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职能分类和城市性质4

合集下载

城市地理学考试题及答案

城市地理学考试题及答案

城市地理学考试题及答案一、概念题(每题5分,共25分)1、首位城市和首位度2、郊区城市化和逆城市化3、城市职能和城市性质4、城市空间分布体系5、中心商务区二、论述题(每题25分,共75分)1、简述城市土地利用三模式。

2、简析自然环境对城市建设的影响。

3、简述中心地理论。

一、概念题(每题5分,共25分)1、首位城市和首位度2、大都市区和大都市带3、中心商务区4、城镇体系5、生长极二、论述题(每题25分,共75分)1、简述中国小城镇发展模式及前景。

2、简述中心地理论。

3、简述城市土地利用三模式。

参考答案一、概念题(每题5分,共25分)1、首位城市:与第二位城市保持巨大差异,在国家政治、经济、社会中占据明显优势的城市。

首位度:最大城市与第二位城市人口的比值。

2、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大都市区出现的人口负增长,人们迁向远离城市更远的乡村和小城镇的城市化过程。

3、城市职能:指某城市在国家或区域中所起的作用,所承担的分工。

着眼点是城市的基本活动部分,是现状。

城市性质:城市主要职能的概括,指一个城市在全国或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城市的个性、特点和发展方向,是目标。

4、城市空间分布体系:城市之间、城市和区域之间不断进行的物质、能量、人员和信息的交换,把空间上彼此分离的城市结合为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

5、中心商务区:城市中商业活动与人流最集中、交通最便捷、建筑密度最大、地价最高的区域,是城市及其腹地繁荣与发展的标志。

目前CBD的活动包括金融、贸易、信息、展览、会议、经营管理、旅游机构及设施、公寓及配套的商业文化、市政、交通服务设施。

二、问答题(每题25分,共75分)1、伯吉斯的同心环模式:城市的中心是商业会聚之地,农民初进城市时,为了找工作方便,便居住在中心商业区附近,后来以零售和服务为主的商业中心区向外膨胀,市民也向外迁移。

环绕商业中心的外围是早期建造的旧房子,其中一部分被零售商业所侵占,一部分为低级住宅、小型工厂、批发商业及一些货仓的过渡地带,这一带也是新来移民居住地区。

2017年城市规划师《规划原理》辅导知识点9

2017年城市规划师《规划原理》辅导知识点9

第九章总体规划一、城市职能1、城市职能的概念:城市在一定地域内的经济、社会发展中锁发挥的作用和承担的分工。

城市内部各种功能要素的相互作用是城市职能的基础,城市与外部的联系和作用是城市职能的集中体现。

2、分析城市职能的方法:①特殊职能与一般职能:特殊职能是指代表城市特征的,部位每个城市所共有的职能;一般职能则是指每个城市必须具备的功能。

②基本职能(对外)与非基本职能(对内)③主要职能:是城市职能中比较突出的、对城市发展起决定性作用;辅助职能是为主要职能服务的职能。

二、城市性质、1、概念:城市在一定地区、国家以至更大范围内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负担的主要职能。

2、决定因素:由城市形成与发展的主导因素决定,是由该因素组成的基本部门的主要职能所体现。

3、确定城市性质的方法:①城市的宏观综合影响范围和地位;②城市的主导产业结构;③城市的其他主要职能和特点4、城市性质和城市职能的关系:①城市性质是最主要、最本质职能的反映,是对城市职能中的特殊职能、基本职能、主要职能的综合概括;②城市职能一般是通过城市现状资料的分析,对城市现状客观存在的职能的描述。

三、城市规模1、城市规模的构成:以城市人口总量和城市用地总量所表示的城市的大小,包括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两个方面。

2、城镇人口:是指城市建成区内实际居住人口,由三部分构成,即建成区内的户籍非农业人口、户籍农业人口和居住一年以上的暂住人口。

四、总规“七线”规定城市绿线:各类绿地范围的控制线。

城市紫线: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内的历史文化街区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公布的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范围界限。

城市黄线:对城市发展全局有影响的、城市规划中确定的、必须控制的城市基础设施用地的控制界限城市蓝线:城市规划确定的江河湖库、渠和是滴等城市地标水体保护和控制的地域界限城市红线:城市道路控制线是指城市规划区内依法规划,建设的城市道路两侧边界控制线。

城市黑线:市政公用设施规划控制黑线。

城市地理学重点总结

城市地理学重点总结

3、规模经济:某一生产企业,达到一定的生产规模后,才可能生产收入大于生产成本,逐步达到经济合理的原则,但当生产规模超过某一最高限度后,生产成本又可能上升,以致超过生产收入,达到无利润可得,并要亏本的地步。

4、积聚经济:各种产业和经济活动在空间上集中后产生的经济效果和向心力促使城市发展,当集中程度超过某一限度后,再集聚会带来不经济,产生离心力,需抑制或减小城市规模。

5. 城市化:是人口向城市集聚和乡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的过程。

即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具体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和城市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

郊区城市化:是城市化进程中,人口由中心城区向城市外围边缘地区迁移的过程。

逆城市化:整个大都市区出现了人口负增长,人们迁向离城市更远的农村和小城镇。

再城市化:在逆城市化发展到某一程度后,由于城市更新等措施,城市中心再次吸引大量人口迁入,中央区域人口数量回升。

6城市职能,某城市在国家或区域中所起的作用,或承担的分工。

7、城市性质:指一个城市在全国或地区中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代表了城市的个性、特点和发展方向。

8、首位度:一国最大城市与第二位城市人口的比例。

首位城市:在规模上与第二大城市保持巨大差距,吸引全国人口的大部分,且在全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中占据明显优势的城市。

9、位序-规模法:从城市的规模和城市规模位序的关系来考察的一个城市体系的规模分布。

城市金字塔:把全国或者区域内的城市按照城市规模进行等级划分,则会发现城市规模和城市数量呈负相关关系,即城市等级越高,城市规模越大,城市数量越少,反之,越多。

把这种关系用图表表示出来,就形成了城市金字塔。

10、生长极理论:经济发展并非均衡地发生在地理空间上,而是以不同地强度在空间上呈点状分布,并按各种传播途径,对整个区以经济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这点就是具有成长及空间聚集意义的生长极。

法国地理学家布德维尔把增长极同极化空间,城镇联系起来,使得增长极有了具体的地理位置,增长极的极一般位于城镇或其附近的中心区域。

城市职能与城市性质

城市职能与城市性质

城市职能与城市性质一、城市职能及其类型1、城市职能国标《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城市职能是指“城市在一定地域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承担的分工”。

2、城市职能的类型(1)一般职能与特殊职能一般职能是指每一个城市所必须具备的功能,如为本城市居民服务的商业、饮食业、服务业和建筑业等。

特殊职能是指代表城市特征的、不为每个城市所共有的职能,如风景旅游、采掘工业、冶金工业等。

特殊职能一般较能体现城市性质。

(2)基本职能与非基本职能基本职能是指城市为城市以外地区服务的职能;非基本职能是指城市为自身居民服务的职能。

基本职能是城市发展的主动和主导的促进因素。

(3)主要职能和辅助职能主要职能是城市职能中比较突出的、对城市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职能。

辅助职能是为主要职能服务的职能。

3、城市职能的分类(1)各级行政中心城市☐一般具有行政、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功能。

☐可按行政机构等级划分为:全国性中心城市区域性中心城市地性中心城市县城☐(2)某种经济职能城市☐工业城市:以工业生产职能为主,工业用地及对外交通用地占城市最大比例。

可按工业构成划分为:单一性工业城市:油化工城市;矿业城市……多种工业部门的综合性工业城市☐交通港口城市:对外交通运输职能决定了城市的性质,对外交通用地及由此发展的工业用地比重突出。

按运输条件可划分为:铁路枢纽城市海港城市河港口城市☐(3)其他特殊职能城市历史文化名城革命纪念性城市风景旅游和休疗养城市边防城市经济特区城市:行政特区经济特区☐Ⅰ全国最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Ⅱ特大及大中型为主的加工工业城市☐Ⅲ中小型加工工业城市Ⅲ1 食品工业为主的城市Ⅲ2 建材工业占重要地位的城市Ⅲ3 机械工业为主的城市Ⅲ4 其它类工业占重要地位的城市Ⅲ5 皮革工业占重要地位的城市Ⅲ6 缝纫和文教工业占重要地位的城市Ⅲ7 森林工业占重要地位的城市Ⅲ8 造纸工业占重要地位的城市Ⅲ9 电子工业城市Ⅳ以能源、冶金为主的工矿业城市Ⅳ1 煤炭工业城市Ⅳ2 电力工业城市Ⅳ3 冶金工业城市Ⅳ4 油工业城市4、城市职能分类有什么作用?便于认识和分析全国城市职能结构的特征。

城市地理学—第六章城市职能分类

城市地理学—第六章城市职能分类
如全国性或地区性的工业企业、交通运输、行政机 关、大专院校、文化和科研机构及重要名胜古迹等;
非基本部门:以非基本活动部分占明显优势 的经济部门
如商业、饮食业、服务业、市级以下行政机关和中 小学等。
第一节 城市经济活动类型划分与城市发展
一、城市经济活动的基本部分与非基本部分 城市经济基础理论
一个定量指标,显然比一般描述方法前进了一步。 不过,定量指标的使用尚未充分,是凭经验作出 的主观决定,仍没超脱描述性分类的范畴。
3、统计分析方法
进入20世纪50年代,要获得一整套全国城市劳动 力结构资料成为可能。城市职能分类开始探索一 个比较客观的统计参数(平均值和标准差)来代 替人为确定的数量指标,进行城市职能分类。
第二节 城市职能及其分类
一、城市职能和城市性质的概念 二、城市职能分类方法
一、城市职能和城市性质的概念
1、城市职能:某城市在国家和区域中所起的作用 或所承担的分工。
2、城市性质:一个城市在全国或地区的政治、经 济、文化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代表了城市的个 性、特点及发展方向。
一、城市职能和城市性质的概念
进入城市化高级阶段的发达国家,由于城市除经济职能外, 社会、文化等职能日益突出。因此,城市多变量分类已经 不限于城市经济的职能分类,而是扩展到经济、社会、文 化等广义的城市综合特征的分类。
第三节 中国城市职能分类
中国对城市职能分类研究落后于西方发达 国家,但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取得了一些 符合中国实际国情的研究成果。
四、城市基本与非基本活动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城市发展的过程就是基本和非基本两部分活动在 一个地方循环往复、不断集聚的过程。城市基本 部分每一次的投资、收入和职工的增加,最后在 城市所产生的连锁反应的结果总是数倍于原来投 资、收入和职工的增加。城市基本活动所引起的 这样一种放大的机制被称作“乘数效应”。

城市性质与城市 职能的区别与联系

城市性质与城市                                 职能的区别与联系

城市性质与城市职能的区别与联系联系:在于他们都是反映城市为外部服务的作用,在国家或区域中的分工;确定城市性质一定要先进行城市职能分析。

区别:在于城市性质不等于城市职能,城市性质是城市主要职能的概括;城市职能一般指现状,城市性质一般指规划;城市职能是客观存在,可能合理也可能不合理,城市性质加进了主观意念,可能正确也可能不正确。

严格地说,城市职能和城市性质都应该区分历史的,现状的和规划的三个时间尺度。

其它城市人口规模的预测方法传统预测法剩余劳动力转化法现代预测法二次移动平均数法二次指数平滑法逻辑斯蒂曲线(Logistic)模型皮尔斯模型GM(1,1)灰色模型法资源环境承载力预测法土地承载力法根据建设用地潜力和有关人均用地标准预测人口规模,按下式计算:P = L / l式中:P——预测目标年末人口规模;L——根据土地开发潜力确定的预测目标年末城市建设用地规模;l——预测目标年宜采用的人均建设用地标准。

水资源承载力法根据规划期末可供水资源总量,选取适宜的人均用水标准预测人口规模,按下式计算:P =W / w式中:P——预测目标年末人口规模;W——预测目标年可供水量;w——预测目标年人均用水量。

相关分析法经济相关分析通过建立城市人口与经济总量之间的对数相关关系预测未来人口规模,按下式计算:Pt = a + b ln(Y t)式中:Pt——预测目标年末人口规模;Yt——预测目标年GDP 总量;a、b——参数。

基础设施承载力预测法道路承载力法根据规划期末城市道路总面积和人均道路面积的目标值预测人口规模,公式如下:P = D / d式中:P——预测目标年末人口规模;D——预测目标年末道路总面积;d——预测目标年人均道路用地面积。

经济弹性系数法基本原理Pn=P0(1+v′)n其中v′=V′/ KPn-规划期城市人口规模;P0-基准期城市人口规模;n-规划期;ν′-规划期内的人口增长平均速度。

V′-规划期内的经济增长平均速度;K-经济增长的人口弹性系数。

城乡规划原理教案—城市总体规划

城乡规划原理教案—城市总体规划

城乡规划原理教案—城市总体规划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城市总体规划的区域条件分析;了解城市发展战略;掌握城市性质的确定;掌握城市人口规模的变化;掌握城市用地评价和用地选择;掌握城市总体布局的基本规律。

二、学习的内容
1、城市总体规划的区域背景分析
(1)城市地理位置分析
(2)城市区域条件分析
2、城市总体规划与城市发展战略
(1)城市产业结构的特征和主导产业的选择
(2)城市发展战略
(3)城市规划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3、城市职能分类和城市性质
(1)城市职能的概念
(2)我国的城市职能分类研究
(3)城市性质与城市职能
4、城市人口构成与人口规模
(1)城市人口及构成
(2)城市人口规模的变化及其计算
5、城市用地组成和用地选择
(1)城市用地组成和用地分类
(2)城市用地评价与用地选择
(3)城市用地规模与用地指标
6、城市总体布局
(1)城市形态类型
(2)城市总体布局的基本原则
(3)城市总体布局的基本内容
(4)城市总体布局的方案比较
三、学习的建议
1、本章学习重点与难点
城市性质的确定;城市人口规模的变化规律;城市用地评价和用地选择;城市总体布局的基本规律。

2、本章学习的建议
着重领会城市总体布局的基本规律,注重结合城市规划实例。

四、参考书目
1、同济大学编:《城市规划原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2、陈友华赵民编:《城市规划概论》,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

五、思考题
1、城市职能和城市性质的区别和联系。

2、城市人口规模的估算方法。

3、看图评价城市总体布局方案。

6城市职能分类

6城市职能分类

Company Logo

3. 基本职能与非基本职能 城市是个多功能的综合体,经济基础理论认为城市各 个领域的活动由两部分组成: 基本职能:指为城市以外地区提供服务,是城市发展的主 动和主导的促进因素,可分为离心型和向心型两类; 非基本职能:指为城市本身提供服务,为城市自身居民服 务的职能,可分为生产型和生活型两类。
6
游览疗养
疗养城市、观光城市、度假城市
Company Logo

二 .
统计描述方法
统计描述方法是在一般描述方法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 统计上的标准; 哈里斯根据1930 年的人口普查和1935 年的经营普查 (Census of Business),从客观的行业职工统计的角度, 采用统计与描述结合的方法,将美国605个1万人以上的城 镇分成10 类,其中8 类规定了明确的数量指标 指标一般包括两部分:第一是主导职能的行业职工比 重应该达到的最低临界值;第二是主导职能行业职工比重 和其它行业相比所具有的某种程度的优势。 若满足这两个条件的,即认为是该城市的主导职能, 归入相应的城市类。
Company Logo
第二节
城市的基本/非基本职能

一、 B/N划分方法
1.普查法
通过发调查表和现场访问获得每一个企业和单位基本 和非基本活动的信息,最后都折合成职工数,进而得到整 个城市的B/N。这一方法虽然可以得到比较准确的结果, 但整个调查过程非常繁琐、冗长和乏味。当城市规模较大 时,工作量浩翰异常,如果想同时对比研究几个城市,简 直就无法靠个人的力量得到第一手资料。
Company Logo

2、专业化因素
在规模相似的城市, B/N也会有差异。专业化程度高 的城市 B/N大,而地方性的中心一般B/N小。差不多规模 的城市,如果一个是位于大城市附近的中小城镇或卫星城, 另一个是远离大城市的独立城市,则前者因依附于母城, 可以从母城取得本身需要的大量服务,非基本部分就可能 较小;而后者必须建立自己较完整的服务系统,非基本部 分就较大。

城市职能综述

城市职能综述

城市职能研究综述学号:20112996 作者:闫丽曼【摘要】城市职能是指城市在一定地域内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承担的分工,是城市对城市本身以外的区域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所起的作用。

但也有一些学者认为城市职能应包括为城市本身服务的活动,即城市中进行的各种生产、服务活动均属于城市职能范畴。

城市规划工作中通常说的城市性质,就是通过各个城市所起的作用来体现的。

【关键词】城市职能专业化部门职能强度职能规模1 城市职能的分类1.1按作用分类城市职能按作用分类可分为一般职能与特殊职能。

一般职能指每一城市必备的职能,如为本城市居民服务的商业、服务业、建筑业、食品加工业、印刷出版业及城市公用事业、行政机关等;特殊职能指不可能为每个城市都必备的职能,如采矿业、各种加工工业、旅游业、科学研究等。

1.2按城市成长的基础分类城市职能按城市成长的基础分类可分为基本职能和非基本职能。

基本职能也称基本活动,凡是主要为本市以外地区提供货物和服务的活动及其相应的工业、商业、交通运输业、文化教育和科研、行政、旅游业,均为城市形成、发展的基本因素,并相应产生城市的基本职能;非基本职能又称非基本活动,主要指为本市范围服务的活动,凡是由于城市形成、发展而建立的主要为本市提供货物和服务的活动及其相应的企业、事业,则属非基本因素,并相应产生城市的非基本职能。

如服务性工业、商业、饮食业、服务业、市级以下行政机关和中小学等。

2 城市职能三要素城市职能三要素为专业化部门、职能强度、和职能规模。

三要素互有联系,缺一不可。

明确专门化部门是首要的,在职能强度很高的专业化城市之间,职能规模的差异性常常退居次要地位。

但在专业化程度并不高的综合性城市,职能规模往往构成城市职能差异的主要因素。

[1] 2.1专业化部门专业化部门是指城市为城市以外地区服务的部门,它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

2.2职能强度职能强度即城市工业的专门化指数,数值越大则职能越强。

城市性质

城市性质
建国后所确定的城市性质对其后整个北京城市的发展 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工业门类较少选择,重工业比重大。据1979年统计,在轻、 重工业中重工业产值占 63.7% ,仅次于重工业城市沈阳, 高于上海。(2005年完成工业增加值1705.4亿元,其中重 工业1360.0亿元) 工业过于集中市区,占用了大量的城市用地,造成了北京 人口急剧膨胀、能源水源紧张、公共交通拥挤、工业“三 废”和生活废弃物的污染日益严重、住房紧张、文化生活 服务设施落后,以及对古都的文物古迹的破坏等一系列问 题。
2004年修订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方案》

北京的主要职能 :
(1) 中央党政军领导机关所在地。
(2) 邦交国家使馆所在地,国际组织驻华机构主要所在地,国家最 高层次对外交往活动的主要发生地。 (3) 国家主要文化、新闻、出版、影视等机构所在地,国家大型文 化和体育活动举办地,国家级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聚集地。 (4) 国家经济决策、管理,国家市场准入和监管机构,国家级国有 企业总部,国家主要金融、保险机构和相关社会团体等机构所在地, 高新技术创新、研发与生产基地。 (5) 国际著名旅游地、古都文化旅游,国际旅游门户与服务基地。 (6) 重要的洲际航空门户和国际航空枢纽,国家铁路、公路枢纽。
脱离实际的理想状态。
(七)确定城市性质应注意的问题

2 城市性质的确定一定要跳出就城市论城市的狭隘观念,进入从区域 宏观范畴论城市的科学境界。

城市性质所要反映的城市主要职能、本质特点或个性,也都是相对于
国家或地区中的其他城市而言。因此,城市性质的确定既要分析城市
本身的特点,更要分析该城市在国家或地区中的独特作用,使城市性 质与区域发展条件相适应。同时也可与相关区域中其他城市做横向的 对比,与发展条件和职能类型相似的城市做纵向的对比;

城市职能与城市性质

城市职能与城市性质

城市职能与城市性质一、城市职能及其类型1、城市职能国标《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城市职能是指“城市在一定地域内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承担的分工”。

2、城市职能的类型(1)一般职能与特殊职能一般职能是指每一个城市所必须具备的功能,如为本城市居民服务的商业、饮食业、服务业和建筑业等。

特殊职能是指代表城市特征的、不为每个城市所共有的职能,如风景旅游、采掘工业、冶金工业等。

特殊职能一般较能体现城市性质。

(2)基本职能与非基本职能基本职能是指城市为城市以外地区服务的职能;非基本职能是指城市为自身居民服务的职能。

基本职能是城市发展的主动和主导的促进因素。

(3)主要职能和辅助职能主要职能是城市职能中比较突出的、对城市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职能。

辅助职能是为主要职能服务的职能。

3、城市职能的分类(1)各级行政中心城市☐一般具有行政、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功能。

☐可按行政机构等级划分为:全国性中心城市区域性中心城市地方性中心城市县城☐(2)某种经济职能城市☐工业城市:以工业生产职能为主,工业用地及对外交通用地占城市最大比例。

可按工业构成划分为:单一性工业城市:石油化工城市;矿业城市……多种工业部门的综合性工业城市☐交通港口城市:对外交通运输职能决定了城市的性质,对外交通用地及由此发展的工业用地比重突出。

按运输条件可划分为:铁路枢纽城市海港城市内河港口城市☐(3)其他特殊职能城市历史文化名城革命纪念性城市风景旅游和休疗养城市边防城市经济特区城市:行政特区经济特区☐Ⅰ全国最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Ⅱ特大及大中型为主的加工工业城市☐Ⅲ中小型加工工业城市Ⅲ1 食品工业为主的城市Ⅲ2 建材工业占重要地位的城市Ⅲ3 机械工业为主的城市Ⅲ4 其它类工业占重要地位的城市Ⅲ5 皮革工业占重要地位的城市Ⅲ6 缝纫和文教工业占重要地位的城市Ⅲ7 森林工业占重要地位的城市Ⅲ8 造纸工业占重要地位的城市Ⅲ9 电子工业城市Ⅳ以能源、冶金为主的工矿业城市Ⅳ1 煤炭工业城市Ⅳ2 电力工业城市Ⅳ3 冶金工业城市Ⅳ4 石油工业城市4、城市职能分类有什么作用?便于认识和分析全国城市职能结构的特征。

城市职能分类

城市职能分类

(三)城市基本活动的乘数效应P142 城市发展的过程就是城市基本部分和非基本部分活动 在一个地方循环往复、不断集聚的过程,城市基本 部分每一次的投资、收入和职工的增加,最后在城 市所产生的连锁反应的结果总是数倍于原来的投资、 收入和职工的增加,城市基本活动所引起的这样一 种放大机制被称作为“乘数效应” 分析: 城市基本部分的投资(对外输出产品和劳务)——城 市基本部分职工收入增加——城市基本部分职工对 本地消费和服务需求增加——本地非基本部分就业 岗位和收入增加——城市人口增加——增加本地区 需求和人口
0
0 0.4 0.9 1.0 1.8 9.7 0.4 0.5 1.9
娱乐服务
专业服务 公共行政 总计
0.6
10.1 2.9 54.2
0.4
9.3 2.2 50
0.4
8.0 2.2 43.5
0.2
7.8 2.4 41.4
0.2
6.0 1.6 30
0
5.9 0.9 23.4
(2)穆尔(C.L.Moore)的回归分析修正
第四章 城市职能分类 第一节 城市经济活动类型划分与城市发展
城市职能受城市为其外部服务的经济活动所决定。 一、城市经济活动类型:基本部分与非基本部分
城市经济活 动服务对象 城市经济 活动类型 城市经济部 指标:B/N 门 城市经济活 动基本部分 基本部门 与非基本部 分的比例 非基本部门
对外服务 基本经济 (城市以外) 活动 对内服务 (本城市) 非基本经 济活动
(三)统计分析法 引入客观的统计量来衡量城市的主导职能,区位商、 平均值和标准差(见纳尔逊1955年的分类) 评论: 第一点争论比重较大的部门没有进入主导职能, 如纽约的制造业(25.8%),零售业(13.5%) 专业服务(7.3%)交通运输(7.8%),个人服 务(5.9%)。而金融业(5.8%>3.19%+1.25×2) 第二点争论有意义,是不是比重最大的部门一定 是城市的主导职能?是不是职能强度大的部门一 定是城市的主导职能?纳尔逊的标准是不是偏高? 城市的主导职能应该有两个特点,既有重要的区 际意义,又要在城市的经济结构中具有举足轻重 的地位。

城市职能与城市性质

城市职能与城市性质

城市职能与城市性质一、城市职能及其类型1、城市职能国标《城市规戈y基本术语标准》:城市职能是指“城市在一定地域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承担的分工”。

2、城市职能的类型(1)一般职能与特殊职能一般职能是指每一个城市所必须具备的功能,如为本城市居民服务的商业、饮食业、服务业和建筑业等。

特殊职能是指代表城市特征的、不为每个城市所共有的职能,如风景旅游、采掘工业、冶金工业等。

特殊职能一般较能体现城市性质。

(2 )基本职能与非基本职能基本职能是指城市为城市以外地区服务的职能;非基本职能是指城市为自身居民服务的职能。

基本职能是城市发展的主动和主导的促讲因素。

(3)主要职能和辅助职能主要职能是城市职能中比较突出的、对城市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职能。

辅助职能是为主要职能服务的职能。

3、城市职能的分类(1)各级行政中心城市般具有行政、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功能。

可按行政机构等级划分为:全国性中心城市区域性中心城市地性中心城市县城(2)某种经济职能城市工业城市:以工业生产职能为主,工业用地及对外交通用地占城市最大比例。

可按工业构成划分为:单一性工业城市:油化工城市;矿业城市...多种工业部门的综合性工业城市交通港口城市:对外交通运输职能决定了城市的性质,对外交通用地及由此发展的工业用地比重突出。

按运输条件可划分为:铁路枢纽城市海港城市河港口城市(3)其他特殊职能城市历史文化名城革命纪念性城市风景旅游和休疗养城市边防城市经济特区城市:行政特区经济特区I全国最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H特大及大中型为主的加工工业城市山中小型加工工业城市m 1食品工业为主的城市山2建材工业占重要地位的城市m3机械工业为主的城市m4 其它类工业占重要地位的城市m5皮革工业占重要地位的城市山6缝纫和文教工业占重要地位的城市山7森林工业占重要地位的城市山8造纸工业占重要地位的城市山9电子工业城市W以能源、冶金为主的工矿业城市W 1煤炭工业城市IV 2电力工业城市W3冶金工业城市V4油工业城市4、城市职能分类有什么作用?觴便于认识和分析全国城市职能结构的特征。

城市职能与城市性质的关系

城市职能与城市性质的关系

城市职能与城市性质的关系:联系在于他们都是反映城市为外部服务的作用,在国家或区域中的分工;确定城市性质一定要先进行城市职能分析。

区别在于城市性质不等于城市职能,城市性质是城市主要职能的概括;城市职能一般指现状,城市性质一般指规划;城市职能是客观存在,可能合理也可能不合理,城市性质加进了主观意念,可能正确也可能不正确。

严格地说,城市职能和城市性质都应该区分历史的,现状的和规划的三个时间尺度。

如何正确地确定城市性质?1)不要简单地把城市职能搬到城市性质中来,罗列一大堆职能,也不要完全脱离现状职能,理想化地确定城市性质。

关键是要深入分析城市职能,继承和发展其中合理的部分,抛弃其中不合理的部分,预计未来的可能变化。

2)确定城市性质一定要跳出“就城市论城市”的观念。

要用区域分析的方法、城市对比的方法。

3)城市性质对城市主要职能的概括深度上要适当,其繁简要看用于什么目的。

一、城市职能的概念什么是城市职能?职能的词义指人或事物所起的作用、承担的职责及具有的用途。

城市职能是城市科学里的专门术语,它指一个城市在国家或区域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各方面所起的作用和所承担的分工。

有观点把城市中进行的各种生产和服务活动都归入城市职能范畴,这就势必削弱“城市职能”这一术语的特定内涵。

城市职能是从整体上看一个城市的作用和特点,指的是城市与区域的关系,城市与城市的分工,属于城市体系的研究范畴。

这样理解更为严密。

经济基础理论表明,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活动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为本地居民正常的生产和生活服务的,即非基本活动部分;另一部分是为满足城市外部的生产和生活服务的,即基本活动部分。

这两部分活动的发展常常是交织在一起的,但基本活动部分是城市发展的动力,是主导和主动的因素。

城市职能的概念应着眼于城市的基本活动部分。

一般而言,单一职能的城市是很少的。

一个城市在国家或区域中总会有几方面的作用,不过有的职能影响的区域广,有的则小;有的职能强度大,有的则弱;有的城市有1个或2个主导职能,有的则几个职能势均力敌,不分上下。

《城市地理学》课程试卷(三)(城规评估)

《城市地理学》课程试卷(三)(城规评估)

《城市地理学》课程试卷(三)(城规评估)《城市地理学》课程试卷(三)本试卷用于邵阳学院城市规划专业本科学生(时量:120分钟总分100分)注意:1、答卷必须填写在答题纸上,填写在试卷上的无效。

2、答卷必须写明题目序号,并按题号顺序答题。

3、请保持行距,保持卷面整洁。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城市形成的根本动力是。

2、城镇体系的共同特征是:、和。

3、城市内部的商业布局一般分为三种,即:、和。

4、郊区城市化具有三个特征:(1)土地利用集约化;(2);(3)。

5、正统的城市化类型表现为:(1)人口和非农业活动的地域集中;(2);(3)。

6、英国学者杰·迈克尔·汤姆森提出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五种战略是强中心战略、、、和。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一国最大城市与第二位城市人口的比值,称为。

A、首位城市B、首位分布C、城市首位度D、城市首位比 2、1955年纳尔逊(H.J.Nelson)的美国城市职能分类属于。

A、一般描述方法 B、统计描述方法 C、统计分析方法 D、城市经济基础研究方法 3、关于城市土地利用结构霍伊特提出了。

A、同心环模式B、多核心模式C、扇形模式D、有机疏散模式 4、有着密集人口和各种人工建筑物、构筑物和设施组成的城镇聚落的实体称为。

A、城市建成区B、城市功能区C、大都市区D、城市影响圈 5、“灰区”是指。

A、城市环境污染严重区B、城市交通不方便区C、城市边缘区D、年代较老比较破旧的住宅集中区1三、解释下列每组术语(每组5分,共20分)1、Neighbourhood 与 Community2、逆城市化(Counter-urbanization)与再城市化(Reurbanization)3、城市职能与城市性质4、城市均质性与城市均质地域四、绘图说明题(8分)试绘制巴顿的城市规模与费用——效益关系曲线,并从成本——收益角度对城市规模加以说明。

五、简答题(共35分)1、简述城市地理学与城市规划学的区别与联系。

05-城市职能、城市性质

05-城市职能、城市性质
第五章 城市职能、城市性质

什么是城市职能? 什么是城市性质? 城市职能与城市性质的区别 如何确定城市的性质?
什么是城市职能?




北京是中国的首都,我国的政治、文化中 心; 上海是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 鞍山是我国的“钢都”; 大庆是我国的“油都”; 拉萨是西藏自治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 心;
为现代化港口城市和我国北方重要的经济中心”

2006年7月27日,国务院批复的《天津市城市总体
规划(2005年-2020年)》天津是环渤海地区的经济
中心,要逐步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科教 发达、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国际港口城市,北方 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

本次城市总体规划对天津城市性质和定位在三方面 进行了调整 一是,将 “现代化港口城市”调整提升为“国 际港口城市”。
到80年代,对北京的城市性质的认识发生转折。1980年中 央书记处对于北京市的四项指示提出,“北京是我国的政治 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扭转了对北京城市性质偏重于工业 职能的片面性。



1983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对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 方案的批复进一步明确“北京的城市性质是全国的 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 1993年被国务院批复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对城市性 质的表述为“北京是伟大社会主义中国的首都,是 全国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是世界著名的古都和 现代国际城市”。

然后结合本城市的优势,分析今后可能和合理的 发展变化,确定城市在规划期内的职能;

最后概括为城市性质的适当表述。
五、确定城市性质的后,全面分析城
市在政治、经济、文化中的作用和地位。
定量分析——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技术、经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治中心城市P类
哈里斯的美国城市职能分类标准
主导行业在制造业、 主导行业在 零售业、批发业三 全国从业职 业总就业职工中的 工中的百分 百分比 比
+74% +60% +50%,并至少是批 发业的2.2倍 +20%,并至少是零 售业的45% 至少是制造业的1/3, 零售和批发业的2/3 +11% +15%
②麦克斯韦尔(J.M.Maxwell)利用城市经济基础理论研究的城市职能分类: (1)首先,用乌尔曼和达西的最小需要量法计算出加拿大80个城市13个经济 部门职工的最小需要量,在总职工结构中扣除城市的非基本职工,得到每个城 市基本部分的职工结构。 (2)其次,用3个指标来分析城市的职能:
a.城市的优势职能:根据城市基本职工构成中比重最大的部门来确定。 b. 城市的突出职能:为显示有 61 个优势职能均为制造业的城市之间的职能差异,作者 又用突出职能加以补充。其借用纳尔逊的平均职工比重加标准差的方法来分析。发现, 加拿大城市的突出职能的差异与批发业的比重有很大关系。 C.城市的专业化指数:作者用乌尔曼和达西建立的专业化指数公式。 S = ∑i[(Pi-Mi)2/Mi]÷[(∑iPi-∑iMi)2/∑iMi] 式中: i— 每一部门职能组; Pi— 城市中每一个 i 部门职工在总职工中的百分比; Mi—每一个i部门的最小需要量(即非基本部门的百分比); ∑i—所有部门的和。
10.27 6.94
不同活动类型和专业化程度指数
(4)按照上述标准一个城 市可能分入不止一个职能 类。大约48%的城市有一项 主导职能,被分入1个类, 16%的城市分入两个类,7% 的城市分入3个类,不到1% 的城市分入4个甚至5职能 类。
数量 制造业 183 零售业 137 金融业 123 批发业 107 运输业 96 个人服务业 92 公共服务 85 专门服务 81 采矿业 46 多样化 246
城市职能分类和城市性质
城市的分类
• (一)按城镇的行政 等级分类
①直辖市,由国务院直接管辖,
首都 直辖市
其它直辖市
行政地位相当于省级,下设 区和市。 地级市 ②地级市,行政地位相当于地 区或自治州一级,可设区, 绝大多数领导若干个县。 ③县级市,行政地位相当于县, 县级市 下辖镇和乡,不设区。 ④建制镇,绝多数是县辖镇, 少数归区辖或市辖。具体细 建制镇 分如下:
6
娱乐
疗养胜地;旅游胜地;渡假地
• (二)统计描述方法:由 一般描述方法的逻辑发展 而来。其所划分的城市类 类别 标准 别仍是由分类者事先决定 的,但每一类增加了一个 制造业城市M‘亚类 统计上的标准。 制造业城市M亚类 • 代表学者,哈里斯(1943) 其于1943年发表的美国城 零售商业城市R类 市职能分类是依据1930年 的人口普查和1935年的经 批发商业城市W类 营普查资料的基础上进行 运输业城市T类 的。他把美国605个1万人 以上的城镇分为 10类,给 其中的 8 类规定了明确的 矿业城市S类 数量指标。包括两部分: 大学城市E类 一是主导职能的行业职工 比重应该达到的最低临界 综合性城市D类 值;二是主导职能行业职 工比重和其它行业相比所 具有的某种程度的优势。 娱乐修养城市X类
复合中心城市 我国的城市职能分类研究 济 宁 进展 兖州 邹县 各具特色的县域中心城市 • (一)区域性的城市职能分类: 多在区域城镇体系规划中被包含。
市域中心城市 县城 交通 枢纽
基开煤 地发炭
旅游 城市
一般 县城
以 以 以①周一星:市域一级的城镇职能分 以 以 以 加 加 加 湖 农 旅 机 电 棉 类。以山东济宁市域的城镇职能 工 工 工 产 副 游 械 力 花 为 为 为 划分。 水 产 为 为 为 综 主 主 主 产 品 主 主 主 合
日本标准型城镇的职工构成(%) 工业 商业 公务自由职业 交通运输 水产业 矿业 其它产业 33~59 17~30 10~23 5~15 0~10 0~10 0~10 5~15 0~10 0~10 0~20

町(镇)25~59 12~30 9~26
⑤纳尔逊的著名的城市职能分类研究(1955)。要点是:

济南
杭州



城镇的分类
• (二)按城镇规模分 类
苏联城市按人口规模的分类
大城市 100万人以上 50~100万 20~50万 10~20万 1级超大城市 2级大城市 3级大城市 4级大城市
①联合国出版物的人口规模 1 ~2 万 7级小城市 界线 : 2 万 人作为区 分城 小城市 1万人以下 8级小城市 市和镇的界线, 10 万人以 上 城 市 作 为 大 城 市 , 100 周一星对中国城镇人口规模分类的建议 万人以上城市为特大城市。超级城市 超级大城市 500万人以上 ②我国现行的城市人口规模 特大城市 特大城市1级 200~500万人 特大城市2级 100~200万人 等级:非农业人口 20 万以 大城市 大城市 50~100万人 下的城市为小城市, 中等城市1级 20~50万人 中等城市 20~50 万 的 为 中 等 城 市 , 中等城市2级 10~20万人 50 万 以 上 的 大 城 市 ; 100 小城市 小城市 5~10万人 万人以上的为特大城市。 小城镇1级 2~5万人
⑥韦布的职能指数(1959):城市的主导职能,既应具有重要 的区际意义,又在本城市的经济结构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职能指数=P/MP
P——某城镇某经济部门的就业人口在该城 镇总就业人口的比重;
MP——某经济部门就业人口占全区域城镇 就业人口的百分比
(四)城市经济基础研究的方法
①阿历克山德森以城市基本部分结构为基础,对美国864个1万人以 上的城市进行职能分类: ( 1 )得到城市 36 个行业的职工百分比,按行业把全部城市的职工 比重从小到大排列,并画出累计分配曲线。 ( 2 )从累计分配曲线中找出第五个百分位城市的职工比重作为这 一行业的K值,某城市大于K值的部门即使这个城市的形成部门,即 具有为外地服务作用的部门。 ( 3 )把超过 K 值标准 5~10 个百分点的城市称作 C 型城市,超过 K 值 10~20 个百分点的城市称为 B 型城市,超过 K 值 20 个百分点的城市称 作A型城市。 例如,批发业的 K 值是 1.4% ,如果某城市批发业的职工比重是 8.4%,则这个城市属于C型批发业城市。 (4)一个城市可以有一个或几个形成部门。
工业小城镇
将1984年的市域城镇现状职 能分为4大类和若干小类。 县辖镇 通过分析现状生产力布局中 的不合理因素,各市镇的发展条 件和今后的开发计划和前景,又 矿 工 交 旅 郊 郊 提出济宁市域规划的城镇职能类 业 业 通 游 区 区 城 型,形成新的城镇职能结构。 城 城 城 城 城
省(区)首府 一般地级市 地区驻地的县级市 一般县级市 地区驻地的县城镇 一般县城镇
一般建制镇

具有行政等级特征的其它类别
20 世纪 80 年代,我国实行改革 开放政策,还设臵了其它行政等 级的城镇。 经济特区: 分别是深圳、珠海、 汕头、厦门;海南岛。前四个在 1980 年设臵;海南岛在 1988 年 副省级城市 设臵。 沿海开放城市: 分别是大连、秦 现计划单列 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 市,同时为 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 副省级城市 福州、广州、湛江、北海。共 14 即将升为计 个。 划单列市 计划单列市: 改革开放后至 1993 年,总共形成 14 个。分别是沈阳、 大连、长春、哈尔滨、南京、宁 波、厦门、青岛、武汉、广州、 深圳、成都、重庆、西安。 副省级城市:
美国城镇9种活动的职工平均比重和标准差
经济部门 制造业 零售业 专门服务业 交通运输业 个人服务业 公共行政 批发业 金融不动产 矿业
平均值M 27.07 19.23 11.09 标准差SD 16.04 3.63 M+1S.D M+2S.D M+3S.D 5.89 43.11 22.86 16.98 59.15 26.47 22.87 75.26 30.12 28.16 7.12 4.58 11.70 16.28 20.86 类 城 型 市 数 6.20 2.07 8.27 10.34 12.41 总数 % 20.4 15.3 13.7 11.9 10.7 10.3 9.5 9.0 5.1 27.4 1个S.D 数量 % 153 83.6 110 80.3 93 75.7 73 68.2 51 53.1 57 61.9 45 52.9 42 51.8 12 25.1 ----- ---4.58 3.48 8.06 12.54 16.02 3.85 2.14 5.99 8.31 3.19 1.25 4.44 5.69 1.62 5.01 7.63 12.64 17.65
在大学一级学校的 注册人数至少等于 该城市人口的25%
+45% 30~45%
-60%,制造业不足三业 的60%;-50%零售业不 足三业的50%,-20%, 批发业不足三业的20%
未找到合适统计指标 各州首府及华盛顿
• (三)统计分析方法:
③波纳尔的“区位商”法。于1953年将新西兰的城市分成7个规模组,计 算了每一规模组城市6种行业的平均就业比重,然后算出各个城市平均 比重的正偏差。任何大于某平均比重的城市部门,就是城市的主导职 能。 ④日本小笠原义胜于1954年所做的日本城市分类也是先计算日本各行业职 工的平均比重,各城镇按它们与标准型城镇职工构成的正偏差进行分类。
专业化程度 2个S.D 3个S.D 数量 % 数量 % 29 15.8 1 0.6 21 15.3 6 4.4 13 10.6 17 13.7 21 19.6 13 12.2 22 22.9 23 24.0 24 26.1 11 12.0 19 22.3 21 24.8 16 19.7 23 28.5 12 26.1 22 47.8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