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综述
认识乔姆斯基和转换生产语法
![认识乔姆斯基和转换生产语法](https://img.taocdn.com/s3/m/b6b19714de80d4d8d15a4ff2.png)
认识乔姆斯基和转换生产语法摘要:诺姆·阿弗莱姆·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对于全面的认识20世纪西方语言学发展的动态和趋势,建构合理的语言学理论框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文介绍了乔姆斯基和他的主要著作,主要在转换生成语法与系统功能语法的对比中,通过哲学基础和理论渊源的不同、研究任务和研究方法的差异、语言观的不同三个不同点和对“言语”的认识基本一致、研究方法都采用共时描写两个相同点认识转换生成语法。
关键词: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系统功能语法诺姆·阿弗莱姆·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的提出是语言学史上继索诸尔语言学说提出后的又一次革命,有人把它称为“乔姆斯基革命”一、乔姆斯基和他的主要著作乔姆斯基(1928-)生于美国费城。
他的父亲威廉·乔姆斯基是一个希伯来语学者,曾写过《大卫·金西的希伯来语法》一文。
年幼的乔姆斯基在其父的熏陶下,爱上了语言研究工作。
中学毕业后,进入宾夕法尼亚大学深造,在结构主义语言学家海里斯和哲学家古德斯曼等人的指导下学习语言学和哲学,并自修数学。
乔姆斯基学习了海里斯的《结构语言学方法》后,试图用海里斯的方法来研究希伯来语,但收获甚微,于是他试图采用递归的规则来描写句子的形式结构,使语言获得较强的解释力。
1954年,乔姆斯基着手写《语言理论的逻辑结构》一书。
在这部著作中,他初步勾画出生成语法的理论观点和思想方法。
1957年,《句法结构》正式出版。
从此,乔姆斯基的语言学说在语言学界传播开来。
1973年,乔姆斯基发表了《转换的条件》,把语言研究重点从规则转移到规则的条件,丰富了扩充标准理论的内容,被生成语法学派称为生成语法发展史上划时代的重要论著。
乔姆斯基曾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语言学教授,牛津大学约翰·洛克讲座讲师、加利福尼亚大学客座教授,并在哈佛认知研究中心任高级研究员。
乔姆斯基是美国科学院院士,英国科学院通讯院士,芝加哥大学和伦敦大学都授予他名誉博士学位。
转换生成语法理论
![转换生成语法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e0a8898065ce05087732130d.png)
转换-生成语法转换-生成语法(Transformational-generative grammar)是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提出的一个描述语法的一个术语,他在1957年所写的《语法结构》的出版是转换-生成语法诞生的标志。
简单的说,转换-生成语法理论研究的是人类为什么会说话以及如何了解新的句子。
“转换”本来是一个控制论的术语,指事物从一种状态转化为另一种状态。
生成语法学早期借用这个术语,指的是在句子的生成过程中所采用的各种具体的操作手段及相应规则的总称。
“生成”(generation)的基本含义有两层。
一层是创造性,指的是任何一种具体语言都具有很高程度上的“递归”(recursion)特点,即“有限的手段的无限运用”, 创造性就表现为以有限的规则生成无限数量的合格的句子。
另一方面是明晰性,指的是,一种有效的语法理论必须清晰的理论陈述明确地“预言”某种具体预言中所有“合法”(well-formed)的句子,同时保证不会产生“不合法”(ill-formed)的句子。
乔姆斯基认为语法主要包括基础和转换两个部分,基础部分生成深层结构,深层结构通过转换得到表层结构,语义部分属于深层结构,它为深层结构作出语义解释。
语音部分属于表层结构并为表层结构作出语音解释。
转换-生成语法发展过程 一般人认为,乔姆斯基的生成语法有4个发展阶段,但是他本人认为只有两个转折点,即:分语法规则系统和语法原则系统阶段。
在语法规则系统阶段,早期的生成语法学家研究以数学的集合论为语法研究的基础。
他们认为,每种语言都是句子的无穷集合,不能列举,只能用规则描述,因此学语言的人不可能一句句地学会,必须掌握语法规律。
但是,一般人虽有说话和听话的能力,却并不意识到有哪些规律在起作用。
生成语法学家认为,应该假设一套规则来描写语言能力。
例如用语类规则来描述句子、词组等各种语类的内部结构,用 S→NP+VP来表示一个句子,句子(sentence)由一个名词词组 (noun phrase)加上一个动词词组(verb phrase)构成。
转换生成语法概述
![转换生成语法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a0f069225901020207409c36.png)
转|换|生|成|语|法|概|述转|换|生|成|语|法|概李路(哈尔滨师范大学西语学院,哈尔滨150080)摘要:转换生成语法是由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在20世纪50年代开始创立的,是最有影响的语言学理论之一"转换生成语法及其思想已成为语言研究!认知研究!哲学研究!心理研究,乃至自然科学研究影响巨大的理论之一"关键词:转换生成;概述;局限性;天赋观念;普遍语法转换生成语法是由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在20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创立的,是最有影响的语言学理论之一,它被认为和历史比较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一起代表了现代语言学经历的三个主要时期"以乔姆斯基1957年发表5句法结构6为标志,经过乔姆斯基及其追随者五十多年的研究与发展,生成语法及其思想已成为语言研究!认知研究!哲学研究!心理研究,乃至自然科学研究中影响巨大的理论之一"一!生成语法产生的历史背景在乔姆斯基的生成语法诞生之前,现代语言科学经历了两个主要时期:[1]一个是历史比较语言学,指的是欧洲18!19世纪时期的语言学家所进行的语言研究;另一个则是由/现代语言学之父0索绪尔开创的结构主义语言学,一般认为是指欧美国家的语言学家在19世纪末期到20世纪50年代所进行的语言学研究"20世纪的50年代正好是结构主义语言观一统天下的时期"早年的乔姆斯基深受结构主义语言观的影响和熏陶,其硕士论文就是用结构主义方法对希伯来语作了研究"正是在研究的过程中,他对结构主义的分类方法产生了怀疑"乔姆斯基决定对原有的理论进行批判!否认,同时提出自己的理论主张,力求建立一套用来解释语言科学,乃至哲学中的根本问题,即/柏拉图问题0的理论"二!生成语法理论的发展阶段现在大多数的语言学家们都把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理论分为5个阶段,[2]分别是:从50年代末期到1965年为第一阶段,被称为古典理论阶段,其特点是认为语义和语法分析无关"5句法结构6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作,它的出版被人们认为是/乔姆斯基革命0开始的标志,也标志着转换生成语法的诞生"1965年到1971年是标准理论阶段,乔姆斯基提出了/深层结构0这个概念,认为一切句子都直接从深层结构或基础部分生成而来,通过运用各种转换规则变为实际的句子或表层结构,这时的语法分析可以纳入语义,但是转换规则只改变句子结构,不改变意义"这个时期的代表作是5句法理论的若干问题6"其语法包括四部分规则,即基础部分!转换部分!语义部分和语音部分"1972年到1979年是扩展标准理论阶段,认为表层结构也可以对语义解释起到一定的作用,转换不仅可以改变句子结构,有时也可以改变句义"5深层结构!表层结构和语义解释6(1971)标志着一时期的开始,而5关于形式和解释的论文集6(1977)又对这一时期的理论做了一些修正,因而也称为/修正的扩展的标准理论0"1979到1992年为支配和约束理论阶段,研究重点从规则系统转到原则系统,支配理论是其核心"以5支配和约束论集6(1981)为代表,这本书是根据乔姆斯基1979年在意大利比萨的一次学术会议上提出的/支配0和/约束0理论整理成的"这一阶段的理论有两个重大变化:一是在原来的规则系统之外增加了原则系统,二是提出了/虚范畴0"目前,支配和约束理论仍然处于不断的修正和发展之中"1992年至今被称为最简方案阶段,它认为普遍语法系统模型由一个数据型的词库和一个/计算系统0构成,认为句法是语法体系中联系语义和语音的机制,遵照经济原则运作,是语言机制完美性和简洁性的具体所在"代表作为5语言学理论最简方案6与5最简方案6"5语言学理论的最简方案6一文标志着生成语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3]三!生成语法概述乔姆斯基语言学理论的核心概念是先天语言能力,这是对笛卡尔的天赋观念的继承,即认为在知识的获得过程中理性先于感觉,而这种知识的大部分又都是先天就具备的"受这种哲学思想的影响,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研究的主要对象是语言能力"[4]在乔姆斯基看来,语言能力和语言运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语言能力指的是说某种语言的人内在的具有理解和创造句子的能力,即人类语言能力"这种能力可以说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也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一个主要特征"而语言运用只是这种能力的一种体现,是人类使用某种特定语言的具体行为,也就是语言现象"语言能力从何而来呢?乔姆斯基又进一步提出了/语言习得机制0这一概念"[5]当一个人说出一个句子时,他并没有意识的把主语放在动词前面,或者清楚的知道宾语应该放在动词后面,但是他说的句子完全符合语法规则,这是人类潜在的语言能力在起作用"由此乔姆斯基认为,人脑中存在一个具有遗传性的语言习得机制"他认为,人具有天生的习得语言的能力"如果有合适的语言环境,儿童能够很快学会语言,这正是外部环境和内部遗传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他认为,语言就像走路一样,是人类的一种本能,很多有关语言的知识都是在人脑所固有的,或者说是天生的"虽然语言是人类本能这种说法表面上听起来很疯狂,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人类确实具备语言能力而且这种能力是天赋的,这就是/普遍语法0"[6]普遍语法是由人类所有语言所共有的原则条件和规则组成的系统,是人类语言的本质所在"普遍语法主要研究语言知识能力,语言知识能力如何获得,怎样应用及其物质实现等"他认为普遍语法是人脑在学习语言前的初始状态,包括人类一切语言共同具有的特点"乔姆斯基还提出了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的概念,认为句法结构形成句子的深层结构,深层结构在语义解释中起关键作用"而且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之间有转换关系,人天生就具备在这两种结构之间进行转换的天赋能力"不仅如此,他认为各个民族的语言都具有共同的深层结构,只是表层结构不同,这一观点在翻译理论中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四!生成语法的局限性转换生成语法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一路走来历经多次修改乃至理论的重新提出,无疑是一套优秀的语法理论,然而任何语法理论都存在缺陷,转换生成语法也不例外"国内外有很多学者都提出了生成语法的很多不足,比如:生成语法解释了儿童在相对贫乏的语言刺激条件下在很短的时间内准确地掌握了母语,却不能解释成人在第二外语习得的过程中为什么不能像儿童一样快速准确地掌握第二外语"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普遍语法在二语习得过程中不起任何作用,既然普遍语法是人脑所固有的,为什么会在母语习得中起作用而在二语习得中不起作用呢?难道人脑的这种机能是一次性的?这显然荒谬至极"转换生成语法以句子为最大的研究单位,研究脱离了语段!段落或者篇章的句子,使句子孤立存在,忽视了语言的社会性,即语境问题,这也是转换生成语法的一个缺陷"[7]而且乔姆斯基还认为理想中的讲话者所使用的语言,即完全符合语法规则的语言才是语言学家应该研究的对象,这不符合转换生成语法作为一种描述性语法的标榜"描述性语法应该描述的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使用的所有语言,而不仅仅是语言的理想结构"笔者认为,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中有些理论是值得推敲的"一是对乔姆斯基的/天赋0主义的质疑"众所周知,语言的产生必然要有一定的生物前提,即脑和言语器官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如果让一个幼童一开始就长期脱离人群,那他就不能掌握语言,过去/狼孩0的故事就足以证明这一事实"[8]/狼孩0在经过多年的与世隔绝后,根本无法听懂人类的语言,更谈不上用语言与人类沟通"也就是说,/狼孩0根本无法独立发展出一种语言"不过如果按照乔姆斯基/天赋0能力的看法,这个孩子本身就已经有学习语言的能力和天赋,他就应该不管外界的变化,完全按照父母遗传给他的基因来自主的说出母语"可/狼孩0的事实却打破了这种看法"所以乔姆斯基的这个观点还不太完整"二是乔姆斯基语言学中的/普遍语法0非常抽象,是人类大脑中的语言学习能力,但是我们现在还无法证实/普遍语法0是否真正的存在于人脑中"/我们现在无法证实,也无法证伪"0[1]也就是说,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的根基并不是那么牢固,因此,值得我们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
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综述
![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374fa8ea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07.png)
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综述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综述转换-生成语法简介(Transformational-generative grammar,简称TG)是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提出的一个描述语法的一个术语,他在1957年所写的《语法结构》的出版是转换-生成语法诞生的标志。
简单的说,转换-生成语法理论研究的是人类为什么会说话以及如何了解新的句子。
在1957年所出版的《语法结构》和1965年的《语法理论要略》两书被乔姆斯基称为“标准理论”。
此后他又修正了些许这些理论,称为“扩展的标准理论”,后又修订扩展的标准理论,形成“修正的扩展的标准理论”。
生成语法学的基本概念“转换”“转换”本来是一个控制论的术语,指事物从一种状态转化为另一种状态。
生成语法学早期借用这个术语,指的是在句子的生成过程中所采用的各种具体的操作手段及相应规则的总称。
当然,乔姆斯基的“转换”与Harris的“转换”是有一定联系的。
我们平时所说的“变换”来自Harris,只的是一种表层的转换,关注的是句子与句子或结构与结构之间的“平行”的关系。
而乔姆斯基的“转换”不单是一种平行的变换,更为重要的是一种深层形式到表层形式的生成过程。
是把现代音位学的“位”观念引申到语句结构研究中来的必然结果。
要注意的是“转换”体现的是生成语法学“规则系统”阶段(1957-1980)的特点,而这个阶段提出的各种规则大都带有“个别语法”(particular grammar)的性质。
而在后来的“普遍语法系统”中,“转换”的地位大为降低,比如在“原则-参数理论”中,原来提出的所有转换规则都被压缩为一条“- 移位”。
“生成”(generation)的基本含义有两层一、创造性这是就语言本身的客观属性来说的。
任何一种具体语言都具有很高程度上的“递归”(recursion)特点,[1]即“有限的手段的无限运用”。
具体点说,外在化的语言是个无限的句子集合,但内在性语言却表现为一套数量有限的规则,语言的创造性就表现为以有限的规则生成无限数量的合格的句子。
乔姆斯基的语言观综述
![乔姆斯基的语言观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a0b87609910ef12d2bf9e734.png)
文化长廊Cutting Edge Education 教育前沿 7乔姆斯基的语言观综述文/吴娟摘要:半个多世纪以来,乔姆斯基语言观一直是世界上影响最大、语言学界及各相关科学领域关注度最高、最具有科学生命力的语法理论。
本文就乔姆斯基的三大基本语言观进行了综述,肯定了乔姆斯基对语言研究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也指出其不足之处。
关键词:乔姆斯基语言观;天赋语言观;普遍语法;生成转换法在语言学得发展史上,先后出现了多种研究学说及流派,而乔姆斯基的语言学理论占据了整个语言学领域的特殊地位。
乔姆斯基的天赋语言观是在经验基础之上分析人的先天能力。
乔姆斯基的生成转换语法最大的特点是跨民族性,虽然不同语言的语法结构各具特色,但乔姆斯基讨论的是一种普遍语法,是语法中的共性,并不局限于某一具体的语言现象或者针对某一具体的语法规则。
乔姆斯基的语言哲学思想在当下仍发挥着重大作用,一方面,有利于在人工智能领域提供有效的语言识别和构造系统。
另一方面,在日常生活中为使用不同语言的人们搭建更好的沟通平台。
1 乔姆斯基的语言观1.1 天赋语言观乔姆斯基的天赋语言观,是立足于经验的基础上来分析人的先天能力。
在他看来,人首先具备了天赋语言能力,然后通过外界影响,进一步验证人类具有的这一语言能力。
乔姆斯基认为孩子天生就具有语言习得机制(LAD)。
这种语言观与脱离实际的猜测不同,它是在经验基础之上分析人的先天能力。
乔姆斯基认为我们话语中谈论的对象具有可辨别性。
当我们讨论“明天是晴天”时,尽管天气预报能够为我们提供一定程度上的参考,但只有到了明天并且我们确实见证到是晴天时,这句话才能达到最大的可信度。
先天能力是在实践得到验证的,如某人对外语从陌生到熟练的变化过程。
如果智力、兴趣、环境等条件具备,语言的种类并不影响我们学习语言的能力。
区别于生物学中的天赋观念,人的语言能力类似看图、识字能力,不是仅停留在原始状态,相反,语言能力具有很大的可塑性。
论述乔姆斯基的生成语言学理论
![论述乔姆斯基的生成语言学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32af14e76bd97f192379e9a6.png)
论述乔姆斯基的生成语言学理论1 转换生成语法的产生与发展美国语言学家Chomsky20世纪50年代末创立的转换生成语法理论,迄今已有近60年历史。
作为一个独立的理论句法学派,它取代了结构主义在欧美语法界的主导地位,并渗透到语言和自然科学领域的各个分支,具有巨大的理论影响力。
它被语言学家粗略归结为五个阶段。
(1)20世纪50年代末至1965年,以《句法结构》(Syntactic Structure)发表为代表的古典理论阶段。
在这一理论下Chomsky 认为语义学是独立于语法学之外的,此时的生成语言学致力于语类规则的探讨,主要由短语结构规则和转换规则构成。
(2)1965年至1970年,以《句法理论的若干问题》(Aspect of the Theory of Syntax)为代表的标准理论阶段。
认为语法分析可以纳入语义,但转换规则只改变句子结构,不改变意义。
由于考虑了语义成分,生成语法在语义敏感性方面要更具优势。
(3)1970年到1980年,以《深层结构表层结构和语义解释》(Deep structure of the surface structure and semantic interpretation)为标志的扩充式标准理论阶段。
在此时期,他认为表层结构也起一定作用,对上一阶段所提的理论进行了修改与完善。
(4)1980年前后到1992年,以《管辖与约束讲演集》(Lectures on Government and Binding,The Piss Lectures)为标志的修正的扩充式标准理论阶段。
在此阶段,Chomsky把语义解释放到了表层结构中,提出了若干相应理论,如格理论,约束理论,控制理论等。
但导致语法体系异常繁冗。
(5)1992年至今,以《语言理论的最简方案》(A Minimalist Program of Linguistic Theory)为标志。
生成语法理论进入了第五阶段—最简理论阶段。
乔姆斯基的生成语法
![乔姆斯基的生成语法](https://img.taocdn.com/s3/m/d03fafba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1665b62.png)
乔姆斯基的生成语法是指乔姆斯基在语言学领域提出的一种语法理论。
他认为语言是一种内在的、先天的、规则化的系统,而语言的生成能力是指人们能够根据这些内在的规则创造出无限的新句子。
这种生成语法认为语言的结构是递归的,也就是说一个简单的结构可以被更复杂的形式化结构无限重复使用,从而生成无限的新句子。
乔姆斯基的生成语法理论经历了几个阶段的发展,其中最著名的阶段是转换生成语法阶段。
在这个阶段,乔姆斯基提出了语言的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的概念,并认为语言的生成过程是从深层结构向表层结构的转换过程。
他还提出了语言的递归性,认为语言的语法规则是递归的,一个简单的结构可以被无限重复使用来生成无限的新句子。
乔姆斯基的生成语法理论对语言学和语言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强调语言的内在规则和生成能力,挑战了传统的结构主义语言学观点,并引发了语言学界的革命。
同时,乔姆斯基的生成语法理论也为语言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对于提高语言学习者的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浅谈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
![浅谈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https://img.taocdn.com/s3/m/5f4ea7d2c1c708a1284a442b.png)
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一、转换生成语法的诞生及发展转换生成语法由美国学者诺姆·乔姆斯基于20 世纪50年代创建,以乔姆斯基1957 年发表的《句法结构》为标志发展至今已经有近60 年历史。
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是语言学领域中的一次革命性变革,其影响力波及到语言学、心理学、哲学、教育学、逻辑学、翻译理论、通讯技术、计算机语言等领域,英国当代语言学家约翰·莱茵斯曾经作出这样的评论:“无论乔姆斯基的语法理论正确与否,它无疑是当前最有生命力、最有影响力的语法理论。
”转换生成语法理论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乔姆斯基师从美国描写语言学后布龙菲尔德学派的代表人物、著名语言学家海里斯,并在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语言学、数学和哲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
1957 年乔姆斯基的博士论文缩写而成的《句法结构》在荷兰出版,奠定了转换生成语法的理论基础。
转换生成语法发展至今经历了五个阶段:从1957 年转换生成语法诞生到1965 年为古典理论阶段,这一阶段的代表作是《句法结构》。
当时转换生成语法对当时美国流行的结构主义语言学提出了挑战,从研究方法到研究对象,转换生成语法对结构主义进行了全面颠覆。
在这一理论阶段,乔姆斯基认为语义学是独立于语法学之外存在的,合乎语法并不意味着必须要有意义,某些句子尽管没有意义,但是确实合乎语法规范。
第二个阶段是以1965 年出版的《语法理论的若干问题》为代表,这一阶段属于标准理论阶段。
在此阶段中,乔姆斯基开始将语义纳入语法范畴,并认为语义是由深层结构所决定的,因为如果不考虑语义,生成语法将产生大量无意义的句子,这些句子的存在无疑会降低生成语法的解释力和应用力。
所以在标准理论阶段,生成语法包括了三部分:句法部分,语义部分和语音部分。
其中句法部分是整个语法的核心。
由于考虑了语义成分,生成语法比起其他语法在语义敏感性方面要更具优势。
第三阶段从1972 年到1977 年,乔姆斯基的《深层结构、表层结构和语义解释》是从标准理论发展到扩充式标准理论的转折点。
简述chomsky的生成转换语法
![简述chomsky的生成转换语法](https://img.taocdn.com/s3/m/49ae4328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8d.png)
简述chomsky的生成转换语法马克斯乔姆斯基是20世纪最杰出的语言学家,他提出的生成转换语法有巨大的影响,给语言学研究带来了新的方向。
生成转换语法是一个从上而下的语言描述模型,它提供了一种数学形式的方法来描述和分析语言。
乔姆斯基的生成转换语法包含两个部分,即生成部分和转换部分。
生成部分是乔姆斯基新提出的理论,他利用上下文无关文法和终极语义以及一些规则去描述一种特定的语言。
这一理论表示,句子的结构可以从一个给定的结构式来表示,而且依次推导,这种分析之后会产生一个短语结构树。
转换部分是乔姆斯基另一个提出的概念,他认为一个句子可以通过经过某些规则变换形式而使意义发生改变,从而实现某些看似复杂的句子结构的产生。
乔姆斯基用一套特定的规则来实现这些转换,称之为枚举形式转换。
乔姆斯基的生成转换语法以及它给语言学研究带来的突破性创新,得到了学术界的赞誉和认可。
使用这一理论,研究者们可以以更加精确的方式,描述几乎所有的语言结构。
而且,这一理论还可以用来描述各种不同类型语言,并且能够帮助研究者们来研究一些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异和相似性,为语言学研究分析一些复杂句子提供了便利条件。
除此之外,乔姆斯基的生成转换语法也成为计算机科学研究领域的理论基础。
它的理论可以用来研究自然语言处理,让计算机能够正确理解和分析不同的自然语言,从而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而且,因为乔姆斯基的发现,人们也可以利用自然语言的形式来实现计算机的编程任务,从而使计算机的操作变得更加简单,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
乔姆斯基的生成转换语法是20世纪最新颖的语言学理论,它不仅为语言学研究奠定了基础,还成为计算机科学研究领域的理论基础,为研究者们提供了强大的工具。
可以说,乔姆斯基的生成转换语法是20世纪语言学研究的里程碑。
简述chomsky的生成转换语法
![简述chomsky的生成转换语法](https://img.taocdn.com/s3/m/577a7f32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ce.png)
简述chomsky的生成转换语法
肯尼斯乔姆斯基(1928年)是一位卓越的语言学家和语言学理论家,他开创了现代语言学理论的主要领域,其中最著名的便是著名的生成转换语法(Grammar Transformation)。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关于这一现代语言学理论的基本知识。
首先,要明确的是,chomsky的生成转换语法不同于其他种类的语言学理论,这种语言学理论重点放在对语言语法的研究,使用了一种转换方法,通过对某一句子的有效性进行检测,来判定它的有效性或错误性。
这种检测方法是以语言句子的结构为基础的,而语法结构是由一些规则和转换组成的,而且还涵盖了一些特殊的词干的用法。
其次,这种语言学理论还提出了一个新的理论框架,即“结构性语言学”,它主要是以语言结构和句法构造为基础,从句法上分析单位和句子,从而推断句子的正确与否。
这种理论也涉及到语言的三个层次,即表面结构层、句法成分层和潜在意义层,并且给出了一种新的量化方法来描述语言结构,这种方法可以为语法分析提供一些有用的指导和支持。
最后,与其他形式的语言学理论相比,chomsky提出的这种生成转换语法,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他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来解释语言,这种方法不仅能够解释句法结构,而且能够解释潜在的意思,从而使语言的研究者更容易理解句子的意义,有助于语言的研究和应用。
总之,肯尼斯乔姆斯基的生成转换语法是一种现代语言学理论,它引入了新的语言概念,提出了新的思维方法,不仅能够解释句法结
构,而且能够解释潜在的意义,它的出现使语言的研究和应用变得更加容易,从而使人们有更好的理解和利用语言。
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
![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https://img.taocdn.com/s3/m/028a038e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eb.png)
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乔姆斯基转换是一种用于生成语法的方法。
它通过对语言的结构进行归纳,以生成语法规则的形式来描述语言。
生成语法是一种形式化方法,用于描述如何构建句子。
它通常由一组产生式规则组成,其中每条规则描述了如何用语言的基本元素(称为终结符号)和/或其他规则(称为非终结符号)构建句子。
乔姆斯基转换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生成语法,它使用了乔姆斯基范式来定义产生式规则。
乔姆斯基范式是一种形式化语法,它可以表示为A → X1 X2 ... Xn,其中A 是非终结符号,X1 到Xn 是终结符号或非终结符号。
这表示A 可以被表示为X1 到Xn 的序列。
例如,假设我们想要描述英语中的简单句子,其中包含主语、谓语和宾语。
我们可以使用以下乔姆斯基转换规则来描述这种语言结构:S → NP VPNP → NounVP → Verb NP在这个例子中,S 表示句子,NP 表示名词短语,VP 表示动词短语。
这些规则表示,句子由名词短语和动词短语组成,名词短语由单词(终结符号)组成,动词短语由动词和名词短语组成。
例如,假设我们想要生成句子"The cat chased the mouse"。
我们可以使用以下步骤来使用这些规则生成这个句子:首先,我们使用规则S → NP VP 把句子分成名词短语和动词短语。
然后,我们使用规则NP → Noun 把名词短语分成单词"The"。
接下来,我们使用规则VP → Verb NP 把动词短语分成动词"chased" 和名词短语。
最后,我们再次使用规则NP → Noun 把名词短语分成单词"mouse"。
这样,我们就使用乔姆斯基转换规则生成了句子"The cat chased the mouse"。
乔姆斯基转换在计算机科学中广泛使用,用于生成编译器、解析器和其他类型的软件。
它也被用于自然语言处理和文本生成等领域。
转换生成语法
![转换生成语法](https://img.taocdn.com/s3/m/ea4872a1dd3383c4bb4cd23f.png)
转换生成语法:它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由形式语法学家乔姆斯基提出。
他认为仅仅描写语法形式是不够的,而要探索隐藏在语法行为背后的人类普遍的“语法能力”,这种语言能力通过一套“深层结构”向“表层结构”的转换规则,从而把意义和形式结合起来,把静态描写提高到动态描写。
2。
美国认知语言学家乔姆斯基(A·N·Chomsky)的转换生成语法认为,语言是受规则支配的体系,人具有天生的语言习得机制和语言能力。
人类使用语言不是靠机械模仿和记忆,而是不断理解、掌握语言规则、举一反三地创造性地运用语言的过程。
找到一个图,发不上来,用流程画给你看下语法→转换部分→表层结构→语音部分→句子的语音表现|基础部分→深层结构(指向转换部分)→语义部分→句子的语义表现简单的说,转换-生成语法理论研究的是人类为什么会说话以及如何了解新的句子。
上图是一个转换-生成语法的理论框图。
乔姆斯基认为语言学家只需要制定上图中突出显示的四个部分的规则。
上图也是转换-生成语法的理论内容的示意图:语法主要包括基础和转换两个部分,基础部分生成深层结构,深层结构通过转换得到表层结构,语义部分属于深层结构,它为深层结构作出语义解释。
语音部分属于表层结构并为表层结构作出语音解释。
所谓语言的深层结构, 也就是一般所谓语言的思维形态结构。
所谓语言的表层结构, 也就是一般所谓语言的形式结构。
资料:【语言是附着在思维上的结构体, 语言是受思维支配的, 它是处在交际中的思维的载体。
人作为社会的成员必然具有这个社会的思维特征、思维方式和思维风格,我们统称为思维的形态。
思维形态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又是一种共时的产物, 它无时无刻不在支配语言表现并模式化为语言的深层机制, 这种人类所共有的、内在的、心理的东西称谓语言的“深层结构”。
对比语言学这种分析语言的原理首先是布龙菲尔德创立的结构主义学说,是在结构主义语言理论以及外国语教育的双重刺激下崛起的, 它运用同一种原理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进行描述分析。
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综述
![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c136e66ea98271fe910ef946.png)
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综述转换-生成语法简介(Transformational-generative grammar,简称TG)是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提出的一个描述语法的一个术语,他在1957年所写的《语法结构》的出版是转换-生成语法诞生的标志。
简单的说,转换-生成语法理论研究的是人类为什么会说话以及如何了解新的句子。
在1957年所出版的《语法结构》和1965年的《语法理论要略》两书被乔姆斯基称为“标准理论”。
此后他又修正了些许这些理论,称为“扩展的标准理论”,后又修订扩展的标准理论,形成“修正的扩展的标准理论”。
生成语法学的基本概念“转换”“转换”本来是一个控制论的术语,指事物从一种状态转化为另一种状态。
生成语法学早期借用这个术语,指的是在句子的生成过程中所采用的各种具体的操作手段及相应规则的总称。
当然,乔姆斯基的“转换”与Harris的“转换”是有一定联系的。
我们平时所说的“变换”来自Harris,只的是一种表层的转换,关注的是句子与句子或结构与结构之间的“平行”的关系。
而乔姆斯基的“转换”不单是一种平行的变换,更为重要的是一种深层形式到表层形式的生成过程。
是把现代音位学的“位”观念引申到语句结构研究中来的必然结果。
要注意的是“转换”体现的是生成语法学“规则系统”阶段(1957-1980)的特点,而这个阶段提出的各种规则大都带有“个别语法”(particular grammar)的性质。
而在后来的“普遍语法系统”中,“转换”的地位大为降低,比如在“原则-参数理论”中,原来提出的所有转换规则都被压缩为一条“- 移位”。
“生成”(generation)的基本含义有两层一、创造性这是就语言本身的客观属性来说的。
任何一种具体语言都具有很高程度上的“递归”(recursion)特点,[1]即“有限的手段的无限运用”。
具体点说,外在化的语言是个无限的句子集合,但内在性语言却表现为一套数量有限的规则,语言的创造性就表现为以有限的规则生成无限数量的合格的句子。
变形生成语法
![变形生成语法](https://img.taocdn.com/s3/m/56828447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cc.png)
变形生成语法引言变形生成语法是一种用于描述自然语言结构的理论框架。
它对语言的生成过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规范,有助于我们理解语言的形成规律和语法结构。
本文将从变形生成语法的基本原理、应用领域以及未来发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变形生成语法的基本原理1.1 概述变形生成语法(Transformational Generative Grammar)是由诺姆·乔姆斯基(Noam Chomsky)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
它是一种用于描述自然语言句子结构的理论框架,通过规则和规范来生成和分析语法结构。
1.2 句子生成变形生成语法将语言的生成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形式生成和变形生成。
形式生成阶段是指根据语言的基本规则和规范生成符合语法结构的句子。
变形生成阶段则是对已生成的句子进行转换和变形,以适应不同的语境和句法要求。
1.3 语言结构变形生成语法认为,句子的结构可以通过“主语-谓词-宾语”等基本类型的规则来描述。
同时,在生成阶段和变形阶段,其他的语法规则和转换规则也会对句子的结构进行调整和变换。
二、变形生成语法的应用领域2.1 自然语言处理变形生成语法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对自然语言的句子结构进行准确的描述和规范,可以实现机器翻译、语音识别、问答系统等自然语言处理任务。
2.2 语言学研究在语言学研究中,变形生成语法为研究语言结构和语法规则提供了一种有力的工具。
通过对句子生成和变形的规则进行分析,可以深入理解语言的形成过程和规律。
2.3 教育教学变形生成语法可以应用于语言教育和教学中。
通过对语法结构和句子生成规则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语言的规范和结构,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
三、变形生成语法的未来发展3.1 结合深度学习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发展,变形生成语法可以与神经网络等深度学习方法相结合,以更好地模拟和分析语言的生成和变形过程。
这将为自然语言处理和语言学研究提供更多的新思路和方法。
3.2 跨语种的应用变形生成语法目前主要应用于英语等少数语种,未来可以进一步扩展到更多的语种中,以满足多样化的语言处理需求。
简述chomsky的生成转换语法
![简述chomsky的生成转换语法](https://img.taocdn.com/s3/m/ce269a89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80d8e50.png)
简述chomsky的生成转换语法
Chomsky是20世纪50年代生成式语言学诞生的先驱,他提出了生成转换语法,也称为“符号系统模型”。
该模型是指一系列的转换规则,通过对句子的规范转换可以将句子转换成另一种句子,可以使句子产生正确的语法结构。
生成转换语法以句子的循环形式进行操作,可以根据句子的“输入”得到相应
的“输出”。
通常情况下,在操作之前需要根据句子的语法特征进行“分析”,即将句子分解成较小的结构单位,然后根据生成转换手册上的规则进行操作,有时还需要检查语义方面的规则。
Chomsky的生成转换语法深深影响了20世纪的语言学家,以及现代的语言工
程学家和人工智能研究者等。
其培养出来的思想极大地拓展了语言学研究的视野,也不断影响着人们对自然语言处理的研究。
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Chomsky的生成
转换语法变得尤其重要。
随着语法系统的构建,人们可以保护客户端的身份,便于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传输消息,更方便地识别某些给定范围内的技术风险,也更安全地保护客户端的隐私,从而使语言处理在互联网环境中发挥得更大作用。
总之,Chomsky的生成转换语法是一种有着重要影响力的语言学模型,对于互
联网时代的语言处理和客户端的安全保护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转换生成语法
![转换生成语法](https://img.taocdn.com/s3/m/0de54937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8f.png)
关于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的综述摘要:转换生成语法是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在20世纪50年代开始创立的,是最有影响的语言学理论之一,它被认为和历史比较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一起代表了现代语言学经历的三个主要时期。
1957年乔姆斯基的《句法结构》的出版,标志着“生成语法”的诞生。
这一理论是建立在理性主义的哲学基础之上的,它不完全于建立在经验主义基础之上的美国结构主义,因此,它的出现时对当时处于主流地位的美国结构主义语言的一大挑战,被称为“乔姆斯基的革命”。
转换生成语法强调对人的语言能力作出解释,而不是仅仅描写语言行为,它要研究的是体现在人脑中的认知系统和普遍语法。
它为语言学研究开辟了一条新道路,是语言学新面貌的呈现。
它对其他人文科学的发展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关键词:转换生成生成语法乔姆斯基语言学引言:生成语法(generative grammar),也成转换生成语法。
是20世纪50年代兴起的一种语言学说。
其创建人是美国的语言学家诺姆•乔姆斯基。
1957年他的第一部专著《句法结构》出版,标志着这种学说的诞生。
生成语法的提出风靡全世界,冲垮了结构语言学的支配地位,因而被人们称为“乔姆斯基的革命”。
生成语法学不是一般人所理解的语法学。
其研究对象时内在性语言,而不是一般语言学家所研究的外表化语言。
外表化语言指言语行为,说出来的话,音义结合的词句等;内在性的语言指人脑对语法结构的认识,以心里形式体现。
其研究范围限于人的语言知识或语言能力,而不是语言的使用。
生成语法学一般不研究话语的社会内容,交际功能和说话的环境等等。
过去的结构主义语言学以观察语言现象并把它分类为目标,致力于搜集和处理语言素材;而生成语法学以描写和解释语言能力为目标,提出语法假设和理论来揭示其规律,说明其原因。
生成语法学和传统语法学的一个区别,是它使用数学那样的符号和公式来规定概念,表达规则,所以称为形式化的语法。
生成语法学家采用数学模拟的方法进行研究,其研究的对象是大脑的一种独特的认知系统——语法系统,因此乔姆斯基认为它属于经验科学,是一种特殊的心理学,最终将归入研究人脑机制的生物学。
转换生成语法介绍
![转换生成语法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579700ed4693daef5ef73d59.png)
This That The Some A … 起 始 状 态
man bread book …
has …
this that the some …
man bread book …
brought bought eaten …
结 束 状 态
these those the some …
men books …
第一部分 生成语法观概述
壹 生成语法基本情况简介
• 转换生成语法由乔姆斯基创立、一批生 成语法的学者共同发展起来。 • 乔姆斯基是语言学家、哲学家。基本哲 学观为理性主义与行为主义的结合,采 用分析学哲方法。 • 不是为语言而研究语言(语文学、索绪 尔),而是要通过语言研究达到深刻哲 学认识、人的思维规律和心智结构的揭 示。
语法
• 它是现实世界中的实在事物,因为: • 一方面语法存在于人的大脑中,具有 物理属性; • 另一方面有具有形式上的属性,表现 为人的心智——大脑中的一个规则系 统。(引自《当代西方语法理论》171页)
普遍语法 ( UG )
• 先天的、遗传的特定结构或属性,是 人掌握语言的内在依据;
• 是人的认知系统中的一个认知结构。 体现为人类所有语言所共有的原则、 条件和规则组成的系统,是人类语言 的本质所在。
• “有限状态法”假设语言是线性地“从左自 右”生成,即第一个词规定第二个词,第二 个词限制第三个词,依次这样“总是顺着箭 头的方向来生成一个句子”。(教材 130 - 131页)
“有限状态法”的生成能力
(从左到右生成句子)
“有限状态法”即使加上封闭圈,也只能生成简单语 句,大多数符合语法的句子无法生成。许多相互依 存的单位可能被另外的一串词隔开,例如:The man who is wise is honest.” 所以,语言不是以此方法生成 的。
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
![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https://img.taocdn.com/s3/m/4ef47836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1a6c95c.png)
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Chomsky's Transformational Generative Grammar)是由语言学家诺姆·乔姆斯基(Noam Chomsky)在20世纪中叶提出的一种语法理论。
这一理论旨在描述人类语言的规则和结构,并且被广泛应用于自然语言处理和计算机科学领域。
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基于一个核心观点,即所有的语言都可以通过一系列的转换规则从一个基础语法中生成。
这个基础语法被称为生成文法(Generative Grammar),它使用一系列规则来构造语言的句子和短语。
生成文法的基本元素包括词汇、短语和句子。
词汇是具体的单词,短语是由词汇组成的词组,而句子则由短语构成。
在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中,句子的生成是通过一系列的转换规则来实现的。
转换规则是乔姆斯基理论的核心。
这些规则描述了如何通过改变短语结构来生成新的句子。
其中最基本的规则是短语结构规则,它定义了短语的组成方式和语序。
通过应用这些规则,可以将一个简单的短语扩展成为一个更复杂的句子。
除了短语结构规则,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还包括其他类型的转换规则,如移位规则和删除规则。
移位规则允许词或短语从一个位置移到另一个位置,以改变句子的语序和语义。
而删除规则则允许从句子中删除某些不必要的成分,以简化句子结构。
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它可以用于句法分析,即通过分析句子的结构和规则来理解其语义。
此外,它还可以用于机器翻译、问答系统和自动摘要等自然语言处理任务。
尽管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在语言学和计算机科学领域有着重要的地位,但也存在一些争议。
一些语言学家认为,这种语法理论过于简化了语言的复杂性,并且无法完全解释所有的语言现象。
然而,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仍然是研究和理解语言结构的重要工具之一。
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
![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https://img.taocdn.com/s3/m/a1d032fec8d376eeaeaa31ec.png)
无论是分析哲学还是欧洲大陆哲学,都重视研究语言,这是当代西方哲学的一个重要特征,语言不能脱离世界,语言只有表现世界才有它正真的存在。
当代美国语言大师乔姆斯基首创了转换生成语法理论,正是这种转换生成语法在语言中挑起了一场革命。
它标志着西方语言学的研究,尤其是美国的语言学界研究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即乔姆斯基时期。
一、乔姆斯基“革命”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所研究的不是语言现象,也不是人们的语言运用,而是人们的语言能力,这种做法是对当时美国占统治地位的布龙菲尔德的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的否定。
转换生成语法的创立,被认为是语言学中的一场革命,乔姆斯基的语言理论,很快成为现代语言学最有影响、最有活力的理论。
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是为了探究人的语言能力。
目的是为了对人类语言的某些最显著的特征做出数学般的精确描写。
二、转换生成语法的理论框架。
转换生成语法单纯从形式的角度来描写语法结构,在研究中采用数学和逻辑学的符号和公式等形式化的手段来研究语法。
乔姆斯基在语法研究过程中采用的是演绎法和内省法,其理论目标就是通过描述和分析语言结构和语言现象对语言使用者的语言能力作出充分解释,找出普遍语法,并进而探查人类所特有的内在语言习得机制,解释语言的生成和语言的创造性等问题。
本文仅谈及GB模型和MP模型。
GB模型是标志乔姆斯基理论成熟的模型,这个模型中他区分了语音形式PF(Phonetic Form)和逻辑形式MP(Logic Form),它们分别是同人脑主司发音的声音系统和思维认知系统的接口,叫语言模型的外模块性。
在PF的接口上语言系统输出语音或音位表达式,是关于句子声音的结构性描写;在LF接口上输出的是关于句子意义的表达式,是关于句子意义的结构性描写。
当且仅当一个合格的PF表达式和一个合格的LF表达式同时生成的时候,才有合乎语法的句子。
MP模型认为MP普遍语法系统模型由一个数据型的词库和一个计算系统构成,计算系统内没有任何表达式层次,直接在一个叫做“声音系统”的认知系统和一个叫做“思维系统”的认知子系统相关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综述摘要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美国著名语言学家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理论观点的发表, 是世界语言学史上的一次革命,在语言学界掀起了一场“乔姆斯基革命”。
1957年,乔姆斯基所写的《语法结构》的出版,成为了转换生成语法的诞生标志。
转换-生成语法经历了将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和变化,逐渐形成了对语言进行描述和解释的一个体系。
这一理论是建立在理性主义的哲学基础之上的,它完全不同于建立在经验主义之上的美国结构主义。
乔姆斯基认为,所谓转换生成语法,主要包括基础和转换两个部分,基础部分生成深层结构,深层结构通过转换得到表层结构,语义部分属于深层结构,它为深层结构做出语义解释。
语音部分属于表层结构并为表层结构做出语音解释。
转换生成语法的诞生,对后世产生了积极作用。
转换-生成语法与比它早出现的理论相比,有根本突破;对比它后出现的理论有巨大影响。
关键词:转换-生成语法乔姆斯基表层结构深层结构引言转换生成语法,也成生成语法,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兴起的一种语言学说,其创建人是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
1957年,他的第一部专著《语法结构》出版,标志着这种学说的诞生。
转换-生成语法的提出风靡了全世界,冲垮了结构语言学的支配地位,因而被人们称为“乔姆斯基革命”。
逐渐形成了对语言进行描述和解释的一套体系,在当今语言学界的影响力,犹如一场轰轰烈烈的革命。
”根据钮西来和王晗的研究,转换生成语法从提出到如今已有60多年之久,期间主要经历了六了阶段。
外表化的语言指言语行为,说出来的话,音译结合的词句等;而内在性的语言指人脑对语法结构的认识,以心理形式体现。
其研究范围限于人的语言知识或语言能力,而不是语言的使用。
转化生成语法以描写和解释语言能力为目标,提出语法假设和理论来揭示其规律,说明其原因。
正文“语法分析的现实目的,就是要从认识语句的各种形式(显性标志:语音、语序、词类分布、转换方式等)入手,对内部的各种关系(结构、语义等)进行准确的认定,有效地把握句子的基本格局,从而迅捷地理解整个语句所要表达的意义。
”对此,崔应贤以为,好的理想的句法分析方法应该具备三种基本要求:(一)有助于准确地揭示认识对象的结构特征并迅速地把握语义;(二)能够以一贯之地解释认识对象的所有的具体的句法结构现象;(三)在有形式上的明晰、简易、可操作性。
显然,我们现今所研究、运用的句法分析方法,包括句子成分分析法、层次分析法、转换生成语法等都没有完全达到上述的基本要求,而只能将其当成语法研究中句法分析方法研究的发展方向。
但是,我们也很清楚地看到,每一种句法分析方法的产生和发展,都比原先的方法来得先进与理想。
简言之就是,层次分析法优于句子成分分析法,而转换生成语法则比层析分析法更具有权威性。
“转换生成语言学诞生于2O世纪5O年代末,经历了将近6O多年的发展和变化,逐渐形成了对语言进行描述和解释的一套体系,在当今语言学界的影响力,犹如一场轰轰烈烈的革命。
”根据钮西来和王晗的研究,转换生成语法从提出到如今已有60多年之久,期间主要经历了六了阶段:第一阶段是“前古典理论”时期,从1951年到1956年,《语言理论的逻辑结构》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当时未能出版,后来在1985年才出版。
他提出形式语言分类法,并用于自然语言,通过数学模拟论证了当时盛行的结构主义语法不适用于描写自然语言。
第二阶段是“古典理论”时期,从1957年到1965年,《句法结构》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作,有重要影响的理论有短语结构规则、转换规则以及语素音位规则。
第三阶段是“标准理论”时期,从1965年到1970年,代表作是《句法理论的若干问题》,其语法包括四部分规则,即基础部分、转换部分、语义部分和语音部分。
第四阶段是“扩展的标准理论”时期,从1971年到1979年,1971年出版的《深层结构、表层结构和语义解释》标志着这一时期的开始,而以1977年出版的《关于形式和解释的论文集》为代表,对这一时期的理论又做了些修正,因而也称为“修正的扩展的标准理论”。
第五阶段是“支配约束时期”,从1979年到1986年,以《支配和约束论集》为代表。
第六阶段是“最简方案”时期,又称“经济核查”时期,从1987年至今,乔姆斯基对其理论进一步简约,放弃了一些原则,提出了一些新的理论,如轻动词理论、中心词理论、特征核查理论等,其代表作是《最简方案》。
乔姆斯基认为语法主要包括基础和转换两个部分,基础部分生成深层结构,深层结构通过转换得到表层结构,语义部分属于深层结构,它为深层结构做出语义解释。
语音部分属于表层结构并为表层结构做出语音解释。
乔姆斯基提出的转换-生成语法很大地冲击了当时以布龙菲尔德为代表的美国描写语言学派。
乔姆斯基认为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先天机制,他认为不仅应该研究语言行为,而且应该研究语言能力,转换-生成语法就是关于语言能力的理论。
他认为布龙菲尔德等人的理论只是研究了语言行为,不能说明语言能力。
语言理论应该解释人类天生的语言能力,他认为自己的学说是理性主义的,而布龙菲尔德的学说则是经验主义的。
也称转换-生成语法。
20世纪50年代兴起的一种语言学说。
创建人N.乔姆斯基。
1957年他的第一部专著《句法结构》出版,标志着这种学说的诞生。
最先起来响应的有语音学家M.哈利,语义学家J.卡茨,句法学家P.波斯塔尔,心理学家J.A.福多等。
这个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为中心的学派,在几年内就一跃而为国际语言学界的重要流派。
但是到了60年代后期,就内部分裂,70年代后更是声威渐减,而80年代又趋上升。
目前该学派有东北语言学会与欧亚语言学会两个国际性组织,出版《语言学探索》等国际性学术刊物。
性质生成语法学不是一般人所理解的语法学。
其研究对象是内在性语言,而不是一般语言学家所研究的外表化语言。
外表化的语言指言语行为,说出来的话,音义结合的词句等;内在性的语言指人脑对语法结构的认识,以心理形式体现。
范围生成语法学研究范围限于人的语言知识或语言能力,而不是语言的使用。
生成语法学一般不研究话语的社会内容、交际功能和说话的环境等等。
目标过去结构主义语言学以观察语言现象并把它分类为目标,致力于搜集和处理语言素材;生成语法学以描写和解释语言能力为目标,提出语法假设和理论来揭示其规律,说明其原因。
例如它要说明儿童为什么能在2、3年内学会语言。
表达方式生成语法学与传统语法学的一个区别,是它使用数学那样的符号和公式来规定概念,表达规则,所以称为形式化的语法。
生成语法学家采用数学模拟的方法进行研究,其研究的对象是大脑的一种独特的认知系统──语法系统,因此乔姆斯基认为它属于经验科学,是一种特殊的心理学,最终将归入研究人脑机制的生物学。
乔姆斯基说,与其把生成语法看作一种理论,不如看作一门“学科”,其性质和研究方法与以往的语言学有本质的区别,而与其他自然科学则基本一致。
发展过程一般人认为,乔姆斯基的生成语法有4个发展阶段,但是他本人认为只有两个转折点。
下文按他本人的意见,分语法规则系统和语法原则系统两项来叙述。
60年代的语法规则系统早期的生成语法学家研究以数学的集合论为语法研究的基础。
他们认为,每种语言都是句子的无穷集合,不能列举,只能用规则描述,因此学语言的人不可能一句句地学会,必须掌握语法规律。
但是,一般人虽有说话和听话的能力,却并不意识到有哪些规律在起作用。
生成语法学家认为,应该假设一套规则来描写语言能力。
例如用语类规则来描述句子、词组等各种语类的内部结构,用S→NP+VP来表示一个句子,句子由一个名词词组加上一个动词词组构成。
这种精确的、形式化的语法称为生成语法。
20世纪80-90年代曾邦哲从符号学的系统科学《结构论》观提出英语的语序结构由Vi.j.、Aj.v.(l.,a.,m.)、Nc.u.、P(C)四种词符的六种关联或连接模式相加展开构成。
他们认为,传统语法学的规则太含混,只能意会,不易发展成精密科学;结构主义语法学的规则又内容太贫乏,只能作成分分析,不易揭示丰富多彩的语言规律。
他们主张采用更加灵活的规则──转换规则,以便反映出下面这种规律:“他吃了这个苹果”,“他把这个苹果吃了”,“这个苹果他吃了”,这3个句子虽然表面不同,但彼此之间有其内在的联系。
转换规则也用形式化的符号表达,例如用X—V—NP→NP—X—V表示名词词组NP在句中变换了位置。
用转换规则的语法叫转换语法,既生成又转换的语法叫转换-生成语法。
现在一般称生成语法。
人的语言知识不仅有句法结构方面,也有语音和语义方面。
例如我们都知道句子中哪个词应该读得最重,某个句子是什么意思等等,因此完整的生成语法应该包括音系规则和语义规则,分别描写人们头脑中潜在的音系知识和语义知识。
乔姆斯基于1957年后做了几年研究,到了1965年便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生成语法系统,包括语类、转换、音系、语义 4个子系统,各子系统之间有一定的顺序关系。
每个子系统都有一套规则,规则之间有一定的使用顺序,像用数学公式一样,逐步推导出句子来,不同的规则推导出不同的句子。
这样,生成语法系统好比一部机械装置,运转起来能够生成某种语言中的一切合格的句子,而且只能生成那些合格的句子。
80年代的语法原则系统经过不断研究,生成语法规则越来越丰富,规则系统也越来越复杂,结果是有利于描写,却不利于解释,不利于说明儿童怎么掌握语法。
为了解决这个矛盾,乔姆斯基从70年代起另辟蹊径。
他认为,语法能力体现在辨别哪些句子合格,哪些句子不合格上,想要反映这种能力,不一定靠假设具体的规则来生成一切合格的句子,也可以靠假设更概括的原则来排除那些不合格的句子。
他觉得,掌握语法主要是掌握一些抽象的原则,于是他逐步转而深入研究什么是原则,原则有什么作用,有什么特点。
原则的第一个作用是限制句子结构。
例如“他不怕生病”可以改说成“生病,他不怕”,但是“他因为生病没有来”不可改为“生病,他因为没有来”。
这是因为前一句虽把“生病”提前,动词“怕”能够管住后面的“空位”,后一句把“生病”提前,介词“因为”就管不住后面的“空位”了。
这种空位他认为在语法上属于“空语类”,它必须受到严格控制,否则就不成句。
这种对句子结构加以限制的原则叫做管辖,它是一个概括性原则,可以说明许多现象。
例如英语要表达“谁买了什么”,可以说 Who bought what,但不可说What did who buy;要表达“他看起来年轻”,可以说 He seems to be young,但不可说He seems is young;又如意大利语、西班牙语可以省略主语,英语、法语却不可以。
以上现象,表面上好象彼此毫不相关,其实与空位的管辖有关。
原则的另一个作用是限制语义解释。
在“小张说小李批评了他自己”中,“他自己”指“小李”,不指“小张”;而在“小张说小李批评了他”中,“他”可以指“小张”,不能指“小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