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
冀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汇总大全附答案

冀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汇总大全(附答案)1、我们生活的世界就是一个(变化)的世界。
2、自然界中(没有)永远不变化的事物3、天气就就是指(一定区域、一定时间内我们周围大气的变化情况,通常就是指冷、暖、干、湿、阴、晴、雨、雪与风力、风向等)。
4、观测天气,首先要(制定观测计划)5、常见的观测天气的仪器:(风向仪、温度计、雨量器等)6、风向仪可以用来测量(风向),(雨量器)可以用来测量降雨量7、风向就是指(风吹来的方向,通常用 8 个方向来表示);风向仪所指的方向就是指(风吹来的方向)例如:北风就是指风从(北方)吹向(南方),风向仪指向(北方)8、阴、晴、雨、雪、霜、雾、台风等各种天气现象,都就是由(水、风、与来自太阳的热)这三个要素的变化形成的。
9、 (气象卫星的应用)人们获得的天气数据更精确了,天气预报也越来越准确了。
10、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 ①用各种仪器观测天气,收集天气信息②通过人工与计算机、分析观测到的天气信息③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电话等形式发布天气信息)11、天气(影响)我们的生活与生产,人们的活动(也会影响)天气的变化12、天气变化给人类带来的影响:(①春雨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②晴天有利于人们的出行③雾天容易出现交通事故)13、人类活动对天气的影响:(①城市的热效应②二氧化碳形成温室效应③二氧化硫形成酸雨)14、检验酸雨的方法:①使用 PH 试纸,试纸遇到酸雨会从(黄色)变成(红色) ②使用牵牛花,牵牛花遇到酸雨会变成(白色)15、如何测量物体的体积:①规则的物体: 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宽、高,再计算体积②液体体积:用量筒直接测量③不规则物体( 借助量筒进行测量)16、正确使用温度计的方法:①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水中,不要碰到容器的(底与壁)②读数时 ,(温度计不能拿出水面)。
17、冰在(0度)时开始化成水,在融化过程中温度(不变);水在(0度以下)结成冰。
水在(100度)水开始沸腾。
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知识点

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知识点1.温度计的秘密1.物体有冷有热,物体的叫温度。
2.液体温度计是根据的性质制成的。
3.水遇冷结冰后,体积会()。
A.膨胀B.不变C.缩小4.烧水时,水还没有开,就从壶里往外溢,是因为()。
A.壶里的水变多了B.水热胀冷缩了C.水受热体积膨胀5.动物油熬好后,放在碗里,本来油面是平的,过一会儿它们凝固了,为什么油面的中间会凹下去?动物油遇冷后体积缩小了,所以油面的中间会凹下去。
6.物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为什么水结了冰会“胀”呢?物体一般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但是有些物体却是相反的,比如水。
水在4℃以下,随温度降低,其体积不断增大。
因此水结了冰不会缩,反而会“胀7.这是被冻裂的水管,同学们想想该怎样防止冬天水管冻裂呢?深埋在地下或是缠上“棉外衣”,保持温度。
8.用带胶塞的玻璃瓶(2),玻璃杯(2)、细塑料管(2)等材料设计一个液体热胀冷缩的实验方案。
步骤:将细塑料管插入胶塞中,玻璃瓶中分别盛满酒精、水,将胶塞塞紧在玻璃瓶口。
首先将酒精的瓶子放到热水杯中观察在放到冷水杯中观察。
同样操作装有冷水的玻璃瓶。
2.自行车胎为什么爆裂1.一般情况下,物体(液体、固体、气体)具有的性质。
不同材料的物体热胀冷缩的,在相同情况下,受热膨胀的体积最多,较多,最少。
2.冬天司机叔叔把机箱里的水放掉,原因是()。
A.水太热了B.水太多了D.水结冰会胀坏机箱3.油罐里装的油不能太满,是为了避免()。
A.油太多,油罐被压坏B.油受热膨胀溢出来4.说一说下列场景人们是怎么做的措施来防止热胀冷缩的。
5.你知道煮熟的鸡蛋怎样好剥皮吗?把煮熟的鸡蛋放入冷水后,鸡蛋受冷体积收缩。
由于蛋壳和里面部分收缩的程度不相同,所以鸡蛋壳和里面部分容易分开6.用气球、玻璃杯锥形瓶、细线冷热水等设计一个气体热胀冷缩的实验方案。
固体的热胀冷缩实验是怎样做的?将气球套到锥形瓶口用细线扎紧。
将锥形瓶的瓶体放到热水杯中观察现象、然后放到冷水杯中观察现象。
四年级下册科学全部复习资料

第1课 变化的世界1.起风了,下雨了,草绿了,花开了……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变化的世界。
2.你能试着解释什么叫变化吗?自然界中有没有永远不变化的事物?答:事物在形态上、本质上产生与原来不同的现象叫变化。
自然界中没有永远不变化的事物。
4.在研究物体变化的时候,我们要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记录。
完整细致的观察记录,可以帮助我们分析物体变化的过程,探寻物体变化的原因,这对科学探究来说非常重要。
5.对不同的观察对象可以选用不同的记录方法。
6.可采用的记录方法有:填写记录表格、写观察日记、画柱状图、画扇形图、照片、拍DV 等。
第一单元 天气 第2课 多样的天气1.天气是指一定区域、一定时间内我们周围大气的变化情况,通常是指冷、暖、干、湿、阴、晴、雨、雪和风向、风力等。
2.关于天气的谚语:(1)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
(2)燕子低飞,大雨不久到。
(3)青蛙呱呱叫,大雨必来到。
(4)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5)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
(6)早虹雨滴滴,晚虹晒破脸。
3.人们将观察天气变化的经验积累成气象谚语。
利用气象谚语的优点: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对帮助人们预测天气起到了一定作用。
不足:这些谚语的科学性、准确性较差,会误导人们。
4.我们可以通过看报纸、看电视、听广播、上网、拨打112电话等多种途径获得天气信息。
5.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观测、预报、发布天气消息的技术手段越来越先进,天气预报手段也越来越丰富。
除了气温、阴晴、风力、风向等,还增加了空气质量、紫外线强度和舒适度等内容。
6.空气质量预报是对大气中主要污染物浓度等级的预测。
7.紫外线强度是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辐射强度。
8.舒适度指数是指人对气温、湿度和风的综合感受,分为极冷、寒冷、偏凉、舒适、偏热、闷热、1.气象员们从事观测天气、预报天气的工作。
2.观测天气,首先要制定观测计划。
观测计划包括:观测时间、观测地点、观测内容、观测工具、小组分工、观测步骤。
3.风向仪可以用来测量风向。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电1.从古时候起,人们就开始了对“电”的探索。
2.1879年爱迪生用电点亮了世界上第一盏电灯,从此电就照亮了人们的生活。
3.生活中的静电现象随处可见,静电存在于我们周国的一切物质之中,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和非生物。
4.物质同时具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
5.摩擦能使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从而使物体带上静电。
6.电路是由电源、用电器、导线、电器元件等连接而成的电流通路。
7.电池是一种便携式电源,当电池的两端被导线直接连起来时,就会发生短路。
8.电流从电池的一端经导线流出,通过小灯泡,回到电池的另一端,形成一个完整的回路,小灯泡就会发光。
9.像铜丝那样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体,我们称它为导体;像导线外包着的塑料那样不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体,我们称它为绝缘体。
10.我们利用导体把电送到人们需要的地方,利用绝缘体阻止电流到人们不需要的地方。
11.开关是电路中拉制电流通断的元件。
12.一个电路是根据生活、工作的需要连接的,在这样的电路中会使用各种不同的连接方式和电器元件。
第二单元新的生命1.春天,开花植物以百花盛开的形式开始了创造新生命的历程。
2.繁殖是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3.油菜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组成。
4.油花由片、花、雄葛、雌组成。
5.由片、花、雄和雌四部分组成的花叫完全花,缺少其中的一部分或几部分的花叫不完全花。
6.只有雄蕊没有雌蕊的花叫雄花,只有雌蕊没有雄蕊的花叫雌花。
雄花和雌花都是单性花。
既有雄蕊又有雌蕊的花叫做两性花。
7.植物的花担负着产生种子、繁殖新生命的任务。
8.当蜜蜂或其他昆虫在花丛中飞舞、爬行时,就会把雄蕊的花粉传播到雌蕊的柱头上去,这会使雌蕊子房里的胚珠受精。
胚珠受精以后,果实和种子开始成长,花朵开始凋谢。
9.散播出去的种子,在条件适合的时候就会萌发,长成一棵新的植物。
10.许多动物是靠卵繁殖的。
11.像青蛙、鸡这样繁殖后代的方式叫做卵生,靠卵繁殖后代的动物叫卵生动物。
四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四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四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如下:
1.植物生长与繁殖: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包括种子发芽、根、茎、叶的结构和功能,以及植物的繁殖方式,如种子、茎的生长。
2.动物的生长与繁殖:学习动物的生长过程,包括幼体到成体的变化,以及动物的繁殖方式,如卵生、胎生和产卵。
3.物质的性质和变化:了解物质的性质,如颜色、形状、硬度等,以及物质的变化,如溶解、融化、凝固等。
4.环境与生态:认识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包括气候、水资源、土壤等,以及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食物链。
5.健康与生活:学习保持身体健康的方法,包括合理饮食、适度运动、良好卫生习惯等。
6.科学实验:了解科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培养观察、记录、分析和推理的能力。
以上只是对四年级科学下册的知识点进行了归纳总结,具体的内容可能会因教材和教学大纲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新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汇总(含实验问答题)

新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汇总(含实验问答题)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实验操作题实验一:探究热水降温的规律实验器材:铁架台、烧杯、热水、温度计、秒表、石棉网、三脚架。
实验设计:1、摆好铁架台、三脚架、石棉网、烧杯、把温度计吊在铁架台上。
2、在烧杯内倒上半杯热水,并调整烧杯与温度计的位置,使温度计的液泡完全浸入到热水中,不要接触到杯壁和杯底。
3、等温度计的液柱上升到最高点时,读出此时的温度,并将度数填入到表格中,每隔2分钟记录一次,连续记录6次.4、把记录的数据在方格纸上描点并连成线。
实验结论:热水变凉的过程,温度的变化是先快后慢。
实验二:研究液体受热和遇冷时体积的变化实验器材:红墨水、热水、冷水、带塞的玻璃瓶、细管。
实验设计:1、准备一个中间插有空心管的胶塞,和配套的烧瓶。
2、往烧瓶里加满染了颜色的水,用胶塞塞紧瓶口。
3、记下空心管里水面的位置。
4、把烧瓶放入热水中,观察空心管里水面的位置有什么位置。
5、再把烧瓶放入冷水中,观察空心管里水面的位置又有什么变化。
实验结论: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实验三:研究气体在受热和遇冷时体积的变化实验器材:气球、水槽、烧瓶、热水、冷水。
实验设计:1、把气球套在烧瓶口。
2、把烧瓶放入热水中,观察现象。
3、把烧瓶放入冷水中,观察现象。
实验结论:气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实验四:研究固体受热和冷却后体积的变化实验设计:1、常温下,铁球能否刚好通过铁圈。
2、用酒精灯给铜球加热后,观察铜球是否能通过铁圈。
3、将铜球放入水中冷却,观察铜球是否能通过铁圈。
实验结论:固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实验五:研究冰融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实验器材:铁架台、石棉网、三脚架、冰块、温度计、秒表。
实验设计:1、取少量冰,测量它的温度。
2、用酒精灯加热冰,每隔1分记录录一次温度,直到烧杯中的水达到10℃为止。
实验结论:冰融化前的温度一直在升高,当温度升到0℃时,冰就开始融化,在融化的过程中很长时间保持在0℃,待冰块完全融化成水后,温度还会继续上升。
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汇总期末复习

土壤的组成1.土壤中既有非生物也有生物。
土壤中有沙粒、小石子等非生物,还有小虫子、小树枝、小草等生物。
2.土壤是指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的物质,由各种颗粒状矿物质、有机质、水分、空气、微生物等组成。
3、怎样证明土壤中含有空气?实验:将干燥的土块放入水中,会产生气泡,说明土壤中含有空气。
怎样证明土壤中含有水?4、将湿润的土壤放入蒸发皿,盖上玻璃片,用酒精灯加热,玻璃片上会出现小水珠,说明土壤中含有水分。
5在农业生产中,人们常常用农作物的秸秆、牲畜的粪便添加到土壤中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使农作物生长得更好。
6、列举提高土壤肥力的三种方法?提高土壤肥力的方法:秸秆还田、施用有机肥、施农家肥沙质土黏质土壤土。
1. 根据土壤颗粒的大小,科学家将土壤分为沙砾、沙、粉沙和黏土。
根据含沙和黏土的多少,又将土壤分为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
2.土壤颗粒最细的是黏质土,最容易成团的土壤是黏质土。
3.三种土壤的渗水能力由高到低依次是沙质土、壤土、黏质土。
4.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都有一定的渗水能力。
它们在渗水性、肥力和透气性等方面都有较大差异,适合不同种类植物的生长。
沙质土有什么特点?适合生长哪些植物?沙质土土壤疏松,透气性好,利于根系生长,适合种植的植物有:西瓜、花生、红薯、仙人掌等。
5、壤土有什么特点?适合生长哪些植物?壤土通气透水,保水保温性能好,耐旱耐涝,适合大多数植物生长。
如:月季、桂花树等。
6、黏质土有什么特点?为什么大多数植物不适合在黏质土土中生长?黏质土沙粒含量少,质地黏重,透气性差,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养分较为缺乏,不利于植物的根向深处生长。
适合种植的植物有:芦苇、水稻、莲等。
7、黏质土有什么用途?黏质土具有很好的可塑性,在工业模型制造和艺术领域具有较多的应用。
保护土壤资源1.土壤是地球上重要的资源之一。
土壤为植物的生长提供了养分和场所,为动物的生活提供了栖息地,为人类的生活提供了很多原料。
2.由于人类不合理利用、气候变化等原因,我国黄土高原等地的部分土壤资源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
人教鄂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五单元《影子的变化》复习资料

人教鄂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五单元《影子的变化》复习资料15、会变的影子1、行进中的光被阻挡时,就形成了阻挡物的阴影。
2、影子的形成需要光、阻挡物和屏三个条件。
3、影子的变化与照射光的角度、高度、距离以及与物体被照亮一侧的形状等因素有关。
4、将发光强度很大的一系列灯排列成圆形,合成一个大面积的光源,可以把光线从不同角度照射到工作台上,这样既能保证有足够的亮度,同时又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子。
人们把这样的灯称为无影灯。
16、阳光下的的影子1、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防线呈现出自西向东转动的规律,影子的长短呈现出上午由长变短,中午最短,下午再由短变长的变化规律。
2、古人利用影子制造的测量仪器:(1)圭表利用正午时表的影子长短推算节气和一年时间的仪器。
(2)日晷利用晷针影子位置变化计量时间的仪器。
(3)正方案用于测定方向的仪器。
第六单元简易计时器17、认识简易计时器1、时间是指某一时刻活一个时间间隔。
时间可以通过一些有规律运动的物体或装置来测量或计算,例如水漏(利用水的均衡滴漏计量时间)、沙漏(利用沙的流动计量时间)、日晷(利用阳光下物体的影子计量时间)等。
2、水漏,也叫水钟。
它是以壶盛水,因此又称漏壶。
根据水均衡地漏原理,通过观测壶中浮箭上的刻度来计时。
3、水漏有青铜漏壶和铜壶滴漏。
水漏在壶盖和提梁当中有3个长方孔,用以安插并扶直浮箭。
水漏一般由提梁、壶盖、浮箭、出水管组成。
4、日晷由晷针和晷盘组成,在晷盘的正反两面各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代表两小时(古代的一个时辰)。
日晷摆放时坐南朝北(或南高北低)当太阳光照射到日晷上时,晷针的影子投向晷面。
太阳由东向西移动时,晷针在晷面上的影子会慢慢地由西向东移动。
这样,根据晷针影子的位置变化就可以指示时辰或时刻。
18、制作日晷1、日晷是古人常用的计时工具。
一般由晷盘、晷针、倾角和底座构成。
2、设计和制作日晷。
(1)设计一个日晷,画出它的设计图。
(2)选择制作日晷的材料和工具。
四年级下册科学资料重点

四年级下册科学资料重点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材是学习生物、物质和能量、力和运动、地球与宇宙四个主题内容。
以下是四个主题的重点知识总结:1.生物生物是指具有生命的所有事物。
生物的特征:生物呼吸、生长、繁殖和变异。
生物的分类:植物和动物。
植物有树、草、花等,可以制造氧气和合成食物。
动物有昆虫、鸟类、鱼类、哺乳动物等,动物需要摄入食物、呼吸氧气、排泄废物。
生物的生活环境:陆地、水域、空气中。
2.物质和能量物质是构成世界一切事物的基本单位,可分为天然物质和人工物质。
物质的性质:固体、液体和气体。
物质的变化:物质可以存在三种状态的变化,即固态、液态和气态。
能量是使物质发生变化或者产生运动的原因。
常见的能量形式:机械能、光能、声能、电能、热能等。
常见物质的变化:融化、冷却、凝固、熔化、汽化、结晶等。
3.力和运动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表现。
力的特征:大小、方向和作用线。
常见的力:推力、拉力、重力和弹力等。
运动是物体位置随时间变化的过程。
运动的分类:匀速直线运动、变速运动、往复运动和周期运动。
运动的规律:牛顿三定律,包括惯性定律、加速度定律和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定律。
力的作用:改变物体的速度、改变物体的形状、改变物体的方向等。
4.地球与宇宙地球是人类生活的家园,也是我们生活的平台。
地球的结构:地核、地幔、地壳。
地球的运动:自转和公转。
自转使地球产生昼夜交替,公转使地球的季节变化。
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近乎球体,略扁球形。
太阳系: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太阳系包括太阳、地球、其他行星、卫星、流星、彗星等。
以上是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材的主要内容,重点涵盖了生物、物质和能量、力和运动、地球与宇宙等方面的知识。
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人教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期末复习要点

人教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期末复习要点
1. 植物的生长和繁殖
- 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土壤、水和空气。
-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食物。
- 植物繁殖的方式有种子繁殖、块茎繁殖和茎叶繁殖。
2. 动物的生存和繁殖
- 动物的生存需要食物、水、空气和适宜的生活环境。
- 动物有不同的食性,包括食草动物、食肉动物和杂食动物。
- 动物繁殖的方式有卵生和胎生两种。
3. 物体的运动
- 物体的运动有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两种。
- 物体受力的大小和方向会影响其运动状态。
- 摩擦力会影响物体的运动速度和方向。
4. 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
- 我们应该保护环境,减少垃圾的产生,节约能源和水资源。
- 垃圾分类有利于资源的回收利用。
- 植树造林和节约用水是保护环境的重要举措。
5. 健康与安全
- 我们应该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保持整洁。
- 预防疾病的方法包括注重饮食健康、适度锻炼和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以上是人教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期末复习的要点。
希望能对你的复习有所帮助!。
冀人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期末复习知识点

冀人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期末复习知识点一、土壤与植物土壤的成分土壤由沙粒、空气、水、非生物(如矿物质)以及生物(如小虫子、蚯蚓、真菌等)组成。
土壤中的水和空气土壤中含有水,加热后会在玻璃片上产生小水珠。
土壤中含有空气,干燥的土块放入水中会产生气泡。
土壤的种类与特性根据颗粒大小,土壤分为沙质土、壤土和黏质土。
黏质土颗粒最细,最容易成团,渗水能力最低;沙质土颗粒最大,渗水能力最高;壤土则介于两者之间。
不同土壤适合不同植物的生长,如沙质土适合种植西瓜、大豆等,黏质土适合种植水稻、芦苇等。
土壤与人类生活土壤为植物的生长提供养分和场所,为动物的生活提供栖息地,为人类的生活提供原料。
二、河流与湖泊我国的河流与湖泊长江是我国水量最丰富的河流,沿途有鄱阳湖、洞庭湖等湖泊。
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被称为“母亲河”,流经9个省区。
白洋淀是河北省最大的湖泊,位于雄安新区。
河流与湖泊的作用为我们提供饮用水、灌溉、水产品、运输等。
三、水资源的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淡水资源十分宝贵,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破坏水资源的行为乱砍滥伐、过度放牧等人类活动会破坏土壤,进而影响水资源。
保护水资源的措施种树种草、绿化祖国等,通过提高植被覆盖率来减少水土流失,保护水资源。
四、天气与气象天气的变化天气是指我们周围大气的变化情况,包括冷暖干湿、阴晴雨雪和风向风力等。
天气预报天气预报是对未来时期内天气变化的预先估计和预告,内容包括气温、阴晴、风力、风向、空气质量、紫外线强度等。
气象观测气象观测是了解天气变化的重要手段,包括观测时间、地点、内容、工具、步骤等。
五、实验与观察实验与观察的重要性实验与观察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有助于我们了解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实验与观察的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与论证、交流与合作。
四年级下册科学学霸速记内容

四年级下册科学学霸速记内容
四年级下册科学学霸速记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植物的生长与发育:包括种子、胚、根、茎和叶的结构和功能,以及植物的生长过程和影响因素。
2. 物质的变化:介绍物质的基本性质和变化,如物质的形态、状态、溶解、沉淀等。
3. 地球的结构和运动:介绍地球的结构、地壳运动、地震、火山等地质现象,以及地球的磁场和气候变化等。
4. 动物的生命特征:介绍动物的基本特征、分类和习性,如动物的运动、呼吸、消化、排泄等。
5. 科学实验与观察:介绍科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观察技巧,如对比实验、控制变量法等,以及实验器材的使用和维护。
以上是四年级下册科学学霸速记内容的主要知识点,通过理解和记忆这些知识点,可以更好地掌握科学知识,提高科学素养。
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多做练习题、参加科学竞赛等方式来巩固所学知识。
四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

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梳理班级:姓名: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1.种子里孕育着新生命1.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新生命的。
2.种子包括种皮和胚,部分种子还有胚乳。
3.种子在一定条件下能萌发成新的植物体。
4.观察不同植物的种子,可以发现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特征各不相同。
将观察到的结果记录下来。
5.种皮:坚韧,保护种子的内部结构。
6.胚包括子叶、胚根、胚芽、胚轴。
(1)子叶:储藏或转运营养物质。
有的种子有一片子叶,有的种子有两片子叶。
(2)胚芽:将来发育成茎和叶。
(3)胚根将来发育成根。
(4)胚轴:连接胚芽和胚根的部分,将来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位。
7.虽然种子的形状是各种各样的,但是它们的内部结构基本相同。
8.种子的哪一部分有可能发育成植物呢?种子里最重要的部分是胚。
胚是有生命的,可以发育成一株植物。
胚根发育成了根,胚芽发育成了茎和叶,子叶逐渐消失。
9.不同植物种子的外部形态有什么不同之处?①形状不同②大小不同③颜色不同④光滑程度不同⑤软硬程度不同⑥气味不同……10.不同植物种子的内部结构有什么相同之处?不同植物种子的内部结构相同之处是都有胚。
胚是构成种子最重要的部分,是新植物的幼体,它是由胚芽、胚根、胚轴和子叶四部分所组成。
2.种植凤仙花1.种植凤仙花的方法(1)选种:挑选饱满、没有受过伤的凤仙花种子,目的是保证种子的发芽率。
(2)准备好花盆和土,先把一块小石头放在花盆的出水孔上,然后放入多半盆土。
(3)用手指在土中按2-3个洞,深度约1厘米,每个洞里放一粒凤仙花种子,再用土盖住洞口。
(4)往花盆中浇一些水,直到土壤湿润,然后将它放在温暖的地方。
2.可以将种子放入水中,观察种子在水中的沉浮。
不够饱满的种子会浮在水面上,这样的种子挑出去,可以保证种子的发芽率。
3.播种是指用播种的方式种植。
播种的好季节是春天。
4.种子萌发:是指种子从吸胀作用开始的一系列有序的生理过程和形态发生变化过程。
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科学知识点一:地球和太阳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而太阳是我们的能量来源。
地球每天都绕着太阳自转,同时也围绕着太阳公转。
太阳光照给地球带来了光和热,让我们有了白天和黑夜的变化。
科学知识点二:天气的变化天气是指一天之内的气象变化。
天气变化会影响我们的生活。
比如,当天气晴朗时,我们可以出门游玩;而当天气阴雨时,我们需要带雨具或者待在室内。
天气的变化是由气温、湿度、风力等因素综合决定的。
科学知识点三:水的三态变化水在不同的温度下会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包括液态、固态和气态。
当温度升高时,水从固态变成液态,这就是融化;而当温度降低时,水从液态变成固态,这就是冻结。
当水受热变成水蒸气时,我们称之为蒸发。
科学知识点四:种子的发芽种子是许多植物的繁殖形式。
当种子处于合适的环境条件下,例如适宜的温度、湿度和阳光照射,它们就会发芽。
种子通过吸收水分和养分,从而生长出幼苗,然后逐渐成长为大树或者花草。
科学知识点五:电的产生与传输电是一种能量形式,可以用于照明、发电和驱动设备等方面。
电的产生主要依靠发电厂,通过燃煤、核能或者可再生能源转化为电能。
电能可以通过电线传输到我们的家庭和学校,供我们使用电器设备。
科学知识点六:植物的呼吸和光合作用植物通过呼吸来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就像人类一样。
而光合作用是植物通过吸收阳光、二氧化碳和水,产生养分和氧气的过程。
光合作用不仅为植物自身提供能量,还释放出氧气供我们呼吸。
科学知识点七:节约用水与环保水是我们生活中必需的资源,我们应该合理使用并节约水资源。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关掉水龙头、洗菜水重复利用等方式来节约水。
同时,我们也应该保护水源,禁止乱倒垃圾和污染水体,做好环保工作。
科学知识点八:回收与分类垃圾垃圾分类和回收对环境保护非常重要。
我们可以按照不同的垃圾类别进行分类,如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湿垃圾和干垃圾。
通过分类回收垃圾,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营造一个更洁净的生活环境。
人教湘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期末复习知识点

人教湘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期末复习知识点一、生物1. 动物的分类- 动物的分类方法有哪些?- 比较常见的动物有哪些?2. 动物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动物的特征有哪些?- 动物的生活习性有哪些?3. 植物的分类- 植物的分类方法有哪些?- 比较常见的植物有哪些?4. 植物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植物的特征有哪些?- 植物的生活习性有哪些?二、物质1. 物质的三态- 什么是物质的三态?- 分别举例说明固态、液态和气态的物质。
2. 物质的变化- 物质可以发生哪些变化?- 如何区分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3. 空气的组成和性质- 空气的主要组成成分是什么?- 空气有哪些性质?4. 水的性质和用途- 水的性质有哪些?- 水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有哪些?三、地球1. 地球的形状和运动- 地球是什么形状的?- 地球有哪些运动?2. 地球的自然环境- 地球的自然环境包括哪些要素?- 地球上有哪些不同的自然环境?3. 太阳和月亮- 太阳对地球有什么作用?- 月亮对地球有什么作用?4. 季节和气候- 什么是季节和气候?- 季节和气候有什么区别?四、生活中的科学1. 常见的生活现象与科学原理- 举例说明一些常见的生活现象和对应的科学原理。
2. 生活中的健康知识- 如何保持身体健康?- 生活中哪些行为有害健康?3. 安全生产常识- 生活中哪些场景需要注意安全生产?- 如何避免事故发生?4. 节约用水和环保知识- 如何节约用水?- 如何保护环境?以上是人教湘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期末复习的知识点总结。
希望能对复习有所帮助!。
新湘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期末复习资料

新湘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期末复习资料第一单元1.我们周围的事物会发生各种各样的变化。
2.將纸揉成一团,将吸管折成各种形状、将泥巴捏成泥人、将木头制成椅子等变化都只改变了物体的形状,构成物体的物质没有变。
3.冬天时会下雪,春天雪会融化。
4.切割后的蜡烛变短了,但还是蜡。
5.用酒精灯給蜡块加热,蜡块受热后会变化,从固态变为液态;冷却后,蜡油由液态变成固态,形状和原来不同了。
6.早在4000年前,我们的粗先已能铸造青钢器。
商周时期是我国青钢文化的鼎盛时期。
7.生产青钢器的步骤是制模、制范、熔铸、修整。
12.生活中混合物的分离:(1)把种子放在一定浓度的盐水里,利用浮力分离好种子和坏种子:(2)风谷车可将饱满的稻粒与瘪粒稻壳分隔;(3)利用酒精的沸点和水的沸点的温差,分离酒精和水,从而提高酒的浓度。
第二单元1.早在3000-4000年前,我国劳动人民就知道养蚕。
2.蚕卵的形状是鼓的,中间陷,有的卵白色,有的黑色。
蚕卵在温暖的环境下孵化化得更快。
3.刚出生的蚕有2-3毫米长,像妈蚁一样,叫蚁蚕。
蚁蚕整体黑色,有一道白色条,有好几截,每截下面有黑点。
4.要的前面有6只小脚,隔了几截后有8只大脚,身体分成好多截。
蚕的粪便是黑色的,很像五角星形。
5.蚕宝宝的饲养和护理:(1)喂新鲜干净的桑叶,刚蜕皮的蚕只能吃嫩桑叶。
(2)经常清除蚕的粪便和残叶,保持蚕宝室”房间”的清洁。
(3)保持通风,杜绝蚕与杀虫剂接触。
(4)病蚕要及时隔离。
6.蚕生长到一定阶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这叫蜕皮。
蚕蜕皮前不吃也不动,好像睡着了一样,称作“眠”。
从蚁蚕到吐丝结茧,蚕共需蜕4次皮。
7.蚕宝宝不吃桑叶,浑身通明透亮,这是它要吐丝结茧了。
蚕一般在角落或稻草、树枝等搭起的“蚕山”上结茧。
8.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通过缫丝工艺从蚕茧中抽出蚕丝,再用蚕丝织成丝绸。
9.蚕结茧3-4天后,轻轻剪开几只蚕茧,除了看到身体呈黄褐色的蚕蛹外,还有一块物体,它是蚕蜕下的皮。
冀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

冀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1、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变化)的世界。
2、自然界中(没有)永远不变化的事物3、天气就是指(一定区域、一定时间内我们周围大气的变化情况,通常是指冷、暖、干、湿、阴、晴、雨、雪和风力、风向等)。
4、观测天气,首先要(制定观测计划)5、常见的观测天气的仪器:(风向仪、温度计、雨量器等)6、风向仪可以用来测量(风向),(雨量器)可以用来测量降雨量7、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通常用8 个方向来表示);风向仪所指的方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例如:北风是指风从(北方)吹向(南方),风向仪指向(北方)8、阴、晴、雨、雪、霜、雾、台风等各种天气现象,都是由(水、风、和来自太阳的热)这三个要素的变化形成的。
9、(气象卫星的应用)人们获得的天气数据更精确了,天气预报也越来越准确了。
10、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①用各种仪器观测天气,收集天气信息②通过人工和计算机、分析观测到的天气信息③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电话等形式发布天气信息)11、天气(影响)我们的生活和生产,人们的活动(也会影响)天气的变化12、天气变化给人类带来的影响:(①春雨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②晴天有利于人们的出行③雾天容易出现交通事故)13、人类活动对天气的影响:(①城市的热效应②二氧化碳形成温室效应③二氧化硫形成酸雨)14、检验酸雨的方法:①使用PH 试纸,试纸遇到酸雨会从(黄色)变成(红色)②使用牵牛花,牵牛花遇到酸雨会变成(白色)15、如何测量物体的体积:①规则的物体: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宽、高,再计算体积②液体体积:用量筒直接测量③不规则物体(借助量筒进行测量)16、正确使用温度计的方法:①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水中,不要碰到容器的(底和壁)②读数时,(温度计不能拿出水面)。
17、冰在(0度)时开始化成水,在融化过程中温度(不变);水在(0度以下)结成冰。
水在(100度)水开始沸腾。
18、物质有(三种)常见的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在一定条件下物质的状态是可以改变的,如(冰、水和水蒸气三种状态之间的变化)19、用手蘸少量水,抹在手背上,感觉(凉),因为(水蒸发时要吸收热量,把手背的热量带走了)20、(在常温下,水会慢慢变成水蒸气散发到空中),这种现象叫做蒸发21、(蒸发和沸腾)都是水从(液体)变成(气体)的现象,在变化过程中都要(吸收热量)22、蒸发的快慢与(液体温度、液体的表面积、空气流动速度)有关23、怎样让衣服干的更快?(把衣服展开、挂在通风的地方、放在太阳下)24、(水蒸气遇冷变成水的过程)叫凝结25、水的三种状态之间可以发生(循环往复)的变化,我们把像水这样的变化过程称为(可逆的)26、向云中播散(盐粉、碘化银、或固体二氧化碳)的方法进行人工降雨27、科学家目前已经知道的生物种类有大约(150 多万)种28、自然界中的物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没有生命的,称为(非生物)。
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

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第一单元:热胀冷缩1、一般情况下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2、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3、水的反常膨胀现象:自然界中的水有少数物质脾气很古怪,它们不是热胀冷缩,而是热缩冷胀也叫反常膨胀;水在4℃时体积最小;在4℃以下,随温度降低,其体积不断增大;4、一般情况下,物体液体、固体、气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5、不同材料的物体热胀冷缩的程度不同;在相同的情况下,气体受热膨胀的体积最多,液体较多,固体最少;6、生活中的问题:瓶装饮料、啤酒等不能装得很满要留有一定的空间;水烧开时,会从壶嘴里溢出来;瘪了的乒乓球用热水烫一下就修复了;架电线时要把电线冬天拉得紧一些, 夏天松一些;火车行驶的钢轨连接处留有一些间隙也叫伸缩缝;7、夏天,自行车容易爆胎的原因是车胎内的空气过足受热体积膨胀所致; 冬天,自来水管有时会被冻裂是因为自来水管里的水结冰时体积膨胀所致;8、“小喷泉”实验的原理是液体的热胀冷缩;9、在研究固体具有热胀冷缩的实验时,我们看到:在铜球未被加热时,能穿过铁环;当铜球被酒精灯外延加热3-5分钟后,就不能穿过铁环了,当把被加热的铜球放到冷水中冷却后,又能通过铁环了;第二单元:岩石的科学1、岩石组成地球的外壳;2、放大镜是用来观察物体细节的简单仪器;使用时,把放大镜靠近被观察物体,距被观察物体越近,观察的越清楚,也越能分辨物体的细节;3、不同岩石的硬度不同;测试岩石软硬程度的方法非常简单:砸开岩石后,用手指甲、铜钥匙、小刀在新断面上刻画;手指甲刻画后留有刻痕的岩石较软;手指甲刻画后没有刻痕,铜钥匙刻画后留有刻痕的岩石较硬;铜钥匙刻画后没有刻痕,小刀刻画后留有刻痕的岩石很硬;小刀刻画后也没有留下刻痕的岩石硬度非常大;5、根据成因,岩石可分三大类:即由岩浆活动形成的岩浆岩;由外力作用形成的沉积岩;由变质作用形成的变质岩;一、做个岩石百宝箱1、制作岩石标本的方法:1将岩石砸成与标本盒大小相近的小块,洗净、晾干;2制作岩石标签:裁些小纸条,写上岩石的编号、名称、采集地点、采集时间、采集人; 3将制成的标签贴在岩石下面;二、岩石的用途1、岩石是重要的建筑材料;建房、铺路、修桥、造纪念碑2、岩石是是重要的生产、生活资料;石磨、石头工具3、岩石可以雕刻、磨制成各种工艺品;玉石做的手饰、挂件4、岩石是重要的工业原料;用石灰岩烧石灰,制水泥;还是制玻璃的原料,用油页岩来炼石油;三、岩石与人类生活的关系1、地质学家利用石头可以找到矿藏;2、远古时代人们利用石头做工具;3、石头中含有很多矿物;如铁、铜、铝等;4、四、岩石在受到高温、高压作用时,其内部结构重新组合,便形成了富含矿产的变质岩,如铁、金、石墨、石棉、滑石等;五、变质岩在地球上分布很广,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六、1、开发新能源来代替矿产资源:如风能、太阳能潮汐能;2、作为当代的小学生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保护岩石、保护土壤、保护我们的地球母亲;七、岩石的风化1、岩石在自然界中,受到气温变化、植物生长、水流冲刷、风吹日晒等因素的影响,会发生破碎,这种现象叫风化;2、岩石经过风化最终会变成细沙,成为土壤的一部分;3、用镊子夹住一块岩石,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然后浸入冷水中,反复几次;会出现怎样的现象;实验目的:温度变化对岩石的破坏作用;实验现象:岩石表面出现裂痕,而且裂缝越来越大,甚至一块一块往下掉碎石屑; 实验结论:温度变化对岩石具有破坏作用;第三单元:土壤与植物1、土壤是由空气、沙、黏土、水、腐殖质、无机盐等成分构成的;每立方米土壤中的生物数比地球上的人口数还多;2、把土壤放进盛有水的烧杯里,观察出现什么现象有气泡冒出,说明土壤里有空气;把土壤放进盛有水的烧杯里,尽量搅拌,然后静置;观察出现什么现象静止后土壤分两层,下层颗粒较大是沙子,上层颗粒较小是黏土;3、用滴管取上层清夜滴在玻璃片上,将有水滴的玻璃片放在酒精灯上加热,观察现象加热,水滴干后玻璃片上有脏的痕迹,说明土壤里有溶于水的物质,例如盐类;4、把土壤放在铁盘里用火烧,有什么现象发生闻一闻有什么气味用火烧,冒烟有气味,烧过后土壤变干; 颜色变浅,说明土壤里有水分和腐殖质;5、土壤的分类根据含沙量土壤分分三类:含沙量较多的土壤叫做砂质土;含黏土较多的叫做黏质土;砂和黏土含量适中的叫做壤土;2、三类土壤特点:砂质土透气性好,但保水性能差; 黏质土保水性能好但透气性差;壤土透气性能好保水性能也好;3、我国的土壤种类及分布:分布面积较广的自然土壤有东北地区的黑土 ,华北地区的褐土,南方地区的红壤,西北地区的荒漠土,青藏高原上的冰沼土等;其中,黑土和褐土的天然肥力较高 ;黑土是最肥沃的自然土壤;因为它有深厚的腐殖质层,一般在70厘米左右,最后的可达1米以上;4、在土壤的渗水室验中:不同土壤的量一样,水量一样,要同时向漏斗里倒水;1、土壤对植物的生长有什么作用为植物提供根系的生长环境,为其保温、保湿,同时还辅助根部对植株的固定作用;2是很好的“储藏室”;通过根向植物提供水分和无机盐等营养学成分;3土壤中还有大量的其他生物,如微生物和无脊椎动物;微生物能够分解有机质为无机物,为植物的生提供营养;无脊椎动物能够通过其生理作用达到翻土的目的,增大空气含量;同时蚯蚓的粪便又能为植物提供直接营养;2、土壤不同,植物的生长也会不同3、不同土壤对同一种植物的生长有什么影响怎样设计实验来研究1相同的条件是什么①都放在阳光下;②浇同样多的水③植物相同2不同的条件是什么土壤不同实验现象:壤土类土壤中的植物生长最好;实验结论:最有利于植物的生长的土壤:壤土类土壤;4、土壤对植物的意义1自然界中的一部分水保存在土壤中,土壤中的水是陆生植物生命活动所需水分的主要来源;2土壤中有含氮、磷、钾、钙、铁、锌、铜等植物生长所需元素的无机盐,它们在植物的生命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3植物的每一部分都要呼吸,土壤中必须有一定量的空气来保证根的呼吸;雨后的土壤容易硬化板结,人们及时松土,可增加土壤颗粒间的空隙,提高土壤的透气性,使植物得到更多的新鲜空气10、保护土壤一、土壤现状1、日趋严重的草场沙化2、土壤资源的不合理利用3、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4、城市废水和固体废弃物是土壤恶化1我国耕地面积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占有量很低,仅为0.001平方米,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同时,我国非农业用地还在每年增加,人均耕地面积呈减少趋势,土地的人口压力将越来越大;2我国有相当一部分土地是难以开发利用的,如沙漠、隔壁、石裸岩、冰川以及永久积雪区;3还有一部分土地质量较差,如涝洼地、山地、盐碱地、水土流失、红壤低产地等; 二、我国每年土壤流失约50亿吨以上;我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很严重,每年被冲刷走的氮、磷、钾元素相当于流失4000万吨化肥;三、1、植树造林,保护环境是减少水土流失、保持水土的根本办法; 1草可以不让土流出来;2草可以保护土壤;3花草树木可以保护土壤;4植物可以保护土壤水土流失的对比试验;实验物品:两块木板,上面铺上同样厚的土,一块没有植物,一块长有青草,2个水槽、2块木板、2个喷壶;实验步骤:两块木板,上面铺上同样厚的土,一块没有植物,一块长有青草;同时用喷壶浇同样多的水;用烧杯把留下来的水收集起来;3、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现象:有草覆盖的木板留下来的水较少,而且较清;无草覆盖的木板留下来的水较多,而且较浑;实验结论1、水、土、植物是相互依存的;2、植物可以保护土不被水冲走,同时也使水不被流失,有了水和土植物才能生存;3、没有植物的保护,水、土易流失,没有了土和水,植物也不能生存;第四单元:光与我们的生活1、像太阳、燃烧着的蜡烛、开着的电灯这样的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2、光源发出的光都是沿直线向四面八方传播的;3、按来源给光源分类,可以将其分为自然光源、生物光源、人造光源 ;4、“小孔成像”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越来越多的灯饰在美化、点缀我们的生活,但灯光过多、过亮会产生光污染;玩镜子1、平面镜表面是平的,能反光,镜中的像与镜外的物体大小相等,左右相反,能使光的传播路线发生改变;室内装饰镜平面镜具有成像的特点,使室内景物成像后,使人产生空间扩大的感觉;2、弯道反光镜、汽车后视镜凸面镜的表面是凸起的,具有扩大观察范围的作用;3、医生戴的额镜、太阳灶凹面镜能把反射的光聚集在一点,提高其亮度和温度;在勺子的凹面看到的像是上下颠倒缩小的;凸面看到的像是正立放大的像筷子“折”了光从一种透明物质以一定的角度进入另一种透明物质时,传播的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生活中的例子; 筷子“折”了、小河里的水变“深”了、鱼缸里的鱼变“大”了、窗外的大树“折”了;海市蜃楼、云海佛光、三日同辉等;彩虹的秘密1、阳光是由七种色光组成的;三棱镜能把阳光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2、雨后,空中悬浮着许多小水珠,阳光被这些小水珠分解成了七种色光,形成彩虹;3、彩虹在空中出现的时间较短 ,早晨看到的彩虹一般在天空的西边;因为空中形成彩虹的小水珠很快蒸发了,所以彩虹很快就消失了;1、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英国物理学家牛顿的光学实验证明:白光可以被分解;被分解的光又可以合成白光; 通过玩陀螺发现:红色+绿色=黄色; 绿色+蓝色=淡蓝; 蓝色+绿色=紫色; 红色+绿色+蓝色=白色同一种颜色的衣服在不同颜色的光的照射下,色彩是不一样的;16、光与我们的生活1、光对我们的生活有有利的方面:光诱捕器捕杀蚊子,用激光做手术,水幕电影;也有不利方面:电气焊光、玻璃幕墙、长期看电视损伤眼睛;2、光污染分为白亮污染,如玻璃幕墙等;人工白昼,如广告牌、霓虹灯、夜景照明等;彩光污染,如旋转灯、闪烁的彩色光源等3、偏振片是一种特殊的光学材料,它可以过滤掉物体上强烈的反射光,在特定的场合下起到保护眼睛的作用;也可用旧胶卷代替偏振片;第五单元:我们的家园——地球 17、航海家的发现1、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2、地球的平均半径约为6400千米,地球的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地球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我们通常用平均半径来表示地球的大小;若乘坐每小时800千米的飞机绕地球一周,要连续飞行50个小时; 若乘坐每小时100千米的汽车绕地球一周,大约需要17天;3、从古至今人们对地球的认识经历了很曲折的过程; 古代中国人认为天圆地方;16世纪至17世纪,航海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人类对地球的认识 ; 1492年,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率领西班牙船队发现了新的“大陆”,这就是现在的美洲; 1519年,葡萄牙人麦哲伦从西班牙塞维利亚港起航,开始了令他名垂青史的环球航行;4.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证明地球是球体1太阳、月亮、星星总是从东边升起,从西边落下;2在海边看远处的航船,总是先看到船的桅杆,然后才看到船体;3乘坐飞机一直前行,不改变航向,总能回到出发地;4月食、或航天器;18、地球上有什么1.地球上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海洋占71%,陆地占29%;2.地球的模型是地球仪;3.在地球仪表面上,有许多纵横交错的弧线;其中连接两极的线,叫经线,指示南北方向;与经线相交的线叫纬线,指示东西方向;4.赤道是中间最大的纬线圈,它把地球分为南半球和北半球;5. 根据地面接受太阳光线的照射情况,人们把地球分为五带分别为:热带、南温带、北温带、南寒带、北寒带;6、在地球上有七大洲和四大洋;在地球仪上用不同的符号和色彩表示,使人们更好地了解地球;七大洲: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大洋洲;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19、我在哪里1、一个物体的位置需要参照周围其他物体的位置来确定;2、GPS指的是卫星定位系统;在地图上,一般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4、民用GPS卫星地位系统主要原理是是什么答:通过卫星对目标进行监视,再把讯号发送给地球上的移动通讯基站,然后通过基站为用户提供信息服务20、苹果为什么落地1、在地球上或地球附近,任何物体都会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2、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即指向地球中心的;3、宇航员在太空中会失重现象;21 测量重力1、物体受到的重力可以用测力计测量;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N表示;2、使用测力计时先将指针调到零刻度处;读数时视线要与指针相平;注意所测重力不要超过测力计的最大量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象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单元简答题;第一、二单元1、用橡皮囊和用嘴对澄清的石灰水吹气会有会不同的现象产生,请说说为什么会产生这些现象?答:用橡皮囊对澄清的石灰水吹气澄清的石灰水不会变浑浊,用嘴对澄清的石灰水吹气,澄清的石灰水会变浑浊。
这表明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
2、妈妈买的青菜的菜叶上有虫子,这说明了什么问题?答:说明买的这些青菜近期农药用得少,或者没有用农药。
3、要想呼吸到更清新的空气,我们应该怎么做?答:(1)要多植树,不要毁坏森林。
(2)扫地时先洒水。
(3)不吸烟。
(4)不随地吐痰和乱丢垃圾。
(5)经常开窗通风换气。
(6)在空气污染严重的地区,用手帕捂住口鼻等。
4、你能想到减少空气污染的方法有哪些?答:植树造林、减少交通工具尾气的排放、不焚烧垃圾、减少工厂污染废气的排放等。
5、空气中的灰尘对人体有哪些危害?答:吸入过量的灰尘会引起咳嗽、咳痰等症状,大量吸入矿物质粉尘会伤害心肺功能,甚至引发尘病。
6、空气中氧气主要来自哪里?答:主要来自植物,在阳光的照射下,植物的绿叶能吸收二氧化碳,并放出氧气。
7、有人认为,像“四害”这些对人类有害的动物越少越好。
你认为呢?答:为保持生物多样性,我们不能全部消灭这些有害的动物,而是应该有效的控制和预防,以减少它们给人类带来的危害。
8、有人说蝴蝶是害虫,假如你是只蝴蝶,请为自己辩护。
答:首先我不是害虫,我的理由有:1)我的色彩千变万化,很美丽;2)我的同类有许多很珍稀,是受到法律保护的;3)我的幼虫毛毛虫是鸟类的食物;4)我还能帮助植物传播花粉;5)还有许多关于我的故事和传说。
大自然离不开我们,人类也离不开我们,所以,希望大家好好保护我们。
9、运动前后,呼吸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有这种变化?答:运动前呼吸慢,运动后呼吸会变快,因为运动后需要更多的氧气,只有加速呼吸才能提供更多的氧气。
10、空气中的氧气会用完吗?为了使氧气不致用完,我们应该怎样做?答:有绿色植物在,空气中的氧气就不会用完。
所以我们要保护生态环境,爱护花草树木,植树造林。
11、大气污染物来自哪里,它们危害有哪些?答:大气污染物来自1)机动车的尾气;2)工厂里的烟;3)田间打的农药;4)没洒水就扫的地面等;大气污染物会造成人类呼吸系统疾病,如支气管炎、咽炎、鼻炎、肺炎等。
12、怎样才能保证我们的呼吸卫生与健康?答:课文第21页第三、四单元1、一株黄瓜的植株由哪几部分组成?答:由根、叶、茎、花、果实、种子六部分组成。
2、植物的根有什么作用?答:具有吸收水分和营养物质的作用,并将植物固定在土壤里。
3、什么是太阳高度?答:太阳高度就是人看太阳的视线与人的水平视线之间的夹角。
4、什么是一年生植物?答:象黄瓜这样寿命不超过一年的植物叫一年生植物。
5、说说太阳高度测量仪的使用方法?答(1)把太阳高度测量仪放在地面上,调节底座的调水平螺丝,使仪器水平。
(2)转动观察架,使太阳光线从通光孔射入,让太阳光线的亮斑和投影屏上的园完全重合。
(3)观察架上箭头所指刻度盘上的角度,即是太阳高度。
6、. 地球上有生命物质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答: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有适合生物生存所需要的水、温度和大气层。
7、. 描述一下植物的一生。
答:种子播种发芽浇水、施肥、光照成熟开花结果收获种子8、. 二十四节气歌的内容是什么?答:课文第47页,注意各季的节气及节气的时间。
9、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答:首先种子必须是活的,是完整的;再就是保证有充足的水分、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10、植物的营养物质是怎样传输的?答:植物通过根吸收水分,由茎把水分传送到叶子进行光合作用。
11、植物根的功能有哪些?答:根的功能有:1)吸收水分和养分;2)运输水分和养分;3)固着和支持作用;4)贮藏水分和养分。
12、太阳能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答:课文第40页13、在黑夜中活动的食肉动物,如猫头鹰等,可以离开阳光生存吗?答:首先绿色植物吸收土壤和空气里的养分,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能量。
没有绿色植物,食草动物就无法获得食物。
没有食草动物,食肉动物也无法生存。
所以,离开阳光,人类及地球上的生物都将无法生存。
14、影子的变化有什么规律?答:早上影子长,偏西;中午影子短,正午为零;下午影子长,偏东。
15、气温变化有什么规律?答:太阳高度越高,气温越高。
16、人的影子的方向与太阳的方位有什么关系?答:人的影子的方向与太阳的方位是相反的。
再补充,如第五、六单元1、什么叫机械?答:我们在工作中为了省力或方便而使用的一些工具或装置就叫做机械。
2、为什么要使用机械?答:机械是人类的伟大创造。
有了它,就如同延长了我们的肢体,加大了我们的力量,提高了工作效率,改善了工作环境。
2、以交通工具为例,说说机械的演变过程。
答:自行车――汽车――火车――飞机――磁悬浮列车3、举例说明为什么有的工具设计成费力杠杆呢?答:为了省距离,工作方便。
如镊子,近下很小的距离,镊子尖便能移动较大的距离,很快把物体夹住,很灵活。
4、一旦发生火灾,我们首先怎么办?答:立即拨打119报警,打电话时要沉着。
电话接通后,要向火警中心讲清失火地点、火势大小及失火的范围,同时还要准确回答对方的问题。
5、氧气和二氧化碳各有什么用途?答:氧气可供生物呼吸,还可以支持燃烧;二氧化碳在加压降温的情况下可制干冰冷藏物品,进行人工降雨,也可用来在舞台上模拟云雾。
二氧化碳可以制汽水。
二氧化碳比空气重,不支持燃烧可以用来灭火。
6、你能说说在楼房里遇到火灾时我们应该怎么办吗?答:课文75页7、.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地球。
”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阿基米德提出了杠杆原理,说明了任何事物只要借用科学的力量都可以使它变得轻而易举,极大方便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
8、不同的物品着火,所用的灭火方法也不相同。
你知道常见的灭火方法有哪些?答:1)用水浇:可降低可燃物的温度,水受热产生水蒸气还能隔绝空气;2)用砂盖:用砂隔绝空气;3)用盖盖:盖子隔绝空气;4)关闭(煤气、电器)开关,切断可燃物的来源。
9、消防队员能用鼓风机扑灭森林火灾吗?为什么?答:能,用鼓风机能降低可燃物的温度,来达到灭火目的。
10、平常应如何预防火灾?答:不要玩火;不要在插座上插太多电器;不要玩鞭炮;关好煤气等。
11 遇到火灾时该怎么办?答:尽快拨打119报警;家中着火应以湿毛巾掩鼻、口,蹲低爬行逃生,要走楼梯不能坐电梯;周边着火不前去观看等。
第七、八单元1、鸟类为什么可以飞行?答:鸟类具有十分适合飞行的形体构造和生理机能,特别是鸟类羽毛,它能能鼓动气流,把空气压向身体后下方,产生举力,鸟类利用这种举力飞行。
2、说说人类的飞行史。
答:课文第86-87页3、飞机为什么能在天上飞?答:飞机的机翼类似于鸟类的翅膀,利用气流在机翼上下产生的压力差,这种压力差使飞机产生升力,以支持飞机在空中飞行。
4、导致青蛙畸形的原因是什么?答:主要有三个:1、化学物质污染。
2、过量的紫外线照射。
3、寄生虫侵害。
5、“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是什么意思?答:因为青蛙捕食大量田间害虫,是有益的动物,它是害虫的天敌、丰收的保证。
6、学生搜索的事实与证据有哪些意义?答:学生们的工作不仅使科学家发现了这个科学问题,而且使科学家得到了靠他们自己难以得到的科学事实与证据,加快了他们的研究过程。
7、捕捉青蛙时应注意什么?答:一定要戴手套。
两栖类的皮肤具有渗透性,它能吸收粘在手上的各种化学物质,青蛙对这些化学物质非常敏感,一旦接触到,就可能会导致休克甚至死亡。
8、你知道哪些搜索事实与证据的方法?答:查阅书籍、上网搜索、调查、访问、观察记录、做实验等。
第一单元1、搜集事实与证据的方法有观察、调查、访问、实验、查阅资料、查阅百科全书。
(虫子)是(农药污染)的(检验员)。
2、裳凤蝶和金裳凤蝶在香港受到法律的保护,雌碟展翅时有15厘米宽。
3、蝴蝶有一对明亮放光的复眼,是由15000多只眼睛组成的。
它们都呈六角形的楔(xie)状,互相紧密地帖在一起。
4、蝴蝶是由毛毛虫变来的。
5、蝴蝶也是传播花粉的昆虫。
第二单元6、空气主要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等多种气体组成的,人所需要的氧气约占空气的五分之一。
7、呼吸时,我们吸进了空气中的氧气,呼出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是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8、在阳光的照射下,植物的绿叶能吸收空气中的氧气,并放出二氧化碳。
9、人是用肺呼吸的;腮是鱼的呼吸器官,蝗虫通过气孔呼吸的,青蛙是通过肺呼吸的,肺鱼还能通过鳔呼吸。
10、机动车尾气污染成了(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空气污染物会被(树木吸收)。
11、我们只有在不停地呼吸中吸取足够的(氧气),才能(维持生命),(清洁,新鲜的空气)使我们健康的保证。
第三单元12、植物生长的必要条件有适当的(温度、湿度、土壤)。
13、一棵完整的植株,由(根、茎、叶、花、果实)等组成。
14、许多植物生长到一定时期就会开花、花谢以后结出果实,果实里藏有种子。
15、像黄瓜这样寿命不超过一年的植物,叫一年生植物。
16、猪笼草为热带食虫植物的代表物种,全世界有70种左右。
第四单元17、太阳的表面火舌翻卷,热浪升腾,温度达到约(6000万)摄氏度。
太阳内部温度高达(1500万)摄氏度到(2000万)摄氏度。
它是一颗(恒星)。
18、太阳的体积大约是地球的(130万倍)。
从地球到太阳的距离月球(1.5亿千米)。
19、(太阳)是一个能自己发光发热的巨大(球体),它给我们带来了(光明和温暖)。
太阳每时每刻都释放出巨大(太阳能),虽然只有其中很少的一部分能到达地球,却已足够满足地球上一切(生物生命)活动的需要了。
20、(太阳高度)是指人看太阳的视线与人的(水平视线)之间的夹角。
21、利用(太阳的高度)可以(判断时间)。
影子(早晨和傍晚)最长,(中午)最短。
(中午)之后逐渐变长。
影子运动的轨迹是(自西向东运转)。
22、我国古代,人们利用一根(晷(gul)针)投出日影的方向和长度在一日内的变化规律来测定时刻的。
(日晷(gul))就是人们根据影子移动的规律制作的计时仪器。
23..(圭表)是我国古代人民用来测量(正午)日影长度的天文仪器。
24、二十四个节气(大寒小寒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
25、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第五单元26、我们在工作中为了(省力和方便)而使用的这些工具或装置就叫做(机械)。
27、(古希腊)的科学家(阿基米德)发现了(杠杆)的原理。
28、像这样用一根棍子撬(qiao)起重物或者拉起重物时,它就是应用最广的一种简单的机械------(杠杆)。
29、(杠杆)是一种发明最早,应用最广的一种简单的机械。