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联考高一试卷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高一物理月考试卷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灿若寒星**整理制作)高一物理月考试卷第I 卷 选择题 共35分一.本题3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满足题设要求。
选择符合题设要求的答案得3分。
不答或选错得0分。
1.关于物体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加速度越大,则物体的速度也越大B .物体的速度变化量越大,则加速度越大C .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则加速度越大D .物体的速度方向就是加速度的方向 2.关于牛顿第一定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牛顿第一定律表明,物体只有在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才具有惯性B .牛顿第一定律表明,物体只有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才具有惯性C .牛顿第一定律是在伽利略“理想实验”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3.有两个共点力,其大小均为7N ,这两个力的合力的大小不可能是A .0B .7NC .13ND .16N4.如图所示,光滑小球夹于竖直墙和装有铰链的薄板OA 之间,当薄板和墙之间的夹角α逐渐增大到90°的过程中,则 A .小球对板的压力增大 B .小球对墙的压力减小C .小球作用于墙的压力一定小于球的重力D .小球对板的压力一定小于球所受的重力5.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推一物体压缩一个原长为L 0的轻质弹簧,桌面与物体之间有摩擦,放手后物体被弹开,则A .物体与弹簧分离时加速度为零,以后做匀减速运动B .弹簧恢复到L 0时物体速度最大C .弹簧恢复到L 0以前一直做加速度越来越小的变加速运动D .弹簧恢复到L 0以前的某一时刻物体已达到最大速度二.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满足题设要求。
请将符合题设要求的答案选出来。
其中选择全部正确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
不选,或有选错的得0分。
6.A 、B 两质点从同一地点出发,它们的运动情况在v -t 图中由A 、B 表示,下述正确的是L 0 2 v /ms-1A .t =1.5s 时,B 质点加速度方向为正方向 B .t =2s 时,A 、B 两质点间距离等于2mC .t =2s 时,A 质点的加速度比B 质点的加速度小D .在 t = 4s 时A 、B 相遇7.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的大小为4m/s ,1s 后速度的大小变为10m/s ,在这1s 内该物体的A .位移的大小可能大于10mB .位移的大小可能小于4mC .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大于10m/s 2D .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小于4 m/s 2 8.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 .滑动摩擦力是在物体运动时才可以产生的,而静摩擦力是在物体静止时产生的B .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或静摩擦力既可以充当动力也可以充当阻力C .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压力增大,摩擦力不一定增大D .静摩擦力的大小只能根据二力平衡条件确定9.如图所示,P 和Q叠放在一起,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在下面各对力中,属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是A .P 所受重力和Q 对P 的支持力B .Q 所受重力和Q 对P 的支持力C .P 对Q 的压力和Q 对P 的支持力D .Q 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Q 的支持力10.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物体,在沿斜面向上的拉力F 作用下,沿质量为M 的斜面匀速下滑,此过程中斜面仍静止,则水平面对斜面 A .有水平向左的摩擦力 B .无摩擦力C .支持力大小为(M +m )gD .支持力小于(M +m )g选择题答题卡(请将选择题满足题设要求的答案填入相应题号下空格内)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第II 卷 非选择题 共65分三.填空题:请符合题设的要求答案填在题设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图。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综合考试测试卷(含解析)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综合测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一个或者一个以上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选出并填写在对应题号下的空格中,每小题5分,共50分)1、下列诗句描绘的情景中,含有以水流为参考系的是( )A.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B.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C.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D.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2、关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间发生相互作用时先有作用力,后有反作用力B.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物体一定保持平衡C.人加速奔跑时,地对人的作用力大于人对地的作用力D.重力和弹力不可能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3、某同学在学习了动力学知识后,绘出了一个沿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a、速度v、位移x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若该物体在t=0时刻,初速度均为零,则下列图象中表示该物体沿单一方向运动的图象是( )4、(多选)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光滑小球甲和乙放在倾角为45°的斜面上,被一固定在斜面上的竖直挡板挡住,设每个小球的重力大小为G,甲球对乙球的作用力大小为F1,斜面对乙球的作用力大小为F2,则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A.F1<F2B.G>F1C.G=F1D.F1=F25、如图所示,一小球用轻绳悬于O点,用力F拉住小球,使悬线保持偏离竖直方向75°角,且小球始终处于平衡状态,为了使F有最小值,F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应该是( )A.90°B.15°C.45°D.0°6、如图所示是木星的一个卫星——木卫1上面的珞玑火山喷发的情景,图片中的英文单词Eruption意思是“火山喷发”。
经观测火山喷发出的岩石上升高度可达250 km,每块岩石的留空时间为1 000 s。
已知在距离木卫1表面几百千米的范围内,木卫1的重力加速度g木卫可视为常数,而且在木卫1上没有大气。
则据此可求出g木卫与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g=10 m/s2)的关系是( )A.g木卫=gB.g木卫=gC.g木卫=gD.g木卫=g7、(多选)水平面上有一个质量为m=2 kg的小球,小球与水平轻弹簧及与竖直方向成θ=45°角的不可伸长的轻绳一端相连,如图所示。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试题合集(附答案)

高一物理(必修1)试题一一、选择题1. “嫦娥二号”于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点火后1533秒时, 火箭将加速到10.9km/s, 这个速度就是奔月速度。
此时, “嫦娥二号”在某一高度完成星箭分离, 并获得了圆满成功。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研究卫星绕月球运行时, 不能把卫星看成质点 B.奔月速度10.9km/s是指平均速度C. 描述火箭的运动要以火箭本身作为参考系D. 18时59分57秒表示的是时刻2. 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A. 速度大的物体, 不容易停下来, 说明物体惯性大B. 当物体受到合外力为零时, 物体没有惯性C.惯性是物体的属性, 与运动状态和是否受力无关D. 惯性是指只有物体在匀速运动或静止时才表现出来的性质3.一个物体受到三个共点力的作用, 在下列给出的几组力中, 能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是()A. F1=3N F2=4N F3=2NB. Fl=3N F2=1N F3=5NC. F1=2N F2=5N F3=10ND. Fl=5N F2=7N F3=13N4.关于位移和路程,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质点的位移大小就是路程B. 质点的位移和路程都是矢量C.质点作直线运动, 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 D.质点通过一段路程, 其位移可能为零5. 下列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物体的速度为正, 加速度为负, 速度一定减小B. 物体的速度为负, 加速度为负, 速度一定减小C. 物体的速度不变, 加速度一定为零D.物体的速度增大, 加速度一定增大6. 2010年广州亚运会暨第16届亚运会于2010年11月12日至27日在中国广州举行。
下列关于超重和失重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 体操运动员双手握住单杠吊在空中不动的那段时间内, 运动员处于失重状态B. 跳水运动员离开跳板后在空中下落过程中, 运动员处于失重状态C. 跳水运动员离开跳板后在空中上升过程中, 运动员处于失重状态D. 蹦床运动员被蹦床弹起, 离开蹦床后运动到最高点时, 运动员处于超重状态7.重为10N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 今用8N的力竖直向上提物体, 则物体所受到的合力为()A. 2N 向下B. 2N 向上C. 18N 向上D. 0高一物理期末练习题第1页共4页8.A.B.C三物同时、同地、同向出发作直线运动, 下图是它们位移与时间的图象, 由图可知它们在t0时间内( )A. C的路程大于B的路程B. 平均速度vA> vB > vCC. 平均速度vA = vB = vCD. A的速度一直比B.C大9. 用手握住瓶子, 使瓶子在竖直方向静止, 如果握力加倍, 则手对瓶子的摩擦力()A. 握力越大, 摩擦力越大。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高 一 教 学 质 量 监 测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马鸣风萧萧**整理制作)高一教学质量监测物理2016.01.22 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8道小题,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请将选择题(1~13小题)的答案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请将非选择题的解答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
3.考试完毕只交答题卡。
第Ⅰ卷选择题(共44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错选、不选该题不得分)1. 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下列物体当作质点处理不合理...的是A. 研究飞机从北京到上海的时间,可以把飞机当作质点B. 确定轮船在大海中的位置时,可以把它当作质点来处理C. 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的时候,可以把地球当作质点来处理D. 研究乒乓球旋转及运行轨迹时可以当作质点来处理2. 水平桌面上放着一本书,下列有关书与桌面之间作用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书受的重力就是桌面受到的压力B. 书受到了支持力是因为书有重力C. 书之所以发生形变,是因为受到了支持力D. 桌面受到的压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不是相互作用力3. 关于重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在地球上同一地方,一物体无论是静止还是运动,所受的重力相同B. 只有在地面上静止的物体才受到重力C. 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它的方向一定指向地球中心D. 同一物体放在斜面上时的重力小于放在水平面上时的重力4. 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理解正确的是A. 位移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B. 路程是精确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C. 物体沿某一方向运动,位移大小总小于路程D. 只要运动物体的初、末位置确定,位移就确定,路程也确定5. 同学们关于公交乘车安全所编的友情提示语中,对惯性的理解正确的是A. 站稳扶好,克服惯性B. 稳步慢行,避免惯性C. 谨防意外,惯性恒在D. 当心急刹,失去惯性6. 某人估测一竖直枯井的深度,从井口静止释放一石头并开始计时,经2s听到石头落底声。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高一上学期联考试卷(物理)

2468t /s-1010v /m s·-1高中物理学习材料金戈铁骑整理制作吉安县二中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联考 吉水二中 高一年级物理试卷命题人:蔡裕甫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分:100分 考试日期:2011.12.06 一、选择题(本题共 10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或不答的得 0)1.伽利略对自由落体的研究,开创了研究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这就是( )A .对自然现象进行总结归纳的方法B .用科学实验进行探究的方法C .对自然现象进行总结归纳,并用实验进行验证的方法D .抽象思维、数学推导和科学实验相结合的方法2. 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书,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由于书发生微小的形变,使书受到重力作用B 由于书发生微小的形变,对桌面产生垂直于桌面向下的弹力C 由于桌面发生微小的形变,对书产生垂直于桌面向上的弹力D 由于桌面发生微小的形变,对桌面产生垂直于桌面向下的弹力 3. 三个共点力的大小分别是2N ,6N ,10N,则它们的合力可能是( )A 10NB 1.5NC 3.7ND 0 4. 短跑运动员在100m 竞赛中,测得75m 处的速度为9m/s ,10s 末到达终点处的速度为10.2m/s ,则运动员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A . 9 m/sB . 9.6 m/sC . 10 m/sD . 10.2 m/s 5.一杯子装满水,杯的底部有一个小孔,在水从小孔不断流出的过程中,杯连同杯中水的共同重心将 ( ) A 、一直下降 B 、一直上升 C 、先升后降 D 、先降后升6. 如图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图像,下列有关物体的运动情况判断正确的是( ) A 前2s 的加速度大小为5 m/s B 4s 末物体离出发点最远 C 6s 末物体运动方向发生改变370D 8s 末物体回到出发点7. 如图,放在粗糙水平地面上的木块,在斜向上方的拉力F 作用下沿地面向右运动,则木块受力个数可能是 ( )A 、2个B 、3个C 、4个D 、5个8.如图,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使弹簧秤乙从图 示位置开始沿顺时针方向开始缓慢转动,在此过程中保持结点O 的位置不变,保持弹簧秤甲的拉伸方向不变。
人教版物理必修一试题高一试题及答案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物理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
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12小题,共60分。
1-6题为单选,7-12题为多选,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 1.关于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研究车轮自转情况的车轮不能看成质点;B .体积大的物体不能看成质点,体积小的物体可以看成质点;C .质量大的物体不能看成质点,质量小的物体可以看成质点;D .在自然界中,质点是客观存在的。
2有关下列说正确的是:( )A.飞机投弹时,如果发现目标在飞机的正下方才投下炸弹,一定能击中目标B.向上抛出的物体,能向上运动是因为受到了向上的力的作用C.汽车行驶速度越大越难停下来,是因为速度越大惯性越大D.惯性越大,物体的运动状态越难改变3.下列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速度很大,加速度一定很大 B .物体有加速度,速度就增大 C .物体加速度增大,速度就增大D .物体运动快慢和运动速度变化快慢不是一样的4.一物体从H 高处自由下落,经时间t 落地,则当它下落t /2时,离地面的高度为( ) A .2H B .4H C .43H D .23H5.一个力F 1=5N ,另一个力F 2=10N ,试判断它们作用于同一点时合力大小的可能值为:( )A .2NB .4NC .12ND .18N6.质量为m 的物体静止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当用水平推力F 作用于物体上时,物体的加速度为a ,若作用力方向不变,大小变为2F 时,物体的加速度为a ′,则 ( )A .a ′=2aB .a <a ′<2aC .为a ′>2aD .a ′=1.5a7、粗糙的水平地面上,质量为1kg 的木块以一定的初速度向右滑行的同时还受到一个向左的 水平推力F =1N 的作用,已知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进行有关计算时重力加速度g 取10m/s 2.则在木块停止运动之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木块受到水平向右的摩擦力B .木块受到水平向左的摩擦力C .地面对木块的摩擦力大小为2ND .地面对木块的摩擦力大小为1N 第7题图8、如图所示,重力大小为G 的木块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对它施加一竖直向上且逐渐增大的力F ,若F 总小于G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木块对地面的压力随F 增大而减小 B .木块对地面的压力就是木块的重力C .地面对木块的支持力的大小等于木块的重力大小 第8题图D .地面对木块的支持力的大小等于木块对地面的压力大小9.某物体运动的速度图象如图,根据图象可知 ( )A .物体是从静止开始运动的B .物体位移方向一直没有改变C .物体运动方向一直没有改变D .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合力一直没有改变10.如图所示,当小车向右加速运动时,物块M 相对车厢静止于竖直车厢壁上,当车的加速度增大时,则:( ) A .物块M 受摩擦力增大 B .物块M 对车厢壁的压力增大 C .物块M 仍能相对于车厢静止D .物块将沿车厢向上运动 第10题图11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由甲地出发,沿平直公路开往乙地,汽车先做匀加速运动,接着做匀减速运动.开到乙地刚好停止,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那么 0~t 0和t 0~3t 0两段时间内( ) A .加速度大小之比为3∶1B .位移大小之比为1∶2C .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2∶1D .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1∶1第11题图第9题图 vttv 2t 012 .某同学把一体重计放在一升降机的底板上,该同学站在体重计上,当升降机静止时,此时体重计显示的示数为60kg ;当升降机运动时,该同学能够通过体重计示数的变化情况判断出升降机的运动情况,则有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体重计的示数大于60kg 时,升降机可能正在加速上升 B.当体重计的示数大于60kg 时,升降机可能正在加速下降 C.当体重计的示数等于60kg 时,升降机可能正在匀速上升 D.当体重计的示数小于60kg 时,升降机可能正在减速上升第Ⅱ卷二、实验题(本题共3小题,共16分)13.(5分)在做“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时(装置如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平衡运动系统的摩擦力时,应把装沙的小桶通过定滑轮拴在小车上B .连接沙桶和小车的轻绳应和长木板保持平行C .平衡摩擦力后,长木板与水平面夹角不能改变D .小车应靠近打点计时器,且应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 第13题图14.(5分)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A 点,另一端被两个弹簧秤拉到O 点,两弹簧秤的读数分别为F 1和F 2,两细绳的方向分别与橡皮条延长线的夹角为1a 和2a ,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实验中无论怎样改变两弹簧秤的夹角合力F 必大于F 1和 F 2B .用一个弹簧秤拉橡皮条时,只要使橡皮条与AO 等长就可以,不用把橡皮条拉到同一点O 。
人教版物理必修一试题高一第一章、第二章综合测试题一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金戈铁骑整理制作高一物理必修1第一章、第二章综合测试题一一、选择题(共10题,每题4分,共40分,1-6为单选,7-10为多选) 1、下列有关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只有质量和体积都极小的物体才能视为质点B 、研究一列火车过铁路桥经历的时间时,可以把火车视为质点C 、研究自行车的运动时,因为车轮在不停地转动,所以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把自行车作为质点D 、虽然地球很大,还在不停地自转,但是在研究地球的公转时,仍然可以把它视为质点 2、一小球从A 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若到达B 点时速度为v ,到达C 点时速度为2v ,则AB ∶BC 等于( ) A.1∶1 B.1∶2 C.1∶3 D.1∶4 3、汽车以速度v 1直线行驶了全程的2/3,接着以速度v 2=20千米/小时,跑完了其余的1/3的路程,如果汽车全程的平均速度是28千米/小时,那么v 1等于( )A 、48千米/小时B 、38千米/小时C 、35千米/小时D 、34千米/小时 4、一物体从高处自由下落,经2秒落地,则该物体下落1秒时,离地高度是( ) A 、5米 B 、10米 C 、15米 D 、18米5、做匀加速运动的列车出站时,车头经过站台某点O 时速度是1 m/s ,车尾经过O 点时的速度是7 m/s ,则这列列车的中点经过O 点时的速度为( ) A 、5 m/s B 、5.5 m/s C 、4 m/s D 、3.5 m/s6、电梯上升运动的v -t 图象如图所示,从图象可知电梯上升的高度是( ) A 、6m B 、39m C 、0m D 、30m7、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就一定越大 B 、速度为零,加速度就一定为零 C 、速度很小,加速度可能很大 D 、速度很大,加速度可能是零8、在平直公路上,自行车与同方向行驶的一辆汽车在t=0时同时经过某一个路标,它们的位移s (m )随时间t (s )变化的规律为:汽车 为2t 41t 10s -=,自行车为s=6t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汽车作匀减速直线运动,自行车作匀速运动B 、不能确定汽车和自行车各作什么运动C 、开始经过路标后较小时间内汽车在前,自行车在后D 、当自行车追上汽车时,它们距路标96m9、一质点做直线运动,t=t 0时,s>0,v>0,a>0,此后a 逐渐减小至零,则( ) A 、速度的变化越来越慢 B 、速度逐步减小 C 、位移继续增大 D 、位移、速度始终为正值10、一枚火箭由地面竖直向上发射,其v -t 图象如图4所示,由图象可知( AC ) A 、0~t 1时间内火箭的加速度小于 vt 1~t 2时间内火箭的加速 B 、在0~t 2时间内火箭上升, t 2~t 3在时间内火箭下落C 、t 3时刻火箭离地面最远D 、t 3时刻火箭回到地面二、填空实验题(共2题,11题共11分,12题共9分,两题共20分) 11、(1)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记录运动的_ _ __和 _ __信息的仪器,使用________电源,工作电压________伏,当电源频率为50赫时,它每隔_______打一次点。
人教版物理必修一试题高一第一章、第二章综合测试题一.docx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鼎尚**整理制作)高一物理必修1第一章、第二章综合测试题一一、选择题(共10题,每题4分,共40分,1-6为单选,7-10为多选) 1、下列有关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只有质量和体积都极小的物体才能视为质点B 、研究一列火车过铁路桥经历的时间时,可以把火车视为质点C 、研究自行车的运动时,因为车轮在不停地转动,所以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把自行车作为质点D 、虽然地球很大,还在不停地自转,但是在研究地球的公转时,仍然可以把它视为质点 2、一小球从A 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若到达B 点时速度为v ,到达C 点时速度为2v ,则AB ∶BC 等于( ) A.1∶1 B.1∶2 C.1∶3 D.1∶4 3、汽车以速度v 1直线行驶了全程的2/3,接着以速度v 2=20千米/小时,跑完了其余的1/3的路程,如果汽车全程的平均速度是28千米/小时,那么v 1等于( )A 、48千米/小时B 、38千米/小时C 、35千米/小时D 、34千米/小时 4、一物体从高处自由下落,经2秒落地,则该物体下落1秒时,离地高度是( ) A 、5米 B 、10米 C 、15米 D 、18米5、做匀加速运动的列车出站时,车头经过站台某点O 时速度是1 m/s ,车尾经过O 点时的速度是7 m/s ,则这列列车的中点经过O 点时的速度为( ) A 、5 m/s B 、5.5 m/s C 、4 m/s D 、3.5 m/s6、电梯上升运动的v -t 图象如图所示,从图象可知电梯上升的高度是( ) A 、6m B 、39m C 、0m D 、30m7、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就一定越大 B 、速度为零,加速度就一定为零 C 、速度很小,加速度可能很大 D 、速度很大,加速度可能是零8、在平直公路上,自行车与同方向行驶的一辆汽车在t=0时同时经过某一个路标,它们的位移s (m )随时间t (s )变化的规律为:汽车 为2t 41t 10s -=,自行车为s=6t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汽车作匀减速直线运动,自行车作匀速运动B 、不能确定汽车和自行车各作什么运动C 、开始经过路标后较小时间内汽车在前,自行车在后D 、当自行车追上汽车时,它们距路标96m9、一质点做直线运动,t=t 0时,s>0,v>0,a>0,此后a 逐渐减小至零,则( ) A 、速度的变化越来越慢 B 、速度逐步减小 C 、位移继续增大 D 、位移、速度始终为正值10、一枚火箭由地面竖直向上发射,其v -t 图象如图4所示,由图象可知( AC ) A 、0~t 1时间内火箭的加速度小于 vt 1~t 2时间内火箭的加速 B 、在0~t 2时间内火箭上升, t 2~t 3在时间内火箭下落C 、t 3时刻火箭离地面最远D 、t 3时刻火箭回到地面二、填空实验题(共2题,11题共11分,12题共9分,两题共20分) 11、(1)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记录运动的_ _ __和 _ __信息的仪器,使用________电源,工作电压________伏,当电源频率为50赫时,它每隔_______打一次点。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

A.在撑杆跳高比赛中研究运动员手中的支撑杆在支撑地面过程中的转动情况时
B.帆船比赛中确定帆船在大海中位置时
C.跆拳道比赛中研究运动员动作时
D.铅球比赛中研究铅球被掷出后在空中飞行时间时
C.应先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打点稳定后再释放小车
D.要在小车到达滑轮前使小车停止运动
9.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x-t,图象如图2所示,以甲的出发点为原点,出发时刻为计时起点,则从图象可以看出( )
A.甲、乙同时出发
B.乙比甲先出发
C.甲开始运动时,乙在甲前面x0处
D.甲在中途停了一会儿,但最后还是追上了乙
A.甲、乙两车同时向北运动,乙比甲快
B.甲车向南运动,乙车向北运动
C.甲、乙两车同时向南运动,但乙车比甲车慢
D.甲车向南,乙车没动停在了铁轨上
4.关于速度与速度变化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速度方向向右,速度变化量方向可能向左
B.速度越大,速度变化量越大
C.速度变化量只表示速度变化的大小
D.速度是矢量,速度变化量是标量
15.(10分)汽车以36 km/h的速度行驶.
(1)若汽车以0.6 m/s2的加速度加速行驶,求10 s后汽车的速度。
(2)若汽车刹车时以0.6 m/s2的加速度减速行驶,求l0 s后汽车的速度.
(3)若汽车刹车时以3 m/s2的加速度减速行驶,求l0 s后汽车的速度.
16.(12分)一辆汽车沿平直公路从甲站开往乙站,启动加速度为2 m/s2,加速行驶5 s后匀速行驶2 min,然后刹车,滑行50 m,正好到达乙站,求汽车从甲站到乙站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高一物理联考试题及答案

高一物理联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关于力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B.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C.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D. 所有选项都正确答案:D2.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将保持:A. 静止状态B. 匀速直线运动状态C. 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答案:C3. 一个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时,其运动状态为:A. 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B. 匀速曲线运动C. 变速直线运动D. 变速曲线运动答案:A4. 以下哪种情况会导致物体的加速度增大?A. 物体的质量增大,受力不变B. 物体的质量不变,受力增大C. 物体的质量减小,受力不变D. 物体的质量增大,受力减小答案:B5.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以下哪种情况动量守恒?A. 物体受到外力作用B. 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为零C. 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不为零,但作用时间极短D. 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不为零,且作用时间较长答案:B6.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其下落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A. 动能B. 重力势能C. 弹性势能D. 内能答案:A7.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以下哪种情况能量守恒?A. 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运动B. 物体在有外力作用下运动C. 物体在有外力作用下,但外力做功为零D. 所有选项都正确答案:D8. 以下哪种情况机械能守恒?A. 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运动B. 物体在有外力作用下,但外力做功为零C. 物体在有外力作用下,且外力做功不为零D. 物体在有外力作用下,但外力做功为负答案:B9.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A. 物体的重力B. 物体的重量C. 物体受到的拉力D. 物体受到的推力答案:C10. 以下哪种情况物体的机械能不守恒?A. 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运动B. 物体在有外力作用下,但外力做功为零C. 物体在有外力作用下,且外力做功不为零D. 物体在有外力作用下,但外力做功为负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F=____。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学期高 一 年 级 物 理 试 卷 A 卷.doc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桑水制作第一学期高一年级物理试卷 A 卷一:选择题(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符合题意的答案,选对给4分,少选给2分,不选、多选、错选不给分)(40分)1.下面关于加速度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列车启动时速度为零,而加速度不为零;B.匀速行驶的磁悬浮列车,由于其速度很大,所以加速度很大;C.加速度逐渐减小时,物体一定在做匀减速运动;D.加速度与运动方向相同时,物体一定在做加速运动。
2.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同向运动,a甲=2m/s2,a乙=-2m/s2,那么对甲乙两物体运动情况的判断,正确的是()A.甲的加速度大于乙的加速度B.甲乙两物体的速度方向相反C.甲的加速度和速度方向相同,乙的加速度和速度方向相反D.甲乙的速度都越来越大3.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物体A和B,速度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可知()A.A和B的速度方向相同,A的速度变化比B快B.A和B的速度方向相同,A的速度变化比B慢B.A和B的速度方向相反,A的速度变化比B快B.A和B的速度方向相反,A的速度变化比B慢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用力把乙推倒而自己不倒,说明只是甲对乙有力的作用,乙对甲没有力的作用B.只有有生命的或者动力的物体才会施力,无生命或者无动力的物体只会受到力,不会施力C.只有运动的物体才会受到力的作用D.找不到施力物体的力是不存在的5.某人以平均速度V 1从山脚爬上山顶,又以平均速率V 2从山顶按原路返回山脚起点,则往返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和平均速率是 ( )A .221v v +,221v v +B .221v v -,221v v - C .0,2121v v v v +- D .0,21212v v v v +6.做匀加速运动的列车出站时,车头经过站台某点O 时速度是1m/s ,车尾经过O 点时的速度是7m/s ,则这列列车的中点经过O 点时的速度为 ( )A .5m/sB .5.5 m/sC .4 m/sD .3.5 m/s7.a 、b 两物体从同一位置沿同一直线运动,他们的速度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 、b 加速时,物体a 的加速度大于物体b 的加速度B .20秒时,a 、b 两物体相距最远C .60秒时,物体a 在物体b 的前方D .40秒时,a 、b 两物体速度相等,相距200m8.a 、b 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沿同一方向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若初速度不同,加速度相同,则在运动过程中 ( )①a 、b 的速度之差保持不变 ②a 、b 的速度之差与时间成正比③a 、b 的位移之差与时间成正比 ④a 、b 的位移之差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9.关于四种基本相互作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万有引力只发生在天体与天体之间,质量小的物体(如人与人)之间无万有引力B .强相互作用只发生在10-15m 的范围内,原子核内核子间作用就是强相互作用C .弱相互作用就是非常小的物体间的相互作用D .四种基本相互作用是不需要相互接触就能起作用的10.汽车A 在红绿灯前停住,绿灯亮起时启动,以0.4m/s 2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经过30s后以该时刻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设在绿灯亮的同时,汽车B 以8m/s 的速度从A 车的旁边驶过,且一直以相同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方向与A 车相同,则从绿灯亮起开始( )A .A 车在加速过程中与B 车相遇 B .A 、B 相遇时速度相同C .相遇时A 车做匀速运动D .两车不可能再次相遇二.填空实验题(11、12、13每小题4分,14题8分,共20分)11.学校开田径运动会,在给百米运动员计时的时候,某计时员听到发令枪响后,才开始计时,当第一名运动员跑到终点时,表上显示时间为12.49s ,已知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m/s ,这位第一名运动员的百米成绩实际上是_______。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高一试卷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高一试卷.doc高中物理研究材料XXX高一物理试卷第I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
每小题3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关于时刻和时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时刻表示时间极短,时间表示时间较长B.时刻对应物体的位置,时间对应物体的位移或路程C.火车站大屏幕上显示的是列车运行时间D.1分钟只能分成60个时刻答案:B解析:时刻表示一个瞬间的时间点,时间表示经过的时间长度。
时刻对应物体的位置,时间对应物体的位移或路程。
2.关于XXX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XXX认为在同一地点,重的物体和轻的物体下落快慢不同B.XXX猜想运动速度与下落时间成正比,并直接用实验进行了验证C.XXX通过数学推演并用小球在斜面上的运动验证了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D.XXX用小球在斜面上的运动验证了运动速度与位移成正比答案:B解析:XXX猜想运动速度与下落时间成正比,并直接用实验进行了验证。
3.火车停靠在站台上,乘客往往会发现这样的现象,对面的火车缓缓起动了,等到站台出现,才知道对面的火车没有动,而是自己乘坐的火车开动了,则前、后两次乘客采用的参考系是()A.站台,对面火车B.两次都是对面火车C.两次都是对面站台D.自己乘坐的火车,站台答案:D解析:乘客采用的参考系是自己乘坐的火车和站台。
4.甲、乙两物体所受的重力之比为1:2,甲,乙两物体所在的位置高度之比为2: 1,它们各自做自由落体运动,则()A.落地时的速度之比是2:1B.落地时的速度之比是1 : 1C.下落过程中的加速度之比是1 : 2D.下落过程中速度之比是1 : 2答案:C解析:根据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下落过程中的加速度相同,所以为1:2.5.世界上第一条商业运行的磁悬浮列车——“上海磁浮”已于2003年10月1日正式运营.据报导,上海磁浮全线长30多km,全程行驶约7 min 30 s,列车以120 m/s的最高速度行驶约30 s.如果这30 s处于行驶时段的正中,由这些数据可以估算出列车的加速度约为A.0.3 m/s2B.0.6 m/s2C.1.10 m/s2D.123 m/s2答案:B解析:根据公式a=(v-v0)/t,可得列车的加速度约为0.6 m/s2.6.一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其通过连续两段相等位移△x所用的时间分别为t1、t2,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2△x/(t1+t2)答案:D解析:根据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公式a=2△x/(t1+t2)。
新版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综合测试卷附答案

新版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综合测试卷附答案一、单选题1.下列物理学习或研究中用到与“曹冲称象”的方法相同的是()A.建立“质点”的概念B.建立“合力与分力”的概念C.建立“瞬时速度”的概念D.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2.如图,A、B、C三个小球质量均为m,A、B之间用一根没有弹性的轻质细绳连在一起,B、C 之间用轻弹簧拴接,整个系统用细线悬挂在天花板上并且处于静止状态,现将A、B之间的细绳剪断,则在剪断细绳的瞬间,A、B、C三个小球的加速度大小分别是()A.0,g,g B.0,2g,0C.2g,g,g D.2g,0,g3.一物体受三个共点力的作用,可能使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B.、、C.、、D.、、4.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 A和m B的物体A、B用轻绳连接后跨过定滑轮均处于静止状态,斜面倾角为45°。
已知m A=2m B,不计滑轮摩擦,现将斜面倾角缓慢增大到50°,系统仍保持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绳子对A的拉力将增大B.物体A受到的静摩擦力不变C.物体A对斜面的压力将减小D.物体A受到的合力将增大5.如图所示,在教室里某同学在体重计上研究超重与失重.她由稳定的站姿变化到稳定的蹲姿称为“下蹲”过程;由稳定的蹲姿变化到稳定的站姿称为“起立”过程.关于她的实验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有“起立”过程,才能出现失重的现象B.只有“下蹲”过程,才能出现超重的现象C.“下蹲”的过程,先出现超重现象后出现失重现象D.“起立”“下蹲”的过程,都能出现超重和失重的现象6.关于速度和速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平均速度是指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B.平均速率就是平均速度的大小C.瞬时速度,其大小就是瞬时速率,其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D.平均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且其与位移的方向总是一致的7.在物理现象的发现和物理理论的建立过程中物理学家总结出许多科学方法。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综合测试(含答案及详细解析)

绝密★启用前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综合测试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第Ⅰ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每小题4.0分,共60分)1.光滑斜面的长度为L,一物体由静止从斜面顶端沿斜面滑下,该物体滑到底部时的速度为v,则物体下滑到处的速度为()A.B.C.D.2.Tomahawk四轮摩托跑车的时速可超过300km/h,如图为摄影师利用“追拍”摄影法拍摄的Tomahawk四轮摩托跑车飞驰的照片,从照片上可以看出摄影师拍摄时选择的参考系是()A.大地B.树木C.摩托车D.公路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加速度增大,速度必定增大B.加速度增大,速度可能减小C.加速度减小,速度必定减小D.加速度减小,速度不可能增大4.一质量为m的物块静止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现对物块施加一个垂直于斜面向下的恒力F,如图所示,物体仍保持静止.则物块()A.受到的支持力不变B.受到的支持力减小C.受到的摩擦力不变D.受到的摩擦力减小5.蹦极(BungeeJumping)是一项户外休闲活动.跳跃者站在约40米以上高度的位置,用橡皮绳固定住后跳下,落地前弹起.下图为蹦极运动的示意图,弹性绳的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和运动员相连.运动员从O点自由下落,至B点弹性绳自然伸直,经过合力为零的C点到达最低点D,然后弹起.整个过程中忽略空气阻力.分析这一过程,下列表述正确的是()①经过B点时,运动员的速率最大②经过C点时,运动员的速率最大③从C点到D点,运动员的加速度增大④从C点到D点,运动员的加速度不变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6.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2 kg的小木板放在光滑的地面上,在小木板上放着一个小物体质量为m =1 kg,它被一根水平方向上压缩了的弹簧推着而静止在小木板上,这时弹簧的弹力为2 N,现沿水平向右的方向对小木板施以作用力,使小木板由静止开始运动起来,运动中力F由0逐渐增加到9 N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与小木板先保持相对静止一会,后来相对滑动B.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一直减小C.当力F增大到6 N时,物体不受摩擦力作用D.小木板受到9 N拉力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3 N7.如下图所示,物体A和B一起沿斜面匀速下滑,则物体A受到的力是()A.重力、B对A的支持力B.重力、B对A的支持力、下滑力C.重力、B对A的支持力、摩擦力D.重力、B对A的支持力、摩擦力、下滑力8.A、B两物体叠放在一起,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如图甲,它们从静止开始受到一个变力F的作用,该力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A、B始终相对静止.则()A.在t0时刻,A、B两物体间静摩擦力最大B.在t0时刻,A、B两物体的速度最大C.在2t0时刻,A、B两物体的速度最大D.在2t0时刻,A、B两物体又回到了出发点9.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定量关系,下列认识正确的是()A.F、M和a三个物理量都有直接测量的工具B.实验时为消除摩擦力对小车运动的影响,要将木板无滑轮的一端垫高,直到小车不挂重物时也能自己沿长木板运动起来C.实验时重物通过细绳拉小车的力要比重物的重力小D.根据实验数据,得到的F不变时的a-M图象是过原点的倾斜直线10.物体放在升降机地板上,在升降机运动时,物体相对静止在地板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升降机向上加速运动时,物体所受重力与地板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B.升降机向上加速运动时,物体对地板的压力小于地板对物体的支持力C.升降机向上减速运动时,物体受到的重力小于地板对物体的支持力D.升降机向下加速运动时,地板对物体的支持力小于物体的重力11.用细线将篮球拴在升降机光滑的侧壁上,当升降机加速下降时,出现如图所示的情形.四位同学对此现象做出了分析与判断,其中可能正确的是()A.升降机的加速度大于g,侧壁对球无挤压B.升降机的加速度小于g,侧壁对球有挤压C.升降机的加速度等于g,侧壁对球无挤压D.升降机的加速度等于g,侧壁对球有挤压12.桌面离地面的高度是0.9 m,坐标系的原点定在桌面上,向上方向为坐标轴的正方向,有A、B 两点离地面的距离分别为1.9 m和0.4 m.那么A、B的坐标分别是()A. 1 m0.5 mB. 1.9 m0.4 mC. 1 m-0.5 mD. 0.9 m-0.5 m13.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关系时,在弹性限度内,悬挂15 N重物时,弹簧长度为0.16 m;悬挂20 N 重物时,弹簧长度为0.18 m,则弹簧的原长L和劲度系数k分别为()A.L=0.02 m k=500 N/mB.L=0.10 m k=500 N/mC.L=0.02 m k=250 N/mD.L=0.10 m k=250 N/m14.如下图所示,一物体沿三条不同的路径由A运动到B,下列关于它们位移大小的比较正确的是()A.沿Ⅰ较大B.沿Ⅱ较大C.沿Ⅲ较大D.一样大15.罗马游泳世锦赛男子800 m自由泳决赛中,中国飞鱼张琳以7分32秒12的成绩夺冠并打破世界纪录,成为中国游泳史上男子第一人.若张琳前8 s的运动速度图象如图,根据图象可知()A.第2 s末的加速度2 m/s2B. 8 s内的位移为 19.5 mC.第1 s末与第5 s末速度方向相反D.第1 s内与第2 s内位移相等第Ⅱ卷二、计算题(共4小题,每小题10.0分,共40分)16.一质量为m=2 kg的物体置于水平面上,在水平外力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水平外力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下图(a)所示,物体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下图(b)所示,4 s后图线没有画出.g取10 m/s2.求:(1)物体在第2 s末的加速度a;(2)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3)物体在前6 s内的位移x.(a) (b)17.如下图所示,半径为R、质量为M的均匀球靠竖直墙放置,左下方有一厚为h、质量为m的木块,若不计摩擦,用至少多大的水平力F推木块才能使球离开地面?此时木块对地面的压力为多大?18.试分别分析下面三种情况下甲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1)甲做变速直线运动,前一半位移平均速度为v1,后一半位移平均速度为v2,全程的平均速度为多大?(2)甲做变速直线运动,若甲前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为v1,后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为v2,则全程的平均速度多大?(3)甲做变速直线运动,若甲前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v1,全程的平均速度为v2,则后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多少?19.如图所示,一辆汽车在上海到南京的高速公路上行驶.汽车上的速度计指针在图中左图所示位置附近左右摆动,请你根据生活经验和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B两处相距多远?其值是指A、B两处的路程还是位移大小?(2)图中速度计中指针所指的速度表示汽车的平均速度还是瞬时速度?其值为多大?(3)假设汽车在A、B间按速度计中指针所指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再由图中信息求出汽车从A处行驶到B处,需要多长时间?答案解析1.【答案】D【解析】设物体下滑的加速度为a,下滑到处的速度为v1,由v=得,v1==.2.【答案】C【解析】“追拍法”是跟踪运动的物体,将运动的物体看做是静止的,该图片是运动的四轮摩托跑车被摄影师当做静止的,而用镜头跟踪,故参考系是四轮摩托跑车.选项C正确.3.【答案】B【解析】加速度反映了速度变化的快慢,加速度是矢量,当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夹角小于90°时,无论加速度是增大还是减小,速度都增大,加速度越大(小),速度增加的越快(慢);当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夹角大于90°时,无论加速度是增大还是减小,速度都减小,加速度越大(小),速度减小的越快(慢).故B正确.4.【答案】C【解析】以物块为研究对象,在未施加F之前,处于静止状态,根据力的正交分解可得物块受到的支持力F N=mg cosθ,物块受到的摩擦力F f=mg sinθ在施加F之后,处于静止状态,根据共点力平衡以及力的正交分解可得:物块受到的支持力F N′=mg cosθ+F,受到的摩擦力F f′=mg sinθ,故物块受到的支持力增大,受到的摩擦力不变,C正确.5.【答案】B【解析】在BC段,运动员所受重力大于弹力,向下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变加速运动,当a=0时,速度最大,即在C点时速度最大,②对.在CD段,弹力大于重力,运动员做加速度逐渐增大的变减速运动,③对,故选B.6.【答案】C【解析】由题,当弹簧的弹力是2 N向右时,物体仍然静止在木板上,所以物体与木板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要大于等于2 N.若要使物体相对于木板向左滑动,则物体受到的木板的摩擦力至少要大于等于 2 N,方向向右,即物体受到的合力至少为向右的 4 N的力,物体的加速度:a==m/s2=4 m/s2,同时,物体与木板有相对运动时,木板的加速度要大于物体的加速度,当二者相等时,为最小拉力.则:F m=(M+m)a=(2+1)×4 N=12 N即只有在拉力大于12 N时,物体才能相对于木板滑动,所以在拉力小于9 N时,物体绳子相对于木板静止.故A错误;若物体与木板之间的摩擦力恰好为0,则物体只受到弹簧的弹力的作用,此时物体的加速度:a′==m/s2=2 m/s2由于物体始终相对于木板静止,所以此时整体在水平方向的受力:F0=(M+m)a′=(2+1)×2 N=6 N所以:当力F增大到6 N时,物体不受摩擦力作用.则拉力小于6 N之前,摩擦力随拉力F的增大而减小,当拉力大于6 N时,摩擦力又随拉力的增大而增大.故B错误,C正确.小木板受到9 N拉力时,整体的加速度:a″==m/s2=3 m/s2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F f′,则:ma″=F f′+2所以:F f′=ma″-2=1×3-2 N=1 N.故D错误.7.【答案】A【解析】假设A受摩擦力,那么在水平方向合力不等于0,不会做匀速运动,故不受摩擦力.故A 正确.8.【答案】B【解析】以整体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得知,0、2t0时刻整体所受的合力最大,加速度最大,再以A为研究对象,分析可知,A受到的静摩擦力最大,故A错误;整体在0-t0时间内做加速运动,在t0-2t0时间内,向原方向做减速运动,则t0时刻A、B速度最大,在2t0时刻两物体速度为零,速度最小,故B正确,C错误;0-2t0时间内,整体做单向直线运动,位移逐渐增大,则2t0时刻,A、B位移最大,没有回到出发点,故D错误.9.【答案】C【解析】力F和质量M可直接用测力计和天平测量,但a不能直接测量,故选项A错误;若将小车一端垫高到小车不挂重物时也能自己沿长木板运动起来,说明已平衡摩擦力过度了,故选项B 错误;F不变时,a与M成反比,故其图象不是直线,a-图象是直线,故选项D错误;若重物对小车的拉力等于重物的重力,则重物所受合力为零,它就不会拉着小车加速运动了,故选项C 正确.10.【答案】D【解析】升降机向上加速运动时,物体受到的合力的方向向上,所以物体所受重力小于地板对物体的支持力,故A错误;物体对地板的压力和地板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B错误;升降机向上减速运动时,物体受到的合外力的方向向下,物体受到的重力大于地板对物体的支持力,故C错误;升降机向下加速运动时,物体受到的合外力的方向向下,地板对物体的支持力小于物体的重力,故D正确.11.【答案】C【解析】当升降机加速下降时,加速度等于g,则球在竖直方向上仅受重力,拉力为零,由于球在水平方向上平衡,可知侧壁对球无挤压,故C正确,D错误.当升降机加速下降时,加速度大于g,球受重力、绳子的拉力,由于水平方向上平衡,则侧壁对球有弹力,即侧壁对球有挤压,故A错误.当升降机加速下降时,加速度小于g,不会出现如图所示的情况,球会在悬点下方,故B错误.12.【答案】C【解析】以桌面为原点取向上为正方向,A距离地面1.9 m,距离桌面1 m,所以A的坐标为1 m;B点距离地面0.4 m,所以在桌面以下,距离桌面0.5 m,坐标为-0.5 m.13.【答案】D【解析】根据胡克定律,15=k(0.16-L), 20=k(0.18-L),解以上两式得L=0.10 m,k=250 N/m,D项正确.14.【答案】D【解析】该物体沿三条不同的路径由A运动到B,其路程不等,但初、末位置相同,即位置的变化相同,故位移一样大.15.【答案】B【解析】张琳前3 s内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不变,第2 s末的加速度a==m/s2=1 m/s2,A错误.图象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大小等于位移,8 s内的位移为x=×3×3 m+3×5 m=19.5 m,在第2 s内的位移大于第1秒内的位移,B正确,D错误;由图知,第1 s末与第5 s末速度都是正值,方向相同,C错误.16.【答案】(1)1 m/s2(2)0.2(3)14 m【解析】(1)根据v-t图象和加速度定义式:a1==1 m/s2(2)在0-4 s内,在水平方向:F1-μmg=ma1解出:μ=0.2(3)设前4 s的位移为x1,根据位移公式:x1=a1t=8 m4 s后的加速度为a2,则:F2-μmg=ma2解出:a2=-1 m/s2在4-6 s内,根据位移公式:x2=vt2+a2t=6 m物体在前8 s内的位移x=x1+x2=14 m.17.【答案】Mg(M+m)g【解析】球刚好离开地面时,它的受力如下图甲所示.则F N2sinα=Mg①而sinα=②木块的受力如图乙所示.据平衡条件知F=F N2′cosα③F N3=F N2′sinα+mg④而F N2′=F N2⑤由①②③⑤求得水平推力F=Mg.由①④⑤得F N3=(M+m)g,由力的相互性知,木块对地面的压力为(M+m)g.18.【答案】(1)甲做变速直线运动,前一半位移平均速度为v1,后一半位移平均速度为v2,全程的平均速度为;(2)甲做变速直线运动,若甲前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为v1,后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为v2,则全程的平均速度是;(3)甲做变速直线运动,若甲前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v1,全程的平均速度为v2,则后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2v2-v1【解析】解:设总位移为x,总时间为t,(1)前一半位移平均速度为v1,后一半位移平均速度为v2时,运动的时间:平均速度:(2)若前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为1,后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为2,有:x=又:所以:(3)若前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v1,全程的平均速度为v2,则:所以:3=22-119.【答案】(1)80 km路程(2)瞬时速度100 km/h(3)0.8 h【解析】(1)A、B两地距离Δx=120 km-40 km=80 km.因为根据实际情况在高速公路上任意相距80 km两点间的道路不可能是直线,所以其值是指A、B 两地间的路程.(2)图中速度计中指针所指的速度表示汽车的瞬时速度(汽车上常见的速度计都是直接表示车辆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时的瞬时速度),其值为100 km/h.(3)因为汽车在A、B间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v=,所以Δt===0.8 h,即汽车从A处行驶到B处需要0.8 h.。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测试题全套及答案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测试题全套及答案.docx最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测试题全套及答案章末综合测评(一)(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5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6〜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分)1.下列有关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有质量和体积都极小的物体才能视为质点B.研究一列火车过铁路桥经历的时间时,可以把火车视为质点C.研究自行车的运动时,因为车轮在不停地转动,所以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把自行车做为质点D.虽然地球很大,还在不停地自转,但是在研究地球的公转时,仍然可以把它视为质点【解析】物体能否看成质点,不是看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大小,是看形状和大小在所研究的问题中能否忽略,故A错误;石开究火车过桥,火车的长度不能忽略,火车不能看成质点,故B错误;研究车轮的转动,车轮的形状不能忽略,自行车不能看成质点,但在研究自行车的运动速度时,就可以忽略自行车的自身大小,则可把自行车做为质点,故C错误;地球很大,在研究地球公转时,地球的大小与日地距离比较,可以忽略,可以看做质点,故D正确.【答案】D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参考系是为了研究物体运动而选取的b.宇宙中有些物体是静止的,有些是运动的。
C.只能选取不动的物体作为参考系D.同一个运动对不同的参考系,其观察结果一定是相同的【解析】研究物体运动时所选定的参照物体作为参考系,所以参考系是为了研究物体运动而选取的,故A正确;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宇宙中的所有物体都处在运动的过程中,故B错误;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如何选择参照系,必须从具体情况来考虑,故C错误;同一个运动对不同的参考系,其观察结果不一定是相同,比如,从水平方向匀速飞行的飞机上落下的物体,如果选择飞机为参考系,物体做直线运动,如果选择地面为参考系,物体做曲线运动,故D错误.【答案】A3.在下列几组物理量中,矢量一是()A.位移、时间、速度b.速度,速度,加速度c.加速度和速度的变化,速度D.路程、时间、位移【解析】位移、速度、加速度以及速度的变化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而路程、时间和速率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故C正确.【答案】c4.用同一张底片对着小球运动的路径每隔令s拍一次照,得到的照片如图1所示,则小球在图示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o—111213o1O O15416 cm图1A. 0.25 m/sB. 0.2 m/sC. 0.17 m/sD.无法确定]Ay- 5 X ]0—Z【解析】从图中读到ax=5cm=5x10~2m,a/=tj7x3s=0.3s,所以—一j-vzi\lv/jm/s0.17m/s,所以选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心整理,诚意制作)
××区六校联考高一物理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 (共2大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 在研究下列问题中,能够把研究对象看作质点的是( )
A.研究地球的自转 B.研究地球绕太阳的公转C.研究一列火车通过某一路标所用的时间 D.研究乒乓球的旋转
2、坐在逆水行驶的船中的乘客,我们说他是静止的,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
A.河岸上的树
B. 船舱
C.迎面驶来的船
D.河水
3. 如图所示为某校学生开展无线电定位“搜狐”比赛,甲、乙两人从O点同
时出发,并同时到达A点搜到狐狸,两人的搜狐路径已在图中标出,则( )
A. 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
B. 两人运动的平均速度相等
C. 甲的位移大于乙的位移
D. 甲的路程等于乙的路程
4.关于瞬时速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瞬时速度是矢量
B.汽车行驶的瞬时速率可以用汽车速度计测出来
C.某时刻瞬时速度的大小反映了物体此时刻的运动快慢
D.瞬时速度不为零时,平均速度一定不为零
5.关于速度、速度的变化以及加速度的关系,以下的叙述正确的是()
A.速度大的物体加速度一定大
B.速度的大小不变的物体加速度一定为零
C.速度变化大的物体加速度一定大
D.相等的时间内,加速度大的物体速度的变化一定大
6. 一个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第4秒内的平均速度大于4秒内的平均速度;
B.第4秒内的平均速度大于第4秒末的即时速度;
C.第4秒内的位移大于前4秒内的位移;
D.第3秒末的速度小于第4秒初的速度。
7. 物体自楼顶处自由下落(不计阻力),落到地面的速度为v 。
在此过程
中,物体从楼顶落到楼高一半处所经历的时间为()
A.g v 2;
B.g v 2;
C.g v 22;
D.g v
2)22(
8.如图所示,一个小木块在斜面上匀速下滑,则小木块受到的力是( )
A .重力,弹力、下滑力和摩擦力 B. 重力、弹力和下滑力
C .重力、弹力和摩擦力
D .重力、下滑力和摩擦力
9.武警战士进行体能训练,双手握住竖立竹竿攀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他沿竹竿匀速下滑时,所受到的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上
B.他沿竹竿匀速下滑时,所受到的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下
C.他沿竹竿匀速上攀时,所受到的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下
D.他停在空中时增大握杆力,所受到的摩擦力随之增大
10.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三个共点力,大小分别为4N 、3N 和8N ,其合力最小值为( )
A.1N
B.3N
C.13N
D.0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4分,漏选得2分,错选得零分.)
11.下列描述中,可能存在的是( )
A .速度很大,加速度很大
B .速度变化很大,加速度很小
C .速度变化很快,加速度很小
D .加速度越来越小,速度越来越大 12.一辆公共汽车刚起步一小段时间后,发现一乘客未上车,司机立即采取制动措施.若此过程中汽车的运动在一条直线上,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那么,对于0-2t 和2t -3t 两段时间内加速度和位移的关系,正确的是 ( ) A .加速度大小之比为1:2 B .加速度大小之比为2:1 C .位移大小之比为2:1 D .位移大小之比为1:2
13.完全相同的三块木板并排固定在水平面上,一颗子弹以速度v 水平射入,若子弹在木块中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且穿过第三块木块后子弹速度恰好为零,则子弹依次刚射入每块木块时的速度之比和穿过每块木块所用的时间之比分别是( ) A .v 1∶v 2∶v 3=3∶2∶1 B .v 1∶v 2∶v 3=3∶2∶1
C .t 1∶t 2∶t 3=(3-2)∶(2-1)∶1
D .t 1∶t 2∶t 3=1∶2∶ 3
14.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匀变速直线运动
B .自由落体的快慢与物体质量的大小有关
C .在地球表面上不同的地方,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是不同的
D.自由落体运动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下
15.如图所示的装置中,增加B的重力,A仍然保持静止状态,则正确的是( ) A.悬挂滑轮的轴对滑轮的作用力一定增大
B.绳子对A的拉力一定增大
C.地面对A物体的摩擦力可能减少
D.A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增大
第Ⅱ卷主观题 (共2大题共50分)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 4小题,共 22分)
16.(6分)如下图所示为某物体的x-t图象,在第1 s内物体的
速度是________,从第2 s至第3 s内物体的速度是________, 4 s
内通过的路程是________,位移是________。
17.(6分)如图所示是探究某根弹簧的伸长量x与所受拉力F之
间的关系图,由图可知,弹簧的劲度系数是 N/m;当弹
簧受F=800N的拉力作用时,弹簧的伸长量为 cm;当拉
力从800N减小为600N时,弹簧的长度缩短了 cm。
18.(4分)在“共点力合成”实验中,
(1)、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2).要使每次合力与分力产生相同的效果,必须()
A.每次将橡皮条拉到同样的位置 B.每次把橡皮条拉直
C.每次准确读出弹簧秤的示数 D.每次记准细绳的方向
19.(6分)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打点计时器不一定要使用交流电
B.在释放小车前,小车应紧挨在打点计时器旁
C.应先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开始打点后再释放小车
D.要在小车到达定滑轮前使小车停止运动
(2)某次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如图所示,从比较清晰的点起,每五个打印点取一个点作为计数点,分别标作0、1、2、3、4。
量得2、3两计数点间的距离s3=30.0mm,3、4两计数点间的距离s4=48.0mm,则小车在3计数点时的速度为
________m/s,小车的加速度为________m/s2。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8分)解题中要求有必要的分析和说明,计算题还要有公式及数据代入过程,结果要有数值和单位.
20.(6分)皮球以8m/s的速度向右运动,与墙相撞后以大小为4m/s的速度反弹
回来,设皮球与墙相撞时间为0.1s,求皮球撞墙过程中的加速度?21.(10分)如图所示,电灯的重力G N
10,AO绳与顶板间的夹角为45O,BO 绳水平,则AO绳所受的拉力F
是多少?BO绳所受的拉力F2是多少?
1
22.(12分)一辆汽车以72km/h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现因故紧急刹车,已知汽车刹车过程中加速的的大小始终为5m/s2,求
(1)汽车刹车3s末的速度;
(2)汽车通过30m所需要的时间;
(3)汽车从开始刹车到6s末所通过的位移
××区六校联考高一物理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B
B
D
D
A
C
C
A
A
二、多项选择题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ABD
AC
BC
ACD
AB
三、填空题
16、1 m/s ; 0 ; 4 m ; -2 m (每空1.5分) 17、20xx; 40; 10. (每空2分) 18、(1)B (2)A (每空2分) 19、(1)A (2)0.39; 1.80 (每空2分) 四、计算题
20、解:规定水平向右为正方向.
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
t v a ∆∆=
得:(2分) a=
m/s 2= -120m/s 2 (3分)
加速度方向水平向左. (1分)
21解:以节点为研究对象,建立如图直角坐标系,由平衡条件可得:
G F o =45sin 1 (4分)
2245cos F F o = (4分)
可解得:N F 101= (1分) N F 2102= (1分)
22、解:(1) v 0=72km/h=20m/s 2
/5s m a -=
汽车所能运动时间:s
a v
t 40== (3分) 3s 末速度
s
m at v v /503=-= (3分)
(2)由x =v 0t +12
at 2
(2分)
得t=2s (1分)
(3)由于4s 车已停,5s 的位移等于4s 的位移
由2
22v v ax -= (2分) 得x=40m (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