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力学13能量法

合集下载

材料力学第十三章 能量法

材料力学第十三章 能量法

1 vε = = τγ 2G 2
τ2
三、扭转
由实验知,线弹性范围内,扭转角与扭转力偶成线性关系: 由实验知,线弹性范围内,扭转角与扭转力偶成线性关系:
M e l M e 2l 1 1 Vε = W = M e ⋅ ∆φ = M e = 2 2 G I p 2G I p
T 2 ( x) Vε = ∫ dx 2G I p ( x) l
截面的挠度。 例:求图示简支梁C截面的挠度。 求图示简支梁 截面的挠度
F
θ B2
wC1
解:由功的互等定理 F ⋅ wC1 = M ⋅ θ B 2
得:F ⋅ wC1
Fl =M⋅ 16 E I Ml = 16 E I
2
2
由此得:wC1
例:求图示悬臂梁中点C处的铅垂位移∆ C 。 求图示悬臂梁中点 处的铅垂位移
故:
M ( x) M ( x) ∆=∫ dx EI l
M ( x) M ( x) 莫尔定理 ∆=∫ dx 莫尔积分) (莫尔积分) EI l
对于组合变形: FN ( x) FN ( x) T ( x) T ( x) M ( x) M ( x) ∆=∫ dx + ∫ dx + ∫ dx EA GI p EI l l l
积分得: 积分得:
FN (x)dx M (x)dx T (x)dx Vε = ∫ +∫ +∫ 2EA 2EI 2GIP L L L
2
2
2
例:试求图示悬臂梁的应变能,并利用功 试求图示悬臂梁的应变能,并利用功 求自由端B的挠度 能原理求自由端 的挠度。 能原理求自由端 的挠度。
F
解:
B
A
l
x
M ( x) = − F ⋅ x

材料力学(单辉祖)第十三章 能量法

材料力学(单辉祖)第十三章 能量法

第十三章能量法主讲人:张能辉1引言2-研究变形体方法:微体法,能量法引言微体法几何关系i ij u ~ε微体法静力学关系物理关系ijij εσ~平衡ij σd v ⇓V控制方程数学手段ij σ边界条件初值条件ijε3-引言能量法1P P 1P 外力作用线弹性体恢复22P 变形效应外力卸除原形i P →ij ij εσ~Hooke’s Law Lineariij u ~ε线弹性体f广义载荷δ广义位移δ∝f 引进比例常数δk f =下面看能量如何写?与外力有何关系?4由能量守恒WV =ε(外力功全部转化成应变能)P26488主平面微体应变能(P264 8-8)1ii εσυε2=应变能密度i =1,2,3)(,,)6外力功与应变能杆件应变能微段d x 储存应变能∫∫⋅==dVAdAdx dV dV εεευυdAxx体积分化为面积分d x dV整个梁存储应变能积分思想: 微段的叠加==dAdx dV V εεευ变∫∫∫AlV822 EA21 2NFdx EAd ml2ρ2p外力功与应变能弯曲(忽略切应力)21zM 21zM 2zEI ευ=2z lV dxEI ε=∫Conclusion外力功与应变能应变能特点C1: 与载荷终值有关,而与加载次序无关M(a) M 、F 同时作用(b)ABF (b)先F 后M (c) 先M 后F 三种加载历史等效?FM F M M FM M M M M =+=+19互等定理23互等定理讨论2F 独立加第I 组力系F 123411121:0;0;Δ→Δ→Δ先加第II 组力系,再加第I 组力系3F 2F 21110;0:Δ′→Δ′→Δ12344F ????;21211111Δ′=ΔΔ′=Δ问1F F =k Δ保证相等27互等定理线弹性体变形能特点:大小取决于加载终值而与加载次序无关21V V =414313222121Δ+Δ=Δ+Δ⇒F F F F 21F F I 组力系12I 组力系作用点43F F II 组力系,3,4力点II 组力系作用点2212,ΔΔII 组力系在I 组力系作用点引起的沿I 组力系方向的位移4131,ΔΔI 组力系在II 组力系作用点引起的沿II 组力系方向的位移28互等定理等定功的互等定理第I 组力系在第II 组力系引起位移上所做功等于第II 组力系在第I 组力系引起位移上所做功简化:If F 1---I; F 2---IIthen F =F FF =2then F 1Δ12= F 2Δ2112FF =1If F 1= F 2, then Δ12=Δ21位移互等定理弹在对于线弹性体,若在1,2处分别作用两个大小相等的载荷,则点1处由于点2处载荷引起的位移Δ12等于处由点点2处由于点1处载荷引起的位移Δ2129Example-1实测w 1 ,w 2 ,w 3方案:1F3211.三点装位移计浪费2.一个位移计逐点测费工1新方案(位移互等定理)F323.自由端加位移计逐点加载不影响原有力系30单位载荷法32Example-1E ample1qABlx已知:梁EI=const已知梁求:w=?θA=?A38Example-2M aCB B1x x FAa 2已知:刚架M B =F a 求:Δcy =?40E l3 Example-3BA1αβ2CF已知:桁架EA, l1l2? Δ?求: Δcx=? Δcy=?43Example-4 (P20 12-5)F FR已知:小曲率曲梁AB已知:小曲率曲梁,轴线曲率半径为R求:截面A和B的相对转角46E l5(P56)Example-5 (P56)F OA BϕCA B已知:小曲率曲梁,轴线曲率半径为R求求:A的铅垂位移48余能与卡氏第二定理50。

材料力学习题册答案-第13章 能量法

材料力学习题册答案-第13章 能量法
如果考虑轴向拉压,解法同第2题,略。
5.如下图刚架受一对平衡力F作用,各段的EI相同且等于常量,试用图乘法求两端A、B间的相对转角。
解:应用图乘法,在A、B点加一对单位力偶。它们的内力图如下图。
6.图示刚架,各段的抗弯刚度均为EI。试计算B截面的水平位移和C截面的转角。
解:应用图乘法,在B截面加一水平单位力,在C截面加一单位力偶,它们的内力图如下图。
第十三章能量法
一、选择题
1.一圆轴在图1所示两种受扭情况下,其〔A〕。
A应变能相同,自由端扭转角不同;
B应变能不同,自由端扭转角相同;
C应变能和自由端扭转角均相同;
D应变能和自由端扭转角均不同。
〔图1〕
2.图2所示悬臂梁,当单独作用力F时,截面B的转角为θ,假设先加力偶M,后加F,那么在加F的过程中,力偶M〔C〕。
A不做功;B做正功;
C做负功,其值为 ;D做负功,其值为 。
3.图2所示悬臂梁,加载次序有下述三种方式:第一种为F、M同时按比例施加;第二种为先加F,后加M;第三种为先加M,后加F。在线弹性范围内,它们的变形能应为〔D〕。
A第一种大;B第二种大;
C第三种大;D一样大。
4.图3所示等截面直杆,受一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F作用。假设杆的拉压刚度为EA,材料的泊松比为μ,那么由功的互等定理可知,该杆的轴向变形为 ,l为杆件长度。〔提示:在杆的轴向施加另一组拉力F。〕
A 0;B ;
C ;D无法确定。
〔图2〕〔图3〕
二、计算题
1.图示静定桁架,各杆的拉压刚度均为EA相等。试求节点C的水平位移。
解:解法1-功能原理,因为要求的水平位移与P力方向一致,所以可以用这种方法。
由静力学知识可简单地求出各杆的内力,如下表所示。

材料力学第十三章 能 量 法

材料力学第十三章 能 量 法

单元体上外力作功: W s e1 d e 0
应变能密度:
ve
e1 s d e
0
边长为dx、dy、dz的单元体: dVe ve d x d y d z
杆: Ve dVe V ve dV
线性弹性体:
ve
s e1
0
de
1 2
s
1e1
1 2
Ee12
1 2E
s
2 1
ve
1 d
0
1 2
1
AF
Fl 2 16 EI
应变能:

1 2
M AM
(1 2
FDCF
M AF )
1
F 2l3 (
M
2l
MFl 2
)
EI 96 6 16
④ M、F 分别单独作用
F
A
DCF
B
A M AM
B
DCF
Fl 3 48 EI
AM
Ml 3EI
应变能之和: VεF VεM
1 2
FDCF
1 2
M AM
1 EI
VεS
l
s
FS2 (x) d x 2GA
s — 剪切形状因数
S
S
通常,梁的剪切应变能远小于弯曲应变能。
杆件发生组合变形
在线弹性、小变形的条件下,每一基本变形的内力仅 在其相应的基本变形上作功,在其他基本变形上不作功。

l FN2 (x) d x 0 2EA
l T 2 (x) dx
0 2GIp
材料是线弹性的,但变形 D 与力F 不是线性的
几何非线性弹性问题
材料是非线性弹性的
物理非线性弹性问题

材料力学-第十三章能量方法

材料力学-第十三章能量方法

fc
U P
M (x) M (x) dx
l EI P
1
EI
l 2 0
[(
P 2
Me l
) x1
M
e
]
x1 2
dx1
1 EI
l 2
(
P
02
Me l
) x2
x2 2
dx2
M el 2 Pl3 16EI 48EI
(
)
31
• 例13-6 求刚架B的水平位移和C点的转角。
解:
AB段: M (x1) (Pa Pf x1)
P
2
29
A截面的转角:
A
U M e
M (x) M (x) dx l EI M e
1
EI
l
2 [(
0
P 2
Me l
) x1
M e ](1
x1 l
)dx1
1
EI
l 2 0
(P 2
Me l
) x2
x2 l
dx2
M el 3EI
Pl 2 16EI
(
)
30
Me
p
A
C
X1
L/2 L/2
B
X2
C截面的挠度为:
A ②将内力对MA求偏导后,令M A=0
L xO
③求变形( 注意:M A=0)
M (x)
1
M A M 0
A
A
L
M (x) M (x) dx EI M A
L Px dx 0 EI
PL2
2 EI
A
PL2 ( 2 EI
)
“负号”说明 A与所加广义力MA反向。

材料力学刘鸿文第六版最新课件第十三章 能量方法

材料力学刘鸿文第六版最新课件第十三章 能量方法

13-3 应变能的普遍表达式
基础知识
广义
线弹性结构上受一个外力作用,任一点的位移与该力成正比。
线弹性结构上任意一点的广义位移与各广义力成线性 齐次关系。
比例加载时,线弹性结构上任一外力作用点沿外力方 向的位移与该点的广义力成正比。
F1
1
应变能只取决于受力变形的最终状态,因
此可采用便于计算的方式计算应变能。
P1
P2
1 dV 2 M( x )d
一般情况下: 剪力对变形的影响很小,剪切 应变能远远小于弯曲应变能。
M 2( x )dx dV 2EI
w = M(x) = dθ EI dx
d M( x) dx
EI
M 2( x )dx
V l 2EI
应变能的特点:
(1)基本变形的应变能通式:
1
V
W
F 2
F2
F3
采用比例加载
2 3
外力
比例
0
位移
比例
F1、F2、F3
1、 2、 3
0
V
W
1 2
F11
1 2
F2 2
1 2
F33
n i1
1 2
Fii
即:线弹性体的变形能等于每一外力与其相应位移乘
积的二分之一的总和。
克拉贝依隆原理
对于组合变形
M (x)
Fs(x)
FN (x)
T (x)
M (x)
FN (x)
Me
⑵ 应变能
V
L
M 2 (x) dx
2EI
L
1 2EI
(M e
Fx)2 dx
M
2 e
L
M e FL2

材料力学第十三章 能量法2013

材料力学第十三章 能量法2013

§13-7 计算莫尔积分的图乘法 ★重点
(Energy methods)
§13-1 概述(Introduction)
能量方法 (Energy methods )
利用功能原理 U = W 来求解可变形固体的位移、变形和内 力等的方法.
功能原理(Work-energy principle) 外力功等于变形能
2
Me ( x) U dx l 2 EI ( x )
2
(Energy ( Strain energy density for pure shearing state of stresses )
1 u ηγ 2
将 = G 代如上式得
G 2 2 u γ 2 2G
F1a
F2
M图
a B x A
F1a+F2l
特点:在刚节点处,弯矩值连续 ;
(Chapter Thirteen)
(Energy Method)
(Energy methods)
第十三章 能量法 (Energy Methods)
§13-1 概述(Introduction) §13-2 杆件变形能的计算及普遍表达式 §13-3 互等定理(Reciprocal theorems) §13-4 卡氏定理(Castigliano’s Theorem) §13-5 虚功原理(了解) §13-6 单位荷载法 莫尔定理 ★重点
2、利用功能原理计算变形 (Work-energy principle for calculating deflection)
2 FN ( x) T 2 ( x) M 2 ( x) U dx dx dx l 2 EA( x ) l 2GI ( x ) l 2 EI ( x ) p

材料力学能量法

材料力学能量法

材料力学能量法材料力学能量法是材料力学中的一种重要分析方法,它通过能量原理来研究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行为。

能量法在工程应用中具有广泛的意义,可以用于解决各种复杂的材料力学问题。

本文将对材料力学能量法进行详细介绍,包括其基本原理、应用范围和计算方法等内容。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材料力学能量法的基本原理。

能量法是以能量守恒原理为基础的一种力学分析方法,它认为在任何力学系统中,系统的总能量始终保持不变。

在材料力学中,通过能量方法可以方便地求解结构的变形、应力分布和稳定性等问题。

能量法的基本原理为系统的总能量等于外力对系统做功的总和,即系统的内能和外力对系统做功的总和保持恒定。

其次,材料力学能量法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它可以用于分析材料的弹性、塑性、断裂等力学性能,也可以用于研究材料的疲劳、蠕变、冷却等行为。

在工程实践中,能量法可以应用于各种材料的设计、优化和性能评估,如金属材料、复合材料、土木工程材料等。

通过能量法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材料的力学行为,为工程设计和材料选型提供科学依据。

最后,我们来介绍一下材料力学能量法的计算方法。

能量法的计算方法主要包括弹性能量法、弹塑性能量法和断裂能量法等。

在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问题选择合适的能量方法,并结合数值计算和实验验证进行分析。

在计算过程中,需要考虑材料的本构关系、加载条件和边界约束等因素,以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综上所述,材料力学能量法是一种重要的力学分析方法,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深远的理论意义。

通过能量法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行为,为工程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在今后的研究和应用中,我们需要进一步深入理解能量法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推动其在材料力学领域的发展和应用。

材料力学第十三章__能量方法

材料力学第十三章__能量方法

解:由节点B的静力平衡 条件求得各杆内力:
NAB5 4P , NBC4 3P
构架的变形能等于 AB和 BC两杆变形能之和:
UUAB UBC N 2A 2ElB AA B N 2B 2ElC BA C
U 1.9P2l 2EA
1.9P2l UWPB
2EA
2
B

1.9Pl EA
的中点挠度 f 5q l 4
。求梁在中点
384 E I
集中力P作用下 (见图),梁的挠曲线与梁变
形前的轴线所围成的面积 。


q P 5ql4 5Pl4
384E I
384E I
例:长为 l、直径为d的圆杆受一对横向压力
P作用,求此杆长度的伸长量。已知E和μ。
解:由位移互等定 ,理 ①知 杆的伸长量 ②杆直径的减小量
i

U C Pi
性弹性杆件或杆系在 外力Pi作用点处与Pi相 应的位移δi
在线弹性杆件或杆系U=UC
卡氏第二定理 i

U Pi
线弹性杆件或杆系的应变能U对
于作用在该杆件或杆系上的某一
外力之变化率就等于该力作用点
沿作用线方向的位移。
(1)
轴向拉伸和压缩
i

l
N(x)N(x)dx EA P
M2(x) dx
l 2EI(x)
QS Z
bI Z
矩形:
s
6 5
U

l
s Q 2 dx
2 GA
圆形: 薄壁管:
s s

10 9 2 .0
U弯

l
22
1 (Px)2dxP2l3

材料力学(配浙大 刘鸿文第五版)13 能量法

材料力学(配浙大 刘鸿文第五版)13 能量法
C
F1
b
F2
P21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机械设计与车辆工程研究所
材料力学
(1)先在 B 截面加 F1,然后在 C 截面加 F2
第十三章
能量方法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a)在 B 截面加 F1, B截面的位移为
B1
外力作功为
F1a EA
2 1
A
B
a
1 F a W1 F1δB1 2 2 EA
(b)再在C上加 F2 C截面的位移为 C 2 F2 作功为
F3
C
B
F1
1
A
2
C1,C2,C3 是比例常数.
在比例加载时 F1/F2 和 F3/F2 也是常数
2 与 F2 之间的关系是线性的.
同理,1 与 F1, 3 与F3 之间的关系也是线性的.
P16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机械设计与车辆工程研究所
材料力学
第十三章
能量方法
3
F2
B B'
Fi
F3
C Fi
第十三章
能量方法
1 u ε ηγ 2
y
G 2 2 uε γ 2 2G
等直圆杆扭转时应变能的计算
a

d
Vε u εdV u εdAdx
V l A

x
G 2 uε γ 2 2G
2
P13
b z dx
dx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机械设计与车辆工程研究所
材料力学
P22
F1
C
b
F22 (a b) 1 W2 F2 C 2 2 2 EA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机械设计与车辆工程研究所

材料力学:ch13 能量法

材料力学:ch13 能量法

第十三章 能量法13-2 图示变宽度平板,承受轴向载荷F 作用。

已知板件厚度为δ,长度为l ,左、右端的截面宽度分别为b 1与b 2,材料的弹性模量为E ,试用能量法计算板件的轴向变形。

题13-2图解:对于变截面拉压板件,应变能的表达式为x x b E F x x EA F V lld )(2d )(202N02N⎰⎰==δε (a)由图可知,截面x 的宽度为x lb b b x b 121)(-+= 代入式(a ),并考虑到,于是得F F =N 121221212 0 ln )(2d 21b b b b E δlF x x l b b b δF E V lε-=⎪⎭⎫ ⎝⎛-+=⎰设板的轴向变形为∆l ,则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可知,12122ln )(22Δb b b b E δlF l F -= 由此得1212ln )(Δb b b b E δFll -=13-4图示结构,承受铅垂载荷F 作用。

已知杆BC 与DG 为刚性杆,杆1与2为弹性杆,且各横截面的拉压刚度均为EA ,试用能量法计算节点D 的铅垂位移。

题13-4图解: 1. 轴力计算未知支反力四个,未知轴力两个,即未知力共六个,而独立或有效平衡方程也为六个,故为一静定问题。

设杆1与杆2均受拉,则刚性杆BC 与DG 的受力如图b 所示。

由平衡方程 02 ,0N2N1=⋅+⋅=∑a F a F M B022 ,0N2N1=⋅-⋅-⋅=∑a F a F a F M G 得34N1F F =, 32N2FF -= 2. 铅垂位移计算 结构的应变能为EA l F EA l F EA l F EA l F V ε9103234222222222N 21N =⎥⎥⎦⎤⎢⎢⎣⎡⎪⎭⎫ ⎝⎛-+⎪⎭⎫ ⎝⎛=+= 设节点D 的铅垂位移∆Dy 与载荷F 同向,因此,载荷F 所作的功为2DyF ΔW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于是有EA l F F ΔDy 91022= 由此得节点D 的铅垂位移为()↓=920EAFlΔDy 13-5 图a 所示圆柱形大螺距弹簧,承受轴向拉力F 作用。

材料力学第十三章 能量法

材料力学第十三章    能量法

1 W F wC 2
由Vε=W 得
Fa 2b 2 wC 3 EIl
例题
试求图示四分之一圆曲杆的变形能,并利用功能原理求B截
B
面的垂直位移. 已知EI为常量.
解: M ( ) FRsin
F
R
θ
M ( ) Vε Rd l 2 EI π ( FRsin )2 πF 2 R 3 2 Rd A 0 2 EI 8 EI 1 W F y 2 πFR 3 由Vε=W 得 y 4 EI
1 1 1 1 W P1 1 P2 2 P3 3 Pn n 2 2 2 2
All forces are applied slowly from zero to the final value. All deformations are within the proportional limit. Conclusion: (1) U is not related to the order in which the forces are applied. (2) U = W
q
A B
F=qa
C x A x B x 2a a
C
1
x
FRA
2a
a
1/2a
(2)求C 截面的转角(在C处加一单位力偶)
qa qx 2 x AB: M ( x) x M ( x) 2 2 2a BC: M ( x ) qa x M ( x) 1 2 2 a qa a 1 qx x C [ ( x )( )dx ( qax )(1)dx ] 0 EI 0 2 2 2a 5qa 3 6 EI ( )
例题 图示外伸梁,其抗弯刚度为 EI. 用单位载荷法求C点的挠 度和转角.

材料力学能量法知识点总结

材料力学能量法知识点总结

材料力学能量法知识点总结材料力学是工程力学的重要分支之一,研究材料在受力作用下的变形与破坏行为。

能量法是材料力学的基础理论之一,通过利用能量守恒原理,分析和求解材料的力学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本文将对材料力学能量法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进行总结。

1. 弹性势能与弹性应变能材料在受力作用下产生的变形能够存储为弹性势能,其中最常用的势能是弹性应变能。

弹性应变能是由于材料的弹性变形而储存的能量,可表示为弹性应变能密度。

2. 弹性势能的计算方法弹性应变能的计算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通过力学平衡方程和材料力学性质的函数关系进行积分计算;二是通过应力-应变关系和应变能密度公式进行计算。

3. 弹性势能的应用弹性势能的应用涉及材料的变形、破裂、接头设计等问题。

通过计算弹性势能可以判断材料是否会发生破裂,并可用于材料的优化设计。

4. 塑性势能与塑性应变能材料在塑性变形时会产生塑性势能,塑性势能是由于材料的塑性变形而储存的能量。

塑性应变能可表示为塑性应变能密度。

5. 塑性势能的计算方法塑性势能的计算方法适用于材料的非弹性变形过程,常用的方法有等效应力法和Mises准则。

通过计算塑性势能可以估计材料在受力作用下的变形程度和破坏形式。

6. 塑性势能的应用塑性势能的应用主要涉及材料的变形、强度分析和塑性成形工艺等问题。

通过计算塑性势能可以评估材料的强度和变形能力,并可用于材料的成形优化。

7. 总势能与变分原理材料受到多种因素的叠加作用时,总势能是各种势能的代数和。

变分原理是能量法的基本原理之一,通过对总势能进行变分,得到材料力学问题的基本方程。

8. 总势能的应用总势能的应用主要涉及材料的稳定性分析和振动问题。

通过计算总势能可以判断材料的稳定性,预测振动频率和振动模式。

9. 耗散能与损伤模型材料在受力作用下会发生能量损耗,产生耗散能。

通过建立耗散能与应变的关系,可以描述材料的损伤行为,并建立损伤模型进行应力-应变分析。

中国民航大学《材料力学》第13章 能量法

中国民航大学《材料力学》第13章 能量法

CAUC
几何法:
1
1
F1L1 EA
2PL EA
2β B
Δ2
Δ1
β
C
B’
D
2
PL EA
BC
21
2
2PL EA
CD
2
PL EA
BD (2 2 1)PL EA
CAUC
例5:图示简支梁 AB,承受均布载荷 q 作用。试用卡氏定理计算 B
截面的转角,设 EI 为常数。
q
解:在 B 处附加一力偶 MB,计算在 q 和
在弹性范围内,弹性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变形而在体内积蓄 的能量,称为弹性变形能,简称变形能。
固体在外力作用下,引起力作用点沿力作用方向位移,外力 因此而做功。另一方面,弹性固体因变形而具备了做功的能 力,即储存了变形能。物体的变形能在数值上等于外力在加 载过程中在相应位移上所做的功,即
Vε =W
在弹性范围内,弹性体的变形能量是可逆的;超过弹性范围, 塑性变形将耗散一部分能量,变形能不能全部再转变为功。
CAUC
第一节 外力功、应变能与克拉比隆定理
一 杆件变形能的计算
1、轴向拉伸或压缩

W
1 2
FN
L
FN2 L 2EA
当拉力FN为变量时,
F
dF F
L
L
d(L)
dVε
FN2 (x) 2EA
dx
2、纯剪切

L
FN2 (x) 2EA
dx
u 2 1
2G 2
单位体积变形能:
u Vε
2
1
关系时,才能应用卡氏定理。
卡氏定理的特殊形式:
(1)横力弯曲的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1 V F2 22 F111 F2 21 2 2
功的互等定理:
F1 12 F2 21
即:F1 力在由F2力引起的位移上所作的功,等于F2 力在由F1力引起的位移上所作的功。
若F1 = F2 ,则得
位移互等定理:
12 21
即: F2引起的F1 作用点沿 F1方向的位移,等于同 样大小的力F1 引起的F2作用点沿 F2方向的位移。
( F1 F2 ) L F1 L F2 L F1F2 L V 2 EA 2 EA 2 EA EA
2
2
2
L
2) F1 单独作用下:
F1 F2
F1 L V 1 2 EA
3)F2 单独作用下:
F22 L V 2 2 EA
2
L F1 F2
L
V1 V 2 V
证毕。
b Px1 l ( 0 ≤x1 ≤ a) a CB段: M(x2 ) = RB x2 = Px2 l ( 0 ≤x2≤ b) 2
AC段:M(x1 ) = RA x1 =


13-3 应变能的普遍表达式
基础知识
广义
线弹性结构上受一个外力作用,任一点的位移与该力成正比。
线弹性结构上任意一点的广义位移与各广义力成线性 齐次关系。 比例加载时,线弹性结构上任一外力作用点沿外力方 向的位移与该点的广义力成正比。
P12 l1 P1作功为 V 3 2 EA
(5)应变能是可逆的。(跳板跳水)
总功仍为上述表达式。
直接利用功能原理求位移的实例
利用能量法求解时,所列 例 求简支梁外力P作用点C的挠度。 弯矩方程应便于求解。
解:
A x1 RA l a
P
C
1)求反力 2) 弯矩方程
b
x2
B RB
b RA P l
说明:
(1) 互等定理只适用于线弹性结构;
(2) 互等定理中的力与位移应理解为广义力和相 应的广义位移。则位移互等定理中的相同大小的 力为数值相同,位移相同也仅代表数值相同,量 纲对应。
(3)这里是指结构不可能发生刚性位移的情况下, 只是由变形引起的位移.
例:求图示简支梁C截面的挠度。
F
wC1
应变能远远小于弯曲应变能。
应变能的特点:
(1)基本变形的应变能通式:
2 内 力 l 1 V W F 2刚度 2
F-广义力泛指力或力偶矩;
-广义位移为线位移或角位移;
(2)应变能的数值恒为正值; (3)应变能为载荷的二次函数,同种类型荷载的变形能不 能叠加。
证明 1) F1 , F2 共同作用下:
DFi i F1D1 F2 D 2 Fi D i
所以:DV

DFi i
DV i DFi
卡氏第二定理
DFi 0
V i Fi
变形能对任一载荷Fi 的偏导数,等于Fi作用点沿Fi方向的位移
举例
F A 利用功能原理—— 2 L ( Fx) dx F 2 L3 1 1 : V W FwA 0 2 EI 6 EI 2 FL3 V FL3 V W wA wA 3EI
2
总功为: 先施加P2
Pl V P1 l1 P1 2 1 P2 ( l1 l 2 ) EA 2 EA 2 EA P1 l1 P2 2 ( l1 l2 ) V1 再施加P1 AB又伸长 Dl AB EA 2 EA
2
P1l1 P2保持不变,作功为 V 2 P2 EA
B2
解:由功的互等定理 F wC1 M B 2
Fl 得:F wC1 M 16E I Ml 由此得:wC1 16E I
2
2
例:求图示悬臂梁中点C处的铅垂位移D C 。
wC1
F
B2
解:由功的互等定理 F wC1 M B 2
l F 2 得:F wC1 M 2E I 2 Ml 由此得: wC1 8E I
22Leabharlann 3例题:悬臂梁在自由端承受集中力F及集中力偶矩 Me作用。设EI为常数,试求梁的应变能。
解: B F A
⑴ 弯矩方程
M ( x) M e Fx
⑵ 变形能
Me
L
M 2 ( x) 1 V dx ( M e Fx) 2 dx 2 EI 2 EI L L M e2 L M e FL2 F 2 L2 2 EI 2 EI 6 EI
1 W M 2
1 M 2l V M 2 2 EI
w =


1 dV M ( x )d 2
M(x) dθ = EI dx
d
M ( x) dx EI
理论证明:
M 2 ( x )dx dV 2 EI 剪力对变形的影响很小,剪切
V
l
M 2 ( x )dx 2 EI
外力功W=物体所储存的应变能Vε 。
3、线弹性体(线弹性结构)
(1)材料服从胡克定律。 (2)变形微小,各力的作用互不影响。
应用
叠加原理
的条件
(3)任一点的位移与载荷呈线性齐次关系。
(4)线弹性结构受到充分约束,在任何外力作用下没有
刚体位移。
即:位移是由变形引起。
讨论对象:线弹性体。
§13-2 杆件变形能计算
(4)弹性体中的应变能只决定于外力和位移的最终值,与加 载的次序无关;
P1
A
P2
先施加P1 再施加P2
P12 l1 V1 2 EA
l1
B
l2
C
AB又伸长 Dl AB
P2 l1 EA
P2l1 P1保持不变,作功为 V 2 P1 EA
P2 2 ( l1 l2 ) P2作功为 V 3 2 EA
求位移的普遍方法
2.不受材料和形状限制,适用于线弹性、非线性和塑性
问题;(只讨论线弹性问题)
3.可求解静定与超静定问题;
2、应变能和功能原理
应变能:在外力作用下,物体因产生弹性变形而储存的能 量称为弹性应变能,也称变形能。
功能原理
物体受力产生弹性变形时,外力作用点将沿力的方向产生位 移,因而外力要作功,若不计动能的变化和其它的能量损失。
a RB P l
3) 由功能原理
2 b a 1 M 2 ( x )dx 1 a b PyC = 0 Px1 dx1 + 0 Px2 dx2 l 2 2 EI 2EI l l 2 2 2 P a b P2 2 3 2 3 b a a b 分析: V W 1 Py 2 6 EIl C 6 EIl 2 2 Pa b 2 yC M 2( x )dx 3 EIl 结果大于零,说明位移的方向与力的方向一致。 V l 2 EI 只适用于结构上有一个载荷,要求载荷作用点沿载荷方向的位移。
Dl
x
dx
略去高阶微量,认为dx只承受FN (x)
q(x)· dx
FN(x)
dx
FN(x)+dFN (x)
FN 2 ( x )dx V dV l l 2 EA
应变能密度(变形比能)
1 2
2、扭转
加载过程中始终有 me
me T=me

l me 静载 外力功

Tl GI p
即:线弹性体的变形能等于每一外力与其相应位移乘
积的二分之一的总和。
克拉贝依隆原理
对于组合变形
M ( x)
FN ( x)
Fs(x)
M ( x)
FN ( x)
T ( x)
T ( x)Fs(x)
2 FN (x) T 2 (x) M 2 (x) kFs 2 (x) Vε dx dx dx dx l 2 EA(x ) l 2GI (x) l 2 EI (x) l 2GA(x) p
1、拉压
P=FN 静载P l q(x) P 加载过程中始终有 P P F l Dl N
EA
P
Dl
Dl 1 外力功 W PDl 2 2 1 1 FN l 应变能 V P Dl FN Dl 2 2 2 EA
1 FN 2 ( x )dx dV FN ( x )d Dl 2 2 EA
L wA=?
y z
变形能的应用
1.计算变形能 2.利用功能原理计算变形
例:试求图示悬臂梁的应变能,并利用功能原理
求自由端B的挠度。
F
A
B
解: M ( x) - F x
l
x
1 W F wB 2
M ( x) F l V dx 2E I 6EI l 3 由V W,得 wB Fl 3EI
1 W me 2


T 2l 1 1 应变能 V me T 2GI P 2 2
当扭矩随截面位置变化时
T 2 ( x )dx V l 2GI p
3、弯曲
纯弯曲 M=m 加载过程中始终有

m m
Ml EI
m 静载 外力功

l 应变能 横力弯曲 M=M(x) P2 P1
§13-4 互等定理
F1
1
2
F2
F1
11
21
i j
荷载作用点
•位移发生点
F2
12
22
F1
11
21
F2
12
22
先作用F1,后作用F2,外力所作的功: 1 1 V F111 F2 22 F112 2 2 先作用F2,后作用F1,外力所作的功:
对于双向弯曲,弯矩沿形心主轴分解 , 若杆件及杆系的变形是以弯曲变形为主的,因轴力和剪力远小 k是用来修正横力弯曲时切应力不沿截面均匀分布的修正系数, 2 2 2 于弯矩对变形的影响,故在计算这类杆件的变形时,通常不计轴力 M x M M x y z x 它的数值和截面形状有关。矩形 k=6/5;圆形 dx 。 换成 l 2 EIk=10/9 l 2 EI dx 和剪力的影响。l 2 EI d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