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脑卒中防治和ABCDE策略
脑卒中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
![脑卒中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https://img.taocdn.com/s3/m/14051a28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01.png)
脑卒中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脑卒中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是指由于脑血管破裂或者阻塞导致脑部血液供应不足而引起的病症。
脑卒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都居高不下,给患者和家庭带来了巨大的负担。
为了减少脑卒中的发生和发展,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成为了关注的焦点。
一级预防是指通过采取措施来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 健康生活方式的促进:积极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这些措施可以降低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等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2. 高危人群的筛查和干预:针对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患者,进行定期的体检和相关检查,及时发现和干预潜在的脑卒中风险因素。
3. 教育和宣传:通过开展健康教育和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脑卒中的认识和预防意识,引导人们积极参与健康管理,减少脑卒中的发生。
二级预防是指对已经发生脑卒中的患者进行干预,以减少再次发病和进展的风险,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 早期识别和紧急处理:对于突发脑卒中的患者,要及时进行早期识别和紧急处理,包括脑卒中的快速评估和治疗,以尽早恢复脑部血液供应,减少脑组织损伤。
2. 个体化的治疗和康复方案: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和康复方案,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语言康复等,以促进患者的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改善。
3. 长期管理和随访:对于脑卒中的患者,要进行长期的管理和随访,包括定期复查和评估,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预防再次发病和并发症的发生。
总结起来,脑卒中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是针对不同阶段的干预措施,旨在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和发展风险,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一级预防主要通过健康生活方式的促进、高危人群的筛查和干预、教育和宣传等措施来降低脑卒中的发生;二级预防则主要包括早期识别和紧急处理、个体化的治疗和康复方案、长期管理和随访等措施,以减少再次发病和进展的风险。
通过综合应用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的措施,可以有效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改善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
脑卒中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
![脑卒中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https://img.taocdn.com/s3/m/2716fc7e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547a17d.png)
脑卒中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脑卒中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
为了降低脑卒中的发生率和病死率,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措施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脑卒中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的标准格式文本。
一级预防:一级预防是指通过控制危险因素来预防脑卒中的发生。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一级预防措施:1. 健康饮食:均衡饮食对于预防脑卒中至关重要。
建议减少高盐、高脂肪和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物的摄入量。
此外,限制饮酒和咖啡因的摄入也是重要的。
2. 控制体重:肥胖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之一。
保持健康的体重可以降低患脑卒中的风险。
建议通过适当的饮食和定期的体育锻炼来控制体重。
3. 健康生活方式:戒烟和限制饮酒是预防脑卒中的重要措施。
吸烟和过量饮酒都会增加患脑卒中的风险。
此外,定期进行体育锻炼、保持良好的睡眠和减少压力也是预防脑卒中的关键。
4. 控制慢性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血脂是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
控制这些慢性疾病,如定期测量血压、控制血糖和血脂水平,可以有效降低脑卒中的风险。
二级预防:二级预防是指对已经发生过脑卒中的患者进行干预,防止再次发生脑卒中。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二级预防措施:1. 药物治疗:对于已经患有脑卒中的患者,药物治疗是必不可少的。
常用的药物包括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血药物和降压药物。
这些药物可以减少血栓形成和降低血压,从而降低再次发生脑卒中的风险。
2. 康复治疗:脑卒中后的康复治疗对于恢复患者的功能和预防再次发作非常重要。
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语言治疗和职业治疗等,旨在帮助患者恢复日常生活的能力。
3. 心理支持:脑卒中对患者的心理和情绪产生了很大的冲击。
提供心理支持和咨询服务,帮助患者和家属应对脑卒中后的生活变化和挑战,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防再次发作。
4. 定期随访:定期随访对于脑卒中患者的管理至关重要。
定期进行体检、血压监测和相关检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可以有效控制危险因素,降低再次发生脑卒中的风险。
脑卒中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
![脑卒中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https://img.taocdn.com/s3/m/d7b0ac1d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f47e271.png)
脑卒中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一、引言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和生命。
为了有效预防脑卒中的发生和复发,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策略被广泛应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脑卒中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措施,并提供相关数据和实证研究支持。
二、一级预防一级预防旨在降低脑卒中的发生率,通过控制危险因素和促进健康生活方式来预防脑卒中的发生。
1. 控制危险因素(1)高血压:高血压是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建议定期测量血压,如有高血压倾向,采取药物治疗或生活方式干预,如限制盐的摄入量、增加体力活动等。
(2)高血脂:高血脂也是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
建议定期检测血脂水平,如有异常,采取药物治疗或改变饮食结构,减少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
(3)糖尿病:糖尿病与脑卒中之间存在密切关系。
控制血糖水平对于预防脑卒中至关重要,建议进行定期血糖监测,如有异常,采取药物治疗或控制饮食。
(4)吸烟:吸烟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之一。
建议戒烟或限制吸烟量,提供戒烟辅助措施,如尼古丁替代疗法或心理支持。
(5)饮食:均衡饮食对于预防脑卒中至关重要。
建议减少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物的摄入量,限制盐的摄入量。
(6)体力活动:适度的体力活动有助于降低脑卒中的风险。
建议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
2. 促进健康生活方式(1)减轻体重:肥胖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之一。
建议通过控制饮食和增加体力活动来减轻体重,维持正常的体重指数(BMI)。
(2)限制饮酒:过量饮酒会增加脑卒中的风险。
建议男性每天饮酒不超过两个标准单位,女性每天不超过一个标准单位。
(3)压力管理:长期处于高压力环境下会增加脑卒中的风险。
建议采取有效的压力管理措施,如放松训练、心理咨询等。
三、二级预防二级预防旨在减少脑卒中的复发率,通过早期干预和治疗来预防脑卒中的再次发生。
1. 抗血小板治疗抗血小板治疗是二级预防的关键措施之一。
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包括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可以有效减少血栓的形成,降低脑卒中的复发风险。
关于脑卒中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
![关于脑卒中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https://img.taocdn.com/s3/m/cf910520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f5.png)
关于脑卒中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是脑卒中防治中非常重要的两个方面。
脑卒中,也被称为中风,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它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进行有效的预防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一级预防是指通过采取措施来减少脑卒中的发生率。
这些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预防脑卒中的基础。
这包括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保持健康体重等。
合理的饮食应包括多种蔬菜和水果、低盐低脂的食物,适量的运动可以帮助控制体重和血压,戒烟限酒可以降低脑卒中的风险。
2. 控制高血压:高血压是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因此控制高血压非常重要。
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改变生活方式、减少盐的摄入等方式来控制高血压。
3. 控制糖尿病:糖尿病也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之一。
通过控制血糖水平,可以降低脑卒中的风险。
糖尿病患者应该定期检查血糖水平,并按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4. 控制血脂异常:高血脂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之一。
通过控制血脂水平,可以降低脑卒中的风险。
可以通过改变饮食习惯、进行适量的运动、药物治疗等方式来控制血脂异常。
5. 预防心脏疾病:心脏疾病也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之一。
通过预防心脏疾病,可以降低脑卒中的风险。
可以通过控制血压、血脂和血糖水平,戒烟限酒等方式来预防心脏疾病。
二级预防是指在已经发生脑卒中的患者中,采取措施来防止再次发生脑卒中。
这些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药物治疗:脑卒中患者通常需要长期服用药物来控制血压、血脂和血糖等指标。
这些药物可以有效地降低再次发生脑卒中的风险。
2. 康复训练:脑卒中患者通常需要进行康复训练,以恢复受损的功能。
康复训练可以帮助患者恢复日常生活能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3. 心理支持:脑卒中对患者的心理健康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提供心理支持和心理咨询可以帮助患者积极面对疾病,减少心理压力。
4. 定期复查:脑卒中患者需要定期复查,包括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的检查,以及脑部影像学检查等。
脑卒中救治的国家政策
![脑卒中救治的国家政策](https://img.taocdn.com/s3/m/abf60243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c6.png)
脑卒中救治的国家政策
脑卒中是我国常见的重大疾病,为国家带来了沉重的疾病负担。
为了加强脑卒中防治工作,减少新发残疾,我国政府采取了以下国家政策:
1. 国家脑卒中防治工程:国家卫健委等部门联合实施“国家脑卒中防治百万减残工程”,旨在加强脑卒中防治工作,提高救治水平。
2. 区域卒中急救地图:各地构建区域卒中急救地图,整合医疗资源,为脑卒中患者提供快速、高效的救治服务。
3. 院前院内一体化急救绿色通道:建立脑卒中患者急救绿色通道,确保患者在第一时间得到救治。
4. 先诊疗,后付费:医院对需要紧急救治的脑卒中患者实行先诊疗,后付费的政策,减轻患者负担。
5. 疾病应急救助基金:对于身份不明确或无支付能力的患者,其急救费用可按规定申请疾病应急救助基金支付。
6. 三级脑卒中治疗适宜技术培训体系:加大对基层医务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脑卒中防治能力。
7. 高血压为重点的脑卒中高危因素防控:积极引导30岁及以上公民每年进行至少一
次血压检测,二级以下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积极推进35岁以上的门诊首诊患者普查
血压工作。
8. 专科医生培养:加强脑卒中专科医生的培养,提高脑卒中防治水平。
通过这些政策,我国政府致力于提高脑卒中的防治能力,确保脑卒中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降低脑卒中导致的残疾率和死亡率。
脑卒中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
![脑卒中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https://img.taocdn.com/s3/m/13c98aec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d7.png)
脑卒中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和健康。
为了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策略被广泛应用于脑卒中的防控工作中。
本文将详细介绍脑卒中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的定义、目标、策略和实施方法。
一、一级预防一级预防旨在降低脑卒中的发病风险,主要通过控制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来实现。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一级预防措施:1. 健康生活方式促进:鼓励人们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摄入适量的蔬菜水果、全谷物和低脂肪乳制品,限制饱和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
建议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
同时,应避免吸烟和过量饮酒,保持适当的体重。
2. 高血压管理:高血压是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通过定期测量血压、采取药物治疗和改变生活方式等手段,可以有效控制高血压,降低脑卒中的风险。
3. 糖尿病控制:糖尿病患者患脑卒中的风险较一般人群更高。
因此,糖尿病患者需要定期监测血糖水平,按医生建议进行药物治疗和控制饮食,以降低脑卒中的风险。
4. 高血脂管理:高血脂是脑卒中的另一个危险因素。
通过改变饮食结构、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和服用药物等方法,可以有效控制血脂水平,减少脑卒中的发生。
5. 心脏疾病预防:心脏疾病与脑卒中密切相关。
通过控制血压、血脂和血糖水平,定期进行体检和心脏病筛查,可以减少心脏疾病对脑卒中的影响。
二、二级预防二级预防旨在减少脑卒中的复发和残疾率,主要通过早期识别和及时治疗来实现。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二级预防措施:1. 快速就医:一旦出现脑卒中症状,如突然出现面部、手臂或腿部无力、言语困难、头痛、眩晕等,应立即就医。
早期诊断和治疗可以有效减少脑卒中的损害。
2. 抗凝治疗:对于某些特定类型的脑卒中患者,如心房颤动引起的栓塞性脑卒中,抗凝治疗可以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防止脑卒中的复发。
3. 抗血小板治疗:对于其他类型的脑卒中患者,如缺血性脑卒中,抗血小板治疗可以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降低脑卒中的复发率。
脑卒中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
![脑卒中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https://img.taocdn.com/s3/m/a45e7b76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e1.png)
脑卒中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脑卒中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它会导致大脑血管突然破裂或者阻塞,导致大脑缺血或者出血,进而引发大脑组织损伤甚至死亡。
为了降低脑卒中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是非常重要的措施。
一级预防是指通过控制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减少患者的发病风险。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一级预防措施:1. 健康饮食:均衡饮食对于预防脑卒中非常重要。
建议减少高盐、高脂肪和高胆固醇的食物摄入,增加新鲜水果、蔬菜和全谷物的摄入。
此外,限制饮酒量和戒烟也是重要的措施。
2. 控制高血压:高血压是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定期测量血压,如果血压超过正常范围,应该积极采取措施进行控制,如改变生活方式、药物治疗等。
3. 控制糖尿病:糖尿病也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之一。
患者应该定期检查血糖,控制血糖水平。
饮食控制、运动和药物治疗都是控制糖尿病的重要手段。
4. 控制高血脂:高血脂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之一。
通过健康饮食和运动来控制血脂水平,有助于预防脑卒中的发生。
5. 积极锻炼:适度的体育锻炼对于预防脑卒中非常重要。
建议每周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
二级预防是指对已经发生脑卒中的患者进行干预,防止脑卒中再次发生或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二级预防措施:1. 抗血小板治疗:对于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可以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防止再次发生脑卒中。
2. 抗凝治疗:对于心房颤动等高危因素存在的患者,抗凝药物如华法林可以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预防脑卒中的发生。
3. 控制高血压:高血压是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对于脑卒中患者来说更加重要。
通过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改变,控制血压水平,有助于预防脑卒中的再次发生。
4. 脑卒中康复:对于脑卒中患者来说,康复是非常重要的。
包括物理治疗、语言治疗、职业治疗等,帮助患者恢复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5. 心理支持:脑卒中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都有很大影响,提供心理支持和咨询对于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
脑卒中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
![脑卒中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https://img.taocdn.com/s3/m/121ec60f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628345a.png)
脑卒中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
为了有效预防脑卒中的发生,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是非常重要的措施。
本文将详细介绍脑卒中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的标准格式的文本。
一级预防:一级预防旨在防止脑卒中的发生,主要通过改善生活方式、控制危险因素等手段来降低脑卒中的风险。
1. 健康饮食:保持均衡的饮食,减少高盐、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
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低脂乳制品和健康蛋白质的摄入,如鱼、豆类和坚果。
2. 适量运动: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跳舞、游泳等。
此外,还可以进行适度的力量训练,如举重、俯卧撑等。
3. 控制体重:保持适当的体重,避免超重和肥胖。
可以通过合理的饮食和适量的运动来控制体重。
4. 戒烟限酒:戒烟是预防脑卒中的重要措施之一,吸烟会增加脑卒中的风险。
限制饮酒量也是必要的,过量饮酒会导致高血压和其他心血管疾病。
5. 控制高血压:高血压是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及时监测血压并采取控制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改善生活方式等方式来控制高血压。
6. 控制糖尿病:糖尿病是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及时监测血糖水平、合理饮食和药物治疗是控制糖尿病的关键。
7. 控制血脂异常:高胆固醇和高甘油三酯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通过合理饮食和药物治疗来控制血脂异常是重要的一级预防措施。
二级预防:二级预防旨在防止脑卒中的再次发生,主要通过早期识别和治疗脑卒中的风险因素,避免再次发生脑卒中。
1. 抗血小板治疗:对于已经发生过脑卒中的患者,抗血小板治疗是常用的二级预防措施之一。
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包括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
2. 抗凝治疗:对于存在心房颤动等高危因素的患者,抗凝治疗可以有效预防血栓形成,减少再次发生脑卒中的风险。
3. 控制血压:对于高血压患者,及时监测和控制血压是非常重要的二级预防措施。
通过药物治疗和改善生活方式来控制血压。
4. 控制血糖和血脂:对于糖尿病和血脂异常的患者,合理的药物治疗和饮食控制可以降低再次发生脑卒中的风险。
脑卒中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
![脑卒中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https://img.taocdn.com/s3/m/84612e0b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2a.png)
脑卒中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脑卒中,又称中风,是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常常导致死亡或严重的残疾。
为了降低脑卒中的发生率和减少其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措施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脑卒中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的标准格式文本。
一级预防:一级预防旨在减少脑卒中的发生率,主要通过控制和改变一些危险因素来实现。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一级预防措施:1. 控制高血压:高血压是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个体应定期测量血压,并保持在正常范围内。
饮食上应避免高盐、高脂肪和高胆固醇的食物,多摄入富含纤维和维生素的蔬菜和水果。
此外,适量的体育锻炼也有助于降低血压。
2. 控制血糖:糖尿病是脑卒中的另一个重要危险因素。
糖尿病患者应定期监测血糖水平,并通过饮食控制、药物治疗和适量运动来控制血糖。
3. 控制血脂:高血脂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之一。
个体应避免高胆固醇和高脂肪的食物,选择低脂肪、低胆固醇的饮食,并适量进行体育锻炼。
4. 戒烟限酒:吸烟和饮酒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之一。
个体应戒烟限酒,避免二手烟的接触。
5. 控制体重:肥胖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之一。
个体应保持适当的体重,通过合理的饮食和适量的运动来控制体重。
6. 预防心脏病:心脏病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之一。
个体应保持心脏健康,定期检查心脏功能,遵医嘱进行治疗。
二级预防:二级预防旨在减少脑卒中的致残率和死亡率,主要通过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来实现。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二级预防措施:1. 早期识别症状:个体应了解脑卒中的常见症状,如突然出现的头痛、面部、手臂或腿部无力、言语困难、视力丧失等,一旦出现这些症状,应立即就医。
2. 及时就医:在怀疑脑卒中的情况下,个体应立即就医,以便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
3. 快速治疗:脑卒中是一种紧急情况,个体应尽快接受治疗,以减少脑损伤。
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溶栓治疗、手术治疗和康复治疗等。
4. 康复治疗:脑卒中后的康复治疗对于恢复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脑卒中的三级预防
![脑卒中的三级预防](https://img.taocdn.com/s3/m/f55a0363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8b.png)
脑卒中的三级预防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
为了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保护人们的健康,医学界提出了脑卒中的三级预防策略,即一级预防、二级预防和三级预防。
本文将详细介绍脑卒中的三级预防策略及其相关内容。
一、一级预防一级预防是指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和控制危险因素,降低脑卒中的发病风险。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一级预防措施:1. 健康饮食:均衡的饮食对预防脑卒中非常重要。
建议减少高盐、高脂肪和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增加新鲜水果、蔬菜和全谷物的摄入量。
2. 控制体重:肥胖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之一。
保持适当的体重可以降低患脑卒中的风险。
3. 戒烟限酒:吸烟和酗酒是导致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
戒烟和限制酒精摄入可以显著降低患脑卒中的风险。
4. 积极锻炼:适度的体育锻炼可以增强心血管系统功能,降低患脑卒中的风险。
建议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骑自行车等。
5. 控制高血压:高血压是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定期测量血压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控制血压,可以有效预防脑卒中的发生。
二、二级预防二级预防是指在已经发生脑卒中的患者中,通过早期诊断和治疗,防止脑卒中的复发和进展。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二级预防措施:1. 抗血小板治疗:对于非出血性脑卒中患者,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可以减少血栓形成,预防脑卒中的复发。
2. 抗凝治疗:对于心源性脑卒中患者,抗凝药物如华法林可以减少血栓形成,预防脑卒中的复发。
3. 控制血脂:高血脂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之一。
通过调整饮食、药物治疗等措施,控制血脂水平,可以预防脑卒中的复发。
4. 控制糖尿病:糖尿病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之一。
定期监测血糖水平,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可以预防脑卒中的复发。
5. 康复治疗:脑卒中后的康复治疗非常重要。
通过物理治疗、语言治疗、职业治疗等手段,帮助患者恢复功能,减少残疾程度,预防脑卒中的进展。
三、三级预防三级预防是指在脑卒中后,通过康复治疗和社会支持,减少残疾程度,提高生活质量。
关于脑卒中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
![关于脑卒中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https://img.taocdn.com/s3/m/08ecf441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40ecc60.png)
关于脑卒中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是指针对脑卒中疾病的预防措施。
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
为了减少脑卒中的发生率和降低其对个体和社会的危害,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是非常重要的。
一级预防是指通过采取措施,防止脑卒中的发生。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一级预防措施:1. 健康饮食:保持均衡的饮食,限制高盐、高脂肪和高胆固醇的食物摄入。
增加水果、蔬菜和全谷类食物的摄入,有助于降低脑卒中的风险。
2. 控制体重:保持适当的体重可以降低患脑卒中的风险。
如果超重或肥胖,应采取措施减肥。
3. 健康生活方式:戒烟、限制酒精摄入、定期进行体育锻炼,这些都是降低脑卒中风险的重要措施。
4. 控制高血压:高血压是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保持血压正常范围内,可以有效降低患脑卒中的风险。
5. 控制糖尿病:糖尿病是脑卒中的另一个重要危险因素。
通过控制血糖水平,可以减少脑卒中的发生。
6. 预防心脏病:心脏病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之一。
通过保持心脏健康,可以降低脑卒中的风险。
二级预防是指对已经患有脑卒中的人进行干预,防止再次发生脑卒中。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二级预防措施:1. 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医生可能会开具一些药物来控制血压、血脂和血糖等指标,以减少再次发生脑卒中的风险。
2. 生活方式改变:患者需要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烟、限制酒精摄入、控制体重、定期进行体育锻炼等。
3. 康复训练:对于脑卒中患者来说,康复训练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康复训练,可以帮助患者恢复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4. 定期随访:患者需要定期进行随访,定期检查血压、血脂和血糖等指标,以及进行脑部影像学检查,以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问题。
5. 心理支持:脑卒中对患者的心理和情绪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提供心理支持和心理咨询,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脑卒中带来的困难。
总结起来,脑卒中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都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采取一级预防措施,可以降低脑卒中的发生率;通过二级预防措施,可以减少再次发生脑卒中的风险。
脑卒中的一二三级预防ppt
![脑卒中的一二三级预防ppt](https://img.taocdn.com/s3/m/43809b45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00.png)
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提供心理支持和辅导,帮助患者调整心态,增强战胜疾 病的信心。
04
三级预防
长期康复护理
康复计划制定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 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包 括物理治疗、职业治疗和 言语治疗等。
康复机构与人员
寻找专业的康复机构和康 复治疗师,确保患者得到 专业的康复指导和监督。
家庭康复训练
药物治疗
根据医生的建议,按时服用抗血小板 聚集、降血压、降血脂等药物,以降 低脑卒中的风险。
非药物治疗
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 、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以降低脑 卒中的风险。
康复训练与心理支持
康复训练
在脑卒中发生后,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康复训练计划,包括肢体功能训练 、语言康复等,以促进患者功能的恢复。
预防复发与并发症
定期复查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和相关检查, 监测病情变化和复发迹象。
健康生活方式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 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
并发症预防
针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肺部 感染、下肢静脉血栓等,采取相
应的预防措施。
THANKS
感谢观看
202X-XX-XX
脑卒中的一二三级预防
汇报人:XXX
目录
• 脑卒中概述 • 一级预防 • 二级预防 • 三级预防
01
脑卒中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脑卒中(Stroke)是指由于脑部 血管突然阻塞或破裂,导致脑组 织损伤的急性脑血管疾病。
分类
根据病因和病理生理机制,脑卒 中可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 脑卒中两大类。
脑卒中的危害
01
02
03
致残率高
脑卒中可导致肢体瘫痪、 语言障碍、认知障碍等严 重后遗症,影响患者的生 活质量。
脑卒中的三级预防
![脑卒中的三级预防](https://img.taocdn.com/s3/m/e6409769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eb.png)
脑卒中的三级预防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为了有效预防脑卒中的发生,我们需要采取三级预防措施,包括初级预防、次级预防和三级预防。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三级预防的具体内容和方法。
1. 初级预防:初级预防是指通过健康教育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预防脑卒中的发生。
具体措施包括:- 健康饮食:保持低盐、低脂、高纤维的饮食习惯,多摄入新鲜蔬菜和水果,减少高糖、高脂肪和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
- 适度运动:每天坚持适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提高心肺功能,增强体质。
- 控制体重:保持适当的体重,避免肥胖,减轻对心血管系统的负担。
- 戒烟限酒:戒烟和限制酒精摄入,减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 控制血压:定期测量血压,如有高血压倾向,及时就医并按医生建议进行治疗。
- 控制血脂:定期检查血脂水平,如有异常,采取相应的调控措施,如饮食调整、药物治疗等。
2. 次级预防:次级预防是指对已经发生脑卒中的患者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以防止再次发作或者减轻后果。
具体措施包括:-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全面体检,包括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的检测,及时发现并控制潜在的危(wei)险因素。
- 药物治疗:根据医生的建议,按时服用抗血小板药物、降压药物、降脂药物等,控制血液中的凝血和脂肪含量,减少脑卒中的再次发作风险。
- 生活调整:患者需要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控制体重、保持健康饮食和适度运动,以提高身体的反抗力和康复能力。
- 康复训练:脑卒中患者需要进行康复训练,包括物理治疗、语言训练、认知训练等,匡助恢复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
3. 三级预防:三级预防是指对脑卒中患者进行长期的管理和护理,以减轻并发症的发生和进一步恶化。
具体措施包括:- 定期随访:脑卒中患者需要定期复诊,监测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 心理支持:脑卒中患者往往伴有心理问题,如抑郁、焦虑等,需要提供心理支持和咨询,匡助他们积极面对疾病,保持良好的心态。
脑卒中的三级预防
![脑卒中的三级预防](https://img.taocdn.com/s3/m/7ac5122c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705de47.png)
脑卒中的三级预防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和健康。
为了有效预防脑卒中的发生和复发,三级预防策略被广泛应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脑卒中的三级预防措施,包括一级预防、二级预防和三级预防。
一级预防是指通过控制危(wei)险因素来预防脑卒中的发生。
常见的危(wei)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吸烟、饮酒过量、肥胖等。
为了降低脑卒中的风险,个人应该采取以下措施: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控制体重;定期进行体检,包括测量血压、血糖和血脂等指标;积极治疗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避免长期暴露在环境污染和噪音中。
二级预防是指在已经发生脑卒中的患者中,通过积极治疗和干预来防止脑卒中的复发。
针对不同类型的脑卒中,治疗方法有所不同。
对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可以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对于出血性脑卒中患者,要控制血压,避免再次出血。
此外,脑卒中患者还需要进行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语言治疗、职业治疗等,以提高生活质量和功能恢复。
三级预防是指在脑卒中后遗症已经形成的情况下,通过康复治疗和社会支持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脑卒中后遗症包括运动障碍、语言障碍、认知障碍等。
康复治疗可以通过物理治疗来恢复运动功能,通过语言治疗来改善语言能力,通过认知训练来提高思维能力。
此外,社会支持也是非常重要的,包括家庭支持、社区支持和康复机构的支持。
家庭成员应该赋予患者足够的关心和理解,匡助他们克服难点,重新融入社会生活。
总结起来,脑卒中的三级预防措施包括一级预防、二级预防和三级预防。
一级预防主要通过控制危(wei)险因素来降低脑卒中的发病风险;二级预防主要针对已经发生脑卒中的患者,通过积极治疗和干预来防止脑卒中的复发;三级预防主要是在脑卒中后遗症已经形成的情况下,通过康复治疗和社会支持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这些预防措施的实施需要个人、家庭、社区和医疗机构的共同努力,以减少脑卒中的发生和对患者的影响。
脑卒中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
![脑卒中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https://img.taocdn.com/s3/m/a52271a3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0c72f68.png)
脑卒中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健康。
为了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措施非常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脑卒中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的标准格式文本。
一、脑卒中的一级预防一级预防是指通过采取措施预防脑卒中的发生。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一级预防措施:1. 健康饮食:保持均衡的饮食对预防脑卒中至关重要。
建议摄入多种蔬菜、水果、全谷物、低脂乳制品和富含健康脂肪的食物。
减少食用高盐、高糖和高脂肪的食物,限制饮酒和咖啡因摄入。
2. 控制高血压:高血压是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定期测量血压,并采取措施控制血压在正常范围内。
这包括采用健康的饮食习惯、减少盐的摄入、适度的体育锻炼以及必要时服用降压药物。
3. 控制血糖和血脂:糖尿病和高血脂也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通过控制血糖和血脂水平,可以减少脑卒中的风险。
定期检查血糖和血脂,采取适当的药物治疗和饮食管理。
4. 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戒烟和限制饮酒可以显著降低脑卒中的风险。
寻求戒烟和饮酒限制的支持和帮助,例如加入戒烟或戒酒的社区计划。
5. 积极运动:适度的体育锻炼有助于降低脑卒中的风险。
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例如快走、骑自行车或游泳。
此外,还可以加入力量训练和灵活性训练,以改善身体的整体健康状况。
二、脑卒中的二级预防二级预防是指在已经发生脑卒中的患者中,采取措施预防再次发生脑卒中。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二级预防措施:1. 药物治疗:根据医生的建议,患者可能需要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或抗凝血药物(如华法林)来预防血栓形成。
此外,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可能还需要采取其他药物治疗,如降压药物、降脂药物和降糖药物等。
2. 健康饮食:患者需要继续保持健康饮食习惯,遵循一级预防的饮食建议。
此外,还应避免高胆固醇和高盐的食物,控制体重,减少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的摄入。
3. 控制危险因素:患者需要积极控制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血脂等危险因素。
中国脑卒中防治和ABCDE策略
![中国脑卒中防治和ABCDE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38f300c658f5f61fb736661f.png)
中国脑卒中防治和ABCDE策略北京航空中心医院脑血管病中心2011年01月24日爱爱医医学网脑卒中是一组以脑组织缺血或出血性损伤症状和体征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急性脑血管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和死亡率高的特点。
2008年公布的我国居民第三次死因抽样调查结果显示,脑血管病已成为我国国民第一位的死亡原因,死亡率高于欧美国家4~5倍,是日本的3.5倍,甚至高于泰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
在脑血管病中,尤以脑卒中造成的健康损害和生命威胁为重。
它不仅严重危害着患者的生命和健康,还影响其生活质量,同时也给患者及其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医疗、经济和社会负担。
2003年,我国用于治疗脑血管病的总费用约200亿元,其中缺血性脑卒中的直接住院费用就达108亿元。
我国脑卒中的死亡率是心肌梗死的4~6倍,带来的经济负担是心肌梗死的10倍。
根据北京安贞医院二十年脑卒中病例资料分析,致死性卒中仅占27%,大部分卒中病人存活且遗留偏瘫、失语等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残疾。
世界卫生组织2003年的调查结果显示,北京复发性脑卒中的比例为27%,居世界各国主要城市之首。
我国学者对临床资料的分析也表明,门诊的脑卒中患者中约40%为复发病例,25%~33%的脑卒中患者将在3~5年内再次发作。
这些数据都反映了脑卒中危害的严重性。
脑卒中形成及早期溶栓治疗缺血性卒中最常见的原因为大脑动脉内形成血栓,或者脑血管被来自身体其它部位的栓子所堵塞,导致相应部位的大脑缺血所致。
大脑主要是靠它的供血动脉从心脏和肺运送新鲜血液,血液将氧气和营养物质带给大脑,同时带走二氧化碳和细胞代谢废物。
一旦动脉发生堵塞,脑细胞便不能产生足够的能量,核心区域的脑细胞一般在几分钟内就会停止工作。
在其周边有一个区域,称”缺血半暗带”,该区域的脑细胞在缺血发生以后暂时处于过渡期,我们所抢救的重点也就是要挽回这部分脑细胞,使其向好的方面转化,不至于变性坏死。
促使这部分脑细胞转化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早期溶栓治疗,使动脉重新开放,血流顺利通过。
中国脑卒中防治工作规划
![中国脑卒中防治工作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8af80064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ff.png)
一、背景脑卒中,又称中风,是我国居民健康的一大杀手。
根据相关数据,我国脑卒中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我国居民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有效降低脑卒中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特制定本规划。
二、工作目标1. 降低脑卒中发病率:通过加强预防、干预和治疗,将脑卒中发病率控制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制定的合理范围内。
2. 降低脑卒中死亡率:通过提高救治水平、完善救治体系,将脑卒中死亡率控制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制定的合理范围内。
3. 提高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通过加强康复治疗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
4. 加强脑卒中防治宣传教育:提高全民对脑卒中的认识,普及脑卒中防治知识,增强全民健康意识。
三、工作内容1. 完善脑卒中防治体系(1)建立脑卒中防治网络,明确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在脑卒中防治工作中的职责。
(2)加强脑卒中防治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脑卒中防治能力。
2. 加强脑卒中预防(1)开展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对高危人群进行早期干预。
(2)推广健康生活方式,倡导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等健康生活方式。
(3)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全民对脑卒中的认识,普及脑卒中防治知识。
3. 加强脑卒中救治(1)建立脑卒中救治绿色通道,提高脑卒中救治效率。
(2)加强脑卒中救治技术培训,提高脑卒中救治水平。
(3)完善脑卒中救治体系,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脑卒中救治能力。
4. 加强脑卒中康复(1)加强脑卒中康复技术研究,提高康复治疗效果。
(2)推广脑卒中康复技术,提高康复治疗覆盖率。
(3)加强脑卒中康复宣传教育,提高患者及家属对康复治疗的认识。
5. 加强脑卒中防治科研(1)支持脑卒中防治科研项目的开展,推动脑卒中防治技术进步。
(2)加强国内外脑卒中防治技术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脑卒中防治水平。
四、保障措施1. 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各部门职责,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2. 加大财政投入,保障脑卒中防治工作顺利开展。
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作制度
![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作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07af503e03d8ce2f00662367.png)
易县中医医院
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作制度
1、制定服务患者群众的路径流程和相关便民措施;
2、定期组织我院医务人员的脑血管病相关知识培训;
3、将高危人群的脑卒中筛查纳入就诊的诊疗常规中;
4、医务人员主动告知,根据患者意愿进行脑卒中的筛查,费用计入患者
常规的医保诊疗费用;
5、将高危人群的脑卒中筛查纳入当地干部群众的健康常规体检项目中;
6、具有2项以上主要危险因素,或1项主要危险因素和2项以上(包括2
项)一般危险因素,或既往有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病史者,建议接受脑卒中筛查;
7、脑卒中筛查的主要内容包括,颈动脉听诊、血糖、血脂、血同型半胱
氨酸(Hcy)、神经系统检查、颈动脉超声检查及经颅多普勒检查(TCD)等;
8、真实、完整地填写脑卒中筛查基本信息表(CRF表)相关信息的,专
人负责相关资料的收录与整理,并按要求报卫生部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委员会办公室;
9、执行ABCDE防治策略(A:抗栓治疗;B:控制血压和体重;C:降
低胆固醇、戒烟、开展支架及颈动脉内膜剥脱术;D:控制糖尿病、膳食调整;E:健康教育、,体育锻炼、定期查体),及时干预、预防或缓解、制止脑卒中疾病的发展, 并有专人负责监督;
10、设立脑卒中筛查与防治醒目标识,设立相关诊疗科室醒目的导医标识;
11、定期组织医护人员在厂矿企业、社区、基层医院及广大乡镇等地,开
展医疗义诊咨询、健康教育大讲堂等活动;
12、设立脑卒中门诊、脑血管病病房,建立脑卒中筛查与诊治绿色通道;
13、高危人群新发TIA和脑卒中报告登记制度。
ABCDE,预防脑卒中再发全攻略,建议收藏
![ABCDE,预防脑卒中再发全攻略,建议收藏](https://img.taocdn.com/s3/m/49ad9697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0e.png)
ABCDE,预防脑卒中再发全攻略,建议收藏七十多岁的王大爷早晨起床后,突然发现腿脚有些不灵便,走路发飘,像踩着棉花一样。
老伴仔细一看他:呀,嘴角也歪了,这是脑中风了吧?他们赶紧给儿子打电话,一家人陪着王大爷去了医院。
医生检查,确诊脑中风无疑,更准确一些说,是脑梗死。
经过一段时间的住院治疗,王大爷的症状缓解得还算不错,至少走路没啥异样,不知道的人看不出曾经得过脑梗。
出院之前,王大爷就脑梗的再发问题,向医生进行了咨询,医生告诉了他一个ABCDE策略,这可是预防脑梗,甚至是预防脑血管病的重要“法宝',王大爷把它一字不漏地记录在了自己的笔记本上,说回去要好好学习学习。
那么,王大爷记录下来的ABCDE策略都有哪些呢?我们拿来了王大爷的笔记本,仔细看一看吧!注意,这里的ABCDE,不仅仅表示一个顺序,而且是关键词的英文单词的字头,它们又恰巧排成了ABCDE的顺序。
A,阿司匹林得过脑梗的患者一般都要常规服用阿司匹林,除非有特殊情况,比如有严重的胃肠道疾病,有严重的出血倾向者。
阿司匹林是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有预防血栓形成的作用,服用阿司匹林,一定要注意观察有无不良反应发生。
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就是出血倾向。
所以患者在服用过程中,一定要学会观察,注意有无下列这些情况出现。
1,皮肤出血点多见于小腿前侧、上臂的内侧,散在红色斑点,直径多在1~2毫米,压之不褪色。
2,皮肤黏膜瘀斑这个出血面积要稍大一些,直径多在1厘米以上。
3,鼻腔出血提到鼻腔出血,我想起这样一个病例:一位朋友,30多岁,因为放了心脏支架,正在服用双抗药物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
有一次,为了看其他疾病去了中医门诊,中医医生给他开了三七这味药,结果服用一段时间后,他就鼻腔出血了,怎么止也止不住。
后来不得已用了鼻腔填塞法。
他说:难受得我呀,别提了,脑袋仁儿都疼……当然,他这个鼻腔出血,并非单一是阿司匹林的作用,而是因为他吃了三种类似作用的药物: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和三七。
关于脑卒中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
![关于脑卒中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https://img.taocdn.com/s3/m/25b7d75d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d2.png)
关于脑卒中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脑卒中是一种常见而严重的疾病,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
为了减少脑卒中的发生率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是非常重要的措施。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脑卒中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的相关内容。
一级预防是指通过控制脑卒中的危(wei)险因素来预防疾病的发生。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脑卒中的危(wei)险因素和相应的控制措施:1. 高血压:高血压是脑卒中的主要危(wei)险因素之一。
为了控制高血压,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健康饮食:减少盐的摄入量,增加水果和蔬菜的摄入量,限制饮酒和咖啡因的摄入。
- 积极锻炼: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或者骑自行车。
- 控制体重:保持适当的体重,避免肥胖。
- 不吸烟:戒烟或者避免吸烟。
2. 高血脂症:高血脂症是脑卒中的另一个重要危(wei)险因素。
以下是一些控制高血脂症的方法:- 健康饮食:减少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增加纤维素和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
- 积极锻炼: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
- 控制体重:保持适当的体重,避免肥胖。
- 合理用药:如果饮食和运动无法控制血脂水平,可以考虑使用药物治疗。
3. 糖尿病:糖尿病是脑卒中的危(wei)险因素之一。
以下是一些控制糖尿病的方法:- 健康饮食:控制碳水化合物和糖的摄入量,增加纤维素和蛋白质的摄入。
- 积极锻炼: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
- 控制体重:保持适当的体重,避免肥胖。
- 规律用药: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药物治疗,控制血糖水平。
二级预防是指在脑卒中发生后,通过早期干预和治疗来预防再次发作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二级预防措施:1. 抗血小板治疗:脑卒中患者往往需要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以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
2. 抗凝治疗:对于一些特定类型的脑卒中患者,如心房颤动引起的脑卒中,抗凝药物可能会被使用,以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脑卒中防治和ABCDE策略北京航空中心医院脑血管病中心2011年01月24日爱爱医医学网脑卒中是一组以脑组织缺血或出血性损伤症状和体征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急性脑血管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和死亡率高的特点。
2008年公布的我国居民第三次死因抽样调查结果显示,脑血管病已成为我国国民第一位的死亡原因,死亡率高于欧美国家4~5倍,是日本的3.5倍,甚至高于泰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
在脑血管病中,尤以脑卒中造成的健康损害和生命威胁为重。
它不仅严重危害着患者的生命和健康,还影响其生活质量,同时也给患者及其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医疗、经济和社会负担。
2003年,我国用于治疗脑血管病的总费用约200亿元,其中缺血性脑卒中的直接住院费用就达108亿元。
我国脑卒中的死亡率是心肌梗死的4~6倍,带来的经济负担是心肌梗死的10倍。
根据北京安贞医院二十年脑卒中病例资料分析,致死性卒中仅占27%,大部分卒中病人存活且遗留偏瘫、失语等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残疾。
世界卫生组织2003年的调查结果显示,北京复发性脑卒中的比例为27%,居世界各国主要城市之首。
我国学者对临床资料的分析也表明,门诊的脑卒中患者中约40%为复发病例,25%~33%的脑卒中患者将在3~5年内再次发作。
这些数据都反映了脑卒中危害的严重性。
脑卒中形成及早期溶栓治疗缺血性卒中最常见的原因为大脑动脉内形成血栓,或者脑血管被来自身体其它部位的栓子所堵塞,导致相应部位的大脑缺血所致。
大脑主要是靠它的供血动脉从心脏和肺运送新鲜血液,血液将氧气和营养物质带给大脑,同时带走二氧化碳和细胞代谢废物。
一旦动脉发生堵塞,脑细胞便不能产生足够的能量,核心区域的脑细胞一般在几分钟内就会停止工作。
在其周边有一个区域,称”缺血半暗带”,该区域的脑细胞在缺血发生以后暂时处于过渡期,我们所抢救的重点也就是要挽回这部分脑细胞,使其向好的方面转化,不至于变性坏死。
促使这部分脑细胞转化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早期溶栓治疗,使动脉重新开放,血流顺利通过。
但溶栓的时机有限,有一个严格的时间窗,即发现急性脑梗的最初3小时内,大部分患者的溶栓治疗是有效的;3~6小时部分患者可能有效,可使堵塞的血管再通,脑组织功能不会严重受损,后遗症很少;如超过6小时再进行溶栓则意义不大,此时脑细胞已经发生不可逆性坏死。
由于诸多原因,目前中国99%的患者在3小时内都不能得到有效的溶栓治疗,即使是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早期溶栓率仍然相当低。
预防脑卒中--颈动脉筛查对于已有基础血管病变的人群来讲,及早筛查出病因及病变程度,并给予适当的干预,即脑卒中的二、三级预防,是一项重要的防控措施。
在以往的心脑血管病防控工作中,我国对高血压的筛查和控制比较重视,但对导致缺血性脑卒中重要原因之一的颈动脉斑块造成的狭窄不够重视,甚至在常规的干部体检中也没有颈动脉筛查项目。
因此,大量卒中前期患者未被及时发现并给予有效的干预。
颈动脉筛查方法比较简便,是一种无创且费用不高的检查。
狭窄严重的患者通过颈部听诊就可发现;颈部B超检查可发现绝大部分狭窄患者并判定其狭窄程度,但筛查技术需要经过专门培训。
通过对颈动脉状况的筛查,既可对狭窄不甚严重的患者及早给予行为指导或药物干预,延缓其狭窄进展,又可对狭窄严重的患者采取介入或手术治疗,去除卒中发生的病源,减少卒中的发生及伤残。
其中手术治疗主要是采取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即通过外科手段将颈动脉内的斑块取出。
美国已经有大量的循证医学试验证实了该手术的有效性。
脑卒中筛查及防控工程为尽快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经卫生部批准,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于2009年年初发起了”脑卒中筛查及防控工程”。
这项工程的目标是:首先,尽快拟定出我国自己的筛查规范、干预原则以及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手术标准与相关要求;其次,争取三年内能在全国各省、区、市至少建立起一所脑卒中筛查及干预中心或基地;第三,对高危人群进行普遍筛查,并推广ABCDE防控策略(A:抗栓治疗;B:控制血压和体重;C:降低胆固醇、戒烟、开展支架及颈动脉内膜剥脱术;D:控制糖尿病、饮食调整;E:健康教育、体育锻炼、定期查体),这也是卒中的二级预防策略,即加强对卒中患者的治疗和教育,避免再次发作,惠及广大民众。
调脂治疗的四大动向中南大学湘雅二院心内科2011年01月24日爱爱医医学网目前血脂领域依然强调,对高危人群的积极降胆固醇治疗;LDL-C尽可能降至低些;降脂药物应坚持长期服用。
他汀类药物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在冠心病防治中具有重要作用,LDL-C每降低1 mmol/L,主要心血管事件风险降低20%,主要冠脉事件风险降低23%。
展望2011年,或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探索。
LDL-C的目标值?LDL-C更低是否仍获益?极低LDL-C水平可能带来危险吗?现有的研究结果表明,人类对低LDL-C水平耐受性良好,LDL-C低至25~60 mg/dl,可满足生理需要。
LDL-C≤80 mg/dl的动物,一般不发生动脉粥样硬化。
新生儿LDL-C为30 mg/dl,提示如此低水平的LDL-C是安全的。
家族性低B脂蛋白血症者整个生命期间的LDL-C都非常低,但却能长寿。
ACC/ADA共识指出,为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理论上所有人应控制LDL-C在50 mg/dl。
一级预防是否有益?2009年发表在《英国医学杂志》的一篇Meta分析入选了10项研究的70 388人,其中34%为女性,23%为糖尿病患者,平均随访4.1年。
结果显示,他汀治疗降低死亡危险12%,减少主要冠脉事件30%,减少主要脑血管事件19%。
而且无癌症增加的任何证据,各亚组无异质性。
所以,他汀用于冠心病一级预防首选应进行危险评估,心血管危险性高者可从他汀治疗中获益。
调脂可有效防治卒中?血脂与脑卒中的关系,目前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不一致,这与调查对象的年龄以及脑卒中的类型不同有关。
但临床试验的结果却是基本一致,即他汀治疗能减少缺血性卒中风险,但对出血性脑卒中无作用。
LDL-C是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他汀能显著降低动脉粥样硬化血栓性脑血管事件的风险。
他汀不增加出血性卒中,他汀防治冠心病与防治脑卒中具有同样疗效。
为了防治脑卒中,需要使用他汀大幅度降低LDL-C。
老年人是否需要接受调脂治疗?临床中确实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老年人服药的顺从性差,老年人服用多种药物,不良反应增加;其次,老年人服用他汀,癌症发生率会增加吗?最后,老年人服用他汀临床疗效不明确。
证据已显示,80岁以上的冠心病患者能从他汀治疗中获益,而且他汀不会引起老年人的癌症增加,年龄不是影响冠心病高危者服用他汀的因素。
展望目前,临床中应用降脂药还存在着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改善。
例如较差的依从性,这点与患者和医生均有关;多数药物的起始剂量降脂幅度不够;对增加剂量引起不良反应的担忧;联合用药的担心;需要更有效安全的降胆固醇药使LDL-C达标。
调脂的未来可能有三个发展方向:首先,LDL-C降低可通过三种途径,即增加他汀的剂量、联合用药、开发新的药物来实现。
第二,全面调脂,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甘油三酯,降低apoB,降低Lp(a)。
最后,就是改善HDL的功能。
高血压治疗进展“三部曲”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2011年01月24日爱爱医医学网高血压已经是一种大众健康问题,而不仅仅是一种疾病,高血压的治疗更不是停留在医院层面,而是关系整个人群,甚至是对整个人类健康的一种关怀。
最佳血压水平探索2010年美国心脏病学院年会上公布的ACCORD试验降压研究旨在比较强化降压治疗(收缩压目标值<120 mmHg)或标准降压治疗(收缩压目标值<140 mmHg)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预后的影响。
结果显示,两组间主要终点事件无显著差异,但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尽管强化组冠心病导致的死亡明显增加,但脑卒中风险下降40%以上。
日本VALISH研究把老年高血压患者分为严格控制组(收缩压目标值<140 mmHg)与常规控制组(收缩压目标值<150 mmHg)。
研究结束时两组患者血压分别降低至136.6/74.8 mmHg与142.0/76.5 mmHg。
结果显示,两组患者主要复合终点发生率无显著差异。
但脑卒中分析发现,尽管收缩压只有3 mmHg 的差异,但脑卒中的风险,严格组降低30%以上。
我们发现,如果能够确保降压安全,那么血压越低脑卒中的风险也越低。
血压水平即血压控制情况是决定高心血管风险患者降压获益的主要因素。
当降压治疗的目标血压为130/80 mmHg时,血压升高的形态、血管的结构与功能、血糖控制情况以及降压药物的特性等因素,也显著影响糖尿病患者降压的获益。
管理血压变异血压变异增大带来的心血管风险日益受到关注,较典型的是晨起血压升高,即晨峰血压。
通常,从睡眠到觉醒及开始活动,血压会有所升高。
但如果有交感神经过度激活等病理性原因,晨峰血压升高幅度过大,则心血管风险增加。
我们与多国家学者合作的IDACO研究,使用国际合作24 h动态血压数据库,对平均随访10年以上的5000名自然人群进行分析发现,当晨峰血压>37 mmHg时,心血管风险显著升高。
当24 小时动态血压监测记录的数十次血压间的变异性增大时,标准差和绝对差异的平均值都与心血管风险显著相关,血压变异性增大,则心血管风险增加。
ASCOT研究中:长时血压变异也可预测心血管风险,当血压变异增大时,心血管风险增高;与β受体阻滞剂相比,钙拮抗剂(CCB)可显著改善长时血压变异。
临床上血压变异的测量包括:瞬时血压变异需要测量手指每个心动周期的血压;短时血压变异则指在诊室或家庭连续测量3次以上血压,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长期血压变异则应在家庭中每天早晚测量血压。
钙拮抗剂:亚洲人之优选2010年,来自亚洲的中国、韩国、日本和新加坡等国家的一组心血管医生共同制定了亚洲钙离子通道阻断剂临床应用专家共识(Asian CLASSIC)。
钙拮抗剂(CCB)在亚洲人群中的降压作用较强。
在各种血压基线水平上,服用CCB均能带来获益,血压越高,血压下降的幅度也越大。
另外,在日本进行的CASE-J 研究也显示,CCB可更有效防治脑卒中。
需要提出,与欧洲人相比,亚洲人心肌梗死后冠脉痉挛的发生率更高,而CCB可有效预防冠脉痉挛。
因此,CCB可能对于脑卒中与冠心病事件的预防都有更多获益。
此外,近期研究提示,这类药物还很可能具有保护认知功能和预防老年痴呆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