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自考00031心理学押题精华考点串讲资料汇总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00031心理学【历年考点总结】

00031心理学历年考题考点考点1:学习【名词解释】学习【简答】什么是学习?按学习内容将学习分为哪些类型?【简答】按照学习内容,将学习划分为哪些类型?【简答】简述梅耶提出的学习过程模式。
【论述】结合实际阐述学习心理学的意义。
总结:概念、类型、过程模式考点2:记忆【名词解释】语义记忆【名词解释】情景记忆【简答】简述记忆的基本过程。
【论述】试述短时记忆的特点。
【论述】试述记忆系统的三个阶段及其特点。
总结:概念、过程、特点考点3:知觉【名词解释】知觉【名词解释】社会知觉【简答】简述知觉的含义及其特性。
【简答】简述知觉的基本特性。
【简答】简述知觉的组织原则。
【简答】简述时间知觉的线索。
【简答】简述引起深度知觉的线索。
考点4:智力【简答】简述智力测试的种类?【简答】简述流体智力与晶体智力及其区别。
【简答】简述斯腾伯格的智力三元理论。
【简答】简述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
【简答】简述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的种类。
【论述】试述影响智力发展的因素。
【论述】试述学校教育对智力发展的影响。
总结:种类、影响因素考点5:人格【名词解释】人格【简答】简述人格的含义及其特征。
【简答】简述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理论。
【论述】结合实际谈谈人格差异的表现。
【论述】试述特质理论是从哪些方面描述人格特质的。
【论述】“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江山易改,秉性难移”;“人格是个人典型而统一的心理品质”;“人格有时会决定人的命运”,试分析这四句话所描述的人格特性。
【论述】结合实际论述学校教育是怎样影响学生人格发展的。
【论述】家庭环境是影响儿童人格形成的重要因素。
请联系实际,分析目前家庭教养方式的三种基本类型、表现及其影响,并针对其中两种消极的家庭教养方式,提出相应的对策。
总结:含义、特征、差异、家庭环境考点6:动机/成就动机【名词解释】动机【名词解释】成就动机【简答】简述动机的功能。
【论述】什么是成就动机?结合实际论述成就动机的结构和特征。
总结:含义、功能、结构、特征考点7:人际【简答】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有哪些?【简答】简述人际吸引的主要条件。
全国自考00031心理学整本书知识点

全国自考00031心理学第一章知识点小结概论一、心理学的概念(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2)心理学的科学性质:在心理学研究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的过程中,主要依赖于科学方法,严格遵守科学标准。
二、心理学的历史发展与流派(1)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及构造主义心理学19世纪后期科学心理学的诞生:1879年冯特与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第一个心理实验室,用自然科学方法研究各种最基本心理现象:感觉。
构造主义心理学:主要研究意识的结构(2)机能主义心理学1890年至20世纪30年代主要研究意识的功能(3)行为主义心理学20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主要研究的是意识的行为,代表人物华生。
(4)格式塔心理学1912年至20世纪40年代又称完形心理学,主要研究意识体验。
(5)精神分析学派19世纪后期主要研究无意识现象(6)人本主义心理学20世纪中期主要研究人的社会性特点(7)认知主义心理学20世纪60年代研究行为,研究以行为为基础的内部心理活动规律三、心理学的主要分支心理学的理论领域:实验和认知心理学人格和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生物心理学心理测量学心理学的应用领域:教育与学校心理学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工业与组织心理学广告和消费心理学法律与犯罪心理学(教育与学校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与学中的心理规律,学校心理学是对学校中的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诊断及辅导)四、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法:在自然情境中对人们的行为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观察并记录,对所做记录分析,以发现心理活动变化和发展规律。
测量法:使用特定的量表为工具,对个体心理特征进行间接了解并作出量化结论。
实验法: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行为或心理现象进行观察。
调查法:就某一问题,要求被调查者回答想法或做法,以此分析、推测群体态度和心理特征。
五、学习心理学的意义及作用认识内外世界调整和控制行为直接应用于生活和实际工作中第二章知识点小结心理的生理基础一、神经系统与神经元(1)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2)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3)周围神经系统(外周神经系统)包括躯体神经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4)神经细胞是构成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也叫神经元(5)神经元包括细胞体,树状突与轴突三部分(6)神经元按性质不同可以分为三类:感觉神经元(感受刺激后所引起的神经冲动,传入中枢神经细胞)运动神经元(将中枢神经系统发出的神经运动传出至效应器)中间神经元(传导神经运动)存在于脑与脊髓中,又称联结神经元(7)神经元具有两个主要特性:兴奋性与传导性二、大脑半球的构造与功能(1)大脑分左右两半球,由胼胝体相连,约占大脑重量的60% (2)大脑两半球由三条大的沟裂:中央沟、外侧裂和顶枕裂,分成额叶、顶叶、枕叶和颞叶四个区域。
00031心理学简答题押题宝

00031心理学高频考点押题宝简答题必背知识点1【简】简述心理学的流派。
答:(1)构造主义心理学;(2)机能主义心理学;(3)格式塔心理学;(4)行为主义心理学;(5)精神分析学派;(6)人本主义心理学;(7)认知心理学。
2【简】学习心理学的意义。
答:(1)认识客观世界:①加深对自身的了解。
可以知道自己的行为背后的心理活动,自己的个性、脾气的形成原因等。
②运用到人际交往中。
通过他人的行为去推断其心理活动,实现对外部世界更准确的认知。
(2)调整和控制行为:在一定范围内对自身和他人的行为进行预测和调整。
(3)直接应用到实际工作上:理论心理学以间接指导我们的工作,应用心理学则在实际工作中可以直接起作用,如教师运用教育心理学、商场工作人员利用广告与消费心理学。
3【简】简述意识的状态。
答:(1)可控制的意识状态;(2)自动化的意识状态;(3)白日梦状态;(4)睡眠状态;(5)特殊状态,如催眠、麻醉、吸毒等。
4【简】简述注意的特点和功能。
答:(1)特点:指向性、集中性。
(2)功能:选择功能、维持功能、调节功能。
5【简】催眠的心理特征答:(1)感觉麻痹;(2)感觉扭曲和幻觉(幻听、幻视);(3)解除抑制;(4)对催眠经验的记忆消失。
6【简】简述感受性和感觉阈限的定义及二者的关系。
答:(1)感受性是指人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2)感觉阈限是人感到某个刺激存在或感觉到刺激发生变化所需刺激强度的临界值;(3)感觉阈限与感受性的大小成反比例关系。
7【简】简述知觉的特性。
答:(1)知觉的整体性;(2)知觉的选择;(3)知觉的理解性;(4)知觉的恒常性。
8【简】知觉的整体性组织规则。
答:(1)接近性;(2)相似性;(3)连续性;(4)封闭性;(5)良好图形。
9【简】简述知觉的恒常性。
答:(1)大小恒常性;(2)形状恒常性;(3)颜色恒常性。
10【简】简述时间知觉的线索。
答:(1)自然界的周期性现象;太阳的升落、昼夜的交替、四季的变化、月亮的圆缺等周期出现的自然现象,为我们估计时间提供了客观的依据。
自学考试00031心理学历年真题及参考答案

全国2021年04月自学考试心理学、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 拥有信息并试图进行沟通的人称为〔 A 〕 9-221 A.信息源 B.反响者 C.信息 D.通道2.感觉阈限与感受性大小的关系是〔 D〕 3-45A.韦伯比率B.平行关系C.正比关系D.反比关系3.在平常测验中,选择题考察的是〔 D〕 4-81 A.识记 B.保持 C.回忆 D.再认4.思维的根本过程是〔 B 〕 5-107A.分类和比拟B.分析和综合C.抽象和概括D.具体化和系统化5. 一个实际年龄为 4岁,心理年龄为 5岁的儿童,其比率智商是〔 D 〕 6-132 A.0.8B.1.25C.80 D .1256. "出门看大色,进门看脸色",这说明了情绪与情感具有〔 D 〕 7-183 A.动力功能 B.健康功能C.调控功能D.信号功能7. 以弗洛伊德心理分析理论为依据的人格测验是〔 A 〕 8-207A.罗夏克墨渍测验B.明尼苏达人格测验C.爱德华个人兴趣量表测验D.青年性格问卷测验从产生行为动机的心理需要来看,可以分为三个方面,即 B.本能、合作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D.本能、合群需要和自我保护的需要 C 〕 10-268D.补偿10. “如果给我一打婴儿,我保证能够任意培养成任何一类的人一一或者医生、律师、商人和领导者,甚至于训练成乞丐和盗贼〞。
持此言论的心理学家是〔 C 〕 1-8A.皮亚杰B.劳伦兹C.华生D.弗洛伊德11. 研究者在进行实验研究时,必须考虑到三类变量,分别是自变量、因变量和〔 B 〕A.反响变量B.控制变量C.环境变量D.不可控制变量12. 人耳所能接受的振动频率为〔 A 〕 3-55A. 20~20000 赫兹B.30 〜25000 赫兹C.40-20000 赫兹D.50 〜25000 赫兹 13. 信息由感觉记忆进入短时记忆的必要条件是〔 B 〕 4-83A.编码B.注意C.储存D.复述14. 人们在解决问题时,通过增加初始状态与目标状态的差异以最终到达解决问题的目的,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是〔 B 〕 5-116A.启发式B.手段一一目的分析法C.爬山法D.算法式8. 人类个体进行社会交往有着深刻的心理动因 〔A 〕 9-211A.本能、合群需要和自我肯定的需要 C.本能、合作需要和自我调控的需要 9.以下属于逃避性心理防御机制的是〔A.转移B.升华C.压抑15.表示测验结果跨时间的一致性的指标是〔 A 〕6-149A.再测信度B.内容效度C.内部一致性信度D.设想效度16.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是〔 C 〕 7-164A.需要B.动机C.诱因D.兴趣17.安静沉稳、寡言少语、情绪不易外露、自制力强,这类人的气质属于〔 C 〕 8-192A.胆汁质B.多血质C.粘液质D.抑郁质18.有的人在群情激愤的群体中极易丧失理智,作出与其身份和个性极不相符、与平时判假设两人的举动来,这种现象属于〔 D 〕9-239A.社会干扰B.社会助长C.群体极化D.去个体化19.“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在心理防御机制中属于〔B 〕 10-268A.否认B.文饰C.投射D.反向20.4岁左右儿童的大脑皮层各区的突触密度已经到达顶峰,与成人相比约为〔 A 〕11-290A.150 %B.120%C.80%D.60%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3分,共12分〕21.概念5-109答:概念在心理学上指的是反映客观事物共同特点与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是高级认知活动的根本单元,以一个符号,就是词的形式来表现。
00031自考心理学复习资料

A)A.冯特.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它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这事件发生在(B)B.1879年.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意识的结构,认为意识的内容可以分解为基本的要素,把心理分解成一些基本元素后,再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和规律,就可以达到理解心理实质的目的。
持有这种观点的心理学流派是(D)D.构造主义.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意识的功能和目的,而不是它的结构。
意识是连续性的像水流一样,提出“意识流”观点的心理学流派是(A)A.机能主义.1890年发表了经典著作《心理学原理》,书中详细地阐述了有关意识流的思想,在心理学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的学者是(A) A.詹姆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B)B.华生.通过对狗等动物的训练研究提出条件反射学说的著名学者是(D)D巴甫洛夫.宣称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只能研究可观察的行为,坚持心理学是研究行为的科学,提出S-R理论的心理学家是(B)B.华生.主张心理学研究的内容主要是意识体验,著名论点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知觉大于感觉的总和”的心理学流派是(A) A.格式塔心理学.精神分析学派于19世纪后期产生于欧洲,其创始人是(C)C.弗洛伊德\.重视对人类异常行为的分析,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无意识现象的心理学流派是(C)C.精神分析心理学.构造主义认为,了解人们的直接经验要靠被试自己对经验的观察和描述,这种研究方法被称为(B)B.实验法.冯特用实验的方法来分析人的心理结构,因此他的心理学被称为(D)D.行为主义心理学.华生否认心理、意识,强调行为,认为人的一切行为主要是受到哪种因素影响而形成(C)C.后天环境.注重人的独特性,主张人是一种自由的、有理性的生物、具有个人发展的潜能从为人的行为主要受自我意识的支配,要想充分了解人的行为,就必须考虑到人们都有一种指向个人成长的基本需要。
持这种观点的是(B)B.人本主义心理学.在自然情境中对人的行为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观察,然后进行分析,以期发现心理活动变化和发展规律的研究方法是(A)A.观察法.在实际生活情境中,由实验者创设或改变某些条件,以引起被试某些心理活动进行研究的方法是(C)C.自然实验法.在实验条件的严格控制下,借助于专门的实验设备,引起和记录被试的心理现象的研究方法是(D)实验室实验法.那些通过掌握社会文化经验而获得的智力,比如言语理解。
00031心理学主观题汇总

00031 心理学 第一章 概论
【名】心理学 答: 心理学是一门以解释、预测和调控人的行为为目的,通过研究分析人的行为,揭示人的心理活 动规律的科学。 【简】简述心理学的流派。 答: (1)构造主义心理学; (2)机能主义心理学; (3)格式塔心理学; (4)行为主义心理学; (5)精神分析学派; (6)人本主义心理学; (7)认知心理学。 【名】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答: (1)观察法是在自然情境中,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观察并记录,然后分析,以发现心理活动 变化和发展的规律的心理学研究方法。 (2)测验法使用特定量表为工具,对个体心理特征进行间接了解,并得出量化结论的心理学 研究方法。 (3)实验法是在控制条件下对行为或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心理学研究方法。 (4)调查法就某一问题要求被调查者回答自己的想法或做法,以此来分析、推测群体的态度 和心理特征的心理学研究方法。 【论】结合实际阐述学习心理学的意义。 答031心理学 必背考点
①加深对自身的了解。可以知道自己的行为背后的心理活动,自己的个性、脾气的形成原因等; ②运用到人际交往中。通过他人的行为去推断其心理活动,实现对外部世界更准确的认知。 (2)调整和控制行为:在一定范围内对自身和他人的行为进行预测和调整。 (3)直接应用到实际工作上:理论心理学以间接指导我们的工作,应用心理学则在实际工作 中可以直接起作用。
第三章 意识与注意
【名】意识 答: 意识是人类所独有的一种高水平心理活动。指个人运用感觉、知觉、思维、记忆等心理活动, 对内在身心状态和外在环境人、事、物的觉知。 【简】简述意识的状态。 答: (1)可控制的意识状态; (2)自动化的意识状态; (3)白日梦状态; (4)睡眠状态; (5)特殊状态,如催眠、麻醉、吸毒等。 【简】简述注意的特点和功能。 答: (1)特点:指向性、集中性。 (2)功能:选择功能、维持功能、调节功能。 【名】生物节律 答: 生物节律是有机体生理功能周期性变化的结果,它表明有机体内部存在一个“生物钟”,随时 监视着时间的进程。
自考心理学00031重点、自考小抄、自考笔记

1名词解释题1心理学是一门以解释、预测和调控人的行为为目的,通过研究分析人的行为,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2调查法:指就某一问题要求被调查者回答自己的想法或做法,以此来分析、推测群体的态度和心理特征的研究方法。
3观察法是指在自然情境中对人的行为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观察并记录,然后对所作记录进行分析,以期发现心理活动变化和发展的规律的方法。
4测验法:特定量表为工具,对个体心理特征进行进简接了解,并作出量化结论的研究方法5实验法: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行为,或者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
6意识:指个人运用感觉、知觉、思维、记忆等心理活动,对自己内在的身心状态和坏境中外在的人、事、物变化的觉知。
7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在某一时刻所处状态,表现为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8不随意注意:是指事先没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9随意注意: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它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注意形式。
10随意后注意:是注意指向一个对象后期出现的一种特殊形式。
11生物节律:有机体生理功能周期性变化的结果。
它们的存在表明机体内部存在一个‘生物钟’,随时监视着时间的进程。
12日节律:人和动物身上都存在,表现为睡与醒的周期性循环。
13催眠:一种类似睡眠又实非睡眠的意识恍惚状态。
14感觉:人们的感官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或是人们感官对各种不同刺激能量的觉察。
15感受性:是人们对刺激物感觉能力。
16感受阈限:是指人感到某个刺激存在或刺激发生变化所需刺激强度的临界值。
17最小可觉差:在刺激变化时所产生的最小觉察差异。
18知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的反应。
是对感觉信息的整合和解释。
恒常性整体性选择性理解性19知觉的选择性:指说和写之外的信息传递,包括手势、身体姿态、音调、身体空间和表情等。
20社会知觉:是指个人在社会情境中对他人(某个个人或某个群体)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社会特征和社会现象)做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2024年4月 心理学 00031 自考真题

2024年4月心理学自考真题课程代码:0003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李老师通过观看教室内录像设备录制的儿童分组搭积木的过程,分析了解幼儿合作能力的发展状况。
李老师使用的这种心理学研究方法是A.测验法B.观察法C.实验法D.调查法2.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无意识现象”的心理学流派是A.精神分析学派B.格式塔学派C.机能主义学派D.行为主义学派3.组成中枢神经系统的两大部分是A.大脑和间脑B.大脑和中脑C.脑和延髓D.脑和脊髓4.由外界刺激引起并沿神经纤维传导的电位活动称为A.神经编码B.神经冲动C.神经极化D.神经适应5.小雨在听讲座的过程中使自己的心理活动一直保持适度紧张的状态。
这体现的注意功能是A.选择功能B.适应功能C.调节功能D.维持功能6.下列关于感觉和知觉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感觉是知觉的基础B.知觉是对感觉信息的整合和解释C.知觉是多种感觉的简单相加D.二者都是对当前刺激的直接反映7.对信息在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中的保存都具有重要作用的是A.计划B.监控C.复述D.组织8.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与遗忘率紧密相关的因素是A.时间间隔B.信息数量C.材料性质D.学习程度9.3岁前孩子的主要思维类型是A.创造思维C.具体形象思维D.直觉动作思维10.接收、加工、储存和应用信息的能力称为A.认知能力B.特殊能力C.言语能力D.操作能力11.离差智商IQ=100+15Z,其中Z=(X-X)/S。
该计算公式中的X代表A.团体平均分数B.个体测验分数C.团体的标准差D.个体标准分数1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要是有层次的。
处于最低层次的需要是A.安全需要B.尊重需要C.社交需要D.生理需要13.四种基本情绪指的是快乐、愤怒、恐惧和A.惊讶B.悲哀C.喜悦D.抑郁14.《水浒传》中刻画了不同人物的典型特征,如林冲坚忍、李逵忠诚、吴用智慧、武松威猛等。
全国自考00031心理学第十一章知识点小结

全国自考00031心理学第十一章知识点小结毕生发展
一、个体发展
,1,发展心理学,研究个体从出生至衰老整个过程的心理发
展和变化规律。
,2,发展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横断研究法、纵向研究法、群体序列研究法
毕生发展,人生的发展是伴随着人的一生过程,其行为,3,
变化过程反应不同行为表现的增强和减退情况。
发展具有多维性和多向性
发展有获得和丧失组成
心理发展存在个体差异性和可塑性
心理发展受多种因素影响
,4,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划分,主要依据
个体心理发展的每个时期、重要的特殊矛盾和质的特点 <关键期,个体在早期发展过程中,某一反应在某一特定时期最易获得最易形成,如错过这个时期再难出现这样的“好时机”。
>,5,心理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
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先天因素与后天因素
二、儿童期的心理发展
,1,认知发展理论,代表人物皮亚杰
0-2 感知运动阶段、2-7 前运算阶段、
7-11 具体运算阶段、11以上形式运算阶段 ,2,儿童期社会性发展,
依恋行为、性别社会化、道德判断发展 <依恋行为,人与人建立起来的,双方互有亲密感及互给温暖和
支持的持续情感联系。
道德判断发展,代表人物柯尔伯格
前习俗道德、习俗道德、后习俗道德> 三、青少年心理发展
青少年期的心理发展,12-20岁
智力发展、个性发展,自我意识、情绪、人际关系,四、成年期与老年期的心理发展
成年期,20-40岁求职与升学、婚恋与生育
中年期,40-65岁生理变化及适应、中年危机
老年期,65岁以上感知觉退化、身体机能智力变化、
面对死亡。
2021年4月自考心理学复习考点二

2021年4月自考心理学复习考点二第一章概论第三节心理学的主要分支(一)心理学理论领域:1、实验与认知心理学,实验心理学是最早发展起来的心理学分支。
2、人格与社会心理学。
3、发展心理学。
4、心理测量学。
5、生理心理学。
(二)心理学的应用领域:1、临床与咨询心理学。
2、教育与学校心理学。
3、工业与组织心理学。
4、广告与消费心理学。
5、法律与犯罪心理学。
第四节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不雅察法:在自然情境下对人的行为进行有目的的、有计划的系统不雅察并记录,然后对所作记录进行分析,以期发现心理活动变化和发展的规律的方法。
所谓自然情境指的是被不雅察者不知道本身的行为正在受到不雅察。
(客不雅、真实,不雅察者处于被动,不雅察结果的记录和分析容易受到不雅察者的预期和偏见的影响。
)优点:能收集到第一手资料,且保持了资料的客不雅性和真实性;缺点:不雅察者处在被动地位,不雅察结果难以重复,不雅察结果的记录与分析容易受到不雅察者的预测和偏见的影响;(二)测验法:使用特定的量表为工具,对个体的心理特征进行间接了解,并作出量化结论的研究方法。
使用测验法时,必需注意测验的目的及其适用的目标群体,遵照规定的方法实施,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
(要求适应群体)(三)实验法: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行为或者心理现象进行不雅察的方法称为实验法。
研究者可以积极的利用仪器设备干预被试者的心理活动,报酬的创设出一些条件,使得被试者做出某些行为,并且这些行为是可以重复出现的。
研究者在进行实验研究时,必需考虑到三种变量:自变量(实验者控制的刺激条件或实验条件)、因变量、控制变量。
实验法有两种:自然实验(也叫现场实验)和实验室实验。
自然实验得到的资料比力切合实际(优点),但是由于实验情境不易控制,在许多情况下还需要由实验室实验来加以验证和补充(缺点)。
实验室实验可能获得较精准的研究结果,运用这种方法有助于发现事件的因果关系,并可以对实验结果进行反复验证,但是可能干扰实验结果的客不雅性,并影响到将实验结果应用于日常生活,因而有必然的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