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平原湖区主要生态问题和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汉平原湖区主要生态问题与对策
[原创 2010-7-12 12:51:05]
字号:大中小资源形势资源安全资源管理宏观调控专家观点当前位置:资源研究> 专家观点江汉平原湖区主要生态问题与对策 2007-04-20 | 作者:邓宏兵, 张毅, 李俊杰 | 来源: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 【】【】【关闭】 .h1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h2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6pt; MARGIN: 13pt 0cm; LINE-HEIGHT: 173%; TEXT-ALIGN: justify}.h3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6pt; MARGIN: 13pt 0cm; LINE-HEIGHT: 173%; TEXT-ALIGN: justify}DIV.union { 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18px}DIV.union TD { 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18px}
摘要: 江汉平原湖区是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之一, 洪涝灾害严重、泥沙淤积和沼泽化现象普遍、湖泊水体污染与富营养化问题突出、血吸虫未得到根治等是该区目前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与流域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条件及人为影响密切相关。治理长江中游江汉平原湖区生态环境问题的对策主要包括: 树立综合治理的思想, 强调统一规划管理, 突出治水中心环节; 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 标本兼治; 控制人口增长, 合理利用湖区资源; 控制湖泊水体污染、治理湖泊富营养化现象; 构建完善的湖区可持续发展保障机制。
关键词: 江汉平原湖区; 生态环境; 对策
中图分类号: F124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20169 (2006) 0420056204 江汉平原湖区的范围从不同的角度出发看法不一[1](P1)[2](P82 - 86) , 本研究将研究范围界定为湖北境内以江汉平原为依托的、海拔50 米等高线以内的所有地区。利用遥感影像图, 借助GIS/ RS 分析方法得知, 江汉平原湖区地处东经111°36′38.76″-116°7′52.14″、北纬29°25′59.25″- 31°27′14.45″之间。西至枝江, 北到钟祥长寿镇附近, 东至黄梅龙感湖, 南至湘鄂边界。按自然界线计算面积4.664
万km2 , 按行政区统计面积为6.475 万km2 。江汉平原湖区是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之一,存在许多问题, 突出表现在以下方面: 洪涝灾害严重、泥沙淤积和沼泽化现象普遍、湖泊水体污染与富营养化问题突出、血吸虫未得到根治等。认识和研究长江中游江汉平原湖区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分析其原因, 提出相应的整治对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一) 洪涝灾害
江汉平原湖区洪涝灾害与长江流域洪水关系密切。长江流域洪水按成因可分为由暴雨形成的山洪和由客水形成的洪水, 按照洪水出现的地域可分为全流域性洪水和区域性洪水两种基本类型。全流域性洪水洪峰高、流量大、灾害严重, 出现频率相对较小; 区域性洪水常出现在干流的某段或某些支流, 发生机会较多, 所造成的损失也是不可低估的。自1153 年以来有代表性的28 场大洪水中, 全流域性洪水占8 场, 区域性洪水占20 场。其中21场大洪水都对江汉平原湖区产生了巨大影响[3] 。自唐朝以来, 江汉平原湖区洪涝灾害一直频繁发生,且频率加快, 唐代平均每18 年发生一次洪涝灾害,元代平均每619 年发生一次洪涝灾害, 清代平均每4.3 年发生一次洪涝灾害。江汉平原湖区洪涝灾害从成因类型看以客水成洪为主。
江汉平原湖区洪涝灾害从水文方面看, 具有峰高量大、历时时间长、季节性明显和重复性、阶段性、连续性等特征。1860 年及1870 年枝城站调查最大洪峰流量为110 000 m3 / s ; 汉口站多年平均洪水历时时间超过50 天, 1998 年超过2 个月, 1954年汉口站60 天最大洪水量达3 220 亿m3 。江汉平原湖区洪涝灾害发生的时间主要集中在5 月(22.9 %) 、6 月(22.9 %) 和7 月(19.9 %) , 洪灾出现的时间分布与暴雨基本一致。江汉平原湖区洪涝灾害出现时序是不均匀的, 具有重复性的特点。如1931 年和1954 年的特大洪水, 从其气象成因与暴雨洪水的分布特征来看就基本相似。同时,江汉平原湖区洪涝灾害的发生在时序上频发期和低发期呈阶段性的交替变化, 表现出阶段性特点。不
仅如此, 在高频期内大洪水往往连续出现。如1848 年、1849 年和1882 年、1883 年都是连续两年发生大洪水, 1860 年、1870 年相隔10 年出现两次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
(二) 泥沙淤积和沼泽化
长江中上游地区生态环境恶化、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 大量泥沙伴随洪水被带入江汉平原湖区湖泊中, 使湖泊淤积萎缩。长江出三峡后, 多年平均含沙量为112 kg/ m3 , 含沙量虽不大, 但多年平均输沙量可达513 亿t , 1954 年最大输沙量达7154 亿t , 江汉平原湖区是其主要沉积场所。泥沙大量淤积的直接后果是湖面、湖容减少,调蓄能力下降, 湖泊资源退化, 加大洪涝灾害发生频率和强度。湖泊的浅化和水生植物演化的结果, 加速了湖泊沼泽化的进程, 并最终走向衰亡。此外, 城市湖泊还面临人工填占或堆积废弃物的现象。
(三) 湖泊水体污染与富营养化
从水质污染类型上看, 江汉平原湖区湖泊污染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是以氮、磷等营养元素富集而造成的富营养化型污染, 以城区和城郊湖泊为主, 如东湖。二是重金属污染型, 如大冶湖。三是有毒物质污染型, 如黄石张家湖。四是有机农药污染型, 如鸭儿湖。五是生物残体毒污染型。六是综合污染型。研究结果表明[4] (P58 - 63) , 江汉平原湖区湖泊水体多为中性或略偏碱性, 总磷、总氮含量超标几倍到上百倍, 部分湖泊富营养化严重。多数湖泊为中、硬度湖水, 部分湖泊如沙湖、墨水湖、东西湖和青山湖的COD、BOD 量极高, 说明这些湖泊水体中含有大量有机物质和微生物。氨氮在多数湖泊中的含量超过015 mg/ L 的标准。有毒物质含量多数湖泊适中, 少数较高。在江汉平原湖区湖泊中, 富营养化是影响湖泊环境而造成湖泊污染的主要问题。
从江汉平原湖区大中型湖泊主要污染分担率和主要水质指标监测结果来看[5](P13 - 17) , 江汉平原湖区湖泊水体污染物依次为总磷、总氮、高锰酸盐指数和BOD。总氮、总磷浓度居高不下, 且有增加之势, 表明湖泊富营养化程度还在加剧。对江汉平原湖区湖泊主要湖泊富营养化评价结果表明: 在被评价的56 个湖泊中, 富营养湖泊占30 个, 中富营养湖泊占21 个, 中营养湖泊占5 个。由此可见,江汉平原湖区湖泊富营养化情况极为严重。江汉平原湖区湖泊水体污染与富营养化问题引起许多研究者关注[6] (P36 - 39) [7] (P193 - 202) [8] (P355 - 361)
[9] (P439 - 445) [10] (P602 - 605) ,应加大力度解决相关问题。
(四) 血吸虫疫病
血吸虫病是江汉平原湖区特有的地方环境病,它是由江汉平原湖区低洼的环境所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