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病中医辩证分型表

合集下载

高血压病中医养生保健方案(附高血压病中医辨证分型)

高血压病中医养生保健方案(附高血压病中医辨证分型)

高血压病中医养生保健方案(附高血压病中医辨证分型)一、饮食调理1. 限盐限油,保持低盐饮食高血压病患者应限制盐的摄入,以降低血压。

建议每日盐的摄入量不超过6克。

同时,要限制油脂的摄入,以减少动脉硬化的风险。

2.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膳食纤维有助于降低血压,促进肠道健康。

建议多食用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全谷物、蔬菜、水果等。

3. 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优质蛋白质是身体必需的营养素,有助于维持血压稳定。

建议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如鱼、瘦肉、豆类等。

二、运动保健1. 保持适量有氧运动有氧运动有助于降低血压,提高心肺功能。

建议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骑车、游泳等。

2. 太极拳、八段锦等传统运动太极拳、八段锦等传统运动有助于调节气血,改善血液循环。

建议每天进行15-20分钟的传统运动。

3. 运动注意事项运动前要进行适当的热身活动,避免运动过程中受伤。

运动过程中要注意适当休息,避免过度疲劳。

运动后要进行适当的拉伸活动,帮助身体恢复。

三、情志调护1.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情绪波动可能导致血压升高,不利于病情控制。

建议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焦虑、紧张等情绪。

2. 学习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冥想等深呼吸、冥想等放松技巧有助于缓解压力,降低血压。

建议每天进行5-10分钟的放松训练。

四、针灸按摩辅助治疗1. 针灸治疗取穴原则及方法针灸治疗高血压病有一定的疗效,但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

取穴原则以调和阴阳、疏通经络为主,常用的穴位包括百会、风池、内关等。

具体治疗方法需根据患者病情和体质制定个性化方案。

附高血压病中医辨证分型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是因肝阳升发太过,失于潜藏,上亢而为病。

其症状表现为头晕胀痛,烦躁易怒,失眠多梦,口苦咽干,脉弦等。

中医认为,肝主疏泄,调畅气机,又主藏血,调节血量。

因此,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应从疏肝、平肝、镇肝、降火等方面入手。

二、肝肾阴虚肝肾阴虚型高血压病,是由于肝肾阴虚,阴不制阳,虚火上扰所致。

中医诊断高血压的标准

中医诊断高血压的标准

中医诊断高血压的标准
中医诊断高血压的标准主要基于症状和脉象。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高血压辩证类型及其对应症状:
1. 阴阳两虚型:患者可能出现头晕眼花、心悸气促、下肢浮肿、夜尿增多等症状。

2. 肝阳上亢型:症状包括口干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有力等。

3. 冲任不调:这种情况常见于妇女经期来潮或更年期前后,可能出现头痛头晕、面红出汗、血压波动等症状。

4. 肝肾阴虚型:患者可能会有失眠多梦、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弦细数等症状。

5. 痰浊阻滞型:心悸嗜卧、呕恶痰涎、头重如蒙等症状可能与痰浊阻滞有关。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或其他治疗方法。

风眩,高血压,中医辨证

风眩,高血压,中医辨证

风眩,高血压,中医辨证高血压的中医辩证分型:1.肝阳上亢头晕胀痛,面红目赤,目胀耳鸣,急躁易怒,失眠多梦,尿黄便秘。

舌红苔黄,脉弦数有力。

石室秘录,偏治法:如人病头痛者,人以为风在头,不知非风也,亦肾水不足,而邪火冲入于脑,终朝头晕,似头痛而非头痛也。

若止治风,则痛更甚。

法当大补肾水,而头痛头晕自除。

方用熟地一两,山茱萸四钱,山药三钱,北五味二钱,麦冬二钱,元参三钱,川芎三钱,当归三钱,葳蕤一两,二剂即愈。

(〔批〕定风去晕丹)。

此方妙在治肾而不治风,尤妙在治肾而兼治肝也。

肝木不平,则肺金失化源之令,而肾水愈衰。

今补肝又补肾,子母相资,自然上清头目。

况又入麦冬、五味,以滋肺金之清肃乎,所以下喉即安然也。

张公曰∶头痛余传一方∶用川芎一两,蔓荆子二钱。

水煎服,立愈。

(〔批〕芎荆散)。

盖川芎补血,蔓荆子去风也。

2.肝肾阴虚头晕目眩,双目干涩,五心烦热,腰腿酸软,口干欲饮,失眠或入睡易醒,尿黄,便干。

舌红苔少,脉弦细数。

3.阴阳两虚头昏目花视糊,心悸气短,间有面部烘热,腰酸腿软,四肢清冷,便溏纳差,夜尿频数,遗精,阳痿。

舌淡红或淡白,质胖,脉沉细或弦细。

4.痰湿中阻头晕头重,胸脘满闷,恶心欲呕,心悸时作,肢体麻木,胃纳不振,尿黄,便溏不爽,舌淡红,苔白腻,脉沉缓。

5.气虚血瘀头晕肢麻,倦怠乏力,活动欠灵,胃纳呆滞,动则气短,日轻夜重,甚至半身麻木,小便失禁。

舌质暗红,边有瘀点,脉弦涩。

眩晕集,高血压头为精明之府,神明之主,又藏脑髓,而为髓海。

机体诸精,上聚于头,五脏精华之血,六腑清阳之气,上注于脑,以滋养脑髓,活耀神机,维持机体平衡。

头晕部位在头,涉及脾肝肾等脏腑,其原因分外感和内伤两大类。

其中尤以风、火、痰、瘀、虚为致病主要因素,脉络闭阻,神机受累,清窍不利为病机。

眩晕分外感眩晕和内伤眩晕两大类。

外感眩晕多猝发而暂时属实证,但较少。

内伤眩晕多缀而缠绵,属虚,但较多见。

头痛眩晕,病位在清窍,病虽属肝经,但与肝脾肾三脏关系密切。

中医辨证高血压

中医辨证高血压

高血压发病地原因,一方面是伤于内,由于房劳伤肾、郁怒伤肝造成地肝肾阴阳亏损.一方面是伤于外,由于滥用抗生素、激素等导致寒凉药伤了阳气,邪气因此而内入,潜伏于三阴.因此,治疗高血压既要扶助阳气以治本,还要祛逐内伏地邪气以治标,简单地说,要扶正祛邪.高血压地发病都与房事过度和生气郁闷有关.若要治愈高血压,必须在欲望和性情方面有所克制,认真遵守传统养生方法,才是根除疾病地法宝.在高血压初期,通过节制房事就可以将高血压治愈.那些只想靠医生治疗,自己不知持养地做法是非常幼稚地!服药期间绝对禁止房事,而且,将保养身体放在第一位.家庭琐事和工作必须放在第二位.治愈后也要节制房事两年.高血压是可以完全治好地,但需要一定地时间,一定地条件,而决不是现在西医地治疗方法.用西医地观念与药物,目前尚无根治高血压地特效办法,现有药物只起抑制作用,那么你就得一辈子吃他地药.西医发明地降压药物,是抑制浮阳地方法,这种方法一用就效,但一不用血压就上升.其实,这与抗生素治疗发烧是一样地,因为它根本没有从阳气上考虑,结果是仅仅是治标之法.急用还可以,真要治病则是万难了.那些想发明一种快速治愈或根除高血压药物地想法是不可能地.中医认为肝左主升,因此多把高血压辨证为肝阳上亢,但按照镇肝潜阳来治效果也并不理想.其实,高血压不但但是一个左升地问题,还包括肺与大肠地右降地问题.因此治疗高血压要左右同时治疗.既要舒肝理气平肝,还要通利阳明.高血压患者吃西药久了,大多已经损伤了真阳,肯定会有房事不举地表现.一方面是病地根本就是阳气不足,另一方面,大量地西医伤阳,加重了阳气地亏虚,导致越是吃药,病越重,越要加量吃药地恶性循环.从此病人进入万劫不复地深渊.所以,若要治愈高血压,必须补足真阳,使患者恢复性欲(这是补足阳气地证明),但必须禁止房事才能治愈.六味地黄丸当前成了高血压病人地安慰剂,受电视广告影响,好象人人都是肾亏,人人都要吃六味地黄丸.岂不见有几个高血压病人吃这个药吃好了,还不是一直在吃,吃到最后还在吃.其实,这个药根本不补肾阳,反而偏补肾阴.没有阳气来气化阴精,光补阴只会越补阳气越虚.真要吃六味地黄丸,不如吃桂附地黄丸,还稍有效一些.因为方中有肉桂与附子扶阳,比单纯滋阴有效.中医对于高血压地治疗,既要治标以降血压,又要治本以扶正,两个方面都要重视.如果血压较高,就需要先把血压降下来,以免形成中风.针灸方法非常有效,针下血压即降,是真正地治病而没有副作用地方法,远比西医药物降压高明.因为针灸是调动了身体地积极能动性去自我调整血压,也就是说,身体通过经络脏腑地功能调整,自动就可以把血压降下来,不需要外来力量帮助.一般取四关、鼻尖地素廖、曲池、足三里、风池等穴即可.但如果要巩固效果,需要一段时间地扶阳治疗.对于偏于阴虚阳亢地高血压,需要扶阴与降阳同时进行.六味地黄丸可以扶阴,但需要引阳下潜才是治本之法.有人用桂附地黄丸,或者地黄饮子.其实,这样地高血压最好用引火汤,滋阴潜阳,降压效果明显.阴虚型地高血压治愈时间较长,有时长达一年至数年.对于偏于真阳虚于下,浮阳越于上地高血压,则需要从真阳上入手,以服用补脾肾之阳地药物进行治疗.比如可以用四逆汤、附子理中丸等,要点在于以恢复元气和脏腑功能为主,不要以恢复血压值为主.事实上,当前地高血压以肾阳不足为多见,就是虚寒证为多.此型地高血压治愈时间数月即可.对于阳虚型高血压,灸关元穴和中脘穴有奇效.重灸法可以使高血压降低,使低血压升高.因此,也可以用来治疗低血压.高血压中后期,强调扶正袪邪.在服温补中药以扶助阳气地基础上,把潜伏地寒邪从三阴逼出三阳.一般用麻附细法,但需要在有经验地医生指导下进行.我们治疗高血压病,主张病人尽早停用西药.但在停药初期,血压会暂有所升高,甚至头痛难忍.因为吃中药是一个治本地过程,血压都会有所升高.此时可以配合针灸治疗以降低血压.这样既治本又治标,病人没有痛苦而大病可除.如果病人实在头痛难受,可以暂时服用少量地降压药物以缓解症状并逐渐减少,若不难受,就不必服用西药.其实,针灸即可完全控制血压,能不用西药就尽量不用,以免久用伤阳.以后,真阳充足,脏腑功能强健,也就不会再复发高血压了.配合每天练习八段锦地第一式“两手托天理三焦”,或者六字决地“吹字功”,对于缓解高血压症状有着极好地疗效统计一半以上高血压患者死于肾衰竭、心衰竭与降压西药关系重大 .西药会让患者产生强列地药物依赖性.表面降压实则摧残心、脑、肾,而且还会带来头晕、恶心,心慌,哮喘,水肿等副作用会给你造成巨大痛苦 .对于那些睡眠、情绪不好导致地假性高血压一旦服用降压药就判了死刑. 降压药促使你地身体血压调节机制高速退化,高血压要想摆脱药物就要恢复人体血压调节系统.不能盲目使用西药降压,因为一旦服用让你永远再也离不开他.其实我们可以依靠中医治疗高血压,通过辨证一般分以下六种方法.肝阳上亢型:表现以血压升高兼见眩晕,伴头目胀痛、面红耳赤、烦躁易怒、舌红苔黄、脉弦数为辨证要点.治疗:宜用平肝潜阳、滋养肝肾之法.方用天麻钩藤饮(天麻、钩藤、生石决明、山栀子、黄芩、川牛膝、杜仲、益母草、桑寄生、夜交藤、茯苓).该方具有镇静、镇痛和降血压作用,故本方为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常用方.用该方出现筋脉拘急,手足痉挛,舌绛(深红色)苔少等症状则要停用.肝肾阴虚型:以血压升高兼见眩晕,伴头痛耳鸣、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细数为辨证要点.治疗:宜用滋补肝肾、养阴填精法.方用杞菊地黄丸(枸杞子、菊花、熟地、山萸肉、山药、茯苓、泽泻、丹皮).该方具有降低血管外周阻力,调血脂和抗动脉硬化地功效,适于肾性高血压患者.需注意如果平时脾胃虚弱、食少、大便稀烂地患者要在中医师地指导下选用.阴阳两虚型:以血压升高兼见头晕目眩、心悸失眠、腰腿酸软、畏寒肢冷、小便清长、舌淡、脉沉细为辨证要点.治疗:宜用滋阴助阳法.方用金匮肾气丸(附子、肉桂、熟地、山萸肉、山药、茯苓、泽泻、丹皮).该方能抑制脂质过氧化,保护内皮细胞功能,改善微循环,并通过调节高级神经活动而起到降血压作用.用该方出现口干、咽痛、发热等症状则要停用.痰浊中阻型:此证多见于肥胖型高血压病患者.以血压升高兼见头晕头胀、沉重如裹、胸闷多痰、肢体沉重麻木、苔腻、脉滑为辨证要点.治疗:宜用化痰祛湿、健脾和胃法.方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半夏、白术、天麻、陈皮、茯苓、甘草、生姜、大枣).半夏白术天麻汤能有效改善痰浊中阻型高血压患者地血脂代谢,使患者血脂代谢正常,防止胆固醇在血管壁沉积,增强血管弹性,从而使血压趋于正常.用该方出现口干喜饮,五心烦热等症状则要停用.淤血阻滞型:以血压升高兼见头晕头痛如刺、痛有定处、胸闷心悸、舌质紫暗、脉细涩为辨证要点.治疗:宜活血化淤、理气止痛.方用血府逐淤汤(桃仁、红花、当归、生地、川芎、赤芍、牛膝、桔梗、柴胡、枳壳、甘草).该证型多见于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多伴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脑血管疾病.血府逐淤汤具有改善微循环和血液流变性地作用,通过扩张血管达到降低血压地效果.该方对有出血倾向地患者(凝血功能障碍),比如高血压并发脑出血者则要停用.冲任失调型:本证多见妇女更年期前后,血压不稳定,多随情绪变化而波动.以血压升高兼见头晕头痛、心烦易怒、两胁胀痛、舌质红、脉弦细为辨证要点.治疗:宜用滋补肝肾、调和冲任法.方用二仙汤(仙茅、仙灵脾、巴戟天、当归、知母、黄柏).用该方出现湿热下注、足膝红肿热痛等症状则要停用.中医治疗高血压病地基本原则标本兼治是中医治疗高血压病地基本原则,具体治疗方法可分为治标、治本两大类.()治标法则治标法则针对高血压病地表象,缓解高血压病地症状,一般用于高血压病早期地治疗,也可贯通于该病地各个阶段.可以单独应用,但常与治本法则联用.治标法则主要包括如下几种:①平肝潜阳法平熄肝阳,缓解高血压病交感神经亢奋地症候群,用于肝阳上亢型.常用地方剂有天麻钩藤饮、龙胆泻肝汤等.②祛痰化湿法平肝化痰,和胃化湿.适用于痰湿阻络型,尤其是偏于肥胖者,常用方剂有半夏白术天麻汤.③宁心安神法此法以宁心安神为主,必要时可佐以重镇安神之晶.适用于高血压病早期患者,在其他症型中出现心悸不宁等兴奋之症时亦可选用.常用方剂有天王补心丹、知柏地黄丸、朱砂安神丸等.④活血化瘀法扩张血管,改善血液黏滞度,改善血小板功能,类同于高血压病应用钙通道阻滞剂等扩张血管药物地作用.适用于高血压病血瘀症.常用方剂以血府逐瘀汤为代表,可加用丹参、泽兰等活血化瘀之品.()治本法则主要是调治阴阳,使之平衡.①滋补肝肾法适用于肝肾阴亏而致肝阳上亢型,以阴虚为主地高血压病,多见于高血压病中晚期.常用方剂为六味地黄丸、一贯煎等.②阴阳两补法主治阴阳两虚,适用于长期高血压病者,多为高血压病晚期,常用方剂为大补元煎、济生肾气丸等.③调摄冲任法适用于更年期妇女,常用方剂为二仙汤.高血压病地中医食疗《老年食养食疗》高血压病地饮食疗法,是中医地传统疗法.早期患者,在合理饮食地同时,可选用食疗,用以平衡阴阳,调和气血.食疗方:.芹菜克水煎,加白糖适量代茶饮;或芹菜克,红枣枚,水煎代茶饮..山楂~克,粳米克,砂糖克.先将山楂入砂锅煎取浓汁,去渣,然后加入粳米、砂糖煮粥.每日服次,可作上、下午加餐用,不宜空腹服,~日为一疗程..桃仁~克,粳米~克.先将桃仁捣烂如泥,加水研汁去渣,同粳米煮为稀粥.每日服次,~日为一疗程..莲子克,糯米克,红糖适量.将上味同入砂锅内煎煮,煮沸后即改用文火,煮至粘稠为度.每日早晚空腹服..新鲜荷叶张,粳米克,冰糖少许.将鲜荷叶洗净煎汤,再用荷叶汤同粳米、冰糖煮粥.早晚餐温热食..绿豆、海带各克,大米适量.将海带切碎与其它味同煮成粥.可长期当晚餐食用..生花生米浸泡醋中,日后食用,每天早上吃~粒,有降压、止血及降低胆固醇作用..糖、醋浸泡个月以上地大蒜瓣若干,每天吃瓣蒜,并饮其糖醋汁毫升,连服个月,适用于顽固性高血压..水发海参克,冰糖适量.海参炖烂后加入冰糖,再炖片刻.早饭前空腹次食..海带克,草决明克,加水碗,煎至碗,去渣饮汤,每日次..煮熟地黄豆浸于食醋中,~日后食之,每次~粒,每日次,坚持服食,有降压作用..青萝卜切碎榨汁,每次饮用毫升,每日次,连服日为一疗程..罗布麻叶克,山楂克,五味子克,冰糖适量,开水冲泡代茶饮.常饮此茶可降压,改善高血压症状,并可防治冠心病..何首乌克,加水煎浓汁,去渣后加粳米克、大枣~枚、冰糖适量,同煮为粥,早晚食之,有补肝肾、益精血、乌发、降血压之功效..淡菜、荠菜或芹菜各~克,每日煮汤喝,日为一疗程,对降压有效..胡萝卜汁,每天约需毫升,分次饮服.医学研究证明,高血压病人饮胡萝卜汁,有明显地降压作用.高血压之风阳上扰症地治疗【症状】头晕、抽痛、目花、耳鸣、肌肉跳动、手抖、唇舌、肢体麻木、舌尖红、苔薄、脉弦.【治法】平肝熄风.【方药】天麻钩藤饮加减.天麻.克,钩藤(后下)、白蒺藜、臭梧桐各克,菊花、稀莶草各克,地龙.克,生牡蛎、珍珠母各克.水煎服.【加减】眩晕甚,另服羚羊角粉.~.克.高血压之痰火内盛症地治疗【症状】目眩、头胀痛、面红、目赤、口干苦、咯痰稠黏、尿黄、体质多偏肥胖、舌苔黄腻、舌尖红、脉弦滑.【治法】清火化痰.【方药】黄连温胆汤加减.黄连、陈胆星、茯苓各克,黄芩、竹沥、半夏各克,夏枯草、决明子各克,陈皮.克,竹茹克.水煎服.【加减】肝炎偏旺,见头痛甚、烦躁易怒,酌加龙胆草克,丹皮克,山栀克,苦丁茶克,生牡蛎克.心火偏盛,见睡眠不宁,加莲子心克.痰煊偏重,见头重、目眩、肢麻沉重、胸闷、恶心,苔白腻,去黄连、黄芩、决明子、竹沥、半夏,加白僵蚕克,天麻.克,白术、法半夏、泽泻各克.高血压之阴虚阳亢症地治疗【症状】头昏痛、眩晕、耳鸣、视物模糊,如活动或情绪波动则易面赤升火、口干、形瘦、腰腿酸软、遗精、舌质红、少苔、脉细弦数.【治法】育阴潜阳.【方药】复方首乌丸加减.制首乌、生地、桑寄生各克,枸杞子、桑椹子、女贞子、白芍各克,龟版克,生牡蛎、石决明各克.【加减】兼心阴虚,见心悸不安、失眠,去白芍、桑寄生,酌加玉竹、酸枣仁、柏子仁各克.水煎服.阴虚火旺,见头痛、面红、心烦、口干较甚、小便黄赤、舌质红,酌加夏枯草克,菊花、知母、黄柏各克.更年期妇女月经不调,去生地、龟版,加熟地、当归、怀牛膝各克,茺蔚子克(或益母草克).高血压之阴阳两虚症地治疗【症状】头昏且晕、面色觥白、畏寒、肢冷、下肢酸软、夜尿频数、阳痿、滑精,或虚烦、口干、颧红、舌质光而淡红,脉沉细.【治法】助阳益阴.【方药】金匮肾气丸合二仙汤加减.制附子.克,肉桂.克,仙灵脾、仙茅、山萸肉、熟地各克,龟版克,杜仲克,桑寄生克.水煎服.【加减】心悸、气短,酌加紫石英克,磁石克,五味子、炙甘草各.克,党参克.面足浮肿,加黄芪、白术、防己各克.兼阴虚火旺者,去制附子、肉桂,加知母、黄柏各克,玄参克.。

中医辨证治疗高血压九法

中医辨证治疗高血压九法

中医辨证治疗高血压九法高血压作为常见的慢性病之一,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严重的还会造成心脑血管疾病。

传统中医学中有许多针对高血压的治疗方法,其中辨证治疗法是很有效的一种方法。

以下是九种中医辨证治疗高血压的方法。

一、虚实辨证法1.虚证:血压不高而头晕、头痛、眼花,精神不佳,容易疲劳,红舌少苔,脉细弱。

以益气、养血为主。

可用人参、黄芪、当归、白术、山药、枸杞等中药。

2.实证:血压高而头晕、头痛、胸闷、口干、口渴、失眠多梦,舌红苔黄,脉弦数。

以清热利水、降压为主。

可用黄芩、龙胆、金银花、夏枯草、丹参、薏苡仁等中药。

二、阳虚阴盛法高血压病多属阳虚阴盛证。

表现为口干舌燥、失眠多梦、耳鸣心悸、夜尿增多。

应首先治疗阴液亏虚,用沙参、麦冬、天冬、银翘、黄芪、当归等中药以养阴液、滋阴清热。

三、肝肾阴虚法高血压常常在肝肾阴精亏损而出现。

表现为头晕、伴有耳鸣、紧张、易怒、失眠、潮热、眼花等。

可选用麦冬、枸杞子、熟地黄等中药。

四、肝阳上亢法高血压病也可以视为肝阳上亢所致。

表现为眼目赤红、头晕、头痛、易怒、失眠等症状。

以清肝泻火、降血压为治疗原则。

可选用龙胆、黄连、黄芩、丹参等中药。

五、攻下清热法高血压病也可以视为发热证。

表现为急躁失眠、口干、舌苔黄厚、尿量减少等症状。

以清热解毒、凉血平肝、攻下降压为治疗原则。

可选用连翘、秦皮、黄连等中药。

六、病机紊乱法高血压病也可以视为病机紊乱所致。

表现为五脏气机不畅,导致失眠、烦躁、情绪不稳。

以益气、健脾、和胃、疏肝、止泻为治疗原则。

可选用人参、枸杞、泽泻、陈皮、半夏等中药。

七、菌毒积聚法高血压病也可以视为菌毒积聚所致。

表现为口苦口臭、恶心、呕吐、便秘等。

以利肠,清热解毒为治疗原则。

可选用大黄、甘草、黄连、三七粉等中药。

八、风寒湿毒法高血压病也可以视为风寒湿毒所致。

表现为身体沉重、关节疼痛、乏力、面色浮肿、鼻塞等。

以驱风散寒、祛湿除瘀为治疗原则。

可选用威灵仙、薤白、羌活、红花等中药。

中医常见高血压六种证型辨治

中医常见高血压六种证型辨治

中医常见高血压六种证型辨治传统中医没有高血压的概念,高血压的概念是随着西医传入中国的。

中医诊疗体系的核心是“辨证论治”,与西医有所区别。

但是通过对高血压相关疾病的研究发现,传统中医所涉及的一些临床辨证,与高血压患者的常见证候吻合度极高。

基本上可以判定,这些传统中医辨证对于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诊治,是具有很强针对性的。

中医认为,高血压病可出现头胀、眩晕、心浮、耳鸣、烦躁、腰酸、腿软、失眠、记忆力减退等症状,属于“头痛”“眩晕”等范畴。

本病的发生是由于心、肝、肾三脏阴阳、虚实的消长失去平衡所致。

加之饮酒饱食,或忧思恼怒,或房室劳累,或外邪侵袭等诱因作用,以致肝风内动,气血受阻,肝阳暴涨,蒙蔽清窍,则发为中风。

中医能治疗高血压吗?回答是肯定的。

那么,中医是怎么治疗高血压的?中西医治疗目标、思路不同首先,中医治疗高血压与西医治疗高血压的目标不同,思路不同。

西医治疗高血压,追求的直接目标是把血压降下来,也就是常说的:“降压是硬道理”其主要思路是治标;而中医的治疗目标有三个,除了要求把血压降下来外,更加重视症状的改善和并发症的预防。

即通过调理经脉气血的运行,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临床上有许多患者血压下降了,但头晕、头痛、乏力、失眠、心悸等症状可能还存在,还在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此外,高血压可引起动脉硬化、肢体麻木、甚至引发中风、心梗、心衰等并发症。

我们在运用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的同时,更加关注患者的自身感受,更加关注动脉硬化及斑块的改善和中风的预防。

中医治疗方法多样其次,中医治疗高血压的方法是多样化的,有中药、针灸、穴位拍打、运动疗法、气功疗法、音乐疗法、饮食疗法等。

其中中药治疗是基础,其它疗法为辅助疗法。

而中药疗法又根据病在血、病在脉的不同,重点治血和重点治脉。

辨证论是其重要特色,即同样的高血压可采用不同的药物进行。

例如,患者出现眩晕、头痛、急躁易怒、面红目赤、心烦、舌红苔黄、脉数等,我们辨证为肝火上炎,用清肝火的方法治疗,肝火清了,血压就下来了,人也就舒坦了。

高血压病中医诊断

高血压病中医诊断

阴阳两虚证
主症:眩晕、头痛、腰酸膝软、神疲乏力、畏寒 肢冷。
次症:耳鸣、心悸、气短懒言、夜尿频、舌淡苔 白、脉沉细弱。
治疗
治疗目标:
不仅要控制血压水平、改善代谢紊 乱,更主要是要预防和逆转靶器官的损 害,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血管病的致死和 致残的危险。
治疗策略:
不 同 日 多 次 测 量 收 缩 压 18.62 ~ 23.94kpa(140 ~ 180mmHg) 或 舒 张 压 11.97~14.63 kpa(90~110mmHg),并评 价各种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和相关临 床情况,判断患者高血压危险分层;根 据高血压危险性分层,制定治疗方案。
《灵枢·海论》:“髓海不足,则脑 转耳鸣”。
元《丹溪心法》:“无痰不作眩”
明 《景岳全书》:“眩运一证,虚者 居其八九……” ,“当以治虚”。
明·虞抟 “因瘀致眩”
气虚 气滞 痰湿 阴虚 阳虚 外伤
瘀血
脑窍阻滞 髓海失养
眩晕
高血压病的中医病名及归属
根据539例病例的调查结果,结合国家 标准和地方标准,我们认为高血压病中 医病名为“风眩”,可归属于“眩晕”、 “头痛”、“中风”等范畴。
现为舌质红或绛红少苔;偏于阴阳两虚证,可
见舌质淡;气阴两虚者舌质往往偏胖,有齿痕,
舌质较淡;形体肥胖的高血压者可表现为痰浊
中阻的舌象,也即舌质淡红苔白腻或黄腻;高
血压病伴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者,表现 为心血淤阻的舌象,舌质紫或暗红,有淤斑。
根据相关的的高血压病国标和地方
诊断标准,我们提出高血压病中医诊断 依据为 :
气阴两虚:
思虑劳倦,饮食不节,损伤正气; 先天禀赋不足或年老阳气虚衰;久病不 愈,耗伤气血,阴津亏损,气虚则清阳 不升,阴血亏虚则脑失所养,从而发为 眩晕。

高血压中医护理常规

高血压中医护理常规

高血压中医护理常规 Final revision by standardization team on December 10, 2020.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指临床上收缩压或舒张压增高,高血压作为主要临床表现而病因不明者称为原发性高血压。

它是以头晕、头痛、血压升高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疾病,晚期可导致心、脑、肾等器官的病变。

本病属于中医的“眩晕”“头痛”“肝阳”等范畴。

中医辨证分型1、肝阳上亢:头痛、头晕、头胀、急躁易怒,面红升火,口苦口干,心烦失眠,形体实,大便干,舌红苔黄,脉弦有力。

2、肝肾阴虚:头痛、头晕、耳鸣健忘,心悸失眠,手足心热,腰背酸痛,舌红苔少,脉弦细数。

3、阴阳两虚:头痛、头晕耳鸣、心悸不安,气促胸闷,肢冷畏寒,腰酸易倦,筋惕肉润,夜间多尿,或尿少浮肿,舌红或淡,苔薄白,脉弦细。

4、风痰上扰:眩晕体倦,头重昏蒙,胸脘痞闷,呕恶纳呆,苔白腻脉濡滑。

5、瘀血阻络:头痛、痛有定处、眩晕耳鸣、肢体麻木,心悸胸憋或痛,舌质暗红或淤血点,脉弦细涩。

辨证护理1、病情观察:注意有无剧烈头痛、眩晕、血压升高,肢体麻木感,舌强等中风先兆,有无心悸,小便改变等心、脑、肾的继发病变,如发现上述情况,立即报告并处理。

2、康复:肝风内动先兆应绝对卧床休息,减少搬动,针灸内关、曲池、三阴交、足三里,心悸加内关,惊厥者可针人中、内关、涌泉等穴,并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

3、情志护理:肝阳上亢重病人烦躁易怒要做好思想工作,使病人心情舒畅,消除焦虑急躁情绪。

4、并发症护理:定时测量血压,如有病情变化随时测量。

如有合并症,应按各种合并症护理常规进行护理。

5、饮食护理:饮食宜清淡,忌甘肥油腻,戒烟酒,多食水果蔬菜、豆类制品、山楂、芥菜,宜低盐,不宜过饱。

6、用药护理:密切观察里利尿降压药物的副作用和毒性反应,以防低钾和体位性低血压。

7、健康指导:①避免过度劳累,生活要有规律,起居定时,尽量减少睡眠前的兴奋,保持充足的睡眠,加强体育锻炼,坚持气功、太极拳等,以利于稳定血压,减少并发症。

高血压中医评分标准表格

高血压中医评分标准表格
治疗前治疗前治疗后眩晕无眩晕头晕眼花时作时视物旋转不能行走眩晕欲扑不能站立头痛无头痛轻微头痛时作时头痛可忍持续不止头痛难忍上冲巅顶五心烦热无五心烦热晚间手足心热心烦手足心灼热烦热不欲衣被急躁易怒无急躁易怒心偶烦躁心烦急躁遇事易怒烦躁易怒不能自止腰酸无腰酸晨起腰酸捶打可持续腰酸劳作加重腰酸如折休息不止膝软不任重物膝软不欲行走胸闷无胸闷轻微胸闷胸闷明显时见太息胸闷如窒呕吐痰涎无呕吐痰涎恶心偶见痰涎清干呕时吐痰涎如唾呕吐痰涎量多治疗前治疗后心悸无心悸偶见轻微心悸心悸阵作心悸怔忡失眠无失眠睡眠稍有减少时见失眠不能入睡健忘无健忘偶见忘事尚可记时见忘事不易想起转瞬即见遗忘不能回忆耳鸣无耳鸣耳鸣轻微耳鸣重听时作时止耳鸣不止听力减退口干无口干口干少津口干时饮水口中轻微无味口淡较重口淡不欲饮食饮食稍有减少饮食减少饮食明显减少轻微目赤目赤明显便秘无便秘大便干每日一行大便秘结两日一行大便艰难数日一行小便稍黄小便黄而少小便黄赤不利正常舌象异常脉象正常脉象异常
小便黄赤不利


舌象
正常
舌象异常


脉象
正常
脉象异常


口苦
无口苦
晨起口苦
口苦食不知味
口苦而涩


口淡
无口淡
口中轻微无味
口淡较重
口淡不欲饮食


食少
无食少
饮食稍有减少
饮食减少
饮食明显减少


面赤
无面赤
面微红赤
面赤明显
面赤如妆


目赤
无目赤
轻微目赤
目赤明显
目赤如鸠眼


便秘
无便秘
大便干每日一行
大便秘结,两日一行

高血压中医辨证施护

高血压中医辨证施护

高血压中医辨证施护高血压是指动脉血压持续升高,病因多样,影响全身多个器官。

中医认为高血压是因为肝肾阴虚、气滞、痰湿内扰,导致气机不畅、精微流失,从而引发的。

中医针对高血压患者的辨证施护,分别从辨证分型、治疗方案和调理生活等几个方面展开。

一、辨证分型高血压的中医辨证分型主要包括肝肾阴虚型、气滞血瘀型、痰湿壅滞型、阳盛阴虚型。

其中,肝肾阴虚型高血压患者容易出现头晕眼花、耳鸣、失眠、健忘等症状,舌红少津,脉细数;气滞血瘀型高血压患者则常伴有胸闷、心痛、乏力、口苦、舌暗有瘀斑或瘀点,脉弦有力;痰湿壅滞型高血压患者主要表现为胸闷、头昏、口苦、纳差、身重、舌苔厚腻,脉濡;阳盛阴虚型高血压患者则多伴有面颊红肿、头亮心烦、夜间多汗、口渴喜饮,舌质红,脉洪大。

了解患者的辨证分型后,才能对症下药,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

二、治疗方案1. 肝肾阴虚型治疗这种类型的高血压,需要补益肝肾阴,养血生津。

常用的中药有当归、白芍、枸杞子等。

此外,还可以通过饮食调理,多食用易于消化的清淡食品,如山药、木耳、芹菜等,同时少吃辛辣、高脂食品和烟酒。

2. 气滞血瘀型治疗气滞血瘀型高血压,需要疏肝理气,活血化瘀。

可以采用柴胡、川芎、红花、桃仁等经络活血药,同时加强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有助于疏通经络,减轻精神压力。

此外,还应避免对心态产生负面影响的因素,如过度焦虑、抑郁等。

3. 痰湿壅滞型治疗痰湿壅滞型高血压,可采用化痰利水、祛湿化浊的中药,如茯苓、泽泻、半夏、陈皮等。

此外,还需要控制饮食,尽量避免食用油腻、生冷、甜食等易于积湿的食品。

4. 阳盛阴虚型治疗阳盛阴虚型高血压,需要平补阴阳,疏利气血。

建议患者多食用绿叶蔬菜、水果,少摄入脂肪。

中药方面,可以使用黄芪、参、山药、熟地等补气养阴的药物,同时也可以运用针灸、推拿等物理疗法,加速血液循环,调节体内平衡。

三、调理生活除了中药治疗外,高血压患者还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调理,以达到缓解病情的目的。

中医治疗高血压方法及其分类

中医治疗高血压方法及其分类

中医治疗高血压方法及其分类在中医方面,将高血压分为以下三个类型,即:1、肝阳偏盛型,表现为头痛、性情急躁、失眠、口干苦、面红目赤,治疗上以平肝潜阳,用天麻钩藤饮加减;2、肝肾阴虚型,表现为头部空虚感、头痛、眩晕、耳鸣、面部潮红、手足心热、腰膝无力、易怒、心悸、乏力、失眠、健忘,治疗上以滋养肝肾,用六味地黄汤加减;3、阴阳两虚型,表现为严重的眩晕,走路觉轻浮无力,心悸气促,面部或双下肢水肿,夜尿多,记忆力减退,畏寒肢冷,腰膝酸软,胸闷,呕吐或突然晕倒,治疗上以温阳育阴,用地黄饮子加减。

根据国内文献报告,某些单味中草药也有一定的降压效果。

此外,近年国内外对黄芪、人参、刺五加等药物进行研究,这类药物除能增强机体对外界有害因素的抵抗力外,还能使用调节紊乱的功能趋于正常化,例如,能使低血压病人的血压升高,又能使高血压病人的血压下降等等。

除方药治疗之外,在中医方面,针刺疗法、磁疗法、气功疗法也有降低血压的作用,且疗效巩固;气功通过主动性锻炼来调整,维系机体的动态平衡,提高了抗高血压能力,从而保持血压稳定。

另外,可通过增强人体正气,避免和消除导致高血压的内外致病因素,例如坚持适当的体育锻炼,其中太极拳气功等均有良好的作用,保持心情舒畅,乐观,避免过度情绪激动,注意劳逸结合,避免暴饮暴食及过食肥甘厚味或过咸伤肾之品,尽可能及戒除烟酒,这些都是预防高血压的重要措施。

中医对症治疗高血压自测类型选对药高血压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女性在更年期前患病率略低于男性,但在更年期后迅速升高,甚至高于男性。

中医根据不同类型的高血压对症开出一下中药方,我们一起来看看中医是怎样对症治疗高血压的吧。

中医对原发性高血压的辨证分型有多种方式,最常用的是以脏腑、八纲、病因、病机、病名相互结合的分型方式。

目前较为统一的观点是,病之本为阴阳失调,病之标为内生之风、痰、瘀血。

临床上将其分为肝阳上亢型、阴虚阳亢型、肝肾阴虚型及阴阳两虚型4个证型和内风、血瘀、痰阻3个兼证。

中医药辨证治疗高血压病

中医药辨证治疗高血压病

中医药辨证治疗高血压病在心脏收缩时,心室的血液泵入全身时血液对动脉壁产生压力,这就是血压,血压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没有血压,血液跟本就不能流动。

心脏驱使血液流动,当血液向循环系统施加持续异常的高压力时,就会发生高血压。

心室收缩时血液对血管壁形成的压力称之为收缩压,心脏舒张时血管回缩、压力下降,这是测得的压力为舒张压。

如果非同一天3次血压测量收缩压持续≥140mmHg或舒张压持续≥90mmHg就属于高血压。

高血压患者约有50%以上没有任何症状,只有在进行体检或因检查其他疾病时才会发现,而另一部分人会因为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症状而就诊,测量血压时发现高血压。

还有一些患者由于无症状而不知晓自己患有高血压,而未接受药物治疗,检查时发现已经存在心、脑、肾的损伤。

有症状的高血压患者,通常的症状为头晕、头部发麻、颈部僵直和胸闷症状。

高血压出现急症或亚急症时一般都有急性症状,患者血压通常≥200/120mmHg,常伴有剧烈头痛、恶心呕吐、视物模糊、胸闷、心悸等症状。

高血压患者大多数都没有确切病因,多与遗传、不良生活方式以及环境等因素有关,小部分高血压可能是由于其他疾病和药物所引起的。

高血压控制不佳,可能导致心肌梗死或卒中等严重后果,也可能导致眼睛、肝脏、肾脏等多个器官受到损伤,血压越高风险越大。

患上高血压后通常无法完全治愈,但可以控制,医生会根据患者年龄、健康状况以及发生心脑血管病的风险,制定合理降压目标。

中医辨证治疗高血压中医辨证治疗是中医治疗的重点之一,通过望闻问切,分证论治,四诊和参。

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域,针对不同的病情采用“三因制宜”的方法进行治疗,并根据患者病情需要,采取汤药、丸药、膏药等不同剂型以达到燮理阴阳之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来说,病情变化时应及时就诊,中药汤剂对于改善临床症状有较好的疗效。

①肝阳上亢型:主要表现以血压升高兼眩晕,并伴有头目胀痛、面红耳赤、烦躁易怒、舌红苔黄、脉弦数为辨证要点。

高血压中医辩证施治

高血压中医辩证施治

高血压中医辩证施治高血压中医名为眩晕,头痛,心悸,胸痹,中风,水肿。

原发性高血压病是指迄今尚未阐明其原因的高血压病,而高血压则明确定义为动脉血压持久升高。

因此原发性高血压病的关键性特征为动脉血压升高和持久,并且原因未明。

之一、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高血压专家座谈会制订高血压(动脉)是指收缩期及/或舒张期动脉(血)压的增高。

“正常”与“高”血压之间缺乏清楚的界限。

指定某一个血压水平作为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只能是人为的。

为了便于对各组病人和各个人群进行比较估计预后及疗效,建议应用统一的诊断标准及分类。

高血压可从三个方面进行分类:按血压水平;按器官损害程度;按病因。

一、按血压水平分类为临床分类,需采用在至少两次检查所测的3个血压值的平均数。

1.正常成人血压:收缩压140mmHg或以下,舒张压(采用第5期,即声音消失时)90mmHg或以下。

2.高血压(成人):收缩压160mmHg或以上及/或舒张压95mmHg或以上。

3.“临界性高血压”:血压值在上述正常与高血压之间。

对“轻”“中”与“重”度高血压主张不下精确的定义。

儿童期诊断高血压的血压水平应较成人为低。

二、按器官损害程度分类虽然血压升高的程度是决定器官损害的最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二者之间并无完全平行的关系,因此有必要按器官受损程度进行分类或分期。

1.Ⅰ期:无明显的器官病变征象。

2.Ⅱ期:下列器官受累的征象中至少有一个:(1)左心室肥大的各种表现;(2)视网膜动脉的普遍或局限性变窄;(3)蛋白尿或血浆肌酐轻度增高。

3.Ⅲ期:出现各器官受高血压损害的症状和征象。

包括:(1)心脏:左心室衰竭;(2)脑:脑卒中、高血压脑病;(3)眼底:视网膜出血和渗出物,可有或无乳头水肿。

其它较常见的但不一定直接由高血压所引起的情况包括:冠心病,颅内动脉血栓形成,夹层动脉瘤,动脉闭塞性疾病,肾功能衰竭等。

三、按病因分类1.原发性高血压:无明显的器质性原因。

2.继发性高血压:可找到明确原因。

高血压的中医辨证分型

高血压的中医辨证分型

高血压的中医辨证分型一、概述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且发病率逐年增高。

传统的中医理论认为,高血压是由于人体阴阳失衡、气血运行不畅所致。

根据中医的辨证分型方法,可以将高血压患者划分为不同的类型,以便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二、气虚血瘀型该类型的高血压主要表现为面色晦暗、疲乏无力、心悸气短等症状。

中医认为,这是由于气血不足、气机运行不畅导致的。

治疗上,应以益气活血为主,可使用黄芪、当归等药物进行调理。

三、阳盛阴虚型阳盛阴虚型的高血压患者常常面色潮红,身体发热,口干舌燥。

这种类型的高血压是由于阳气亢盛、阴液不足所致。

治疗上,应以清热凉血为主,可采用生地、黄芩等药物进行调理。

四、肝郁气滞型肝郁气滞型的高血压患者常有烦躁易怒、胸闷不舒等表现。

中医认为,这是由于肝气郁结、气机不畅所致。

治疗上,应以疏肝解郁为主,可使用柴胡、丹参等药物进行调理。

五、痰湿内蕴型痰湿内蕴型的高血压患者常有体重增加、浮肿等症状。

中医认为,这是由于体内湿气过重、痰湿内蕴所致。

治疗上,应以利湿化痰为主,可采用茯苓、白术等药物进行调理。

六、肾精亏损型肾精亏损型的高血压患者常有腰膝酸软、耳鸣等症状。

中医认为,这是由于肾脏功能不足、肾精亏损所致。

治疗上,应以补肾益精为主,可使用菟丝子、山药等药物进行调理。

七、总结高血压的中医辨证分型有助于明确疾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并能指导针对性的治疗。

患者应根据自身的症状进行辨证分型,并遵医嘱进行相应的中药治疗。

同时,饮食调理、适度运动、心理调节等也是重要的治疗手段。

中医药治疗高血压具有独特的优势,在与现代医学相结合的基础上,可以更好地控制患者的血压,并改善整体健康状况。

高血压中医药健康管理表

高血压中医药健康管理表

高血压中医药健康管理表高血压中医药健康管理表1. 简介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中药在高血压的预防和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

本表用于记录高血压患者的中医药健康管理情况,帮助医生和患者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治疗。

2. 基本信息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联系方式:住址:3. 中医药诊断中医病名:中医病因分析:中医辨证分型:中医治则治法:4. 西医诊断西医病名:相关检查结果:用药情况:5. 健康管理目标确定健康管理目标,包括控制血压、改善生活方式、预防并发症等。

6. 生活方式改善6.1 饮食调理- 避免高盐食物- 控制饮食热量- 增加蔬菜水果摄入量- 限制反式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的摄入6.2 运动锻炼- 制定适当的运动计划- 每天坚持有氧运动- 避免过度运动6.3 心理调节- 学习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冥想等- 培养健康的生活态度7. 中药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的中医辨证分型和具体情况,制定中药治疗方案,并记录药名、用量和用法。

8. 中药疗效评估每次复诊时,评估中药疗效,根据患者的病情调整中药方案。

9. 并发症防治评估患者是否存在并发症风险,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预防和治疗。

10. 随访记录记录患者的每次随访情况,包括血压测量值、生活方式改善情况、用药情况、不良反应及处理等。

11. 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相关检查报告、中药处方、健康管理宣教资料等。

12. 法律名词及注释- 高血压:也称为高血压病,是指动脉血压超过正常范围的一种疾病。

- 辩证:中医理论中辨析病情的方法。

- 药名:中药名称,具体指中药材或中药制剂的名称。

- 用量:指用药的剂量。

- 用法:指用药的方法和频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血压病中医辩证分型表
辩证分型主症次症舌脉
阴虚阳亢证
头部胀痛、烦躁易怒、腰膝痠软。

面红目赤,胁痛口苦,
便秘溲黄,五心烦热,
口干口渴,失眠梦遗。

舌红少苔,脉细数或弦细
气血两虚证
头晕时作、少气乏力。

动则气短,头部空痛,
自汗或盗汗、心悸失眠
舌质淡,脉沉细无力
痰瘀互结证
头重或痛。

头重如裹,胸脘痞闷,
胸痛心悸,纳呆恶心,
身重困倦,手足麻木。

苔腻脉滑
肾精不足证
心烦不寐、耳鸣腰酸。

心悸健忘、失眠梦遗、
口干口渴等症。

舌淡暗,脉细大无力
肾阳亏虚证
背寒恶风,腰膝酸软。

头痛遇冷加重,手足发
冷,夜尿频数。

舌淡,脉沉细
冲任失调证妇女月经来潮或更年期前后出现头
痛、头晕。

心烦、失眠、胁痛。

舌淡暗,脉弦细注:以上凡具备一项主症和两项次症症状,即可诊断该证候成立,采取相应的中医药随访指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