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中模板
建筑工程防雷验收方案模板
![建筑工程防雷验收方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e3e44f5f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7327511.png)
建筑工程防雷验收方案模板一、前言为了确保建筑工程的安全可靠性,防止雷电对建筑结构和居民生命财产的影响,必须对建筑工程的防雷设施进行严格的验收。
本方案根据《建筑工程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等相关标准,对建筑工程的防雷设计、施工和验收进行规范,力求做到合理、可行、有效,并尽量减少对建筑工程的影响。
二、验收范围本方案适用于各类建筑工程的防雷设施的验收,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 防雷接地系统的铺设和连接验收;2. 避雷针(球)的安装和连接验收;3. 避雷带的安装和连接验收;4. 避雷网的安装和连接验收;5. 防雷设备的接地电阻测试;6. 其他防雷设施的验收。
三、验收要求1. 防雷设施的设计和施工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2. 所有防雷设施的连接必须符合电气连接要求的相关规范;3. 所有防雷设施必须配备防雷标志,明确标识其功能;4. 所有防雷设施必须与周围的建筑结构、管线等设施进行合理的连接和绝缘处理,以确保其电气连接和防护效果;5. 防雷设施的接地电阻测试必须符合相关规范的要求。
四、验收流程1. 编制防雷设施施工验收整改意见书;2. 安排专业人员对防雷设施进行初步验收,检查接地系统的铺设和连接情况,避雷针(球)、避雷带、避雷网的安装情况;3. 对初步验收合格的防雷设施进行接地电阻测试;4. 根据初步验收和接地电阻测试的情况,编制防雷验收报告;5. 对不合格的防雷设施进行整改,并重新进行验收和接地电阻测试;6. 出具防雷设施最终验收报告,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五、验收标准1. 防雷接地系统的接地电阻必须小于规定的阈值(一般为10Ω),并符合相关规范的要求;2. 避雷针(球)的材质和安装高度必须符合相关规范的要求;3. 避雷带、避雷网的材质、连接和安装必须符合相关规范的要求;4. 防雷设施的各项连接必须牢固、可靠,并符合相关规范的要求;5. 防雷设施的防雷标志必须清晰、完整,明确标识其功能。
医院防雷工程设计方案模板
![医院防雷工程设计方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54a4b5c2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6ecb779.png)
医院防雷工程设计方案模板一、项目背景医院作为医疗保健机构,是一个对患者生命安全负有重要责任的场所,因此防雷工程尤为重要。
在日常工作中,医院设备、医疗设施、患者及医护人员等都需要受到有效的防雷保护。
为了确保医院内部设施和人员的安全,必须对医院进行全面的防雷工程设计和建设。
二、防雷工程基本原则1.保证患者和医护人员的生命安全;2. 防雷系统设计和施工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范和标准要求;3. 防雷系统的建设应当与医院电气系统设计一体化;4. 防雷系统必须具备良好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且能够有效防护雷电对医院设施和人员的危害;5. 防雷系统必须具有适应性,能够应对各类气候条件和环境变化;6. 防雷系统必须注重节能和环保,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三、防雷系统设计内容1. 医院整体防雷工程方案设计;2. 医院建筑物的防雷设施设计;3. 医院内部设备设施的防雷保护设计;4. 医院外部设备的防雷设计;5. 医院电气系统与防雷系统的一体化设计。
四、防雷系统设计要求1. 确保防雷系统符合国家相关规范和标准;2. 适应医院的整体结构和布局;3. 适应医院的使用需求,确保医疗设备和患者的安全;4. 系统设施应当具备良好的可维护性和实用性;5. 防雷系统的施工和运行应当符合相关安全规范和要求;6. 对于医院电气系统的防雷保护,应当与电气系统设计一体化。
五、防雷施工方案1. 防雷系统的施工必须由专业的防雷工程施工队伍完成;2. 施工人员必须具备专业的防雷系统施工相关资质和技能;3. 施工过程中必须做好安全措施,确保施工过程安全;4. 施工完成后,必须进行防雷系统的调试和检测,确保系统正常运行;5. 施工完成后,需提供相关检测和验收报告,确保防雷系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6. 对防雷系统的维护和保养,必须在系统投入使用后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
六、防雷系统的检测和验收1. 防雷系统的检测和验收必须由相关资质认证机构进行;2. 检测和验收的内容包括系统设施的安全性、可靠性、实用性等;3. 对于验收不合格的情况,必须进行相应的整改和再次验收。
防雷检测安全技术交底记录模板
![防雷检测安全技术交底记录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0806afb8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bd.png)
#### 一、基本信息1. 交底单位:(填写单位名称)2. 交底时间:(填写具体日期)3. 交底地点:(填写具体地点)4. 交底人:(填写交底人姓名及职务)5. 接收人:(填写接收人姓名及职务)#### 二、交底内容1. 防雷检测的目的与意义:- 提高建筑物和设备的安全性能,防止雷击事故的发生。
- 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减少经济损失。
- 遵循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确保防雷设施的有效性。
2. 防雷检测的依据:- 《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GB/T 21431—2015-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2010-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设计规范》GB50343—2012- 《建筑物防雷工程与质量验收规范》GB50601—20103. 防雷检测的范围与内容:- 接闪器检测:包括网格尺寸、规格、隐蔽工程记录、与屋顶外露金属连接、位置、焊接质量等。
- 引下线检测:包括布置形式、平均距离、数量、测试点数量、与接闪器连接过渡电阻等。
- 接地装置检测:包括隐蔽工程记录、填土情况、与其它独立接地体距离、工频接地电阻等。
- 避雷器检测:包括工作状态、放电次数、绝缘电阻、泄漏电流等。
4. 防雷检测的程序与步骤:- 检测前准备:了解被检测建筑物的基本情况,查阅相关资料。
- 现场检测:按照检测项目和方法进行现场检测。
- 数据分析:对检测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评估防雷设施的有效性。
- 检测报告:撰写检测报告,提出改进建议。
#### 三、安全注意事项1. 安全防护:- 检测人员应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滑鞋、绝缘手套等。
- 检测现场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确保人员安全。
2. 操作规程:- 检测设备应经过专业计量机构检定,确保检测数据的准确性。
- 检测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检测,确保检测过程安全。
3. 应急处理:- 检测过程中如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检测,采取应急措施。
- 如发生安全事故,应立即上报相关部门,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
屋顶防雷安全技术交底模板
![屋顶防雷安全技术交底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25592575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856d55c.png)
一、交底目的为确保施工现场屋顶防雷安全,防止因雷击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特进行屋顶防雷安全技术交底。
二、交底对象全体参与屋顶防雷施工的施工人员、技术人员、管理人员。
三、交底内容1. 防雷基础知识(1)了解雷电的形成、特点及危害。
(2)掌握防雷的基本原理和措施。
2. 屋顶防雷系统组成及功能(1)了解屋顶防雷系统的组成,包括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等。
(2)掌握各组成部分的功能和作用。
3. 施工准备(1)检查施工现场环境,确保施工安全。
(2)熟悉施工图纸,明确施工要求。
(3)准备施工所需材料和工具,如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施工工具等。
4. 施工过程安全措施(1)施工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安全带等个人防护用品。
(2)施工过程中,注意防止高空坠落,施工人员不得随意攀爬。
(3)施工人员应遵守施工现场的安全规定,不得酒后作业。
(4)施工过程中,严禁在施工区域附近进行其他作业,确保施工安全。
5. 施工技术要点(1)接闪器安装:按照设计要求,将接闪器固定在屋顶上,确保接闪器与屋顶接触良好。
(2)引下线安装:将引下线固定在建筑物墙体上,确保引下线与墙体接触良好,并与接地装置连接。
(3)接地装置安装:按照设计要求,将接地装置埋设于地下,确保接地装置与土壤接触良好。
(4)接地电阻测试:施工完成后,对接地装置进行接地电阻测试,确保接地电阻符合要求。
6. 施工完毕后的注意事项(1)施工完毕后,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确保施工区域整洁。
(2)对防雷系统进行检查,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3)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防止雷击事故发生。
四、交底要求1. 施工人员必须认真听取交底内容,确保掌握施工安全知识。
2. 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施工安全。
3. 施工完成后,对防雷系统进行检查,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五、交底人及日期交底人:XXX交底日期:XXXX年XX月XX日六、接受人项目部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施工负责人、施工人员等。
防雷施工方案版范文
![防雷施工方案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e9997bec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e4.png)
防雷施工方案版范文一、防雷导线布置:1、建筑物的最高点应设置避雷针,避雷针的高度为建筑物高度的1.5倍,并与周围建筑物相连。
2、建筑物的屋面、外墙和附属设施上应布置导线,导线与避雷针相连,并保持导线的良好接地。
二、接地系统的设计:1、接地系统应采用良好的接地材料,如铜杆、铜板等。
2、接地系统应满足相关的电阻要求,确保接地有效。
3、接地系统应与防雷导线相连,以确保雷电能够有效地通过接地系统释放。
三、设备保护:1、建筑物内的电气设备和通讯设备应设置过电压保护装置,以防止雷电引起的过电压损坏设备。
2、设备应安装在防雷导线接地范围内,以保证其与接地系统的良好连接。
四、防雷避雷系统:1、建筑物应设置避雷网,避雷网的形状和布置应符合规范要求,以确保其能够有效地引导雷电。
2、避雷网应与防雷导线相连,并与建筑物的接地系统相连。
五、维护管理:1、定期检查防雷系统的完整性和良好接地情况。
2、如发现异常情况,及时进行修复或更换受损的设备和材料。
3、定期检查和测试设备的过电压保护装置的状态,确保其正常工作。
4、定期检查避雷网的状况,确保其没有受到破坏。
上述方案是一个综合考虑建筑物特点和雷电活动规模的例子,不同的建筑物可能有不同的防雷需求,因此具体的防雷施工方案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制定。
同时,在方案的执行过程中,还应注意以下几点:1、施工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掌握相关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
2、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操作,避免出现安全隐患。
3、在施工前应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检查所需材料和工具的完整性和良好状态,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4、施工结束后,应进行相关验收和测试工作,确保所做的防雷施工方案能够满足要求。
总之,制定一个合理的防雷施工方案对于保护建筑物和人员的安全至关重要。
在制定方案时,应综合考虑建筑物特点和雷电活动规模,并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操作。
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执行防雷施工方案,并进行相关的维护和管理工作,以确保防雷系统能够始终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防雷工程专项施工方案模板
![防雷工程专项施工方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c08f81a1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f7.png)
防雷工程专项施工方案模板一、工程概述本工程为防雷工程,施工地点位于XX省XX市XX区XX街道XX号,项目总建筑面积为XXXX平方米。
本工程的主要任务是为建筑及相关设备进行防雷保护,保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二、施工单位本工程的施工单位为XX公司,公司负责人为XX先生,具有XX年的防雷工程施工经验,施工团队包括XXXX名施工人员和XX名班组长。
本施工单位将严格执行国家相关防雷施工标准,保证工程质量。
三、施工前准备1. 安全措施施工前应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对潜在安全隐患进行整改,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在施工期间,严格遵守国家安全生产标准,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装备,确保施工现场安全。
2. 施工方案设计对本工程进行施工方案设计,并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办理施工许可手续。
在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设计方案的要求,不得擅自改动施工方案。
3. 施工材料准备按照设计要求,准备好相关的施工材料和设备,确保材料的质量可靠,并按时送达施工现场。
4. 气象条件监测在施工前,应对当地气象条件进行监测,并根据气象预报合理安排施工计划,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五、施工过程控制1. 施工组织根据设计方案,进行施工组织,合理分配施工人员,确保施工过程的有序进行。
施工现场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
2. 施工工艺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要求进行施工工艺操作,对施工工艺上的疑问和不确定的地方,应及时与设计单位进行沟通,确保施工的质量。
3. 质量控制在施工过程中,对关键节点及关键工序进行质量把控,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4. 现场安全管理加强现场安全管理,保障施工现场的秩序和安全,对违反安全规定的人员进行处罚。
五、施工结束后1. 完成验收在施工结束后,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工程验收,确保工程的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2. 资料归档对完成的工程资料进行整理归档,保留相关的施工记录及验收报告。
3. 安全交底对施工结束后的安全交底,明确本工程的保养和维护事项,确保工程使用阶段安全。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范本模板】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范本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45693eebbed5b9f3f80f1c5b.png)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日期:2008—3-2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使建筑物(含构筑物,下同)防雷设计因地制宜地采取防雷指施,防止或减少雷击建筑物所发生的人身伤亡和文物、财产损失,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制定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新建建筑物的防雷设计。
本规范不适用于天线塔、共用天线电视接收系统、油罐、化工户外装置的防雷设计。
第1.0.3条建筑物防雷设计,应在认真调查地理、地质、土壤、气象、环境等条件和雷电活动规律以及被保护物的特点等的基础上,详细研究防雷装置的形式及其布置。
第1。
0.4条建筑物防雷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建筑物的防雷分类第2.0。
1条建筑物应根据其重要性、使用性质、发生雷电事故的可能性和后果,按防雷要求分为三类。
策2.0.2条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划为第一类防雷建筑物:一、凡制造、使用或贮存炸药、火药、起爆药、火工品等大量爆炸物质的建筑物,因电火花而引起爆炸,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二、具有0区或10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
三、具有1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因电火花而引起爆炸,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第2。
0.3条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划为第二类防雷建筑物:一、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
二、国家级的会堂、办公建筑物、大型展览和博览建筑物、大型火车站、国宾馆、国家级档案馆、大型城市的重要给水水泵房等特别重要的建筑物. 三、国家级计算中心、国际通讯枢纽等对国民经济有重要意义且装有大量电子没备的建筑物。
四、制造、使用或贮存爆炸物质的建筑物,且电火花不易引起爆炸或不致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五、具有1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且电火花不易引起爆炸或不致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20409 4FB9 侹v40417 9DE1 鷡27468 6B4C 歌26044 65BC 於32018 7D12 紒六、具有2区或11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
屋顶防雷施工安全技术交底模板
![屋顶防雷施工安全技术交底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b728d359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565a47f.png)
一、交底目的为确保屋顶防雷施工安全,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现将屋顶防雷施工安全技术交底如下。
二、施工人员及项目概况1. 施工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2. 施工项目:____________________3. 施工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4. 施工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5. 施工人员:____________________三、施工安全技术要求1. 施工人员必须遵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施工现场的各项规章制度。
2. 施工人员应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和操作技能,熟悉防雷施工技术要求。
3. 施工前,施工人员应接受安全技术培训,了解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
四、施工前准备工作1. 仔细阅读施工图纸,了解屋顶防雷系统的设计要求。
2. 准备好防雷施工所需的材料、工具和设备,确保其符合质量要求。
3. 施工现场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防止无关人员进入危险区域。
五、施工操作规程1. 防雷接地装置的安装:(1)按照设计要求,选用合格的镀锌钢材作为接地体。
(2)接地体应埋设于地下,埋深应满足设计要求。
(3)接地体与建筑物基础、主体结构焊接,确保焊接质量。
(4)接地体与接地线连接,连接处应涂抹防锈漆。
2. 防雷接闪器的安装:(1)按照设计要求,选用合格的接闪器。
(2)接闪器应安装在屋顶最高点,确保其与屋顶表面紧密接触。
(3)接闪器与接地线连接,连接处应涂抹防锈漆。
3. 防雷引下线的安装:(1)按照设计要求,选用合格的镀锌钢材作为引下线。
(2)引下线应从接闪器引出,沿建筑物外墙垂直向下。
(3)引下线与接地体连接,确保焊接质量。
六、施工注意事项1. 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应佩戴安全帽、安全带等防护用品。
2. 施工现场应保持整洁,避免发生火灾等安全事故。
3. 施工人员应遵守施工现场的用电安全规定,防止触电事故发生。
4. 施工过程中,如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施工,并向项目负责人报告。
建筑防雷工程施工方案样本
![建筑防雷工程施工方案样本](https://img.taocdn.com/s3/m/65def79a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4365816.png)
建筑防雷工程施工方案样本一、项目概况本工程是为了保护建筑物及其内部设施不被雷击而进行的防雷工程。
工程范围包括建筑物屋面、外墙、内部设备等,共计9500平方米。
二、施工单位施工单位为XX建筑公司,负责本工程的全面施工及管理。
三、工程内容1. 建筑物屋面雷电防护:根据建筑物屋面的面积和结构特点,采用防雷带和避雷针等方式,进行有效的雷电防护工作。
2. 建筑物外墙雷电防护:为了避免雷电对建筑物外墙造成损坏,采用接地网和避雷引下等设施,加强建筑物外墙的防雷措施。
3. 建筑内部设备雷电防护:对建筑内的电气设备、通讯设备等进行有效的雷电防护,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四、施工方案1.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a. 确认建筑物的结构和面积,并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雷电防护所需材料和设施。
b. 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设计出符合建筑物特点的防雷方案。
c. 与建筑物的业主或相关部门进行沟通,确定施工的时间和进度安排。
d. 确保施工人员具备相关的防雷知识和技能,进行相关的培训。
2. 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措施:a. 在施工现场设立警示标识,告知周围人员施工区域的情况,并设置警戒线,防止外来人员进入施工区域。
b. 施工人员必须佩戴符合安全要求的防护装备,保证作业安全。
c. 在雷雨天气,暂停施工,并及时撤离危险区域,待天气好转后方可恢复施工。
d. 施工现场必须保持整洁,材料和设备摆放整齐,不得出现杂物乱堆和积水现象,避免造成安全事故。
3. 施工技术措施:a. 屋面雷电防护:首先清理建筑物屋面,并对可能受雷击的部位进行加固处理,然后根据设计方案安装防雷带和避雷针等设施。
保证设施的牢固和可靠。
b. 外墙雷电防护:在建筑物外墙安装接地网,将接地网与建筑物的接地系统相连,确保接地效果。
同时在外墙设置避雷引下,避免雷电直接对建筑物造成影响。
c. 内部设备雷电防护:对建筑内电气设备和通讯设备进行雷电防护接地处理,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4. 施工后的检验和验收:a. 施工完成后,由专业的防雷工程检验人员进行检查,确保工程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
高层建筑分体式空调室外机的雷电防护模版
![高层建筑分体式空调室外机的雷电防护模版](https://img.taocdn.com/s3/m/bcb51373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b1.png)
高层建筑分体式空调室外机的雷电防护模版一、引言高层建筑分体式空调室外机的雷电防护是确保建筑物及设备安全运行的关键措施之一。
本文档旨在制定一套完善的雷电防护模版,以指导高层建筑分体式空调室外机的雷电防护工作。
二、适用范围本模版适用于高层建筑中采用分体式空调系统,并具备防雷设施需求的室外机。
三、雷电防护设计原则1. 遵循法律法规和相关规范要求。
2. 确保设备及人员的安全。
3. 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四、分体式空调室外机的雷电防护设计要求1. 设计要符合现行的建筑电气设计规范,如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
2. 室外机的防雷措施应考虑室外机安装位置、引入线路、接地等因素。
3. 室外机应具备良好的绝缘和避雷保护措施,以减少雷击的直接影响。
4. 室外机的接地设计应符合规范要求,确保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5. 室外机的避雷装置应采用可靠的防雷器件,并进行定期检测和维护。
6. 室外机与建筑物其他设备的接地系统应连接良好,以确保雷电过电压能够及时地通过接地系统排除。
7. 设备的线缆应采用防雷型线缆,并合理布置,减少雷击的冲击。
8. 室外机的周围环境应保持清洁,远离高压线路和金属结构,避免雷击的可能性。
9. 室外机的维护人员应定期检查设备的防雷装置,并进行必要的维修和更换。
10. 设备的雷电防护措施要有明确的责任人负责,确保落实到位。
五、分体式空调室外机的雷电防护施工要求1. 施工前应根据设计要求和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并报批相关部门。
2. 施工过程中应使用符合标准要求的工具和材料,确保施工质量。
3. 施工人员应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作业,并佩戴必要的安全防护用具。
4. 施工结束后,应进行验收和测试,确保设备的防雷装置符合要求。
5. 施工资料应详细记录并归档,以备日后查阅和维护。
六、分体式空调室外机的雷电防护维护要求1. 日常维护人员应定期检查设备的防雷装置,并记录检查结果。
2. 出现异常情况或故障时,应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
某多层住宅屋顶防雷平面图设计(1张)
![某多层住宅屋顶防雷平面图设计(1张)](https://img.taocdn.com/s3/m/5dc9a863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e4.png)
避雷检测报告模板
![避雷检测报告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d6f26c844431b90d6d85c77b.png)
.
RT-04
建筑物名称 基准点类型
序 安装位置
号
.
防雷类别
RT-05
基准点接地电阻值
连接至信号系统的 SPD 安装检测
检查 产品型号
抄录
测试
劣化 安装 指示 数量
UC (V)
Iimp/In
UP
(kA) (kV)
过渡电 阻值
(Ω)
.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标准要求
接地方式
独立接地/共用接地
防雷类别 机房位置 机房面积(m2)
实测结果
基准点类型
接地端子 / 电源 PE 线 / 竖井扁钢
基准点接地电阻值 依据设计要求或设备要求 等
电 位 网络结构型式 S 型/M 型
连
接 措
等电位连接带 材料规格
铜/铁 最小截面积 50mm2
施 网格材料规格 铜箔/多股铜芯导体 最小截面积 25mm2
防接触电压措施
明敷引下线保护管高度;是否有警示牌
过渡电阻值
<0.2Ω
与保温墙体的间距(m) ≥0.1m
类型
独立接地/共用接地
材料规格(mm 或 mm2) GB50057-2010 表 5.4.1
人工接地体埋设深度(m) 不小于 0.5m
焊接、压接;
连接方式及工艺质量
扁钢与扁钢搭接≥扁钢宽度 2 倍,三面施焊; 圆钢与圆钢搭接≥圆钢直径 6 倍,双面施焊;
圆钢与扁钢搭接≥圆钢直径 6 倍,双面施焊
接
接地电阻(Ω)
地
一类:≤10Ω;二类:≤10Ω;三类:≤30Ω
防雷检测安全技术交底模板
![防雷检测安全技术交底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138bee82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ad.png)
一、交底目的为确保施工现场及建筑物在雷电天气下的安全,防止雷电灾害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安全技术交底。
通过本次交底,使全体施工人员了解防雷检测的相关知识,掌握防雷检测的操作规程,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二、交底内容1. 防雷检测基础知识(1)雷电的产生及危害:雷电是一种自然现象,具有强大的破坏力。
雷电灾害会造成建筑物损坏、设备损坏、火灾、爆炸等事故,严重威胁人身安全。
(2)防雷装置的作用:防雷装置可以有效地引导雷电流,将雷击能量分散到大地,保护建筑物和设备免受雷击损害。
2. 防雷检测项目及标准(1)接闪器检测:检查接闪器安装位置、规格、网格尺寸、焊接质量、防腐处理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引下线检测:检查引下线布置形式、平均距离、数量、与接闪器连接过渡电阻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3)接地装置检测:检查接地装置隐蔽工程记录、填土情况、与其它独立接地体距离、工频接地电阻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4)防雷测试:对防雷装置进行工频接地电阻测试,确保接地电阻符合设计要求。
3. 防雷检测操作规程(1)检测人员应具备相关资质,熟悉防雷检测技术规范。
(2)检测前应准备好检测仪器、工具及安全防护用品。
(3)检测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检测项目及标准进行操作。
(4)检测过程中,如发现安全隐患,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5)检测完成后,应整理检测数据,填写检测报告。
4. 防雷检测注意事项(1)检测人员应佩戴安全帽、绝缘手套等安全防护用品。
(2)检测过程中,应确保检测仪器、工具的完好,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3)检测现场应设置警示标志,防止无关人员进入。
(4)检测过程中,如遇恶劣天气,应立即停止检测,确保人员安全。
三、交底要求1. 施工单位应组织全体施工人员进行防雷检测安全技术交底。
2. 施工人员应认真学习本交底内容,掌握防雷检测操作规程。
3. 施工单位应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防雷检测安全技术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防雷检测报告模板
![防雷检测报告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98d15c10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35.png)
编号:xxxxxx号
防雷装置检测报告
受检单位: xxxxxxx公司
项目范围: xxxxxxxxxx#楼
检测类别: 委托检测
报告编号: xxxxxxxxxx号
xxxxxx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201x年xx月xx日
注意事项和说明
一、本检测报告只对此次检测内容及检测结果有效, 防雷装置变更
应重新检测。
二、本检测报告的有效期为一年。
三、如对本检测报告的内容及结果有异议, 请在接到本报告15天
内申请复验, 逾期不申请, 视为认可报告。
四、本报告无检测人、审核人、批准人签字无效。
五、本报告未加盖检测专用章、内容涂改处未加盖检测专用章的无
效。
本报告正本一式二份, 检测单位一份, 被检单位一份。
复制本检测报告时必须全部复制, 部分复制无效。
检测单位: xxxx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单位地址: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联系人: xxx
电话: xxxxxxxxxx
1/6
检测报告
2/6
3/6
4/6
5/6
6/6
7/6
8/6。
建筑工程临时用电施工防雷一般要求(二篇)
![建筑工程临时用电施工防雷一般要求(二篇)](https://img.taocdn.com/s3/m/e75d1268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84.png)
建筑工程临时用电施工防雷一般要求1、施工现场和临时生活区的高度在20m及以上的井字架、脚手架、正在施工的建筑物以及塔式起重机、机具、烟囱、水塔等设施,均应装设防雷保护。
若最高机械设备上的避雷针,其保护范围按滚球法计算能够保护其它设备,且最后退出现场,则其它设备可不设防雷装置。
2、高度在20m以上的大钢模板,就位后应及时与建筑物的接地线连接。
3、施工现场内所有防雷装置的冲击接地电阻值不得大于30。
4、做防雷接地机械上的电气设备,所连接的PE线必须同时做重复接地,同一台机械电气设备的重复接地和机械的防雷接地可共用同一接地体,但接地电阻应符合重复接地电阻值的要求。
塔式起重机的防雷装置应单独设置,不应借用架子或建筑物的防雷装置。
5、各机械设备的防雷引下线可利用该设备的金属结构体,但应保证电气连接。
6、机械设备上的避雷针(接闪器)长度应为1至2m。
建筑工程临时用电施工防雷一般要求(二)建筑工程临时用电施工防雷是确保施工现场人员和设备安全的重要措施。
以下是一般的防雷要求:1. 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设计和施工,并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例如,GB 50157-2013《建筑防雷设计规范》和GB 50057-2010《建筑物雷电防护技术规程》等。
2. 根据建筑的大小和性质,确定防雷措施的技术要求和设计参数。
包括雷电综合保护等级、防雷范围区域划分和防护单元划分等。
3.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设备的选择和安装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
电源线路和设备要有足够的电压容量和负荷承受能力,以满足施工现场的需求。
4. 设置临时用电设备接地装置,并确保接地电阻达到规定的要求。
接地装置应坚固可靠,接地电位不得超过规定的范围。
5. 在施工现场周围设置合适的避雷装置。
避雷装置应符合建筑防雷设计规范要求,并定期检查和维护。
6. 在临时用电设备和电线电缆等容易积聚静电的部位安装静电消除装置,以防止静电引发雷击事故。
7. 施工现场应加强雷电监测和预警工作。
建筑防雷施工安全技术交底模板
![建筑防雷施工安全技术交底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8c59c19b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a6.png)
一、交底目的为确保施工现场防雷设施的安全施工,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防止雷击事故的发生,特进行防雷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二、交底内容1. 施工人员安全要求- 所有参与防雷施工的员工必须经过专业培训,了解防雷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
- 进入施工现场必须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如安全帽、防滑鞋等。
- 严禁酒后作业,确保施工人员的身体状况符合工作要求。
2. 施工现场安全措施- 施工现场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提醒施工人员注意防雷安全。
- 雷雨天气严禁进行露天防雷施工,如需施工,应采取有效防护措施。
- 施工现场应保持良好的排水系统,防止积水。
3. 防雷施工技术要点- 防雷接地系统应按照设计要求施工,确保接地电阻符合规范。
- 接地体应选用符合标准的材料,埋设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 防雷引下线应沿建筑物外墙敷设,并做好固定和防腐处理。
- 防雷装置的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确保防雷效果。
4. 防雷施工操作规程- 施工前应仔细检查防雷材料,确保质量合格。
- 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不得擅自更改设计。
- 防雷接地系统施工过程中,应定期检测接地电阻,确保符合规范要求。
- 防雷引下线施工时,应注意与建筑物外墙面保持一定距离,避免损坏。
5. 事故处理- 发生雷击事故时,应立即停止施工,切断电源,组织人员进行现场救援。
- 同时,应及时上报事故情况,配合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处理。
三、交底人员- 施工单位:XXX- 建设单位:XXX- 工程名称:XXX- 工程部位:XXX- 安全负责人:XXX- 工长:XXX- 班长:XXX四、交底日期- 年月日五、交底记录- 请参加交底人员认真阅读以上内容,并在以下记录表上签字确认。
交底人员签字:____________________备注:- 本安全技术交底模板仅供参考,具体施工内容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 施工过程中,如遇特殊情况,应及时调整施工方案,并重新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防雷保护安全技术交底模板
![防雷保护安全技术交底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302410a6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5318f70.png)
一、交底目的为确保施工现场和建筑物的安全,防止雷击事故发生,提高全体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特进行防雷保护安全技术交底。
二、交底内容1. 防雷基础知识- 雷电的形成原因及危害。
- 防雷保护的基本原理和重要性。
- 常见的防雷措施及设备。
2. 防雷设施及设备- 独立避雷针:适用于山区、多雷地区或重要建筑物。
- 避雷器:用于保护高压架空线路及变压器高压侧。
- 防雷接地装置:包括接地体、接地引下线、接地干线等。
3. 防雷接地系统- TN-S系统:保护导体和中性导体分离接地系统。
- TT系统:保护导体就地接地系统。
- TN-C系统:保护导体和中性导体共用接地系统。
4. 防雷接地施工要求- 接地体材料:应选用镀锌圆钢、扁钢等。
- 接地体埋设深度:一般不少于0.6米。
- 接地电阻: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般不得大于10Ω。
- 接地引下线:应选用镀锌圆钢或扁钢,埋设深度应与接地体相同。
5. 防雷接地验收- 接地电阻测试:使用接地电阻测试仪进行测试,确保接地电阻符合设计要求。
- 接地引下线检查:检查接地引下线是否完好,有无腐蚀现象。
- 防雷设施检查:检查避雷针、避雷器等设施是否完好,有无损坏。
三、操作注意事项1. 施工人员必须熟悉防雷保护安全技术,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施工。
2. 防雷接地施工前,应进行现场勘察,了解现场环境,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
3. 施工过程中,应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避免发生触电、坠落等事故。
4. 施工完成后,应进行防雷接地验收,确保防雷设施及设备符合设计要求。
四、应急措施1. 雷电天气时,应立即停止户外施工,人员迅速撤离至安全地带。
2. 发现防雷设施及设备损坏,应立即停止使用,并报告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3. 发生雷击事故,应立即切断电源,并进行现场救援。
五、交底人及接受交底人员交底人:[姓名]接受交底人员:[姓名]六、日期[年] [月] [日]七、备注本交底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施工要求以设计图纸及规范为准。
防雷工程设计方案模板
![防雷工程设计方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7050c79c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c7.png)
防雷工程设计方案模板一、工程概述为了保障建筑物和设备的安全,防雷工程设计应当合理、可靠、经济。
通过对建筑物进行分析,防雷针对性的布置,合理选择防雷设备和材料,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保护建筑物和设备安全。
二、设计依据1、《建筑电气设计规范》2、《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3、《建筑防雷规范》三、设计内容1、建筑物防雷位置的确定2、设备接地设计3、防雷设备及材料的选用4、防雷保护装置的设置四、设计原则1、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特点,确定合理的防雷位置。
2、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防雷设备及材料。
3、设计合理的设备接地系统,确保设备的接地可靠。
4、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和材料,设计合理的防雷保护装置。
五、设计方案1、建筑物防雷位置的确定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特点,合理确定防雷位置,优先布置在建筑物的高点、突出部分、建筑物附近的高树等易受雷击的位置。
2、设备接地设计为了确保设备的接地可靠,应根据建筑物的特点,合理设计设备接地系统,确保接地电阻符合国家标准。
3、防雷设备及材料的选用根据建筑物的特点和用途,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防雷设备及材料,确保其质量可靠。
4、防雷保护装置的设置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和材料,设计合理的防雷保护装置,确保建筑物和设备能够有效抵抗雷击。
六、设计实施方案1、确定防雷位置并进行标注。
2、设计设备接地系统,确保接地电阻符合国家标准。
3、选择合适的防雷设备及材料,进行采购。
4、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和材料,设计合理的防雷保护装置。
5、按照设计方案,对建筑物进行防雷施工和设备调试。
6、进行防雷保护装置的验收,并进行记录。
七、设计效果评估根据设计方案的实施情况,评估建筑物和设备的防雷效果,确保其能够有效抵抗雷击,保障建筑物和设备的安全。
八、设计总结通过对建筑物进行合理、可靠、经济的防雷设计,确保建筑物和设备在雷电天气时能够有效抵抗雷击,保障建筑物和设备的安全。
以上是防雷工程设计方案的内容,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建筑工地防雷安全管理范本
![建筑工地防雷安全管理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763f2740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2d86b44.png)
建筑工地防雷安全管理范本一、引言建筑工地是雷电活动频繁的地区,雷击事故容易发生且危害较大。
为确保工人的人身安全和工地的顺利进行,必须采取一系列的防雷措施,科学合理地管理防雷工作。
本文旨在建立建筑工地防雷安全管理范本,为相关人员提供相关指导。
二、工地雷电活动评估在建设工地之前,必须开展雷电活动的评估工作。
该评估应当考虑以下因素:1. 工地所在地的雷电密度和雷电频率;2. 工地周边的地形和气象条件;3. 工地内可能存在的导电材料和设备;4. 工地的高度和结构特点等。
三、防雷设施建设根据工地的特点和雷电活动的评估结果,需要建立相应的防雷设施。
以下是建筑工地防雷设施的建设要求:1. 建立有效的接地系统,确保工地的导电设施与接地系统可靠连接;2. 在工地重要设备和建筑物上安装避雷针,以提供更好的保护;3. 对建筑物内存在的电气设备进行防雷改造,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4. 配备雷电监测装置,及时发现并跟踪雷电活动的信息;5. 建立防雷巡查制度和维护保养计划,保证设施的有效运行。
四、人员培训和责任落实工地的防雷安全工作需要相关人员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
因此,必须进行防雷知识的培训和教育,确保工人们能够正确应对雷电活动。
同时,需要明确相关人员的责任,并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以推动责任的落实。
五、应急预案和演练在建筑工地中,防雷措施只是一方面,应急预案和演练同样重要。
相关人员需要掌握紧急情况下的逃生和自救技能,并熟悉工地内的紧急通讯系统和救援装备。
此外,定期进行应急演练,以提高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六、监督检查和整改为了确保防雷工作的有效实施,必须进行监督检查和整改工作。
相关部门应定期对工地的防雷设施和工作情况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
对于发现的问题,需要建立整改方案和责任追究机制,确保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七、信息宣传和共享防雷工作的宣传和共享可以提高人们的防雷意识和能力。
工地应加强对防雷知识的宣传教育,定期组织培训和讲座,增强工人的防雷工作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
范中
第三节第二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
第3.3.1条接闪器、引下线直接装设在建筑物上, 在非金属屋面上装设网格不大于10m的金属网, 数十年的运行经验证明是可靠的。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曾对几十个模型做了几万次放电试验, 虽然试验的重点放在非爆炸危险建筑物上, 而且保护的重点是易受雷击的部位, 但对整个建筑物起到了保护作用。
如果把避雷带改为避雷网, 则保护效果更有提高。
根据中国的运行经验和模拟试验, 对第二类防雷建筑物采用不大于10m的网格是适宜的。
IEC1024-l防雷标准中相当于本规范第二类防雷建筑物的接闪器, 当采用网格时, 其尺寸也是不大于 10m×10m, 另见本规范第5.2.l条说明。
与10m×10m 并列, 增加12m×8m 网格, 这与引下线类同, 是按6m柱距的倍数考虑的。
为了提高可靠性和安全性, 便于雷电流的流散以及减小流经引下线的雷电流, 故多根避雷针要用避雷带连接起来。
第3.3.2条
第一款, 虽然对排放有爆炸危险的气体、蒸气或粉尘的管道的要求同第3.2.l条二款, 但由于对第一类和第二类防雷建筑物, 其接
闪器的保护范围是不同的( 因h r 不同, 见表5.2.1) , 因此, 实际上保护措施的做法是不同的。
第二款, 阻火器能阻止火焰传播, 因此, 在第二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中补充了这一规定。
以前的调查中发现雷击煤气放散管起火8次, 均未发生事故。
从这些事例中说明煤气放散管始终保持正压, 如煤气灶一样, 火焰在管口燃烧而不会发生事故, 故本规范特作出此规定。
第3.3.3条 关于引下线间距见第3.2.4条二款的说明。
根据实践经验和实际需要补充增加了: ”当仅利用建筑物四周的钢柱或柱子钢筋作为引下线时, 可按跨度设引下线, 但引下线的平均间距不应大于18m ”。
第3.3.4条 土壤的冲击击穿场强与本规范第3.2.1条第五款说明一样, 取500kV /m 。
雷电流幅值根据附表6.1采用
150kA 。
由于多根引下线, 引入分流系数k c 。
因此得
i c i c i c e R k R k TR k S 3.05001505002==≥。
增加”信息系统”, 因为信息系统防雷击电磁脉冲时接地必须连接在一起才能起到保护效果, 而且应采用共用接地系统。
将分流系数k c 选值的规定移至附录五。
第3.3.5条利用钢筋混凝土柱和基础内钢筋作引下线和接地体, 国内外在六十年代初期就已经采用了。
现已较为普遍。
利用屋顶钢筋作为接闪器国内外从七十年代初就逐渐被采用了。
关于利用钢筋体作防雷装置, IEC1024—1防雷标准的规定如下: 在其2.1.4款的规定中, 对利用建筑物的自然金属物作为自然接闪器包括”覆盖有非金属物的屋顶结构的金属体( 桁架、互相连接的钢筋网等等) , 当该非金属物处于需要防雷的空间之外时”; 在其2.2.5款的规定中, 对利用建筑物的自然金属物作为自然引下线包括”建筑物的互相连接的钢筋网”; 其2.3.6款对自然接地体的规定是, ”混凝土内互相连接的钢筋网或其它合适的地下金属结构, 当其特性满足2.5节( 译注: 即对其材料和尺寸) 的要求时可利用作为接地体”。
国际上许多国家的防雷规范、标准也作了类同的规定。
钢筋混凝土建筑物的钢筋体偶然采用焊接连接, 此时, 提供了肯定的电气贯通。
然而, 更多的是, 在交叉点采用金属绑线绑扎在一起, 可是, 不论金属性连接的偶然性, 这样一种建筑物具有许许多多钢筋和连接点, 它们保证将全部雷电流经过许多次再分流流入大量的并联放电路径。
经验表明, 这样一种建筑物可容易地被利用作为防雷装置的一部分。
利用屋顶钢筋作接闪器, 其前提是允许屋顶遭雷击时混凝土会有一些碎片脱开以及一小块防水、保温层遭破坏。
但这对结构无损害, 发现时加以修补就能够了。
屋顶的防水层原来正常使用一段时期后也要修补或翻修。
另一方面, 即使安装了专设接闪器, 还是存在一个绕击问题, 即比所规定的雷电流小的电流仍有可能穿越专设接问器而击在屋顶的可能性。
利用建筑物的金属体做防雷装置的其它优点和做法请参见《基础接地体及其应用》一书( 林维勇著, 1980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和全国电气装置标准图集86SD566《利用建筑物金属体做防雷及接地装置安装》。
钢筋混凝土的导电性能, 在其干燥时, 是不良导体, 电阻率较大, 但当具有一定湿度时, 就成了较好的导电物质, 可达100~200Ω·m。
潮湿的混凝土导电性能较好, 是因为混凝土中的硅酸盐与水形成导电性的盐基性溶液。
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加人了较多的水分, 成形后结构中密布着很多大大小小的毛细孔洞, 因此就有了一些水分储存。
当埋入地下后, 地下的潮气, 又可经过毛细管作用吸人混凝土中, 保持一定湿度。
图3.3示出, 在混凝土的真实湿度的范围内( 从水饱和到干涸) , 其电阻率的变化约为520倍。
在重复饱和和干涸的整个过程中, 没有观察到各点的位移, 也即每一湿度有一相应的电阻率。
建筑物的基础, 一般采用150~200号混凝土。
原苏联1980年有人提出一个用于200号混凝土的近似计算式, 计算混凝土的电阻率ρ( Ω·m) 与其湿度的关系, 其关系式如下:
6.228000
W =ρ ( 3.10)
式中: W ──混凝土的湿度( %) 。
例如, 当W =6%时,
2656280006.2==ρΩ·m; 当W =7.5%时,
149)5.7(280006.2==ρΩ·m 。
根据中国的具体情况, 土壤一般可保持有20%左右的湿度, 即使在最不利的情况下, 也有5%~6%的湿度。
在利用基础内钢筋作接地体时, 有人不论周围环境条件如何, 甚至位于岩石上也利用, 这是错误的。
因此, 补充了”周围土壤的含水量不低于4%”。
混凝土的含水量约在3.5%及以上时, 其电阻率就趋于稳定; 当小于3.5%时, 电阻率随水分的减小而增大。
根据图3.3, 含水量定为不低于4%。
该含水量应是当地历史上一年中最早发生雷闪时间以前的含水量, 不是夏季的含水量。
如矿渣水泥、 波特兰水泥就是以硅酸盐为基料的水泥。
混凝土的电阻率还与其温度成一定关系的反向作用, 即温度升高, 电阻率减小; 温度降低, 电阻率增大。
下面举几个例子说明中国六十年代利用钢筋混凝土构件中钢筋作为接地装置的情况。
一、 北京某学院与某公司工程的设计, 采用钢筋混凝土构件中的钢筋, 作为防雷引下线与接地体, 并进行了测定, 约8000m 2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