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B欧洲文明十五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明传承中的意识觉醒

——《欧洲文明十五讲》读书笔记

《欧洲文明十五讲》作者:陈乐民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4年1月字数:250,000

阅读时间:2016年9月

阅读背景:

今年秋季学期,我选到了李宏图教授开设的通识模块课程——欧洲文明的现代历程。在第一节课的课堂上,李老师强调了历史学的意义和功能:“我们并不是直接从历史中汲取解决我们日前事件中的问题,我们只是要知道在那个历史当下人们为什么做出那样的选择,那样的选择是博弈的产物,恰恰展现了历史的复杂,能够给我们一种启发。”也即所谓的“历史的必然性”。将这种必然性具体化为几个问题即:欧洲何以为欧洲?同样,中国何以为中国?而这本书恰恰是教授推荐给我们的、讲述欧洲文明史几十个世纪以来是如何向前迈进的书目。

一、本书的研究方法、研究问题

研究方法

陈乐民先生以辩证唯物史观的研究方法,以历史书籍和历史资料为主要参考依据,结合他在欧洲的亲身实践,对欧洲历史的发展线路做出了相当严谨的考察,再在严密的逻辑推理之下,抽象出欧洲文明在历史长河中发展的大线路、大轮廓。作者认为,“书和资料里反映

的东西,我想大部分还是真实的……若要讲‘史无信史’,那就把整个历史否定了,抛弃掉了,成了虚无主义。”而历史虚无主义正是我们在保证历史研究的严谨性的同时要避开的误区。

研究问题

陈乐民先生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欧洲何以为欧洲,中国何以为中国”。换句话说,即“历史的必然性”亦即“历史的合理性”。正如作者在文中所说,“中国进入世界历史的发展历程,才一百多年,为什么这么滞后?……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不是向谁追问责任的问题,甚至不是一个褒贬是非的问题,而是把客观事实弄清楚的问题。……历史的长期合理性,就是说历史是不能责怪的。”

与此同时,作者认为,当代欧洲历史研究的问题在于“过于肤浅”,大众关注的重心也仅仅停留在“通俗文化”的层面。实际上,欧洲文明的博大精深,不亚于令我们自傲的中华文明,作者研究欧洲文明史,并从偏重于政治文明的角度出发,目的是发掘出欧洲的“文明根基”,抓住历史发展的主要矛盾、深层原因,真正挖掘出中西文明的异质性。

二、主要观点与启示

本书的内容分布基本以历史的时间轴为序,从古希腊、古罗马时代到中世纪的欧洲,再到近代时期欧洲的巨大变革,以必要的历史背景为基础,抽象出欧洲文明发展的大致线路。阅读过程中可以体会到作者的一些重要的观点、论述支撑点,梳理如下。

1、关于欧洲文明的起源时期的问题

作者的一个重要的论述依据是,所谓的欧洲文明涉及的欧洲,并不简单限制于地理概念上的欧洲,而是一种文化范畴的欧洲。这个观点是贯穿全书的重要支撑点。从欧洲的起源上看,古希腊文明是其本土文明与两河流域文明交融的产物;而这两河流域实际上的位置是亚洲的西南部(今伊朗、伊拉克地区)。而从此后欧洲文明的“运动”范围来看,以全盛时期的古罗马帝国为例,其文明遗迹早已遍布欧洲的全部、西亚和北非。而现如今,世界大国之首——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也要追溯于欧洲文明的扩张运动。可见,欧洲是文明的欧洲,而不仅仅指的是地理意义上的欧洲。

作者强调,欧洲文明并不是“无端产生”“天上掉下来的”,它是有一个具体的源头的,那就是古希腊的本土文明受两河流域文明影响的产物,这个产物即希腊文明。作者认为,自然地理因素是形成希腊文明“自由”“民主”的重要条件之一,但使他并不认同“地理因素决定论”——纵然地理因素重要,但也不能被当成为“不发展”的“借口”。同时作者强调,虽然古希腊的民主是一种粗糙、原始、不加修饰、因此甚至“短命”的民主,但我们所看重的是文明发展的内核,也即这种原始的民主制度中所体现出的“精神因子”——这在理解之后欧洲文明史的发展中十分重要。

在希腊与罗马文化的横向比较当中,可以概括地认为,希腊留下的更多的是是自由和民主的精神遗产,而罗马留下的主要是实物(建筑、艺术品)以及政治、法制制度的贡献。虽然罗马只是对希腊文明

进行了简单而粗糙的继承,但其衍生物在欧洲文明发展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2、关于封建时期(中世纪)及文艺复兴、宗教改革

关于中世纪与近代的历史分期,作者在文中再三强调,历史学家讲历史分期的动机是方便研究历史,但是这样也产生了问题——它误导大家,历史是一段一段割裂开来的。实际上,历史的发展是连续的。作者以中世纪为例,认为普遍的误区在于“中世纪是黑暗的”。实际上,如果没有中世纪的某些文化因素的积淀,欧洲是不会迎来文艺复兴,从而步入近代的。中世纪(中古)和近代历史的分界线都是模糊的,都是渐进的,只是要找到一个“界碑”,否则历史研究难以继续。要摆脱“中世纪”等于黑暗的观点,因为中世纪让欧洲拥有了民族国家,拥有了基督教。

作者纠正了普遍存在的对“封建制度”的错误看法。在中国,“封建”往往和“中央集权”相联系,殊不知二者的内涵其实截然相反。封建制的特点是分散,是分封,我国历史上的战国时期就是最典型的“封建”。柳宗元在《分封论》中写的很明白,秦始皇“废封建立郡县”,自此,中国的政治制度才由“分散”历经千年走向“高度集中的中央集权”。封建制在欧洲的表现,就是产生了城市、市民阶级、市民自治社会。市民阶级实际上是资产阶级的前身,是近代欧洲历史发展的主角。

关于“文艺复兴”的定义,作者认为,从内涵上来讲,“文艺复兴”所涉及的领域其实比字面意思要广泛的多,涉及政治、经济、社

会文化的各个方面,而狭义化的原因大概是翻译的谬误。同时,作者认为,文艺复兴是一个时代的概念,而非某个“运动”的概念。它以意大利为中心,激起了欧洲各国的空前的文化连锁反应,这是一个“运动”所不可能达到的。文艺复兴的重点不在于反宗教,而是在于用人的视角看待世界,是“身为一个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受文艺复兴的影响,宗教改革才有了思想支撑,得以迅速展开。

3、关于近代的欧洲

对于近代欧洲的启蒙运动,作者支持康德的看法——“启蒙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给自己的不成熟状态。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对于启蒙运动与法国大革命的关系,作者认为由于没有历史资料佐证无法说明,并解释,法国大革命的爆发更多是社会不稳定因素的过量积聚导致的。而在谈到中国某些学者的“后现代主义”思想时,作者认为,中国的文明尚未迎来真正的启蒙,更妄论所谓“后现代主义”。中国仍旧需要启蒙,需要理性;中国人应该正确认识“理性”同“自由”的关系,不能在尚未获得理性之前妄下定论。

作者对英、法革命的观点折射出了作者辩证统一的思考方式。尽管英法革命的时间并不相同,英国比法国早了一百多年,但在历史的长时间尺度上看,这是两个相似的文明都要经历的相同的阶段——权利意识的觉醒。但同时,二者的区别,无论在过程上还是结果上都是非常明显的——英国改革虽慢,但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法国爆发式的大革命,其结果却是在帝制与共和制之间反复周转。文明的发育差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