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传记类文言文阅读指导和练习培训资料

合集下载

人物传记类阅读法及答题法(课内五篇文章联读)-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考教衔接精讲课件(全国通用)

人物传记类阅读法及答题法(课内五篇文章联读)-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考教衔接精讲课件(全国通用)
太史公曰:“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适长 沙,过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及见贾生吊之,又怪屈原 以彼其材游诸侯,何国不容,而自令若是!读《鵩鸟赋》,同死生,轻去就 ,又爽然自失矣。”
5、文章最后两段概括其内容? 屈原对后世影响:文学+政治 由传到评
小结: 叙事说理艺术? 人物形象?
项羽和刘邦对待内应的态度如何呢?从中能看出他们 各自怎样的性格?
项羽把曹无伤是内线一事告诉了刘邦,可以看出他胸无 城府; 刘邦百般拉拢项伯,又是祝酒,又是结为亲家,由此可 以看出他善于争取团结一切有助自己的力量。
复习目标: 叙事说理艺术? 人物形象? 词类活用?
叙事过程
(2-3)因变被扣 4、自杀殉汉 5、卫律劝降 6、? 7-8、?
梁启超《屈原研究》:屈原不可能有其他的选择的,我们应把屈原的死看作是他 与黑暗社会的抗争,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的彻底决裂,他以死来捍卫自己崇高的爱国 理想,坚守自己的高洁情怀,以死来保持自己生命永恒的纯洁。他的死不是怯懦,不 是脆弱,不是轻生,是以死明志,是崇高而有尊严的选择!中国人爱讲调和,屈原不 然,他只有极端:“我决定要打胜他们,打不胜我就死。”这是屈原人格的立脚点。
人物传记类 阅读法及答题法
《烛之武退秦师》必修下 《鸿门宴》 《屈原列传》选必中 《苏武传》 《种树郭橐驼传》选必下
第一单元导语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 (《增广贤文》)流派众多的诸子学说, 浩如烟海的古代史籍,都是弥足珍贵的 文化遗产。深刻体悟前人的智慧,才能 更好地把握当下与未来。 本单元选取了《论语》《孟子》《庄 子》中的经典篇章,以及《左传》《史 记》的精彩片段。阅读这些文章,有助 于我们了解中华文化的一些重要理念, 领会其中包含的人文精神,深化对传统 文化的认识,增强文化自信。 学习本单元,要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 整体把握经典选篇的思想内涵,认识其 文化价值,思考其现代意义。初步了解 儒家、道家思想的特征,体会相关篇章 论事说理的技巧和不同的表达风格。阅 读史传文,要关注其叙事曲折有序、写 人生动传神的特点,尝试理性评价历史 叙述中体现的思想、观念,认识历史人 物和历史事件。

文言文人物传记文本阅读技巧

文言文人物传记文本阅读技巧

13级语文集体备课发言稿周次:第一周发言人:张惠香时间:2015年8月24日文言文人物传记文本阅读技巧[考点要求]1.理解 B(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2.分析综合 C(1)筛选文中的信息(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一、(2015年新课标全国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节选自《宋史孙傅传》)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A.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 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B.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 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罝/C.宣和末/髙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田无丝毫之益/ 宰相谓其所论/同苏拭奏/贬蕲州安置/D.宣和末/髙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罝/解析:可根据年号、官职名、句意、标志来断句。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D )A.登进士第,又可称为进士及第,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政成为进士。

B.兵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全国武官选用和兵籍、军械、军令等事宜。

C.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如高祖、太宗、钦宗。

D.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有时也可指其他儿子。

解析:太子又称皇储、储君或皇太子,是我国封建王朝中皇位的继承人。

人物传记类文言文阅读指导

人物传记类文言文阅读指导

一夕,然烛酌酒校书。天寒,瓶已罄,颜未酡,黠者眴朴者再沽。 遭戆者于道,夺瓶还谏曰:“今日二瓶,明日三瓶,有益无损也。多 酤伤费,多饮伤生,有损无益也!”主人强颔之。 既而改御史。早期,书童掌灯,倾油污朝衣。黠者顿足曰:“不 吉!”主人怒,命仆者行杖,戆者止之,谏曰:“仆常闻主言:古人 有羹污衣、烛然须不动声色者。主能言不能行乎?”主人迁怒曰: “尔欲沽直邪?市恩邪?”应曰:“恩自主出,仆何有焉?主今居言 路,异日跪御榻,与天子争是非,坐朝班,与大臣争献替。主亦沽直 而为之乎?”主人语塞,谢之,而心颇衔之。 由是黠者日夜伺其短,诱朴者共媒蘖,劝主人逐之。 会主人有罪下狱,不果。未几,奉命戍边。出狱治装,黠者逃矣, 朴者亦力求他去。戆者攘臂而前曰:“此吾主报国之时,即吾侪报主 之时也,仆愿往!”市马造车制穹庐、备粮糗以从。于是主人喟然叹 曰:“吾向以为黠者有用,朴者可用也。乃今而知黠者有用而不可用, 而戆者可用也;朴者可用而实无用,而戆者有用也。”
予曰:“若知隐乎?夫隐,自闭之义也。古之人隐于农、于工、于商、
„„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7——20题(14分)
憨子记
梅庄主人在翰林。佣仆三:一黠、一朴、一戆。 一日,同馆诸官小集。酒酣,主人曰:“吾辈兴阑矣,安得歌者侑有一觞乎?” 黠者应曰:“有。”,既又虑戆者有言,乃白主人,以他故遣之出,令朴者司阍,而 自往召之。召未至,戆者已归。见二人抱琵琶到门,诧曰:“胡为来哉?”黠者曰: “奉主命。”戆者厉声曰:“吾自在门下十余年,未尝见此辈出入,必醉命也!”挥 拳逐去。客哄而散,主人愧之。 一夕,然烛酌酒校书。天寒,瓶已罄,颜未酡,黠者眴朴者再沽。遭戆者于道, 夺瓶还谏曰:“今日二瓶,明日三瓶,有益无损也。多酤伤费,多饮伤生,有损无益 也!”主人强颔之。 既而改御史。早期,书童掌灯,倾油污朝衣。黠者顿足曰:“不吉!”主人怒, 命仆者行杖,戆者止之,谏曰:“仆常闻主言:古人有羹污衣、烛然须不动声色者。 主能言不能行乎?”主人迁怒曰:“尔欲沽直邪?市恩邪?”应曰:“恩自主出,仆 何有焉?主今居言路,异日跪御榻,与天子争是非,坐朝班,与大臣争献替。△主亦 沽直而为之乎?”主人语塞,谢之,而心颇衔之。 由是黠者日夜伺其短,诱朴者共媒蘖,劝主人逐之。 会主人有罪下狱,不果。未几,奉命戍边。出狱治装,黠者逃矣,朴者亦力求他 去。戆者攘臂而前曰:“此吾主报国之时,即吾侪报主之时也,仆愿往!”市马造车 制穹庐、备粮糗以从。于是主人喟然叹曰:“吾向以为黠者有用,朴者可用也。乃今 而知黠者有用而不可用,而戆者可用也;朴者可用而实无用,而戆者有用也。” 养以为子,名曰“戆子”云。

人教版高三语文高考人物传记类文言文阅读指导课件

人教版高三语文高考人物传记类文言文阅读指导课件

第一步 整体阅读,把握大意 后伍子胥帮助吴王阖闾夺得王位,辅佐阖闾率领吴军攻破楚国郢都,伍子胥掘楚平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以报私仇。
(7)惯常出现一些词语: (8)古人用语习惯:称人一般只称“名”。
(C.节1朱选.家先自以《粗子史胥记读鞭·季尸布选的栾典布文故列来传和说》明)后胸襟面的重的要性题。 目,对文章有个大致的了解。
2、除了正文,还要注意:
”朱家曰:“义臣各的为其平主用民,、季布书为项生籍用,,职肯耳。定了杨维岳为守君臣之义而献身的行为。
扬正义,贬斥邪恶。 D.“摧刚为柔”指季布肯于适应情势,能屈能伸。
C.朱家以子胥鞭尸的典故来说明胸襟的重要性。 家世、官职以及主要性格特点。
(3)记叙为主,兼有议论抒情。 ⑥是间接表现其忠义大节。
”朱家曰:“君视季布何如人也?”曰:“贤者也。 (2)所选文章的内容都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弘扬正义,贬斥邪恶。 (4)篇幅较短,400字左右,文后的注释提供了一定的信息。
A.①⑤⑥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②④⑥
第二步 做题
1.下列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杨维岳忠义大节的一组是 ( C )
①以维岳故贳之,是以私爱而挠公法也 ②即毁家以为士民倡
①是直接表现,但不是直接表现其忠义大 ③北面痛节哭。,⑥累是昼夜间不接能表寝现食其忠④义避大将节何。之?吾死耳 ⑤作不髡
永诀之辞以见志 ⑥闻者莫不为之流涕
些地名、官名、生难字上纠缠。 不要在个别词句上多作推敲,以免浪费时间 。
因谓滕公曰:“季布何大罪,而上求之急也?”滕公曰:“布数为项羽窘上,上怨之,故必欲得之。 C.朱家以子胥鞭尸的典故来说明胸襟的重要性。
一项籍、使建将③立兵正,画确数的窘出阅汉读王文观。—中—整评体阅议读 性词句,揣摩作者对人物的情感态度,把握人物

传记类文言文阅读指导

传记类文言文阅读指导

• 真宗祀汾阴,直史馆孙冕言其隐操,请加搜采, 陈尧叟复荐之。命使召见,辞足疾不起。遣内侍 劳问,令长吏岁时存抚。明年,又遣使存问,渎 自陈世本儒墨习静避世之意。素嗜酒,人或勉之, 答曰:“扶羸养疾,舍此莫可。从吾所好,以尽 余年,不亦乐乎!”尝语诸子曰:“山水足以娱 情,苟遇醉而卒,吾之愿也。吾将与尔永诀,尔 辈当常在左右。”即设外寝,与诸子同处。一日, 忽曰:“适有人至床下,诵诗云:'行到水穷处, 未知天尽时。'言讫不见,吾当逝矣。”亟取莹 集七十编洎书画付诸子,促家人置酒。顷之,卒。 时天禧三十年十二月三日也,年六十三。 • 四年春,诏曰:“故河中府处士李渎,簪缨传绪, 儒雅践方,旷逸自居,恬智交养。迨兹晚节,弥 邵清猷,奄及沦亡,良深轸恻。申饬守臣,优恤 其后。岂独旌于泉壤,亦足厚于民风。可特赠秘 书省著作佐郎。”
• 明宗即位,累迁兵部侍郎承旨。明宗祀天南郊, 愚为宰相冯道、赵凤草加恩制,道鄙其辞,罢 为太常卿。任圜罢相,乃拜愚中书侍郎、同平 章事。愚为相,不治第宅,借延宾馆以居。愚 有疾,明宗遣宦官视之,见其败毯敝席,四壁 萧然,明宗嗟叹,命以供帐物赐之。 • 潞王反,犯京师,愍帝夜出奔。明日,愚与冯 道至端门,闻帝已出,而朱弘昭、冯赟皆已死, 愚欲至中书候太后进止,道曰:“潞王已处处 张榜招安,今即至矣,何可俟太后旨也?”乃 相与出迎。废帝入立,罢道出镇同州,以刘昫 为相。昫性褊急,而愚素刚介,动辄违戾。昫 与冯道姻家,愚数以此诮昫,两人遂相谊诟, 乃俱罢。愚守左仆射。
传记类文言文阅读指导
• 传记类文言文以写人为中心,通过人 物的言行和典型事例来塑造人物形象。 • 通读全文时要着眼于整体的理解,不 必拘泥于个别字句。 • 方法:圈点勾画作标记
• 具体做法: 1、在主要人物姓名下标上着重号,以示 强调; 2、给相关的人物编上代号以便理顺人物 关系; 3、在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语下面画上波浪 线以便明确事件发展的过程; 4、在出现“变化"(人物官职升迁、地点 转移、事件发展、时间推移等)处做上特 殊标记; 5、尤其是对人物细节的具体刻画部分。

人物传记类文言文阅读指导

人物传记类文言文阅读指导

人物传记类文言文阅读指导【考点精讲】1.所选的语段大多是短小而有情节的故事,一般选自史书中的人物传记或笔记,选文侧重于忧国忧民,展示个性,为人处世等内容。

2.侧重考查语言的积累和对文本的理解能力。

对考生语言的积累及理解文言文内容和形式的考查,以及对文本的鉴赏,将是今后文言文试题考查的侧重点。

3。

凸显民族文化内涵并积极关注现实社会生活。

文化内涵和品位对现实生活的观照,将是语文中考文言试题选文和命题的崭新价值取向。

【方法攻略】阅读文言文人物传记的方法大致有以下几点:1。

通读。

对于阅读材料,要从头到尾,慢慢读完.速度不能太快,太快了不能理解词句,也不能把握内容;速度也不能太慢,字斟句酌既没有必要,考试时间也不允许.词句意思和所熊脍容能够大致理解就可以了。

通读要完整,如果有文章出处和疑难注释,也要一并读完。

2。

圈画。

对于一些重要信息和可能干扰阅读理解的文字要圈画出来,各层意思之间可以用竖线断开。

“重要信息”主要指传主的姓名、官职及其变动情况、工作地点及其变动情况等等;“可能干扰阅读理解的文字”主要指文中的一些名词术语,如人名、地名、官职名专用术语等,这些词语往往有特点含义,如果误以为是普通词语,那就会在理解上出差错。

有些同学通读文言文材料时,不习惯动手,不留下阅读的痕迹,这不利于提高阅读的效率。

当然,阅读熟练以后,经验丰富以后,可以简化一些,只选最重要的作些圈画就可以了;但是,在训练的初期,一定要做得细一些,到位一些。

3. 跨“难”.中考文言文考查,一般都会选用浅易的文言文阅读材料。

即:词语都是常见或次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句式多为跟现代汉语相同的句式,或者几种常见的文言文特殊句式;文中所写之景、所记之事、所说之物、所议之理比较好懂;专用名词术语较少,而且一般都是初中教材中出现过的,不是非查工具书不可的文字。

尽管如此,由于考生各自的情况不同,有些人难免会碰到一些一下子理解不出的词语和句子。

这时候不要紧张,正确的做法是先“跨"过去。

人物传记类文言文阅读指导复习进程

人物传记类文言文阅读指导复习进程

人物传记类文言文阅读指导【考点精讲】1 •所选的语段大多是短小而有情节的故事,一般选自史书中的人物传记或笔记,选文侧重于忧国忧民,展示个性,为人处世等内容。

2 .侧重考查语言的积累和对文本的理解能力。

对考生语言的积累及理解文言文内容和形式的考查,以及对文本的鉴赏,将是今后文言文试题考查的侧重点。

3. 凸显民族文化内涵并积极关注现实社会生活。

文化内涵和品位对现实生活的观照,将是语文中考阅读文言文人物传记的方法大致有以下几点:1. 通读。

对于阅读材料,要从头到尾,慢慢读完。

速度不能太快,太快了不能理解词句,也不能把握内容;速度也不能太慢,字斟句酌既没有必要,考试时间也不允许。

词句意思和所熊脍容能够大致理解就可以了。

通读要完整,如果有文章出处和疑难注释,也要一并读完。

2. 圈画。

对于一些重要信息和可能干扰阅读理解的文字要圈画出来,各层意思之间可以用竖线断开。

“重要信息”主要指传主的姓名、官职及其变动情况、工作地点及其变动情况等等;“可能干扰阅读理解的文字”主要指文中的一些名词术语,如人名、地名、官职名专用术语等,这些词语往往有特点含义,如果误以为是普通词语,那就会在理解上出差错。

有些同学通读文言文材料时,不习惯动手,不留下阅读的痕迹,这不利于提高阅读的效率。

当然,阅读熟练以后,经验丰富以后,可以简化一些,只选最重要的作些圈画就可以了;但是,在训练的初期,一定要做得细一些,到位一些。

3. 跨“难”。

中考文言文考查,一般都会选用浅易的文言文阅读材料。

即:词语都是常见或次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句式多为跟现代汉语相同的句式,或者几种常见的文言文特殊句式;文中所写之景、所记之事、所说之物、所议之理比较好懂;专用名词术语较少,而且一般都是初中教材中出现过的,不是非查工具书不可的文字。

尽管如此,由于考生各自的情况不同,有些人难免会碰到一些一下子理解不出的词语和句子。

这时候不要紧张,正确的做法是先“跨”过去。

可能读到后面再返回来看就迎刃而解了,也有可能文后有注释,还有可能题目中有启示,或者命题回避了这一难点。

高考语文备考人物传记类文言文阅读指导课件

高考语文备考人物传记类文言文阅读指导课件

语文备考不仅是为了应对考试,更是提高个 人文化素养和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
高考语文备考需要系统、全面、深入地掌握 相关知识和技能。
人物传记类文言文在高考中的地位
人物传记类文言文是高考语文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类文章通常涉及历史名人、文化巨匠等,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人文 内涵。
阅读人物传记类文言文有助于了解历史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同时也有助于提高个 人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阅读理解与感悟
理解文章背景
领悟文章主旨
了解所选篇章的历史背景、时代背景 及相关人物关系,为深入理解文本打 下基础。
体会作者通过传记人物所传达的思想 观念、价值取向和人文精神,培养正 确的历史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分析人物形象
通过具体事件和言行举止,分析传记 人物的性格特点、精神风貌及历史贡 献。
写作训练与提升
应试技巧与注意事项
应试技巧 掌握人物传记类文言文的基本特点和阅读方法; 学会从文章中提取关键信息,理解文章主旨;
应试技巧与注意事项
• 注意文章中的细节描写和人物形象塑造。
应试技巧与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注意古今异义和一词多义现象;
避免望文生义,要结合上下文理解词义; 翻译时要忠于原文,保持句子通畅。
阅读方法与技巧
• 善于抓住关键信息:关注时间、地点、人物、事 件等关键信息点,有助于快速把握文章脉络。
阅读方法与技巧
借助注释和译文辅助理解
01
对于生僻字、难懂的句子可以借助注释和译文来理解其含义。
学会分析人物形象
02
通过分析人物言行举止、心理活动等方面来把握人物形象特点

掌握常见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汉书》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对西汉历史进行 了全面系统的记述。

文言文阅读:读懂文本+人物传记+教案- 高三语文文言文专题复习

文言文阅读:读懂文本+人物传记+教案- 高三语文文言文专题复习

文言文阅读专题复习读懂文本——人物传记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在读懂文言文人物传记;2.掌握和践行读懂文言文的步骤、技巧。

教学重难点:掌握和践行读懂文言文的步骤、技巧。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模式教学过程:一、了解文本特征人物传记以写人为中心,通过人物的言行和典型事例突出人物的品行和才能,赞扬人物的精神品质。

1.内容上传记一般有以下几部分内容:①人物的基本情况;②人物的主要事迹;③人物的性格、作风。

人物的性格、作风一般指人物性格、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三种情况,多出现在文章结尾,有时也穿插在全文中。

体现在文本中,看是否有作者的直接评价,是否有对其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所作的简评性语言,是否有表现作者褒贬感情倾向的言辞以及文中其他人的评价。

高考文言文阅读人物传记,一般都包含下列内容:传主的姓名、字号、朝代和籍贯,传主的官职及其变动情况,传主的工作地点及其变动情况,传主的主要政绩、成就、特长、特点,传主生前和死后受到的封赏等。

2.形式上高考试题所选人物传记阅读文本篇幅较短,一般呈“纺锤形”结构,头尾细,中间粗。

通常说来,人物传记文本中出现的人物主次分明。

文段开篇一般先介绍主要人物的“姓名、籍贯、遭遇、经历、官职、品行”等,后文写到的其他的人物都是为写这个主要人物作的陪衬。

人物传记主要通过人物的语言(对话)、所做的事件来表现人物的个性特征。

3.语言上传记的语言通常凝练概括,兼有传神的细节描写,尤其是对传主的评价或用“春秋笔法”,或用最概括的几个字词点到为止。

这些特点告诉我们要细读文本,不放过一个字。

春秋笔法:孔子修订《春秋》,行文中暗寓褒贬,其中增一字、减一字都有“微言大义”,故称之为“春秋笔法”。

后指文字简短精练、文笔婉转而隐含褒贬意思的写作手法。

二、掌握读文技能阅读传记类文言文,要根据传记的特点,建立模板意识,采用分步骤、分层次的阅读方法。

第一步:读文本,理清脉络,把握文章大意,整体感知人物1.快速通读全文,理清文章脉络。

人物传记类文言文阅读指导

人物传记类文言文阅读指导
次 面责之,庶或万一 可济。”】遂从太子出。金守门者曰:“所欲得太子,留守何 预?”//③傅曰:“我宋之大臣,且太子傅也,当死从。”是夕,宿门下;明日,
标 金人召之去。明年二月,死于朔廷。绍 兴中,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曰忠定.//④ (节选自《宋史孙傅传》)

A.孙傅入仕以后,积极向上建言。他担任礼部员外郎,对尚 书蔡脩纵论天下大事,劝蔡迅速有所变更,否则必将失败, 可惜他的建议没有被采纳。 B.孙傳上奏,请求恢复祖宗法度,他任兵部尚书,从效用角 度评价祖宗法度和熙、丰年间的法度,批评崇观年间的法度 ,受到时人赞许。 C.孙傅不畏金人,努力保全太子。金人掳走钦宗后又索求太 子,他密谋藏匿太子,杀二宦官将首级送至金营,欺骗金人 说,这就是误伤太子之人。 D. 孙傅舍身取义,死后謚为忠定。太子被迫至金营,孙傅 随往,却受到守门者劝阻,他表示身为太子傅,应誓死跟从 太子;后被金人召去,死于北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孙傅,字伯野,海州人,【登进士第】,为礼部员外郎。时蔡條为尚书,傅
为言天下事, 劝其亟有所更,不然必敗。條不能用。迁至中书舍人。宣和末高
丽人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素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 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秦贬蕲州安置给事中许翰以为傅论议虽偶与轼合,意亦亡
古代的历史和文化常识
1 姓名称谓 2 古代官职 3 科举制度 4 风俗礼仪 5 文史典籍 6 饮食器用 7 音乐文娱 8 天文历法 9 古代地理 10 服饰车马 11 古代刑罚 12 目录辞书
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语感
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语感
岁大饥,人相食。副使崔应麟见民啖泽中 雁矢,囊示登云,登云即进之于朝。帝立遣 肆丞锺化民赍帑币振之。登云巡方者三,风 裁峻厉。以久之当擢京卿,累寝不下,遂移 疾归。寻卒。

如何阅读写人记事类文言文教案

如何阅读写人记事类文言文教案

如何阅读人物传记类文言文一、读文指导 1、传记以写人为中心作者通过人物的言行和典型事例来塑造人物形象。

2、分类自传、评传和回忆录。

3、人物传记阅读材料的特点1从体裁上说选文均为史传作品 .所选材料以人物传记为主辅之以与官职、法律有关的内容。

2所选文章的内容都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一般赞扬所记人物弘扬正义贬斥邪恶。

3所选的材料篇幅较短400字左右文后有一定量的注释。

注释往往给阅读提供一定的信息有时是重要的信息。

4涉及到的实词和虚词及考题中的例句越来越贴近教材。

4、阅读人物传记必须要明确的问题1文章写的是什么人一个主要的人物及其他次要人物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2做了什么事一般是用叙事来表现这个人物的有时候写了几件事。

3这个人怎么样是好人还是坏人一般是好人主要看作者是怎样评价的。

4是思路层次文章是沿着什么思路展开的是总分式、并列式、还是层进式是顺叙还是倒叙有没有插叙分为哪几个层次每层的大致意思是什么等。

5是写作技巧和语言特点这两项内容虽然现在的高考命题很少涉及但对它们有个粗略了解可以帮助理解文本内容。

5、掌握人物传记类文言文常见词语1.表被任以官职的征、辟、察、举、召、荐、进、称、补、作、表、为、就2.表官职变化的1表任命的授、拜、除、封2表提升的擢、拔、陟、升、迁3表调动的调、徙、转、改、放、出官、4表降职的左迁、迁谪、谪、逐、贬、5表罢免的夺、黜、罢、免、去、废、蠲6表恢复的复、还7表辞去的辞、致政、告退、归故里3.跟俸禄有关的俸、禄、秩、饷4.表主管的知、典、主5.表社会状态的治、乱、兴、盛、衰6.表少数民族的蛮、夷、戎、狄7.表人物地位贵、贱、卑、官绅、豪8.表人物个性的埂、鲠、耿、仁厚、仁矜、耿介、刚毅、周密、宽厚、骨鲠、正直、恺悌平易近人、聪、慧、敏、木讷、奸、佞、诈、狡猾、危坐俨然、阿谀、献媚、谄谗、谲9.表人物品行的行、德、操、节、清廉、淫靡、贪浊10.跟科举考试有关的贡举、第、登第、中第、状元、解元、乡试11.表受到诬陷的中、谮zèn 、诬12.表敬重的敬、重、尊、恭13.表赞扬的多、嘉、称、誉、与、许、叹14.表内心嫉恨的恶、厌、憎、贬、衔、怨、患、疾、恨、怒、诅15.表宽容的容、贷、恕、宽16.表喜乐的乐、欣然、悦说、欢、蹈舞17.表哀怒的怒、愤、恼、忿恚、涕泣、切厉、骂、责、罹、戾、诟、谩18.表刑罚的辟、大辟、髡、笞、磔 zhé 车裂、刖 yuè 断足、族、仗、流、赭衣、械19.表责备的过、责、咎、诛、让、谴、尤、折20.表监狱的囹圄、狱21.表学校有关的庠、序、太学、博士、太傅22.表布匹的布、麻、匹、丝、绢、锦、练、绫、绡、缣、绸、罗、缎、绮、纱、绦、缟、缣、缯、蚕、桑、23.表桌床的案、几、床、塌24.表走的步、趋、遁、亡、逃、徙、25.表违背的牾、忤、逆、倍背26.表说话的曰、云、谓、诏、诰、告、敕、白、陈、对、语、谕、喻、晓、辩、问、谢、诘、诉、咨谘27.表劝说的说、劝、规、讽、讥、谤、谏、28.跟马有关的马、驹、厩、策、羁、縻、辔、逸、驭、御、驾、辕、辙29.表害怕畏、惧、惮、骇、患、遽30.表揭发的劾、讦、揭36.表离开某地的去、迁、徙37.表拜访的造、过、访、谒、顾 38.表告别的辞、别、谢39.表暗中的阴、间、密40.表穿戴的纨绔、布衣、结、履、印、绶、冠、冕、巾、弁biàn官帽、弱冠泛指男子20岁、笄礼女子成人礼、免冠、带41.表房舍的宇、舍、馆、宅、第、邸、庑、屋42.跟水利有关的堤、决、溃、溢、涨、灌溉、涝、旱、堰、芜秽43.跟粮食有关的粟、黍、禾、谷、稻、菽、稼穑、耕耘、稔、熟、刈、籴dí、粜tiào 、廪、禀、荒、欠收、44.表粮食丰收的丰、饶、赡、足、佚、45.表食物的糗、馔、肴、膳、羞馐、蔬、果、脂膏46.表饱饥的饱、饥、饿、馁、馑47.表容器的石、斛、觞、樽5、常见的古今异义字课督促劝说去做某件事秩官吏的俸禄、十年为一秩逸马脱了缰绳、放纵掾古代属官的统称工工匠、精巧、擅长、官吏僭jiàn 超越本分、过分、虚假不真实孤幼年失去父亲阪山坡狱官司、案件、监牢多赞扬遽急速、就、恐惧尤罪过过错、指责归罪、优异突出、特别尤其按追究、考察、调查典主持令美好、县令差病好了执捉拿谢道歉、推辞、告诉折驳斥、指责使对方屈服察考察、考察后给予推荐赧因羞愧而脸红竟结束、完坐因……而犯罪、因为甫才寻不久祚大堂前东面的台阶、帝位用财用、因为6、感知方法1通读。

人物传记类文言文培训资料

人物传记类文言文培训资料

20.表监狱的:囹圄、狱 21.表学校有关的:庠、序、太学、 博
士、太傅
22.表布匹的:布、麻、匹、丝、绢、 锦、练、绫、绡、缣、绸、罗、缎、绮 、纱、绦、缟、缣、缯、蚕、桑、
23.表桌床的:案、几、床、塌 24.表走的:步、趋、遁、亡、逃、徙

25.表违背的:牾、忤、逆、倍(背)
26.表说话的:曰、云、谓、诏、诰、 告、敕、白、陈、对、语、谕、喻、晓 、辩、问、谢、诘、诉、咨(谘)
16.表宽容的:容、贷、恕、宽
17.表喜乐的:乐、欣(然)、悦(说 )、欢、蹈舞
18.表哀怒的:怒、愤、恼、忿恚、涕 泣、切厉、骂、责、罹、戾、诟、谩
19.表刑罚的:辟、大辟、髡、笞、磔 ( zhé 车裂)、刖( yuè 断足)、族、 仗、流、赭衣、械
15.表责备的:过、责、咎、诛、让、 谴、尤、折
二,推荐。于是忌进 孙子于 威王。——《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三,晋升。 如:进擢;进爵。 称:举荐。 繁称文辞,天下不治。——《战国策·秦策》 补:官有缺位,选员补充 。如:补外(京官调外地就职);补官(补授官职) 作:担任。 如:作县(当县官);作吏(担任官职)。 就:担任。 如:就列(就位。任职);就事(就职) 授:任命。 如今且说贾雨村授了 应天府,一到任就有件人命官司详至案下。——《红楼梦》 拜:授予官职。如:……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征拜郎中。《张衡传》 除:任命,授职。如:寻蒙国恩,除臣冼马。《陈情表》 封:封:指帝王将爵位或土地赐给臣子。如: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鸿门宴》 选:通过推荐或科举选拔任以官职。《元史·贾鲁传》:“延、至治间……选丞相东曹掾。” 赏:指皇帝特意赐给官衔或爵位。如:八月初一,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谭嗣同》 仕:做官。如: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

人物传记文言文阅读知识点

人物传记文言文阅读知识点

人物传记文言文阅读知识点人物传记文言文阅读知识点汇总一、传记类文言文阅读的一般方法1、明确阅读点。

阅读选文时,可以关注以下几个问题:(1)文章写的是什么人?(一个主要的人物及其他次要人物,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2)做了什么事?(一般是用叙事来表现这个人物的,有时候写了几件事。

)(3)这个人怎么样?(是好人,还是坏人?一般是好人,主要看作者是怎样评价的。

)(4)思路层次,文章是沿着什么思路展开的,是顺叙还是倒叙,有没有插叙;分为哪几个层次,每层的大致意思是什么。

2、学会圈画。

在通读的过程中还要动手圈画,在文中留下痕迹。

首先要及时圈画重要信息,如姓名,官职及变动情况,任职地点等等;其次要画出事件层次,每件事后用双竖线标志。

3、趋易避难。

高考要求学生能读懂浅易的文言文,浅易是指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等较常见,一般在课文中学过。

但这并不表示选文中就没有难点,受基础的限制,不同的学生会碰到不同的难点,这时,正确的方式是暂时搁置“难点”,不要在个别词或句子上做过多的推敲,力求整体把握选文内容,再回头解决“难点”。

这些“难点”可能会在读后文时迎刃而解,可能有注释,题目中可能有提示,也可能避开难点命题。

4、善于利用语境。

借助语境是很重要的方法和能力。

语境不仅包括文本内容,还包括篇名、选文出处、注释等。

如“谪”、“出”、“左迁”等词语出现,并和主人公发生联系的时候,往往可以推测出主人公的任职经历。

二、人物传记类文言文阅读关注点:人物传记一般分为三个部分:(一)简介人物的基本情况。

主要包括:1.姓名、字号;2. 籍贯;3. 家庭背景,包括家庭经济状况,及祖父、父亲等的学识、为人、性格、仕途和是否健在等情况;4. 学识;5. 性情;6.举荐或科举功名情况;7. 最初任职情况等。

(这部分内容多在开头。

如果写到事件,多与家庭、学识、性情有关。

)(二)人物的主要事迹。

是文章的主体部分,阅读时可以按事情分层,每件事情主要注意以下内容:1.时间,注意年号及相关的具体年代,古代纪年主要用的是年号纪年法和干支纪年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物传记类文言文阅读指导和练习人物传记类文言文阅读指导和练习高三从历史的角度看,人物传记给我们留下了大量真实的历史史料;从文学的角度看,人物传记为我们塑造了无数鲜活的人物形象,为我们提供了灵巧多样的写作技巧。

所以全国大多数省市高考文言文考的是人物传记。

人物传记类的文言文,有着特殊的阅读规律和方法。

一、以表明时间的词语为纲绳,去串起人物的一生经历古人写人物传记,总是以时间为序,表明时间的那些词语就像是一条条的纲绳,把传主一生所遇到的、所经历过的事情串联在了一起。

所以我们在阅读人物传记时,抓住了这些词语就能把握传主一生的经历。

古代用以表明时间的,有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等的专用术语。

古代纪年采用的是即位年次法、年号纪年法和干支纪年法。

古代皇帝都会为自己执政时期取一个或多个年号,如贞观、开元、乾隆、光绪等。

在没有使用年号以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则采用即位年次纪年法,如赵惠文王十六年,也就是赵惠文王当国王以后的第十六个年份。

干支纪年法是把十个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十二个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组合而成的纪年法,如甲子、乙丑、癸酉、甲戌、乙亥等,从干支的第一个甲子到最后的癸亥,一共是60年,所以有“六十花甲子”之称。

古代以序数纪月,但也有按季来纪月的,一年分四季,一季有三个月,这三个月依次叫孟、仲、季。

如“孟春”就是指春天的第一个月,“仲夏”指的是夏天的第二个月等。

还有地支纪月法,即以十二地支配称十二个月,每个地支前加特定的“建”字,如“建子月”“建亥月”等。

古代纪日,有序数纪日法、干支纪日法、月相纪日法等。

“月相纪日法”中一些特别的叫法必须记住,如每个月的第一天叫“朔”,初三叫“朏”,月中(十五)叫“望”,望后的十六日叫“既望”,每月的最后一天叫“晦”等。

还有表明时间转换的一些词语,如“少时、初、先、尝、及、既而、俄而、已而、少顷、顷之、久之、未几、须臾”等。

在阅读人物传记时,找出并把握这些词语,可以了解传主在不同时期、不同地方所做的不同的事情,把这些事情贯连起来,就是传主一生的经历。

二、以表明官职的升贬为轴心,去分析事情的前因后果古代的人物传记所写的人物大多是朝廷重臣,所记的事迹也大多与治国安民有关,所以以在记述人物时,往往以担任某某官职始,以升为或贬为某某官职止。

人物传记中官位的升迁或贬谪,表明了这件事情最后取得的结果,所以它就像是记述传主某件事情的一根轴,把一件事情的前因后果贯穿了起来。

古代表明出仕从政的词语有“荐、举、征、召、拜、辟、授、除、为”等,表明官职升迁的词语有“升、拔、擢”等,表明官职调动的词语有“调、徙、转”等,表明被贬官的词语有“出、谪、罢、黜”等,表明辞职的词语有“致仕”“乞骸骨”等。

关于“迁”。

“迁”有“徙”的意思(《尔雅》),有“移”的意思(《广雅》)有“登”的意思(《说文》)。

“迁”和变动有关,但这种变动可以是往上的,也可以是往下的,也可以是平行的,所以还得根据具体情况来定。

“迁”还有“左迁”和“右迁”之分。

唐以前以右为尊,如蔺相如位在廉颇之右,表明蔺相如的官位比廉颇要高,所以“左迁”表示降职。

唐以后尊左,但在官职的升贬问题上还是采用前人的说法,也把贬官叫作“左迁”,如白居易《琵琶行(并序)》“左迁九江郡司马”,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右迁”是指晋升或调动,如王安石《李端悫可东上阁门使制》:“非专为恩,以致此位,积功久次,当得右迁。

”古代担任地方上的某个职务,常常采用官职名加地名的叫法,如巡浙江,那是担任浙江巡抚(或巡按之类),知杭州,那是担任杭州知州(或知府),判扬州,那是担任扬州通判等。

这也是阅读人物传记必须知道的。

三、以问“五个W”为切口,去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这里所说的“五个W”指的是五个用“W”开头的英语字母:who——什么人,几个人,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when——什么时间,几个时间;where——什么地方,几个地方;what——什么事情,几件事情;why——事情发生的经过,过程。

这“五个W”如同记叙文的四要素或五要素,在阅读人物传记时,问问自己这一部分是写什么人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事情,这一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是怎样的,这样也就弄清了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这样这一部分也就读懂了,至于还有几个意思不懂的词语,也完全可以根据对这一事件的整体把握去蒙,去猜,这些词语决不会成为阅读人物传记的拦路虎。

人物传记是由几件这样的事情组成的,每一件事情都问问“五个W”,都弄清这“五个W”,整篇人物传记也就读懂了。

四、以传记的写作特点为楔子,去把握人物的性格和作者的观点古代写人物传记,从司马迁开始形成了一套固定的模式,那便是先交代传主的名、字、号,接着上溯到他的祖先、父亲,再写他从小就是一个怎样的人,然后才开始正式写他一生所做的几件主要事情,最后得到了什么封号,留下了多少子孙等。

名、字、号以及死后的封号(谥号)这些看似可有可无的记载,往往与传主的思想品行有关,尤其是号,反映的是一个人的理想追求、志趣爱好,体现的是传主的性格特征等,绝非多此一举之作。

写祖先、父亲,其实是通过写他的家庭背景和影响,来表明他思想性格的传承关系和形成原因。

写他小时候的情况,表明他一贯如此,始终如一的个性。

他小时候就是一个怎样的人,可以看成是这一人物传记的一个总写,下面写到的几件事情则是对这一总写的几个分写,是对这一总的性格特征的具体化描写。

从这一总写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作者对他笔下的传主的态度:是爱还是憎,是肯定还是否定,是歌颂还是鞭挞讽刺。

总之,阅读人物传记,我们主要要做的就是用上面提到的几种方法去明事,知人,辩理(把握作者对传主的态度)。

[练习]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明史·于谦传(有删改)于谦,字廷益,钱塘人。

生七岁,有僧奇之曰:“他日救时宰相也。

”举永乐十九年进士。

宣德初,授御史。

奏对,音吐鸿畅,帝为倾听。

顾佐为都御史,待寮属甚严,独下谦,以为才胜己也。

扈跸乐安,高煦出降,帝命谦口数其罪。

谦正词崭崭,声色震厉。

高煦伏地战栗,称万死。

帝大悦。

师还,赏赉与诸大臣等。

出按江西,雪冤囚数百。

疏奏陕西诸处官校为民害,诏遣御史捕之。

帝知谦可大任,会增设各部右侍郎为直省巡抚,乃手书谦名授吏部,超迁兵部右侍郎,巡抚河南、山西。

谦至官,轻骑遍历所部,延访父老,察时事所宜兴革,即俱疏言之。

一岁凡数上,小有水旱,辄上闻。

初,三杨在政府,雅重谦。

谦所奏,朝上夕报可,皆三杨主持。

而谦每议事京师,空橐以入,诸权贵人不能无望。

及是,三杨已前卒,太监王振方用事。

适有御史姓名类谦者,尝忤振。

谦入朝,荐参政王来、孙原贞自代。

通政使李锡阿振指,劾谦以久不迁怨望,擅举人自代。

下法司论死,系狱三月。

已而振知其误,得释,左迁大理寺少卿。

十三年以兵部左侍郎召。

明年秋,也先大入寇,王振挟帝亲征。

谦与尚书邝埜极谏,不听。

埜从治兵,留谦理部事。

及驾陷土木,京师大震,众莫知所为。

郕王监国,命群臣议战守。

侍讲徐珵言星象有变,当南迁。

谦厉声曰:“言南迁者,可斩也。

京师天下根本,一动则大事去矣,独不见宋南渡事乎!”王是其言,守议乃定。

时京师劲甲精骑皆陷没,所余疲卒不及十万,人心震恐,上下无固志。

谦请王檄取两京、河南备操军,山东及南京沿海备倭军,江北及北京诸府运粮军,亟赴京师。

以次经画部署,人心稍安。

即迁本部尚书,提督各营军马。

而也先挟上皇破紫荆关直入,窥京师。

石亨议敛兵坚壁老之。

谦不可,曰:“奈何示弱,使敌益轻我。

”亟分遣诸将,率师二十二万,列阵九门外,身自督战。

下令,临阵将不顾军先退者,斩其将。

军不顾将先退者,后队斩前队。

于是将士知必死,皆用命。

初,也先深入,视京城可旦夕下。

及见官军严阵待,意稍沮。

相持五日,邀请既不应,战又不利,知终弗可得志,又闻勤王师且至,恐断其归路,也先拥上皇由良乡西去。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帝命谦口数其罪。

数:数说B.轻骑遍历所部,延访父老延:举行宴会C.三杨在政府,雅重谦雅:甚,很D.通政使李锡阿振指阿:奉承讨好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帝为倾听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B.劾谦以久不迁怨望,擅举人自代不赂者以赂者丧C.王是其言,守议乃定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D.石亨议敛兵坚壁老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有僧奇之曰B.王是其言C.石亨议敛兵坚壁老之D.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A.于谦从小就不同凡响,有个和尚认为他以后会成为“救时宰相”,于是向朝廷作了推荐,让他成了永乐十九年的进士。

B.和尚对于谦“救时宰相”的评价,为下文写于谦在宣德皇帝被也先扣留后,协助郕王稳定人心,部署军队抵抗也先,保全明朝作了铺垫。

C.于谦深得宣德皇帝、郕王和“三杨”、王振的器重,所以他上的奏章能马上直达皇帝手里并立即得到批复,他被关进监狱能马上得到释放,他提出的建议能马上被郕王采纳。

D.于谦处事谨慎,他在巡抚河南、山西时,不管发生什么事情,都会向皇上请示,只有得到了批复以后他才会去执行;在抗击也先时,也每事都要得到郕王的同意。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顾佐为都御史,待寮属甚严,独下谦,以为才胜己也。

②及驾陷土木,京师大震,众莫知所为。

[参考答案]1.B (延:邀请)2.B(因为。

A为:第一个“对”;第二个“成为”。

C乃:第一个“于是,就”;第二个“才”。

D之:第一个是代词;第二个是助词“的”。

)3.C(使动用法,其他是意动用法)4.B(A和尚没有向朝廷作推荐,而是于谦自己考上了进士;C于谦被从监狱里放出来不是因为受到王振的器重;D向皇上请示不是体现于谦处事谨慎,为是爱护百姓。

)5.①顾佐任都御史,对下属很严厉,惟独对于谦很客气,认为他的才能超过顾佐自己。

②等到英宗(宣德皇帝)在土木堡被俘,京师大为震惊,大家都不知道该怎么办。

[参考译文]于谦,字廷益,钱塘人。

七岁的时候,有个和尚对他很惊奇,说:“这是将来救世的宰相呀。

”永乐十九年,于谦考中了进士。

宣德初年,任命于谦为御史。

奏对的时候,他声音洪亮,语言流畅,使皇帝很用心听。

顾佐任都御史,对下属很严厉,只有对于谦很客气,认为他的才能超过顾佐自己。

护从皇帝驻扎在乐安时,高煦出来投降,皇帝让于谦口头数说高煦的罪行。

于谦义正词严,声色俱厉。

高煦伏在地上发抖,自称罪该万死。

皇帝很高兴。

班师回到北京,给于谦的赏赐和各大臣一样。

于谦外出巡按江西,昭雪了被冤枉的几百个囚犯。

他上疏奏报陕西各处官校骚扰百姓,诏令派御史逮捕他们。

皇帝知道于谦可以担此重任,当时刚要增设各部右侍郎为直接派驻各省的巡抚,于是亲手写了于谦的名字交给吏部,越级提升他为兵部右侍郎,巡抚河南、山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