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原料控制要求-(54737)
食品原料控制要求
食品原料控制要求食品安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而食品原料的控制是确保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之一。
为了保证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制定并严格执行食品原料的控制要求显得尤为重要。
一、食品原料的选择与采购在食品加工过程中,选择高质量的食品原料是保证食品品质的基础。
食品生产企业应根据产品需要和相关法规要求,选择适宜的食品原料供应商。
为了确保原料质量的一致性,食品企业应建立稳定的供应链,并与供应商签订长期供货协议。
同时,企业应定期对供应商进行资质评估,确保其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
在采购食品原料时,企业应对供应商提供的样品进行检测,确保原料符合国家标准和企业的质量要求。
同时,通过与供应商建立稳定的沟通渠道,及时了解原料的生产和加工情况,确保原料的质量可控。
二、食品原料的存储与保存食品原料在存储和保存过程中容易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从而导致品质下降或者产生安全隐患。
为了减少原料的质量损失和避免食品安全风险,企业应制定严格的原料存储和保存管理规定。
首先,企业应对原料进行分类存储,并建立相应的标识和记录系统。
对易腐烂的原料应进行冷藏或冷冻保存,避免其受潮、变质或滋生微生物。
而对于干燥的原料,则应保存在干燥通风的场所,避免受潮、虫害等。
此外,在存放原料时,应与有毒有害物品隔离存储,防止交叉污染。
确保原料保存质量的同时,企业还应定期对库存原料进行检查和抽检,及时发现质量异常并进行处理。
三、食品原料的加工与检验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对原料进行合理的加工和检验是确保食品品质和安全的关键环节。
首先,企业应制定严格的生产工艺和操作规程,明确原料加工的流程和要求。
加工过程中,应采取适当的加工温度、时间等措施,保证原料的营养成分和质量不受损害。
同时,应加强食品加工设备的管理和维护,确保设备的卫生洁净。
其次,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原料检验制度。
除了对进货原料进行检验外,还应在加工过程中对原料进行抽检和监测,以确保加工过程中原料的质量和安全性。
对于检验不合格的原料,企业应及时进行处置,避免继续使用或投入加工。
4.原料控制要求(参考式样)
原料控制要求(参考样式)
一、禁止采购下列食品、食品添加剂
1.《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条规定的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
2.超过保质期、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掺假掺杂或者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食品添加剂。
3.未按规定进行检疫或者检疫不合格的肉类,或者未经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肉类制品。
4.亚硝酸盐(包括亚硝酸钠、亚硝酸钾)等食品添加剂。
5.食品安全风险较高的食品原料,诸如河豚鱼、鲐鱼、青条鱼、金枪鱼、毛蚶、织纹螺、荔枝螺、泥螺、狗肝、鲨鱼肝、青鱼胆、野生蘑菇、杏仁、枇杷仁、木薯、发芽土豆、牲畜甲状腺及其它不明动物的器官、组织和腺体。
6.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禁止生产经营或者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
二、禁止加工制作的食品品种
1.不得加工制作四季豆、鲜黄花菜、野生蘑菇、发芽土豆等高风险食品。
2.不得制售冷荤类食品、生食类食品、裱花蛋糕。
第 1 页共 5 页。
食品行业原料生产过程质量控制规范
食品行业原料生产过程质量控制规范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越来越重视,食品行业对原料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要求也越来越高。
确保食品原料的质量和安全对于保障顾客的健康至关重要。
在本文中,将介绍食品行业原料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规范并探讨其重要性。
1. 安全生产环境的要求食品行业原料生产过程中,首要保障是创造一个安全的生产环境。
这包括以下要求:1.1 清洁与卫生:原料加工场所应保持干净整洁,定期进行清洁卫生工作,防止细菌污染。
1.2 消毒措施:必须对原料生产设备和储存容器进行定期的消毒,以杀灭可能存在的细菌和病毒。
1.3 通风与排污:确保生产场所有良好的通风系统,以排除有害气体和异味,同时保证合理的排污系统,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2. 原料选择与采购质量控制的第二步是对原料的选择与采购进行严格的管理。
2.1 供应商审查:严格审核供应商的资质,保证其符合相关的食品生产和质量管理规定。
2.2 原料检验:对采购回来的原料进行全面的检测,包括外观、气味、口感、营养成分和微生物指标等。
2.3 原料储存:合理储存原料,确保其质量不受损害。
采用适当的包装和贮存条件,避免腐败和污染。
3. 生产过程控制在原料生产过程中,对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的控制是确保产品质量的关键。
3.1 操作规范:制定并执行严格的操作规范,确保每个工作环节都符合标准要求。
3.2 工艺参数控制:对原料的加工工艺参数进行实时监控和调整,确保产品符合质量标准。
3.3 质量记录:建立完善的质量记录体系,记录原料生产过程中的各项关键数据,以备审查和追溯。
4. 技术培训和员工意识为了保证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员工的专业知识和意识也至关重要。
4.1 培训计划:制定培训计划,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和安全意识。
4.2 人员管理:建立健全的人员管理制度,包括招聘、考核、奖惩等,激励员工保持高水平的工作质量。
4.3 质量意识:通过定期会议和培训,加强员工的质量意识和食品安全意识,确保每个员工都能自觉地遵守质量控制规范。
食品安全质量控制标准
食品安全质量控制标准1. 原材料选择标准食品生产过程中,原材料的选择对于食品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应制定以下原材料选择标准:- 采购原材料时必须检查厂商的资质、生产工艺和环境卫生等方面,并核实其食品安全证书;- 严禁使用过期、变质或有疾病感染风险的原材料;- 根据产品特性和消费者需求,选择无公害、有机或其他相关认证的原材料。
2. 生产工艺控制标准食品生产过程中的工艺控制对于食品的安全和质量至关重要。
制定以下生产工艺控制标准:- 严格遵守卫生要求,确保生产环境的清洁和无菌;- 在生产过程中,对于每一道工序严格执行卫生控制措施;- 对于需要进行杀菌处理的食品,确保杀菌温度和时间达到安全标准;- 建立完善的工艺流程记录,以便进行追溯和质量控制。
3. 产品质量检测标准食品质量检测是确保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
制定以下产品质量检测标准:- 对每批食品进行抽样检测,确保产品符合食品安全和质量标准;- 使用合格的检测设备和方法,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检测包括食品成分、添加剂、重金属等方面,以及微生物污染的检测;- 建立检测结果记录和相关文件,以便追溯和质量控制。
4. 物流运输控制标准食品运输环节是食品安全的薄弱环节之一。
制定以下物流运输控制标准:- 确保食品运输过程中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符合要求;- 对食品运输车辆进行卫生检查,并保持车辆的清洁和卫生;- 食品应进行合理包装和标识,以防止污染和交叉感染;- 建立完善的物流运输记录,以便追溯和质量控制。
以上是食品安全质量控制的一些基本标准,但并不代表全面的解决方案。
企业应根据自身情况制定更为详细和具体的质量控制措施,严格执行以保障食品安全和质量。
食品原料质量要求指导标准
在努力的过程中,离不开帮助和支持我们的领导和同事,大家都有这样的感受,很多时候指责你做错事和鼓励你要加油的是一个人,吐槽你不够好和帮助你完成目标的也是同一个人,你看着超级不爽但当你需要帮助他毫不犹豫愿意帮助你的人往往也是一个人...我想说,在工作和生活中被我们误解的人,也许他的出发点仅仅是为了你好,只不过用错了方式和方法,所以,希望不论什么时候大家都能用包容的心态去对待我们身边的每一个同事,不论什么情况都能用宽容的胸怀去理解和善待出现在自己生命里的人,不仅仅是为了别人为了集体,更是为了自己,因为一个和谐相处的工作环境,总是充满着朝气和活力,使人进步积极向上,相反则全是负能量,谁都愿意和正能量的人在一起,那么2022年,就请大家以包容的心态积极的自信去做一个可以传递正能量的人,你的正能量会得到更多正能量的回应,所谓朋友多了路好走,有帮助和认可你的人,去往目标的道路也许不够平坦但一定会少很多坎坷。
餐饮原料质量控制制度
餐饮原料质量控制制度
一、总则
(一)本控制制度的目的是,充分发挥餐饮原料的营养价值、保证原料质量安全,提高餐饮服务水平,保护消费者权益,实施餐饮原料质量控制,确保原料质量安全。
(二)本控制制度适用于本单位采购和收购的所有餐饮原料。
二、原料质量控制标准
(一)餐饮原料质量必须符合国家质量安全标准,并根据政府部门的要求加强质量控制。
(二)理化技术指标:
1、农产品:采购、收购、储存过程中,必须按照《农产品质量检验规范》进行检验,发现问题则立即拒收并采取有效措施。
2、肉类及其制品:采购、收购、储存过程中,必须按照《肉类及其制品质量检验规范》进行检验,发现问题则立即拒收并采取有效措施。
3、水产品:采购、收购、储存过程中,必须按照《水产品质量检验规范》进行检验,发现问题则立即拒收并采取有效措施。
4、其他产品:采购、收购、储存过程中,必须按照《食品安全控制制度》进行检验,发现问题则立即拒收并采取有效措施。
(三)收货和储存:
1、本单位保证在采购和收货时。
香菜(净菜)原料标准
香菜(净菜)原料标准1.适用范围
该标准适用于使用的香菜(净菜)的验收及检验。
预期用途:用于产品加工。
2.总体要求
3.产品图片
4.感官指标要求
5.食品安全指标
6.其他
7.包装、标签、仓储、运输要求
8.抽样方法
抽样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方式进行验货。
到货量≤200kg,随机抽检不低于5kg,201到500kg 内,随机抽检不低于10kg;501到1000kg内,随机抽检不低于15kg;1001到5000kg内,随机抽检不低于20kg;超过5000kg,按≥40kg的比例进行取样抽检。
如出现不合格率超出
标准需要扣称、拒收的,供应商、采购有异议的,可以扩大一倍抽样量检测,以两次检测的总量计算不合格率,以此次结果为最终结果。
9.检验、不合格产品判定依据
9.1查验证件
根据《食品供应商索证索票管理制度》执行。
9.2不合格产品判定依据
根据《不合格品管理制度》执行。
餐饮原料控制制度内容
餐饮原料控制制度内容在餐饮和酒店行业中,食品和饮料是公司可控成本的一部分,在产品质量和成本控制方面需要防止食品浪费和提高成本效益。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和确保公司的经济效益,需要实行严格符合标准的原料控制制度。
1. 原料采购管理每个餐饮公司都应该制定一个原料采购管理规定。
对于原料的编码、采购申请、数量计算、价格查询和变价应有明确的规定。
采购部门应严格按照公司的规定采购和供应原料,严禁擅自购买原料,避免原材料的过期风险。
2. 原料验收管理原料验收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只有对原材料进行严格的审查才能确保不良的原材料不进入餐厅,否则将会对整个餐厅和消费者的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
原料验收包括必要的电子文档和执行记录。
验收人员应该有专业知识,能够辨别原材料的质量和检查肉类、蔬菜、水产和干货。
验收人员应按照检查标准操作进行分类、总数计量和评估。
3. 原料仓储管理提供质量保证是合理仓储管理的一项关键工作。
保持清洁卫生是保证原料质量和数量的一大要素。
原材料的存储应该符合相关规定,避免与其他材料混合使用的情况发生。
同时,应制定具体的仓储管理制度,定期清理库存和盘点,确保库存准确度,并对过期的和不合格的原材料实行打包、封存和销毁。
4. 食品制作和烹饪标准为了确保菜品的口感和品质,需要制定具体的食品生产标准,包括加工、烹饪、配料等方面。
例如在加工时,须使用互锋刀或凸形碾,以此来确保切面平整,执行标准化的操作过程;在烹饪过程中也要考虑到不同原材料的特殊要求和不同的口感需求。
5. 原料流程管理实行原料流程管理可以确保食品原材料风险无限制的管理。
可以通过制定细化的流程规范来管理供应链和食品情况。
同时,可对每个单元实行独立的控制,建立明确的“来源-采购-仓储-销售-检测-反馈”的监管体制。
这样能够更好地控制原材料的成本和质量,并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危险与风险。
总之,在餐饮行业中,原料质量是影响红火的一个最重要的指标之一。
通过制度的规范、流程与安排的管理可以全面性保证原料的质量和确保顾客满意度的最高波动。
食品原料安全控制
食品原料安全控制复习要点名词解释:1、屠体指肉畜经屠宰、放血后的躯体。
2、胴体指肉畜经屠宰、放血后除去鬃毛、内脏、头、尾及四肢下部(腕及关节以下)后的躯体部分。
3、分割肉胴体去骨后按规格要求分割成带肥膘或不带肥膘各部位的净肉。
4、肉制品指以猪、牛、羊肉为主要原料,经酱、卤、熏、烤、腌、蒸煮等任何一种或多种加工方法而制成的生或熟肉制品。
5、有条件可食肉指必须经过高温、冷冻或其他有效方法处理,达到卫生要求,人食无害的肉。
6、化制指将不符合卫生要求的屠体或其病变组织、器官、内脏等,经过干法或湿法处理,达到对人、畜无害的处理过程。
7.休药期又称消除期,是指畜禽停止给药到许可屠宰或它们的产品许可上市的间隔时间。
8.最高残留限量亦称为允许残留量,它是指允许在食品表面或内部残留药物或化学物质的最高量。
具体来说,是指在屠宰以及收获、加工,直到被人消费这一特定时间内,食品中药物或化学物质残留的最高允许量,以mg/kg表示。
1.生物学: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物活动规律的科学。
包括:植物生物学,动物生物学,微生物学,人类学。
2.生物具有的特征:⑴新陈代谢生物的新陈代谢包括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两个方面,它们有两个作用:(1)生物体从外界摄入物质经过转化与合成过程,将其转变成自身的组成物质,并储存能量;(2)生物体将其自身的组成物质加以分解,释放其中所储存的能量,以用于合成的物质,变成热维持一定的体温及供其它生命活动所需,分解所产生的废物排出体外。
这两作用是同时进行的,相互依存,并贯彻生物的一生。
⑵生长、发育、生殖——任何生物体在其一生中都要经历从小到大的生长过程。
这是由于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的结果而致。
——生物体的一生,从生殖细胞形成、卵受精、受精卵分裂,经过一系列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形成一个新的个体,再经性成熟,然而经衰老而死亡。
这一总的转变过程叫发育。
——当生物生长发育到一定大小和一定程度的时候,就能产生后代,使个体数目增多,这种生命功能叫做生殖。
食品原料采购中的质量标准与控制
食品原料采购中的质量标准与控制在食品加工行业中,食品原料的质量是确保食品安全和产品品质的重要因素。
为了保证食品原料的质量,采购方需要制定一系列的质量标准与控制措施。
本文将讨论食品原料采购中的质量标准以及相关的质量控制措施。
一、质量标准的制定食品原料采购中的质量标准主要包括外观、成分、安全和法律要求等方面。
根据食品加工的具体需求,采购方应明确以下几个方面的标准:1. 外观标准:食品原料的外观应符合行业标准,如颜色、形状、大小等,以确保原料的新鲜度和品质。
2. 成分标准:食品原料的成分标准包括各种营养成分、添加剂和防腐剂等。
采购方需要明确原料的成分比例和含量,确保原料符合产品配方和法律要求。
3. 安全标准:食品原料的安全性是至关重要的,采购方需要确保原料符合卫生标准和食品安全法规,以及国家和地区相关的食品安全认证要求。
4. 法律要求:采购方需要对食品原料的质量标准与国家和地区的法律进行对照,确保采购的原料符合相关法规的要求,避免违法行为的发生。
二、质量控制措施为了确保食品原料的质量,采购方可以采取以下一些质量控制措施:1. 供应商评估:采购方可以对供应商进行评估和筛选,选择拥有良好声誉和质量管理体系的供应商,与其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2. 样品检测:在与供应商签订合同前,采购方可以要求供应商提供样品进行质量检测,确保样品符合质量标准。
同时,采购方也可以委托第三方实验室对样品进行检测和验证。
3. 合同条款:采购方应在合同中明确食品原料的质量标准和要求,并约定好供应商的责任和违约条款,以保证供应商按照标准提供合格的原料。
4. 质量跟踪与监控:采购方应建立质量跟踪与监控系统,对采购的原料进行追溯和监控,以确保原料的来源和质量符合要求。
5. 不合格品处理:如果采购的原料不符合质量标准,采购方应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案,如退货、索赔或协商解决,确保自身利益不受损失。
6. 内部培训与意识提高:采购方可以组织内部培训,提高员工的食品原料质量认知和意识,使其能够有效地执行质量控制措施。
食品原材料控制要求
食品原材料控制要求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食品原料安全控制》教学大纲课程名称:食品原料安全控制 Food Quality and Safe 课程编码:02121010 课程类别:专业课学时/学分:32/2 适用专业:食品质量与安全一、前言1、课程性质《食品原料安全控制》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不可或缺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从教学、科研及社会服务的实际出发,按现代食品企业质量与安全管理的基本要求,从微观到宏观、从实践到理论介绍了食品加工原料的安全控制问题。
食品原料安全控制是一门应用学科,主要是食品安全控制体系在食品原料安全控制的应用,以便于更好地控制源头,管理食品质量,保障食品安全。
在实际分析中与食品安全控制技术相结合,所以综合性较强。
2、教学目标本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影响食品原料安全的因素并利用食品安全控制体系对这些安全因素进行管理、控制,改善和提高我国食品原料安全性管理水平。
3、教学要求以课堂讲授为主,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和启发式教育,多媒体教学,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综合开展阅读、作业、自主学习成果展示。
本课程是一门较为成熟的食品专业学科,也是多种学科的综合体。
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讲授课本知识以外,还特别注意需要紧跟时代步伐,了解食品工业发展的前沿及出现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并与学生分享之。
同时,教师与学生大规模的互动,积极开展交流与讨论,结合时下食品相关的热点问题进行小组辩论等,并综合开展阅读、作业、讨论和课程论文。
4、先修课程食品安全控制技术、食品生物化学、食品化学、食品工艺学等二、课程内容第一章绪论教学内容及总体要求:绪论主要介绍《食品原料安全控制》的概念和发展历史,及其主要内容和所涉及到的学科分支。
本章要求掌握食品原料安全控制研究的对象及研究内容;了解国内外食品原料安全现状及食品原料安全管理的主要对策。
教学目标:本章要求掌握食品原料安全控制研究的对象及研究内容;了解国内外食品原料安全现状及食品原料安全管理的主要对策。
食品加工行业的质量控制标准与要求
食品加工行业的质量控制标准与要求食品加工行业是一个关系到人们生活健康的重要领域,因此质量控制对于这个行业来说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食品加工行业的质量控制标准与要求,包括原材料选择、生产流程控制、产品检验等方面。
一、原材料选择在食品加工行业中,好的原材料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基础。
因此,选择优质的原材料是质量控制的第一步。
首先,原材料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如纯度、含量等指标需达到一定标准。
其次,原材料的采购渠道应可靠,并与供应商签订合作协议,规定双方的责任和义务。
最后,在收到原材料后,需要进行严格的检查,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二、生产流程控制生产流程的控制对于保证食品质量至关重要。
首先,需制定科学合理的生产工艺流程,明确每个步骤的操作要求。
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时间、温度、湿度等因素,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同时,要建立相关档案,记录生产过程中关键环节的数据,以便日后的追溯和分析。
三、产品检验产品检验是食品加工行业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通过对产品的检查,可以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从而提高产品质量。
产品检验包括原材料检验、半成品检验和成品检验等。
原材料检验包括对采购的原材料进行外观、质量、安全性等方面的检查。
半成品检验是在生产过程中对中间产品的质量进行检验,以确保下一步工艺的顺利进行。
成品检验是对最终产品进行全面的检验,并记录相关数据,以便追溯和质量分析。
四、环境卫生控制环境卫生是食品加工行业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合理的环境卫生控制可以有效地防止食品产品受到污染。
首先,加工场所应保持干净整洁,每日或每班结束后都要进行清洁和消毒。
相关仪器设备也需要经常清洁和保养,以确保其正常运行。
同时,员工要接受相关培训,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减少交叉污染的可能性。
五、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对于保证食品加工行业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和持续改进至关重要。
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方针与目标的制定、组织机构的设置、工作流程的规范化等。
植物食品原料的安全质量控制
番茄生产的技术流程
品种 选择
种子 质量
育苗
种子用量 种子处理 苗床准备 营养土配制
播种
采收
定值后 的管理
定值
苗床管理
病虫害 防治
苗床主要病虫害防治 田间病虫害防治
无公害苹果生产技术规程
谷物原料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优质专用小麦生产技术规范)
油脂原料安全生产操作规范
(高油品种大豆的生产操作规程)
看书并思考:
• 4.3苗床准备
• 利用穴盘(规格72)或营养钵(规格10×10cm) 育苗。在温室内整畦,畦宽1m,长6m左右。然 后将穴盘或营养钵摆放在畦内。育苗畦以东西 延长为佳。
4.4营养土配制 按体积计算,按以下比例配制
4.4.1蛭石30%、草炭70%,每立方米基质中加 三 元 复 合 肥 1kg , 加 烘 干 消 毒 鸡 粪 5kg , 混 匀 (用于穴盘育苗)。
•
无公害蔬菜除风味、营养含量合理外,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一)农药残留量不超标。
• 无公害蔬菜不含有禁用的高毒农药,其它农药残留量不超 过允许标准。 (二)硝酸盐含量不超标
• 食用蔬菜中硝酸盐含量不超过标准允许量,一般控制在 432ppm以下。 (三)“三废”等有害物质不超标
•
无公害蔬菜必需避免环境污染造成的危害,商品菜的“三
1、大气评价指标: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氟化物和总 悬浮颗粒物
2、灌溉水的评价指标:pH、氟化物、氯化物、氰化物、 铜、砷、铅、镉、汞、铬
3、土壤的评价指标:砷、铅、镉、汞、铬等,广泛使 用有机氯农药的地区检测六六六和滴滴涕等农药。
二、基地环境质量评价标准
(一)水质标准
表6-1 一般基地环 境的水质标准
食品原料控制、加工过程要求
食品原料控制、加工过程要求一、餐饮单位要组织人员对食品原料控制、加工过程进行检查,每月至少一次。
有条件的餐饮单位应当做到明厨亮灶,通过视频或者透明玻璃窗、玻璃墙等方式,公开食品加工过程。
鼓励运用互联网等信息化手段,加强对食品来源、采购、加工制作全过程的监督。
二、食品原料控制管理1、原料采购选择的供货者应具有相关合法资质,并建立供货者评价和退出机制,对供货者的食品安全状况等进行评价,及时更换不符合要求的供货者。
对大宗食品要建立固定的供货者,签订供货协议,明确各自的食品安全责任和义务。
2、采购食品时,要按照要求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和食品出厂检验合格证或者其他合格证明,索取并留存经营者加盖公章(或负责人签字)的购物凭证,对食品的外观和温度进行查验。
不得采购《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条及《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第三十五条、第三十六条第二款规定的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
3、常温摆放的食品原料贮存做到分区、分架、分类、离墙、离地存放食品。
散装食品贮存位置应标明食品的名称、生产日期或者生产批号、使用期限等内容,使用密闭容器贮存。
需冷藏冷冻的食品按照标签明示的保存条件贮存。
要遵循先进、先出、先用的原则,使用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
及时清理腐变质等感官性状异常、超过保质期等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
三、加工过程控制1、从业人员应穿戴清洁的工作服,在加工制作食品前,应洗净手部,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工作的从业人员,还应进行手部消毒。
不得留长指甲、涂指甲油,不得披散头发,佩戴的手表、手镯、手链、手串、戒指、耳环等饰物不得外露。
患有发热、腹泻、咽部炎症等病症及皮肤有伤口或感染的从业人员,应暂停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2、加工人员在加工前应检查待加工的食品及其原料,发现有腐变质等法律法规使用的食品原料,不得加工使用。
食品原料应洗净后使用。
盛放或加工制作不同类型食品原料的刀、砧板、盆、桶等工用具和容器应分开使用,并有明显区分标识。
食品原料采购质量控制规定
食品原料采购质量控制规定一、引言食品安全是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而食品原料的质量控制是确保食品安全的基础。
本文旨在制定一套食品原料采购质量控制规定,以确保采购的食品原料符合安全、卫生的标准。
二、采购前的质量控制在食品原料的采购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以下规定来确保原料的质量:1. 供应商评估:对供应商进行评估,包括其注册资质、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情况等,只选择具备合法经营资质和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供应商。
2. 供应商抽样检测:按照一定的频率对供应商提供的食品原料进行抽样检测,确保原料的合格率。
3. 供应商契约管理:与供应商签订合同或协议,并明确食品原料的质量标准、数量、交货期等要求,以确保供应商全面履行责任。
4. 供应商排查及跟踪:定期对供应商进行排查,了解他们的生产过程和质量管理情况,并对其进行跟踪管理,确保原料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三、采购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在食品原料的采购过程中,应当执行以下措施来确保质量:1. 原料样品检测:对每批次到货的食品原料进行样品检测并记录结果,确保原料的质量符合标准。
2. 去除次品:对存在质量问题的原料,应及时予以淘汰,确保只有符合标准要求的原料被接收和使用。
3. 质量记录和追溯:建立健全的原料采购记录和追溯系统,记录每批次的原料信息、供应商信息、质量检测结果等,并保存一定期限。
4. 质量意见反馈:及时反馈质量问题,对供应商存在的质量问题进行整改要求,确保问题得到解决。
四、储存和标识控制在食品原料的储存和标识过程中,应坚持以下原则来确保质量控制:1. 储存条件控制:根据不同原料的特性,确保储存环境的温度、湿度和通风等条件符合要求,避免原料受潮、发霉等问题。
2. 入库验收控制:对入库的原料进行验收,核对数量、质量,并及时处理有问题的原料。
3. 标识和分类控制:对每批次的原料进行标识,并按照不同性质将原料分类存放,避免混用导致交叉污染。
4. 保质期管理:对食品原料的保质期进行严格管理,确保过期食材不被使用。
食品质量控制要求
食品质量控制要求食品安全一直备受社会关注,食品质量的控制成为了保障公众健康和安全的重要举措。
为了确保食品供应链的安全和质量,制定一系列的食品质量控制要求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介绍食品质量控制的重要性以及几个主要的控制要求。
第一,食品原材料的选择和采购要求作为食品品质的基本保障,食品原材料的选择和采购至关重要。
首先,食品生产企业应具备建立合格原材料供应商的制度,并与其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其次,对于食品原材料的选择,要求企业遵循“绿色、安全、优质、经济”的原则,确保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食品原材料。
再次,采购过程中应加强对原材料供应商的质量监控,包括对原材料的抽样、检测以及产地追溯等,减少食品安全风险的发生。
第二,食品生产过程的管理要求食品生产过程中的管理要求是确保食品质量的重要环节。
首先,食品企业应建立科学的生产工艺和标准操作规程(SOP),并制定相应的操作指导书,确保不同工序的操作规范和标准化。
其次,食品生产车间应符合食品生产的卫生要求,定期开展车间的清洁和消毒工作,确保生产环境的洁净度。
此外,对于食品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企业应建立相应的监控措施,确保食品生产过程的可追溯性和可控制性。
第三,食品质量检测和监控要求食品质量检测和监控是确保食品安全和质量稳定的重要手段。
食品企业应建立完善的食品质量检测实验室,并配备专业的检测设备和人员。
对于不同类别的食品,应制定相应的检测标准和方法,确保食品质量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此外,食品企业还应建立食品质量监控制度,对产品进行定期的质量抽检和监测,以及建立留样制度,保留原样品以备日后的追溯和检验需要。
第四,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是食品企业保证食品安全的重要保证。
食品企业应遵循食品安全管理国家标准,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包括食品安全责任制度、食品安全培训教育制度、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制度等。
同时,食品企业还应建立食品安全档案,记录和保存与食品安全相关的信息,以备查询和检验。
原料和过程控制要求制度
原辅料贮存制度1、贮存场所、设备应当定期清扫,保持清洁,无霉斑、鼠迹、苍蝇、蜂螂,不得存放有毒、有害物品(如杀鼠剂、杀虫剂、洗涤剂、消毒剂等)及个人生活用品。
经常开窗或用机械通风设备通风,保持干燥。
2、分区、分架、分类、离墙、离地存放食品。
分隔或分离贮存不同类型的食品原料。
3、在散装食品(食用农产品除外)贮存位置,应标明食品的名称、生产日期或者生产批号、使用期限等内容,宜使用密闭容器贮存。
4、按照食品安全要求贮存原料,并应建立严格的记录制度来保证不存放和使用超期食品或原料,防止食品腐败变质。
有明确的保存条件和保质期的,应按照保存条件和保质期贮存。
保存条件、保质期不明确的及开封后的,应根据食品品种、加工制作方式、包装形式等针对性的确定适宜的保存条件和保存期限。
5、及时冷冻(藏)贮存采购的冷冻(藏)食品,减少食品的温度变化。
冷冻贮存食品前,宜分割食品,避免使用时反复解冻、冷冻。
冷冻(藏)贮存食品时,不宜堆积、挤压食品。
应做到植物性食品、动物性食品和水产品分类分柜存放。
原料、半成品、成品严格分开,不得在同室内存放,杜绝生熟混放。
6、用于保存食品的冷藏冷冻设备,宜贴有明显标识并设外显式温度(指示)计,并定期校验,以便于对冷藏、冷冻设备内部温度的监测。
冷藏、冷冻设备应定期除霜、清洁和维修,以确保冷藏、冷冻温度达到要求并保持卫生。
7、遵循先进、先由、先用的原则,使用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
及时清理腐败变质等感官性状异常、超过保质期等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未经查验票证的食品不得验收入库。
食品加工烹饪控制要求一、粗加工与切配操作规程1、加工前应认真检查待加工食品,发现有腐败变质迹象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不得加工和使用。
2、食品原料在使用前应洗净,动物性食品原料、植物性食品原料、水产品原料应分池清洗,禽蛋在使用前应对外壳进行清洗,必要时消毒处理。
破蛋后应单独存放在暂存容器内,确认禽蛋未变质后再合并存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原料控制要求学校食品生产的基本义务是生产安全的食品。
保证食品安全,需要食品生产企业对食品生产过程提出控制要求,并有效实施,保证所生产的食品符合食品安全标准,从而保证食品安全。
在食品生产过程环节中应当加强对原料、生产关键环节、检验、运输及交付的控制。
一、原料采购、原料验收、投料等原料控制(一)原料采购控制有效管理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等物料的采购和使用,确保物料合格是保证最终食品安全的先决条件。
食品采购应根据国家法规标准的要求采购原料,根据学校自身的监控重点采取适当措施保证物料合格。
查验食品原辅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提供者的许可证、产品合格证明文件,供货者无法提供有效合格证明文件的食品原料,需有检验记录。
(二)原料验收控制在原料验收控制方面,可现场查验物料供应商是否具有生产合格物料的能力,包括硬件条件和管理。
应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和物料合格证明文件,如生产许可证、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卫生证书等,并对物料进行验收审核。
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的要求:1.国内采购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及食品添加剂生产原料,应当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和产品合格证明文件。
2.供货者名称与原料产品标签生产商信息一致,相关证照有效期内;产品合格证明文件与所购原料批次一致。
3.合格证明文件应包括批检、型式检验等,批检必须一一对应,型式检验频次和要求按照相应的产品标准要求实施。
4.进口的食品、食品添加剂生产用原辅材料及包装材料,应当查验检验检疫部门出具的对应批次的有效检验检疫证明。
5.从流通经营单位(超市、批发零售市场等)批量或长期采购时,应当查验并留存加盖有公章的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证等复印件;少量或临时采购时,应确认其资质并留存盖有供货方公章(或签字)的每笔购物凭证或每笔送货单。
6.从农贸市场采购的,应当索取并留存市场管理部门或经营户出具的加盖公章(或签字)的购物凭证;从个体工商户采购的,应当查验并留存供应者盖章(或签字)的许可证、营业执照或复印件、购物凭证和每笔供应清单。
7.从超市采购畜禽肉类的,应留存盖有供货方公章(或签字)的每笔购物凭证或每笔送货单;从批发零售市场、农贸市场等采购畜禽肉类的,应索取并留存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以及盖有供货方公章(或签字)的许可证、营业执照复印件和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
(三)投料的控制首先在投料前确保所需物料是依照其特性分类存放,特别是对温度、湿度等有要求的物料。
超过保质期的物料不得用于生产。
使用的原料应符合相应的标准和(或)相关法规的要求,不得将任何危害人体健康的非食用物质添加到食品中。
在我国无食用习惯的动物、植物、微生物及提取物或特定部位,不在《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名单》和卫计委公布的新资源食品名单中,应当先经过卫生部门批准后方可使用。
建立和保存生成投料记录,包括投料种类、品名、生成日期或批号、使用数量等。
二、生成工序、食品添加剂、设备、贮存、包装等生成关键环节控制(一)生产工序的控制食品原料在加工前宜进行感官检验,发现涉及食品安全项目指标异常的,不得使用,只应使用确定适用的食品原料。
炊事员在加工前应洗手消毒、戴口罩等进入工作区,未经更衣、洗手消毒不得进入厨房加工饭菜。
(二)食品添加剂的控制食品添加剂必须经过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采购食品添加剂应当检验供货者的许可证和产品合格证明文件。
食品添加剂的贮藏应有专人管理,定期检查质量和卫生情况,及时清理变质或超过保质期的食品添加剂。
仓库出货顺序应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必要时应根据食品添加剂的特性确定出货顺序。
(三)设备的控制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GB14881-2013)5.2 中规定,应配备与生产能力相适应的生产设备,并按工艺流程有序排列,避免引起交叉污染。
与原料、半成品、成品接触的设备与用具,应使用无毒、无味、抗腐蚀、不易脱落的材料制作,并应易于清洁和保养。
用于监测、控制、记录的设备,如压力表、温度计、记录仪等,应定期校准、维护。
应建立设备保养和维修制度,加强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定期检修,即食记录。
(四)贮存的控制贮存物料时,应依照物料的特性分类存放,对有温度、湿度等要求的物料,应配置必要的设备设施。
物料的贮存仓库应有专人管理,并制定有效的防潮、防虫害、清洁卫生等管理措施,及时清理过期或变质的物料。
有贮存要求的原辅料仓库,应有温湿度记录。
原辅料有进出库和领用记录。
仓库出货顺序应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必要时应根据不同食品原辅料的特性确定出货顺序。
(五)包装的控制采购食品包装材料、容器等食品相关产品应当查验产品的合格证明文件,实行许可管理的食品相关产品还应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
食品包装材料等食品相关产品必须经过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运输食品相关产品的工具和容器应保持清洁、维护良好,并能提供必要的保护,避免污染食品原料和交叉污染。
食品相关产品的贮藏应有专人管理,定期检查质量和卫生情况,及时清理变质或超过保质期的食品相关产品。
仓库出货顺序应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
盛装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直接接触食品的包装材料的包装或容器,其材质应稳定、无毒无害,不易受污染,符合卫生要求。
食品包装材料进入生产区域时应有一定的缓冲区域或外包装清洁措施。
三、原料检验、半成品检验、成品出厂检验等检验控制(一)检验的控制检验是验证食品生产过程管理措施有效性、确保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
通过检验、企业可及时了解食品生产安全控制措施上存在的问题,及时排查原因,并采取改进措施。
企业对各类样品可以自行检验,也可以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食品检验机构进行检验。
企业开展自行检验应配备相应的检验设备、试剂、标准样品等,建立实验室管理制度,明确各检验项目的检验方法。
检验人员应具备开展相应检验项目的资质,按规定的检验方法开展检验工作。
为确保检验结果科学、准确,检验仪器设备精度必须符合要求。
企业委托外部食品检验机构进行检验时,应当选择获得相关资质的食品检验机构。
企业应妥善保存检验记录,以备查询。
(二)检验的要求《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GB 14881-2013)7.2 中规定,食品原料加工前宜进行感官检验,必要时应进行实验室检验;检验发现涉及食品安全项目指标异常的,不得使用;只应使用确定适用的食品原料。
9.1 中规定,应通过自行检验或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食品检验机构对原料和产品进行检验,建立食品出厂检验记录制度。
自行检验应具备与所检项目相适宜的检验室和检验能力;有具有相应资质的检验人员按规定的检验方法检验;检验仪器设备应按期检定。
实验室应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妥善保存各项检验的原始记录和检验报告。
应建立产品留样制度,及时保留样品。
应综合考虑产品特性、工艺特点、原料控制情况等因素确定检验项目和检验频次以有效验证生产过程中的控制措施。
净含量、感官要求以及其他容易受生产过程也难怪影响而变化的检验项目的检验频次应大于其他检验项目。
同一品种不同包装的产品,不受包装规格和包装形式影响的检验项目可一并检验。
四、运输和交付控制做好对运输和交付的控制。
应建立和执行仓储、运输和交付制度,发现异常应及时处理。
根据食品的特点和卫生要求,选择适宜和贮存和运输条件,必要时应配备保温、冷藏、保鲜等设备设施。
不得将食品与有毒、有害或有异味的物品一同贮存、运输。
贮存、运输和装卸食品的容器、工具和设备应安全、无害,保持清洁、降低食品被污染的风险,确保交付的食品是安全的。
贮存不当易使食品腐败变质,丧失原有的营养物质,降低或失去应有的食用价值。
科学合理的贮存环境和运输条件是避免食品污染和腐败变质、保障食品性质稳定的重要手段。
企业应根据食品的特点、卫生和安全需要选择适宜的贮存和运输条件。
贮存、运输食品的容器和设备应当安全无害,避免食品污染的风险。
食品控制过程要求(一)食品采购1.制定食品采购计划。
确定采购食品的品种、品牌、数量等相关计划安排。
2.选择供货商。
要认真查验供货商的主体资格证明,保证食品的来源合法。
3.签订供货合同。
与供货商签订供货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特别是出现食品质量问题时的双方的责任和义务。
4.索取食品的相关资料。
向供货商索取食品的相关许可证、QS认证证书、商标证明、进货发票等证明材料,采用扫描、拍照、数据交换、电子表格等科技手段建立供货商档案备查。
5.对食品进行查验。
具备条件时设立食品检测室,对供货商提供的食品进行检测并做好详细记录。
经查验不合格的食品,通知供货商做退货处理。
6.每一批次的进货情况详细记录进货台帐,账目保管期限为二年。
(二)食品储存1.因公司食品销售业务主要为厂家(经销商)直接供货给客户,公司不单独设立仓库进行食品贮存,小批量的食品进货可短期存放于经营场所。
2.详细记录食品入库信息。
食品入库要详细记录商品的名称、商标、生产商、进货日期、生产日期、保质期、进货数量、供货商名称、联系电话等信息。
3.按照食品储藏的要求进行存放。
食品要离墙离地,按入库的先后次序、生产日期、分类、分架、生熟分开、摆放整齐、挂牌存放。
严禁存放变质、有臭味、污染不洁或超过保存期的食品。
4.贮存直接入口的散装食品,应当采用封闭容器。
在贮存位置表明食品的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等内容。
5.食品出库要详细记录商品流向。
销售的情况应建立销售台帐,详细记录购买方的信息,以备查验,账目保存期限为二年。
6.每天对库存食品进行查验。
发现食品有腐烂、变质、超过保质期等情况,要立即进行清理。
7.每周对仓库卫生检查一次。
确保库房通风良好、干净整洁,符合食品储存要求。
8.变质食品设立专门的仓库或容器进行保管。
不得同合格的食品混放在一起,以免造成污染。
(三)食品运输1.运输食品时运输工具和容器要清洁卫生,并生熟分开,运输中要防蝇、防尘、防食品污染。
2.在装卸所采购的食品时要讲究卫生,不得将食品直接与地面接触。
3.直接入口的散装食品,应当采用密闭容器装运。
不得把直接入口的食品堆放在地面或与需要加工的食品原料和加工半成品混放在一起,防止直接入口的食品受到污染。
(四)食品使用1.每天对商家销售的食品进行查验。
炊事员要按照食品标签标示的警示标志、警示说明或者注意事项的要求使用预包装食品,确保食品质量合格和食品安全。
2.对即将到达保质期的食品,炊事员集中进行摆放,并作出明确的标示。
3.用于食品盛放的容器、盛放的工具必须符合卫生要求。
4.炊事员使用散装食品,应当在散装食品的容器、外包装上标明食品的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经营者名称及联系方式等内容。
5.炊事员使用散装、裸装食品必须有防蝇防尘设施,防止食品被二次污染。
6.使用食品的情况应建立食品使用台帐备查,账目保管期限为二年。
(五)不合格食品退市1.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在食品经营中发现经营的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或接到执法部门、生产企业的召回通知,应当立即停止营业,下架封存,做好登记,并及时通知政府监管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