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子吟》的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游子吟》的教学设计
《游子吟》是一首描写母子之间浓浓亲情、赞美伟大母爱的古诗、是能够让学生充分领略诗词语言美和意境美的经典诗篇。
《游子吟》的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 、学会本课生字,能背诵、默写诗句。
2 、能结合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能正确、流利有情地朗诵古诗。
3. 感受母亲对儿子的关爱及诗人对母亲的热爱、感激和对母爱的赞颂。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理解诗意,感受诗中所表达的真挚情感。
教学难点:
理解“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含义,联系生活实际体会诗情。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
1 、搜集有关作者的资料,了解作者在什么情况下写的这首诗。
2 、搜集有关赞颂母爱的诗句。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解题。了解诗人。
1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首歌,请你们认真听,想一想这首歌是唱给谁听的?(多媒体播放《烛光里的妈妈》)
2 、在这音乐声中,你是否也想起了自己的妈妈?(学生说,教师小
结:母爱是三月的阳光,温暖儿女的心房; 母爱是巍峨的高山,不怕风吹雨打的磨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讴歌、赞颂母爱的古诗《游子吟》。(师板书课题)
3 、当你看到这首诗的题目的时候,你有什么疑问吗?(生质疑,师梳理)
4 、了解诗人: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诗人孟郊的资料,了解写作背景。
二、初读古诗,了解诗的大意。
1 、请学生自由朗读诗歌,读准字音。(学生自由尝试)
2 、正音,指名划分五言诗的节奏。
3 、再按节奏自由读古诗,或同桌互读。
4 、指名读、全班齐读。
三、理解诗意,读懂游子心,感受慈母恩。通过诵读,你们一定读懂了不少内容,现在请你们结合注释和手边的资料研究、讨论。看看你们弄懂了哪些字词和诗句的意思,还有哪些还没有弄懂,把它记下来,小组讨论。(分小组合作学习,教师指导)
1 、让学生说说自己对喜欢的诗句的理解。喜欢哪句就说哪句
2 、引导学生读写临行前的诗句:当你再读这首诗时,你的头脑中是不是都会浮现出这样一幅画面:( 课件出示母亲油灯下为儿缝衣服的插图)
(1) 教师范读,同学们想象,并说说体会。教师边朗读,边板书诗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2) 读一读,想一想,以同学们提出的“远离故乡的游子在轻轻地吟唱什么呢?”这个问题为主线,读写临行前的诗句。这几句再现了临行前的
什么情景?请结合注释,观察图画,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3) 教师点拨:诗的第一句用“线”与“衣”两种极其常见的东西将“慈母”与“游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体会母子相依为命的情感。再让学生把这种情感读出来。
(4) 交流临行前的情景:师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质疑:母亲为何不等明天再缝?针对这一问题师生研究讨论: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临行前的情景?并说说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出来的?
(5) 从“密密缝”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由此可想,母亲在“游子衣”里缝进的只是一丝一线吗?还缝进了什么?请把想象到的画面和体会到的意境先说一说,再有感情地读出来。
(6) 教师提示:在古代有这样的一个习俗,儿子出远门前,母亲都要为儿子缝织衣服,缝得越密,儿子就会回来得越早。所以母亲“密密缝”,“意恐”是什么意思?母亲“恐”什么?母亲担心的仅仅是儿子“迟迟归”吗?她还会“恐”什么?“儿行千里母担忧”,所以,临行前母亲会对儿子叮嘱什么?
(7) 让学生分角色倾诉临行前的嘱咐,体会母子难舍难分之情。
3 、教师过渡,引出作者感慨的诗句。过渡句:母爱之厚难以回报,儿子纵有千言万语,也只能汇成一句话:“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学生读,教师板书这句诗。)
(1) 结合注释说说你的理解。
(2) 把你的理解在诗中反复品读,体会诗人用这个反问句式,想表达什么样的内心感慨?为什么儿子的“寸草心”不能报答母亲的“三春
晖”呢?讨论、理解这个比喻句。( 结合背景、诗句和自己的生活体验,
体会母爱的无私、伟大和儿子永远无法报答母亲的遗憾。)
(3)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全诗的意思,深刻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4) 请带着你体会到的心情,个性朗读,背诵这首诗。( 满怀对母亲的赞美、热爱、思念之情朗读、背诵,把母爱的无私、伟大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四、读写结合,激起创作灵感,进行练笔训练。
1 、教师用实物投影展示学生收集的有关歌颂、赞扬母亲的古诗。
2 、( 多媒体播放:《懂你》) 请学生听完歌曲后把自己最想对妈妈说的话写下来。
《游子吟》教学反思
( 一) 在“默写课文、了解五言诗的基本节奏。” 我通过学生读——师生总结节奏——教师范读——学生练习读这样的环节,让学生初步掌握
五言诗吟诵的一般规律。
(二)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本课书的教学重难点,同时也是本学期的训练目标之一。因此我通过“品读诗句,抓细节——想象拓展,悟内心——联系实际,颂母恩——集体吟诵,升华情感” 四大环节来突破这一教学重难点。朗读是学生习得语感,提高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它具有唤起形象、表达情感、加强理解、训练思维等多种功能。“好诗不厌百回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都道出了读的重要性,在诗词的教学中,读更为重要。《游子吟》是一首美诗,只有让学生熟读成诵,才可能习得语感,在此基础上理解诗意,感受母爱的伟大。因此可以看到品读始终贯穿于我整堂课的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