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士塔教案(人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道士塔》(人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道士塔》(人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导入:国庆长假,……假如有机会去旅游,……,莫高窟前面有一座最高最大(重读)的舍利(重读)塔,这是王道士的墓。
问题设计:1、什么是舍利子?(我原先以为有点难,但学生对这些倒知之甚多,于是,我补充说了“虹化”“九华山地藏肉身不腐”)2、你认为王道士栖息于此适合吗?(大多数学生认为不合适,认为王道士是坏人、卖国贼,学生习惯看法--出卖国宝,罪大恶极,我们对于祖国的文物宝藏空前规模地流失于世界各地总是痛心疾首,这种感情表露体现出学生纯挚的爱国情感)学生习惯看法--卖国贼(板书)明确:佛高僧圆寂之墓与道士羽化之别。
舍利塔只是佛家的专利,按道家的戒律,道士死后不该建塔。
更重要的是引出对王道士这个人物的定位(问题设计一环套一环)3、为什么说王道士是坏人、卖国贼?依据是什么?历史上有哪些人被称为卖国贼,他们主要是因为哪些行为?(生:出卖领土、国家利益、文物)4、快速阅读课文,找出敦煌文物流失与哪些因素有关?生:A、王道士B、满清官员C、外国的斯、希5、填空造句,因为王道士的与满清官员的。
在外国的斯、希的下,敦煌文物大量流失。
6、作者认为王道士是卖国贼?他对王道士的评价集中在哪一段落?(快速阅读)找出并朗读。
“完全可以把愤怒的洪水向他倾泄。
但是,他太卑微,太渺小,太愚昧,最大的倾泄也只是对牛弹琴,换得一个漠然的表情。
……无聊”“这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
王道士只是这出悲剧中错步上前的小丑”作者评价--小丑(板书)7、作者把王道士看作这出悲剧中错步上前的小丑,说“这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你是如何理解为句话的?学生:当时社会的黑暗,国家的懦弱无能,官员的无知。
师:社会的黑暗是抽象的说法,国家的懦弱无能从哪里看出?(生,1900年满清政府)官员的无知在哪几个段落体现出?找出并朗读P57页第三部分的最后,感受作者悲凉的心境。
体会:我有时甚至狠狠心说一句“宁肯……”内在含义(哀国家之不辛,怒国人之不争气)老师总结:莫高窟被愚昧的道士把持是文化的悲哀,众多的文人、官员不知保护反而随意破坏,是民族的悲哀。
高二教案《道士塔》
高二教案《道士塔》一、教学目标1.了解《道士塔》的基本情节和主题;2.掌握该剧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点;3.理解该剧中的寓言意义;4.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了解《道士塔》的基本情节和主题;2.掌握该剧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点。
难点1.理解该剧中的寓言意义;2.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剧情梗概1.引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道士塔》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简介,激发学生的兴趣。
2.导入(10分钟):教师播放《道士塔》的片段,让学生初步了解剧情。
3.剧情梗概(30分钟):教师根据剧本,以故事串讲的方式,向学生介绍《道士塔》的基本情节和主题,并重点解读剧中的关键人物。
4.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今天学习的内容,并布置下节课预习的任务。
第二课时:人物形象与性格特点1.复习(5分钟):教师提问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剧情梗概,并鼓励学生主动回忆。
2.人物形象与性格特点(30分钟):教师向学生展示《道士塔》中的各个主要人物形象,并结合剧情,帮助学生分析他们的性格特点,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3.分组活动(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人物,通过讨论和合作,整理该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点的详细描述。
4.展示与分享(10分钟):每组派代表进行展示,并邀请其他小组进行评论和补充。
第三课时:寓言意义的探究1.复习(5分钟):教师与学生复习上节课学习的人物形象与性格特点。
2.寓言意义的引入(15分钟):教师向学生解释《道士塔》是一部具有寓言意义的作品,并引导学生思考作品中的寓言意义可能是什么。
3.分组探究(40分钟):将学生重新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寓言意义进行探究,包括相关人物形象、情节和对社会现象的隐喻。
4.学生汇报(10分钟):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并由全班进行讨论和交流。
第四课时:观察与鉴赏1.引入(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观察与鉴赏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道士塔》教案教案
《道士塔》教案教案
教案:
课程名称:《道士塔》教案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道士塔》的故事情节,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步骤:
1. 导入:通过课堂讨论,引起学生对《道士塔》的兴趣,了解学生对道士、塔等概念的理解。
2. 阅读理解:
a. 分段阅读《道士塔》的故事,教师带领学生一起阅读,学生可以跟读或默读故事。
b. 提问学生关于故事情节、角色以及他们的动作、心理等方面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阅读理解能力。
3. 讨论交流:
a. 引导学生围绕故事展开讨论,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b. 组织小组讨论活动,让学生分组交流自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并展示自己的观点。
4. 角色扮演:
a. 将故事中的角色分配给学生,让他们扮演这些角色,表演故事情节,并展示他们对角色的理解和创造力。
b. 引导学生思考自己扮演的角色的心理变化和动作表现,提
高他们的口头表达和演绎能力。
5. 总结:
a. 教师总结讨论的要点,梳理学生对故事的理解。
b. 鼓励学生总结自己在本课学到的内容和体会。
教学评估:
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参与程度,评估他们对《道士塔》故事的理解和阅读理解能力。
可以通过讨论表现、角色扮演和小组活动的参与度来评估学生的口头表达和合作能力。
拓展延伸:
可以要求学生根据故事情节创作自己的故事,或者写一篇关于《道士塔》的读后感和评价。
还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探究道士、塔等相关概念,深化他们的知识和对故事的理解。
中学语文《道士塔》教案设计
中学语文《道士塔》教案设计第一章:教案简介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并掌握《道士塔》的主要内容。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和理解能力。
引导学生思考并探讨作品中所反映的社会现象和人生哲理。
1.2 教学内容课文《道士塔》的阅读与理解。
分析作品中的形象描写和情感表达。
探讨作品的主题思想和人生哲理。
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引导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讨。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丰富教学手段。
组织小组讨论,促进学生间的互动和合作。
第二章:课文阅读与理解2.1 课文概述介绍课文《道士塔》的背景和作者。
概括课文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关系。
2.2 课文细节分析分析课文中的形象描写,如人物形象、环境描写等。
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情感表达和语言特色。
2.3 思考与讨论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的情节发展和人物性格。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阅读感悟和理解。
第三章:作品主题与人生哲理3.1 作品主题探讨引导学生思考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象和问题。
分析作品中的主题思想和寓意。
3.2 人生哲理启示从作品中提炼出的人生哲理和价值观。
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思考和分享对这些哲理的理解。
3.3 思考与讨论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作品中的主题和人生哲理。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第四章:课堂活动与拓展4.1 课堂活动设计设计相关的课堂活动,如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利用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丰富教学手段。
4.2 拓展阅读与推荐推荐与课文相关的其他文学作品,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
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4.3 思考与讨论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和拓展阅读进行思考和讨论。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的阅读感悟和理解。
第五章:教学评估与反馈5.1 学生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评估学生在阅读理解和思考讨论中的表现。
5.2 学生作业与评价布置相关的作业,如写作、讨论等,巩固所学内容。
道士塔教案5篇
道士塔教案5篇第一篇:道士塔教案道士塔教案【教学目标】:了解敦煌莫高窟的民族文化悲剧的社会根源,树立民族自尊心,增强保护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
【教学重点】:把握课文所述的基本事实,分析作者的观点和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品味词语所蕴涵的强烈的感情色彩。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 1.作者简介余秋雨:1946年出生,艺术理论家,中国文化史学者,散文作家,上海戏剧学院教授,上海写作学会会长。
1987年被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荣誉称号,入载英国剑桥《世界名人录》、《国际著名学者录》,以及美国传记协会的《五千世界名人录》等。
余秋雨的散文,有一种浸润着历史沧桑的困惑,以及走出这种困惑的使命,即他自己所谓的“文化苦旅”。
这种使命意识让他把自己鲜活的文化生命融入了笔端,将一座“精神道场”弥漫于天地之间,既有着对历史的洞察,又有对现实的忧患,对未来的执着,对人生以及对整个人类文化的感悟,被誉为“学者散文”。
2.欣赏敦煌文明(幻灯片)有一种文化,源远流长,从1600年前,绵延至今;有一种文化,灿烂辉煌,从100年前,就引来各方贪婪而攫取的目光;有一种文化,命途多舛,只要短短的10年,就成了我们永久的痛……它,就是我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代表——敦煌文化。
二、课文赏析1、作者对王道士、对敦煌文化艺术的遭遇的态度是什么?明确:王道士是敦煌文化的罪人,但是他太卑微太渺小太愚昧,不能肩负起这笔文化重债。
莫高窟被掠,这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
2、偌大的莫高窟,前后十几年,在王道士的手里被卖掉了,其间的王道士、满清官员、外国冒险家各自充当了什么角色?明确:王道士:涂壁画、毁雕塑、塑怪像,受愚弄、贪小利、卖国宝满清官员:了无赤肠、不负责任、中饱私囊外国冒险家:餐风宿露,冒着危险,愿意吃苦,欺骗掠夺3、作者对这三种人的不同行为抒发了怎样的情感?明确:对王道士:惋惜与痛苦;痛恨与无奈对满清官员:哀痛对外商国冒险家:谴责三、找出文中的生字词坍弛:tān chí坍塌,废置无用凛冽:lǐn liè刺骨地寒冷歆羡:xīn xìan羡慕偌大:Ruî dà这么大四、找出文中的细节描写(一)王道士?(细节描写)1.(用石灰刷过壁画后):道士擦了一把汗,憨厚地一笑……他达观地放下了刷把。
道士塔(人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道士塔(人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一.导入我们祖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名胜古迹数不胜数,有的展现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有的却以美丽的自然风光展现于人们面前。
同学们知道敦煌,了解敦煌吗?敦煌是一个神秘的地方,是一个富有的地方,那里有中国宝贵的文化遗产。
然而由于历史上一时的“疏忽”,便铸成了中国历史的一大遗憾。
祖国的灿烂文化遗产,被一车车、一队队载入了“异国他乡”。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文化散文大家余秋雨先生的《道士塔》,随同作者一起走进莫高窟,感受敦煌文化的荣辱沧桑,找出造成“疏忽”的罪人。
二.教学目标我们这节课的重点是了解敦煌文化沧桑史,了解余秋雨的文化散文的特点,品味散文语言,体会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
三.介绍作者《道士塔》选自余秋雨的散文集《秋雨散文》。
现在大家看到的照片就是余秋雨先生。
他是浙江余姚人,著名艺术理论家,中国文化史学者和散文作家。
他是20世纪90年代最受争议的作家,他的作品都引起了社会广泛争议。
从《文化苦旅》到《山居笔记》,从《文明的碎片》到《霜冷长河》,他以深沉的理念,把人生底蕴、人生意义及自然之美统合在一起,形塑出余秋雨所特有的散文。
到了今天,他的《千年一叹》《行者无疆》又为我们勾勒出人类文化磅礴壮伟、坚韧延绵、脆弱细腻的不同面貌。
四.整体感知下面给五分钟给大家迅速浏览一下课文。
本文有四个部分,思考一下各个部分各讲了些什么,请同学起来回答。
第一部分:通过对莫高窟道士塔的介绍引出王道士和莫高窟的关系并用简练的笔墨渲染出古代的悲剧:一个普通农民把持着中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
第二部分:叙述王道士在敦煌的所作所为,点出敦煌文物被盗的原因之一以及作者心中的历史沉重感。
第三部分:写王道士发现敦煌藏经洞的情况和他对藏经洞的处置情况。
(这一部分揭示了造成敦煌国宝大量流失的根源:旧中国的落后和统治者的腐败。
作者用确凿的事实告诉我们必须正视这场中国近代史上的浩劫和悲剧,惟有正视历史,才能反思!字里行间处处流露出作者的悲愤和无奈之情。
高中语文《道士塔》优秀教案
高中语文《道士塔》优秀教案高中语文《道士塔》优秀教案高中语文《道士塔》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作者余秋雨。
2、了解有关敦煌文化的一些常识。
能力目标准确筛选信息,提高阅读学者散文的能力。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爱护中国文化遗产的意识和保护文化遗产的高度责任感。
【教学重点】1、领会文章丰富深邃的思想内容和作者语言运用所反映出的激情。
2、学习叙事评议有机结合的写作特点。
【教学难点】1、从课文中找到依据,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调。
2、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分析作者的观点和感情。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敦煌是一个神秘的地方,是一个富有的地方,那里有中国宝贵的文化遗产。
然而由于历史上一时的“疏忽”,便铸成了中国历史的一大遗憾。
祖国的灿烂的文化遗产,被一车车,一队队载入了“异国他乡”。
哪一个有良心的中国人不为之怨愤,为之心在流血?今天,我们学习学者余秋雨的《道士塔》,随同作者一起去重温那段伤心的岁月吧!二、介绍作者余秋雨和背景知识:出示投影:1、余秋雨简介余秋雨,1946年生,浙江余姚人,当代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者、散文家。
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多年,曾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教授,上海写作学会会长。
辞职后继续从事教学和写作。
主要著作有《戏剧理论史稿》《艺术创造工程》《文化苦旅》《文明的碎片》《秋雨散文》《山居笔记》。
1997年被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称号,入载多部世界名人录;所著散文集《文化苦旅》获上海市出版一等奖,上海市文学艺术优秀奖,台湾联合报读书人最佳书奖,金石堂最具影响力的书奖。
《山居笔记》获海外华文文学最高奖——台湾联合报读书人最佳书奖第一名。
余秋雨的艺术理论著作,也备受学术界重视和尊崇。
例如他在1983年出版的《戏剧理论史稿》,此书是中国大陆首部完整阐释世界各国自远古到现代的文化发展和戏剧思想的史论著作,在出版后次年,即获北京全国首届戏剧理论著作奖,十年后获北京文化部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而另一本于1985年发表的中国大陆首都戏剧美学著作——《戏剧审美心理学》,次年亦荣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著作奖。
高二语文《道士塔》教案设计
高二语文《道士塔》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中关于道士塔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题。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2.教学难点:深刻理解课文中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内涵。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道士塔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主题。
简要介绍道士塔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课文中的道士塔有何象征意义?”3.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每组选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4.课堂讲解针对学生的讨论成果,进行讲解和点评。
分析课文中的重点词句,如:“历史是一面镜子,照出了人生的悲欢离合。
”5.写作训练根据课文内容,让学生进行仿写训练。
收集学生的写作作品,进行评价和反馈。
四、课后作业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课堂讲解、写作训练等环节,让学生深入理解了课文内容,掌握了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在课后作业中,学生能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拓展阅读和研究,提高了文学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仍有个别学生参与度不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关注和改进。
重难点补充: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展示道士塔图片:“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这就是位于我国西北部的道士塔,它见证了一段特殊的历史。
今天,我们将一起学习余秋雨先生的《道士塔》,去感受这段历史的沧桑。
”2.自主学习教师提出问题:“请同学们边读边思考,课文中的道士塔象征着什么?它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故事?”学生阅读课文,思考问题。
中学语文《道士塔》教案设计
中学语文《道士塔》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道士塔》的基本内容,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 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化、历史和哲学的兴趣和认识。
3. 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课文阅读:《道士塔》全文阅读与理解。
2. 文学鉴赏: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人物描写、情节安排等。
3. 文化背景:介绍道教的历史、文化意义和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1. 《道士塔》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理解。
2. 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和文学特色。
3. 掌握道教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二、教学难点:1. 文章中一些生僻词语和古文句式的理解。
2. 道教相关概念和哲学思想的阐述。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一、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文内容、解析写作技巧。
2. 讨论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人物形象和情节,深入理解文章。
二、教学手段:1. 多媒体课件:展示课文内容、图片和相关视频。
2. 参考资料:提供相关的文学作品、历史资料等供学生自主学习。
第四章:教学过程与步骤一、导入:1. 引发学生对道教和古代文化的兴趣,提出问题引导思考。
2. 简介《道士塔》的作者和背景。
二、课文阅读与理解:1. 分段阅读课文,引导学生关注重点句子和段落。
2. 讲解生僻词语和古文句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三、写作技巧分析:1. 分析文章的叙事手法、人物描写和情节安排。
2. 引导学生关注作者的写作风格和文学特色。
第五章:教学评估与反馈一、课堂参与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评估其思考和表达能力。
2. 评估学生在课堂提问中的反应和回答准确性。
二、作业与测试:1. 布置相关的写作练习,评估学生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进行课堂小测验,测试学生对课文内容和写作技巧的掌握程度。
第六章:教学拓展与活动一、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道士塔》中的人物关系和故事背景。
课文道士塔教学教案
课文道士塔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熟悉课文《道士塔》的内容和结构2.理解课文中的文化内涵和主题3.发展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技巧4.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中的文化内涵和主题2.发展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技巧三、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四、教学准备1.教材:《道士塔》2.多媒体设备和投影仪3.白板和白板笔4.学生练习册和作业本五、教学过程1. 导入 (5分钟)通过图片或视频等介绍中国古代的道教文化,激发学生对于道教文化的兴趣,并与课文《道士塔》主题进行联系。
2. 教学展开 (30分钟)a. 阅读课文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鼓励学生思考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和思想。
b. 理解课文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文化内涵,帮助他们抓住关键词和信息,分析和推断故事背后的道理和价值观。
c.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以下问题进行讨论:•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有哪些?他们的性格特点是什么?•故事中传递了什么样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故事中发生的事件对主人公有什么影响?鼓励学生之间互相交流观点,激发思维和创造力。
3. 拓展与应用 (30分钟)a. 写作练习让学生以故事发展为蓝本,写一篇新的结局或补充故事的细节。
鼓励他们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展示不同的可能性。
b. 朗读和表演选出几位学生进行课文的朗读和角色扮演,通过表演来展示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理解。
4. 总结与评价 (10分钟)通过小组讨论和学生的作品,进行全班总结和评价,激发学生对于课文的兴趣和思考。
鼓励他们多角度思考和交流,培养他们的批判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六、作业布置1.完成作业本相关练习2.准备下一节课的讨论话题和展示素材七、教学反思课文《道士塔》是一篇充满道教文化内涵的作品,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对于道教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能够运用创造性思维进行写作和表演。
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对于课文理解困难,需要更多的导授和引导。
中学语文《道士塔》教案设计
中学语文《道士塔》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道士塔》的基本内容,把握文章的主题和结构。
(2)能够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安排和写作手法。
(3)能够运用课文中的知识点,进行相关的写作和表达。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通过分析比较,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3)通过写作练习,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2)培养学生对历史和人物的客观评价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课文《道士塔》的基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难点:课文中一些深层次的含义和写作手法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故事引入《道士塔》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自读: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大意。
3. 讲解:对课文进行详细的讲解,分析课文内容、人物形象、情节安排和写作手法。
4. 讨论:分组进行讨论,让学生发表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看法。
5. 写作练习:根据课文内容,进行相关的写作练习。
四、课后作业1. 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读后感。
2. 查找相关资料,了解《道士塔》的历史背景。
五、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和写作练习,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的评价。
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思维发展水平和情感态度。
六、教学策略1.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等,增强学生对《道士塔》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的直观理解。
2.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自主寻找答案,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3. 组织角色扮演或情景模拟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文中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4. 鼓励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对文中的观点和事件进行合理的分析和评价。
七、教学资源1. 课文文本《道士塔》。
2. 与《道士塔》相关的历史背景资料。
3. 参考书籍和学术文章,用于拓展学生的视野。
4. 多媒体教学材料,如图片、视频等。
《道士塔》教学教案
《道士塔》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道士塔》的作者、背景及文学地位;(2)掌握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式和修辞手法;(3)分析作品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2)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文学鉴赏能力;(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注和对文化传承的责任感;(2)认识传统文化保护的重要性,增强民族自豪感;(3)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和文化观。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内容的分析和理解;(2)作品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的把握;(3)词语、句式和修辞手法的运用。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一些生僻词语的理解;(2)作者深沉的情感和思想内涵的把握;(3)如何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技巧。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道士塔》的作者及背景;(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2)要求学生勾画出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式和修辞手法。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作品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教师讲解:(1)针对学生的讨论成果,进行点评和讲解;(2)解答学生心中的疑问,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5.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2)强调课文中的重点、难点。
四、作业布置:1. 熟读课文,巩固知识点;2. 针对课文内容,完成练习题;3. 准备下一节课的课堂讨论。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反馈情况进行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发挥。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学生根据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学习成果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找出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
《道士塔》教学教案
《道士塔》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道士塔》的作者及作品背景。
(2)掌握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
(3)分析作品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欣赏古代建筑艺术,提高审美能力。
(3)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2)培养学生珍惜文化遗产,增强民族自豪感。
(3)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历史,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二、教学重点:1. 作品背景和作者简介。
2. 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3. 作品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三、教学难点:1. 文中古代建筑术语的理解。
2. 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包括作者简介、作品背景、课文内容、古代建筑图片等。
2. 学生预习课文,了解作者和作品背景。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PPT,介绍作者和作品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道士塔》,激发学生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结合注释,解释文中遇到的生词和短语。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作品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2)各小组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课堂讲解:(1)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疑问。
(2)重点讲解文中古代建筑术语,如“塔”、“寺庙”等。
5. 课堂练习:(1)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题目。
(2)学生分享练习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6. 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2)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文化遗产保护的看法。
7. 课堂小结:8. 课后作业:(2)学生预习下一节课内容。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课文内容。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深入了解古代建筑艺术。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道士塔》语文教案
《道士塔》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道士塔》的基本内容,了解作者及相关历史背景。
(2)能够分析并欣赏作者的写作风格和语言特点。
(3)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技巧,进行相关的写作练习。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通过分析比较,了解不同的文学表现手法,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通过写作练习,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和文字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尊重,提高历史意识。
(3)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升道德情操。
二、教学重点1. 课文《道士塔》的基本内容及其背后的历史文化。
2. 作者的写作风格和语言特点。
3. 课文中的表达技巧及其在写作中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所涉及的历史文化的理解和把握。
2. 作者写作技巧的分析和运用。
四、教学准备1. 课文《道士塔》及相关资料。
2. 教学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多媒体展示道士塔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
(2)简介课文作者及相关历史背景。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大意。
(2)学生分享阅读心得,讨论交流。
3. 课堂讲解(1)详细讲解课文内容,深入剖析作者的写作思路。
(2)分析课文中的表达技巧,如描绘手法、修辞手法等。
4.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比较不同的文学表现手法。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5. 写作练习(1)根据课文中的表达技巧,进行相关的写作练习。
(2)学生互评、教师点评,指导提高。
6.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2)强调写作技巧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7. 课后作业(1)熟读课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完成课后练习,提升写作能力。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运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文本内容,使学生掌握作者的写作技巧和方法。
中学语文《道士塔》教案设计
中学语文《道士塔》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道士塔》的基本内容,把握文章的主旨。
(2)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作者吴承恩及其作品《西游记》的相关背景知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角色形象及其特点。
(2)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
(3)提高学生朗读、表达和写作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2)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人生挫折,培养坚强的意志。
(3)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培养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的整体理解与把握。
(2)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3)分析人物形象及其特点。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所涉及的传统文化知识。
(2)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互动式教学法:采用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与参与。
3. 案例分析法:以课文中的角色为例,分析其性格特点及其表现手法。
4. 小组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作者吴承恩及其作品《西游记》。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掌握基本内容。
3. 课堂讲解:讲解生字词,分析课文中的角色形象及其特点。
4. 案例分析:以课文中的角色为例,分析其性格特点及其表现手法。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总结课文中的人物形象特点。
6. 朗读练习:选取课文片段进行朗读练习,提高表达能力。
7.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作业。
五、作业设计1. 抄写生字词。
2. 根据课文内容,绘制人物关系图。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2. 朗读展示:评价学生在朗读时的表达能力和情感把握。
3. 人物分析作文:评估学生对课文人物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道士塔(人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道士塔(人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领会文章丰富深邃的思想内容和语言激情。
2、学习叙事评议有机结合等多种写作手法。
3、了解作者余秋雨,了解有关敦煌文化的一些常识。
教学重点:1、通过课文记叙的史实,领会丰富深邃的思想内容。
2、握全文的感情基调,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
教学难点:1、通过记述的史实,领会文章丰富深邃的思想内容。
2、学习文章中有机结合等多种写作手法。
教学方法:提问法、点拨法、讨论法教学手段:PowerPoint课件与多媒体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有一种文化,源远流长,从1600年前,绵延至今;有一种文化,灿烂辉煌,从100年前,就引来各方贪婪而攫取的目光;有一种文化,命运多舛,只要短短的10年,就成了我们永久的痛……它,就是我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代表-敦煌文化.那它究竟是怎样成了我们永久的痛的?谁应为它的悲剧负责?让我们跟随据说是上一世纪最后一位大师的散文大家余秋雨,走进他的文化苦旅,走进他的道士塔,走进敦煌莫高窟,去感受那份痛,去触摸那份痛.二背景资料展示敦煌-莫高窟-莫高窟中的珍贵文物-藏经洞中的珍贵文献-敦煌遗书与纸卷画约有4万多件,主要分藏在英.法.俄.日.美.中等13个国家,其中有五分之三在国外,中国现仅存一万多件.(出示斯坦因拍摄的藏经洞和现在的藏经洞图片) 三提问:为什么偌大一个中国,竟存不下几卷经文?以致今天,敦煌研究院的专家们只得一次次屈辱的从外国博物院买取微缩胶卷,叹息一声,走到放大镜前?这是谁之过?假如你是一个主持正义的法官来审判敦煌文物流失这个重大案件,你会审判哪些人,为什么?1王道士其人我见过他的照片,穿着土布棉袄,目光呆滞,畏畏缩缩,是那个时代到处可以遇见的一个中国平民,他原是湖北麻城的农民,逃荒到甘肃,做了道士.外貌:衣着-清贫神态方面:愚昧无知逃荒农民出身的无知道士却做了敦煌的主人,把持着灿烂的敦煌文化,让读者不得不为中国敦煌文化叹息.2王道士做了什么?(历史已有记载,他是敦煌石窟的罪人)1)粉刷洞窟2)砸碎雕像这一节描写中,作者是怎样嘲讽王道士的?作者通过合理的想像,无不调侃而又痛惜的写出了敦煌艺术被毁灭的过程.通过对王道士行动场景再现,让人读来鲜活如在眼前.这是余秋雨散文的一大特点.以生动的描述复原历史陈迹,他把握住人文科学的严肃性,对尘封于卷册书箧中的历史事件进行高超合理的艺术加工,枯骨生肉”,使人读起来如置身其中.3)变卖文物3提问:完全可以把愤怒的洪水向他倾泻,他是敦煌石窟的罪人.站在被告席上的还有谁?文章中有这样一句:他们在沙漠燃起了股股炊烟,而中国官员的客厅里也正茶香缕缕.他们是谁?文化大盗斯坦因骗走文物1万余卷文化大盗伯希和骗走精品6600卷华尔纳盗揭壁画(出示图片)1915年,斯坦因的45头重载骆驼满载着14箱中国文物,排成长长的一队,如沙漠上的一列火车驶向西方.华尔纳说:你们有这么好的文化,有这么好的敦煌,去不知道爱护.你们是谁?满清官员真不知道一个堂堂佛教圣地,怎么会让一个道士来看管.中国的文官都到哪里去了,他们滔滔的奏折里怎么从不提一句敦煌的事由?他们不保护文物的理由是什么?运费不低官员在干什么?中饱私囊茶香缕缕真的没有运费吗?中国是穷,但只要看看这些官僚们豪华的生活排场,就知道绝不会穷到筹不出这笔运费.敦煌文物流失案{王道士{破坏文物廉价出卖文物政府官员{放任自流中饱私囊馈赠佳品国外掠夺者{欺骗。
道士塔(人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_1
道士塔(人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道士塔教学目标:1.了解和掌握本文所叙述的史实。
2.理解文章丰富深邃的思想内容和作者语言运用所反映出的激情。
3.学习本文穿越时空的想象和强烈的抒情意味等写作特点。
4 学习运用细节描写来表达深刻的见解和强烈的感情的艺术手法。
教学重点:1 理解文章丰富深邃的思想内容和作者语言运用所反映出的激情2学习运用细节描写来表达深刻的见解和强烈的感情的艺术手法教学难点:学习运用细节描写来表达深刻的见解和强烈的感情的艺术手法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导入:有一种文化,源远流长,从1600年前,绵延至今;有一种文化,灿烂辉煌,从100年前,就引来各方贪婪而攫取的目光;有一种文化,命途多舛,只要短短的10年,就成了我们永久的痛……它,就是我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代表——敦煌文化。
(多媒体展示一组图片)让学生领略敦煌文明的辉煌,酝酿情绪,为后文的讲解做下感情上的铺垫。
二正课:1 通过回答思考题检查预习:这篇文章主要在写什么?主人公是谁?他做了些什么事?同学明确:(略)板书:王道士:涂壁画毁雕塑塑怪象受愚弄贪小利卖国宝2 师:对,文章的主人公就是那个王圆箓。
我们的课文中有一段对他的描写。
朗读一遍后,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一下他的摸样,学生齐读并想象(多媒体出示王圆箓的照片)与学生的想象对照,让学生记住这张脸。
为后文的爱国主义教育做下铺垫。
2 师:我们的主角脸上有着憨憨的笑容,如果他现在就站在大家的面前,你会对他做什么,说什么?学生自由发言3 师:我也想和大家交流一下我的看法。
看着他,我也很想打他一顿,或者义正词严地对他说,你知道你出卖了多少珍贵的文物吗?但你觉得这样有用吗?生应该说:没有4 师:对,顶多换得他一个漠然的表情。
我想我会和作者一样离他远远的,再远远的,长长地叹息一声,然后转身离开。
我会有一种很无奈的心情。
因为正如作者所说,他不是这次文化大流失的罪魁祸首。
他太渺小,太卑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士塔教案(人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
设计
道士塔教案
湖北省松滋市第一中学卢红英
教学目的:
1感受敦煌灿烂的文化以及它所遭受的劫难.
2深沉思考造成这场文化劫难的原因以及作者在文中的感情。
3增强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和民族使命感。
教学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感受敦蝗文化及其遭受的劫难,明确作者在文中采用的还原历史的写法
一感受敦煌文化
在祖国的大西北,有一颗世界著名的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璀璨明珠--敦蝗石窟。
(出示图片,介绍敦蝗的位置)下面,让我们一起走入敦蝗,感受一下敦蝗文化的灿烂辉煌。
(展示敦蝗图片)
在这短暂的敦蝗之旅中,大家感受到了什么呢?
--敦蝗恢弘富丽
--敦蝗金碧辉煌
--敦蝗博大精深
正如大家所说,莫高窟宏伟瑰丽,举世无双,被誉为艺
术博物馆;它生生不息,吐纳百代,堪称文化导航者。
可就
是这位文化巨人却发出了痛苦的呻吟。
是什么让它痛苦呢?
让我们来看一组数据。
(幻灯片展示数据)
是谁造成了我国灿烂的这场浩劫?谁又该对这段沉痛的
历史负责呢?让我们走进文本,走进《道士塔》,和余秋雨
先生一起去反思这段历史。
(出示图片,介绍余秋雨)二进入文本,感受历史
我国灿烂的敦蝗文化是怎样遭到破坏,遭到浩劫的呢?
请大家阅读课文,找出课文中还原历史的精彩文段,并想一
想作者是怎样艺术地再现那一段真实的文化浩劫的。
学生浏览课文,找出相应的文段,分别朗读。
对于发生在100多年前的事,作者并没有亲身经历。
为
什么我们读起来会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呢?
学生思考、讨论、回答。
明确:作者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采用艺术虚构的手法,增加了生动的语言、动作、心理、细节等描写,还原历史的
面貌,使尘封的历史复活了,让我们感觉是在看一个记实片,又像是几幕短剧,情景历历在目。
第二课时
思考形成文化劫难的原因,体会作者的深沉情感
三深入思考,品味内涵
鲁迅先生说:悲剧就是把美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余秋雨先生艺术地再现了这段悲剧,这段悲剧也深深地触动了我们的情感。
那么,面对这场文化的悲剧,我们该把愤怒的洪水倾向谁呢?
王道士(学生异口同声)
那王道士都做了些什么呢?请大家归纳一下。
刷白洞壁、毁坏雕塑、私送文物、贱买国宝
唐代的笑容,宋代的衣冠,什么也没有了,洞中成了一片净白;婀娜的体态变成了碎片,柔美的浅笑变成了泥巴。
灿烂的文明化为乌有。
他用廉价的交易私买我国国宝,使大量的文物流失海外。
所以他是敦蝗文化的罪人。
但作者是怎样评价他的呢?
学生齐读第5自然段,然后分析“王道士只是这出悲剧中错步上前的小丑”。
怎样理解“小丑”和“错步”?
他无知、愚昧,他对我国灿烂文化的言行滑稽、可笑,像一个小丑。
他只是一个农民,却把持着中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是无知对文明的亵渎,所以他又是错步上前。
但这样一个卑微、渺小的生命,能承担起如此沉重的责任吗?
那,我们又该恨谁?
--外国侵略者。
(找出外国侵略者掠夺中国文物的语段)
但这是这场文化悲剧的根本原因吗?不是。
根本原因应
该是中国官员的不作为。
(找出课文中描写官员的语段)他
们没有那个赤肠,下个决心,把祖国的遗产好好保护一下。
但最根本的原因应该是--清朝政府。
四体悟情感,激起共鸣
作者在文中用一句简洁有力的话表达了自己的情感。
是
哪一句话?
我好恨!
那么,作者恨谁呢?请学生讨论。
恨王道士,恨他的愚昧无知。
学生齐读11自然段,体
会四个“惨白”的情感。
恨外国侵略者。
请一个学生朗读“我好恨”这首诗,老师读25自然段。
恨清政府及官员。
学生读26--28段。
结束语:
郁达夫说:没有伟大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
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
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
我们也可以说,没有灿烂的
文化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灿烂的
文明,而不知保护、珍爱和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
之邦。
让我们牢记历史的耻辱,发奋图强,保护好我们伟大的祖国和她拥有的灿烂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