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讲当代管理思想的发展趋势
未来管理思想发展的趋势
未来管理思想发展的趋势
未来管理思想的发展趋势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从线性管理到系统管理:传统的管理思想往往注重分工和层级,而未来的管理思想可能更加关注整体性和系统性。
管理者需要具备系统思维,能够看到组织内部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且能够整合不同的资源和能力,以实现组织整体的优化和创新。
2.从权威管理到协作管理:未来的管理思想可能更加注重员工的参与和合作。
管理者需要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和主动性,鼓励员工之间的合作和共享知识,以提高组织的绩效和创新能力。
3.从短期利益到长远可持续发展:传统的管理思想往往注重短期利益和短期绩效,而未来的管理思想可能更加注重组织的长远可持续发展。
管理者需要考虑组织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平衡各种利益关系,以实现组织的长期成功和可持续发展。
4.从单向传递到双向交流:传统的管理思想往往是权威传递信息给员工,而未来的管理思想可能更加倡导双向交流和共同学习。
管理者需要倾听员工的意见和反馈,与员工进行多方面的交流和协商,以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
5.从单一领导到共同领导:未来的管理思想可能更加强调共同领导和团队合作。
管理者不再是单一的领导者,而是与团队成员一起共同领导和决策。
这需要管理
者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和协调能力,能够激发团队成员的潜力和创造力,以实现组织的共同目标。
第十二讲当代管理思想的发展趋势
第十二讲当代管理思想的发展趋势随着管理环境的变化及一系列新的管理理论的产生,在80年代以后管理思想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
总体趋势是管理理念更加人性化、管理形态呈知识化、管理组织虚拟化、组织结构扁平化、管理手段和设施网络化、管理文化全球化。
并且在以下方面趋势更加明显: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重新设计的企业再造趋势;使管理更加具有柔性化的文化管理趋势;体现知识经济的灵魂和企业进行知识管理的管理创新趋势;网络经济、全球经济一体化下的管理的国际化趋势。
这些新的趋势在管理中将不断的变成现实,这也是21世纪对管理提出的挑战。
《管理思想史》第十二章主要讲述了以下五部分内容:一、关于管理思想发展的总体趋势当代管理在管理理念、管理形态、管理组织、管理手段和设施、管理文化等方面具有较明显的趋势。
总体上表现为:管理理念更趋人性化、管理形态呈知识化、管理组织虚拟化、管理手段和设施采用网络化、管理文化向全球化发展二、关于文化管理趋势管理经历了两次飞跃1.从经验管理到科学管理—管理的第一次飞跃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使企业管理由经验上升为科学,很快在欧美推广,以福特汽车厂的流水线生产为标志,科学管理极大地推动了生产效率的提高。
2.从科学管理到文化管理——管理的第二次飞跃科学管理使企业管理走上了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的轨道,极大地推动了生产效率的提高,同时,在实践中也暴露出其本质的弱点——对职工的忽视。
80年代兴起的企业文化理论,完整地提出了与科学管理不同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筐架,这种以企业文化建设为龙头的企业管理模式已经成为世界管理的大趋势。
文化管理纠正了科学管理见物不见人的偏向,适应了人们需要层次的提高,脑力劳动比重加大,知识经济的兴起,第三产业的发展,经济全球一体化等时代变迁,从而实现了高效率与高士气的良性循环。
企业实施文化管理需要解决的问题1.对文化的取舍和加工处理问题中国有五千年文明,文化沉积深厚,加上近代外来文化的大量涌入,往往使企业面对浩若烟海的文化,感到难辨良莠,无所适从。
当代管理思想总结-管理资料
当代管理思想总结-管理资料当代管理思想对管理思想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后,整个世界处于一种极度动荡的过程中,国际政治动荡起伏,世界经济变幻莫测,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种文化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市场竞争日益白热化,。
西方管理学者对全球新的竞争条件下的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进行了深入思考,形成了一些新的思想。
同时,企业管理的理论和实践也有了很大的发展。
涌现出了大量的新理论和新模式,为管理实践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指导和可供使用的工具。
总的来说,当代管理思想呈现出以下五大趋势。
1.从过程管理向战略管理转变因为企业的生存发展环境已经从国内市场转向国际市场,或者说企业的成功主要取决于全球战略的实施情况。
管理由内向管理往外向管理转变,其原因在于企业生存环境的变化日益剧烈和苛刻,企业必须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发展方向,不断地设立自己发展的有效途径,以适应环境的剧烈变化。
2.从产品的市场管理向价值管理转变即企业管理的每一个过程、每一个环节都必须使企业向市场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升值,从而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
与近代科学的发展轨迹相同,企业管理的理论与实践也经历了从还原论-整体论的发展过程。
泰勒以来的管理理论与实践,一直受还原论的影响,认为企业的整体的性质可以还原为部分的或低层次的性质。
然而,随着环境的变化,企业的绩效越来越取决于企业组织整体对环境的敏捷性和适应能力。
这就要求企业管理由关注局部转向关注整体。
进入21世纪,企业面对着的是复杂多变的经营环境,因而只有整体优化配置企业的全部资源,特别是人力、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让企业中的各个层次、各个部门和各个岗位,以及总公司与分、子公司、产品供应商与推销服务商和相关的合作伙伴协调起来,统一意志,协同行动,才能发挥企业竞争优势,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
因此,更加重视管理的整体优化将是企业管理的一大发展趋势。
现代信息技术的集成化趋势,也为整体管理思想的实现提供了技术保证。
核心能力理论,学习型组织理论,以及各种基于信息技术而产生的各种管理模式都印证了这一点。
当代管理理论发展的新趋势_1
---------------------------------------------------------------最新资料推荐------------------------------------------------------当代管理理论发展的新趋势当代管理理论发展的新趋势南昌大学理学院李丽清南昌大学经管学院周小刚管理是一种最重要的资源。
管理对其他所有资源起到综合运筹作用,直接决定一个组织的兴衰成败,管理高效进行,整个组织可以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反之,如果管理落后和无效,即使是经济巨人也很容易倒下。
因此,研究管理理论对企业管理具有重大实践指导意义。
进入 20 世纪 70 年代后,管理理论有了新发展、新动向,从根本上来说,主要是科技进步的飞速发展,促进科学社会化进程及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同时原有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经济管理问题,促进了新理论的产生,其突出表现就是管理理论丛林 ,主要有以下学派:经验学派、人际关系学派、群体行为学派、合作社会系统学派、社会技术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系统学派、管理科学学派、权变学派、管理过程学派,这些学派被称为管理丛林。
70 年代后,首先从美国开始,企业管理中出现了两个引人注目的变化:(1)管理重点由基层向高层转移,由业务管理向战略管理转移,出现了战略热。
(2)在管理思想上强调系统观念和应变观念,称为系统热和权变热。
以下分述之。
出现战略热的原因是许多企业逐渐认识到,内部效率问题固然1/ 8重要,但更重要的则是紧跟环境的变化,及时做出战略决策,只有在战略决策正确的前提下,提高效率才有意义,否则战略决策错了,效率高反而失败得更惨,因此管理学家重视战略管理,重视战略决策。
管理思想第二个重大变化表现在管理指导思想上,即系统论和权变论。
系统论强调对管理工作要有全局观念,仅仅抓住某一项管理因素或仅采用一项管理方法是不够的,无法应对环境的挑战。
系统管理就是根据系统原理及其原则,采用各种定性或定量的方法,讲究管理艺术,对管理对象全面科学地管理。
现代管理的发展趋势
四、弹性化趋势
随着社会的发展,管理从固定的组织系统向富有弹性的组织系统发展。这是社会管理发展又一个重要趋势。
过去在组织管理中,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组织系统,长期固定不变,显得僵硬。但现在,由于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要求组织机构应该趋于灵活而富有弹性,以求信息畅通并行动敏捷,能够具有很强的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为了简化发号施令和相互沟通的渠道,组织管理者将缩小机构,减少层次。在企业各下属机构变小的同时,将赋予它们更大的自主权,实行经营权和管理权下放。这既有利于发挥下属人员的专长和创造精神,又有利于使企业领导把主要精力集中在高层战略决策问题上。
组织对信息管理的能力,将集中表现在不仅需要有强大的信息网络和信息收集能力,更为重要的是要有出色的信息分析、传递和利用的能力。对信息的管理就成了现代管理的一个突出特点。随着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和信息资源的不断开发利用,管理信息化正在往广度和深度发展,这导致信息管理在整个管理中地位的提升。信息管理渗透于和体现在各种管理,无论是政府管理还是企业管理的一切方面和全部过程。可以说,现代企业和组织若无信息管理,也就谈不上任何管理了。
社会正在发展的这种柔性组织是组织机构的一种发展趋势。虚拟公司就是其中的一种。这种正在发展中的新型公司由许多独立的公司、供给者、主顾、甚至是从前的竞争对手,通过信息技术联系起来的临时性网络。他们分享技术、分摊成本,互相进入共同的市场。它既没有组织机构,也没有领导层级,而是一种为利用某种特定的机遇而迅速联合起来的协作集团。一旦机遇来临,就采取行动;而一旦机遇不存在了,就解体。在一个虚拟公司内,取众家之长,各公司分摊费用、分享技术,共同来占领全球市场。
当代管理学的发展趋势
当代管理学的发展趋势当代管理学是一门涉及组织运作和人力资源管理的学科,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它的发展也朝着以下几个趋势发展。
一、科技与数字化转型随着科技的发展,企业面临着数字化和智能化的转型。
管理学也紧跟时代潮流,以数字化和信息技术为基础,进行管理决策和运营管理。
这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步骤实现:1. 引入大数据分析:通过收集和分析大数据,帮助企业获取市场信息、客户需求等重要数据,为决策提供支持。
2. 信息化系统的建立:建立信息化系统,实现企业内部各个部门的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响应速度。
3. 人工智能的应用:利用人工智能技术,通过机器学习和智能算法,优化管理过程,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和效率。
二、创新与变革管理创新与变革管理成为当代管理学的重要课题。
面对日新月异的市场竞争和不断变化的消费市场,企业必须具备创新能力来满足市场需求。
以下是实现创新与变革管理的步骤:1. 建立创新文化:鼓励员工提出创新想法,营造鼓励创新的工作环境和文化等。
2. 引入创新方法:例如设计思维、敏捷开发等方法,促进创新和变革的实施。
3. 管理风险:创新和变革往往伴随着一定的风险,企业需要进行风险管理,降低创新和变革的风险。
三、多元化和全球化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企业面临着来自世界各地的竞争,管理学也面临着多元化和全球化的挑战。
以下是实现多元化和全球化管理的步骤:1. 跨文化管理:建立跨文化团队,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员工需求,提高团队合作的效果。
2. 多样性管理:鼓励并重视员工的多样性,建立包容和平等的工作环境,提高员工的归属感和团队凝聚力。
3. 全球化战略:制定全球化战略,开拓国际市场,资源的共享和协同,提高企业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四、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成为当代管理学的核心观念之一。
企业需要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关注社会责任和环境保护。
以下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管理的步骤:1. 社会责任管理:企业要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关注员工福利、环境保护、公益事业等,树立企业良好形象。
管理思想趋势
管理思想趋势管理思想趋势是指在管理领域中不断涌现、发展和应用的一系列理论、观点和方法。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管理实践的不断探索,管理思想也在不断变革和更新。
以下是当前管理思想的几个主要趋势。
首先,以人为本是当前管理思想的重要趋势之一。
传统的管理思想强调效率、规则和制度,忽视了员工的需求和价值。
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和实践证明,员工是组织最重要的资源,他们的积极性、创造力和才能对于组织的成功至关重要。
因此,当前的管理思想强调关注和关心员工,尊重他们的个人权益和需求,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发展机会,促进其个人成长和自我实现。
其次,创新和变革是当前管理思想的另一个重要趋势。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企业需要不断创新、迎接变革,才能保持竞争优势和持续发展。
因此,管理思想强调鼓励和培养创新精神,推动组织改革和变革,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和技术进步。
同时,强调组织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使其能够快速响应市场变化,调整战略和运营模式。
第三,可持续发展是当前管理思想的另一个重要趋势。
随着全球资源的有限性和环境的快速恶化,可持续发展成为了社会各界的共识和迫切需求。
管理思想强调组织应该积极参与社会责任,在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之间寻找平衡。
强调企业应该追求长期可持续发展,注重社会、环境和经济的协调。
最后,多元化和全球化也是当前管理思想的重要趋势之一。
随着全球一体化的进程加速,企业在国际市场上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和机遇。
管理思想强调组织应该适应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和市场背景,倡导跨国合作和共赢,构建多元化和包容性的组织文化。
同时,强调企业应该全球化思维,开拓国际市场,利用全球资源和人才,实现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和合作。
综上所述,管理思想的趋势是不断变化和更新的。
当前的管理思想强调以人为本、创新和变革、可持续发展、多元化和全球化。
这些趋势的出现和发展,体现了管理思想与时俱进、适应社会变革的特点。
只有紧跟管理思想的趋势,不断学习和创新,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取得成功。
现代管理理论发展趋势及其启示
现代管理理论发展趋势及其启示现代西方管理理论萌芽于欧洲的文艺复兴时期,得益于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形成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成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
进入新的历史时期,现代西方管理理论对于人的研究大大地加强了,明显地向人性回归。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因此,认真探索、总结西方管理思想的内在规律,对于当前国内的企业管理,无疑有着诸多启示和帮助。
一、现代管理理论发展趋势之一,是把理性管理同艺术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它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是,要高度重视管理经验的价值。
19世纪末20世纪初产生了以泰罗、法约尔、韦伯等人为代表的古典科学管理运动,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并第一次科学地、理性地把管理纳入了科学的轨道,使管理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
行为科学对生产力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偏重非理性方面而忽略了理性方面,管理绩效同样达不到最理想的要求。
要想真正使管理达到最优境界,只有把两者结合起来。
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哈罗德。
孔茨认为,管理就是设计和保持一种良好环境,使人在群体里高效率地完成既定目标。
具体而言,管理目标和计划的实施,组织结构的设计与运作,人力、物力资源的调配和安置,以及对管理全过程的控制和调整,这些都离不开人的参与。
因此,人才的优劣、好坏、人才的选拔、尤其是中层以上干部的选拔至关重要,因为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
美国人曾称IBM为“兰色巨人”,但这位巨人在上世纪90年代,危机四伏。
1991年亏损29亿美元,1992年又亏损50亿美元。
1993年3月IBM董事会选定51岁的郭士纳——原纳比斯食品烟草公司总裁出任CEO,消息传出,舆论哗然,反对之声一浪高过一浪,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公司竟聘用了一位计算机外行当了总裁。
然而,郭士纳以他的管理征服了IBM,征服了管理界。
这又回应了法约尔一般管理理论对于管理者必须具有管理经验之说的正确性。
人们一般认为,不能让外行来领导内行。
当代管理理论的发展趋势概论bckh
• 思考:成本领先战略的实施?风险?
(2)差异化战略
• 实施差别化战略的企业,其目的是在买方认为 极有价值的某些领域,做得比其他企业高明, 且独一无二。
• 独特性价值的提供,能建立顾客对本企业产品 的消费偏好,并促使顾客愿意接受产品的额外 加价。一旦企业获得的溢价超过为追求差异性 而追加的费用,那么,获得并保持这种差异化 的企业将取得超出产业平均水平的出色业绩。
• 实际上,企业的竞争优势来源于企业在设计、 生产、营销、交货等过程和辅助过程中所进行 的许多相互分离的活动。正是这些活动为企业 的相对成本地位和差别化程度奠定了基础。
3. 价值链(续)
• 从价值链的角度看,任何企业都是用来进行设 计、生产、营销和交货以及对产品起辅助作用 的各种活动的集合。
• 一条基本价值链一般包括基本活动和支持活动 这两大类活动。其中,基本活动包括进货后勤、 生产作业、发货后勤、营销销售和服务;支持 活动包括企业内部结构或称企业基础设施、基 础管理(包括管理、领导、财务、行政和法律、 政府事务等)、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与开发 (R & D)和采购。
第二步 第四步 第六步
七、团队管理
1.团队管理理论
2. 高效团队的特征
3. 高效团队的创立
END!
演讲完毕,谢谢
学习型组织理论的主要内容
• 学习型组织定义 • 指通过培养弥漫于整个组织的学习气氛,
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建立起 来的一种有机的、高度柔性的、扁平的、 符合人性的、能持续发展的组织。
五、企业再造理论
企业再造的起源
• 企业再造是指为了在衡量绩效的关键指标上取 得显著改善,从根本上重新思考、彻底改造业 务流程。
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
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引言概述:现代管理理论是在工业革命以后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为组织和管理者提供了一系列的指导原则和方法,以实现高效的组织管理和运营。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介绍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及其发展趋势。
一、科学管理1.1 科学管理的起源科学管理理论起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弗雷德里克·泰勒是其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他通过研究工人的工作方法和效率,提出了科学管理的基本原则,即科学地规划、组织和控制工作过程,以提高生产效率。
1.2 科学管理的核心理念科学管理的核心理念是通过科学分析和合理规划工作流程,实现生产过程的最优化。
它强调标准化、专业化和效率化的管理方式,注重员工的培训和激励,以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1.3 科学管理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全球化的发展,科学管理理论在现代管理实践中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的发展趋势将更加注重创新和灵便性,强调人性化管理和员工参预,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和组织需求。
二、行为科学管理2.1 行为科学管理的兴起行为科学管理理论是在20世纪中期兴起的,其主要代表人物是埃尔顿·梅奥。
他通过对工作环境和员工行为的研究,提出了行为科学管理的理论,强调组织和员工之间的相互影响。
2.2 行为科学管理的核心理念行为科学管理的核心理念是关注员工的心理和行为,通过激励和参预,提高员工的工作动机和满意度。
它强调人际关系、团队合作和员工参预的重要性,以实现组织绩效的提升。
2.3 行为科学管理的发展趋势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员工的变化,行为科学管理理论在现代组织管理中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的发展趋势将更加注重员工的个性化需求和发展,强调员工的自主性和创造力,以提高组织的竞争力。
三、系统管理3.1 系统管理的兴起系统管理理论是在20世纪中后期兴起的,其主要代表人物是彼得·德鲁克。
他提出了系统管理的概念,强调组织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各个部份之间相互依赖和相互影响。
现代管理发展趋势与创新
现代管理发展趋势与创新一、现代管理发展趋势自从有了人类社会生活,就有了管理的实践和经验总结。
管理思想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而逐步发展。
纵观管理思想的发展历程,大致可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早期的管理思想,产生于19世纪末之前。
此阶段虽还没有“管理”这一名词,但已存在大量的管理思想和实践,如我国古代诸子百家的管理思想。
(2)古典的管理思想,产生于19世纪末至1930年之间,管理自此由经验转变为科学,代表人物有泰勒和法约尔等。
主要特点是以“事”和“物”为中心,研究如何提高生产效率。
(3)中期的管理思想,产生于1930年至1945年之间,代表人物有梅奥和巴纳德等。
主要特点是把管理的重点从以“事”和“物”为中心转移到以人为中心,将西方的社会学和心理学等引进管理的研究领域,提出用调节人际关系、改善劳动条件等办法来提高劳动生产率。
(4)现代管理思想,产生于二战之后。
此阶段管理领域非常活跃,出现了众多的管理学派,从各自不同的角度来研究管理,逐渐形成了庞大的管理科学体系。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将掀起新一轮的管理变革。
二战后,以信息技术为先导,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空间、海洋等高科技领域均取得了一系列的重大突破和进展,如今,这些重大技术成就的全面产业化,为人类叩开了知识经济新时代的大门。
特别地,网络互联技术Internet的发明与应用功不可没,Internet解决了异构计算机、异构网络的互联、互操作难题,借助光纤、卫星远程通信等技术,使以指数增加的巨大的信息流向通过互联网连接起来的成千上万个国际组织和企业,加速了新技术新知识的广泛传播与应用,促进了世界经济的一体化进程。
正因如此,知识经济时代又被称为网络时代。
现在,国际互联网已由最初的科研教育领域延伸介入商业领域,正以年增百万用户的速度覆盖全球,网上的网页以1页/秒的速度迅猛扩张;与此同时,PC机功能日趋强大,性能正在逼近或超过过去的中、小型机,价格则持续下降,良好的性能价格比使PC机得以进入亿万寻常百姓家,个人电脑现在基本上支持多媒体和联网,上互联网简单轻松,网上消费成为一种时尚;信息家电产业出现,“机顶盒”能让现有的电视、VCD进入互联网世界,数字电视的出现使电视机与计算机的差别日益模糊……。
现代管理的发展趋势
现代管理的发展趋势管理是组织实现目标的关键因素,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进步,其本身也在不断地变化和发展。
归纳起来,现代管理出现以下一些发展趋势:一、战略化趋势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社会生产日趋复杂,社会环境变幻莫测,组织与环境联系的日益紧密,管理所涉及到的因素日益增多、日趋复杂,组织(尤其是企业)间竞争的日趋激烈,组织能否制定和实现正确的战略构想,关系到组织的兴亡。
就企业而言,过去企业家往往追求企业战略的稳定性、长期性,期望对企业的发展施以长远地影响。
但事实证明,多变的技术革新浪潮,意想不到的环境变化,往往使追求“稳定性”的企业措手不及。
企业要适应全球市场的激烈竞争,必须对自己的发展有一个战略规划,要在彻底了解和准确把握企业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变化的同时,结合本企业的特点,制订出最佳的企业战略。
企业如果没有科学的战略目标、长远打算,只顾眼前和一时的成就,便不可能持续发展,更不可能在竞争中取胜,企业惟有运筹帷幄,深谋远虑,才能战略制胜,才能不断壮大发展。
现代中国企业已进入了由面向计划的传统管理到面向市场的战略经营时代,制定战略已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越来越显示出其突出的地位和作用。
战略经营要求管理者必须审时度势,及时作出反映。
因此,具有迅速适应新变化的能力比周密的计划更加重要。
而战略研究的成功与否,则取决于对客观事实的实际了解,分析能力和预测技术的发展使战略计划研究成为左右组织或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因此从实际出发注重对长期计划和战略研究,必将成为管理中突出的热门课题。
二、信息化趋势随着以微型电脑、激光技术、新型材料、生物工程和新能源开发为中心的新科技革命的兴起与发展,生产技术、社会需求以及市场竞争等日新月异、瞬息万变,在这种情况下,信息进入重要资源的行列。
丰富而准确的信息,是正确而迅速决策的前提,一个企业能否在激烈的竞争中得以生存和发展,它的产品和服务能否跟上时代的要求,首先在于该企业能否及时掌握必要和准确的信息,能否正确地加工和处理信息,能否迅速地在员工之间传递和分享信息,特别是能否把信息融合到产品和生产服务过程之中,融合到企业的整个经营与管理工作之中。
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
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一、发展历程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管理的需求变得日益迫切。
以下是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1.科学管理理论(1880年-1920年)科学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为弗雷德里克·泰勒(Frederick Taylor)和亨利·福特(Henry Ford)。
泰勒提出了科学管理的核心思想,即通过科学方法来提高劳动生产率。
他强调工作分析、工作标准化和奖励激励的重要性。
福特则应用了泰勒的理论,实现了汽车生产线的流水线生产,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2.行为科学理论(1920年-1940年)行为科学理论的代表人物为埃尔顿·梅奥(Elton Mayo)和道格拉斯·麦格雷戈(Douglas McGregor)。
他们关注员工的行为和动机,认为员工的满意度和动机水平会影响他们的工作表现。
梅奥的霍桑实验和麦格雷戈的X理论和Y理论都是行为科学理论的重要成果。
3.管理科学理论(1940年-1960年)管理科学理论的代表人物为赫伯特·西蒙(Herbert Simon)和彼得·德鲁克(Peter Drucker)。
他们运用数学、统计学和信息技术等工具来解决管理问题,提出了决策理论、优化模型和管理信息系统等概念和方法。
4.系统理论(1960年-1980年)系统理论的代表人物为彼得·森杰(Peter Senge)和拉尔夫·斯托斯(Ralph Stacey)。
他们认为组织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各个部分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只有整体优化才能实现组织的目标。
系统理论强调整体观念和综合思维。
5.全球化与多元化理论(1980年至今)全球化与多元化理论的代表人物为杰克·韦尔奇(Jack Welch)和杰夫·贝佐斯(Jeff Bezos)。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管理理论也在不断演进。
当代管理思想的趋势
当代管理思想的趋势
1. 灵活性和创新性:当代管理思想强调灵活性和创新性,鼓励企业适应市场变化和技术进步并不断创新,以满足客户需求和获得竞争优势。
2. 可持续性:可持续性在当代管理思想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企业要考虑环境、社会和经济因素并寻求一种可持续的发展方式。
3. 组织变革:组织变革是当代管理思想的重要趋势之一。
企业需要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和技术环境并对组织结构、流程和文化进行调整。
4. 团队合作:当代管理思想强调团队合作。
企业需要鼓励员工之间的协作和知识共享,以提高效率和创造力。
5. 客户导向:当代管理思想注重客户需求和体验。
企业需要了解客户需求并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以满足客户期望。
6. 数据驱动:当代管理思想强调数据驱动决策。
企业需要收集和分析数据以支持决策制定和业务运营。
7. 全球化:全球化是当代管理思想的又一重要趋势。
企业需要跨越国界和文化差异并适应不同的市场和消费者需求。
当代管理理论发展趋势
当代管理理论发展趋势
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趋势,现简述如下:
(1)、战略管理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2)、人本管理的思想得到极大的丰富的发展;
(3)、组织的变更具革命性;
(4)、管理信息化成为企业和社会普遍追求的目标;
(5)、知识管理将成为新时代管理的焦点。
现代管理理论是继科学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之后,西方管理理论和思想发展的第三阶段,特指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出现的一系列学派。
与前阶段相比,这一阶段最大的特点就是学派林立,新的管理理论、思想、方法不断涌现。
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哈罗德·孔茨认为当时林林总总共有十一个学派:经验主义管理学派,人际关系学派、组织行为学派、社会系统学派、管理科学学派、权变理论学派。
决策理论学派、系统管理理论学派、经验主义学派、经理角色学派、经营管理学派。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与知识经济的出现,世界形势发生了极为深刻的变化。
面对信息化、全球化、经济一体化等新的形势,企业之间竞争加剧,联系增强,管理出现了深刻的变化与全新的格局。
正是在这样的形势下,管理出现了一些全新的发展趋势。
当代先进管理思想与管理趋势
当代先进管理思想与管理趋势一、管理咨询的趋势。
(图)这个图片大家可能看着说不清楚,其实它就是看不透的未来世界。
大家想一下,作为企业,特别是在技术快速发展的行业里面,我们做企业非常难,因为我们看不透今天是什么,明天是什么?之前美国的朋友、新加坡的朋友说大雾、飞机的变化,我们也说不清楚明天会是怎样的,都不清楚明天会是怎样,又如何告诉企业应该怎么做。
当我们看不透未来,人们想着各种各样的办法探讨未来世界到底会是什么?管理咨询专家应该用未来的眼光看待未来的趋势是怎么样,也要告诉企业未来应该怎么走。
从研究者的角度看未来世界,我认为未来世界有两大特点,一个是环境复杂快变,二是复杂管理问题。
环境快,而且也不知道背后变化的机理是什么?这种情况下我们几乎找不到应对的策略。
找不到应对的策略如何对企业做咨询。
面对这样两个特点,我们在管理实践和管理研究中面对的问题是什么?(15: 25)(图)大家可以猜测一下这幅图片是什么意思?这是五马分尸的图片。
大家想想在现实管理中,我们是不是天天面临各种各样五马分尸管理形象,就是我们整体性被裂解。
大家都知道专业化分工协作。
但大家往往记住专业化分工,而记不住协作,所以导致一个问题很好解决但解决不了。
现象是什么呢?就是各个部门都忙于救火,大家都很忙,但是大家管理的绩效不见改进。
很多企业界来的人很累,没有周末,晚上还要加班,但工作不见得有显著的长进。
我们自己以为我们在拉牛鼻子,但实际上拉的是牛尾巴,很累,也没有把工作做好。
(15: 25)(图)第二个图片是风云多变。
风云多变面对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就是应对风险。
大家经常说大鱼吃小鱼,快鱼吃慢鱼。
谁都知道要快,但在现实中会发现很多现象,很多企业做年终报告会的时候,总经理讲明年是质量年,要抓管理年,但是今年指出的问题在去年同样指出过。
为什么一年过去了?问题还没有解决,为什么老是有这样的惯性问题。
我们经常说醒得早起得晚。
有的企业家不是起不了,而是预见不到某种变化而动起来。
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
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引言概述:现代管理理论是随着工业革命和全球化进程的推进而逐渐形成的,它通过不断的实践和理论探索,逐步演变为一个完整的体系。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即科学管理理论、人际关系理论、系统管理理论和创新管理理论,详细阐述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
一、科学管理理论:1.1 科学管理理论的起源:科学管理理论最早由弗雷德里克·泰勒提出,他通过对工作过程的科学分析,提出了“一分为二”的原则,即将管理者的职责和工人的职责分离开来。
1.2 科学管理理论的发展:随着泰勒的理论被广泛应用,一些学者开始对其进行批评和改进,如吉尔伯特·福尔莫斯提出了“人的一面”理论,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在管理中的重要性。
1.3 科学管理理论的发展趋势:现代科学管理理论已经从单一的生产过程管理逐渐发展为综合管理理论,注重整体性和系统性,强调以人为本,关注员工的发展和激励。
二、人际关系理论:2.1 人际关系理论的起源:人际关系理论的浮现是对科学管理理论的一种补充和修正,它强调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良好关系对于组织的成功至关重要。
2.2 人际关系理论的发展:埃尔顿·梅奥等学者通过霍桑实验室研究,发现员工的工作绩效与他们的社会关系密切相关,提出了“人际关系”对于组织效益的重要性。
2.3 人际关系理论的发展趋势:现代人际关系理论已经从关注员工的满意度和情感需求,逐渐发展为关注员工的参预度和创造力,注重建立积极的工作环境和组织文化。
三、系统管理理论:3.1 系统管理理论的起源:系统管理理论强调组织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各个部份相互关联,相互影响,需要整体性的管理思维。
3.2 系统管理理论的发展:系统管理理论的发展主要包括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等,这些理论提供了一种全局观的管理思维方式,匡助管理者更好地理解和管理组织。
3.3 系统管理理论的发展趋势:现代系统管理理论已经从对内部系统的管理逐渐发展为对外部环境的管理,注重组织与环境的适应性和变革能力。
现代管理的发展趋向
现代管理的发展趋向管理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及其需要应运而生的。
总体来说,人类的管理经过本能、经验、科学三个阶段,而当下,科学化管理尽管对工业化社会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进作用,但随着后工业化时代的到来,全球化、社会化趋势的发展日益对科学管理提出挑战,科学管理正在向更高阶段即哲学化演进。
一、从本能管理到科学管理人类由聚居部族到城邦,最原始的管理,没有任何的经验可供参考,主要依靠管理者的“悟性”和个人的地位与魅力。
那个时候,大凡优秀一些的管理者通常被视为圣人,他们是“上帝”或者“道”的化身,他们凭借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理解,开创了一些初始的管理理念,例如中国的“仁政”。
东周“百家争鸣”的时候,诸子开始总结前人的智慧,本能管理已经进入了尾声,开始进入另一个时期——经验管理时期。
当人类积累一定管理经验的时候,借鉴前人经验成为管理智慧的主要来源,在这个阶段,管理者一般都精通历史,从历史中找到管理的得失和方法,《资治通鉴》也就是这种背景下诞生的。
但是,经验管理容易厚古薄今,而且经验毕竟是前人的经验,不可直接使用。
更让人惋惜的是,中国的经验管理因循色彩和习惯都很浓重,以至于没有朝科学管理的方向发展。
科学管理源起于西方的企业管理,经过工业化的催动从而不断地发展和完善。
到今天为止,从泰勒到德鲁克,管理科学已经成了一门内容丰富、使用范围广泛的科学。
这些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构成了现代社会管理科学,对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产生了直接的推进作用。
二、从科学管理向哲学化管理科学管理思想是不是人类最好的管理理念呢?答案是否定的。
我们从中外管理的实践与思考的历史都看到这样的局限,尤其是金融危机以及以往的经济问题,印证了西方管理理论的局限甚至失败。
首先,科学止于人性。
科学管理是以物质为基础的,原先的所说的科学层面的管理,其实都是单模块的“事”与“物”上的管理,如物流、财务、营销、生产、甚至人力资源的部分内容。
当管理上升到真正的以“人”为本时,科学就显得捉襟见肘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二讲当代管理思想的发展趋势随着管理环境的变化及一系列新的管理理论的产生,在80年代以后管理思想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
总体趋势是管理理念更加人性化、管理形态呈知识化、管理组织虚拟化、组织结构扁平化、管理手段和设施网络化、管理文化全球化。
并且在以下方面趋势更加明显: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重新设计的企业再造趋势;使管理更加具有柔性化的文化管理趋势;体现知识经济的灵魂和企业进行知识管理的管理创新趋势;网络经济、全球经济一体化下的管理的国际化趋势。
这些新的趋势在管理中将不断的变成现实,这也是21世纪对管理提出的挑战。
《管理思想史》第十二章主要讲述了以下五部分内容:一、关于管理思想发展的总体趋势当代管理在管理理念、管理形态、管理组织、管理手段和设施、管理文化等方面具有较明显的趋势。
总体上表现为:管理理念更趋人性化、管理形态呈知识化、管理组织虚拟化、管理手段和设施采用网络化、管理文化向全球化发展二、关于文化管理趋势管理经历了两次飞跃1.从经验管理到科学管理—管理的第一次飞跃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使企业管理由经验上升为科学,很快在欧美推广,以福特汽车厂的流水线生产为标志,科学管理极大地推动了生产效率的提高。
2.从科学管理到文化管理——管理的第二次飞跃科学管理使企业管理走上了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的轨道,极大地推动了生产效率的提高,同时,在实践中也暴露出其本质的弱点——对职工的忽视。
80年代兴起的企业文化理论,完整地提出了与科学管理不同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筐架,这种以企业文化建设为龙头的企业管理模式已经成为世界管理的大趋势。
文化管理纠正了科学管理见物不见人的偏向,适应了人们需要层次的提高,脑力劳动比重加大,知识经济的兴起,第三产业的发展,经济全球一体化等时代变迁,从而实现了高效率与高士气的良性循环。
企业实施文化管理需要解决的问题1.对文化的取舍和加工处理问题中国有五千年文明,文化沉积深厚,加上近代外来文化的大量涌入,往往使企业面对浩若烟海的文化,感到难辨良莠,无所适从。
为了避免盲从,必须首先系统学习和了解各种文化的源流,才有可能在此基础上进行评价,选择和运用。
企业实施文化管理主要还是靠企业自身摸索、了解所需文化,往往事倍功半。
2.对传统文化中的扬弃问题传统文化在对社会与物质世界认识的表述上,过多地表述理想,强调社会应以秩序为中心,秩序的基础是伦理道德。
在价值取向上,强调重道义而轻功利。
在人性塑造上,重群体意识而抑制个体意识。
传统文化体现在管理中,则强调“管制”,以个人喜好为准则,人治决定一切。
因此,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的专业化,职业化,科学化特征的冲突、评价、改造融合等问题,尚需进一步深入探讨,寻求其理论依据。
3.对外来文化的学习借鉴问题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大量外来文化蜂拥而入,与传统文化和传统管理基于文化的差异发生着越来越明显的冲突。
因此,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科学合理因素,并加以改造,使之中国化甚至中国企业化成为一道现实难题。
4.对单纯经济文化倾向的认识问题受经济利益的驱动,目前社会上有一种单纯经济文化倾向,即仅以经济利益为目标,任文化过分迁就经济。
文化毕竟不同于经济,有其特殊的存在价值,必须维护文化对经济的潜在性和前瞻性,不能盲目地让文化完全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和价值取向发展。
三、关于管理创新趋势(一)管理创新的概念1.熊彼特的创新理论熊彼特认为:创新是生产手段的新组合,“生产意味着把我们所能支配的原材料和力量组合起来”,这样意义下的创新概念包括下列五种(1)采用一种新的产品;(2)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3)开辟一个新市场;(4)采用一种新的供给来源;(5)实现任伺一种工业的新组织。
2.科斯的交易费用理论科斯认为市场交易是有成本的,这一成本就叫做交易费用。
企业的产生和存在是为了节约交易费用,即用费用较低的企业内交易替代费用较高的市场交易。
企业规模大小则取决于企业内交易的边际费用的那一点上。
科斯教授用“交易费用”的概念解释了企业作为市场机制的一种代替的必然。
科斯教授的“交易费用”概念就为我们提供了观察组织产生、发展及创新的新视角,而这恰恰是传统经济学与传统管理学所不具备的视野。
3.威廉姆森的管理创新理论在威廉姆森的理论里,组织创新可以节约交易费用,而组织创新的原动力又在于追求交易费用的节约。
因此,他认为组织创新的方向和原则有三条:(1)资产专用性原则。
在组织构造中资产专用性越高,组织取代市场所节约的交易费用就越大。
(2)外部性内在化原则。
所谓外部性即机会主义行为,也称“搭便车”。
外部性越强,交易费用越高。
(3)等级分解原则。
即在组织创新的过程中,组织结构及相应的决策权力和责任应进行分解,并落实到每个便于操作的组织的各个基层单位,从而有助于防范“道德风险”,进一步节约交易费用和组织运作成本。
4.我国学者芮明杰教授的观点芮明杰教授从管理概念出发,他认为管理创新:是指创造一种新的更有效的资源整合范式,这种范式既可以是新的有效整合资源以达到企业目标和责任的全过程式管理,也可以是新的具体资源整合及目标制定等方面的细节管理。
这样一个概念至少可以包括以下五种情况:(1)提出一种新经营思路并加以有效实施;(2)创设一个新的组织机构并使之有效运转;(3)提出一个新的管理方式方法;(4)设计一种新的管理模式;(5)进行一项制度的创新。
(二)管理创新的实施管理创新是创造一种全新的企业资源配置范式,并能有效地加以实施。
管理创新作为一个过程和一个结果,可将创意分成三个阶段:创意形成阶段、创意筛选阶段以及创意验证实施阶段。
(1)创意形成阶段,即为产生创意的阶段,因为有了创意才会有创新,所以能否产生创意是关系到管理创新的根本。
(2)创意筛选阶段,它是在产生了许多创意之后,需要根据企业的现实状况、企业外部环境的状况对这些创意进行筛选,分析哪些有实际操作意义。
对创意的筛选也是由企业中或与企业有关的人员来进行。
(3)创意验证实施阶段,这个阶段是将选择后的创意,通过一系列具体的操作设计,将创意变为一项确实有助于企业资源配置的管理范式,而且确实在企业的管理过程中得到验证。
2.管理创新的管理和控制(1)建立柔性的组织结构企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企业应建立一种柔性的组织,结构扁平化,灵活性和适应性强,时常组建一些由各类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员构成的合作型团队来完成特定的任务。
同时,企业的管理者要对员工充分信任,通过授权来最大程度地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这样,企业才具备了不断创新的组织保证。
(2)创新全过程的控制创新的发生是无规律的、跳跃式的。
但就创新总体而言,它又依循着一个一般的程序,包含四个基本的步骤:寻找机会,提出构想,迅速行动、坚持不懈。
组织要通过创新来获取不断发展所需的知识,必须要对这四个步骤进行有效的组织和控制。
①寻找机会。
②提出构想。
③迅速行动。
④坚持不懈。
学习和创新是企业获取知识过程中相互依存的两个环节:学习是创新的基础,创新又将导致新一轮的学习,如果偏废了其中的任一点都会给企业带来极其不利的影响。
四、关于企业再造趋势(一)企业再造理论的产生80年代,美国的迈克尔·哈默和詹姆斯·钱皮,在广泛深入的企业调研中发现:一些公司由于较大幅度地改变了它们的工作方法而在一个或多个领域取得了戏剧般的惊人成就。
这些公司并没有改变它们所从事的业务,而只是改变了在那些业务中所遵循的业务过程或者干脆取消了那些陈旧的业务过程。
通过进一步观察他们还发现:追求根本性的改变,而不是渐进式的改良是这些企业的另一个特点。
在大量调查的基础上1993年,哈默教授和钱辟先生出版了《企业再造一工商管理革命宣言》一书。
这本书的发表不仅在美国,而且在全世界引起了巨大反响。
(二)企业再造与其他管理理论和方法的区别1.企业再造与全面质量管理的区别。
全面质量管理是一种通过全员参与、旨在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的管理方法。
企业再造与全面质量管理有一些相同之处,表现在:(1)都以满足顾客的需求变化为起点,努力提高顾客满意度;(2)都致力于提高组织运行效率和经营效益;(3)都注重跨职能的工作流程。
企业再造与全面质量管理的根本区别在于:全面质量管理是一种改良措施,其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的活动是在现存的流程中进行的;而企业再造则是抛弃现存的流程而代之以全新的业务流程。
2.企业再造与适时制造的区别。
适时制造本着效率至上的思想、借助自动化生产技术,对工序管理进行了一次创新,是一种全新的生产组织技术。
企业再造与适时制造的区别是:企业再造的视野较宽,具有“宏观”观念,对各种业务流程的定义是动态的,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并且,企业再造把各种生产和管理活动看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可以根据顾客需要进行重新组合。
3.企业再造与事业重组的区别。
事业重组着眼于企业内部的事业结构,其实质是资产重组。
企业再造与事业重组的区别在于:企业再造着眼于任务是怎样完成的,以及如何相应地重新设计业务流程,从而带动整个组织的全面变革;事业重组则是通过改革事业结构来提高经营效益,并没有触及业务流程,它只适用于企业发展的一定阶段。
4.企业再造与精兵简政的区别精兵简政是企业为了短期的财务目标而采取的裁减人员和缩小业务的措施。
这种措施只能治标,而不能治本。
企业再造从根本上改造原有的工作方式,以建立更有效的工作方式。
因此,企业再造并不一定需要裁减人员,精简机构也只是企业再造的“副”产品。
5.企业再造与Z理论的区别Z理论的主导思想是“文化决定论”,大内围绕这一思想提出了建立Z型组织的具体步骤。
但是,建立Z型组织的变革过程仍然是在现有的组织框架内进行的。
企业再造与Z理论的区别在于:企业再造通过重新设计业务流程,进而带动组织的全面变革,最后形成一种全新的组织;而通过Z理论建立的新型组织并没有从实质意义上改变工作方式。
(三)企业再造理论的适用对象企业再造理论适用于以下三类企业:1.问题丛生的企业。
这类企业问题丛生,除了进行再造之外,别无选择。
2.目前业绩虽然很好,但却潜伏着危机的企业。
这类企业,就当前的财务状况看,还算令人满意,但却有“风雨欲来”之势。
3.正处于事业发展高峰的企业。
这类企业虽然事业处于发展高峰,但是雄心勃勃的管理阶层并不安于现状,决心大幅度超越竞争对手。
这类企业将再造企业看成是大幅度超越竞争对手的重要途径,他们追求卓越,不断提高竞争标准,构筑竞争壁垒。
五、关于管理的国际化趋势(一)管理的国际化的含义管理的国际化是21世纪管理研究和实践的最重要领域之一。
现代管理开放性的一个表现是迅速国际化的趋势,或者说国际化是当今政治经济发展所造成的一个客观的管理环境。
特别是现代交通、通讯、技术等的迅速发展促成了全球经济一体化,世界市场开始生成,国界正失去原有的意义,迫使管理者不得不把自己所在管理系统的管理放置在国际大环境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