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纺织品色牢度试验通则
ISO_105_G01-1993_纺织品_色牢度试验_耐氧化氮色牢度
ISO 105-G01: 1993 (E) 纺织品-色牢度试验方法-第G01部分:耐氧化氮色牢度前言ISO(国际标准化组织)为国家标准组织的国际联盟(ISO成员)。
国际标准通常由ISO技术委员会制定。
对技术委员会已建项目有兴趣的成员,有权参与该委员会的工作。
与ISO取得联系的官方和非官方国际组织也可参与工作。
ISO在电工技术标准化的所有事务方面均与国际电工技术委员会(IEC)保持密切的合作。
技术委员会采纳的草案国际标准需向成员传递投票,一次投票中至少75%的成员赞成才能作为国际标准出版。
国际标准ISO 105-G01由ISO/TC 38/ SC1,纺织品技术委员会,有色纺织品和染料试验分技术委员会制订。
本第二版取消并取代第一版(包括在ISO 105-G:1978之中)。
ISO 105在1978至1985年间以13个“部分”出版,每个部分用一个字母(例如“A 部分”)表示。
每个部分包括一系列的“篇”。
每篇分别使用代表部分的字母和两位序数数字编码(例如“A01”篇)。
这些篇现在正在以单行本再版,编为“部分”,但仍保留了它们原来的字母数字编码。
附录A和附录B形成了ISO 105本部分的完整部分。
1 范围1.1本部分规定了两种测定所有种类、所有存在形式的纺织品的颜色,耐天然气、煤炭、石油等燃烧产生的、通过加热后金属丝网的氧化氮气体作用的测定方法。
1.2 两种试验的作用强度不同,根据所获得的试验结果(见7.2.4),使用其中的一种或两种方法。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标准的条文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ISO 105-A01:1989,纺织品-色牢度试验-A01部分:试验通则ISO 105-A02:1993,纺织品-色牢度试验-A02部分: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ISO 105-F:1985,纺织品-色牢度试验-F部分: 标准贴衬织物ISO 139:1973,纺织品-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3 原理纺织品试样在一个密闭的容器中对氧化氮气体曝气,当一个或三个与试样同时曝气的试验-控制标样的颜色褪色至预先规定的程度时停止。
色牢度测试标准
色牢度测试标准色牢度是指染料或颜料在受到摩擦、汗水、水洗、日光、干洗等外部条件作用下,其颜色的牢固程度。
色牢度测试是纺织品、皮革、涂料等行业常见的测试项目,对产品的质量和耐久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标准的色牢度测试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1. 色牢度测试的意义。
色牢度测试是评定染料或颜料在特定条件下的牢固程度,它能够直观地反映产品的耐久性和使用寿命。
通过色牢度测试,可以有效地预测产品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为生产和消费提供参考依据。
同时,色牢度测试也是产品质量监督和检验的重要手段,有助于保障消费者的权益,维护市场秩序。
2. 色牢度测试的内容。
色牢度测试通常包括摩擦色牢度、汗水色牢度、水洗色牢度、日光色牢度、干洗色牢度等项目。
每一项测试都有其特定的测试方法和评定标准,旨在模拟产品在不同环境下的使用情况,检验其颜色的牢固程度。
例如,摩擦色牢度测试常采用擦拭布、擦拭器等工具进行测试,通过摩擦次数和颜色变化程度来评定产品的色牢度等级。
3. 制定色牢度测试标准的必要性。
制定科学、合理的色牢度测试标准,对于产品质量的提升和行业规范化具有重要意义。
一方面,标准的制定可以统一测试方法和评定标准,避免因地区、行业等因素导致的测试结果不一致;另一方面,标准的制定还可以促进行业技术的进步和产品质量的提高,推动行业向着更加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4. 色牢度测试标准的制定过程。
色牢度测试标准的制定需要经过广泛的调研和实验验证,确保其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在制定过程中,需要考虑产品的具体用途和环境条件,充分考虑不同材料、不同工艺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测试方法和评定标准。
同时,还需要结合国际标准和行业实践,借鉴先进的测试技术和经验,确保制定的标准符合国际通行水平。
5. 色牢度测试标准的应用。
一旦制定完成,色牢度测试标准将广泛应用于产品设计、生产制造、质量检验等各个环节。
生产企业可以根据标准要求进行原料采购和工艺控制,确保产品的色牢度符合要求;质检部门可以依据标准进行产品抽检和监督检验,保障产品质量和消费者权益;消费者也可以通过标准评定产品的色牢度等级,选择符合自身需求的产品。
面料色牢度国标检测标准
面料色牢度国标检测标准面料色牢度是指织物面料在日常使用和清洗过程中,对于颜色的保持程度。
色牢度越高,面料的颜色就越不容易褪色。
因此,对于面料色牢度进行国标检测非常重要,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持久性。
在中国,对于织物面料的色牢度,有一系列严格的国家标准和测试方法。
国标检测标准是指面料色牢度测试所需符合的技术要求和具体操作步骤。
这些标准通常由国家质检机构制定,如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NAS)和中国国家纺织检验中心(CITC)等。
国标检测标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色牢度等级、测试方法和评定标准。
色牢度等级是根据色牢度测试结果,将织物的色牢度分为不同等级,从而对织物的色牢度特性有一个明确的评估。
测试方法是指进行色牢度测试所需的具体操作步骤和技术要求。
评定标准是指根据测试结果,对织物的色牢度进行评判,确定是否合格。
色牢度等级是面料色牢度国标检测的重要方面。
在中国,常见的色牢度等级包括5级和4级。
5级色牢度是指织物在各种条件下均不褪色;4级色牢度是指织物在一般条件下不褪色,但在特殊条件下可能有轻微褪色。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色牢度等级可能略有差异,但基本原则是保证织物色牢度在正常条件下能够满足使用要求。
测试方法是面料色牢度国标检测的核心内容。
常见的测试方法包括洗涤色牢度、摩擦色牢度、汗水色牢度、光照色牢度等。
洗涤色牢度测试是通过模拟织物在日常清洗过程中的褪色情况进行的。
具体操作步骤包括将织物与染料接触,经过多次洗涤和干燥后,通过比对颜色变化程度来评估其色牢度。
摩擦色牢度测试是通过模拟织物在日常摩擦过程中的褪色情况进行的。
具体操作步骤包括将织物与摩擦装置接触,经过一定次数的摩擦后,通过比对颜色变化程度来评估其色牢度。
汗水色牢度测试是通过模拟织物在人体出汗情况下的褪色情况进行的。
光照色牢度测试是通过模拟织物在日常光照条件下的褪色情况进行的。
这些测试方法都有具体的仪器设备和测试参数要求。
评定标准是根据测试方法得到的测试结果,对织物色牢度进行评判。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摩擦色牢度-最新国标
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摩擦色牢度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各类纺织品耐摩擦沾色牢度的试验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由各类纤维制成的,经染色或印花的纱线、织物和纺织制品,包括纺织地毯和其它绒类织物。
本文件包括两种试验,一种使用干摩擦布,另一种使用湿摩擦布。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51评定沾色用灰色样卡(GB/T251-2008,ISO105-A03:1993,IDT)GB/T6151-2016纺织品色牢度试验通则(ISO105-A01:2010,MOD)GB/T6529纺织品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GB/T6529-2008,ISO139:2005,MOD)GB/T33729纺织品色牢度试验棉摩擦布(GB/T33729-2017,ISO105-F09:2009,MOD)3术语和定义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原理将纺织试样分别与一块干摩擦布和一块湿摩擦布摩擦,评定摩擦布沾色程度。
耐摩擦色牢度试验仪通过两个可选尺寸的摩擦头提供了两种组合试验条件:一种用于绒类织物;一种用于单色织物或大面积印花织物。
5设备和材料5.1耐摩擦色牢度试验仪,具有两种可选尺寸的摩擦头做往复直线摩擦运动。
5.1.1用于绒类织物(包括纺织地毯):长方形摩擦表面的摩擦头尺寸为19mm×25.4mm。
摩擦头施以向下的压力为(9±0.2)N,直线往复动程为(104±3)mm。
注1:使用直径为(16±0.1)mm的摩擦头对绒类织物试验,在评定对摩擦布的沾色程度时可能会遇到困难,这是由于摩擦布在摩擦圆形区域周边部位会产生沾色严重的现象,即产生晕轮。
对绒类织物试验时,使用5.1.1所述的摩擦头会消除晕轮现象。
对绒毛较长的织物,即使使用长方形摩擦头评定沾色时也可能会遇到困难。
纺织行业纺织品色牢度测试要求
纺织行业纺织品色牢度测试要求在纺织行业中,色牢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测试要求。
色牢度测试的主要目的是确定纺织品在日常使用和洗涤过程中的色彩牢度和稳定性。
对于纺织品生产商和消费者来说,色牢度测试不仅关乎产品的品质,还直接影响到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一、色牢度测试的原理和方法色牢度测试是通过模拟纺织品在不同条件下的使用和洗涤过程,评估其色彩的牢度和稳定性。
主要测试项目包括干摩擦、湿摩擦、水洗、汗水、唾液、碱性污染物等。
测试过程中,常用的方法包括颜色变化评分、色牢度等级评估及色彩变化的图像分析等。
二、色牢度测试的重要性1. 保证产品质量:纺织品颜色的褪色或变色会降低产品的美观度和质感,直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
通过色牢度测试,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纺织品产品中存在的色彩问题,确保产品的品质。
2. 提升市场竞争力:色彩是纺织品的重要卖点之一,优良的色牢度可以为产品赢得消费者的青睐,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消费者对于色牢度有较高的要求,只有通过专业的测试检验,才能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好评。
3. 保护消费者权益:色牢度测试是保护消费者权益的一项重要措施。
如果纺织品色彩褪色或变色严重,可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影响,尤其是对于染料中含有有害物质的纺织品。
通过色牢度测试,可以避免因产品质量问题引发的消费者健康和安全问题。
三、色牢度测试的标准要求为了统一色牢度测试的标准和方法,纺织行业制定了一系列的国际和国家标准。
以国际标准ISO 105为例,该标准对纺织品的色牢度测试项目、设备、测试方法和评定标准都进行了详细规定。
测试项目主要包括:色牢度干摩擦、色牢度湿摩擦、色牢度水洗、色牢度汗水等。
每个测试项目都有相应的评定标准,根据颜色变化程度和色牢度等级进行评分、分类和判定。
同时,标准还规定了测试条件、测试方法和测试仪器的使用要求,以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纺织品制造商的责任和挑战对于纺织品制造商而言,保证产品色牢度至关重要,既是对消费者的实质承诺,也是维护企业声誉和品牌形象的基础。
面料色牢度国标检测标准
面料色牢度国标检测标准一、色牢度的概念和分类色牢度指的是面料在不同的水平和垂直力量下,经过不同程度的摩擦、清洗、暴露、汗水浸泡、光照等作用后,其色彩的牢度程度,即保持颜色持久的能力。
色牢度主要分为以下几类:洗涤色牢度、水洗色牢度、摩擦色牢度、汗水色牢度、光照色牢度等。
二、不同测试方法的具体标准解释和实施步骤1、洗涤色牢度标准:GB/T 3921-2008测试方法:将被测样品与白棉布条一起置于染色盘内,加入洗衣液、去污剂等,进行模拟洗涤,共重复5次。
然后进行评估,根据变色程度进行等级分类。
2、水洗色牢度标准:GB/T 5713-2013测试方法:将被测样品浸泡在40℃的水中30分钟,取出放置晾干,共重复5次。
然后进行评估,根据变色程度进行等级分类。
3、摩擦色牢度标准:GB/T 3920-2008测试方法:将被测样品挂在摩擦测试机上,模拟不同程度的摩擦作用,然后进行评估,根据变色程度进行等级分类。
4、汗水色牢度标准:GB/T 18885-2002测试方法:将被测样品在实验室内,用不同剂量的人工汗液进行浸泡,共重复2次。
然后进行评估,根据变色程度进行等级分类。
5、光照色牢度标准:GB/T 8427-2008测试方法:将被测样品置于具有标准光源的光老化设备中,模拟不同光照条件,共重复4次。
然后进行评估,根据变色程度进行等级分类。
三、如何进行面料色牢度测试1、选取符合要求的测试设备和试剂,确保测试结果准确可靠。
2、采集被测样品并进行处理,如将样品水洗、干洗或浸泡在不同液体条件下等。
3、对样品进行测试,按照相应的测试标准和方法进行评估,得出测试结果。
4、根据测试结果进行等级分类,判断其是否符合标准要求,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可靠。
纺织品色牢度测试标准及操作说明
纺织品色牢度测试标准及操作说明纺织品色牢度测试方法及说明安姆特检测/doc/ae4742212.html,纺织品色牢度测试项目Color fastness to washing 水洗牢度Color fastness to rubbing 摩擦牢度Color fastness to perspiration 汗渍牢度Color fastness to water/ sea 水/海水牢度Color fastness to chlorine water 氯水牢度水洗牢度常见纺织品水洗牢度测试标准包括: GB/T 3921-1997ISO 105 C06ISO 105 C10 (Replace ISO 105 C01-5)AATCC 61-2003(1A~5A)Nike/ Adidas standard水洗牢度◆ Machine 设备耐洗色牢度实验机◆ ContainerAATCC 61,1A-5AISO105 C10,etc 550ml1200ml水洗牢度实验室常用皂粉Standard Soap For ISO 105 C10 and GB/T testECE (B)<含磷>For ISO 105 C06 testWOB For AATCC testIEC<含荧光>For Nike test水洗牢度◆GB/T 3921.3-1997Composite Specimen Procedure T est Solution (preheated ±2℃) Specimen Multifi ber Temp Time Soap Steel Balls Na2CO3L.R.4cm×10cm 4cm×10cmDW/TV60℃30min5g/l --- 2g/l 50:1水洗牢度贴衬织物要求:由多纤或两块单纤维贴衬织物组成。
单纤维的选择:1)第一块用试样的同类纤维制成,第二块则由规定纤维制成;2)如果试样为混纺或交织,则第一块用主要含量的纤维制成,第二块用次要含量的纤维制成。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洗色牢度
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洗色牢度GB/T3921.1-1997eqv ISO 105 – C01:1989代替 GB 3921 – 83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洗色牢度:试验1Textiles-Tests for colour fastness-Colour fastness to washing:Test 11 范围本标准 >标准规定了五种耐洗色牢度试验系列中的第一种试验,已定为研究有色纺织品的耐洗色牢度试验方法。
本系列试验中包括从温和到剧烈的洗涤操作范围。
注:本方法仅为测定洗耳恭听涤对纺织品色牢度的影响而制定,并不反映全面的洗烫操作结果。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251-1995 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idt ISO 105-A03:1993)GB251-1995 评定沾色用灰色样卡(idt ISO 105-A03:1993)GB/T6151-1997 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试验通则(eqv ISO 105-A01:1994)GB7564~7568-87 纺织品色牢度试验用标准贴衬织物规格(neq ISO 105-F:1985)GB11404-89 纺织品色牢度试验多纤维贴衬织物规格(neq ISO 105-F10:1989)3 原理纺织品试样与一或二块规定的贴衬织物贴合,放于皂液中,在规定的时间和温度条件下,经机械搅拌,再经冲洗、干燥。
用灰色样卡评定试样的变色和贴衬织物的沾色。
4 设备和试剂合适的机械装置(见附录A),由装有一根旋转轴杆的水浴锅构成.旋转轴呈放射形支承着多只容量为550ml±50ml的玻璃或不锈钢容器,直径75mm±5mm,高125mm±10mm。
从轴中心到容器底部的距离为45mm±10mm。
纺织品色牢度的检测
(2)湿摩擦 ①称量调湿后的摩擦布,将其完全浸入蒸 馏水中,取出,使用轧液辊挤压(或其他 适宜装置调节摩擦布的含水率)后,再称 重,计算含水量,以确保摩擦布的含水率 达到95%~100%。 ②重复上述干摩擦布的操作。 ③湿摩擦结束后,将湿摩擦布在室温下自 然晾干后评级。
4.试验结果评定 (1)评定时,在每个被评摩擦布的背面放置三 层摩擦布。 (2)在适宜的光源下,用评定沾色用灰色样卡 评定摩擦布的沾色级数。 5.注意事项 (1)如有染色纤维被带出留在摩擦布上 , 必须用 毛刷把它除掉。 (2)试验前应仔细检查摩擦头的摩擦面是否平 滑。 (3)耐摩擦色牢度检测时,一般没特殊说明或 要求者,均在试样正面进行。
项目五 纺织品色牢度检测
1 了解纺织品色牢度的相关知识。 2.能熟练地检测纺织品的耐摩擦、耐洗、耐汗渍及耐光 色牢度。 3.熟悉其他纺织品色牢度检测原理和检测方法。 4.能对测试结果进行正确表达和评价。 5.具有分析影响测试结果准确性的能力。
一、纺织品色牢度的相关知识
1. 定义:色牢度即染色牢度:是指纺织品在
灰色样卡在使用时主要应注意两点: 一是保持整洁。 二是保存时应避光、防潮。 评定:评级可采用晴天且光线稳定的北窗光线或标准光源,样卡置于 评定者左方,试样在右方,布与样卡应放在同一平面上,眼睛离布面 距离保持30~40厘米。光源的照明垂直于试样表面,观察方向与试 样表面成45°角(如图5-1),表示为0/45;或光源的照明与试样表 面成45°角,观察方向垂直于试样表面(如图5-2),表示为45/0。
2.试样准备
(1)试样准备:当被测试样是织物或地毯时,需 准备两组尺寸不小于50mm×140mm的,分别用 于干摩擦试验和湿摩擦试验。每组各两块试样, 其中一块试样的长度方向平行于经纱(或纵向), 另一块试样的长度方向平行于纬向(或横向)。 若被测试样是纱线,将纱线编结成织物,试样尺 寸不小于50mm×140mm。或沿纸板的长度方向 将纱线平行缠绕于与试样尺寸相同的纸板上,并 使纱线在纸板上均匀地铺成一薄层。 当测试有多种颜色的纺织品时,应细心选择试样 的位置,使所有颜色都被摩擦到
GBT6151997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试验通则pdf
ww
w. b
ab
术 研究所协作起草 。
ak e
.n
et
GB T / 6151 1 一 997
IO前言 S
IO 国际标准化组织 ) S( 为各 国标 准组织 的国际联盟 ( O成员)国际标准的 准备工作通 常由 IO技 I S 。 S 术委员会完成 。 各成 员对技术委员会 已建立 的项 目感兴趣 , 则有权参与该委员会 。 官方与非官方的国际 组织 , IO 取得 联 系, 与 S 亦可 参 与工作 。IO 在 电工技 术标 准化 的一 切事 项 中均 与国 际电工 委员 会 S G C) E 取得紧密联 系。 技 术委 员会采纳的国际标 准草案向成员传递投票 ,5 7 %以上赞成方作 为国际标准发布。 国际标准 S 1 - I S T 3 S I IO 5AO 由 IO/ C /C 纺织技术委员会有色纺织 品和染料试验分委员会制定 。 0 8 本第 5 对第 4版作 了技术 修订 , 版 取消和代替 了第 4 ( O 5AO :99 . 版 I 1 - I 8 ) S 0 1 IO 5目前 已发布 了 1 S 1 0 3个部 分, 个部分 用一 个字母 表示 ( A" 每 如“ 部分 )版 本为 17 , 98至 18 95 年。 每个 部分包括一个系列“ 。 篇” 每篇均属于相应的部分并以两位系列数字表 明( A0" 。 如“ 1篇) 这些篇 现以单行本出版 , 其原先“ 部分” 和字母头仍保留不变 。 IO 5在纺织 品色牢度 试验的通用标题下 , 括以下部分 : S 1 0 包
IS .8.1 C 5 000 9
w 0 4
"H G
G/ 6 5一 97 1 1 1 9 s T
纺织品色牢度检测标准
纺织品色牢度检测标准纺织品色牢度是指纺织品在日常使用和洗涤过程中,颜色是否容易褪色或渗出,以及是否会对其他物品产生染色影响的性能指标。
色牢度检测是纺织品质量控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保障消费者权益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介绍纺织品色牢度检测的标准及相关内容。
首先,纺织品色牢度检测的标准主要包括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
国际上常用的纺织品色牢度检测标准有ISO、AATCC和BS等,而国内常用的标准有GB/T和FZ/T等。
这些标准主要从干摩擦、湿摩擦、汗渍、唾液、酸汗、碱汗、水洗、干洗、光照、烘烤等方面对纺织品的色牢度进行了规定和检测方法的要求。
其次,纺织品色牢度检测的方法主要包括干摩擦法、湿摩擦法、汗渍法、唾液法、酸汗法、碱汗法、水洗法、干洗法、光照法和烘烤法等。
这些方法通过模拟纺织品在日常使用和洗涤过程中所受到的各种环境和条件,对纺织品的色牢度进行了全面和有效的检测。
另外,纺织品色牢度检测的结果主要包括色牢度等级和色牢度变化值。
色牢度等级是指纺织品在特定的条件下所表现出的色牢度性能,通常分为1-5级,等级越高表示色牢度越好;色牢度变化值是指纺织品在检测过程中颜色的变化程度,通过比较标准样品和试样的颜色差异来确定色牢度的变化值。
最后,纺织品色牢度检测的意义在于保障消费者的权益,提高纺织品的质量和品牌形象。
通过对纺织品色牢度的检测,可以有效地预防纺织品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褪色、渗色等问题,保证纺织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提升消费者的购买信心和满意度。
总之,纺织品色牢度检测是纺织品质量控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其标准、方法和结果对于保障消费者权益和提升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本文所介绍的内容能够对纺织品生产和质量管理工作有所帮助,也希望纺织品生产企业能够重视色牢度检测工作,不断提升产品质量,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和期待。
色牢度测试标准
色牢度测试标准色牢度是指染料或颜料在不同条件下抵抗褪色或改变色调的能力。
色牢度测试是纺织品、染料、印染工艺等行业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可以帮助我们评估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色牢度测试标准对于各行各业都至关重要。
首先,色牢度测试标准需要明确测试的对象和测试的条件。
例如,对于纺织品,我们需要确定测试的染料种类、纤维成分,以及测试的环境条件,如光照、摩擦、水洗等。
只有明确了测试的对象和条件,才能进行有针对性的测试,得到准确的结果。
其次,色牢度测试标准需要规定测试的方法和设备。
不同的色牢度测试需要不同的测试方法和设备,比如颜色牢度可以通过光照牢度仪进行测试,摩擦牢度可以通过摩擦牢度测试仪进行测试。
这些测试方法和设备需要经过严格的标准化和验证,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另外,色牢度测试标准还需要规定测试的评定标准。
在测试完成后,我们需要对测试结果进行评定,判断产品的色牢度等级。
这就需要在标准中规定不同等级的色牢度对应的测试结果范围,以及相应的评定标准。
只有明确了评定标准,才能对测试结果进行科学的评价。
此外,色牢度测试标准还需要考虑测试的可重复性和稳定性。
测试结果的可重复性和稳定性是评价测试标准好坏的重要指标之一。
一个好的测试标准应该能够保证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操作人员的条件下,得到相似的测试结果。
因此,在制定色牢度测试标准时,需要考虑测试方法的稳定性,设备的精度和稳定性,以及操作流程的规范性等因素。
最后,色牢度测试标准还需要考虑测试的成本和效率。
在制定测试标准时,需要综合考虑测试方法的成本、设备的价格、测试周期的长短,以及人力资源的投入等因素,以便制定出既能保证测试结果准确性,又能降低测试成本和提高测试效率的标准。
总之,色牢度测试标准的制定需要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包括测试对象、测试条件、测试方法和设备、评定标准、可重复性和稳定性,以及成本和效率等因素。
只有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测试标准,才能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提供有力保障。
纺织品色牢度的检测方法
纺织品色牢度的检测方法纺织品色牢度的检测方法一、概述纺织品在其使用过程中会受到光照、洗涤、熨烫、汗渍、摩擦和化学药剂等各种外界的作用,有些印染纺织品还经过特殊的整理加工,如树脂整理、阻燃整理、砂洗、磨毛等,这就要求印染纺织品的色泽相对保持一定牢度。
在色牢度各项目中,最常用的是耐洗、耐光、耐摩擦色牢度三项。
衣物在穿着过程中要受到诸如摩擦、水浸、汗渍等因素的作用,染料和织物结合不牢固就会泳移到人体皮肤上,由于人体的汗渍和唾液中的催化作用,也能够促使染料分解而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纺织品印染加工是一个化学处理过程,接触的化学品包括纤维原料、油剂、浆料、染料、整理剂和各种加工助剂,其中有些物质对人体也有害。
因此,除检测耐洗、耐光、耐摩擦这三项常用的色牢度项目外,还要加强耐水、耐汗渍、耐酸斑、耐碱斑、耐次氯酸漂白、耐过氧化物漂白、耐甲醛等色牢度的检测。
实际工作中,主要根据产品标准的要求和产品的最终用途来决定检测项目。
本节中评定色牢度使用灰色样卡,灰色样卡分变色样卡和沾色样卡。
变色样卡是用作检测变色对比标准的样卡(符合GB/T 250-1995);沾色样卡则是做检测沾色对比标准的样卡(符合GB/T 251-1995)。
两种样卡均为五级九档制。
灰卡是标准物品,使用时要注意保持整洁,严禁用手触摸灰卡表面,使用后应装入灰卡保护袋内,注意避光、防潮。
印染纺织品色牢度的检测需用标准贴衬织物,标准贴衬织物分单纤维和多纤维两种。
单纤维贴衬织物只能测出试样对一种纤维贴衬的沽色性能,多纤维贴衬织物可以同时测出试样对多种纤维贴衬的沾色性能。
贴衬织物应存放在密封、避光、干燥的场所。
检测用水为三级水(GB/T 6151-1997中8.1),浓度以每升所含毫升数(mL/L)或每升所含克数(g/L)表示。
二、耐水色牢度的检测方法(GB/T 5713-1997)耐水色牢度的检测方法适用于检测各类纺织品颜色的耐水浸渍能力。
⒈检测准备⑴试样的制备:试样的制备方法有三种,具体如下:①如试样是织物,选用下列两种方法中的一种制备:a.取40mm×100mm试样一块,正面与一块40mm×100mm的多纤维贴衬织物相接触,沿一短边缝合,形成一个试样。
纺织面料各个牢度测试方法
AATCC15测试
3.取出试样,用轧车或用其它方式去除组 合试样多余的汗液,以多纤维条方向进入 轧车,使各纤维条同时通过轧车,使湿样 为干样2.25±0.05倍重。如果轧车操作不 方便,可以用吸水纸代替,为了获得相同 的测试结果,应尽量保持相同的轧余率。 轧余率的多少会影响沾色级别。 4.将每一个组合试样分别放入两块夹板之 间,纤维条方向与压板长方向垂直,并将 夹板放入汗渍牢度试验仪上,(不管试样 多少,都必须将21块夹板全部放入仪器 中),将弹簧压板放上,然后压上一个 8LB的重锺,转动支头螺丝使弹簧压板固 定,使弹簧压板下总重为10LB,把重锤移 去。
ISO要求100*40mm±2mm的 试样与40*100mm±2mm沿 短边缝合与测试样正面接触;
MSC7要求 50*50mm试样加于 对剪成两块 50*50mm的衬布中 间
AATCC15测试
1.称重后,将试样放入直径 9cm,高度为2cm的培氏皿中, 加入新配置的汗液,汗 液加入高度为1.5cm,并对 试样经常敲打和挤压,确保 其充分湿透。注意不要使纤 维衬松脱。 2.浸透30±2分钟,
1A 2A 3A 4A 5A 1B
40 49 71 71 49 31
0.37 0.15 0.15 0.15 0.15 0.37
0.56 0.23 0.23 0.23 0.23 0.56
无 无 无 0.015 0.027 无
45 45 45 45 45 20
GB/T 3921-2008 试验方法及试验条件参数
2345耐汗渍色牢度目的检测评定各种有色纺织品在汗液作用下对纺织颜色的影响程度包括变色和沾色原理将纺织品试样与规定的贴衬物缝合在一起放在一种或两种汗液中按要求进行处理放在两个平板之间施加一定的压力在规定条件下放置干燥后对变色和沾色情况进行评定
国标GB_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洗色牢度_试验5
中华人 民 共 和 国 国家 标 准
纺织 品
色 牢 度 试 验
:试 验 5
耐 洗 色 牢 度
G/ 3 2 5 9 仁 . 一 1 9 B T 97 99 8 ev 15 O」 门9I q IO - S 0C
代替 G 3 21一8 " B 9 3
1
T xi s T ss r lu fsn s e tl - et f c o r tes e o o a
GB 1 -8 4-9 纺 织品 1 0 1
原理
色牢度试验
多纤维 贴衬织物规格 (e IO 5 1 :99 nq 1 - 018 ) S 0F
纺织品试祥与一或二块规定的贴衬织物缝合, 放于皂液中, 在规定的时间和温度条件下. 经机械搅
拌, 再经冲洗 、 干燥.用灰 色样卡 评定试 样的变色和贴衬织物 的沾色。 4 设备 和试剂
本标准于 93 18 年首次发布 。 本标准委托 中国纺织 总会标准化研究所 负责解 释。
c / 3 2 . 一1 9 s T 9 1 5 97
IO 前言 S
I 国际标准化组织) 各国标准组织的国际联盟( O成员) S O( 为 I S 。国际标准的准备工作通常由I S O 技术委员 会完成。 各成员 对技术委员会已建立的项目 趣, 有兴 则有权参加该委员 官方与非 会。 官方的国 际组织, I 与S O取得联系, 亦可参与工作。S) I 在电工技术标准化的一切事项中均与国际电工委员 ( 会 G C 取得紧密联系 E) 技术委员 会采纳的国际标准草案向 成员传递投票, % 7 以上赞成方作为国际标准发布。 5 国际标准 I 0- 5 S 15 0 是由 I /C 纺织品技术委员会制定的。 O 0 S T 3 O 8 本第四版对第三版作了技术修订, 取消并代替第三版( O 5 0: 8) I 1 - 51 7, S 00 9
专家解读纺织品染色牢度相关标准及检测
专家解读纺织品染色牢度相关标准及检测纺织品的染色牢度(简称色牢度),是指染色或印花织物在使用或加工过程中,经受外部因素(挤压、摩擦、水洗、雨淋、曝晒、光照、海水浸渍、唾液浸渍、水渍、汗渍等)作用下的褪色程度,是织物的一项重要指标。
色牢度好,纺织品在后加工或使用过程中不容易掉色;色牢度差,则会出现掉色或沾色等情况,不仅影响穿着美观还会影响健康。
可以说纺织品的色牢度质量问题对于多数消费者来说并不陌生,黑色牛仔裤洗过两次后变灰色,脚底被新袜子染上颜色,白色打底衫被深色卫衣“污染”,真丝连衣裙洗过一次之后花色全无……这些色牢度相关的质量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也是消费者投诉的重要项目。
而从近年来国家质量监督部门对纺织品和服裝的抽查来看,色牢度不好也是频频出现的质量问题。
纺织品色牢度的检测依据有哪些?常见的色牢度检测项目有哪些?检测过程中有哪些疑难?对一些特殊的服装,色牢度如何判定?本期邀请纺织品检测专家,中纺标检测认证股份有限公司检验一室主任、高级工程师王少辉解读纺织品色牢度相关的标准及检测。
1.纺织品的色牢度检测包括哪些项目?检测标准有哪些?其中,有哪些色牢度项目是所有纺织品必须要测的?哪些项目是针对特殊人群或特殊功能的纺织品?色牢度的检测项目包含很多,技术规范或产品标准中经常考核的主要有:GB/T 5713—20__《耐水色牢度》、GB/T 3922—20__《耐汗渍色牢度》、GB/T 3920—2008《耐摩擦色牢度》、GB/T 18886—2002《耐唾液色牢度》、GB/T 3921—2008《耐皂洗色牢度》、GB/T 5711—20__《耐干洗色牢度》、GB/T 8427—2008《耐光色牢度》、GB/T 31127—20__《拼接互染色牢度》、GB/T 5714—1997《耐海水色牢度》。
纺织品必须要检测的色牢度项目在GB 18401—2010《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和GB 31701—20__《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规范》这两个强制性国家标准中做了详细规定,GB 18401适用于在我国境内生产、销售的服用、装饰用和家用纺织品,色牢度检测项目包括耐水色牢度、耐酸汗渍色牢度、耐碱汗渍色牢度、耐干摩擦色牢度、耐唾液色牢度(婴幼儿纺织产品);GB 31701—20__适用于在我国境内销售的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色牢度检测项目除GB 18401中的色牢度项目外,婴幼儿纺织产品和直接接触皮肤的儿童纺织产品还考核耐湿摩擦色牢度。
纺织行业纺织品色牢度标准
纺织行业纺织品色牢度标准纺织行业:纺织品色牢度标准引言:纺织行业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产业之一,在各个阶段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纺织品的色牢度指标是评估其颜色是否能够在日常使用中保持稳定的重要标准。
本文将探讨纺织行业中纺织品色牢度标准的相关规定和测试方法,并对其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进行简要介绍。
一、纺织品色牢度标准概述色牢度是衡量纺织品中的颜色是否稳定的指标。
一般来说,纺织品经过长时间的使用或多次清洗后,颜色如果能够保持不变,则说明其具有较好的色牢度。
纺织品色牢度标准通常包括对干摩擦、湿摩擦、水洗、汗水、光照、摩擦、不同化学品、酸碱处理等因素的测试。
在纺织品生产和消费领域,确保纺织品色牢度达到规定标准非常重要。
二、纺织品色牢度测试方法1. 干摩擦测试:常用的测试方法是使用干净的白色织物,将其与待测试的纺织品在特定条件下搓揉,通过比较白色织物的变色情况来评估纺织品的干摩擦色牢度。
2. 湿摩擦测试:湿摩擦测试主要是通过在一定湿度和温度条件下,使用湿润的白色织物对待测试的纺织品进行搓揉,根据白色织物的变色情况来评估纺织品的湿摩擦色牢度。
3. 水洗测试:将待测试的纺织品放入含有洗涤剂和水的容器中,使用洗衣机或手工洗涤,然后评估其颜色的变化。
4. 光照测试:通过暴露待测试的纺织品在特定光照条件下,并与未暴露的纺织品进行比较,来评估纺织品的光照色牢度。
5. 摩擦测试:使用摩擦头在待测试的纺织品上进行摩擦,根据摩擦头的移印情况来评估纺织品的摩擦色牢度。
6. 化学品测试:将待测试的纺织品与不同的化学品接触,通过比较纺织品颜色的变化来评估其色牢度。
三、纺织品色牢度标准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1. 日常服装:色牢度标准对于衣物的选择和搭配非常重要。
在购买衣物时,消费者可以通过查询相关标准,选购具有较高色牢度的纺织品,以确保穿着时不会出现退色或染色的情况。
2. 家居用品:床单、窗帘等纺织品在长时间的使用和清洗中容易出现颜色变化。
通过检查色牢度标准,选择具有较好色牢度的纺织品,可以延长使用寿命并保持美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个试验方法的分章标题如下: “范围” “引用标推” “原理” “设备和试剂(或标推材料和设备)” “试样” “操作程序” “试验报告”
Textiles-tests for colour fastness General principle of testing
5 “范围”章
4米/包 2米/包
Textiles-tests for colour fastness General principle of testing
8.2.3 多纤维贴衬织物 由各种不同纤维的纱线制成,每种纤维形成
一条至少为15mm宽均匀厚度的织条。用于单纤维 和多纤维贴衬织物的同类纤维,应具有相同的沾 色性能。有两种不同的标准多纤维贴衬织物:
对各试验方法的用途和范围作了规定,阐明一些名 词术语定义,列出各试验方法的格式和提纲,对制定试 验方法的各章内容都加以论述。
对许多试验方法的共同性操作程序也都简要地加以 说明。
1.2 色牢度是指纺织品的颜色对在加工和使用过 程中各种作用的抵抗力。
根据试样的变色和未染色贴衬织物的沾色来评定牢 度等级。试样的其他可见变化,如表面影响,即光泽或 收缩变化,应考虑作为单独特性,如实写入报告。评定 沾色前必须去除附于贴衬织物上的散纤维。
Textiles-tests for colour fastness General principle of testing
3 通则 纺织品试样是在有关用剂的作用下进行试验 的,如需评定沾色,则应另附贴衬织物。根据试 样的变色程度和贴衬织物的沾色程度评定色牢度 级数。
Textiles-tests for colour fastness General principle of testing
8.2 贴衬织物
指一小块由单种纤维或多种纤维制成的未染色 织物,在试验中用以评定沾色。
Textiles-tests for colour fastness General principle of testing
8.2.1 单纤维贴衬织物 如不另作规定,一般指单位面积具有中等质
量的平纹织物,不含化学损伤的纤维、整理剂、 残留化学品、染料或荧光增白剂。
1.5 试验条件的选择应与生产上常规工艺和 使用上一般条件相符。同时,这些条件应尽可能简 单而有重现性。由于这些试验不可能模拟纺织品的 所有加工或使用条件,所以牢度级别应按各使用者 具体要求加以阐明。无论如何,他们为色牢度的试 验和报告提供了—个共同基础。
Textiles-tests for colour fastness General principle of testing
Textiles-tests for colour fastness General principle of testing
6 “引用标准”章 在每种方法的本标题下,列出该方法需引用其
他标推的全部目录。
7 “原理”章 在每种方法的本标题下,将该方法作扼要的说明,
以便使用者决定是否需要。
Textiles-tests for colour fastness General principle of testing
Textiles-tests for colour fastness General principle of testing
1.3 这些方法既可用以评定纺织品的色牢度, 也可用以评定染料的色牢度。
如评定染料色牢度,则先按所述操作程序,将染 料在纺织品上染成规定的颜色深度,然后按常规方法 对纺织品进行试验。
8 “设备和试剂”(或“标准材料和设备”)章
在每种方法的本标题下,阐明该试验中所需要 的设备和材料。
注1:对每个色牢度试验方法中所用设备和标准材 料来源的资料,按下列地址查询,并附一复信地址的信 封,以便答复:
北京东郊英家坟中国纺织总会 标准化研究所(邮编100025) 电话(010)65014466-3246 传真(010)65004780
纺织品色牢度 试验方法标准
纺织品色牢度试验通则
GB/T 6151-1997《纺织品 色牢度 试验通则》
Textiles-tests for colour fastness General principle of testing
1 范围
1.1 本标准是有关纺织品色牢度试验方法的统一 介绍,供使用者学握。
Textiles-tests for colour fastness General principle of testing
8.1 试液
试液需用符合于GB 6682(ISO 3696)的三级水制 备。浓度以每升所含毫升数(mL/L)或每升所含克数 (g/L)表示。所用化学品规格,在每个方法中规定。对 结晶体需注明结晶水数量。液体需注明在20℃的相对 密度。
5.1 在每种方法的本标题下,规定该方法的 用途和范围,以及对含义不清的术语下定义。
5.2 列出可试验的主要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品种范 围,但并不全面,对方法中尚未提到的任何染色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花织 物(不论是由一种纤维或混合纤维制成)均可经受试验,但 必须验证和注意该操作方法是否会导致所试纤维发生变化。
这对正在发展中的化学纤维(纯的或共聚的丙烯酸系 纤维,纯的或共聚的聚乙烯纤维以及聚酯纤维等)尤为适用。 因此,不论列出多少纤维品种,任何明细表总不会是完整 的。
2 引用标准 GB 250-1995《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
GB 251-1995《评定沾色用灰色样卡》
GB 6682 - 86 实验室用水 规格(neq IS0 3696:1987) GB 6529—86 纺织品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neq IS0 139:1973)
GB 7564~7568-87 纺织品色牢度试验用标淮贴衬 织物规格(neq ISO105-F:1985)
1.4 一般,各试验方法只考虑耐单一用剂的色牢度、 而有关多种用剂在特定情况下的试验程序一般都不一样。 可以认为,实践中的经验和发展,将会提出适合于多种用 剂的复合操作方法。
Textiles-tests for colour fastness General principle of t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