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针灸治疗学

合集下载

针灸针刺在眩晕症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针灸针刺在眩晕症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中枢神经系统整合
针灸刺激可上传至中枢神经系统, 通过整合作用对机体各系统产生广 泛影响。
局部组织代谢改善
血液循环改善
针灸可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改善 局部组织的血液循环。
组织修复
针灸可促进局部组织的修复和再生, 有利于眩晕症状的缓解。
炎症消退
针灸具有抗炎作用,可减轻局部组织 的炎症反应。
心理因素调整
预防措施建议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针灸前应对针刺部位进行常规消毒, 医生应佩戴一次性无菌手套,确保针 刺过程的无菌性。
掌握正确的针刺技巧
医生应熟练掌握针刺的深度、角度和 力度等技巧,避免损伤重要组织和器 官。
关注患者反应
针灸过程中应密切关注患者的反应, 如出现不适或异常反应应及时处理。
创造舒适的环境
针灸时应选择安静、舒适的环境,避 免患者因紧张而出现不良反应。
临床表现与诊断依据
临床表现
患者常感到天旋地转的眩晕,可能伴 随恶心、呕吐、耳鸣、听力减退等症 状。
诊断依据
根据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及前庭 功能检查等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治疗方法及预后评估
治疗方法
包括药物治疗、手法复位、前庭康复训练等,针灸针刺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手段, 也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
预后评估
分类
根据病变部位及发病原因,眩晕 症可分为前庭系统性眩晕和非前 庭系统性眩晕。
发病原因及机制
01
02
03
前庭系统性眩晕
多由前庭神经系统及小脑 的功能障碍所致,如梅尼 埃病、迷路炎等。
非前庭系统性眩晕
由全身系统性疾病引起, 如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 病、贫血等。
发病机制
与神经递质异常、离子通 道功能紊乱、免疫反应等 多种因素有关。

中医针灸治疗眩晕症

中医针灸治疗眩晕症

中医针灸治疗眩晕症上海长江医院针灸专家张勤介绍说眩晕是由于情志、饮食内伤,体虚久病,失血劳倦及外伤手术等原因,风、火、痰、瘀上扰清窍,或精亏血少为基本病机,以头晕、眼花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症。

古方中医介绍:眩即眼花,晕即头晕,两者常同时并见,故通称为眩晕。

其轻者,闭目可止,重者,如坐车船,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有恶心、呕吐、汗出,面色苍白等症状。

眩晕症针灸治疗方法有哪些?眩晕为临床常见病症,多见于中老年人,亦可发于青年人。

中医辨证论治采用中医针灸治疗的方法如下:1.肝阳上亢:眩晕耳鸣,头痛头胀,遇劳、恼怒加重,肢麻震颤,失眠多梦,急躁易怒,舌红苔黄,脉弦。

取穴:肝俞、行间、风池、侠溪等,针用泻法。

2.肝火上炎:头晕且痛,其势较剧,目赤口苦,胸胁胀痛,烦躁易怒,寐少多梦,尿黄,便结,舌红苔黄,脉弦数。

取穴:肝俞、胆俞、太冲、太阳、三阴交等,针用泻法。

3.痰浊上蒙:眩晕,头重如蒙,视物旋转,胸闷作恶,呕吐痰涎,食少多寐,苔白腻,脉弦滑。

取穴:内关、中脘、丰隆、阴陵泉、头维等,针用平补平泻法。

4.瘀血阻窍:眩晕头痛,兼见健忘失眠,心悸,精神不振,耳鸣耳聋,面唇紫暗,舌瘀点,脉弦涩。

取穴;合谷、太冲、百会、膈俞、膻中、太阳等,针用泻法。

5.气血亏虚:头晕目眩,动则加剧,遇劳则发,面色、爪甲不荣,神疲乏力,心悸少寐,食少纳差,便溏,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取穴:百会、血海、膈俞、足三里、三阴交、气海等,针用补法,加灸。

6.肝肾阴虚:眩晕久发不已,视力减退,两目干涩,少寐健忘,心烦口干,耳鸣遗精,腰膝酸软,神疲乏力,舌红苔薄,脉弦细。

取穴:肝俞、肾俞、太溪、太冲、照海、神门等。

针用补法。

(1.1.2)--眩晕(针灸学)

(1.1.2)--眩晕(针灸学)
主穴 : 风池、百会、肝俞、肾俞、足三里。 方义:风池平补平泻,可疏调头部气血,百会用
补法,可升提气血,肝俞、肾俞可滋补肝肾,养 血益精,培元固本,足三里补益气血,精血互生 以治本。
足三里
肝俞 胃
• 主症:兼见神疲乏力,面色淡白,心悸失眠,舌 淡脉细者,为气血不足。
• 治法:补益气血 • 配穴:配气海、脾俞、胃俞。 • 操作:毫针刺用补法,可灸。
气海
脾俞 胃 俞
主症:时有耳鸣,腰膝酸软,舌淡,脉沉细。 治法:补肾填精 配穴:配太溪、悬钟、三阴交。 操作:毫针刺用补法,可灸。
悬钟
三阴交
耳针:选肾上腺、 皮质下、脑干、神 门、内耳等,毫针 刺或王不留行籽贴 压。
头针选区:顶 中线,沿头皮 刺入,快速捻 转,每日一 次,留针 30 分钟。
西医对内耳眩晕症得病因还不是十分清楚,认为 可能与全身的代谢障碍和末梢血管循环障碍有 关。
起病常与劳累过度、忧思郁怒及饮食厚味等有关。 心 脾 亏 损 、 气 血 不 足 , 不 能 上 充 髓 海 而 发 ;
张景岳“无虚不能作眩”。 肾 阴 不 足 、 肝 失 濡 养 、 肝 阳 上 扰 清 窍 所 致 ; 素 属 湿 盛 之 体 , 过 食 厚 味 , 聚 湿 成 痰 , 上 蒙 清 阳 为 病。朱丹溪“无痰不能作眩”。
治法:平肝潜阳,健脾化痰。以手足厥阴经和头部 腧穴为主。
主穴:风池、百会、内关、太冲。 方义:胆经风池和肝经太冲,为表里经配穴,可清
泻肝胆,平肝潜阳。内关可宽胸理气,和中止呕, 与太冲为同名经配穴,可加强平肝之力。百会针用 泻法,可清利脑窍而定眩。
风池
百会
内关
太冲
主症:腰酸腿软,口苦耳鸣,舌红脉眩,因恼怒 而发作,舌红苔黄,脉弦。

眩晕的针灸治疗方法

眩晕的针灸治疗方法

眩晕的针灸治疗方法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人会患上眩晕症,严重威胁着生命。

一旦出现眩晕症的现象,要及时到医院检查,找出病因后,采取适当的方法治疗,以免加重病情。

因为有些患者对西药的副作用有所忌讳,就采取中医针灸的方法治疗缓解。

下面就来分析一下眩晕症针灸治疗方法有哪些?一、眩晕的病因病机起因常与忧思恼怒、恣食厚味、劳伤过度和气血虚弱等有关。

归纳起来不外风、痰、虚三个方面。

风:肝为风木之脏,体阴而用阳,主动主升,凡忧郁恼怒,日久郁滞化火,风阳升动上扰清窍;或肾阴不足、肝阳上亢,发为眩晕。

痰:恣食肥甘,劳倦太过,伤于脾胃,健运失司,水谷精微不化,聚湿生痰,痰气交阻,清阳不升,浊阴不降,而发眩晕。

虚:气血亏虚:久病失血或劳心太过,或脾虚不能化生气血,气虚清阳不展,血虚脑失所荣,均可发生眩晕。

肾精不足:先天不足,久病伤肾,房劳太过,阴精亏耗,脑为髓海,肾精亏虚髓海不足,上下俱虚而发眩晕。

二、辨证论治1、风阳上扰主症:眩晕耳鸣,头痛且胀,急躁易怒,口苦多梦,舌红苔黄,脉弦。

分析:肝阳上亢,上冒巅顶,故发眩晕。

阳升则急躁易怒,火动扰心则多梦。

口苦苔黄是阳热炽内,脉弦为肝阳亢盛之征。

治则:平肝潜阳,滋水涵木。

处方:取足厥阴、少阳经腧穴为主,针用泻法,酌用补法。

穴取风池、侠溪、太冲、行间、肝俞、肾俞。

方义:肝胆两经同为风木所寄,风池可疏泄在上之浮阳。

侠溪为胆经荥穴,可清泻上亢之阳。

太冲和行间为足厥阴原穴和荥穴,可疏肝解郁,平肝潜阳。

肝俞和肾俞用补法,滋阴潜阳。

随证选穴:耳鸣重加翳风,头胀痛甚加太阳。

2、痰浊上蒙主症:眩晕,头重如蒙,胸闷恶心,痰多,神疲困倦,舌胖苔白腻,脉濡滑。

分析:痰浊阻中,清阳不升,头窍失养或痰蒙清阳均可致眩晕头重如蒙。

湿阻中焦,气机不利故胸闷恶心,痰多,神疲困倦。

舌胖苔白腻,脉濡滑均为痰湿内蕴之象。

治则:健脾和中,除湿涤痰。

处方:取足阳明、太阴经腧穴为主,针用泻法或平补平泻。

穴取头维、阴陵泉、丰隆、内关、中脘。

针灸治疗眩晕课件

针灸治疗眩晕课件
针灸治疗眩晕课件
汇报人:小无名
单击输入目录标题 针灸治疗眩晕概述 针灸治疗眩晕的方法 针灸治疗眩晕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针灸治疗眩晕的注意事项 针灸治疗眩晕的实践操作
添加章节标题
针灸治疗眩晕概述
针灸治疗眩晕的定义
针灸治疗眩晕 是一种非药物
治疗方法
通过刺激穴位 和经络来调节
身体功能
针灸治疗眩晕 具有安全、有 效、无副作用
针灸期间:保持充足睡眠, 避免过度劳累
针灸后的注意事项
保持针灸部位 清洁干燥,避
免感染。
针灸后避免剧 烈运动,以免
引起不适。
针灸后注意保 暖,避免受凉。
针灸后避免食 用生冷、辛辣 等刺激性食物。
针灸治疗眩晕的实践操作
针刺法的实践操作
针刺前的准备: 选择合适的针 具,消毒穴位, 调整好针刺的
角度和深度
情况
针灸治疗眩晕的未来发展
针灸治疗眩晕的技术创新方向
针灸治疗眩晕的 现代化技术:结 合现代科技手段, 提高针灸治疗的 准确性和效率。
针灸治疗眩晕的 智能化技术:利 用人工智能技术, 实现针灸治疗的 自动化和智能化。
针灸治疗眩晕的 个性化技术:根 据患者的个体差 异,制定个性化 的针灸治疗方案。
针灸治疗眩晕的 绿色化技术:采 用环保材料和技 术手段,减少针 灸治疗对环境的 影响。
适应症: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眩晕症状,如内耳疾病、颈椎病、脑供血不足等。
操作方法:根据不同的穴位和病情,选择合适的针具和刺激强度,进行针刺治疗。
注意事项:针刺前需对穴位进行消毒,避免感染;针刺时需保持安静,避免移动;针刺后 需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灸法
定义:灸法是一种以艾叶为主要材 料,通过燃烧产生热量刺激穴位, 达到治疗目的的方法

眩 晕(教材)-针灸治疗学

眩 晕(教材)-针灸治疗学

【经验介绍】
临床上治疗眩晕常取百会穴,其上能升提阳气,
下能平肝潜阳,又能健脑填精充髓,可用于各证型眩晕。
徐笨人等用针刺治疗内耳性眩晕,取主穴:印堂、内 关、安眠。配穴:听宫、风池。主穴每次必刺,耳鸣、 耳聋、重听者配听宫、风池,快速进针,待出现针感 后用平补平泻法捻针1~2min,留针2O~3Omin,每 日针1次,1O次为1疗程。用此法治疗75例,痊愈29 例,显效25例,好转1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 93.4%。(徐笨人,等.针刺治疗内耳眩晕75例。 中国针灸1986;6(1):31)
【思考题】
眩晕常见有几种证型?如何进行针灸治疗?
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
(2)虚证
肝俞、肾俞滋补肝肾、养血益 精、培元固本以治本。足三里 补益气血。风池用平补平泻法, 可疏调头部气血,百会用补法 可升提气血,二穴配合以充养 脑髓而缓急治标。
配穴与操作
(1)实证 • 配穴:
肝阳上亢者:加行间、侠溪、太 溪; 痰湿中阻者:加头维、丰隆、中 脘、阴陵泉; 瘀血阻窍者:加膈俞、阿是穴 • 操作:针用泻法
与现代医学相应的病症
• 与现代医学相应的病症 本病在现代医学中相当 于耳源性眩晕(即;旧 称美尼尔氏综合症)、 脑动脉硬化、高血压、 贫血、神经衰弱、颈椎 病等。
【病因病机】
单击此处添加大标题
• 本病发生多由内伤所致,与情 志、饮食、劳倦及体虚有关, 导致肝脾肾功能失调,风阳、 痰火上扰或阴精气血不足,脑 失所养。
【小 结】
眩晕是常见病的自觉症状,其病多由内伤所致。 病理有风、火、痰、虚之别,且每可相兼为患。 一般发作时以标实为主,缓解时以正虚或虚实兼见为主。 针灸治疗有从标与从本论治之异,证急者多实,宜先治其
标,如选用熄风、化痰穴位,体针、头针、耳针均有很好 即时效果。

眩晕,针灸推拿治疗,针灸推拿学课件

眩晕,针灸推拿治疗,针灸推拿学课件

方义: 眩晕病位在脑,脑为髓之海,督脉入络脑,故治疗首选 位于颠顶之百会穴,可清头目、止眩晕;印堂止眩宁神;风池局 部取穴,疏调头部气机,清泻肝胆潜阳止眩;太阳祛风止眩。
2.推拿治疗
治法: 平肝潜阳,化痰息风。 取穴: 百会、太阳、印堂、鱼腰、风池、肩井、丰隆、足三里
穴等。 手法: 一指禅推法、按揉法、拿法、推法、摩法、擦法、拔伸
眩晕
目录
【辨证要点】 【治疗】
眩是指眼花或眼前发黑,晕是指头晕或感觉自身或外界景物旋转。 二者常同时并见,故统称为“眩晕”。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 车船,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有恶心、呕吐、汗出,甚则昏 倒等症状。
本病的发生多与忧郁恼怒、恣食厚味、劳伤过度、跌仆损伤等因 素有关。病位在脑,与肝、脾、肾相关。基本病机不外虚实两类, 虚证为髓海不足或气血虚弱,清窍失养;实证多与气、血、痰、 瘀扰乱清窍有关。
【治疗】
1.针灸治疗
治法: 平肝潜阳,补益气血,滋阴补肾,化痰息风。以督脉、 足少阳经穴为主。
主穴: 百会、印堂、风池、太阳。
配穴: 肝阳上亢,加肝俞、肾俞、三阴交、太冲;痰浊中阻, 加足三里、丰隆、太白;气血亏虚,加脾俞、足三里;肾精不足, 加肾俞、太溪、三阴交、绝骨。
操作: 毫针刺,按虚补实泻进行操作。
肾精不足者,加拇指按揉肾俞、命门穴各0.5分钟,掌擦腰骶部 及涌泉穴,以透热为度。痰浊中阻者,加拇指按揉中脘、丰隆穴 各0.5分钟,掌摩腹部2~3分钟。颈椎病患者,加颈椎拔伸法、 扳法等关节微调手旁线。用毫针沿头皮刺入,快速 捻转,留针30分钟。
(2)耳针法 选肾上腺、皮质下、枕、神门、额、内耳。每次 取3~5穴,毫针刺或用压丸法。
法、扳法等。
操作: 患者取坐位,术者以一指禅推法从印堂穴向上沿发际至 头维、太阳穴往返6~8遍;以拇指按揉法于印堂、鱼腰、阳白、 太阳、百会穴施术各0.5分钟;从前额至风池穴施以五指抓法5~ 6遍;从风池穴至大椎两侧膀胱经施以一指禅推法1~2分钟,拿 两侧肩井穴以患者头额微汗出为度。

针灸治疗-眩晕

针灸治疗-眩晕

病。


2
箭 头








中医认为:本证病位在脑,与忧郁恼怒 箭
、恣食厚味、劳伤过度和气血虚弱有关。 头
有情志不舒、气郁化火、风阳升动、肝阳 所
上亢而眩晕;有恣食肥厚、脾失健运、痰 指
湿中阻、清阳不升而发眩晕;有劳伤过度 结
、肾精亏损、不能上充于脑而发眩晕;若 构
病后体虚、气血虚弱、脑失所养亦能发生 是
血,调理脾胃;

,培肝元肾固阴本虚。—加肝俞、肾俞、太溪—滋补肝肾什么?
4
箭 头








三棱针 耳针
眩晕剧烈时可取印堂、太阳、百
会、头维等穴,三棱针点刺出箭血
l~2滴。


取肾上腺、皮质下、枕、脑、指神
门、额、内耳;风阳上扰加肝结、
胆;痰浊上蒙加脾、缘中;气构血
不足加脾、胃;肝肾阴虚加肝是、


坐面部位2.经)眩气,晕疏以发畅手作,指眩时按晕,压症令印状患堂可者、减闭太轻目阳。,等安穴卧,(使或头头所指结
3 . 痰 浊 上 蒙 者 应 以 清 淡 食 物 为 主 , 少构
食油腻厚味之品,以免助湿生痰,酿热生风是
。也应避免过食辛辣,过用烟酒,以防风阳什
升散之虞。


箭 头 所 指 结 构 是 什 么 ?






型指 结





风阳上扰 痰浊上蒙
风阳上扰 眩晕耳鸣,头目胀痛箭,
烦躁易怒,失眠多梦,面红目赤头,

02眩晕教案-针灸治疗学

02眩晕教案-针灸治疗学

教研室审阅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名: 年月日
1
基本内容
辅助手段和时间 分配
一、病案导入:
一、PPT 展示。就病
【病案内容】
例内容提问学生,给
张某,女,56 岁。主诉:头晕,头痛一年半。病史:患者于 出初出答案,老师结
去年 4 月洗头发未干即外出,以后自觉头晕、头痛,如重 合学生予点评,引入
物 压 顶 , 有 紧 箍 感 , 曾 到 市 中 心 医 院 就 诊 , 测 血 压 本节内容。约 3 分钟。
又与太冲同名经配穴,加强平肝之力;
丰隆健脾除湿、化痰定眩。
操作
针刺风池穴应正确把握进针的方向、角度和深度。
其他腧穴常规刺法。
虚证
治法
补益气血,益精填髓。取督脉穴及肝、肾的背俞穴为主。
主穴
百会 风池 肝俞 肾俞 足三里
配穴
气血亏虚配脾俞、气海;
肾精不足配悬钟、太溪。
方义
眩晕病位在脑,脑为髓之海,督脉入络脑,故治疗首选位
面红目赤,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
痰湿中阻:头重如裹,视物旋转,胸闷恶心,呕吐痰涎,
口黏,纳差。舌淡苔白腻,脉弦滑。
瘀血阻窍:眩晕头痛,耳鸣耳聋,失眠,心悸,精神不振,
面唇紫暗。舌暗有瘀斑,脉涩或细涩。
问题与思考
2.治法、处方、操作如何?
治法:平肝潜阳,和胃化痰。取督脉、足厥阴、足阳明经
穴为主。
处方:主穴:百会 风池 太冲 内关 丰隆;配穴:痰湿中
针风府;头眩善呕烦满者,取神庭、承光;头旋耳鸣取络
却;头晕面赤不欲言,泻攒竹、三里、合谷、风池。
2.《针灸大全-卷之四》:阴厥头晕及头目昏沉,大敦二穴,
肝俞二穴,百会穴。

针灸治疗各论课件:眩晕

针灸治疗各论课件:眩晕
• 治法:灸百会穴。 • 操作:剪去穴区头发约指甲大,选用合适大小的艾炷
(艾炷大小依病情而定,最大黄豆大小,中炷如绿豆大 小,小炷如麦粒大小)直接置于百会穴上,从炷顶燃烧 至无烟为止(此刻最热),医者用右手持压舌板迅速将 艾炷压熄,压的力量由轻到重, • 1小时后晕止,诸症开始消除,灸至2小时,对答如常人,耳

眩晕(vertigo)是指病人所感到的 自身或周围物体旋转的主观感觉, 常伴有恶心、呕吐、耳鸣和出汗等 一系列症状。
一、概述
(一)定义: “眩”:指眼花,眼黑。轻者稍作闭目
即 可恢复;重者两眼昏花缭乱,视 物不清。
“晕”:指头晕,旋转。轻者如坐舟车, 飘摇不定;重者旋摇不止,难于 站立,甚则晕倒,面色苍白,胸 中泛恶。
痰湿中阻:中脘、丰隆、阴陵泉 (运脾和中,除湿涤痰。)
(2)虚证
治法:益气养血,定眩。 以足少阳经、督脉、 背俞穴为主, 针用补法或平补平泻。
取穴: 风池 百会 肝俞 肾俞 足三里
疏调局部气血 升提阳气 滋补肝肾,益精养血
补益气血
辩证配穴
气血不足:气海、脾俞、胃俞; 肝肾阴虚:志室、悬钟、三阴交
灸百会穴-张令君
• 一般灸至120分钟时为最佳。施术时应1壮1壮施 灸,不得间断,如患者有烧灼痛,应鼓励坚持, 灸后一般不化脓,不需处理,4-6周灸痂自行脱 落,新发自生。灸痂脱落之后,洗头或梳头时 勿撞伤处,以免感染,如有感染化脓应按外科 常规处理。
• 注意事项:本病应在发作时治疗,灸治后,禁 忌饮酒、浓茶、咖啡等。
内关穴治疗眩晕-东兴明
• 典型病例:鲍XX,男,73岁。主诉:突然自感头晕、恶 心、呕吐,耳鸣,不敢睁眼视物5天。曾在省某医院诊为 眩晕。给予中西医治疗效果不佳,于1987年2月8日来院 就诊。体检体温、脉搏、血压均正常,心、肺、肝,脾 亦无异常,舌尖红,苔微黄薄,脉弦稍数.

本科十四五教材针灸学配套眩晕课件

本科十四五教材针灸学配套眩晕课件

2.其他治疗
(1)头针法
●顶中线、枕下旁线。中等刺激,留针30 分钟。
(2)耳针法
●肾上腺、皮质下、交感、神门、额、内耳。 每次选3~4穴,毫针刺或压丸法。
(3)三棱针法
●取印堂、太阳、头维、百会等穴,用三棱 针点刺出血数滴。适用于眩晕实证者。
【按语】
●1.针灸治疗眩晕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应查明原因,明确诊断, 注意原发病的治疗。眩晕发作时,嘱患者闭目或平卧,保持安静, 如伴呕吐应防止呕吐物误入气管。
●眩晕是以自觉头晕眼花或视物旋转动摇为主症的病证。轻者发作 短暂,平卧或闭目片刻即安;
●重者如乘舟车,旋转起伏不定,以致难于站立,或伴恶心、呕吐、 自汗,甚至昏倒。
●其发生常与忧郁恼怒、饮食不节、肾精不足、气血虚弱等因素有 关。
●本病病位在脑,与肝、脾、肾相关。基本病机是风、火、痰、瘀 扰乱清窍,或气血虚弱、髓海不足,清窍失养。
主穴
●百会 风池 肝俞 肾俞 足三里
配穴
●肾精亏虚配志室、悬钟、三阴交; ●气血不足配气海、脾俞、胃俞。
方义
●百会用补法可升提气血,风池为近部选穴,可疏调头部气血,二 穴配合以充养脑髓而缓急治标;
●肝俞、肾俞滋补肝肾、养血益精、培元固本以治本; ●足三里补益气血。
操作
●风池用平补平泻法,肝俞、肾俞、足三里等穴用补法。
●治疗结果:患者治疗1次眩晕即缓解,连续治疗5天后眩晕发作 症状明显减轻,持续时间减短,胸闷减轻,未犯呕吐。其后续治 疗6次,患者症状完全消失。
感 谢 聆 听
气血不足
●神疲乏力,心悸少寐,腹胀纳呆,面色淡白 或萎黄,舌淡苔薄白,脉细,为气血不足。
【治疗】
1.基本治疗
(1)实证

针灸治疗-眩晕_2022年学习资料

针灸治疗-眩晕_2022年学习资料

取顶中线、枕下旁线。中等刺激-பைடு நூலகம்针-留针20~30分钟,每日1次。-选针灸处方中2~3穴,注入 %-葡萄糖液或维生素B1、维生素-穴位注-B2注射液、当归注射液,每穴-0.5m,每日或隔日1 。
5-按语针灸治疗-眩晕
按语-1·针灸治疗本病效果较好,但应分辨标本-缓急。眩晕急重者,先治其标;目-眩晕较轻或-发作 歇期,注意求因治本。为明确诊断-在治疗同时,应测血压,-查血色素、红细胞-计数及心电图、电测听 脑干诱发电位、眼-震电图及颈椎X片等。如需要还应做CT、核-磁共振检查
中医认为:本证病位在脑,与忧郁恼怒-恣食厚味、劳伤过度和气血虚弱有关。有-情志不舒、气郁化火、 阳升动、肝阳上-亢而眩晕;有恣食肥厚、脾失健运、-痰湿-中阻、清部阳不升而发眩晕;有劳伤过度精亏损、不能上充于脑而发眩晕;若病-后体虚、气血虚弱、脑失所养亦能发生眩
3-辨证施治针灸治疗-眩晕
临床表现-本病以头晕目眩、视物运转为主要表现-轻者如坐舟车、飘摇不定,闭目少顷即可复-常;重者 眼昏花缭乱,-视物不明,旋摇不-止,难于站立,昏昏欲倒,甚则跌仆。可伴-有恶心区吐、眼球震颤、 鸣耳聋、汗出、-面色苍白等症状。
4-夷究针灸治疗-眩晕
眩晕剧烈时可取印堂、太阳、百-三棱针-会、头维等穴,三棱针点刺出血-1~2滴-取肾上腺、皮质下 枕、脑、神-门、额、内耳;风阳上扰加肝-胆;-痰浊上蒙加脾、缘中;气血-耳针-不足加脾、胃;肝 阴虚加肝-肾。每次取一侧3~5穴,毫针中-等刺激,留针20~30分钟;还-可用王不留行籽贴压
2.眩晕发作时,令患者闭目,安卧(或-坐位,以手指按压印堂、太阳等穴,使头-面部经气疏畅,眩晕 状可减轻-3.痰浊上蒙者应以清淡食物为主,少-食油腻厚味之品,以免助湿生痰,酿热生风-也应避免 食辛辣,过用烟酒,以防风阳升-散之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基本治疗
实证
治法
平肝潜阳,和胃化痰。取督脉、足厥阴、足阳明经穴为主。
主穴
百会 风池 太冲 内关 丰隆
主穴
百会 风池 太冲 内关 丰隆
配穴
肝阳上亢配行间、率谷; 痰湿中阻配中脘、阴陵泉; 瘀血阻窍配膈俞、阿是穴。
方义
眩晕病位在脑,脑为髓之海,督脉入络脑,故治疗首选位于巅顶 之百会穴,可清头目、止眩晕;
主穴
百会 风池 肝俞 肾俞 足三里
主穴
百会 风池 肝俞 肾俞 足三里
配穴
气血亏虚配脾俞、气海; 肾精不足配悬钟、太溪。
方义
眩晕病位在脑,脑为髓之海,督脉入络脑,故治疗首选位于巅顶 之百会穴,可清头目、止眩晕;
风池位于头部,局部取穴,疏调头部气机; 肝俞、肾俞可调补肝肾,益精填髓; 足三里补益气血、充髓止晕。
风池位于头部,局部取穴,疏调头部气机;太冲为肝之原穴,可 平肝潜阳;
内关为八脉交会穴,通阴维脉,既可宽胸理气,和中止呕,又与 太冲同名经配穴,加强平肝之力;
丰隆健脾除湿、化痰定眩。
操作
针刺风池穴应正确把握进针的方向、角度和深度。 其他腧穴常规刺法。
虚证
治法
补益气血,益精填髓。取督脉穴及肝、肾的背俞穴为主。
【概述】
概念
眩晕是以头晕目眩、视物旋转为主症的病证,又 称“头眩”“掉眩”“冒眩"“风眩”等。
病因病机
眩晕的发生常与忧思恼怒、恣食厚味、劳伤过度、 头脑外伤等因素有关。
本病病位在脑,与肝、脾、肾相关。 基本病机虚证为气血虚衰或肾精不足,清窍失养;
实证多与风、火、痰、瘀扰乱清窍有关。
西医范围
西医学中,眩晕多见于高血压病、梅尼埃病、颈 椎病、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椎-基底动脉系统 血管病以及贫血、脑血管病等疾病中。
位于巅顶之百会穴,可清头目、止眩晕;风池位于头部, 局部取穴,疏调头部气机;太冲为肝之原穴,可平肝潜 阳;内关为八脉交会穴,通阴维脉,既可宽胸理气,和 中止呕,又与太冲同名经配穴,加强平肝之力;丰隆健 脾除湿、化痰定眩。
谢谢
卢老师
眩晕
卢老师
病例导入
张某,女,56岁。主诉:头晕,头痛一年半。病史: 患者于去年4月洗头发未干即外出,以后自觉头晕、 头痛,如重物压顶,有紧箍感,曾到市中心医院就诊, 测血压135/70mmHg,脑CT示正常。诊见:神清, 舌淡红,苔薄白,脉弦滑。
问题与思考
1.中医诊断?中医证型? 2.治法、处方、操作如何? 3.试解释方义。
2.治疗的同时应注意做相关检查以确定病 因。如测查血色素、红细胞计数,测定血 压-心电图、电测听、脑干诱发电位、眼震 电图及颈椎X线片等,如需要还应做 CT,MRI。应注意与中风、厥证鉴别。
【文献摘录】
1.《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盘石金直刺秘 传》:眩晕呕吐者,针风府;头眩善呕烦 满者,取神庭、承光;头旋耳鸣取络却; 头晕面赤不欲言,泻攒竹、三里、合谷、 风池。
操作
针刺风池穴应正确把握进针的方向、角度和深度。 其他腧穴常规刺法。
2.其他治疗
⑴三棱针
眩晕剧烈时取印堂、太阳、百会、头 维等穴。用三棱针点刺出血数滴。
⑵耳针
取肾上腺、皮质下、枕、脑、神门、 额、内耳。每次取3〜5穴,用针刺法或 压丸法。
⑶头针
取顶中线、枕下旁线。头针常规刺法。
【按语】
1.针灸治疗本病效果较好,但应分清标本 缓急。眩晕急重者,先治其标;眩晕较轻 或发作间歇期,注意求因治本。
【辨证要点】
主症
以头晕目眩、视物旋转为主要表现。 轻者如坐车船,飘摇不定,闭目少顷即可复常; 重者突发黑蒙,旋摇不止,昏昏欲倒,难以站立,甚则跌仆。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实证
肝阳上亢:眩晕耳鸣,头目胀痛,烦躁易怒, 失眠多梦,面红目赤,口苦。舌红苔黄,脉弦 数。
痰湿中阻:头重如裹,视物旋转,胸闷恶心, 呕吐痰涎,口黏,纳差。舌淡苔白腻,脉弦滑。
瘀血阻窍:眩晕头痛,耳鸣耳聋,失眠,心悸, 精神不振,面唇紫暗。舌暗有瘀斑,脉涩或细 涩。
2.虚证
气血亏虚:头晕目眩,面色淡白或萎黄, 神倦乏力,心悸少寐,腹胀纳呆。舌淡 苔薄白,脉弱。
肾精不足:眩晕久发不已,视力减退, 少寐健忘,心烦口干,耳鸣,神疲乏力, 腰酸膝软。舌红苔薄,脉弦细。
【治疗】
2.《针灸大全-卷之四》:阴厥头晕及头目 昏沉,大敦二穴,肝俞二穴,百会穴。
病例导入
张某,女,56岁。主诉:头晕,头痛一年半。病史: 患者于去年4月洗头发未干即外出,以后自觉头晕、 头痛,如重物压顶,有紧箍感,曾到市中心医院就诊, 测血压135/70mmHg,脑CT示正常。诊见:神清, 舌淡红,苔薄白,脉弦滑。
问题与思考
2.治法、处方、操作如何? 治法:平肝潜阳,和胃化痰。取督脉、足厥阴、足阳明
经穴为主。 处方:主穴:百会 风池 太冲 内关 丰隆;配穴:痰湿
中阻配中脘、阴陵泉。 操作:针刺风池穴应正确把握进针的方向、角度和深度。
其他腧穴常规刺法。
问题与思考
3.试解释方义。 眩晕病位在脑,脑为髓之海,督脉入络脑,故治疗首选
问题与思考
1.中医诊断?中医证型?
眩晕——证型: 痰湿中阻
肝阳上亢:眩晕耳鸣,头目胀痛,烦躁易怒,失眠多梦,面 红目赤,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
痰湿中阻:头重如裹,视物旋转,胸闷恶心,呕吐痰涎,口 黏,纳差。舌淡苔白腻,脉弦滑。
瘀血阻窍:眩晕头痛,耳鸣耳聋,失眠,心悸,精神不振, 面唇紫暗。舌暗有瘀斑,脉涩或细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