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家电安规基本知识培训资料共38页
小家电产品标准培训讲义
1.3.双重绝缘:包括了基本绝缘和 附加绝缘两种绝缘方式的绝缘系 统。 即双重绝缘=基本绝缘+附加绝缘 1.4.加强绝缘:对带电体使用的 一种单一的绝缘方式,在本标准 规定的条件下,它所提供的对触 电的防护程度和双重绝缘提供的 防护程度相当。
名词解释:单一绝缘不一定是同质体, 可以是多层,但不需要象基本绝缘和 附加绝缘那样逐一进行测试的绝缘, 最终还是通过施加3000V/min来判定 例如:对于220-240V器具而言,电 气间隙(3mm),爬电距离 (5mm),可承受3000V/min且厚度 为2mm绝缘层或绝缘隔板或其他阻 挡物。
5.易触及部件
用IEC61032的B型试验探棒(即
标准带关节金属手指)能触到的 部件或表面,如果该部件或表面 是金属的,则应包括与其连接的 所有导电性部件。
6.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电气间隙:两个导电部件之间,或
一个导电部件与器具的易触及表面 之间的空间最短距离。 爬电距离:两个导电部件之间,或 一个导电部件与器具的易触及表面 之间沿绝缘材料表面测量的最短路 径。
拆卸电源软线和不可拆卸的电源软 线。 3.1 电源软线:固定到器具上,用于 供电的软线 标准 25.5 规定:电源软线应通过下述 方法之一连接到器具上: ——X型连接; ——Y型连接; ——Z型连接(如果相应的特殊要求中 允许的话)。
3.2
可拆卸软线:打算通过器具 耦合器与器具连接的用于供电或 互连的软线,不用工具就能将其 拆下。 例:带器具耦合器的电饭煲,其 电源线为可拆卸软线;某些手持 式遥控器的连线。
安全特低电压:指保持独立回路的,
其带电导体之间或带电导体与接地体 之间不超过某一安全限值的电压。 中国国家标准规定工频电压有效值的 限值空载不超过 50V 、直流电压的限 值为120V。 中国标准规定工频电压有效值的额定 值有42V,36V,24V,12V和6V。 特别危险环境中使用的手持电动工具 应采用42V安全电压。
小家电产品标准培训讲义
1.2.附加绝缘:在基本绝缘外补充 使用的独立的绝缘方式,它用来在 基本绝缘万一失效的情况下提供防 触电保护。 例如:对于额定电压为220V-240V 器具而言,额外增加的电气间隙 (1.5mm),额外增加的爬电距 离(2.5mm),或承受 1750V/min且厚度为1mm的绝缘 或隔板或其他阻挡物。
1.5. 功能性绝缘:仅为实现器具
的固有功能所需,在不同电位的 导电部件之间设置的绝缘。 例如:电路板上不同电位(交流 或直流电)之间的绝缘,包括电 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2.器具的分类
0类器具:防触电保护依靠基本绝 缘的器具 2.2 0I 类器具:至少整体都提供了基 本绝缘,并且带有接地端子。但所使 用的电源线不带接地导线,且插头也 没有接地触脚。 接地端子:该接地端子一般为螺纹连 接,且在器具的外部,且已经器具的 金属部件或外壳连接。
5.易触及部件
用IEC61032的B型试验探棒(即
标准带关节金属手指)能触到的 部件或表面,如果该部件或表面 是金属的,则应包括与其连接的 所有导电性部件。
6.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电气间隙:两个导电部件之间,或
一个导电部件与器具的易触及表面 之间的空间最短距离。 爬电距离:两个导电部件之间,或 一个导电部件与器具的易触及表面 之间沿绝缘材料表面测量的最短路 径。
1.8 除 Z 型连接以外,用于与电网连
接的接线端子应按下述方法标示: —— 专门连接中线的接线端子,应 该用字母N标示。 —— 保 护 接 地 端 子 , 应 该 用 IEC60417规定的符号5019标明。 这些表示符号不应放在螺钉、可取 下的垫圈或在连接导线时能被取下 的其他部件上。 通过视检确定其是否合格。
小家电培训内容.
小家电培训内容一、电话机:1、分类与特点:分为有绳电话(HA)、磁卡电话(HK)、录音电话(HL)、投币电话(HT)、无绳电话(HW)、来电显示电话(HCD)。
2、功能介绍:A、免提:对声音信号进行放大、不用提起话筒即可方便通话。
B、重拨:单键重拨前面的号码。
C、长途锁:即锁“O”功能,可防止乱拨长途,节约开支。
D、10信道:可在10个不同的信道下工作,自动扫描无干扰的信道,保证通话质量。
E、来电显示:可知对方的电话号码。
F、防盗打:可防止并机盗打电话。
G、其他功能:防盗、长途锁、静音、主、子机相互呼叫、三方通话等。
3、使用保养常识:A、子机第一次使用,必须充电15小时以上。
B、常见故障:无响铃、不能拨号、听筒无法受话、免提无声、杂音、无声、对方的声音小,电话响铃一次即断、子母机难以对码、子机无电流声、子机声很小、液晶不清楚、万的历温度表不准、一拖四如何对码使用、来电显示常无显示。
4、拨号方式:音频、脉冲。
5、来电显示制式:DTME只显示来电号码;FS/C号码:日期、时间同时显示。
6、型号说明:H A 838 (20)SG防盗打、V语言控制、J计费电话类型ZT代码产品序号脉冲/音频转换可储存免提F防雷击、E子母机、M电磁抗干扰二、电风扇:1、工作原理:由电机带动风机叶转动迫使空气流动的降温装置。
2、分类与特点:A、台扇:直接放在台面上的风扇,它移动方便、占地少。
B、壁扇:只能挂在墙壁上使用,使用方便、不占地方。
C、台地扇:即可放在台面上,也可以放在地面上使用,其高度可伸缩,比较适中。
D、落地扇:一般只能放在地面上使用,要占用一定面积。
E、吊扇:用一个挂购挂在楼板上使用,风量大、送风范围大。
F、吸顶扇:类似台扇,其旋转装置可以360度范围转动,送风面积广,适合集体场所使用。
G、鸿运扇:也叫转页扇,随着导风轮的缓慢转动,气流从不同的方向送出形成柔和的自然风,最适合老人和儿童使用。
H、换气扇:是一种用在室内空气调节及排出烟尘的通气工具。
小家电安规基础知识讲义共64页文档
35荣可 以被永 远肯定 。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小家电安规基础知识讲义
31、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 穿。(名 言网) 32、我不想听失意者的哭泣,抱怨者 的牢骚 ,这是 羊群中 的瘟疫 ,我不 能被它 传染。 我要尽 量避免 绝望, 辛勤耕 耘,忍 受苦楚 。我一 试再试 ,争取 每天的 成功, 避免以 失败收 常在别 人停滞 不前时 ,我继 续拼搏 。
小家电安规基本知识培训资料
灯具及控制装置标准:IEC 60598-1:2003/GB 7000.1-2007,GB/T 24824-2009,GB 16844-2008,GB 18774-2002,GB 19212.1-2003
水处理设备:GB 19258-2003,GB 19212.1-2003
Page 3
二.常用安规标志
C和E相切,高度不小于5MM 字体粗细不下于1MM
Page 4
二.常用安规标志
CE 是强制性的要求,一方面要求EMC,另一方面又要求LVD。现在还必须满 足ROHS指令。所有销往欧盟的产品都必须标示CE Mark。 3.UL标志:美国保险商实验室英文的缩写。是一家专门从事产品安全检验和安全 认证业务非盈利性民间机构,对机电(包括民用电器类)产品颁发安全保证标志。 不论是从美国出口或进入美国市场的产品都必须有该标志,具有较高的权威 性。
四.安规项目测试方法及标准要求
3、接地电阻测试 接地端子或接地触点与接地金属部件之间的连接,应具 有低电阻值,其大小不超过100mΩ. 从空载电压不超过12V(交流或直流)的电源取得电 流,并且该电流等于器具额定电流的1.5倍或25A(两者 中取较大值),让该电流轮流在接地端子或接地触点与 每个易触及金属部件之间通过1min。 注:1、我司产品测试时通常选用25A电流,测试总 接地端子与接地金属部件最远端之间的电阻值。 2、UL标准相同,无特殊要求
Y连接:只能由制造厂或特定人员更换电源线的连接.
同X连接的区别在于更注重生产厂家的自我声明以 及通过相关试验.
Z 连接: 只有严重损坏才可以更换电源软线.
Page 9
三.产品分类
绝缘分类 基本绝缘(Basic insulation ): 施加于带电部件对电击提供 基本防护的绝缘。 附加绝缘(Supplementary insulation):万一基本绝缘失效, 为了对电击提供防护而施加的除基本绝缘以外的独立绝缘。 双重绝缘(Double insulation):由基本绝缘和附加绝缘构成 的绝缘系统。 加强绝缘(Reinforced insulation):在本标准规定的条下, 提供等效于双重绝缘的防电击等级而施加于带电部件上的 单一绝缘,等效于双重绝缘.
家用电器安全生产培训
家用电器安全生产培训1. 介绍现代家庭中,家用电器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家用电器的不当使用或者安装不当往往会带来安全隐患,甚至引发火灾和电击等意外事件。
为了提高家庭成员对家用电器安全生产的认识,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开展家用电器安全生产培训显得尤为重要。
2. 家用电器分类家用电器主要包括厨房电器、客厅电器、卧室电器等不同类型。
每种类型的家用电器都有其特点和使用要求。
在家用电器安全培训中,需要对不同类型的家用电器进行分类介绍,并强调其安全使用知识。
2.1 厨房电器厨房电器包括微波炉、电饭煲、电磁炉、搅拌机等家用电器。
在使用厨房电器时,要注意插头是否牢固、电线是否老化,避免短路和漏电等安全问题。
2.2 客厅电器客厅电器包括电视机、音响、空调等家用电器。
在使用客厅电器时,要定期清洁电器表面,避免积尘引发火灾,同时要注意通风和散热。
2.3 卧室电器卧室电器包括电热毯、加湿器、电动按摩器等家用电器。
在使用卧室电器时,要避免长时间连续使用,定期检查电器线路,确保安全使用。
3. 安全使用家用电器的注意事项在家用电器安全生产培训中,需要重点强调安全使用家用电器的注意事项,包括以下几点:• 正确接地:家用电器要正确接地,避免漏电造成的安全隐患。
• 不随意拆卸:不懂电器原理的情况下,不要随意拆卸家用电器,以免发生意外。
•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家用电器的插头、电线等部位是否有损坏,避免火灾和漏电。
• 禁止潮湿使用:家用电器不宜在潮湿场所使用,以免电器受潮导致短路和漏电。
4. 家用电器安全生产培训的重要性举办家用电器安全生产培训对于家庭成员来说至关重要。
通过培训,可以增强家庭成员对家用电器安全的意识,提高正确使用家用电器的能力,有效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家庭生活的安全与幸福。
5. 安全生产培训的方法在进行家用电器安全生产培训时,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讲解案例:通过事故案例讲解家用电器不正确使用所带来的危害,引起家庭成员的重视。
家电安规培训资料
家电安规培训资料家⽤厨房电器前⾔A.此标准包括⽬录范围内覆盖UL公司产品后续服务的基本要求, 这些要求是基于成熟的⼯程原理, 研究, 测试记录现场试验及⽣产安装问题的认识, 从⼚家, ⽤户, 检验机构其它专业经验咨询时所获取的信息, 如有必要他们可以进⼀步实验调查后改正.B.此标准的观察要求是持续保证⽣产⼚家产品的条件之⼀.C.按这些要求在检查或测试产品时, 只要产品符合此标准, 即使发现预料的其它安全损害,也可视为符合标准.D.产品采⽤的材料或者其结构形式与此标准中的要求有些区别, 那么可以按照设计要求测试, 如果⼤部份材料相同, 那么就可以按照标准进⾏判断.E.UL在按照⽬标进⾏功能演⽰时, 不能下放⼚家或其它任何部门的责任, 标准在制定时,UL的意见和调查研究结果, 已经代表了专业评判标准, UL对任何使⽤或依赖下标准不负任何责任, UL不会发⽣任何责任义务损害, 包括由于使⽤, 解释或依赖此标准产⽣的重⼤损坏.F.按照UL要求进⾏测试时有⼀些不可避免的损害, 因此在进⾏测试时采取⾜够的安全措施和⾜够的防护⼯具是必要的.1.范围这些要求覆盖了在普通情况下使⽤的250V或以下的家⽤厨具电器(除了1.2⾥有说明外),包括临时或永久地在户外使⽤的家⽤厨具电器应符合国际电器条例规定.这些要求不包括家⽤电器系列, 电极型, 长柄锅及电炸锅, 奶酪机锅, ⾯拖油炸机, 爆⾕机, 咖啡壶, 电饭锅, 微波炉, 以及按个⼈要求制作的电器不包括在此标准内.以下内容中, 确定是否符合此范围内的⼀种装置的要求(如多⼠炉和类似的)应通过具体参考此型号要求, 在没有具体参考数据时,如果采⽤"符合"条款, 那么条款应为公认符合标准所有型号的要求.产品包括外形特点, 零件, 系统更新及与此标准要求有区别的产品, ⽽涉及到⽕险, 电击, 伤⼈应该使⽤适当的附加零件进⾏测试,其安全⽔平的最后结果应保留在标预期的范围内, 产品外型, 特性, 零件, 材料, 系统与具体要求相冲突, 不能视为符合此标准, 如果考虑提出修改要求, 应采⽤⼀致的⽅法,开发, 修正, 执⾏此标准.组合件.除2.2说明外, 此标准中产品组合件应符合组合件的要求, 如产品⼀般使⽤标准组合件清单索引A所⽰.组合件不需要与具体相符是:a.此标准包括的产品应⽤中不必涉及到外形或特性.b.由此标准要求代替.组合件应在认可的设计环境下使⽤.结构中的些特殊组合件不全⾯或限制其性能发挥, 这些组合件只能在限定环境下使⽤, 例如不超过⼀定限定温度下使⽤且只有在认可的选定环境下限制使⽤.装置的测量:指数必须说明, 括号⾥的指数为解释或相近信息.参考材料此标准要求的条例或标准的任何要求更新应被解释为最新的条例和标准.结构总则.5.1 如果电器在运⾏时会产⽣或在有⽓体或其它⽓体压⼒下运⾏, 考虑到爆炸事故的可能性, 因此电器不能算合格, 除⾮电器有⾜够强度抵御爆炸危险.框架与外壳.电器的框架和外壳应该⾜够的张度和钢度抗拒正常使⽤中可能的滥⽤, 但不要因电器固有的抵抗强度⽽减少电器的空间, 产⽣松动, 零件错位⽽导致部分或全部失效或者结构组合时⽽增加⽕险, 电击或伤害的危险.电器外壳材料应该能够随特殊⽤途, 能够容纳所有电器零件, 除电源线和14.3,14.4中在任意环境下使⽤时可能会引起⽕险, 电击或伤害的裸线组件外, 如果电器要与电源永久联接时, 电器外壳应提供⽤于安装所必需的装置, 如: 托架, 挂钩或类似物.在正常⼯作状态中需要加油的电器, 应特别考虑在烹调腔上加⼀个外壳, 外壳的材料也应适合此⽬的.电器外壳采⽤通风开⼝或在外壳上安装永久电源联接组件的电器, 其位置不能让排⽓进⼊封闭结构的空间, 如活动顶的空间, 壁洞空间或类似空间.判断电器外壳性能时应考虑的因素是:a.物理强度.b.抗冲击强度.c.吸⽔汽性.d.可燃性.e.防腐蚀性.f.在⾼温下抗变形能⼒, 外壳在正常和⾮正常情况下使⽤的承受能⼒.对于⾮⾦属材料外壳要求可参考<<电⽓设备评估>>UL746C的聚合物标准, ⾦属外壳零件或外壳应按照<<⾦属外壳冲击测试>>42节进⾏抗冲击能⼒测试.例外情况1. 考虑按UL746C进⾏滥⽤和恶劣条件测试时, 电器外壳应按此标准中滥⽤运作测试的第44节进⾏判断.例外情况2. 因加硬化材料要按43.1要求在⾼温下连续1000⼩时⽼化测试, 所以加热硬化材料不需要符合UL746C要求..0采⽤过热保护的热塑外壳电器, 如果采⽤94HB材料, 具有⾄少60弧抵抗⾼电流弧光点⽕, ⾄少7秒钟抗热点⽕, 及外壳所有零件包括, 肋⾻, 煎件或类似零件相距⾄少1/2"(12.7mm)那么可燃性要求可不⼀定要符合UL746C.除⾮电器外壳如6.5和6.8判断认为合格, 否则电器外壳的铸造和铁⽚部分厚度不能⼩于表格6.1所⽰.除了考虑6.5中所提及的因素外, 考虑到电器的设计⽤途, 外壳⾦属⽚也要考虑其尺⼨, 形状, 厚度和特殊应⽤能⼒.为防⽌发⽣⽆意识与导电零件接触, 电器上的导电零件, 除⾃动焗烬裸线组件的发光部分以外, 其位置或包起来保护, 绝缘马达刷帽不要求额外附件.表6.1⾦属外壳的最⼩厚度6.10外壳构造应该让熔化⾦属, 防⽕物, 或类似物不会落在⽀撑⾯上6.11在6.10必须要求中, 外壳底部开⼝处的上⾯或下⾯必须有隔板, 如果开⼝为:a.在马达下⾯时应:1).马达的结构零件或电器提供类似的隔板.2).马达在以下缺陷条件下通电时, 马达这种保护措施是为了防⽌燃烧绝缘物或熔化物落在电器的⽀撑⾯上.i) 开主线圈.ii)打开起动线圈.iii)启动短路关.iv)永久分开电容器的马达为短路电容器, 在马达通电前和回转轮被堵时进⾏短路通电.3).采⽤热发动机保护器(同时感应温度和电流的保护装置)的发动机是防⽌发动机线圈在最⼤负荷的内温度不超过125℃(302oF).4). 采⽤的马达符合阻抗马达要求.b.在电线下, 除⾮电线符合电线, 电缆, 伸缩线UL1581参考标准VW-1燃烧测试或者垂直燃烧测试.c.在⽆盖开关, 变压器, 螺线管或类似物下⾯, 除⾮马达零件不会因为着⽕⽽引起故障.d.在电场和⼯⼚制造的拼接过载, 过载电流保护装置.例如: 如图6.1D线所⽰, 如果开⼝不在组合件下⾯范围内, 可以不⽤隔板.图6.1隔板呎吋与位置A-隔板遮盖的范围,如果组合件没有被遮盖,则由整个组合件组成和⼀个组合件未遮盖部份(被组合件外壳遮盖的部份)组成. B-投影在⽔平板上组合件的轮廓C-隔板倾斜线轴轨迹最⼩范围,倾斜线总是1)与零件的切线2)与垂直线5度,和3)⽔平⾯的定向轨迹是最⼤的D- 为隔板最⼩范围和位置(⽔平位),范围包括倾斜线C和隔板⽔平⾯轨迹交叉线6.12于6.11中所提及的挡板应是a)⾦属,陶瓷,或作为外壳符合6.5可以接受的原料.b)⽔平的c)位于图6.1指⽰的位置,不应⼩于图6.1所描述的位置.6.13 如果在图6.2中说明的探针通过开⼝插⼊不能接触能引起⽔险或电击的任何⾮常绝缘带电部件,则在外壳中的开⼝有⼩于1英吋(25.4mm)的较⼩呎吋是可以接受的.探针在插⼊前、后及过程中适⽤于所有可能连接的位置.6.14如果在外壳内部没有⾮绝缘体或⽤胶膜包裹的电线,则如图6.3说明的外壳开⼝最⼩呎吋为1英吋或更长⼀点是可以接受的.R表⽰⾄开⼝周围⾥边的距离,X表⽰⾄开⼝平⾯的距离,T等于外壳的厚度,R等于X加T,X等于能插⼊开⼝圆杆最⼤直径的5倍,但不⼩于6-1/16英吋(154毫⽶).在测定开⼝的过程中,任何在容积范围内的挡板是可以被忽略的,除⾮它持续横切容积边缘.6.15为了恒温器的调整或类似的⾏动,如果在外壳上作⼀个引起⽤户注意的任意⼤⼩的孔,不能破坏绝缘体或⽤直径为1/16 英吋(1.6毫⽶)插通过孔接触⾮绝缘体.6.16关于在6.9和6.13-6.15中的要求,在电器的检查过程中,外壳的任何部份可被忽视(打开或移动)那是受到的保护能防⽌电击或伤⼈的部份.或如果a)外壳⽤或不⽤⼯具打开或拆卸以执⾏制造商推荐的⽤户服务、维修、操作调整.配件连接或其它操作.b)不⽤⼯具能打开或拆卸,见6.16.1例外:如果电器标记与54.9⼀致,外壳的⼀部分要求⽤⼯具打开或拆卸以执⾏制造商推荐的⽤户服务、维修、操作调整、配件连接或其它操作以保持保持其位置.6.16.1关于6.16(b),为确定外壳或外壳的⼀部份要求使⽤⼯具打开或移动,依靠⾮⾦属部件机械稳固的外壳或外壳的⼀部份,如塑料挂⽿或快速连轴节插⼈物或插杆应遵照42A节⾮⾦属外壳紧固器测试.例外:完全通过⾦属紧固器(如镙丝或铆钉)稳固外壳或外壳的⼀部份到其它外壳部份,则不需经受此测试.6.17任何活动零件, 例如马达回转轮, 链条, 滑轮, 带⼦和齿轮应褢起来或监视以减少对⼈的伤害.6.18参照6.17要求, 外壳的保护程度取决于总结构和电器的⽤途, 以下为判断裸露活动零件能⼒应考虑的因素.外壳强度活动零件的锐利程度.⽆意识与导电零件接触可能性.这些零件移动的速度.⼿指, ⼿臂或⾐服被卷⼊活动零件的可能性.6.19外壳上的门或盖上应有⼿柄以确保进⼊关闭位置6.20为⽅便更换过蠛保护装置或当有需要开盖操作保护装置, 外壳上的门或盖应⽤绞链连接.这些门或盖应有插销, 配合紧凑或与外壳表⾯开⼝有重垒.6.21电器零件⽆需⽤特别⼯具(不是服务⼈员就难得到的⼯具)如果是由⼈⼯操作, 调节或定期维护的电器.6.22如果试管或灯泡坏了会啬⽕险, 那热偶的灯泡或⽑细管应可以保护电器不被破坏.7组装7.1 如果电器上有开关, 可连接插头型插座或插头型连接器安装要可靠防⽌因表⾯摩擦⽽使零件产⽣反转(动).7.2 为防⽌装柄开关转动可采⽤锁垫圈.7.3如果导电零件因附重压⽽转动或转移⽽减少零件之间空间低于26.1.1.1-26.1.1.4的要求, 那么导电零件应固定在基⾯上.7.4 防⽌导电零件转动或转移, 导电零件之间的表⾯不能产⽣摩擦可使⽤锁垫圈.8. 稳定:8.1 电器的稳定性, 不能因正常使⽤情况电器很容易倾倒.8.2 家⽤烹调或热电器可以轻易⽤⼿提或搬运(如矮电器, ⾷品加热器或类似的)电器装上⾄少50盎司(148ml)⽔, 加热到115oF(46oC)温度, 放在与⽔平⾯15o的倾斜⾯上, ⽆论装上全部的拆分件, 液体或其它材料, 电器应符合设计使⽤的最⼤倾斜⾓倾倒要求, 电器不会产⽣滑动, 不能因测试⽽倾倒.9. 防腐蚀保护9.1 如果因未保护零件的故障增加着⽕或电击危险的铁和钢⽚应以瓷釉法, 镀锌,电镀或其它的⽅法以保护.例外: 某些设备中的氧化钢不会因为⾦属暴露在空⽓, ⽔汽或其它氧化⽽影响使其加快氧化的⾦属其厚度和温度也是考虑因素,⽆需保护, 外壳内⾦属⽚表⾯要求防腐蚀保护. 铸压零件不要求防腐蚀保护, 采⽤保护套的加热件和直接连接加热件的终端零件不需防腐蚀保护.9.2 电器⾥电镀或其它处理具有⽼化性质的零件不能在最后坏⾄电器不能使⽤的程度.10.电源联接10.1 永久性连接电器总则10.1.1.1除10.1.1.2中注明外, 电器采⽤永久电源联接设计, 应符合国际电器条例ANSI/NFPA No.7-1993要求.10.1.1.2如果采⽤活动短电线和可连接插头作为电源联接的电器, 可以固定在特点空间. 这种特征的电器还应考虑到电器的应⽤性, 和电器可连接电源插头应容易拆开.10.1.1.3 电器按设计要求安装以后, 终端的位置或永久联接电器与电源隔板的这些联接应检查⽅便.10.1.1.4 联接电源保护管的终端间隔与电器的联接不会产⽣转动.10.1.2 电场电线终端.10.1.2.1 永久联接电源电器应该采⽤电线终端或当电流量不低于电器电流量, 连接导体的安载流量不少于电器电流的125%时, 负载边3⼩时或以上时这时负载将时断时续.10.1.2.2 为符合这些要求, 电路终端应为电源接头或当电器安装时现场联接控制.10.1.2.3 电线终端应采⽤焊接接合, 或可以将电线联接器牢固地压⼊合适位置(如⽤插销或螺钉稳固)如果向上接合或类似⽅法使电线固定, 电线终端容纳10AWG(5.3mm2)或更⼩的导体可以采⽤线绑螺钉固定.10.1.2.4 电线终端应防⽌转动或旋转, 除表⾯摩擦外, 可以⽤两个螺丝,铆钉或其它类似⽅法固定.10.1.2.5 电线终端上的线绑螺钉不能⼩于10号, 除8号螺钉可以使⽤在14AWG(2.1mm2)或更⼩导体的终端联接中, 6号螺钉可以使⽤在16AWG(13mm2)或更⼩的控制电路导体中.10.1.2.6 叩⼊绑线螺钉的终端⾦属⽚不能⼩于0.050”(1.3mm)除叩击螺纹线有相同的机械强度可⽤于⼩于0.030”(0.8mm)厚度的⾦属上. 如果需要螺纹线伸出⾦属上可⽤双根螺纹线.10.1.2.7 突出接合处或杯形垫圈可保持导体的能⼒如果其尺⼨为10.1.2.1在螺帽或垫圈下的导体不能⼩于14AWG(2.1 mm2)10.1.2.8 线绑螺钉应穿⼊⾦属中.10.1.2.9 接地电源导体联接的电器应:a.Edison螺帽型的灯头或组件容器.b.单柱开关, 或c.单柱⾃动控制应有⼀个终端或头以确认电源电路接地导体.除在24.2中说明外, 终端或头到灯头或组件容器的螺帽壳视为⼀个整体, 不是联接到单柱开关或单柱⾃动控制器.10.1.2.10 接地联接电路导体的终端应⽤⽩⾊⾦属制成或镀成⽩⾊, 使之⾮常容易与其它终端与辨出来, 或以其它⽅法使之容易分辨, 如在线路图上标注, 接地电路导体的头也要⽤⽩⾊或灰⾊, 使之与其它头容易分辨.10.1.2.11 除10.1.2.12说明外, 内部的插座盒或电线间隔长度应为6"(152mm)或以上, 如果头联接电场与电路外围.10.1.2.12 如果有迹象显⽰, 使⽤长头可能导致⽕险或电击, 头的长度可以少于6"(152mm).10.1.2.13 只联接设备接地导体的绝缘头的表⾯, 应⽤涂上绿⾊或黄绿相间的斜带, 其它头不必如此.10.1.2.14 联接设备接地导体的六⾓形, 沟槽形或都是的绑线螺如应为绿⾊, 联接这种导体的压⼒电线联接器应标记"G" "GR" "GROUNDING"或类似的或标记在加热电器上的线路图⾥, 以便于区分, 绑线螺丝或压⼒电线联接器位置在电器维护时不会被移动.10.1.2.15 只联接接地设备导体的终端应能确保特殊电器导体的适当尺⼨.10.2 线联接电器10.2.1 总则10.2.1.1线路联接电器(⽤伸缩线路联接电源电路的⼀种电器)应有⼀根电源线联接电源电路或应有容纳可拆或电源线的雄针终端, 连接线或分拆线的长度按10.1所⽰.10.2.1.2线路联接电器的线路电流量和电压, 配件不能⼩于电器的标准, 当电器负载续运⾏3⼩时或以上时, 联接插头电流量不能⼩于125%电器电流量.10.2.1.3 电器中的可连接伸缩线和在可拆开电源线的型号应按10.2表格所⽰, 或其特性⾄少应能适应特定⽤途.10.2.1.4 当烧烤器使⽤在焗炉⾥时, 焗炉应采⽤可拆式或电源线, 焗炉和烧烤器都应采⽤⽆附件可拆式电源线.10.2.1.5 加强绝缘, 如果采⽤伸缩线长度不能超出电器外1/2"(13mm)如超出此长度, 应采取机械保护, 防⽌磨损或松脱, 减少拉紧⼒产⽣的不利影响.10.2.1.6 电器不能采⽤A3-2线制, 接地型接头.10.2.1.7 15-20A电源线连接插头的电器⼀般⽤3线接地型插座, 开合电器采⽤的电源线可联接插头应该可⼿⼯操作, 线联单柱开关, 或是极化或接地型螺⼝灯座灯柱. 10.2.1.8 采⽤线接地型联接插头或2线型极化联接插头应符合图10.1, 伸缩极化确认应符合表格10.3要求.10.2.1.9 接地电源导体以下因素也要考虑在⾥⾯.a.螺⼝灯座柱的螺丝壳.b.插座接地终端或头.为接地电源线确认表.10.2.2 缓解拉⼒10.2.2.1 缓解拉⼒应防⽌联接伸缩电源在线的机械⼒传⾄终端, 绞接处, 或内在线. 10.2.2.2 如果使⽤材料, 压⼒板或其它纤维确保拉⼒缓解装配, 纤维材料应⽤别针, 固定螺钉或其它有效⽅法予以固定.10.2.2.3 应采⽤⼀些措施防⽌联接伸缩线通过线⼊⼝被压⼊电器外壳⾥⾯, 确认是否符合此要求, 电源线或头应按照Push-Back Relief40节A进⾏测试.10.2.2.4 ⽤电线夹绑紧软⽪线,任何表⾯可以⾃由从,边缘,批锋,以便导致绝缘导电体擦损.10.2.2.5 当测量结果与10.2.2.6相符时, 伸缩在线的压⼒缓解结在断开电源状态下以35Lbf(156N)拉线, 应能⽀撑1分钟, ⽆错位.10.2.2.6 电器结构的电线允许特定⼒量和从不同⾓度的拉线. 导体的断开点, 结果显⽰电线移动有⾜够连接⼒.10.2.3 终端针10.2.3.1 如果电器采⽤终端针, 电器把插头插在针上时或插上后, 不能使导电零件产⽣⽆意识的接触.10.2.3.2 针护套要求如直线边缘放在任何位置,交叉,与连接插头开⼝(插头没有插在⾥⾯)边接触时, 不能与通电的终端针接触.插头与指针在同⼀条直线, 板上的插头与未端或与通电指针成直⾓, 当管道插⼊任何位电器的开⼝时, 管道(如图6.2)不能接触任何通电指针.10.2.3.3 符合10.2.3.2(b)要求的插头可以随附电器.10.2.3.4 采⽤3个以上的针终端, 并覆盖所有的指针的电器插头, 终端的空间不能容纳⼀个熨⽃插头或线联插头或导体主体, 这些插头针应适应于特定电器.10.2.3.5 如果电器采⽤⽤户可拆加热组件, 这些加热组件应有如下保证:安装可靠安全耐磨和加热针防⽌被破坏, 缩短, 当在插⼊或拆出和彼此更换位置时.10.2.3.6 针终端应安全, 严格安装防⽌摩擦⽽产⽣位置更换.10.2.3.7 10.2.3.6的要求主要是提供空间维护, 说明如26.1.1.1表格26.1和26.2⾥, 针终端之间保持适当空间. 在此要求中, 还要考虑保持锁住终端的紧密性⽅法. 10.2.3.8 针的尺⼨, 中点与中点之间的距离, 包括⼀般使⽤插头的接触⽚之间的相应空间,采⽤这些针的规格如10.4所⽰.10.2.3.9 采⽤两针终端的电器不能使⽤可拆三导体或电源线作为接地导体.10.2.4 杯⼠10.2.4.1 软⽪线在通过墙隔板或密封盒的任⼀点时,将有⼀个杯⼠或相等同的固定,应光滑,圆浑的表⾯,如果SP-2, SPT-2型或采⽤其它⽐HSJ型轻的伸软⽪线, 如果墙或隔板为⾦属, 软⽪线可能要承受拉⼒或移动时, 绝缘的杯⼠, 特殊⽤途的电器套管采⽤的材料应能隔热, 抗⽔汽的特性.10.2.4.2 如果线孔是⽊材,陶瓷,电⽊粉成份或其它不导电材料构成, 套管的表⾯应光滑, 圆浑相等同的杯⼠.10.2.4.3 绝缘套管通常可采⽤陶瓷材料和⼀些铸模结构, 但不能采⽤, ⽊材, 热模紫胶, 沥青, 橡胶等材料的单套管. 如果套管厚度不⼩于3/64"(1.2mm)在⼀般⽔汽条件下不会产⽣不利影响可采⽤硬化纤维材料.10.2.4.4 单个的软橡胶, 氯丁橡胶管套可采⽤在马达框架上或边接马达的容器外壳(除10.2.4.5说明外不能使⽤在电器其它地⽅)且:套管厚度不能少于3/64"(1.2mm)套管位置不能暴露在油, 油脂, 油性⽓体或其它对化合物有破坏影响的物质中. 10.2.4.5 如果绝缘连接导管伸缩线⽆型号要求, 10.2.4.4中所提及的套管的任何材料可以使⽤在电器中任何部位, 安套管洞⼝边光滑⽆⽑边, 鳍或类似物时.10.2.4.6 如果使⽤的绝缘材料厚度少于1/32"(0.8mm), 能完全填住安装⾦属的孔眼, 绝缘套管⾥可以采⽤绝缘⾦属垫圈.11.通电零件.11.1每⼀个通电零件所采⽤的材料应适合特殊⽤途.11.2通电零件可⽤抗腐蚀合⾦做成(如不锈钢)不能⽤普通铁和钢做成, 除⾮这些材料经过表⾯处理及产⽣抗腐蚀能⼒, 即使这样也适⽤于:a.针终端b.终端零件, 马达的其它零件, 马达控制器.c.正常温度下操作时超过100°C(212°F)的零件.d.镀膜铁和钢件局部的部件要求参照2.1节所⽰.11.3 带⽔槽的电器, 所有的活动零件其位置或要保护起来⽽不会因为⽔槽坏了⽽掉下来, 除⾮:⽔槽能抗使⽤液体腐蚀, 和⽔槽不会因⽼化⽽破裂.12.内线12.1 总则12.1.1电器的内线尺⼨, 型号应适⽤于特殊⽤途, 并考虑以下特性:电线可能承受的温度和电压.暴露在油或油脂中, 和可承受的其它环境.12.1.2玻璃纤维, ⽆机材料或类似材料作为导体绝缘材料⽆温度限制.12.1.3电器内部采⽤的热塑绝缘电线应为标准的建筑电线, 混合电线或适⽤于特殊⽤途的电器电线材料.12.2 电线保护12.2.1线路和零件之间的联接应予以保护或封闭, 除外部联接的伸缩线外, 或因为电器使⽤时可能暴露内部联接, 线路必须是活动的除外, 绝缘的裸导体或带珠导体不能在外壳外使⽤.12.2.2穿过电器外壳开⼝处⽽露出的内部线路的保护要求如122.1当认为有镀膜需要的线路应符合6.9-6.13要求. 内部线路在外壳内不会承受压⼒或机械损坏可不需要保护.12.2.3如果电器线路的位置可能靠近可燃材料或机械伤害的线路要⽤彩盔甲电线或在钢管, 电⼦⾦属管, ⾦属保护⾥, 或其它保护..12.2.4外壳, 零件, 保护管或类似物内的线路其位置或被保护, ⽽不会因为接触任何粗糙, 尖锐或活动零件⽽损坏导体的绝缘体.12.2.5绝缘电线通过电器外壳内⾦属墙洞⼝时, 应⽤⼀根光滑的导管, 或电线通过的表⾯应光滑圆浑, 以防⽌绝缘体被擦坏. 如12.2.1⽤伸缩线作内, 外联接应按照10.2.2.1-10.2.2.6和10.2.4.1-10.2.4.6进⾏拉⼒解缓和采⽤套管, 除⾮伸缩线的结构可抗拒拉⼒和移动, 例外10.2.6 绝缘电线可以扎成束穿过电器外壳内⾦属墙洞⼝.12.3 绞接(迭接)12.3.1所有的绞接和联接机械性能应可靠, 电⼦件接触应应适应, 如果由于联接的破裂或松动可能引⽕险或⽕击时, 在确保可靠机械性能下可进⾏死联接.12.3.2如果绞接处与其它⾦属零件之间的距离不能永久保持, 那么绞接处也要采⽤与电线⼀样的绝缘.12.3.3绞接处的绝缘由两层摩擦带, 两层热塑带或⼀层摩擦带在⼀层橡胶带上组成, 考虑其绝缘性, 抗热性, 抗⽔汽性, 绞接处绝缘材料可由纤维, 热塑⽚或其它型号管⼦构成. 但热塑带不能包尖锐边.12.3.4连接绑线螺丝和内部线路, 应绝对防⽌与其它任何同样极化的导电是线接触, 与任何死区⾦属零件接触. 可使⽤压⼒终端连接器, 焊接接合, 折皱视孔, 氢所有的电线焊接在⼀块或其它类似⽅法达到⽬的.12.4分开电路.12.4.1总则12.4.1.1除⾮绝缘导体提供最⾼电压绝缘, 否则电路绝缘导体分开联接电源应⽤隔板隔开,或单独联接电源, 除12.4.1.3说明外, 电路上的绝缘导体应为单独的或与其它不同线路导电零件和绝缘零件分开.12.4.1.2绝缘导体的分开可采⽤夹, 路线, 或类似能与不同电路的绝缘和导电零件永久分开的⽅法.12.4.1.3 任何电路的现场安装导体应隔与….分开.现场安装导体和⼯⼚导体与其它任何电路的联接, 除⾮两个电路导体与每个电路最⼤电压绝缘. 和电器中任何其它电路的导电零件与任何导电零件的短路将会导致⽕险, 和电击, 除…1). 电场安装导体的结构型或为T, TF型时或安装的相似导体可以与线路终接触.2). 电场导体中的⼀个结构其绝缘⼒⼩于电线型号条款1时, 可以与低压电线终端接触(参照12.4.1.6), 如果这些终端的短路不会引起⽕灾或电击.12.4.1.4 关于12.4.1.3(a)如果电器某些应⽤要求⽤隔板, 如果有使⽤的隔板为永久零件的说明书上有线路图, 那么可以采⽤隔板或在导体通道上开孔.12.4.1.5 电场安装导体与其它电场安装导体的分离与联接不同电路电器的绝缘零件的分离,可通过不同导体外壳上的开⼝位置(根据终端和导体零件尺⼨)不会使导体或不同的电路混合. 如果外壳上的开⼝没有超过要求的最少数量和每个开⼝都在终端的反⾯, 可能(取决于电器是否符合12.4.1.3要求) 是导体进⼊每⼀个开⼝将联接到终端对⾯开⼝. 如果导体超过了所提供开⼝的最少数量, 应检查导体可能进⼊点⽽不是连接和接触绝缘导体或连接不同电路的通电导体零件终端反⾯. 判断电器是否符合12.4.1.3要求, 按使⽤⽅法接线, 这样外壳内每个导体就会保持合适的松动.12.4.1.6 低电压电路—低电压电路指的是标准class2变压器或阻抗提供不⾼于30V电压电路.12.4.1.7电路获取电源按12.4.1.8线压电路分类, 通过连接电阻串联限制电压和电流不能视为低电压电路如12.4.1.6所⽰.12.4.1.8 线压电路—线压电路是电压不超过250V和特性超过低压电线.12.4.2 隔板12.4.2.1 如果采⽤隔板隔开不同电路的电线, 应为:为⾦属或绝缘材料位置可靠和能承受可预见的机械暴露的机械强度.隔板上未闭合的开⼝直径不能⼤于1/4" (6.4mm)数量不能超⼀个导体⼀个开⼝或通过陋板的电线数量. 其它任何带盖开⼝绝缘接触的表⾯应光滑, 开⼝尺⼨不能⼤于所需电线通道.12.4.2.2 ⾦属隔板厚度不能⼩于⾦属盖最少要求厚度, 绝缘陋板厚度不能少于0.028"(0.71mm), 如果容易变形⽽⽆效应加厚.13.加热组件13.1 加热组件有⾜够的⽀撑,受机器保护免受损坏, 不接触外界物体.13.2 判断加热组件⾜够⽀撑应考虑组件由于连续加热⽽下垂, 松驰或其它不利环境. 明线加热组件还要考虑断裂.13.3 除⾃动焗炉外, 其它电器的加热组件, 在正常操作中⽤户可以接触, 但不能清洗明线结构.13.4 明线组件就是有阻抗⾮绝缘电线, 如果是封闭的或⽤隔板或覆盖保护的, 拆出时需⽤⼯具, 且与导电零件连接符合6.9.6.13.6.1.4要求, 符合损坏组件测试40节要求的明线可以使⽤在电器中.13.5 套鞘组件, 线捆加热器或类似组件应根据此电器要求标准评判.13.6 如果电器中的加热组件需在空⽓中燃烧, 其电路或应控制组件在冷却状态燃烧.14.电⼦绝缘14.1 绝缘垫圈, 套管和类似件是电器的整体部分, 基脚或通电零件安装⽀撑物, 应由电器在实际使⽤温度不会损坏的抗⽔汽材料组成. 铸模部分其结构的机械强度和钢度和钢性应能承受实际使⽤能⼒.14.2 电器采⽤的绝缘材料应判断是否可以随特殊⽤途. 云母, ⼀些模制混合物, 某些耐⽕材料通常可以直接使⽤作为导电零件⽀撑物. 其它材料如氧化镁与其它合适⽐例的绝缘材料的混合或位置能使机器免受损坏, 极。
小家电的安全要求培训教程
基本安全理念
常用的按摩器安全标准
•IEC/EN STD.(国际/欧洲标准) IEC/EN 60 335 - 1 家用电器和类似器具安全的通用要求 IEC/EN 60 335 - 2 - 32 家用电器和类似器具安全 –按摩器的特殊要求
编辑课件
基本安全理念
常用的按摩器安全标准
•ANSI/UL & CAN/CSA STD.(美国及加拿大标准) -Motor-Operated Massage and Exercise Machines
编辑课件
防触电(一) -实例
试验销能碰到带电件
编辑课件
防触电(一) -实例
试验指能够从进风口 进去并碰到基本绝缘 (电机金属外壳)
进风口正面
编辑课件
防触电(二)
•外壳的要求 – 足够的强度 (耐冲击, 抗重压) – 足够的防尘与防潮 – 足够的耐腐蚀能力即持久性(防锈) – 可触及部件与带电部件之间必须提供双重 保护: 基本绝缘+ 接地; 基本绝缘+ 附加绝缘
编辑课件
重要安规概念
I类器具
带电件
编辑课件
可触及部分 基 本 绝 缘
接地
重要安规概念
II类器具(结构)
带电件
基 附 可触及部分 本加 绝绝 缘缘
(可触及部分与带电件之间也可为加强绝缘)
编辑课件
重要安规概念
III类器具(结构)
电网电源
SELV
安全隔离变压器
编辑课件
重要安规概念
安全特低电压 SELV 所谓“安全特低电压”是指导体之间及导体对地之间
防触电(一) -美标试验指
R=3.5
78
60º 5.8
电器产品安规基础知识 安规认证资料
机械方面存在的危险
接触到锋利的边缘 接触到危险的旋转部件(齿轮)
温度过高或火灾
接触到高温体 自燃或自爆
化学性危害
有毒的气体、液体、粉尘
放射性危害
X射线的危害 激光危害 微波辐射危害 有损听觉的噪音
开关和标识的要求
1、在一般情况下,若开关的操作会引起危险,则需明确指出开关 位置对应的操作内容; 2、若用数字表示不同的位置,则“0”表示“关”,大于0的数字便 可表示其它工作状态; 3、表示“关”(OFF)的位置不应只有文字说明,必须配以数字; 4、温度调节器及类似的调节设备,必须有显示被调节值度和方向 的标志,“+”和“—”的符号就够了; 5、产品说明书和其它文字必须是该产品的销往国的官方文字; 6、产品的各种标识应清晰和不易失落,用一块浸有水和一块浸有 汽油的软布擦拭15S,标识必须清晰可辨认,且标签不易被撕掉和 不易变形;
产品安规基础知识
关于设备发热:
在正常情况下,设备和它周围环境的温度不能超过某一值
测试工具:温度记录仪 欧姆表
对发热设备,正常工作时要有足够的热量产生,输入电压必须达到额 定功率范围最大值的1.15倍. 对于电机带动设备而言,在正常负载下,工作电压应该在额定电压 0.94倍和1.06倍之间(以最不利的电压供电); 对于组合式设备而言,在正常负载下,工作电压应该在0.94倍和1.06 倍之间(以最不利的电压供电);
•
八、 谁对CE标志的正确性负责?
•
制造商或其代理商,或欧盟成员国的进口商必须对
CE标志的正确性负责。
•
九、 谁授予CE标志?
•
CE标志并非由任何官方当局、认证机构或测试试验
室核发,而应由制造商或其代理商根据上述八种模式中的一种
家电安规培训资料
家用厨房电器前言A.此标准包括目录范围内覆盖UL公司产品后续服务的基本要求, 这些要求是基于成熟的工程原理, 研究, 测试记录现场试验及生产安装问题的认识, 从厂家, 用户, 检验机构其它专业经验咨询时所获取的信息, 如有必要他们可以进一步实验调查后改正.B.此标准的观察要求是持续保证生产厂家产品的条件之一.C.按这些要求在检查或测试产品时, 只要产品符合此标准, 即使发现预料的其它安全损害,也可视为符合标准.D.产品采用的材料或者其结构形式与此标准中的要求有些区别, 那么可以按照设计要求测试, 如果大部份材料相同, 那么就可以按照标准进行判断.E.UL在按照目标进行功能演示时, 不能下放厂家或其它任何部门的责任, 标准在制定时,UL的意见和调查研究结果, 已经代表了专业评判标准, UL对任何使用或依赖下标准不负任何责任, UL不会发生任何责任义务损害, 包括由于使用, 解释或依赖此标准产生的重大损坏.F.按照UL要求进行测试时有一些不可避免的损害, 因此在进行测试时采取足够的安全措施和足够的防护工具是必要的.1.范围这些要求覆盖了在普通情况下使用的250V或以下的家用厨具电器(除了1.2里有说明外),包括临时或永久地在户外使用的家用厨具电器应符合国际电器条例规定.这些要求不包括家用电器系列, 电极型, 长柄锅及电炸锅, 奶酪机锅, 面拖油炸机, 爆谷机, 咖啡壶, 电饭锅, 微波炉, 以及按个人要求制作的电器不包括在此标准内.以下内容中, 确定是否符合此范围内的一种装置的要求(如多士炉和类似的)应通过具体参考此型号要求, 在没有具体参考数据时, 如果采用"符合"条款, 那么条款应为公认符合标准所有型号的要求.产品包括外形特点, 零件, 系统更新及与此标准要求有区别的产品, 而涉及到火险, 电击, 伤人应该使用适当的附加零件进行测试, 其安全水平的最后结果应保留在标预期的范围内, 产品外型, 特性, 零件, 材料, 系统与具体要求相冲突, 不能视为符合此标准, 如果考虑提出修改要求, 应采用一致的方法, 开发, 修正, 执行此标准.组合件.除2.2说明外, 此标准中产品组合件应符合组合件的要求, 如产品一般使用标准组合件清单索引A所示.组合件不需要与具体相符是:a.此标准包括的产品应用中不必涉及到外形或特性.b.由此标准要求代替.组合件应在认可的设计环境下使用.结构中的些特殊组合件不全面或限制其性能发挥, 这些组合件只能在限定环境下使用, 例如不超过一定限定温度下使用且只有在认可的选定环境下限制使用.装置的测量:指数必须说明, 括号里的指数为解释或相近信息.参考材料此标准要求的条例或标准的任何要求更新应被解释为最新的条例和标准.结构总则.5.1 如果电器在运行时会产生或在有气体或其它气体压力下运行, 考虑到爆炸事故的可能性, 因此电器不能算合格, 除非电器有足够强度抵御爆炸危险.框架与外壳.电器的框架和外壳应该足够的张度和钢度抗拒正常使用中可能的滥用, 但不要因电器固有的抵抗强度而减少电器的空间, 产生松动, 零件错位而导致部分或全部失效或者结构组合时而增加火险, 电击或伤害的危险.电器外壳材料应该能够随特殊用途, 能够容纳所有电器零件, 除电源线和14.3,14.4中在任意环境下使用时可能会引起火险, 电击或伤害的裸线组件外, 如果电器要与电源永久联接时, 电器外壳应提供用于安装所必需的装置, 如: 托架, 挂钩或类似物.在正常工作状态中需要加油的电器, 应特别考虑在烹调腔上加一个外壳, 外壳的材料也应适合此目的.电器外壳采用通风开口或在外壳上安装永久电源联接组件的电器, 其位置不能让排气进入封闭结构的空间, 如活动顶的空间, 壁洞空间或类似空间.判断电器外壳性能时应考虑的因素是:a.物理强度.b.抗冲击强度.c.吸水汽性.d.可燃性.e.防腐蚀性.f.在高温下抗变形能力, 外壳在正常和非正常情况下使用的承受能力.对于非金属材料外壳要求可参考<<电气设备评估>>UL746C的聚合物标准, 金属外壳零件或外壳应按照<<金属外壳冲击测试>>42节进行抗冲击能力测试.例外情况1. 考虑按UL746C进行滥用和恶劣条件测试时, 电器外壳应按此标准中滥用运作测试的第44节进行判断.例外情况2. 因加硬化材料要按43.1要求在高温下连续1000小时老化测试, 所以加热硬化材料不需要符合UL746C要求..0采用过热保护的热塑外壳电器, 如果采用94HB材料, 具有至少60弧抵抗高电流弧光点火, 至少7秒钟抗热点火, 及外壳所有零件包括, 肋骨, 煎件或类似零件相距至少1/2"(12.7mm)那么可燃性要求可不一定要符合UL746C.除非电器外壳如6.5和6.8判断认为合格, 否则电器外壳的铸造和铁片部分厚度不能小于表格6.1所示.除了考虑6.5中所提及的因素外, 考虑到电器的设计用途, 外壳金属片也要考虑其尺寸, 形状, 厚度和特殊应用能力.为防止发生无意识与导电零件接触, 电器上的导电零件, 除自动焗烬裸线组件的发光部分以外, 其位置或包起来保护, 绝缘马达刷帽不要求额外附件.表6.1金属外壳的最小厚度6.10外壳构造应该让熔化金属, 防火物, 或类似物不会落在支撑面上6.11在6.10必须要求中, 外壳底部开口处的上面或下面必须有隔板, 如果开口为:a.在马达下面时应:1).马达的结构零件或电器提供类似的隔板.2).马达在以下缺陷条件下通电时, 马达这种保护措施是为了防止燃烧绝缘物或熔化物落在电器的支撑面上.i) 开主线圈.ii)打开起动线圈.iii)启动短路关.iv)永久分开电容器的马达为短路电容器, 在马达通电前和回转轮被堵时进行短路通电.3).采用热发动机保护器(同时感应温度和电流的保护装置)的发动机是防止发动机线圈在最大负荷的内温度不超过125℃(302ºF).4). 采用的马达符合阻抗马达要求.b.在电线下, 除非电线符合电线, 电缆, 伸缩线UL1581参考标准VW-1燃烧测试或者垂直燃烧测试.c.在无盖开关, 变压器, 螺线管或类似物下面, 除非马达零件不会因为着火而引起故障.d.在电场和工厂制造的拼接过载, 过载电流保护装置.例如: 如图6.1D线所示, 如果开口不在组合件下面范围内, 可以不用隔板.图6.1隔板呎吋与位置A-隔板遮盖的范围,如果组合件没有被遮盖,则由整个组合件组成和一个组合件未遮盖部份(被组合件外壳遮盖的部份)组成.B-投影在水平板上组合件的轮廓C-隔板倾斜线轴轨迹最小范围,倾斜线总是1)与零件的切线2)与垂直线5度,和3)水平面的定向轨迹是最大的D- 为隔板最小范围和位置(水平位),范围包括倾斜线C和隔板水平面轨迹交叉线6.12于6.11中所提及的挡板应是a)金属,陶瓷,或作为外壳符合6.5可以接受的原料.b)水平的c)位于图6.1指示的位置,不应小于图6.1所描述的位置.6.13 如果在图6.2中说明的探针通过开口插入不能接触能引起水险或电击的任何非常绝缘带电部件,则在外壳中的开口有小于1英吋(25.4mm)的较小呎吋是可以接受的.探针在插入前、后及过程中适用于所有可能连接的位置.6.14如果在外壳内部没有非绝缘体或用胶膜包裹的电线,则如图6.3说明的外壳开口最小呎吋为1英吋或更长一点是可以接受的.R表示至开口周围里边的距离,X表示至开口平面的距离,T等于外壳的厚度,R等于X加T,X等于能插入开口圆杆最大直径的5倍,但不小于6-1/16英吋(154毫米).在测定开口的过程中,任何在容积范围内的挡板是可以被忽略的,除非它持续横切容积边缘.6.15为了恒温器的调整或类似的行动,如果在外壳上作一个引起用户注意的任意大小的孔,不能破坏绝缘体或用直径为1/16 英吋(1.6毫米)插通过孔接触非绝缘体.6.16关于在6.9和6.13-6.15中的要求,在电器的检查过程中,外壳的任何部份可被忽视(打开或移动)那是受到的保护能防止电击或伤人的部份.或如果a)外壳用或不用工具打开或拆卸以执行制造商推荐的用户服务、维修、操作调整.配件连接或其它操作.b)不用工具能打开或拆卸,见6.16.1例外:如果电器标记与54.9一致,外壳的一部分要求用工具打开或拆卸以执行制造商推荐的用户服务、维修、操作调整、配件连接或其它操作以保持保持其位置.6.16.1关于6.16(b),为确定外壳或外壳的一部份要求使用工具打开或移动,依靠非金属部件机械稳固的外壳或外壳的一部份,如塑料挂耳或快速连轴节插人物或插杆应遵照42A节非金属外壳紧固器测试.例外:完全通过金属紧固器(如镙丝或铆钉)稳固外壳或外壳的一部份到其它外壳部份,则不需经受此测试.6.17任何活动零件, 例如马达回转轮, 链条, 滑轮, 带子和齿轮应褢起来或监视以减少对人的伤害.6.18参照6.17要求, 外壳的保护程度取决于总结构和电器的用途, 以下为判断裸露活动零件能力应考虑的因素.外壳强度活动零件的锐利程度.无意识与导电零件接触可能性.这些零件移动的速度.手指, 手臂或衣服被卷入活动零件的可能性.6.19外壳上的门或盖上应有手柄以确保进入关闭位置6.20为方便更换过蠛保护装置或当有需要开盖操作保护装置, 外壳上的门或盖应用绞链连接.这些门或盖应有插销, 配合紧凑或与外壳表面开口有重垒.6.21电器零件无需用特别工具(不是服务人员就难得到的工具)如果是由人工操作, 调节或定期维护的电器.6.22如果试管或灯泡坏了会啬火险, 那热偶的灯泡或毛细管应可以保护电器不被破坏.7组装7.1 如果电器上有开关, 可连接插头型插座或插头型连接器安装要可靠防止因表面摩擦而使零件产生反转(动).7.2 为防止装柄开关转动可采用锁垫圈.7.3如果导电零件因附重压而转动或转移而减少零件之间空间低于26.1.1.1-26.1.1.4的要求, 那么导电零件应固定在基面上.7.4 防止导电零件转动或转移, 导电零件之间的表面不能产生摩擦可使用锁垫圈.8. 稳定:8.1 电器的稳定性, 不能因正常使用情况电器很容易倾倒.8.2 家用烹调或热电器可以轻易用手提或搬运(如矮电器, 食品加热器或类似的)电器装上至少50盎司(148ml)水, 加热到115ºF(46ºC)温度, 放在与水平面15º的倾斜面上, 无论装上全部的拆分件, 液体或其它材料, 电器应符合设计使用的最大倾斜角倾倒要求, 电器不会产生滑动, 不能因测试而倾倒.9. 防腐蚀保护9.1 如果因未保护零件的故障增加着火或电击危险的铁和钢片应以瓷釉法, 镀锌,电镀或其它的方法以保护.例外: 某些设备中的氧化钢不会因为金属暴露在空气, 水汽或其它氧化而影响使其加快氧化的金属其厚度和温度也是考虑因素, 无需保护, 外壳内金属片表面要求防腐蚀保护. 铸压零件不要求防腐蚀保护, 采用保护套的加热件和直接连接加热件的终端零件不需防腐蚀保护.9.2 电器里电镀或其它处理具有老化性质的零件不能在最后坏至电器不能使用的程度.10.电源联接10.1 永久性连接电器总则10.1.1.1除10.1.1.2中注明外, 电器采用永久电源联接设计, 应符合国际电器条例ANSI/NFPA No.7-1993要求.10.1.1.2如果采用活动短电线和可连接插头作为电源联接的电器, 可以固定在特点空间. 这种特征的电器还应考虑到电器的应用性, 和电器可连接电源插头应容易拆开.10.1.1.3 电器按设计要求安装以后, 终端的位置或永久联接电器与电源隔板的这些联接应检查方便.10.1.1.4 联接电源保护管的终端间隔与电器的联接不会产生转动.10.1.2 电场电线终端.10.1.2.1 永久联接电源电器应该采用电线终端或当电流量不低于电器电流量, 连接导体的安载流量不少于电器电流的125%时, 负载边3小时或以上时这时负载将时断时续.10.1.2.2 为符合这些要求, 电路终端应为电源接头或当电器安装时现场联接控制.10.1.2.3 电线终端应采用焊接接合, 或可以将电线联接器牢固地压入合适位置(如用插销或螺钉稳固)如果向上接合或类似方法使电线固定, 电线终端容纳10AWG(5.3mm2)或更小的导体可以采用线绑螺钉固定.10.1.2.4 电线终端应防止转动或旋转, 除表面摩擦外, 可以用两个螺丝,铆钉或其它类似方法固定.10.1.2.5 电线终端上的线绑螺钉不能小于10号, 除8号螺钉可以使用在14AWG(2.1mm2)或更小导体的终端联接中, 6号螺钉可以使用在16AWG(13mm2)或更小的控制电路导体中.10.1.2.6 叩入绑线螺钉的终端金属片不能小于0.050”(1.3mm)除叩击螺纹线有相同的机械强度可用于小于0.030”(0.8mm)厚度的金属上. 如果需要螺纹线伸出金属上可用双根螺纹线.10.1.2.7 突出接合处或杯形垫圈可保持导体的能力如果其尺寸为10.1.2.1在螺帽或垫圈下的导体不能小于14AWG(2.1 mm2)10.1.2.8 线绑螺钉应穿入金属中.10.1.2.9 接地电源导体联接的电器应:a.Edison螺帽型的灯头或组件容器.b.单柱开关, 或c.单柱自动控制应有一个终端或头以确认电源电路接地导体.除在24.2中说明外, 终端或头到灯头或组件容器的螺帽壳视为一个整体, 不是联接到单柱开关或单柱自动控制器.10.1.2.10 接地联接电路导体的终端应用白色金属制成或镀成白色, 使之非常容易与其它终端与辨出来, 或以其它方法使之容易分辨, 如在线路图上标注, 接地电路导体的头也要用白色或灰色, 使之与其它头容易分辨.10.1.2.11 除10.1.2.12说明外, 内部的插座盒或电线间隔长度应为6"(152mm)或以上, 如果头联接电场与电路外围.10.1.2.12 如果有迹象显示, 使用长头可能导致火险或电击, 头的长度可以少于6"(152mm).10.1.2.13 只联接设备接地导体的绝缘头的表面, 应用涂上绿色或黄绿相间的斜带, 其它头不必如此.10.1.2.14 联接设备接地导体的六角形, 沟槽形或都是的绑线螺如应为绿色, 联接这种导体的压力电线联接器应标记"G" "GR" "GROUNDING"或类似的或标记在加热电器上的线路图里, 以便于区分, 绑线螺丝或压力电线联接器位置在电器维护时不会被移动.10.1.2.15 只联接接地设备导体的终端应能确保特殊电器导体的适当尺寸.10.2 线联接电器10.2.1 总则10.2.1.1线路联接电器(用伸缩线路联接电源电路的一种电器)应有一根电源线联接电源电路或应有容纳可拆或电源线的雄针终端, 连接线或分拆线的长度按10.1所示.10.2.1.2线路联接电器的线路电流量和电压, 配件不能小于电器的标准, 当电器负载续运行3小时或以上时, 联接插头电流量不能小于125%电器电流量.10.2.1.3 电器中的可连接伸缩线和在可拆开电源线的型号应按10.2表格所示, 或其特性至少应能适应特定用途.10.2.1.4 当烧烤器使用在焗炉里时, 焗炉应采用可拆式或电源线, 焗炉和烧烤器都应采用无附件可拆式电源线.10.2.1.5 加强绝缘, 如果采用伸缩线长度不能超出电器外1/2"(13mm)如超出此长度, 应采取机械保护, 防止磨损或松脱, 减少拉紧力产生的不利影响.10.2.1.6 电器不能采用A3-2线制, 接地型接头.10.2.1.7 15-20A电源线连接插头的电器一般用3线接地型插座, 开合电器采用的电源线可联接插头应该可手工操作, 线联单柱开关, 或是极化或接地型螺口灯座灯柱. 10.2.1.8 采用线接地型联接插头或2线型极化联接插头应符合图10.1, 伸缩极化确认应符合表格10.3要求.10.2.1.9 接地电源导体以下因素也要考虑在里面.a.螺口灯座柱的螺丝壳.b.插座接地终端或头.为接地电源线确认表.10.2.2 缓解拉力10.2.2.1 缓解拉力应防止联接伸缩电源在线的机械力传至终端, 绞接处, 或内在线. 10.2.2.2 如果使用材料, 压力板或其它纤维确保拉力缓解装配, 纤维材料应用别针, 固定螺钉或其它有效方法予以固定.10.2.2.3 应采用一些措施防止联接伸缩线通过线入口被压入电器外壳里面, 确认是否符合此要求, 电源线或头应按照Push-Back Relief40节A进行测试.10.2.2.4 用电线夹绑紧软皮线,任何表面可以自由从,边缘,批锋,以便导致绝缘导电体擦损.10.2.2.5 当测量结果与10.2.2.6相符时, 伸缩在线的压力缓解结在断开电源状态下以35Lbf(156N)拉线, 应能支撑1分钟, 无错位.10.2.2.6 电器结构的电线允许特定力量和从不同角度的拉线. 导体的断开点, 结果显示电线移动有足够连接力.10.2.3 终端针10.2.3.1 如果电器采用终端针, 电器把插头插在针上时或插上后, 不能使导电零件产生无意识的接触.10.2.3.2 针护套要求如直线边缘放在任何位置,交叉,与连接插头开口(插头没有插在里面)边接触时, 不能与通电的终端针接触.插头与指针在同一条直线, 板上的插头与未端或与通电指针成直角, 当管道插入任何位电器的开口时, 管道(如图6.2)不能接触任何通电指针.10.2.3.3 符合10.2.3.2(b)要求的插头可以随附电器.10.2.3.4 采用3个以上的针终端, 并覆盖所有的指针的电器插头, 终端的空间不能容纳一个熨斗插头或线联插头或导体主体, 这些插头针应适应于特定电器.10.2.3.5 如果电器采用用户可拆加热组件, 这些加热组件应有如下保证:安装可靠安全耐磨和加热针防止被破坏, 缩短, 当在插入或拆出和彼此更换位置时.10.2.3.6 针终端应安全, 严格安装防止摩擦而产生位置更换.10.2.3.7 10.2.3.6的要求主要是提供空间维护, 说明如26.1.1.1表格26.1和26.2里, 针终端之间保持适当空间. 在此要求中, 还要考虑保持锁住终端的紧密性方法. 10.2.3.8 针的尺寸, 中点与中点之间的距离, 包括一般使用插头的接触片之间的相应空间,采用这些针的规格如10.4所示.10.2.3.9 采用两针终端的电器不能使用可拆三导体或电源线作为接地导体.10.2.4 杯士10.2.4.1 软皮线在通过墙隔板或密封盒的任一点时,将有一个杯士或相等同的固定,应光滑,圆浑的表面,如果SP-2, SPT-2型或采用其它比HSJ型轻的伸软皮线, 如果墙或隔板为金属, 软皮线可能要承受拉力或移动时, 绝缘的杯士, 特殊用途的电器套管采用的材料应能隔热, 抗水汽的特性.10.2.4.2 如果线孔是木材,陶瓷,电木粉成份或其它不导电材料构成, 套管的表面应光滑, 圆浑相等同的杯士.10.2.4.3 绝缘套管通常可采用陶瓷材料和一些铸模结构, 但不能采用, 木材, 热模紫胶, 沥青, 橡胶等材料的单套管. 如果套管厚度不小于3/64"(1.2mm)在一般水汽条件下不会产生不利影响可采用硬化纤维材料.10.2.4.4 单个的软橡胶, 氯丁橡胶管套可采用在马达框架上或边接马达的容器外壳(除10.2.4.5说明外不能使用在电器其它地方)且:套管厚度不能少于3/64"(1.2mm)套管位置不能暴露在油, 油脂, 油性气体或其它对化合物有破坏影响的物质中. 10.2.4.5 如果绝缘连接导管伸缩线无型号要求, 10.2.4.4中所提及的套管的任何材料可以使用在电器中任何部位, 安套管洞口边光滑无毛边, 鳍或类似物时.10.2.4.6 如果使用的绝缘材料厚度少于1/32"(0.8mm), 能完全填住安装金属的孔眼, 绝缘套管里可以采用绝缘金属垫圈.11.通电零件.11.1每一个通电零件所采用的材料应适合特殊用途.11.2通电零件可用抗腐蚀合金做成(如不锈钢)不能用普通铁和钢做成, 除非这些材料经过表面处理及产生抗腐蚀能力, 即使这样也适用于:a.针终端b.终端零件, 马达的其它零件, 马达控制器.c.正常温度下操作时超过100°C(212°F)的零件.d.镀膜铁和钢件局部的部件要求参照2.1节所示.11.3 带水槽的电器, 所有的活动零件其位置或要保护起来而不会因为水槽坏了而掉下来, 除非:水槽能抗使用液体腐蚀, 和水槽不会因老化而破裂.12.内线12.1 总则12.1.1电器的内线尺寸, 型号应适用于特殊用途, 并考虑以下特性:电线可能承受的温度和电压.暴露在油或油脂中, 和可承受的其它环境.12.1.2玻璃纤维, 无机材料或类似材料作为导体绝缘材料无温度限制.12.1.3电器内部采用的热塑绝缘电线应为标准的建筑电线, 混合电线或适用于特殊用途的电器电线材料.12.2 电线保护12.2.1线路和零件之间的联接应予以保护或封闭, 除外部联接的伸缩线外, 或因为电器使用时可能暴露内部联接, 线路必须是活动的除外, 绝缘的裸导体或带珠导体不能在外壳外使用.12.2.2穿过电器外壳开口处而露出的内部线路的保护要求如122.1当认为有镀膜需要的线路应符合6.9-6.13要求. 内部线路在外壳内不会承受压力或机械损坏可不需要保护.12.2.3如果电器线路的位置可能靠近可燃材料或机械伤害的线路要用彩盔甲电线或在钢管, 电子金属管, 金属保护里, 或其它保护..12.2.4外壳, 零件, 保护管或类似物内的线路其位置或被保护, 而不会因为接触任何粗糙, 尖锐或活动零件而损坏导体的绝缘体.12.2.5绝缘电线通过电器外壳内金属墙洞口时, 应用一根光滑的导管, 或电线通过的表面应光滑圆浑, 以防止绝缘体被擦坏. 如12.2.1用伸缩线作内, 外联接应按照10.2.2.1-10.2.2.6和10.2.4.1-10.2.4.6进行拉力解缓和采用套管, 除非伸缩线的结构可抗拒拉力和移动, 例外10.2.6 绝缘电线可以扎成束穿过电器外壳内金属墙洞口.12.3 绞接(迭接)12.3.1所有的绞接和联接机械性能应可靠, 电子件接触应应适应, 如果由于联接的破裂或松动可能引火险或火击时, 在确保可靠机械性能下可进行死联接.12.3.2如果绞接处与其它金属零件之间的距离不能永久保持, 那么绞接处也要采用与电线一样的绝缘.12.3.3绞接处的绝缘由两层摩擦带, 两层热塑带或一层摩擦带在一层橡胶带上组成, 考虑其绝缘性, 抗热性, 抗水汽性, 绞接处绝缘材料可由纤维, 热塑片或其它型号管子构成. 但热塑带不能包尖锐边.12.3.4连接绑线螺丝和内部线路, 应绝对防止与其它任何同样极化的导电是线接触, 与任何死区金属零件接触. 可使用压力终端连接器, 焊接接合, 折皱视孔, 氢所有的电线焊接在一块或其它类似方法达到目的.12.4分开电路.12.4.1总则12.4.1.1除非绝缘导体提供最高电压绝缘, 否则电路绝缘导体分开联接电源应用隔板隔开, 或单独联接电源, 除12.4.1.3说明外, 电路上的绝缘导体应为单独的或与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