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语文教材解读19草船借箭_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下语文教材解读19草船借箭_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下语文教材解读19草船借箭_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下语文教材解读-19草船借箭人教新课标一、教材解读1.课文简说。
这篇课文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有关“草船借箭”的情节改写的。
草船借箭的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曹操、刘备、孙权各据一方。
当时曹操刚刚打败刘备,又派兵进攻孙权,于是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抵抗曹操。
刘备派诸葛亮到孙权那里帮助作战。
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就是在孙、刘联合抗曹的时候发生的。
课文写周瑜由于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要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好十万支箭,以此陷害他。
诸葛亮同周瑜斗智,用妙计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的暗算,表现了诸葛亮有胆有识、足智多谋、才智超群。
课文结构严谨。
故事以“借”为主线,按事情发展顺序进行叙述。
先写了草船借箭的原因;接着写了诸葛亮做草船借箭的准备;然后重点写了草船借箭的经过;最后写了事情的结果──箭如期如数交付周瑜,周瑜自叹弗如。
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叙述得清清楚楚。
不仅如此,文中的许多内容还前后呼应,如,结尾与开头照应。
这样严谨的结构,大大增强了故事的完整性和严密性。
开头部分周瑜与诸葛亮军中议事,周瑜步步紧逼,其毒计可谓蓄谋已久,大有天衣无缝、诸葛亮必死无疑之感。
诸葛亮沉着应对,还出乎常理地将造箭时间降至三天,使得周瑜都认为在开玩笑。
借箭时,曹营万箭齐发,诸葛亮饮酒取乐,完后还大呼谢谢,使故事情节曲折生动。
诸葛亮、周瑜是文中的主要人物。
诸葛亮,文中着力赞美的人物,他神机妙算,对周瑜的险恶用心了然于胸。
但他不动声色,出人意料地提出只要三天,并按周瑜意愿立下军令状。
周瑜大喜过望,以为阴谋得逞,诸葛亮对借箭妙计进行了通盘考虑和周密安排。
他算到了天气,知道第三天四更时分一定有大雾;他算好了受箭的方法,二十条船以绳索相连,一字排开,两面受箭;他也算好了人,知道鲁肃忠厚守信,特向他借船,知道周瑜聪明过人,所以不让鲁肃提借船之事,知道曹操谨慎多疑,看不清虚实不会轻易出兵,因而大张旗鼓,雾夜佯攻曹营;他甚至算到了周瑜取箭后必然疑惑,但绝不会直问原因,所以请鲁肃同船取箭,做个见证,回去好向周瑜讲述取箭经过,给周瑜一个迎头闷击,让他清醒地看到自己阴谋的惨败。
小学五年级人教新课标语文下册人教版_语文五年级下册第19课草船借箭课件课件
2020/2/16
2020/2/16
2020/2/16
dū
lǔ
都督 鲁肃 调度
zhài
水寨
幔子màn擂鼓
妒忌 丞相 迟延 军令状
2020/2/16
diào diào
tiáo
léi
léi
lèi
廷
你知道草船借箭故事的历史背景吗?
2020/2/16
快速浏览课文,找到草船借箭的 原因是什么,结果又如何?
( 船只一面受箭)→(
调转船)身→受(箭
)
军士齐声高喊
船只驶回南岸
2020/2/16
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哪里呢?结合 具体的句子或段落,谈谈你的看法。
“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然不 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
2020/2/16
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哪里呢? 结合具体的句子或段落,谈谈你的
@WPS官方微博 @kingsoftwps
原因 周瑜看到诸葛亮挺有才干,心里很妒忌。
经过
结果
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 真比不上他!”
2020/2/16
2020/2/16
“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
“用弓箭最好。”
“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
不要推却。”
酒就走了。
2020/2/16
用自己的话说说,诸葛亮到底是怎 么做的?
周瑜疑惑起来,说∶“到了第三天,看他怎 么办!”
2020/2/16
默读课文的六至九自然段,读完以 后再通过小组合作,根据提示,概
括出诸葛亮借箭过程?
新人教统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草船借箭》整体教学解读
新人教统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草船借箭》整体教学解读教材解读《草船借箭》是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一个故事。
东汉末年,曹操、刘备、孙权各据一方。
彼时,曹操打败刘备之后决定派兵进攻孙权,而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抵抗曹操。
孙权将手下大将周瑜派去驻守长江南岸,刘备派诸葛亮联吴抗曹。
草船借箭的故事就发生在此时。
课文写周瑜由于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要诸葛亮在短时间内造好十万支箭,以此陷害他;而诸葛亮巧设妙计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的暗算。
表现了诸葛亮的有胆有识、足智多谋。
全文结构清晰,以“借”为主线,按事情发展顺序进行叙述。
先写了草船借箭的原因——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故意为难他,让他在十日之内造出十万支箭,欲借这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给诸葛亮定罪,但诸葛亮立下军令状,承诺三天内造好十万支箭。
接着写诸葛亮为草船借箭所做的准备——诸葛亮请鲁肃帮忙准备船只、军士、草把子等,并叮嘱鲁肃对周瑜保密。
然后重点写了草船借箭的过程——在第三天凌晨,大雾漫天时,诸葛亮叫上鲁肃一起把草船开向曹营,曹操中计向江中放箭,二十条船的草把子上插满了箭。
最后写故事的结果——十万支箭如期交付周瑜,周瑜自叹弗如。
故事情节紧凑,充满悬念,扣人心弦。
课文主要通过人物言行来表现人物特点。
如第2自然段周瑜与诸葛亮的对话,周瑜对诸葛亮步步紧逼,其暗算可谓蓄谋已久,而诸葛亮沉着应对,并请命三天之内借到船;又如第3自然段周瑜与鲁肃的对话,可以看出周瑜内心的妒忌与险恶;再如诸葛亮告诉鲁肃不要将草船借箭一事告诉周瑜,鲁肃果然信守承诺,只字不提借船之事,这表现了鲁肃的忠厚守信;还如文章对诸葛亮借船经过的描写,通过他的整个部署计划,可以看出诸葛亮的机智过人,神机妙算。
课后的“阅读链接”编排了《三国演义》原著第四十六回中的片段,内容与课文第8、9自然段相对应,意在搭建从现代文到原著的桥梁,减轻学生的畏难情绪,并引导学生交流阅读古典名著的初步感受。
课文配有一幅插图。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9课草船借箭教案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9课草船借箭教案五年级老师在设计语文下册课文《草船借箭》的教案时,可以考虑让同学们讨论交流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哪里呢?WTT在此整理了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9课《草船借箭》教案,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9课《草船借箭》教案1【设计理念】基于“研究性学习”理论的“研究性阅读”教学模式,重在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自主感悟、自主探究、自主发展的语文综合素养。
《草船借箭》一文,无论是从课文主题、人物形象看,还是从写作手法、语言风格看,都是实施“研究性阅读”教学模式的极好载体。
【设计特色】以研究性阅读实现学生的主动发展。
【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一、通读课文,把握研究主题在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全部到位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哪个词语最有研究价值。
经研究后一般会认定为“神机妙算”。
二、精读课文,领悟研究策略教师引入:“请同学们自由读‘雾中借箭��这部分内容,把你认为最能表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句子划出来,再用心体会,诸葛亮到底神在哪里、妙在何处。
”以“诸葛亮知天文”为例,教学过程设想如下:1.“谁来说说,你从课文的哪些词句中体会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指名口答: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这场大雾,诸葛亮和鲁肃都看到了。
请大家体会体会,鲁肃看到这场大雾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情?”(“鲁肃会感到很害怕。
那么大的雾,船要是误进了曹军的水寨怎么办?”“鲁肃会大吃一惊:前两天还是好好的,怎么现在会有这样大的雾?”)“假如你是鲁肃,怎么读这个句子?”(引导学生读出害怕、吃惊的语气。
)“那么,诸葛亮看到这场大雾又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呢?”(诸葛亮会暗自高兴。
这场大雾,我在三天之前就已料到。
)“假如你是诸葛亮,怎么读这个句子?”(引导学生读出暗喜、得意的语气。
)2.“但是,光读这句话,就能看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吗?不能!为什么?因为这场大雾也许是凑巧碰上的呢?所以,你得再往前面读一读,你得联系联系上文。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19草船借箭PPT、优质教学课件
鲁肃:字子敬,三国时东吴名将, 周瑜死后,总督东吴兵马。
曹操:字孟德,三国时的政治家、 军事家。汉献帝时为丞相,后建立三国 时的魏国。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学习、亲近 古代文学作品的兴趣。
2.紧扣课文语言,感悟文中周瑜、诸葛亮等 人物的特点,特别是通过对诸葛亮筹划安 排“草船借箭”部分内容的研读,感受诸 葛亮足智多谋,安排周密,知天文、懂地 理、识人心的本领。
难点: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课堂教与学.互动设计】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食物成分中主要有六大营养素,除水和无机盐外的糖类.脂肪.蛋 白质 .维生素等都是有机物,让我们首先来学习蛋白质。
*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一.蛋白质
1.蛋白质不仅含有 C、H、O 还有 N 元素等,是生命的基础。蛋 白 质由 20 种氨基酸连接而成,其中 8 种氨基酸从食物中摄取。许多 食
丞相:古代辅佐君王的职位最高的大臣。
1、他为什么要借箭? 2、他为借箭做了那些准备工作? 3、诸葛亮是怎样利用草船借箭的? 4、借箭的结果怎样?
借箭原因:
“都督委托,当然照办。不知道 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
“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 误了大事。”
“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 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 罚。”
3.学会“妒、督、寨、擂、呐、丞”等生字 及由这些生字组成的新词,认识“瑜、幔” 等生字。
瑜 (yú) (周瑜) 忌 (jì)(忌妒) 曹(cáo)(曹操) 督 (dū)(都督) 幔(màn)(帷幔) 私 (sī)(私自) 寨(zhài)(水寨) 擂 (léi)(擂台) 弩(nǔ) (弓弩) 丞(chéng()丞相)
借箭的准备工作
五年级下语文教材解读19草船借箭_人教新课标-教育文档
五年级下语文教材解读-19草船借箭人教新课标一、教材解读1.课文简说。
这篇课文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有关“草船借箭”的情节改写的。
草船借箭的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曹操、刘备、孙权各据一方。
当时曹操刚刚打败刘备,又派兵进攻孙权,于是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抵抗曹操。
刘备派诸葛亮到孙权那里帮助作战。
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就是在孙、刘联合抗曹的时候发生的。
课文写周瑜由于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要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好十万支箭,以此陷害他。
诸葛亮同周瑜斗智,用妙计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的暗算,表现了诸葛亮有胆有识、足智多谋、才智超群。
课文结构严谨。
故事以“借”为主线,按事情发展顺序进行叙述。
先写了草船借箭的原因;接着写了诸葛亮做草船借箭的准备;然后重点写了草船借箭的经过;最后写了事情的结果──箭如期如数交付周瑜,周瑜自叹弗如。
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叙述得清清楚楚。
不仅如此,文中的许多内容还前后呼应,如,结尾与开头照应。
这样严谨的结构,大大增强了故事的完整性和严密性。
开头部分周瑜与诸葛亮军中议事,周瑜步步紧逼,其毒计可谓蓄谋已久,大有天衣无缝、诸葛亮必死无疑之感。
诸葛亮沉着应对,还出乎常理地将造箭时间降至三天,使得周瑜都认为在开玩笑。
借箭时,曹营万箭齐发,诸葛亮饮酒取乐,完后还大呼谢谢,使故事情节曲折生动。
诸葛亮、周瑜是文中的主要人物。
诸葛亮,文中着力赞美的人物,他神机妙算,对周瑜的险恶用心了然于胸。
但他不动声色,出人意料地提出只要三天,并按周瑜意愿立下军令状。
周瑜大喜过望,以为阴谋得逞,诸葛亮对借箭妙计进行了通盘考虑和周密安排。
他算到了天气,知道第三天四更时分一定有大雾;他算好了受箭的方法,二十条船以绳索相连,一字排开,两面受箭;他也算好了人,知道鲁肃忠厚守信,特向他借船,知道周瑜聪明过人,所以不让鲁肃提借船之事,知道曹操谨慎多疑,看不清虚实不会轻易出兵,因而大张旗鼓,雾夜佯攻曹营;他甚至算到了周瑜取箭后必然疑惑,但绝不会直问原因,所以请鲁肃同船取箭,做个见证,回去好向周瑜讲述取箭经过,给周瑜一个迎头闷击,让他清醒地看到自己阴谋的惨败。
小学语文_草船借箭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14草船借箭学习目标1、学会“妒、督、寨、擂、呐、丞”等生字及由这些生字组成的新词。
2、紧扣课文语言,感悟文中周瑜、诸葛亮等人物的特点,特别是通过对诸葛亮筹划安排“草船借箭”部分内容的研读,感受诸葛亮足智多谋。
教学重点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引导学生领悟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教学难点紧扣课文语言,感悟人物的特点。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喜欢读书吗?《三国演义》读过吗?谁来说说你知道的书中的人物?生说,师评价;书中的故事你知道哪些?生说。
同学们可真爱读书呀,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那充满谋略与智慧的故事,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1、学会“妒、督、寨、擂、呐、丞”等生字及由这些生字组成的新词。
2、紧扣课文语言,感悟文中周瑜、诸葛亮等人物的特点,特别是通过对诸葛亮筹划安排“草船借箭”部分内容的研读,感受诸葛亮足智多谋。
三、交代写作背景,检查预习情况,初步感知课文。
那草船借箭这个故事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呢?我们来看写作背景,齐读。
课文已经预习过,咱们来检查检查预习情况,指名读,领读,观察生字并找出最难写的一个字共同书写。
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
谁能用一句话介绍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生说,师:周瑜长叹一声,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板书:神机妙算)究竟在课文的哪些地方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呢?四、精读“神机妙算”。
1、默读请同学们默读课文3到10自然段中描写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句子,仔细想想这个地方如何体会到诸葛亮神机妙算,做上批注。
2、交流同学们读书真认真啊!咱们来交流一下好吗?从哪句话体会到诸葛亮神机妙算?生读句子,课件出示句子。
师:说说你内心的感受。
带着理解,读读这句话,师:好,这时候,诸葛亮和鲁肃都坐在船里,他们都看到了这场大雾。
同学们思考一下:鲁肃当时会是怎样的心情?生:(预设吃惊,纳闷,害怕)。
师:请你读出这样的心情,生读句子。
师:诸葛亮,他是什么心情?生:(预设高兴),请你高兴的读一读。
人教版小学语文《草船借箭》课文原文及赏析
人教版小学语文课《草船借箭》课文原文及赏析《草船借箭》课文原文:
三国时期,曹操率大军进攻江东。
诸葛亮是刘备的军师,他得知曹操的军队箭矢充足,而自己的军队箭矢匮乏。
周瑜看到这种情况,心生嫉妒,便设下陷阱,令诸葛亮在三天之内造出十万支箭。
诸葛亮淡定自若,他向周瑜保证能在三天内完成任务。
他找来二十只大船,每船上扎满稻草人,然后趁着大雾弥漫的夜晚,将船只驶向曹操的水寨。
曹操见江面上有船只靠近,以为是敌军来袭,便命令士兵放箭。
箭矢如雨点般射向草船,稻草人上很快插满了箭。
诸葛亮等箭矢足够后,便命人鸣金收兵,安然无恙地返回了自己的营地。
当周瑜看到诸葛亮带回的十万支箭时,心中既惊讶又佩服,不得不赞叹诸葛亮的智谋和胆识。
《草船借箭》赏析:
《草船借箭》是《三国演义》中的经典故事,展现了诸葛亮的聪明才智和深思熟虑的战略布局。
首先,诸葛亮面对困境,不慌不忙,冷静分析,巧妙利用敌人的优势,化被动为主动。
他深知曹操多疑的性格,利用大雾天气,制造出敌军来袭的假象,成功引诱曹操的军队射箭。
其次,诸葛亮的计划精密,细节考虑周全。
他选择在大雾天行动,既能隐蔽自己的行动,又能迷惑敌人;他用稻草人代替士兵,既能减少己方的伤亡,又能最大限度地获取箭矢。
最后,诸葛亮的智谋和胆识赢得了周瑜的敬佩,也展示了他在战争中的领导能力和战略眼光。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面对困难和挑战,我们需要冷静思考,灵活应对,善于利用自身和环境的优势,才能取得胜利。
总的来说,《草船借箭》通过生动的故事和鲜明的人物形象,传达了智慧、勇气和策略的重要性,对我们有着深刻的教育意义。
小学语文_19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清课文脉络,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3.抓住人物语言,感受人物形象,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教学重难点】1.了解“草船借箭”一事的起因、经过及结果。
2.抓住人物语言,感受人物形象,从文中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教学流程】一、激趣导入师:有人说《三国演义》是一部谋略之书,是一部智慧之书,那么《草船借箭》就是智慧中的智慧。
对于这样一个充满了谋略和智慧的故事,同学们一定非常感兴趣,来,齐读课题《草船借箭》。
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师:古人云,学贵有疑。
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生1:是谁向谁借生2:为什么借箭?(师板书:为什么)生3:怎么借箭的(师板书:怎样借)?生4:借的结果怎样(师板书:结果)?……师:你们的问题都非常有价值,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端起书本,自由地、大声地朗读这篇课文,碰到读不通的句子多念几遍。
生:带着问题快速通读课文。
2.掌握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师:同学们读得非常认真,谁来试着解答其中的一个问题呢?生1:我选择的是为什么要借箭?生2:我选择怎么借箭?生3:我选择借箭的结果怎样?师:这是草船借箭的起因、经过、结果,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说清楚,就概括出了一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谁来试试?预设生:本文主要讲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让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十万只箭,以此陷害他,诸葛亮和周瑜斗智,用妙计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的陷害。
3.师:草船借箭这个故事出现了哪几个人物?请你从谋略和智慧的角度,给这些人物排排名?(生答)老师:我们给四个人物排了名。
尽管答案不同,但同学们发现没有,有一点是毫无异议的。
学生:(齐答)诸葛亮排第一。
(板书:诸葛亮)师:难怪鲁肃回来告诉周瑜草船借箭的经过,周瑜长叹一声说——学生:(齐读)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师板书:神机妙算)师:你们知道神机妙算是什么意思吗?生:“神”和“妙”形容高明,“机”和“算”指计谋。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9课《草船借箭》讲解
分析人物的心理:
诸葛亮(脱口而出)“用弓箭最好.” 诸葛亮( 笑了笑 )说;“都督委托,当然办……” 诸葛亮( 将计就计)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 必然误了大事。” 诸葛亮( 胸有成竹)说;“只要三天。” 诸葛亮( 态度坚决)说;“……我愿立军状……” 讨论填词:(将计就计,态度坚决,笑了笑,胸有成竹 )
整体感知课文
1.文中写到了哪几个人物?
2.在文中找出“草船借箭”的起因,经过 和结果,各在哪几个自然段讲到的?除此 还讲到了什么?
起因(1—2) 准备(3—5) 经过(6—9) 结果(10)
诸葛亮
曹操
周瑜
鲁肃
默读故事起因思考:
1 、周瑜是怎样“请”诸葛亮商议 军事的?他的真正目的是什么,从哪儿 看出来?
练笔
运用语言描写反映同学的某个特点。
草 船 借 箭
《三国演义》
上地小学 何接光
阅读链接
我国四大名著
三国演义
水浒传
罗贯中
施耐庵
红楼梦
西游记
曹雪芹
吴承恩
知识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 果,学习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能力目标:
3.学习通过人物的语言描写刻 画人物的写作方法。
情感目标:
4.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课题中的“借”换 “取”“骗”“受”“偷”行不行, 为什么?
1、从“太阳出来了,雾还没有散。这时候, 船两边的草把子上都插满了箭。诸葛亮吩咐军 士们齐声高喊:”谢谢曹丞相的箭!”看出, 用“借”好,因为骗箭不用谢。 2、联系“火烧赤壁”来看,也应用“借”, 因为火烧赤壁时,诸葛亮把箭都还给曹操了。 3、用“借箭”更能突出诸葛亮的足智多谋, 如果用“骗”,作者就不是赞美诸葛亮了。
草船借箭教材解读
笑谈“神机妙算”----《草船借箭》教材解读一、教材编排《草船借箭》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组教材以“中国古典名著”为主题,本课紧承了本组课文的主题,根据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的第46回改写而成的,是紧接“蒋干中计”之后的又一个精彩的斗智故事。
虽然小学语文教材经过了多次修定和改革,但这篇文章一直都入选,并作为精读课文出现,这充分说明了教材编排的根本意图不但要让学生在阅读和语文实践活动中掌握我国语言文字和表达的技巧,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热爱,传承民族文化,并且使传统文化与时俱进,赋予其新的含义,站在时代的角度开掘其所富含的精神矿藏。
这也就是对新《课标》中提出的“语文教学要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最好诠释。
要引导学生读懂《草船借箭》,首先得引导学生了解《三国演义》,激发学生阅读经典名著的兴趣,课内与课外融汇贯通,由小语文走向大语文。
二、教材背景1、教材简说:《草船借箭》这篇课文是根据我国著名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有关“草船借箭”的情节改写的。
这个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曹操、刘备、孙权三分天下,各据一方,相互讨伐。
当时曹操刚刚打败刘备,又派兵进攻孙权,于是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抵抗曹操。
诸葛亮受刘备之命,过江东,协助东吴一起抗曹。
孙权手下大将周瑜由于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要诸葛亮在十天之内造好十万支箭,想以此陷害他。
诸葛亮同周瑜斗智,用妙计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的威风,粉碎了周瑜的阴谋。
故事以“借箭”为主线,以“斗智”为暗线,按事情发展顺序进行叙述,情节生动,结构严谨。
作者通过刻画人物的神态,人物之间的对话描写,以周瑜的妒贤忌能,鲁肃的忠厚老实,曹操的生性多疑来烘托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有胆有识,才智超群,顾全大局的品质。
可以说是《三国演义》中最精彩的段落之一。
2、文章出处:众所周知,《三国演义》是我古代四大古典名著之一。
是明代文学家罗贯中编著而成。
精品五年级下语文同步阅读及答案-19.草船借箭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下语文同步阅读及答案19.草船借箭三顾茅庐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天还没亮,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
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儿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
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
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1.诸葛亮选在“大雾漫天”的时候去取箭,这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船头朝西,船尾朝东”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 ,“一字排开”是为了______ ,“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诸葛亮笑着回答鲁肃的疑问,这说明诸葛亮掌握了曹操的________性格,也说明了他对事情的结果已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顾茅庐刘备两次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诚心诚意地邀请他出山,辅助自己实现统一中国的大业,但都没有见着。
冬去春来,刘备决定第三次到隆中去,可是他的结拜兄弟关羽和张飞都不同意。
张飞嚷道:“这次用不着大哥亲自去。
他如果不来,我只要用一根麻绳就把他捆来了!”刘备生气地说:“你一点儿也不懂尊重人才,这次你就不要去了!”张飞答应不再无礼,兄弟三人才一起上路。
他们来到隆中,只见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好像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
冈前几片松林疏疏朗朗,潺潺的溪流清澈见底,茂密的竹林青翠欲滴,景色秀丽宜人。
离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多路,刘备就下马步行。
到了诸葛亮的家,刘备就上前轻轻敲门。
出来开门的童子告诉刘备,诸葛先生正在草堂午睡。
刘备让童子不要惊醒先生,吩咐关羽、张飞在门口休息,自己轻轻地走进去,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台阶下等候。
等了半晌功夫,诸葛亮翻了一个身,又朝里睡着了。
又等了一个时辰,诸葛亮才悠然醒来。
刘备快步走进草堂,同诸葛亮见面。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说课稿(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说课稿(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说课稿第1篇】草船借箭各位尊敬的评委:大家好!我是小学语文组第7号,我今天要说课的题目是《草船借箭》。
下面,我将从五个方面对这篇课文做具体的阐述。
一,把握情感,领悟教材《草船借箭》是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二篇课文。
该单元以“中国古典名著”为主题,意在让学生感受古典名著的魅力,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该篇课文出自罗贯中的《三国演义》,这是一个广为流传,为人称道的故事。
课文以东汉末年,三国鼎立时期为大背景,以“借”为主线,按事情发展顺序叙述,写清了诸葛亮草船借箭的前因后果。
文章语言精炼,结构严谨,情节曲折生动,将诸葛亮这个人物刻画的淋漓尽致。
新课标要求“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注重知识,能力,情感之间的联系”通过研读课文,结合学情,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以下三点: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积累字词,赏析文章精妙的句子;2,能力目标:通过朗读教学,自主合作探究的学生方式,让学生深入领会文章的语言特色和表现手法3,情感目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围绕以上教学目标,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为:熟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感受人物形象。
由于五年级的学生对记事写人文章已经有了一定的阅读基础,但在文章内容把握的准确度和文章主题理解的深度上还有待加强,确定本课的教学难点为:品悟赏析,感受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二,注重时效,选择教法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你可以把一匹马牵到河边,但你绝不可能按住马头,让它饮水。
”这道出教学的精髓在于“主体探究”。
所以,在本课教学中,我将采用“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个性化发展为主线”的教学模式,才取以读促悟法,阅读讨论法,启发点拨发和讲授法,配合现代教学手段,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
三,培养能力,选择学法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教是为了不需要教。
”我将引导学生采用“读---思—议----再读”的学习方法,采取朗读法,圈点勾画法,小组合作学习法,质疑探究学习发,感受内容,体悟情感,达成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下语文教材解读-19草船借箭人教新课
标
一、教材解读
1.课文简说。
这篇课文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有关“草船借箭”的情节改写的。
草船借箭的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曹操、刘备、孙权各据一方。
当时曹操刚刚打败刘备,又派兵进攻孙权,于是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抵抗曹操。
刘备派诸葛亮到孙权那里帮助作战。
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就是在孙、刘联合抗曹的时候发生的。
课文写周瑜由于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要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好十万支箭,以此陷害他。
诸葛亮同周瑜斗智,用妙计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的暗算,表现了诸葛亮有胆有识、足智多谋、才智超群。
课文结构严谨。
故事以“借”为主线,按事情发展顺序进行叙述。
先写了草船借箭的原因;接着写了诸葛亮做草船借箭的准备;然后重点写了草船借箭的经过;最后写了事情的结果──箭如期如数交付周瑜,周瑜自叹弗如。
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叙述得清清楚楚。
不仅如此,文中的许多内容还前后呼应,如,结尾与开头照应。
这样严谨的结构,大大增强了故事的完整性和严密性。
开头部分周瑜与诸葛亮军中议事,周瑜步步紧逼,其毒计可谓蓄谋已久,大有天衣无缝、诸葛亮必死无疑之感。
诸葛亮沉着应对,还出乎常理地将造箭时间降至三天,使得周瑜都认为在开玩笑。
借箭时,曹营万箭齐发,诸葛亮饮酒取乐,完后还大呼谢谢,使故事情节曲折生动。
诸葛亮、周瑜是文中的主要人物。
诸葛亮,文中着力赞美的人物,他神机妙算,对周瑜的险恶用心了然于胸。
但他不动声色,出人意料地提出只要三天,并按周瑜意愿立下军令状。
周瑜大喜过望,以为阴谋得逞,诸葛亮对借箭妙计进行了通盘考虑和周密安排。
他算到了天气,知道第三天四更时分一定有大雾;他算好了受箭的方法,二十条船以绳索相连,一字排开,两面受箭;他也算好了人,知道鲁肃忠厚守信,特向他借船,知道周瑜聪明过人,所以不让鲁肃提借船之事,知道曹操谨慎多疑,看不清虚实不会轻易出兵,因而大张旗鼓,雾夜佯攻曹营;他甚至算到了周瑜取箭后必然疑惑,但绝不会直问原因,所以请鲁肃同船取箭,做个见证,回去好向周瑜讲述取箭经过,给周瑜一个迎头闷击,让他清醒地看到自己阴谋的惨败。
周瑜,智
谋过人,但他自负,妒贤嫉能,他以作战急需为名,设造箭之计,事出为公,诸葛亮不好推辞。
让诸葛亮自入圈套,还立下军令状,人证、物证俱全,诸葛亮有口难言。
此计之毒,非一般人所能破解。
此外,文中还塑造了忠厚守信的鲁肃、多疑谨慎的曹操等人物形象。
鲜明的人物形象,更增添了故事的吸引力,这是经典作品的艺术魅力。
选编本文的目的,是通过对故事情节的了解,感受鲜明的人物形象,从而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这是教学重点。
2.词句解析。
(1)对句子的理解。
①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
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
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能,意欲加害诸葛亮。
这是周瑜设好圈套,明里共商军事,暗里设陷阱害人,明知故问。
诸葛亮回答“用弓箭最好”,这正中周瑜下怀,于是假借“公事”逼迫诸葛亮承担造箭任务。
从周瑜不动声色的话中反映出他的险恶用心。
②诸葛亮说:“你借给我二十条船,每条船上要三十名军士。
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的两边。
我自有妙用。
第三天管保有十万支箭。
不过不能让都督知道,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计划就完了。
”
这是诸葛亮为借箭所做的准备。
船和军士,是诸葛亮借箭的基本条件,将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是伪装,船两边放草把子,是为了受箭。
他知道鲁肃忠厚守信,又顾全大局,可以信赖,特向他借船。
诸葛亮知道周瑜聪明过人,所以不让鲁肃向周瑜提借船之事。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诸葛亮有计谋、有胆略,知人善用。
他早在立军令状之前,就算好了人,想好了整个草船借箭的计划。
③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
“大雾漫天”,到处都是大雾。
选择这样的天气,说明诸葛亮精通天文、气象,预测准确。
正因为“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曹操才不敢“轻易出动”,只叫弓弩手射箭。
把船只“用
绳索连接起来”,“一字摆开”,既便于统一行动,避免走散,又不留空当,使受箭面积大。
军士“擂鼓呐喊”,既是为了虚张声势,制造进攻的假象,吸引曹操军队的注意力,引曹军出来射箭,又是让曹军明确射箭的目标、方向。
诸葛亮考虑周全,安排巧妙,抓住曹操谨慎、多疑的性格特点,利用大雾的天气,前去“借箭”。
④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
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
如此谈笑风生,镇定自若,是因为诸葛亮深知曹操疑心重,用兵谨慎,在“看不清虚实”的情况下,不会“轻易出动”。
这一笑,笑出了诸葛亮的自信,笑出了诸葛亮的大度,笑出了诸葛亮的胸有成竹,笑出了诸葛亮的运筹帷幄,笑出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笑出了英雄本色。
⑤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
“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这样既能两面受箭,又可保持船体平衡,也便于箭满后顺风顺水返回,省去调头的时间。
诸葛亮过人的智慧可见一斑。
敢逼近曹操受箭,进一步说明诸葛亮对曹操生性多疑、小心谨慎的性格了如指掌。
此行“借箭”,轻轻松松向曹操借到了十万支箭。
诸葛亮谋划之周密,安排之巧妙,不仅显示出诸葛亮丰富的天文知识,也体现了诸葛亮具有高超的军事指挥才能。
⑥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神机妙算,指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谋划,形容有预见性,善于根据客观形势决定策略。
周瑜到底在哪些地方不如诸葛亮呢?周瑜的智商不如诸葛亮,因为周瑜想到的是“造箭”,而诸葛亮想到的是“借”箭;周瑜的胸襟不如诸葛亮,周瑜心胸狭窄,嫉贤妒能,而诸葛亮宽厚待人,善于把握全局;诸葛亮考虑问题的能力,观察事物的能力,掌握天文、地理的能力都要胜过周瑜。
草船借箭的前前后后,的确说明了诸葛亮神机妙算。
这句话照应了课文开头的第一句话,正因为诸葛亮“挺有才干”,才遭周瑜的妒忌和暗算;又因为他有才干,才能挫败周瑜的阴谋,使周瑜自叹不如。
(2)对词语的理解。
妒忌:对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比自己好的人心怀怨恨。
军令状:接受军令后写的保证书,表示如不能完成任务,愿依军法治罪。
迟延:耽搁,拖延。
疑惑:本课指心里不明白。
调度:调用。
虚实:虚和实,泛指内部情况。
本课指曹操因江上雾大,不了解对方的情况。
弓弩手:弩,古代兵器,一种利用机械力量射箭的弓。
弓弩手,古代军队中负责射箭的兵士。
丞相:古代辅佐君王的职位最高的大臣。
二、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妒忌、推却、都督、迟延、探听、幔子、私自、调度、水寨、擂鼓、呐喊、支援、丞相、军令状、自有妙用、神机妙算”等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