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光谱分析技术及其应用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试样中某元素含量高,基态原子多,激发 跃迁几率大,谱线会减弱,故谱线的强弱 确定元素含量,是定量光谱分析的基础 。
(2)原子的激发
试样在常温下多为固态或液态,进行光谱分 析需转为气态; 试样经高温、溶解、汽化、解离成基态原子 (价电子在稳定轨道上运转的原子); 使原子激发的方式有:热激发、光致激发、 电场激发。光谱分析属热激发。
*通用的光谱仪不能测定惰性元素族、卤族、 和轻的非金属
(3)各族元素的光谱特征
过渡性元素(铁族、铂族、稀土族)
原子中可供激发的电子多,并存在电子未充满的 内层,元素光谱的能级特多能级间能量差小, 这些元素光谱多而密集
稀土元素谱线复杂,相距很近,需使用高分辨 率光谱仪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一般原理
Biblioteka Baidu
•
法 *碱金属谱线简单,具双层结构(以波长相
差不大的双线形式出现)
(3)各族元素的光谱特征
碱土金属 *有两个可被激发的价电子,激发电位及电离
电位较碱金属增高 *碱土金属电离后,只剩一个价电子,与碱金
属电子结构相同,两者光谱特征亦相同 *谱线简单、易激发、有双重结构
(3)各族元素的光谱特征
第ⅢA族元素(B、Al、Ga、In、Tl) 有三个价电子可供激发,其中两个组成闭
合亚层,另一个孤立,使该组元素特征接 近碱金属族
(3)各族元素的光谱特征
第ⅣA族元素(C、Si、Ge、Sn、Pb) 比较容易激发,但核电荷的增加对电子控
制较强,激发电位有所增高,共振线位于 紫外区
(3)各族元素的光谱特征
*随层壳闭合程度增加,激发电位越来越高 短,周期表上ⅥA、ⅦA、Ⅷ族元素一般 在空气中的电弧难以激发,激发出来波 长也在紫外区
第一激发态
E
热能
基态
E = h = h C
• 1955年A Walsh,C.T.J.Alkemade 和 J.M.W.Milatz 等各自独立地发表了火焰原子吸收光谱 开创性的论文,奠定了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的理论基础.使 它从此成为重要的现代仪器分析方法之—。
火焰
空心阴极灯
棱镜 光电管
• 1961年创立了石墨炉电热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将原子吸 收光谱分析这推进到了一个新阶段。1958年第—台原子吸 收分光光度计商品仪器问世。1974年日本日立公司推出了 第一台塞曼效应汞分析仪商品仪器,l 976年开发了塞曼效 应石墨炉原于吸收分光光度计。
(2)原子的激发
• 激发
高温价电子稳定轨道(E0) 进入能量较高轨道
(E1),称激发态原子
激发态原子不稳定,在10-8s内自发返回能级低
的轨道(激态),称作跃迁,多余的能量以
光辐射形成释放。
(3)各族元素的光谱特征
* 碱金属 *易电离,一次电离后剩一个闭合层壳,成
为惰性气体稳定结构,激发它需要较高能量 * 激发电位低可用较低光源激发—火焰光度
原子吸收是一个受激吸收跃迁的过程。
当有辐射通过自由原子蒸气,且入射辐射
的频率等于原子中外层电子由基态跃迁到
较高能态所需能量的频率时,原子就产生
共振吸收。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就是根据
物质产生的原子蒸气对特定波长光的吸收
作用来进行定量分析的。原子吸收光的波
长通常在紫外和可见区。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一般原理
• 某元素的基态原子可吸收同种元素发出的特 征光辐射,吸收值与气体中待测元素的浓度 成正比;
概
述
原子吸收光谱的原理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的仪器
原子吸收光谱的干扰与消除
实验技术
一、概述
1、发展简史 W.H.Wollastony(伍朗斯顿)于l802年在研究太阳光谱时
就发现了太阳光谱中的暗线,以后J F Frauhofer详细地研究 了这些暗线,但当时还不能解释这些暗线产生的真实原因。
太阳光
暗 线
R.Bunsen与G.Kirchoff于1859年在研究碱金属和碱土金 属的火焰光谱时,发现钠蒸气发出的光通过比其温度低的蒸 气时,引起钠光谱线的吸收。
根据钠发射光谱线与福劳霍弗在太阳光谱中观察 到的暗线的位置相同这—事实,解释了太阳光谱中的 暗线产生的原因,它是太阳周围大气中的钠原子对太 阳光谱钠辐射选择性吸收的结果:
(1)原子能级和原子光谱产生
* 元素的任意一条谱线都是元素外层电子层电 子的两个能级跃迁产生的,辐射谱线的波 长由两个跃迁能级的能量差决定,能级跃 迁遵守一定法则;
* 元素各有原子结构,不同元素发射谱线的 波长也不同;
(1)原子能级和原子光谱产生
• 某一谱线的出现,可判定某元素是否存在, 是定性光谱分析的基础;
元素的吸收线比其发射线的数目少 的多,通常发射光谱中谱线重叠, 因此无须分离共存干扰元素;
(4)线性工作范围大 与发射光谱射谱法相比,光电检测 线性工作范围宽,可达4-5个数量级 ;
(5)测定元素种类较多
目前原子吸收光谱可测定约70种元 素,不过有许多元素的检测下限距 区域化探要求相差甚远,能满足区 域化探分析要求的10-20种。
• 现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仪已经成为最常规最经 典的成分分析仪器之一。
3、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特点
(1)精密度高 将样品转为试液,与基体元素分离,减 少了对分析的干扰
(2)检出限低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的检出线为10-
11 -10-14g,适于环境样品中痕量元素 及超纯物质中杂质成分的测定
(3)选择性好
(6)分析速度快
3.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特点
(7)原子吸收光谱缺点 每次只测定一种元素,不同元素需 换不同的元素灯。
概
述
原子吸收光谱的原理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的仪器
原子吸收光谱的干扰与消除
实验技术
一、原子吸收光谱分析原理
1.原子光谱
(1)原子能级和原子光谱产生 原子由正电核和核外按一定轨道旋转 的电子组成,最外层电子称价电子; 原子的价电子数目决定元素的化学性 质和光谱学;
• 1982年S.B.Smith和Jr.G.M.Hietje提出了用谱线 自吸效应扣背景的原理,美国实验室仪器公司开发了这种 原理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商品仪器投放市场。1990年美 国Perkin—Elmer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纵向交流磁场 塞曼原子吸收分析商品仪器。
• 2、发展概况
• 二十世纪60一70年代,原子吸收光谱分析进 入大发展时期。据估计,1964年全世界有原子 吸收分光光度计400台,到l 972年,达到了 20000台以上。
(2)原子的激发
试样在常温下多为固态或液态,进行光谱分 析需转为气态; 试样经高温、溶解、汽化、解离成基态原子 (价电子在稳定轨道上运转的原子); 使原子激发的方式有:热激发、光致激发、 电场激发。光谱分析属热激发。
*通用的光谱仪不能测定惰性元素族、卤族、 和轻的非金属
(3)各族元素的光谱特征
过渡性元素(铁族、铂族、稀土族)
原子中可供激发的电子多,并存在电子未充满的 内层,元素光谱的能级特多能级间能量差小, 这些元素光谱多而密集
稀土元素谱线复杂,相距很近,需使用高分辨 率光谱仪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一般原理
Biblioteka Baidu
•
法 *碱金属谱线简单,具双层结构(以波长相
差不大的双线形式出现)
(3)各族元素的光谱特征
碱土金属 *有两个可被激发的价电子,激发电位及电离
电位较碱金属增高 *碱土金属电离后,只剩一个价电子,与碱金
属电子结构相同,两者光谱特征亦相同 *谱线简单、易激发、有双重结构
(3)各族元素的光谱特征
第ⅢA族元素(B、Al、Ga、In、Tl) 有三个价电子可供激发,其中两个组成闭
合亚层,另一个孤立,使该组元素特征接 近碱金属族
(3)各族元素的光谱特征
第ⅣA族元素(C、Si、Ge、Sn、Pb) 比较容易激发,但核电荷的增加对电子控
制较强,激发电位有所增高,共振线位于 紫外区
(3)各族元素的光谱特征
*随层壳闭合程度增加,激发电位越来越高 短,周期表上ⅥA、ⅦA、Ⅷ族元素一般 在空气中的电弧难以激发,激发出来波 长也在紫外区
第一激发态
E
热能
基态
E = h = h C
• 1955年A Walsh,C.T.J.Alkemade 和 J.M.W.Milatz 等各自独立地发表了火焰原子吸收光谱 开创性的论文,奠定了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的理论基础.使 它从此成为重要的现代仪器分析方法之—。
火焰
空心阴极灯
棱镜 光电管
• 1961年创立了石墨炉电热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将原子吸 收光谱分析这推进到了一个新阶段。1958年第—台原子吸 收分光光度计商品仪器问世。1974年日本日立公司推出了 第一台塞曼效应汞分析仪商品仪器,l 976年开发了塞曼效 应石墨炉原于吸收分光光度计。
(2)原子的激发
• 激发
高温价电子稳定轨道(E0) 进入能量较高轨道
(E1),称激发态原子
激发态原子不稳定,在10-8s内自发返回能级低
的轨道(激态),称作跃迁,多余的能量以
光辐射形成释放。
(3)各族元素的光谱特征
* 碱金属 *易电离,一次电离后剩一个闭合层壳,成
为惰性气体稳定结构,激发它需要较高能量 * 激发电位低可用较低光源激发—火焰光度
原子吸收是一个受激吸收跃迁的过程。
当有辐射通过自由原子蒸气,且入射辐射
的频率等于原子中外层电子由基态跃迁到
较高能态所需能量的频率时,原子就产生
共振吸收。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就是根据
物质产生的原子蒸气对特定波长光的吸收
作用来进行定量分析的。原子吸收光的波
长通常在紫外和可见区。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一般原理
• 某元素的基态原子可吸收同种元素发出的特 征光辐射,吸收值与气体中待测元素的浓度 成正比;
概
述
原子吸收光谱的原理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的仪器
原子吸收光谱的干扰与消除
实验技术
一、概述
1、发展简史 W.H.Wollastony(伍朗斯顿)于l802年在研究太阳光谱时
就发现了太阳光谱中的暗线,以后J F Frauhofer详细地研究 了这些暗线,但当时还不能解释这些暗线产生的真实原因。
太阳光
暗 线
R.Bunsen与G.Kirchoff于1859年在研究碱金属和碱土金 属的火焰光谱时,发现钠蒸气发出的光通过比其温度低的蒸 气时,引起钠光谱线的吸收。
根据钠发射光谱线与福劳霍弗在太阳光谱中观察 到的暗线的位置相同这—事实,解释了太阳光谱中的 暗线产生的原因,它是太阳周围大气中的钠原子对太 阳光谱钠辐射选择性吸收的结果:
(1)原子能级和原子光谱产生
* 元素的任意一条谱线都是元素外层电子层电 子的两个能级跃迁产生的,辐射谱线的波 长由两个跃迁能级的能量差决定,能级跃 迁遵守一定法则;
* 元素各有原子结构,不同元素发射谱线的 波长也不同;
(1)原子能级和原子光谱产生
• 某一谱线的出现,可判定某元素是否存在, 是定性光谱分析的基础;
元素的吸收线比其发射线的数目少 的多,通常发射光谱中谱线重叠, 因此无须分离共存干扰元素;
(4)线性工作范围大 与发射光谱射谱法相比,光电检测 线性工作范围宽,可达4-5个数量级 ;
(5)测定元素种类较多
目前原子吸收光谱可测定约70种元 素,不过有许多元素的检测下限距 区域化探要求相差甚远,能满足区 域化探分析要求的10-20种。
• 现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仪已经成为最常规最经 典的成分分析仪器之一。
3、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特点
(1)精密度高 将样品转为试液,与基体元素分离,减 少了对分析的干扰
(2)检出限低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的检出线为10-
11 -10-14g,适于环境样品中痕量元素 及超纯物质中杂质成分的测定
(3)选择性好
(6)分析速度快
3.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特点
(7)原子吸收光谱缺点 每次只测定一种元素,不同元素需 换不同的元素灯。
概
述
原子吸收光谱的原理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的仪器
原子吸收光谱的干扰与消除
实验技术
一、原子吸收光谱分析原理
1.原子光谱
(1)原子能级和原子光谱产生 原子由正电核和核外按一定轨道旋转 的电子组成,最外层电子称价电子; 原子的价电子数目决定元素的化学性 质和光谱学;
• 1982年S.B.Smith和Jr.G.M.Hietje提出了用谱线 自吸效应扣背景的原理,美国实验室仪器公司开发了这种 原理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商品仪器投放市场。1990年美 国Perkin—Elmer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纵向交流磁场 塞曼原子吸收分析商品仪器。
• 2、发展概况
• 二十世纪60一70年代,原子吸收光谱分析进 入大发展时期。据估计,1964年全世界有原子 吸收分光光度计400台,到l 972年,达到了 20000台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