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
第九章 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
• 分析:此观点是错误的。
• 大班第二学期的入学准备工作对幼儿顺利入小学有着重 要的作用,因此,幼儿园应认真抓好大班第二学期的入 学准备工作。但不等于说入学准备只是大班第二学期的 工作。 • 儿童入小学所需要的生理、心理条件,都是需要经过长 期系统的培养。如:学习兴趣、求知欲望、智力活动的 能力,独立生活和良好的学习习惯,都必须从小班开始 培养才行。 • 幼儿能否顺利适应小学的学习和生活,不仅与大班第二 学期所进行一些针对性的活动和教育有关,更与三年幼 儿园教育甚至与入学前全部教育有关,因此幼儿园教师 要根据孩子在园学习生活三年的情况有计划地进行入学 准备教育,幼小衔接工作应贯穿于整个幼儿期。
【案例】在一项对小学一年级新生的调查
中显示,许多儿童认为写作业是帮家长 和老师完成任务,检查作业、准备学习 用品等事情都应该由家长来做。曾有一 个孩子理直气壮地对妈妈说:“您为什 么不帮我把铅笔削好,害得我今天上课 没笔用,老师都批评我了”。还有一个 孩子上课不会记作业,回家后不知道该 写什么。妈妈打电话去问别的同学,一 连问了八个同学,结果问出了八种不同 的作业。原来,这八个孩子记的作业都 是不一样的。
• 分析讨论:请分析以上主题活动中幼 儿园开展了哪些方面的幼小衔接工作? • 总结要点:通过参观、调查、游戏、 讨论等自主活动,帮助幼儿了解小学 的基本情况,从生活作息和心理适应 方面做些适当准备,进一步培养幼儿 的规则意识、任务意识和良好的学习 习惯,消除幼儿对小学的陌生感和恐 惧感,从而进一步激发幼儿对小学生 活的向往和热爱,培养幼儿对小学生 活的信心。
(三)纠正幼儿园教育中的小学 化倾向
• 【观点辨析】 • 幼儿园大班以小学式的上课 取代幼儿的游戏,提前教给 幼儿小学的知识,这样就能 减少“幼小”之间的差别, 为幼儿入小学做好准备。
学前教育原理与应用 第九章 幼儿园教育与小学、家庭、社区教育的衔接
一、幼小衔接工作的意义及现状
(三)国外发达国家幼小衔接的做法
1.教育机构设置方面
(3)瑞士各州都有自己的教育制度。 (4)英国的初等教育分为2—5岁儿童的保育学校、5—7岁儿童的幼儿 学校和7—11岁儿童的初级学校。 (5)日本建立“幼小一贯学校”的计划。
二、幼小衔接工作的内容和方法 (三)幼小衔接工作的主要内容
• 召开家长会或举办家庭教育讲座。
3.家长
• 向家长发放幼小衔接相关的资料。 • 办好“家长园地” 。
• 家访、家园联系卡等方式对个别家长进行教育指导。
第二节 幼儿园与家庭、社区教育的合作
一、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合作的概述
(一)对家庭、社区的界定
1. 教育、教学权 2. 科学研究和学术活动权 3. 管理幼儿权 4. 指导和评定幼儿的权利 5. 按时获取报酬的权利 6. 参加进修、培训的权利 7. 参与幼儿园民主管理权
一、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合作的概述
(二)家庭、社区与学前教育
1. 儿童生活的场所及其周边环境,如家庭、幼儿园、邻居和社区,其中 如幼儿园与家庭、幼儿园与社区、家庭与社区之间的关系或联系,对 儿童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一、幼小衔接工作的意义及现状
(三)国外发达国家幼小衔接的做法
5.政策制度与政府监督方面
(3)美国 2001年颁布《不让一个孩子落后》的教育法令,其目的是改革从幼儿园到 十二年级的教育,将学前教育中的阅读和幼小衔接作为优先发展的领域。 2003年颁布了《入学准备法》,强调美国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对幼儿园与 小学的教育行政机构进行整合,以便更好地为幼小衔接提供服务。
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PPT课件
机衔接。
生活化教学策略
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
将幼儿熟悉的生活场景引入教学中,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
开展生活实践活动
组织幼儿参与生活实践活动,如自我服务、家务劳动等,提高幼 儿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强化生活技能培养
注重培养幼儿的生活技能,如穿衣、吃饭、如厕等,为幼儿顺利 适应小学生活奠定基础。
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 PPT课件
目录
• 引言 • 幼儿园与小学的差异 • 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现状及问题 • 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策略与方法
目录
• 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实践案例 • 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未来展望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缓解幼小衔接坡度, 帮助儿童顺利实现从 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
推动教育公平,实现 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
政策支持与引导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对幼儿园与小学衔接工作给予资金、人力等 方面的支持。
完善法律法规
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幼儿园和小学在衔接过程中的责任和 义务,保障儿童权益。
强化教育部门指导
教育部门应加强对幼儿园和小学衔接工作的指导,制定科学合理的评 估标准,确保衔接工作的有效实施。
01
02
03
家长学校
幼儿园和小学共同组织家 长学校,为家长提供幼小 衔接方面的指导和帮助。
家园互动平台
利用网络平台,家长、幼 儿园和小学之间保持密切 沟通,共同关注孩子的成 长和进步。
家庭教育指导
幼儿园和小学向家长提供 家庭教育指导,帮助家长 正确引导孩子度过幼小衔 接阶段。
06
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未来 展望
小学教学方法
以课堂教学为主,采用讲授、讨论、练习等方法,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 学习。
幼儿教育学基础第九章
幼儿教育学基础第九章第三节:幼儿园方面的幼小衔接工作一、幼小衔接工作的主要内容与方法如前所述;幼小衔接是根据幼儿过渡期身心的特点;从体、智、德、美诸方面;为幼儿入学、也为其长远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那么;在幼儿园教育阶段;这一工作应当从哪些方面着手呢一培养幼儿对小学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幼儿对小学生活的态度、看法、情绪状态等;对入学后的适应关系很大..因此;幼儿园阶段应注意培养幼儿愿意上学;对小学的生活怀着兴趣和向往;为做一个小学生感到自豪的积极态度;并让幼儿有机会获得对小学生活的积极情感体验..为此;幼儿园应当通过多种教育活动;特别是加强与家长、小学的合作;来让幼儿逐步了解小学;喜欢小学;渴望上小学;最后愉快、自信地跨进小学..不少幼儿园在这方面积累了许多好的方法;比如为让幼儿对小学有一个初步的印象;幼儿园与附近小学合作;幼儿参观小学、小学生来幼儿园当大哥哥、大姐姐;幼儿园里的角色游戏、活动区里导入上学的主题;请作小学教师的家长来园讲小学的有趣的生活等等..不过;更重要的是;教师和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一贯地、潜移默化地给幼儿正面的入学教育..幼儿如果常常听到的是∶“这个问题你现在不明白;等你上了小学以后;会学到很多东西;那时你就明白了”;“妈妈小学时过得真开心;我现在都还想念我的老师”;“爸爸现在造大轮船;是因为小学时参加了航海模型组;还代表学校去比赛过呢”这一类的话;而不是什么“你看;你总是画得乱糟糟的;上了小学你要这样做作业;老师不罚你写十遍才怪呢”;“上了小学把玩具全部收起来;回家得好好地做功课”之类的威胁;那么;在他们的心中小学才会是一个美好的、能学到本领的地方;而不是一个让他们产生恐惧心理;感到可怕的地方..二培养幼儿对小学生活的适应性幼儿入学后;是否适应小学的新环境;适应新的人际关系;对其身心健康影响很大..有一种认识是;幼儿只要提前认一些字;学一点拼音、算术等就没有问题了;这是十分片面的..培养幼儿的社会适应性;特别是主动性、独立性、人际交往能力等;不仅关系着幼儿入学后的生活质量;也关系着他们在小学的学习质量;是幼小衔接的重要内容..1.培养幼儿的主动性培养主动性就是要在幼儿园教育中;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对周围的人和事物的积极态度;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参与欲望和兴趣;给他们提供自己选择、自己计划、自己决定的机会和条件;鼓励他们去探索、去尝试;并使他们尽量获得成功的体验..研究证明;富于主动性的幼儿思维活跃;做事有信心;能主动与人交往;他们入学后比较快地适应小学新环境;学习成绩也很好..2.培养独立性幼儿的独立性、生活自理能力对入学后的适应关系很大;很多幼儿因为不能自己管理好自己的学习用具、生活用品;不能自己按情况穿脱衣服;不能记住喝水或害怕独自上厕所等等;而影响身体和学习;在小学生活感到困难..独立性和生活能力的培养必须通过家庭和幼儿园的合作才能实现..家园共同要求幼儿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帮助幼儿学会必要的技能;如自己整理书包;自己收拾玩具、自己穿脱衣服等等..同时;做老师和家长的小帮手;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这方面的教育与主动性的培养是一致的;可以在同一活动中培养..3.发展人际交往能力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性表现在入学后对新的人际环境的适应上..差的幼儿胆小;不能主动地与同伴交往;或与同伴不能友好相处;遇到问题也不敢去找老师反映或寻求帮助等;结果没有新朋友;他们感到孤独;心情沮丧;学习的兴趣大大减低;学校的吸引力也随之消失..因此;在幼儿园里必须发展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不难看到;这一能力与主动性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基本的方法是创设一个宽松、自由的交往环境;改善师生关系;鼓励幼儿之间的交往;并让幼儿真正感到与老师、同伴在一起的愉快;从而愿意投入到交往活动中;增长自己的人际关系知识、技能和能力..4.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和任务意识除上述社会适应性之外;还因为小学环境中有大量的新规则出现如进老师办公室要报告、上课前书要摆在书桌右上角、上课不能喝水、手要放好不能搞小动作等等;幼儿难以记住和遵守;这成为不少新生在学校受批评的主要原因..同时;入学后学习成为必须完成的任务;幼儿却一时难以确立这样的任务意识..有的新生在老师询问作业时;还很轻松地说;“我不喜欢做”;“昨天;爸爸带我去姥姥家了;所以我没写..”针对这些问题;除小学的改革之外;幼儿园应当注意培养幼儿的规则和任务意识;特别在大班阶段..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可通过开展规则游戏或其它活动;让幼儿逐步懂得;生活、学习、游戏等都是有规则的;并让他们有机会体验到;如果不遵守规则会造成怎样的后果;有意识地发展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同时;幼儿园可在生活制度、作业课纪律等方面有所改变;如缩短午觉时间;适当延长作业课、要求举手发言等;让幼儿逐步养成遵守规则的习惯;以有利于缩短入学后适应小学规则的时间..在幼儿园和家庭里;通过教师与家长的配合;能给幼儿创造很多发展任务意识的机会..如对幼儿完成值日生工作、完成画画、手工、计算等学习任务;完成某项家务劳动等;给予及时的肯定;特别在遇到困难时鼓励他们坚持;培养幼儿完成任务的责任感和毅力;同时帮助他们获得完成任务所必需的知识与技能..三帮助幼儿做好入学前的学习准备学习准备是着眼幼儿终身学习的需要;发展他们基本的学习素质;并在此过程中;帮助他们打下今后学习的基础..幼儿园大致需要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从小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将使幼儿终身受益..如爱看图书的习惯;做事认真的习惯;注意力集中地听老师讲话的习惯;保持文具、书本整洁的习惯等等..认为这些是小事;“树大自然直”;这是不对的..习惯不好;以后很难纠正;对学习的危害是很大的..幼儿期间;教师和家长应当从日常生活的每件事情上严格、一致、一贯地要求;习惯才能建立..2.培养良好的非智力品质所谓非智力品质;主要指影响智力活动的各种个性品质;主要是认识兴趣、学习积极性、意志、自信心等..学习不仅仅是有聪明的脑袋就行;离开良好的非智力品质;智力是不可能单独成长的..前面已经说过;幼儿的社会适应性对入学的影响很大;与学习成绩关系密切;也就是这个原因..因此;应当重视培养幼儿的好奇心、对外部世界的兴趣和探索积极性;培养他们做事坚持到底、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让幼儿从被动的“要我学”变成主动的“我要学”;只有这样;幼儿才能形成自信、主动的学习态度;才能产生学习愉快这一积极的情感体验..3.发展思维能力和基础能力不少家长想让孩子上学后学习好;就在入学前教孩子拼音、认字、做算术;甚至用小学一年级的课本来“系统”地教..这一现象在一些幼儿园也不同程度地存在..前面分析“小学化”的危害时;就已经说明了这种做法错在何处..幼儿园应当坚决地反对这种舍本求末的做法;从根本上发展幼儿的智力;特别是智力的核心——思维能力..调查表明;我国幼儿在数学学习准备上偏重知识灌输;思维能力的准备明显不足..如幼儿在寻找排序的规律、图形守恒、看图编应用题等智力型题目上的得分;大大低于一般数学知识的题目..因此让幼儿从死记硬背;机械训练中解放出来;发展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真正让幼儿在小学学好数学;并能在今后保持发展的后劲..同样;拼音、认字等等;也应当遵循素质教育的精神;不是小学化地硬灌;而是让幼儿在游戏中愉快地发展基础性的能力..比如;拼音学习的基础是语音意识的发展;是语音的辨别能力;幼儿园可以通过儿歌、绕口令;通过语言活动;通过倾听各种声音的感官练习;通过角色游戏等等;为幼儿学习拼音打下良好基础;正确写字需要幼儿小肌肉的灵活、手眼的协调以及观察、识记、位置辨别、空间方位知觉等等多方面的能力;因此;幼儿园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来为幼儿写字作准备..比如;有的教师通过绘画活动提高幼儿画线条的流畅性、对手的控制能力以及正确的握笔姿势等;通过手工活动;发展手眼协调和小肌肉;还用游戏、画图案画等方法来帮助幼儿熟悉田字格;让幼儿通过仔细观察对上下左右的方位有清楚的认识;为上学后用田字格写字打好基础参见图9.3..、幼小街接工作应注意的问题如前所述;幼小衔接问题不仅关系到幼儿入学的适应问题;还会对幼儿的终身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因此;有关教育机构必须做好此项工作..有关研究表明;解决幼小衔接问题的关键在于转变观念、加强研究、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做好过渡期的教育工作..在工作中应注意∶一进行幼儿园与小学教育的双向改革;双方都把培养儿童的基本素质做为衔接工作的着眼点;共同创造合理的过渡期的外部教育环境与条件;搞好衔接工作由于幼小衔接问题在我国比较突出;多年来许多教育工作者对此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曾经出现过幼儿园向小学看齐和小学向幼儿园看齐两种倾向..在探索中大家发现;解决幼小衔接问题决不是单靠哪一方能完全解决的;必须进行幼儿园与小学教育的双向改革;加强园、校间的沟通与协作;以儿童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与连续性的规律为依据;把培养和提高儿童各方面的适应能力做为幼小衔接工作的着眼点..在此基础上;双方共同努力;才能搞好衔接工作..二转变观念;提高教师素质;认真研究过渡期儿童的特点与发展需要;有的放矢地做好过渡期的教育工作许多幼小衔接的研究结果证明;提高广大教师的素质是幼小衔接工作取得成功的保证..而提高教师素质的关键则在于转变旧有观念;提高教师对衔接意义的认识;加深广大教师对儿童过渡期特点的理解;从而使广大教师能够自觉研究过渡期每个儿童不同的发展特点及需要;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衔接工作..三结合地区特点及幼儿身心发展的个别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幼小衔接工作我国幅员辽阔;地区差异很大..各地区都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立足于当地幼儿的具体情况;针对幼儿过渡中的最主要的问题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不可盲目照搬照抄别人的经验与实验成果..从调查中看到;城市幼儿在生活自理能力方面较弱;而农村幼儿却是在人际交往能力方面较弱;因此;不同地区幼小街接工作的内容是有差异的;各自的侧重点不同..有针对性地做好衔接工作还要求教师明确∶尽管幼小衔接的“坡度”确实存在;但由于幼儿身心发展存在个体差异;因而并非每个幼儿面临的问题都是一样的..因此;在教育中必须因人施教;在面向全体的同时照顾个体差异;对每个幼儿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最大限度地改善每个幼儿在入学准备上的不足状态..四加强家、园、学校、社区力量的相互配合如前所述;幼小衔接工作仅仅依靠幼儿园或小学单方面的力量是不够的;幼儿园、小学、家长、社区必须互相配合;形成影响幼儿成长的教育合力..目前;不少家长在有关儿童入学准备问题上;存在各种不正确的认识..如有些家长反对幼儿园以游戏做为基本活动;认为孩子在幼儿园整天玩;进入小学后不能很快适应小学生活;把入学准备片面地理解为认字、做数学题;对入学前的健康准备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等..由此原因造成的来自家长的压力可能对幼儿园的衔接工作构成很大冲击..因此;做好家长工作;转变家长观念;使家长掌握正确的态度与方法;与幼儿园与小学共同配合搞好过渡期的教育是十分必要的..此外;在整个衔接工作中;全社会对教育的支持;对儿童的关心也是不可缺少的..幼儿园与小学应加强与社区的沟通与协作;大力宣传做好衔接工作的重大意义..使全社会对此都达成共识;共同配合;做好衔接工作..想想、议议、做做一、请你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1.幼儿园教育就是为幼儿入学作准备..2.幼小衔接的过渡期是大班第二学期和小学一年级的第一学期..因此;幼儿园的幼小衔接工作应由大班老师在大班第二学期着手进行..3.读写困难和数学困难是幼儿进入小学后面临的主要困难..因此;为幼儿进行入学准备主要是在这两个方面进行..4.作好幼小衔接工作的意义在于使幼儿能够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 5.幼小衔接工作关系着幼儿终身的成长和发展..二、讨论∶如果家长要求你教幼儿读、写、算;以便升入重点小学;你怎么对应三、根据所学理论设计一个培养大班幼儿社会适应能力的活动方案..四、利用一定的调查工具;对一个幼儿园大班进行入学学习适应和社会性适应状况调查;并根据情况对幼儿园提出教育建议..五、有机会去观察一次小学一年级上期儿童的入学情况;看看儿童对小学的适应有什么问题..小资料1培养幼儿入学意识的活动名称∶参观小学系列活动之一目标∶1.了解小学的基本学习与活动设施、不同的活动区域;2.了解小学生在校学习生活;激发幼儿入学的愿望..过程∶1.激起幼儿参观小学的兴趣与愿望教师∶1向幼儿介绍将要参观的小学的名称以及参观的具体内容;看小学生学习、锻炼和活动的地方;随堂听小学生上课;看小学生的课问活动等..2讨论参观的要求和注意事项;保持安静;遵守纪律;不影响小学生上课等活动;注意观察小学生在学校的活动与幼儿园的活动有什么不同..2.带领幼儿参观小学教师∶1参观教室、操场、教师办公室等;了解小学的基本设施;并向幼儿介绍各设施的用处..2观察小学生的活动∶早操、上课、中小队活动、课间活动等;要幼儿注意小学生上课的纪律、发言的规则、课间怎样活动等..3模拟小学生上课;让幼儿自己去入厕..3.参观结束;让幼儿向小学老师、小学生告别活动结束..名称∶参观后谈话系列活动之二目标∶1.比较小学与幼儿园的差别;加深幼儿对小学的了解;2.学习小学生的常规;培养幼儿的入学意识准备∶小学与幼儿园的图片各一;人手一张新的一日活动计划表..过程∶1.回忆参观小学的经过教师∶1提问“小学生在学校里进行哪些活动”;要求幼儿说出一些主要的活动;如上课、做操、课间活动等..2提问“他们在什么地方开展这些活动”.回答如∶在教室上课;在操场做操等..3提问“小学生怎样上课”;要幼儿尽可能地说出他们感受到的规则..4提问“小学生两节课之间干些什么事”..2.比较幼儿园的活动有哪些和小学的不同教师∶1出示幼儿园和小学的两张图片;让幼儿仔细观察..2引导幼儿讨论;尽可能地找出不同的地方;如教室的布置、课桌椅的摆放、早操锻炼、休息方式、作息时间、上课要求等..让幼儿充分发表他们的看法..3小结幼儿的讨论;归纳出幼儿园与小学之间主要不同的地方;让幼儿意识到做一名小学生将要有新的要求..3.调整一日活动作息时间目标∶1.认识书包、铅笔、橡皮、作业本等学习用品;知道它们的用途及使用方法;2.学习整理和收拾学习用品;有条理地摆放;养成自我管理的良好习惯..准备∶幼儿每人自备书包、文具盒、铅笔、橡皮、卷笔刀、尺子、作业本、书..形式∶集体活动过程∶1.认识各种文具、书本及其用途教师∶1出示书包;讨论书包的用处..2出示各种文具;讨论它们各自的用处及归放的地方..3讨论书包及各种文具的作用和保管方法..2.学习整理学习用品教师∶1讨论怎样把学习用品整齐地摆放在桌上和放在书包里..2让幼儿各自练习整理和摆放学习用品;并要求幼儿轻拿轻放;爱护学习用品..3.猜几首关于铅笔等文具的谜语教师∶1带领幼儿猜谜语..2小结活动;要求幼儿今后要自己保管和收拾自己使用的东西;尤其是学习用的课本与文具;随用随拿;用后及时归放;保持整洁..活动结束..摘自南京鼓楼幼儿园幼小衔接系列活动设计小资料2英国幼小衔接的具体做法1.减少儿童环境经验的不联系.为学前和一年级儿童提供大小;尺寸合适的设备和桌椅等...为儿童提供不干扰他人活动的空间;也可以使儿童有独立活动的场所...使一年级儿童的教室尽量靠近厕所...入学前帮助儿童熟悉他要去的小学;观看小学生的生活;尽可能多次进入校内...逐渐引导新生熟悉教室外的环境..2.减少学前和小学在课程方面的不连续性.了解学前儿童对迎接较复杂的学习任务的准备程度;并向学前儿童介绍一些将要在学校遇到的活动...家长给儿童准备纸、铅笔、彩色笔、颜料、剪刀等;帮助他们熟悉图书和故事...在入学初;安排儿童上半天课和在学校吃一顿点心;以防止儿童过分疲劳;提供退出活动和旁观的机会...给初入学儿童创设一些学前期熟悉的设施;如游戏角;沙子和水...逐渐增加新鲜、有吸引力的活动材料;以保证刺激性...逐渐引导儿童开展一些新活动;如体育活动;允许他们在安全的地点观看他人活动...鼓励家长指导儿童正确地活动;特别是帮助儿童识字和计算;向孩子提供一些合适的阅读材料..3.克服班集体变化带来的消极影响.把初入学儿童同其他年级分开;使他们先认识同班同学...允许初入学儿童在不同于其他班的时间到校和离校;以避免拥挤...逐步地带领初入学儿童参加班外大型集体活动;如集会等...允许初入学儿童接近熟悉的同伴;在游戏活动时指定固定的年长儿童帮助他们...在游戏场等地方;为新入学儿童创设可退避的场所...在集会等场合;把新入学儿童安排在能看见其他儿童的地方...在陌生的情境中;如集会时或游戏时间;班主任不要离开现场;要坐在儿童容易看见或接近的地方...在学前机构开展一些正规的小组活动;使儿童获得认真倾听;做出应答和学会正确行动的体验...请家长和高年级同学在特殊情况下;如体育课后穿衣服时;对新生给予帮助;以免他们落后..4.帮助新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入学前安排学前儿童和家长参观小学...儿童入学时;教师要热情接待和欢迎每一位入学儿童...教师要事先为儿童入学做好充分准备;熟悉每一位儿童的姓名、经历和存在的问题;为儿童安排好座位...通过目光接触、叫名字、个别谈话等方式;和儿童建立稳固的关系...教师说话语气要平缓亲切;尽量避免大声命令...多表扬儿童;不要让儿童受到冷落...在其他人特别是不熟悉的人面前要给儿童以支持;不要使儿童在生人面前难堪...遇到不熟悉的场面、声音、事件;要多向儿童解释;要向儿童介绍不熟悉的成人...在儿童遇到意外、困难或缺勤时要十分关心...要给儿童相互交往的机会;鼓励年龄大的儿童帮助和关心年龄小的儿童...教师要加强和家长合作;多向家长了解儿童的情况..总之;环境、课程、班集体及人际关系是影响儿童经验连续性的关键因素;加强家庭、学前机构与小学的沟通;减少儿童经验的不连续性;可以减少甚至避免儿童入学过程中出现的种种不适应;顺利地完成幼小过渡;以下三点是十分重要的∶①机构之间的衔接应该是平缓的、逐渐的..②儿童接触的人、物和场所;在某种程度上应该是儿童所熟悉的..③始终让儿童有一种安全感..引自入学前社会适应教育肖湘宁、李季眉编着;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95年版参考书目如果你想进一步了解本章内容的话;可以阅读下列书籍∶1.朱慕菊“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研究”研究报告.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19952.肖湘宁;李季湄.入学前社会适应性教育.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95 3.马以念.入学前读写教育.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954.林嘉绥.入学前数学教育.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95。
蔡迎旗《学前教育概论》配套题库【章节题库】第9章 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圣才出品】
第9章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一、单选题1.1990~1994年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与国家教委合作进行的“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研究”结果表明:幼小衔接教育的实质问题是()。
A.主体的适应性问题B.师生关系的变化问题C.幼儿园与小学的环境差异问题D.课程的问题【答案】A【解析】我国在1990~1994年期间,由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与国家教委合作进行了“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研究”,该研究指出“幼小衔接教育的实质问题是主体的适应性问题”。
2.()原则是美国幼儿教育协会1986年以后极力提倡的教育理念与实践,主要是针对当时美国幼教界普遍出现的幼儿教育“小学化”等倾向而提出的。
A.启蒙性B.独立自主性C.发展适宜性D.综合性【答案】C【解析】发展适宜性原则是美国幼儿教育协会1986年以后极力提倡的教育理念与实践。
它当时主要是针对美国幼教界普遍出现的幼儿教育“小学化”等倾向而提出来的。
发展适宜性就是指学前教育方案在充分参考和利用现有儿童发展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为每名儿童提供适合其年龄特点的、适合其个别差异性的课程及教育教学实践。
它包括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年龄适宜性,二是个体适宜性。
3.幼儿园与小学教育衔接的焦点和重点是()。
A.让幼儿熟悉小学的环境、规章制度和课程B.多教幼儿读写算算,让幼儿做好学习方面的准备C.锻炼幼儿的体魄,培养幼儿独立生活能力D.促进幼儿在原有基础上向新的阶段发展,培养幼儿自身的适应力【答案】D【解析】促进儿童在原有基础上向新的阶段发展,培养幼儿自身的适应能力,是解决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焦点。
解决幼儿园与小学衔接问题应从提高孩子自身的适应能力人手,应把提高孩子的内在适应能力作为幼儿园与小学衔接工作的核心。
4.有的教师一谈到幼小衔接,马上就想到让幼儿认汉字、学拼音、做算术题,而对于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全面准备重视不够,这忽视了()指导思想。
A.长期性而非突击性B.整体性而非单项性C.多样性D.均衡化【答案】B【解析】幼小衔接工作要坚持整体性而非单项性的原则。
第九章: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
• 三、与小学的适应性而非小学化得 原则
• 避免两种倾向: • 一是提前让学前儿童学习小学的教材 • 二是用小学教育的组织形式与方法对待学
前儿童
• 四、家、园、校的一致性而非孤立化的原 则
• 指幼儿园教育应和社区、家庭、小学密切 联系,互相配合,注意两个阶段教育的互 相衔接。
第三节 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内容与途径
• 而妈妈对女儿的表现很不解,她对班级老 师说:“怎么回事呢?我不明白上学怎么 就这么难!为了上小学,她在幼儿园学了 很多东西呀, 字母倒背如流,从1数到100, 会写自己的名字,还会人很多字呢!怎么 就没有做好入学准备了呢?”
• 聪聪也是六岁,与贝贝同班,他并不如贝 贝学得多,只会从1数到20,26个字母还有 混淆。今天是他上学的第三天,他轻松愉 快地与妈妈说再见后,就轻快地走向他的 同学说:“你们在玩什么呢?”我可以加 入进来吗?”老师很快就发现他对学知识 有强烈的渴望,总是积极地尝试新东西, 做的不好也愿意试试,老师为这个孩子的 自信感到欣慰,在心里感叹道:“嗯!这孩 子已经准备好学习了!”
培训
• (四)各国幼小衔接实践的基本特征
• 1.各国幼小衔接实践的集中具体做法 • (1)增进两个教育阶段的相互了解 • (2)改革现有的教育机构,把小学低年级和幼儿
园联系起来 • (3)为学前儿童规定统一的教育方案和要求
• (4)改革师资培训工作,是从事小学低年 级教育的教师与学前教育的教师接受同样 的培训,达到统一的要求
• 一、我国幼儿园幼小衔接工作的内容与途径 • (一)幼小衔接工作的内容 • 1.培养学前儿童对小学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 在大班阶段,教师可以组织专门的教育活动,如 参观附近小学、毕业离园等活动。在日常生活中, 教师和家长要一贯地、潜移默化地给学前儿童正面 的入学教育。
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课件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概述 • 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的教学内容 • 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的学生管理 • 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的教师队伍建设 • 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的环境建设和资源配置 • 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的问题和对策
01
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概述
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的意义和重要性
02
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的教学 内容
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的教学目标
01
培养幼儿对小学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通过课件展示和讲解,帮助幼儿了解小学的学习和生活情况,提前培
养其对小学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02
提高幼儿的认知水平
通过衔接课件,引导幼儿接触并了解小学的学科知识,提高其基本的
认知水平。
03
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
提高管理能力
幼儿园教师需要具备班级管理、组织活动的能力,能够应对小学多学科的教学要 求。
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的教师培训和管理
培训和考核
幼儿园应该组织相应的培训和考核,确保教师具备相应的能 力和素质,以适应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工作。
教师交流和协作
幼儿园和小学教师之间应该加强交流和协作,共同探讨教育 问题,分享教学经验,促进教育质量的提升。
问题一
缺乏有效沟通,双方难以相互 理解。
问题二
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存在差异, 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问题三
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过程中存在断 层和落差,导致学生难以适应。
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的问题解决思路和方案
思路一
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增进双 方的了解和互信。
思路二
教育部门应加强幼儿园与小学 的衔接教育的指导和支持。
加强幼儿园与家庭的合作,让家长了解衔接 课件的内容和目标,共同促进幼儿的顺利成 长。
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 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学前教育原理课件)
三 幼小衔接的意义
XUE QIAN JIAO YU YUAN LI
三、幼小衔接的的意义
1.帮助幼儿顺利进入小学,快速适应小学生活。 2.促进幼儿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教育质量 。 3.是幼儿成长过程中需要经历的一次重大转折。 4.为其今后的学习、生活的顺利进行奠定良好基础。
这就是单一衔接的表现。
二
超前衔接
XUE QIAN JIAO YU YUAN LI
二、超前衔接
案例 过早“填鸭”孩子厌学 成成刚上大班的时候,老师说,为了帮助 孩子幼小衔接,要提前教孩子学一年级的课程,家长专门给成成买了 一年级的数学、语文课本。语文课成成倒还能接受,但数学课却让他 倍受打击,上了一个学期,十以内的加减法还是不会。成成一上数学 课就打怵,特别怕老师提问,怕老师把他叫到前面个别辅导,让他觉 得很没面子。马上要升小学了,成成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上了小 学,我只想画画,不学数学。”还没开始上学,成成就开始厌学了。
二、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之间的差异
1.社会要求的提高
小学教育是义务教育,以上课 为主要形式,学生必须系统地掌握 关于自然或社会的基础知识、基本 技能,不仅要学习自己感兴趣的, 还要学习自己不关心或不感兴趣的 内容。
二、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之间的差异
2.生活制度的变化
幼儿园各项活动动静交替, 每天上课不超过1.5个小时,其 他时间均以游戏为主,还会午 睡2个小时。
一、幼儿园全面的入学准备工作
5.培养规则意识和任务意识
案例 李老师让这种情况继续发生,直到班里很多幼儿都发现玩具越来越 少,终有一天,所有孩子都知道玩具被李老师拿走。李老师不慌不忙 说:“我捡到许多垃圾玩具准备扔掉。”孩子们着急地说:“那不是垃圾, 是有用的玩具。”“不可能吧,丢在地上没人要,怎么不是垃圾?”经过 讨论,孩子们意识到收拾玩具的重要性。以后每次只要玩具掉地上,幼 儿会立刻捡起来,如果某幼儿忘记了,旁边孩子也会提醒他。
幼儿教育学基础电子课件第九章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小学
(3)针对每个幼儿的特点进行具体指导
每个幼儿出生在不同的家庭环境中,父母的文化层次、知识结构和个性特点等都 不同。幼儿园教师有必要了解每个幼儿的个性特点及其在家庭中的行为表现,了解 幼儿的家庭情况和家庭环境,以便从实际出发,更有针对性地对幼儿进行教育。
(4)鼓励和引导家长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幼儿园教育
(2)幼儿园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不少幼儿家长在儿童观、发展观、教育观、人才观等方面都存在问题,导致一些 家长在对幼儿的教育上步入误区,直接影响着家教质量和家园合作。幼儿园有义务 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与家长交流科学的育儿方法,优化家庭环境,提高 家长的教育素质。贯彻《幼儿园工作规程》的要求,帮助家长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 环境,向家长宣传科学保育、教育幼儿的知识,是幼儿园的重要任务。
5
幼儿最早接受的教育就是家庭教育,父母是幼儿最早的教育者,对幼儿的影响是 长期的,甚至是终身的。由于父母与子续的过程。家庭的生活环境和父母的言行举 止,从小就对幼儿产生深远影响,成为幼儿以后发展的重要基础。
一、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的不同特点
1)家庭访问。家庭访问简称家访,是家园合作的一种重要方式。家访可以使教 师更详细地了解幼儿的家庭状况和各方面表现,也有助于教师与家长的情感交流。 教师可以针对个别幼儿的具体表现,与家长共同商讨教育幼儿的措施,还可以介绍 幼儿在幼儿园的成绩、进步与存在的问题,争取家长与幼儿园的密切合作。家访可 以分为新生入园家访、特殊幼儿的定期家访、突发事件家访、问题幼儿重点家访和 生病幼儿家访等。这种家园合作的形式虽然花费精力较多,但实效性极佳。家访体 现了教师对幼儿的热情关怀、对家长的尊重和理解,以及对顺利完成教育任务的责 任。教师在进行家访时,要注意针对不同家长的特点进行谈话,要以关心、爱护幼 儿为出发点,以平等、诚恳的态度与家长交谈,多倾听家长的意见和建议。
幼儿教育学之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ppt课件
02
相比幼儿园,小学课程内容更加深入和广泛,需要学生掌握更
多的知识和技能。
学习方法的转变
03
幼儿园的学习主要通过感知和体验,而小学则需要通过理解和
思考,需要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思维能力。
行为规范与纪律要求的适应
1 2 3
行为规范的要求提高
小学生需要遵守更多的行为规范,如上课不迟到 、不早退、不打闹等,需要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 和责任感。
通过有效的衔接教育,减少家长对孩子升学 适应问题的担忧和焦虑,增强对教育的信心 和满意度。
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现状
教育理念差异
幼儿园注重游戏和体验,小学则强调 知识和学科学习,两者在教育理念上 存在差异。
师资力量不足
部分地区的幼儿园和小学教师缺乏专 业的衔接教育培训,难以有效实施衔 接教育。
教学内容和方法不同
适应性问题
学生需要适应新的学习环境、教学方式等。
家庭背景与社会环境的挑战
家庭教育背景差异
不同家庭的教育观念、 方式等存在差异。
社会环境影响
社会文化背景、价值观 念等对学生的影响不可 忽视。
家长期望与压力
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过高 ,可能给孩子带来压力 。
加强教师培训,提高衔接教育能力
加强幼儿园教师与小 学教师的交流合作, 共同研讨衔接教育问 题。
幼小教师互访交流
组织幼儿园和小学教师相互参观 、听课、评课等活动,促进双方
教师的交流与合作。
联合教研活动
定期开展幼小联合教研活动,共 同探讨幼小衔接教育中存在的问
题和解决方法。
教育资源共享
充分利用双方的教育资源,实现 资源共享,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
效率。
幼小衔接课程的建设与实施
幼儿教育学——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
2
WHERE
4
规则意识和执行规则的能
力薄弱
产生原因: 对遵守规则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培养策略: (1)制订班级规则时让幼儿参与制订 (2)多与幼儿做约定 (3)引导儿童主动地交流和谈判 (4)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别人的活动 (5)给幼儿正面的强化 (6)与幼儿共同分享在交往中的心得
人际交往能力缺乏
(1)提高教育的针对性。 (2)规范教育者的行为,为幼儿树立良好 的模仿榜样。 (3)帮助幼儿学会正确地表达和控制自己 的情感,掌握一些常用的缓解不良情绪的方 式与方法。 (4)培养幼儿的同情心,让幼儿体会到帮 助别人、与小朋友友好和睦相处的乐趣。 (5)教给幼儿一些人际交往的方式和方法, 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四 ) 协 调 幼 儿 园 、 小 学 、 家 庭 和 社 会 的 关 系 , 共 同 做 好 幼 小衔接工作
(1)幼儿教育是人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 终身教育发展的奠基阶段。因此,应该把幼小衔接工 作放到终身教育的大背景下去考虑。
(2)培养幼儿入学适应性要以培养幼儿全面素质发 展为主要任务,因为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幼儿,能较 快地适应小学的学习和生活。
(1)在做幼小衔接工作的时候,幼儿园应充分发掘家庭和社区教 育资源的作用,争取家长的理解、主动参与。
(2)建立幼儿园和小学之间的联系,共同搞好衔接工作。在活动 安排上,可在大班幼儿临近毕业时,教师带领幼儿参观小学,引 导幼儿认识小学的环境。
老师的投诉:
放学接孩子时,老师告诉家长: “她上课思想开小差,做小动作, 有时想说话就说话,影响了正常教 学。”回家后家长批评了她。
孩子的变化
家庭作业没有家长提醒,她从来不主 动做,只有家长在旁边监督,才勉强 做一些,只要家长一离开,她马上就 会玩这个弄那个,就算面前没什么可 玩的,也是玩笔呀、橡皮呀或者干脆 发呆。为了这个事家长不知跟她讲了 多少遍道理,奖也奖过,骂也骂过, 打也打过,就是不见效果。有天早上, 她突然说:“我不去上学了,就是不去 上学了!”
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
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是孩子教育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学习动力和适应能力。
为了实现幼小衔接的无缝对接,教育者、家长和幼小学校都需要共同努力。
本文将探讨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有效促进幼小衔接。
一、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重要性幼儿园与小学衔接对于孩子的学习和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幼儿园是孩子从家庭走向学校的第一个环节,顺利过渡到小学是孩子适应学校和学习的首要任务。
其次,幼儿园培养了孩子的基本生活和社交能力,而小学则进一步培养孩子的学习和思维能力。
良好的衔接能够帮助孩子顺利过渡并适应小学的学习方式和要求。
最后,幼小衔接还有助于建立学校和家长之间的紧密联系,形成家校合作的良好氛围,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二、促进幼小衔接的有效措施为了促进幼小衔接的顺利进行,教育者、家长和幼小学校可以采取以下有效措施:1. 沟通合作:教育者和家长应建立密切的沟通合作关系。
教育者可以定期组织家长会或家长培训,向家长介绍小学的学习方式和要求,解答家长的疑虑和关切。
同时,教育者还可以向小学老师介绍孩子的个性、喜好和潜力,以便小学老师更好地了解孩子,开展个性化的教学。
2. 温暖过渡:幼儿园和小学可以共同举办过渡活动,让孩子在熟悉的环境中逐步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例如,可以组织幼小联欢活动,让孩子在和小学生一起参与游戏和学习的过程中建立友谊和信任。
同时,小学也可以定期安排幼儿园的教师到小学进行讲座等方式,为幼儿园的孩子提供温暖的过渡。
3. 学科衔接:幼儿园和小学可以进行学科衔接,使孩子能够顺利过渡到小学的学习内容。
幼儿园可以在幼儿园阶段逐步引入小学的基础知识,如数字、字母等,以便孩子能够有一定的准备和适应能力。
小学也可以根据幼儿园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适应幼儿园孩子的学习需求。
4. 教学方式:小学教师可以根据幼儿园孩子的特点和学习习惯,采用一些幼儿园教学中常用的方式和方法,如游戏教学、体验式教学等。
第九章 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
第九章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一、学习要求1.理解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重要性2.明确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原则3.掌握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基本方法与途径二、学习重点、难点重点1:什么是幼小衔接衔接,是指两个相邻的教育阶段之间在教育上的互相连接。
幼儿园与小学是邻近的教育阶段,幼小衔接是指根据幼儿过渡期身心的特点,从体、智、德、美诸方面做准备,使学前儿童能够顺利入学,也为其长远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重点2: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意义1.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需求:过渡期的存在2.小学教育现状的呼唤:儿童入学适应不良3.现代学前教育使命的要求:儿童的长远发展难点1: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原则1.长期性而非突击性的原则指不能把幼小衔接工作仅仅视为两个教育阶段的过渡问题,而应把它置身于终身教育的大背景下去考虑,也就是说,要以儿童的长远发展为目标,把幼小衔接工作贯穿于幼儿园教育的各个阶段而不仅仅是大班后期。
2.整体性而非单项性的原则指幼小衔接工作应当从学前儿童体、智、德、美各方面全面进行,不应仅偏重某一方面。
3.与小学的适应性而非小学化原则避免两种倾向:一是提前让学前儿童学习小学的教材二是用小学教育的组织形式与方法对待学前儿童4.家、园、校的一致性而非孤立化原则指幼儿园教育应和社区、家庭、小学密切联系,互相配合,注意两个阶段教育的相互衔接。
重点3:幼小衔接工作的内容1、培养学前儿童对小学生活的热爱和向往2、培养学前儿童对小学生活的适应性(1)培养主动性(2)培养独立性(3)发展人际交往能力(4)培养规则意识和时间观念3、帮助学前儿童做好入学前的学习准备(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2)培养良好的非智力品质(3)丰富感知经验,发展基本能力难点2:幼小衔接工作的主要途径1、日常生活2、专门性的主题衔接活动3、其它各领域的教学活动。
教师资格考试幼儿教育学考点第九章: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
教师资格考试幼儿教育学考点第九章: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2015年,教师资格考试全国统考由教育部统一制定考试标准和考试大纲,组织笔试和面试试题,并建立试题库,考试将按照高考的要求来组织;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师范毕业生不再直接认定教师资格,统一纳入考试范围;在校学生专科大三,本科大四才能报考;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明有效期为三年,中小学教师资格每五年注册一次,注册条件以师德表现、年度考核和培训情况为主要依据。
目前教师资格考试国家统考试点地区有河北、上海、浙江、湖北、海南、广西、山东、山西、安徽、贵州、江苏、吉林、陕西13个省份。
以下为文章详情学习目标1.了解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含义;2.明确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指导思想;3.掌握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主要内容和方法;4.了解幼儿园与小学衔接时应注意的问题。
核心内容纲要一、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含义1.造成幼儿园与小学不衔接的原因(1)学前阶段与小学阶段的不同教育特点①主导活动方面;②作息制度及生活管理;③师生关系;④环境设备的选择与布置;⑤社会及成人对儿童的要求和期望;(2)儿童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与连续性规律2.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重要性二、幼儿园实施幼小衔接工作的指导思想1.长期性而非突击性2.整体性而非单项性3.培养入学的适应性而非小学化三、幼儿园方面的幼小衔接工作1.幼小衔接工作的主要内容与方法(1)培养幼儿对小学生活的热爱和向往(2)培养幼儿对小学生活的适应性①培养幼儿的主动性;②培养独立性;③发展人际交往能力④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和任务意识。
(3)帮助幼儿做好入学前的学习准备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②培养良好的非智力品质;③发展思维能力和基础能力。
2.幼小衔接工作应注意的问题(1)进行幼儿园与小学教育的双向改革,双方都把培养儿童的基本素质作为衔接工作的着眼点,共同创造合理的过渡期的外部教育环境与条件,搞好衔接工作。
(2)转变观念,提高教师素质,认真研究过渡期儿童的特点与发展需要,有的放矢地做好过渡期的教育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这反映了教师劳动的( )
•
A.示范性 B.主体性 C.间接性 D.连续性
老师,游戏中的伙伴”,这说明幼儿教师的劳动具有( 的特点。
• 2.人们描述幼儿教师是幼儿“生活中的妈妈,学习中的
•
A.纯真美好
B.教育效果长期性
•
C.精神生产
D.多重角色
3、培养入学的适应性而非小学化。
• 四、幼小衔接工作的主要内容与方法(论述题 除了答要点还 要进行扩充)
• • • • • (一)培养幼儿对小学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二)培养幼儿对小学生活的适应性 1、培养幼儿的主动性 2、培养独立性 3、发展人的交往能力
•
• •
4、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和任务意识
(三)帮助幼儿做好入学前的学习准备 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段特点的交叉时期。在这一时期,儿童既保留了上一阶段
的某些特征,又拥有下一阶段刚刚出现的某些特点,这一
时期在教育学上被称为过渡期。 • 儿童入园后的适应性问题主要表现为:身体方面、心 理方面、社会性方面。
三、幼儿园实施幼小衔接工作的指导思想:(简答)
• 1、长期性而非突击性;
•
•
2、整体性而非单项性;
2、作息制度及生活管理。
3、师生关系 4、环境设备的选择与布置 5、社会及成人对儿童的要求和期望
• (二)儿童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与连续性规律
•
两类教育机构都比较重视阶段性,而忽视阶段之间的过渡,这是造
成幼儿园与小学不衔接的根本原因。
• 二、这渡期(概念)
•
在儿童前、后两个发展阶段之间存在一个兼具两个阶
• 3.1990~1994年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与国家教委合作进 行的“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研究”结果表明:幼小衔接教 育的实质问题是( )
•
• • •
A.主体的适应性问题
B.师生关系的变化问题 C.幼儿园与小学的环境差异问题 D.课程的问题
• 4.托幼机构的基本活动形式是( ) • • A.上课 C.娱乐 B.日常生活 D.游戏
第九章 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
• 幼小衔接(概念)是指由幼儿园大班进入 到小学一年级,此时期恰好是结束幼儿园 时期,开始接受正规小学教育的初期,也 是幼儿心理发展的一个转折期。
一、造成幼儿园与小学不衔接的Fra bibliotek因?(简答或论述)
• (一)学前阶段与小学阶段的不同的教育特点:
• 1、主导活动方面。
•
• • •
•
•
2、培养良好的非智力品质
3、发展思维能力和基础能力
判断
• 1.幼儿园教育就是为幼儿入学做准备。 • 2.幼小衔接的过渡期是大班第二学期和小学一年级的第一学期
。因此,幼儿园的幼小衔接应由大班老师在大班第二学期着手
进行。 • 3. 读写困难和数学困难是幼儿进入小学后面临的主要困难。因 此,为幼儿进行入学准备主要旨在着两个方面进行。 • 4.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的意义在于使幼儿能够适应小学的学习生 活。 • 5.幼小衔接工作关系着幼儿终身的成长和发展。
第十章 幼儿园的一日活动
•
幼儿园的一日活动是指幼儿园每天所进行所有保育、教
育活动。它包括由教师组织的活动(如幼儿的生活活动、劳动
活动、教学活动等)和幼儿的自主自由活动(如自由游戏、区
角活动等)。 • 幼儿日常生活活动的教育贯穿于幼儿各种教学活动始终, 它既是幼师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和品德的主要途径,又是幼 师开展其他教育活动的背景。 •
• A.帮助幼儿做好入学前准备 B.培养幼儿的主动性 • C.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和任务意识
)
D.培养幼儿的独立性
• 3.有的幼儿园在课程中将社区的历史、风俗、
革命传统等作为乡土教材来利用,使幼儿园教
育内容丰富而有特色。这发挥了( )对幼儿
园教育的意义
•
•
A.社区资源
C.社区习俗
B.社区环境
D.社区文化
练习
• 1.向家长系统宣传和指导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的幼儿园家庭
教育指导形式是( )
• • A.咨询学校 C.家长学校 B.家长委员会 D.电话联系
• 2.在幼儿进入小学后,有的新生在老师询问作业时,很轻松 地说,“我不喜欢做”“昨天,爸爸带我去姥姥家了,所以
我没写”。这种现象要求在幼小衔接工作中要(
• 三、日常生活活动的内容
• (一)入园和离园 • (二)进餐、饮水、盥洗、如厕和睡眠活动 • (三)过渡活动和自由活动 • (四)散步
• 四、组织指导日常生活活动应注意的问题
• • (一)保教结合 在保育中渗透教育,在教育中坚持保育。
• (二)建立合理的常规 • (三)生活技能的练习。进餐习惯、如厕、睡觉、脱衣服 等。
• 一、日常生活活动的教育价值
• (一)日常生活活动为幼儿提供了充足的营养和训练机会,
促进幼儿体育目标的实现
• (二)日常生活为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以及借助观察
理解知识的机会 • (三)幼儿在日常生活的待人接物中学会并运用人与人相互 交往的行为规则 • (四)幼儿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