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课程与教学论》试题及答案
华师网络教育-《课程与教学论》2018秋年作业

华师网络教育-《课程与教学论》2018下半年作业我的成绩100分单项选择题1、历时态课程要素,是构成作为一个时间动态系统的课程研制过程的基本因素。
下列属于历时态课程要素构成的是(2.5 分)A.教育宗旨和目标、教育内容、活动样式、效果B.教育目标、课程研制者、教育效果C.课程研制者、教育内容、课程学习者D.课程学习者、教育效果、教育环境我的答案:A得分:2.5分2、为了使课程与教学适合于学习者需要和背景而在一门课程或一个学习单元开始之前对学生者所具有的认知、情感和技能方面的条件所进行的评估是(2.5 分)A.终结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诊断性评价D.相对性评价我的答案:C得分:2.5分3、教学过程的“新三中心”是(2.5 分)A.教师、课本、课堂B.学生、经验、活动C.教师、学生、课程D.教师、教材、教学手段我的答案:B得分:2.5分4、在学完某门课程或某个重要部分之后进行的旨在评价学生是否已经达到教学目标要求的概括水平较高的测试和成绩评定是(2.5 分)A.终结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诊断性评价D.相对性评价我的答案:A得分:2.5分5、采用各种有机整合的形式,是教育系统中分化了的各要素及其各成分之间形成有机联系的课程形态是(2.5 分)A.分科课程B.活动课程C.整合课程D.显性课程我的答案:C得分:2.5分6、课程研制目标模式的奠基者是(2.5 分)A.波比特B.泰勒C.布卢姆D.司滕浩斯我的答案:A得分:2.5分7、17世纪,《大教学论》,这本被认为是历史上专门而系统研究和阐述教育问题的专门著作问世,一般人将这本专著的发表看作是教学论诞生的标志。
这本著作的作者是(2.5 分)A.昆体良B.夸美纽斯C.裴斯泰洛齐D.赫尔巴特我的答案:B得分:2.5分8、“三要素说”认为,教学系统由下面三个要素构成的(2.5 分)A.教师、学生、课程B.教师、学生、教材C.教师、教材、教学手段D.教师、学生、环境我的答案:A得分:2.5分9、强调教育的价值不仅仅在于满足学生认知上的需要,而且要注意和满足学生情感上的需要的学者是(2.5 分)A.杜威B.赫尔巴特C.布鲁纳D.罗杰斯我的答案:D得分:2.5分10、在课程研制中以价值判断和选择为核心的、对理论指导、目标、内容或经验、组织与结构、活动样式或策略、评价等多种可能性和方案进行选择、确定和应用的过程被称为(2.5 分)A.课程决策B.课程开发C.课程实施D.课程评价我的答案:A得分:2.5分11、把大班上课、小组讨论、个人自学结合在一起,以灵活时间为单位代替固定统一上课时间的教学组织形式是(2.5 分)A.文纳特卡制B.道尔顿制C.贝尔—兰卡斯特制D.特朗普制我的答案:D得分:2.5分12、在课程与教学论发展的萌芽时期,产生了一批论述课程与教学问题的专著,其中,世界上已发现的最早的课程与教学论专著是(2.5 分)A.《理想国》B.《论语》C.《学记》D.《雄辩术原理》我的答案:C得分:2.5分13、教学过程的“老三中心”是(2.5 分)A.教师、课本、课堂B.学生、经验、活动C.教师、学生、课程D.教师、教材、教学手段我的答案:A得分:2.5分14、一个教育系统或教育机构法定性的要求全体学生或某一学科专业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种类是(2.5 分)A.学科课程B.活动课程C.必修课D.正规课程我的答案:C得分:2.5分15、在评价对象群体之外,预定一个客观的或者理想的标准,并运用这个固定的标准去评价每个评价对象的评价类型是(2.5 分)A.绝对评价B.相对评价C.他评价D.元评价我的答案:A得分:2.5分16、在某一教学思想和原理的指导下,围绕某一主题,为实现教学目标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规范化教学程序和操作体系就是(2.5 分)A.教学内容B.教学模式C.教学形式D.教学方法我的答案:B得分:2.5分17、学校教育中的那些虽然在课程指南或学校政策中未明文规定,但却显然是学校教育经验中经常的和有效的部分的实践和结果的课程形态是(2.5 分)A.分科课程B.活动课程C.隐蔽课程D.显在课程我的答案:C得分:2.5分18、为了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专门内容的学习活动所采用的方式、手段和程序的总和被称为(2.5 分)A.教学内容B.教学媒体C.教学形式D.教学方法我的答案:D得分:2.5分19、学生中心说的代表人物是(2.5 分)A.杜威B.赫尔巴特C.洛克D.夸美纽斯我的答案:A得分:2.5分20、课程的各个组成成份或组成要素及其相对稳定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方式的总和是(2.5 分)A.课程类型B.课程结构C.课程平衡D.课程组织我的答案:B得分:2.5分21、下列课程设计模式中,属于历史最古老,并被广泛使用的课程设计模式是(2.5 分)A.学科设计B.问题中心设计C.科目设计D.学习者中心设计我的答案:C得分:2.5分22、下列课程设计模式中,属于问题中心课程设计模式的是(2.5 分)A.学科设计B.生活领域设计C.科目设计D.学习者中心设计我的答案:B得分:2.5分23、以围绕儿童的发展需要和兴趣爱好为中心的、以活动为组织方式的课程形态是(2.5 分)A.分科课程B.活动课程C.整合课程D.显性课程我的答案:B得分:2.5分24、萌芽于古巴比伦学校和古希腊的学校,成型于近代学校,以夸美纽斯的百科全书式课程为代表,经赫尔巴特而模式化的课程类型是(2.5 分)A.学科课程B.活动课程C.必修课D.正规课程我的答案:A得分:2.5分25、课程与教学评价本身也是评价的对象。
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与教学论真题及答案

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与教学论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l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的奠基者、开创者是AA.博比特B.查特斯C.泰勒D.泰罗2.被誉为是“现代课程理论的圣经”的著作是CA.《课程》B.《课程编制的原理》C.《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D.《儿童与课程》3.从本质上看,实践眭课程的深层价值追求是CA.技术兴趣B.解放兴趣C.实践兴趣D.价值兴趣4.理论化、系统化教学论的创立者是AA.夸美纽斯B.卢梭C.裴斯泰洛齐D.拉特克5.法国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卢梭撰写的教育小说是AA.《爱弥儿》B.《窗边的小豆豆》C.《夏洛的网》D.《教育漫话》6.提出“我想不到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正如在相反方面,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的教育家是CA.杜威B。
裴斯泰洛齐C.赫尔巴特D.罗杰斯7.斯腾豪斯提出的课程开发模式是CA.目标模式B.审议模式C.过程模式D.工作模式8.儿童在熟悉“萝卜”、“菠菜”、“西红柿”等概念以后再来掌握“蔬菜”这一概念,这种学习是奥苏伯尔所提出的BA.下位学习B.上位学习C.并列结合学习D.发现学习9.奥苏伯尔认为影响学习的成就动机中,推动学生学习的最重要、最稳定的动机是DA.成功驱力B.自我提高驱力C.附属驱力D.认知驱力10.以下不属于范例教学中“范例”的基本特征是AA.主导性B.基本性C.基础性 D.范例性11.维果茨基认为儿童的“实际发展水平”与“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区域是AA.最近发展区B.活动发展区C.接近发展区D.可能发展区‘12.“解释《失乐园》的意义,考察与欣赏《老人与海》的重要意义”,这样的教学目标属于DA.生成性目标B.普遍性目标C.行为目标.D.表现陛目标13.课程开发以学习者的需要为基点、强调学习者需要的优先性,此种课程观是CA.社会中心课程B.学科中心课程C.儿童中心课程D.知识中心课程14.借助各种静态的教学手段如挂图、模型、标本、绘画等而提示内容的教学方法是BA.示范B,呈示 C.展示D.口述15.“学校课程是使学习者适应当代社会生活的工具”,此种观点属于学校课程与社会生活关系的B A.主动适应论B.被动适应论C.超越论D.整合论16.“直角三角形斜边的平方等于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
课程与教学论2018年10月历年真题及答案

课程与教学论2018年10月历年真题及答案答题时间:90分钟总题数:38题总分:100分1【单选】(总分1分)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的奠基者、开创者是()A博比特B查特斯C泰勒D泰罗[结果]正确答案是:A[解析]博比特是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的奠基者、开创者。
形成了独特的课程开发理论——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
2【单选】(总分1分)被誉为是“现代课程理论的圣经”的著作是()A《课程》B《课程编制的原理》C《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D《儿童与课程》[结果]正确答案是:C3【单选】(总分1分)从本质上看,实践眭课程的深层价值追求是()A技术兴趣B解放兴趣C实践兴趣D价值兴趣[结果]正确答案是:C[解析]从本质上看,实践性课程的深层价值追求是“实践兴趣”。
4【单选】(总分1分)理论化、系统化教学论的创立者是()A夸美纽斯B卢梭C裴斯泰洛齐D拉特克[结果]正确答案是:A[解析]1632年,夸美纽斯出版《大教学论》,目的是阐明“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本书标志着理论化、系统化的教学论的确立。
5【单选】(总分1分)法国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卢梭撰写的教育小说是()A《爱弥儿》B《窗边的小豆豆》C《夏洛的网》D《教育漫话》[结果]正确答案是:A6【单选】(总分1分)提出“我想不到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正如在相反方面,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的教育家是()A杜威B裴斯泰洛齐C赫尔巴特D罗杰斯[结果]正确答案是:C[解析]赫尔巴特把实现教育的终极目的与传授文化知识视为同一个过程,从而在历史上第一次揭示了“教学的教育性”规律,第一次把教学与道德教育统一起来,对后世影响深远。
7【单选】(总分1分)斯腾豪斯提出的课程开发模式是()A目标模式B审议模式C过程模式D工作模式[结果]正确答案是:C[解析]英国课程论专家斯腾豪斯提出的课程开发模式是过程模式8【单选】(总分1分)儿童在熟悉“萝卜”、“菠菜”、“西红柿”等概念以后再来掌握“蔬菜”这一概念,这种学习是奥苏伯尔所提出的()A下位学习B上位学习C并列结合学习D发现学习[结果]正确答案是:B[解析]上位学习(又称为总括学习)是指在学习者已经掌握几个概念或命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一个概括或包容水平更高的概念或命题。
全国4月自学考试课程与教学论试卷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4月自学考试课程与教学论试卷课程代码:00467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把教学过程分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个阶段的教育家是( )A.杜威B.洛克C.凯洛夫D.赫尔巴特2.“泰勒原理”的实践基础是( )A.活动分析B.解放兴趣C.八年研究D.泰罗主义3.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假设的是( )A.赞科夫B.巴班斯基C.维果茨基D.列昂节夫4.确定学习者需要的过程本质上是( )A.教师提供选择的过程B.家长提供选择的过程C.学习者自由选择的过程D.学校提供选择的过程5.( )是指向于特定课程与教学目标、受特定课程内容所制约、为师生所共同遵循的教与学的操作规范和步骤。
A.教学过程B.教学原则C.教学方法D.教学设计6.“精神助产术”的确立者是()A.苏格拉底B.亚里士多德C.柏拉图D.黑格尔7.( )提出,课程开发的任务之一,是要提供实施的“过程原则”。
A.斯腾豪斯B.泰勒1C.塔巴D.奥利沃8.“副学习”概念的提出者是( )A.克伯屈B.杰克逊C.巴罗D.杜威9.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圣经”的著作是(《》)。
A.课程B.课程编制C.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D.怎样编制课程10.施瓦布主张,课程开发的基本方法应是( )A.工作分析B.课程审议C.活动分析D.职业分析11.五六十年代出现了所谓的“三大新教学论流派”,( )是其中之一。
A.行为主义教学论B.人本主义教学论C.尝试教学论D.发展性教学论12.杜威实现课程与教学一体化的具体途径是( )A.从做中学B.反省思维C.主动作业D.问题教学13.被看作是课程开发的经典模式、传统模式的是( )A.情境模式B.目标模式C.批判模式D.过程模式14.( )的本质含义在于鼓励教师对课程实践的反思批判和发挥创造作用。
2018年自考《课程与教学论》试题及答案

2018年自考《课程与教学论》试题及答案一、课程研究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1、课程研究的一般趋势(1)课程研究内容正在超越“课程开发”研究,走向“课程开发”研究与“课程理解”研究的整合。
(2)课程的研究方法正在超越“量的研究”,走向“量的研究”与“质的研究”整合。
2、20世纪世界课程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1)国际性与民族性之间的张力——多元主义教育价值观(2)平等与高质量之间的张力——教育民主化与教育公平的理念(3)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之间的张力——主体教育观3、国际性与民族性的关系(1)国际性与民族性是文化交往和发展中的两种不同的特质。
民族性是一个民族、一种文化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所形成的独特的民族和文化个性。
国际性是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在持续交往中所形成的民族和文化间性,这是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相互理解的能力。
(2)国际性与民族性之间又具有内的统一性。
一方面,国际性领事于民族性。
另一方面,民族性又依赖于国际性。
4、多元主义教育价值观内涵在民族和文化交往中,多元主义价值观意味着基于多元价值标准对待民族和文化个性,尊重民族和文化差异,与此同时在不同民族和文化之间展开持续和深入的交往,设身处地地理解异民族与异文化。
5、教育的平等与教育的高质量关系(1)平等与高质量是两种不同的价值追求。
(2)平等与高质量又是内在统一的。
6、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关系(1)它们是各有其特殊规定的、两个不同的世界。
科学世界是建立在数理—逻辑结构的基础上、由概念原理和规律规则所构成的世界。
生活世界是建立在日常交往基础上的、由主体与主体之间所结成的丰富而生动的日常生活构成的世界。
(2)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又是内在统一的。
第一、生活世界是科学世界的基础,是科学世界的意义之源;第二、在特定条件下,科学世界又能提升生活世界的意义;第三,生活世界和科学世界是历史地统一的。
7、主体教育观的内涵(1)人是主体,教育应当尊重并提升人的主体性,培养具有主体性的人。
西大[1157]《课程与教学论》2018年春季作业试题与参考答案
![西大[1157]《课程与教学论》2018年春季作业试题与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dfb0eb467ec102de3bd892d.png)
西大[1157]《课程与教学论》2018年春季作业试题与参考答案单项选择题1、在教科书内容设计中,()就是把教科书的内容按照线性方式来排列,组织成一条在逻辑上前后直接联系的直线,前后的内容基本上不重复。
1.学科逻辑2.心理逻辑3.直线式组织4.纵向组织2、在课程与教学变革模式中,以下属于“情境模式”的特点1.极为强调专家学者的作用2.主张教师是积极创造的主体3.其通则包括非正式的个人接触4.由“启动、实施、合作”三个阶段构成3、以下属于学生学业成就评价实施阶段的内容的是()1.采用质性的评价方式2.评价学生成绩3.依据事先确定的目标进行总结4.确定评价目标可能的各种非预期效应4、课程评价的模式中,与CIPP评价模式的不同决策类型()。
1.目标评价2.过程评价3.回应性评价4.课程差距评价5、在课堂教学管理的策略中,以下处理方式属于正面激励1.强化情感因素2.慎用批评3.发现并管理学生的对抗行为4.常规-奖赏-处罚6、在教学模式中,以问题解决为中心,注重学生的独立活动,着眼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的模式被称为()。
1.“探究式”教学模式2.“传递-接受式”教学模式3.范例教学模式4.“自学-辅导式”教学模式7、()是指学校范围之外的课程资源,包括学生家庭、社区和整个社会中各种可用于教育教学活动的设施和条件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
1.校内课程资源2.校外课程资源3.自然课程资源4.社会课程资源8、在教学设计过程中,为使教学设计方案能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整个过程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不包括()。
1.开放性2.多维性3.系统性4.基本性9、西汉建立不久主张设置()课程。
1.《射》2.《御》3.《数》4.《六经》10、课程与教学研究关注的实质性范畴是指()。
1.使其目的和手段呈现政治和社会过程2.课程与教学研究共同要素的本质、特征和价值3.课程与教学的研究领域4.教学案例等的设计与制作11、以下不属于课堂教学管理的特点的是()。
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与教学论真题及答案

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与教学论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l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的奠基者、开创者是AA.博比特B.查特斯C.泰勒D.泰罗2.被誉为是“现代课程理论的圣经”的著作是CA.《课程》B.《课程编制的原理》C.《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D.《儿童与课程》3.从本质上看,实践眭课程的深层价值追求是CA.技术兴趣B.解放兴趣C.实践兴趣D.价值兴趣4.理论化、系统化教学论的创立者是AA.夸美纽斯B.卢梭C.裴斯泰洛齐D.拉特克5.法国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卢梭撰写的教育小说是AA.《爱弥儿》B.《窗边的小豆豆》C.《夏洛的网》D.《教育漫话》6.提出“我想不到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正如在相反方面,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的教育家是CA.杜威B。
裴斯泰洛齐C.赫尔巴特D.罗杰斯7.斯腾豪斯提出的课程开发模式是CA.目标模式B.审议模式C.过程模式D.工作模式8.儿童在熟悉“萝卜”、“菠菜”、“西红柿”等概念以后再来掌握“蔬菜”这一概念,这种学习是奥苏伯尔所提出的BA.下位学习B.上位学习C.并列结合学习D.发现学习9.奥苏伯尔认为影响学习的成就动机中,推动学生学习的最重要、最稳定的动机是DA.成功驱力B.自我提高驱力C.附属驱力D.认知驱力10.以下不属于范例教学中“范例”的基本特征是AA.主导性B.基本性C.基础性 D.范例性11.维果茨基认为儿童的“实际发展水平”与“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区域是AA.最近发展区B.活动发展区C.接近发展区D.可能发展区‘12.“解释《失乐园》的意义,考察与欣赏《老人与海》的重要意义”,这样的教学目标属于DA.生成性目标B.普遍性目标C.行为目标.D.表现陛目标13.课程开发以学习者的需要为基点、强调学习者需要的优先性,此种课程观是CA.社会中心课程B.学科中心课程C.儿童中心课程D.知识中心课程14.借助各种静态的教学手段如挂图、模型、标本、绘画等而提示内容的教学方法是BA.示范B,呈示 C.展示D.口述15.“学校课程是使学习者适应当代社会生活的工具”,此种观点属于学校课程与社会生活关系的B A.主动适应论B.被动适应论C.超越论D.整合论16.“直角三角形斜边的平方等于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
课程与教学论,自考真题2018年04月

全国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与教学论(课程代码00467)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l分。
共30分。
1.确立“学科结构运动”的理论基础与行动纲领的是A.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B.教育过程C.课程编制D.科学管理的原理【解析】(P14):B 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会议主席杰罗姆·布鲁纳作了题为《教育过程》的总结报告,该报告确立了“学科结构运动”的理论基础与行动纲领,并从理论上理性地解决了存在于学科专家和教育专家之间的持久争论。
2.“实践性课程”的中心是A.教师B.教材C.学生D.环境【解析】(P17):C 考察“实践性课程”。
教师和学生是课程的主体和创造者,其中学生是“实践性课程”的中心。
3.在系统的实践哲学(伦理学)和心理学假设体系的基础之上确立的西方近代最完整的教学论体系的教育家是A.赫尔巴特B.杜威C.卢梭D.夸美纽斯【解析】(P36):A 赫尔巴特,德国著名哲学家、心理学家、教育家。
他的教育学是建立在系统的实践哲学(伦理学)和心理学假设体系的基础之上确立的西方近代最完整的教学论体系。
4.发现教学的基本形式是A.谈话教学B.实物教学C.图式教学D.非指导性教学【解析】(P31):B 考察发现教学的基本形式:活动教学与实物教学是发现教学的基本形式。
5.当前,在中小学校开展的“国旗下讲话”被认为是一种A.显性课程B.隐性课程C.虚无课程D. 正式课程【解析】(P249):B 考察对隐形课程的理解。
结构功能主义教育社会学把隐性课程视为学校、班级生活中所蕴含的、促进学生社会化的非学术性经验(班级生活结构、各种社会规范和行为准则等等)。
6.意义学习的心理机制是A.联想B.综合C.分化D. 同化【解析】(P102):D 奥苏伯尔把学生的学习分为两类,即意义学习与机械学习。
机械学习的心理机制是联想,而意义学习的心理机制是通化。
7.儿童在熟悉“鸡”“鸭”“鹅”等概念后,再来掌握“家禽”这一概念时,是奥苏伯尔所认为的A.上位学习B.下位学习C.自主学习D.并列结合学习【解析】(P104):A 考察对上位学习的理解。
18秋华师《课程与教学论》在线作业

(单选题) 1: 确定学习者需要的过程本质上是()A: 尊重学习者的个性B: 了解学生现状C: 了解社会生活的需求D: 了解社会生活的变迁需要正确答案:(单选题) 2: 课程研究内容的趋势是()。
A: “课程开发”研究B: “课程开发”研究与“课程理解”研究的整合C: “课程理解”研究D: “课程方法”研究正确答案:(单选题) 3: ()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共同讨论、探究与解决问题,学生由此获得知识技能、发展能力与人格的教学方法。
A: 提示性教学方法B: 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方法C: 教学对话D: 课堂讨论正确答案:(单选题) 4: 表现性目标的本质上是对()的追求A: 工具理性B: 解放理性C: 实践理性D: 技术理性正确答案:(单选题) 5: 核心课程的概念起源于()的观点A: 斯宾塞B: 赫尔巴特C: 泰勒D: 杜威正确答案:(单选题) 6: 课程决策权力分配的趋势是()。
A: 走向均权化B: 分权制C: 集权制D: 分权与集权并重正确答案:(单选题) 7: “研究、开发与传播”模式——()取向。
A: 忠实取向B: 相互适应取向C: 课程创生取向D: 发展取向正确答案:(单选题) 8: 班级授课组织便于发挥()作用。
A: 教师的主导作用B: 学生的作用C: 学生的创造性D: 书本的作用正确答案:C: 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方法D: 课堂讨论正确答案:(单选题) 10: 目标达成模式是课程专家在著名的中学课程改革实验——()的基础上提出的。
A: “智力测验研究”B: “校车运动”C: “学前补偿计划”D: “八年研究”正确答案:(单选题) 11: ()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学科既在一些主题或观点上相互联系,又保持各学科原来的相对独立。
A: 相关课程B: 融合课程C: 广域课程D: 综合课程正确答案:(单选题) 12: 兰德课程变革动因模式——()取向。
A: 忠实取向B: 相互适应取向C: 课程创生取向D: 发展取向正确答案:(单选题) 13: 博比特的科学化课程开发方法可称为()A: 过程分析B: 活动分析C: 目标分析D: 工作分析正确答案:(单选题) 14: 教学方法受特定的()的制约A: 教学特点和教学水平B: 教学要素和教学组织C: 教学时间和教学结构D: 教学价值观和教学内容正确答案:(单选题) 15: ()是指每一个学生个体在与具体教育情境的种种“际遇”中所产生的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
(全新整理)4月全国自考课程与教学论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与教学论试题课程代码:00467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提出课程开发的“活动分析”方法的教育家是()A.查特斯B.奥利沃C.博比特 D.施瓦布2.从本质上看,“泰勒原理”的深层价值取向是()A.技术兴趣 B.实践兴趣C.解放兴趣D.知识兴趣3.“概念重建主义课程范式”的本质追求是()A.技术兴趣 B.实践兴趣C.解放兴趣D.知识兴趣4.倡导教学是一项塑造儿童心灵的艺术。
教师不是像卢梭所说的那样为自然之助手,而是儿童观念的提供者、多方面兴趣的控制者。
持这一观点的代表人物是教育家()A.夸美纽斯 B.洛克C.裴斯泰洛齐D.赫尔巴特5.在西方英语世界中,最早提出“课程”一词是在1859年发表的一篇著名文章《什么知识最有价值》,其作者是著名教育家()A.卡斯威尔 B.坎贝尔C.坦纳D.斯宾塞6.20世纪末课程与教学的重新整合充分汲取了一个世纪以来人类认识发展和价值探究的精华,它追求的是一种()A.科技理性 B.实践理性C.解放理性D.工具理性7.“过程模式”是由英国著名课程论专家系统确立的,代表人物是()1A.塔巴B.斯藤豪斯C.皮斯特D.坦纳8.布鲁纳用“表征系统”的概念来表述儿童认知发展的特征。
他认为儿童认知发展是由结构上迥异的三类表征系统及其相互作用构成的质的飞跃过程。
它们是行为表征、图象表征和()A.言语表征B.形象表征C.实物表征D.符号表征9.为了激活新旧知识之间的实质性联系,提高已有知识对接受新知识的有效影响,奥苏贝尔提出了()A.比较组织者B.陈述性组织者C.说明性组织者D.先行组织者10.范例教学的特殊之点在于“范例”,范例的基本特征要具备基础性、范例性和()A.基本性B.预备性C.要素性D.启发性11.斯金纳根据操作条件反应的学习理论,将预先审定的教材精心组织成有逻辑的顺序,借助改进的教学机器,使学生能以个别化的方式进行学习。
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_课程与教学论真题_真题(含答案与解析)

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与教学论真题(总分100, 做题时间150分钟)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1分。
共 30 分。
1.确立“学科结构运动”的理论基础与行动纲领的是SSS_SINGLE_SELA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B教育过程C课程编制D科学管理的原理该题您未回答:х该问题分值: 1答案:B2.“实践性课程”的中心是SSS_SINGLE_SELA教师B教材C学生D环境该题您未回答:х该问题分值: 1答案:C3.在系统的实践哲学 ( 伦理学 ) 和心理学假设体系的基础之上确立的西方近代最完整的教学论体系的教育家是SSS_SINGLE_SELA赫尔巴特B杜威C卢梭D夸美纽斯该题您未回答:х该问题分值: 1答案:A4.发现教学的基本形式是SSS_SINGLE_SELA谈话教学B实物教学C图式教学D非指导性教学该题您未回答:х该问题分值: 1答案:B5.当前,在中小学校开展的“国旗下讲话”被认为是一种SSS_SINGLE_SELA显性课程B隐性课程C虚无课程D正式课程该题您未回答:х该问题分值: 1答案:B6.意义学习的心理机制是SSS_SINGLE_SELA联想B综合C分化D同化该题您未回答:х该问题分值: 1答案:D7.儿童在熟悉“鸡”“鸭”“鹅”等概念后,再来掌握“家禽”这一概念时,是奥苏伯尔所认为的SSS_SINGLE_SELA上位学习B下位学习C自主学习D并列结合学习该题您未回答:х该问题分值: 1答案:A8.进行外文单词翻译的学习,属于SSS_SINGLE_SELA辨别学习B规则学习C言语联想学习D信号学习该题您未回答:х该问题分值: 1答案:C9.在教学中,要为某学科在每个阶段的系统的知识总体提供预备性、要素性的知识,要掌握此种认识的方法和科学方法论,以及在这种方法论中表现出来的人类学意义。
这样的教学过程是SSS_SINGLE_SELA非指导性教学B发展性教学C发现性教学D范例性教学该题您未回答:х该问题分值: 1答案:D10.“生成性目标”可以上溯到的教育哲学命题是SSS_SINGLE_SELA教育即经验的连续改造B教育长即生活C教育即生长D教育是一种社会的过程该题您未回答:х该问题分值: 1答案:C11.课程开发以学习者需要为基点、强调学习者的需要的优先性的时候,这种课程是SSS_SINGLE_SELA儿童中心课程B教师中心课程C知识中心课程D社会中心课程该题您未回答:х该问题分值: 1答案:A12.“培养学生具有自我实现的人格”,这种表述属于SSS_SINGLE_SELA教学目标B课程目标C教育目标D教育目的该题您未回答:х该问题分值: 1答案:D13.课程理论、课程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下列哪两者之间的关系 ?SSS_SINGLE_SELA经验课程与活动课程B经验课程与学科课程C经验课程与综合课程D经验课程与 STS课程该题您未回答:х该问题分值: 1答案:B14.有一种教学方法为要素主义教育哲学流派所青睐,这种教学方法是SSS_SINGLE_SELA提示型教学方法B自主型教学方法C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方法D研讨型教学方法该题您未回答:х该问题分值: 1答案:A15.教学对话产生和维持的基本依托是SSS_SINGLE_SELA对话情境B教师素养C学生水平D教材内容该题您未回答:х该问题分值: 1答案:A16.在下列课程类型中,最传统的学科课程是SSS_SINGLE_SELA科目本位课程B学术中心课程C活动课程综合学科课程该题您未回答:х该问题分值: 1答案:A17.将课程基本着眼点定位于儿童的兴趣和动机的课程是SSS_SINGLE_SELA综合课程B经验课程C学科课程D地方课程该题您未回答:х该问题分值: 1答案:B18.浪漫自然主义经验课程论的代表人物是SSS_SINGLE_SELA派纳B杜威C卢梭D麦克唐纳该题您未回答:х该问题分值: 1答案:C19.下列属于社会本位综合课程的课程形态是SSS_SINGLE_SELA融合课程广域课程C相关课程DSTS课程该题您未回答:х该问题分值: 1答案:D20.螺旋式课程的最初倡导者是SSS_SINGLE_SELA加德纳B布鲁姆C布鲁纳D罗杰斯该题您未回答:х该问题分值: 1答案:C21.下列属于个别化教学组织形式的是SSS_SINGLE_SELA附带学习B文纳特卡计划C分组学习D同步学习该题您未回答:х该问题分值: 1答案:B22.在古德莱德的课程层次理论中,在课堂上实际实施的课程,被称之为SSS_SINGLE_SELA理想的课程B理解的课程C正式的课程D运作的课程该题您未回答:х该问题分值: 1答案:D23.下列不属于课程实施取向的是SSS_SINGLE_SELA行为取向B忠实取向C相互适应取向D创生取向该题您未回答:х该问题分值: 1答案:A24.课程与教学的评价,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以有多种不同的分类方式。
2018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真题

2018年招收攻读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题
考试科目代码:840
考试科目名称: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说明:考生答题时一律写在答题纸上,否则漏批责任自负。
一、概念阐释(每题4分,计20分)
1.语文课程性质
2.语文课程资源
3.语文素养
4.语感
5.语文教学评价
二、知识解答(每题15分,计30分)
1.阅读能力的内涵包括哪些?
一个鸟巢从高高的树端掉下来,在地上滚了几滚,散了。几只鸟尖叫着飞来要守住,却飞不下来,向右一飘,向左一斜,翅膀猛地一颤,羽毛翻成一团乱花,旋了一个转儿,倏乎在空中停止了,瞬间石子般掉在地上,连声响儿也没有。
窄窄的巷道里,一张废纸,一会儿贴在东墙上,一会儿贴在西墙上,突然冲出墙头,立即不见了。有一只精湿的猫拼命地跑来,一跃身,竟跳上了房檐,它也吃惊了;几片瓦落下来,像树叶一样斜着飘,却突然就垂直落下,碎成一堆。
(二)片断教学设计
《孔乙己》选自人教版语文教科书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试对下面片断课文的内容与形式进行简要分析,并据此设计片断教学。
课前导读:
一个像孔乙己这样的读书人,一个“苦人”和弱者,在当时的社会有怎样的命运?这篇小说透过一个少年的眼光,给我们展示了晚晴世风图的一角,在不动声色的叙述中蕴涵着深沉的批判力量。
注释:
1、《风雨》选自《中华散文珍藏本·贾平凹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该文被选入人教版七年级பைடு நூலகம்第三单元。
2、偌ruò大:这么大,或那么大。
3、刹chà那:极短的时间,瞬间。
4、蜷quán曲:弯曲(多用于人或动物的肢体)
5、屋檐yán:房顶伸出墙外的部分。
6、倏shū忽:忽然,很快。
7、锥zhuī形:上面尖锐,下面圆粗的形状。
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00467课程与教学论试卷

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课程与教学论试卷(课程代码00467)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l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的奠基者、开创者是()。
A.博比特B.查特斯C.泰勒D.泰罗答案:A解析:博比特、查特斯等人于20世纪20年代,开启了“课程开发科学化运动”,提出的课程开发理论被称为“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
博比特是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的奠基者、开创者。
所以选A。
2.被誉为是“现代课程理论的圣经”的著作是()。
A.《课程》B.《课程编制的原理》C.《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D.《儿童与课程》答案:C解析:拉尔夫·泰勒是现代课程理论的重要奠基者,是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的集大成者。
他因而被誉为“现代评价理论之父”、“现代课程理论之父”。
泰勒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圣经”。
所以选C。
3.从本质上看,实践性课程的深层价值追求是()。
A.技术兴趣B.解放兴趣C.实践兴趣D.价值兴趣答案:C解析:实践性课程开发理论的本质:“实践兴趣”的追求。
所以选C。
4.理论化、系统化教学论的创立者是()。
A.夸美纽斯B.卢梭C.裴斯泰洛齐D.拉特克答案:解析: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是理论化、系统化的教学论的创立者。
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目的是阐明“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标志着理论化、系统化的教学论确立。
所以选A。
5.法国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卢梭撰写的教育小说是()。
A.《爱弥儿》B.《窗边的小豆豆》C.《夏洛的网》D.《教育漫话》答案:A解析:卢梭的旷世教育名著《爱弥儿》被认为是继柏拉图《理想国》之后西方最完整、最系统的教育论著,影响深远。
6.提出“我想不到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正如在相反方面,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的教育家是()。
A.杜威B.裴斯泰洛齐C.赫尔巴特D.罗杰斯答案:C解析:赫尔巴特指出:“我想不到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正如在相反方面,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
福建师范大学18年8月课程考试《课程与教学论》作业考核试题【答案】

《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考核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10分,共3题,计30分)
1、课程
答:课程是学校为实现教育目的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安排的总和,它包括教学科目和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组织的课外活动。
2、“教教材”与“用教材教”
答:“教教材”和“用教材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教材观。
“教”教材,考虑的出发点是传授,是强调如何把书本知识传递给学生,是以知识为本位的;用教材“教”,立足点是放在学习对象身上,注重教学行为与学习行为的同步相谐,注重知识传授中的能力培养。
前者是教书,后者是教人。
3、学习方式
答:学习方式是指个体在进行学习活动时所表现出的具有偏好性的行为方式与行为特征。
反映个体学习活动中的个体差异。
与个体的性格及学习习惯有关。
二、简答(每题10分,共3题,计30分)
1、简述有效教学的三个考量指标。
答:一、先学后教"——以学定教。
二、"先教后学"——以教导学。
三、"温故知新"-------学会了才有兴趣。
2、如何处理教学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答:一、以预设为基础,提高生成的质量和水平。
二、以生成为导向,提高预设的针对性、开放性、可变性。
第一,以生成的主体性为导向,提高预设的针对性;
第二,以生成的随机性(不可预知性)为导向,提高预设的开放性;
第三,以生成的动态性为导向,提高预设的可变性。
三、让预设与生成共同服务于学生的发展。
3、如何建立师生共同发展的教学关系?
答: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建立师生共同发展的教学关系:
(1)民主平等是基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与教学论》试题及答案汇集、课程与教学论试题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 30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30 分)1.把教学过程分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个阶段的教育家是( ) A.杜威B.洛克 C 凯洛夫 D.赫尔巴特2•“泰勒原理”的实践基础是 ()A.活动分析B.解放兴趣 C.八年研究 D.泰主罗义3•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假设的是 ()A.赞科夫 B.巴班斯基C.维果茨基D.列昂节夫4. 确定学习者需要的过程本质上是 ( )A.教师提供选择的过程B.家长提供选择的过程C.学习者自由选择的过程D.学校提供选择的过程5. ( )是指向于特定课程与教学目标、受特定课程内容所制约、为师生所共同遵循的教与学的操作规范 和步骤。
A.教学过程B.教学原则C 教学方法D.教学设计6•“精神助产术”的确立者是( )A.苏格拉底B.亚里士多德 C 柏拉图D.黑格尔7. ( )提出,课程开发的任务之一,是要提供实施的“过程原则”。
A.斯腾豪斯B 泰勒C 塔巴 D.奥利沃8•“副学习”概念的提出者是 ()A.克伯屈 B 杰克逊 9. 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圣经”的着作是 (《 》)。
A.课程B.课程编制 C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10. 施瓦布主张,课程开发的基本方法应是 ()A.工作分析B.课程审议C.活动分析D.职业分析11. 五六十年代出现了所谓的“三大新教学论流派”,A.行为主义教学论B.人本主义教学论C.尝试教学论12. 杜威实现课程与教学一体化的具体途径是 ( )A.从做中学B.反省思维C 主动作业D.问题教学13. 被看作是课程开发的经典模式、传统模式的是 ( )A.情境模式B.目标模式C 批判模式D.过程模式14. ()的本质含义在于鼓励教师对课程实践的反思批判和发挥创造作用。
A. 目标原则B.量力性原则 C 过程原则D.思想性原则15. “道尔顿制”的确立者是()A.巴班斯基B.布卢姆 C.帕克赫斯特D.瓦根舍因16. 范例教学的三个基本特性是 ( )A.基本性、基础性、范例性B.基本性、全面性、范例性C.个体性、基础性、范例性D.全员性、基本性、范例性17. “非指导性教学”的教育目的是使学生 ()A.—般发展B.自我实现C.全面发展D.情感发展18. ( )是具体体现在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中的教育价值。
A.教育目的B.教育目标 C 课程与教学目标 D.课时目标19. 生成性目标取向追求的是 ()A.普遍主义B.唯科学主义C.实践理性 D 解放理性20. ( )是根据特定的教育价值观及相应的课程目标,从学科知识、当代社会生活经验或学习者的经验中选择课程要素的过程。
A.课程编制B.课程开发C.课程实施D.课程选择21. “学校课程不断建构出新的社会生活经验”,这是( )的观点。
A.被动适应论B.主动适应论 C 滞后论D.超越论22.课程组织的基本标准有连续性、顺序性和 ()A.整合性B.逻辑性C 个别性D.超体性 23. 浪漫自然主义经验课程的代表人物是 ()A.杜威B 卢梭C 斯宾塞 D.夸美纽斯24. 把课程分为理想的、正式的、理解的、运作的、经验的五个不同层次的是 ( )A.古德莱德B.查特斯C.斯金纳D.杜威C.巴罗D.杜威D.怎样编制课程( )是其中之一。
D.发展性教学论25.课程实施的忠实取向在本质上受()支配。
A.技术理性B.实践理性C.解放理性D.理论理性26.( )是在课程开发或课程实施还在发展或完善过程中时所采用的评价。
A.形成性评价B.总结性评价C.诊断性评价D.内在评价27.把教育评价分为古典的考试型时期、心理测量占统治地位时期、后现代时期的教育家是( )A.利维B.泰勒C.布卢姆D.莱斯28.下列各项中( )不属于建构主义教学模式。
A.随机访问教学B.情境教学C支架式教学D.问题教学29.在“学科结构运动”中诞生的一种新的课程形态是()A.学术中心课程B•社会问题中心课程C儿童活动中心课程D.人格中心课程30•在非指导性教学中,教师是作为()存在的。
A.先知者B.管理者C促进者D.指导者二、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 分)1.“教育目标分类学”有哪些基本特征2.目标取向、过程取向、主体取向三种评价取向各自的本质是什么3.简述程序教学的含义与教学设计的原则。
4.倡导综合课程的基本依据是什么5.教学过程的本质表现在哪些方面三、论述题(共25 分,第1 小题12 分,第2 小题13 分)1.论述“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方法的含义、价值与实施条件。
2.世界课程改革有哪些发展趋势据此应如何深化我国的课程改革四、材料分析题(共15 分)夸美纽斯曾经写道:“教师是自然的仆人,不是自然的主人;他的使命是培植,不是改变,所以,假如他发现了某门学科与某个学生的天性不合,他决不应强迫他去学习;因为在某一方面缺少的东西多半会由另一方面去补足。
……假如没有一个学生违背本人的意志,被迫去学习任何学科,我们就不会有发生厌恶和智力受到抑制的情形了。
每个人都会顺着他的自然的倾向去发展。
”这段话表达了怎样的教学思想应如何看待这种思想如何在教育实践中运用这种思想课程与教学论试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 分,共30 分)二、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 分)1.教育目标具有层级结构。
教育目标要以学生具体的、外显的行为来描述。
教育目标超越了学科内容。
2.目标取向:受科技理性或工具理性所支配,核心是追求对被评价对象的有效控制和改进。
过程取向:受实践理性所支配,强调评价者与被评价者的交互作用、强调评价者对评价情境的理解、强调过程本身的价值。
主体取向:受解放理性所支配,倡导对评价情境的理解而不是控制,以人的自由与解放作为评价的根本目的。
3.含义:将预先审定的教材精心组织成有逻辑的顺序,借助教学机器,使学生以个别化的方式进行学习的教学模式。
原则:积极反应、小步子、即时强化、自定步调、低错误率4.文化或学科知识的发展不是相互隔离、彼此封闭的,而是相互作用、彼此关联的。
学生的发展与当代社会生活息息相关。
学生的心理发展具有整体性。
5.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的交往过程。
教学过程是教学认识过程与人类一般认识过程的统一。
教学过程是教养和教育的统一。
三、论述题(共25 分,第1 小题12 分,第2 小题13 分)1.含义:是通过师生的民主对话与讨论而共同思考、探究和解决问题,由此获得知识技能、发展能力和人格的教学方法。
价值:体现了教育的民主性追求。
充分调动了教师与学生两类主体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问题解决和探究能力、创造性、交往能力等。
实施条件:学生必须在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知识的情况下,对所要讨论的问题有一定的洞察和理解的前提下才能对这种教学方法更有效地利用。
2.趋势:国家课程开发与校本课程开发的统一;把信息技术知识和学习者的个人知识作为课程内容的有机构成;提倡多样化的课程结构;重视课程实施的研究,重视教师进修;提高课程改革的科学化水平,建立专家咨询机构。
四、材料分析题(共15 分)略。
二、课程与教学论模拟试题(附答案)一.填空题1.()()(),是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的三大任务2.()中的()可以说是我国乃至世界最早的教育学专着,系统地总结了我国先秦时期的教育思想与教育经验。
3.()标志着教学论作为一门学科的诞生。
4.古希腊教育包括斯巴达()教育和雅典的()教育。
5.()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位对发现学习从理论上进行详细研究、周密论证的教育学家。
6.博比特的()问世标志着课程作为一门研究领域的诞生。
7.永恒学科大致有三大类:()()()。
8.教学过程的动力是指()和()的动力。
9.课程评价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0.教学设计的前期准备分析主要包括:()分析()分析()分二.选择题(下列选择题中有的是单选题,有的是多选题,请将所选择的答案的序号字母填上空格多选题的答案多于标准答案则扣分。
)1.下面哪项不属于课堂教学的具体内容()。
A.全班上课B.班内分组教学C•多媒体教学D.班内个别教学2•教学媒体分为()。
A.单项教学媒体B.双项教学媒体C•自学媒体D.传递媒体教学3•讲授法的类型()。
A.讲述B讲解C讲读D讲演4.教学环境的功能有哪些()。
A.益智功能B.健体功能C.美育功能D.养德功能5•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结构的基本原则有那些()。
A.均衡性B.双向性C.综合性D.选择性6赫尔巴特的教学主张可以归结为()。
A.教师中心B.学生中心C.书本中心D.课堂中心7 •下列哪些选项是钟启泉认为的西方迄今为止出现的课程结构()。
A.整体结构B.中观结构C.宏观结构D.微观结构8.下列那一选项是美国课程专家古德莱德提出的课程层次()。
①理想课程②文件课程③理解课程④实施课程⑤经验课程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C.①③④⑤D.②③④⑤9.我们一般说的师生关系是指()。
A.朋友关系B业务关系C学习关系D.伦理关系E情感关系10.列哪些选项是属于发展性评价的功能()。
A.导向功能B评价功能C激励功能D.调节功能三. 判断题1•认识课程与教学论的客观规律,这是课程与教学轮的基本任务之一。
()2•现代教学论是以德国的赫尔巴特为代表。
()3•表现性评价是指通过观察学生在学习上的表现来评价学生已经取得的发展成就。
()4•课堂教学心理环境可分为积极的,消极的和反抗的三种类型。
()5•问题解决的过程是一种探索一一失败一一成功一一再探索”的过程。
()四•简答题1.简述教学媒体的作用。
2.教学环境有哪些功能3 .研究性学习具有哪些主要特征4•课程的分类标准是什么?5.五.论述题6. 1.论述课程与教学目标设计的策略。
2.试述综合课程在全国大规模推广的可能性。
7 .六.材料题&材料一:一种好的教学方法对教学的顺利开展并且获得优异的成效,具有重要意义。
9.材料二:05级中文班的同学在九小见习时,九小的王进老师向他们面授教学技巧,王:教学有多种方法,每一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效果,但是我们选择哪种教学方法的时候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具体实际,充分考虑教学方法的优选因素。
”10 •问题:1.结合材料一,说说教学方法的作用2.根据材料二,谈谈选择教学方法应考虑哪些因素3.根据上述材料,结合这次见习的心得体会,围绕《课程与教学论》的相关知识谈谈自己对教学技能的认识或对教学方法的看法。
4.答案5.一 .填空题6.1.揭示规律,确立价值,优化技术2.《礼记》,《学记》3 .《大教学论》4 .军事,文雅5.布鲁纳6 .《课程》7.理智训练的内容理智训练的方法理智训练的工具8.教学过程运行发展9.对课程本身的评价对教师课程实施评价对学生课程进行评价10.教学背景教学任务学习者二.选择题1. C2. ABC3. ABCD4. ABCD5. ACD6. ACD7. BCD8. A9 . BDE10 . ABCD三判断正误1 . V2 . X(以美国的杜威为代表)3. X (观察学生在完成任务是的表现)4. V5 X (探索一一失败一一纠正一一再探索)四.简答题1.①辅助师生的教与学②提供学生训练或实践的机会③有利于发现学习④有利于个性化教学⑤有利于教学互动2.①益智功能②体健功能③美育功能④美德功能3•①发挥主体性,促进学生相应的发展②通过合作和协商,加深对学科知识的认识③提供探究的实践机会,让学生了解社会,认识社会④个性与民主性的统一4•①以培养目标为标准②以课程内容或范围为标准③以学生在课程中的主要学习方式为标准④以管理方式为标准⑤以课程开发为标准五.论述题1 .论述课程与教学目标设计的策略要点:(一)目标分解(二)①进行学习需要和兴趣的分析②进行学习任务选择(三)③进行学习任务的组织④单元目标的表述和归类(四)(二)任务分析(五)①确定学生的起点能力②分析使能目标及其类型③分析学习的支持性条件(六)(三)起点确定(七)①分析新知识的学习所需要的先备知识和,技能(八)②目标能力的分析③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九)(四)目标表述(十)2•论述综合课程在全国大规模推广的可能性要点:(十一)第一,综合课程建立了教学与学生经验,社区生活的联系,可以给学生提供考察世界的整体观念,使各类知识能够相互支撑,更为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使学生能够产生学习上的联系,综合的方式和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