫;隶体“一”字的胡须;左手捏着一支黄色烟嘴,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了。

第3课盛唐气象教案第3课盛唐气象

第3课盛唐气象教案第3课盛唐气象

第3课盛唐气象教案第3课盛唐气象第3课盛唐气象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知道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的姓名、唐玄宗前期的主要年号、唐朝的鼎盛时期,2.知道武则天、唐玄宗治国的基本史实,3.初步认识开元时代唐朝乃至中国历史上的地位以及盛世形成的原因。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开元盛世”2、难点:评价武则天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析归纳等教学过程一图片引入二揭示教学目标1.知道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的姓名、唐玄宗前期的主要年号、唐朝的鼎盛时期,2.知道武则天、唐玄宗治国的基本史实,3.初步认识开元时代唐朝乃至中国历史上的地位以及盛世形成的原因。

三学生自学阅读课文,完成填空:(一)女皇武则天我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是,她年自称皇帝,改国号为。

她在位期间,多方招揽人才,凌现和提拔了、等很有才干的人。

(二)“开元盛世”1.唐玄宗采取措施发展生产,他鼓励扩大面积,号召兴修,整理财政,清理和,他还倡导。

2.武则天发现和提拔、唐玄宗任用为宰相的两位德才兼备的大臣是和3.唐玄宗是位有作为的君主,他统治前期,勤于政事,善于用人,励精图治,出现了封建社会前所未有的盛世局面,史称“ ”。

唐玄宗的姓名是。

四合作探究(一)女皇武则天1、我国唯一的女皇帝名字叫什么?她的国号是什么?她是从谁的手里拿到皇帝位置的?2、你怎样评价武则天这个人物?(二)“开元盛世”1、唐玄宗前期的年号,唐玄宗的统治措施。

2、比较唐太宗和唐玄宗的主要政绩。

3、“开元盛世”局面出现的原因。

五课堂检测1.下列对武则天当政期间的评价,错误的是( )A.武则天继续推行唐太宗的政策B.社会经济不断发展C.减免赋税徭役,鼓励开垦荒地D.经济呈现衰退趋势2.如果说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盛世,那么盛世中的盛世则是在( )A.贞观年间B.武则天统治期间C.开元年间D.天宝年间3.下列哪些是开元盛世时期出现的现象?( )①监狱里犯人不多,判死刑的人很少②耕地面积扩大,全国达8亿亩③“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④“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4.唐玄宗统治前期用人的基本原则是()A.任用贤能B.注重门第C.注重品行D.注重垦荒5.下列唐朝统治者在位的先后顺序应是()A.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武则天——唐玄宗B.唐高祖——唐高宗——唐太宗——唐玄宗——武则天C.唐高祖——唐太宗——武则天——唐高宗——唐玄宗D.唐太宗——唐高祖——唐高宗——武则天——唐玄宗B6.识读右图,正确回答问题:(1)右图的人物是。

第3课 《盛唐气象》教学设计

第3课 《盛唐气象》教学设计

第3课《盛唐气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史实。

2、掌握唐朝时期与西藏的往来历史。

3、掌握唐朝文学方面的成就,重点掌握唐朝著名诗人李白、杜甫和白居易。

教学重点经济繁荣、民族交往与交融、文学艺术。

教学难点曲辕犁,筒车,民族交融。

教学过程一、经济的繁荣唐朝前期100多年中,经济迅速发展,社会呈现繁荣景象,下面通过农业、手工业、商业三个方面等现象反映唐朝的经济繁荣局面。

1、农业(1)垦田:大量荒地被开垦,农业技术改进,期中最具代表性的工具为曲辕犁:设计巧妙,省力,适于精耕细作,大大提高了耕作的效率和质量。

(2)水利:筒车:唐代筒车不用人工,可以昼夜不停歇的灌田,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

2、手工业唐朝的手工业发展到很高的水平,分为两个方面。

(1)丝织:蜀锦。

特点:色彩艳丽纹饰精美(2)陶瓷:青瓷、白瓷、唐三彩。

特点:造型精美,彩色亮丽。

3、商业唐朝的商业十分繁荣,水陆交通发达,贸易往来频繁,出现了一些繁华的大都市。

长安城规模宏伟,布局严整对称,街道宽敞整齐,商业繁荣。

长安也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

二、民族交往与交融1、和亲唐太宗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统一了青藏高原的各个部落,定都逻些(今拉萨),实行了一系列发展生产、改革制度的措施。

他仰慕中原文化,多次派使者到唐朝求婚。

唐太宗同意将文成公主嫁给他。

文成公主入藏时,带去了大量的中原先进技术和知识。

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增进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

松赞干布为迎取文成公主修建了布达拉宫。

唐中宗时期,金城公主入藏,尺带珠丹提出“和同为一家”2、民族政策材料: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唐太宗自古以来,统治者都重视中原汉族,轻视边疆的少数民族,但是我待他们一视同仁。

唐太宗时期,因为国家的强盛,对周边民族有征战的,也有和亲的。

之后采取了开民的民族政策。

北方和西北地区的各族首领尊奉唐太宗为“天可汗”,即各族共同的君主。

(完整word版)第3课《盛唐气象》教案

(完整word版)第3课《盛唐气象》教案

【课标要求】通过经济的繁荣、民族交往与交融、开放的社会风气和多彩的文学艺术,了解盛唐的社会气象;以文成公主入藏为例,说明唐代民族关系的和睦。

【学习目标】①从农业、手工业、商业三个方面归纳唐朝前期经济繁荣的表现,识记曲辕犁、蜀锦、唐三彩等标志性成就。

②了解唐朝与吐蕃等少数民族交往的史实,识记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两个历史人物。

③知道唐朝诗歌和书法领域的代表人物,理解其艺术特点。

④从积极开放和兼收并蓄两个角度了解唐朝开放的社会风气【学习重点】民族交往与交融唐诗【教材解读】知识点一经济的繁荣1、唐朝前期经济发展的特点:经济发展迅速,社会呈现繁荣景象。

2、农业发展的表现①垦田面积逐渐扩大。

曲辕犁是一种轻便的短曲辕犁,又称江东犁。

它最早出现于唐代后期的东江地区,它的出现是我国耕作农具成熟的标志。

犁普遍使用前,耒耜是主要耕作工具。

使用畜力牵引的耕犁从春秋战国才开始逐渐在一些地方普及使用。

曲辕犁和以前的耕犁相比,有几处重大改进。

首先是将直辕、长辕改为曲辕、短辕,并在辕头安装可以自由转动的犁盘,这样不仅使犁架变小变轻,而且便于调头和转弯,操作灵活,节省人力和畜力。

筒车亦称“水转筒车”。

一种以水流作动力,取水灌田的工具亦称“水转筒车”。

②一些重要的生产工具被发明和推广,代表是曲辕犁和筒车。

③兴修水利,在全国各地修建了很多水利工程。

3、唐朝手工业发展的表现①纺织业:品种繁多,尤其以丝织工艺水平最高,其中蜀锦以色彩艳丽、纹饰精美冠于全国。

唐三彩,汉族古代陶瓷烧制工艺的珍品,全名唐代三彩釉陶器,是盛行于唐代的一种低温釉陶器,釉彩有黄、绿、白、褐、蓝、黑等色,而以黄、绿、白三色为主,所以人们习惯称之为"唐三彩"。

因唐三彩最早、最多出土于洛阳,亦有"洛阳唐三彩"之称。

②陶瓷业:陶瓷器生产水平很高,越窑的青瓷如冰如玉,邢窑的白瓷类雪似银,闻名中外的唐三彩,造型精美,色彩亮丽。

③其他:造船业、矿冶业、造纸业等都颇具规模4、唐朝商业繁荣的表现①大都市出现:唐朝由于水陆交通发达,贸易往来频繁,出现了一些繁华的大都市。

盛唐气象教案新版

盛唐气象教案新版

盛唐气象教案新版【篇一:(2017春季版)《盛唐气象》教学设计】盛唐气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唐朝前期的经济繁荣情况,了解唐代的民族交往、民族交融情况和社会风气,以及多彩的文学艺术,理解文成公主对汉藏团结的历史贡献。

过程与方法:通过历史故事,以及对相关历史图片和文献资料的阅读、鉴赏,了解、感受盛唐气象,分析相关现象出现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盛唐气象,增强学生对中华文明的认同感;在学习唐代民族交往与交融的历史过程中,感受各民族之间的友好团结,了解各族人民共同谱写了中华文明发展的光辉篇章。

教学重点民族的交往与交融;开放的社会风气。

教学难点开放的社会风气。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我眼中的唐朝:结合前面学习的内容和课外了解,说说学生严重的唐朝。

2、外国人眼中的唐朝:在唐初诸帝时代,中国的温文有礼、文化腾达和威力远被,同西方世界的腐败、混乱和分裂,对照的是那样的鲜明??中国呈现了繁荣、幸福和文艺活跃的景象远在任何同时代国家的前头。

3、自主阅读课文,了解唐朝盛世景象。

二、经济的繁荣农业的发展:观察图片,了解曲辕犁和筒车;了解唐朝蔬菜的种植。

感受唐朝农业的进步。

手工业:欣赏唐三彩、越窑的青瓷、邢窑的白瓷。

观察唐都长安布局图,感受唐朝的盛世繁荣。

三、民族交往与交融1、欣赏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塑像图片,讲述他们的故事。

2、以吐蕃为例简介唐朝时期的民族交往和交融,认识文成公主对汉藏友好团结做出的贡献,认识到我国悠久历史是有各民族人民共同缔造的。

【篇二:第3课盛唐气象-2017人教版最新教学案】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3课盛唐气象1、知识与能力①学生了解唐朝开元时期盛世经济的繁荣,包括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三个方面的成就。

唐朝政治的稳定,经济的繁荣引发了文化艺术等的繁荣;通过经济繁荣、开放的社会风气,了解盛唐的社会气象;②了解唐朝前期周边少数民族的概况,掌握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入藏的史实及意义;了解各民族友好交往为唐朝经济繁荣、文学发展和社会风气开放提供了条件。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3课 《盛唐气象》 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3课 《盛唐气象》 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3课《盛唐气象》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盛唐气象》是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的一课。

教材主要围绕唐朝的繁荣时期展开,介绍了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内容。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图表和文字,生动地展示了盛唐时期的气象。

本课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新鲜的,需要通过深入的教学设计,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本课学习之前,已经对唐朝有了初步的了解,对唐朝的一些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有所耳闻。

但是,对于盛唐时期的具体内容,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理解和把握盛唐气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盛唐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主要内容,了解盛唐时期的基本情况。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学生能够培养历史思维能力,提高历史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认识到盛唐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辉煌时期,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盛唐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主要内容。

2.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入理解盛唐时期的繁荣背后原因。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图表、音乐、视频等多种方式,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盛唐气象。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查找相关资料,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合作探究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探究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多媒体课件,包括图片、图表、音乐、视频等素材。

2.准备相关的历史资料,以便在课堂上进行拓展讲解。

3.准备课堂练习题,以便进行巩固练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盛唐时期的图片和音乐,引导学生进入盛唐气象的学习情境。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盛唐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主要内容,让学生对盛唐气象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学生自主阅读教材,查找相关资料,了解盛唐时期的具体情况。

第3课盛唐气象(教案)

第3课盛唐气象(教案)

第3课盛唐气象(教案)第一篇:第3课盛唐气象(教案)《盛唐气象》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了解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史实;掌握唐朝时期,唐朝与西藏的往来历史;掌握唐朝文学方面的成就,重点掌握唐朝著名诗人李白、杜甫和白居易。

2.过程与方法运用图像及文字资料创设教学情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通过学习了解了唐朝经济居当时世界的先进地位。

从中体会到祖国的伟大,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唐与吐蕃交往的史实;光耀千古的诗坛【教学难点】艺术性、从历史角度去理解、欣赏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歌【教学方法】合作、探究、交流【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引言:下面有很多熟悉的面孔,你们不会有了新朋友就忘记我这个老朋友吧?下面谁能背诵历史朝代歌,请举手。

今天我们学习第三课《盛唐气象》出示:“长安百花时,风景宜轻薄。

无人不沽酒,何处不闻乐?”这是谁的诗?唐朝诗人刘禹锡的诗《百花行》,描写的是长安城人们赏花的盛况。

唐朝时期,社会经济呈现一派高度繁荣景象。

盛唐时期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是怎样的呢?当时的民族关系如何?唐朝在文学艺术方面又呈现出什么样的辉煌局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二、讲授新课(一)经济的繁荣师:什么才能表现一个国家的繁荣富强?(经济)师:在唐朝前期的100多年中,经济发展迅速,社会呈现繁荣景象。

问:这首诗描述的是哪个时期的什么景象?(开元盛世)那个行业?(农业)师:在唐朝前期的100多年中,经济发展迅速,社会呈现繁荣景象。

在农业方面,垦地面积逐渐扩大,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发明并推广了一些重要的生产工具,如曲辕犁和筒车。

唐王朝非常重视兴修水利,在全国各地修建了很多水利工程。

师: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唐】杜甫师:这首诗描述的是哪个时期的什么景象?(开元)那个行业?(农业)师:下面我们就学习盛唐经济的繁荣——农业思考:农业经济繁荣的表现是什么呢?(参考书回答)随机:垦田面积逐渐扩大、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发明并推广了一些重要的生产工具,如曲辕犁和筒车、兴修水利师:下面我们看盛唐的农具相关史事:曲辕犁由11个部件构成,设计精妙,轻便灵巧,操作时可自如地控制入土深浅,回转省力,适于精耕细作,大大提高了耕作的效率和质量。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盛唐气象》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盛唐气象》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盛唐气象》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课《盛唐气象》是七年级历史下册的一课,主要介绍了唐朝盛世的气象。

内容包括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方面的发展。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唐朝的繁荣景象,认识唐朝在中国历史中的重要地位。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对中国古代史有一定的了解,但对唐朝的繁荣和发展还缺乏系统的认识。

学生对历史事件和人物有一定的兴趣,但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参差不齐。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历史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方面的发展,认识唐朝的繁荣景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唐朝历史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方面的发展。

2.难点:唐朝繁荣景象的原因和意义。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媒体资源,营造生动的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引导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2.课件: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的课件。

3.媒体资源:图片、音频、视频等。

4.学生活动材料:分组讨论的题目和任务。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唐朝的图片和音频资料,引导学生回顾所学内容,激发学生对唐朝历史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方面的发展。

教师通过提问,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引导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唐朝繁荣景象的原因和意义。

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4.巩固(5分钟)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点评,总结唐朝繁荣的原因和意义。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盛唐气象》教案优秀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盛唐气象》教案优秀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盛唐气象》教案优秀5篇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盛唐气象》教案优秀一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从农业、手工业、商业三个方面归纳唐朝前期经济繁荣的表现;以文成公主入藏等史实为例,理解唐代和睦的民族关系;从积极开放和兼收并蓄两个角度了解唐朝开放的社会风气;知道唐代诗歌和书画的代表人物,理解其艺术特点过程与方法通过思考和概括盛唐时期农业和手工业的成就,培养学生综合归纳问题的能力;利用实物模型、地图、图片等直观教具辅助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通过诗歌了解几位大诗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唐朝民族政策的特点、这种政策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和初步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唐朝诗歌的了解,使学生认识到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歌艺术极具特色,才华过人,而且热爱祖国,关心民间疾苦,具有高尚的情操和爱国情感,以此教育学生做人应当德才兼备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唐与吐蕃交往的史实;光耀千古的诗坛。

教学难点:从艺术角度、历史角度去理解、欣赏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歌。

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中国诗词大会》中关于唐诗的视频。

《中国诗词大会》是央视首档全民参与的诗词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基本宗旨,力求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带动全民重温那些曾经学过的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

而这其中,唐诗作为中国古诗词的代表,被提及最多、引用最广。

唐朝作为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诗歌内容丰富,风格多样,《将进酒》《望岳》《琵琶行》朗朗上口;诗人才华横溢,风流倜傥,李白、杜甫、白居易如雷贯耳。

正所谓时势造英雄,盛唐造就了诗歌盛世,而迄今为止流传下来的近五万首唐诗,也足以带我们领略那气势恢宏的盛唐气象。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经济的繁荣1.史料解读。

2.根据材料中的图片并结合教材,老师引导学生从三个方面概括唐朝经济发展的表现。

答案提示:(1)农业:垦田面积逐渐扩大,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修建了很多水利工程。

第3课《盛唐气象》教学设计

第3课《盛唐气象》教学设计

第3课《盛唐气象》教学设计《第3课《盛唐气象》教学设计》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教学设计文本解读通过本课学习认识到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歌艺术极具特色,才华过人,而且热爱祖国,关心民情,具有高尚的情操和爱国情感,以此教育学生做人应德才兼备。

教学目标与内容通过历史故事,以及对相关历史图片和文献资料的阅读、鉴赏,了解感受盛唐气象,分析相关现象出现的原因。

1.概括唐朝时期盛世经济繁荣的表现。

2.了解文成公主入藏和亲的故事,理解文成公主入藏的意义和唐太宗开明的民族政策。

3.了解唐朝开放的社会风气含义。

4.掌握唐朝文学艺术等方面的主要成就,了解唐朝的著名诗人、书法家和画家及其代表作。

确定教学目标与内容的理据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本内容检查自学情况且直观,容易记忆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培养学生读材料和概括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家庭的情感培养合作探究能力和学以致用的能力培养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教学具体环节导入新课播放视频《盛唐气象》,引入课题。

讲授新课 1.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学生根据学习目标自主学习课本内容。

3.学习第一部分:经济的繁荣(1)学习农业的发展。

让学生根据课本说出农业发展的表现(2)重点让学生了解盛唐时期的新式农具:曲辕犁和筒车。

播放视频观看。

(3)材料研读:据记载,筒车“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骨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泄水”。

想一想,使用筒车的好处是什么?(4)学习手工业的发展。

说出手工业发展的具体表现。

(5)展示丝织业的图片并讲解。

并进行材料研读,回答问题。

(6)展示陶瓷器的图片并讲解。

重点介绍唐三彩:唐三彩的制作是在白底的陶胎上,刷上一层无色釉,再用黄、绿、青三色加以装饰,烧成色彩鲜艳的三彩陶器。

其造型美观大方,是艺术的珍品。

(7)学习商业的发展,重点介绍大都市长安。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3课 《盛唐气象》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3课 《盛唐气象》教学设计

第3课《盛唐气象》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知道盛唐经济繁荣的表现。

(2)了解和掌握吐蕃的社会发展及各民族与唐朝的关系。

(3)掌握唐朝的诗歌、书法和绘画成就。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丝织品、瓷器的欣赏,培养美感和历史情趣(2)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获得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3)通过赏析唐诗,进一步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工匠精湛技艺的敬佩之情,初步理解政治与经济之间的联系(2)认识祖国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和发展的;民族友交流有利于各民族的共同发展,这是我国民族关系的主流(3)认识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歌艺术特色,感受热爱祖国、关心民情的爱国情感。

培养艺术修养和鉴赏能力,诱发对书法、绘画艺术的兴趣和爱好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盛唐经济的繁荣;知道唐朝与吐器的友好关系难点:知道曲辕犁、筒车是唐朝先进的农业生产工具,了解它们的结构原理;明白唐朝民族政策的特点和作用;了解李白、杜甫、白居易诗歌的特色及灿烂夺目的书法和绘画三、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讲授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杜甫的《忆昔》:“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诗中描写的是唐朝“开元盛世”的社会风貌。

“盛唐”是指唐玄宗统治前期和中期,那时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发展,政治开明,文化发达,民族关系融合,对外交流频繁。

盛唐不仅是唐朝繁荣发展的高峰,也是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

当时的社会繁荣发展到何等程度呢?让我们一起走进第3课盛唐气象(二)、讲授新课:一、经济的繁荣唐朝时期经济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农业,手工业,商业。

1、农业的发展师:农业的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生:(1)垦田面积逐渐扩大;(2)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发明并推广了重要的生产工具,如曲辕犁和筒车。

(3)重视兴修水利,在全国各地修建了很多水利工程。

新人教版七下历史第3课盛唐气象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七下历史第3课盛唐气象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七下历史第3课盛唐气象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新人教版七下历史第3课《盛唐气象》主要介绍了唐朝时期的繁荣景象,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个方面。

本节课内容较为丰富,需要学生掌握唐朝时期的历史背景、重要事件和人物,以及唐朝的繁荣特点。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了解了唐朝的基本情况,对历史有一定的认识。

但对于唐朝的繁荣景象和具体历史事件、人物的认识程度不同,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设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繁荣特点,掌握唐朝时期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华文明的自豪感,增强民族认同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繁荣特点,重要事件和人物。

2.教学难点:唐朝时期的历史背景和具体历史事件、人物的联系。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学生通过教材和课外资料,了解唐朝的繁荣特点,掌握重要事件和人物。

2.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唐朝时期的历史背景和具体历史事件、人物的联系。

3.案例分析:教师选取典型历史事件和人物,进行分析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唐朝的繁荣景象。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新人教版七下历史第3课《盛唐气象》。

2.课外资料:相关历史文献、图片、视频等。

3.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唐朝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进入盛唐气象的学习。

2.呈现(10分钟)学生自主学习教材,了解唐朝的繁荣特点,掌握重要事件和人物。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操练(15分钟)教师选取典型历史事件和人物,进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唐朝的繁荣景象。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唐朝时期的历史背景和具体历史事件、人物的联系。

4.巩固(10分钟)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唐朝繁荣特点、重要事件和人物的掌握程度。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盛唐气象》教学设计范文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盛唐气象》教学设计范文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盛唐气象》教学设计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盛唐气象》教学设计范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

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盛唐气象》教学设计范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盛唐气象》教学设计篇1教材分析:本课主要从五个版块组合盛唐时期艺术成就内容,分别以雕塑、绘画、书法、工艺、建筑来分类展现各个领域的代表杰作,再现盛唐时期的工艺、书法、绘画、建筑等取得的成绩,展现盛唐独到的艺术审美特色。

欣欣向荣的盛唐文化不仅承载于艺术品更是将盛唐气象——政治、经济、文化特色显示于其中,而通过作品的欣赏不仅要理解跨时代的审美特点还要理解作品蕴含的意义及其背后的民族自豪感。

本课所选艺术作品反映当时社会背景兼具艺术审美及历史意义。

学情分析:初三学生通过历史、唐诗的学习对于“唐朝”这个概念有了系统的概念化的构建,但这些基本停留在历史发展过程的了解和一些诗歌文学等的赏析,对于其他艺术成就还是比较陌生的——学生的掌握通常以名词的概念组合知识,这些都是点的掌握;而且通过旅游、影视作品等才对于唐朝形象和一些唐朝文化风俗特色有了基本概念。

就笼统地来说,各科的学习是“唐朝”这个形象的骨架,而不是更深入地理解一些艺术美和其内在含义。

教学思路:唐朝是历史的一部分,与前后的发展分不开,以一种对比的眼光审美唐朝,尤其是盛唐艺术,才能更好地理解其盛大的背景和成就。

所以本课以人文历史发展为主轴,穿插艺术发展。

如果单单把艺术从历史文化发展中分块出来讲是不全面的,学生应该了解历史发展缘由,艺术承载于历史的缘由,以及今后发展的区别,这样的美术课堂才是完整的,单独讲艺术品的成就是单薄的,所以这将是一堂人文历史化的美术欣赏评述课。

教学准备:PPT教学目标:学生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将基本了解盛唐时期的各种文化艺术成就和当时的审美特点,培养民族自豪感。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3课 盛唐气象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3课 盛唐气象教学设计

第3课《盛唐气象》教学设计一、课标分析2022新课标要求如下:从制度、经济、文学艺术、民族交往、中外文化交流等方面认识唐王朝在世界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二、内容分析唐朝前期,统治者励精图治,政局相对稳定,为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农业生产迅速发展,手工业、商业繁荣、使唐朝社会经济呈现高度繁荣景象。

同时唐朝时期,汉族与周边少数民族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各民族之间友好关系进一步加强,我国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得到进一步发展。

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影响与交融,以及唐朝对外交流的广泛,是唐朝社会风气开放、兼容并包,社会生活异彩纷呈。

经济的繁荣、社会风气的开放以及民族交往、交融的加强,体现了盛世唐朝的繁华景象,也造就了文化的兴盛。

三、教学目标唯物史观、史料实证:阅读教材和相关史料,了解唐朝经济、文化繁荣和开放的社会风气,并初步分析其繁盛的原因。

历史解释:通过学习唐朝多彩的文学艺术,准确说出各代表任务的作品特点。

时空观念:展示唐朝地图,了解唐朝边疆巩固与各族交往的情况。

家国情怀:掌握唐蕃和亲及唐朝民族交往、交融的基本史事,领悟对当下增强民族团结的启示。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经济的繁荣;民族的交往与繁荣;开放的社会风气。

难点:民族的交往与繁荣。

五、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讲授法、问题教学法、史料分析法。

教学手段:历史图片、历史地图、文字材料、多媒体、新教材等。

六、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设计意图】:以上节课的唐朝皇帝关系图为导入,建立历史联系,落实时空观念。

(二)讲授新课1.经济的繁荣(1)教师活动将本子目的学习,分为“农业”“手工业”“商业”来分类描述。

(2)学生活动使学生清楚的理解唐朝经济繁荣的具体表现。

(3)教师活动材料一:浙江沿海的明州和温州是年产各类船只600余艘的造船中心;吉州也曾创下过年产1300多艘船的历史记录。

材料二:《旧唐书.职官志》记载:“凡天下出铜铁州府,听人私采,官收其税”。

教学设计3:第3课 盛唐气象

教学设计3:第3课  盛唐气象

第3课盛唐气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唐朝前期政治经济的发展情况、手工业技术的提髙以及商业的繁荣等主要史实。

了解和掌握吐蕃的社会发展及与唐朝的关系;了解和掌握唐朝时期在文学艺术方面的主要成就。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思考和概括开元时期农业和手工业的成就,培养学生综合归纳问题的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唐朝民族政策的特点、出现这种政策的原因及影响,培养学生归纳能力和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学习认识到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歌艺术极具特色,才华过人,而且热爱祖国,关心民情,具有高尚的情操和爱国情感,以此教育学生做人应德才兼备。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盛世经济的繁荣;唐诗。

教学难点:曲辕犁、筒车是唐朝先进的农业工具,但是它们的结构原理和先进性,学生不易理解,难以形成准确的概念。

从唐太宗的“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的态度,能够认识到我国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和发展的;民族友好交流有利于各民族的发展,这种关系是我国民族关系的主流。

如何从历史的角度去理解和欣赏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人的诗作,是本课的又一个难点。

【教法学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具】地图册、唐朝相关多媒体、曲辕梨和筒车图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读诗歌,猜诗人让学生朗读,让学生猜猜它们作者分别是哪位?其生活的时代?唐盛世,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是怎样?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经济的繁荣1. 讲农业的发展,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杜甫《忆昔》,并概括出唐代农业发展的具体表现。

(1)讲农业工具的改进时,可做如下安排:①制作“唐代曲辕犁图”,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出曲辕犁的特点(比如比较一下直辕犁和曲辕犁的不同、曲辕犁比直辕犁有了什么改进)。

②讲述筒车时,可以利用教材中的插图,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想象,分析出筒车比以往灌溉工具先进的地方,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化解学习上的困难。

《盛唐气象》教学设计

《盛唐气象》教学设计

《盛唐气象》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了解盛唐时期在经济、社会生活、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繁荣表现。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资料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盛唐的辉煌,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经济的繁荣、文学艺术的兴盛。

2.难点:理解盛唐气象的内涵和形成原因。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小组合作学习法、情境创设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播放一段展现盛唐风貌的视频或音乐,引出课题。

2.经济的繁荣
-讲解农业的发展,如曲辕犁和筒车的使用。

-介绍手工业的发达,如纺织业、陶瓷业等。

-分析商业的繁荣表现,如长安城的规模等。

3.社会生活
-展示唐代的服饰、饮食等图片,让学生感受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

-讲述唐代的节日习俗。

4.文学艺术的兴盛
-唐诗:介绍几位著名诗人及代表作,体会唐诗的魅力。

-书法、绘画:欣赏著名书法家和画家的作品。

5.小组讨论:盛唐气象形成的原因
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讨论和总结。

6.课堂总结
概括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盛唐气象的特点和重要意义。

7.布置作业
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自己心目中盛唐气象的短文。

五、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理解程度,根据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你可以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对教学设计进行灵活调整和完善。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盛唐气象》教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盛唐气象》教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3课《盛唐气象》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盛唐时期的社会发展情况;
技能目标:知道盛唐形成的历史原因;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历史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难点:感受“盛唐”气象;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大唐盛世吗?它有哪些令我们自豪和津津乐道的地方?
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学习今天的内容:(板书)《盛唐气象》;
二、繁荣的经济和民族大融合:
师:课件出示唐朝前期社会发展状况的简介,请同学们认真观看后,结合课文内容想一想:唐朝的经济繁荣体现在哪些方面?唐朝为民族的融合做出了哪些贡献?
生:结合课文内容积极分组讨论;
师:巡视指导;。

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下册《第3课 盛唐气象》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下册《第3课 盛唐气象》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下册《第3课盛唐气象》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盛唐气象》是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的一课。

教材主要介绍了唐朝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繁荣景象,包括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历史事件。

此外,教材还涉及到唐朝的对外交往、民族关系、科技进步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全面了解唐朝的繁荣景象及其原因和影响。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有关隋唐时期的一些基础知识,如隋唐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

但学生对于唐朝的繁荣景象及其原因和影响可能还不太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唐朝繁荣的原因和影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繁荣景象,掌握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历史事件。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法,分析唐朝繁荣的原因和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历史的自豪感,增强学生的民族认同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繁荣景象。

2.难点:唐朝繁荣的原因和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获取知识。

2.合作探讨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分析问题。

3.案例分析法:通过讲解典型历史事件,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唐朝的繁荣。

4.图片展示法:运用图片、视频等资料,直观地展示唐朝的繁荣景象。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2.课件:制作相关课件,包括图片、视频等资料。

3.学具:准备相关历史资料,如书籍、文章等,以便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唐朝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关注唐朝的繁荣景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运用课件呈现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容,让学生了解唐朝的繁荣景象。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分析唐朝繁荣的原因和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历史下册中华书局版第3课《盛唐气象》教学设计储建川陇川县第三中学2015年4月15日第3课盛唐气象一、教材内容分析本课是从女皇武则天,“开元盛世”,长安的繁荣,“安史之乱”四个方面论述,内容层次分明,重点突出。

二、学生情况分析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七年级的学生,他们有一定的理解、分析能力,有自己的思想及特有的观点;但是,刚刚迈入初中的他们,知识结构还很零散,分析、整理、概括的能力还不强,所以在教学设计中要注意设问的角度和深度,要注意引导其分析,帮助其整理,鼓励其概括,以期达到教学目的;同时,虽然他们对历史学习有着一定的距离感,在历史课堂的学习上容易僵化学习内容。

如何搭建一个图文结合的平台,创设教学情境,充分挖掘和锻炼他们的观察、阅读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拉近他们与历史的距离,就成为了教学活动中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了。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唐朝盛世时的景象,主要有中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武则天的统治,唐玄宗统治下的“开元盛世”,长安城的繁荣以及唐朝由盛而衰的标志“安史之乱”,唐朝的灭亡等基本史实。

使学生初步了解唐朝鼎盛的出现和衰亡的整个过程。

引导学生思考分析“武则天在唐朝历史上起了什么作用”“为什么会出现开元盛世的局面”“为什么说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而衰的标志”等等问题,培养学生归纳分析问题的能力,借助各类教学用具和课文中的图片、地图等,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

2、过程与方法有很多关于武则天的传说和影视片,可借助这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提出各类问题,导入新课。

除充分使用教材中的各类图片辅助教学外,还可以组织学生搜集其他资料来证实唐朝盛世的壮观景象,与课题中的“气象”相吻合,以加深学生的印象,有利于课堂教学的气氛和效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通过学习了解了唐朝经济居当时世界的先进地位。

从中体会到祖国的伟大,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心。

通过对这一时期精美的工艺品和先进生产技术的教学,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审美情趣和从图片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四、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①、武则天承上启下的统治;②、唐玄宗前期开元年间唐朝的盛世景象2、难点:“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标志五、教学方法谈话法、讲解法、问题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

六、学习方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七、教具准备地图册、唐朝相关多媒体、武则天、唐玄宗,唐长安城等图片八、课时安排:1课时九、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说起武则天,同学们并不陌生,哪位同学能给大家讲讲关于武则天的故事或者谈谈你对武则天的了解生:(回答略)师:武则天,因为受电影、电视塑造的艺术形象的影响,有些同学对这一历史人物的正面作用产生了怀疑。

武则天是一个争议很多,众说纷纭的历史人物。

她专断、刚烈、爱才、狠心、毒辣等,但她对历史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她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她的政绩有哪些在这一课中我们讨论这些问题。

请同学们把课本翻到第12页,今天我们来学习第3课《盛唐气象》[板书]第3课盛唐气象(二)讲授新课一、女皇武则天师:给同学们3分钟的时间看课本,然后分组讨论回答下面问题:①武则天是个什么样的人②武则天的主要政绩是什么③如何评价她生:(回答略)师:①她是怎样的一个人武则天(624年—705年)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女皇帝,也是继位年龄最大的皇帝(67岁),也是继位年龄最大的皇帝(67岁即位),又是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

唐高宗时为皇后、唐中宗和唐睿宗时为皇太后,后自立为武周皇帝,尊为“武周圣神皇帝”,改国号为“周”,定都洛阳,史称“武周”705年退位。

武则天统治时期,人口明显增加,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史称有“贞观遗风”。

②武则天的主要政绩是什么1)继续推行唐太宗时的各项政策。

2)重视农业生产。

3)破格选用贤才,完善科举,提拔重用平民官吏。

③右图是陕西乾陵武则天的无字碑。

在我国古代,墓碑上一般都刻有文字,记载墓主的生平和业绩。

这座无字碑是按照武则天遗言立的。

遗言说,自己的功过,由后人来评价,所以不刻文字作为后人,你怎样评价武则天答:武则天(624年——705年)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她主政期间继承唐初以来的制度和措施,任用贤臣,促进了社会政治、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同时,她又用残酷的手段对付反对自己的贵戚重臣,造成了社会恐慌。

但总体是肯定的。

武则天统治时期,人口明显增加,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史称有“贞观遗风”之称。

为后来“开元盛世”奠定基础。

被历史学家郭沫若称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二、“开元盛世”唐玄宗简介武则天有四个儿子,长子李弘因惹怒武则天被杀。

太子李贤被安了一个“谋反”的罪名流放四川。

李治死后,三子李显继位,刚当了两个月的皇帝,因一句气话,被中书令裴炎密报武后,李显被废掉,四子李旦上台。

远在两千里外的李贤,空有满腔抱负,如今连人身自由都没有,他父亲去世一年后,才从看守人口中得知。

李贤反复思考,大哥被害,自己和三弟遭贬,剩下唯一的四弟是个傀儡皇帝,下场也不会妙。

于是一首“黄台诗”: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

一摘使瓜好,再摘使瓜稀。

三摘犹为可,四摘抱蔓归。

结果,被人发觉告密。

武则天派人查问,李贤自杀。

至此,武则天的四个儿子,已经有三个被杀或被废,只剩一个李旦,也是如履薄冰。

武则天后,唐朝政局一度动荡。

中宗李显即位,恢复唐国号,中宗皇后韦氏与皇女安乐公主干政,毒死中宗,韦后临朝称制。

睿宗三子李隆基与太平公主发动政变诛杀韦后、安乐公主,拥睿宗复位。

睿宗传位于李隆基。

李隆基挫败太平公主政变。

睿宗传位给李隆基,即唐玄宗,前期年号“开元”。

[ 开元有“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之意,其意是想有所作为,励精图治,使唐朝更加兴盛。

]教师提问:什么是开元盛世唐玄宗前期为什么能出现开元盛世的局面什么叫“开元盛世”唐玄宗统治前期政局稳定,经济文化发展,社会繁荣,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唐玄宗这一时期的年号是“开元”,因此,历史上称“开元盛世”。

出现“开元盛世”局面的原因唐玄宗即位以后,“励精为治”:①任用贤才;②重视地方吏治;③注意节俭;④重视农业生产。

府兵制:中国古代兵制之一,特点是兵农合一。

府兵平时为耕种土地的农民,农隙训练,战时从军打仗。

府兵参战时武器和马匹自备。

募兵制:唐玄宗为增强军事力量,实行了募兵制。

募兵制由国家招募丁男当兵,供给衣食,免征赋役。

三、长安的繁荣P15页的唐朝长安城平面示意图唐朝首都长安城,在隋朝兴建时称为大兴城,(唐朝开国皇帝)李渊登基后便改称长安城。

唐长安城沿用隋大兴城旧制,不断修建,更加宏伟壮丽。

长安城布局特色:一是宫城在全城中北部;其南是皇城,为中央衙署所在地;外郭城从东西南三面拱卫皇城与宫城,是平民与官僚的住宅区和商业区。

宫殿区居全城北部中央,显然带有皇帝“至高无上,南面称王”的意思,这可说是宇文恺当年设计长安格局时的中心思想。

二是全城南北中轴线两侧东西对称。

三是棋盘式的街道宽畅笔直。

长安既是丝绸之路的起点,又是东方文化的中心,聚集着很多少数民族和外国人,总人口达百万以上。

各色人种来来往往,热闹繁华。

1、长安城的布局是怎样的分为哪几个区域答:长安城的布局是----全城南北中轴线两侧东西对称、是棋盘式的街道宽畅笔直。

分为三个区:宫城、皇城、外郭城。

2、从哪些方面可以反映出长安城内商业的繁荣答:商业区发达,店铺繁多,种类齐全,外国商人众多。

3、长安城的历史地位答:长安城的历史地位:既是丝绸之路的起点,又是东方文化的中心,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但是好景不长,唐玄宗后期的统治:沉溺酒色怠于政事奸臣当道朝政混乱——由盛转衰四、“安史之乱”安史之乱是我国历史上一次最重要事件,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安,指安禄山,史,指史思明,“安史之乱”系指755年他们起兵反对唐王朝的一次叛乱次叛乱。

安史之乱自唐玄宗天宝十四年至唐代宗宝应元年(755~762年)结束,前后达8年之久。

这次历史事件,是当时社会各种矛盾所促成的,对唐朝后期的影响尤其巨大。

唐朝天宝十四载十一月甲子日(755年12月16日星期二),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节度使的安禄山发动节度使之士兵及同罗、奚、契丹、室韦、突厥等民族组成共十五万士兵,号称二十万,在范阳起兵。

天宝十五年占领长安、洛阳,进入安史之乱的最高峰。

(一)范阳叛变——杨国忠与安禄山不和,安禄山恐杨国忠对己不利,遂以讨杨国忠为借口,在范阳叛变,安禄山一路南下,不足两月,已攻陷洛阳,自立为燕帝,国号燕。

(二)肃宗即位——安禄山破潼关,活捉守将哥舒翰,直入长安。

玄宗仓惶入蜀,行至马嵬[wéi] 驿,军士哗变,杨贵妃被逼自缢,太子李亨即位灵武,是为肃宗。

(三)禄山被杀——不久,安禄山被长子安庆绪所杀。

郭子仪得回纥之助,收复长安和洛阳。

(四)思明叛变——史思明降唐,受封为范阳节度使。

唐室恐怕史思明再反,欲将之消灭,究泄,史思明遂反叛。

(五)思明称帝——郭子仪、李光弼进击安庆绪,包围邺[Yè]郡,史思明带兵援助安庆绪,合并其兵,回范阳,称大燕皇帝。

(六)平定乱事——史思明与李光弼相持年余后被养子史朝义所杀。

李光弼再借回纥兵,大破史朝义。

史朝义部下田承嗣、李怀仙降唐,史明义被杀,安史之乱遂告平定。

1、时间:755年12月,边镇将领安禄山、史思明见朝廷空虚,起兵叛乱,史称“安史之乱”2、经过:范阳叛变——肃宗即位——禄山被杀——思明叛变——思明称帝——平定乱事3、后果:763年春天安史之乱草草平定,中国国势也一落千丈了。

4、唐朝灭亡时间:907年,大将朱温逼唐朝皇帝退位,唐朝灭亡。

你对唐玄宗有何评价唐玄宗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君主之一。

在他统治前期,能够任用贤臣,注意节俭,重视生产,社会经济呈现繁荣景象,达到了鼎盛时期;后期,由于他怠于政事,沉溺酒色,任用小人,导致唐朝由盛转衰。

说明前期唐玄宗是一个有作为的皇帝,而到后期成为一个昏君,功过各半。

总括而言,自安史之乱以后,唐代由盛转衰,可说是中国历史上盛衰的分界线。

及至宋元明清等代,亦未能使国势超越閞元之盛世,故安史对中国的破坏力很强,对中国的影响甚大。

(三)课堂小结一代女皇武则天,对唐朝中期的繁荣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经过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等几代人的努力,终于开创了大唐盛世;却由于唐玄宗的纵情享乐而使大好河山毁于一旦。

我们应以史为鉴,警钟长鸣,居安思危,为中华腾飞而努力学习。

(四)课后练习1.唐朝的全盛时期是(C )A.唐太宗时期B.武则天时期C.唐玄宗前期D.唐玄宗后期2.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D )A.武则天是我国唯一的女皇帝B.武周政治为唐代中期的繁荣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C.唐都长安是著名的国际大都市D.武周统治时期唐朝由盛转衰3、唐朝户数从贞观末年的300万户到开元末年增加到841万户,这是( C )A 贞观之治的成效B 农业发展的结果C 开元盛世的成效D 任用贤能的结果4.下列人物不是唐玄宗时名相的是(B )A.张九龄B.狄仁杰C.姚崇D.宋璟十、板书设计第3课盛唐气象一、女皇武则天1、政绩:①继续推行唐太宗时期的各项政策;②破格选用贤才;③重视农业生产;④完善科举制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